城市化进程的另一个视角:农民公民化

城市化进程的另一个视角:农民公民化

一、城市化进程的另一视角:农民市民化(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静[1](2019)在《失地农民市民化现状研究 ——基于CGSS2015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农民是指拥有农村户籍的、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居住在散落乡村地区的社会成员。市民指具有城市户籍的、居住在市区内、从事非农事生产劳动的合法公民。农民与市民的差异体现在户籍、居住地、生产方式的差别,这种差别进而又带来两类群体在物质水平、生活方式、精神文明状态等其他方面的相异之处。这两类群体的差异根植于我国的二元户籍制度和城乡发展差异,又体现在我国城乡风貌的方方面面,于我国加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不断摩擦,衍生出诸多特殊群体,失地农民便是其一。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区范围的延伸,土地非农化、农民市民化成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失地农民群体也随之不断增加。解决好失地农民群体的身份转变关系到城市化的质量,并最终制约着城市的建设和进步。因此,研究失地农民这一群体的市民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失地农民群体是一类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在城市化进程中被动地进行从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变,看似在户籍身份成为了市民,实际上在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依然保留着传统农民的特征,在社会权利上并没有享受到与身份相匹配的待遇。他们的生活、工作、保障等方面都与市民群体有着很大的差距,而这些差距的存在就是失地农民市民化尚未完成的体现。本研究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推进失地农民市民化”为核心,基于社会质量理论关于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和社会赋权等方面对社会建设的要求与愿景,自失地农民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换出发,利用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中对于市民和失地农民两类群体在经济、政治、生活等方面的调查数据,比较分析市民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群体在与市民群体在城市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差异之处:在文化素质方面,受教育水平偏低,普通话听说能力较差;在职业方面,职业状况不稳定、职业收入低,缺乏就业保障;在经济水平方面,低收入、经济水平低评价、投资活动不活跃;在生活方式方面:休闲活动单一、社交活动较少;在社会保障方面:医保和养老保险参保率低,更加关注就业、基本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等基础服务;在政治参与方面,党员和工会会员比例低,选举投票积极性高;在认知观念方面,社会公德心有待增强,自我阶层认同感较弱,传统观念依然存在。基于此,本文从政策制定、政府工作、社区支持、群体弱势、社会环境五个层面分析了影响失地农民市民化现状的因素,并提出了推进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建议:补充和完善征地补偿制度;以政府为主导提供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必要资源;以社区为基点推进失地农民群体个人适应和生存能力的提升;失地农民依靠自身努力提高城市生活的能力与信心;营造包容、和谐的社会环境。失地农民的市民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个人、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更是基于物质、政策、制度和精神上的多方位支持。

王子轩[2](2018)在《女性进城经商人员城市融入度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谋求发展,经商成为许多人的主要谋生手段。本研究选取进城经商群体中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由于女性经商群体在城市中处于弱势地位,会面临更多的困难,聚焦其城市融入状况,分析进城经商女性的城市融入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帮助其快速融入城市,有利于了解女性个人的发展轨迹,有利于社会公平和维护社会的稳定。本研究主要由五个部分的内容组成。第一部分,提出研究背景并对国内外学者城市融入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确立研究角度和思路。对进城经商女性和城市融入度等概念进行界定并确立了以恩泽格尔的融入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作为理论支撑。第二部分,在经济融入、社会参与融入、文化融入以及主观融入四个维度下考察进城经商女性城市融入的状态。通过分析,进城经商女性当前的融入状态为:收入高,有能力定居城市;愿意为子女教育进行投入;休闲娱乐方式单一;社会保障不全面;文化适应并未达到理想的结果;自我认同城市身份;渴望融入城市等。第三部分,依据恩泽格尔的社会融入理论,运用李克特量表的方法构建城市融入度的测量体系,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依据进城经商女性城市融入度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当前进城经商女性城市融入的特点为“半融入”状态;经济层面和文化层面先于其他方面融入城市;城市融入是一个复杂而且长期的过程。第四部分,依据相关城市融入的研究提出理论假设,确立影响因素指标,依据调研数据结果对进城经商女性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收入、经商时间、受教育水平、交际圈、配偶工作和迁户能力等因素是影响进城经商女性城市融入的主要因素。第五部分,从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家庭和个人等层面提出促进进城经商女性融入城市的相关对策建议。

吴越菲[3](2017)在《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双重意义上改变着社会的群体构成,并由此带动深刻的社会转型。然而,对于后发现代化国家而言,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在于在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同时需要应对农业转移人口经济活动上的“去农业化”(deagrarianization)、社会身份上的“去农民化”(depeasantization)以及地理分布上的“去乡村化”(deruralization),而这三个进程又通常是相互交错和紧密相关的。中国正经历着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国语境中的“农民问题”更为迫切地需要重新表达为:如何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存留和多重社会分化机制的影响中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释放、转移、社会流动以及融入现代文明的问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洞察经济社会结构变迁以及身份体系变化的重要现象,其显然不是“农民”向“市民”转变的简单发生,而是被模式化运作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集中在城市权利、城市市场、城市社会三重维度上向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开放。然而,权利的封闭取向、市场的开放取向以及社会的团结取向三者间的内在勾连与张力,引致了城市多重边界向农业转移人口开放的选择性。可以看到,城市边界的开放既是效率与增长的来源,同样也是不平等的生产空间。在新型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模式的变革是否导致了新的不平等形式的出现?当一体化社会形成主导的社会想象,流动与不平等之间的复杂关联显然需要被重新思考。对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而言,一个开放而具有选择性的时代正在来临。它突破了以中央政府中心化运作的“农转非”模式,政府、市场、社会等多重力量参与到“谁能够成为市民”的筛选中来。本文对市民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内部的流动分化(mobile differentiation)和流动不平等(mobile inequalities)问题开展了系统分析,关注于哪些农业转移人口在跨越乡-城边界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充分的社会流动性,而哪些则没有?本研究试图以“选择性”作为切入点,从结构与行动的视角对三类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行了比较分析,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不同类型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市民化过程中如何受到结构性力量的选择性影响,其在行动上又具有怎样不同的“选择性”表现。笔者基于对进城农民工、城郊失地农民以及居村农民三种市民化类型的考察,系统展现了“结构性力量”与“主体性力量”所共同形塑的一种“选择机制”及其带来的市民化差异图景。前者涉及到结构性力量运作下的市民化规则以及结构化的资源-机会分配方式。后者则关注到农业转移人口主体的能动行动,也即农业转移人口对于资源-机会的获取和利用,以及对于规则的体察、认知和改变。落脚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选择性”问题,旨在对农业转移人口社会流动的内在分化作出一种机制性的解释。“选择性市民化”所要处理的中心议题是“谁可以进来”和“我要不要进去”之间的相遇、碰撞与张力。在关系主义视角中,结构与能动一体两面地互动,构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双面叙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日益凸显的高流动性以及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现实撬动了一系列户籍制度改革,其基本线索是由中心化运作的封闭型市民化转向地方化运作的开放型招募。本研究在对市民化进行类型分析的基础上,围绕“谁能够成为市民”,集中回答以下一系列问题:(1)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制度变革表现出双重面貌——既朝向开放的目标,又朝向紧缩的目标?国家治理转型中的制度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的条件?(制度如何选择)(2)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市场没有自动地趋向于要素的自由流动,而在很大程度上是边界锁闭的?经济转型中的市场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的条件?(市场如何选择)(3)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地方性社会边界锁闭难以被打破而社会的包容性难以形成?社会转型中的社会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条件?(社会如何选择)(4)农业转移人口的主体选择:在结构性力量生成的规则与资源-机会结构条件下,农业转移人口为什么产生了差异化的市民化意愿和表现?行动者如何因社会特征和意愿的不同而差异化地理解规则、获得资源和机会?(行动者如何选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市民化”议题源自于对终结人口流动、实现人口迁移的现实努力,流动性常常被负面地理解。因此出现了在政策上去压制流动性,在学术研究上聚焦于去除因不完全城市化而带来的流动性。而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如何差异化地获得社会流动性却被忽略了。正因如此,本研究希望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重新回到对流动性本身的讨论上来,通过一个以结构性力量和主体性力量构成的“选择性”的线索,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在分化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徐平国[4](2017)在《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城镇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而快步向前,但是基于我国特殊的基本国情,我国城镇化发展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典型的是我国人口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市民化滞后,在城农民工由于户籍限制未能享受到城镇公共基础设施服务以及社会福利保障,农民工及其家庭在城生活成本高。长期发展来看,农民工市民化成本过高会导致农民工在城人口的稳定性降低,严重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人口城镇化发展。如何通过降低农民工及其家庭生活成本等促进人口城镇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论文首先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和问题出发,详细分析了我国城镇化发展和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现状,并就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和城镇化发展的关联效应作了分析,探究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性;其次,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成本与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动态关系,分别从人口流动、城市人力资本积累、城镇人口规模三个方面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再者,基于2004~2013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10年的面板数据,以农民工个人、企业和政府为成本分担者,构建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指标作为解释变量,以非农人口数量的变化率为被解释变量代表城镇化发展进程,借助Matlab软件,通过建立空间计量滞后模型、误差模型和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对城镇化展进程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对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具有显着影响,这种影响机制体现在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者上,即农民工个人、企业和政府承担的市民化成本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农民工市民化个人成本直接影响农民工人口的流动性强弱,企业和政府成本则主要是通过影响农民工个人行为以及个人成本影响农民工人口流动性,间接影响城镇化发展的,具有正向和负向双重效应,但是过高的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整体上对城镇化发展是阻碍的。最后,通过对实证结果分析以及现实意义的参考,针对城镇化发展的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因素,本文给予降低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和优化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方面的可行性建议。

杨汝岱,周靖祥[5](2017)在《户籍转变与身份融合:来自CFPS的证据》文中提出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户籍制度引发的各种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讨论很多,以户籍制度为背景探讨农转非居民身份融合是法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研究的交叉点,构成社会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2010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家户微观数据为基础,研究农转非居民的户籍转变与身份融合问题。研究发现,农转非城镇居民和原住城镇居民相比较,其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都相对较低、工作单位更不稳定、社会保障程度更低,存在显着的身份差异,而教育和家庭背景是影响身份差异的两个重要变量。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控制住教育、健康、社会背景、社会网络等因素的影响之后,随着年龄增长,身份差异逐渐缩小,这表明,城市化并不是简单的户籍转变,"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过渡是一个长期而渐近的社会融合过程,城市化过程绝对不能是配套措施缺失前提下的"土地换户籍"短期行为。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推动健康合理的城市化进程、实现包容发展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决策参考意义。

王张明[6](2015)在《农民工消费的城乡二元性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过渡,被禁锢的生产要素开始转移。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业的生产效率得以大幅提升,农村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剩余劳动力开始了流出农村的历史征程。其转移方式有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种,体制内主要以高等教育、城市建设征地及参军转业为主,而体制外则以农民自发地外出务工为代表。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成为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弥合受益群体的同时,也承受着城乡二元结构演进滞后、不彻底之痛,所以就出现了虽在城市生活就业,但依然保持农民身份的“农民工”群体。农民工,“农民”是其身份,“工”则指其职业。这种职业与身份的脱离本身就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体现,而农民工的这种状况势必会对其生活消费造成影响。截止2014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4.6%,但按户籍人口计算,真实城镇化率仅为37.1%,两者的统计差异主要在于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农民工因其人数的庞大规模及快速增长的收入水平被众多学者誉为消费市场的“第三极”,再加上我国政府急于扩大内需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要求,国内学者有关农民工的研究视角经历了由“生产工具”到“消费主体”的转移。当下,农民工消费已成为国内学界研究的一大热点命题。作为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群体,农民工在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并未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这对其而言是不公平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后,必然会面临个人与家庭消费的城乡空间分割状况。由于进城务工的暂时性及预期收入的不稳定,农民工出于自身与家人消费的均衡考虑,最终形成了“进城挣钱,回乡消费”的消费模式,进而引发了有关城乡收入分割、城乡消费分布以及消费行为、规模、结构的城乡差异等诸多问题,笔者将之统称为农民工消费的城乡二元性现象。与国内学者单一地研究农民工消费水平、结构、行为及影响因素不同,本文遵循“理论溯源—现状描述—机理探析—实证分析—趋势预判—社会效应—对策建议”的基本思路,在翔实梳理有关农民工城乡二元消费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农民工城乡二元消费的具体特征,以绝对收入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为建模依据,聚焦于收入性质、城市融入、身份认同、社会保障及消费信贷等视角,试图探寻农民工城乡二元消费的形成机理,进而对二元性消费的发展趋势和社会效应展开分析,最终提出弥合农民工消费二元性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农民工城乡二元消费的具体特征。首先,农民工多以汇款解决其城乡收入分割问题,多数农民工汇款占收入的比例低于30%。其次,农民工进城之后,其个人消费普遍增长,但就未来城乡消费分布而言,仅有25%的农民工愿意将其收入增值的一半用于城市消费。最后,伴随着农民工在城乡之间“候鸟”式的迁徙,其两栖消费特征尤为突出。(2)农民工城乡二元消费的形成机理。以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为建模基础,同时以1071份有效调研问卷为数据来源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资性收入比例的增长、市民身份认同意识的增强、城市融入程度的加深以及消费信贷政策的完善都有利于城乡二元消费的弥合,而预期收入增长的不稳定以及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排斥则效果相反。以实证结论为基础,围绕着体制根源、核心要素、迁徙模式、个体特征及产品供给五个视角凝练农民工二元消费的形成机理。(3)农民工城乡二元消费的趋势预判。2025年,我国农民工总量有望达到峰值3亿人,而农民工未来流向区域更多地集中于重庆、陕西、河南、湖北及四川等西部省市。据本文测算,2013年农民工的收入和消费的GDP占比分为11.3%和5.51%,农民工群体无疑还具有相当的消费潜力。就当下而言,由于政府并不具备快速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能力,再加之新生代农民工的未来生活预期并非返回农村,因此,农民工未来消费会更侧重于城市地区,但城乡二元消费短期难以彻底消除。(4)农民工城乡二元消费的社会效应。农民工在对城镇低端消费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汇款也已成为农村地区的重要收入来源,而农民工作为城乡居民消费示范效应的中介载体,对改变传统消费观念和提升消费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农民工在城市长期的“边缘”地位,使其消费陷入到一种两难困境,而新生代农民工的炫耀性与符号消费行为的盛行,势必会挤压其教育型消费开支,削弱市民化能力,从而延缓城镇化进程。(5)弥合农民工消费城乡二元性的对策建议。农民工城乡二元消费的解决出路跟其最终流向有关。对于农民工而言,要么融入城市,要么返回农村家乡。只有农民工不陷入到城乡双重“边缘”境地,他才有可能摆脱这种消费困境。在农民工未来生活的筹划当中,政府扮演了关键角色。因此,政府要切实重视农民工的消费困境,愿意为农民工提供均等化的公共产品服务,包括一系列消费政策支撑,创造农民工融入城市或返回农村的良好氛围,督促企业改变生产产品的市民偏好,培养农民工未来的消费热点。只有如此,随着时间的积累,农民工才有可能改变城乡二元消费的两难困境。

孙中艮,施国庆[7](2015)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市民化的要素及其演变:一个社会分析框架》文中研究表明农民市民化是伴随着农民生活空间转变、生计替代、公共服务转型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复杂性演化过程。在这一演变过程中,身份、居住、生活方式、生计方式等众多要素都因居住空间的转变而发生急剧变化。农民市民化要素社会分析框架从整体上分析了不同要素在"农-城"之间的演变方向。政策支撑、资金保障、市民化教育、管理与服务能力提升,以及市民化风险预警机制建立是保障农民顺利市民化的重要途径。

张学敏,刘惠君[8](2013)在《离农农民退出承包地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南、湖南、四川和重庆1086农户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有序推进离农农民市民化并逐步退出其承包地,是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重要环节。根据Logistic模型对河南、湖南、四川和重庆4省市1 086离农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表明:寻求最大化经济补偿收益及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是离农农民退出承包地的两大动力引擎;离农农民退地意愿和行为受退地过程中产生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约束;离农农民非农收入水平及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将对农民退地进城产生促进作用;对退地后工作稳定程度及生活状况的预期,是离农农民考量退地风险的主要因素。因此,不但要消除"城乡二元制度性壁垒",还必须消除"城乡二元经济性壁垒";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须考虑农民退出土地的意愿,要充分保障退地农民的权益,切实降低退地风险;要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购房补贴力度,以降低离农农民的退地进城成本;应加强农民就业培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离农农民的退地能力。此外,还要建立传统身份农民退出与职业农民进入的联动承接机制,以实现农业现代化。

邓谨[9](2012)在《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研究》文中提出在社会转型期深刻的大变革中,农民阶级快速分化,职业和收入呈现出“农”和“非农”并存的特征。农民个体社会地位的不稳定性增强,几经沉浮,能者升华,不肖者瓦解,一部分农民向上流动进入中等收入阶层,为形塑“橄榄型”现代社会阶层结构提供了可能。这是转型期农村社会变迁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将给农村现代化带来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30多年,农村社会变迁可以归结为农民中等收入阶层逐步壮大并将成为乡村建设主体的历史。因此,系统研究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现状,培育农民中等收入阶层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围绕社会分层的七个核心问题对农民中等收入阶层展开研究:他们是谁?他们的兴起对转型期的农村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他们的结构性特征与功能是什么?他们的职业声望评价如何?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如何获得?如何培育他们?他们的未来又是什么?这些问题涵盖了社会分层的形式和资源、分层结构、分层结果、归类过程和分层前景等。首先,界定了农民中等收入阶层。在方法论上,农民中等收入阶层是笔者在阅读资料和生活观察基础上所做的一种理论假设,然后在调查中被真实地建构起来。由于农民的收入、生活方式与市民有明显的差距和不同,在界定的时候一定要尊重他们生存的制度安排、环境事实和心理状况,而不是纯粹的收入。因此,本文在界定农民中等收入阶层时依据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农民的比较心理逻辑、职业和乡土社会的认识惯习。第二,研究了社会转型期的农民分化与农村社会分层。考察了中国社会转型期分层机制及农村社会机会结构的变化,分析了农民分化的原因及职业分化、收入分化和身份分化的特征,研究了农村社会分层和农民中等收入阶层兴起对农村社会发展走向的影响。第三,论证了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的结构性特征及效应。农民中等收入阶层对社会发展的结构性功能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本文选取了中间阶层研究的两个经典命题,亦是学界研究的两个焦点问题作为研究内容,即农民中等收入阶层是否是维护政治稳定和推动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第三章从结构、意识和行动逻辑方面分析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的社会态度和政治功能。第四章基于生活必需品消费、家庭耐用品消费、代际文化教育投资、闲暇消费和宗教节日消费五个方面的实证调研,分析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的消费镜像和结构效应。研究发现,农民中等收入阶层初具中坚力量的素质和特征,初步实现了中间结构效应。但是,社会转型期的过渡性特征、各种体制的不完善和农民的获致性特征决定了农民中等收入阶层还处在成长中,其结构性功能的实现还存在一定变数,需谨慎对待。第四,测量了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的职业声望评价和社会经济地位,验证了社会经济地位指数能够作为分析农民中等收入阶层流动的基础,发现农民中等收入阶层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认同,能够作为乡村社会的权威主体。第五,研究了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的教育地位获得、职业地位获得和经济地位获得,发现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的地位获得过程是复杂的,与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城镇个人的地位获得模式相比较,呈现出自身的一些特殊性:制度因素对个人地位获得的直接影响最为显着,先赋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资本影响较强,获致因素的作用力最弱。而这种结果在相当程度上也是制度因素和先赋因素交织作用所致,教育自致机制的影响并未彰显。在社会转型期,农民中等收入阶层总体流动机会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宏观制度环境,现代化和市场化成为农民获得中等地位的强劲推动力。但是,从具体的城乡制度安排分析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农民改进自身社会地位的进程却受到不平等机会的多重影响,造成不平等的叠加效应。第六,探析了农民占有资源的状况,整体定位农民的社会阶层位置,剖析影响农民获得社会优势位置的因素,探索培育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的机制和路径。笔者认为,从社会转型期农民与国家的关系考量,培育农民中等收入阶层,不仅是技术问题,还是发展的价值选择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问题;不仅是反城市化留下的遗民问题,也是非农化进程中的移民问题,是社会体制变迁与结构创新问题。最后,研判了农民中等收入阶层可能的未来。梳理学者关于工业化和后工业化时期社会分层与流动趋势的经典研究,考察法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农民中产化的历史进程,分析了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民中等收入阶层发展进程中的机会、变数、时机选择和阶层构成的可能态势。论文研究得出了一个基本结论:分析现状,农民中等收入阶层是农村社会初兴的中坚力量;展望未来,农民中等收入阶层是一个历史的向度,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身份农民的终结。

郑兴明[10](2012)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退出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传统的农村经济结构正在急速瓦解,与此同时,现代的农村经济与社会秩序尚未建立,由此引出了一系列经济与社会难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一方面,农村人口空心化导致的农地抛荒、闲置浪费现象日益凸显;而在另一方面,农村居民点无序扩张、侵占耕地更加严重。这既造成了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也加大了农民生产与生活的成本。问题的症结所在:伴随着农民职业分化的加速,农村人口流动愈发频繁,而我们尚未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农民退出机制。由于农民退出机制的缺失,导致了农民在社会流动中选择永久地退出农村和农地的比率极低,而“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离土”依然成为我国农民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形式。从长远来看,这种“退而不出”的人口流动模式加剧了经济结构二元化,严重制约了农民市民化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基于现实观察与文献研究,本文认为,农民“退而不出”已经成为城镇化健康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主要障碍。因此,当务之急,我们亟待建立一种健全的农民退出机制。而设计有效、健全的农民退出机制,必须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尊重农民的权益和意愿。农民退出农地是个复杂的决策过程,农民的态度、职业分化的类型与深度,以及各种经济社会因素都会影响农民的决策行为。因此,必须通过实地调查充分了解农民的利益诉求,以及农民退出农地决策行为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本文综合运用劳动力转移理论、农民市民化理论、农民决策行为理论、土地产权理论以及公共政策理论,以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采用社会调查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坚持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农民土地承包权退出决策的影响因素以及农民退出机制的构建路径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文献综述,内容体现在第二章。这一部分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劳动力转移理论和农民市民化理论,然后对近几年国内出现的农民退出机制理论进行评述。总体而言,国内外学者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市民化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而在农民退出农村及农地环节的研究仍显不足,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第二部分对农民退出机制的一般性理论研究,为文中的第三章。着重分析农民退出机制的内涵、农民退出机制的理论基础以及建立农民退出机制的现实依据。最后提出了构建农民退出机制的理论框架。第三部分研究了农民退出机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着重分析:当前我国农村人口“退出”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的困境与制约因素;最后,对近年来部分地区农民退出的实践进行经验总结。第四部分对农民工城镇融入现状与农地承包权退出意愿进行调查研究。以问卷和访谈方式对进城务工农民进行调查,研究农民工城镇融入现状以及定居城镇意愿的相关影响因素;深入分析农民不愿意放弃土地承包权的原因以及愿意放弃土地承包权的利益诉求。第五部分对农民退地决策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为文中的第六章。本章以农户决策行为理论为依据,以计量经济模型为手段,对农民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农民退出农地承包权的决策动机、决策态度和决策过程。第六部分研究构建农民退出机制的政策路径,即本文的第七章内容。从尊重农民决策意愿出发,以城乡统筹发展为维度,从农地退出与城镇融入两个方面论述了构建农民退出机制的路径选择。通过两个方面的政策建构与体制创新,力图实现农地集约利用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同时确保已退出农地的农民在城镇里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福利保障和各项社会权利,使他们顺利地融入城镇社会,在城镇里“沉淀”下来。

二、城市化进程的另一视角:农民市民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化进程的另一视角:农民市民化(论文提纲范文)

(1)失地农民市民化现状研究 ——基于CGSS2015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研究现状评述
    (三)理论依据
        1.社会质量理论
        2.社会角色理论
    (四)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五)研究设计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维度测量
    (一)数据来源
    (二)样本说明
        1.市民和失地农民的样本定义
        2.样本分布结构描述
    (三)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维度测量:基于失地农民与市民的群体差异
        1.文化素质的市民化
        2.职业的市民化
        3.经济水平的市民化
        4.生活方式的市民化
        5.社会保障的市民化
        6.政治参与的市民化
        7.认知观念的市民化
    (四)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特征呈现
        1.初中以下学历居多,文化素质水平偏低
        2.职业状况不稳定
        3.经济状况较差
        4.媒介使用上偏爱电视,休闲活动和社交活动匮乏
        5.医保和养老保险参保率低,“无保”比例高
        6.政治参与积极性高但缺乏平台
        7.观念落后,阶层认同感较弱
三、影响失地农民市民化现状的因素
    (一)征地补偿安置政策不完善
    (二)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后期保障不足
    (三)失地农民生活场域支持不足
    (四)自身城市生活经验和能力的缺失
    (五)社会对失地农民群体缺乏包容性
四、推进失地农民市民化的有效路径
    (一)补充和完善征地补偿制度
    (二)以政府为主导提供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必要资源
    (三)以社区为基点推进失地农民个人适应和生存能力的提升
    (四)依靠自身努力融入城市生活
    (五)营造包容、和谐的社会环境
五、总结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1.失地农民群体与市民之间存在诸多差异
        2.失地农民市民化的推进需要整合多种资源
        3.失地农民的市民化实质上是对农民身份的摆脱
    (二)研究局限
        1.问卷内容的准确性
        2.样本的代表性
        3.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女性进城经商人员城市融入度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总结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女性进城经商人员
        1.3.2 城市融入度
    1.4 理论基础
        1.4.1 恩泽格尔移民融入理论
        1.4.2 社会资本理论
        1.4.3 人力资本理论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思路
        1.5.2 调查设计
        1.5.3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1.6.1 研究创新
        1.6.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进城经商女性城市融入现状分析
    2.1 人口学概况
    2.2 进城经商女性城市融入现状分析
        2.2.1 进城经商女性凭借高收入更有能力定居城市
        2.2.2 进城经商女性愿意为子女教育投入
        2.2.3 进城经商女性娱乐方式简单
        2.2.4 进城经商女性社会保障不全面
        2.2.5 进城经商女性社会关系网络以家乡人为主
        2.2.6 进城经商女性社会活动参与以非正式组织的活动为主
        2.2.7 进城经商女性已适应了部分的城市文化
        2.2.8 进城经商女性的习俗和习惯仍受家乡的影响
        2.2.9 进城经商女性仍受到城市的排斥
        2.2.10 进城经商女性在生活层面认同自己的城市身份
        2.2.11 进城经商女性愿意留在城市生活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进城经商女性城市融入度分析
    3.1 城市融入度操作化
    3.2 进城经商女性城市融入度分析
        3.2.1 进城经商女性处于中度城市融入状态
        3.2.2 进城经商女性在文化和经济方面先融入城市
        3.2.3 城市融入度四维度相关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进城经商女性城市融入影响因素分析
    4.1 回归模型的建立
        4.1.1 研究假设
        4.1.2 指标构建
    4.2 进城经商女性城市融入影响因素分析
        4.2.1 经济融入影响因素分析
        4.2.2 社会参与融入影响因素分析
        4.2.3 文化融入影响因素分析
        4.2.4 主观融入影响因素分析
    4.3 进城经商女性主要影响因素归纳总结
        4.3.1 户籍制度对城市融入起到了壁垒作用
        4.3.2 狭窄交际圈阻碍了城市融入的步伐
        4.3.3 经济风险使城市融入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4.3.4 低教育水平制约了城市融入水平的提升
        4.3.5 对配偶的过度依赖增加了城市融入潜在的风险
第五章 对策与建议
    5.1 政府层面
        5.1.1 提升社会保障的保障效力
        5.1.2 解决教育问题
        5.1.3 构建多元化的住房保障体系
        5.1.4 为创业提供保障
        5.1.5 实行“创业人才”引进的策略
    5.2 社区层面
        5.2.1 提高社区生活参与积极性
        5.2.2 增强城市居民对流入人口的认可与接纳
    5.3 社会组织层面
        5.3.1 提供物质的支持
        5.3.2 提供精神的支持
    5.4 家庭层面
        5.4.1 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
        5.4.2 丈夫多承担家庭责任
        5.4.3 家庭应给予女性更多的关怀
    5.5 个体层面
        5.5.1 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5.5.2 增加进城人员的城市归属感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录B
    B.1 调查问卷
    B.2 访谈提纲

(3)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二) 问题意识 开放社会中的流动差异与流动不平等
        (三) 研究意义
    二、理解乡-城流动性:文献回顾与市民化研究的再出发
        (一) 国外市民化的相关研究
        (二) 国内市民化的相关研究
        (三)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及反思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 农业转移人口
        (二) 市民化
        (三) 选择性市民化
    四、理论视角与研究设计
        (一) 理论视角
        (二) 研究框架
        (三)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从封闭到开放:选择性市民化的历史嬗变
    一、重释“市民”:现代化语境中的激进建构
        (一) “农民”与“市民”的身份分化
        (二) 被优势化的“市民”和“城市”
        (三) 被问题化的“农民”和“农村”
    二、封闭型选择:中心化运作的市民化进程(1949-1999)
        (一) 建国恢复时期农业人口的低速转移(1949-1957年)
        (二) 国家工业化时期农业人口的不稳定转移(1958-1977年)
        (三) 经济转型初期农业人口的快速转移(1978-1999)
    三、开放型选择:地方化运作的市民化进程(2000年以来)
        (一) 地方化的市民身份
        (二) 地方边界的选择性开放
        (三) 选择性招募与新身份序列的地方再造
第三章 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基本类型
    一、离土离乡?多重转型背景下的市民化选择
        (一) 农业转型、土地流转与生计分化
        (二) 经济转型与乡-城人口流动
        (三) 个体化转型与依附关系变更
    二、农业转移人口的类型划分
        (一) 回到事实陈述:市民化的内在多元
        (二) 市民化类型划分的基本维度与依据
        (三) 弥合“结构”与“行动”的类型重构
    三、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与市民化进程
        (一) 异地导入模式——进城农民工市民化
        (二) 城市开发模式——失地农民市民化
        (三) 就地转移模式——居村农民市民化
第四章 进城农民工的选择性市民化
    一、“农民进城”: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
        (一) 制度选择下的权利资源分配
        (二) 市场选择下的经济机会获得
        (三) 社会选择下的城市融入机会
    二、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一) 进城农民工的基本群体特征
        (二) 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表现
        (三) 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与选择偏好
    三、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
        (一) 不稳定阶层的出现
        (二)市民化的组合限制
        (三) 漂浮悬置的市民化
第五章 城郊失地农民的选择性市民化
    一、“农民上楼”: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
        (一) 制度选择下的土地征收
        (二) 市场选择下的“区位饭”
        (三) 社会选择下的集体退出
    二、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一) 城郊失地农民的基本群体特征
        (二) 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表现
        (三) 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意愿与选择偏好
    三、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一
        (一) 强势力量催生的城市底层
        (二) 经济个体化与权利集体化的碰撞
        (三) 被剥夺感与衰退的政策信任
第六章 居村农民的选择性市民化
    一、“农民再造”: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一
        (一) 制度选择下的农村城镇化
        (二) 市场选择下的农村工业化
        (三) 社会选择下的村落大转型
    二、居村农民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一) 居村农民的基本群体特征
        (二) 居村农民的市民化表现
        (三) 居村农民的市民化意愿与选择偏好
    三、居村农民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
        (一) 农村社会分化与新社会阶级的产生
        (二) 被抑阻的市民化:规模与效率难题
        (三) 乡村性溃败与“新乡村性”出现的并存
第七章 谁能够成为市民?比较视野中的市民化及其未来
    一、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分化
        (一) 多重选择下社会流动的群体差异
        (二) 社会流动性获得的群体比较
    二、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选择性
        (一) 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二) 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三) 居村农民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三、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及未来走向
        (一)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差异影响
        (二)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差异走向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一) 选择性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二) 市民化进程中的流动分化与流动不平等
        (三)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二、回应复杂的乡-城流动性:对市民化的若干反思
        (一)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国际经验
        (二)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理论反思
        (三) “市民化”的持续争议
    三、未尽的探索
        (一) 市民化的系统观
        (二) 市民化是唯一的发展叙事吗?
        (三)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实地调查的村/社区名称及基本情况
    附录三: 访谈大纲
博士期间的论文发表
后记

(4)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1.3.2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
        1.3.3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对城镇化的影响
        1.3.4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我国城镇化进程与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现状分析
    2.1 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
        2.1.1 城镇规模发展加快
        2.1.2 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投入加快
        2.1.3 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
        2.1.4 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
        2.1.5 农民工市民化滞后
    2.2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现状
        2.2.1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内涵及构成
        2.2.2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区域差异
        2.2.3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主体多元性
    2.3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与城镇化发展的关联分析
        2.3.1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与城镇化水平的静态关系
        2.3.2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与城镇化发展的动态关系
    2.4 小结
第3章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对城镇化发展影响的机理
    3.1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对城镇化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
        3.1.1 理论模型构建
        3.1.2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对人口流动的影响
        3.1.3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
        3.1.4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对城镇人口规模的影响
    3.2 小结
第4章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对城镇化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4.2 指标的选取与含义
        4.2.1 指标的选取
        4.2.2 指标的含义
    4.3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4.3.1 全局莫兰检验
        4.3.2 OLS回归和(R)LM检验
        4.3.3 模型的建立
        4.3.4 模型选择和实证过程
    4.4 小结
第5章 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市民化成本方面的政策建议
    5.1 降低农民工市民化成本
    5.2 优化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
    5.3 完善市民化成本分担政策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6)农民工消费的城乡二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消费拉动内需低效且居民消费比例下降
        1.1.2 城镇化进程加快且农民工构成增量主体
        1.1.3 农民工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因素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农民工
        1.3.2 农民工市民化
        1.3.3 农民工消费二元性
    1.4 研究思路
    1.5 技术路线
    1.6 研究方法
    1.7 主要内容
    1.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消费二元性的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
        2.1.1 城乡居民消费的比较研究
        2.1.2 农民工的消费特征描述
        2.1.3 农民工消费的城乡分布
        2.1.4 农民工消费的影响因素探析
    2.2 国内研究
        2.2.1 消费行为的二元性研究
        2.2.2 消费结构的二元性研究
        2.2.3 个人与家庭成员的消费均衡研究
        2.2.4 城乡消费二元分布的社会影响
        2.2.5 城乡消费二元分布的成因分析
    2.3 研究述评
        2.3.1 消费函数的中国化进程缓慢
        2.3.2 缺乏数据支撑且研究范式单一
        2.3.3 消费市场的细分研究不够深入
        2.3.4 消费主体的比较研究尤为稀缺
        2.3.5 农民工消费二元性的研究欠缺系统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消费二元性的特征分析
    3.1 农民工消费的总体特征分析
        3.1.1 消费与储蓄
        3.1.2 消费结构简析
        3.1.3 基本消费需求分析
        3.1.4 休闲消费支出分析
        3.1.5 消费态度分析
        3.1.6 最迫切消费分析
    3.2 不同消费主体的比较分析
        3.2.1 收入水平对比
        3.2.2 收入来源对比
        3.2.3 消费规模对比
        3.2.4 消费水平对比
        3.2.5 消费结构对比
        3.2.6 消费行为对比
    3.3 消费二元性的具体特征
        3.3.1 农民工收入的城乡分割
        3.3.2 农民工消费的城乡分布
        3.3.3 城乡迥异环境下的消费水平变化
        3.3.4 农民工消费结构的城乡差异
        3.3.5 农民工的城乡消费行为差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消费二元性的形成机理分析
    4.1 消费理论的发展脉络
    4.2 代表性消费理论介绍
        4.2.1 炫耀性消费理论
        4.2.2 符号消费理论
        4.2.3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4.3 二元消费的机理探析
        4.3.1 体制根源: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4.3.2 核心要素:消费风险分散机制的匮乏
        4.3.3 迁徙模式:个人与家庭消费的新均衡
        4.3.4 个体特征:消费模式碰撞与观念转型
        4.3.5 产品供给:政府缺位与企业歧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消费二元性形成的实证分析
    5.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5.1.1 收入对农民工消费影响的理论分析
        5.1.2 城市融入、身份认同对消费的影响
        5.1.3 社会保障、消费信贷对消费的影响
    5.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5.2.1 调研方法及样本说明
        5.2.2 问卷设计原则
        5.2.3 农民工个体人口学特征说明
    5.3 实证分析
        5.3.1 数据统计及处理
        4.3.2 相关系数分析
        5.3.3 回归分析
        5.3.4 检验分析
        5.3.5 模型修正:广义最小二乘法
        5.3.6 实证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消费二元性的趋势预判及社会效应
    6.1 消费二元性趋势预判
        6.1.1 农民工人数总量预测
        6.1.2 农民工未来流向预测
        6.1.3 农民工消费规模测算
        6.1.4 城乡消费的分布展望
    6.2 农民工消费二元性的正面效应
        6.2.1 扩大城市低端消费并推动经济增长
        6.2.2 农民工汇款有助于提升农村消费水平
        6.2.3 充当城乡消费中介并改变传统消费观念
    6.3 农民工消费二元性的负面效应
        6.3.1 炫耀与抑制型消费并存影响其人力资本提升
        6.3.2 延缓城镇化进程并降低城镇化质量
        6.3.3 引发农村“过疏化”进而阻碍一体化进程
        6.3.4 影响消费潜能释放不利于刺激内需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弥合消费二元性的政策建议
    7.1 切实推进城镇化进程,从根源上弥合城乡二元消费
        7.1.1 实现就地城镇化战略,促使实现永久性迁移
        7.1.2 保证城镇稳定就业,建立工资增长机制
        7.1.3 完善农民工培训体系,提升人力资本水平
        7.1.4 实施财税体制改革,形成城镇化成本的分摊机制
    7.2 完善农民工城镇社保体系,拓展消费风险分散路径
        7.2.1 以农民工为突破口,打破社会保险的二元体系
        7.2.2 分层设计医保方案,加大政策的覆盖力度
        7.2.3 优化社保运行环境、解决社保转移接续问题
    7.3 破解身份认同困境,引导农民工走出消费误区
        7.3.1 实施积分入户,逐步打破户籍壁垒
        7.3.2 借助现代媒介工具,倡导教育型文化消费
        7.3.3 发挥社区引导功能,消除对农民工的认知偏见
    7.4 促进农民工城市融入,提升其留城意愿
        7.4.1 适度调整发展路径、消除城乡制度隔离
        7.4.2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升城市融入能力
        7.4.3 解决住房难题,推进城市融入进程
        7.4.4 创新城市制度建设,形成公共服务配套机制
    7.5 修正供给的市民偏好,培育农民工消费热点
        7.5.1 细分农民工市场,培育开发消费热点
        7.5.2 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引导理性适度消费
        7.5.3 改善农村创业环境,引导回流资金合理配置
第八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
        8.2.1 农民工消费研究的视角创新
        8.2.2 三大消费主体的比较研究
        8.2.3 刺激内需和统筹城乡的路径创新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8.3.1 研究不足
        8.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市民化的要素及其演变:一个社会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民市民化的需求要素分析
    (一)人的需求
    (二)农民市民化的基本需求要素识别
二、农民市民化需求要素演变路径
三、农民市民化需求要素演变分析框架
四、促进农民市民化需求要素有序演变的对策

(9)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2.3 国内学术期刊的相关研究趋势分析
    1.3 概念的建构
        1.3.1 依据因素
        1.3.2 实体界定
        1.3.3 现实建构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调查数据说明
    1.5 结构安排
    1.6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社会转型期农民分化与农村社会分层
    2.1 社会转型与分层机制的变迁
    2.2 农民整体的分化
        2.2.1 分化原因
        2.2.2 职业分化
        2.2.3 收入分化
        2.2.4 身份分化
    2.3 农村社会分层
        2.3.1 农村社会阶层构成
        2.3.2 农民中等收入阶层产生及其特征
    2.4 农民阶层分化对农村社会发展走向的影响
        2.4.1 对农村社会阶层结构趋向的影响
        2.4.2 对农村社会治理的影响
    2.5 小结:农村社会发展中间力量的兴起
第三章 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的结构性政治表达
    3.1 研究的逻辑起点
    3.2 结构性政治稳定功能及变数
        3.2.1 有恒产有恒心
        3.2.2 结构性政治功能的变数
    3.3 认同社会的总体状况
        3.3.1 社会满意度
        3.3.2 社会公平感
    3.4 推进村庄政治变革
        3.4.1 参与村民自治选举的境况
        3.4.2 村庄公共产品供给的民间主体
        3.4.3 维权抗争的逻辑
    3.5 小结:变数中的动态稳定力量
第四章 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的消费镜像与结构效应
    4.1 理论回顾
        4.1.1 心理动因:地位区隔的符号标签
        4.1.2 结构效应:拉动消费的中坚力量
    4.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4.3 统计结果及发现
        4.3.1 生活必需品消费从维持温饱向地位标签转化
        4.3.2 家庭耐用品消费的主体
        4.3.3 耕读传家
        4.3.4 闲暇消费素描
        4.3.5 宗教节日的消费诉求
        4.3.6 消费特征
    4.4 小结:有限的结构效应
第五章 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的职业声望评价及社会经济地位测量
    5.1 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的职业声望评价
        5.1.1 职业声望的等级序列及特征
        5.1.2 职业声望评价比较
    5.2 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的社会经济地位测量
        5.2.1 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模型的建构
        5.2.2 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的分布
    5.3 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社会经济地位的主客观评价比较
        5.3.1 社会流动领域两种传统的分析框架
        5.3.2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流动研究框架
        5.3.3 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社会经济地位的主客观评价趋于一致
    5.4 小结:乡村社会认同的权威主体
第六章 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的地位获得
    6.1 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6.1.1 理论背景
        6.1.2 研究假设
    6.2 模型、变量和研究策略
        6.2.1 模型
        6.2.2 变量
    6.3 地位获得的机会分布及障碍因素分析
        6.3.1 地位获得的代际流动机会
        6.3.2 地位获得的路径关系模式
        6.3.3 教育地位获得
        6.3.4 职业地位获得
        6.3.5 经济地位获得
    6.4 小结:机会的不平等叠加
第七章 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的培育
    7.1 农民的资源占有、收入状况及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认知
        7.1.1 资源占有状况
        7.1.2 收入状况
        7.1.3 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认知
    7.2 农民进入中等收入阶层的壁垒
        7.2.1 工业化的国家基础与城乡二元体制
        7.2.2 城乡分治藩篱
        7.2.3 农民主体性的非对象化
    7.3 培育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的机制和路径选择
        7.3.1 培育实质是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7.3.2 培育机制
        7.3.3 培育路径
    7.4 小结:城乡统筹发展与农民主体性培育
第八章 基本结论与未来展望
    8.1 基本结论:社会转型期初兴的农村社会中坚力量
        8.1.1 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的产生及收入伦理具有合法性
        8.1.2 农民中等收入阶层初步实现了中间阶层的结构效应
    8.2 可能的未来: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终结
        8.2.1 分层的未来:经典研究的指向
        8.2.2 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分层趋势:整体性的规约
        8.2.3 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的未来趋向
参考文献
附录 农民中等收入阶层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10)城镇化进程中农民退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2 相关文献评述
    2.1 国内外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文献综述
        2.1.1 国外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典理论
        2.1.2 国内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2.2 国内关于农民市民化研究
        2.2.1 关于农民市民化的意义与目标
        2.2.2 关于农民市民化的障碍
        2.2.3 关于农民市民化的影响因素
        2.2.4 关于农民市民化的政策
    2.3 关于农民退出机制的研究
    2.4 研究动态评述
3 农民退出机制的理论分析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1.1 农民
        3.1.2 土地承包经营权
        3.1.3 城市化、城镇化与农民市民化
        3.1.4 退出机制
        3.1.5 农民退出机制
    3.2 农民退出机制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
        3.2.1 理论基础
        3.2.2 现实依据
    3.3 农民退出机制的理论框架
    3.4 本章小结
4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退出的现状与困境
    4.1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退出的现状分析
        4.1.1 农村人口退出的基本特征
        4.1.2 农民退出的发展趋势
    4.2 农村土地承包权退出机制面临的困境分析
        4.2.1 缺乏政策支持和法治保障
        4.2.2 缺乏有效的退地激励机制
        4.2.3 城市低承载力弱化农民退地的动力
    4.3 农民退出的实践与启示
        4.3.1 成都从“双放弃”到“带着土地进城”的城镇化实践
        4.3.2 重庆从“土地换户口”到“带着土地进城”的城镇化实践
        4.3.3 浙江嘉兴的“两分两换”模式
        4.3.4 南海市“土地入股”模式
        4.3.5 农民退出实践的启示
    4.4 本章小结
5 农民工城镇融入状况与退地意愿调查研究
    5.1 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样本的基本特征
        5.1.1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主要内容
        5.1.2 样本的基本特征
    5.2 农民工城镇社会融入状况分析
        5.2.1 关于农民工城镇融入问题的研究进展
        5.2.2 农民工城镇社会融入状况调查
        5.2.3 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分析
        5.2.4 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5.3 农民工农地承包权退出意愿调查分析
        5.3.1 农民工承包地及房屋处置问题
        5.3.2 农民工承包地退出意愿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农民土地承包权退出决策行为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6.1 基于农户模型的土地承包权退出决策行为理论分析
        6.1.1 农户经济行为理论发展回顾
        6.1.2 国内关于农民经济行为研究现状
        6.1.3 农民工土地承包权退出决策行为分析
    6.2 农民土地承包权退出决策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6.2.1 变量的选择
        6.2.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6.2.3 模型的选择
        6.2.4 变量的定义
        6.2.5 实证分析
        6.2.6 结果与讨论
        6.2.7 主要结论与政策含义
    6.3 本章小结
7 构建畅通的农民退出机制的路径选择
    7.1 构建农民退出机制的总体原则
    7.2 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补偿机制
        7.2.1 基本思路
        7.2.2 建立农地承包权退出补偿机制
        7.2.3 建立农地流转利益补偿机制
    7.3 加快体制创新,统筹现代农业发展
        7.3.1 发展农地金融,促进土地要素的合理流动
        7.3.2 创新农地经营制度,促进农地集约利用
        7.3.3 培养新型农民,提高留守农民的收入水平
    7.4 优化就业与生活环境,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7.4.1 提高劳动报酬占比,实现体面劳动与尊严生活
        7.4.2 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城市化进程的另一视角:农民市民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失地农民市民化现状研究 ——基于CGSS2015的实证分析[D]. 张雪静. 西南大学, 2019(12)
  • [2]女性进城经商人员城市融入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子轩. 济南大学, 2018(02)
  • [3]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D]. 吴越菲.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5)
  • [4]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分析[D]. 徐平国. 湖南大学, 2017(07)
  • [5]户籍转变与身份融合:来自CFPS的证据[J]. 杨汝岱,周靖祥. 消费经济, 2017(01)
  • [6]农民工消费的城乡二元性研究[D]. 王张明.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2)
  • [7]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市民化的要素及其演变:一个社会分析框架[J]. 孙中艮,施国庆. 南京社会科学, 2015(09)
  • [8]离农农民退出承包地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南、湖南、四川和重庆1086农户的实证研究[J]. 张学敏,刘惠君. 西部论坛, 2013(02)
  • [9]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研究[D]. 邓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1)
  • [10]城镇化进程中农民退出机制研究[D]. 郑兴明. 福建农林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城市化进程的另一个视角:农民公民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