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名山名称的由来

我国名山名称的由来

一、我国名山山名由来(论文文献综述)

郑青青[1](2021)在《浙江洞天福地景观变迁及特征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中国名山风景的经典类型之一,洞天福地景观暗含“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宇宙观和“道法自然”的哲学观,是道教“神圣空间”的具象表达,也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佳切入点之一。浙江洞天福地作为全国重点发展区域,一直受到来自统治者、道团文人等的充分关注,呈现出持久且强盛的生命力。本研究以“历史演进中的浙江洞天福地”为线索展开,采用横向与纵向的交错研究法,结合文献、图像、实地考察及保护景观等方式,由洞天福地历史内蕴到具体而微的景观营建,探索浙江洞天福地纷繁复杂的历史演变脉络、“神圣空间”的景观空间表达以及洞天福地中所蕴含的人居环境启示等多维度的问题。以期丰富洞天福地的历史文化内涵,为中国洞天福地申请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提供基础研究资料。由此,本研究共取得以下三方面成果:(1)纵向梳理浙江洞天福地的历史演变脉络:其历史进程可划分为秦汉及以前(孕育)、魏晋南北朝(兴起)、隋唐时期(全面发展)、五代至宋(世俗转型)、元明清时期(沉寂)、民国至今(再兴)共6个时段。先秦至隋唐时期,浙江洞天福地的发展,并非单纯以山岳作点进行顺序串联,而是以片区或集群的形式铺展开,构建宗教与山岳间的空间语境。宋及宋以后,则一改全面铺展的形式,而侧重于其中具有极大政治价值的洞天,并从宗教意义过渡到世俗意义。唐宋时期是浙江洞天福地发展的重点时期,因而突出了其中关键的历史节点、事件及主要人物,旨在掌握这一时期的重点认知。(2)横向挖掘浙江洞天福地的景观营建特征:结合实地调研,综合梳理了洞天福地的发展现状,并选取了委羽山、天台山、四明山、盖竹山及温州区域典型的洞天和福地共13处,针对遗存情况及景观空间构成,解读其近似“圣山”景观的地域性特征。同时,上溯洞天福地与道教山岳真形图的深刻联系,简要从洞天福地与山岳真形图的空间弥合、道教建筑/洞室与山水空间表达两方面,初步探讨“神圣空间”景观营建本质。(3)侧面解读洞天福地蕴含的健康人居思想:通过追溯洞天福地和疫灾的历史渊源,认为民众对瘟疫的恐惧以及对“不死之乡”的形而上追求赋予了洞天福地“仙境”象征。作为现实的避疫场所,洞天福地提供了天然庇护,发挥了重要的身心疗愈效果;又以“永嘉之乱”引发北方流民南迁事件为始,山中避疫催生了江南洞天福地的大开发事件。并剖析了洞天福地所蕴含的“理想景观”特质,以此阐述道教洞天福地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客观事实,探究其对现代健康人居的启示。

王赛男[2](2021)在《阮元诗歌笺注》文中指出作为乾嘉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阮元在经学、金石考据等方面的成就非常突出,其创作的诗歌在清代诗歌发展中亦独树一帜,数量衆多,特色鲜明,但当前学界对阮元诗歌研究及艺术成就的认识尚且不足,故本文以中华书局1993年邓经元点校本《揅经室集》为底本,校以《文选楼丛书》本,对其中阮元诗卷部分进行笺注,同时参考学者颜建华的1佚成果,从《清代名人墨迹》《长离阁集》以及《扬州北湖续志》中补入佚诗共12首,以期为学界研究阮元之诗提供一个较为完备的笺注本。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其中主体部分为笺注。一、前言。该部分先是介绍阮元生平与着述,总结其在经学、史学、金石学以及文学四个方面的成就,以期对阮元本人及学术成就有全面的了解。然後《揅经室集》的版本流传情况,说明所选用的底本与参校本的缘由。其次介绍当前学界对阮元诗歌的研究现状,详细列举这一领域内的学术成果,并予以适当评述。最後论述阮元诗歌创作和理论中所体出的“真厚和雅,雅正为宗”的诗学思想的渊源及内涵,从丰富的诗歌内容、多样的语言形式以及典雅的艺术风格这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对阮元诗歌所体现出的诗学思想作出深入分析,对其诗歌的成就给予客观评价。二、凡例。该部分介绍本次笺注所使用底本与参校本、学界1佚成果以及笺注的内容与形式。三、笺注。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将阮元诗歌内容完整呈现,对其中的重点字词进行笺注,力求详尽。凡人物、地名、史实、典故等均加笺注,疑难或重点字词亦有注释。凡异体、俗体字等,径改为通用字。所引书籍一律注出篇名。本文在对阮元诗歌作系统而全面的笺注基础上,结合阮元诗学思想的根源和内涵,来论述其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成就,做到诗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潘逸炜[3](2020)在《普陀山圣地景观空间叙事及实践》文中指出普陀山作为东亚闻名的观音圣地,其空间营造融入了自宋元至今的历时性想象,且受到自然环境、传说故事、宗教习俗和仪式的影响,作为典型圣地景观的空间建构问题有着独特的研究意义。论文运用古典文献、历史图像、地理与空间现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普陀山的自然场所特征、传说所构建的圣地意义和景观空间格局的历时性变迁,揭示其自然地形形成的多层围合关系如何与源于传说的圣迹空间融通进而使观音朝圣中心的地位深入人心,从而揭示空间叙事是普陀山圣地实践的中心。全山景观格局从宝陀观音寺的单一中心到与海潮寺构成的前后双中心,再到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共同构成了空间叙事骨架;传奇故事的追录、景点的命名、以洞穴为中心的感应附加和清代普陀山十二景名称及图像的确定使景观的意义被强化,实现了由凡到圣的转变,从而构成了空间叙事的血肉;连接各景点的香道作为空间叙事的线索,伴随拜山行脚的游行方式,起到进香导引和叙事编排的作用,控制情节的发生顺序和整体节奏。景观实践是达到空间叙事的手段,论文探索各主要节点的营造手法和规律,为普陀山景观营造中的特殊之处寻找合理解释,并揭示近当代民间主导的景观创制对完善和接续空间叙事的意义,同时洛迦山作为圣地的微缩品也纳入了朝山系统,且圣地印象一直在持续建构与变化中。本研究以普陀山作为个案研究,从景观时空变迁及空间叙事展开的角度揭示观音圣地空间和意义互动建构的进程与特征,为中国传统圣地的景观学研究、佛教本土化与景观空间交互影响等领域提供方法参考和借鉴。

陈清灵[4](2020)在《宋代诗词中的罗浮山书写》文中认为岭南名山罗浮山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地位。东晋时期,葛洪、单道开分别开启了罗浮山的道教史和佛教史;南北朝时始有文人士子隐居罗浮读书,至唐代蔚为风尚。到了宋代,罗浮山已成为闻名遐迩的岭南宗教文化中心;关涉罗浮山的诗词作品骤增且表现出鲜明的特征。首先,宋人承袭前代文人的罗浮山书写,形成了罗浮“名山”的印象,并在深入接受罗浮仙山文化的基础上,建构起罗浮“仙山”的形象,使得诗词中的“罗浮”形象逐渐虚化、成为一个符号化的意象;其次,许多游览或隐居罗浮的文人在山中开展活动,消解这座“仙山”与人间的隔阂,并通过细节描写表现罗浮山文学形象的多面性和真实感。除了书写罗浮山的外部形貌,宋人还深入挖掘罗浮山仙事神迹,并以诗词呈现“浮山傅罗”“罗浮野人”“罗浮梅花”三大主要传说,进一步丰富罗浮山书写的内容。此外,罗浮山相关重要人物也是宋代诗词着重表现的对象:罗浮山高道葛洪在宋人笔下被一再神仙化;罗浮名贤代表苏轼对罗浮山的书写不仅极大地增厚这座山岳的文化底蕴,也成为了其后文人书写所参照的典范。宋代文人中的特殊群体——罗浮山道士的诗词创作亦值得关注:主要包括道教修炼类、山水感悟类、寄赠友人类作品,与文人创作相较具有明显的宗教特色。相比唐代,宋人更加亲近罗浮山,其罗浮书写也更具多样性、细致性、深邃感,对后世罗浮山题咏具有一定的范式意义。

张星[5](2020)在《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风景区作为自然与文化的结合体,其形成是在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宗教信仰等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的产物。受佛教影响较大的风景区往往宗教活动和风景区建设达到统一,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影响,奠定了风景区的格局与面貌。本文以宁波和舟山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古今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的方法,从历史的视角研究佛教在甬舟地区各时期的发展历程对风景区形成分布与景观特色两大方面的影响,以期能够增加对甬舟地区风景区历史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主要结果如下:(1)在整理研究大量古今文献的基础上,对佛教在甬舟地区的演变历程和思想特点进行梳理,整理各历史时期僧人在甬舟地区活动踪迹和佛教有关的风景资源分布,分析和归纳出各历史时期佛教影响下甬舟地区风景区发展状况各有不同。三国—南北朝时期属于甬舟地区风景区发展的萌芽期,表现为僧人对风景区选址的探索。隋唐时期佛教在甬舟地区兴盛,受洪州禅“自然而然”思想的影响,在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中建寺修行的僧众渐多,甬舟地区风景区分布格局基本成型。两宋元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景观特色已十分明显,风景区建设也不仅仅表现为佛教风景资源(寺院、佛塔等)的增多,还开始注重园林化环境的营造,亭、廊、桥等风景建筑开始出现。明清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建设中心往普陀山和招宝山转移,风景区建设注重借海造景和道路系统两侧景观特色的营造。民国以后,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下甬舟地区风景区建设在延续佛教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风景区的旅游和游憩的功能。(2)结合实地调研,从寺院选址、空间序列组织和意境营造三个方面对佛教对风景区景观特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受佛教“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法界圆融”思想和士人山水审美的影响,僧人在寺院选址上表现为“山水崇拜”,以山岳丰富的自然空间内涵及其自然景观资源作为寺院和风景区建设的基址,结合借水造景营造僧众修身养性的极佳环境。在“因缘和合”佛教思想影响下,僧人主要利用道路系统、四季景观变化、竖向变化作为因果序列的桥梁,使得风景区形成了完整的空间序列。僧人、帝王和士人通过对空间境象的把握、经营和再创作模拟佛国净土景象,对风景区的佛教宗教意境和山水景观意境营造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结合其他风景资源、气象资源和摩崖石刻、浮屠(佛塔)等特殊风景资源形式,共同形成了甬舟地区风景区别具一格的景观特色风貌。(3)研究表明,受佛教“慈悲观”和“知恩报恩”主张的影响,寺院营建注重对建筑周围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佛寺整体布局形式表现出依据功能布局和契合自然环境的特点,平面布局上形成了以中轴线式为主,因地制宜采用院落式、散点式、集锦式布局为辅的建筑布局形式。并通过空间序列组织、空间的对比、空间的渗透和层次以及园林化空间营造四种方式进行建筑空间意境的营造,烘托佛教宗教氛围,营造意境深幽的园林环境。

何欢[6](2020)在《《徐霞客游记》征引地理类文献研究》文中认为徐霞客(1587—1641)用尽毕生精力考察祖国山川,足迹遍及明代两京十三布政司,行程远达十万余里,并留下皇皇六十余万字的日记体名着——《徐霞客游记》。学界对其人其游记研究成果颇丰,并形成“徐学”体系。该书中,徐霞客征引了众多地理类文献。稍显遗憾的是,大部分学者着重的是对徐霞客行踪游记的考察以及地理科考贡献的关注,对《徐霞客游记》征引书籍的文献学价值的分析研究不够深入。故本文对《徐霞客游记》中征引的地理文献一一进行考疏,从文献学的角度深化对《徐霞客游记》的研究。本文在绪论里指出,徐霞客出游时所带书籍主要为地方志及有关地方记载的文献。第一章梳理了《徐霞客游记》全书引用文献的范围,将引文内容尽数析出,厘清征引文献范围,获得47种着录文献,共计征引203次。参考传统目录学四分法和着述主体的分类原则,将征引文献分为地理类文献和非地理类文献,其中地理类文献25种,征引180次;非地理类文献22种,征引23次。我们发现《徐霞客游记》征引文献众多,且以征引地理类文献为主。经史子集各部类虽有涉及,但零散不成系统。值得注意的是,本列于经部的《尚书·禹贡》,因具有地理专着的性质,笔者特将其归为地理类文献进行研究。《徐霞客游记》征引的地理类文献具体可以分成三类,分别是记载全国范围的总志、记录地方历史地理的地方志以及地理专着专论。总志有《大明一统志》《元丰九域志》《舆地纪胜》等书,地方志有《西事珥》《广西府志》《百粤风土记》《腾越州志》《大理府志》《南程续记》《寻甸府志》《桂胜·桂故》《晋宁州志》《名胜志》《云南志》《都匀府志》《衡州统志》《零陵郡志》《腾永图说》《梧州府志》《新宁州记》《姚关图说》《永昌府志》《鸡山志》等书,地理专着专论有《山海经》和《尚书·禹贡》等书。第二章考述《徐霞客游记》各地理类文献的征引内容。本文“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题解各书作者、目录、成书过程、版本流传等内容。除此之外,将地理类文献的引文逐条排列,并与征引原文进行对校辨析,或考证征引文献的流传存佚,或评论徐霞客征引文献的得失,或分析先贤前辈对徐霞客引用文献的评价。在考述引文的过程中,可以得知《徐霞客游记》使用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征引方式。由于徐霞客出行在外,吃住条件简陋,无法携带大量书籍,因此主要以间接引用为主。《徐霞客游记》征引地理类文献涉及内容繁多,包括建置沿革、山川、公署、土产、关梁、寺观、祠庙、古迹、人物等。不但有自然地理现象,如地貌、水文、植物、气候、土壤及矿产等,还有各地社会概况、民族民俗、风土人情等人文地理现象,是晚明社会历史真实的缩影。第三章对《徐霞客游记》征引地理类文献的多种功用做了总结分析。其中最基本的功用就是以志导游,明晓地事。徐霞客在游览名山和西南遐征的过程中,将实地勘探与阅读地理图志互相印证,进行深度地理考察。在充分利用已有地理文献的基础上,徐霞客秉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对地理书籍中的错讹之处毫不留情地进行纠正。通过实地勘探,徐霞客提出了金沙江才是长江主源的正确论断,证实了《禹贡》“岷江导河”的错误记载。除此之外,徐霞客也辨析了不少地方志中错误的地名记载,将《大明一统志》《百粤风土记》《西事珥》等志书中一些错讹之处进行了订正。更令人敬佩的是,徐霞客还提出了自己的修志主张,创修了《鸡山志》,为后世鸡山志的编修树立了榜样。最后一章,探究《徐霞客游记》征引地理类文献丰富的文化意义。《徐霞客游记》为日记体游记,在行旅日记和小字夹注中,徐霞客征引了 200多条地理文献,既增添了科学性,又促使《徐霞客游记》从纯粹的文学游记向丰富的地理野外考察报告转变,完成了对游记体裁的创新,是明代游记类型发展繁荣、类型丰富的印证。征引众多地理文献,扩充和丰富了《徐霞客游记》的内容。其对史籍、地志的纠错,也为明代地理文献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还是徐霞客超然自由的个人性情与崇尚真理的科学精神的彰显。在梳理徐霞客旅行时所接触文献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建构起徐霞客的阅读世界,探究徐霞客的文献视野,丰富和延伸“徐学”的研究内容及体系内涵。

黄毓芸[7](2019)在《魏晋隋唐方志文献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统计,我国旧志约8200种,占现存中国古籍的十分之一以上。但学界现有的研究重新志而轻旧志,重地理、历史研究而轻文献学研究,早期方志的研究则更为薄弱。魏晋隋唐方志是方志发展的早期阶段,从文献学角度研究这一时期的方志,对方志文献学的理论建设,中国方志的起源、发展及演变,方志史和方志学史的建立,第三(6方志的编纂工作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方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方志仅指地方性的综合志,广义的方志还包括全国性总志及记述某方面特定内容的专志。论文主要研究狭义方志,着重研究了以下问题。第一,界定魏晋隋唐方志具体范围。历代学者对方志名实、方志起源、方志内涵与外延的看法差别很大。一代有一代之方志。魏晋隋唐方志既具备历代方志共性,也有其时代特徵。论文基於文献用例归纳“方志”的语义发展、“方志”的内涵、特点及其核心要素;从代表性方志学着作、方志整理着作、着录方志的目录着作所举方志归纳方志外延。并据此从广、狭两方面提出能够整合前人观点的方志定义,为魏晋隋唐方志文献的目录、版本、校勘、1佚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归纳魏晋隋唐方志总特点。从方志地名沿革、地域分布、体例分类、撰人分布等方面分阶段考察魏晋隋唐方志各自特徵。第三,考察方志着录轨迹的历史演变。梳理魏晋南北朝、隋唐方志在历代目录及其子目中的分布及沿革以求“考镜源流”;考证了官、私、史目录学着作着录魏晋隋唐方志的误录、同书异名、同名异书、卷数异、撰人异等情况。第四,整理魏晋隋唐方志文本和考证魏晋隋唐方志1本。分析总结魏晋隋唐方志1佚成果现状,补充已有1本漏1方志佚文、新1方志佚书,校勘佚志佚文及现存方志文本;从版本学角度对这一时期的现存和1本方志进行考察,梳理已有的方志版本研究成果并做了专题研究。第五,魏晋隋唐方志方言材料的整理与考证。方言材料包括语音(音韵)、文字、词汇、训诂、语法等不同类别,论文主要研究其中的词汇材料,并从文献学角度考证了其中的异文、名物、风俗、地理及历时与共时的演变,旨在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方志中方言资料的整理、1录及数字化工程”的研究提供资料;又是一次从中国古典文献学角度对语言文字学文献进行整理、研究的有益尝试。

赵烨[8](2019)在《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名山“人与天调”的风景系统代表了我国独有的山岳文化现象和山水相融的总体特征,名山风景系统整体不仅包含名胜古迹的优质资源,还包含了城景融合的整体空间形态及其形成的内在逻辑。因此,对于名山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分类和保护不能囿于优质资源的分类分级,而应以厘清名山风景的空间形态、洞悉根源性的社会组织关系为主体目标。为此,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地域风景资源分类体系的方法和特点,反思了现有风景资源分类思路缺乏整体性的问题,构建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基本框架,探索了名山风景资源整体保护的策略,以期对现有名山风景资源分类思路和保护管理方式进行完善。本研究首先提出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内涵和基本框架。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是指在风景自然和文化整体性视角下,以地脉文脉为认识论,研究风景的要素组合、形态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和规律的方法。从山域形成发展的视角,扩展了名山管护边界,以名山影响下的山域整体为研究范围,本研究提出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基本框架,包含空间图示-内在机制-形成规律的三个层次,即风景特质分类图谱(相)-风景特质形成机制(制)-风景特质系统规律(理)。“相”是指绘制风景特质空间形态的分类图谱,“制”是指探析风景特质演变的过程、原因、及各要素的层积机制,“理”是指揭示风景特质的要素、结构和功能相互间的关联和规律。“相-制-理”风景特质识别方法在武当山进行实践探索,并提出了区划性、层积性、关联性整体保护策略。武当山风景特质之相,划分了区划性整体保护的范围和类型:通过GIS定量评价方法和解释性历史研究方法,基于区域尺度和风景区尺度,从区域协同管护和空间布局调适2个方面,划定了山域尺度的3大类-11子类风景特质类型并进行空间整合,描绘了风景区尺度的“山-水-林-田-筑”的空间组合并进行关键标识。武当山风景特质之制,落实了层积性整体保护的对象:依据武当山志谱系,通过分析武当山风景特质演变的5个时期、风景特质形成的4个原因、风景特质形成的3层作用关系,确定了层积载体、层积内因和层积关系的3重保护主体,强调了“人-山-城”风景整体的共生秩序。武当山风景特质之理,阐明了关联性整体保护的结构:依据系统论“要素-结构-功能”的相关性,通过分析武当山山水脉络关系和风景组织方式,以及作为道教活动的空间载体、山水艺术的灵感源泉、地宜人宜的聚居环境的复合功能,认为关联性整体保护是从结构到功能的系统保护。本研究以自然和文化整体性为认识论,重视名山风景系统的时空整体和逻辑整体,即“风景空间形态、形成机制和系统规律”的时空建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相-制-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方法,完善了现有风景资源分类方法的整体性,丰富了现有名山风景资源保护管理的理论基础,实现了“从点到面”的保护边界完整、“由外及内”的保护过程完整、“从结构到功能”的保护体系完整。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方法,走出了名山受到边界约束以及“孤岛式”景源保护的窘境,为研究名山风景形态、山水格局、及其与城镇发展的有机协调模式提供了方法和技术框架,为紧扣城景融合的名山整体保护、以及传统名山的现代发展和文脉传承提供了借鉴。

丁帅芳[9](2019)在《吴任臣《山海经广注》整理与研究》文中认为吴任臣是清初的历史学家、藏书家,其《山海经广注》十八卷,并附《山海经杂说》一卷、《古序说》一卷,《读山海经语》一卷及《山海经图》五卷,是清代《山海经》研究的开山之作,是在郭璞的《山海经注》十八卷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并且对后来的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都具有重要影响。吴任臣以其广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山海经广注》中广征博引,成为历代《山海经》注本中引用文献最多的注本,并同郭璞《山海经注》十八卷一同收录进《四库全书》之中,因而《山海经广注》在《山海经》研究史上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二十世纪以来,《山海经》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学者对《山海经》的整理研究也越来越多,而迄今为止尚未有一部研究《山海经广注》的专着。故对《山海经广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对吴任臣及其《山海经广注》的研究,下编为对吴任臣《山海经广注》的整理。其中上编又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对本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进行阐述,以及对《山海经》和《山海经广注》目前的研究成果做了一个总结;第二部分为第一章,主要对吴任臣的生平和《山海经广注》的成书原因进行探讨,其中对吴任臣生平的介绍从交友、生卒年讨论、学术成就三个点出发,对《广注》的成书原因的分析从社会背景、《山海经》特点、吴任臣自身三方面出发;第三部分为第二章,主要对《山海经广注》的版本和内容进行梳理,并总结《广注》的注释内容、体例及特征;第四部分为第三章,着重对《山海经广注》的引用文献进行梳理归类,并总结其特征和形成原因;第五部分为第四章,主要梳理分析后人对《山海经广注》的评价,并对《山海经广注》的价值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下编则为对吴任臣《山海经广注》的整理,主要以金阊书业堂藏板为底本,辅以四库本及袁珂先生《山海经》注本,对吴氏《广注》的经文和内容进行了句读处理。

王准[10](2019)在《明清云南辞赋与地域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明清两代是汉文化和汉文学在云南发展的重要阶段,明清时期的云南辞赋就是汉文学在云南取得新成就的标志之一。学术界有关明清云南辞赋和云南地域文化的研究关注较多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明清云南辞赋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从整个中国文学和地方文学发展的轨迹来看,云南辞赋渊源于汉、晋,发轫于元代,兴盛于明清,涵盖了包括骚体赋、散体赋、骈赋、律赋在内的多种赋体。明清云南辞赋之所以能够取得突出成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共同造就了造成明清云南辞赋繁荣。其中,文化因素诸如兴儒学、开科举等对明清云南辞赋的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云南地域文化,以史学、文学地理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学科的视野和方法来研究明清云南辞赋是本文的特色,明清云南辞赋与云南地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在现存众多的明清云南辞赋中,描写历史、地理、物产、宗教、民俗的辞赋比较突出的体现了云南辞赋与云南地方文化的关联,彰显了云南地域文化的多样化特色,也充分体现了云南地域文化中“汉文化滇化”与“滇文化汉化”这种中原文化与云南地域文化双向交流,相互依存的特点。凸显了内地文人和云南本土文人在创作云南题材赋时的不同创作心态。集中体现明清两代云南文人的巧妙构思,是对云南地方价值的体认与再发现,也扩大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学的创作版图。从整个辞赋发展史来看,明清时期云南辞赋的繁荣也同样是对整个中国古代辞赋表现领域的拓展。云南文人和流寓云南的中原文人以具体的创作有力地推动了赋体文学在明清两代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云南辞赋在明清时期的全国赋坛始终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明清云南辞赋的价值也是多方面的,集中表现为赋史价值,对清代边疆舆地赋的贡献和方志价值。集中体现了赋体文学苞扩宇宙总览人物的包容精神和恢弘气势,发挥了赋体文学的文体优势,在明清文学和云南地方文学领域都有其独特价值。

二、我国名山山名由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名山山名由来(论文提纲范文)

(1)浙江洞天福地景观变迁及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本土文化景观的研究推进
        1.1.2 洞天福地的时代发展内容
    1.2 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对象
        1.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2 研究对象
    1.3 已有研究与评述
        1.3.1 重要古籍文献资料
        1.3.2 洞天福地历史人文探析
        1.3.3 洞天福地建筑、景观及生态环境研究
        1.3.4 浙江地区相关研究
        1.3.5 研究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系统梳理浙江地区洞天福地的历史演变及其内在逻辑
        1.4.2 演绎分析浙江洞天福地的景观营建及空间特征
        1.4.3 初步探索洞天福地对现代健康人居建设的启示
        1.4.4 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法
        1.5.2 图像研究法
        1.5.3 纵向与横向交错研究法
        1.5.4 保护景观法
    1.6 技术路线
2 浙江洞天福地的历史演变(上)
    2.1 浙江省的自然景观基础特征
        2.1.1 气候气象
        2.1.2 地质地貌
    2.2 秦汉及以前:浙江洞天福地的思想渊源
        2.2.1 神仙信仰的“道教化”
        2.2.2 临海特质与早期民间信仰
    2.3 魏晋南北朝:浙江洞天福地的兴起
        2.3.1 道教对山岳风景的探索
        2.3.2 浙地“修道名山”的雏形分布
    2.4 隋唐时期:浙江洞天福地的全面发展
        2.4.1 洞天福地的系统分布
        2.4.2 隋唐洞天福地的管理与经营
        2.4.3 洞天福地对山岳风景名胜的开发影响
    2.5 小结
3 浙江洞天福地的历史演变(下)
    3.1 五代至宋:浙江洞天福地的“世俗”转型
        3.1.1 五代至宋浙江洞天福地的管理与经营
        3.1.2 “南镇”会稽山的重视与建设
        3.1.3 以大涤洞天为主的地域“崛起”
        3.1.4 宋代园林中的洞天福地营造
    3.2 元明清时期:浙江洞天福地的沉寂
        3.2.1 全真道的“异军突起”
        3.2.2 洞天福地的浙东南转向
    3.3 民国至今:浙江洞天福地的再兴
        3.3.1 洞天福地宫观破坏毁损
        3.3.2 洞天福地名胜的建设及保护管理
        3.3.3 突出问题思考
    3.4 小结
4 浙江代表性洞天福地景观解读
    4.1 委羽山洞天福地
        4.1.1 委羽之宗教意象
        4.1.2 诸仙栖迹、山之现状
        4.1.3 大有宫建制沿革
        4.1.4 东仙源之所在
    4.2 天台山洞天福地集群
        4.2.1 “神仙之乡”的信仰空间构成
        4.2.2 天台山“不死之福庭”地域性景观的形成
        4.2.3 天台山的景观空间特征
    4.3 四明山洞天福地
        4.3.1 四窗岩之神圣空间
        4.3.2 “洞天迷返”之仙境模式
        4.3.3 茭湖鱼澄洞之所在
    4.4 盖竹山洞天福地
    4.5 温州典型洞天福地
        4.5.1 海陆相通促其兴盛
        4.5.2 陶弘景隐以修《真诰》
    4.6 小结
5 浙江洞天福地的“神圣空间”景观构造
    5.1 道教真形图与洞天福地的空间弥合
    5.2 道教建筑/洞室与山水空间
    5.3 小结
6 洞天福地中的健康人居思想
    6.1 洞天福地与疫灾溯源
        6.1.1 洞天福地曾作为世人避疫场所
        6.1.2 避疫催生江南洞天福地大开发
    6.2 洞天福地对自然观的延伸
    6.3 小结:洞天福地对健康人居的启示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问题与启示
        7.2.1 洞天福地的名山价值弱化
        7.2.2 洞天福地的宗教语境缺乏
    7.3 研究展望与未尽之处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附录
    附录 A 重要道教洞天福地相关史料
    附录 B 全国洞天福地分布图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2)阮元诗歌笺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一)阮元生平与着述
    (二)版本流传
    (三)阮元诗歌研究现状
        1.诗歌整理
        2.诗歌内容与艺术分析
        3.诗学思想
    (四)“真厚和雅,雅正为宗”的诗学思想及艺术特色
二、凡例
三、笺注
    (一)《琅嬛仙馆诗略》(《揅经室集》四集诗卷一)
    (二)《文选楼诗存》(《揅经室集》续集卷五)
    (三)补遗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普陀山圣地景观空间叙事及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理论意义
        1.2.1 深化对名山景观时空体验的研究
        1.2.2 构建以普陀山为代表的佛教圣地景观学研究思路
        1.2.3 拓展佛教建筑和景观的历史研究视野
    1.3 研究对象及范畴
        1.3.1 普陀山
        1.3.2 空间叙事
        1.3.3 景观实践
    1.4 研究现状
        1.4.1 圣地景观营造相关研究
        1.4.2 观音本土化与进香相关研究
        1.4.3 普陀山历史和空间格局相关文献与研究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观音圣地:补陀洛迦地理位置的变易
    2.1 佛经中的观音与补陀洛迦
        2.1.1 补陀洛迦在佛经中的位置
        2.1.2 佛经中补陀洛迦的景观特征
        2.1.3 补陀洛迦作为真实位置的出现
    2.2 妙善公主传说与汝州香山寺
        2.2.1 观音经典在中国本土的接纳和演绎
        2.2.2 妙善公主:中国民间的观音菩萨
        2.2.3 “香山模式”:观音祖庭汝州香山寺的出现
    2.3 杭州上天竺寺与白衣观音
        2.3.1 白衣观音感应与上天竺寺创建
        2.3.2 “上天竺模式”的成熟:从碑刻到《香山宝卷》
        2.3.3 上天竺寺与普陀山
    2.4 普陀山的自然神性与传说构建
        2.4.1 疑经中的观音本生与补陀洛迦
        2.4.2 多层围合的神性场所
        2.4.3 传说的历时性叠加
        2.4.4 “普陀山模式”的传播与复制
    2.5 布达拉宫:第二普陀山
        2.5.1 三怙主圣山与《西藏镇魔图》
        2.5.2 从森康噶布到布达拉宫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从单一中心到三大寺的叙事骨架
    3.1 宝陀观音寺的单中心叙事
        3.1.1 从宋代宝陀观音寺到观音道场的确立
        3.1.2 宝陀观音寺与潮音洞形成的初期景观结构
        3.1.3 《补陀落山圣境图》中的初期圣地叙事
    3.2 晚明镇海禅寺建立后的双中心叙事
        3.2.1 大智真融和“宝陀寺风波”
        3.2.2 前后寺的历史兴废和殿堂格局
        3.2.3 从海潮庵到观音别院:寺院结构的复制与互补
        3.2.4 “补陀洛迦山总图”和“普陀山图”反映的圣地格局变化
    3.3 慧济禅寺的兴起与晚清三大寺格局的确立
        3.3.1 从慧济庵到慧济禅寺
        3.3.2 慧济禅寺的殿宇及格局特征
        3.3.3 普陀山山境图反映的圣地格局
    3.4 景观叙事的序列和主题
        3.4.1 明清时期的观音与弥陀净土信仰
        3.4.2 《普陀宝卷》与普陀山空间的民间想象
        3.4.3 景观叙事序列和净土次第因缘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景观神圣化:叙事的血肉
    4.1 传奇故事的空间演绎
        4.1.1 从“梵僧燃指”“慧锷开山”到潮音洞灵感中心地位的确立
        4.1.2 井——本土仙道传说的“物证”
        4.1.3 短姑道头:从“神迹”到“胜迹”
    4.2 景观的命名:空间由凡转圣的标志
        4.2.1 山峰命名的来源
        4.2.2 岛礁的命名与圣地发轫传奇
        4.2.3 景点的命名与传奇的发展
    4.3 洞穴景观的特殊感应与神圣性
        4.3.1 自然的观瞻中的灵感示现
        4.3.2 丹洞、礼佛洞和修行洞
    4.4 普陀山十二景的意义与图像
        4.4.1 普陀山十二景的文学描述
        4.4.2 普陀山十二景图像的定形与传承
        4.4.3 普陀山十二景的近当代流变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作为叙事线索的香道
    5.1 路径导引与情节编排
        5.1.1 单中心叙事时期的香道
        5.1.2 双中心叙事时期的香道
        5.1.3 慧济禅寺兴起后的香道
        5.1.4 香道发展模式与景点组织关系
    5.2 香道的组景设计与进香体验
        5.2.1 登岸:短姑道头埠
        5.2.2 翻山:妙庄严路
        5.2.3 越岭:香华街——几宝岭——玉堂街
        5.2.4 登高:香云路
    5.3 香道的命名及文字景观
        5.3.1 香道命名的寓托性意义
        5.3.2 香道沿线文字景观的内涵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圣地景观的近当代演绎
    6.1 民间主导的圣地景观实践
        6.1.1 太子塔的修建和海岸牌坊的建成
        6.1.2 印光法师住锡与道场影响力的扩大
        6.1.3 民国和1980年代后的民间力量
    6.2 中兴与圣地意义的接续
        6.2.1 全山方丈妙善长老中兴普陀
        6.2.2 露天南海观音像建成的特殊意义
        6.2.3 思想变革中的传统礼俗和仪式
    6.3 洛迦山:普陀山的“下山”
        6.3.1 洛迦山作为圣地附属地的出现
        6.3.2 洛迦山叙事意义的建构
    6.4 现代交通方式下朝山体验与空间的变化
        6.4.1 轮船时代的来临
        6.4.2 岛内交通方式的多样化
        6.4.3 游山线路的固化与寺庵景点的减少
    6.5 旅游和传媒兴起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6.5.1 民国旅游中景观叙事的弱化
        6.5.2 商业化的反思与当代旅游空间特征
        6.5.3 传媒出版物影响下的圣地印象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余论
    7.1 研究结论
    7.2 进一步讨论的方向
    7.3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普陀山岛地理信息基础资料
附录二 《华严经》善财童子访补陀落迦文本比较
附录三 佛经中补陀落迦景观的相关文本
附录四 普陀山三大寺发展年表

(4)宋代诗词中的罗浮山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现状及趋势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罗浮山地区文化对文人的吸引
    第一节 道教文化视野下从“名山”到“仙山”定位的罗浮山
    第二节 罗浮山佛教文化的传入与发展
    第三节 宋前文人对罗浮山的倾慕及书写
    第四节 宋代文人登览、结庐罗浮山的原因
        一、罗浮山道教仙山文化
        二、罗浮山山林习业风气
第二章 宋代诗词中的罗浮山形象
    第一节 虚幻罗浮:罗浮山形象的符号化呈现
        一、名山象征
        二、仙山标签
    第二节 真实罗浮:罗浮山形象的细节化描写
        一、罗浮景观
        二、罗浮物产
        三、罗浮活动
第三章 宋代诗词中的罗浮山传说
    第一节 缔结仙缘——“浮山傅罗”传说
    第二节 建构神人——“罗浮野人”传说
    第三节 寄寓世情——“罗浮梅花”传说
        一、“罗浮梅花”传说之溯源
        二、“罗浮梅花”传说之吟咏
第四章 宋代文人对罗浮山神仙、名贤的追慕
    第一节 宋人对以葛洪为代表之罗浮山神仙的接受
        一、罗浮神仙魁首——葛洪
        二、其他神仙代表——浮丘公、安期生、麻姑、何仙姑
    第二节 宋人对以苏轼为代表之罗浮山名贤的接受
        一、罗浮名贤代表——苏轼
        二、宋代罗浮山书写的相承性
第五章 宋代罗浮山道士及其诗词创作
    第一节 书写丹道法诀:陈楠及其丹道诗词
    第二节 融汇诗艺道法:白玉蟾的罗浮诗词
    第三节 其他道士、隐士的罗浮书写及交游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关涉罗浮山的宋诗汇总表
附录2 :关涉罗浮山的宋词汇总表
附录3 :关涉罗浮山的唐代诗词汇总表
附录4 :《全宋诗》《全宋词》辑佚32首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5)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佛教的概念
        1.3.2 甬舟地区的概念
        1.3.3 风景区的概念
    1.4 相关研究进展
        1.4.1 佛教在甬舟地区的传播历程及特点研究
        1.4.4.1 佛教在宁波地区传播历程及特点研究
        1.4.4.2 佛教在舟山地区传播历程及特点研究
        1.4.2 佛教与风景区的关系研究
        1.4.3 佛教对甬舟地区寺庙园林的影响研究
        1.4.3.1 寺庙园林的景观特征
        1.4.3.2 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特色
        1.4.3.3 寺庙园林空间研究
        1.4.4 佛教对甬舟地区建筑形制的影响研究
        1.4.4.1 佛教对宁波地区建筑形制的影响研究
        1.4.4.2 佛教对舟山地区建筑形制的影响研究
        1.4.5 小结
    1.5 研究范围及内容
        1.5.1 研究范围
        1.5.2 研究主要内容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1.1 文献查阅法
        1.6.1.2 实地调研法
        1.6.1.3 学科交叉法
        1.6.1.4 归纳总结法
        1.6.2 技术路线
2 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影响因素探究
    2.1 佛教思想对风景区的影响
    2.2 僧人活动对风景区的影响
    2.3 敬佛帝王对风景区的影响
    2.4 崇佛士人对风景区的影响
    2.5 信佛民众对风景区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3 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形成分布的影响
    3.1 秦汉时期
    3.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3.2.1 三国时期
        3.2.1.1 稳定的社会环境
        3.2.1.2 航运的发展
        3.2.1.3 统治阶级的支持
        3.2.2 两晋时期
        3.2.2.1 东晋名僧思想的转变
        3.2.2.2 东晋名士的玄学思想
        3.2.2.3 玄学与佛教合流影响下的甬舟地区风景区选址探索
        3.2.3 南北朝时期
        3.2.3.1 南朝诸帝对佛教的支持
        3.2.3.2 南朝士人对佛教发展的促进作用
        3.2.3.3 南朝时期甬舟地区的僧人活动及寺院建设
        3.2.4 小结
    3.3 隋唐时期
        3.3.1 历史背景
        3.3.1.1 统治阶级的支持
        3.3.1.2 经济持续发展
        3.3.1.3 地方兴修水利
        3.3.2 佛法大乘之突起
        3.3.2.1 禅宗(洪州禅)的发展、代表人物及思想观点
        3.3.2.2 观音信仰的传入
        3.3.3 隋唐时期僧人的传播活动
        3.3.4 隋唐寺院的兴盛
        3.3.5 隋唐时期特殊的风景资源
        3.3.6 甬舟地区风景区分布格局基本成型
        3.3.6.1 天童—阿育王风景区
        3.3.6.2 金峨山风景区
        3.3.6.3 东钱湖风景区
        3.3.6.4 雪窦山风景区
        3.3.6.5 五磊山—杜白湖风景区
        3.3.6.6 达蓬山风景区
        3.3.7 小结
    3.4 五代吴越时期
        3.4.1 历史背景
        3.4.2 五代吴越时期寺院建设情况
        3.4.3 五代吴越时期特殊的风景资源建设与分布
        3.4.4 五代吴越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建设
        3.4.4.1 东钱湖风景区
        3.4.4.2 雪窦山风景区
        3.4.5 小结
    3.5 宋元时期
        3.5.1 历史背景
        3.5.1.1 地方经济文化繁荣
        3.5.1.2 帝王官宦支持
        3.5.1.3 土地兼并和封建剥削加重
        3.5.2 佛教派别的涌现与融合
        3.5.2.1 天台宗的传入与中兴
        3.5.2.2 禅宗鼎盛
        3.5.2.3 律宗
        3.5.2.4 净土宗
        3.5.2.5 家家观音,户户弥勒
        3.5.3 两宋寺院建设之兴盛
        3.5.4 禅寺、教寺“五山十刹”的诞生
        3.5.5 两宋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建设
        3.5.5.1 月湖风景区
        3.5.5.2 龙泉山风景区
        3.5.5.3 灵山风景区
        3.5.5.4 普陀山风景区
        3.5.5.5 天童—阿育王风景区
        3.5.5.6 东钱湖风景区
        3.5.5.7 雪窦山风景区
        3.5.6 元代时期
    3.6 明清时期
        3.6.1 历史背景
        3.6.1.1 明、清时期佛教政策
        3.6.1.2 倭寇侵扰,“海禁”施行
        3.6.1.3 帝王南巡,促进发展
        3.6.2 明清时期甬舟地区佛教派别的发展
        3.6.3 明清时期甬舟地区寺院建设情况
        3.6.3.1 明清时期宁波地区寺院新建情况
        3.6.3.2 明清时期舟山地区寺院新建情况
        3.6.3.3 明清时期甬舟地区寺院的修复与重建
        3.6.4 明清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发展
        3.6.4.1 普陀山风景区
        3.6.4.2 招宝山风景区
        3.6.5 小结
    3.7 民国至今(1911年至今)
        3.7.1 历史背景
        3.7.2 民国至今甬舟地区佛教派别的发展
        3.7.3 民国至今寺院发展情况
        3.7.4 民国至今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发展
    3.8 本章小结
4 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景观特色的影响
    4.1 佛教对寺院选址的影响
        4.1.1 山岳崇拜,因山择址
        4.1.1.1 位于山下
        4.1.1.2 位于山腰
        4.1.1.3 位于山巅
        4.1.2 依势筑院,借水造景
        4.1.2.1 借湖景
        4.1.2.2 借江景
        4.1.2.3 借瀑景
        4.1.2.4 借海景
    4.2 佛教对风景区空间序列组织的影响
        4.2.1 利用寺前香道组织空间序列
        4.2.2 利用四季景观变化组织空间序列
        4.2.3 利用竖向变化组织空间序列
    4.3 佛教对风景区意境营造的影响
        4.3.1 佛教对宗教意境营造的影响
        4.3.1.1 佛教对景名、景联的影响
        4.3.1.2 园林植物的选用与配置
        4.3.2 佛教对山水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
        4.3.2.1 楹联匾额
        4.3.2.2 以诗词点题
        4.3.2.3 历史遗迹与文化传说
    4.4 佛教影响下的特殊风景资源形式
        4.4.1 摩崖石刻
        4.4.2 浮屠(佛塔)
    4.5 本章小结
5 佛教影响下的甬舟地区风景区特殊建筑布局形式
    5.1 甬舟地区寺院建筑布局形式的演变
    5.2 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建筑布局形式的影响
        5.2.1 佛寺的整体布局形式
        5.2.1.1 因山就势,顺势而为
        5.2.1.2 功能划分,布局合宜
        5.2.2 建筑的平面布局形式
        5.2.2.1 中轴线式布局
        5.2.2.2 院落式布局
        5.2.2.3 散点式布局
        5.2.2.4 集锦式布局
    5.3 建筑空间意境的营造
        5.3.1 空间序列的组织
        5.3.2 空间的对比
        5.3.3 空间的渗透与层次
        5.3.4 园林化空间的营造
    5.4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总结
    6.2 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6)《徐霞客游记》征引地理类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徐霞客游记》概述
    二、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徐霞客的背包带了什么书
        (二) 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四、研究方法及概念界定
        (一) 研究方法
        (二) 概念界定
第一章 《徐霞客游记》征引文献范围
    一、征引文献分类
        (一) 经史子集四部与其他书目
        (二) 徐霞客自编自撰书目
    二、征引地理与非地理类文献
        (一) 非地理类
        (二) 地理类
    三、征引文献分类小结
第二章 《徐霞客游记》征引地理类文献考述
    凡例
    一、《大明一统志》
        (一) 《大明一统志》题解
        (二) 《游记》引《大明一统志》考述
    二、《西事珥》
        (一) 《西事珥》题解
        (二) 《游记》引《西事珥》考述
    三、《广西府志》
        (一) 《广西府志》题解
        (二) 《游记》引《广西府志》考述
    四、《百粤风土记》
        (一) 《百粤风土记》题解
        (二) 《游记》引《百粤风土记》考述
    五、《腾越州志》
        (一) 《腾越州志》题解
        (二) 《游记》引《腾越州志》考述
    六、《南程续记》
        (一) 《南程续记》题解
        (二) 《游记》引《南程续记》考述
    七、《寻甸府志》
        (一) 《寻甸府志》题解
        (二) 《游记》引《寻甸府志》考述
    八、《大理府志》
        (一) 《大理府志》题解
        (二) 《游记》引《大理府志》考述
    九、《桂胜·桂故》
        (一) 《桂胜·桂故》题解
        (二) 《游记》引《桂胜·桂故》考述
    十、《晋宁州志》
        (一) 《晋宁州志》题解
        (二) 《游记》引《晋宁州志》考述
    十一、《名胜志》
        (一) 《名胜志》题解
        (二) 《游记》引《名胜志》考述
    十二、《元丰九域志》
        (一) 《元丰九域志》题解
        (二) 《游记》引《元丰九域志》考述
    十三、《云南志》
        (一) 《云南志》题解
        (二) 《游记》引《云南志》考述
    十四、《都匀府志》
        (一) 《都匀府志》题解
        (二) 《游记》引《都匀府志》考述
    十五、《衡州统志》
        (一) 《衡州统志》题解
        (二) 《游记》引《衡州统志》考述
    十六、《零陵郡志》
        (一) 《零陵郡志》题解
        (二) 《游记》引《零陵郡志》考述
    十七、《山海经》
        (一) 《山海经》题解
        (二) 《游记》引《山海经》考述
    十八、《尚书·禹贡》
        (一) 《禹贡》题解
        (二) 《游记》引《禹贡》考述
    十九、《腾永图说》
        (一) 《腾永图说》题解
        (二) 《游记》引《腾永图说》考述
    二十、《梧州府志》
        (一) 《梧州府志》题解
        (二) 《游记》引《梧州府志》考述
    二十一、《新宁州记》
        (一) 《新宁州记》题解
        (二) 《游记》引《新宁州记》考述
    二十二、《姚关图说》
        (一) 《姚关图说》题解
        (二) 《游记》引《姚关图说》考述
    二十三、《永昌府志》
        (一) 《永昌府志》题解
        (二) 《游记》引《永昌府志》考述
    二十四、《舆地纪胜》
        (一) 《舆地纪胜》题解
        (二) 《游记》引《舆地纪胜》考述
第三章 《徐霞客游记》征引地理类文献功用
    一、征引: 以志导游,明晓地事
        (一) 征引内容
        (二) 征引方法
        (三) 征引小结
    二、考证: 辨伪去粗,求真务实
        (一) 水利考证
        (二) 地名辨析
        (三) 考证小结
    三、补阙: 开拓创新,填补空白
        (一) 编修《鸡山志》
        (二) 修志思想与特色
        (三) 修志影响
第四章 《徐霞客游记》征引地理类文献意义
    一、明代游记类型丰富的印证
        (一) 明代游记流变概述
        (二) 《游记》的文学审美价值
        (三) 《游记》文学体裁的创新
    二、明代地理类文献长足发展的结晶
        (一) 明代地理方志
        (二) 明代游记、舆图、西传地理文献
        (三) 《游记》与地理文献的关系
    三、个人性情与科学精神的彰显
        (一) 家风影响与父母支持
        (二) 个人兴趣与读书偏好
        (三) 重视实践与追求真知
结语
附录一 《徐霞客游记》征引地理类文献索引
附录二 《徐霞客游记》征引非地理类文献索引
参考文献
致谢

(7)魏晋隋唐方志文献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范围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魏晋隋唐方志概述
    第一节 “方志”界定
    第二节 魏晋隋唐方志概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魏晋隋唐方志着录与考证
    第一节 魏晋隋唐方志的着录、分布与沿革
    第二节 魏晋隋唐方志着录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魏晋隋唐方志辑佚
    第一节 佚书与辑佚
    第二节 魏晋隋唐方志辑佚述略
    第三节 魏晋隋唐方志补辑与考证
    第四节 魏晋隋唐佚志佚文校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魏晋隋唐方志版本专题研究
    第一节 《华阳国志》的版本
    第二节 唐颜真卿《吴兴地记》(《石柱记》)版本
    第三节 唐樊绰《蛮书》的版本
    第四节 唐陆广微《吴地记》的版本
    第五节 唐莫休符《桂林风土记》的版本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魏晋隋唐方志校勘专题研究
    第一节 《华阳国志》校勘研究
    第二节 《吴兴地记》(《石柱记》)校勘
    第三节 《桂林风土记》校勘集补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魏晋隋唐方志方言材料辑考
    第一节 方言文献及方志方言材料的价值
    第二节 魏晋隋唐方志方言材料的搜集与判定
    第三节 魏晋隋唐方志方言词考证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魏晋隋唐方志整理与研究成果汇总表
附录二:魏晋隋唐方志总目
附录三:魏晋隋唐方志同书异名、同名异书表
附录四:魏晋隋唐方志辑本简表
附录五:魏晋隋唐方志佚文整理总谱
附录六:魏晋隋唐方志方言词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动因
        1.1.1 .名山风景系统蕴含“人与天调”哲思
        1.1.2 .名山风景资源保护需厘清风景系统的整体性
        1.1.3 以整体全面的视角构建风景资源分类与保护体系
    1.2 .研究意义与目标
        1.2.1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2.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对象
        1.3.1 .核心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
    1.4 .研究现状
        1.4.1 .走向自然文化整体论的名山研究
        1.4.2 .不同地域的风景分类与保护方法
        1.4.3 .整体保护研究的基本思路
        1.4.4 .武当山的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比较研究法
        1.5.2 .定性研究的相关理论方法
        1.5.3 .基于GIS的空间研究方法
        1.5.4 .其他
    1.6 .研究框架和内容
        1.6.1 .研究框架
        1.6.2 .各章内容
第2章 不同风景资源分类方法的比较及启示
    2.1 .为何比较?
    2.2 .风景资源评价体系
        2.2.1 .风景资源概念溯源
        2.2.2 .风景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实践
        2.2.3 .风景资源评价的特点和局限
    2.3 .风景特质评价体系
        2.3.1 .风景特质概念溯源
        2.3.2 .风景特质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实践
        2.3.3 .风景特质评价的特点和局限
    2.4 .风景资源评价和风景特质评价的比较与反思
        2.4.1 .风景资源评价与风景特质评价的过程性差异
        2.4.2 .风景资源评价与风景特质评价的信息性互补
    2.5 .我国风景特质识别方法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5.1 .因地制宜,避免趋同的全尺度研究
        2.5.2 .整体全面,动态系统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框架探索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基本框架
    3.1 .自然和文化整体性
        3.1.1 .尊重地脉文脉的认识论
        3.1.2 .我国风景特质内涵的提出
    3.2 .“相-制-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框架构建
        3.2.1 .名山定义之再释
        3.2.2 .名山营建之脉络
        3.2.3 .“相-制-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框架
    3.3 .名山风景特质的分类图谱——相
        3.3.1 .风景特质的空间分类
        3.3.2 .风景特质的全息解译
        3.3.3 .风景特质的图谱绘制
    3.4 .名山风景特质的形成机制——制
        3.4.1 .风景特质的演变过程
        3.4.2 .风景特质的形成原因
        3.4.3 .风景特质的作用关系
    3.5 .名山风景特质的系统规律——理
        3.5.1 .风景特质的构成要素
        3.5.2 .风景特质的整体结构
        3.5.3 .风景特质的功能性质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武当山风景特质分类图谱
    4.1 .武当山地脉文脉的形成
        4.1.1 .建制沿革:从绾扼要津到道教福地
        4.1.2 .作为地理单元:七十二峰左右旋·二十四涧流潺湲
        4.1.3 .作为文化单元:方志记胜·舆图陈说
    4.2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空间分类
        4.2.1 .区域层级:山域尺度的特质分类
        4.2.2 .景源层级:风景区尺度的特质分类
    4.3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全息解译
        4.3.1 .灵仙宫阙营福地
        4.3.2 .组景序列绘形胜
    4.4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图谱绘制
        4.4.1 .武当山风景特质图谱的图示标准
        4.4.2 .武当山风景特质图谱的图示信息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武当山风景特质形成机制
    5.1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演变过程
        5.1.1 .顾盼荆楚,绾毂之地:文化启蒙期的天然屏障
        5.1.2 .峰高壑深,泉甘溪清:山麓文化期的自然崇拜
        5.1.3 .道教初生,林岫回环:宗教建设期的道教仙山
        5.1.4 .山水画境,宫观隐映:山水文化期的山林画卷
        5.1.5 .乡村婉绕,寻常风景:人居营建期的田园山村
    5.2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形成原因
        5.2.1 .自然禀赋的奠基
        5.2.2 .精英文化的沉淀
        5.2.3 .宗教文化的叠累
        5.2.4 .人居环境的营建
    5.3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作用关系
        5.3.1 .形成了人-山-城三者的互动关系
        5.3.2 .呈现了人-山-城共荣的有机协调模式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武当山风景特质系统规律
    6.1 .武当山风景特质表译的构成要素
        6.1.1 .解译高度融合的空间与精神要素
        6.1.2 .完善空间和精神层面的本底信息
    6.2 .武当山风景特质形成的整体结构
        6.2.1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空间结构
        6.2.2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文化结构
    6.3 .武当山风景特质区域的复合功能
        6.3.1 .武当山作为地理单元的复合功能
        6.3.2 .武当山作为文化单元的复合功能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以“相-制-理”识别为基础的武当山整体保护策略
    7.1 .基于风景特质之相的区划性整体保护
        7.1.1 .山域尺度的区域协同管护
        7.1.2 .风景区尺度的空间布局调适
    7.2 .基于风景特质之制的层积性整体保护
        7.2.1 .层积性的过程
        7.2.2 .层积性的整体保护策略
    7.3 .基于风景特质之理的关联性整体保护
        7.3.1 .关联性的内容
        7.3.2 .关联性的整体保护策略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与局限性
        8.2.1 .创新点
        8.2.2 .局限性
        8.2.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我国名山风景区分布
    附录2: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涉及名山风景区20 处)
    附录3:风景名胜区相关法律条例和法定标准
    附录4:武当山调研记录
    附录5:武当山(风景区尺度)调研样方
    附录6:武当山调研问卷
学术成果
致谢

(9)吴任臣《山海经广注》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上编吴任臣《山海经广注》研究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山海经》研究综述
        1.2.1 关于《山海经》作者、性质及成书年代的讨论
        1.2.2 关于《山海经》注本的研究
        1.3 《山海经广注》研究动态
    2 吴任臣生平及《山海经广注》成书原因
        2.1 吴任臣生平及学术成就
        2.1.1 吴任臣生平及交友
        2.1.2 吴任臣生卒年的讨论
        2.1.3 吴任臣学术成就
        2.2 《山海经广注》成书原因
        2.2.1 明末清初社会大环境
        2.2.2 《山海经》自身特点
        2.2.3 吴任臣着述动因
    3 《山海经广注》内容、注释体例与特征
        3.1 《山海经广注》简介
        3.1.1 《山海经广注》版本介绍
        3.1.2 《山海经广注》主要内容介绍
        3.2 《山海经广注》的注释体例
        3.2.1 对山水的考释
        3.2.2 对名物的考释
        3.2.3 对音韵训诂的考释
        3.2.4 对文本的校勘
        3.2.5 对神话的考释
        3.3 《山海经广注》的特征
    4 《山海经广注》引用文献的来源、特征与原因
        4.1 《山海经广注》引用文献的来源
        4.1.1 对注本的引用
        4.1.2 对小学性质典籍的引用
        4.1.3 对历史性质典籍的引用
        4.1.4 对地理性质典籍的引用
        4.1.5 对碑刻、专书文献的引用
        4.2 《山海经广注》引用文献的特征
        4.2.1 文献数量引用之多
        4.2.2 文献内容涉猎之博
        4.2.3 文献版本运用之全
        4.2.4 文献年代跨度之广
        4.3 《山海经广注》引用文献广博的原因
    5 《山海经广注》的评价、价值与不足
        5.1 后人对《山海经广注》的评价
        5.1.1 清人对《山海经广注》的评价
        5.1.2 近当代学者对《山海经广注》的评价
        5.2 《山海经广注》的价值
        5.2.1 《山海经广注》的文献价值
        5.2.2 《山海经广注》的学术价值
        5.3 《山海经》广注的不足之处
    结语
下编吴任臣《山海经广注》整理
    1 山海经广注卷之一
    2 山海经广注卷之二
    3 山海经广注卷之三
    4 山海经广注卷之四
    5 山海经广注卷之五
    6 山海经广注卷之六
    7 山海经广注卷之七
    8 山海经广注卷之八
    9 山海经广注卷之九
    10 山海经广注卷之十
    11 山海经广注卷之十一
    12 山海经广注卷之十二
    13 山海经广注卷之十三
    14 山海经广注卷之十四
    15 山海经广注卷之十五
    16 山海经广注卷之十六
    17 山海经广注卷之十七
    18 山海经广注卷之十八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10)明清云南辞赋与地域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综述
    (三) 本论文创新之处
    (四) 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一章、明清云南辞赋的繁荣与成因
    第一节、云南辞赋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明清云南辞赋繁荣的具体表现
    第三节、明清云南辞赋繁荣的成因
第二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历史
    第一节、云南历史和云南历史题材赋
    第二节、《征南赋》与《黔宁昭靖王庙赋》
    第三节、《八表荡平赋》《平滇赋》与《哀滇南赋》
第三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地理
    第一节、云南地理和云南地理赋创作
    第二节、云南疆域的整体描写
    第三节、山岳
    第四节、江河
    第五节、湖泽
    第六节、温泉
    第七节、都邑
第四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物产
    第一节、云南物产和云南物产赋创作
    第二节、动物
    第三节、植物
    第四节、井盐
    第五节、其他物产
第五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佛教
    第一节、云南佛教和佛教题材赋创作概况
    第二节、高僧事迹
    第三节、佛教名山与佛教名胜
    第四节、赋体文学与佛教关系的再发现
第六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民俗
    第一节、云南民俗和云南民俗赋创作概况
    第二节、云南火把节
    第三节、云南民间歌舞
    第四节、云南槟榔及有关民俗
    第五节、云南民间信仰
    第六节、云南民间神话、传说
    第七节、辞赋与民俗关系的动态呈现
第七章、明清云南辞赋的地域文化特色
    第一节、文学地理学视阈中的明清云南辞赋
    第二节、明清云南辞赋的文化多样性特征
    第三节、明清云南辞赋与文人创作心态
第八章、明清云南辞赋的价值
    第一节、明清云南辞赋的赋史价值
    第二节、清代云南地理赋对清代边疆舆地赋创作之贡献
    第三节、明清云南辞赋的方志价值
结语
附录 云南历代辞赋一览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四、我国名山山名由来(论文参考文献)

  • [1]浙江洞天福地景观变迁及特征研究[D]. 郑青青.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2]阮元诗歌笺注[D]. 王赛男.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普陀山圣地景观空间叙事及实践[D]. 潘逸炜.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4]宋代诗词中的罗浮山书写[D]. 陈清灵. 暨南大学, 2020(04)
  • [5]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影响研究[D]. 张星.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6]《徐霞客游记》征引地理类文献研究[D]. 何欢.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7]魏晋隋唐方志文献学研究[D]. 黄毓芸.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8]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研究[D]. 赵烨.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9]吴任臣《山海经广注》整理与研究[D]. 丁帅芳.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10]明清云南辞赋与地域文化研究[D]. 王准. 云南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我国名山名称的由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