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特色办学 服务介休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郝东升[1](2021)在《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文中认为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继而蚕食华北,1937年7月7日以炮轰宛平县城和进攻卢沟桥为标志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依靠军事上的优势,迅速占据了中国东南沿海及华北、华中、华南的大片领土。然而,军事占领并不能从根本上稳固其殖民统治,为了向侵华日军提供稳固的后方基地,日军在各占领区组建伪政府,实施“以华治华”,而沦陷区教育作为配合日伪政府强化其统治的一项重要措施,与直接的屠杀和劫掠政策截然不同,它的根本目的是泯灭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用军国主义文化取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中国永远沦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一般而言,日伪政府管理下的教育大致分三种不同形式的教育,即奴化教育、教会教育与日本居留民教育。所谓奴化教育,是以日本政府在中国台湾、朝鲜及中国东北实施殖民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推行的一种以削弱中国人民抵抗意志,养成“顺民”的教育。教育政策的制定、教材的篡改,均以稳固统治,削弱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为目的。从殖民教育的本质而言,培养愚民是殖民教育的根本目的,但自辛亥革命以来,中国历届政府积极推动义务教育,中国民众的知识普及率已有很大提高,而山西省尤为显着。对此,日本政府亦有着清醒地认识:愚民教育已不能适应占领区的统治需要,欲想对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知识分子及成年人实施奴化教育,难度颇大。如能从儿童教育入手,经过数十年的教育,有可能弱化并消弭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为此,日伪政府积极检定和培训教师,开办小学,恢复小学教育。日军宣抚班和日本宗教团体在日占领区设立日语学校,招收学生,推广日语,从而培养了一大批能够熟练掌握日语的学生,进一步强化了日军对各占领区的殖民统治。近代以来,传教士跟随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而渗透于中国内地,教会学校亦在传教士的积极努力下得以萌芽和发展,并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凭借其军事优势,迅速占领了中国的大片领土,如何在其占领区内推行殖民教育,日本政府在鼓励创办日语学校、篡改教科书的同时,亦对当地既有的教会学校加以改造。以山西沦陷区而论,日伪政府对教会学校政策演变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太平洋战争前,对已经存在的教会学校,日本政府以殖民主义特有的排他性原则,劝告其自行关闭或接受改造,令其严格遵照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修正私立学校规程》办学,以尽可能地减弱西方国家对沦陷区教育的影响力。二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对于德意系教会学校,日本政府限制其发展;对于英美系教会学校强令其关停。日本政府正是依靠这种手段,逐渐实现了其对占领区内教会学校的控制。居留民教育是日本政府对其国外移民的一种教育。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随侵华日军涌入中国的日本居留民人口激增,使得居留民教育成为现实的需要。为适应“总力战”需要,日本政府对在外居留民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进行修改,强化军国民动员体制。为使日本居留民子弟迅速适应山西占领区的环境,日本人学校增加占领区的游学及占领区知识的传授,从而为长期占领中国培养“优秀”的统治者。这使得看似孤立的居留民教育,成为沦陷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述三种教育中,居留民学校主要从事于日本居留民子弟的教育,涉及的人数有限,且是一种相对封闭的教育。教会学校遭日伪政府的督饬改造或关停,对于沦陷区教育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奴化教育是三种教育中,覆盖人数最多,日伪政府投入人力、物力最多的教育,但受日军统治不稳定的影响,奴化教育实施的时间长短不一,未能培养成日本殖民统治所需的大量“顺民”。
张静雅[2](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研究说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王卓然[3](2021)在《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在晋创办教会中学研究(1907-1937)》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近代教育中,教会中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山西的教会学校成立较早,成为当时最早出现的新式学堂和具有现代意义的教育机构,对山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着示范和补充的作用。就其兴办主体而言,以(美国)公理会最值得关注。本文从山西教会办学的社会历史背景入手,结合当时在美国开展的轰轰烈烈的美国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分析当时山西教会办学的社会条件。本文针对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在山西开办的教会中学进行研究,从他们三十年(1907-1937)的办学历程,先后经历从初步发展、调整改革到动荡新生三个阶段,他们的创建与发展有力地证明了20世纪初期美国基督新教在华传教事业的兴衰起伏。在山西基督教公理会教会中学这三十年的发展改革中,一直不变的是他们的教学理念,正是“学以事人”和“苦学苦练苦做”的教学理念让他们与同期山西其他普通中学相比有极大的优势。当然这与山西公理会教会中学强大的师资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分析其学生来源也可见当时教会中学在山西巨大的影响力。山西公理会教会中学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英语课程、劳动课程、训育课程等课程设置方面和科学的教学管理方面,从而树立了铭义中学和铭贤中学良好的学风。教会中学丰厚的工资制度和奖学金制度也吸引了全国优秀的师资和生源。校园文化是中学生在校生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他们的成长有深远影响。山西教会中学的文体活动、学生社团组织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本领,充分体现了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整体而言,山西基督教公理会教会中学促进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引导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山西社会来说,教会中学为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革新了男女平等的观念,促进社会的发展。虽然教会中学的出现向中国输入了近代教育制度,但它强行渗透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仍然暴露了传教士传教的目的。
罗静[4](2020)在《革命理念的传输与建构 ——抗战时期的山西学校教育》文中研究说明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地区建立的晋察冀(晋东北)、晋绥(晋西北)、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晋东南)包含山西的大部分地区。在动荡的政治背景、贫瘠的经济基础下发展学校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中共以此为契机,采取了得当的教育方针政策,不仅培养了大量革命人才和干部,而且实现了对中国农村社会整体价值观念的改造和重塑。本文以抗日战争时期山西各革命根据地的学校教育档案及文献资料为基础,考察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西开展学校教育的制度运作及其微观实践,总结其所展现出的模式与特征,揭示出学校教育传递中共政治意识与价值观念的过程及其对于社会变迁的影响。具体而言,抗战时期中共在山西根据地学校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是围绕教育“正规化”展开的。在教育基础薄弱的地区摸索学校教育发展路径,必然面临着教育与生产、与战争之间的矛盾,因此学校教育逐渐摸索出非正规化的教育策略与模式。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出以抗战为中心的革命性及学以致用的实用性;在教学形式上,体现出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实践性及配合战时游击教育的灵活性;在教育政策上,体现出实现教育大众化的普及性特征。通过学校教育,中共价值观念在边区社会得以建构,一方面通过大众化的教育普及将内涵着中共意识形态的文化传输至基层社会,另一方面通过对民众心理和公共意识、政权认同等方面的塑造与构建,为乡村民众参与集体行动提供了统一的认知框架。这些认知框架在建构强大的社会关系网络和革命实践中得到强化,内化为民众自身的政治观念,并在集体行动中逐渐形成对中共政权和权威的认同。战时学校教育体现为“价值的教育”,群众路线的教育内化使中共的价值观念有了系统而有效的传输路径,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教育动力。中共在学校教育中寻求与边区民众生计相适应的方针策略,重新界定乡村社会文化和关系网络,将新的信息和价值通过学校引入乡村社会,试图去影响、引导乃至改造社会民众,从而赢得其对中共抗战的支持和认同。正是这种结构化、制度化的教育框架构建起中共的话语体系,成为引发社会变迁的内在动力。
马书瑜[5](2020)在《清代汾州府方志所载记体文研究》文中指出方志是我国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地方文献,其中收录了大量的诗文作品,但长期以来,学界对于方志所收诗文的研究远远不够。记体文乃中国古代重要的文体类型,目前有关记体文的研究成果颇多,但是对于方志所收记体文却是未尝触及,如此种种就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留白空间。汾州府,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设立,下辖汾阳县、孝义县、平遥县、介休县、石楼县、临县、宁乡县和永宁州七县一州。以清代为时间限定、《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为版本限定,汾州府地区共有《康熙永宁州志》、《康熙宁乡县志》、《雍正石楼县志》、《乾隆介休县志》、《乾隆孝义县志》、《乾隆汾州府志》、《嘉庆介休县志》、《光绪平遥县志》、《光绪汾阳县志》九部方志,收录寺庙记、学记、民生建筑记、游记、题名记以及人事杂记176篇记体文。其中寺庙记59篇,数量最多,偏重记叙,议论较少。学记23篇,大多文风典雅、庄重凝练,可读性较高。民生建筑记45篇,现实性较强,地域色彩浓厚。题名记8篇,涉及官署题名记、府县题名记、贡士题名记、广文题名记、节妇题名记等不同类型。游记7篇,数量最少,但文学成就最高。人事杂记是指除上述几类记体文之外的其余记体文,共24篇,主要有祈雨记、墓记、彰德表功类记体文等类型。总之,清代汾州府方志所收的记体文内容丰富、颇为写实,展现了汾州府地区广阔的社会历史图景,具有不同于名家之笔的独特意义。当然,清代汾州府方志所载的记体文在思想和艺术方面也展现出诸多特点。清代汾州府方志中的记体文不仅以儒家思想为本位,记体文中实用主义思想突出、封建伦理道德与仁政思想也有所体现,佛教与道家思想也在记体文中兼有体现。与此同时,这些记体文在艺术上主要表现为朴实流畅的语言特色、灵活多样的结构布局以及自然与气势共存的风格特征。就研究价值而论,清代汾州府方志所载的记体文可大体展现汾州府地区记体文创作的总体风貌,为我们了解汾州府的记体文提供第一手资料,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其次,这些记体文属于汾州府地方文献的组成部分,也具有保存文献、校勘文献等文献学价值;再次,记体文也可反映汾州府地区的民风民俗,部分文章内容甚至可补正史记载之不足,因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最后,清代汾州府方志中的记体文中对一些寺庙、建筑、景观等有所涉及,可对后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资料,所以也具有旅游开发价值。总之,研究清代汾州府方志中的记体文,无论是对于方志、记体文研究甚至是山西地方文化研究,都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杨帆[6](2020)在《清代晋中商人家族对内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代晋中地区崇商之风逐渐盛行,推动了商人家族的形成与发展。商人家族的来源以本地原住民为主,随着其不断壮大,家族分支日益增多。但因商业发展需要采取分家不分业的合股经营方式,使得各支族间有了共同的经济利益,又为家族持续发展提供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商人家族这种“大家族——小家庭”的发展模式下,族长与各堂当家人协调配合,实现了对家族事务的有效处理,共同确保了商人家族的持久兴盛。晋中商人家族十分重视对宅院、祠堂和坟地等族产的管理。其中宅院管理重在严格划分功能区、建立账簿制度和完善防御措施。祠堂管理强调规范建设和对祠堂资金收支的严格控制。坟地管理则把保护风水和产权放在重要地位。晋中商人家族通过对族产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为家族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了物质条件。为了维持家族内部的稳定和发展,晋中商人家族积极加强对族人日常生活的管理,尤其是将家族救济与族内富人协济相结合,制定救济规条,开展济贫扶弱、养老慈幼和助济婚丧等活动,一定程度上给族内弱势群体的生活以保障,缓和了矛盾。此外,家族还以规训劝诫和立约等方式来预防纠纷的产生,当纠纷发生时遵循先调解后告官的原则尽量减少诉讼。商人家族对族人社会生活开展积极有效管理,对维持宗族社会稳定和促进其发展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族人的思想管理方面,晋中商人家族先以祠祭和墓祭的方式强化族人的一本观,又通过修家谱和绘神轴来巩固宗族观,明确了家族世系,进一步强化了族人的尊祖敬宗观念;同时将家训引导和族规惩戒相结合,家族教育和家庭教育相协调,共同引导族人向善,并加强对子孙勤俭、诚信和重义等商德的培养。家族通过思想管理,不仅有助族人在尊祖敬宗观念下形成强固整体,而且能促进家族商业的长久发展。清代晋中商人家族通过对内管理增强了自身实力,方便了其与官府互动以及发展与名绅的关系,也使他们在地方公益事业建设中得以发挥巨大作用,由此提升了家族地位和影响力。但由于晋中商人家族维护的是尊卑等级秩序的稳定,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因此,当代政府应该引导家族在发挥自我管理作用的同时积极适应时代潮流,协调好家族与地方和国家的关系,以实现共同发展。
李想[7](2019)在《明清晋商家庭伦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晋商,主要是指活跃于明清时期的山西籍商人。在以地域划分的十大商帮中,发家起步最早、足迹遍及华夏大地、国内势力最雄厚的晋商位居榜首。晋商的家庭伦理独具特色、别具一格,传统责任感与商业权变性的有机,使其既不同于士绅家庭伦理,也有别于其他商帮家庭伦理。这些独特的家庭伦理,既为晋商的繁荣发展提供着人才和精神保障,也为中国家庭伦理的繁荣发展提供着独特养分。在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经济激励下,在明清之际多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以及商人地位不断崛起的社会氛围中,晋商家庭以传统儒家的家庭责任伦理为根基,又生长出一些商人家族的独特要素。在父子关系中,晋商兴建大院定居以孝亲,崇儒和务实并重以育子,坚守以父为纲的儒家传统,但也闪烁出走出户庭追求真我的女性精神。在兄弟关系中,晋商秉持能者居尊的掌家理念,虽倡导兄友弟恭守望相助,但在物质资源丰厚的环境中难免迷失于争利内斗的消耗。在婚姻关系中,夫为妻纲是大前提,务实权变的择偶观念和女性意识觉醒的微弱光芒是新生事物。在主仆关系中,晋商主仆间践行着一以贯之的信义原则,创造了主仆同心、东掌互信的稳固局面,由此衍生出现代职业经理人的萌芽。晋商以商帮组织着称于世,其家庭伦理对于商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节约管理成本、积累道德资本以及增强经商实力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尽管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晋商家庭伦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封建等级秩序鲜明、窖藏财富于不动产、重人情轻法制等时代局限性,对其走向衰落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助推作用;但在现代社会中,晋商家庭伦理对于传承优良家风、塑造企业家精神、繁荣家族企业等方面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王倩倩[8](2018)在《清末民初山西新式教师群体研究(1901-1922) ——以太原、晋中为例》文中提出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由传统向近代过渡,随着教育改革的开展,山西第一代近代型教师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其烙印着过渡时代的多元性和复杂性。通过对清末民初太原、晋中教师群体的形成、来源、教学、薪资等进行全面的研究,可以理清山西教师群体向近代化过渡的轨迹,探究出其对山西社会近代化的重要推动作用。本文在挖掘史料及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清末民初太原、晋中新式教师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全文分为五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一二章)主要是对新式教师群体的形成进行了分析。新式教师是伴随着学堂教育的产生而兴起的,所以第一章首先追溯了清末民初山西学堂教育兴起的背景;在此基础之上,第二章着重具体探讨了清末民初太原、晋中新式教师的形成轨迹。第二部分介绍了新式教师群体的来源及发展。清末民初是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时期,所以新式教师的来源复杂多元,通过研究发现该区域的教师来源主要包括:晋中商人、师范学堂及学堂的毕业生、传统文人、留学生以及外籍教习。从清末到民初,教师群体的发展趋势有:教师群体来源多元化、教师群体逐渐实现了近代化、女性教师逐渐增多。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章节,探讨了清末民初太原、晋中新式教师教学的革新情况,包括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教材使用情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产生的教学效果。第四部分考察了新式教师的薪资、教师薪资的经费来源以及各级各类新式教师的薪资水平及社会地位。第五部分是在以上各章的基础上对清末民初山西教师群体的近代化进行了评价,其积极方面有:其一,随着新式教师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有利于山西“模范省”的形成。其二,这些新式教师的规模化崛起必然会对变革山西社会产生积极作用。当然,新式教师在近代化过程中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集中表现在教师的近代化水平较低以及城乡师资近代化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
王振宇[9](2018)在《山西省治所城市历史格局特征及转译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治所城市是我国古代城市行政建制制度下建立的地方城市,包括府城、州城、县城等。我国绝大多数治所城市的历史格局定型于明清时期,但受到民国时期战争、建国后拆城运动及改革开放后建设性破坏等影响,对历史格局整体性起到决定作用的格局要素演化为新的表现形式,既有文献较少系统的总结其格局特征及转译规律。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的重要内容是历史格局保护,在对格局原型及转译内容科学识别的基础上,对进行格局要素进行分类差异化保护至关重要。因此,探讨古代治所城市的历史格局特征及今天的遗存现状,并开展系统定量化的评价,从而为城市历史格局整体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案例地区山西省是汉文化华夏文明的发祥地,长城沿线的农牧冲突区,及万里茶道晋商文明的兴起地。在“表里河山、四塞之区”环境中,山西形成了由地方中心城市,军事防御城市,金融、集散、工矿商贸城市等组成的完善治所城市体系。今天,山西是文物大省,古代重要的战略地位与今天相对落后的经济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加之相对干旱的自然气候,使得山西省治所城市保护相对较好,遗存类型丰富,为本次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采用文献与实地勘探相结合、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古今转译分析、要素解构分析、模糊集综合评价等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治所制度与城市历史格局结合中国历史发展背景,以历朝历代行政建制的治所制度为线索,论述治所城市体系的发展历程;在各个历史背景下,分析治所城市秦汉雏形期、魏-宋发展期、明清定型期的治所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分析治所城市历史演化过程中的历史格局和格局控制要素。(2)山西省治所城市的历史格局特征分析了山西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研究了治所城市形成的特色机制,包括农耕文明与礼制思想、军事防御与九边制度、商业流通与开中制度等;研究各区域单元治所城市的历史格局特征,包括晋北城市的军事格局、晋中城市的礼商格局、晋东南的缘地格局、晋南城市的多样格局等;研究历史边界、历史轴线、历史中心、历史标志等格局要素特征。(3)山西省治所城市的历史格局转译分析了治所城市近现代演化的历史背景,研究了历史格局的整体变迁转译,包括外部边界的拓展、发展方向的推进、内部建筑的更新等;研究各区域单元治所城市的历史格局转译方式,包括晋北城市的格局延续,晋中城市的格局更新、晋东南城市的格局变异、晋南城市的格局叠加;结合历史原型分析,总结历史格局中历史边界、历史轴线、历史中心、历史标志等要素转译规律。(4)山西省治所城市的历史格局现状评价主要包括历史格局的完整度、历史格局的清晰度。完整度,即历史格局的原真性存在程度,主要反映历史格局的实存状况。清晰度,即历史格局在今天的可辨识的程度,主要反映历史格局的转译状况。构建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山西省39个重点治所城市进行评价,从而为历史格局保护提供依据。研究发现,山西省不同区域的治所城市有着差异化的历史格局特征,不同的治所城市形成了历史边界的多样形态、历史轴线的序列组合、历史中心的择优控制、历史标志的双重体系等特征;山西省不同区域的治所城市有着差异化的历史格局转译方式,不同治所城市的历史格局要素转译有边界断续转译、轴线线性转译、中心功能转译、标志体系转译等规律。并通过评价体系,得出了山西省39个重点治所城市的整体格局聚类评价、单要素聚类评价结果,以及历史格局分类保护对策。
刘洋[10](2017)在《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文中提出近代以来,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和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勃兴,中医的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基础上的中医,其科研、教育、医疗、管理、交流、传播、评价等方法体系,都与建立在现代科学思想基础上的西医大为迥异,也与基于西方的近代中国社会建制格格不入。为了谋求发展,近代中医不断改良、汇通、论战、抗争,直至尝试“科学化中医”,希望改造中医,使其融入近代科学的体系。伴随着抗争与羁绊中的前行,中医自觉不自觉吸收和借鉴了西医的思想和制度,开始了中医体制化的探索。科学体制化是科学体制的形成过程,是科学发展的组织条件和制度保证,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是医院、医学院、医生组织以及政府主导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形成。其显着的特征是医学知识与政治的结合,以及对医疗空间的制度性分割。由于近代社会政治制度源于西制,中医天然地被社会体制排除在外,晚清和民国政府没有主动启动中医体制化进程。中医体制化基本上萌生于中医民间,由中医界自下而上努力探索,其层次、范围、效果上与西医的近代体制化相比,距离很大。与民国政府的“抑中扬西”的卫生政策相左,近代山西地方政府对中医采取扶持政策,中医体制化在近代山西得以率先发轫。山西模仿西方科学和西医体制,成立中医社团、开展中医学校教育、创办医院、出版发行中医期刊和书籍,以及制订和完善中医学术、研究制度等努力,在中医体制化中作出独到的努力。本文以具有独特历史价值的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及其活动为视角,放眼整个近代中医的发展历程、中医与社会的关系、中医与西医的矛盾和媾和。通过历时共时的分析,探讨体制化对中医发展的促进和制约作用,为时下政府在中医药管理中的角色定位、职责界定、市场划分,提供有益参照。本文主体包括绪论、正文(共七章)、结束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概念释名。正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其后五章是关于山西中医体制化的探索实践内容;最后一章总结山西中医体制化的贡献与启示。第一章是关于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近代中医体制化以中医思想文化变革为基础,“西学东渐”的近代化思潮是中医的近代化转型的根本原因。正是在这种近代化思潮的影响下,面对薄弱的医疗卫生基础,山西从统治和现实需要出发,积极推动开展中医改进。中医体制化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在近代山西发端。第二章是关于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建及发展内容。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官办的中医社团。山西行政长官阎锡山在学会的创办、发展、运行中都发挥主导作用,给予经费、政策、发展环境的支持。由于组织稳定,经费充裕,中医改进研究会发展迅速。研究会在管理制度、科研方法、学术奖励等各个方面吸收西学,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规范,保障了中医研究的有序开展。研究会发展中期,由于政治、社会局面发生巨大转变,及“中医科学化”思潮出现,研究会进行了改组,从人员、机构、组织多方面发生较大调整。研究会宗旨也从最初的“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演变。第三章是关于中医教育探索的部分。近代山西山西医学教育历经波折,先后创办了“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山西医学传习所”和“山西医学专门学校”等医学教育机构。后者几易其名,学制、课程、教育方向也随之不断变化。特别是其办学方针的“由中转西”,反映了中西医教育难以实现良好契合的矛盾。近代中医教育界在探索建立学制,统一课程设置,编辑中医教材,兴办中医学校,培养中医人才过程中的努力,也是不断寻求合理医学教育建制的过程。最终,在中医向西医的参习和妥协中,近代中医教育建制得以建立。第四章是关于中医临床与防疫实践的内容。作为中医研究和中医教育的实践场所,中医改进研究会的附设中医医院设立后,引入了西医医院的理念,设立养病室(病房)、加强院感管理、完善诊疗制度,不断提高中医的临床诊治能力。为了弥补中医在卫生防疫中显露出的不足,研究会建立了疫情报告和研判制度,积极探索中医在卫生防疫中的作用。由于西医对传染病的病原学、传播途径方面具有证据确凿、逻辑合理的实践优势,使得基于西制的近代政府,有充分理由选择西医理论和制度作为卫生防疫的立法和行政依据,西医在国家卫生防疫体系中的地位得以通过政治制度确立,成为卫生防疫的主角,中医逐渐退出了卫生防疫体系。第五章介绍了中医改进研究会在历次中医抗争社会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中医界面对政府、西医的不公正政策和歧视,从维护自身权益以及中医地位出发,积极投入到抗争和中西医论战中。在纳入教育体系、创设中央国医馆、建立中医社会体制等方面,中医改进研究会与全国中医药界,互通声气,积极运用请愿抗争和参政提案等手段,奔走呼号,终获一定成效。《中医条例》、《医师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使中医在法律地位上与西医平等;中央国医馆、卫生署中医委员会的成立,成为中医行政管理建制化的标志;中医纳入学制的章程获得通过,中医执业考核得到实施等一系列突破,使得中西医并存的二元医疗卫生体制渐见雏形。第六章是关于中医学术传播与交流方面的内容。医学交流机制与系统的形成,是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传统中医“秘而不宣”的习惯,随着近代报纸、期刊在中国的出现,发生了巨大改变。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创办的《医学杂志》,作为中医学术交流的载体,业界沟通的桥梁,中西医论战的平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研究会的改组,《医学杂志》的办刊思想也由“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发生转换。同时,研究会还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征集审查民间验方活动,出版了蕴含巨大学术价值的《审查征集验方》。研究会采取出版代销名家医书、与其他中医团体交换期刊、在杂志刊登医药信息等的形式,广泛进行业界交流,在近代中医的学术传播交流体制化中取得积极成效。第七章总结了山西在中医体制化中的贡献与启示。由于地方行政力量的鼎力支持,甚至将发展中医作为省政发展的重要内容,近代山西强化中医管理,从机构、组织、制度、机制方面,在神州一隅开辟了中医体制化的试验田。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实践表明,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是未来中医发展的基础。辩证认识中西医,以包容胸怀接受在一定时期内中西医二元化格局的局面,有助于未来产生真正的新的生命科学。中医体制化是中医科学化概念的重要延伸,是中医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结束语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二是指出了本文仍需努力的方向;三是下一步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附录共有9个部分,汇总了近代山西中医体制化相关制度和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等等,为研究提供详实的参证。纵观中医在中国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医发展的各个兴盛阶段多得益于体制的促进。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化”等概念和思路,都是基于振兴中医发展的目的提出的。同时,也反映出中医自身的特性与历次被强加之上体制的不适应。直到170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寻求出适合中医的发展之路;如何处理中西医二者的关系,也是众说纷纭。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医和西医的“范式”不可通约,源于西医的近代医疗体制无法适应中医发展的自身属性。有着五千年深厚文化和历史底蕴的传统中医,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又一次科学和意识形态的革命,需要再次审视其发展规律,完善中医体制化建设。
二、坚持特色办学 服务介休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坚持特色办学 服务介休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 |
四、资料收集与运用 |
第一章 七七事变前山西省教育概况 |
第一节 七七事变前日本对山西省的调查与认识 |
第二节 七七事变前山西省教育的发展 |
第二章 伪山西省公署的设立与伪教育行政体系的运行 |
第一节 伪山西省公署的设立 |
一、侵占与宣抚 |
二、伪政府的建立与矛盾 |
三、治安与财政 |
第二节 奴化教育政策与行政管理体系 |
一、奴化教育政策的制定 |
二、伪教育行政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
第三章 山西沦陷区学校教育 |
第一节 学校的设立及运行 |
一、校舍紧张 |
二、经费不足 |
三、生源紧张 |
第二节 教员的登录、检定与培训 |
一、教员的登录与检定 |
二、教员的培训 |
三、教员的培养 |
四、教员的经济生活 |
五、信任危机 |
第三节 教学工作与学校生活 |
一、课程、教学督导 |
二、日籍教员的作用 |
三、各类活动中的教员与学生 |
四、伪政府“捏合”下的中日学生交流活动 |
第四章 山西沦陷区教会学校教育 |
第一节 七七事变前山西教会学校 |
第二节 太平洋战争前的教会学校 |
一、山西沦陷区的教会 |
二、日伪政府对教会学校政策的演变 |
第三节 太平洋战争后的教会学校 |
第五章 山西沦陷区日语教育 |
第一节 占领区的语言政策 |
第二节 驻军与日本宗教团体的日语教育 |
一、驻军的日语教育 |
二、日本宗教团体设立的日语学校 |
第三节 日伪政府设立的各类日语培训学校 |
一、山西省公署公务人员训练所日语教员班 |
二、太原市立日语学校 |
三、各伪县政府附设的日语讲习所 |
第四节 中小学校的日语教育 |
一、中小学校日语教育实施情况 |
二、日语教员的培养与培训 |
第六章 山西沦陷区居留民教育 |
第一节 居留民的社会生活 |
一、人口激增 |
二、职业构成 |
三、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运行 |
四、日常生活 |
五、学校的设立 |
第二节 日本人学校的教师与学生 |
一、教师来源 |
二、学生构成 |
第三节 “皇国少年”的养成 |
一、课程设置 |
二、勤劳报国与少年参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3)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在晋创办教会中学研究(190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问题缘起 |
2.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1.关于民国时期基督教在华教育研究 |
2.关于基督教公理会在晋文化事业研究 |
3.关于民国时期山西教育的研究 |
4.相关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三)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相关概念 |
2.理论依据 |
3.研究方法 |
二、山西基督教公理会教会中学的创建与发展沿革 |
(一)山西教会办学的社会历史背景 |
1.基督教公理会传入山西及其早期传教情况 |
2.美国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 |
3.山西教会办学的社会条件 |
(二)美国基督教公理会教会中学在晋发展历程 |
1.初步发展阶段(1890 年—1922 年) |
2.调整改革阶段(1922 年—1937 年) |
3.动荡新生阶段(1937 年—1951 年) |
三、山西基督教公理会教会中学师生情况 |
(一)山西基督教公理会教会中学师资来源 |
(二)山西基督教公理会教会中学学生构成 |
四、山西基督教公理会教会中学的课程设置与实施 |
(一)国文课程设置 |
(二)英文课程设置 |
(三)训育课程设置 |
(四)劳作课程 |
(五)家政实习课程 |
(六)宗教课程 |
四、山西基督教公理会教会中学的教学管理 |
(一)山西教会中学教学管理机构的设置 |
(二)山西教会中学的学生管理 |
1.山西教会中学的训育制度 |
2.奖、助学金的设置 |
(三)山西教会中学的教职员管理 |
五、山西基督教公理会教会中学的课余活动 |
(一)山西教会中学的文体活动 |
(二)山西教会中学的学生社团组织建设 |
(三)山西教会中学的社会实践活动 |
六、山西基督教公理会教会中学的历史意义 |
(一)山西教会中学对学生的影响 |
1.山西教会中学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
2.山西教会中学传播了西方现代文明理念 |
3.向中国输入近代教育制度 |
4.山西教会中学强行渗透西方文化价值观念 |
(二)山西教会中学对社会的影响 |
1.山西教会中学为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
2.山西教会中学革新了男女平等的观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致谢 |
(4)革命理念的传输与建构 ——抗战时期的山西学校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一)资料汇编 |
(二)教育通史及教育断代史 |
(三)教育专题研究 |
三、研究框架及方法 |
(一)研究架构 |
(二)研究方法 |
四、相关界定 |
(一)时间界定 |
(二)空间界定 |
(三)学校教育 |
第一章 艰难演进:学校教育的历史演变 |
一、白手起家:薄弱的教育基础(1937-1940) |
(一)文化荒地:炮火连绵的贫瘠之地 |
(二)夹缝求生:政权博弈下的根据地教育 |
(三)革故鼎新:新民主主义教育 |
(四)初见端倪:教育正规化 |
二、循序渐进:教育正规化的推进(1940-1942) |
(一)确定正规学制 |
(二)充实课程内容 |
(三)组织建制与管理制度 |
(四)小学教育义务、免费教育 |
三、战时需要:“游击教育”(1942-1943) |
(一)铁蹄蹂躏:教育正规化不合时宜 |
(二)坚守阵地:采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教育” |
四、教育新貌:“摆脱旧型正规化”(1943-1945) |
(一)现实需要:教育与生产运动相结合 |
(二)时事教育:抗战救国与政治动员 |
(三)教育范例:模范英雄 |
(四)生根开花:教育成绩可观 |
第二章 治学之道:学校教育的模式与策略 |
一、革命性:以抗战救国为中心 |
(一)课程、教材以抗战为中心 |
(二)学校配合中心任务开展工作 |
(三)直接参与战争活动 |
二、实践性:教育与生产相结合 |
(一)生产组织形式由零散到统一 |
(二)教学形式与方法配合生产活动 |
(三)教学内容与生产劳动相适应 |
三、实用性:为用而学的学校教育 |
(一)各科教学强调实用性 |
(二)教日常生活实用知识 |
四、普及性:实现教育的大众化 |
(一)以政策保障平等 |
(二)以多种方法动员入学 |
(三)增加学校数量 |
(四)采用灵活的办学方式 |
(五)免费的教育政策 |
(六)民办公助 |
五、灵活性:应运而生的游击教育 |
(一)“居无定所”、“学无定制” |
(二)教学组织形式具灵活性 |
(三)教材的灵活性 |
第三章 集体启蒙:学校教育中价值观念的建构 |
一、文化“下沉”:新的教育取向 |
(一)知识与技能 |
(二)“劳动最光荣” |
二、身份塑造:统一认知框架 |
(一)国民意识 |
(二)政党认同 |
(三)国家认同 |
三、群体回应:教育的政治内化 |
(一)教员 |
(二)学生 |
(三)模范英雄 |
四、政治社会化:中共权威的内化 |
第四章 无声的革命:学校教育的意义 |
一、革命摇篮:培养抗战人才与干部 |
二、政治认同:边区政权合法性确立 |
(一)教化 |
(二)认同 |
三、权力巩固:革命根据地的夯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清代汾州府方志所载记体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记体文相关概况 |
第一节 记体文的源流考辨 |
第二节 清代汾州府及其方志所载记体文概述 |
第二章 清代汾州府方志所载记体文的题材(上) |
第一节 寺庙记 |
第二节 学记 |
第三节 民生建筑记 |
第三章 清代汾州府方志所载记体文的题材(下) |
第一节 题名记 |
第二节 游记 |
第三节 人事杂记 |
第四章 清代汾州府方志所载记体文的特征 |
第一节 清代汾州府方志所载记体文的思想特征 |
第二节 清代汾州府方志所载记体文的艺术特征 |
第五章 清代汾州府方志所载记体文的研究价值 |
第一节 文学价值 |
第二节 文献学价值 |
第三节 历史文化价值 |
第四节 旅游开发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清代晋中商人家族对内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晋中地区商人家族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晋中地区的历史地理和人文环境 |
一、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 |
二、推崇商业的社会风气 |
三、贾而好儒的价值取向 |
第二节 晋中地区商人家族的建构过程 |
一、商人家族的来源 |
二、商人家族的形成 |
第三节 晋中地区商人家族的发展结构 |
一、从大家族向小家庭发展的趋势 |
二、以商人为核心的父权家长制 |
第二章 晋中地区商人家族的族产管理 |
第一节 家族对宅院的管理 |
一、严格划分宅院功能 |
二、统一管理院内开支 |
三、注重保护宅院安全 |
第二节 家族对祠堂的管理 |
一、制定祠堂管理规范 |
二、严格经管祠堂资金 |
第三节 家族对坟地的管理 |
一、精心选择坟地 |
二、加强产权保护 |
三、积极修护坟茔 |
四、严格规定葬制 |
第三章 晋中地区商人家族的生活管理 |
第一节 开展族内救济 |
一、家族对弱势群体的救济 |
二、族人之间的互助救济 |
第二节 预防与解决纠纷 |
一、竭力预防纠纷发生 |
二、遵循先调解后告官 |
第四章 晋中地区商人家族的思想管理 |
第一节 强化家族一本观 |
一、定期开展祠祭与墓祭 |
二、勤修家谱与绘制神轴 |
第二节 培养族人道德规范 |
一、引导族人向善 |
二、重视商德教育 |
第五章 晋中地区商人家族提升社会地位的方式 |
第一节 结交官绅以提升地位 |
一、积极与官府互动 |
二、发展与名绅关系 |
第二节 参与公益以扩大影响 |
一、开展赈灾济贫 |
二、建设基础设施 |
三、发展教育事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明清晋商家庭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意义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明清晋商家庭伦理的形成背景 |
第一节 自然经济凋敝,商品经济发展 |
一、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家庭义利观念 |
二、创业艰辛造就浓厚乡土情结 |
三、经商规模发展影响择偶观和婚姻观 |
第二节 多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
一、儒家文化的自我反思和西方文化的外来冲击 |
二、“学贵践履”的学术特征指向务实的处世观 |
三、胡汉杂糅的地域特色孕育剽悍开放的民风 |
四、关公崇拜是拉拢相与的精神图腾 |
第三节 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动和挣扎 |
一、社会地位的挣扎影响家庭成员职业取向 |
二、抑商氛围浓厚强化晋商证明自我的欲望 |
第二章 明清晋商家庭伦理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亲子伦理的坚持与变衍 |
一、储财建院以养亲 |
二、恪守尊卑以敬亲 |
三、知行合一的教育观 |
四、走出户庭追求真我的女性精神 |
第二节 兄弟伦理的继承与背离 |
一、能者居上合股经营的财产继承模式 |
二、兄弟友爱互助与争产内斗 |
第三节 婚姻伦理的保守与变通 |
一、务实权变的夫德 |
二、治家理政的妇德 |
三、妇女忠贞守节与私通二嫁同存 |
四、择偶取向务实与贞洁观的松弛 |
第四节 主仆伦理中一以贯之的“仁义” |
一、宽容仁厚慧眼识才的主德 |
二、忠信节义鞠躬尽瘁的仆德 |
三、人道主义关怀和避亲就乡的用人原则 |
第三章 明清晋商家庭伦理的历史评析与现代意义 |
第一节 明清晋商家庭伦理的历史价值 |
一、严格的等级制度节约管理成本 |
二、血缘地缘为依托增强经商实力 |
三、体恤仆从的人道关怀积累道德资本 |
四、热心公益的义行善举提升安全保障 |
第二节 明清晋商家庭伦理的历史局限 |
一、父权制压制个人创造性的发挥 |
二、分家析产动摇家庭团结 |
三、财富沉淀于不动产限制商业资本投入 |
四、盲目尚义削弱风险抵御能力 |
第三节 明清晋商家庭伦理的现代意义 |
一、构建和谐家庭的德性参考 |
二、塑造企业家精神的价值引导 |
三、现代家族企业转型的借鉴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8)清末民初山西新式教师群体研究(1901-1922) ——以太原、晋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二、学术综述 |
三、概念界定 |
(一)时间界定 |
(二)空间界定 |
(三)研究对象界定 |
第一章 清末民初山西学堂教育兴起与发展的背景 |
一、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 |
(一)清末学制的颁布 |
(二)科举制的废除 |
(三)新教育的时代性 |
二、晚清山西巡抚积极兴学 |
(一)张之洞兴办令德堂 |
(二)胡聘之改革山西旧教育 |
第二章 清末民初太原、晋中新式教师群体的形成 |
一、清末民初山西新式教师的培育 |
(一)清末师范教育的兴起 |
(二)民初师范教育的发展 |
二、新式学堂的建立与新式教师的形成 |
(一)太原、晋中教会学校提供蓝本 |
(二)晋中商人率先兴办新式学堂 |
(三)清末民初太原、晋中新式学堂不断推广 |
三、新式教师群体的形成 |
(一)新式教师群体数量的增长 |
(二)新式教师群体意识的形成 |
第三章 清末民初太原、晋中新式教师群体的来源及发展 |
一、教师群体的来源 |
(一)传统文人 |
(二)师范学堂的毕业生 |
(三)晋中商人 |
(四)外籍教习 |
(五)归国留学生 |
(六)新式学堂毕业生 |
二、教师群体的发展 |
(一)教师群体来源多元化 |
(二)教师群体逐渐实现了近代化 |
(三)女性教师逐渐增多 |
第四章 清末民初太原、晋中新式教师群体的教学革新 |
一、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 |
(一)确立了新的教育目标 |
(二)确立了中西学兼授的教学观 |
(三)形成了平等融洽的师生观 |
二、教学内容的更新 |
(一)教会学校教师率先讲授新式课程 |
(二)教学内容的趋时更新 |
三、清末民初教科书的编辑 |
四、教学方法的更新 |
(一)复式教学法 |
(三)赫尔巴特教学法在晋中、太原地区的引入和应用 |
五、教学效果 |
(一)学生知识结构多元化 |
(二)学生民主意识增强 |
(三)学生的民族观念加强 |
第五章 清末民初太原、晋中教师的待遇 |
一、清末教师薪资待遇 |
二、民初教师薪资待遇 |
三、清末民初新式教师的社会地位 |
(一)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 |
(二)大、中学教师的社会地位 |
第六章 清末民初山西新式教师群体之社会影响及存在问题 |
一、社会影响 |
(一)推动山西教育“模范省”的形成 |
(二)教师启发民智、促进社会发展 |
二、存在问题 |
(一)新式教师群体的近代化水平总体较低 |
(二)城乡师资近代化水平差距明显 |
余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山西省治所城市历史格局特征及转译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背景 |
1.1.1 课题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1.3 课题研究基础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范围 |
1.5 理论基础 |
1.5.1 城市形态学理论 |
1.5.2 四维城市理论 |
1.6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6.1 区域历史城市的相关研究 |
1.6.2 历史城市形态的相关研究 |
1.6.3 山西历史城市的相关研究 |
1.6.4 相关研究综合述评 |
1.7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方法 |
2.治所制度与城市历史格局 |
2.1 治所制度与治所城市 |
2.1.1 建制筑城与治所城市的产生 |
2.1.2 集权制度与治所体系的稳定 |
2.1.3 明清治所城市体系的完善 |
2.2 治所城市的空间演化 |
2.2.1 秦汉治所城市的空间雏形 |
2.2.2 魏-宋治所城市的空间演变 |
2.2.3 明清治所城市的空间定型 |
2.3 治所城市的历史格局 |
2.3.1 礼制主导的整体格局 |
2.3.2 历史格局控制性要素 |
2.4 小结 |
3.山西省治所城市的历史格局特征 |
3.1 治所城市的区域环境 |
3.1.1 四塞之区的地理环境 |
3.1.2 丰富多样的人文环境 |
3.2 治所城市的形成机制 |
3.2.1 农耕文明与礼制思想 |
3.2.2 军事防御与九边制度 |
3.2.3 商贸流通与开中制度 |
3.3 历史格局特征的区域分异 |
3.3.1 晋北城市的军事格局 |
3.3.2 晋中城市的礼商格局 |
3.3.3 晋东南城市的缘地格局 |
3.3.4 晋南城市的多样格局 |
3.4 历史格局要素的特征 |
3.4.1 历史边界的多样形态 |
3.4.2 历史轴线的序列组合 |
3.4.3 历史中心的择优控制 |
3.4.4 历史标志的双重体系 |
3.5 小结 |
4.山西省治所城市的历史格局转译 |
4.1 山西城市近现代演化背景 |
4.1.1 国家战略地位的转移 |
4.1.2 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 |
4.1.3 煤炭经济及现代工业 |
4.1.4 近年旅游经济的导向 |
4.2 历史格局的整体变迁 |
4.2.1 外部边界的拓展 |
4.2.2 发展方向的推进 |
4.2.3 内部建筑的更新 |
4.3 历史格局转译的区域分异 |
4.3.1 晋北城市军事格局的延续 |
4.3.2 晋中城市礼商格局的更新 |
4.3.3 晋东南城市缘地格局的变异 |
4.3.4 晋南城市多样格局的叠加 |
4.4 历史格局要素的转译 |
4.4.1 历史边界的断续转译 |
4.4.2 历史轴线的尺度转译 |
4.4.3 历史中心的功能转译 |
4.4.4 历史标志的体系转译 |
4.5 小结 |
5.山西省治所城市的历史格局现状评价 |
5.1 评价体系构建 |
5.1.1 指标选取与计算原理 |
5.1.2 完整度评价模型 |
5.1.3 清晰度评价模型 |
5.1.4 权重及折合率确定与校对 |
5.2 指标计算方法 |
5.2.1 历史格局原型识别 |
5.2.2 格局要素转译分析 |
5.2.3 指标因子及目标计算 |
5.3 指标计算结果 |
5.3.1 整体格局聚类评价 |
5.3.2 单要素聚类评价 |
5.4 历史格局分类保护对策 |
5.5 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山西省39个样本治所城市历史格局指标标准值统计表 |
附录2:山西省39个样本治所城市历史格局古今转译对比图 |
(10)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思路 |
0.4 方法与创新 |
0.5 概念释名 |
第一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 |
1.1 近代化思潮对中医的影响 |
1.1.1 海防思潮下的中西医参合 |
1.1.2“中体西用”思潮下的中西医汇通 |
1.1.3 维新变法后的中医改良 |
1.1.4 新文化运动后的中医科学化 |
1.2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发轫 |
1.2.1 社会制度与中医的关系 |
1.2.2 近代中医社团的建立 |
1.2.3 近代中医教育的开展 |
1.2.4 近代中医医疗机构的创设 |
1.2.5 近代中医期刊的发行 |
1.3 近代山西的医疗卫生状况 |
1.3.1 山西悠久的中医药历史 |
1.3.2 近代山西的医疗体系 |
1.3.3 近代山西的卫生防疫 |
1.4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背景 |
1.4.1 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传统 |
1.4.2 阎锡山对中医的思想认同 |
1.4.3 重要幕僚和在晋中医的影响 |
1.4.4 卫生经济的现实需要 |
1.5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特点 |
1.5.1 远大的目标 |
1.5.2 合理的原则 |
1.5.3 体制化的方向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团体:从创建到改组 |
2.1 兼容并蓄中逆袭创设(1919-1929) |
2.1.1 官办社团的特征 |
2.1.2 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设经过 |
2.1.3 理事为中心的中医学共同体 |
2.2 历经坎坷后改弦更张(1930-1937) |
2.2.1 改组原因及过程 |
2.2.2 会员和分会制度的完善 |
2.2.3 中医师职业团体的雏形 |
2.3 宗旨:从“改进”到“科学化”的嬗变 |
2.3.1 成立初期:弘扬与改进 |
2.3.2“中西医论战”中:衷中参西 |
2.3.3“废止中医案”后:科学化的提出 |
2.4 系统全面的研究规范 |
2.4.1 不断完善的制度规程 |
2.4.2 持之以恒的研究例会 |
2.4.3 行之有效的学术奖励 |
2.5 源于西学的研究思路 |
2.5.1 引进还原论思维:分级与分科 |
2.5.2 实证主义方法 |
2.5.3 开放包容的研究态度:中西医兼容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医学教育:实践与机制 |
3.1 中西医兼业: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和晋城医学馆 |
3.1.1 山西医学专门学堂 |
3.1.2 晋城医学馆 |
3.2 分层培养:山西医学传习所与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
3.2.1 山西医学传习所 |
3.2.2 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
3.3 改弦易辙:山西医学专科学校到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
3.3.1 山西医学专科学校 |
3.3.2 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
3.4 建立中医学制的探索 |
3.4.1 编订课程和教材 |
3.4.2 加入近代学制 |
3.5 借鉴西医的中医教育模式 |
3.5.1 中西医并行教授 |
3.5.2 初试中医护理教育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医疗与卫生:从医院到社会 |
4.1 引进西医理念的中医院 |
4.2 养病室在中医医院的设立 |
4.3 院感管理制度的雏形 |
4.4 中医防疫的体制化实践 |
4.4.1 中医参与防疫的背景 |
4.4.2 疫情报告制度的建立 |
4.5 中医退出传染病防控的原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体制化的社会行动:联合与抗争 |
5.1 面对“管理医士规则”秉持 |
5.2 在加入教育体系中凸显 |
5.3 在“存废之争”中联合 |
5.4 为设立中央国医馆呼号 |
5.5 中医体制化构想的提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学术传播交流:期刊与书籍 |
6.1 编辑出版期刊 |
6.1.1 《医学杂志》的出版 |
6.1.2 《医学杂志》的发行 |
6.1.3 《医学杂志》的编者 |
6.1.4 《医学杂志》的作者 |
6.2 从“改进”向“科学化”的调适 |
6.2.1 办刊宗旨 |
6.2.2 栏目设置 |
6.2.3 文章主题 |
6.2.4 作者倾向 |
6.3 征集审查民间验方 |
6.3.1 民间验方的征集活动 |
6.3.2 严谨合理的审查程序 |
6.3.3“贱便验”为纲的收录标准 |
6.3.4 《审查征集验方》的社会影响 |
6.4 出版发行名家论着 |
6.4.1 彭承祖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6.4.2 赵缉庵与《针灸传真》 |
6.4.3 杨百城及《灵素生理新论》 |
6.4.4 时逸人和《中国时令病学》 |
6.5 革新中医学术交流 |
6.5.1 转变交流思想 |
6.5.2 初建引文规范 |
6.5.3 丰富交流途径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启示 |
7.1 官办背景成就了中医体制化的独特样本 |
7.2 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助力中医体制化发展 |
7.3 中医体制化的思想在抗争过程中凸显 |
7.4 制度变迁导致产生近代中西医二元格局 |
7.5 中医体制化建设要规避中医科学化的悖论 |
7.6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医改进研究会重要管理制度规章 |
附录2 中医改进研究会教育活动相关资料 |
附录3 中医改进研究会医疗卫生相关资料 |
附录4 中医改进研究会社会行动相关资料 |
附录5 中医改进研究会学术传播相关资料 |
附录6 《医学杂志》全期目录 |
附录7 近代山西医学人物小传及名录 |
附录8 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坚持特色办学 服务介休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D]. 郝东升. 山西大学, 2021
-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在晋创办教会中学研究(1907-1937)[D]. 王卓然.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4]革命理念的传输与建构 ——抗战时期的山西学校教育[D]. 罗静. 山西大学, 2020(01)
- [5]清代汾州府方志所载记体文研究[D]. 马书瑜.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清代晋中商人家族对内管理研究[D]. 杨帆.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明清晋商家庭伦理研究[D]. 李想.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8]清末民初山西新式教师群体研究(1901-1922) ——以太原、晋中为例[D]. 王倩倩.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4)
- [9]山西省治所城市历史格局特征及转译评价研究[D]. 王振宇.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10]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D]. 刘洋. 山西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