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粉煤灰生产混凝土多孔砖(论文文献综述)
权宗刚[1](2016)在《新型节能再生砌块砌体结构受力行为与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每年新建建筑面积达20多亿平方米,但是节能建筑不足5%。另一方面固体废弃物逐年增多,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约2亿吨,这些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和资源的浪费。当前,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多排密孔的烧结保温空心砌块、建筑垃圾资源化的节能型再生混凝土砌块等新型节能砌块材料,并已逐渐成为节能绿色建筑围护材料发展的方向。针对这两种材料,国内目前尚未进行系统化的结构行为与抗震性能的研究,故本文由这两种材料的生产原料出发,开展原材料、砌块基本性能、砌体和墙体结构性能和抗震性能,以及热工性能的比较研究,为工程应用和市场化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统一应用计算公式,对于满足建筑节能需求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分别针对节能再生砌块——烧结保温空心砌块和再生混凝土砌块开展系统的研究,通过砌块基本性能、砌体力学性能、墙体抗震性能及热工性能研究,分析了该类砌块、砌体及墙体受力行为,提出节能再生砌块结构设计方法,并给出工程应用建议。本文具体研究内容为:(1)新型节能再生砌块基本性能试验研究通过对再生混凝土砌块和烧结保温空心砌块原材料性能、砌块基本性能及配套砂浆性能试验,研究了原材料的组成成分及其对砌块强度的影响,研究了砌块及配套砂浆基本力学指标。(2)新型节能再生砌块砌体试验研究与承载力分析通过对再生混凝土砌块和烧结保温空心砌块砌体抗压性能试验和抗剪性能试验研究,掌握了该类砌体破坏特征和破坏机理,提出了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计算表达式,并对砌体变形性能进行研究,给出了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建议取值。(3)新型节能再生砌块墙体抗震性能研究设计并制作了5片缩尺再生混凝土砌块墙体和10片足尺烧结保温空心砌块墙体试件,通过对两种不同砌块墙体拟静力试验测试,观察墙片的工作过程和破坏形态,计算、测试、分析砌块墙体的抗震抗剪性能,抗震性能研究主要包括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变形能力、刚度退化、耗能与延性性能等,建立了新型节能再生砌块墙体抗震抗剪承载力平均值计算式,并分析了墙体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为正确提出大规格砌块墙体抗震设计方法和全面分析承重节能砌块墙体的地震反应规律和抗震性能提供科学依据。(4)新型节能再生砌块墙体抗倒塌能力与设计方法研究开展再生混凝土砌块和烧结保温空心砌块墙体抗倒塌能力研究,并提出砌体强度设计指标、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和墙体截面抗震设计方法。(5)新型节能再生砌块墙体热工性能试验研究针对再生混凝土砌块和烧结保温空心砌块墙体,开展了热工性能试验,采用防护热箱法测得其传热系数,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值对比,分析了理论值与试验值的误差原因,并对其它热工数据蓄热系数与热惰性指标开展了理论计算,提出了两种砌块适用的热工气候分区建议。(6)新型节能再生砌块墙体在工程中应用建议通过对两种新型节能再生砌块应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点和关键的施工工艺研究,提出了再生混凝土砌块配合比和生产建议,给出了烧结保温空心砌块墙体水平现浇带、构造柱、填充墙墙-柱、墙-梁连接等抗震构造措施和应用中应注意的关键环节。
中国砖瓦工业协会,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2015)在《关于2014年度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重点企业检查达标企业的通报》文中指出中砖协字[2014]33号墙材质检中心发[2014]29号各有关企业、有关部门:根据中国砖瓦工业协会中砖协字[2014]1号文件、国家质检总局(2014)国监任字第03028号、第03029号、第03030号、第03031号任务书的安排及建材工业质量认证管理中心、地方墙改办等有关部门的委托,2014年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全国部分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生产企业进行了重点企业检查和国家
刘轶[3](2011)在《陶粒混凝土多孔砖及其热工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用粉煤灰陶粒代替天然骨料生产出抗压强度达到MU10的粉煤灰陶粒混凝土多孔砖,并对其砌筑墙体的保温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粉煤灰陶粒混凝土多孔砖墙体的实测传热系数为1.15 W(/m.2K),保温性能明显优于烧结多孔砖和普通混凝土多孔砖。
王敏[4](2011)在《利用粉煤灰生产混凝土多孔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生产粉煤灰混凝土多孔砖的原材料选择、粉煤灰性能、混合料处理、胶体成型与养护等工艺技术及其优越性。
刘园园[5](2011)在《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猛,建筑垃圾的排放量空前增加。处理这些建筑垃圾费用惊人,堆放破坏耕地,污染环境;同时国家制定了鼓励发展新型墙体材料限制生产实心粘土砖的政策。因此将建筑垃圾再利用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本文设计了正交设计试验方法用粒径5~10mm再生粗骨料代替天然石子,粒径0~5mm再生细骨料代替砂子制备再生混凝土进行试验研究。首先通过室内试验分析水灰比、砂率、粉煤灰掺量等因素对再生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从中选取最优配合比在砖厂试生产再生混凝土多孔砖。为了使再生骨料与建筑垃圾的组成成分吻合,本文试配了五种组合:100%碎砖、3/4碎砖1/4废混凝土、1/2碎砖1/2废混凝土、1/4碎砖3/4废混凝土、100%废混凝土。对试生产的再生混凝土多孔砖进行了各种物理力学方面的试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分析,确定再生混凝土的合理砂率为42,最佳粉煤灰添加量为20%,最优水灰比为0.40,但水灰比的选择需在强度要求的基础上考虑经济性进行选择。2、再生骨料的吸水率大于天然骨料,相同配比下添加附加水十分必要;试验还表明再生骨料的强度对再生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很大,一定范围内再生混凝土强度随着再生骨料强度的增高而增高。3、再生混凝土多孔砖选在周口某多孔砖厂进行试制,这样便于以后应用于实际生产。试生产的该批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的抗压强度及其他各项指标均符合多孔砖强度等级要求。4、综合考虑再生骨料本身的生产成本和本地区天然骨料的情况多方面因素,对再生混凝土多孔砖进行经济性分析,其经济性优于普通混凝土多孔砖,有希望替传统粘土砖成为一种新型墙体材料。
李鹏飞[6](2011)在《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用骨料及配合比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建筑业迅速发展,建筑垃圾的产量空前增加。一方面建筑垃圾的排放占用了大量的土地,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的GDP迅速增加,国力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渐尖锐。再生混凝土多孔砖是一种新型的墙体材料,对建筑垃圾的利用率可以达到80%以上。实现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本文对再生骨料、再生混凝土多孔砖、再生骨料生产工艺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再生骨料按照骨料中碎砖比例照和细骨料比例共得到三个系列15种再生骨料,并对这些骨料进行了级配、表观密度、吸水率、压碎指标等性质试验。根据骨料类别的不同,一共得到7组配合比的多孔砖,并对其进行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研究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力学性能试验和干燥收缩、抗冻性、碳化、软化等耐久性能。根据再生混凝土多孔砖对再生骨料的实际要求,本文提出了简单破碎生产工艺。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再生骨料的级配满足国标对天然细骨料的要求;再生骨料的表观密度、吸水率、压碎指标之间有强线性关系,可以用压碎指标综合反映再生骨料的性能,对再生骨料进行分类。2)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的抗压强度较高,干燥收缩和吸水率较大,抗冻性和抗碳化性能较好。再生骨料的性能对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都有影响,但影响程度有限。3)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用再生骨料宜采取简单破碎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具有建筑垃圾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的特点。生产工艺分为四个步骤:建筑垃圾预处理——人工筛分——破碎——筛分四个简单步骤。简单破碎生产工艺有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组织模式。再生混凝土多孔砖作为一种绿色新型材料,如果国家提供有利的政策和相关规范规程的支持,将会成为一种发展前景极好的砌体材料。
刘苏文[7](2010)在《工业废渣混凝土多孔砖的生产技术》文中提出工业废渣混凝土多孔砖是以粉煤灰、炉渣及其它废渣、水泥、各种轻集料、外加剂等,拌合压制而成,其中,粉煤灰和各种废渣掺量不低于70%,具有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方便运输和使用的优点。介绍该类产品的原材料配制技术与处理要求、工艺流程与生产操作控制等。
刘苏文[8](2009)在《工业废渣混凝土多孔砖的试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废渣混凝土多孔砖是指以粉煤灰、炉渣及其它废渣、水泥、各种轻集料、外加剂、水等为主要成分,拌合制成的小型混凝土多孔砖,其中,粉煤灰和各种废渣掺量不低于70%。具有节约材料资源、降低成本、方便运输和使用的优点。本文介绍了该类产品的原材料配制技术与处理要求、工艺流程与生产操作控制等。
刘苏文[9](2009)在《工业废渣混凝土多孔砖的试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废渣混凝土多孔砖是指以粉煤灰、炉渣及其他废渣、水泥、各种轻集料、外加剂、水等为主要成分拌合制成的,其中,粉煤灰和各种废渣掺量不低于70%。具有节约材料资源、降低成本、方便运输的使用优点,为此介绍了该类产品的原材料技术配制与处理要求、工艺流程与生产操作控制等。
刘苏文[10](2009)在《工业废渣混凝土多孔砖试制经验》文中提出工业废渣混凝土多孔砖是以粉煤灰、炉渣及其它废渣、水泥、各种轻集料、外加剂、水等为主要成分拌和制成的小型混凝土多孔砖,其中粉煤灰和各种废渣掺量不低于70%。本文介绍该类产品的原材料配制与处理要求、工艺流程与生产操作控制等。
二、利用粉煤灰生产混凝土多孔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粉煤灰生产混凝土多孔砖(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节能再生砌块砌体结构受力行为与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新型墙体材料与节能建筑体系发展现状 |
1.3 本研究体系的研究现状 |
1.3.1 节能烧结砌块砌体结构研究现状 |
1.3.2 再生混凝土砌块砌体结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2 新型节能再生砌块材料基本性能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再生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2.2.1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基本特性试验研究 |
2.2.2 再生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基本性能试验研究 |
2.3 烧结保温空心砌块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2.3.1 烧结保温空心砌块原材料性能试验 |
2.3.2 烧结保温空心砌块基本性能试验 |
2.4 新型节能再生砌块配套材料性能试验 |
2.4.1 常用砌筑砂浆力学性能试验 |
2.4.2 烧结保温空心砌块专用砌筑砂浆力学性能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3 新型节能再生砌块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概况 |
3.2.1 试验设计与制作 |
3.2.2 试验装置 |
3.2.3 试验过程及试验现象 |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 抗压试验 |
3.3.2 抗剪试验 |
3.4 砌体力学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3.4.1 砌体抗压性能 |
3.4.2 砌体抗剪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 新型节能再生砌块墙体抗震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件设计与制作 |
4.2.1 试验目的 |
4.2.2 试件设计 |
4.3 试验现象 |
4.4 试验结果分析 |
4.4.1 荷载与位移 |
4.4.2 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分析 |
4.4.3 刚度及刚度退化 |
4.4.4 耗能和延性分析 |
4.5 抗震抗剪承载力分析 |
4.6 墙体抗震性能因素分析 |
4.6.1 砌块类型与强度 |
4.6.2 砂浆类型与灰缝厚度 |
4.6.3 竖向压应力 |
4.6.4 高宽比 |
4.6.5 构造柱 |
4.6.6 拉结带 |
4.6.7 门窗开洞 |
4.6.8 施工质量 |
4.6.9 试验方法 |
4.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 新型节能再生砌块墙体抗倒塌能力与设计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抗倒塌能力分析 |
5.3 设计方法研究 |
5.3.1 砌体强度设计指标 |
5.3.2 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 |
5.3.3 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6 新型节能再生砌块墙体热工性能试验研究 |
6.1 墙体热工性能指标 |
6.2 新型节能再生砌块热工性能试验 |
6.2.1 墙体热工试验方法 |
6.2.2 新型节能再生砌块传热系数试验 |
6.3 新型节能再生砌块墙体热工性能理论分析 |
6.3.1 新型节能再生砌块墙体传热系数理论计算 |
6.3.2 传热系数理论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6.3.3 新型节能再生砌块墙体其他热工指标理论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7 新型节能再生砌块墙体在工程中应用建议 |
7.1 引言 |
7.2 再生混凝土砌块配合比及生产建议 |
7.3 新型节能再生砌块墙体组合设计建议 |
7.3.1 再生混凝土砌块墙体 |
7.3.2 烧结保温空心砌块墙体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附录 |
致谢 |
(3)陶粒混凝土多孔砖及其热工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试验用原材料 |
2 陶粒混凝土多孔砖的力学性能 |
2.1 试验配合比的确定 |
2.2 陶粒混凝土多孔砖的抗压强度 |
3 陶粒混凝土多孔砖墙体热工性能测试 |
4 结语 |
(4)利用粉煤灰生产混凝土多孔砖(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原材料的选择 |
1.1 粉煤灰的选择 |
1.1.1 粉煤灰的物理性能 |
1.1.2 粉煤灰的化学性能 |
1.1.3 粉煤灰的技术指标 |
1.2 集料的选择 |
1.2.1 集料的选择 |
1.2.2 增塑剂的选择 |
1.2.3 集料粒径的控制 |
2 混合料配比 |
3 挤压成型工艺 |
3.1 砖体的规格尺寸 |
3.2 主要生产设备 |
3.3 混合料搅拌与成型 |
3.3.1 混合料搅拌加工 |
3.3.2 混凝土挤压成型 |
4 坯体养护与干燥 |
5 成品堆放和检验 |
(5)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
1.1.1 再生混凝土的介绍 |
1.1.2 建筑垃圾现状及对耕地的占用 |
1.1.3 保护资源和国家政策的要求 |
1.1.4 建筑垃圾再利用的意义 |
1.2 国内外处理与应用建筑垃圾现状 |
1.2.1 控制建筑垃圾的产生量 |
1.3 开发研究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的可行性与可持续发展 |
1.3.1 加速我国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求 |
1.3.2 建筑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可行性 |
1.3.3 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与可持续发展 |
1.4 本文所做的工作 |
2 试验概况 |
2.1 再生骨料的生产 |
2.2 试验内容 |
2.2.1 试验准备 |
2.2.2 实验室试验 |
2.2.3 现场试验 |
2.3 试验材料 |
2.3.1 水泥(C) |
2.3.2 外加剂(FDN) |
2.3.3 粉煤灰(F) |
2.3.4 拌合水(W) |
2.3.5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 |
2.4 试件的制作与养护 |
2.5 主要试验设备 |
2.5.1 烘箱 |
2.5.2 压力试验机 |
2.5.3 冻融试验冷冻箱 |
2.5.4 收缩膨胀仪 |
3 再生混凝土试块的试验研究 |
3.1 主要试验材料—建筑垃圾再生骨料(G) |
3.1.1 废弃混凝土再生骨料 |
3.1.2 废弃碎砖再生骨料 |
3.2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
3.2.1 正交试验设计介绍 |
3.2.2 废混凝土骨料(A)试验方案设计 |
3.2.3 废砖骨料(B)试验方案设计 |
3.2.4 试块的制作及养护 |
3.3 试块的抗压强度测量 |
3.3.1 试验设备 |
3.3.2 量测方法 |
3.3.3 计算结果 |
3.4 试块的抗压强度结果分析 |
3.4.1 碎砖再生骨料 |
3.4.2 混凝土再生骨料 |
3.5 结论 |
4 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的试验研究 |
4.1 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的制作过程 |
4.1.1 试验分组 |
4.1.2 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的试验配比 |
4.1.3 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的制作 |
4.2 多孔砖的量测仪器、内容及方法 |
4.2.1 多孔砖规格尺寸测量 |
4.2.2 抗压强度 |
4.2.3 冻融试验 |
4.2.4 体积密度 |
4.2.5 吸水率和饱和系数试验 |
4.2.6 混凝土的收缩率——收缩试验 |
4.3 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的物理力学性能分析 |
4.3.1 抗压强度分析 |
4.3.2 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冻融性能分析 |
4.3.3 吸水率分析 |
4.3.4 收缩分析 |
4.3.5 其他物理性能 |
4.3.6 结论 |
5 经济性分析和试生产应用概况调研 |
5.1 经济性分析 |
5.2 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的试生产应用概况 |
5.2.1 试生产概况 |
5.2.2 其他建筑垃圾多孔砖的应用情况调研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用骨料及配合比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混凝土使用带来的问题 |
1.1.2 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的研究意义 |
1.2 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的研究现状 |
1.2.1 再生混凝土及砌块在世界各国的应用 |
1.2.2 再生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
1.2.3 再生混凝土多孔砖及砌体的研究成果 |
1.3 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1 研究范围小 |
1.3.2 基础研究不足 |
1.3.3 没有统一的规范可供参考 |
1.3.4 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的研究结果离散性大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解决的问题 |
1.4.1 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研究的意义及研究现状 |
1.4.2 砖用再生骨料试验研究 |
1.4.3 再生混凝土多孔砖配合比试验研究 |
1.4.4 再生骨料生产工艺的探讨 |
1.4.5 结论和展望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砖用再生骨料试验研究 |
2.1 再生骨料的研究现状 |
2.1.1 再生骨料的性质 |
2.1.2 再生骨料的强化处理 |
2.1.3 再生骨料分类的研究现状 |
2.2 试验研究的目的 |
2.3 再生骨料实验内容 |
2.3.1 实验材料 |
2.3.2 再生骨料性质试验内容 |
2.3.3 再生骨料的实验方法 |
2.4 实验结果分析 |
2.4.1 再生骨料级配试验结果分析 |
2.4.2 再生骨料堆积密度试验结果分析 |
2.4.3 再生骨料表观密度实验结果分析 |
2.4.4 再生骨料吸水率试验结果分析 |
2.4.5 再生骨料压碎值试验结果分析 |
2.4.6 煤渣骨料性质实验结果 |
2.5 再生骨料性质指标讨论 |
2.5.1 再生骨料级配讨论 |
2.5.2 再生骨料指标相互关系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再生混凝土多孔砖配合比试验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内容 |
3.2.1 因素及因素水平的选择 |
3.2.2 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的配合比 |
3.2.3 每组试块的试验性能指标及试验试块数量 |
3.3 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的实验方法 |
3.3.1 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的制作 |
3.3.2 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的试验方法 |
3.4 实验结果及结果分析 |
3.4.1 抗压强度 |
3.4.2 抗折强度 |
3.4.3 干燥收缩 |
3.4.4 抗冻性 |
3.4.5 吸水率 |
3.4.6 碳化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砖用再生骨料生产工艺 |
4.1 再生骨料生产工艺研究背景及现状 |
4.1.1 建筑垃圾的分类和组成 |
4.1.2 再生骨料生产工艺现状 |
4.2 砖用再生骨料生产工艺研究 |
4.2.1 生产工艺的特点 |
4.2.2 简单破碎生产工艺 |
4.2.3 简碎工艺的形式 |
4.2.4 简碎工艺的设备 |
4.2.5 简碎工艺的人员要求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工业废渣混凝土多孔砖的生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
1.1 水泥 |
1.2 砂 |
1.3 粉煤灰 |
1.4 炉渣 |
1.5 磷石膏 |
1.6 电石渣 |
1.7 废砖粉 |
2 工艺技术原理 |
2.1 工业废渣活性 |
2.2 活性原理 |
2.3 工业废渣水化反应影响因素 |
2.3.1 反应温度 |
2.3.2 表面形态 |
2.3.3 比表面积 |
2.3.4 碱性环境 |
2.4 工艺设计 |
2.4.1 提高物料反应温度措施 |
2.4.2 增加比表面积措施 |
2.4.3 改善表面特征措施 |
2.4.4 提高碱性环境 |
3 配合比设计 |
3.1 水泥 |
3.2 粉煤灰 |
3.3 磨细粉煤灰 |
3.4 炉渣 |
3.5 电石渣 |
3.6 磷石膏 |
3.7 高效活性剂 |
3.8 磁化水 |
4 工艺流程 |
4.1 原料预处理 |
4.1.1 粉煤灰磨细 |
4.1.2 炉渣粉碎 |
4.1.3 磷石膏、电石渣处理 |
4.1.4 废碱液预处理 |
4.1.5 水的磁化 |
4.2 计量 |
4.3 配合料制备 |
4.3.1 轮碾 |
4.3.2 熟化 |
4.3.3 搅拌 |
4.4 成型 |
4.5 输送 |
4.6 养护 |
4.6.1 养护制度确定 |
4.6.2 养护方式的选择 |
4.7 码垛 |
(8)工业废渣混凝土多孔砖的试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原料技术要求 |
1.1 水泥 |
1.2 砂 |
1.3 粉煤灰 |
1.4 炉渣 |
1.5 磷石膏 |
1.6 电石渣 |
1.7 废砖粉 |
2 工艺技术原理 |
2.1 工业废渣活性 |
2.2 活性原理 |
2.3 工业废渣水化反应影响因素 |
2.3.1 反应温度 |
2.3.2 表面形态 |
2.3.3 比表面积 |
2.3.4 碱性环境 |
2.4 工艺设计 |
2.4.1 提高物料反应温度措施 |
2.4.2 增加比表面积措施 |
2.4.3 改善表面特征措施 |
2.4.4 提高碱性环境 |
3 配合比设计 |
3.1 水泥 |
3.2 粉煤灰 |
3.3 磨细粉煤灰 |
3.4 炉渣用量 |
3.5 电石渣 |
3.6 磷石膏 |
3.7 高效活性剂 |
3.8 磁化水用量 |
4 工艺流程 |
4.1 原料预处理 |
4.1.1 粉煤灰磨细 |
4.1.2 炉渣粉碎 |
4.1.3 磷石膏、电石渣 |
4.1.4 废碱液预处理 |
4.1.5 水的磁化 |
4.2 计量 |
4.3 配合料制备 |
4.3.1 轮碾 |
4.3.2 熟化 |
4.3.3 搅拌 |
4.4 成型 |
4.5 输送 |
4.6 养护 |
4.6.1 养护制度确定 |
4.6.2 养护方式的选择 |
4.7 码垛 |
(9)工业废渣混凝土多孔砖的试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原料技术要求 |
2.1 水泥 |
2.2 砂 |
2.3 粉煤灰 |
2.4 炉渣 |
2.5 磷石膏 |
2.6 电石渣 |
2.7 废砖粉 |
3 工艺技术原理 |
3.1 工业废渣活性 |
3.2 活性原理 |
3.3 工业废渣水化反应影响因素 |
3.4 工艺设计 |
3.4.1 提高物料反应温度 |
3.4.2 增加比表面积 |
3.4.3 改善表面特征 |
3.4.4 提高碱性环境 |
4 配合比设计 |
4.1 水泥 |
4.2 粉煤灰 |
4.3 磨细粉煤灰 |
4.4 炉渣用量 |
4.5 电石渣 |
4.6 磷石膏 |
4.7 高效活性剂 |
4.8 磁化水用量 |
5 工艺流程 |
5.1 原料预处理 |
5.1.1 粉煤灰磨细 |
5.1.2 炉渣粉碎 |
5.1.3 磷石膏、电石渣 |
5.1.4 废碱液预处理 |
5.1.5 水的磁化 |
5.2 计量 |
5.3 配合料制备 |
5.3.1 轮碾 |
5.3.2 熟化 |
5.3.3 搅拌 |
5.4 成型 |
5.5 输送 |
5.6 养护 |
5.6.1 养护制度确定 |
5.6.2 养护方式的选择 |
a.自然养护 |
b.人工养护 |
5.7 码垛 |
(10)工业废渣混凝土多孔砖试制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原料技术要求 |
1.1 水泥 |
1.2 砂 |
1.3 粉煤灰 |
1.4 炉渣 |
1.5 磷石膏 |
1.6 电石渣 |
1.7 废砖粉 |
2 工艺技术原理 |
2.1 工业废渣活性 |
2.2 活性原理 |
2.3 工业废渣水化反应影响因素 |
2.3.1 反应温度 |
2.3.2 表面形态 |
2.3.3 比表面积 |
2.3.4 碱性环境 |
2.4 工艺设计 |
2.4.1 提高物料反应温度措施 |
2.4.2 增加比表面积措施 |
2.4.3 改善表面特征措施 |
2.4.4 提高碱性环境 |
3 配合比设计 |
3.1 水泥 |
3.2 粉煤灰 |
3.3 磨细粉煤灰 |
3.4 炉渣 |
3.5 电石渣 |
3.6 磷石膏 |
3.7 高效活性剂 |
3.8 磁化水 |
4 工艺流程 |
4.1 原料预处理 |
4.1.1 粉煤灰磨细 |
4.1.2 炉渣粉碎 |
4.1.3 磷石膏、电石渣 |
4.1.4 废碱液预处理 |
4.1.5 水的磁化 |
4.2 计量 |
4.3 配合料制备 |
4.3.1 轮碾 |
4.3.2 熟化 |
4.3.3 搅拌 |
4.4 成型 |
4.5 输送 |
4.6 养护 |
4.6.1 养护制度的确定 |
4.6.2 养护方式的选择 |
4.7 码垛 |
四、利用粉煤灰生产混凝土多孔砖(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节能再生砌块砌体结构受力行为与抗震性能研究[D]. 权宗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 [2]关于2014年度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重点企业检查达标企业的通报[J]. 中国砖瓦工业协会,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砖瓦世界, 2015(01)
- [3]陶粒混凝土多孔砖及其热工性能的研究[J]. 刘轶. 混凝土, 2011(09)
- [4]利用粉煤灰生产混凝土多孔砖[J]. 王敏. 粉煤灰, 2011(03)
- [5]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 刘园园. 郑州大学, 2011(04)
- [6]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用骨料及配合比试验研究[D]. 李鹏飞. 长沙理工大学, 2011(06)
- [7]工业废渣混凝土多孔砖的生产技术[J]. 刘苏文. 新型建筑材料, 2010(07)
- [8]工业废渣混凝土多孔砖的试制[J]. 刘苏文. 砖瓦世界, 2009(12)
- [9]工业废渣混凝土多孔砖的试制[J]. 刘苏文. 砖瓦, 2009(12)
- [10]工业废渣混凝土多孔砖试制经验[J]. 刘苏文. 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2009(12)
标签:粉煤灰论文; 多孔砖论文; 再生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论文; 普通混凝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