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着名代数学家刘绍学教授访问我校(论文文献综述)
康世刚[1](2020)在《选定方向,就要坚持不懈——对数学家主题内容的研究》文中认为因发明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及多维核磁共振技术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恩斯特2005年来中国演讲时,主持人问道:"今天现场来了很多年轻人,您对他们有哪些鼓励的话?"恩斯特的回答是:"第一,应该把脑子放宽,把思想放得远大一些,要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第二,一定要努力工作,一定要努力学习,一定要持之以恒。第三,每个年轻人都要选择自己所主攻的一个方向,并且一定要下定决心,一定要坚
杨中明[2](2020)在《欧文·卡普兰斯基对代数学的贡献》文中指出欧文·卡普兰斯基是美国着名数学家,生前曾担任美国数学会主席、美国国家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他的研究领域主要聚焦于代数学,在环论、模论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在研读大量相关原始文献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分析、编年史和文献分析等方法,以卡普兰斯基在库洛什问题、PI环理论、正交模格、无限阿贝尔群和Hopf代数等方面的代表性工作为例,对他的代数学成果进行了探讨。同时分析了卡普兰斯基在教育、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以期人们对他的代数学成就及其相关代数学的起源和发展脉络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所取得的主要结果和结论为:1.探究了卡普兰斯基解决库洛什问题的背景、方法和影响。他用不同的方法对该问题作了研究并作出肯定回答,其中一种方法是,他将该问题转化成了诣零代数:满足多项式恒等式的诣零代数是局部有限的。2.介绍了卡普兰斯基在PI环理论方面的成果。他证明了一个具有多项式恒等式的本原代数在其中心上是有限维的,开创了非交换代数的重要分支。3.论述了卡普兰斯基在正交模格领域的开创性工作,并对正交模格的起源、发展与应用作了梳理。他在这一领域最重要的工作是将“正交”概念引入模格领域,首次将以正交偶为模对的正交补格命名为“正交模格”,证明任何正交补完备模格都是连续几何。4.研究了卡普兰斯基的经典着作《无限阿贝尔群》。认为这部着作含有丰富的结构定理,它的出版使得研究重心由有限阿贝尔群转向无限阿贝尔群,推动了无限阿贝尔群的研究。5.阐述了卡普兰斯基在1975年提出的Hopf代数中的十大猜想,以及这十大猜想的研究现状。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Hopf代数的研究和发展。6.分析了卡普兰斯基的教育和科研特色。认为他秉承探究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以开放性的心态广泛阅读并多阅读大师的作品。他建议研究者抱有批判性思考和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以质量为保证,钻研领先性的数学问题。7.考察了卡普兰斯基在担任美国数学会主席和美国国家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时期的工作成就,以及他与陈省身、华罗庚、刘绍学等中国数学家之间的密切交往。
严永红[3](2016)在《陈小伍:国内代数学界的新星》文中研究表明专家简介:陈小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入选中科院卓越青年科学家项目,并获得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的Junior Associate访问资助,201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目前的研究领域为代数学,研究课题为三角范畴及其应用。已在国内外权威期刊Adv.Math.,IMRN,Doc.Math.,Math.Z.以及J.Algebra等上发表30多篇论文,其中6篇论文被列入相应杂志当期Top 25 Hottest论文。2010
姚敏[4](2015)在《张楚廷大学管理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大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具有自身运行规律的社会组织。大学的有效运行和长远发展需要卓越的领导和管理。当前我国大学的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从宏观层面看,大学没有独立地位,缺少自治的空间;在微观层面,大学行政权力严重侵蚀学术权力,大学学术权力弱化。这严重影响我国大学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工作效率。我国大学的健康和长远发展亟需先进的大学管理思想。张楚廷作为我国当代着名的教育家、大学校长,在执掌湖南师范大学和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数十年大学教育和管理实践中,不断总结、超越、丰富自己的大学管理思想,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大学管理思想体系。张楚廷大学管理智慧的形成,是其自身作为大学管理的实践者和研究者视角和身份整合,同时也是其在大学管理者与研究者之间的进行视角转换和交流的结果。张楚廷的教育实践、管理实践是其创作的源泉,而他的学术研究和创作又促进了其教育实践和管理实践。其大学管理思想与实践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张楚廷的“人”哲学是其大学管理实践和思想的理论基石。张楚廷的人生经历,对其关于“人”的思考产生了巨大影响。张楚廷将“人是什么”作为教育的第一问,认为教育的对象是“有生命的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教育之根本在人。大学的产生是人的需要,是人的自我生成,是人的文化的、思想的、精神的产物。因此,在大学教育和管理中时刻都不能离开对人的思索和重视。张楚廷的大学管理实践是其大学管理思想的重要体现。张楚廷在大学管理中始终坚持以学术为本位,将学术自由视为大学的生命,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障他的大学的学术自由。因此在处理大学内部师生员工的关系上、大学与政府、大学与外界其他机构的关系上,张楚廷始终坚持在学术上保持大学鲜明的个性,坚持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原则。成功的大学管理实践和深刻的理论思考使得张楚廷对现实中的大学管理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洞察,为此他对当前我国大学管理提出了以下批判:首先,政府对大学的管控导致大学管理的本末倒置;其次,由于金钱对学术的腐蚀,使得大学管理的价值扭曲;再次,大学科学管理手段的误用使得大学民主管理缺乏、目标管理僵化、法制管理失范。张楚廷的大学管理思想富有深刻的哲学意蕴。张楚廷的大学管理是“显性”与“隐性”的有机融合,也是“管”与“不管”的巧妙结合。张楚廷的“隐性管理”和“不管”之管是更关注人的管理。在大学管理中需要保持大学的共性,形成以学术为统摄的大学管理——坚守大学“真理至上”的品格,同时大学要明确自己独特的理念,以塑造富有个性的、品质一流的大学。
林森[5](2013)在《野生动物保护若干理论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野生动物保护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可以说这样做是为了人类的利益需要,也可以说这样做是为了野生动物自身的利益需要,不同的回答表明了我们不同的哲学立场,并由此导致我们制定完全不同的公共政策和法律。事实上,当我们尝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回答时,我们就是在比较和分析哪一种伦理观具有道德正当性。人类的行为并不是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行为,人类是具有社会性的有机生命体,我们的行为无时无刻不显示出我们对是非善恶的判断。我们不但生活在一个物质世界,同样也生活在一个充满了道德约束的世界里。野生动物保护当然与环境保护有很大关系,但笔者认为,这一理解可能会抹煞问题的实质,即野生动物保护从本质上看是一个伦理问题,不必也不该与某种好处或某种更大的“善”联系起来,否则我们将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潭里无法自拔。我们需要从伦理的角度重新思考答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与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的一些重要问题。如果地球上并无人类,自然也谈不上野生动物保护,因为无论是大自然也好,还是各种形式的非人类存在物,均不是道德主体,不能承担道德责任,大自然的一切不能用是非善恶来评价。然而,人类的存在导致人类与非人类生命体之间产生了伦理关系。所谓野生动物保护并不是要求人类积极地去帮助野生动物生存和发展,而是通过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得野生动物能够“自然地”依据其本性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和消亡。一方面,这要求我们应当从伦理的角度重新定位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放弃那些违背伦理的行为;另一方面,人类的生存总是要与野生动物的生存发生冲突,这突出表现为两个问题:第一,发达国家倾向于实行严格的自然保护制度,而不发达国家的穷人和土着民族则要求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谋生;第二,民族国家对现代性的追求往往以牺牲土着民族的环境权益为代价,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为经济增长服务,忽视了对环境人权的关注。如何解决围绕着野生动物保护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依然需要我们在人类与非人类生命体(野生动物)之间的伦理关系上做出基本判断。笔者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信奉的那种增长至上的意识形态,完全扭曲了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的伦理关系,无论是野生动物还是人类,都处于一个层层压迫与剥削的等级制体系当中,因此,野生动物保护必须与人权保护连接起来,才能找出野生动物保护步履维艰的原因并进一步解决问题。鉴于野生动物保护涉及多个领域的复杂问题,本文只选取若干重要领域对其进行分析。本文第一章阐述了人类所持有的对与非人世界关系的思想根源及其演变,指出在野生动物保护问题上首先应当摒弃人类中心主义转向非人类中心主义。其次,非人类中心主义在野生动物保护问题上又有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两种不同的进路,笔者对此做了详细分析,指出我们必须在野生动物保护问题上采取整体主义立场,但这一立场只是一个初始立场,鉴于问题的复杂性,不能僵化地将这一原则推行到所有情形中。简言之,保护物种是整体主义基本原则,但同时我们要在一些情况下侧重对个体的保护。本文第二章分析了现代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现状,指出野生动物在法律上被当作财产或者物,是一种“主客观二分法”思维的产物。这种法学思维方式应当予以变革。笔者分析了法学方法论的演变以及后现代法学对传统法学理论的冲击,同时初步阐述了法律主体资格的演变过程,指出野生动物应当被赋予法律上的准人格资格。本文第三章指出,对于物种的保护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其栖息地的保护。笔者以荒野观念的变迁出发,指出一方面应当尊重大自然的内在价值,另一方面也认为不应忽视社区居民的利益。笔者以中国的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了其在分类管理制度、资金机制、土地权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人地关系冲突中野生动物致害问题的解决方法。本文第四章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土着民族的环境权益保护联系起来,指出人对大自然的压迫与剥削和人对人的压迫与剥削在本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民族国家对现代性的追求,是以对土着民族环境权的侵犯为代价的,笔者详细分析了一些具体案例指出,追求现代性的国家是侵犯环境权的主要原因,而法律的结构性限制使得土着民族的环境权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土着民族的社会结构及其文化多样性与其生活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保护他们的环境权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后,笔者针对中国狩猎民族在当代的遭遇做出了初步分析,笔者认为该问题异常复杂,很难有一个简单的普遍适用的解决方法,但总的来看,生存性狩猎权作为小民族的人权应当得到法律的肯定。本文第五章从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权力的角度入手,分析了政府环境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及其局限性,指出野生动物保护作为地区性的环境问题应当侧重社区居民的自我治理。本文结语部分展望了野生动物保护未来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野生动物保护运动必须与人权斗争相结合,直指人类社会等级制,通过变革政治和经济制度来实现人和野生动物的双重解放。
李仲来[6](2012)在《两套数学文集介绍和主编体会》文中提出介绍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王世强、孙永生、严士健、王梓坤、刘绍学、汤璪真、白尚恕和范会国的8部数学文集系列,傅种孙、钟善基、丁尔陞、曹才翰、孙瑞清的5部数学教育文选系列的出版情况,和主编文集的体会和建议.
唐恒钧[7](2011)在《顶岗实习中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于关键地位,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力量。教师教育问题受到国内外教育界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而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又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出全新要求,这对于我国教师以及教师教育而言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教师职前培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阶段。近些年,我国采取多种措施提升教师职前教育的质量。比如,为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从事教育事业,培养大批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2007年开始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教育实习是教师职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师范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我国的教育实习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出现了中学不愿意接受师范生实习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于2000年明确提出“顶岗支教”的思路,通过顶岗将“教育实习”与“支援农村教育”结合在一起。这一举措于2002年开始在西南大学实施,并取得初步成效,也受到国家教育部的重视与肯定。但另一方面,由于顶岗实习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也因为其自身的复杂性,尚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特别是,目前还没有来自实践的有力证据表明,顶岗实习在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上的效果与独特性。而这一问题将不仅影响顶岗实习的实施,也将影响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探究顶岗实习在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上的效果与问题,分析影响专业素质发展的因素,以及顶岗实习与其他实习模式的共性与差异,本课题以集中实习、混合编队实习为对照,对师范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专业素质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包括三个问题:(1)通过顶岗实习,师范生的专业素质是否得到提升?提升效果如何?(2)在顶岗实习期间,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受到哪些因素影响?与其他实习模式相比,顶岗实习有何特殊性?(3)顶岗实习在提升师范生专业素质上还存在哪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根据S大学的教育实习组织模式,本研究的顶岗实习是指高校选派高年级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通过顶岗任课的方式完成教育实习任务的模式。集中实习是指由同—专业的师范生组成实习小组,在本学院专业教师和实习学校教师共同指导下开展实习工作的模式。混合编队实习是指由若干专业师范生组成实习小组,到一所中学实习,并委托该校全面管理、全程指导实习工作的模式。本研究中的师范生专业素质属于教师专业素质范畴,是指师范生为适应并顺利完成未来的教育教学任务而具备的专业情意、专业观念、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等方面心理品质的总和。师范生专业素质以二维结构形态存在,一是指情意、观念、知识和能力等要素;二是指教学、管理、科研等教育教学任务。其中情意具有不同任务间的一致性,而观念、知识及能力则综合地反映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任务中,体现为教学素质、管理素质与科研素质。师范生专业素质具有职业定向性、综合性、内隐性、未来性以及独特的侧重性等特征。本研究采用以质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为辅的研究范式,并行三角互证的研究策略,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作品资料收集法、问卷调查法、归纳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具体地,本研究首先采用极端个案抽样法,根据顶岗实习条件抽取条件较为理想的华老师和条件不太理想的王老师,另外还抽取了混合编队实习的刘老师作为对照。对三个个案的教育实习过程进行为期一学期的观察与调研。其次,本研究还自编问卷,对数学、物理(含科学)、化学等专业已完成教育实习的师范生进行按比例分层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343份,回收有效问卷310份,问卷信度系数(Crobach’sα)为0.931。综合个案研究和问卷调查,初步归纳出以下结论:(1)教育实习使师范生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但顶岗实习效果最为明显。问卷调查显示,顶岗实习师范生专业素质最高,并与集中实习、混合编队实习师范生形成显着差异,而后两种实习模式的师范生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个案研究则发现,顶岗实习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获得了过程性体验,教育教学方法经历了主动选择过程,并有充分的实践探索;而混合编队实习师范生则主要是在有限的实践中执行指导教师意图,尽管在使用一些教育教学方法上也达到了熟练程度,但缺乏过程性体验与主动选择过程。(2)顶岗实习专业素质不同组成部分的提升效果各异。其中,教学素质提高程度最为明显,而管理素质、科研素质提高程度有限,甚至出现一些退化。具体地,在管理素质方面,由于缺乏教师指导,顶岗实习师范生在管理工作的探索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也出现了并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另外,由于课时过多,也缺乏有效指导和科研经验,师范生的科研素质发展非常有限。此外,专业情意各组成部分的变化也各异。(3)实习自由度大、授新课数多以及实习出发点积极等是导致顶岗实习师范生专业素质提升明显的可能原因。首先,问卷调查显示,实习自由度越大,师范生在各维度及总体的得分越高,并达到显着差异。而在个案研究中发现,华老师和王老师以正式教师角色出现在实习学校,有独立执教的班级与科目,实习自由度大;而刘老师则以协助者与实习生的角色出现在实习学校,没有独立执教的班级与科目,实习自由度小。其次,顶岗实习较多地讲授新课机会尤其有利于师范生教学素质的提升,并形成了与混合编队实习不同的发展模式。具体地,刘老师是在接受指导和观摩中摩仿着开展教学工作,期间受到X老师的规范,这就使刘老师课堂教学的许多指标在3个案例中表现出一致性,因此她是在不断规范中提升专业素质。而华老师、王老师却经历“尝试—失败/成功—总结/反思—再尝试”的过程,因此在体验中获得专业素质,获得了进行教育教学尝试的方法。再次,师范生参加顶岗实习的出发点主要是“支援农村教育”和“更多的实践机会”,这使其在实习过程中更加投入与敬业,从而获得较高的专业素质。本研究中也发现,师范生顶岗实习在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课程、课时安排问题,有效指导问题,同伴互助问题,置换培训问题,制度建设问题等。本研究力图创新之处是:第一,在选题方面:从收集的文献来看,本文是国内研究师范生顶岗实习的第二篇博士论文,也是首篇从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的角度研究顶岗实习问题。第二,在研究方法上,首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范式验证了顶岗实习在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上的作用与问题。第三,从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看,本文收集了关于师范生顶岗实习的丰富数据,并从专业素质发展的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出影响顶岗实习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的因素。这些数据与结论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与实施顶岗实习,也将有助于教师教育的改革。受研究时间、经费限制以及研究者能力有限等多方面的原因,本研究存在以下局限:(1)个案研究样本未能覆盖所有实习类型与专业;(2)研究者对个案数据仍存在污染;(3)调查问卷仍有待完善,调查样本覆盖面不够等。在以后的研究中,一方面需要选取更多的个案进行探究,以进一步丰富人们的理解,同时需要继续完善问卷,并在更大范围内开展调查研究。另一方面,还需要从制度层面对顶岗实习有效实施的保障措施开展研究,同时对实施过程的优化策略进行实证研究。
刘太河[8](2008)在《高中数学选修专题“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的教学实验研究》文中认为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是我校开发的高师校本课程《高中数学选修课程专题研究》中的一个专题,将它纳入我国中学课程选修内容,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全新安排。目前,正值我国目前基础教育改革大好背景下。作者选择“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这个专题作为论文研究有以下意义:(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古希腊的三大几何作图问题;(2)为数学课程改革发展培养合格的师资力量;(3)为本专题的教学提供一些教学经验。尺规作图在初中基础教育的数学课程改革中受到特别重视,与它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数学素养上的重要作用密不可分。这既反应了“古希腊三大几何尺规作图不能问题”的历史追朔,又体现了“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在培养学生全面的数学观念(几何问题代数化或代数问题几何化)和完整的数学素养方面所具备的作用。因此,本专题的教学实验具有现实意义。2研究的方法论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教学实验法和观察法这几种方法。3论文的主要内容本论文主要分三大部分:(1)“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这个专题的问题提出和知识体系;(2)“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的教学实验过程;(3)“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教学实验后的总结和反思;目前“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这个专题的实验研究甚少,这在我国高中数学课程发展上是第一尝试。由于首次出现在高中课程之中,这部分内容可供参考资料极少。好在由李尚志编写的中学数学课外读物上有可以参考的教材,其它的具体课程内容的呈现目前没有发现。所以对这部分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实验研究十分必要。这一教学实验研究对我国正在进行的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4研究得到的结论通过对这一专题的教学实验和评析,测试,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了高师生与高中生在教学实验中的具体情况和教学效果。本专题的知识内容虽然从理论上要求比较高,但经过多次的教学和学习,作者认为本专题的知识内容对于高师生的学习应该问题不大,可以在师范院校的数学专业进行教学和专题讨论式的学习。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推进师范院校数学专业的高师生专业化成长,才能应对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和高中数学教学的需要。本次教学实验通过后测调查得到的结果成绩虽然不是很理想。特别是高中学生的后测成绩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但是作者认为教学过程比教学实验的结果更具有参考价值,为今后在普通高中实施该专题的教学提供一些资料和经验,有助于高师生和高中数学教师以后的教学工作。
王晓霞[9](2006)在《中国数学教育研究史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为数学教育研究史之研究,亦称数学教育学术史之研究。本研究在简要介绍我国20世纪前半叶的数学教育研究历史的基础上,以建国后的数学教育研究史为基本内容,以各时期数学教育研究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为线索,在对我国数学教育研究的内容、思想方法和主要特征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具体内容要点如下:一.1901-1949年分为一个阶段,以《教育杂志》为题材,对该时期一些重要的数学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产生的影响和专家们对这一时期数学教育的研究及相关论着、调查实验等作简要论述。二.建国初到文革前的数学教育研究。主要通过对《数学通报》1951-1966年所载有关数学史、数学教学研究、数学哲学等方面文章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三.文革后(1976年)到现在的数学教育研究。以文革后《数学通报》(于1979年复刊)和《数学教育学报》(创刊于1992年,成为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阵地)两种杂志上所刊登的论文为主要题材,对文革后至今的数学教育研究进行分析研究,颇具代表性。四.对有我国数学教育研究者参加的重大国际交流会议,以及我国数学教育研究者与其他国家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作简要论述,并分析所反映出的情况。五.通过回顾我国数学教育研究的历史,总结出其中存在的缺点。如,理论与实际脱节,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之间的鸿沟等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合理建议。
胡卫群[10](2000)在《我国着名代数学家刘绍学教授访问我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我国着名代数学家刘绍学教授访问我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着名代数学家刘绍学教授访问我校(论文提纲范文)
(1)选定方向,就要坚持不懈——对数学家主题内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青春人物故事影响专业选择,埋下数学家主题内容研究的种子 |
二、协助调查数学史的教育现状,萌发了数学家主题内容研究的嫩芽 |
三、阅读有关数学家言行和数学家教育思想的书籍,初现数学家主题内容研究的幼苗 |
四、讲授《数学史选讲》并参与MM教育方式相关研究,打通数学家主题内容及其应用的脉络 |
五、研究数学家和数学文化的教育与研究现状,产生数学家主题内容研究的动力 |
六、协助组织数学家课程资源开发和教育实验,让数学文化成果遍地开花结果 |
(2)欧文·卡普兰斯基对代数学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拟解决的问题 |
1.4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一章 卡普兰斯基的人生经历 |
1.1 杰出的音乐家 |
1.2 普特南数学竞赛冠军 |
1.3 多产的芝加哥大学时期 |
1.4 伯克利时光 |
第二章 卡普兰斯基与库洛什问题 |
2.1 库洛什问题的由来 |
2.2 卡普兰斯基与库洛什问题的解决 |
2.3 其他数学家对库洛什问题的研究 |
第三章 满足多项式恒等式的环 |
3.1 多项式恒等式 |
3.2 满足多项式恒等式的环 |
3.3 卡普兰斯基工作的影响 |
第四章 任何正交补完备模格都是连续几何 |
4.1 正交模格的起源 |
4.2 任何正交补完备模格都是连续几何 |
4.3 卡普兰斯基工作的影响 |
第五章 对无限阿贝尔群的研究 |
5.1 出版《无限阿贝尔群》的原因 |
5.2 研究成果 |
5.3 影响及其意义 |
第六章 Hopf代数中的卡普兰斯基十大猜想 |
6.1 十大猜想的提出 |
6.2 十大猜想的内容 |
6.3 进展及影响 |
第七章 卡普兰斯基的影响 |
7.1 卡普兰斯基的教育与科研特色 |
7.1.1 探究式的教学方式 |
7.1.2 阅读大师的作品 |
7.1.3 科学研究的四条建议 |
7.1.4 培养的着名数学家示例 |
7.2 杰出的科学组织者 |
7.2.1 与美国国家数学科学研究所 |
7.2.2 与美国数学会 |
7.3 卡普兰斯基与中国数学家的交往 |
7.3.1 与陈省身的交往 |
7.3.2 与华罗庚的交往 |
7.3.3 与刘绍学的交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卡普兰斯基部分着述目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 |
(4)张楚廷大学管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现代大学的组织特性与管理困境 |
二、张楚廷大学管理思想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及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张楚廷大学管理思想形成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中国高等教育从复苏到重建 |
一、高等学校领导体制改革:校长负责制的实施 |
二、高等学校办学主体的改革:民办教育开始发展 |
三、高等教育改革逐步深入 |
第二节 实践经验:张楚廷大学管理的成功案例 |
一、湖南师范大学的振兴和发展 |
二、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崛起 |
第三节 大学管理者和研究者的结合:大学管理智慧的形成 |
一、大学管理者作为实践者和研究者身份的整合 |
二、大学管理者与研究者之间的视角转换和沟通 |
三、张楚廷高等教育理论成果 |
第二章 人主义:张楚廷大学管理思想的理论基石 |
第一节 张楚廷早期人生经历对他关于“人”的思考的影响 |
一、少年求学经历 |
二、青年早期艰难的人生经历 |
三、青年时期的教师经历 |
第二节 人是什么:教育的第一问 |
一、人作为教育的目的和出发点 |
二、人之质作为教育的依据 |
三、“人”的教育:张楚廷对教育的理论思考 |
第三节 大学是人的自我生成 |
一、大学的产生与人类生活方式:大学与休闲 |
二、大学的产生与人的思维发展:大学与哲学 |
三、大学的产生是人的自我需要 |
四、大学人赋予大学的特性 |
第三章 “自我治理”的大学:寓于实践的张楚廷大学管理思想 |
第一节 “学术至上”:大学内部管理之要 |
一、大学学术本位:张楚廷大学管理的逻辑起点 |
二、学术自由是大学的生命线:张楚廷大学管理的目标指向 |
三、师生利益优先:张楚廷大学管理的实践准则 |
四、人才战略与学科建设:张楚廷学术管理的具体路径 |
五、行政维护学术:张楚廷大学管理的机制保障 |
第二节 “大学自治”:大学外部治理之义 |
一、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大学需要政府支持,但不需要政府干预 |
二、大学与其他机构的关系:大学引领 |
三、大学与大学的关系:合作与竞争 |
第三节 “自我治理”:大学管理的内外合力所趋 |
一、校长治校 |
二、学者坚持“为真理而真理”的学术良知 |
三、学习是学生的天职 |
第四章 失去自我的大学:张楚廷对大学管理的现实批判 |
第一节 “权力”对“权利”的僭越:大学管理的本末倒置 |
一、政府对大学的干预:大学办学自主权的丧失 |
二、大学内部行政权力挤兑学术权力:学术自由难以实现 |
第二节 “金钱”对“学术”的腐蚀:大学管理的价值扭曲 |
一、政策性拨款扼住大学经济命脉:大学不得不迎合政府的评估 |
二、课题指标强化大学的逐利性:大学学术对市场的暖昧 |
三、大学教师的生存困境带来大学教师独立人格的丧失 |
第三节 “官僚”与“制度”的对立:大学管理的手段误用 |
一、大学的官僚主义导致学术权力边缘化:大学民主管理缺乏 |
二、量化管理和指标管理背离学术逻辑:大学目标管理僵化 |
三、大学治理中“法律主义”的贫乏:大学法治管理失范 |
第五章 张楚廷大学管理思想的哲学思考 |
第一节 “显性管理”与“隐性管理”的融合:张楚廷大学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
一、显性管理:传统管理方法和手段 |
二、隐性管理:张楚廷大学管理的特色 |
三、显性管理与隐性管理结合:制度和文化的合力 |
第二节 “有为”到“无为”:张楚廷大学管理的哲思 |
一、“不管”之管理:“无为”的管理境界 |
二、“不管”:将人看得更高的管理 |
三、“管”与“不管”的灵活运用:有效的管理方式 |
第三节 共性与个性:大学管理的追求和境界 |
一、大学品格的坚守:真理至上、保持良知、维护正义 |
二、大学个性的重塑:大学理念和校园文化的整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5)野生动物保护若干理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TABLE OF CONTENTS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主要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难点 |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野生动物保护的观念 |
第一节 自然观的梳理 |
1.1.1 西方哲学的自然观 |
1.1.2 中国哲学的自然观 |
1.1.3 自然与自然观 |
第二节 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 |
1.2.1 人类中心主义 |
1.2.2 非人类中心主义 |
1.2.3 走向非人类中心主义 |
第三节 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 |
1.3.1 野生动物保护的个体主义进路 |
1.3.2 野生动物保护的整体主义进路 |
第四节 初步的结论 |
第二章 野生动物的法律地位 |
第一节 野生动物保护法概述 |
2.1.1 野生动物的概念 |
2.1.2 野生动物保护立法现状 |
2.1.3 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具体制度 |
第二节 作为“物”的野生动物 |
2.2.1 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实质 |
2.2.2 动物作为“物”的法律本质 |
2.2.3 动物的法律地位论争 |
第三节 法律主体资格方法论的演进 |
2.3.1 法学方法论的演进 |
2.3.2 后现代主义对主流法学方法论的批判 |
2.3.3 后现代主义对法律主体资格的认识 |
第四节 野生动物可以成为法律主体 |
2.4.1 “主体”是法律拟制的产物 |
2.4.2 法律主体的标准 |
2.4.3 野生动物的准人格资格 |
第三章 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法律保护 |
第一节 荒野的观念和价值 |
3.1.1 作为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荒野 |
3.1.2 荒野的价值 |
3.1.3 荒野价值的实践 |
第二节 法律中的荒野观念 |
3.2.1 早期法律的荒野观念 |
3.2.2 现代法律的荒野观念 |
3.2.3 荒野观念的两个争议 |
第三节 野生动物栖息地分类体系的法律完善 |
3.3.1 中国自然保护立法概况 |
3.3.2 中国自然保护立法的不足 |
3.3.3 世界保护地分类标准对中国的启示 |
3.3.4 中国自然保护区分类体系的完善 |
第四节 野生动物栖息地土地权属的法律完善 |
3.4.1 土地权属现状 |
3.4.2 土地权属立法的不足 |
3.4.3 国外关于土地权属立法的经验 |
3.4.4 解决土地权属问题的法律对策 |
第五节 野生动物栖息地资金机制的法律完善 |
3.5.1 野生动物栖息地资金问题 |
3.5.2 国外关于资金机制的立法经验 |
3.5.3 完善资金机制的法律对策 |
3.5.4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
第六节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制度的法律完善 |
3.6.1 野生动物保护与生态补偿制度的关系 |
3.6.2 野生动物致害法律补偿机制的缺陷 |
3.6.3 野生动物致害法律补偿的法律对策 |
第四章 野生动物物种保护与土着民族的环境权益保护 |
第一节 野生动物物种保护的危机 |
4.1.1 野生动物物种保护不力的原因 |
4.1.2 野生动物物种保护的本质 |
第二节 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危机 |
4.2.1 文化多样性的概念 |
4.2.2 文化多样性保护危机的原因 |
4.2.3 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关系 |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对土着民族人权的侵犯 |
4.3.1 土着民族问题概述 |
4.3.2 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对土着民族生活的影响 |
4.3.3 对自然的压迫与对女性的压迫 |
4.3.4 中国的情况 |
4.3.5 双重破坏的根源 |
第四节 土着民族环境权的保护 |
4.4.1 环境权的发展 |
4.4.2 国际人权法对土着民族人权的确认 |
4.4.3 土着民族的环境权 |
4.4.4 土着民族环境权的文化解释 |
4.4.5 土着民族环境权法律保护的缺陷 |
4.4.6 土着民族环境权保护的法律途径 |
4.4.7 土着民族环境知情权的法律保护 |
4.4.8 土着民族环境参与权的法律保护 |
第五节 中国的难题—狩猎权与小民族生存 |
4.5.1 狩猎文化的消亡 |
4.5.2 私法视角下的狩猎权 |
4.5.3 人权法视角下的狩猎权 |
第五章 野生动物保护中的管理权力 |
第一节 政府环境公共权力概论 |
5.1.1 政府环境公共权力的必然性 |
5.1.2 政府环境公共权力的概念 |
第二节 政府环境公共权力行使的现状 |
5.2.1 普罗米修斯主义 |
5.2.2 行政理性主义 |
第三节 政府环境公共权力合法性问题 |
5.3.1 政府环境公共权力合法性的评价 |
5.3.2 政府环境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危机 |
5.3.3 中国的政府环境公共权力合法性问题 |
第四节 社区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
5.4.1 政府环境公共权力的有限性 |
5.4.2 社区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法理基础 |
5.4.3 社区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两套数学文集介绍和主编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家文库 |
1.1 5部数学文集 |
1.2 3部数学文集 |
2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教育文选 |
3 主编两套文集的体会 |
(7)顶岗实习中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途径 |
1.1.2 专业素质的提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 |
1.1.3 教育实习是教师职前培养的重要环节 |
1.1.4 顶岗实习是教育实习的一种创新模式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与研究问题 |
1.3.1 核心概念 |
1.3.2 研究问题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师范生教育实习相关研究 |
2.1.1 教育实习内涵分析 |
2.1.2 我国师范生教育实习实施现状 |
2.1.3 国内外教育实习研究与探索 |
2.2 我国顶岗实习相关研究 |
2.2.1 师范生学生顶岗实习的历史发展 |
2.2.2 师范生顶岗实习实施现状 |
2.2.3 师范生学生顶岗实习研究与探索 |
2.3 教师专业素质相关研究 |
2.3.1 国外相关研究 |
2.3.2 国内相关研究 |
2.4 师范生专业素质的维度探析 |
2.4.1 专业情意 |
2.4.2 教学素质 |
2.4.3 管理素质 |
2.4.4 科研素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整体思路 |
3.1.1 以质性研究为主的混合式研究范式 |
3.1.2 并行三角互证的研究策略 |
3.2 个案研究设计 |
3.2.1 研究场景 |
3.2.2 研究对象 |
3.2.3 数据收集的方法 |
3.2.4 数据分析的方法 |
3.3 问卷调查设计 |
3.3.1 总体与样本 |
3.3.2 研究工具的编制与试验 |
3.3.3 数据收集与分析 |
3.4 研究的信度、效度与伦理 |
3.4.1 研究的信度 |
3.4.2 研究的效度 |
3.4.3 研究的伦理 |
第4章 个案教师背景及其专业情意 |
4.1 个案教师背景 |
4.1.1 选择教师职业的原因 |
4.1.2 自身的数学学习经历 |
4.1.3 选择某种实习类型的原因 |
4.1.4 实习概况 |
4.2 个案教师的专业情意 |
4.2.1 专业情操 |
4.2.2 专业精神 |
4.2.3 专业自我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教学素质(上) |
5.1 学科教育观念 |
5.1.1 学科观、教育价值观与学习观 |
5.1.2 "好课"与"好老师"的标准 |
5.2 备课 |
5.2.1 备课资源与方法 |
5.2.2 教案的详细与完整程度 |
5.2.3 备课的主要内容 |
5.2.4 备课时的教材分析 |
5.2.5 设计的教学方法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教学素质(下) |
6.1 课堂教学 |
6.1.1 华老师的课堂教学 |
6.1.2 王老师的课堂教学 |
6.1.3 刘老师的课堂教学 |
6.1.4 三位个案教师的课堂教学及其素质变化的比较 |
6.2 教学反馈 |
6.2.1 华老师的教学反馈 |
6.2.2 王老师的教学反馈 |
6.2.3 刘老师的教学反馈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管理素质和科研素质 |
7.1 管理素质 |
7.1.1 学生观 |
7.1.2 管理学生的方式 |
7.1.3 学生学习的产生与维持 |
7.2 科研素质 |
7.2.1 教师专业发展观念 |
7.2.2 获取并应用新知识的方法与能力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顶岗实习中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检测 |
8.1 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
8.1.1 问卷的信度 |
8.1.2 问卷效度 |
8.2 调查结果 |
8.2.1 总体分析 |
8.2.2 不同实习类型的师范生专业素质比较 |
8.2.3 选择实习类型的原因及其与专业素质的关系 |
8.2.4 不同实习自由度的师范生专业素质比较 |
8.2.5 听、授课数与专业素质的相关分析 |
8.2.6 不同实习类型师范生的实习环境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局限与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9.1 研究结论 |
9.1.1 顶岗实习提升师范生专业素质的效果 |
9.1.2 顶岗实习提升师范生专业素质的影响因素 |
9.1.3 顶岗实习的实施过程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
9.2 研究局限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9.2.1 研究局限 |
9.2.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实习前访谈提纲 |
附录2 实习初访谈提纲 |
附录3 实习中期访谈提纲 |
附录4 实习末访谈提纲 |
附录5 师范生实习调查问卷 |
后记 |
(8)高中数学选修专题“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的教学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现状(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的方法 |
2“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专题的知识体系 |
2.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专题内容的要求 |
2.2 “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专题的相关知识 |
2.2.1 古希腊三大几何作图问题 |
2.2.2 尺规作图的范围 |
2.2.3 尺规作图与数域扩充 |
2.3 “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专题的教育价值 |
3“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专题的教学实验 |
3.1 教学实验的理论基础 |
3.1.1 杜威的经验主义 |
3.1.2 人本主义理论 |
3.2 教学实验采取的教学方法 |
3.2.1 讨论法 |
3.2.2 研究法 |
3.2.3 讲授法 |
3.2.4 练习法 |
3.3 “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的教学实验过程 |
3.3.1 高师生的教学实验 |
3.3.1.1 教学实验的目的 |
3.3.1.2 教学实验的内容 |
3.3.1.3 教学实验的过程 |
(1) 前测问卷及其分析 |
(2) 撰写教学实验教案 |
(3) 课堂教学几个片段 |
(4) 后测问卷调查及其分析 |
3.3.2 高中生的教学实验 |
3.3.2.1 教学实验的目的 |
3.3.2.2 教学实验的内容 |
3.3.2.3 教学实验的过程 |
(1) 访谈了解其及分析 |
(2) 撰写教学实验教案 |
(3) 课堂教学 |
(4) 后测问卷调查及其分析 |
3.4 高师生和高中生教学实验对比分析 |
3.4.1 高师生和高中生知识认识结构上的区别 |
3.4.2 高师生和高中生学习目的区别 |
3.4.3 高师生和高中生关心数学程度上的区别 |
4 总结和反思 |
4.1 总结 |
4.2 对数学教师教育能力的理解 |
4.2.1 认识能力 |
4.2.2 设计能力 |
4.2.3 传播能力 |
4.2.4 组织能力 |
4.2.5 交往能力 |
4.3 对数学教师素质的理解 |
4.3.1 数学修养 |
4.3.2 教学水平修养 |
4.3.3 教学态度和人格特征修养 |
4.4 不足及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中国数学教育研究史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章 建国以前(1901-1949)的数学教育研究 |
一 一些重要的数学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对数学教育产生的影响 |
二 论文、专着、调查实验报告 |
三 专家们对这一时期数学教育的研究 |
第二章 建国初到文革前的数学教育研究 |
第一节 《数学通报》概况 |
第二节 1951-1966 年《数学通报》的发展里程及业绩 |
第三节 国外数学教育对我国数学教育的影响 |
第三章 文革后的数学教育研究 |
第一节 1979-1992 年的数学教育研究——以复刊后的《数学通报》为题材 |
第二节 1992 年以后的《数学通报》简述 |
第三节 1992-现在的数学教育研究——以《数学教育学报》为题材 |
第四节 数学教学改革实验研究及其影响 |
第四章 我国数学教育的国际交流 |
一 国际交流会议 |
二 人员往来 |
三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 |
一 理论与实际联系不足 |
二 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的鸿沟 |
三 中学数学教育研究为主,不重视小学数学教育研究 |
四 数学教育研究的主题潮流化,受国家教育政策束缚严重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中外数学教育专家访谈录 |
一 写论文是用脚写而不是用手写——横地清教授访谈录 |
二 数学教育研究需要实践——钟善基教授访谈录 |
三 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勤能补拙——李迪教授之“专、恒、勤”三字原则 |
附录 2 中国近现代数学教育大事年表 |
附录 3 《数学通报》(1951-1992)论文统计表 |
附录 4 《数学教育学报》(1992-2005)论文统计表 |
致谢 |
四、我国着名代数学家刘绍学教授访问我校(论文参考文献)
- [1]选定方向,就要坚持不懈——对数学家主题内容的研究[J]. 康世刚.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20(Z1)
- [2]欧文·卡普兰斯基对代数学的贡献[D]. 杨中明.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陈小伍:国内代数学界的新星[J]. 严永红. 科学中国人, 2016(13)
- [4]张楚廷大学管理思想研究[D]. 姚敏.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4)
- [5]野生动物保护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 林森.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6]两套数学文集介绍和主编体会[J]. 李仲来. 高等数学研究, 2012(04)
- [7]顶岗实习中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研究[D]. 唐恒钧. 西南大学, 2011(09)
- [8]高中数学选修专题“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的教学实验研究[D]. 刘太河. 贵州师范大学, 2008(10)
- [9]中国数学教育研究史之研究[D]. 王晓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6(02)
- [10]我国着名代数学家刘绍学教授访问我校[J]. 胡卫群. 南京农专学报,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