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至9月,17人死于电力生产和基础设施事故

2001年7月至9月,17人死于电力生产和基础设施事故

一、2001年7~9月份有17人死于电力生产和基建事故(论文文献综述)

冯兵兵[1](2020)在《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与农业发展(1949-1984)》文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工作,一度把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目标和政治目标。中国农业机械推广最初是从增补旧式农具开始,发展到改良旧式农具、推广新式农具,最后才到大规模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机械,这是一个曲折而艰辛的历史过程。为了尽快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国家先后投入了不计其数的人力、物力、财力,以期能够彻底地改善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经济面貌。这对中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1949-1984年,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政府坚定地落实中央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各项方针、政策,为实现湖北省农业机械化的战略目标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从而推动了湖北省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快速提高了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农业生产力水平,培养了一大批掌握专业技能的农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促进了农业产出持续快速增长,推动了农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根据西方主流农业经济学家的农业现代化理论,人多地少的国家或地区应当优先发展化肥、农药、良种等生物化学技术以节约相对稀缺的土地资源,而地广人稀的国家或地区应当优先发展农业机械化以节约相对稀缺的劳动力资源。这其中暗含着中国人多地少,在制定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时候,应当考虑优先发展化肥、农药、良种等农业生物化学技术,而不应当大规模推动农业机械化。但历史与实践证明,1949-1984年,尽管在积极推动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遭遇过不少挫折,中国农业机械化仍旧取得了相当显着的历史性成就,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显然,集体化时期中国农业机械化实践与西方主流农业经济学家的农业现代化理论是相悖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农业机械化道路是失败的。相反,这恰恰说明了西方主流农业经济学理论不足以解释清楚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历史过程。因此,本文研究认为,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得以在较大规模上持续不断推进,根本原因在于农业机械推广具有巨大、广泛的外溢效应。这种外溢效应为广大农村带来了显着的经济社会效益,促进了湖北省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然而,由于这种外溢效应难以进行定量分析,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或低估。本文各章节的主要研究内容及作者观点如下:本文除了导论以外,一共分为四章。导论是全文的导入部分,主要阐述本文所研究问题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及意义、相关概念界定、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一章主要描述了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历史过程。纵观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历史时期。1949-1957年为农业机械推广的开端时期,1958-1965年为农业机械推广的兴起时期,1966-1978年为农业机械推广的高潮时期,1979-1984年为农业机械推广的调整时期。第一个时期,湖北省在落后的传统农具占主导地位、广大农村农具匮乏的窘境之下,首先通过实施农具贷放政策、加强旧式农具生产以增补旧式农具,快速恢复了农业生产力和农村经济。其次,湖北省广泛推广了双轮双铧犁、马拉播种机、摇臂收割机、新式步犁等十几种新式农机具,通过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但也存在新式农具缺乏科学鉴定、技术传授工作滞后、不少产品粗制滥造、新品试制过程中情绪急躁、农具生产指标过高等一系列问题。再次,湖北省通过试办国营农场、国营排灌站、国营拖拉机站,广泛开展了农业机械化示范工作,充分显示出现代农业机械的巨大威力。第二个时期,在农业“大跃进”的推动下,当阳县跑马乡的“车子化”革新直接推动湖北省农具改革运动的兴起。农具改革运动为广大农村创造了大量耕作、提水、运输、加工等方面的新式工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湖北省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使农具改革运动脱离了科学的发展轨道,以致于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这一时期,国营拖拉机站起初下放到公社和生产队经营,但是,由于拖拉机利用率较低、机器损坏较多、经济效益不高,下放的国营拖拉机站又重新收归国营,短期内获得了快速发展壮大,并在1965年达到发展高峰。国营机电排灌事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先是在农业“大跃进”过程中快速发展,之后遭遇了严重危机与发展困境,经过全面整顿之后取得了显着成效,电力排灌事业得到快速兴起。在第三个时期,第一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在新洲县的召开,确立了国家于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战略目标,极大地推动了湖北省农业机械化进程。此后,湖北省大规模开展拖拉机大会战、饲料粉碎机大会战、水田“三机”大会战,三次“大办”使得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这一时期也是湖北省农业机电排灌事业的大发展时期,一大批大型提水灌溉泵站得到兴建,极大地提升了农业抗击特大旱涝灾害的能力。第四个时期,湖北省成立农业机械局,通过农业机械工业调整、农业机械化服务工作调整、管理农机使用责任制和户营农业机械,从而推动了户营农业机械的快速兴起,极大提高了农业机械经营效益,促进了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健康发展。第二章重点论述了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主体、经营形式和经营效益。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主体主要有国家、集体(包括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和个人。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农业机械推广主体发挥作用的效果有所不同。具体说来,1949-1965年以国家投资为主,1966-1978年以集体投资为主,1979-1984年以农户投资为主。其中,国家投资包括示范性投资、扶持性投资、管理性投资。示范性投资主要发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此时兴建的国营拖拉机站、国营排灌站都是属于示范性投资的范畴,该项投资为农业机械化深入推进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技术人员。扶持性投资属于国家“支援人民公社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了支援穷队购买农业机械,极大地推动了穷队生产力发展。管理型投资又称农机事业费,对提高了农机人员业务和技术素质、扩大了农机服务领域、降低农机事故起到积极的作用。第一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召开以后,兴起了集体投资农业机械的热潮,此后湖北省绝大部分农业机械由集体投资所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泛实施以后,农户逐渐取代集体成为农业机械的主要投资者。这一时期,湖北省农业机械使用经营体制发展的总脉络是国有国营——集体所有集体经营——户有户营,经历了由单一经营形式向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发展历程。1949-1984年,国营农业机械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集体经营农业机械较之更高,户营农业机械由于产权和经营权相统一,使得农民经营积极性大增,故而经济效益最好。第三章研究了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积极条件和有利因素。集体化时期,尽管湖北省的农业机械得到了大规模推广使用,取得了相当显着的历史成就,但这一段历史过程并不符合西方主流农业经济学家主张的农业现代化理论。为什么湖北省能够违背西方经典农业经济学理论而能够持续、大规模地进行农业机械推广呢?这是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制度变迁、国家战略、政府政策、经济效益、工业发展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以洪灾、涝灾、旱灾、生物灾害为主要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和农业发展的安全性需求是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客观原因。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农村人民公社化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等农村经济体制变革为湖北省农业机械的大规模推广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重工业优先的国家工业化战略对农村劳动力、粮食、农业剩余的需要,要求广大农村广泛推广农业机械以增加粮食产量、节省农业劳动力,这是湖北省农业机械大规模推广的内在要求。以拖拉机、内燃机、排灌机械、水田“三机”为代表的农业机械工业发展与壮大,为大规模推广农业机械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以城市石油工业、电力工业以及农村小水电为代表的能源技术进步和产能扩张是农业机械大规模推广的重要支撑。然而,农业机械大规模推广的巨大外溢效应才是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根本经济动因。第四章主要研究了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能够持续大规模进行的根本原因,第三章主要论述的是广大农村推广农业机械的外在压力、外在条件、外在动力。实际上,若要探寻农业机械得以持续大规模推广的根本原因,我们应当深入到农村内部,从农业机械发挥作用的机制中去发掘。本文认为,湖北省农业机械能够持续大规模推广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机械推广对于整个农村经济社会存在着巨大的外溢效应,这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快速发展。也就是说,客观评价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经济效果,我们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考虑农机推广主体经营效益的好坏,还应该更多的关注农业机械推广对农业抗灾害能力的提升、对粮食生产安全的保障、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巩固、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完善以及对农村劳动力市场的重塑,等等。由于农业机械推广对于农村、农业、农民的积极作用十分广泛,农业机械推广的外溢效应难以进行定量统计,因此常常容易被人们忽视,或者没有予以充分重视。但事实上,1949-1984年农业机械推广产生的外溢效应是十分巨大的。所以,我们在研究农业机械推广经济效果的时候,应该对农业机械推广的外溢效应给予充分重视并深入详细考察,只有完全解读农业机械推广的外溢效应,才能理解1949-198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大规模推广的根本原因。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2](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李响[3](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文中指出在新中国的建设史上,沈阳具有“东方鲁尔”之称号和“共和国工业的长子”之美誉。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这一时段内,妥善接收城市并迅速恢复各项功能之后,在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影响和推动下,沈阳城市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不仅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工业城市和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市,而且对此后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历史学为基础,兼用城市社会学、城市形态学、城市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以沈阳城建档案和当时报刊为主要资料,研究了这一时期沈阳城市的发展背景、历程、建设成果及其影响,并对这一时段的城市发展做出评价,以期为当今城市建设和深入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启示。除绪论和结论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探讨解放后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沈阳城市的恢复建设,为沈阳城市大规模建设奠定了基础。沈阳解放后,沈阳军管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的完成了接收和管理工作,成为全国大城市接收的典范。在国家的支持和城市人民的努力下,沈阳恢复和新建了市内工厂,使其在规模上和技术上达到或超过建国前水平。在工业恢复的同时,残破的城市得以修复,社会重新运转并进一步走向安宁有序,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这一时期的恢复建设,不仅壮大了沈阳工业经济实力,更为此后大工业发展计划的确立、规划和实施创造了条件。第二章论述了沈阳城市发展的规划设计。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城市建设的方针和计划是围绕工业化制定和实施的。基于国内外现实条件和沈阳自身基础,国家在此布置了较多重点工业建设项目和配套项目。为与工业化建设相适应,沈阳的城市建设和城市化也有了新的规划,将城市发展计划与工业建设协调起来。因此沈阳不仅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建立了城市现代工业体系,而且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现代城市骨架结构,为城市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章论述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的城市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历程。沈阳的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市范围内形成了4个完整的工业区,完成建设项目近1500项,其中重点项目50多项,形成了以机床、电机电器制造工业和航空工业为核心的国家重工业基地。作为工业建设的载体,城市道路、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交通、供水、供电公共事业建设大幅度改善,公园、广场、文体场馆等公共空间丰富多样,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的现代化城市居住社区的呈现成为沈阳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沈阳被苏联专家誉为当时“中国八大城市之一,中国独一无二的大工业城市。”第四章论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空间形态的重构。随着工业建设和市政建设的发展,城市空间也获得了超常规发展,形成了现代城市发展中的沈阳模式。从城市整体布局的调整出发,扩建成铁西和大东两个工业体系较为完整、生产规模宏大的工业区,新建陵北工业区和沈海工业区;配合工业发展,形成了南北两个文教区,教育科研机构规模和数量较为庞大;按照社会主义的城市空间布置调整了行政中心位置;逐渐形成了市、区、住宅区3层商业中心。城市以市政府为新的城市中心,构建了南北和东西轴线,沿轴线、铁路和陆路交通线向外拓展趋势明显。城市内部结构得到重构,外部形态得以扩展,重塑了沈阳作为东北工业化首位城市的空间形貌。第五章论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社会的更新。“一五”计划的胜利完成使中国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一大步,也促进沈阳城市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动,出现了与计划经济体制和工业城市水平相吻合的城市社会基层管理机制——单位制,城市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变动,科学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符合社会主义工业城市特征。在此基础上城市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丰富,这一过程不仅深刻反映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也映射在今天的生活范式中。第六章阐述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的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业绩成就了沈阳中国重工业第一城和东北首位城市的地位,也决定了城市发展方向;以工业建设为依托,沈阳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空间形貌得到重塑,也奠定此后城市发展格局结构;城市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市民生活水平提高,也造就了辉煌的工业历史和独具魅力的工业精神。同时,这一时期沈阳城市发展也具有局限性,体现在城市建设落后于工业化,单位制度和企业办社会存在弊端,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改善,设备与技术更新缓慢,三大改造后城市发展缺乏动力等,这些问题对当今城市发展也产生了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沈阳乃至东北城市发展史上的最重要时期,是巨大的更新也是辉煌的起点。在铭记昔日成就的同时,经验与教训均值得汲取,更需要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深思,寻求解决之道。要深入推进东北振兴,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沈阳,如何发挥辽宁精神,重塑环境、重振雄风,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强支撑?研究探讨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历程可获得借鉴和启示。

王桂林[4](2017)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中国PM2.5污染时空演变过程及其与城市扩张和城市特征变化的时空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城市空气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水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剧、城市“热岛”效应等一系列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扩张以及城市特征变化带来的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平衡城市化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家乃至世界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而研究城市扩张以及城市特征变化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能够为未来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对城市扩张与城市生态环境效应开展定量的与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已成为城市生态研究的热点。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发展最快,城市扩张规模最大的国家,其城市空间特征和城市生态环境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中国城市空气污染是城市化建设中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改造带来的一个最为突出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本文在城市生态学、遥感和GIS技术、空间统计以及相关数理统计等技术支撑下,对中国城市扩张和城市空间特征变化以及城市空气污染,尤其是PM2.5污染的时空演变规律进行深入的剖析,进而探讨研究了中国城市扩张以及城市空间特征变化对城市生态环境效应变化及其相互影响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方法与结果如下:(1)基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中国PM2.5质量浓度反演及其时空分布特征本文采用时空地理加强回归模型(Geographically Temporal Weighted Regression,GTWR)综合来自不同卫星的气溶胶垂直厚度(AO D),GEOS-Chem化学传输模拟值和地面监测值来反演PM2.5质量浓度,得到我国19982015年来PM2.5污染的空间范围,空间分布和时空演变规律,以及各省/市的PM2.5时空演变过程。结果得出GTWR模型效果较好,中国地面监测数据的精度检验结果表明,其反演精度为87.94%,比单独采用GEOS-Chem化学传输模型的反演精度提高了7.8%。19982015年中国PM2.5污染程度具有明显的加剧趋势;中国PM2.5质量浓度在空间分布格局上成倒“T”分布格局,纵向为“东北三省-京津冀-山东-江苏-河南-安徽-湖北-湖南-广西”东南区域污染带,横向为“华北平原-山西-宁夏-甘肃-西宁-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区域污染带。其中纵横交接处华北平原污染最为严重。19982015年期间中国PM2.5污染主要沿着这个倒“T”分布格局加剧并向四周扩散,形成稳定的四大污染带,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宁夏、川渝、华北平原污染带,其中华北平原污染面积最大,污染程度最严重,呈向外围扩散的态势。此外,中国PM2.5年均值变化趋势为:从1999年到2003年一直处于上升阶段,从1999年29.89μg/m3上升到2003年的39.49μg/m3,四年增长了9.6μg/m3,年均增长率为8.3%;第二个增长阶段为2004到2006年,从2004年的34.76μg/m3增长到2006年的38.82μg/m3,年均增长率为5.84%;从2006年到2012年进入一个慢慢地减缓波动的阶段,从2006的38.82μg/m3慢慢减缓到2012年的33.02μg/m3。从2012年到2015年,又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趋势中,从2012年33.02μg/m3增长到2013年的38.49μg/m3,增长了5.47μg/m3,年均增长率为16.57%;2013年开始中国出台一系列的空气污染控制政策之后,其PM2.5质量浓度又开始进入慢慢的减缓状态,从2013年的38.49μg/m3减缓到2014年的35.99,虽然到2015年又开始增长,但是其增长速度(4.03%)是研究前期增长速度(8.3%)的一半。表明虽然中国出台的一系列空气污染控制政策没能控制住PM2.5污染爆发,但是其抑制了PM2.5质量浓度的增长速度,表明相关政策对治理空气污染还是有效。(2)中国城市扩张以及城市特征变化及其与PM2.5污染时空演变关系中国城市扩张,呈现出中国东部城市发展快速,西部发展缓慢的分布格局,中国城市扩张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珠江三角洲、川渝等城市群。总而言之,中国城市化扩张速度和水平都具有区域性,其中90%以上的建成区面积扩张发生在东部区域,具有明显的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其中长江三角洲增长最快。本文基于2000和2010年的城市区域分类数据,分析了中国城市扩张以及城市特征变化,中国2000年的城市建成区面积为98819.88 km2,到2010年增长了27839.94 km2,增长率为28.17%。该研究根据中国城市人口密度与城市区域面积数据,把城市人口总数大于10万人405个城市区域作为典型代表区域来分析中国城市扩张以及城市特征变化带来的城市环境效应。这405个典型区域在2000年的建成区面积为59210.24 km2,占2000年建成区总面积的59.92%,增长到2010年的城市面积为84973.44 km2(占2010年建成区总面积的67.09%),增长率为43.51%,是全国增长率的1.54倍。2000-2010年间,405个城市区域的人口密度增长是全国的2.2倍,不透水表面覆盖率是全国的3.31倍,植被覆盖率(NDVI)增长小于全国水平,夜间灯光指数是全国的2.4倍,而相同的空间格局下,405个城市区域的从2000年的28.99μg/m3增到2010年53.51μg/m3,增长值为24.52μg/m3,年均增长率为8.46%,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19倍。此外,由于PM2.5质量浓度有一部分是由于扬尘和海盐造成的,尤其是我国西北地区,例如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等,扬尘和海盐不属于城市化的结果。因此,本文研究分析了去尘去海盐后的我国PM2.5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平均质量浓度从2000年的24.90μg/m3增长到2010年的30.39μg/m3,增长值为5.49μg/m3,年均增长率为2.20%,而405个城市区域的去尘去海盐的PM2.5质量均值从2000年的24.64μg/m3增长到2010年47.39μg/m3,增长值为22.75μg/m3,年均增长率为9.23%,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20倍。结论表明中国在2000年的时候,典型城市区域PM2.5平均浓度低于中国平均水平,中国乡村的空气污染严重于城市区域,主要因为在2000年农村生活水平落后,大部分家庭使用劣质煤做饭和取暖,且农村耕作居多,严重的生物质燃烧也是导致农村PM2.5质量浓度的升高的主要原因,农村地面都是泥土道路,会形成严重的扬尘污染,导致PM2.5质量浓度升高。而城市主要来源的机动车排放,工业源排放在2000年都还不突出,从而导致2000年的农村PM2.5质量浓度高于城市区域。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推进,中国城市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农村空气反而变好,首先随着耕作人口的减少,生物质燃烧相应减少,农村人也开始使用天然气烧饭和取暖,进而减少农村区域的PM2.5污染。而城市里的机动车激烈增长和重工业的化工燃料的燃烧,导致城市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以及中国随着巨大人口从农村流动到城市中,有限的城市空间承载着越来越多的人口生活需求,进而导致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空气污染严重加剧。从该结论得出,排除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的扩散和稀释,从污染源头来说,中国城市化进程是导致中国城市污染严重的主要因素。中国城市扩张符合“胡焕庸线”分布格局。以“胡焕庸线”为界限,405个典型城市区域有5.93%(24/405)的位于西北,94.07%(381/405)的城市位于东部。西北的城市区域在2000年其所占城市区域面积为2614.14km2,到2010年城市扩张面积为936.80km2,年均增长率为3.58%。西北典型城市区域人口总量从2000年的426.07万人到2010年的1362.33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1.97%;西北典型城市区域空间特征变化分别为面积加权人口密度增长了2119.22人/km2,面积加权的不透表面覆盖率提高了8.06%,面积加权的夜间灯光指数城均增长了34.67%,面积加权的植被指数增长0.05。而西北城市区域的PM2.5质量浓度从2000年的城市区域面积加权均值为21.43μg/m3到2010年的48.15μg/m3,增长值为26.72μg/m3,增长率为124.69%,年均增长率为12.47%;另外,除去扬尘和海盐成分后,西北地区典型城市PM2.5面积加权质量浓度均值从2000年的8.08μg/m3,增长到2010年的23.99μg/m3,增长值为15.91μg/m3,增长率为196.91%,年均增长率为19.7%。可见,中国西北地区主要是由于扬尘导致PM2.5增长,在2000年,西北地区典型城市区域内扬尘成分所PM2.5质量浓度的比例为62.3%μg/m3,到2010年,扬尘成分所占比例为50.18%,扬尘成分有所减少,但是PM2.5污染总体在增长,这是因为西北地区城市化导致的污染成分在增长。其中除去扬尘和海盐后的PM2.5的年均增长率明显大于含所有成分的PM2.5质量浓度的年均增长率,也就是城市化产生的PM2.5增长显着,而由环境产生的扬尘等变化不显着。得出西北地区导致PM2.5质量浓度增长的主要因素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污染排放。而以“胡焕庸线”以东的94.07%的(381/405)的城市区域在2000年的城市面积为56596.10km2增长到2010年的81422.51km2,城市扩张面积为24826.41km2,是西北地区城市扩张面积的26.50倍,东部的城市面积年均扩张率为4.37%。东部城市人口总量从2000年人口总数的0.71亿人,增长到2010年的3.23亿,其增长人口数量为2.62亿人,是西北人口增长数量的18.71倍,其年均值增长率为36.9%。此外,东部典型城市区域的城市空间特征变化分别为:面积加权人口密度增长了2777.29人/km2,比西北地区的人口密度增长高出658.07人/km2,面积加权的不透水表面覆盖率均值增长了16.73%,是西北地区增长值的2.08倍,面积加权的夜间灯光指数增长了39.58%,高于西北城市区域的夜间灯光指数的增长,面积加权NDVI增长了0.20,是西北城市区域的4倍。东部城市随着较高的城市化发展,同时也伴随着更严峻的PM2.5污染,PM2.5面积加权质量浓度从2000年的14.58μg/m3,增长到2010年的54.63μg/m3;增长值为40.05μg/m3,年均增长率为27.47%,是西北典型城市PM2.5质量浓度增长率的129.29%倍。此外,去尘去海盐后的东部城市区域面积加权PM2.5质量浓度从2000年的12.86μg/m3,增长到2010年的50.03μg/m3,其PM2.5质量浓度加剧了37.17μg/m3,年均增长率为28.9%,比西倍典型区域年均增长率高了9.2%。另外,中国东部城市城市化发展明显高于西北城市,且中国东部城市在2000年的PM2.5污染程度低于西北城市,这主要是因为2000年的时候,中国东部城市城市化导致的污染还不显着,由城市导致的PM2.5排放污染还没有体现出来,而西北城市区域由于常年风沙和扬尘导致PM2.5质量浓度高于东部城市。到2010年,中国东部激烈的城市化进程,随着汽车尾气排放加剧,工业污染排放加重,使得由城市进程导致的PM2.5排放污染成为主导因素,东部城市在2010年的PM2.5污染远高于西北城市。(3)中国城市扩张以及城市特征变化对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为了分析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对中国城市空气污染的影响,基于2010年与2000年的城市扩张数据和城市空间特征变化数据,首先采用单变量回归分析了各空间变量变化与PM2.5质量浓度变化的相关关系。结果得出城市空间紧凑度和NDVI与PM2.5质量浓度变化呈显着负相关,对PM2.5污染具有抑制和减缓作用。人口密度,不透水表面覆盖率和夜间灯光指数与PM2.5质量浓度变化成正相关关系。城市扩张和空间特征变化与PM2.5质量浓度变化的关系显着强度如下:夜间灯光指数>城市空间紧凑度>人口密度>不透水表面覆盖率>城市地域扩张>城市人口扩张>归一化植被覆盖率;夜间灯光指数与PM2.5变化的关系最为明显,其相关系数R为0.76,强相关性,表明中国经济发展对PM2.5质量浓度带来的影响最为显着;城市空间紧凑度和人口密度变化与PM2.5质量浓度变化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5和0.54,中强相关性;不透水表面覆盖率的变化,城市地域扩张和城市人口扩张其与PM2.5质量浓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8、0.37、0.28,为中相关性;NDVI与PM2.5质量浓度的相关性比较小,其R=0.16。结论表明城市特征变化与PM2.5质量浓度的关系均大于城市扩张(人口扩张,城市面积扩张)。仅从单变量变化与PM2.5质量浓度变化关系得出,中国城市特征变化与城市特征空间异质性变化对空气污染的相关关系显着于城市扩张指标(人口扩张,地域面积扩张),特别是城市空间特征变化。因此,在未来城市扩张过程,合理布局城市空间格局不但不会产生污染,还会降低污染排放,对城市空气污染控制与预防带来重要途径。为了进一步分析城市扩张以及城市空间特征变化对城市空气污染的影响,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中国城市扩张及城市特征变化对城市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由于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不单纯为城市化扩张的结果,同时也受城市地形地貌、城市气象条件、生物质燃烧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模型构建过程中,考虑了2000年城市基础特征(建成区面积、人口总数量、紧凑度、人口密度、夜间灯光指数、不透水表面覆盖率、NDVI)、城市气象条件(降雨、气温)、城市地形地貌(高程、坡度、坡向)、生物质燃烧等因素对城市PM2.5污染的影响,把这些空间变量也加入到模型中,成为调整参数,以此来更准确地分析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扩张、城市特征变化、城市空间特征异质性变化对PM2.5污染的影响研究。基于这些影响因素,该研究构建了包含24个自变量的多元回归模型以及包含部分变量的逐步多元回归模型。结论表明包括城市扩张,城市特征变化,城市特征异质性变化和调整参数(2000年基础城市特征,气象条件,城市地形,秸秆燃烧)的多元回归模型能够解析我国PM2.5质量浓度77.8%的变化,其中除去调整参数的影响,城市特征变化对PM2.5质量质量浓度变化的解析力度最强,能解析其39.3%的变化,而城市特征空间异质性能解析其14.9%的变化,二者均大于2000基础城市特征对PM2.5质量浓度变化的解析力度(3.7%),得出中国城市扩张,城市特征变化(城市紧凑度、城市不透水表面覆盖率、植被覆盖率、夜间灯光指数、人口密度)以及城市特征的空间异质性对PM2.5质量浓度变化影响显着。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建设中,城市土地利用格局与政策对建设环境友好,生态和谐的城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孙跃杰[5](2016)在《洛阳156工业遗产群历史研究与价值剖析》文中提出我国目前对于近现代工业遗产的研究仍然处于推进“遗产化”的过程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工业遗产受到关注,得到保护,从地方政府、学界到设计界都在不断探索如何“活态”的保护这些城市文化特色,但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工业遗产认识的仍然存在明显的滞后,特别是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内建设的工业项目,“156项目”是我国现代工业的开端和奠基,它特有的时代特色、历史价值、社会文化价值与科技价值尚待进一步认识和挖掘。洛阳一直以古都着称,新中国成立后,洛阳以“新兴工业城市”的定位成为河南省内首屈一指的工业基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八个新兴重点工业城市之一。“一五”时期的“156项”工程有6个项目落户洛阳,涉及奠定新中国工业基础的能源电力行业、机械制造行业和有色金属行业三大行业,其产品为新中国的工业、农业做出过杰出贡献。其内部有严谨的居住、教育、商业、科研用地规划,至今保存有相对完整的城市肌理和风貌建筑。作为新中国工业遗产的典范,对于洛阳156工业遗产群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可以为我国现代工业遗产的研究奠定基础,也可为全面深入我国现代工业遗产研究领域提供参考。本文梳理了洛阳作为依托于6个国家156重点项目而规划建成的新兴工业城市的历史和六个156项目的建设历史,分析了作为工业遗产群的洛阳涧西现代工业遗产的构成和现状,从工业遗产群的角度推进对于洛阳156工业遗产整体性的遗产化认知。本文利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我国近现代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体系研究》课题组于2014年提出了《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对洛阳156现代工业遗产进行了价值评价,一方面验证了该导则的普适性,同时根据研究对象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特点,修正增加了适合自身研究阐释条文,并构建了洛阳156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理论体系。同时从城市遗产保护和城市文化构建的角度,比较理论研究结果与现状之间的差异,研究其完整性与“群”的突出价值,揭示以洛阳156时期工业遗产为典型代表的我国现代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误区和问题所在。从而对比研究得出的价值评价结果和目前洛阳实施的关于工业遗产的保护现状,发现作为存量丰富,构成复杂的洛阳156工业遗产在尚未进行更深入的价值评价和遗产认知的情况下就迅速消逝的原因。进而在对其进行深入的本体价值评价和再利用潜力研究的基础上的,分别就厂区和历史街区两种不同类型的场地环境,探究工业遗产厂区与建筑改造再利用的规范性工作程序和因地制宜的再利用模式。

韩师光[6](2014)在《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推进,以实现资源全球最佳配置为目标的企业境外直接投资活动迅猛发展,带动着资本等各生产要素跨越国界的转移。境外直接投资在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发达国家创造财富和社会效益是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为资本输出国的经济发展,摆脱资源、人口的限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如今,境外直接投资不再是发达国家的专利,日益成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配置资源和参与国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中国不仅仅是一个资源大国,还是一个人均资源贫乏国。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粗放式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消耗巨大,利用率不高,资源日益成为限制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虽然是一个人口大国,但是人口老龄化的状态,比较优势也不会成为与其他国家竞争的法宝;又因为中国一大批有实力有优势的企业,积极实施了“走出去”战略,加快了国际化步伐,开展了境外工程承包、收购资源、企业并购、境外上市等国际投资与经营活动,充分利用了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广泛参与了国际国内两种市场的竞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都决定了为了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必须走出国门,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间,由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区域和投资行业范围也相继扩大。境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对外开放度提高及经济结构转型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形象也得到了显着提升。然而,伴随着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投资风险问题日益凸显,并已经成为困扰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主要抑制因素。加强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风险控制已经成为不得不尽快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的主旨在于通过分析国内外的境外直接投资风险状态,提出相应的针对我国境外直接投资风险的防范机制构建的建议。本文通过对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现状以及构建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量化模型分析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级别,在借鉴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经验的基础上,从国家宏观层面和企业内部风险治理机制两个角度提出了中国企业境外投资风险控制的建议。本文包括七个部分的内容,先论证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阐述了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再对国内外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相关理论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然后对境外直接投资风险理论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之后对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进行分析;最后从国家宏观层面和企业内部风险治理机制两个角度提出了中国企业境外投资风险控制的建议。通过相关的论述和实证分析,得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形式多样、来源复杂、总体风险规模较大。相较于国内投资,境外直接投资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更加复杂。2.宏观层面的风险控制机制建设是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控制的基础环境。中国企业应对境外直接投资风险的能力不强,因此需要国家从宏观层面对企业的风险控制提供支持。3.强化企业风险管理能力是有效控制境外直接投资风险的根本措施。应对风险的主体是企业,只有强化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才能有效提升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绩效,降低投资损失的可能性。只有从制度层面和企业文化层面构建全员风险防控的体系,才能有效控制境外直接投资风险。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的梳理,提出一个全面并具体的境外直接投资风险的定义,认为境外直接投资风险可以界定为:能引起企业在国境以外与预期结果偏差的直接投资利润的可能性,是指会引起海外企业投资运营变动或者减少企业的盈利率的可能性。2、本文对境外投资风险评估体系进行了完善。国内外学者和学术机构对外投资风险的指标选择和测度具有不同的构建方法。本文在综合世界银行、联合国贸发会议组织,以及Robock、Bennett和Green、Bradley、Rummel和Heenan等投资风险防控专家观点的基础上,将影响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总体归纳为国家风险和企业风险两大类,并最终构建了一个具有不同赋权的风险评估体系。3、本文建立了一个模糊综合风险评价模型(F-AHP)。利用模型,将风险量化,从而指导企业的境外直接投资行为,达到能够预期风险、认知风险、评估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效果。4、本文从内部微观层面和外部宏观层面建立动态的风险防范机制,以实现企业投资风险评价和控制相连接和相促进。

周宏刚[7](2013)在《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形象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印度是全球发展最快的新兴经济体。中印两国的相互认知对于亚洲的繁荣与稳定以及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三家印度英文主流报纸《印度时报》、《印度教徒报》、《印度快报》为研究对象,抽取2003至2011年间与中国相关的4687篇报道。由于印度的官员、受教育阶层以及对外交政策有影响力的人士都讲英语,印度英文媒体对政府的外交决策具有重要的舆论影响力。一般认为,《印度时报》是印度右翼势力的代言人;《印度教徒报》代表左翼政党的利益;《印度快报》对中国保持警惕,但态度较为温和,总体上“中间偏右”。三家报纸的基本上能够代表印度英文媒体对中国的看法。2003年以来,中印关系回暖,经贸交往带动了中印关系的全面发展。虽然中印关系经历了一些挫折,但是两国政府发展友好关系的决心从未动摇,两国全面合作的进程从未中断。反映在舆论界,就是中印关系成为三家报纸持续报道的焦点。9年间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3年的恢复期。2003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是中印友好关系的新起点。《印度时报》关于中国的报道从2002年的76篇迅速增长到2003年的120篇。三家报纸讨论的是要不要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如何评价瓦杰帕伊对中国的访问。第二阶段,2004年到2006年的稳定发展期。由于中印两国的交往已停滞多年,三家报纸对中国有一些好奇,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快速发展,印度应该在哪些方面学习中国,如何开拓中国市场。与此相应的是,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数量稳步增长,反映出中印关系欣欣向荣的景象。第三阶段,2007年到2011年的怀疑挫折期。中印贸易不平衡的加剧、边界问题的悬而未决以及地缘竞争的愈演愈烈,这些都成为中印关系的障碍。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数量持续走高,但是报道倾向开始发生变化,从友好转向猜忌,中国的国家形象开始下滑。本文采用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的方法,以议题为经,以时间为纬,分析了三家报纸在政治、经济、军事等七大议题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呈现出来的中国形象。《印度时报》采用二元对立的框架,把中国看成竞争者和敌对者,处处担心中国,反映出其自卑的心态。《印度教徒报》采用中印一体的框架,把中国看成友好的邻居,折射出其乐观自信的心态。《印度快报》采用对比的框架,既强调在经济上与中国合作,又在政治军事上高度警惕中国。中国形象受到三家报纸报道框架的制约,通过议题的设置、报道数量的多少、报道角度的选择以及报道手法的运用体现出来。《印度时报》最关注的是经济和社会议题,议题设置是“封闭式”的,焦点效应突出,加上故事化手法的运用,能够增强报道的系统性和说服力,但是容易以偏概全,误导读者。《印度教徒报》对政治和文化议题关注较多,议题设置是“开放式”的,议题分散,报道手法比较客观,但是这些都削弱了报道的力度。《印度快报》注重军事和环境议题的报道,关注宏观议题,对事件的历史和国际背景的介绍较多,报道手法客观、冷静,常常采用对比的视角。《印度快报》对中国的立场表面上比较温和,而实际上关注的都是事关全局利益的战略性议题。本文最后从新闻生产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报道框架的各种因素,包括国家利益、市场压力、政党政治、职业理念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在国际传播中,媒体中的国家形象受国家利益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市场和政党政治的压力。三家报纸中不同的中国形象体现了中印关系的复杂性,也反映出中国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中国形象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自身状况的改善。

孟菲[8](2009)在《食品安全的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及其规制研究》文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公众健康,确保食品安全是体现以人为本的基础。可以说,食品安全问题是民生问题、是政治经济问题,也是社会科学发展问题,食品安全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作为经济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我国需要在一段时期内应对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生产技术的改进、生物技术的发展、工业化的推进,促进了食品行业的发展,食品数量安全得到了缓解。与此同时,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视和认知程度越来越高,更加注重食品的质量、营养和卫生安全。进入20世纪中后期以来,食品安全事件的屡屡发生加重了各国消费者的心理负担,世界范围内的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如英国的“疯牛病”、欧洲的“口蹄疫”、亚洲的“禽流感”等,不仅对人类的身体和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或造成重大损害,也给消费者和相关产业造成了十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提高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制定严格的食品安全技术法规和标准,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增强对食品生产各个环节的控制,广泛实施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管理。这就要求涉及食品安全的各利益相关者紧密协作,发挥整体优势,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食品安全问题千头万绪,涉及面极为广泛和复杂,目前我国还缺乏对食品安全的全面系统研究,学术界的研究和各级政府的管理重点主要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方面(即从外部对食品安全如何实施有效监控),对食品安全的生产者、消费者、监管者等利益主体的具体行为选择状况研究不多,对消费者的需求特性、消费意愿及其对安全食品供给的带动作用缺乏准确把握,从而在引导和培育安全食品市场方面所做的理论和实践工作明显欠缺。本论文运用基本经济学理论,以及环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相关原理,采用将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食品安全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分析,就关系食品安全生产、消费与流通环节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实证调研及检验,探讨优质食品开发的经济诱因和深层制度因素,提出相应的开发策略与管理对策,为政府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本文得出的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食品安全具有多主体的利益相关性。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各个的行为主体中,生产者、消费者和监管者三者的关系处理至关重要。农户的生产供给是源头,是基础;企业的生产组织是核心,是关键;消费者需求的满足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是动力,是目标;而政府、第三方组织以及社会媒体的监督是后盾,是保障。(2)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在于消费者意识和消费者需求对食品安全不断提高的客观要求。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认知是促使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前提。(3)具有现代意义的生产组织形式,以“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等多种方式使得农户可以依托于各种各样的行为主体,共同构成我国安全农产品生产者的利益集团,食品生产者组织模式选择、成本收益和对政府规制的反应是影响食品生产者行为的主要因素。(4)食品安全管理的过程就是食品安全各利益相关者不断博弈的过程,基于第七章的博弈分析以及国际经验,我国未来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安排,应该基于各方的博弈分析结果之上。(5)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存在,使得安全食品优质优价的机制难以实现,因此,要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就需要政府介入。政府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一般能带来正的社会净福利,而政府行为的不作为和监管失效,可能造成食品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

何红升[9](2008)在《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管理体系整合的研究和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DNMC是中国第一家专业化的运营公司,由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GNPJVC)和岭澳核电有限公司(LANPC)各出资50%设立,并受这两家业主公司的委托,负责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的安全运行,年发电能力300亿度,是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其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对其战略发展的实现和良好业绩的取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DNMC生产管理体系的基础是遵照HAF003《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建立的核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公司成立以后的五年内,DNMC不断对该质量保证体系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于2003年引入了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2007年分别引入了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初步形成了依托HAF003核安全质量保证体系三体系与原有体系有机单独融合的框架。随着GB/T19001-2000、GB/T24001-2004、GB/T28001-2001三体系的引入,DNMC也发现由于三体系在引入的过程中未能做到统筹考虑,出现了资源争夺和接口协调方面的问题,不得不投入相当大的人力、财力、时间资源维持两个或三个管理体系的运行和认证证书的注册资格的问题,影响了三个管理体系的运作效率,引起了管理层和广大员工的关注。为整合三个管理体系的共同要素,简化内部管理,提高DNMC的整体管理效率,作者于2007年开始了对三个管理体系一体化整合的研究,并争取到相关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于2008年开始相关的整合实践。本文介绍了作者在DNMC在原有的HAF003核电厂质量保证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有机融合,逐步引入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在单体系整合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多体系整合优化的研究和实践。在单体系整合到多体系整合的过程中,DNMC相应地在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业绩,初步证明了体系整合的一定效果,也增加了公司持续进行体系整合的信心。

李晓刚[10](2007)在《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以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战略为主要研究内容,综述了国内外理论界与实业界对光伏产业发展问题展开的相关研究和取得的若干研究成果,并对这些研究进行了评价。归纳总结了关于产业发展问题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分析了传统工业化过程导致的能源与环境危机,以及以光伏技术为代表的新能源在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中的作用。分析了光伏产品的国际国内市场的现状与走势,对产品分类、市场结构、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对国际国内的市场发展规律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市场前景进行了预测,提出了中国光伏产品的市场拓展战略。应用产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从技术、企业、产业、国家四个层面研究了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战略问题。论文探索性地引入光伏技术发展范式和光伏技术发展轨道的概念,对光伏技术的自身发展规律进行了深入剖析,对光伏技术发展过程中的经济问题进行了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光伏技术发展定律,对未来光伏领域的技术发展以及相关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预测,提出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技术选择战略和技术创新战略。论文从企业层面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中国光伏企业的投资价值,对不确定性较大的投资项目应用实物期权的方法分析了其或有价值。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商业模式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中国光伏企业的商业竞争战略。论文从产业层面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光伏产业的产业链、产业链上的价值分配、产业的规模与结构,特别是定量分析了光伏产业的规模经济问题。还分析了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集群特点,提出了我国光伏产业的成长战略。论文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对比了中国光伏产业发展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并归纳总结了可借鉴的经验。着重探讨了中国发展光伏产业的国家战略定位、国家战略体系、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国家政策以及国家战略的实施计划。

二、2001年7~9月份有17人死于电力生产和基建事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7~9月份有17人死于电力生产和基建事故(论文提纲范文)

(1)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与农业发展(1949-198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国内外文献述评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历程
    第一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开端:1949-1957 年
        一、增补旧式农具
        二、改良旧农具、推广新式农具
        三、农业机械化示范
        四、起步阶段农业机械推广的经济效果
    第二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兴起:1958-1965 年
        一、开展农具改革运动
        二、国营拖拉机站的下放与回收
        三、农田机电排灌事业的“跃进”与整顿
    第三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高潮:1966-1978 年
        一、第一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在湖北的召开
        二、农业机械推广的三次“大会战”
        三、农田机电排灌事业的大发展
    第四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调整:1979-1984 年
        一、调整农业机械工业
        二、调整农业机械化服务工作
        三、调整农业机械经营体制
第二章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主体和经营体制
    第一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主体
        一、国家
        二、集体
        三、农户
    第二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经营体制
        一、国家经营
        二、集体经营
        三、农户经营
    第三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经营效益
        一、国营农业机械经营效益
        二、集体经营农业机械经营效益
        三、户营农业机械经营效益
第三章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
        一、湖北省的自然灾害
        二、自然灾害威胁农业生产
    第二节 农村经济体制变革的促进
        一、土地改革与农业机械推广
        二、农业合作化与农业机械推广
        三、人民公社体制与农业机械推广
        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机械推广
    第三节 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内在要求
        一、满足城市和工矿人口区的粮食需求
        二、为重工业发展提供产品销售市场
        三、有利于重工业从农业抽取发展资金
    第四节 湖北省农业机械工业的建立
        一、湖北省农业机械工业发展概况
        二、排灌机械工业
        三、拖拉机及内燃机制造业
        四、水田“三机”制造业
    第五节 湖北省能源工业的壮大
        一、石油工业的建立
        二、城市电力工业的发展
        三、农村小水电站的兴建
第四章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积极作用
    第一节 增强农业抗灾害能力
        一、减轻旱涝灾害破坏
        二、抑制病虫害
    第二节 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一、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二、能够抢季节、保农时
        三、增加粮食产量
        四、缓解粮食供需矛盾
    第三节 增强治理山河能力
        一、兴修水利
        二、促进农田改造
        三、扩大农田面积
    第四节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一、改善种植业结构
        二、繁荣农村副业生产
    第五节 重塑农村劳动力市场
        一、节省农村劳动力
        二、解放农村妇女劳动力
        三、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
        四、提高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
结语 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评析
    一、成效与失误
    二、历史启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3)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对象和内容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资料、研究方法和创新
第一章 解放后沈阳城市的接收和恢复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沈阳城市接收
        一、城市接收前的准备工作
        二、城市接收的过程与实施
    第二节 城市管理和建设工作次第开展
        一、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建立
        二、市政建设恢复
        三、教育、卫生事业进步
    第三节 城市工业的恢复和改造
        一、解放前沈阳工业状况
        二、国营工业的恢复和新建
        三、私营工商业的恢复和改造
    第四节 配合抗美援朝战争动员的城市社会生产运动
        一、全市对抗美援朝战争的支援
        二、配合战争动员进行劳动竞赛和增产节约运动
    第五节 新政权的巩固与城市社会秩序的稳定
        一、收缴武器弹药,确保城市安全
        二、进行城市救济、收容散兵、乞丐和无业游民
        三、封闭妓院,教育改造妓女和暗娼
        四、严禁贩毒吸毒,肃清烟毒流害
        五、镇压反革命运动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规划
    第一节 “重点工业城市”落户沈阳的过程和原因
        一、国家工业发展策略中沈阳地位的确立
        二、“重点工业城市”落户沈阳的原因
    第二节 新的城市规划设计
        一、《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制定基础
        二、《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形成过程
        三、《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具体内容和评价
第三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
    第一节 城市工业飞速发展
        一、铁西区工业的扩充
        二、大东区工业的调整
        三、新工业区的工业建设
    第二节 城市建设逐步完善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
        二、城市公共事业建设大幅度改善
        三、城市公共空间丰富多样化
        四、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的现代化城市居住社区呈现
第四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空间形态重构
    第一节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一、原有工业区的充实和调整
        二、新工业区和工业居民点的规划和兴建
        三、文教区的新建
        四、行政区域迁移和构建
        五、等级化商业区的出现
    第二节 城市空间总体形态及特点
        一、更新与拓展——总体城市形态
        二、扩张与重构——城市形态特征
    第三节 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演变逻辑
        一、城市发展动力综合分析
        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逻辑
第五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社会变迁
    第一节 单位制在城市社会基层管理中占主导
        一、单位制的形成
        二、沈阳地区单位制的特征
    第二节 城市社会人口结构变化
        一、城市人口数量增长
        二、城乡人口结构变动
        三、人口经济结构的变化
        四、女性劳动人口增加及意义
    第三节 科学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突出
        一、科学和教育事业突飞猛进
        二、医疗卫生条件有质的飞跃
    第四节 城市居民生活变迁
        一、城市居民物质生活变迁
        二、城市居民文体娱乐活动丰富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评述
    第一节 沈阳城市发展成就与历史影响
        一、谱写辉煌时代,建成新中国重点工业城市
        二、形成以沈阳为核心的辽宁中部城市产业集群
        三、重构工业城市形态,奠定城市发展格局
        四、城市精神初步形成
    第二节 沈阳城市发展的局限性
        一、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水平落后于工业化
        二、单位制度和企业办社会存在弊端
        三、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改善
        四、三大改造后城市发展缺乏自下而上的动力
结论
    一、革新与辉煌:建国初期城市整体风貌变革
    二、辐射与担当:城市职能的转变
    三、反思与梦想: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与当代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中国PM2.5污染时空演变过程及其与城市扩张和城市特征变化的时空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城市化的研究
        1.2.2 关于城市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1.2.3 关于城市空气污染-PM_(2.5)污染研究
        1.2.4 中国城市化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1.3 存在问题与不足
    1.4 科学问题与创新
    1.5 研究目标与思路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思路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1.6.3 主要研究方法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与技术方法
    2.1 城市生态学理论
    2.2 空间信息技术
        2.2.1 地理信息系统
        2.2.2 遥感技术
        2.2.3 GPS技术
    2.3 数据处理和模型构建
        2.3.1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2.3.2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2.3.3 估算值精度验证模型
        2.3.4 驱动力分析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3.1 研究区域概括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城市地形地貌
        3.2.3 城市气象数据
        3.2.4 生物质燃烧数据
        3.2.5 中国城市扩张模式
        3.2.6 中国城市空间特征
        3.2.7 中国PM_(2.5)地面监测数据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中国PM_(2.5)质量浓度反演
    4.1 遥感PM_(2.5)质量浓度提取
    4.2 PM_(2.5) 浓度遥感提取数据来源
    4.3 气溶胶误差校正
    4.4 气溶胶垂直订正
    4.5 基于GEOS-Chem化学传输模型的PM_(2.5)质量浓度估算
    4.6 基于卫星影像的PM_(2.5)质量浓度估算
    4.7 基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PM_(2.5)质量浓度估算
    4.8 遥感提取PM_(2.5)精度验证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98~2015 年中国PM_(2.5)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5.1 中国近20年PM_(2.5)污染时空分布特征
        5.1.1 中国PM_(2.5)质量浓度变化
        5.1.2 中国PM_(2.5)污染时空分布特征
    5.2 中国省/市PM_(2.5)浓度时空变化特征
    5.3 中国去尘去海盐后的PM_(2.5)污染时空分布特征
    5.4 中国省/市去尘去海盐后的PM_(2.5)污染时空分布特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城市扩张及城市空间特征变化与PM_(2.5)质量浓度变化的时空关系
    6.1 城市空间单元划分
    6.2 城市PM_(2.5)质量浓度与城市特征变化计算方法
        6.2.1 空间变量数据
        6.2.2 空间变量变化
        6.2.3 城市特征空间异质性变化
    6.3 中国城市扩张与PM_(2.5)质量浓度时空关系
        6.3.1 中国城市面积扩张
        6.3.2 中国城市人口扩张
    6.4 中国城市空间形态与PM_(2.5)质量浓度时空关系
    6.5 城市空间特征变化与PM_(2.5)质量浓度变化的关系
        6.5.1 人口密度变化与PM_(2.5)质量浓度时空关系关系
        6.5.2 不透水表面覆盖率变化与PM_(2.5)质量浓度时空关系
        6.5.3 NDVI与PM_(2.5)质量浓度时空关系
        6.5.4 夜间灯光指数与PM_(2.5)质量浓度时空关系
    6.6 城市空间特征异质性变化与PM_(2.5)质量浓度变化关系
        6.6.1 人口密度空间异质性变化与PM_(2.5)质量浓度时空关系关系
        6.6.2 不透水表面覆盖率空间异质性变化与PM_(2.5)质量浓度变化关系
        6.6.3 NDVI空间异质性变化与PM_(2.5)质量浓度变化关系
        6.6.4 夜间灯光指数空间异质性与PM_(2.5)质量浓度变化关系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城市扩张及空间特征变化对PM_(2.5)污染的影响
    7.1 中国城市扩张与空气污染变化趋势
        7.1.1 中国 2000~2010 年城市扩张特征
        7.1.2 中国 2000~2010 年城市自然环境变化特征
        7.1.3 中国 2000~2010 年PM_(2.5)质量浓度时空分布特征
    7.2 城市扩张以及城市特征变化对PM_(2.5)污染变化的影响研究
        7.2.1 空间变量T检验分析
        7.2.2 空间变量变化与PM_(2.5)质量浓度变化单变量回归分析
        7.2.3 空间变量与PM_(2.5)污染变化的多元回归分析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洛阳156工业遗产群历史研究与价值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缘起
        1.1.1 我国城市高速发展与城市文化遗产的濒危
        1.1.2 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与文创产业领域的发展为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了契机。
        1.1.3 关于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工业遗产研究任务紧迫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当前国外关于工业遗产的研究发展概况
        1.2.2 当前国内工业遗产学术领域的研究发展概况
        1.2.3 当前关于新中国现代工业遗产的研究概况
    1.3 研究的目标、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1.4.1 研究的对象与研究内容
        1.4.2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156 项目”与洛阳城市变迁历史
    2.1 新中国156项工业与城市建设背景
        2.1.1 新中国156项工业建设的大背景
        2.1.2“一五”时期新兴工业城市建设概览
        2.1.3“一五”时期典型新兴工业城市规划概览
    2.2 一场从零开始的造城运动——新兴工业城市洛阳的发展轮廓
        2.2.1 洛阳在建国初期城市发展的基础状况
        2.2.2 新时代的开创——新中国156项工程选址洛阳后第一期城市规划
        2.2.3 充实与提高——20 世纪80年代后洛阳城市发展
    2.3 洛阳(涧西区)156 时期城市发展详解
        2.3.1 洛阳涧西区工业择址
        2.3.2 作为新兴工业城市的洛阳涧西区规划详解
        2.3.3“苏联模式”or“洛阳模式”?洛阳市初期城市规划成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洛阳“156 项”工程建设历史研究
    3.1 洛阳“156 项”工程建设历史概览
        3.1.1“156 项”工程在河南省的建设情况
        3.1.2 洛阳“156 项”工程总体状况
    3.2 洛阳“156 项”工程电力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热电厂建设历史
        3.2.1 洛阳热电厂建厂背景
        3.2.2 洛阳热电厂建厂历史
        3.2.3 洛阳热电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3.3 洛阳“156 项”工程机械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滚珠轴承厂建设历史
        3.3.1 洛阳滚珠轴承厂建厂背景
        3.3.2 洛阳滚珠轴承厂建厂历史
        3.3.3 洛阳滚珠轴承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3.4 洛阳“156 项”工程机械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建设历史
        3.4.1 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建厂背景
        3.4.2 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建厂历史
        3.4.3 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3.5 洛阳“156 项”工程机械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矿山机器厂建设历史
        3.5.1 洛阳矿山机器厂建厂背景
        3.5.2 洛阳矿山机器厂建厂历史
        3.5.3 洛阳矿山机器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3.6 洛阳“156 项”工程船舶工业方面的建设——河南柴油机厂建设历史
        3.6.1 河南柴油机厂建厂背景
        3.6.2 河南柴油机厂建厂历史
        3.6.3 河南柴油机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3.7 洛阳“156 项”工程有色金属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建设历史
        3.7.1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建厂背景
        3.7.2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建厂历史
        3.7.3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洛阳156工业遗产分类构成分析
    4.1 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体系框架的构建
        4.1.1 基于生产与辅助设施分类的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
        4.1.2 基于物质与非物质层面的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
        4.1.3 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体系
    4.2 洛阳156工程生产厂区遗产构成与现状分析
        4.2.1 洛阳156工程生产厂区物质遗产构成
        4.2.1.1 洛阳156工程工业厂区整体规划
        4.2.1.2 洛阳156工程工业厂区建筑研究
        4.2.1.3 洛阳156工程厂区生产线与生产设备
        4.2.1.4 洛阳156工程厂区大型构筑物
        4.2.2 洛阳156工业生产厂区非物质遗产构成
        4.2.2.1 洛阳156工业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及技术创新
        4.2.2.2 洛阳156工业企业管理
        4.2.2.3 洛阳156工业遗产档案
        4.2.2.4 洛阳156工业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
    4.3 洛阳156工程配套设施遗产构成与现状分析
        4.3.1 洛阳156工程配套科研高教遗产
        4.3.1.1 洛阳涧西工业区高校和科研院所整体风貌
        4.3.1.2 洛阳涧西工业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典型案例研究
        4.3.2 洛阳156工程住宅街坊建筑分析
        4.3.2.1 洛阳156苏式街坊初始建设情况概览
        4.3.2.2 洛阳156苏式街坊典型案例研究
        4.3.3 洛阳156工业遗产其他配套设施
        4.3.3.1 商业配套构成
        4.3.3.2 文教卫生设施
        4.3.3.3 对外接待建筑
    4.4 整体大于局部之和——洛阳涧西工业区整体风貌
        4.4.1 城市功能分区与路网绿化
        4.4.2 广场景观与沿街整体风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洛阳156工业遗产本体价值评价初探
    5.1 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理论前提
        5.1.1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目标与意义的明确
        5.1.2 国内外关于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研究
        5.1.3 天津大学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的研究进展
    5.2 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剖析
        5.2.1 基于工业建筑单体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5.2.2 基于工业厂区完整性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5.2.3 基于工业遗产群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5.2.4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地域性与时代性特征
    5.3 洛阳156工业遗产分级保护构成层级
        5.3.1 国内学界关于工业遗产分级保护的理论探讨
        5.3.2 洛阳156工业遗产分级保护体系的构建
        5.3.3 基于遗产群理念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初建
    5.4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现状与困境
        5.4.1 遗产or地产——在用中的庞大厂区
        5.4.2 保护or拆迁——老街坊的尴尬境地
        5.4.3 民生改善的呼声与遗产化认知的艰难推进
        5.4.4 保护路径的缺乏与起步缓慢的文创产业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探索
    6.1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动因与目标
        6.1.1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动因与原则
        6.1.2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目标与发展模式
    6.2 洛阳156工业遗产厂区部分的改造再利用探索
        6.2.1 以营建城市副中心为目标的旧厂区整体更新规划——以洛阳第一拖拉机厂为例
        6.2.2 厂区整体搬迁促成的旧厂区整体更新规划——以洛阳铜加工厂为例
    6.3 洛阳156时期工业遗产历史街区部分的改造再利用探索
        6.3.1 长春路历史街区街区复兴方案
        6.3.2 老街坊的活态保护——以10号街坊和36号街坊为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及不足
        1.4.1 论文创新点
        1.4.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境外直接投资风险理论概述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境外直接投资
        2.1.2 境外直接投资风险
        2.1.3 风险防范机制
    2.2 马克思的投资理论及风险防范思想
        2.2.1 马克思的资本投资理论
        2.2.2 马克思关于对外投资风险的论述
    2.3 国内外学者的投资风险理论
        2.3.1 西方学者投资风险理论
        2.3.2 国内学者投资风险理论
        2.3.3 国内外投资风险理论评价
第3章 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现状
    3.1 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3.1.1 探索起步阶段
        3.1.2 稳步调整阶段
        3.1.3 迅速发展阶段
        3.1.4 后危机时代
    3.2 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形式
        3.2.1 政治风险
        3.2.2 经济风险
        3.2.3 文化风险
        3.2.4 法律风险
        3.2.5 企业并购风险
    3.3 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致因分析
        3.3.1 宏观层面的环境性风险因素
        3.3.2 中观层面的结构性风险因素
        3.3.3 微观层面的操作性风险因素
第4章 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量化及案例分析
    4.1 模型构建
        4.1.1 构建指标体系
        4.1.2 数据分析方法——F-AHP 模糊层次分析法
        4.1.3 模型应用实例
    4.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案例分析
        4.2.1 案例一:中国民生银行收购美国联合银行
        4.2.2 案例二: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石油期权交易
        4.2.3 案例三:利比亚局势对我国企业直接投资的影响
第5章 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的国际经验借鉴
    5.1 发达国家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策略
        5.1.1 美国企业的境外直接投资风险规避经验
        5.1.2 日本企业的境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策略
        5.1.3 德国企业的境外直接投资风险管理对策
    5.2 新兴经济体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经验
        5.2.1 韩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规避经验
        5.2.2 新加坡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策略
        5.2.3 中国台湾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管理对策
    5.3 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的启示
        5.3.1 完善投资保护机制是企业防范风险的重要保障
        5.3.2 建立行业协会可增强企业风险防御能力
        5.3.3 提高防范意识和管理能力是企业风险防范的基本前提
        5.3.4 建立配套的服务体系是企业风险防范的重要条件
        5.3.5 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战略是企业风险防范的有效手段
第6章 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机制建构
    6.1 宏观层面的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机制
        6.1.1 创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良好宏观环境
        6.1.2 建立境外投资的风险控制体系
        6.1.3 完善境外投资风险的控制流程
    6.2 微观层面的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机制
        6.2.1 明确企业内部境外投资风险控制目标
        6.2.2 建立健全企业管理人员道德风险防范激励约束机制
        6.2.3 健全企业风险防范制度体系
        6.2.4 构建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风险评价体系
        6.2.5 完善企业境外投资风险管理的其它补充措施
结语
    一、本文的主要结论
    二、不足之处与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情况
致谢

(7)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2 基本统计
    2.1 样本分布
    2.2 报道篇幅
    2.3 稿件来源
    2.4 发稿地点
    2.5 消息来源
3 议题分析
    3.1 政治议题
    3.2 经济议题
    3.3 军事议题
    3.4 文化议题
    3.5 社会议题
    3.6 环境议题
    3.7 科技议题
    小结
4 报道框架与国家形象
    4.1 报道框架与国家形象
    4.2 报道框架的体现
5 新闻生产过程的制约因素分析
    5.1 国家利益
    5.2 市场压力
    5.3 政党政治
    5.4 西方文化
    5.5 职业理念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样本摘要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加会议及课题目录

(8)食品安全的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及其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2.3 主要观点
        1.2.4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5 论文结构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的可能创新
        1.4.2 研究的主要不足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食品安全问题的经济学特征
        2.1.1 监管的时机
        2.1.2 监管工具的选择
    2.2 以食品安全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为前提,建立部门间的协调机构
        2.2.1 利益相关者概念
        2.2.2 各国对利益相关者的管理实践
    2.3 生产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行为反应
        2.3.1 企业食品安全影响因素研究
        2.3.2 企业食品安全生产行为研究
    2.4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反应
        2.4.1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总体认识
        2.4.2 男性和女性对食品安全认知的比较
        2.4.3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反映
    2.5 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研究
        2.5.1 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理论研究
        2.5.2 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实践
    2.6 简要的评述
第三章 食品安全概述及利益相关者分类
    3.1 食品与食品安全:几个问题的界定
        3.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1.2 食品安全研究的学科与技术体系
        3.1.3 食品安全研究的原理
    3.2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3.2.2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
    3.3 食品安全的利益相关者
    3.4 各国食品安全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
        3.4.1 政府的责权
        3.4.2 检验机构的责权
        3.4.3 食品企业的责权
        3.4.4 消费者的责权
        3.4.5 国际机构的责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食品安全的生产者行为分析
    4.1 相关理论
        4.1.1 安全食品的供求理论
        4.1.2 企业动机理论
        4.1.3 企业行为经济学理论
        4.1.4 食品质量管理理论
        4.1.5 小结
    4.2 食品生产者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分析模型
    4.3 食品生产企业采取食品安全行动的决策分析
        4.3.1 影响食品生产者质量安全控制的因素
        4.3.2 企业采取食品安全控制措施的方法
        4.3.3 企业采取食品安全行动的决策
    4.4 食品生产企业采取食品安全措施的成本收益分析——以山东莱阳龙大企业集团生产的冷冻菠菜应对日本SPS 为例
        4.4.1 冷冻菠菜常规生产成本分析
        4.4.2 企业采取相应质量控制措施的新增成本分析
        4.4.3 企业实行有效应对措施后新增收益计算
    4.5 企业申请实施HACCP 的成本收益分析
        4.5.1 企业申请和实施HACCP 的成本分析
        4.5.2 企业实施HACCP 的主要收益分析
        4.5.3 相关案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食品安全的消费者行为分析
    5.1 相关理论
        5.1.1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意识
        5.1.2 食品安全治理过程中的消费者反映及其效应
        5.1.3 影响食品安全治理过程中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5.1.4 安全食品购买行为的理论分析
    5.2 食品安全消费者行为的调查分析
        5.2.1 数据与方法
        5.2.2 调查主要内容
        5.2.3 描述性分析
        5.2.4 调查结论
        5.2.5 食品安全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5.3 安全食品的购买选择行为实证模型分析
        5.3.1 模型的理论假设
        5.3.2 模型及估计方法
        5.3.3 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5.4 保障食品安全消费的对策建议
        5.4.1 政府应实行疏导式管理,引导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的需求
        5.4.2 企业应切实提高安全食品的质量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食品流通渠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分析——以生鲜食品为例
    6.1 生鲜食品的流通渠道
        6.1.1 农贸市场的生鲜食品流通渠道
        6.1.2 连锁超市流通渠道
    6.2 生鲜食品流通渠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6.2.1 农贸市场生鲜食品流通渠道中的食品安全
        6.2.2 连锁超市生鲜食品流通渠道中的食品安全
    6.3 我国连锁超市食品安全的现状及问题
        6.3.1 连锁超市食品安全的现状
        6.3.2 超市行业食品安全方面需要正视和解决的突出问题
    6.4 连锁超市与农户的连接
        6.4.1 “超市+生产基地+农户”
        6.4.2 “超市+农业合作社+农户”
        6.4.3 “超市+农户”
        6.4.4 “超市+批发市场+农户”
    6.5 食品安全与食品贸易的相互影响
        6.5.1 国际食品贸易中的技术壁垒
        6.5.2 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
        6.5.3 对策思考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食品安全的利益相关者博弈分析
    7.1 食品安全博弈中的行为主体归类
    7.2 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
        7.2.1 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博弈
        7.2.2 食品生产企业之间的博弈
        7.2.3 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博弈
        7.2.4 食品生产企业和监管者的博弈
        7.2.5 监管人员与主管部门之间的博弈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食品安全的政府规制
    8.1 食品安全规制基本问题
        8.1.1 政府规制的概念
        8.1.2 食品安全规制的概念与实施主体
        8.1.3 食品安全规制的经济学依据
        8.1.4 食品安全规制方法和标准
    8.2 食品安全规制的成本收益分析
        8.2.1 规制影响评估的方法
        8.2.2 食品安全规制的收益分析
        8.2.3 食品安全规制的成本分析
        8.2.4 食品行业管制重点领域的确定原则——成本收益比较
    8.3 政府规制对食品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8.4 他山之石——美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规制
        8.4.1 美国食品安全规制的组织体系
        8.4.2 美国食品安全规制的法律法规体系
        8.4.3 HACCP 管理技术监管
        8.4.4 缺陷食品召回制度
    8.5 我国的食品安全规制现状及存在问题
        8.5.1 我国食品安全规制现状
        8.5.2 我国食品安全规制存在的问题
    8.6 加强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管制的对策
        8.6.1 政府需要强化食品安全规制
        8.6.2 推广采用“风险性分析”的方法
        8.6.3 对食品安全市场失灵的政府矫正
        8.6.4 对食品安全政府失灵的自发矫正
        8.6.5 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政府规制基础环境
        8.6.6 加大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发投入
        8.6.7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国际合作
        8.6.8 加强对规制者的规制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
    9.1 论文主要结论
    9.2 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相关研究
附录二:我国安全农产品认证情况
附录三:消费者安全食品购买行为调查表

(9)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管理体系整合的研究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三个标准体系的介绍
    1.3 核电管理法规介绍
第2章 在体系整合前的 DNMC 管理体系介绍
    2.1 DNMC 情况介绍
    2.2 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总体情况介绍
    2.3 DNMC 成立初期的管理体系介绍
第3章 DNMC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整合
    3.1 GB/T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的引入与整合
    3.2 GB/T280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引入与整合
    3.3 DNMC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系统整合
        3.3.1 单体系分别通过认证后 DNMC 的管理现状
        3.3.2 单体系分别通过认证后存在的问题
        3.3.3 多体系整合的可行性分析
        3.3.4 DNMC 多体系整合的实践
第4章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合的初步效果
    4.1 认证机构外审方面的结论
    4.2 2008 年度公司业绩的具体表现
第5章 对 2009 年及未来体系整合的展望
    5.1 文件整合
    5.2 管理体系运行整合——作业整合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附录 1:DNMC 质量保证体系与 GB/T-19001 的对标、偏差分析及改进方案
附录 2:表 GB/28001-2001 与 GB/T24001-2004、GB/T19001-2000 之间相应章条间的对应关系

(10)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光伏产业发展问题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产业发展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产业发展问题研究的传统理论
        2.1.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1.2 罗斯托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2.1.3 平衡增长理论
        2.1.4 不平衡增长理论
    2.2 产业发展问题研究的现代理论
        2.2.1 产业集群理论
        2.2.2 产业融合理论
        2.2.3 产业生态理论
        2.2.4 产业关联理论
    2.3 产业发展问题研究中的技术经济分析
        2.3.1 产业关联的技术经济分析
        2.3.2 产业技术转换的经济分析
    2.4 产业发展技术经济研究中的前沿问题
        2.4.1 项目层面的前沿问题
        2.4.2 企业层面的前沿问题
        2.4.3 产业层面的前沿问题
        2.4.4 国家层面的前沿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光伏产业发展的能源与环境背景
    3.1 工业化进程引发的全球性能源危机
        3.1.1 世界工业化的进程与模式
        3.1.2 工业化进程引发的全球性能源危机
        3.1.3 世界能源的消费特点
        3.1.4 传统发展模式下的世界性环境危机
    3.2 增长的极限与可持续发展
        3.2.1 罗马俱乐部与增长的极限
        3.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3 中国高速现代化面临的能源与环境问题
        3.3.1 中国的能源资源
        3.3.2 制约中国迅猛发展的能源瓶颈
        3.3.3 中国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3.3.4 中国可持续发展必须选择可再生能源
    3.4 能源技术的发展概论
        3.4.1 能源技术的发展历程
        3.4.2 传统不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
        3.4.3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3.4.4 二次能源技术的发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伏产品的市场分析
    4.1 光伏产品概述
    4.2 世界光伏产品市场
        4.2.1 世界光伏产品市场现状
        4.2.2 影响世界光伏产品发展的主要因素
        4.2.3 世界光伏产品发展趋势与预测
    4.3 中国光伏产品市场
        4.3.1 中国光伏产品现状
        4.3.2 中国光伏产品前景
        4.3.3 中国光伏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4.4 中国光伏产品市场的拓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光伏技术轨道与中国光伏产业的技术创新战略
    5.1 光伏技术的发展范式
        5.1.1 技术范式理论
        5.1.2 光伏技术范式
    5.2 现代光电技术基础上的光伏技术
        5.2.1 光伏技术原理
        5.2.2 光伏技术核心-太阳能电池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5.2.3 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
        5.2.4 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分类
        5.2.5 晶体硅太阳电池生产工艺
    5.3 光伏技术轨道与光伏技术发展定律
        5.3.1 技术演化与技术轨道
        5.3.2 光伏技术发展的技术轨道
    5.4 光伏技术发展的展望与中国光伏技术的战略选择
        5.4.1 光伏技术未来发展展望
        5.4.2 中国光伏技术的战略选择
    5.5 中国光伏产业的技术创新战略
        5.5.1 中国光伏产业的技术升级战略
        5.5.2 中国光伏产业的技术延伸战略
        5.5.3 中国光伏产业的技术推广战略
        5.5.4 中国光伏产业的技术普及战略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光伏企业的商业竞争战略
    6.1 中国光伏企业的现状与在世界的行业地位
        6.1.1 中国光伏企业概况
        6.1.2 中国光伏企业在世界的行业地位
        6.1.3 世界资本市场中的中国光伏企业
    6.2 中国重点光伏企业产能与竞争力
        6.2.1 光伏领军企业——无锡尚德公司
        6.2.2 光伏企业的新军——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6.2.3 中国最大的光伏组件企业——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
        6.2.4 产学研结合型企业——上海交大国飞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6.2.5 技术导向型企业——武汉日新科技有限公司
    6.3 中国光伏企业各成长阶段的竞争力
        6.3.1 初创和学习发展期的竞争力
        6.3.2 学习与快速成长期的竞争力
        6.3.3 技术创新、规模扩张期的竞争力
        6.3.4 组织创新、企业整合期的竞争力
    6.4 案例研究:典型上市光伏企业投资期权价值分析
        6.4.1 无锡尚德集团投资期权价值分析
        6.4.2 天威保变公司投资期权价值分析
        6.4.3 航天机电公司投资期权价值分析
        6.4.4 典型企业的投资期权价值比较
    6.5 中国光伏企业的商业竞争战略
        6.5.1 政策扶持的商业竞争战略
        6.5.2 “两头在外”的商业竞争战略
        6.5.3 上市融资的商业竞争战略
        6.5.4 技术集成的商业竞争战略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光伏产业的集群发展战略
    7.1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过程
    7.2 中国光伏产业的产业链
        7.2.1 中国光伏产业产业链概况
        7.2.2 产业链各节点的发展情况
        7.2.3 各节点利润分配
        7.2.4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7.2.5 中国主要光伏企业在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
    7.3 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与规模经济
        7.3.1 中国光伏产业的规模
        7.3.2 中国光伏产业的规模效益
        7.3.3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竞争环境
        7.3.4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机会窗口
        7.3.5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行业风险
    7.4 中国光伏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7.4.1 中国光伏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
        7.4.2 光伏产业集群发展特点与问题
        7.4.3 中国光伏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
    8.1 西方国家发展光伏产业的国家战略
        8.1.1 日本光伏产业的发展及国家战略
        8.1.2 德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及国家战略
        8.1.3 其他西方国家光伏产业的发展及国家战略
    8.2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及借鉴的经验
        8.2.1 中国光伏产业与西方国家的差距
        8.2.2 中国发展光伏产业可以借鉴的国外经验
    8.3 中国发展光伏产业的国家战略定位
        8.3.1 中国是世界太阳能市场的新兴力量
        8.3.2 中国正成为世界光伏产品制造中心
        8.3.3 中国应成为世界光伏技术研发中心
    8.4 中国发展光伏产业的国家战略
        8.4.1 “十一五”规划的能源发展战略
        8.4.2 中国发展光伏产业的总体战略方针
    8.5 中国发展光伏产业的国家政策
        8.5.1 中国发展光伏产业的政策方针
        8.5.2 中国发展光伏产业的政策建议
    8.6 中国光伏产业国家战略的工程计划
        8.6.1 无电村通电计划
        8.6.2 “绿色屋顶”计划
        8.6.3 “大漠光电”计划
        8.6.4 农村离网光伏发电计划
        8.6.5 开阔地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建设计划
        8.6.6 绿色城市计划
        8.6.7 光伏产业腾飞计划
        8.6.8 光伏产业计划设施的工作建议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论文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四、2001年7~9月份有17人死于电力生产和基建事故(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北省农业机械推广与农业发展(1949-1984)[D]. 冯兵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
  • [2]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3]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D]. 李响.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4]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中国PM2.5污染时空演变过程及其与城市扩张和城市特征变化的时空关系研究[D]. 王桂林.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1)
  • [5]洛阳156工业遗产群历史研究与价值剖析[D]. 孙跃杰. 天津大学, 2016(11)
  • [6]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问题研究[D]. 韩师光. 吉林大学, 2014(09)
  • [7]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D]. 周宏刚.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
  • [8]食品安全的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及其规制研究[D]. 孟菲. 江南大学, 2009(04)
  • [9]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管理体系整合的研究和实践[D]. 何红升. 上海交通大学, 2008(S2)
  • [10]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李晓刚. 吉林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2001年7月至9月,17人死于电力生产和基础设施事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