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花坛的设计、施工及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吴春梅[1](2021)在《第27届广州园博会G4展园立体花坛营建技术解析》文中指出广州作为闻名国内外的一座花城,特别重视城市绿化,立体花坛作为一种造型独特、表现形式多样的绿化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城市的园林绿化水平。以公司承接的第27届广州园林博览会"鱼跃龙门"为例,通过实例分析详细介绍了立体花坛施工过程,从立体花坛植物选择与配置、栽培基质改良、施工工艺、后期管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植物选择上以枝叶细小、植株低矮为主,新型穴盘苗的应用,可有效延长植物观赏时间;栽培基质以壤土∶泥炭∶珍珠岩∶多效药肥=1∶1∶1∶0.5组成混合基质,改良后的基质可有效减少后期病虫害;按照骨架安装--灌溉管线安装--植物固定--后期管养的施工工艺进行立体花坛的制作。通过立体花坛实例总结,旨在为广州地区立体花坛营建提供一定参考。
金心怡[2](2021)在《“植物马赛克”——浅谈立体花坛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与管理》文中认为立体花坛代表了当下园艺发展的水平。优秀的立体花坛作品首先需要形象的造型,更需要符合环境和文化建设的主题意境,从而传达其主旨意义。在国内和国外,立体花坛正在快速发展,已成为重大活动庆典和节假日期间必备的景观之一,倍受人们关注。对近年来关于立体花坛的文献进行综述,为日后立体花坛景观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舒兴明[3](2021)在《园林小品立体造型花坛在城市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针对城市立体花坛的特点与功能,例如观赏效果好、节约资源、满足城市绿色发展需求等,进行合理性的分析,并简单介绍合理运用立体花坛的重要价值,提出其在园林小品当中的具体运用,取得较好的景观观赏效果,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良好借鉴。
张艳[4](2021)在《立体花坛布置技术要点——以宜兴市丁蜀镇立体茶壶景观为例》文中提出立体花坛是指将一年生或多年生小灌木或草本植物种植在二维或三维的立体构架上而形成的植物艺术造型。立体花坛的观赏价值高、空间艺术感强,在城市园林设计中运用广泛。以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立体茶壶景观为例,从多方面说明立体花坛从设计到施工再到后期养护等各项工作中所涉及的技术要点。
王鹏[5](2020)在《沈阳地区花境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花境(Flower border)是一种新兴的花卉应用形式。近年来,沈阳地区的公园绿地、街道绿地等也开始出现花境,并且花境受到了沈阳居民的喜爱。本研究以沈阳地区花境为研究对象,利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沈阳地区花境的数量、类型、分布、花境植物的种类进行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调查的花境植物进行综合评价,以沈阳世博园为试验场地进行花境设计应用,旨在为沈阳地区花境的广泛应用中植物材料选择提供参考价值和应用范例。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调查了沈阳地区花境的数量、类型与分布情况。利用实地调查的方法,一共调查了沈阳地区70个园林绿地,有23个典型花境。其中有7个公园存在花境,有1个街道存在花境,各类大学校园没有花境。发现的花境类型主要有林缘花境、林下花境、防护型花境、单面观花境、岛状花境、滨水花境。花境分布的特点是:沿着浑河流向进行分布,其中沈阳世博园花境数量最多、分布最为密集。除了23处花境之外,沈阳地区地栽的花卉主要应用形式是花带、花坛和花海。2.调查了沈阳地区花境植物的种类。对沈阳地区70个园林绿地中的23个花境进行了植物种类调查,一共有186种,隶属于63科153属177种。其中多年生花卉93种,落叶花灌木或小乔木有29种,观赏草25种,一二年生花卉22种,水生植物7种,常绿花灌木或小乔木6种,藤本类植物4种。3.进行了沈阳地区花境植物综合评价。以186种花境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沈阳地区花境植物综合评价体系。沈阳地区花境植物综合评价等级分为4个等级,Ⅰ级为优秀,有33种;Ⅱ级为良好,有62种;Ⅲ级为一般,63种;Ⅳ级为差,有28种。评价结果为沈阳地区花境的广泛应用中植物材料选择提供参考价值。4.进行了沈阳世博园花境设计与实施。以沈阳世博园为试验场地,在场地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设计构思,然后利用沈阳地区花境植物综合评价结果指导花境设计中花境植物种类的选择,之后进行了花境设计与施工,使花境项目落地实施,并且进行了后期养护管理工作。选用的47种花境植物中,Ⅰ级花境植物17种,Ⅱ级花境植物19种,Ⅲ级花境植物11种;多年生花卉数量要比其他类型具有明显优势,并且适当了增加观赏草和花灌木的数量。成功设计出一处花境实例,为沈阳地区花境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案例参考。
路覃坦[6](2020)在《节日摆花技术要点探析——以昌平区的工程实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指出了节日摆花是园艺造景的重要组成形式之一,在烘托节日气氛、美化城市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历经30多年的发展,节日摆花在花坛设计、摆花用材、花坛施工和养护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技术变化,运用北京市昌平区近年的节日摆花工程典型案例,探析了当前节日摆花的主要技术特点和对应的新技术本地实践,以期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
沈野磊,宋凯伟,成清华,王逸敏[7](2020)在《浅谈评比花坛的设计施工与养护》文中认为为了保持花坛全年花开的长期效果,上海地区根据春夏秋冬的不同季节并配合时令节日对花坛进行一年4次或以上的更换,也就是业界俗称的"四季花坛"。自2009年以来,上海市公园管理事务中心和上海市公园协会每年都会举行园艺花坛的评比活动,上海市16个区参加评选的公园均使出绝活,布置美轮美奂的花坛进行"PK"。世纪公园、曲阳公园、长风公园、中山公园、上海植物园、上海动物园等花坛布置形式在申城一直名列前茅,技艺精湛的布
刘燕[8](2019)在《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海绵城市设施研究 ——以深圳地铁6号线长圳车辆段为例》文中认为在当前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轨道交通建设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海绵城市是解决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等问题的重要举措;但是,目前将海绵城市技术应用于轨道交通建设的实际工程非常少。因此,作者结合参与的《海绵城市理念在地铁建设中的应用研究》(合同编号:DT306-KY002/2018)科研项目,从雨洪管理和技术创新的角度对海绵城市在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进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为了避免参数选择性、计算性、方案性等失误,采用“先计算、后验证”的思路,选用了容积法、水量平衡法、暴雨管理模型(SWMM)三种定量分析方法,分别计算设施规模,相互比较和验证,并全面评价海绵城市布置方案的效果。在论文构成上,首先,界定了相关概念,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以及轨道交通雨洪管理的研究现状;其次,进行了轨道交通领域应用海绵城市技术的障碍和必要性分析,提出了海绵城市规划原则及设计目标;接着,详细阐述了容积法、水量平衡法、SWMM的基本原理、应用步骤,为第5章案例分析做好铺垫;然后,以深圳地铁6号线长圳车辆段为研究对象,借助容积法和水量平衡法计算需求调蓄容积,并确定设施规模;最后,利用SWMM从径流总量控制率、径流峰值控制率、面源污染控制率等层面,探讨了海绵城市设施在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效果。根据上述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1)作为减轻面源污染的有效手段,研究海绵城市设施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是十分必要的;(2)目前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海绵城市技术,存在着规划管理、具体设计两个层面的问题和障碍;(3)结合海绵城市理念及轨道交通的功能性原则,提出了适用于轨道交通建设的海绵城市规划原则和设计指标;(4)通过容积法、水量平衡法的计算和自评,所确定的海绵城市方案具有可行性;(5)SWMM模拟结果显示,在正常降雨条件下,海绵城市设施在轨道交通中的雨洪管理效果显着,但效果随降雨重现期的增大而呈递减趋势;(6)在本次海绵设计方案中提出的创新设施具有针对性,能最大限度契合地铁车辆段建筑特点,实现海绵城市设施的系统功能,具有较高的参考、借鉴意义。综上所述,本研究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特殊性,首次将海绵城市理念和技术应用于轨道交通项目,拓宽了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范围,具有可实施性和创新性。
刘文娜[9](2019)在《深圳市福田区立体绿化评价与优化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城市立体绿化景观营建的相关研究为基础、深圳市福田区立体绿化现状的实地调研所获取的资料为依据,参照相关文献从福田区选取道路、立交桥、窗口单位、商业区、居住区五个不同调查区块,对各个区块按最能体现福田区立体绿化建设现状原则选取53个调查地点,并结合调查地点总结城市立体绿化主要形式。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根据所总结的城市立体绿化理论知识与深圳市福田区立体绿化建设现状从植物结构、景观结构、生态效应、社会价值四个方面选择14个评价因子创建评价指标体系,对福田区立体绿化现状进行综合评价。针对福田区立体绿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出促进深圳市福田区立体绿化建造的指导性策略;选择各区块具有代表性的实施案例进行分析,总结适合不同区块的实施性优化方案,并在调查范围内的选取一些代表性调查地点进行模拟优化改造,将论文研究的理论成果应用于实践当中,做到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印证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根据所总结的城市立体绿化主要形式与作用,确定评价层次、评价因子;(2)根据国家与地方立体绿化相关政策、技术导则文件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标准;(3)咨询专业人士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校核,并组织40人专业小组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其重要性是依次是植物结构、景观结构、社会价值、生态效应;(4)进行实地调研收集文字、图像数据,对53个调查地点根据评价模型得出评价结果,综合得分高低分别为商业区、窗口单位、道路、居住区与立交桥。(5)总结评价结果,针对福田区立体绿化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理论知识提出促进立体绿化发展的指导性理论。(6)每个调查区块选取代表性案例进行分析、借鉴,再通过模拟优化设计总结出各区块立体绿化优化方案。
郑欣仪[10](2019)在《野花组合在园林及自然景观中的应用与实践 ——以平天湖公园野花景观的营造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丰富,与此同时人们面对着更大的精神压力,这一点在大城市中尤为凸显,很多城市居民充斥着疲倦和懈怠感。急需通过旅游的方式放松身心,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对景观的需求越来越多。野花组合作为新型的花卉造景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有一定必然性与可行性,并且呈现一种很好发展态势。但野花组合在我国的发展应用还是处于起步阶段,近几年才逐渐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作为自然生态的新型造景方式、其应用方式比较单一,虽然当下的户外景观打造中,野花景观已是较为多见。不过其常常作为城市公园一角、道路一侧、或者私家花园的配景出现,却少有整体以野花组合景观设计的实际应用。本文旨在通过对与花卉相关的造景方式的概念特点的界定,野花组合相关案例的分析,系统的的剖析了野花组合造景方式的特点和优势,完成实际案例池州平天湖湿地公园野花景观的营建,为野花组合这一花卉造景方式的广泛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其内容主要包括:(1)通过文献查阅法,系统性的阐述了野花组合这一花卉造景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发展现状;其次通过比较研究法,研究花海、花境、花坛的定义和特点,总结了野花组合的独特优势。(2)通过与野花组合应用相关的花卉色彩学理论,交互性景观理论,景观生态学,景观可持续理论和群落学理论,分析了野花组合的理论基础。(3)通过野花组合的案例分析,深入的研究了城市公园、道路景观、工矿废地、城市公共绿地、私家庭院等六个不同的应用案例,总结了人工营造野花组合景观的技术方法和常见配置。(4)通过实际案例,池州平天湖野花景观的人工营造。在设计、施工和后期的结果调查等方面总结归纳野花组合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人工构建野花组合景观的可行性。
二、浅谈花坛的设计、施工及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花坛的设计、施工及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第27届广州园博会G4展园立体花坛营建技术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立体花坛植物选择 |
2.1 立体花坛植物选择的标准 |
(1)以枝叶细小,植株紧密、萌蘖性强,耐修剪的观叶植物为主。 |
(2)以缓慢生长的多年生植物为主。 |
(3)以实用性强,抗病性强的植物为主。 |
2.2 穴盘苗技术应用 |
3 立体花坛基质改良 |
3.1 基质选择原则 |
3.2 立体花坛栽培基质改良 |
4 立体花坛施工工艺 |
4.1 立体花坛的骨架安装 |
4.1.1 泥土地上安装基座 |
4.1.2 骨架结构上安装基座 |
4.2 电缆和灌溉管线埋设 |
4.3 立体花坛植物的固定 |
4.3.1 种植层制作 |
4.3.2 立体花坛植物种植 |
4.3.3 养护管理 |
(1)灌溉。 |
(2)修剪。 |
(3)病虫害防治。 |
5 结论与讨论 |
(2)“植物马赛克”——浅谈立体花坛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与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立体花坛概述 |
1.1 起源 |
1.2 立体花坛的意义 |
1.2.1 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较长的观赏期。 |
1.2.2 重复利用率高。 |
1.2.3 文化内涵丰富。 |
1.2.4 几乎不受场地限制。 |
1.2.5 循环利用,节约资源。 |
1.2.6 符合城市发展的需求和效率。 |
1.3 花坛的分类 |
1.3.1 按花材分为盛花花坛、模纹花坛。 |
1.3.2 按坛面花纹图案分为造型花坛和造景花坛。 |
1.3.3 |
1.3.4 按内部骨架结构分梯架式花坛、立体式花坛。 |
1.4 立体花坛的作用 |
1.5 立体花坛的设计原则 |
2 立体花坛的应用 |
2.1 施工 |
2.1.1 制作骨架结构。 |
2.1.2 装配供水系统。 |
2.1.3 装土。 |
2.1.4 放样。 |
2.1.5栽种植物。 |
2.1.6 栽后修剪。 |
2.1.7 收尾工作。 |
2.2 后期维护 |
2.2.1 水分管理。 |
2.2.2 缺株补植。 |
2.2.3 适当施肥。 |
2.2.4 除草。 |
2.2.5 适时修剪。 |
2.2.6 病虫害防治。 |
2.2.7 看护管理。 |
2.2.8 日常安全检查。 |
2.3 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2.3.1 前期设计需严谨。 |
2.3.2 丰富的细节需要较高的施工工艺。 |
2.3.3 养护难度大。 |
2.3.4 造价较高。 |
3 发展前景 |
3.1 设计观念要创新,以人为本 |
3.2 与城市景观相融合,注重形式美 |
3.3 选材需科学,注重生态性 |
3.4 增加科技投入,精细养护管理 |
3.5 |
4 立体花坛应用分析 |
4.1 在南北方的应用及对比 |
4.1.1 共性。 |
4.1.2 差异性。 |
4.2 在南北方的应用实例及对比 |
(3)园林小品立体造型花坛在城市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立体花坛的特点与功能 |
2 立体花坛的具体运用 |
2.1 设置立体花坛的必要性 |
2.2 正确认识园林工程立体花坛功能 |
2.3 优化立体花坛设计 |
2.4 加强立体花坛施工质量控制 |
3 结语 |
(4)立体花坛布置技术要点——以宜兴市丁蜀镇立体茶壶景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立体花坛方案设计理念 |
1.1 主题立意明确 |
1.2 与周边环境保持和谐 |
1.3 展现当地特色 |
2 立体花坛施工要点 |
2.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
2.2 立体构架制作要点 |
2.3 外骨架制作要点 |
2.4 构件的连接要点 |
2.5 植物种植施工要点 |
3 立体花坛养护方法 |
3.1 水分管理 |
3.2 施肥和修剪 |
3.3 病虫害防治 |
3.4 做好记录 |
4 结语 |
(5)沈阳地区花境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花境概述 |
1.1.1 花境的概念 |
1.1.2 花境的起源与发展 |
1.1.3 花境的分类与特点 |
1.1.4 花境与其他花卉应用形式的区别 |
1.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1.2.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沈阳地区花境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
2.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沈阳地区花境的数量、分布与类型分析 |
2.2.2 沈阳地区花境植物种类分析 |
2.2.3 沈阳地区其他花卉应用形式分析 |
第三章 沈阳地区花境植物综合评价 |
3.1 研究对象与沈阳地区花境植物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1 判断矩阵的构造及一致性检验和总排序值的计算 |
3.1.2 沈阳地区花境植物综合评价标准的确定 |
3.1.3 沈阳地区花境植物综合评价等级的确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沈阳世博园花境设计与实施 |
4.1 场地分析 |
4.1.1 区位分析 |
4.1.2 场地现状分析 |
4.2 设计的主题、理念与原则 |
4.2.1 设计主题 |
4.2.2 设计理念 |
4.2.3 设计原则 |
4.3 详细设计 |
4.3.1 植物设计 |
4.3.2 施工设计 |
4.3.3 景观节点设计 |
4.3.4 花境效果图设计 |
4.3.5 花境植物定植 |
4.3.6 实景效果图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6)节日摆花技术要点探析——以昌平区的工程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节日摆花设计 |
2.1 节日摆花设计与时代主题 |
2.2 节日摆花设计与地域特色 |
2.2.1 地域历史特色文化———大运河源头 |
2.2.2 地域农业特色———昌平“一花三果” |
2.3 节日摆花设计与立地条件 |
2.4 节日摆花设计与成本控制 |
3 花材选择与处理 |
3.1 花材选择 |
3.2 花材处理 |
3.2.1 五色草矮化处理 |
3.2.2 北京小菊网罩处理 |
3.2.3 特制草皮卷的制作 |
4 花坛施工与养护 |
4.1 灌溉及滴箭技术 |
4.2 花材更换 |
4.3 看护与撤花 |
5 结语 |
(7)浅谈评比花坛的设计施工与养护(论文提纲范文)
案例背景 |
PDCA实施过程管理 |
管理心得 |
总结 |
(8)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海绵城市设施研究 ——以深圳地铁6号线长圳车辆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理论意义 |
1.3.3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1.7 论文创新点 |
1.8 研究难点 |
1.9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海绵城市 |
2.1.2 低影响开发 |
2.1.3 轨道交通 |
2.2 低影响开发与海绵城市研究现状 |
2.2.1 国外低影响开发的研究现状 |
2.2.2 国内海绵城市的研究现状 |
2.2.3 低影响开发与海绵城市研究评述 |
2.3 轨道交通雨洪管理研究现状 |
2.3.1 轨道交通建设污染物相关研究现状 |
2.3.2 轨道交通建设防排水相关研究现状 |
2.3.3 轨道交通建设雨洪管理研究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与海绵城市结合的必要性分析 |
3.1 传统海绵城市设计思路 |
3.2 传统海绵城市设施类型 |
3.3 轨道交通建设与海绵城市结合的必要性分析 |
3.3.1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与普通建筑的异同点 |
3.3.2 现有轨道交通排水系统及其存在的问题 |
3.3.3 轨道交通建设与海绵城市结合的必要性 |
3.4 轨道交通建设中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障碍 |
3.4.1 规划管理层面 |
3.4.2 具体设计层面 |
3.5 轨道交通建设中海绵城市的规划原则 |
3.6 轨道交通建设中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
3.6.1 普通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
3.6.2 轨道交通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轨道交通项目中的海绵城市设施计算方法 |
4.1 容积法 |
4.1.1 方法引入 |
4.1.2 基本理论 |
4.1.3 计算步骤 |
4.1.4 优势与不足 |
4.2 水量平衡法 |
4.2.1 方法引入 |
4.2.2 基本理论 |
4.2.3 计算方程 |
4.2.4 优势与不足 |
4.3 SWMM |
4.3.1 模型选择 |
4.3.2 基本理论 |
4.3.3 应用步骤 |
4.3.4 优势与不足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案例分析—长圳车辆段海绵城市设施 |
5.1 长圳车辆段概况 |
5.2 工程建设条件 |
5.2.1 地质条件 |
5.2.2 气候条件 |
5.2.3 竖向条件 |
5.2.4 下垫面现状 |
5.3 研究区域排水体系 |
5.4 研究区域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
5.5 海绵城市设施的选择及创新 |
5.6 容积法及水量平衡法确定设施规模 |
5.6.1 容积法计算 |
5.6.2 计算方案自评 |
5.6.3 水量平衡法检验 |
5.7 长圳车辆段海绵城市整体设计 |
5.8 SWMM暴雨管理模型模拟分析 |
5.8.1 模型建立 |
5.8.2 参数设置 |
5.8.3 模拟过程与结果 |
5.8.4 效果分析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适用于轨道交通建设的海绵城市设施及建议 |
6.1 适用于轨道交通的海绵设施 |
6.1.1 适用于轨道交通的海绵设施选择 |
6.1.2 创新海绵设施的设计理念 |
6.2 对轨道交通中海绵城市建设的建议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深圳市福田区立体绿化评价与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立体绿化的概念 |
2.2 立体绿化在城市中的形式 |
2.3 立体绿化在城市中的作用 |
2.4 国内外立体绿化发展现状 |
2.4.1 国外发展现状 |
2.4.2 国内发展现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立体绿化评价指标体系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3.2 评价指标的筛选原则 |
3.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
3.3.1 评价指标的确定 |
3.3.2 创建判断矩阵 |
3.3.3 计算举证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 |
3.3.4 权重值一次性检验 |
3.3.5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3.4 评价等级与标准的确定 |
3.4.1 评价等级划分 |
3.4.2 植物结构指标评价标准 |
3.4.3 景观结构指标评价标准 |
3.4.4 生态效应指标评价标准 |
3.4.5 社会价值指标评价标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深圳市福田区立体绿化现状调查 |
4.1 调查区域及其自然地理概况 |
4.1.1 区域概况 |
4.1.2 气候特点 |
4.1.3 绿地规划特点 |
4.2 调查地点选取 |
4.2.1 选取方法 |
4.2.2 地点分布 |
4.3 调查方法 |
4.4 各区块调查结果总结 |
4.4.1 道路调查结果 |
4.4.2 立交桥调查结果 |
4.4.3 窗口单位调查结果 |
4.4.4 商业区调查结果 |
4.4.5 居住区调查结果 |
4.5 各区块调查结果分析与评价 |
4.5.1 道路调查结果分析与评价 |
4.5.2 立交桥调查结果分析与评价 |
4.5.3 窗口单位调查结果分析与评价 |
4.5.4 商业区调查结果分析与评价 |
4.5.5 居住区调查结果分析与评价 |
4.6 整体调查结果分析与评价 |
4.7 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深圳市福田区立体绿化优化建议 |
5.1 促进立体绿化发展的对策 |
5.1.1 立体绿化与其他平面绿化共建绿地生态网络 |
5.1.2 打造典型案例、体现地域特色 |
5.1.3 结合国家相关生态政策 |
5.1.4 建立实施保障措施与监管制度 |
5.1.5 合理选用植物与优化植物配置 |
5.1.6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
5.2 立体绿化优化方案 |
5.2.1 道路立体绿化优化方案 |
5.2.2 立交桥立体绿化优化方案 |
5.2.3 窗口单位立体绿化优化方案 |
5.2.4 商业区立体绿化优化方案 |
5.2.5 居住区立体绿化优化方案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10)野花组合在园林及自然景观中的应用与实践 ——以平天湖公园野花景观的营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花境 |
1.1.2 花海 |
1.1.3 花坛 |
1.1.4 野花组合 |
1.2 野花组合研究发展现状 |
1.2.1 野花组合的发展演化 |
1.2.2 野花组合国外研究现状 |
1.2.3 野花组合国内研究现状及目前取得的进展 |
1.3 野花组合设计理论基础 |
1.3.1 花卉色彩学理论 |
1.3.2 交互性景观设计理论 |
1.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1.3.4 景观可持续发展理论 |
1.3.5 群落学理论 |
第二章 引言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1 凸显景观特色 |
2.2.2 提升山水景观的内涵 |
2.2.3 带动传统花卉业的发展 |
2.2.4 实现花卉景观的节约型构建 |
2.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2.3.1 研究内容 |
2.3.2 研究的方法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野花组合应用的案例分析 |
3.1 公园案例中野花组合的应用 |
3.1.1 上海滨江公园野花组合应用 |
3.1.2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应用 |
3.2 道路案例中野花组合的应用 |
3.2.1 普通公路绿化 |
3.2.2 高速公路绿化 |
3.3 矿地修复中的应用 |
3.4 城市公共绿地中野花组合的应用 |
3.5 高尔夫球场等草坪地应用 |
3.6 私人花园中野花组合的应用 |
3.7 野花组合的案例总结 |
3.7.1 野花组合的优势 |
3.7.2 实际应用原则 |
3.7.3 常见草花植物名录 |
第四章 平天湖湿地公园野花组合设计与营建 |
4.1 项目解读 |
4.1.1 池州市与周边城市区位 |
4.1.2 平天湖景区在城市中区位 |
4.1.3 周边旅游资源解读 |
4.1.4 本规划路线的分析 |
4.2 植物配置 |
4.3.1 野花组合的分类 |
4.3.2 本项目的配置组合 |
4.3 总体规划 |
4.3.1 项目定位 |
4.3.2 设计要求 |
4.3.3 设计原则 |
4.3.4 设计依据 |
4.4 详细规划 |
4.4.1 规划节点说明 |
4.4.2 规划地形说明 |
4.4.3 主要节点平面设计图 |
4.4.4 主要节点季节效果图 |
4.5 项目施工及其注意事项 |
4.6 项目结果调查 |
4.6.1 秋冬调查 |
4.6.2 春季调查 |
4.7 调查结果 |
4.8 调查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浅谈花坛的设计、施工及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第27届广州园博会G4展园立体花坛营建技术解析[J]. 吴春梅. 绿色科技, 2021(21)
- [2]“植物马赛克”——浅谈立体花坛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与管理[J]. 金心怡. 现代园艺, 2021(15)
- [3]园林小品立体造型花坛在城市中的应用研究[J]. 舒兴明.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1(07)
- [4]立体花坛布置技术要点——以宜兴市丁蜀镇立体茶壶景观为例[J]. 张艳. 乡村科技, 2021(19)
- [5]沈阳地区花境研究与应用[D]. 王鹏.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4)
- [6]节日摆花技术要点探析——以昌平区的工程实践为例[J]. 路覃坦. 绿色科技, 2020(17)
- [7]浅谈评比花坛的设计施工与养护[J]. 沈野磊,宋凯伟,成清华,王逸敏. 中国花卉园艺, 2020(10)
- [8]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海绵城市设施研究 ——以深圳地铁6号线长圳车辆段为例[D]. 刘燕. 深圳大学, 2019(10)
- [9]深圳市福田区立体绿化评价与优化设计[D]. 刘文娜.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10]野花组合在园林及自然景观中的应用与实践 ——以平天湖公园野花景观的营造为例[D]. 郑欣仪.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