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城市河湖水华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义,张晓昕,魏保义[1](2021)在《首都河湖规划建设历程回溯 推动新阶段河湖水系高质量发展》文中指出首都河湖水系规划建设回溯北京是一座因水而建、依水发展的文明古都,历史上,依据周边山体和河流的走势选址筑城,形成"山-水-城"共存的整体空间结构。古语云:"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河湖水系与北京历代城市的格局紧密结合,在北京威严的城池中加以湖光山色,既有"无一山不顾盼,无一水不萦回"的大气和美感,也有"带以清溪、蕴藻萦蔓、小鱼尾游、鸟鸣花落"的婉约和情趣。但自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北平市对水利设施疏于投入与管理1,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2](2021)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通知》文中提出海政发[2021]5号各相关单位: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北京市海淀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特此通知。2021年2月28日北京市海淀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张梦然,张维蓉,杨晴[3](2020)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水安全保障工作思路》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城市规划中水安全保障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强化城市规划水安全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工作思路,阐述了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开展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重点,谋划河湖水系空间保护与利用、水灾害防御、水资源保障、水生态修复、水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重点工作思路。
张瑞[4](2020)在《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生态健康与修复工程效果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紧缺严重制约了我国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再生水的循环利用是有效解决城市水资源紧缺瓶颈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将城市生活污水再生,作为景观水体的重要补给水源,其用量及其在景观水体补给中的比例逐年显着增高。然而,由于再生水水质的特性,大量补给进景观水体,势必带来城市景观水质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其对城市景观水体产生的水质、生态风险及水生态健康等影响正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本文针对我国特大型城市景观水体的水生态健康及其采用的水生态修复工程,建立了有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估。首先,本文对再生水长期补给的城市景观河流开展跟踪监测,进行典型污染物(营养物、重金属、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邻苯二甲酸脂类(PAEs)、多环芳烃(PAHs)和多氯联苯(PCBs))的识别及生态环境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水长期补给城市景观河流存在TN、TP、Pb和VOCs的超标情况。其中,重金属、VOCs和PCBs表现出较高的生态环境风险。其次,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原理构建了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水生态健康评价体系,包含3个层次、6个准则、15项指标,着重反映了城市景观水体再生水补给型、生态环境风险及社会景观服务功能等三个方面特色。采用该评价体系对长期再生水补给的北京市南护城河的水生态健康进行了评价。满分5分情况下,该水系得分3.52,水生态健康等级为“较健康”。生物多样性和生态风险是显着影响南护城河水生态健康水平的重要原因。其中,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与水生植物覆盖度的不足,形成较差的河流底部生境,不利于生物群落生长繁衍;重金属生态风险指数与有机物风险熵得分低,在极端状态下存在较高潜在生态风险。上述研究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水生态健康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准确反映出南护城河水生态健康状况,而且诊断长期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中确实存在重金属、特征有机污染物和生物体系不完整带来的生态健康风险。最后,本文构建了城市景观水体水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层次、3个系统、7个准则、19项指标,重点体现了再生水补给、城市景观和社会影响功能需求等特色指标。采用该评价体系对再生水补给的北京陶然亭湖和土城沟河进行案例评价,在满分5分情况下得分为3.35与2.92,水生态修复工程修复效果等级分别为“良”与“一般”。评价结果表明,陶然亭湖水生态系统结构经修复工程的实施,恢复效果良好,但以藻类多样性与水生植物覆盖度主导的水生生物多样性依然需要改善。土城沟水生态系统结构基本恢复,但其水生生物体系不完整,生态亲和度差。此外,土城沟水生态修复工程的运行费用较高,经济负担较重。为进一步提升土城沟河景观及社会功能,需要通过生态修复工程进一步改善水质,构建亲水性强、和谐的景观效应。上述研究表明,该评价体系能够准确地的反映出评价对象所采用生态修复工程的效果,并诊断生态修复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建议。本文构建的两个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提升北京市景观水体的水生态健康和水生态修复效果,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指导作用。对于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的水生态健康、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选择与优化生态修复工程具有借鉴作用。
郑秋生[5](2020)在《生态视角下的北方城市河湖健康评价研究 ——以上街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河流、湖泊是区域排涝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保障区域生态环境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生产活动对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无节制污水排放,导致各类水生态问题逐渐突出,河流、湖泊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普遍出现水质恶化、水文条件恶化、形态结构破坏、生物多样性损害、河湖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对水生态环境的不断重视,我国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不断推进,河湖水系建设实践不断探索,河湖水系工程建设开始注重水质改善、生态修复、休闲观光等。同时,河长制相关制度明确要求研究建立河湖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定期组织开展河湖健康评估。因此,如何在生态视角下构建河湖评价体系,分析河湖水系状况,依据评价结果查找河湖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河湖管理和保护的方案,更好地为管理者和开发者提供参考就显得十分必要。鉴于此,本文以查找河湖生态健康中存在的问题为目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构建了基于生态视角下的河湖评价体系,确定各指标权重,并以上街区主要河湖为对象进行了评价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从整理国内外河湖健康研究相关文献出发,分析了国内外河湖健康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梳理了河湖评价需要的指标因子,并对生态、河湖健康、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等相关理论概念及内涵进行解析。其次,在现有河湖健康评价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专家学者和河湖管理者的意见,并从上街区河湖实际情况出发,采用频度统计法选定评价指标,本文选择了13个评价指标,从河湖物理结构、水质状况、生物丰度指数、社会服务功能等四个方面构建了生态视角下的河湖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设计并发放了调查问卷,通过数据收集整理分析,量化了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对上街区主要河湖按照评价体系进行评价,计算出各河湖的评价结果,对湖泊评价结果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河湖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姚青[6](2019)在《赤壁市陆水湖水污染协同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陆水湖又名陆水水库,上游流经三县一市,在赤壁市汇聚形成陆水湖。近年来,陆水湖水污染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我国对流域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陆水湖既分属地方政府管辖,也由特定的流域管理机构—长江水利委员会代为行使流域水资源管理职能。现行的环境管理体制更多的只要求对本地的环境负责,赤壁市作为下游河段区域,治污实践中上下游利益不对等、污染相互转嫁,治理主体分心乏力,权责不清,无法形成高效、科学、统一的管理机制。作为长江水利委员会直管的湖泊之一,陆水湖所面临的水污染治理困境是跨域、跨机构协同治理下的典型缩影。陆水湖水污染协同治理研究中的“协同”主要体现在: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之间、地方环保与水利部门之间。本文从以上三个角度进行展开,采取跨学科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运用湖泊水污染协同治理理论,沿着“现状—原因—对策”的逻辑主线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跨域治理理论提供借鉴,也为今后类似的跨域、跨机构河湖水污染协同治理提供参考。本文结构包含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交代了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综述、湖泊水污染协同治理理论,研究的意义和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为陆水湖水污染治理现状分析,包括陆水湖水污染现状、陆水湖水污染协同治理机制的形成和陆水湖水污染协同治理措施分析。第三章从协同治理主体、流域立法和协同治理机制方面分析陆水湖水污染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则是日本和美国水污染治理成功经验的借鉴。第五章是在尊重客观存在的各类水污染治理措施、制度禀赋的约束下,对陆水湖水污染协同治理提出对策和建议。
胡晨雪[7](2018)在《北京市河湖水环境问题治理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因水而兴,依水而建。城市河湖做为水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直接决定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本文从研究北京水系历史变迁和功能变化作为切入点,研究北京河道运行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探索解决的对策,以期最大限度的发挥水环境的生态效益。随着北京城市的发展,城市河湖功能定位的不断变化,水环境问题是永恒向前的课题。目前,北京城市河湖水资源极度匮乏,水质受到污染。在现有运行体制下,最大限度的开源节流,提高环境用水效率,实现再生水时间、空间、水量的优化配置,加强雨洪利用是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最现实选择。在现有水资源状况下,减少污水入河,加强管网建设,实现雨污分流,开展局部水环境改善措施,因地制宜,是实现城市河湖水环境改善的最有效途径。实际运行中除了水源、水质的问题外,还存在防汛安全与景观矛盾、河道建设滞后、人才队伍建设等其他问题,也需要运行中进行设施改造、生态治理等措施加以解决。通过解决运行中的实际问题,真正实现“水清、岸绿、安全、宜居”的目标。
薛慧,甄素荣,韩庆龙,王振生,曹立志[8](2017)在《北京南护城河水体水华现象成因研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北京水资源紧缺,再生水作为城市河湖的重要补充水源。河湖水质受点源、面源污染影响严重,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再加之城市河湖水体缺乏流动性,基本丧失了水体自净能力。通过对南护城河补水水源、水质、浮游藻类的长期监测及数据分析,确定了引起水华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氮磷等营养盐、温度、风场、光照等气候条件等。
李岱[9](2017)在《北京城市河湖水华防治措施效果研究 ——以北护城河为例》文中提出城市河湖包括自然形成和人工开挖的流经城市区域的运河、河流、渠道(含暗渠)、湖泊和水库。城市河湖水生态系统是城市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与城市人类活动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工建筑构筑物不断增加,北京城市河湖水系不断萎缩,水体富营养化不断加重,水环境质量不断恶化,可供利用的水资源量也不断减少,城市河湖水生态系统不断衰退,北京市城市河湖许多水域都暴发了蓝藻水华。蓝藻水华的危害极大,表现在威胁饮用水源地安全、破坏生态景观和周边环境,降低生物多样性和破坏完整的生物链,藻毒素还能直接危害人体健康。本文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对管理、施工、设计和科研等相关单位的走访咨询,对历史资料和数据的查询、收集和整理,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以北京市城市河湖水域为研究的大背景,以北护城河为具体的研究对象,针对2007年至2014年数据,研究北护城河水华年际和年内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在研究中发现,河湖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水华暴发条件具备,每年夏季出现水华不可避免。水华的发生经过缓慢期、快速增长期、维持期和衰退期几个阶段,用水华发生率的概念可以清晰的量化表示水华轻重程度,并进行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得到年际和年内水华相关影响的若干结论:水温和CODMn与水华发生率有较强的正相关性;河道年均流量与水华发生率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河道流速在0.001—0.01m/s时,虽然不能影响水华藻类初期的出现和生长,但对抑制水华的发生和暴发还是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等。河道水华发展趋势深受城市降雨行洪、人为控制水流和人工治理的影响,其他因素的影响较为微弱。为了更客观地对治理措施进行评价,通过“叶绿素-时间”图的计算,引入有效去除值和有效去除率的概念,综合降雨、年均气温、来水水质和流量差异情况,形成一套简便易行又较为客观的评价方法。作者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可行性建议,认为加强水华防治工作应多管齐下,从监测预警、污染防控、水流调度、管理制度和治理手段等多方面入手,应地制宜,注重生态,形成一个安全高效可持续的防治体系。
刘载文,王小艺,吕思颖[10](2011)在《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河湖水华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研究水华机理的基础上,采用粗糙集理论分析水华爆发的主要影响因子,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北京河湖水华预测模型,并与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北京河湖水华中期预测方面,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预测精度要高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所需样本数量少,预测周期长,预测精度高,能较好地预测叶绿素的中期变化规律,为水华中期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二、北京城市河湖水华防治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城市河湖水华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首都河湖规划建设历程回溯 推动新阶段河湖水系高质量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首都河湖水系规划建设回溯 |
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起步——首都河湖水系的基础发展期 |
转变城市功能定位,搭建首都河湖水系规划框架 |
保障首都安全和生产,齐心协力修建水库 |
改善城市环境面貌,疏浚中心城区河湖 |
防洪排水 |
引水供水 |
河湖改造 |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都河湖水系的全面建设期 |
拨乱反正扭转乾坤,完善规划走上正轨 |
1982版《城市防洪排水与河湖整治规划》 |
两项“规定” |
1992版《北京市防洪排水与河湖整治规划》 |
1995版《北京市城市防洪规划》 |
《21世纪初期(2001-2005年)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 |
2004版《北京市防洪及河湖水系规划》 |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总体规划》 |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保障首都防洪安全 |
完善市域防洪体系 |
城市河湖水系第二次大规模治理 |
城市河湖水系第三次大规模治理 |
部分历史水系恢复 |
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首都河湖水系的高质量发展期 |
坚持贯彻生态文明,规划和谐宜居河湖 |
增进人民福祉,建设幸福河湖 |
河流生态修复 |
城市防洪排水 |
河湖水质改善 |
河道及滨水空间品质提升 |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首都河湖水系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
始终以党的基本理论为指引,不断完善和创新河湖规划建设理念 |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河湖治理支撑城市建设发展全局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对高品质河湖空间的美好需求 |
结语 |
(2)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北京市海淀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
1概述 |
1.1规划背景 |
1.2区域概况 |
1.2.1区位条件 |
1.2.2社会经济 |
1.2.3行政区划 |
1.3上位规划概要 |
1.3.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
1.3.2海淀区分区规划 |
1.3.3北京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
1.3.4北京市中心城排水防涝系统规划 |
1.4相关专项规划概要 |
1.4.1海淀区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 |
1.4.2海淀区园林绿化系统规划 |
1.4.3海淀区河湖蓝线规划 |
1.4.4相关规划评价 |
2基础条件与问题分析 |
2.1基础条件 |
2.1.1生态要素 |
2.1.2水文气象 |
2.1.3水文地质 |
2.1.4地形地势 |
2.1.5地表岩性 |
2.1.6地下水位 |
2.1.7城市开发情况 |
2.1.8现状下垫面 |
2.1.9河湖水系 |
2.1.10海绵城市建设情况 |
2.2问题分析 |
2.2.1水安全 |
2.2.2水环境 |
2.2.3水生态 |
2.2.4水资源 |
2.2.5水文化 |
3规划总则 |
3.1编制目的 |
3.2规划范围 |
3.3规划期限 |
3.4规划依据 |
3.4.1法律法规 |
3.4.2政策文件 |
3.4.3规范标准 |
3.4.4相关规划及方案报告 |
3.5规划原则 |
3.6规划适用条件 |
4规划目标 |
4.1规划目标 |
4.1.1总体目标 |
4.1.2建设目标 |
4.2规划指标 |
4.2.1指标体系 |
4.2.2指标说明 |
5海绵自然空间规划布局 |
6海绵城市功能分区 |
6.1海绵生态敏感性评价 |
6.1.1海绵生态敏感性分析 |
6.1.2海绵生态敏感性评价 |
6.2海绵城市功能分区划定 |
6.3海绵城市功能分区管控策略 |
6.3.1地表水源保护区 |
6.3.2自然本底保护区 |
6.3.3海绵生态缓冲区 |
6.3.4水系功能改善区 |
6.3.5城市建设提升区 |
7海绵城市管控规划 |
7.1管控单元划分 |
7.1.1管控单元的划分原则 |
7.1.2管控单元划定 |
7.2管控单元指标分解 |
7.2.1指标分解思路 |
7.2.2指标确定依据 |
7.2.3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确定 |
7.3源头管控建设指引 |
7.3.1新建、改建、扩建项目 |
7.3.2改造项目 |
8海绵城市系统规划 |
8.1水安全保障规划 |
8.1.1规划目标 |
8.1.2规划标准 |
8.1.3防洪体系构建 |
8.1.4排水防涝体系构建 |
8.2水环境改善规划 |
8.2.1规划目标 |
8.2.2地表水功能区划 |
8.2.3水环境控制单元污染物削减目标 |
8.2.4污水处理厂站规划 |
8.2.5污水管网规划 |
8.2.6初期雨水污染控制 |
8.3水生态修复规划 |
8.3.1规划目标 |
8.3.2规划标准 |
8.3.3河湖水系蓝线划定 |
8.3.4河湖生态补水规划 |
8.3.5水生态修复规划 |
8.3.6滨水区建设控制规划 |
8.3.7生态廊道建设 |
8.4水资源利用规划 |
8.4.1雨水利用规划 |
8.4.2再生水利用规划 |
8.5水文化发展规划 |
8.5.1规划目标 |
8.5.2水文化空间格局 |
8.5.3水文化保护与展示 |
9近期建设规划 |
9.1建设目标 |
9.2近期建设重点区域 |
9.2.1近期建设重点区域选择原则 |
9.2.2近期建设重点区域 |
9.3近期建设重点项目 |
9.3.1确定原则 |
9.3.2近期重点建设项目 |
10规划衔接 |
10.1分区规划衔接 |
10.2控制性详细规划衔接 |
10.3相关规划衔接 |
10.3.1绿地系统规划衔接 |
10.3.2道路交通规划 |
10.3.3河湖水系规划衔接 |
10.3.4水务基础设施规划衔接 |
11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
11.1资金保障体系 |
11.1.1完善区级财政投资 |
11.1.2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整合现有资源 |
11.1.3创新投融资机制 |
11.1.4建立适宜的费价制度 |
11.2综合管理体系 |
11.2.1加强分工协作 |
11.2.2强化海绵城市全过程管控 |
11.3标准规范体系 |
11.4技术创新体系 |
11.4.1开展技术研发 |
11.4.2培育技术团队 |
11.5监测评估体系 |
附件1 |
海淀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方案 |
一、总体目标 |
二、工作原则 |
三、工作任务 |
四、保障措施 |
附件 |
海淀区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
一、联席会议职责 |
二、成员单位 |
三、各成员单位职责 |
四、工作机制 |
附件2 |
海淀区“十四五”期间海绵城市建设计划 |
1建设背景 |
2编制目的 |
3编制依据 |
3.1法律法规 |
3.2政策文件 |
3.3规范标准 |
4编制范围及实施期限 |
4.1编制范围 |
4.2实施期限 |
5建设目标 |
6建设任务 |
6.1基本情况 |
6.1.1建成区面积 |
6.1.2排水分区 |
6.2海淀区海绵城市建设情况 |
6.2.1海淀区现状达标区域 |
6.2.2海淀区现状达标比例 |
6.3建设任务计划 |
7项目安排 |
7.1项目选择原则 |
7.1.1结合发改委储备建设项目,落实海绵城市指标 |
7.1.2统筹水务工程建设项目,落实海绵城市建设措施 |
7.1.3加强浅山地区雨洪收集利用,流域统筹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
7.1.4集中区域建设,达标同时形成连片示范效应 |
7.1.5完善市、区两级财政投资,创新投融资渠道 |
7.2建设项目类型 |
7.3项目建设标准 |
7.3.1建筑与小区类项目 |
7.3.2道路与广场类项目 |
7.3.3公园与绿地项目 |
7.4项目实施安排 |
8建设项目库 |
8.1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改造项目 |
8.1.1建筑与小区改造目标 |
8.1.2海绵型建筑小区改造项目 |
8.2海绵型道路与广场改造项目 |
8.2.1道路与小区改造目标 |
8.2.2道路与广场改造项目 |
8.3海绵型公园与绿地改造项目 |
8.4浅山雨水资源收集与利用工程 |
8.4.1浅山雨水利用建设目标 |
8.4.2浅山雨水资源收集与利用项目 |
9建设项目年度投资计划 |
10实施效益 |
11保障体系 |
11.1项目推进保障 |
11.2优化管理体系 |
11.3项目资金保障 |
(3)城市总体规划中水安全保障工作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城市总体规划中涉水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城市总体规划中研究水安全保障问题的必要性 |
1. 以水定城是构建人水和谐,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
2. 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是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城市的基础保障 |
3. 修复水生态、传承水文化,是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城市韵味的重要体现 |
三、城市总体规划中水安全保障工作的总体思路 |
1. 工作定位 |
2. 城市水安全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 |
3. 主要原则 |
4. 水安全保障工作思路 |
四、城市水安全保障规划重点工作 |
1. 谋划科学的河湖水系空间布局 |
2. 构建安全韧性的灾害防御体系 |
3. 打造多源互联的供水保障体系 |
4. 构筑水城交融的生态水系格局 |
5. 创新城市水管理体制机制 |
五、结语 |
(4)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生态健康与修复工程效果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再生水景观回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2 景观水体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
1.2.3 景观水体水生态修复工程评价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概况 |
2.1.1 水生态健康评价研究对象 |
2.1.2 水生态修复工程研究对象 |
2.2 实验所用药品和仪器 |
2.2.1 实验所用药品 |
2.2.2 实验所用仪器 |
2.3 研究方法 |
2.3.1 采样方法及预处理 |
2.3.2 分析方法 |
2.3.3 数据处理方法 |
2.3.4 指标评价方法 |
2.3.5 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
3 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水质现状与风险分析 |
3.1 河段水文概况 |
3.2 河段水质现状 |
3.2.1 河段常规水质概况 |
3.2.2 河段重金属分析 |
3.2.3 河段有机污染物分析 |
3.3 河段生态风险分析 |
3.3.1 河段重金属生态风险分析 |
3.3.2 河段有机物生态风险分析 |
3.4 河段浮游植物与底栖动物分析 |
3.4.1 浮游植物分析 |
3.4.2 底栖动物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水生态健康评价研究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城市景观水体生态健康评价方法评述 |
4.1.2 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水生态健康评价指标构建与数据获取 |
4.2 权重确定 |
4.2.1 专家打分确定权重 |
4.2.2 判断矩阵构造与解析 |
4.2.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4.2.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4.3 评价方法与结果分级 |
4.3.1 单一指标评价方法 |
4.3.2 评价体系计算方法 |
4.3.3 评价结果分级 |
4.4 北京南护城河水生态健康评价与诊断 |
4.4.1 评价数据获取 |
4.4.2 评价结果分析 |
4.4.3 案例水生态健康改善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5 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水生态修复工程评价 |
5.1 再生水补给型景观河湖水生态修复工程案例分析 |
5.1.1 现有景观河湖水生态修复技术对比 |
5.1.2 龙潭湖水生态修复工程 |
5.1.3 陶然亭湖水生态修复工程 |
5.1.4 潮白河水生态修复工程 |
5.1.5 土城沟水生态修复工程 |
5.1.6 国内外城市河湖水生态修技术分析与建议 |
5.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1 城市景观水体水生态修复工程评价方法评述 |
5.2.2 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水生态修复工程评价指标构建与数据获取 |
5.3 权重确定 |
5.3.1 专家打分确定权重 |
5.3.2 权重计算 |
5.4 评价方法与结果分级 |
5.4.1 单一指标评价方法 |
5.4.2 评价体系计算方法 |
5.4.3 评价结果分级 |
5.5 陶然亭湖水生态修复工程评价 |
5.5.1 评价数据获取 |
5.5.2 评价结果及分析 |
5.5.3 陶然亭湖水生态修复工程管理与升级改造建议 |
5.6 土城沟水生态修复工程评价 |
5.6.1 评价数据获取 |
5.6.2 评价结果与分析 |
5.6.3 土城沟水生态修复工程管理与升级改造建议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公众调查问卷 |
附录B 指标权重专家打分表 |
附录C 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水生态健康评价体系指标权重专家打分结果汇总表 |
附录D 定性指标专家评价打分表 |
附录E 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水生态修复工程评价体系指标权重专家打分结果汇总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博士在读期间成果清单 |
致谢 |
(5)生态视角下的北方城市河湖健康评价研究 ——以上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提出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理论创新 |
1.4.2 实践贡献 |
1.5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生态 |
2.1.2 社会生态 |
2.1.3 景观生态 |
2.1.4 水生态文明 |
2.1.5 河湖健康 |
2.1.6 AHP层次分析法 |
2.1.7 熵权法 |
2.2 研究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3 生态视角下的河湖健康评价体系构建 |
3.1 评价体系指标构建原则 |
3.2 河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 指标说明 |
3.3.1 河湖物理结构 |
3.3.2 水质状况 |
3.3.3 生物丰度指数 |
3.3.4 社会服务功能 |
3.4 层次分析法确定河湖健康评价指标权重 |
3.4.1 构造判断矩阵确定权重系数 |
3.4.2 问卷调查 |
3.4.3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及一致性检验 |
3.4.4 典型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3.4.5 层次分析法河湖健康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3.5 熵权法确定河湖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3.5.1 数据标准化处理 |
3.5.2 确定信息熵 |
3.5.3 确定指标权重 |
3.6 指标最终权重 |
3.7 指标权重合理性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 案例分析 |
4.1 上街区河湖基本情况 |
4.1.1 河湖概况 |
4.1.2 水文水资源状况 |
4.1.3 河湖水质状况 |
4.2 上街区主要河湖健康评价 |
4.2.1 太溪湖 |
4.2.2 东虢湖 |
4.2.3 上湖 |
4.2.4 开阳湖 |
4.2.5 方顶湖 |
4.2.6 汜水河 |
4.3 案例分析研究结果分析 |
4.3.1 各河湖评价结果分析 |
4.3.2 存在主要问题 |
4.3.3 上街区河湖水系生态提升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5.2.1 研究不足 |
5.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赤壁市陆水湖水污染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相关公共管理学理论 |
1.4 研究的意义和可能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和思路方法 |
2 陆水湖水污染协同治理现状分析 |
2.1 陆水湖水污染现状 |
2.2 陆水湖水污染协同治理机制的形成 |
2.3 陆水湖水污染协同治理措施分析 |
3 陆水湖水污染协同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陆水湖水污染未能得到足够重视 |
3.2 陆水湖水污染协同治理主体各自乏力 |
3.3 流域水污染立法不完善 |
3.4 流域管理机构与行政区域管理机构各自为政 |
4 国外湖泊水污染协同治理成功经验借鉴 |
4.1 日本琵琶湖水污染协同治理经验借鉴 |
4.2 美国水污染协同治理经验借鉴 |
5 陆水湖水污染协同治理对策研究和建议 |
5.1 赋予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更多的话语权 |
5.2 明晰陆水湖水污染协同治理中地方政府间的权责分配 |
5.3 理清协同治理中环保和水利部门职能 |
5.4 落实河湖长制在陆水湖协同治理中的实效 |
5.5 陆上湖水污染协同治理中应多方参与 |
6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北京市河湖水环境问题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水环境定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1.3.1 水环境治理的理论基础 |
1.3.2 国外水环境治理研究现状 |
1.3.3 国内水环境治理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运用的主要技术路线 |
1.5 主要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北京市河湖发展历史及水环境治理现状分析 |
2.1 建国后北京的河湖水系发展 |
2.1.1 整修与初步建设(1949年-1964年) |
2.1.2 备战下的河湖改造(1965年-1978年) |
2.1.3 以建设为中心的水利建设时期(1979年-1997年) |
2.1.4 生态治河新时期(1998年至今) |
2.2 北京市水环境地理现状 |
2.3 国内水环境治理现状 |
2.3.1 苏州的水文化治水理念 |
2.3.2 上海苏州河的综合整治 |
2.4 北京城市河湖水环境发展趋势分析 |
2.4.1 水源决定了北京城的发展 |
2.4.2 城市水系功能定位不断变化 |
2.4.3 北京的城市河湖将回归生态治理 |
第三章 北京市河湖水环境治理问题分析 |
3.1 水资源紧缺 |
3.1.1 城市河湖水资源状况 |
3.1.2 地表水、地下水补给量短期内难有改观 |
3.1.3 再生水比例将不断增加 |
3.2 水环境污染 |
3.2.1 城市河湖水质 |
3.2.2 点源污染依然存在 |
3.2.3 水体自净能力差 |
3.2.4 水华威胁长期存在 |
3.3 水生态脆弱 |
3.3.1 翻板闸致河道景观水位不足 |
3.3.2 部分河道缺乏生态治理 |
3.3.3 橡胶坝在城市防汛中的短板 |
第四章 河湖水环境治理的对策及建议 |
4.1 优化水资源调度配置 |
4.1.1 城市河湖需水量预测 |
4.1.2 优化再生水空间配置 |
4.1.3 优化再生水时间配置 |
4.1.4 提高再生水排放标准 |
4.1.5 加强雨洪利用 |
4.2 多措施改善水质 |
4.2.1 加强城市污水管网的更新与建设 |
4.2.2 开展临时措施,减少污水入河 |
4.2.3 加强河道上游管网系统维护 |
4.2.4 运用推流、曝气设备增加水体溶解氧 |
4.2.5 使用工程措施,促进水体循环 |
4.2.6 种植水生植物 |
4.2.7 放养水生动物 |
4.2.8 及时疏浚河底淤泥 |
4.3 推进河道综合治理 |
4.3.1 建立明确的生态建设目标 |
4.3.2 完善生态治河的技术标准 |
4.3.3 建立适应生态河道的管理模式 |
4.4 完善运行管理机制 |
4.4.1 明确部门职责,完善协调机制 |
4.4.2 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 |
4.4.3 建立河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
4.5 治理建议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北京南护城河水体水华现象成因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水文现状 |
2 补水情况 |
3 水质 |
4 主要浮游植物 |
5 水体水华问题成因分析 |
5.1 营养盐影响 |
5.2 温度影响 |
5.3 风场、光照与气候条件影响 |
6 结论 |
(9)北京城市河湖水华防治措施效果研究 ——以北护城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北京市城市河湖现状 |
1.1.2 研究意义 |
1.2 水华发生条件研究进展 |
1.3 北京城市河湖发生水华的背景 |
1.3.1 水流条件 |
1.3.2 营养盐条件 |
1.3.3 水温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
1.3.4 光照强度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
1.4 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背景资料和数据的采集 |
1.4.3 监测指标和选取依据 |
1.4.4 数据处理方法 |
1.5 小结 |
第2章 北护城河水环境问题与治理措施 |
2.1 基本情况 |
2.2 存在的问题 |
2.2.1 水华问题 |
2.2.2 水绵问题 |
2.2.3 黑苔上浮与水体浑浊问题 |
2.3 治理措施 |
2.3.1 曝气充氧技术 |
2.3.2 投放水生动物 |
2.3.3 人工水草 |
2.3.4 微生物技术 |
2.3.5 水绵治理技术 |
2.4 小结 |
第3章 北护城河水华年际变化情况与影响因子的关系 |
3.1 水华年际变化情况 |
3.2 影响水华发生率的水质因子 |
3.3 影响水华发生率的其他因子 |
3.3.1 降雨情况 |
3.3.2 降雨对水华发生率的影响 |
3.3.3 流量对水华发生率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北护城河水华年内变化情况与影响因子的关系 |
4.1 2008年情况分析 |
4.1.1 水质因子的影响 |
4.1.2 降雨和流量的影响 |
4.2 2011年情况分析 |
4.2.1 水质因子的影响 |
4.2.2 降雨和流量的影响 |
4.3 2013年情况分析 |
4.3.1 水质因子的影响 |
4.3.2 降雨和流量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水华治理措施效果评价与分析 |
5.1 水华治理措施 |
5.1.1 生物菌与抑藻剂联合治理技术 |
5.1.2 生物多样性调控技术 |
5.1.3 生物修复治理技术 |
5.2 评价方法和计算 |
5.2.1 水华实际发生值 |
5.2.2 水华模拟趋势值 |
5.2.3 治理效果评价 |
5.3 城市河湖水华防治建议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和结论 |
6.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河湖水华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及改进 |
3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河湖水华预测模型 |
3.1城市河湖水体的特点和监测数据来源 |
3.2预测模型参数的确定 |
3.3数据预处理及建模公式 |
3.3.1数据预处理 |
3.3.2核函数及模型参数 |
3.3.3预测模型建立 |
3.4预测结果分析 |
4结论 |
四、北京城市河湖水华防治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首都河湖规划建设历程回溯 推动新阶段河湖水系高质量发展[J]. 张义,张晓昕,魏保义. 北京规划建设, 2021(06)
- [2]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通知[J].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1)
- [3]城市总体规划中水安全保障工作思路[J]. 张梦然,张维蓉,杨晴. 中国水利, 2020(19)
- [4]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生态健康与修复工程效果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D]. 张瑞.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5]生态视角下的北方城市河湖健康评价研究 ——以上街区为例[D]. 郑秋生. 郑州大学, 2020(02)
- [6]赤壁市陆水湖水污染协同治理研究[D]. 姚青.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7]北京市河湖水环境问题治理研究[D]. 胡晨雪.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05)
- [8]北京南护城河水体水华现象成因研究分析[J]. 薛慧,甄素荣,韩庆龙,王振生,曹立志.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7(11)
- [9]北京城市河湖水华防治措施效果研究 ——以北护城河为例[D]. 李岱. 清华大学, 2017(02)
- [10]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河湖水华预测研究[A]. 刘载文,王小艺,吕思颖.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Intelligence(ICMI 2011 V4),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