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京津冀第三产业的梯度比较与优化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王梓利[1](2021)在《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和现代经济的核心,区域金融对区域发展至关重要,而中国金融资源分布表现出显着的空间不均衡特征,也是构成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之一,因而对区域金融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已有研究关注金融在空间上的非匀质性,并开始考虑到交通基础设施的作用,即有助于削弱地理距离带来的信息摩擦,促进金融交易的达成,提供了一种微观机制。但少见中观维度下,关于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作用的系统性分析。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区域金融学理论,从空间视角出发,探讨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构建了“运输成本—作用机制—空间效应”的逻辑框架,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如何影响区域金融发展及其空间分布。在理论上,是对区域金融理论拓展的尝试,也能够从金融视角为交通基础设施的区域影响提供经验证据。在实践上,关于不同地区金融发展的研究既能够为地方金融服务业的实践提供参考,也可为缩小区域发展差异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借鉴。本文首先进行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影响的历史研究,基于交易方式的变化,分析运输化与金融发展的阶段演变,并探讨演变过程中交通作用的转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机理分析,以金融业自身的信息依赖、资金密集和人力资本密集、地域选择特征和金融空间运动为基础,分析了区域金融发展的自身特性和空间属性。从运输成本出发,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循环累积因果”、“共享、匹配和学习”以及“外部经济”思想,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的作用机制,由此形成了金融区域发展布局,进而探讨了交通基础设施影响下的区域金融空间效应,构成了本文的机理分析框架。接下来,分别针对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的作用机制和空间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在作用机制检验部分,构建了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运输成本的四种影响机制进行检验;在空间效应部分,首先运用Dagum基尼系数与收敛模型,以金融货币资源与金融人力资源为主要维度,对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的金融资源空间差异及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区域金融收敛条件进行研究,之后对中国三大城市群金融空间联系强度进行了测算,构建了包含相对距离的综合引力强度,比较了时间距离改变前后金融引力强度的变化,并通过面板分位数回归测度了时间距离的作用。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随着运输化水平的提升,金融发展经历了“货币金融—资本金融—交易金融”的历史演化。在“前前运输化”和“前运输化”时期,“物物交易”走向“物币交易”,金融处在以货币为主体功能的阶段,金融功能局限于便利交易,即“货币金融”阶段;运输化1.0和2.0时期,由“物币交易”发展到“币权交易”,金融以社会投融资需求为主导,即“资本金融”阶段;在运输化3.0时期,交易走向虚拟化,金融功能得到扩展,信息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即“交易金融”阶段。这是在运输化程度加深的背景下,货币外延的扩大、金融机构和市场作用的增强、金融功能扩张的过程,交通的作用也由扩大市场规模、创造金融需求,拓展至软信息传递和风险规避、优化金融供给。第二,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存在影响,其作用机制是基于运输成本产生的,即旅行时间成本节约效应带来的学习共享机制与人力资源匹配机制,货运成本降低效应带来的市场潜能扩张与产业集聚机制;四种机制的影响在不同的空间距离下存在差异。在空间效应上,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区域条件影响着“金融初始发展不平衡→金融发散→金融收敛→金融一体化”的空间运动过程,在前期,交通基础设施使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趋于扩大;在后期则促进区域金融差异趋于收敛。同时,交通基础设施能够促进金融资源空间流动,加强区域金融空间联系。第三,中国八大经济区的金融货币资源自1997年以来表现为“倒U”型变化;金融人力资源整体区域差异呈不断上升趋势;两者的主要差异来源于区域间差异。交通基础设施对金融资源的区域差异存在收敛机制,但出现阶段性变化特征,交通条件改善促进区域金融货币资源“先发散后收敛”,旅行时间节约对区域金融人力资源的作用表现为“无显着作用—发散—收敛”。从空间上看,交通基础设施对八大经济区金融资源的收敛机制存在一定的区域异质性。第四,中国三大城市群金融空间格局表现为“核心—边缘”的结构特征,京津冀为“北京-天津”模式、珠三角的“深圳-广州”模式和长三角的“上海-多核心”模式。三大城市群中,长三角地区内部的金融联系强度高于珠三角和京津冀,同时存在明显的内部不均衡特征。交通基础设施使区域内时间距离缩短,强化了整体区域金融联系强度,也将促使资本流入自身具有强金融联系的城市。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理论解释的拓展与创新,构建了中观视角下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影响的分析框架,创新了交通基础设施影响下区域金融发展理论机理,丰富了区域金融理论思想。第二,实证研究方面的创新,对引力模型进行了改进,考虑了区域内城市之间相对距离的作用。第三,基于历史研究揭示了运输化与金融发展的演变阶段特征,以及此过程中交通角色的拓展,是从历史维度上对区域金融发展研究的延伸与探索。
徐文明[2](2021)在《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的宏观经济由新常态运行阶段转入到高质量运行阶段,金融力量对于实体经济的作用逐步突显出来,它根植于经济系统的方方面面,扮演着越发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中,金融与财政相辅相成,可以说金融体系发展地越成熟、与实体经济的作用关系越紧密,则经济发展越能够获得更多的财力和要素支撑;而金融发展的空间结构越优化,也就越能够引领要素在地区之间高效且平衡地配置,进而推进经济有序地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建立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健全实体经济中长期资金供给制度安排,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也充分体现出金融发展和空间结构的优化,对于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金融空间结构是个多元化的复杂性概念,我们可以理解为金融活动的空间分布格局。在狭义上,金融活动主要是指货币资金的流通活动,包括货币发行、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称,是广泛分布于经济活动中的重要资源和调节部门。在广义上,金融活动则具有更为细致的划分,既包括基础层面的金融资源,也包括由金融资源所形成的金融业态、所组建的金融机构、以及所激发的金融创新。从这一角度而言,金融空间结构就是指广义和狭义的金融活动,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空间集聚、辐射或者一体化的结构形态。金融集聚,往往会形成城市的中心地带,如中心商务区,或在城市群内形成金融中心或金融中心城市,发挥集聚经济效应,使所在地区享受集聚经济优势。金融辐射产生的空间溢出和部门间溢出,是金融集聚成长到一定规模后,对非金融领域或城市群中其他层级的城市所发挥的效应,往往形成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金融一体化是由金融集聚和金融辐射所形成的具有空间关联的发展形式。一体化发展的金融网络能够缩小地区资源配置的金融差距和收入差距,在地区之间整合金融资源、顺畅金融资源的流动。金融空间结构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地区之间市场的逐步开放、交通的日益便利,以及地区间政策配给与项目配置的日益交融与完善;除此之外,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融企业在空间区位的集聚,形成金融中心,在存在一定的区位锁定效应的前提下,金融集聚也会向周边地区发出辐射,从而带动地区之间的金融活动的流动与共建,形成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金融空间结构的形成与优化,能够使金融力量发挥出更大的实体经济促进作用。具体而言,在狭义的金融空间结构方面。以资金、货币、金融衍生品、金融市场,以及社会成员之间、社会成员与政府之间授信等为主要内容的金融资源,是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性要素;基础性金融资源的空间发展,主要体现为这类金融资源在地理空间中和不同经济体内部是相对集中还是相对分散,以及由此形成的经济发展效应。优化基础性金融资源的空间结构,能够使得处于不同区域的经济体,能够获得其发展所必须的金融支撑。其次,在广义的金融空间结构方面。传统金融以银行、证券、保险等商业性金融或政策性金融为表现形式,新金融以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为表现形式,二者相辅相成。新金融使传统金融发展的技术、产品和运行方式得到翻新,传统业态为降低新业态的风险和满足更多的受众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传统金融和新金融的空间结构优化,能够弥补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中、小、微型经济实体在某些发展领域资金不足的空白,使得处于不同空间的经济体获得更为便利和高效的金融服务,增强金融服务的均等化效率、增进金融福利。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和金融创新的空间结构优化,则能够使传统金融和新金融,能够发挥出更为强劲的集聚资源、传导资源、整合资源的动能,从而使得经济资源得到更为有效地配置。随着金融空间关联的逐步加深,金融空间结构更为容易地形成。但若超出所在地区实体经济所能够容纳的范围,或者与实体经济发展脱节、形成虚拟化的运行态势,再或者仅仅停留在空间结构的地级化发展阶段,也即只形成了一定数量和规模、等级相对较低的金融集聚,但尚未形成金融辐射或者一体化发展的态势,根据区位锁定的理论,这一金融集聚区域金融贫瘠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将继续扩大,从而不利于地区经济长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因此,金融空间结构发展有度、不断走向优化,都是我国实体经济运行所需求的。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城市群和都市圈成为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重要载体。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分类引导大中小城市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充分体现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阵地,是在“双循环”时代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如果能够从城市和城市群的维度,解决投资、消费、需求、出口等发展动力不足,地区分布不均衡等现实问题,就更容易在产品市场、资金市场、劳务市场三大领域打通国内循环。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首要,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以及共享五大理念科学理念为指导,逐步实现经济创新、经济协调、经济可持续,以及经济共享。这其中,经济协调是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最为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城市之间的协调、城乡之间的协调、城市发展各领域部门的协调等三大方面,没有经济的协调发展、地区和部门之间的发展差距就不会缩小,也就无法实现社会福利的均衡化,也就谈不上优化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创新是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力,通过全新的动力模式、路径,以及空间网络增强城市之间的关联和互动是创新的重要内涵,创新能够使城市之间的联系以更为便利和高效的方式得到增强,创新及其溢出的程度越高,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进程会越顺畅;绿色是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动力,在发展城市群战略的同时,实现各城市的均衡福利最大化至关重要,节能减排是降低城市共同发展成本的有效路径;开放是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连接,可以打通城市与城市的资源与要素交换的界限,形成有梯度的经济发展格局,特别是形成城市间的共同市场、共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体系,从而能够在物质基础上实现协调;共享是实现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在城市群内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发展便利,城市市场和产业的发展红利,以及由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福利。城市群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群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与对策也不尽相同。比如国家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内部的经济发展协调性已经较高,那么共享和创新可能是这一类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方向。再比如地区性城市群辽中南、哈长,城市群内部经济发展的同构性还没有解决,虽然经济发展的差距不大,但是建立城市群内部的关联是这一类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方向。金融空间发展及其结构的优化,对于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新型城镇的进程中,随着城市功能的提升、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进程的逐步深入,城市群发展的各个领域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各维度的金融活动的影响,金融活动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已经凸显,特别是金融集聚、金融辐射,从而形成金融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构成了金融的城市群空间网络,对于我国城市群经济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也会反作用于金融空间结构,继而影响城市群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金融集聚通过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及城市化经济等作用途径,直接为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并在城市群中形成高质量发展的中心城市或中心领域;金融辐射通过传递城市群中心区域的动能,使得中心区域与周边区域形成具有梯度发展特征的空间关联网络,进而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关联基础;金融一体化实际上是区域与区域的金融资本自由的流动,金融的活动彼此相互渗透、彼此互相影响进而形成联动性的一个整体,是金融深入在维度空间的表现,引领并重新配置城市群资源和要素,为城市群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深度融合基础。若忽视金融空间发展对于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将可能忽略金融活动在城市群就业、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间分工协作、中心城市功能发挥、产融结合等一系列方面的作用效果,甚至有可能导致金融虚拟化运行、产生金融风险,为城市群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造成短板、形成边界,影响城市之间的深度融合;反之,掌握金融空间布局及其作用力的发挥水平,将会极大地有利于城市群经济借助于金融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重视金融活动的空间发展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运行的作用机制、影响因素、以及优化路径,因地制宜地将不同城市群中的金融发展培育和调节到适宜其经济发展的发展质量、形态与状态,进而推进高质量的金融一体化协调发展,对于城市群借助于金融作用力来优化经济运行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一问题同时也被国内外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了深度研究金融空间结构及其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效果,本文分为相互关联的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围绕着问题产生的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挖掘现阶段研究该问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可能出现的创新点。全面地梳理了有关于金融活动对城市群经济发展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城市群经济发展、金融活动及其空间发展、金融发展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实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为金融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首先,金融空间结构的概念界定。将金融活动分为狭义金融活动和广义金融活动,由此金融空间结构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维度。其中,狭义方面包括基础金融资源的空间结构,广义方面包括金融业态与机构、金融创新的空间结构。其次,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概念界定。主要从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五大理念进行诠释。再次,金融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主要从狭义金融空间结构和广义金融空间结构两个层面,分析了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为论文实证研究部分,同时也是论文研究的重点内容。论文主要选取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长江中游、海峡西岸、成渝、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关中等在中国综合实力排名前十位的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第三章主要分析样本城市群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时空演进状态、挖掘各维度城市群经济和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描述各城市群金融资源(主要是存贷款)的时空分布演进状态、金融集聚和金融辐射效果和金融一体化的作用范围,以及各城市群的金融空间关联,构成对城市群金融空间结构的研究。第四章实证研究了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水平,从时空视角分析了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与格局演进。第五章实证分析了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实证检验了其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因素。第六章为对策建议。通过总结实证部分的研究结果,总结了城市群金融发展的质量、金融空间结构的形成状况,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从而为优化城市群经济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黄彩虹[3](2021)在《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演化及经济效应研究 ——以中国三大城市群为例》文中认为城市群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空间组织形式,是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载体,研究城市群协同创新对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制定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论文以当前三大区域创新高地,即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探究多元主体跨区域协同创新的发展模式、结构特征、驱动因素、经济效应以及对策建议等。首先,论文在对协同创新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的基础上,对城市群与创新型城市群,以及多元主体协同创新、区域协同创新、协同创新网络、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协同创新效应等概念进行界定;基于交易费用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创新系统理论及熊彼特创新理论、集群经济理论等基础理论,阐述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协同创新网络形成与演化、创新产出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解释机制。协同创新的关键在于通过到创新活动的共同参与,实现创新主体间的优势互补、劣势共避,使得知识、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突破创新主体限制、跨越组织边界和地理障碍,实现创新的外溢,带来正的外部性。因此,论文从捕捉区域溢出效应的角度研究协同创新行为对本城市经济发展的拉动、对邻近性城市经济发展的溢出,以及在协同创新网络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中这种驱动作用力大小的演变、对不同区域作用程度的差异;其中城市群协同创新的主体囊括了参与发明专利申请的全部主体,既包括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消费者用户,也包括政府调控和中介组织,以此探究协同创新及其溢出效应是否带来城市群内经济发展水平的收敛。接着,论文展开实证研究。利用1985-2018年发明专利授权数据构建城市间联合申请专利数据库,基于“区域-跨域”的视角,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结构的演化特征进行刻画与分析;将专利数据与统计数据相结合,建立单区制空间面板模型、两区制空间面板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以及空间“X”滞后马尔可夫链,对协同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溢出效应及驱动经济趋同等效应作出分析,并分析每个城市协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区域差异。通过上述深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协同创新的动力包括内部驱动力与外部驱动力。内部动力是推动创新主体进行研发合作并产生协同效应的动力要素,主要包括创新主体对于发展战略的定位、对于高额利润的追求、对于创新资源互补需求。外部驱动力主要来源于市场环境的风向、创新产出的压力、政策法规的促进,以及与合作主体间的互信关系。(2)1985-2018年,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演化可划分为萌芽阶段、探索阶段、繁荣阶段和成熟阶段等4个阶段。京津冀城市群的协同创新经历了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在发展初期,北京是唯一的主导型节点且占据统领地位,天津是唯一的次级主导型节点,北京与天津的协同创新联系最稠密,是第一阶段协同创新网络的主体部分,其他城市接受辐射构成从属型节点。随着协同创新网络发展,网络的密集程度加深,河北省内的城市之间协同创新联系逐渐稠密,石家庄—保定—秦皇岛一线协同联系生成并深化。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在初期阶段以上海、南京为双中心,协同创新网络趋于完善,从规模属性来看,城市间差距显着缩小,群内网络密度逐渐增大的同时进一步均衡分布,安徽省各市的中心度相较于之前阶段明显升高,协同创新网络实现了由中部密集区域向南北充分延展的发育特征。珠三角城市群的协同创新网络以广州-深圳-佛山为网络的核心骨架,东莞形成次级主导节点,在第三阶段城市群内形成协同创新的聚合闭环。珠三角城市群中存在协同创新联系的城市主体不断增加,但联系强度并未同步上升,珠三角城市与群外城市协同创新联系的范围扩大、强度略显降低。(3)单区制空间面板回归结果显示,协同创新活动对经济增长率的直接作用效应系数为0.0218,间接效应系数为0.0031,即随着城市参与整个群协同创新程度的加深,不仅驱动本地经济增长,也促进邻近城市的经济增长。两区制空间面板回归结果显示,京津冀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均表现为群内城市间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显着高于群外城市,珠三角城市群则相反。(4)协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效应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分别表现为加速效应、扩散效应和收敛效应。选取1995年、2005年、2015年三个时间截面进行地理加权回归,结果显示每个城市协同创新经济效应的作用程度不同。其中京津冀城市协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由消极作用逐渐转为积极影响,且驱动效应增强并呈加速效应;长三角城市协同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效应持续显着为正且正向扩散;珠三角城市协同创新强度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效应在1995年表现最强,随后减弱,呈现收敛趋势。(5)空间“X”马尔可夫转移矩阵结果显示,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邻近城市的协同创新强度对本城市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即协同创新活动的空间溢出显着作用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动。邻域环境为高协同创新水平的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向上转移的概率相应升高,向下转移的概率降低,协同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的空间正外部性存在。(6)针对提升协同创新水平及经济效应的目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第一,共建协同创新载体,推进创新资源流动共享,推进政府间创新管理协作,完善投融资体系,提升城市群协同创新能力。第二,着力促进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推进城市群高技术产业集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协同创新网络层级体系构建,提升城市群协同创新绩效。第三,建立主导型城市创新引领、非中心城市强化受溢、城市群内城市分工合作的协同创新模式,发挥协同创新经济效应,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韩佳伶[4](2021)在《京津冀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协调发展评价》文中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之一,产业和技术是其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可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缓解北京大城市病等问题,有利于促进三地经济发展以及产业优化升级。区域技术转移是推动区域间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二者均对区域协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区域产业转移的动机基本上是为了寻找相对低廉的生产成本与更广阔的市场环境,会带来一定的基础设施与技术环境,区域技术转移能有效促进当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技术消化吸收,提高产业竞争力与科技实力,进而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因此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河北省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在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逐渐缩小河北与京津差距是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十分紧迫的任务。因此科学测度京津冀技术转移与产业转移发展水平以及二者协调发展程度对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在于分析京津冀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发展现状差距以及协调发展趋势。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确定二者之间确实存在相关关系,并在相关研究理论基础上确定研究思路与方法。其次从多个方面对京津冀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分别从经济发展现状、产业结构现状、产业转移成效、技术资源分布、技术转移现状以及技术转移成效等方面进行描述分析。然后选取2011-2018年相关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熵值法对指标进行客观赋权,分别计算得出三地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综合评价水平。最后,在测算出的综合指数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对二者的协调关系以及协调类型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一段时间以来,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发展势头良好,初见成效,但津冀与北京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技术资源分布不均,北京向津冀技术转移占比过低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同时本文通过对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综合发展指数进行分析,得出2018年产业转移指数呈现北京优于河北优于天津的现状,认为天津产业转移指数出现下滑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态势不好,而经济发展是产业转移评价指标体系内重要模块,因此势必会影响产业转移指数。从技术转移指数来看,2018年技术转移指数呈现北京优于天津优于河北的现状,河北与京津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最后在产业转移指数与技术转移指数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二者协调关系进行测算,得出二者耦合度均在0.9以上,说明整体存在有序的发展状态。从协调程度来看,三地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但从协调发展类型看,北京已达到中级协调阶段,天津市与河北省为勉强协调阶段,与北京相比差距较大。最后本文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认为应着重提高产业承接力、促进区域间产业技术交流、建立互联互通机制,推进区域间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协同发展。
袁艳云[5](2021)在《京津冀一体化奶业发展布局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国家重大战略的背景下,疏解非首都功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带动河北省经济建设以使京津冀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成为京津冀共同推进的目标。2015年至今,京津成功地向河北疏解了一批奶牛,但奶源自给率不足、加工产能过剩等问题也有所显现,另外,京津冀奶业协同发展对河北奶业经济的带动作用不甚明显,这些都是京津冀奶业一体化发展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背景,为了使京津冀奶业协同发展不再仅仅停留在以疏解北京奶牛为目标的初步阶段,而是更进一步地整合资源,促进京津冀整体奶业的转型升级,本文从调整三地奶业布局的角度展开研究。本文按照“描述现状—探究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提出建议”的四步走研究思路开展了研究。首先从奶业链生产、加工、消费、政策各环节分析了京津冀奶业发展现状,对京津冀奶业协同发展工作开展的基础、遇到的问题,有了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运用GIS技术和重心迁移模型研究了京津冀奶业格局时空变化情况,重点关注了“种养加匹配度”问题;紧接着,运用集聚度指标、全域和局域空间相关性分析探究了京津冀奶业布局的空间集聚特征;通过以上两章的研究发现了当前布局中制约京津冀奶业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随后聚焦于这些问题、构建了针对性的指标体系,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筛选出对京津冀奶业格局演化有显着影响的因素;以这些影响因素为抓手,结合各区县的功能定位,设计出了京津冀奶业一体化发展布局优化方案,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研究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首先,在奶业生产规模和养殖资源方面河北确实较京津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2015年来,河北也受环保政策的严格约束,奶牛存栏量有大幅下降,且土地资源呈紧缩状态,因此,在河北发展奶业也是面临约束的,在环境资源承载力内做好规划、谋好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对京津冀奶业协同发展十分重要;其次,京津冀奶业饲料种植与生鲜乳生产布局匹配度低,有明显的“种养分离”现象,养殖与加工近年来也出现了轻微的不匹配现象;再次,京津冀奶业生产的高水平,主要是由唐张石保的奶业强县支撑起来的,此外的大片区县虽然也养奶牛,但奶业生产水平低,且各区县之间奶业呈独自发展的形态,与周围区县生产要素流通少,技术交流不紧密,奶业生产空间联结程度低,这是不利于京津冀奶业协同发展的;加工环节也具有很高的空间集聚度,但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奶业加工在京津冀呈扩散态势,本文认为这有利于京津冀奶业协同发展。进一步地,实证分析得出,土地资源、水资源、玉米产量、青饲料播种面积、环境承载力、人均GDP、人均消费支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劳动力资源数对生鲜乳生产布局有显着影响。用上述9个影响因素加入“生鲜乳产量”指标,构成京津冀各区县奶业发展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根据评价结果将京津冀204个区县分别划入奶业发展示范区、奶业重点拓展区、奶业限制性发展区与非奶业布局区,制定了奶业布局初步优化方案,进而结合各区县的功能定位对初步优化方案进行了适当调整,做出最终优化方案,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徐梦妮[6](2021)在《京津冀地区税收竞争对产业转移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自2015年上升为国家三大战略之一以来,区域内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得到优化和改善,加快了京津冀地区的市场一体化进程。其中推动产业升级转移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京津冀区域内的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尤其是河北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落后于京津两地。积极推动产业转移,能够更好的协调区域内的各生产要素,从而缩小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差距。此外,自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得到了一定的税权,出于发展本地区经济和提升绩效的目的,税收竞争作为地区政府间博弈的主要手段,普遍存在于各地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通过各种对各要素的作用进而对产业转移产生影响,恶性的税收竞争限制了地方间的产业转移,引导形成良性的税收竞争对地区间的产业转移升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京津冀地区税收竞争对产业转移的影响。首先通过理论界定了税收竞争和产业转移的概念、梳理了税收竞争对产业转移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理,理清2001-2019年京津冀地区税收竞争与产业转移现状,论证税收竞争影响产业规模是通过间接要素产生影响的。其次从实证角度,将产业转移设为被解释变量,将增值税税负、企业所得税税负作为衡量税收竞争的核心解释变量,在通过豪斯曼检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固定效应模型构建,并分不同税种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京津冀地区税收竞争显着存在,并且对产业转移规模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且税收竞争程度越大,对地区间产业转移规模的影响也越大;(2)增值税税收竞争、企业所得税税收竞争和产业转移规模呈显着相关,其中,增值税能够吸引产业的转入,而企业所得税的税负增加则会抑制地区间产业转移;(3)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税收竞争对于产业转移规模的抑制作用越小,随着地区贸易开放程度提高、劳动力成本下降、基础设施的完备,税收优惠政策等税收竞争手段对于产业转移的吸引作用相对减小。根据得出的结论,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主要在于限制恶性税收竞争,完善财政分权理论,使得京津冀地区政府能明确各自事权与财权。地方政府应制定并实施引导性的税收优惠政策,清理制度外的税收竞争。此外,京津冀地区间应构建税收利益协调机制,促进要素合理流动,形成良性竞争。
邓孟桠[7](2020)在《城市群协同发展视角下地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群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当前城市群内产业结构存在着核心城市经济带动作用不足,中间层次城市经济能力弱,中小城市产业发展战略趋同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城市群产业结构的升级。土地价格作为城市运作的价值判断标准,反映了城市土地的供需情况、土地利用方式及经济发展状况,土地价格机制作用于产业集聚及产业转移,进而实现区域整体产业结构调整,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中发挥着调节作用。因此本文开展城市群协同发展视角下地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的研究。从地价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和经济学理论两方面进行影响机理分析,继而提出地价对于产业结构升级作用的研究假设。分析三大城市群土地价格及产业结构的现状,归纳总结出现存问题。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地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通过以上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土地价格上涨对于全国范围、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升级均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是通过对低附加值第二产业的挤出及第三产业的集聚作用实现的;三大城市群的地价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全国;地价上涨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门限效应,且全国及各城市群门槛值不相同。选取珠三角城市群作为空间溢出效应分析的实证对象,得到珠三角城市群内产业结构升级系数、第二产业占比和第三产业占比存在显着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关系。地价对于产业结构的空间溢出效应显着存在于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高地价水平地区的地价对低地价水平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系数、第二产业占比、第三产业占比均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计量实证结果与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相符。最后基于土地价格机制提出城市群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采用梯度地价政策分别调控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布局及占比,达到产业结构升级的目的;城市群各等级城市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阶段的地价调节政策;城市群内加强顶层设计,形成一体化土地价格管理机制和产业发展机制。
于化龙[8](2020)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多层次的空间差异分析》文中提出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提供中间产品和服务的部门,不仅直接构成了社会总产出的来源,同时也通过影响其他部门的生产而进一步影响总产出水平,因此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而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也因加速要素集聚、降低交易成本、推动科技创新等进一步发挥了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符合中国短期经济增长和长期结构调整双重目标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区域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系统分析阐释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特征以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内涵、模式、动因、影响因素、演化机制等。依托经济增长时空统一性原理和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互动作用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的理论模型。利用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熵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总体水平、发展趋势、空间特征和行业结构特征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空间自相关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明确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及作用方向。同时,构建包括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变量在内的空间计量模型,采用中国2005-2017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影响和区域差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考察期内,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及细分行业均存在空间集聚特征,但集聚水平较低且增长缓慢,技术密集型行业表现出较强的增长能力。从空间特征看,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遵从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规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是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集聚地。Moran’s I指数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着的空间相关关系,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导致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基于SLM、SEM、SDM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均在1%的水平上显着为正,但存在区域差异。生产性服务业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东部地区显着为正、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不显着、西部地区显着为负的特征;而对相邻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则呈现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不显着、中西部地区显着为负的特征。从三大城市群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本地区及相邻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珠三角城市群均显着为正,而在长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均不显着。从等级中心城市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本地区及相邻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全国性中心城市均显着为正、地区性中心城市均不显着、区域性中心城市则均显着为负。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等因素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另外,经济发展模式、城市群结构功能等因素也可能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应的发挥产生一定影响。以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为依据,本文最终提出了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以及完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环境的若干对策建议,特别是对于不同的发展区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同时,本文文在对分析过程及理论和实证结论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模型拓展、研究方法拓展、对策建议拓展及新冠疫情影响等方面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邓赛赛[9](2020)在《河北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第五次产业转移已拉开序幕。随着国际产业转移全球经济中心正发生东移,世界经济呈现出东快西慢、南升北降的发展格局,这种趋势在过去几年表现更加明显。本次转移由一个集中区向外发散,转移方向遵从一定的优先顺序的呈辐射式“梯度转移”。那么,经过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数年的快速发展,河北省各地级市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那些时空演变规律,这些演变在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又产生了哪些作用,以及影响河北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这些影响因素是怎样影响河北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是本文重点要讨论的问题。河北省作为京津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位上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因此,本文通过空间分析模型对河北省各地级市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演变进行研究,并通过构建面板数据——因子模型,分析影响这些演变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河北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升级的政策建议,最后为河北省更好融入京津冀世界城市群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空间结构理论和产业转移理论,以及介绍了文章所涉及的相关概念,为文章后面的空间结构演变分析和实证提供理论支撑。其次,通过测算墨兰指数和赫芬达尔指数等对河北省及其各地级市当年实际利用外资的空间结构演变做一个简单的定量分析;之后通过构建全局空间自相关模型对河北省承接产业转移做了进一步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ArcGIS和GeoDa空间分析方法站在河北省各地级市的角度重新审视了河北地区的空间结构演变情况。再次,通过构建面板数据-因子分析模型剖析了影响河北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哪些,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河北省承接产业转移演变的。最后,根据前文研究结果,针对如何优化河北省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河北省产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刘璐[10](2020)在《京津冀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逐渐发生改变,人民的公平和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共享发展成果逐渐成为人民普遍的诉求,公民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不再单纯局限于衣食住行等物质层面的满足,更多拓展到教育、医疗、文化等精神层面的追求,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课题。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共享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在发展的同时要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补足民生短板、提高共建共享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近年来,政府不断探索共享发展路径,以共享发展理念指导实践,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工作中心,对弱势群体及地区给予更多的帮扶,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不仅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强全体公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对于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区域协调问题始终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补齐三地间公共服务参差不齐的短板,提高居民福利共享水平则是京津冀地区协调发展的核心问题。但事实上受到虹吸效应的影响,河北省始终处于落后的位置,京津两地并未发挥中心辐射作用,导致三地间经济发展实力和社会民生服务能力落差较大,对区域协同发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本文以福利经济学和公平正义学为理论基础,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用图表的方式对2010-2017年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现状进行描述分析,并且与全国的平均水平进行对比,找出三地具体存在的短板,发现河北省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的指标整体较落后于平均水平。然后分别构建包含教育服务、医疗服务、基础设施和生态环保四个维度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指标体系和经济规模、经济结构和经济效益三个维度的经济发展指标体系。采用基尼系数、TOPSIS、耦合协调度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和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结果发现自2010年以来京津冀三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趋势逐渐明显,其中医疗服务和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差距较明显,教育服务的均等化程度呈波动降低趋势。从协调程度来看,三地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均不断提升,但彼此特征差异较大。2010-2017年北京市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子系统基本保持同步高水平发展,协调度由中级协调提升为优质协调,天津和河北分别由初级协调提高至中级协调、中度失调转为勉强协调,但相对北京两子系统的发展来说并不完全匹配,分别属于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和经济发展滞后型。接着采用基尼系数的方法对河北省11个地级市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进行分析,发现各地区指标的均等化程度逐渐提高,但生态环保方面差距较为明显,其中固体废物利用率的整体水平和均等化水平均不断降低。并且从子系统的协调程度来看,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其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优势也较为明显,并且从北向南呈现递减的梯度分布趋势,其中廊坊、唐山、秦皇岛和石家庄的协调程度整体较高,达到中级及以上协调阶段,但彼此子系统的特征各不相同,相比前者保定和邢台两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偏低,处于协同发展的边缘地带。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因地制宜的提出相关的建议。
二、京津冀第三产业的梯度比较与优化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京津冀第三产业的梯度比较与优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思路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2.3 技术路线 |
1.3 创新点 |
1.4 概念界定 |
1.4.1 交通基础设施 |
1.4.2 金融 |
1.4.3 金融资源 |
1.4.4 金融发展 |
1.4.5 区域金融 |
1.5 理论基础 |
1.5.1 区域金融理论 |
1.5.2 金融地理理论 |
1.5.3 新经济地理理论及其发展 |
2 文献综述 |
2.1 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 |
2.1.1 距离与信息 |
2.1.2 制度与文化 |
2.1.3 经济发展 |
2.1.4 市场发展 |
2.1.5 人力资本 |
2.2 区域金融发展的空间特征 |
2.2.1 金融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 |
2.2.2 资本流动及其空间特征 |
2.2.3 金融集聚及其发展模式 |
2.2.4 金融辐射与金融一体化 |
2.3 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效应 |
2.3.1 交通基础设施对要素流动的影响 |
2.3.2 交通基础设施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
2.3.3 交通基础设施对企业贸易的影响 |
2.4 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金融发展的相关研究 |
2.4.1 马克思流通理论的相关论述 |
2.4.2 产业经济视角的相关研究 |
2.4.3 金融地理视角的相关研究 |
2.4.4 历史分析视角的相关研究 |
2.5 综合述评 |
3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影响的历史演变分析 |
3.1 金融中心的历史演变与交通的作用 |
3.1.1 地中海贸易时期金融集聚的雏形 |
3.1.2 商业革命时期区域金融中心的转移 |
3.1.3 工业革命时期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 |
3.2 不同时期交通影响下的区域金融发展案例 |
3.2.1 16-17 世纪的阿姆斯特丹:航运、贸易及融资方式 |
3.2.2 战前美国银行业的稳定性:铁路的作用 |
3.2.3 近代上海金融业发展:港口贸易的繁荣 |
3.3 运输化与金融发展的阶段演变 |
3.3.1 由“物物交易”走向“物币交易”阶段 |
3.3.2 由“物币交易”发展“币权交易”阶段 |
3.3.3 虚拟交易阶段 |
3.3.4 交通的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4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 |
4.1 金融业特性及区域金融发展的空间属性 |
4.1.1 金融业自身特性 |
4.1.2 空间视角下的区域金融发展 |
4.2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 |
4.2.1 基于旅行时间成本的学习与共享机制 |
4.2.2 基于旅行时间成本的人力资源匹配机制 |
4.2.3 基于货物运输成本的市场潜能扩张机制 |
4.2.4 基于货物运输成本的产业集聚机制 |
4.3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空间效应的作用分析 |
4.3.1 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区域金融空间差异 |
4.3.2 交通基础设施强化区域金融空间联系 |
4.4 本章小结 |
5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作用机制的实证检验 |
5.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
5.1.1 模型构建 |
5.1.2 变量选择 |
5.2 基本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
5.2.1 旅行时间成本节约的作用 |
5.2.2 货物运输成本降低的作用 |
5.3 基于旅行时间成本节约效应的作用机制检验 |
5.3.1 学习与共享机制 |
5.3.2 人力资源匹配机制 |
5.4 基于货物运输成本降低效应的作用机制检验 |
5.4.1 市场潜能扩张机制 |
5.4.2 产业集聚机制 |
5.5 内生性处理 |
5.6 本章小结 |
6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空间效应的实证检验 |
6.1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空间差异的实证分析 |
6.1.1 空间差异分解 |
6.1.2 收敛机制分析 |
6.2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空间联系的实证分析 |
6.2.1 金融空间联系强度的构建与分析 |
6.2.2 时间距离对金融联系强度影响的计量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框架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城市群经济发展 |
1.3.2 金融活动及其空间发展 |
1.3.3 金融发展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金融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 |
2.1 金融空间结构 |
2.1.1 金融空间结构的概念界定 |
2.1.2 狭义金融活动的空间发展 |
2.1.3 广义金融活动的空间发展 |
2.1.4 金融活动的空间关系演变 |
2.2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 |
2.2.1 城市群的演变 |
2.2.2 城市群经济的协调发展 |
2.2.3 城市群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
2.3 金融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机理 |
2.3.1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 |
2.3.2 狭义金融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 |
2.3.3 广义金融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 |
第3章 城市群金融空间发展水平的绩效评价 |
3.1 城市群金融的发展现状 |
3.1.1 城市群金融发展现状 |
3.1.2 城市群金融发展问题 |
3.2 城市群金融空间结构的时空演进分析 |
3.2.1 指标体系构建和数据来源 |
3.2.2 因子分析模型和相关指标 |
3.2.3 威尔逊模型和相关指标 |
3.2.4 F-H模型和相关指标 |
3.3 城市群金融空间集聚度测度 |
3.3.1 城市群金融空间集聚度总体特征 |
3.3.2 城市群金融空间集聚度的地理区位分布特征 |
3.4 城市群金融空间辐射度测度 |
3.4.1 城市群金融资源总量特征 |
3.4.2 城市群金融空间辐射特征 |
3.5 城市群的金融一体化程度测度 |
3.5.1 F-H模型 |
3.5.2 城市群金融一体化特征 |
3.6 城市群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状况 |
3.6.1 城市群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的整体特征 |
3.6.2 不同城市群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特征 |
3.6.3 城市群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的层级性特征 |
3.7 小结 |
第4章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绩效评价 |
4.1 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概况 |
4.1.1 城市群经济总体发展情况 |
4.1.2 各个城市群经济发展情况 |
4.2 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测度 |
4.2.1 研究方法 |
4.2.2 结果分析 |
4.3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 |
4.3.1 研究方法 |
4.3.2 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
5.1 金融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效果研究 |
5.1.1 研究方法 |
5.1.2 结果分析 |
5.2 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
5.2.1 解释变量选择 |
5.2.2 研究方法 |
5.2.3 结果分析 |
5.3 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
5.3.1 金融空间结构对不同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
5.3.2 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城市群金融空间发展的主要结论 |
6.2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结论 |
6.3 金融空间影响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结论 |
第7章 金融空间优化和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优化金融空间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1 因地制宜实行差异性的优化措施,促进金融空间高效发展 |
7.1.2 探索行之有效的金融空间发展模式,促进金融空间一体化发展。 |
7.2 提升优化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
7.2.1 基础性金融资源推进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
7.2.2 金融业态推进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
7.2.3 金融创新与服务推进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演化及经济效应研究 ——以中国三大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三大城市群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科技创新中心 |
1.1.2 创新是驱动经济增长与发展转型的关键要素 |
1.1.3 协同创新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 |
1.1.4 城市群协同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空间组织形式 |
1.2 研究意义 |
1.2.1 比较三大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演化特征及形成机理 |
1.2.2 探究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经济效应和优化策略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1 协同创新研究文献分析 |
1.3.2 创新网络相关研究 |
1.3.3 协同创新网络与效应相关研究 |
1.3.4 城市群协同创新相关研究 |
1.3.5 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创新之处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及处理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获取及处理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市群与创新型城市群 |
2.1.2 多元主体协同创新 |
2.1.3 区域协同创新 |
2.1.4 协同创新网络 |
2.1.5 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 |
2.1.6 协同创新效应 |
2.2 基础理论 |
2.2.1 交易费用理论 |
2.2.2 资源依赖理论 |
2.2.3 创新网络理论 |
2.2.4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2.5 集聚经济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群协同创新的驱动机制及经济效应分析 |
3.1 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分析 |
3.1.1 内部驱动力 |
3.1.2 外部驱动力 |
3.2 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演化及创新产出分析 |
3.2.1 网络结构演化机制 |
3.2.2 网络发展促进整体创新产出提高 |
3.2.3 网络发展促进群内包容性创新 |
3.3 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经济效应分析 |
3.3.1 促进群内城市经济效率提升 |
3.3.2 形成群内经济效应的空间分异 |
3.3.3 产生空间溢出 |
3.3.4 促进城市群一体化经济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三大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特征 |
4.1.2 三大城市群创新发展现状及特征 |
4.2 三大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历程及演化阶段 |
4.2.1 协同创新发展历程及特征 |
4.2.2 三大城市群协同创新的演化阶段 |
4.3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结构的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
4.3.1 城市群内部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演化 |
4.3.2 群际城市协同创新的联系特征 |
4.4 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结构的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 |
4.4.1 城市群内部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演化 |
4.4.2 群际城市协同创新的联系特征 |
4.5 珠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结构的演化特征 |
4.5.1 城市群内部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演化 |
4.5.2 群际城市协同创新的联系特征 |
4.6 三大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演化特点及成因比较 |
4.6.1 三大城市群内外协同创新网络结构演化特征比较 |
4.6.2 三大城市群内外协同创新网络演化差异成因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群协同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模拟分析 |
5.1 研究假设 |
5.2 单区制和两区制空间面板模型构建 |
5.2.1 计量模型的设定与估计方法 |
5.2.2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
5.2.3 空间权重矩阵构建 |
5.3 协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模拟结果分析 |
5.3.1 单区制空间面板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5.3.2 两区制空间面板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群协同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溢出分析 |
6.1 研究假设 |
6.2 计量模型的构建与变量描述 |
6.2.1 空间溢出效应测度模型选择 |
6.2.2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6.2.3 空间权重矩阵设计 |
6.3 协同创新局部经济效应的空间差异模拟结果分析 |
6.3.1 GWR模型拟合优度检验 |
6.3.2 GWR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6.3.3 三大城市群局部经济效应差异比较 |
6.4 协同创新溢出效应的局部效果及经济趋同格局驱动 |
6.4.1 空间“X”滞后马尔可夫链 |
6.4.2 基于空间马尔可夫链的协同创新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6.4.3 协同创新空间溢出对城市群经济趋同的影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提升城市群协同创新水平及经济效应的对策建议 |
7.1 强化城市群协同创新能力 |
7.1.1 共建协同创新载体 |
7.1.2 推进政府间创新管理协作 |
7.1.3 完善协同创新投融资体系 |
7.2 提升城市群协同创新绩效 |
7.2.1 协同创新成果对接转化 |
7.2.2 推进城市群高技术产业集聚 |
7.2.3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7.2.4 构建跨域承托协同创新网络层级体系 |
7.3 协同创新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新机制 |
7.3.1 主导型城市创新引领 |
7.3.2 非中心城市强化受溢 |
7.3.3 城市群内城市间分工协作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自评表 |
(4)京津冀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协调发展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点 |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内涵 |
1.产业转移的内涵 |
2.技术转移的内涵 |
3.协同的内涵 |
(二)理论基础 |
1.产业转移相关理论 |
2.技术转移相关理论 |
三、京津冀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发展现状 |
(一)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发展现状 |
1.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
2.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现状 |
3.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成效 |
(二)京津冀区域技术转移发展现状 |
1.京津冀区域技术资源分布现状 |
2.京津冀区域技术市场发展现状 |
3.京津冀区域技术转移发展成效 |
四、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综合评价 |
(一)评价指标体系选取 |
1.指标选取原则 |
2.指标体系构建 |
3.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说明 |
(二)综合评价方法 |
1.评价方法选择 |
2.全局熵值法计算过程 |
(三)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
1.数据收集 |
2.权重计算 |
3.产业转移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4.技术转移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五、京津冀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
(一)耦合协调度模型建立 |
1.耦合协调度模型 |
2.耦合协调类型划分 |
(二)京津冀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耦合协调度评价 |
1.京津冀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耦合度分析 |
2.京津冀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协调度分析 |
3.京津冀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协调发展类型分析 |
(三)本章小结 |
六、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对策建议 |
1.强化区际互联互通,发挥市场主体驱动作用 |
2.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承接力 |
3.均衡技术创新资源,建立人才共享机制 |
4.设立专项基金,共建科技创新平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含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5)京津冀一体化奶业发展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京津冀一体化产业转移现状的研究 |
1.2.2 具体产业的区域协同发展研究 |
1.2.3 奶业空间布局的研究 |
1.2.4 京津冀奶业协同发展与布局研究 |
1.2.5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1.5 数据说明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产业链与奶业产业链 |
2.1.2 农业布局与奶业布局 |
2.2 理论基础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梯度转移理论 |
2.2.3 点-轴渐进式扩散理论 |
2.2.4 农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
2.2.5 农业比较优势理论 |
2.3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
2.3.1 京津冀奶业协同发展:一个种养结合与比较优势框架下的理论模型 |
2.3.2 研究假设 |
第3章 京津冀奶业发展现状 |
3.1 京津冀奶业的生产状况 |
3.2 京津冀奶业的加工状况 |
3.3 京津冀奶业的消费状况 |
3.4 京津冀奶业政策梳理与比较 |
3.4.1 北京市奶业政策梳理 |
3.4.2 天津市奶业政策梳理 |
3.4.3 河北省奶业政策梳理 |
3.4.4 三地政策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京津冀奶业格局时空变化分析 |
4.1 京津冀奶业产业链空间布局及其时空演变分析 |
4.1.1 饲料原料生产空间分布及时空演变分析 |
4.1.2 生鲜乳生产布局及时空演变分析 |
4.1.3 乳制品加工业布局及时空演变分析 |
4.2 京津冀奶业产业链重心迁移分析 |
4.2.1 饲料原料生产重心迁移分析 |
4.2.2 生鲜乳生产重心迁移分析 |
4.2.3 乳制品加工业重心迁移分析 |
4.3 京津冀奶业链各环节布局匹配度分析 |
4.3.1 种养加空间重叠性分析 |
4.3.2 方向变动一致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京津冀奶业的空间集聚特征 |
5.1 奶业集聚测度方法 |
5.1.1 空间集聚程度测度指标 |
5.1.2 空间相关性分析法 |
5.2 京津冀生鲜乳生产的空间集聚特征 |
5.2.1 生鲜乳生产的整体空间集聚程度分析 |
5.2.2 全域尺度下生鲜乳生产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5.2.3 局域尺度下生鲜乳生产的集聚效应分析 |
5.3 京津冀乳制品加工业的空间集聚特征 |
5.3.1 乳制品加工业的产业地理集中率 |
5.3.2 乳制品加工业的空间基尼系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京津冀奶业空间格局演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研究方法——空间计量模型 |
6.1.1 空间误差模型(SEM模型) |
6.1.2 空间滞后模型(SLM模型) |
6.1.3 空间杜宾模型(SDM模型) |
6.2 变量选取与解释 |
6.3 数据来源与指标计算 |
6.3.1 数据来源 |
6.3.2 畜禽环境承载力测算 |
6.4 模型选择与估计结果分析 |
6.4.1 数据处理与各变量描述统计 |
6.4.2 模型选择 |
6.4.3 估计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京津冀奶业布局优化方案设计 |
7.1 京津冀各区县奶业发展适宜性评价 |
7.1.1 奶业发展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7.1.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7.1.3 各区县奶业发展适宜性综合得分 |
7.2 初步优化方案 |
7.3 优化方案合理性的论证 |
7.3.1 环境资源禀赋与生鲜乳生产布局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
7.3.2 耦合协调类型与优化方案分区的匹配结果分析 |
7.4 优化方案的进一步调整——基于各区县功能定位 |
7.4.1 京津区域 |
7.4.2 河北省 |
7.5 最终优化方案 |
第8章 京津冀奶业布局优化的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建立完善的利益补偿机制 |
8.2.2 打造一批重点奶业区域 |
8.2.3 积极推行种养结合的发展模式 |
8.2.4 配套相应的土地支撑政策 |
8.2.5 调整优化饲料原料种植结构 |
8.2.6 强化科技支撑 |
8.2.7 满足京津奶业应急保障需求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介 |
(6)京津冀地区税收竞争对产业转移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 |
1.4.2 论文的不足 |
2 税收竞争和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理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税收竞争 |
2.1.2 产业转移 |
2.2 税收竞争和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 |
2.2.1 财政分权理论 |
2.2.2 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理论 |
2.2.3 比较优势理论 |
2.2.4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
2.3 税收竞争对产业转移的作用机理分析 |
2.3.1 税收竞争对生产资料要素的作用机理 |
2.3.2 税收竞争对劳动力要素的作用机理 |
2.3.3 税收竞争对资本要素的作用机理 |
2.3.4 税收竞争对生产技术要素的作用机理 |
3 京津冀地区税收竞争与产业转移的现状分析 |
3.1 京津冀地区税收竞争现状分析 |
3.1.1 京津冀地区税收竞争类型 |
3.1.2 京津冀地区税收竞争情况 |
3.2 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现状分析 |
3.2.1 京津冀地区产业构成情况 |
3.2.2 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现状 |
4 京津冀地区税收竞争对产业转移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模型设定 |
4.2 变量选取 |
4.2.1 被解释变量 |
4.2.2 解释变量 |
4.2.3 控制变量 |
4.3 数据来源及描述 |
4.4 估计方法 |
4.5 实证结果分析 |
4.6 稳健性检验 |
5 协调京津冀地区税收竞争对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
5.1 完善财政分权理论,合理划分事权财权 |
5.2 规范制度外税收竞争,制定引导性税收优惠政策 |
5.3 建立税收竞争协调机制,促进要素合理流动 |
5.4 完善“服务型”政府政绩考核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7)城市群协同发展视角下地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价的研究综述 |
1.2.2 产业结构的研究综述 |
1.2.3 地价对产业结构调整作用的研究综述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城市群 |
2.1.2 地价 |
2.1.3 产业结构升级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2 产业转移理论 |
2.2.3 产业布局理论 |
2.2.4 门限效应理论 |
2.2.5 空间溢出效应 |
2.3 地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分析 |
2.3.1 地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分析 |
2.3.2 地价对产业结构作用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群地价与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3.1 土地价格现状分析 |
3.1.1 土地价格相关政策演变历程 |
3.1.2 土地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 |
3.1.3 城市群内各等级城市地价梯度明显 |
3.2 土地价格现存问题分析 |
3.2.1 土地价格扭曲现象明显 |
3.2.2 存在土地价格管理行政壁垒 |
3.2.3 中小城市土地经济价值待提升 |
3.3 城市群产业结构现状 |
3.3.1 产业结构均呈现高级化趋势 |
3.3.2 高附加值产业产值增幅显着 |
3.4 城市群产业结构现存问题 |
3.4.1 城市群内尚未形成纵向产业链 |
3.4.2 城市间产业同构现象明显 |
3.4.3 城市群产业发展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面板门限效应分析 |
4.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4.1.1 指标选取 |
4.1.2 数据来源 |
4.2 面板门限模型建立 |
4.2.1 Hansen面板门限模型 |
4.2.2 地价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的面板门限模型 |
4.3 全国面板门限实证结果分析 |
4.3.1 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
4.3.2 固定效应检验及回归 |
4.3.3 门槛回归分析 |
4.4 三大城市群面板门限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
4.4.1 京津冀城市群实证结果分析 |
4.4.2 长三角城市群实证结果分析 |
4.4.3 珠三角城市群实证结果分析 |
4.5 三大城市群及全国对比分析 |
4.5.1 固定效应回归结果对比分析 |
4.5.2 门槛效应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 |
5.1 空间相关性分析 |
5.1.1 常用空间权重矩阵 |
5.1.2 空间权重矩阵建立 |
5.1.3 空间相关性检验 |
5.2 空间计量模型选择 |
5.2.1 常用空间计量模型 |
5.2.2 面板空间计量模型建立 |
5.2.3 空间计量回归结果 |
5.3 地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对策建议 |
6.1 对策 |
6.1.1 以地价政策调控二三产业发展 |
6.1.2 建立城市群一体化管理机制 |
6.1.3 因地制宜制定地价政策 |
6.1.4 发掘开发区产业优势 |
6.2 配套建议 |
6.2.1 建立城市群财政转移支付机制 |
6.2.2 借鉴国外经验以避免产业空心化 |
6.2.3 限定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极限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多层次的空间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4.1 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3 研究方法及实施方案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理论分析 |
2.1 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 |
2.1.1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 |
2.1.2 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 |
2.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概念 |
2.2.1 产业集聚的一般理论 |
2.2.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概念和模式 |
2.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动因与影响因素 |
2.3.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内在动因 |
2.3.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外在动因 |
2.3.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 |
2.4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演化 |
2.4.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演化的系统机理 |
2.4.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演化的模式 |
2.4.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演化的过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分析 |
3.1 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特征 |
3.1.1 经济增长中的空间集聚现象 |
3.1.2 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结构理论 |
3.1.3 经济增长的时空统一性 |
3.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
3.2.1 产业集聚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一般理论分析 |
3.2.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
3.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 |
3.3.1 区域经济增长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 |
3.3.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互动作用:理论模型 |
3.4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 |
3.4.1 集聚、增长与空间溢出 |
3.4.2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视角的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发挥 |
3.4.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理论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4.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基本模型 |
4.2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特征 |
4.2.1 样本与数据 |
4.2.2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总体特征分析 |
4.2.3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特征分析 |
4.2.4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特征分析 |
4.3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
4.3.1 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模型 |
4.3.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
4.3.3 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
4.3.4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交叉相关性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总体分析 |
5.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5.1.1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时间序列模型构建 |
5.1.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面板数据模型构建 |
5.1.3 格兰杰因果关系的实证检验 |
5.2 空间计量模型的构建 |
5.2.1 空间计量基本模型的设定 |
5.2.2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区域经济增长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
5.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
5.3.1 变量和数据说明 |
5.3.2 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
6.1 基于四大发展区域的差异分析 |
6.1.1 样本说明 |
6.1.2 四大发展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差异分析 |
6.1.3 四大发展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分析 |
6.2 基于三大城市群的差异分析 |
6.2.1 样本说明 |
6.2.2 三大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差异分析 |
6.2.3 三大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分析 |
6.3 基于等级中心城市的差异分析 |
6.3.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中心城市发展及其溢出效应 |
6.3.2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中心城市等级划分 |
6.3.3 等级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7.2.2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
7.2.3 针对不同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
7.2.4 优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环境的对策建议 |
7.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9)河北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承接 |
2.1.2 产业梯度转移 |
2.2 产业转移理论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竞争优势理论 |
2.2.3 区域分工理论 |
2.2.4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
2.3 空间结构理论 |
2.3.1 中心外围理论 |
2.3.2 多中心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河北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
3.1 数据来源及说明 |
3.2 模型和方法选取 |
3.3 河北省承接产业转移差异的时空演变 |
3.3.1 时间演变特征 |
3.3.2 空间差异特征及差异演变 |
3.4 河北省承接产业转移差异的时空分析 |
3.4.1 时间演变分析 |
3.4.2 空间演变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河北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
4.1 数据测量和因子分析 |
4.2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因素的测度与评价 |
4.2.1 因子分析适宜性检验 |
4.2.2 因子分析模型的建立 |
4.3 模型结果分析 |
4.3.1 模型结果 |
4.3.2 影响承接产业转移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河北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策建议 |
5.1 充分认识区域时空演变的重要性 |
5.2 增强河北承接能力加快推进产业升级 |
5.2.1 从产业承接地角度考虑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
5.2.2 积极加强产业分工合作 |
5.3 推动产业园区建设、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 |
5.3.1 积极推动各级产业园区建设 |
5.3.2 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驱动作用 |
5.4 利用区位优势带动产业集聚辐射 |
5.5 同时推进产业转移和产业转型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10)京津冀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
二、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基本公共服务 |
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3.耦合、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 |
(二)理论基础 |
1.福利经济学 |
2.公平正义理论 |
(三)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 |
三、京津冀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及经济发展现状 |
(一)京津冀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现状 |
1.京津冀地区教育服务发展现状 |
2.京津冀地区医疗服务发展现状 |
3.京津冀地区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
4.京津冀地区生态环保发展现状 |
(二)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
1.京津冀地区经济规模发展现状 |
2.京津冀地区经济结构发展现状 |
3.京津冀地区经济效益发展现状 |
四、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
(一)指标体系构建 |
1.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2.评价指标的选取 |
(二)评价方法 |
1.距离综合评价法 |
2.基尼系数 |
3.耦合协调度模型 |
4.聚类分析 |
五、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测度与评价 |
(一)京津冀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协调关系 |
1.京津冀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
2.京津冀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 |
3.京津冀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分项指标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 |
(二)河北省各地市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协调关系 |
1.河北省各地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
2.河北省各地市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 |
六、京津冀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协调发展建议 |
(一)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
(二)合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实力 |
(三)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推动资源的流动转移 |
1.建立京津冀地区教育资源合作共享机制 |
2.实现三地医疗资源互联互通,创建京津冀生态保健示范区 |
3.加强河北省基础设施和环保建设 |
七、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四、京津冀第三产业的梯度比较与优化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D]. 王梓利.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D]. 徐文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3]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演化及经济效应研究 ——以中国三大城市群为例[D]. 黄彩虹.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4]京津冀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协调发展评价[D]. 韩佳伶.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5]京津冀一体化奶业发展布局优化研究[D]. 袁艳云. 北京农学院, 2021(08)
- [6]京津冀地区税收竞争对产业转移的影响研究[D]. 徐梦妮. 河北经贸大学, 2021(02)
- [7]城市群协同发展视角下地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D]. 邓孟桠.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8]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多层次的空间差异分析[D]. 于化龙. 天津大学, 2020(01)
- [9]河北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 邓赛赛. 燕山大学, 2020(01)
- [10]京津冀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研究[D]. 刘璐.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