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项空调产品荣列2002年《上海名牌产品100强》(论文文献综述)
贾建林[1](2019)在《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启发式规则与创新持续性》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经济增速呈现显着下降趋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科技创新“疲态”对经济持续增长的抑制性影响日益明显。而其根本,在于企业未能很好的实现技术创新持续性,换言之企业创新资源获取、整合、吸收与利用不足,限制了其自主创新,进而没能有效提升企业创新持续性能力。影响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因素既有企业层面的,如企业是否积极拓展研发区域边界,也有企业所在区域外部层面的如社会资源。企业拓展研发区域边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创新过程,一方面能够为企业带来异质性、互补性创新资源,另一方面很可能因研发分支机构布局不合理造成创新低效率,而这又与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密切相关。与此同时,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容易引起创新环境不确定性,而在此情境下,管理团队启发式规则可以有效弱化环境不确定性、节约决策时间与成本实现“生态理性”,不失为促进企业创新的一种有效办法。进一步,企业拥有的社会资源不同,其持续创新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探索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启发式规则、社会资源与创新持续性的关系,对实现企业自主创新和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对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启发式规则、社会资源和创新持续性相关文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探讨了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与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关系,分析了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情境下,管理团队启发式规则对企业创新持续性的直接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与启发式规则对创新持续性的交互效应,以及企业社会资源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基于该理论模型,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44家企业2008-2017年的数据为样本,测度了相关变量,并对理论假设进行了统计检验。结果表明:(1)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的区域多样性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持续性,而区域分散性与创新创新持续性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关系。(2)研发区域边界拓展情境下,管理团队启发式规则对企业创新持续性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机会创造型启发式规则对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影响大于机会利用型启发式规则。(3)区域多样性与机会利用型启发式规则的共同使用增强了企业创新持续性,区域分散性与机会创造型启发式规则的共同使用则强化了与创新持续性的倒U型关系。(4)企业总部区域制度水平和高管政治关联等社会资源分别对区域多样性和机会利用型启发式规则、区域分散性和机会创造型启发式规则的交互与创新持续性的关系有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本文基于现有理论展开了进一步的拓展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视角与观点,对当前研究产生了一定的补充和完善作用,本文的贡献主要包括:(1)在开放创新环境下,结合国际商务和经济区域流派观点以及中国企业亟需拓展研发区域边界实现持续创新现实需求,探讨了一体化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区域结构与创新持续性的关系。明确了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内涵和区域结构特征,丰富了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实证研究成果。(2)研究视角创新,从认知与行为理论探究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不确定性环境下管理团队启发式规则对创新持续性的作用机制,延伸了研发区域边界拓展与创新研究边界,促使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相关研究由宏观层面向企业微观层面转移,为企业创新持续性研究提供了新思路。(3)探明了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过程中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启发式规则、社会资源与创新持续性内在关系,论证了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和启发式规则的交互机制和社会资源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打开了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对创新持续性影响逻辑的“黑箱”。
张梦蝶[2](2018)在《基于扎根理论的企业价值观管理过程研究》文中认为企业价值观作为企业的灵魂,是在企业从创业到发展,再到成为行业领先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逐渐成型、革新最后沉淀出的成果。在快速变化的竞争环境下,企业价值观能够指导企业以及员工的行为与决策,能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而企业价值观管理的实践能够让价值观从意识层面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中,从而真正发挥价值观的作用。在现有研究的成果中,以战略视角深入到成功实施企业价值观管理的企业案例中,探索出企业价值观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以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将以战略视角了解价值观管理的过程,总结影响企业价值观管理实施的因素,并提出合理建议,从而帮助企业能够更好地运用价值观管理。本文以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格力公司”)为研究案例,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其价值观管理进行研究。本企业是传统空调制造业龙头,较早地实践价值观管理并颇有成效。通过研究此案例,总结出其价值观管理实施的具体过程。首先根据企业的资料,划分发展阶段;然后运用扎根理论对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包括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选择性编码;最后通过扎根结果,分析出完整的范畴关系,从而得出价值观管理的理论模型。通过对格力公司扎根理论分析,格力公司价值观来源于领导者个人价值观,由最初的领导者以身作则到管理层推动,再到中层干部促进价值观落地,企业价值观逐渐形成价值观体系。价值观落实到管理中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通过战略对接、建立扁平化组织结构变动、工作流程与制度的建设、建立基于企业价值观的人力资源政策、通过品牌、会议、文化内刊、文娱活动等手段,将企业价值观逐步落实,使员工从被迫接受到认可到团结一致。而在企业不断发展以及适应外部环境时,企业价值观内涵进一步发展。企业价值观管理的实践,提升了企业的凝聚力,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驱动作用。
万慧敏[3](2017)在《基于扎根理论的社会成本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颠覆性的技术革命和创新驱动着企业转型,越来越多的企业从追求“资本红利”向追求“生态红利”转变,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制造业企业需要转变成长方式,将现有的成本战术措施升级为基于社会成本的成本战略管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的发展,也使得企业成本从微观的企业制造成本、研发成本、营销成本等内部价值链成本向外部价值链相关的“社会性”成本拓展,但目前鲜有学者对社会成本战略对系统性研究。企业社会经济活动可持续发展需求和社会成本战略理论空白,都迫切需要探究社会成本战略理论。因此,本文以社会成本投入为切入点,探讨企业社会成本战略对企业价值创造的提升。本文基于社会责任理论、成本战略理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引出社会成本战略。采用适合研究内涵和外延不明确理论(社会成本战略)的扎根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格力、美的、联想、华为四家企业的多案例扎根梳理出了企业社会成本战略核心战略要素,明确了企业社会成本战略的内涵。其次,基于扎根结果,进一步运用理论分析,阐释了社会成本战略的运行机理,构建了动态的社会成本战略实施的整合模型。最后,基于YH公司的实地分析,利用质性分析软件ATLAS.TI,实证检验了社会成本战略整合模型有效性。通过模式匹配对数据进行分析,利用路径指向性,证实了企业社会成本战略的演化规律。本文最大的贡献在于,发现社会成本战略涵盖产品质量服务成本、技术创新成本、品牌成本、商业模式创新成本四个核心成本要素。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社会成本战略通过不同的成本要素组合实现价值创造,这对国内制造型企业将社会成本战略实施和价值创造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舒平[4](2014)在《西王集团多元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西王集团多元化发展历程的分析研究,概括其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策略和优化方案,进而对国内即将或正在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的企业提供有益建议。论文共分五部分,总共涵括六章内容。首先,介绍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技术路线,并对多元化发展战略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其次,介绍企业多元化发展历程,即案例部分。具体包括工业化起步发展阶段、雏形多元化发展阶段和典型多元化发展阶段。工业化起步发展阶段是西王集团的起步和战略储备阶段,西王集团在不断探索中积累了资金和经验,也遇到了诸多多数企业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难题。多元化发展阶段包括雏形多元化发展阶段和典型多元化发展阶段。雏形多元化发展阶段即自发多元化发展阶段,是西王集团在实现工业化起步后,为追求生存而多方思考出路并付诸实施的阶段。典型多元化发展阶段即自觉多元化发展阶段,是西王集团实现稳定发展后,为追求更高的战略目标、实现长远发展而作出重大战略选择的阶段。再次,对西王集团多元化发展的案例进行分析,包括对西王集团多元化发展战略的评价、经验总结及存在的问题。西王集团的多元化发展实现了成本降低、资源综合利用、品牌影响扩大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四个效应。西王集团多元化发展的经验总结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持续创新、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并重、大力推行品牌战略、着力打造完美的循环经济和开辟多方融资渠道等。西王集团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战略选择具有盲目性、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匮乏、集团管控模式失效及品牌建设滞后等四个方面。最后,提出对西王集团多元化发展的优化建议,并进行总结与展望。建议包括提升战略选择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多渠道引进和培育高端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创新集团管控模式、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等四个方面。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决策的制定、资源的整合、管控模式的创新、企业文化及品牌建设提出了系统要求。
杨进[5](2013)在《“平行文本”视角下的中国企业网站中企业简介英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的普及为国际贸易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当前不少中国企业都制作了英文网站,而其中的企业简介无疑是目标读者了解公司的一个最迅捷的通道。它在帮助公司拓展海外业务、展示形象、扩大影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简介文本作为应用文的一种,具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指向。它要向目标读者传达有效信息,并尽可能对读者已有的经历、知识、情感等起到一定的诱导启发作用,引起读者共鸣,使之做出积极反应。这便是企业简介文本最重要的两大功能:“信息功能”和“感染功能”。本研究引入译语“平行文本”这一概念,选取知名英美企业简介文本作为参照系,并广泛搜集其它样例,首先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内容、结构、语言、文化等方面对中英企业简介的差异做了深入探讨。以此为基础,通过对实例进行细致研究,作者归纳了中国企业简介英译中常见的翻译失误类型,主要包括语言、文化、语用三个层面的失误,并分析了造成这些失误的原因。最后,作者论证了一些可行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如诺德提出的“工具翻译”策略,借鉴“平行文本”的策略,为达到特定交际功能而对源语文本进行删减、增添、重组等技巧。本研究旨在为翻译工作者带来一些启迪,能为提高中国企业简介的英译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
江卫[6](2012)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系统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煤炭资源生产和消耗的大国,煤炭资源在一次资源的消耗中仍然占有较大的比重。在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以煤炭为主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将面临能源需求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煤炭工业如何保证能源供应与安全,如何摒弃传统的发展模式,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模式促进煤炭产业与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关注的要点。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煤炭行业循环经济系统进行了研究,构建了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动力学模型,提出了适合我国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系统发展的通用模式。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第一,在总结归纳国内外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典型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异同点,提炼出了体现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特点和符合我国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特征的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第二,从煤炭行业、生态矿区、煤炭企业由大到小的三个层面分析了其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厘清了煤炭企业生态系统主要变量的反馈控制关系,构建了一个通用的煤炭行业生态系统动态仿真模型;第三,通过对枣矿集团循环经济的SWOT分析,提出了枣矿集团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发展原则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任务。循环经济产业链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文章再结合集团现状和国内外煤炭企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以及典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规划建设了体现区域特征、符合企业产品能量循环特点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第四,用枣庄矿业集团2000-2009年的企业发展数据对构建的的煤炭企业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vensim的有效性检验和修订,采用修订后的模型对枣矿发展的四种假设模式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枣矿集团可取的发展模式。第五,结合枣矿集团煤炭生态系统的仿真结果,从政策支撑体系、技术支撑体系、资源供给支撑体系以及信息服务支撑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枣矿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体系,从再生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回收体系的整顿和规范、前后向产业链的完善、循环经济运作模式的创新和政府支持等方面提出了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保障措施。
封泉明[7](2012)在《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研究 ——以制造业跨国公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知识产权具有多重属性,既是平等主体的知识财产权,也是权利主体控制的、可以货币衡量的并能为其带来效益的无形资产,还是政府关于知识资源的归属、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相关制度或规则。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的日益知识化使代表技术发展水平和创新成果商业化专用权的知识产权,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则使知识产权成为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之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内容,进而又使知识产权国际公约成为各国经济竞争的基本规则。在这种发展趋势中,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利用国际知识产权规则,不断将自身知识资源优势转化为知识产权优势,由此进一步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更加重视知识产权创造,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核心或关键技术上的知识产权布局,力图通过强化知识产权优势来化解危机,并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先机。与此同时,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还在我国进行知识产权跑马圈地,加快在中国国内市场上的知识产权经略。而从我国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拓展,并且经过多年努力,部分中国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拥有量快速增长,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逐步提高,但从总体上看,中国跨国公司在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方面,均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特别是在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拥有上,包括优秀中国跨国公司在内的我国企业普遍较为缺乏。这种状况,使中国跨国公司在经营中往往遭遇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伏击而处于被动状态。因此,中国跨国公司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培育,冲破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在知识产权上的打压,就成为其进一步发展并取得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以经济知识化和全球化不断交互融合、深化发展为背景,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跨国公司在知识产权控制方面的竞争态势入手,系统深入地探讨中国跨国公司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原因、重点、路径、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国际经验借鉴等一系列问题,使人们对中国跨国公司,尤其是制造业跨国公司,为什么要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怎样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以及培育什么样的自主知识产权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进而提出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对策与建议,以为现实经济服务。
王先庆,武亮[8](2011)在《扩大内需背景下的中国内外贸一体化与流通渠道建设》文中研究说明内外贸一体化是存在于我国流通领域一个比较特殊的问题。国际上很少人为地把贸易区分内贸和外贸,内贸和外贸是有机结合的。对外贸易是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范围内贸易的飞速发展,是由国内贸易向世界范围的延伸。因此,对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而言,国际市场只是国内市场的延伸,国际贸易只是国内贸易在世界范围内的拓展。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原来属于内贸系统的一些机构和一些高等院校、科
吴立斌[9](2011)在《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中国开始重新崛起为世界性强国。但是,当代中国的崛起更多是经济等硬实力的崛起,而不是文化等软实力的崛起。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严重缺失,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还相当滞后,中国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力还相当有限,中国的对外舆论力量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还极不相称,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舆论环境塑造权还掌握在西方媒体的手中。以CNN、BBC、《纽约时报》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媒体,它们所传播的中国声音、中国形象,以及它们传播中国声音、形象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受众关于中国舆论的视听和认知,基本上掌握了当今国际涉华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它们将中国发生的事情按照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进行报道传播,形成了涉华舆论传播的强势,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观、内政外交形成冲击和干预。这样一种发展态势向中国提出一个紧迫性课题:发展软实力,掌握国际话语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适应地对外舆论力量,已经成为中国政府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性任务。这一战略任务能否完成考验中国能否真正崛起。历史与现实一再证明,只有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时崛起的大国,才能称得上是真正崛起的世界性强国。70年代所谓苏联的崛起(军事崛起),以及80年代所谓日本的崛起(经济崛起),都只是硬实力的崛起,都是不全面、不可持续的崛起,最终的结果是“一个解体、一个停滞”。媒体的国际竞争力表现为两个力——媒体国际传播力与媒体国际影响力。当代中国媒体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多介质、多层次、全方位的传媒体系。历史看,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有了相当程度地提升。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媒体相比,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还相当欠缺。在国际传播力方面,中国媒体的传播基础实力、传媒产业发展水平、信息生产能力,与世界传媒强国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尽管传播基础实力近年来有了一定改善,但是传媒产业水平、信息生产能力两方面仍相当落后。在国际影响力方面,中国媒体的国际受众接触率、国际公信力、“走出去”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传媒相比,差距更为明显。中国媒体目前面临的一种尴尬局面是:“传而不通”,中国媒体拥有与西方一流媒体相差不大的全球覆盖率,但却只拥有为数不多的国际受众接触率、落户率、收视率、收听率、收读率;“通而不受”,在为数不多的接触率、落户率、收视率背后,更难见有实质性地中国媒体国际公信力和国际舆论引导力的提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所面临的这种“有覆盖率而没接触率,有接触率而没公信度”的情况,将长时期得到维持,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仍亟待提高。制约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国际影响力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不是某个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众多交互性因素所产生的结果。这就需要我们深入仔细梳理制约中国媒体影响力发展的深层次、根本性原因,探究问题背后的问题,给出一个客观辩证的问题单。第一,以经济、科技为基础中国综合实力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还不能拿出更多的资源去发展国际传播力。第二,在当代国际传播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中国媒体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有中国特色的、具有国际公信力地国际传播战略。第三,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中国媒体传播体制,明显落后于国际传播发展现实,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中国媒体的新闻生产力,制约了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活动空间。第四,当代中国媒体所走的发展路线主要还是一种内向型发展路线,而不是一种内向型与外向型并重的发展路线。第五,中国媒体在进行国际传播时缺乏敏锐的机遇意识,面对突发性地重大事件时,还不善于进行危机传播,变危机为契机。鉴于以上五方面原因,笔者认为,中国媒体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中国媒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必需通过两条途径:第一,大力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强化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建设,推动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跨越式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当代中国发展现实和全球视野,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发,紧密联系经济全球化、传媒全球化、传播全球化的发展现实,适应当今世界传媒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趋势,适应当今世界信息传媒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潮流,依托现阶段的中国媒体格局、媒体资源分布,以核心、骨干媒体为建设重点、为有效抓手,紧紧围绕骨干媒体,调动各种政治、经济力量进行传媒资源的重新配置与重新整合,坚持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建设并重,中央媒体与非中央媒体并重,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并重,坚持媒体国内发展与国际发展并重,大力提升中国媒体的基础设施水平、信息播发能力、产业经营实力、国际竞争力,加大经济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在未来5-10年,构建若干个语种多、技术先进、信息量大、受众广、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跨国传媒集团,使我们的图像、声音、文字、信息更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进入千家万户,实现我国重点媒体集团国际传播能力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媒体国际传播能力。第二,实施国际传播新战略,打造中国媒体的国际公信力,提升中国媒体的国际话语权。不断地改变和创新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观念、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传播体制和政策,提高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针对性、感染力和实效性,在涉华舆论和国际重要舆论争夺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着力加强国际新闻事件的第一时间报道、现场报道、首发报道、独家报道、全面报道和权威报道,最大限度地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独家性、权威性和全面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新闻报道的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实现重大国际新闻事件报道“首发有我,首发用我”,创新国际传播艺术和技巧,善用国际受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和语言,把中国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时代风貌、价值观念融汇于国际传播内容之中,大力推进传播内容的全球化和本土化,加大对对象国和本土事务的报道力度,努力推出一大批具有“中国视角、亚洲元素、全球视野”传播力作,积极创新国际传播体制机制建设,打破束缚国际传播能力发展、国际传播能量释放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塑造中国媒体的灵活性、应变性和机动性,完善媒体报道机制与信息发布体制,加强媒体危机传播体制机制的持久性和柔韧性建设,为中国媒体的危机传播提供一个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李锋[10](2011)在《异质企业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新贸易理论放松了新贸易理论关于企业同质性的基本假定,把国际贸易理论关注的焦点从国家和产业转向企业,较好的解释了企业的内销、出口和对外投资等行为选择。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外贸发展方式并不理想。因此,新新贸易理论的研究主题与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需求存在理想的契合点。论文以异质企业的行为选择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异质企业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和路径,并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从国内现有文献看,关于新新贸易理论的系统性研究尚不多见,选择这一领域开展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献综述部分就新新贸易理论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理论进行了回顾与分析。概述了新新贸易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对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理论进行了梳理,发现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加工贸易升级、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完善贸易战略等方面,以异质企业为视角进行的研究比较少,从微观层次分析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较为缺乏。新新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不足。异质企业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分析部分重点研究了异质企业如何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在研究异质企业内涵与成因的基础上,阐释了异质出口企业和异质非出口企业如何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论文还设计了一个异质企业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简单模型,分析异质企业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异质企业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部分论证了异质企业在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通过对7041家北京出口型外商投资企业和非出口型外商投资企业的比较分析发现,无论是在企业规模还是在收益率等方面,出口企业明显优于非出口企业,但是只出口的外商投资企业不具备异质性,存在“异质企业的悖论”,然而其通过自身转变缩小了差距,出口并内销的外商投资企业在扩大企业规模过程中没有实现收益率的同时扩大。通过对2004-2009年中国出口200强企业、民营出口100强企业、北京纺织服装出口100强企业数据的分析发现,异质企业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了一定作用。通过对北京制造业25个出口行业人均增加值、创新率和增加值率与出口交货值比例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企业创新率和增加值率是推动外贸发展转变的重要力量。此外,还检验了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异质企业的具体表现。异质企业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部分研究了企业异质化的主要途径。该部分重点分析企业异质化的理论框架,阐述企业异质化的宏观背景,并就企业异质化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企业异质化是培育异质企业的有效模式,产品差异化、规模扩大化、经营产业链化和品牌国际化是企业异质化的主要途径。企业异质化的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表明:我国企业的异质化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不断摸索适合自己的模式来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总之,论文将国际贸易的前沿理论与中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理论上扩展和检验了新新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和结论,从新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微观主体的行为选择,为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进行新的探索。但是,由于理论创新和微观企业数据获取的困难,论文一定存在局限和不足之处,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二、三项空调产品荣列2002年《上海名牌产品100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项空调产品荣列2002年《上海名牌产品100强》(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启发式规则与创新持续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 |
1.3.2 启发式规则 |
1.3.3 企业创新持续性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知识 |
2.1.1 知识基础观 |
2.1.2 社会嵌入理论 |
2.1.3 组织学习理论 |
2.1.4 战略成本管理理论 |
2.2 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与创新关系相关研究 |
2.2.1 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的动因 |
2.2.2 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的进入模式 |
2.2.3 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的测度 |
2.2.4 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对创新的影响 |
2.2.5 研究述评 |
2.3 启发式规则与创新关系相关研究 |
2.3.1 启发式规则的起源、概念模式与适用情境 |
2.3.2 启发式规则的分类与评价标准 |
2.3.3 启发式规则对创新的影响 |
2.3.4 研究述评 |
2.4 社会资源与创新关系相关研究 |
2.4.1 社会资源内涵与特征概述 |
2.4.2 社会资源的分类 |
2.4.3 社会资源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
2.4.4 研究述评 |
2.5 创新持续性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2.5.1 创新持续性理论基础 |
2.5.2 创新持续性的理论解释 |
2.5.3 创新持续性影响因素分析 |
2.5.4 研究述评 |
2.6 一个整合的潜在分析框架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探索式案例研究 |
3.1 案例研究方法 |
3.1.1 案例方法概述 |
3.1.2 案例分析流程 |
3.2 案例研究设计 |
3.2.1 确定研究问题 |
3.2.2 探索式案例选择 |
3.2.3 数据收集方法 |
3.2.4 数据分析过程 |
3.3 QC公司案例描述与分析 |
3.3.1 QC公司概况和基本特征 |
3.3.2 QC公司研发区域边界拓展过程案例描述 |
3.3.3 QC公司案例内分析 |
3.4 SJ公司案例描述与分析 |
3.4.1 SJ公司概况和基本特征 |
3.4.2 SJ公司研发区域边界拓展过程案例描述 |
3.4.3 SJ公司案例内分析 |
3.5 DQ公司案例描述与分析 |
3.5.1 DQ公司概况和基本特征 |
3.5.2 DQ公司研发区域边界拓展过程案例描述 |
3.5.3 DQ公司案例内分析 |
3.6 案例间分析与提出初始命题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理论结构与研究假设 |
4.1 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对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影响 |
4.1.1 区域多样性对创新持续性的影响 |
4.1.2 区域分散性对创新持续性的影响 |
4.2 启发式规则对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影响 |
4.3 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与启发式规则的交互作用 |
4.4 社会资源的调节效应 |
4.4.1 区域制度化水平的调节作用 |
4.4.2 高管政治关联的调节作用 |
4.5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汇总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变量测度 |
5.1 数据来源 |
5.1.1 样本选择与特征描述 |
5.1.2 数据搜集 |
5.2 变量定义与测度 |
5.2.1 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测量 |
5.2.2 启发式规则测量 |
5.2.3 控制变量和调节变量测量 |
5.2.4 企业创新持续性测量 |
5.2.5 变量汇总 |
5.3 分析方法 |
5.3.1 研究模型构建 |
5.3.2 实证分析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假设检验与结果讨论 |
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 回归结果分析与讨论 |
6.2.1 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与企业创新持续性关系检验 |
6.2.2 启发式规则与企业创新持续性关系检验 |
6.2.3 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与启发式规则交互作用检验 |
6.2.4 社会资源的调节效应检验 |
6.2.5 稳健性检验 |
6.3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与启示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管理启示 |
四、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基于扎根理论的企业价值观管理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案例研究 |
1.3.3 扎根理论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企业价值观管理相关研究 |
2.1.1 企业价值观相关研究 |
2.1.2 企业价值观管理的概念 |
2.2 企业价值观管理过程相关研究 |
2.2.1 价值观管理过程内涵 |
2.2.2 影响价值观管理的因素 |
2.2.3 企业价值观管理的功能 |
2.3 文献评述 |
第3章 案例选择、数据收集和其处理方法 |
3.1 案例的选择 |
3.1.1 案例的典型性 |
3.1.2 案例资料的获取性 |
3.2 案例资料的收集 |
3.3 案例资料的处理方法 |
3.3.1 对案例资料按时间段归类整理 |
3.3.2 扎根理论的基本方法 |
第4章 案例企业的扎根理论分析过程 |
4.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历程 |
4.1.1 创业阶段(1991年-1994年) |
4.1.2 快速发展阶段(1995年-2004年) |
4.1.3 发展壮大成为世界领先阶段(2005年-2011年) |
4.1.4 责任担当与服务世界阶段(2012年至今) |
4.2 案例资料编码 |
4.2.1 创业阶段(1991年-1994年)编码 |
4.2.2 快速发展阶段(1995年-2004年)编码 |
4.2.3 发展壮大成为世界领先阶段(2005年-2011年)编码 |
4.2.4 责任担当与服务世界阶段(2012年至今)编码 |
第5章 扎根理论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
5.1 格力公司的价值观管理过程 |
5.1.1 格力公司价值观形成过程 |
5.1.2 格力公司价值观落实过程 |
5.1.3 格力公司价值观发展过程 |
5.2 企业价值观对企业战略发展的作用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编码过程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扎根理论的社会成本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社会成本战略研究理论分析 |
2.1 社会成本战略的相关概念 |
2.1.1 社会责任 |
2.1.2 社会成本 |
2.1.3 社会成本战略 |
2.2 企业社会成本战略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社会责任理论 |
2.2.2 生命周期理论 |
2.2.3 价值创造理论 |
2.2.4 企业声誉理论 |
第3章 社会成本战略的多案例扎根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1.1 扎根理论的内涵 |
3.1.2 扎根理论的操作步骤 |
3.2 研究设计 |
3.2.1 研究对象 |
3.2.2 资料收集与分析 |
3.3 多案例扎根分析 |
3.2.1 格力集团社会成本战略关键要素的扎根分析 |
3.2.2 美的集团社会成本战略关键要素的扎根分析 |
3.2.3 联想集团社会成本战略关键要素的扎根分析 |
3.2.4 华为集团社会成本战略关键要素的扎根分析 |
3.4 扎根结果分析 |
3.4.1 多案例对比分析 |
3.4.2 社会成本战略概念 |
3.4.3 社会成本战略与价值创造的关系 |
第4章 企业社会成本战略机理分析与整合模型构建 |
4.1 基于生命周期的社会成本战略机理分析 |
4.1.1 初创期基于利益相关者聚集的运行机理 |
4.1.2 成长期基于高质量关系互动的运行机理 |
4.1.3 成熟期基于企业声誉资本化的运行机理 |
4.1.4 不同阶段下社会成本要素演化过程 |
4.2 社会成本战略实施整合模型 |
4.2.1 企业社会成本战略的环境基础 |
4.2.2 社会成本战略成长期的运行模式 |
4.2.3 社会成本战略成熟期的运行模式 |
第5章 社会成本战略实施的质性分析 |
5.1 研究设计 |
5.1.1 实地研究个案筛选 |
5.1.2 实地研究资料搜集 |
5.1.3 实地研究资料分析 |
5.2 信度效度检验 |
5.2.1 信度分析 |
5.2.2 效度分析 |
5.3 结果分析 |
5.3.1 初创期的社会成本战略关键成本投入 |
5.3.2 成长期的社会成本战略关键成本投入 |
5.3.3 成熟期的社会成本战略关键成本投入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与课题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4)西王集团多元化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多元化发展战略相关理论 |
2.1 企业战略理论 |
2.1.1 企业战略的定义 |
2.1.2 企业战略的形态 |
2.1.3 企业战略的影响因素 |
2.2 战略管理理论 |
2.2.1 战略管理的定义 |
2.2.2 战略管理的层次 |
2.2.3 战略管理的要素 |
2.3 多元化战略理论 |
2.3.1 多元化战略的定义 |
2.3.2 多元化战略的类型 |
2.3.3 多元化战略的作用 |
第三章 西王集团多元化发展历程 |
3.1 西王集团简介 |
3.2 西王集团多元化发展战略实施过程 |
3.2.1 工业化起步发展阶段 |
3.2.2 雏形多元化发展阶段 |
3.2.3 典型多元化发展阶段 |
第四章 西王集团多元化发展战略分析 |
4.1 西王集团多元化发展现状评价 |
4.1.1 成本有效降低效应 |
4.1.2 资源综合利用效应 |
4.1.3 品牌影响扩大效应 |
4.1.4 企业文化建设效应 |
4.2 西王集团多元化发展经验总结 |
4.2.1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持续创新 |
4.2.2 产业发展结构持续优化 |
4.2.3 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并重 |
4.2.4 着力构建完美的循环经济 |
4.2.5 大力推行品牌战略 |
4.2.6 多方开辟融资渠道 |
4.3 西王集团多元化发展存在问题 |
4.3.1 战略选择存在盲目性 |
4.3.2 高端人才匮乏 |
4.3.3 集团管控模式失效 |
4.3.4 品牌建设进程滞后 |
第五章 西王集团多元化发展的优化建议 |
5.1 提升战略选择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
5.2 多渠道引进和培育高端人才 |
5.3 不断创新集团管控模式 |
5.4 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平行文本”视角下的中国企业网站中企业简介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中国企业简介英译研究现状及意义 |
1.3 资料搜集及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平行文本”的指导意义 |
2.1 “平行文本”的定义 |
2.2 译语“平行文本”在应用翻译中的作用 |
第三章 企业简介文本概述 |
3.1 企业简介的内容及功能 |
3.2 中英企业简介文本差异 |
3.2.1 文本内容 |
3.2.2 行文结构 |
3.2.3 语言风格 |
3.2.4 文化心理 |
第四章 中国企业网站中企业简介英译失误实例分析 |
4.1 中国企业网站中企业简介英译失误分类 |
4.1.1 语言性翻译失误 |
4.1.2 文化性翻译失误 |
4.1.3 语用性翻译失误 |
4.2 中国企业网站中企业简介英译失误原因 |
第五章 中国企业网站中企业简介英译对策 |
5.1 运用“工具翻译”策略 |
5.2 借鉴译语“平行文本” |
5.2.1 进行“译前处理” |
5.2.2 贴近“译语风格” |
5.2.3 借用“地道表达” |
5.2.4 顺应“文化期待”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成果 |
6.2 研究局限及对未来研究建议 |
Notes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 |
2.2 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
2.3 系统论及其研究进展 |
2.4 复合生态系统基本理论与实践 |
2.5 系统动力学及其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 |
3.1 国外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3.2 我国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3.3 国内外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比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煤炭行业生态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
4.1 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 生态矿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 典型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仿真模型的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枣矿集团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及投资分析 |
5.1 枣矿集团基本情况 |
5.2 集团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
5.3 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 SWOT 分析 |
5.4 集团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原则、目标与重点任务 |
5.5 集团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及其效益分析 |
5.6 循环经济项目投资与经济效益分析 |
5.7 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环境效益分析 |
5.8 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效益分析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枣矿集团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
6.1 枣矿集团矿区生态系统分析 |
6.2 系统模拟与仿真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栆矿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与措施 |
7.1 支撑体系 |
7.2 保障措施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致谢 |
(7)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研究 ——以制造业跨国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外中国跨国公司研究现状 |
二、 国内外自主知识产权研究现状 |
三、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粗浅评价 |
第三节 研究主题和方法 |
一、 研究主题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分析 |
一、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分析 |
二、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分析 |
三、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生产力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分析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分析 |
一、 市场寡占理论分析 |
二、 价值链理论分析 |
三、 竞争力理论分析 |
第三节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知识经济理论分析 |
一、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知识经济理论概述 |
二、 “知识经济理论”对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解释 |
第三章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实践动因 |
第一节 中国跨国公司产品的市场分析——以部分知名制造业跨国公司为例 |
一、 中国制造业跨国公司的行业分布 |
二、 中国部分知名制造业跨国公司产品的市场分析 |
第二节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实践紧迫性 |
一、 全球知识产权发展态势使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刻不容缓 |
二、 外国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用迫使中国跨国公司加快培育自主知识产权 |
三、 实践中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使中国跨国公司获得了重大的市场发展 |
四、 推动中国跨国公司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迫切要求 |
第四章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第一节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一、 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增长迅速但总量仍小 |
二、 自主知识产权质量有所提高但缺乏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 |
三、 品牌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但还不是真正的国际知名品牌 |
四、 知识产权海外布局步伐加快但布局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
第二节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面临的问题 |
一、 许多企业核心创新能力不强、知识产权存在“引进依赖” |
二、 不少企业对自主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三、 大部分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研发人才比较缺乏 |
四、 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创造的服务体系发展滞后 |
第三节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中遇到的挑战 |
一、 企业知识产权创新基础薄弱与创新主体分散化的双重制约 |
二、 企业国内知识产权竞争国际化与国际知识产权竞争全球化的双向压力 |
三、 企业知识产权海外流失与国外知识产权合围的双重困境 |
四、 企业不善运用知识产权规则与知识产权国际话语权缺失的双面夹击 |
第五章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国际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知名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经验——以制造业跨国公司为例 |
一、 国外知名制造业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案例 |
二、 国外知名制造业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经验启示 |
第二节 国外政府支持本国企业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要经验 |
一、 国外政府支持本国企业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情况介绍 |
二、 国外政府支持本国企业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经验启示 |
第六章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重点 |
第一节 高新技术领域世界级开创性发明专利 |
一、 开创性发明专利的内涵 |
二、 中国跨国公司选择高新技术领域世界级开创性发明专利的必要性 |
三、 中国跨国公司在高新技术领域创造世界级开创性发明专利的可行性 |
第二节 国际知名自主品牌 |
一、 国际知名自主品牌及其构成要素 |
二、 国际知名自主品牌之于中国跨国公司的重要意义 |
三、 中国跨国公司打造国际知名自主品牌的长期性 |
第三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专利 |
一、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和发展重点 |
二、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创造和运用国际专利 |
三、 中国跨国公司致力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专利的意义 |
第七章 当前进一步推动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基本原则 |
一、 坚持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并进 |
二、 坚持自主专利技术和自主品牌并重 |
三、 坚持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并举 |
四、 坚持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中公司与政府并力 |
第二节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路径选择 |
一、 以市场为导向的突破性自主创新 |
二、 赶超导向下的模仿创新 |
三、 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创新 |
四、 基于创新资源的跨国并购 |
五、 强化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激励和保护 |
第三节 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促进措施 |
一、 中国跨国公司的企业促进措施 |
二、 中国政府的促进措施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主要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本课题研究文献回顾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内容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问题 |
第一节 信息时代的国际政治 |
一、时代转换:冷战结束与信息全球化 |
二、信息时代的国际政治:空间的变化 |
三、国际舆论战:当代国际政治博弈的一种重要形式 |
第二节 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 |
一、什么是国际话语权 |
二、国际话语权的作用 |
三、当代国际话语权格局 |
第三节 国际话语权的实现机制 |
一、国际话语权与硬实力 |
二、国际话语权与软实力 |
三、国际话语权与外交力 |
四、国际话语权与传播力 |
第二章 国际话语权与国际传播 |
第一节 国际传播与国际话语权 |
一、国际传播的内涵 |
二、国际传播实现国际话语权的法则 |
第二节 当代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 |
一、国际传播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
二、国际传播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
三、国际传播的商业化发展趋势 |
四、国际传播的本土化发展趋势 |
第三节 当代国际传媒格局 |
一、当代跨国传媒集团的形成 |
二、当代跨国传媒集团出现的原因 |
三、当代国际传媒格局 |
第三章 中国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 |
第一节 冷战结束后国际舆论环境发展态势 |
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
二、“中心-外围”的国际舆论态势 |
三、美国的全球舆论战略 |
第二节 中国在国际舆论环境中的处境 |
一、中国成为国际舆论热点 |
二、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西方媒体的塑造 |
三、中国国内舆论环境的嬗变 |
第三节 西方主流媒体涉华舆情分析 |
一、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主题及态度分析 |
二、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主角及态度分析 |
三、西方主流媒体的中国形象特点 |
第四节 国际舆论安全——当代中国面临的一个严峻战略任务 |
一、什么是国际舆论安全 |
二、当代中国保障国际舆论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三、谋划国际舆论安全需要认识与处理的四大关系 |
四、中国的国际舆论战略 |
第四章 国际传播中的中国媒体 |
第一节 中国国际传播媒体简介 |
一、印刷媒体 |
二、国际广播媒体 |
三、电视媒体 |
四、通讯社 |
五、互联网 |
第二节 中国国际传播媒体的地位与作用 |
一、中国媒体与政府的机制联系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媒体外交实践 |
三、当代中国媒体的对外功能及其表现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三代中央领导人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一、邓小平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二、江泽民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三、胡锦涛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第五章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议程设置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什么是议程设置 |
一、议程设置的内涵 |
二、影响媒体议程设置的因素 |
三、议程设置的传播效果 |
四、议程设置的原则与方法 |
第二节 中国新闻的议程设置 |
一、选择对象、时段说明与考察问题 |
二、《人民日报》头版关于中国新闻议程设置分析 |
三、《中国日报》头版关于中国新闻议程设置分析 |
四、两报中国新闻议程设置的异同点 |
第三节 国际新闻的议程设置 |
一、选择对象、时段选择与考察问题 |
二、《人民日报》国际新闻议程设置 |
三、《中国日报》国际新闻议程设置分析 |
四、两报国际新闻议程设置的异同点 |
第四节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议程设置的一般规律和变化趋势 |
一、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议程设置的一般规律 |
二、影响中国媒体议程设置的因素 |
三、中国媒体议程设置存在问题及变化趋势 |
第六章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评估 |
第一节 国际传播力的内涵及评估指标体系 |
一、国际传播力的内涵 |
二、国际传播力的评估模型 |
三、国际传播力的评估指标体系 |
第二节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评估 |
一、从传播基础角度评估媒体的国际传播力 |
二、从信息生产力的角度评估国际传播力 |
三、从传媒产业的角度评估国际传播力 |
第三节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发展态势、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
一、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发展态势 |
二、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存在的问题 |
三、制约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发展的原因 |
第七章 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评估 |
第一节 什么是媒体国际影响力 |
一、媒体国际影响力的内涵 |
二、媒体国际影响力的评估模型 |
三、媒体国际影响力的评估指标体系 |
第二节 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评估 |
一、从受众接触角度评估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 |
二、从国际公信力角度评估媒体国际影响力 |
三、从媒体开放角度评估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 |
第三节 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态势、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
一、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态势 |
二、中国媒体影响力发展的原因 |
三、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存在问题 |
四、制约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的原因 |
第八章 中国媒体发展的战略目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传媒集团 |
第一节 中国媒体发展的战略目标 |
一、战略目标和任务 |
二、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
第二节 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步骤 |
一、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指导思想 |
二、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工作原则 |
三、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战略步骤 |
第三节 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战略布局 |
一、中央级媒体通过国家的力量大力扩张,形成跨国超级媒体群 |
二、非中央媒体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联合重组形成庞大传媒集团群 |
第四节 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战略手段 |
一、传媒体制机制改革 |
二、传媒转变增长方式 |
三、传媒“引进来” |
四、传媒“走出去”——如何进行海外并购 |
第五节 完善政府保障服务职能 |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统筹协调能力 |
二、加强经济政策支持力度 |
三、加大政府资金投入 |
四、实施人才工程 |
五、提供技术支撑 |
六、开展战略研究 |
第九章 跨国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如何增强国际传播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
第一节 形成新的国际传播理念和思想 |
一、牢固树立以国际公信力取胜的国际传播理念 |
二、“以我为主”的传播原则与受众“针对性”相结合 |
三、新闻传播的专业性与中国视角的特殊性相结合 |
四、传播的全球化趋势与本土化趋势相结合 |
五、国际传播与国内传播相结合 |
第二节 国际传播对象、路径的选择 |
一、国际传播对象的选择与确定 |
二、“先国内、后周边、再国际”的国际传播路径 |
第三节 创新国际传播内容 |
一、新闻报道题材的创新 |
二、新闻报道视角的创新 |
三、新闻报道基调的创新 |
四、新闻报道形态的创新 |
五、新闻报道风格的创新 |
第四节 改进国际传播方式 |
一、首发报道、现场报道、独家报道 |
二、运动式传播与常态式传播 |
三、单向传播与双向传播 |
第五节 整合各种国际传播渠道 |
一、印刷媒体与电子媒体相配合 |
二、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 |
三、政府媒体与市场媒体相配合 |
四、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相配合 |
第六节 改革传播体制机制 |
一、加强媒体传播自主权 |
二、完善传媒报道机制 |
三、危机时期的新闻传播体制机制建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异质企业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2.2 选题的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新新贸易理论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文献综述 |
2.1 新新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研究的新进展 |
2.1.1 新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2.1.1.1 异质企业贸易理论 |
2.1.1.2 企业内生边界理论 |
2.1.2 新新贸易理论的实证研究 |
2.1.3 新新贸易理论的创新点 |
2.1.3.1 界定比较优势的新来源 |
2.1.3.2 分析贸易福利的新来源 |
2.2 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研究 |
2.2.1 贸易商品优化理论 |
2.2.1.1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
2.2.1.2 扩大高技术产品贸易 |
2.2.1.3 发展服务贸易 |
2.2.2 完善贸易战略的理论研究 |
2.2.2.1 比较优势战略 |
2.2.2.2 竞争优势战略 |
2.2.2.3 其他贸易战略 |
2.2.3 贸易主体培育理论 |
2.3 小结 |
第3章 异质企业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分析 |
3.1 异质企业的概念 |
3.1.1 异质企业的内涵 |
3.1.2 异质企业的贸易边界 |
3.1.2.1 集约贸易边界 |
3.1.2.2 扩展贸易边界 |
3.1.3 异质企业的成因 |
3.2 异质企业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逻辑 |
3.2.1 异质出口企业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 |
3.2.1.1 生产率高能降低产品的平均成本 |
3.2.1.2 规模大能带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
3.2.1.3 国际品牌和营销战略能提升国际市场控制力 |
3.2.1.4 产业链经营能增强对商品价格形成的影响力 |
3.2.2 异质非出口企业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 |
3.2.2.1 提升出口企业的平均生产率 |
3.2.2.2 替代部分低生产率出口企业 |
3.2.3 异质企业通过内部贸易提升出口附加值 |
3.2.4 异质企业与里昂惕夫之谜 |
3.3 模型 |
3.3.1 模型假设 |
3.3.2 模型分析 |
3.3.3 主要结论 |
3.4 小结 |
第4章 异质企业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 |
4.1 基于主要出口企业数据的检验 |
4.1.1 基于北京外商投资企业数据的检验 |
4.1.2 基于中国出口200 强和民营出口100 强企业数据的检验 |
4.1.3 基于北京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数据的检验 |
4.2 基于主要行业数据的检验 |
4.2.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据分析 |
4.2.1.1 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4.2.1.2 计量模型的建立 |
4.2.2 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数据分析 |
4.2.2.1 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4.2.2.2 计量模型的建立 |
4.3 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出口企业数据的检验 |
4.3.1 国际金融危机对出口企业的影响机制 |
4.3.2 基于中国出口200 强和民营出口100 强企业数据的检验 |
4.3.3 基于北京纺织服装出口100 强企业数据的检验 |
4.4 小结 |
第5章 异质企业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 |
5.1 理论框架:企业异质化 |
5.1.1 产品差异化 |
5.1.2 规模扩大化 |
5.1.3 经营产业链化 |
5.1.4 品牌国际化 |
5.2 企业异质化的宏观背景:中国出口三十年历程回顾 |
5.2.1 货物贸易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贸易出口比重依然较低 |
5.2.2 加工贸易在出口中的比重快速上升后开始回落 |
5.2.3 外商投资企业成为出口主体 |
5.3 企业异质化路径选择的实证分析 |
5.3.1 产品差异化的实证分析 |
5.3.2 规模扩大化的实证分析 |
5.3.3 经营产业链化的实证分析 |
5.3.4 品牌国际化的实证分析 |
5.4 企业异质化案例分析 |
5.4.1 安踏:产业链经营的典范 |
5.4.2 李宁:品牌国际化带动市场国际化 |
5.4.3 铜牛:品牌战略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
5.4.4 海尔:产品差异化与品牌国际化的有机结合 |
5.5 小结 |
第6章 总结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结果对于中国的政策启示 |
6.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四、三项空调产品荣列2002年《上海名牌产品100强》(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启发式规则与创新持续性[D]. 贾建林.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2]基于扎根理论的企业价值观管理过程研究[D]. 张梦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1)
- [3]基于扎根理论的社会成本战略研究[D]. 万慧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2)
- [4]西王集团多元化发展战略研究[D]. 李舒平. 山东理工大学, 2014(05)
- [5]“平行文本”视角下的中国企业网站中企业简介英译研究[D]. 杨进. 上海师范大学, 2013(S2)
- [6]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系统研究[D]. 江卫. 天津大学, 2012(05)
- [7]中国跨国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研究 ——以制造业跨国公司为例[D]. 封泉明.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 [8]扩大内需背景下的中国内外贸一体化与流通渠道建设[A]. 王先庆,武亮. 内外贸一体化与流通渠道建设, 2011
- [9]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D]. 吴立斌.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10]异质企业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 李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