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面入世我国移动通信业的战略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Ivan Sarafanov[1](2020)在《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宏观经济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互联网经济与跨境电子商务成为各国企业和消费者不可或缺的部分,大规模的数字化不仅引起经济理论和国民经济结构根本性的变革,但同时也提高了社会各界对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贸易规则及新型合作机制探索的关注度。学术界认为,互联网交易和数据跨境自由流动是全球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阶段后,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和必要手段。随着互联网和新的技术持续快速发展,由跨境数据流动构成的数字产品贸易正在促进全球货物、服务、人员、资金和信息流动,以及改变各类企业的运营方式和商业模式。例如,当中小企业拥有接入互联网、计算机或智能手机等所需的基础设施和网络通信服务,它们可以接触到世界各地的客户,并随时参与全球商品和服务的供应链体系。数字贸易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不仅涵盖了互联网上消费品的销售和在线服务的供应,而且还包括使全球价值链得以实现的数据流、使智能制造得以实现的服务以及无数其他电子交易平台和应用程序。不过,当前数字产品贸易除了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因素,还被视为各种贸易壁垒和限制措施日益增多的领域之一。这些保护政策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宽容到严格的发展演变过程最终形成一套有针对性的、系统的、严谨的数据管理制度。即数字贸易的出现使得传统贸易壁垒的作用大大降低,导致类似于金砖国家这样的大型新兴经济体为了保护国内市场而保持着很多新型“虚拟”贸易壁垒和数据限制性政策。在这种背景下,若金砖国家将继续提高数字产品贸易壁垒或提出更严格的数据限制性措施,这是否必然会增加数据密集型行业内的企业运营成本,进而导致整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降低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本文以金砖国家为例,从产业经济学角度衡量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的影响,建立一种科学的定量分析框架。首先,通过对大量国内外文献和政策措施的梳理和总结,本文对金砖国家采用的新型和传统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具体保护政策和措施作了一个系统的分析和阐述,发现其主要特点和问题,并建立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壁垒资料库。此外,使用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建立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计算数字贸易限制和数据限制指数两种指标,衡量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保护程度。本文发现,根据数字贸易限制指数评估结果,金砖国家呈现“一高、三中、一低”贸易保护程度结构,其中中国采取的保护水平最高,同时巴西、俄罗斯和印度保护度属于中等以下水平,而南非的水平最低。根据数据限制指数评估结果,在金砖国家范围内中国、俄罗斯和印度数据保护程度最高并正在逐步提升,而南非与巴西维持相对较低的保护程度。其次,为了计算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及其他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影响,本文建立多维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估计。本文根据数字贸易限制和数据限制指数两个反映数字产品贸易保护程度的指标,构建数字贸易保护强度综合指数(DTPSI)作为模型的自变量。为了计算模型的因变量,本文使用GTAP 10数据库建立Levinson-Petrin非参数估计模型对金砖国家2004-2014年间数据密集型及其他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估计。最终在面板数据回归结果基础上,模拟分析三种不同程度的贸易保护方案对数据密集型及其他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影响,发现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如邮电和通信服务、金融和保险业和公共服务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而在性质上不属于数据密集度很高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也受到了负面影响。此外,由低级保护政策所带来的负效应缺乏弹性,因此不会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很大的下滑压力,而中级和高级数字贸易保护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富有弹性,因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再次,本文采用GTAP 10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将全要素生产率估计值代入到模型当中,进一步分析限制跨境数据流动的数字贸易壁垒措施对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产生的影响。通过模拟结果发现,随着数字产品贸易保护强度水平的提升金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其中由于中国、俄罗斯和印度使用大量的数据本地化措施导致的损失更大一些。从各行业的产出规模来看,由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导致的数据自由流动限制使得所有国家数据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行业的生产规模萎缩,而数据密集度相对较低的行业产出水平受到影响最小。从进出口贸易规模来看,由于金砖国家采取的一半以上数字贸易壁垒政策使用于限制国内数据跨境出口(传输),因而使得数据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贸易下降,而进口贸易上升。最后,为了克服由数字产品贸易壁垒政策对金砖国家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产值和进出口贸易产生的严重负面影响,本文尝试提出可操作性较强的两种合作框架和运行机制的实现方案。其中第一个是全面考虑发展中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发展需要,以WTO为主和TiSA协议为辅GATS“+”多边数字贸易合作框架实现途径。第二个则为了加强金砖国家之间数字贸易合作联系,包括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贸易运行机制及软环境合作领域“三位一体”的合作框架。本文认为,金砖国家之间须要加强内部协调,尽快开展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多边数字贸易合作,制定有效的监管办法,促进数字贸易发展并努力实现互联网领域消费者安全、数据隐私保护和国家安全等目标。
周夏迪[2](2017)在《西藏农牧区信息通信业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文中指出信息通信业作为产业发展创新、融合、扩散的基础性资源,是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目前发展最快、最具创新活力的领域之一,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西藏到2020年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的庄严宣誓。西藏集高海拔地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于一体,农牧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协调推进富裕、和谐、幸福、法治、文明、美丽西藏农牧区小康社会建设意义重大。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国内外偏远地区信息通信业发展的实践经验和有益尝试,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在充分论证西藏信息通信业发展契机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立足西藏区情,分析西藏农牧区信息通信业现状,探讨发展机遇和面临的形势,研究满足和支撑西藏小康社会的农牧区信息通信业发展对策。本文设计了可行的西藏农牧区信息通信业发展模式,阐明了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实现方式和保障措施,形成系统的发展架构和体系,探索构建一条立足西藏区情和具有“西藏特点”的农牧区信息通信业发展模式,试图能够为信息通信业推进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理论借鉴和方向。
龙锦[3](2015)在《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动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使用开启了人类社会的第三次浪潮,从单台的计算机到今天由无数微处理器所连接成的无所不在的网络,信息新科技以其惊人的发展速度改变着世界,也使得以其为技术支撑的传播媒介形态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新媒介俨然成了国之利器,它在普惠大众的同时,也成为了国与国之间争夺地球村话语权的决胜手段。遗憾的是,我国目前所掌握的这一利器却远远未能达到与我国的经济实力和政治抱负所相匹配的水准。另一方面,我们的邻居、从二战废墟中重新起步的日本,敏感的把握着信息革命所带来的机遇,以弱求强,勇于创新,将其新媒介产业推进到了世界前列。如今,日本的新媒介产业已经从普及阶段进入了深度发展阶段,新媒介早已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它已经深深融入到了日本社会、经济、政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了日本人须臾不可离的生活助手,并进而造福全人类。日本的新媒介产业具有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日本政府在发展新媒介产业的过程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哪些因素促发并促进了日本新媒介产业的发展?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经验与教训能否为我所用?本研究在国内首次以全景式的视角对日本新媒介产业进行考察分析,注重整体的扫描与把握,尽力追踪最新的数据;同时,将日本新媒介产业的发展置于信息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与以往的研究相比,这一研究跨度长、范围广,具有相对的深度与较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从日本信息社会理论的提出与推广切入,以日本信息社会的建设为大背景,在分析介绍日本信息社会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其新媒介的不同呈现方式和发展重点以及日本新媒介产业的总体现状之后,以四章分别对日本的互联网产业、数字电视产业、数字出版产业、移动电话产业的发展从历史脉络到现实态势进行了具有一定深度与广度的研究揭示与阐释。日本的互联网产业由于原有的相对发达的计算机通信网络而初始发展迟缓,但进入21世纪后其宽带化、移动化的进展大大提速;在数字电视产业方面,日本虽率先研发出了高清晰度电视,但因其未能与世界数字技术的发展合流而被迫忍痛放弃,而在政府与民间的共同努力下,日本地面数字电视的转移已经顺利完成,广播电视与通信的融合也进展顺利;在数字出版产业方面,由于传统出版业的强大,日本的数字出版虽然早期有较好的发展,但一直步履维艰,不过移动终端为数字出版市场带来了活力,尤其是面向智能移动终端的电子图书市场规模在2010年后增长迅速;移动电话则是最有日本特色的新媒介产业,其发展速度较快却又相对封闭,在逐渐开放后,在世界市场的话语权也在增强。在对日本新媒介产业进行了总体考察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借鉴经济社会学制度学派在分析经济现象时所使用的三个自变量:理性的社会建构、国家的作用、非市场治理机制,进一步探寻并阐明了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动因。本研究认为,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所取得的成就,来自于国家的整体力量、民众的激情与理性、市场竞争的活力与非市场治理机制的作用等众多因素的相互交织,来自其“师夷长技”,不甘人后、善于学习的民族特性与“日本第一”理念的高度结合。信息科技一日千里、国际竞争态势逼人是其发展的外部诱因,其具体表现为:警醒差距,力追领先国家;打造“酷日本”,助推国家形象塑造。发展的内部动因则是回应民生诉求、升华生命价值,具体表现在:摆脱生存困境,掌控自我命运;经济突围,凸显“IT立国”优势;让生命更有尊严与价值;对更美好生活的不懈需求。而这一切的实现,又有赖于相对自由的信息通信竞争体制和日本特色的凝聚各方智慧的官产学合作机制的驱动。从中,可为我国新媒介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新媒介产业的发展需要顶层设计的引领,也需要开放的心态,而产业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的讨论,要走以信息通信业为主导的融合发展之路,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在新媒介开发应用与推广中的作用。但是,由于对新媒介定义的理解和认识的不统一,世界各国所使用的统计口径与方法也不一致,在有关新媒介产业的某些统计数据的选取和使用上可能会存在差异。同时由于本研究的跨度较大,而新媒介本身变化快速,难以在比较固定的范畴内对新媒介进行研究分析。
肖卓[4](2014)在《开放创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向社会、面向各行业、面向未来,开放创新是通信行业的责任和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处于跨界融合的新时代,通信业唯有开放创新,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方能始终保持发展活力。 开放是行业与时俱进的战略选择 在市场化变革大潮中,中国通信业大胆“冲?
董舒翼[5](2011)在《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通信业,正处于在融合中寻求创新,在变革中寻求突破的关键阶段,知识产权在通信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在持续增强。提高对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问题的重视,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更是激励创新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通信业技术创新的活跃程度,行业知识产权密集程度,集中体现着中国经济技术实力和国家竞争力,产业融合,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方向,也对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通信业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成为快速提升通信业整体竞争力的战略需求。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发展趋势之下,发挥行业知识产权优势对提高行业创新能力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有助于引导通信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把握先机,在日渐激烈的科技竞争中,抢占制高点,赢得主动权。目前,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面临着重要的转变和发展机遇,但国内通信企业创新能力仍然不足,国际通信业知识产权争端不断的严峻局势,要求中国通信业必须提高对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发展目标,理清发展思路,强化知识产权发展中自主创新,政策法规,行业管制与产业融合的保障和推进作用。本研究以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影响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分析了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现有知识产权发展理论和应用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对影响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提炼,建立了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影响因素概念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方法,通过设计变量,收集数据,关系假设和实证分析,对影响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能力和发展环境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验证,并建立了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策略体系。本研究在第一章中,对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写作框架及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得出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第二章作为文献综述部分,从知识产权理论,利益平衡理论,发展理论,行业知识产权研究现状,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五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了全面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作为本研究理论指导及参考依据。第三章首先对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概念及范畴进行了界定,并以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作为分类依据,建立了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影响因素二维矩阵,为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影响概念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依据。第四章根据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影响因素矩阵,提出了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的总概念模型和分概念模型,进行了变量设计,并提出了关系假设,为数据实证提供了验证对象,也为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策略体系提供了建立依据。第五章提出了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和数据收集方法,并通过对调查对象的相应调查方式,收集数据并使用结构方程软件进行分析,对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影响模型的合理性及关系假设进行验证。第六章以实证分析结果作为依据,结合中国通信业发展现状及国家和行业知识产权工作现状,针对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影响因素特征,提出了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的,全面系统的政策建议体系。第七章阐述了本研究主要结论,主要创新点,并对研究前景进行展望。通过对已有研究的系统学习,结合本研究思路和创新点,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实证过程辅助下,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影响因素由二维矩阵表示,对系统全面的考量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受到的影响是一个有益的尝试。2.本研究建立了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实证检验证实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处理本模型数据是可行的,同时本研究建立的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影响因素模型是合理的。3.通过对法学领域和通信领域,以及管理学领域对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影响因素观点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明确了不同研究领域视野下对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影响因素的不同认识。本研究对于通信业行业知识产权发展研究;知识产权发展过程中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研究;自主创新,政策法规,行业管制及产业融合对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的策略建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谭杨[6](2009)在《我国电信业改革及其改革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信产业是一个古老而新兴的产业。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通信业的发展有着更大更高的需求和要求。垄断的通信业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和要求,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电信业进行改革,90年代中,我国电信业也拉开了改革的序幕。国际国内的电信业的改革在取得了巨大成效的同时,仍然与改革之初的目标和社会各界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科学认识现代通信业的产业特性,借鉴国际电信业改革的经验与教训,研究我国电信业的改革及其成效,显得必要、重要而且迫切。基于这种认识,论文以我国电信业的改革及其绩效为对象展开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为:首先,论文以产业组织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创新理论为指导,对现代电信业的产生、发展和特征及其演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科学认识和把握国际电信业,尤其是美国电信业改革的动因、过程、成效,从而为研究我国电信业的改革以及评价其改革绩效提供了参照性;然后,论文深入分析我国电信业的改革背景、改革过程、改革举措,分别分析了我国电信业的改革的正效应和负效应;接着,论文创设了我国电信业改革绩效指数,通过对我国电信业改革绩效指数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既获得对我国电信业改革绩效指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又揭示了改革绩效指数演变的内在诱因,发现问题所在及其原因,从而获得对我国电信业改革及其成效较为完整的认识;最后,论文通过国内外电信行业的案例,尤其是小灵通和CDMA的案例分析,既揭示了技术和市场这一“双核”的双合才是产业或者企业的实现持续稳定发展,构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的充分必要条件,同时对小灵通发展的后效应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分析。通过上述的工作,论文获得的主要成果为:第一,论文通过财富全球500企业、财富全球500电信企业、美国财富全球500电信企业以及典型电信企业之间的比较,对国际电信业的改革,尤其是对国际电信业的改革成效,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并进行了财富全球500、财富全球500电信的规模经济性的假设检验,从而揭示了,电信业不是,也不必然是垄断性行业,改革及其产生的有效竞争是实现电信业持续发展的保证。第二,论文在全面考察、分析我国电信业的改革过程,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在研究、总结了我国电信业改革的发展、体制和结构等正效应的同时,研究和分析了我国电信业改革的电信分割效应、移动与固定效应、电信资费变革效应、行政驱动改革等四种负效应,揭示了在19942008年期间我国电信业改革在不同阶段的改革绩效。第三,论文创设电信业改革绩效指数,对我国电信业改革绩效进行定量研究和分析,通过基于电信业改革绩效指数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等,既较为全面的分析、揭示了我国电信改革绩效在19982008年期间以及在电信业整体、固定通信、移动通信以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领域的时空分布,还进一步揭示了改革绩效指数与用户增长率、资费下降率、市场结构、业务结构以及通话时长增长率等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与显着性,发现问题所在及其原因,从而为我国电信业的进一步改革和提高改革绩效提供了一种借鉴。第四,技术与需求和一个产业和企业发展的“双核”。论文通过国内外电信业的四个典型案例,尤其是通过小灵通和CDMA的两个案例,揭示了,技术与需求的“双核”的“双合”才是实现行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而且将小灵通(PAS)和CDMA,置于我国电信业改革这一广阔的背景中,进行了科学深入的研究分析,全面分析揭示了小灵通发展的后效应,进一步证实“双核”需要“双合”的观点,并且将小灵通的发展将我国电信业改革绩效指数的演变相联结,从而对我国电信业改革绩效指数的时空演变提供一种新的解释。
王昕[7](2009)在《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数据业务时代和移动多媒体时代的到来,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地变革,竞争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产品和服务的竞争,而是以产业协作为纽带的移动通信产业链之间的竞争。移动通信产业链的创新能力将成为移动通信产业提升综合竞争力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如何在3G时代取得稳定的市场地位,形成良好的竞争局面,提高移动通信产业链的创新能力成为移动通信产业链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移动通信产业链的创新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的现状,提出了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概念。通过对移动通信产业链结构的分析,构建了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结构图,并分析了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特征及构成、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功能及系统的运行机制,探讨了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创新模式及演进规律,构建了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模型,从知识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市场营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几个方面对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进行了分析评价。
张立华[8](2007)在《我国通信运营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中国通信运营企业,研究中国通信运营企业如何进入国际市场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关于国际竞争力的定义有很多争议,本文在建立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框架前,对国际竞争力的不同定义展开探讨后给出本篇论文对通信运营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定义。我国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课题已把通信运营企业国际化、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列为重要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通信产业发展背景,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方向。在实行国际化战略方面,中国通信运营企业已经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与具有长期国际化经验的国外电信公司相比,中国通信运营企业的国际化尚处于初级阶段,而且对自身的国际化经验和战略也缺乏系统的梳理,国际竞争能力相对较弱。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成为国际电信业的发展趋势,海外拓展战略成为国际电信运营商发展壮大的必要手段,发展中国家成为新的电信投资热点,当前世界电信业进入衰退期,部分电信巨头转向区域性战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各国电信市场开放进程,电信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势头迅猛,特别是世界着名电信运营商,如沃达丰、德国电信、英国电信、新加坡电信等无一不是通过实施国际化战略而达到现有的实力。理论界主要将企业、产业和国家作为竞争主体进行研究。本文认为国际竞争力应该针对不同的竞争主体分别定义。首先,将企业作为国际竞争主体。其次,将产业作为竞争主体。最后,以国家作为竞争力主体。中国通信运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指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技术水平、网络实力、融资能力、资源配置能力、运营效率、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各通信运营企业在国际电信市场上对各种资源的竞争行为往往由于各个企业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具有不同的发展历程,因而企业所具有的资源优势也不尽相同,本文认为目前国内对中国电信业的研究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已往的研究着重于对电信业评价指标的建立和数量统计分析。但是电信业评价指标的建立似乎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持,指标间关系也不甚明了,需要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二、上述研究的角度侧重于产业层次的研究,对于电信企业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指导意义不大。三、上述研究指标中,对企业竞争力的指标的研究侧重于市场表现,而没有从企业自身资源、能力角度进行分析,因此对企业如何提高竞争力无法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从研究对象上来看,目前国内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竞争力外部显示性指标的评价,忽视了企业竞争力的内在特质和外在表现之间的关系。然而指标本身不能揭示企业竞争力的原因,没有揭示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因此也无法对企业如何从本质上提高竞争力提供更具指导性的建议。从研究方法上总体来看,如单位成本分析法、价格竞争力分析方法、标杆测定方法等国内很少有人研究。传统的指标评价方法需要构造复杂的指标体系,并且需要对各指标的比重进行主观的评价,因此人为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实证分析的方法,采用标杆测定方法中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研究通信运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不仅对国内现有研究方法的一种补充,也是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论文首先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决定被评价因素是否DEA有效,进而对有效的被评价因素的优势来源进行分析,对比我国运营商的现状,结合区位因素提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具体路径。既往的研究立足于竞争力指标的比较分析和改进。但是由于把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条件都划入指标体系,削弱了方法的指导价值。企业外部条件因素是外生变量,是企业不可左右的外部约束,不能依靠改进外部环境指标的表现来帮助企业改进竞争力。本文认为,企业的竞争力大小(外部指标表现)是企业已往各项投资的结果,因此本文试图对企业竞争力的历史来源进行分析,并结合企业竞争力外部表现指标,探讨各项投资与外部表现指标的关系。结合竞争力研究的历史成果和电信业的行业特征,需要从多个方面对电信业外部指标进行设定。已往对企业外部指标评价着重于财务指标,忽视了企业的其他侧面。电信业属于典型的网络型产业,根据网络经济学的研究,网络指标是衡量电信企业的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将企业内在竞争力与外部环境结合考虑,分析两者的契合程度对竞争力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对通信运营企业的区位分析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考虑不同地区(区位)对通信运营商的影响,国家经济状况、国民收入、整体投资环境,二是区位分析为国际化过程中目标市场的选择提供了指导依据,运营商可以针对不同的区域特征选择不同的进入程度。本文的研究内容由七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导论提出了论文研究的对象、背景、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论述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对国际竞争力理论进行了概述,明确了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并对国际竞争力来源理论进行了解释。第三部分论述了中国电信业的特点和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必要性。第四部分对通信企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对通信企业的效率加以评价并对国际竞争力作了区位分析和综合评价,同时对国际竞争力的来源作了有效的分析。第五部分论述了国际化竞争模式的选择,通过对国内外电信企业国际化发展现状分析提出国际化发展是中国电信业应对当前形势的必然选择。第六部分对我国通信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中国通信业核心竞争能力以及要走向国际化,实现战略的跃迁所具备的国际竞争能力。为了提高电信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必须对电信业根本制度进行变革,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下的独立的电信监管制度和规范的电信竞争运行机制。在新的背景下,通信企业要通过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学习型组织、培育变革性技术等多种措施来再造核心竞争能力。本文第七部分以中国联通为例,分析了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选择,指出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市场范围、市场扩张方式、和具体实施建议。本文吸收了传统战略管理思路对核心竞争能力理论进行了系统分析,明确了核心竞争能力本质内涵、影响要素和研究框架,通过对核心竞争能力的形成模式和培育途径、方式进行整合,提出了可持续核心竞争能力培育策略,将核心竞争能力理论用于通信企业国际化研究,并且结合通信企业特点,探讨通信运营企业竞争力的来源,对比世界上其他电信运营商在国际化进程中的成败得失,分析中国通信运营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竞争力和不同的区位特点选择国际化经营策略,从而为中国通信运营企业国际化战略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思路。使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既具前瞻性和指导性又具有现实的操作性。本论文主要有以下三个创新点:在利用DEA方法研究企业经营效率时,分析了“竞争程度”对经营效率结果的影响,分析国际竞争力时,必须衡量不同研究对象所处区域内的竞争程度;从并购角度分析电信运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来源,通过并购电信运营企业扩展了服务范围,增强了协同效应,提升了研究与创新能力;本文分析了电信运营商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建立了二维指标体系,提出了如何有效提升我国通信运营商国际竞争力的策略和途径。本文不仅具有分析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创新意义,同时通过研究为中国通信运营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提供积极的建议和进入国际化市场的借鉴,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费士良[9](2007)在《中国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已加入WTO,中国电信运营企业正面临着包括外部环境巨变在内的前所未有的挑战:技术创新挑战、规模实力挑战、知识信息挑战、制度环境挑战、资源条件挑战、国外运营企业进入的挑战等等。运营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外部环境的要求,使其必须重视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发展、提高。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对电信行业运营企业竞争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本文采用核心竞争力理论与中国电信运营企业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思路,提出了一套独特的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本论文的主要成果有:首先,本文主要利用数学、物理学等理论,在对我国电信运营企业现状及特点的分析和对国内外学者相关理论的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提出电信运营企业由知识、资源、能力、国家四因素决定的核心竞争力模型及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概念,将抽象的核心竞争力形象化为底为矩形的菱锥体,具有较强的理论及实际指导意义。其次,本文基于对我国电信企业现状及特点的分析,在对国内外学者相关理论的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构建出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的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均值方差锥体评价模型,并结合我国电信运营企业的实际进行具体分析,为企业识别、培育及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提供科学依据,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接下来,又从我国电信业现实的角度出发,提出中国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演绎的新思路,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管理部门与中国电信运营企业的共同努力,并从宏观(政府角度)及微观(企业角度)两方面对其核心竞争力进行论述,尤其比较客观全面地分析国家因素在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最后据此提出解决策略及方案。这样可以避免单一方面从企业角度去分析可能出现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使之比较能更真实和全面地反映实际。再下来,本文以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模型为依据,提出从其四种构成因素:知识、资源、能力、国家因素出发来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并分别从四个角度提出了培育发展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及途径,将相应的策略当中所涉及到的部分方案进行了细化分析,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分析相关问题,旨在提高方案在具体应用中的可行性、全面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这对于我国政府管理部门制订行业管理政策及电信运营企业制定企业培育及发展核心竞争力战略,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最后,本文提出客户关系营销管理CRSM(Customer Relation Sales Management)解决方案及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概念,具有一定理论及实践价值,同时指出电信运营企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然后分析了所面临的机遇及挑战,并从价值链的角度提出了应对策略。
毛诚好[10](2006)在《甘肃移动通信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甘肃移动通信公司发展战略研究》一文结合自身的本职工作,在大量查阅相关资料、深入开展分析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战略管理理论和工具,分析了我国移动通信的内外部环境及甘肃移动面临的经营环境,提出了甘肃移动的发展战略重点及实施发展战略的关键策略建议。 本文充分运用企业发展战略、核心竞争力、行业关键成功要素、产品竞争战略、SWOT分析法等理论和方法,分析了我国移动通信业宏观环境、发展情况、竞争状况,同时紧密结合甘肃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实际,以及当地移动通信行业竞争情况,认真分析了甘肃移动面临的发展环境,包括宏观环境、行业监管、竞争格局、竞争策略等,提出了甘肃移动市场发展前景预测。 本文以所述相关理论为指导,通过由面到点的深入分析,提出了甘肃移动发展战略重点——“三三战略”,即实施“三精工程”,推进“三个转变”,加强“三项建设”,确保企业高效、和谐、科学发展,并提出了甘肃移动迎接市场挑战、实施发展战略、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关键策略建议,即业务发展策略建议、服务工作策略建议、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建议和企业文化建设策略建议等。 本文指导思想明确,论证数据充分,理论联系实际,研究得出的发展战略方案及关键策略建议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也将对同行业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直面入世我国移动通信业的战略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直面入世我国移动通信业的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宏观经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1.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3.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3.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际经济学贸易壁垒理论综述 |
2.1.1 国际贸易壁垒的概念界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利弊因素 |
2.1.2 国际贸易壁垒主要类型 |
2.2 数字贸易理论、发展情况及规则研究的文献综述 |
2.2.1 国内研究综述 |
2.2.2 国外研究综述 |
2.3 数字贸易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研究的文献综述 |
2.3.1 国内研究综述 |
2.3.2 国外研究综述 |
2.4 关于度量数字贸易壁垒的行业和经济效应研究的文献综述 |
2.5 国内外文献综述小结 |
第3章 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发展现状及其主要特征分析 |
3.1 金砖国家社会经济及对外贸易发展情况概述 |
3.1.1 金砖国家组织成立和发展历程、结构及主要经济合作领域 |
3.1.2 金砖国家成员国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
3.1.3 金砖国家产业结构发展演变情况概述 |
3.1.4 金砖国家成员国内外贸易规模及其结构 |
3.2 金砖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和网络通信服务发展水平概述 |
3.2.1 金砖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发展情况分析 |
3.2.2 金砖国家网络通信服务发展水平分析 |
3.2.3 金砖国家网络通信服务领域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分析 |
3.3 金砖国家云计算服务发展情况分析 |
3.3.1 云计算概念界定、基本功能、发展规模及其对数字贸易起到的作用 |
3.3.2 云计算服务主要类型、发展优势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
3.3.3 金砖国家云计算服务发展水平及市场规模分析 |
3.4 金砖国家数字内容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
3.4.1 金砖国家计算机和手机游戏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
3.4.2 金砖国家视频点播和音乐流媒体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
3.4.3 金砖国家数字出版电子图书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
3.5 金砖国家电子商务、数字支付和电子交易记录系统发展现状分析 |
3.5.1 金砖国家电子商务与网络销售发展情况分析 |
3.5.2 金砖国家数字支付发展情况 |
3.5.3 金砖国家区块链技术与数字货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领域主要壁垒和限制措施分析及其水平评估 |
4.1 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和限制措施含义、主要类型和特点分析 |
4.1.1 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和限制措施的含义 |
4.1.2 数字产品新型贸易壁垒主要类型及其特点分析 |
4.2 新型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在金砖国家使用情况及其效果分析 |
4.2.1 数据保护与隐私政策概述及其适用范围 |
4.2.2 数据本地化概述及其使用范围 |
4.2.3 私人和公共网络安全措施概述及其使用范围 |
4.2.4 有关知识产权政策措施概述及其适用范围 |
4.3 传统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在金砖国家使用情况及其效果分析 |
4.3.1 市场准入措施概述及其使用范围 |
4.3.2 与投资相关措施概述及其适用范围 |
4.4 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壁垒与数据限制性政策保护程度评估 |
4.4.1 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壁垒发展情况及其保护水平分析 |
4.4.2 金砖国家数据限制发展情况及其保护水平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多维面板数据模型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
5.1 模型设定与研究方法介绍 |
5.1.1 模型设定 |
5.1.2 研究方法介绍 |
5.2 指标选择、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介绍 |
5.2.1 数据密集型行业识别方法与实现步骤 |
5.2.2 基于L-P非参数方法金砖国家数据密集型及其他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计算 |
5.2.3 建立金砖各国数字贸易保护强度指数(DTPSI)的方法与实现步骤 |
5.3 实证模型实现步骤及其结果 |
5.3.1 面板单位根检验 |
5.3.2 面板数据模型豪斯曼检验 |
5.3.3 基于多维面板数据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分析 |
5.4 低级、中级和高级数字产品贸易保护政策对15个行业TFP影响模拟分析 |
5.4.1 不同数字产品贸易保护方案对各行业TFP影响模拟方法与结果 |
5.4.2 数字产品贸易保护政策对数据密集型行业TFP影响模拟结果分析 |
5.4.3 模拟分析结果主要结论和本章主要发现 |
第6章 基于GTAP模型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壁垒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
6.1 GTAP10数据库和模型介绍 |
6.1.1 GTAP10模型的基本简介及其主要特点 |
6.1.2 GTAP模型使用于评估数字贸易壁垒影响的局限性 |
6.2 基于GTAP10模型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壁垒宏观经济影响模拟分析 |
6.2.1 模拟方法介绍及其实现过程 |
6.2.2 不同数字贸易壁垒保护程度下实际GDP变化模拟结果分析 |
6.2.3 不同数字贸易壁垒保护程度对行业产出水平的影响模拟结果分析 |
6.2.4 不同数字贸易壁垒保护程度对行业进出口贸易水平的影响模拟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数字产品贸易壁垒上升背景下的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合作框架与运行机制构建 |
7.1 全球与金砖国家现有数字产品贸易合作框架分析 |
7.1.1 多边与诸边贸易协定层面 |
7.1.2 区域和双边贸易协定层面 |
7.1.3 金砖国家现有关于数字产品贸易政策及合作框架协议 |
7.2 金砖国家同世界其他国家数字贸易合作的模式构建及其运行机制 |
7.2.1 合作模式一:WTO框架内的多边协议–数字贸易领域多边协议 |
7.2.2 合作模式二:WTO框架内的诸边协议,以信息技术协定框架为主 |
7.2.3 合作模式三:《国际服务贸易协定》(TiSA)框架内的诸边协议 |
7.2.4 以WTO为主Ti SA协议为辅数字贸易合作框架实现途径 |
7.3 金砖国家之间数字贸易合作模式构建及其运行机制 |
7.3.1 建立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合作框架的基础条件和技术路线 |
7.3.2 以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为主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合作模式 |
7.3.3 以BRICS支付系统为主金砖国家数字贸易运行机制的实现 |
7.3.4 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软环境建设合作领域及运行机制的实现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附录A 金砖国家采用的数据本地化及跨境数据流动限制政策 |
附录B NAICS行业与GTAP行业分类之间的一致性表 |
附录C 论文购买数据库和软件使用许可证明 |
附录D 简字缩语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西藏农牧区信息通信业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析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本文的内容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界定 |
2.1 小康社会与西藏农牧区小康社会建设 |
2.1.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内涵 |
2.1.2 西藏小康社会建设 |
2.1.3 西藏农牧区小康社会的建设 |
2.2 信息通信业及其农村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发展条件 |
2.2.1 信息通信业 |
2.2.2 信息通信业的发展条件 |
2.2.3 农村地区信息通信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
2.3 信息通信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作用 |
2.3.1 信息通信业有助于实现更加全面的小康社会 |
2.3.2 信息通信业有助于实现更加协调的小康社会 |
2.3.3 信息通信业有助于实现更高质量的小康社会 |
2.4 信息通信业在西藏农牧区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
2.4.1 实现产业发展从低质向提质增效壮大支撑转变 |
2.4.2 实现对外交流从封闭向互通交融开放格局转变 |
2.4.3 实现民生改善从基本满足向更高生活品质转变 |
2.4.4 实现社会治理从基本治理向服务型治理能力和体系转变 |
第3章 国外农村信息通信和信息通信业促进农村发展的经验 |
3.1 典型国家偏远地区信息通信业发展模式及经验借鉴 |
3.1.1 美国偏远地区通信发展模式及经验借鉴 |
3.1.2 印度偏远地区通信发展模式及经验借鉴 |
3.1.3 德国偏远地区通信发展模式及经验借鉴 |
3.1.4 日本偏远地区通信发展模式及经验借鉴 |
3.1.5 韩国偏远地区通信发展模式及经验借鉴 |
3.2 国外偏远地区信息通信发展的启示 |
第4章 西藏农牧区信息通信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4.1 西藏农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小康社会建设 |
4.1.1 西藏农牧区社会经济发展劣势明显 |
4.1.2 西藏农牧区小康社会建设任务艰巨 |
4.2 西藏农牧区信息通信业发展成效 |
4.2.1 用户规模和收入迅速增加 |
4.2.2 通信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推进 |
4.2.3 信息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
4.3 西藏农牧区信息通信发展存在的问题 |
4.3.1 西藏农牧区通信网络建设和维护难度大 |
4.3.2 农牧区信息服务要素结构构成缺乏竞争力 |
4.3.3 发展水平差距明显 |
第5章 西藏农牧区信息通信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5.1 西藏农牧区信息通信业的发展机遇 |
5.1.1 方针政策发展机遇 |
5.1.2 外部环境发展机遇 |
5.1.3 利好措施发展机遇 |
5.2 西藏农牧区信息通信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5.2.1 企业和社会投资热情不高 |
5.2.2 网络与信息安全压力大 |
5.2.3 地方政府支持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
第6章 推进西藏农牧区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信息通信业发展对策 |
6.1 总体要求和原则 |
6.1.1 总体思路 |
6.1.2 发展原则 |
6.2 主要任务 |
6.2.1 打造宽带基础网络 |
6.2.2 大力推广宽带互联网+应用 |
6.2.3 开发适用信息内容 |
6.2.4 提供多样化信息终端与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
6.2.5 加强农牧区网络信息安全 |
6.3 实现方式 |
6.4 保障措施 |
6.4.1 组织与政策保障 |
6.4.2 资源与资金倾斜 |
6.4.3 培训与监督落实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动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日本信息化进程与信息社会理论 |
第一节 媒介与日本国民生活的信息化 |
一、信息、信息社会及信息化 |
二、电视时代的到来 |
三、电话的普及 |
四、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
第二节 日本信息社会的理念建构及其扩散 |
一、从《信息产业论》到“信息社会论” |
二、日本信息社会理论的扩散 |
三、媒介与日本信息社会的早期实践 |
第二章 日本信息社会建设中的新媒介 |
第一节 新媒介与日本信息社会的建设 |
一、“新媒介”与高度信息社会建设(1984-1994) |
二、多媒介与高度信息通信社会建设(1994-2000) |
三、互联网与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社会建设(2001-2005) |
四、无所不在的信息通信技术与遍在网络社会建设(2006-2009) |
五、新信息通信技术与国民主权社会建设(2010-2013) |
六、大数据时代的世界最高水准的IT社会建设(2013-) |
第二节 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概貌 |
一、日本媒介产业的分类 |
二、日本信息通信产业的经济规模 |
三、日本的内容市场 |
第三章 日本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
第一节 日本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历程 |
一、从计算机通信网络到互联网 |
二、互联网应用的推广与普及 |
三、宽带互联网的发展 |
四、日本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日本互联网的主要应用服务 |
一、互联网商务 |
二、信息与数据库 |
三、社会性网络 |
四、互联网广告 |
五、在线音乐 |
第三节 日本互联网产业的管理 |
一、互联网学校教育的推进 |
二、互联网健康环境的营造 |
第四章 日本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 |
第一节 从高清晰度电视到数字电视 |
一、日本电视的概况 |
二、高清晰度电视的研发 |
三、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的发展 |
第二节 日本的地面数字电视转移 |
一、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过程 |
二、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政府推动 |
三、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民间协力 |
四、地面数字电视转移完成后的课题 |
第三节 广播电视与通信的融合 |
一、广播电视与通信融合的主要进程 |
二、融合的法律体系 |
三、融合实践 |
第五章 日本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 |
第一节 日本数字出版的发展概况 |
一、日本数字出版的概念 |
二、以便携式存储介质为核心的光盘出版阶段(1985-1995) |
三、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出版阶段(1996-2005) |
四、以移动终端为核心的移动出版阶段(2006-) |
第二节 日本数字出版的主要领域 |
一、电子辞典 |
二、数字报纸 |
三、数字期刊 |
四、手机小说 |
五、电子图书 |
第三节 日本数字出版的组织与管理 |
一、政府部门的组织与管理 |
二、与数字出版相关的行业协会及其活动 |
第六章 日本移动电话产业的发展 |
第一节日本移动电话产业的概况 |
一、日本移动电话的基本概念 |
二、日本的移动内容产业市场 |
第二节 日本移动电话的发展历程 |
一、从汽车电话到手机 |
二、移动电话市场的高速增长 |
三、移动电话的普及与升级 |
四、移动运营商的分与合 |
第三节 日本移动电话的主要增值应用 |
一、手机互联网 |
二、手机铃声 |
三、手机游戏(移动游戏) |
四、手机钱包(手机支付) |
第七章 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动因 |
第一节 外部诱因:信息科技一日千里 国际竞争态势逼人 |
一、警醒差距 力追领先国家 |
二、打造“酷日本”助推国家形象塑造 |
第二节 内部动因:回应民生诉求 升华生命价值 |
一、摆脱生存困境 掌控自我命运 |
二、经济突围 凸显“IT立国”优势 |
三、让生命更有尊严与价值 |
四、对更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
第三节 新媒介发展的制度驱动 |
一、激发竞争活力的信息通信体制改革 |
二、凝聚各方智慧的官产学合作机制 |
结语: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5)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背景案例分析——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最新进展 |
1.1.2 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形势分析 |
1.1.3 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困惑及问题 |
1.1.4 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方向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写作框架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及写作框架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知识产权理论研究进展 |
2.1.1 知识产权传统理论研究 |
2.1.2 知识产权发展理论研究 |
2.1.3 知识产权反对理论研究 |
2.1.4 知识产权经济理论研究 |
2.1.5 知识产权优势理论研究 |
2.1.6 知识产权战略理论研究 |
2.1.7 知识产权运营理论研究 |
2.2 利益平衡理论研究进展 |
2.3 发展理论研究进展 |
2.3.1 经济发展理论 |
2.3.2 政治发展理论 |
2.3.3 社会发展理论 |
2.4 行业知识产权研究现状 |
2.4.1 通信业相关行业知识产权研究综述 |
2.4.2 其他行业知识产权研究现状 |
2.5 知识产权发展研究综述 |
2.5.1 知识产权发展研究概况 |
2.5.2 法学方向知识产权发展研究综述 |
2.5.3 管理学方向知识产权研究现状 |
2.5.4 知识产权发展影响因素综述 |
2.6 现有研究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影响因素概念 |
3.1 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定义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1 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相关范畴界定 |
3.1.2 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环境分析 |
3.2 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影响因素矩阵 |
3.2.1 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影响因素分类方法 |
3.2.2 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影响因素矩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影响因素概念模型 |
4.1 基于因素矩阵的变量设计 |
4.2 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影响模型 |
4.2.1 总概念模型 |
4.2.2 分概念模型一——自主创新影响模型 |
4.2.3 分概念模型二——政策法规影响模型 |
4.2.4 分概念模型三——行业管制影响模型 |
4.2.5 分概念模型四——产业融合影响模型 |
4.3 关系假设 |
4.3.1 假设一——自主创新因素对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之间的关系 |
4.3.2 假设二——政策法规因素与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之间的关系 |
4.3.3 假设三——行业管制因素与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之间的关系 |
4.3.4 假设四——产业融合因素与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之间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5.1 研究性质 |
5.2 实证对象选择 |
5.2.1 实证对象特征描述 |
5.2.2 实证方法及实施 |
5.3 数据处理方法 |
5.3.1 数据收集方法 |
5.3.2 数据分析方法 |
5.4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
5.4.1 问卷回收情况统计分析 |
5.4.2 问卷填写情况统计分析 |
5.5 关系假设验证分析 |
5.5.1 法学领域对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影响关系模型验证 |
5.5.2 通信领域对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影响关系模型验证 |
5.5.3 管理学领域对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影响关系模型验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策略建议 |
6.1 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策略制定方法 |
6.2 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策略建议 |
6.2.1 自主创新策略建议 |
6.2.2 政策法规策略建议 |
6.2.3 行业管制策略建议 |
6.2.4 产业融合策略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我国电信业改革及其改革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基本框架 |
1.3 论文的主要创新 |
第二章 研究文献综述 |
2.1 电信业特征 |
2.1.1 电信业的自然垄断性 |
2.1.2 电信业的网络效应 |
2.1.3 电信竞争 |
2.2 电信规制 |
2.2.1 哈佛学派 |
2.2.2 芝加哥学派 |
2.2.3 新奥地利学派 |
2.2.4 国内学者的研究 |
2.3 电信改革 |
2.4 借鉴与启示 |
第三章 电信业特征与变革 |
3.1 现代通信业的出现 |
3.2 电信业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变 |
3.2.1 经典的电信业产业特征观 |
3.2.2 市场需求改变着电信的产业属性 |
3.2.3 技术进步改变着电信业的产业属性 |
3.3 全球电信业变革 |
3.3.1 美国电信发展的垄断管制期 |
3.3.2 美国电信发展的开放变革期 |
3.3.3 国际上主要国家电信业的变革 |
3.4 全球电信业变革的成效 |
3.4.1 国际电信业变革的成效 |
3.4.2 美国电信业的变革成效 |
3.4.3 财富500 规模经济验证 |
3.5 国际电信业变革的启示与借鉴 |
第四章 我国电信业变革及其分析 |
4.1 我国电信业的变革 |
4.1.1 20 世纪90 年代前的我国电信业发展 |
4.1.2 中国电信业变革的背景和动因 |
4.1.3 中国电信业变革的过程 |
4.2 中国电信业的改革成效 |
4.2.1 我国电信业改革的体制成效 |
4.2.2 我国电信业改革的发展成效 |
4.2.3 我国电信业改革的结构成效 |
4.3 我国电信业改革的负效应 |
4.3.1 对中国电信分割的负效应 |
4.3.2 固定与移动的不同改革效应 |
4.3.3 电信发展的资费变革效应 |
4.3.4 行政驱动改革的负效应 |
第五章 我国电信变革的成效检验 |
5.1 我国电信业改革绩效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1 样本选取 |
5.1.2 变量设计 |
5.1.3 结果分析 |
5.2 我国电信业改革绩效的假设检验 |
5.2.1 变量、假设与模型 |
5.2.2 回归结果 |
5.2.3 分析与解释 |
5.3 关于我国电信业改革及其绩效的基本认识 |
5.3.1 基于我国电信业改革发展数据基本认识 |
5.3.2 基于统计分析的我国电信业改革绩效基本认识 |
第六章 我国电信发展的案例分析 |
6.1 技术与市场双合构建竞争优势 |
6.1.1 技术先进不仅仅是硕果 |
6.1.2 满足市场需求不等于获胜 |
6.1.3 技术与市场:双合构筑成功 |
6.2 CDMA 与小灵通的发展分析与比较 |
6.2.1 我国CDMA 和小灵通的发展背景 |
6.2.2 我国CDMA 和小灵通的发展及基本状况 |
6.2.3 小灵通与CDMA 发展的市场性比较 |
6.2.4 小灵通与CDMA 发展的可持续性比较 |
6.3 关于小灵通发展的后效应分析 |
6.3.1 小灵通是我国电信改革的产物 |
6.3.2 小灵通的价值分析 |
6.3.3 小灵通发展的负效应 |
6.3.4 CDMA 和小灵通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简历 |
本人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7)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构成及演进研究现状 |
1.3.2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合作、协同发展研究现状 |
1.3.3 移动通信创新的研究现状 |
1.3.4 产业链创新系统理论相关研究 |
1.3.5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理论相关研究 |
1.3.6 国内外研究成果比较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供应链的概念 |
2.2 价值链的概念 |
2.3 产业链的概念 |
2.4 产业集群的概念 |
2.5 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集群、产业链的区别与联系 |
2.5.1 产业链与供应链的区别与联系 |
2.5.2 产业链与价值链的区别与联系 |
2.5.3 产业集群、产业链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
2.5.4 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集群、产业链之间的关系分析 |
2.6 创新的概念 |
2.6.1 技术创新 |
2.6.2 产业创新 |
2.6.3 产业集群创新 |
2.7 创新系统的相关理论 |
2.7.1 国家创新系统 |
2.7.2 区域创新系统 |
2.7.3 产业创新系统 |
2.7.4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 |
2.7.5 产业链创新系统 |
2.7.6 企业创新系统 |
2.7.7 各个创新系统的关系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概述 |
3.1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概念及组成 |
3.1.1 移动通信产业链概念的提出 |
3.1.2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组成分析 |
3.2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结构特征 |
3.2.1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结构 |
3.2.2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终端产品介绍 |
3.2.3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子产业链分析 |
3.3 移动通信产业链演进路径比较分析 |
3.3.1 移动通信产业链技术演进路径分析 |
3.3.2 移动通信产业链结构演进路径 |
3.4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3.4.1 移动通信产业链终端产品的市场分析 |
3.4.2 移动通信产业链发展趋势分析 |
3.5 移动通信产业链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3.5.1 移动通信产业链竞争力的概念 |
3.5.2 移动通信产业链竞争力比较的分类 |
3.5.3 移动通信产业链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 |
4.1 移动通信产业链中的创新系统 |
4.1.1 移动通信产业链中的创新活动 |
4.1.2 构建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必要性 |
4.1.3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概念 |
4.1.4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特征 |
4.2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构成及演进 |
4.2.1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子系统 |
4.2.2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结构及演进 |
4.2.3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结构 |
4.2.4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 |
4.3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功能分析 |
4.3.1 整合创新资源,降低创新成本 |
4.3.2 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
4.3.3 创新能力和绩效的提高 |
4.3.4 提高移动通信产业链的竞争力 |
4.4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 |
4.4.1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动力分析 |
4.4.2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创新模式 |
5.1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模式的概念 |
5.2 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模式特点分析 |
5.2.1 模仿创新 |
5.2.2 自主创新 |
5.2.3 合作创新 |
5.2.4 协同创新 |
5.2.5 各种创新模式的地位和作用 |
5.3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创新模式的现状分析 |
5.3.1 模仿创新模式现状 |
5.3.2 自主创新模式现状 |
5.3.3 合作创新模式现状 |
5.3.4 协同创新模式现状 |
5.2.5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模式发展路径 |
5.4 国内外移动通信创新模式比较研究 |
5.4.1 日本DoCoMo 公司的创新模式 |
5.4.2 韩国SK 电讯的创新模式 |
5.4.3 英国电信的创新模式 |
5.4.4 美国高通公司的创新模式 |
5.4.5 法国电信的创新模式 |
5.4.6 国外创新模式经验总结 |
5.5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模式存在的问题及经验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能力评价 |
6.1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能力的概念 |
6.2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能力的构成及现状 |
6.2.1 移动通信产业链知识创新能力 |
6.2.2 移动通信产业链工艺创新能力 |
6.2.3 移动通信产业链产品创新能力 |
6.2.4 移动通信产业链市场营销创新能力 |
6.2.5 移动通信产业链组织创新能力 |
6.2.6 移动通信产业链制度创新能力 |
6.2.7 移动通信产业链综合创新能力 |
6.3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1 指标选取原则 |
6.3.2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知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
6.3.3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工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
6.3.4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产品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
6.3.5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市场营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
6.3.6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
6.3.7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 |
6.4 基于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
6.4.1 模型的选取 |
6.4.2 因子分析法 |
6.4.3 聚类分析法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实证研究 |
7.1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知识创新比较分析 |
7.1.1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运营商知识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
7.1.2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设备制造业知识创新比较分析 |
7.1.3 移动通信产业链知识创新的国际比较分析 |
7.1.4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知识创新的对策建议 |
7.2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工艺创新比较分析 |
7.2.1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运营商工艺创新比较分析 |
7.2.2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工艺创新比较分析 |
7.2.3 移动通信产业链工艺创新国际比较 |
7.2.4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工艺创新的对策建议 |
7.3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产品创新比较分析 |
7.3.1 新移动的产品创新 |
7.3.2 新联通的产品创新 |
7.3.3 新电信的产品创新 |
7.3.4 移动通信产业链产品经营现状比较分析 |
7.3.5 移动通信产业链产品创新国际比较 |
7.3.6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产品创新的对策建议 |
7.4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市场营销创新比较分析 |
7.4.1 中国移动的市场营销创新 |
7.4.2 中国联通的市场营销 |
7.4.3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营销能力对比分析 |
7.4.4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市场营销创新比较分析 |
7.4.5 国外通信运营商品牌营销策略 |
7.4.6 移动通信产业链市场营销创新国际比较 |
7.4.7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市场营销创新的对策建议 |
7.5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制度、组织、管理创新比较分析. |
7.5.1 中国移动的制度、组织、管理创新比较分析 |
7.5.2 中国联通的制度、组织、管理创新比较分析 |
7.5.3 中国电信的制度、组织、管理创新比较分析 |
7.5.4 电信业的三次制度创新 |
7.5.5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制度、组织、管理创新的对策建议 |
7.6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能力综合比较分析 |
7.6.1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研发能力综合比较分析 |
7.6.2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运营能力综合比较分析 |
7.6.3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产出能力综合比较分析 |
7.6.4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综合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
7.6.5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综合创新的对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8)我国通信运营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对象、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论文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2.1 理论框架 |
1.2.2 主要创新点 |
1.2.3 研究的假设 |
1.3 小结 |
第二章 国际竞争力理论概述 |
2.1 国际竞争力概念的定义 |
2.1.1 不同学者对国际竞争力的解释 |
2.1.2 对国际竞争力定义的争论 |
2.1.3 本论文关于国际竞争力的定义 |
2.2 国际竞争力来源的理论解释 |
2.2.1 国家竞争力的来源解释 |
2.2.2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来源解释 |
2.2.3 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来源解释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2.4 关于通信运营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电信业的特点及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必要性 |
3.1 世界通信运营企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3.1.1 世界电信业的发展轨迹 |
3.1.2 未来几年世界电信业的发展趋势 |
3.1.3 跨国电信运营企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
3.2 中国通信运营企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3.2.1 中国电信业的当前的发展态势 |
3.2.2 中国通信业今后几年的发展趋势 |
3.2.3 中国主要通信运营企业分析 |
3.3 中国通信运营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
3.3.1 新技术革命 |
3.3.2 电信政策法规环境 |
3.3.3 中国通信运营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3.3.4 国际化发展是中国电信业应对当前形势的必然选择 |
3.4 小结 |
第四章 通信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
4.1 通信企业竞争力的效率分析 |
4.1.1 企业经营效率的概念 |
4.1.2 DEA效率分析方法 |
4.1.3 固网运营商企业经营效率的比较研究 |
4.1.4 移动运营企业经营效率的比较研究 |
4.1.5 结论 |
4.2 通信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区位分析 |
4.2.1 通信企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 |
4.2.2 固网运营商区位分析 |
4.2.3 移动运营商区位分析 |
4.3 通信企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 |
4.3.1 固网运营商国际竞争力综合比较 |
4.3.2 移动运营商国际竞争力综合比较 |
4.4 通信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来源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国际化竞争模式选择 |
5.1 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是国内企业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当务之急 |
5.2 当前国内电信企业的海外发展状况 |
5.3 国外电信业同行的国际化发展经验的借鉴 |
5.3.1 VODAFONE |
5.3.2 新加坡电信 |
5.3.3 德国电信 |
5.3.4 国外电信业经验总结与启示 |
5.4 国际市场的进入模式研究 |
5.5 小结 |
第六章 我国通信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策略研究 |
6.1 未来中国电信产业战略跃迁 |
6.2 未来中国电信业根本制度的变革 |
6.2.1 中国电信业改制的原因 |
6.2.2 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下的独立的电信监管机构 |
6.2.3 建立规范的电信竞争运行机制 |
6.3 新背景下电信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再造 |
6.3.1 新背景下留住人才需要新政策 |
6.3.2 发现和培育变革性技术 |
6.3.3 对信息和知识的成功管理和运用能力 |
6.3.4 通过企业重组来获得核心竞争能力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联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
7.1 中国联通国际化战略目标的选择 |
7.2 中国联通国际化发展目标市场的选择 |
7.3 中国联通国际化发展的业务范围选择 |
7.4 中国联通国际市场扩张方式的选择 |
7.5 中国联通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建议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束语 |
8.1 结论与总结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D_(CCR)-ε模型的 MATLAB程序 |
附录 P_(CCR)模型的 MATLAB程序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中国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本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
1.3 目前国内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局限性 |
1.4 目前对我国电信运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
1.5 本文研究的对象、目标及方法 |
2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 |
2.1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溯源 |
2.1.1 核心竞争力概念溯源 |
2.1.2 关于核心竞争力的观点评述 |
2.2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 |
2.2.1 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
2.2.2 核心竞争力的特性 |
2.2.3 几个与核心竞争力相关概念的比较 |
2.3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 |
2.3.1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概述 |
2.3.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具体分析 |
3 电信运营企业及其核心竞争力分析 |
3.1 中国电信运营企业分析 |
3.1.1 中国电信业现状简介 |
3.1.2 我国电信产业的特点 |
3.1.3 电信运营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 |
3.1.4 电信运营企业内部的价值链 |
3.2 电信运营企业面临的战略转型问题 |
3.3 政府对电信业的影响 |
3.3.1 政府干预市场的理论基础 |
3.3.2 政府对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
3.3.3 我国电信业仍需进一步改革 |
3.4 我国电信业市场竞争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3.5 中外电信运营商各自优劣与竞争特点 |
3.6 未来我国电信业发展趋势预测 |
3.7 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及模型分析 |
3.7.1 电信运营企业特点的简要分析 |
3.7.2 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
3.7.3 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概念及模型 |
3.7.4 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竞争力的关系 |
3.7.5 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分析 |
3.7.6 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经济学角度分析 |
4 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 |
4.1 对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科学评价的意义 |
4.2 目前几种常见企业核心竞争力测算方法 |
4.3 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
4.3.1 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 |
4.3.2 评价指标说明 |
4.3.3 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 |
4.4 对中国六家电信运营商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分析 |
4.4.1 六大电信运营商基本状况 |
4.4.2 六大电信运营商均值方差锥体评价计算 |
4.4.3 对六大电信运营商的分析评价 |
5 培育和提升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
5.1 从政府角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
5.1.1 在电信业改革转型时期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 |
5.1.2 政府促使电信市场竞争走向成熟的策略 |
5.2 从企业内(纵向—要素)角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
5.2.1 从知识角度提升电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
5.2.2 从资源角度提升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
5.2.3 从能力角度提升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
5.2.4 从知识、能力、资源交差的角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
5.2.5 从企业间(横向)角度来提升电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的研究课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技查新报告 |
(10)甘肃移动通信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论文研究思路 |
1.3 论文基本框架 |
2 企业战略理论综述 |
2.1 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现状 |
2.2 核心竞争力理论 |
2.3 行业关键成功要素理论 |
2.4 产品竞争战略理论 |
2.5 知识经济时代战略管理思维变化 |
3 我国移动通信发展情况分析 |
3.1 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环境分析 |
3.1.1 经济环境分析 |
3.1.2 政策环境分析 |
3.1.3 技术环境分析 |
3.1.4 行业环境分析 |
3.2 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现状分析 |
3.2.1 持续低迷的全球电信业 |
3.2.2 稳步上升的我国电信业 |
3.2.3 高速发展的我国移动通信业 |
3.2.4 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
4 甘肃移动发展环境分析 |
4.1 甘肃省情 |
4.1.1 地理情况 |
4.1.2 经济情况 |
4.2 甘肃移动概况 |
4.2.1 公司概况 |
4.2.2 发展历程 |
4.2.3 经营业务 |
4.3 甘肃移动发展环境分析 |
4.3.1 宏观经济运行良好 |
4.3.2 电话普及率较低 |
4.3.3 市场竞争渐趋规范 |
4.3.4 政府监管不断加强 |
4.3.5 电信运营商角色转型 |
4.3.6 中国移动集团考核严格 |
5 甘肃移动竞争情况分析 |
5.1 甘肃移动行业竞争分析 |
5.1.1 现有竞争者 |
5.1.2 潜在竞争者 |
5.1.3 替代产品和服务的威胁 |
5.1.4 用户的讨价还价能力 |
5.1.5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
5.2 甘肃移动市场竞争情况分析 |
5.2.1 竞争形势总体分析 |
5.2.2 竞争对手规模比较 |
5.2.3 竞争对手策略比较 |
5.2.4 相关竞争因素分析 |
5.3 甘肃移动SWOT分析 |
5.4 甘肃移动市场发展前景预测 |
6 甘肃移动发展战略方案与实施策略建议 |
6.1 甘肃移动发展战略方案 |
6.1.1 实施“三精工程” |
6.1.2 推进“三个转变” |
6.1.3 加强“三项建设” |
6.2 甘肃移动实施发展战略关键策略建议 |
6.2.1 业务发展策略建议 |
6.2.2 服务工作策略建议 |
6.2.3 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建议 |
6.2.4 企业文化建设策略建议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直面入世我国移动通信业的战略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宏观经济影响研究[D]. Ivan Sarafanov.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5)
- [2]西藏农牧区信息通信业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D]. 周夏迪. 天津大学, 2017(09)
- [3]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动因研究[D]. 龙锦. 上海大学, 2015(03)
- [4]开放创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N]. 肖卓. 人民邮电, 2014
- [5]通信业知识产权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 董舒翼.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1)
- [6]我国电信业改革及其改革绩效研究[D]. 谭杨. 电子科技大学, 2009(05)
- [7]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研究[D]. 王昕. 吉林大学, 2009(08)
- [8]我国通信运营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张立华. 北京邮电大学, 2007(06)
- [9]中国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 费士良.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7(07)
- [10]甘肃移动通信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毛诚好. 西安理工大学,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