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坑铁矿火山沉积成因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易锦俊,张达,季根源,王楠,王森[1](2021)在《闽西南马坑铁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对矿床成因的指示》文中提出马坑铁矿是国内着名的大型磁铁矿床之一,为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铁多金属矿床,其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晚古生代-中三叠世的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建造中。本次研究对马坑铁矿的辉绿岩、大理岩、林地组砂岩和磁铁矿矿石进行了全岩稀土元素测试,并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法对各类磁铁矿矿石中的磁铁矿单矿物进行稀土元素测试,以探讨马坑铁矿的成因类型和成矿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磁铁矿矿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但Y/Ho值大多变化于24~37之间,指示为岩浆热液成因;各类蚀变围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与磁铁矿矿石具有成因联系;磁铁矿单矿物具有十分相似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成因一致;岩石、矿石以及磁铁矿单矿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马坑铁矿的成矿作用有较多的壳源物质参与,成矿流体与矿区内具有明显分异特征的大洋和莒舟花岗岩体密切相关。综合矿床地质特征、前人研究成果以及本次测试结果,认为马坑铁矿属层间破碎带控制的钙矽卡岩型矿床。
张达,李芳,贺晓龙,胡擘捷,张鑫明,毕珉烽,王森,霍海龙,薛伟,刘松岩[2](2021)在《华南重要成矿区带中生代构造变形及其控岩控矿机理》文中指出华南大陆中生代以来受华北板块、西南缘特提斯洋以及东部古太平洋板块会聚作用形成了多序次的构造变形及多期岩浆与成矿事件,并造就了多个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带。文章在梳理成矿区带典型矽卡岩型矿床矿化期次、矿体分布及成矿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上,利用构造变形序次及其控岩控矿的规律性完善了典型矿床成矿过程及成因机理。通过对闽西南铁多金属成矿带、赣东北塔前-赋春钨铜多金属成矿带以及滇东南老君山钨锡矿集区开展构造变形解析,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厘定出相对完整的印支期、中晚侏罗世及白垩纪3期变形序列,但其作用时限、构造性质、规模强度及变形样式却表现不一。通过构造控岩分析并结合已有同位素年代学得出,不同成矿区带都存在与变形序列相一致的岩浆或变质热事件,进而利用变形序列与岩浆期次对应规律明确了与马坑式铁多金属矿床、朱溪钨铜矿床以及南秧田钨矿床相关的多期岩浆活动。在此基础上识别出多阶段矿化事件并提出3个典型矿床都存在多期叠加复合成矿的认识。从构造对矿床就位机制控制的角度分析了马坑式矿床分散多变矿体、朱溪矿床垂向大跨度矿化及深部巨型矿体、南秧田矿床层-脉叠加矿体分别受赋矿地层褶皱拆离、大规模双重逆冲以及2期构造变形复合控制的机理。文章最后探讨了不同阶段华南重要成矿区带构造变形及岩浆成矿的动力学背景。
袁远[3](2020)在《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铁—钼成矿作用》文中认为闽西南地区是东南沿海乃至华南最具经济意义的铁、铜成矿带之一,带内已发现120余个铁多金属矿床,尤以马坑式矽卡岩型铁钼多金属矿最为典型。铁钼多金属矿化与集中出露于该区永定—德化一带的早白垩世花岗岩类的关系极为密切。但是针对该阶段花岗岩类的研究程度仍比较低,致使该区早白垩世岩浆作用的时空分布、成因机制及其与铁钼多金属成矿的耦合关系还存在争议。据此,本文选取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与铁钼多金属矿相关的早白垩世花岗岩类为研究对象,包括十二排、大排与永福复式岩体,开展系统的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矿物与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详细分析了早白垩世花岗岩类的岩相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全面阐明了它们的成因类型、岩浆起源及演化机制,精确厘定了岩浆侵位时代;查明了典型铁钼矿床地质特征与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在此基础上系统探讨了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与铁钼成矿事件的成因联系以及构造背景。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锆石U-Pb年代学结果揭示了本文研究岩体的形成年龄主要集中在142~128Ma。通过对比分析区内已报道的同时期花岗岩类年代学与岩石学资料,新提出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存在一条早白垩世花岗质岩浆岩带,岩石组合主要为正长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侵位时限为早白垩世早期(145~125Ma)。2.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永定—德化带早白垩世花岗岩类显示高硅富钾,普遍贫钙、镁,为准铝质—弱过铝质岩石。微量元素组成上,它们均不同程度富集K、Rb、Th、U、Y和REE,显着亏损P、Ti、Sr、Ba、Nb、Ta等元素,具有中等至强负Eu异常和平缓右倾型稀土配分模式。地球化学特征指示研究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体主要属于高钾钙碱性的高分异I型花岗岩类。3.Sr-Nd-Hf同位素特征表明,相关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很可能是由古元古代(麻源群)基底变质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与地幔岩浆发生混合,随后进一步通过较高程度分异结晶形成的。幔源岩浆不仅直接参与了成岩过程,并且地幔物质贡献程度随时间逐渐增大,反映了深部趋于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过程。4.典型矿床地质调查、地球化学及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铁钼多金属矿化主要形成于145~130Ma,与永定—德化带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类具有紧密时空关联。S-Pb-O-Re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铁钼多金属矿化的成矿流体与金属元素主要来自于与早白垩世高分异花岗岩类相似的壳源岩浆。通过综合对比,本文认为闽西南永定—德化早白垩世花岗质岩浆侵入及相关的矽卡岩—斑岩型铁钼多金属成矿作用主要受控于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后撤引发的弧后伸展背景。5.通过对比分析前人对该区成矿系列的相关认识,本文将闽西南地区与铁钼多金属矿床有关的成矿系列重新厘定为“与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类有关的铁、钼、铅锌、铜成矿系列”,并进一步提出了铁钼多金属矿床的主攻类型及找矿方向。
任倩[4](2019)在《闽西南大排铁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作用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大排铁多金属矿床是典型的闽西南马坑式铁矿,赋存于中石炭统经畲组(C2j)至下二叠统栖霞组(P1q)的一套碳酸盐岩和含煤的碎屑地层中,成矿作用受到一系列浅层次逆冲推覆构造及层间滑脱构造控制。该矿床以矽卡岩型Fe-Pb-Cu矿化为主,伴随有大理岩化、硅化等蚀变;成矿阶段划分为早矽卡岩阶段、晚矽卡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晚期碳酸盐阶段。由于对大排矿床流体演化方面研究还比较薄弱,而且尚未合理解释铅锌矿体在垂向上分布在磁铁矿体之上,因此有必要对大排矿床的流体包裹体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选取不同成矿阶段代表性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为研究对象。在对包裹体进行镜下形态观察后将包裹体主要分为四类,测试分析主要针对大排矿床最常见的两相包裹体,包裹体的气相和液相成分相同,主要为H2O。成矿各个阶段的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从早到晚分别为205.1405℃、164.2389.2℃、163.4249.9℃、150203.9℃,流体盐度从早到晚为0.3627.4%NaCl eq、0.3616.5%NaCl eq、0.182.77%NaCl eq、0.183.35%NaCl eq,密度为0.491.32g.cm-3。通过分析得出成矿流体在成矿初期表现为高温度、高盐度、中-高密度之一特征,基本符合层控矽卡岩型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在矽卡岩阶段流体温度较高,没有明显下降,在同一温度下捕获了高盐度和低盐度的包裹体,通过对矿物组合特征和矿床地球化学的综合分析显示大排铁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在矽卡岩阶段发生了流体沸腾作用,使流体溶解度发生变化,导致磁铁矿大量沉淀;在石英-硫化物阶段由于大气降水的混入使流体的温度迅速降低,这种流体混合作用使流体性质改变,Pb和Zn元素的迁移方向也发生了变化,最终Pb和Zn卸载沉淀,形成闪锌矿和方铅矿;由于形成原因和成矿阶段的不同造成矿床在垂向上下部为磁铁矿体,上部为铅锌矿体。
黄树峰[5](2019)在《闽中裂谷系的格局演化及成矿系统时空结构》文中提出闽中裂谷系为转换-伸展型裂谷盆地系,其形成发展和复合-成矿作用是福建地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研究认为:闽中裂谷系在古元古代结晶基底上形成于新元古代-早古生代(850~500Ma),盆山反转于奥陶-志留纪(447~412Ma);沉降中心迁移、伸展轴向改变并复活发展于中石炭世-中三叠世(315~223Ma),构造动力反转复合于侏罗纪(188~137Ma)-白垩纪(134~90Ma);构造格局演化驱动了喷流沉积-改(再)造成矿系统与斑岩(矽卡岩)-浅成热液成矿系统之间的复合交融。研究提出:(1)裂谷体内"麻源群"(部分改划古元古代迪口组变质核杂岩系)与马面山群、万全群同归南华纪;(2)裂谷成矿系统时空结构所昭示的闽省找矿主攻方向:在伸展体制主导的裂谷纵向(NNW、NE)"先张后压"型断层带特定层位找中大型喷流沉积-改(再)造型矿床,在挤压体制主导的裂谷横向(NEE)"先压后张"型断裂带特定岩系找大中型斑岩(矽卡岩)-浅成热液型矿床。
谢鹏飞,王翠芝,顾逍,李杰亮[6](2018)在《福建马坑铁矿晶体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面扫描等方法手段,对磁铁矿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对成因研究有所裨益。研究发现,马坑铁矿的4种类型磁铁矿并不是同一种成因类型,也不是简单一次形成的,而是不同地质成矿作用共同作用的产物,综合认为马坑铁矿属海相火山热液沉积—热液叠加改造的变质型铁矿床。
易锦俊[7](2018)在《闽西南马坑铁矿成因机制与找矿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马坑铁矿是闽西南地区重要的铁多金属矿床,本文在开展矿区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马坑铁矿的成因类型、成矿流体性质、成矿物质来源和找矿标志等科学问题,总结了矿床主要成矿要素,建立了“马坑式”铁矿的找矿模型。利用LA-ICP-MS方法测得各类铁矿石的磁铁矿均具有较低的V、Ti、Cu、Zn元素含量,在(Ca+Al+Mn)-(Ti+V)和(Ti+V)-Ni/(Cr+Mn)两个判别图解上,所有分析数据均投影于矽卡岩区,显示其为矽卡岩成因,马坑铁矿为一层控矽卡岩矿床。磁铁矿、石榴石、辉石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多为轻稀土富集、正铕异常,暗示这些矿物之间存在成因联系,它们是在高温、富铕、氧化环境下形成的;莒舟、大洋花岗岩具有强的负铕异常,与磁铁矿、石榴石、辉石的正铕异常形成互补,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莒舟、大洋花岗岩。铁矿石中磁铁矿单矿物的δ57Fe值变化于-0.108‰0.344‰之间,小于大洋花岗岩的δ57Fe值,表明Fe质主要来源于花岗岩;而新鲜辉绿岩相比蚀变辉绿岩富集Fe的重同位素,暗示蚀变辉绿岩部分铁质进入了成矿流体。硫化物矿物δ34S变化于-3.2‰0.8‰之间,总硫同位素组成δ34S∑S为-2.7‰,反映出岩浆硫的特征,但部分混入了围岩中的还原硫。对矿石铅来源的示踪结果显示,矿石铅主要来自于上地壳,并具有少量地幔铅加入的混合铅特征。总之,马坑铁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大洋、莒舟花岗岩,但辉绿岩和地层亦贡献了部分成矿物质。对ZK614、ZK617钻孔岩心进行蚀变矿物、元素浓度和磁化率扫描,结果显示:马坑铁矿具有典型的矽卡岩矿床蚀变矿物分带特征;As、Sn元素分布基本与磁铁矿化一致,它们的含量与Fe元素含量显示出一定的正相关性。矿物蚀变分带、硅钙面、辉绿岩以及As、Sn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等是马坑铁矿的重要找矿标志。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总结“马坑式”铁矿的主要成矿要素如下:成矿地质体以晚中生代花岗岩为主,侵位时代在130Ma左右,古生代及中生代发育的辉绿岩为次要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以区域推覆构造、滑脱构造及褶皱构造为主;成矿结构面以林地组石英砂岩与经畲组-栖霞组碳酸盐岩间以及文笔山组碎屑岩与经畲组-栖霞组碳酸盐岩间的硅钙面为主;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包括蚀变矿物规律性的带状分布、林地组广泛发育的硅化带以及磁铁矿化、辉钼矿化、铅锌矿化等。
王森,张达,吴淦国,易锦俊,李兴俭,宇腾达,白昱,高孝巧[8](2018)在《闽西南马坑式铁矿成矿结构面特征及找矿意义》文中认为马坑式铁矿位于闽西南晚古生代坳陷盆地内,是福建省境内最主要的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矿体主要受岩性界面及构造结构面控制,尤以硅钙面控矿作用显着。马坑式铁矿主矿体定位于林地组(C1l)石英砂岩与经畲—栖霞组(C2j—P2q)碳酸盐岩的岩性界面(硅钙面)。通过对马坑式铁矿硅钙面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划分了五类主要的成矿结构面类型:林地组与经畲组—栖霞组、经畲组—栖霞组与文笔山组、经畲—栖霞组内部碎屑岩与灰岩、经畲组—栖霞组与花岗岩类以及推覆(滑脱)界面。研究认为马坑式铁矿主矿体受不同的物理化学岩性界面(硅钙面)控制,这种界面在构造活动及流体参与过程中容易形成扩容空间,构成成矿地球化学障,有利于成矿物质的沉淀富集。在以上认识基础上,建立了以硅钙面为主要成矿作用标志的马坑式铁矿成矿模式,认为运用硅钙面控矿理论指导闽西南地区找矿预测的具有重要的找矿指导意义。
李林,倪培,杨玉龙,徐颖峰,朱仁智,孙学娟[9](2016)在《马坑铁钼铅锌多金属矿成矿流体演化及矿床成因类型》文中提出马坑铁矿是福建省一个大型铁钼铅锌多金属矿床,赋存于莒舟-大洋花岗岩外接触带上石炭统经畲组-下二叠统栖霞组大理岩与下石炭统林地组石英砂岩之间,矿化阶段经历了从无水矽卡岩阶段(钙铁榴石-透辉石)→含水矽卡岩-磁铁矿阶段(绿帘石-阳起石-绿泥石-钙铁辉石)→硫化物阶段(石英-方解石-萤石-黄铁矿-闪锌矿)→碳酸盐岩阶段(石英-方解石)演变,而本文对含水矽卡岩-磁铁矿阶段和硫化物阶段中的钙铁辉石、萤石、石英及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所进行岩相学观察和显微测温研究表明,早期含水矽卡岩-磁铁矿阶段包裹体类型主要有含Na Cl子晶三相包裹体和富液相两相包裹体,少量富气相两相包裹体;而晚期硫化物阶段包裹体类型主要为富液相两相包裹体。含水矽卡岩-磁铁矿阶段流体出现流体沸腾作用,流体温度范围为448596℃,两端员组分流体盐度分别为26.548.4 wt%Na Cl equiv.和2.46.9 wt%Na Clequiv.;硫化物阶段流体呈现出混合趋势,流体温度和盐度分别为182343℃和1.920.1 wt%Na Cl equiv.。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含水矽卡岩-磁铁矿阶段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而硫化物阶段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并有大气降水加入。由于马坑铁矿化形成于含水矽卡岩阶段,铅锌矿化则形成于硫化物阶段,流体沸腾是导致马坑铁矿床形成的主要因素,而流体混合则是引起马坑铁矿床铅锌矿化的主要因素。综合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马坑铁矿床应属于与莒舟-大洋花岗岩有关的矽卡岩型铁矿床。
谢家松[10](2016)在《福建龙岩马坑铁矿床深部找矿远景分析》文中认为马坑铁矿是福建省已知的最大型"马坑式"磁铁矿床。利用历年地质资料、结合科研成果,对"马坑式"铁矿在找矿理念上三位一体的找矿模型开展研究,对该矿床深部找矿潜力进行探讨和预测,并通过对高磁异常开展深部钻探工程验证,证实区内高磁异常为矿致异常,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具有较好的深部找矿潜力,并为矿区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
二、马坑铁矿火山沉积成因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坑铁矿火山沉积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闽西南马坑铁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对矿床成因的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矿床地质特征 |
3 分析方法 |
3.1 全岩稀土元素分析 |
3.2 磁铁矿原位稀土元素分析 |
4 测试结果 |
4.1 辉绿岩 |
4.2 大理岩 |
4.3 林地组砂岩 |
4.4 磁铁矿石 |
4.5 磁铁矿单矿物 |
5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矿床成因的指示 |
5.1 岩石、矿石及磁铁矿单矿物稀土模式的成因 |
5.2 Eu异常与成矿流体性质 |
5.3 矿床成因探讨 |
6 结论 |
(2)华南重要成矿区带中生代构造变形及其控岩控矿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成矿区带成矿地质特征 |
2.1 闽西南铁多金属成矿带 |
(1)成矿地质体特征 |
(2)成矿空间 |
(3)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作用过程 |
2.2 赣东北塔前-赋春钨铜多金属成矿带 |
(1)成矿地质体 |
(2)成矿空间 |
(3)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作用过程 |
2.3 滇东南老君山钨锡矿集区 |
(1)成矿地质体 |
(2)成矿空间 |
(3)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过程 |
3 不同成矿区带中生代构造变形特征 |
3.1 闽西南铁多金属成矿带 |
3.1.1 印支期构造变形(D1) |
3.1.2 中晚侏罗世推覆构造变形(D2) |
3.1.3 白垩纪伸展变形(D3) |
3.2 塔前-赋春钨铜多金属成矿带中生代构造变形特征 |
3.2.1 印支期褶皱变形(D1) |
3.2.2 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期推覆构造变形(D2) |
3.2.3 白垩纪伸展变形(D3) |
3.3 老君山钨锡矿集区中生代构造变形特征 |
3.3.1 印支期末伸展拆离变形(D1) |
3.3.2 中晚侏罗世逆冲推覆变形(D2) |
3.3.3 早白垩世张扭性断裂及伸展滑脱构造变形(D3) |
4 构造变形序列与成岩成矿时空分布的关系 |
4.1 闽西南铁多金属成矿带构造变形序列与成岩成矿关系 |
4.1.1 推覆构造变形对中生代岩浆岩与马坑式矿床时空分布的控制 |
4.1.2 推覆构造对马坑式矿床赋矿层位的控制 |
4.1.3 推覆构造对马坑式矿床矿体形态的控制 |
4.2 赣东北塔前-赋春钨铜多金属成矿带 |
4.2.1 推覆构造变形对中生代成矿岩浆侵位的控制 |
4.2.2 构造变形对多期复合成矿及矿化就位空间的控制 |
4.3 老君山钨锡矿集区构造变形序列与成岩成矿关系 |
4.3.1 老君山钨锡矿集区构造变形与中生代多期成岩成矿作用 |
4.3.2 构造变形对南秧田钨矿床似层状矽卡岩矿体的控制 |
5 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动力学背景讨论 |
6 结论 |
(3)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铁—钼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1 华南晚中生代岩浆与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2.2 闽西南晚中生代岩浆作用研究现状 |
1.2.3 闽西南晚中生代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实验分析方法 |
1.5.1 锆石U-Pb测年 |
1.5.2 锆石Lu-Hf同位素测定 |
1.5.3 辉钼矿Re-Os年龄测定 |
1.5.4 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 |
1.5.5 全岩Sr-Nd同位素测定 |
1.5.6 电子探针分析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前泥盆系基底岩系 |
2.1.2 上泥盆统-中三叠统岩系 |
2.1.3 中新生代陆相碎屑及火山岩系 |
2.2 侵入岩 |
2.2.1 前中生代侵入岩 |
2.2.2 早中生代侵入岩 |
2.2.3 晚中生代侵入岩 |
2.3 区域构造 |
第3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岩石学特征 |
3.1 十二排岩体 |
3.2 大排岩体 |
3.3 永福复式岩体 |
3.4 洛阳岩体 |
3.5 潘田岩体 |
第4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年代学特征 |
4.1 十二排岩体年代学特征 |
4.2 大排岩体年代学特征 |
4.3 永福复式岩体年代学特征 |
第5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岩石成因 |
5.1 十二排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
5.1.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5.1.3 岩石成因及源区性质 |
5.2 大排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
5.2.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5.2.3 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 |
5.2.4 岩石成因及岩浆源区性质 |
5.3 永福复式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
5.3.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5.3.3 矿物学特征 |
5.3.4 岩石成因及源区性质 |
5.3.5 各单元岩石的成因联系 |
第6章 典型铁钼矿床特征 |
6.1 龙岩马坑铁(钼)矿 |
6.1.1 矿区地质特征 |
6.1.2 矿床地质特征 |
6.1.3 成矿物质来源 |
6.1.4 成矿时代 |
6.1.5 矿床成因 |
6.2 永定大排铁铅锌(钼)矿床 |
6.2.1 矿区地质特征 |
6.2.2 矿体特征 |
6.2.3 围岩蚀变特征 |
6.2.4 矿物共生组合与期次 |
6.2.5 成矿时代 |
6.2.6 矿床成因 |
6.3 武平十二排钼矿 |
6.3.1 矿区地质特征 |
6.3.2 矿体特征 |
6.3.3 蚀变与矿化特征 |
6.3.4 成矿时代 |
6.3.5 矿床成因 |
6.4 漳平洛阳铁(钼)多金属矿床 |
6.4.1 矿区地质特征 |
6.4.2 矿床地质特征 |
6.4.3 成矿物质来源 |
6.4.4 成矿时代 |
6.4.5 矿床成因 |
6.5 安溪潘田—德化阳山铁矿床 |
6.5.1 潘田铁矿床 |
6.5.2 德化阳山铁矿 |
6.6 马坑外围铁(钼)矿化点地质特征及矿化时代 |
6.6.1 竹子炉钼矿点 |
6.6.2 山坪头铁多金属矿点 |
6.7 永福岩体外围矿化特征及及成矿年代学研究 |
6.7.1 主要地质矿化特征 |
6.7.2 矿化时代 |
第7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与铁钼成矿作用 |
7.1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与铁钼多金属矿床时空结构 |
7.2 永定—德化早白垩世花岗质岩带与深部构造的空间关系 |
7.3 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与铁钼成矿的关系 |
7.3.1 岩浆起源与演化 |
7.3.2 成矿物质来源 |
7.3.3 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对铁钼成矿作用的启示 |
7.4 闽西南与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类相关铁钼多金属矿成矿系列的再认识 |
7.4.1 前人对于闽西南及邻区成矿系列的划分方案 |
7.4.2 闽西南铁钼多金属矿化作用成矿系列的重新厘定 |
第8章 结语 |
8.1 主要成果 |
8.2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4)闽西南大排铁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作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矿区位置 |
1.1.2 课题来源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3.1 断裂构造 |
2.3.2 褶皱构造 |
2.3.3 推覆构造与滑脱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加里东期 |
2.4.2 海西-印支期 |
2.4.3 燕山期 |
2.5 区域矿产资源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2 矿床地质 |
3.2.1 矿体特征 |
3.2.2 矿石组成及结构、构造 |
3.2.3 围岩蚀变与矿化类型 |
3.2.4 成矿阶段划分 |
第四章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4.2 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4.2.1 寄主矿物 |
4.2.2 包裹体分布与丰度 |
4.2.3 包裹体的特征与分类 |
4.3 流体温度与盐度 |
4.4 流体密度与压力 |
4.5 激光拉曼分析 |
第五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作用 |
5.1 矿床成因 |
5.1.1 成矿物质来源 |
5.1.2 流体成矿条件 |
5.1.3 矿床成因类型 |
5.2 成矿作用 |
5.2.1 成矿流体形成与演化 |
5.2.2 成矿过程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闽中裂谷系的格局演化及成矿系统时空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裂谷系的变质岩地层格架 |
2 裂谷系的形成格局 |
2.1 裂谷系的结晶基底:古元古代迪口组变质核杂岩系 |
2.2 裂谷系的沉积盆地:新元古代陆内转换-伸展型裂谷盆地系 |
2.3 裂谷系的隆升盖层:震旦-寒武纪转换-拉分裂堑系 |
2.4 裂谷系的收缩造山:加里东期转换-挤压褶皱山系 |
3 裂谷系的发展演化过程 |
3.1 中石炭世-中三叠世 (315~223Ma) 进入陆内裂陷转换 (右旋) -伸展构造复活发展阶段 |
3.2 侏罗纪-白垩纪 (188~90Ma) 陆缘裂陷转换 (左旋) -伸展构造复合阶段 |
4 裂谷系的成矿系统时空结构 |
4.1 陆内裂谷喷流沉积-改 (再) 造成矿系统 |
4.1.1 主要矿床式及成矿地质体 |
4.1.2 成矿运矿构造序列 |
4.1.2. 1 裂谷形成阶段构造 |
4.1.2. 2 裂谷发展阶段构造。 |
4.1.3 成矿地质特征标志 |
4.2 陆缘裂陷斑岩 (矽卡岩) -浅成热液成矿系统 |
4.2.1 主要矿床式及成矿地质体 |
4.2.2 成矿运矿构造序列 |
4.2.3 成矿地质特征标志 |
5 结论 |
(6)福建马坑铁矿晶体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矿床与矿体地质特征 |
3 矿石类型与特征 |
4 分析方法及测试结果 |
4.1 样品位置和测试分析方法 |
4.2 测试结果 |
4.2.1 电子探针显微数据分析 |
4.2.2 磁铁矿的主要化学成分相关性研究 |
5 讨论 |
5.1 成矿环境 |
5.2 矿床成因 |
6 结语 |
(7)闽西南马坑铁矿成因机制与找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磁铁矿LA-ICP-MS元素分析研究现状 |
1.2.2 铁同位素示踪研究现状 |
1.2.3 岩心多参数信息提取研究现状 |
1.2.4 马坑铁多金属矿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4.1 构造-岩浆活动背景 |
1.2.4.2 矿床地质特征 |
1.2.4.3 矿床成因研究 |
1.2.4.4 存在的科学问题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工作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与工作方法 |
1.4.2.1 技术路线 |
1.4.2.2 工作方法 |
1.4.3 工作量统计 |
1.5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 |
1.5.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前泥盆纪基底 |
2.1.2 晚古生代—中三叠世盖层岩系 |
2.1.3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地层 |
2.1.4 晚侏罗世—白垩纪地层 |
2.1.5 新生代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2.1 区域构造演化 |
2.2.2 断裂 |
2.2.3 推覆构造 |
2.2.4 滑脱构造 |
2.2.5 褶皱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火山岩 |
2.3.2 侵入岩 |
2.4 区域地球物理 |
2.4.1 区域重力异常 |
2.4.2 区域航磁异常 |
2.5 区域地球化学 |
2.6 区域矿产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2.1 褶皱构造 |
3.1.2.2 断裂构造 |
3.1.3 侵入岩 |
3.1.3.1 花岗岩 |
3.1.3.2 辉绿岩 |
3.2 矿床地质 |
3.2.1 矿体特征 |
3.2.1.1 主矿体 |
3.2.1.2 小矿体 |
3.2.1.3 钼矿体 |
3.2.2 矿石特征 |
3.2.2.1 矿石类型 |
3.2.2.2 矿石构造 |
3.2.2.3 矿石结构 |
3.2.3 围岩蚀变及矿化阶段 |
3.2.3.1 围岩蚀变 |
3.2.3.2 矿化阶段 |
第4章 磁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床成因探讨 |
4.1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4.1.1 样品采集和显微观察 |
4.1.2 分析方法 |
4.2 测试结果 |
4.3 矿床成因探讨 |
4.3.1 磁铁矿微量元素组成及其成因意义 |
4.3.2 磁铁矿微量元素变化特征与成矿过程约束 |
4.3.3 马坑铁矿的矿床成因探讨 |
4.4 小结 |
附表 |
第5章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对成矿流体的指示 |
5.1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5.2 测试结果 |
5.2.1 辉绿岩 |
5.2.2 大理岩 |
5.2.3 林地组砂岩 |
5.2.4 磁铁矿矿石 |
5.2.5 磁铁矿单矿物 |
5.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成矿流体的指示 |
5.3.1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2 成矿流体性质 |
5.3.3 成矿流体来源和成矿作用阶段 |
5.4 小结 |
附表 |
第6章 铁、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物质来源研究 |
6.1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6.1.1 铁同位素分析 |
6.1.2 硫、铅同位素分析 |
6.2 测试结果 |
6.2.1 铁同位素测试结果 |
6.2.2 硫同位素测试结果 |
6.2.3 铅同位素测试结果 |
6.3 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
6.3.1 铁同位素组成和铁质来源 |
6.3.2 硫同位素组成和硫的来源 |
6.3.3 铅同位素组成和铅的来源 |
6.4 小结 |
第7章 岩心多参数信息提取及矿化蚀变特征与成矿要素研究 |
7.1 钻孔岩心的选取及分析方法 |
7.1.1 钻孔岩心的选取 |
7.1.2 扫描测试方法 |
7.1.2.1 蚀变矿物的高光谱扫描 |
7.1.2.2 XRF元素浓度和点状磁化率测试 |
7.2 测试结果 |
7.2.1 蚀变矿物的高光谱扫描 |
7.2.2 pXRF元素浓度测试 |
7.2.3 高精度XRF元素浓度和点状磁化率测试 |
7.3 矿化蚀变特征探讨 |
7.3.1 矿化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
7.3.2 蚀变矿物分带 |
7.4 对成矿要素的指示 |
7.4.1 辉绿岩对成矿的贡献 |
7.4.2 硅钙面控矿特征 |
7.4.3 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对成矿作用的指示 |
7.5 小结 |
第8章 成矿机制与“三位一体”找矿模式 |
8.1 成矿机制 |
8.1.1 成矿流体演化和成矿过程 |
8.1.2 流体沸腾作用与小矿体的形成 |
8.2 成矿地质体 |
8.2.1 大洋、莒舟花岗岩 |
8.2.2 辉绿岩 |
8.3 控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 |
8.3.1 褶皱构造控矿作用 |
8.3.2 断裂构造控矿作用 |
8.3.2.1 断层 |
8.3.2.2 推覆构造 |
8.3.3 滑脱构造控矿作用 |
8.3.4 结构面控矿作用 |
8.3.4.1 硅钙面控矿 |
8.3.4.2 裂隙充填控矿 |
8.4 成矿作用的矿化蚀变标志 |
8.5 成矿时空演化 |
8.6 “马坑式”铁矿成矿规律和找矿模式 |
第9章 结语 |
9.1 主要结论 |
9.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闽西南马坑式铁矿成矿结构面特征及找矿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质背景 |
2 成矿结构面特征 |
2.1 马坑式铁矿床特征 |
(1) 马坑铁矿 |
(2) 洛阳铁矿 |
(3) 潘田铁矿 |
(4) 阳山铁矿 |
2.2 成矿结构面类型 |
4 矿床成因机理探讨 |
4.1 物理机制 |
4.2 化学机制 |
4.3 成矿模式 |
5 找矿意义 |
6 结论 |
(9)马坑铁钼铅锌多金属矿成矿流体演化及矿床成因类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区域地质 |
3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及侵入岩体 |
3.2 矿体特征 |
3.3 围岩蚀变与矿化阶段 |
4 实验方法 |
5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1 岩相学特征 |
5.2 显微测温结果 |
6 讨论 |
6.1 磁铁矿化机理 |
6.2 马坑铁矿矿化流体温度、盐度的演化规律 |
6.3 马坑铁矿矿床成因类型 |
7 结论 |
(10)福建龙岩马坑铁矿床深部找矿远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矿区地质特征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3 岩浆岩 |
2.4 变质作用 |
2.5 磁异常特征 |
3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体特征 |
3.1.1 主矿体 |
3.1.2 小矿体 |
3.2 磁铁矿贮存层位 |
3.3 矿物组合及矿石类型 |
3.4 矿石结构、构造 |
3.5 成矿作用及成矿物质来源 |
3.5.1 成矿作用 |
3.5.2 成矿物质来源 |
3.6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
3.6.1 矿床成因 |
3.6.2 找矿标志 |
4 深部找矿前景分析 |
5 结语 |
四、马坑铁矿火山沉积成因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闽西南马坑铁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对矿床成因的指示[J]. 易锦俊,张达,季根源,王楠,王森.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21(04)
- [2]华南重要成矿区带中生代构造变形及其控岩控矿机理[J]. 张达,李芳,贺晓龙,胡擘捷,张鑫明,毕珉烽,王森,霍海龙,薛伟,刘松岩. 地质力学学报, 2021
- [3]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铁—钼成矿作用[D]. 袁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4]闽西南大排铁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作用探讨[D]. 任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5]闽中裂谷系的格局演化及成矿系统时空结构[J]. 黄树峰. 地质与勘探, 2019(01)
- [6]福建马坑铁矿晶体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J]. 谢鹏飞,王翠芝,顾逍,李杰亮. 矿业工程, 2018(05)
- [7]闽西南马坑铁矿成因机制与找矿模式研究[D]. 易锦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3)
- [8]闽西南马坑式铁矿成矿结构面特征及找矿意义[J]. 王森,张达,吴淦国,易锦俊,李兴俭,宇腾达,白昱,高孝巧. 地质力学学报, 2018(02)
- [9]马坑铁钼铅锌多金属矿成矿流体演化及矿床成因类型[J]. 李林,倪培,杨玉龙,徐颖峰,朱仁智,孙学娟. 高校地质学报, 2016(03)
- [10]福建龙岩马坑铁矿床深部找矿远景分析[J]. 谢家松. 福建地质,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