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70岁以上老年人中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论文文献综述)
孙庆[1](2021)在《4322例颅脑外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近5年泰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及重症医学科颅脑外伤住院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比例、致伤原因、受伤类型、受伤至专科救治时间、主要诊断、并发症、治疗方式及治疗后转归等方面进行大样本的数据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提出防治措施,为降低颅脑外伤的发生率提供数据支持,提高颅脑外伤患者的救治效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期间,我院神经外科及重症医学科病例资料完整的4322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住院号、年龄、性别、致伤原因、受伤至专科救治时间、入院时GCS(Glasgow Coma Scale,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受伤类型、是否为多发伤、是否出现相关并发症、是否手术治疗、术前GCS、手术方式、入院距离手术时间、出院时GOS(Glasgow outcome Scale,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釆用SPSS26.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结果1.年龄及性别分布:本研究共纳入4322例颅脑外伤患者,其中男性2562例,女性1760例,男性:女性=1.46:1。患者平均年龄为50.36岁,41-70岁患者占颅脑外伤患者病例总数的58.65%。2.患者人数随时间变化趋势:随时间变化,颅脑外伤患者总数,以及男性与女性各自的患者总数均成下降趋势。3.致伤原因:交通伤为1987例(45.97%),摔倒损伤为1307例(30.24%),打击伤为530例(12.26%),高处坠落伤为287例(6.64%),其他损伤25例(0.58%),以及致伤原因不详186例(4.30%)。其中汽车伤在交通伤中的比例最高,为68.55%,其次是电动车伤,占比29.79%。4.受伤类型与受伤严重程度分析:颅内出血病例数占颅脑外伤病例总数的比例最高,为57.22%。其次为颅骨骨折,占比40.49%,还包括脑震荡、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弥漫性轴索损伤、脑干损伤。同时共有900例患者合并其他部位损伤。患者入院时,GCS3-5分有303例(7.01%),GCS6-8分有228例(5.28%),GCS 9-12有266例(6.15%),GCS13-15分有3525例(81.56%)。5.专科救治时间:56.89%的患者在受伤2小时以内得到专科救治,86.90%的患者在受伤6小时以内得到专科救治,92.32%的患者在受伤12小时以内得到专科救治。患者入院后到手术开始的最快时间为30分钟。而患者入院后到手术开始时间在1、2、3、4、5、6小时以内的病例数分别占全部538例手术患者的比例为24.16%、58.92%、68.40%、74.16%、78.25%、81.59%。6.并发症情况分析:颅脑外伤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病例数为741例,其中多器官功能障碍/衰竭占比最高,为9.81%。其次为并发感染的病例,占比为5.46%,其中主要为肺部感染;部分病例合并出现脑神经损伤症状、癫痫发作、失语、脑脊液漏、电解质紊乱、应激性溃疡等。7.治疗及转归:手术治疗病例数(不包括清创缝合)为538例(12.45%),其余为保守治疗。根据GOS,预后良好的病例数占颅脑外伤病例总数的85.72%,轻度残疾占1.62%,重度残疾占2.06%,植物生存状态占1.94%,死亡占8.65%。结论41-70岁的中老年人是颅脑外伤的高发人群。除10岁及以下儿童和80岁以上老年人的最常见受伤原因为跌倒外,其他各年龄段最常见的致伤原因均为交通伤。此外,从时间段来看,交通伤在致伤原因中也一直处于第一位。绝大多数患者能够在受伤后的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但手术患者入院后的术前准备时间较长。大力开展对交通安全知识的宣教工作,加强对道路安全的管控力度,重视对老人和孩子的监护与照顾,简化对严重颅脑外伤患者的救治程序,缩短有效救治的准备时间,有利于降低颅脑外伤发生率,提高颅脑外伤患者的救治效率。
郑亚北[2](2020)在《重型颅脑损伤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的相关影响因素,对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进行归纳,并分析对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从而提高对迟发性颅内血肿高危因素的认识。通过对DTICH的早期预测,以保证患者手术干预后的存活率,提高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预防及救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临床诊断为重型颅脑损伤同时已行单侧去骨瓣减压术的临床病例。随后根据病例术后是否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为标准对收集的病例进行分组:病例组(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n=35)、对照组(未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n=79)。两组患者进行相关临床数据采集,对DTICH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同时对患者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瞳孔改变、术前病灶分型,术前Rotterdam CT评分、受伤距离手术时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本课题114例患者中,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病例为35例,其发生率为30.7%。2.通过对参与课题的114例患者相关影响因素数据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以及秩和检验,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术前Rotterdam CT评分、术前病灶分类、合并颅骨骨折、合并对侧颅骨骨折和受伤距离手术时间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存在相关性(P<0.05);而两组患者在性别、中线偏移程度、术前瞳孔改变情况、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创伤类型、手术时间、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值、随机血糖、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方面无相关性,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3.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以及专业上认为对结局有影响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年龄[OR=1.060,95%CI(1.010,1.112)]、合并对侧颅骨骨折[OR=25.297,95%CI(4.629,138.229)]和术前Rotterdam CT评分[OR=6.733,95%CI(1.360,33.342)]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受伤距离手术时间[OR=0.959,95%CI(0.922,0.999)]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保护因素。4.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病例组:恢复良好1例(2.9%)、中度残疾3例(8.6%)、重度残疾11例(31.4%)、植物生存16例(45.7%)、死亡4例(11.4%);对照组:恢复良好13例(16.5%)、中度残疾18例(22.8%)、重度残疾31例(39.2%)、植物生存10例(12.7%)、死亡7例(8.9%)。经过统计分析得出结果:对照组的预后情况显着优于病例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668,P<0.05)。结论:1.患者年龄、合并手术对侧颅骨骨折及术前Rotterdam CT评分是重型颅脑损伤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2.患者受伤距离手术时间是重型颅脑损伤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保护性因素。3.重型颅脑损伤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增加了术后致死、致残率。4.患者存在高龄、术前Rotterdam CT评分较高、合并手术对侧颅骨骨折、受伤距离手术时间短等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高度重视,警惕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
唐知己[3](2020)在《颅脑损伤患者行I期去骨瓣减压术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率持续增长,是外伤性致死的主要原因。此外因创伤导致的神经功能的损害使得许多患者终身残疾,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患者伤后早期一旦出现颅内显着占位性血肿或脑肿胀导致颅压持续性增高甚至脑疝,I期开颅手术并去骨瓣减压(primary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成为了唯一可能挽救其生命的措施。尽管I期DC挽救了很多患者生命,但术后仍居高不下的致死致残率是目前治疗面临的困境。因此I期DC患者不良预后的早期预防和预测至关重要,目前仍缺乏I期DC预后的早期预测工具。目的:本研究回顾性收集I期DC患者临床资料并统计分析,构建两类早期预测模型:1)患者行I期DC术后30天内死亡的早期预测模型;2)患者行I期DC术后6个月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目的在于为TBI患者行I期DC出现不良预后的高危人群提供科学的筛查工具,使得预测模型能简单便捷地直接应用于临床。以期有助于辅助医师和家属做出临床决策,降低患者死亡率及更加合理的使用医疗资源。方法:在第一部分研究中,我们回顾性收集一家医院自2012年到2019年实施I期DC的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结局为术后30天内是否死亡。通过对建模数据集的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30天内死亡的早期预测因素。采用R语言编写计算机程序,利用独立的预测因素建立多个层次的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模型的区分能力,校准能力,临床有效性等代表模型性能的指标进行多维度评价,并进一步构建预测列线图。再使用R语言调用内部验证数据集对各预测列线图的区分能力,校准能力和临床有效性进行内部验证,观察预测模型是否具有可重复性。收集另一家医院2016年到2019年实施I期DC的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外部验证数据集,使用R语言调用外部验证数据集对各预测列线图的区分能力,校准能力和临床有效性进行外部验证,观察预测模型是否具有可移植性。第二部分中我们将观察结局延长至术后6个月,我们定义术后6个月内GOS评分1-2分为不良预后,通过对建模数据集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因素。同样我们利用R语言编程构建颅脑损伤患者行I期DC术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对比评价以及内、外部验证。最终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开发网页模拟预测计算器。结果:(一)TBI患者行I期DC术后30天内死亡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内、外部验证:建模数据集患者DC术后30天死亡率为30.8%。瞳孔(P=0.011),硬膜下血肿(P=0.026)、环池状态(P=0.003)、术前缺氧(P=0.005)、术中低血压(P=0.003)、APTT(P=0.005)、ISS(P=0.019)是TBI患者行I期DC术后30天死亡的早期独立预测因素。我们将这些预测因素进行分类组合,利用R语言设计了三种模型,结果发现临床特征结合影像特征、实验室检查、手术相关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的联合预测能力最强,C统计量为0.926(95%CI,0.889-0.953),并且其具有较高的校准度和临床有效性。我们根据临床应用时可能面临的不同情况,基于这三种模型构建了三个预测列线图,通过R语言调用内、外部数据,进行预测列线图的内、外部验证,发现这些模型均具备良好的区分能力,校准度和临床有效性。(二)TBI患者行I期DC术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内、外部验证:建模数据集患者DC术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率为45.6%。我们发现年龄(P=0.001)、GCS(P<0.001)、失血量(P=0.045)、环池状态(P<0.001)、术中低血压(P=0.001)、APTT(P=0.012)是TBI患者行I期DC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独立预测因素。我们利用R语言编程,基于临床特征、影像特征、实验室检查、手术相关指标构建了三个预测模型,构建了预测列线图,经内、外部验证,这些模型均具备良好的区分能力,校准度和临床有效性。结论:我们基于术后30天死亡以及6个月总体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构建了早期预测模型,模型的内、外部验证结果优良。预测模型以列线图的方式进行可视化、可操作化展示。我们还发布了网页预测工具,可以直接应用于临床,简单易操作,易于推广。我们创建的I期DC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工具,可以有助于引导医师,协助患者家属做出临床决策,能更加合理的应用医疗资源,也可作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参考。
段傲文[4](2019)在《基于人—车碰撞视频事故的颅脑损伤评价准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增长、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国内民用汽车保有量也在不断攀升。汽车的普及在给我国人民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导致了道路交通事故数量的急剧上升,成为威胁我国公民生命安全的一个重大社会公共问题。在道路交通事故损伤中,创伤性颅脑损伤是事故人员伤害的主要类型,亦是导致事故人员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因此,研究颅脑损伤生物力学,可以为道路交通事故中人员急救措施的改进、安全防护装置的开发和应用以及汽车安全性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研究人员开展的大量针对颅脑损伤的碰撞生物力学实验研究都是基于猴、猩猩等的动物实验、人尸体实验以及机械假人实验。但是,动物在解剖学上与人体结构相差甚远,人尸体具有活人头部的有效解剖结构但不具有其生理学响应特点,机械假人又将人体进行了过多的简化,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随着计算机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交通事故数据采集技术的完善,国内外学者尝试将每一例真实交通事故看作一次碰撞试验,通过真实交通事故案例来进行碰撞生物力学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事故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保证了对每一起事故信息获取的完备性,特别是在监控设备日益普及的今天可以通过图像学技术重现事故发生过程。基于上述思路,本研究主要完成的工作与结论如下:(1)重庆市2013-2018年道路交通事故的流行病学分析通过事故调查建立了包含最近6年重庆市部分道路交通的数据库并对其进行了流行病学研究,得到了交通事故各类损伤尤其是创伤性颅脑损伤的分布特征,讨论了其带来的一些公共卫生后果并提出相关交通事故预防措施。本研究共收集各类道路交通事故2131起,涉及2741人,其中驾驶员532人、乘员566人、摩托车驾乘人员606人以及行人1037人。道路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的人数为1598人,其中85%的死亡原因都是颅脑损伤,同时79%的人员死亡发生在碰撞后2小时内,表明加强对颅脑损伤的应急救援能力是降低交通死亡率的最有效途径。对行人脑损伤风险的研究发现,被70km/h以上速度车辆碰撞行人的严重颅脑损伤风险是与40km/h以下的速度车辆的100倍。因此,限制车辆速度是防止行人在事故中遭受严重TBI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此外,研究发现在423名有详细颅脑损伤病情记载的受伤人员中,24.1%有颅内损伤但没有颅骨骨折,而没有发现有颅骨骨折但无颅内损伤的案例,这表明相对于颅骨骨折,颅内损伤可以更好地反映整体颅脑损伤。(2)人-车碰撞视频事故多刚体模型的建立与模型优化从建立的道路交通事故数据库中挑选了33例有清晰视频记录碰撞过程的、损伤资料完整的人-车碰撞事故作为后续仿真的研究对象。根据本研究要求,建立了一套使用多刚体模型进行人-车碰撞事故重建并优化模型初始参数的方法。首先,通过对人-车碰撞视频事故进行深入地调查和分析确定碰撞前的初始参数及范围,例如事故发生时人-车的相对位置、碰撞速度以及行人的姿势等,进而建立能够满足最终人-车距离、人-车角度等条件的多刚体基础碰撞模型。然后,通过选取不同初始参数进行组合作为输入,以仿真结果输出的颅脑旋转角度及人-车位置信息作为评判指标建立了基于熵权法的仿真优劣度评估模型实现对基础碰撞模型的优化。最终可以得到一个最优的参数组合作为多刚体模型初始条件,进而在多刚体软件XMADgic-7.5中提交计算并输出结果文件。以事故案例1为例详细演示了多刚体基础模型的建立和优化过程,结果显示行人速度为1.5m/s,小轿车车速为16m/s,行人旋转角度为10°时与真实碰撞过程具有最好的匹配性,其各项评价指标的平均误差为4.2%。(3)多刚体仿真模型的优化与结果提取的自动化实现多刚体仿真分析过程主要经过仿真建模、仿真计算和仿真结果评价三个步骤,需要不断修改大量的参数组合并提交至XMADgic-7.5计算,等待仿真计算完成后从结果文件中提取需要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后处理。重复进行几十上百次上述耗时耗力的流程,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出错。针对上述仿真分析过程中的问题,一方面,本研究利用Python进行计算机编程实现了优化仿真参数的快速方法,该方法可以实现在仿真分析过程中多刚体模型输入文件的批量生成以及运算平台的自动提交计算。另一方面,通过研究了多刚体运算后输出文件中速度、角度和位置等数据的保存格式后,进一步完善和实现了对后处理文件中结果文件的批量提取与模型的快速评价。这一套程序主要包含了参数组合仿真文件的生成、自动循环提交至XMADgic-7.5运算、计算结果的提取和仿真效果的评估这4个主要功能。通过对事故案例1多刚体基础模型的优化展示了使用该程序进行自动优化的过程并计算了最优模型的运动学评价准则的数值,计算出事故中人体头部GAMBIT、HIP、BRIC2011、BRIC2013、HIC和RIC的值分别为1.54、35734.07、1.41、0.58、3352.83和31919272.6,与真实行人的颅脑损伤相符。重复以上流程,完成了所选出全部33例行人头部撞击车辆前部的案例的事故重建并计算出其运动学评价准则数值。(4)人-车碰撞视频事故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有精细结构的头部有限元模型,可以用来进行组织结构层面的颅脑损伤生物力学研究。在多刚体建模完成事故重建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丰田公司开发的THUMS头部有限元模型和经过验证的车辆前挡风玻璃模型对挑选出的33例人-车碰撞事故进行了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行人颅脑损伤重建。以事故案例1为例,详细描述了如何进行损伤重建的过程以及演示了人-车碰撞过程中典型的颅脑损伤生物力学响应过程,最后通过有限元后处理软件Hyper View计算了本事故中颅脑CSDM、MPS和DDM的值分别为17.88%、38.05%和12.49%。重复以上流程,完成了所选出全部33例行人头部撞击车辆前部的案例的颅脑损伤重建并计算出其组织学评价准则数值。(5)颅脑损伤评价准则预测能力研究基于前述事故过程再现和损伤再现的计算结果,本文研究了目前主要的运动学评价准则和组织学评价准则对颅脑损伤的预测能力。根据AIS标准对33例事故中行人的弥散性脑损伤和脑挫伤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使用Logistic单因素回归模型分析了各评价准则与AIS4+颅脑损伤风险的关系,还计算了各评价准则与颅脑损伤MAIS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HIC的相关系数为0.69,它作为使用最广泛的颅脑损伤评价准则有最好的颅脑损伤预测能力。同时,作为同时考虑头部线性和旋转运动的评价准则HIP同样可以有效地评价颅脑损伤,它的相关系数为0.59。在基于脑组织的颅脑损伤评价准则中,相对于MPS和CSDM0.25,CSDM0.15和DDM与颅脑损伤MAIS有较大的相关系数,具有对弥散性脑损伤和脑挫伤较好的预测能力。最后,本文提出了综合时间作用的组织学评价准则HCSDM,并对其颅脑损伤预测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CSDM准则,HCSDM对本研究中的33例事故中的行人颅脑损伤有更好的预测效果,并且在积分时间为10ms时具有最高的相关系数0.62。本文首先通过对重庆市交通事故的调查,发现了加强对颅脑损伤的现场急救可能是降低交通死亡率的最有效途径。其次,明确了相对于颅骨骨折,颅内损伤可以更好地反映整体颅脑损伤,开发基于颅内损伤的评价准则具有进一步的研究价值。最后,分析了目前常用的颅脑损伤评价准则的损伤预测能力,在其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考虑了作用时间的组织学颅脑损伤评价准则HCSDM并对其损伤预测效能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HCSDM对颅脑损伤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刘伟臣[5](2019)在《口服抗栓药物对颅脑创伤患者临床进程及其预后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长期口服抗栓药物(anticoagulant and antiplateletmedications,ACAP)合并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的临床进程和影像学特征,探讨ACAP对TBI患者急性神经功能恶化和急性影像学恶化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急诊收治的年龄≥50岁的单纯性中重型TBI患者1211例,排除不符合标准的病例,共纳入346例TBI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按伤前是否长期服用ACAP分为服药组和未服药组,服药组包括抗血小板组和抗凝组。其中抗血小板组又分为3个亚组:单纯阿司匹林(aspirinonly,AO)组,单纯氯吡格雷(clopidogrel only,CO)组和阿司匹林+氯吡格雷(aspirin and clopidogrel,AC)组:抗凝组又分为2个亚组:单纯华法林(warfarinonly,WO)组和新型口服抗凝药(novel oral anticoagulant,NOAC)组。浏览所有患者入院时的头部CT扫描图像,评估出血量、损伤类型及中线结构移位,基底池受压或消失,并动态观察患者住院期间血肿扩大情况。出血量计算采用ABC/2法。血肿扩大定义为入院后首次CT扫描和72 h内CT复查的血肿体积相对增加>33%或/和绝对增加>6 ml。急性神经功能恶化定义为:①GCS评分下降≥2分;②一侧瞳孔对光反应消失;③瞳孔直径不规则≥2 mm;④出现局灶性运动功能障碍;⑤脑疝形成。急性影像学恶化定义为:①血肿扩大;②Rotterdam CT评分增加≥1分。使用T检验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比较患者入院时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并进一步比较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进程(包括血肿扩大、急性影像学恶化、急性神经功能恶化、神经外科干预、总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及预后(30天死亡率),最后使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ACAP对患者急性神经功能恶化和急性影像学恶化以及预后的影响。结果:(1)本研究纳入了年龄≥50岁的单纯性中重型TBI患者346例,其中服药组84例(24.3%),包括抗血小板组58例(16.8%)和抗凝组26例(7.5%);各亚组中,AO组32例、CO组15例、AC组11例、WO组18例、NOAC组8例;未服药组262例。(2)受伤机制中,与未服药组比较,服药组交通事故的比例明显下降(28.6%vs 49.2%,P<0.001),地面跌倒的比例明显上升(27.4%vs 15.3%,P=0.015);抗凝组地面跌倒(38.5%)上升为首要原因。(3)损伤类型中,服药组混合血肿和脑室内血肿发生率明显高于未服药组(29.8%vs 16.8%,P=0.012和19.0%vs 7.6%,P=0.006),而硬膜外血肿则明显低于未服药组(13.1%vs 28.2%,P=0.005)。(4)本组总体30天死亡率为21.1%,服药组明显高于未服药组(33.3%vs 17.2%,P=0.003)。(5)与未服药组比较,服药组急性神经功能恶化和急性影像学恶化的发生率更高(38.1%vs24.4%,P=0.018 和 35.7%vs22.5%,P=0.021),需要神经外科干预的比例更大(52.4%vs37.4%,P=0.004),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更长(P=0.033和P=0.035)。(6)AO、CO、AC及NOAC均不明显增加患者急性神经功能恶化的风险(P均>0.05),而WO组急性神经功能恶化的风险是未服药组的3.02倍,华法林是急性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3.02,95%CI 1.10-8.32,P=0.032)。年龄、高血压、初始出血量≤10 ml及入院时头部AIS评分均是患者急性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7)AO、AC及NOAC均不明显增加患者急性影像学恶化的风险(P均>0.05),而CO组和WO组急性影像学恶化的风险分别是未服药组的3.42倍和3.16倍,氯吡格雷和华法林是急性影像学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 3.42,95%CI 1.03-11.36,P=0.045 和 OR3.16,95%CI 1.11-8.99,P=0.031)。年龄、高血压、硬膜下血肿、混合血肿、初始出血量≤10 ml及入院时头部AIS均是患者急性影像学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8)AO、CO、AC及NOAC均不明显增加患者30天死亡的风险(P均>0.05),而WO组30天死亡的风险是未服药组的3.57倍,华法林是30天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 3.57,95%CI 1.11-11.55,P=0.033)。高血压、入院时头部AIS、混合血肿、急性神经功能恶化以及急性影像学恶化均是患者30天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9)本研究中关于急性神经功能恶化、急性影像学恶化和30天死亡的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分别为0.6919、0.7424和0.8112,表明本研究中建立的模型是合理的。结论:(1)50岁以上伤前服用ACAP的中重型TBI患者交通事故的比例明显下降,而地面跌倒的比例明显上升;(2)伤前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或NOAC不明显增加TBI患者急性神经功能恶化和30天死亡的风险;(3)伤前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或NOAC均不明显增加TBI患者急性影像学恶化的风险;但单纯服用氯吡格雷是急性影像学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4)伤前服用华法林是TBI患者急性神经功能和急性影像学恶化以及30天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5)高血压、入院时头部AIS、混合血肿、急性神经功能恶化和急性影像学恶化都是TBI患者30天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刘津贤[6](2019)在《女性颅脑创伤患者临床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女性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寻找影响其临床预后的因素,为优化女性TBI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TBI数据库,从中截取自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跨度达6年的所有入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的TBI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原因、受伤类型、是否多发伤、是否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首诊入院、受伤至入院的时间、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cow Coma Scale,GCS)、出院时GCS、出院时患者是否死亡等临床参数。结合性别分组,对这些参数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于首诊为TBI的患者,计算患者出院时与入院时GCS的分数差值。规定差值大于0为改善,差值小于或等于0及死亡为未改善。以单因素和多因素相关分析,探讨年龄、性别、受伤原因、受伤类型、是否多发伤及受伤至入院时间与出院时GCS变化的相关关系,总结女性TB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其出院时GCS的关键因素。所有数据统计学分析均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别采用了t检验、Mann 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进行分析。置信区间为95%。统计结果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女性TBI总数约为男性患者的1/3。与男性TBI相比,女性TBI拥有更少的开放伤和多发伤,且老年女性(≥65岁)TBI比例明显增加。两性TBI的首要伤因均为交通伤,但≥75岁TBI女性的首要受伤原因是跌倒。女性TBI患者交通伤最多的年龄组是3544岁年龄组。女性TBI患者在伤后≤6 h立即入院的比例较男性更多,入院时昏迷程度较男性TBI轻,但总体上男性与女性TBI的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首诊患者中,男性与女性TBI的病死率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首诊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所有首诊患者、男性首诊患者和女性首诊患者的年龄、受伤至入院时间以及入院时GCS等可能是影响其出院时GCS改善的关键因素(均P<0.05)。对首诊患者进行多因素分析:(1)对于所有TBI患者年龄(OR=2.879,95%CI:2.0524.037,P<0.01)、受伤类型(OR=1.334,95%CI:1.0461.702,P<0.05)、受伤至入院时间(OR=1.644,95%CI:1.3102.064,P<0.01)以及入院时GCS(OR=1.236,95%CI:1.1971.277,P<0.01)是影响其治疗后出院时GCS改善的关键因素。性别、受伤原因及是否多发伤则不是影响出院时GCS改善的重要因素。(2)对于男性TBI而言,年龄(OR=3.204,95%CI:2.0984.892,P<0.01)、受伤类型(OR=1.511,95%CI:1.1591.970,P<0.05)、受伤至入院时间(OR=1.630,95%CI:1.2622.105,P<0.01)以及入院时GCS(OR=1.220,95%CI:1.1771.265,P<0.01)是影响其治疗后出院时GCS改善的关键因素。受伤原因及是否多发伤则不是影响其出院时GCS的关键因素。(3)对于女性TBI患者而言,年龄(OR=2.353,95%CI:1.3164.206,P<0.05)、受伤至入院时间(OR=1.736,95%CI:1.0402.899,P<0.05)以及入院时GCS(OR=1.303,95%CI:1.2101.403,P<0.01)是影响其治疗后出院时GCS改善的关键因素。而受伤原因、受伤类型及是否多发伤不是出院时GCS改善的影响因素。结论1、本研究提示女性TBI与男性TBI相比,总体上显示比男性TBI伤情更轻,伤情更单纯,但其治疗效率并没有优势。我们还需进一步加强女性TBI的研究,以改善女性TBI诊疗效率。2、女性TBI患者受伤原因总体上仍以交通伤为主,但老年女性则以跌倒伤为主。因此,必须分年龄加强TBI防范的宣传教育,对适龄成年人要重点宣传普及交通法规,对老年人则强调相关日常保护,以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和老年人跌倒伤事故的发生,减少女性TBI的发生。3、加强女性TBI患者的院前救治,尽量缩短患者伤后至医院的就诊时间,提高院前转运效率,可能提高女性TBI患者的救治效率。
唐荣锐[7](2018)在《慢性硬膜下血肿药物治疗新方法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多见于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其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术后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较高,多年来没有明显进展。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有必要对其发病特征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近年来相关药物的研究进展,探讨新的治疗方法。本文对过去15年来,我院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变化趋势。同时分别探讨了口服阿托伐他汀在单独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以及联合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作用。方法与结果对2003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于陆军医科大学附属西南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102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部分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包括性别、年龄、头部外伤史、致伤原因、伴随疾病、治疗方式、治疗结果等。分析了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年龄组患者的发病特点及变化趋势,以及多个因素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用平均值±标准差描述连续型变量,人口基线统计中的二分变量用百分率来描述。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连续性变量与预后相关的显着性;卡方检验用来检验各种二分变量与预后相关的显着性;检验水平设定为P小于0.05。结果表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病人群在年轻化,平均年龄从2003-2007年的70.3岁下降到了2013-2017年的64.7岁,15年间,发病高峰从最初的70-80岁年龄段,下降到了目前的60-70岁。约有一半患者(47.9%)有外伤史,主要受伤原因为跌倒,外伤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治疗的有效率和死亡率15年间未见明显变化(P=0.840,0.185)。为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血肿的效果,将2013年1月-2016年12月间入院的共计310名CSDH患者分为单纯手术组,单纯口服药物组和手术联合口服药物组;阿托伐他汀用量为20mg/日。在随访疗效6个月的基础上,进行回顾性分析,连续变量间的比较使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分类变量的相关性分析采用方差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istic回归分析,P<0.05认为存在显着差异。结果显示,65例单纯接受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患者,其治愈率为76.9%;120例接受了单纯的钻孔引流术治愈率为85%,手术组高于口服药物组,但统计学无显着性差异(P=0.171)。口服阿托伐他汀组6个月时GOS评分明显好于手术组(P=0.047),且并发症(3.1%vs 0%,P=0.034)、治疗费用(11131元vs 37943元,P<0.01)以及平均住院日(5.02天vs 16.67天,P<0.01)也显着低于手术组。245名接受钻孔引流手术的患者中,有125例患者同时联合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联合治疗组的术后复发率为4.8%,而单纯手术治疗组的120名患者术后复发率为15%,两组患者间存在显着差异(P=0.039)。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组复发率显着小于单纯手术组(OR 0.336,P=0.039)。结论:1、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发病高峰提前,发病高峰由10年前的70-80岁年龄段变为现在的60-70岁年龄段;导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原因中,外伤比例逐年递增,主要为跌倒;15年间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未见明显变化。2、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时,单纯口服阿托伐他汀与经典的钻孔引流手术相比,在不显着影响疗效和复发率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了治疗带来的并发症、死亡率,并大幅降低了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日;3、围手术期给予阿托伐他汀可以显着降低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率,并不会增加术后致死率和并发症。
马锦华[8](2016)在《西安市颅脑创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2014年度西安市颅脑创伤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明确影响颅脑创伤预后的因素,分析颅脑创伤院内治疗现状及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制订西安市颅脑创伤的控制、预防及救护等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本课题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于2015年1月至8月分别对西安市6所医院(西京医院、唐都医院、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西安交大第二附属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长安医院)2014年度收治的颅脑创伤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收集,根据本研究的纳入排除标准选择病例。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应用自制的《西安市颅脑创伤流行病学调查表》,经专家论证后,收集整理所需临床资料。运用Epidata3.1软件录入整理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用c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检验水准(α)为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西安市颅脑创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本次调查共收集2025例有效病例,其中男性占73.83%,女性占26.17%,男女之比为2.82:1;平均年龄为41.03±20.17岁,1944岁年龄段人数最多(43.75%);农民是颅脑创伤最高发病人群(35.36%),本地常住人口与暂住人口在职业分布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48.50,P<0.001);颅脑创伤患者的文化程度以中学学历为主(58.57%)。西安市颅脑创伤在一年内以1月、6月、7月就诊率较高,12月最低;颅脑创伤患者全年的就诊率表现为1月至6月呈逐月上升趋势,7月至12月呈逐月下降趋势。一周内颅脑创伤就诊人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周末两日最多。一天中呈锯齿样分布,其中12时、14时、17时及21时为颅脑创伤发生的高峰时间点。颅脑创伤发生的原因以交通事故为主(39.90%),其他依次为跌倒(23.21%)、高处坠落(17.68%)及击打(12.59%)等。发生在普通公路的颅脑创伤以车祸伤为主(92.88%),家中以跌倒伤为主(56.04%),公共场所以击打伤居多(56.23%),建筑工地则以高处坠落伤为主(64.67%),学校以跌倒伤(38.64%)及高处坠落伤(27.27%)为主,高速公路上发生的均是交通事故伤(100%),矿山以高处坠落伤为主(62.5%)。2025例颅脑创伤患者中,1597例(78.86%)为闭合性颅脑损伤,328例(16.20%)为开放性颅脑损伤,100例(4.94%)损伤类型不详。轻度颅脑创伤患者所占比例最大1490例(73.58%),中度227例(11.21%),重度172例(8.49%),特重度136例(6.72%)。不同致伤原因所致颅脑创伤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90.64,P<0.001)。车祸及高处坠落伤所致的颅脑创伤较其他致伤原因重。颅脑创伤患者的主要合并伤依次为皮肤骨骼伤1024例次(50.57%),五官损伤610例次(30.12%),呼吸系统损伤342例次(16.89%),脊髓/周围神经损伤82例次(4.05%)等。颅脑创伤程度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关系,GCS评分越低,患者预后越差(rs=0.54,P<0.001)。2025例患者中,1154例(56.99%)预后良好;564例(27.85%)有轻中度伤残,生活可自理;76例(3.75%)成重度残疾;180例(8.89%)出院时处于昏迷甚至植物生存状态;51例(2.52%)死亡。2025例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2.66±12.83天,最长为237天,60%患者的住院时间≤11天。总住院费用为7500万元,平均住院费用为4.35±5.89万元。2.西安市颅脑创伤住院患者临床特征2025例颅脑创伤患者中,1448例(71.51%)直接收住普通病房,194例(9.58%)直接收住ICU,383例(18.91%)直接收住NICU;患者在普通病房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1.2±9.92天,在ICU的平均住院天数为21.34±19.45天,在NICU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6.74±13.61天。2025例颅脑创伤患者中,在急诊科就诊及神经外科住院期间,手术治疗469例(23.16%),其他常规治疗有:脱水/止血治疗1622例次(30.67%)、营养神经1617例次(30.58%)、抗感染1264例次(23.90%)、肠内外营养633例次(11.97%)、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88例次(1.66%)、亚低温治疗33例次(0.62%)、高压氧舱治疗31例次(0.59%)。2025例颅脑创伤患者中,临床输血273例(13.48%),输血原因:手术中输血166例次(50.00%)、支持性输血136例次(40.96%)、失血性休克19例次(5.72%)、血小板低下9例次(2.71%)、消化道出血2例次(0.60%)。气管插管/切开208例(10.27%),气管插管/切开的主要原因为:呼吸困难103例次(46.82%)、易造成误吸者68例次(30.91%)、低氧血症者40例次(18.18%)。74例(3.65%)患者进行了颅内压监测,机械通气者173例(8.54%)。2025例颅脑创伤患者中,331例(16.35%)出现了并发症。依次为:感染245例次(66.76%),应激性溃疡次之46例次(12.53%),呼吸衰竭39例次(10.63%),外伤性癫痫37例次(10.08%)。感染患者中以肺部感染为主212例次(72.85%),颅内感染次之29例次(9.97%)。对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细菌学检验发现鲍曼不动杆菌出现的比例最高(34例次,25.19%)。单因素分析发现颅脑创伤的程度、脑挫裂伤及硬膜下血肿是外伤性癫痫的高危因素;57例(2.81%)患者院内出现了精神障碍,其中躁狂样表现最多44例(77.19%)。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入院时GCS评分较低、伴有脊髓损伤或其他系统合并伤、院内出现并发症的颅脑创伤患者预后较差。结论1.西安市颅脑创伤多发生于中青年男性,农民是高发人群,创伤患者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西安市颅脑创伤发生一年内主要集中于1月、6月及7月,一周内以周末居多,一天内以上下班时间段居多。交通事故是颅脑创伤的首要原因,其次为跌倒、高处坠落伤。普通公路上颅脑创伤发生机率远高于高速公路,跌倒是造成老年人发生颅脑创伤的首要原因。2.2025例颅脑创伤患者预后多良好,住院期间血压控制较好,患者气道管理及感染控制情况较为理想,但住院期间颅内压、中心静脉压监测力度较低,亚低温、高压氧等治疗使用率较低,创伤后癫痫及精神障碍的发生机率较高。入院时GCS评分较低、伴有脊髓损伤或其他系统合并伤、院内出现并发症的颅脑创伤患者预后较差。
雷鹏[9](2015)在《加强老龄颅脑创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颅脑创伤患者发生率在不断增加,对其救治难度较大,这一问题已对现代创伤救治构成了挑战。因此,应进一步研究老龄人神经解剖学和生理学变化。加强对老龄颅脑创伤患者及时科学地诊断、治疗和评估。特别要强调对患者伤后并发症的防治和身体基础疾病的有效干预,以期进一步提升老龄颅脑创伤救治成功率和生命指数。
王树超,王鑫,叶世泰,李建荣,魏雨雨,陈铮立[10](2014)在《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对2004年8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11例老年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111例,死亡39例,存活72例,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其中恢复良好42例,中残13例,重残13例,植物生存4例。结论:掌握好老年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患者及时的治疗和预防并发症,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70岁以上老年人中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70岁以上老年人中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论文提纲范文)
(1)4322例颅脑外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1.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 |
2.患者人数随时间变化趋势 |
3.致伤原因 |
4.受伤类型与受伤严重程度 |
5.专科救治时间 |
6.并发症情况 |
7.治疗及转归 |
讨论 |
1.颅脑外伤患者的性别与年龄段 |
2.颅脑外伤的受伤原因 |
3.颅脑外伤的严重程度 |
4.颅脑外伤的院前救治 |
5.颅脑外伤的治疗 |
6.颅脑外伤的预后 |
7.颅脑外伤的死亡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创伤性颅脑损伤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重型颅脑损伤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分组 |
2.2.1 纳入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3 资料收集 |
2.3.1 一般临床资料 |
2.3.2 临床观察指标 |
2.3.3 影像学表现 |
2.3.4 实验室检查指标 |
2.4 治疗手段 |
2.4.1 术前准备 |
2.4.2 手术方式 |
2.4.3 术后处理 |
2.4.4 术后随访 |
2.5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3.2 术前GCS评分比较 |
3.3 术前Rotterdam CT评分比较 |
3.4 术前瞳孔改变、中线偏移及病灶分类情况比较 |
3.5 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 |
3.6 DTICH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3.6.1 单因素分析结果 |
3.6.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
3.7 病例组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 |
3.8 两组患者近期预后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一般临床资料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 术前Rotterdam CT评分影响因素分析 |
4.3 凝血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
4.4 颅骨骨折影响因素分析 |
4.5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对侧DTICH的发生机制 |
4.6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对侧DTICH对预后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迟发性创伤性颅内血肿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颅脑损伤患者行I期去骨瓣减压术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TBI患者行I期DC术后30天内死亡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内、外部验证 |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数据采集及定义 |
1.3 TBI患者行I期DC术后30天内死亡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和统计方法 |
1.4 各预测模型性能的评价和统计方法 |
1.5 死亡风险早期预测列线图(Nomogram)的绘制 |
1.6 预测列线图(模型)的内、外部验证和统计方法 |
1.7 网页预测计算器的开发 |
1.8 研究所用统计学软件 |
2 结果 |
2.1 行I期DC的TBI患者纳入情况 |
2.2 TBI患者行I期DC术后30天内死亡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 |
2.3 各预测模型性能的评价 |
2.4 死亡风险早期预测列线图的绘制 |
2.5 预测列线图(模型)的内部验证 |
2.6 预测列线图(模型)的外部验证 |
2.7 网页预测计算器的开发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TBI患者行I期DC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内、外部验证 |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数据采集及定义 |
1.3 TBI患者行I期DC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以及统计方法 |
1.4 各预测模型性能的评价 |
1.5 预测列线图的绘制 |
1.6 预测列线图的内、外部验证和统计方法 |
1.7 网页预测计算器的开发 |
1.8 统计学软件 |
2 结果 |
2.1 患者纳入情况 |
2.2 TBI患者行I期DC术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 |
2.3 各预测模型性能的评价 |
2.4 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列线图的绘制 |
2.5 预测列线图的内部验证 |
2.6 预测列线图的外部验证 |
2.7 网页计算器的开发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综述 影响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第一作者) |
致谢 |
(4)基于人—车碰撞视频事故的颅脑损伤评价准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Abstract |
摘要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颅脑交通伤研究内容 |
1.4 颅脑交通伤研究方法 |
1.5 本课题重点研究内容 |
1.6 本课题来源及创新点 |
第2章 颅脑碰撞损伤生物力学 |
2.1 头部解剖结构 |
2.2 头部损伤类型 |
2.3 颅脑损伤机理研究 |
2.4 颅脑损伤评价准则和耐受限度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重庆市道路交通事故流行病学研究 |
3.1 交通事故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
3.2 事故总体特征描述 |
3.3 颅脑交通伤事故特征 |
3.4 颅脑损伤风险研究 |
3.5 结果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多刚体仿真的颅脑损伤评价准则 |
4.1 事故数据 |
4.2 人-车多刚体碰撞基础模型构建 |
4.3 真实人-车事故的碰撞参数优化 |
4.4 人-车碰撞视频事故多刚体建模举例 |
4.5 33例视频案例的运动学评价准则计算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有限元仿真的颅脑损伤评价准则 |
5.1 头部有限元模型简介 |
5.2 基于有限元颅脑模型的损伤重建 |
5.3 人-车碰撞视频事故有限元建模举例 |
5.4 33例视频案例的组织学评价准则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颅脑损伤评价准则预测能力研究 |
6.1 33例事故中行人颅脑损伤严重度分级 |
6.2 运动学颅脑损伤评价准则风险预测研究 |
6.3 组织学颅脑损伤评价准则风险预测研究 |
6.4 组织学颅脑损伤评价新准则HCSDM |
6.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人体颅脑损伤机理及评价准则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口服抗栓药物对颅脑创伤患者临床进程及其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参考文献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方法 |
结果 |
一、入选TBI患者基本临床资料 |
二、TBI患者人口学和临床特征比较 |
三、TBI患者临床进程及预后比较 |
四、口服ACAP对TBI患者临床进程及预后的影响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口服抗栓治疗合并创伤性颅内出血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致谢 |
(6)女性颅脑创伤患者临床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纳入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2.1 基本信息 |
2.1.1 年龄及性别 |
2.1.2 受伤原因 |
2.1.3 受伤类型 |
2.1.4 是否存在多发伤 |
2.1.5 首诊患者受伤至入院时间 |
2.1.6 治疗方法 |
2.1.7 GCS评分 |
2.1.8 病死率 |
2.2 首诊 TBI 患者 GCS 改善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
2.2.1 全部首诊患者单因素分析结果 |
2.2.2 男性首诊患者单因素分析结果 |
2.2.3 女性首诊患者单因素分析结果 |
2.3 首诊 TBI 患者 GCS 改善多因素分析结果 |
2.3.1 全部首诊患者多因素分析结果 |
2.3.2 男性首诊患者多因素分析结果 |
2.3.3 女性首诊患者多因素分析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颅脑创伤的流行病学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慢性硬膜下血肿药物治疗新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学分析 |
2.4 结果 |
2.5 讨论 |
2.6 结论 |
第三章 口服阿托伐他汀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作用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3 随访 |
3.4 统计学方法 |
3.5 结果 |
3.6 讨论 |
3.7 结论 |
典型病例一 |
典型病例二 |
第四章 阿托伐他汀在慢性硬膜下血肿围手术期的应用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3 随访 |
4.4 统计学方法 |
4.5 结果 |
4.6 讨论 |
4.7 结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8)西安市颅脑创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引言 |
1.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来源 |
1.2 纳入排除标准 |
2.方法 |
2.1 调查方法 |
2.2 调查内容 |
2.3 统计方法 |
3.结果 |
3.1 TBI流行病学特点 |
3.2 TBI患者临床特征 |
4.讨论 |
4.1 TBI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
4.2 TBI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加强老龄颅脑创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老龄社会的来临及挑战 |
2 老龄颅脑伤创伤的伤因和特点 |
3 老龄颅脑创伤救治的重点 |
4 重视对老龄轻型颅脑创伤观察和干预 |
5 展望 |
四、70岁以上老年人中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论文参考文献)
- [1]4322例颅脑外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D]. 孙庆.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2]重型颅脑损伤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D]. 郑亚北. 河北大学, 2020(08)
- [3]颅脑损伤患者行I期去骨瓣减压术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D]. 唐知己.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6)
- [4]基于人—车碰撞视频事故的颅脑损伤评价准则研究[D]. 段傲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
- [5]口服抗栓药物对颅脑创伤患者临床进程及其预后的影响[D]. 刘伟臣. 苏州大学, 2019(04)
- [6]女性颅脑创伤患者临床因素分析[D]. 刘津贤.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7]慢性硬膜下血肿药物治疗新方法的研究[D]. 唐荣锐.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8(03)
- [8]西安市颅脑创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的调查[D]. 马锦华. 第四军医大学, 2016(03)
- [9]加强老龄颅脑创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J]. 雷鹏. 创伤外科杂志, 2015(02)
- [10]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分析[A]. 王树超,王鑫,叶世泰,李建荣,魏雨雨,陈铮立. 第四届长三角地区创伤学术大会暨2014年浙江省创伤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