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吉输油管道进站压力的自动调节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林永刚,邓忠华,薛延军,王迪[1](2021)在《阿独乌鄯系统密闭输送运行风险分析及PID参数整定》文中研究指明针对阿独乌鄯系统异常工况下手动流程切换不及时、调节阀PID控制压力调节时间长等问题,对改造后的两种运行方式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明确了调节阀PID控制的优越性。利用工程整定法重新整定了乌鲁木齐进站调节阀PID参数,通过调节阀压差测试与应急工况模拟,验证了调节阀PID控制的可靠性能与快速处置能力,并对PID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站整定后的PID参数能够实现流程切换和应急工况下进站调节阀快速精准的自动控制,压力调节时间由780 s降至约75 s,且震荡较小。研究成果可为调节阀精准控制及异常工况处理提供指导,并为实现管道智能调控奠定理论基础。(图7,参22)
杨金威[2](2021)在《中哈原油管道系统节能优化运行与水击超前保护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哈原油管道是中国的第一条陆上跨国原油进口管道,设计进口能力为2000万吨/年,具有“油源多、长距离、大落差、泵到泵工艺、低输量”五大特点,截止目前,已累计向我国供应原油1.46亿吨,年输量约占我国陆上原油进口量的20%,对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平衡以及能源安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该管道在实际生产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大落差管段会在某些翻越高点后产生不满流现象、长期低输量运行使得系统能耗逐年升高、主要耗能的输油泵机组缺少科学的节能监测评价与分析体系、计划期内输油任务分配与方案制定仅凭经验以及事故工况引起的非稳态水击危害难以完全避免等等,严重影响到管道的安全经济运行,因此,有必要深入开展中哈原油管道系统节能优化运行与水击超前保护策略研究。针对中哈原油管道阿塔苏-阿拉山口段(AA管道),在进行油品物性测试基础上,构建了密度、比热容、粘度等参数预测模型,通过分别修正总传热系数和水力摩阻系数对管道热力与水力分析模型进行了校正,使其满足工程应用精度要求;考虑到管线起伏较大可能产生的不满流现象,提出了临界压力控制法,即通过调控管道末端压力高于不满流产生的临界压力,避免管道翻越高点时不满流现象的产生。按此方法编制了中哈原油管道不满流控制测算程序,运用SPS仿真软件进行了验证,二者相对误差在0.3%以内,并将其与现场SCADA、ESD控制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了不同输量、不同油品物性条件下,管道末端压力的自动测算、自动调节,从而确保管道安全运行。构建了中哈原油管道系统多层次的能效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判定输油泵站或泵机组应是系统节能监测与技术改造的重点单元;对中哈原油管道沿途四个泵站内16台泵机组的实测数据点进行了稳态数据初筛选以及二次精确剔除,通过最小二乘法和图像平移法回归、校正了泵特性曲线,使得泵效及扬程相对误差均在3%范围内;根据GB/T31453-2015《油田生产系统节能监测规范》等国家/行业标准,给出了管道输油泵机组能耗指标的测试与计算方法,可用于评价管道系统用能水平及持续跟踪泵机组性能变化;提出了一种多指标节能监测综合评价方法,采用熵权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再采用灰色关联法确定泵机组状态与理想状态的贴近程度,从而对输油系统泵机组整体运行情况进行合理评价,以便有针对性地辨识薄弱机组设备;分析了关联度排序靠后输油泵机组未达到合格限定值要求的原因,提出了适应性较强的切削叶轮改造与永磁调速技术,可分别达到提高泵效率8.1%和7%的节能效果。基于动态规划思想,以运行电费为目标函数,结合中哈原油管道的实际运行情况,考虑进站压力约束、出站压力约束、全线水力约束、泵功率约束,建立了管道系统运行优化数学模型,将多阶段过程转化为一系列单阶段问题,利用各阶段之间的关系逐个求解;利用VB语言开发了中哈原油管道稳态优化运行软件,软件包括管道基础数据信息模块、日均输量优化模块、月输量优化模块。日均输量优化可以生成不同月份、不同输量、不同地温条件下的最优开泵方案及最优运行参数,对典型工况进行优化前后能耗及费用对比,最高可节约用电41424k Wh/天,节省电费2.69万元/天;月输量优化模块可以给出当月最优分输量及分输天数,以月总输量100万吨为例,月度优化较日均输送每月可以节约电费1.65万元,经济效益明显。综合考虑泵站运行方案、管道运行压力及事故发生后反应时间等多种因素,筛选了中哈原油管道水击模拟工况,利用SPS仿真软件对泵站停电、ESD阀和BVS隔离阀紧急关闭等17种事故工况引起的水击过程分别进行了瞬态模拟,得到了管道从非稳态过渡到稳态的全线压力时空变化规律;在数值预测水击波到达管道的具体位置和经历时间基础上,制定了增压波和减压波在管道不同位置的抵消策略,形成了水击保护分步调整方案和控制逻辑;针对中哈原油管道模拟工况水击超前保护逻辑触发后的14种可能再启动过程,同样通过数值模拟给出了再启动工况水击保护分步调整方案和控制逻辑,严格按此控制再启动过程中开泵顺序与全线压力变化,可实现管道系统水击控制后全生产周期安全运行。本文提出的大落差不满流临界压力控制法、泵机组熵权-灰色关联节能监测综合评价方法、密闭长输原油管道动态规划优化运行建模与求解方法及水击工况保护分步调整方案和控制逻辑,可为管道企业科学制定输送方案、提高输送效率及降低运行风险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杨楠[3](2020)在《输油管道PID控制的原理及应用浅析》文中认为PID控制通过对输油管道出站压力进行调节,能够实现输油管道的平稳运行,从而达到自动化控制的需要和目的。本文从输油管道PID压力控制原理入手,分析PID控制之应用,希望PID控制在油气管道领域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并分析PID控制对输油管道的影响,研究PID控制应用和效果,希望可以为PID控制在油气管道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王雪园[4](2018)在《长输重质原油管道SCADA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经济发展飞速,现如今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在如何提高能源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保障运输安全方面需求迫切。由于管道运输有着运行稳定、成本低、占地面积小、可持续作业、可创造经济利益高等优点,在当代生产中所占比例大大增加。而在 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控制下的管道运输更是日渐成熟,在提升管道运输的安全运行方面表现突出。本文设计的重质原油管道SCADA系统是在“烟台港西港至淄博重质液体化工原料输送管道工程”的背景下,详细分析了长输成品油管道的基本控制策略,对于输油管道水力模型系统是一个时变非线性的复杂系统,根据SCADA系统在长输成品油管道监控中如主输泵、调节阀等关键设备特征方程,建立数学模型非常复杂,且考虑到各站的流量和压力控制以及设备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在设备故障或其他事故时所采取的不同的控制策略。管道的关键设备如主输泵、调节阀。各站的流量和压力控制中的多变量常规PID低选等控制策略在实践中投用困难,指出PID常规控制策略的局限性,并提出了改进的模糊预测智能控制器,并通过API和PLC进行实现,给出实践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根据长输管道行业SCADA系统的应用现状,并结合液体管道水力系统分析及工艺运行特性提出了SCADA系统功能需求,据此设计了长输液体管道SCADA系统整体构架。分别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对SCADA系统的构成及功能进行了阐述,重点以S7-400H为例详细阐述了 PLC在生产现场控制中的软硬件设计、过程控制及ESD程序设计。长输管道对安全性要求极高,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对安全系统进行了水击超前保护设计、紧急停车方案设计及系统冗余设计。经过现场实际的应用情况表明,依据本方案设计的SCADA系统功能完整,对压力和温度的控制回路通过系统仿真后结果证明该方案能够满足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控制需求,很好的实现了控制对象的最优控制,在生产现场中能够安全运行,具有现实可行的意义。
王昆[5](2018)在《智慧型输油管道架构在水击保护中的研究》文中提出管道运输是目前最主要的油气输送方式,在管道运输和生产过程中需要依托自动化系统进行检测、监视、控制和管理。目前国内输油管道基本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在某些管道业务领域利用了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开展了泄漏监测和移动巡检等试验性研究。这标志着上述新兴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将成为未来输油管道研究的重点。本文以监督控制和数据采集(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系统为基础,以输油管道业务需求为主导,通过分析物联网技术在输油管道上较为成熟的应用,结合管道完整性管理、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研究建立智慧型输油管道架构。实现管道本体及周边环境的安全保护、管道运营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挖掘、生产过程的远程监控。以该架构为基础,针对输油管道的水击保护,提出包括自动防护、增强保护和建立安全体系三个方面的水击保护方案。研究方案实施过程中虚拟平台的开发,应用SPS软件和蒙特卡罗算法进行模拟仿真和管道可靠度计算,分析智慧型输油管道架构的现实性。仿真与计算结果表明了该架构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为管道运营管理者解决现有输油管道SCADA系统存在的不足提供了具体的方案。
吴鑫鑫[6](2018)在《兰成原油管道水击模拟分析与控制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兰成原油管道是一条沿线地形地貌复杂、自然条件恶劣、大落差的原油管道。采用常温密闭输送工艺将新疆、陕西地区原油输送至西南地区。由于所输油品发生变化导致原油物性与初步设计时有较大差异、初步设计参数设置不当以及输量增大等因素导致当前运行与控制参数不能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管道系统很容易受到水击等事故的破坏。因此对兰成原油管道进行水击模拟分析与控制优化研究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利用管道仿真软件SPS建立了兰成管道仿真模型,根据长输管道控制特点,确定控制要求,并对管道系统动态特性进行研究,其次通过分析水击事故风险源以及事故工况模拟,制定了水击保护方案以及分析了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水击事故影响程度以及范围,并对当前水击保护程序进行核验,初步总结出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同时对水击保护程序进行优选,确保沿线最高瞬时压力不超过管道最高允许压力,稳定后压力不超过设计压力,并尽量避免和减少负压的产生,以保障兰成原油管道安全生产的高可靠性、运营的高效性以及应对事故突发的及时性。
郝勇[7](2018)在《长输成品油管道PID控制工程实践》文中提出作为能源消费大国,我国的油气运输工程起步较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其规模多年来呈不断上升趋势。油气管网运输,凭借稳定、密闭和连续的优点,可以使油品保持较少的油气损耗,保证油品质量。这相较于早期的船舶、卡车、火车运输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逐步实施,工业控制的自动化、智能化任务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油气管网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成为油气运输行业实现产业管理升级的重要环节。管道控制的自动化水平对我国油气产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其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不仅能大大降低人工成本,还能降低危险系数,提升管网的安全性,和控制的有即时性和有效性。一套可靠的控制逻辑,是管道安全、平稳、高效运行的保障。针对油气管网运输问题,本文主要研究长输成品油管道PID控制方法及最新PID控制技术在实际管道中的应用。首先总结整理国内外成熟的控制技术在长输管道中的应用,介绍液体管道仿真模拟软件SPS(Stoner Pipeline Simulator)的模型理论。然后利用SPS软件分析实际管道的PID控制,并对最前沿的PID技术进行模拟,其中涉及消除积分饱和现象、控制低选理论和模糊PID控制。最后依据长输成品油管道调控的经验,在SPS软件中建模、编程出两套控制程序。这两套程序分别是PID手自动控制无扰切换和无扰自动切泵程序。
程福松[8](2017)在《A-K输油管道工艺改造方案研究》文中指出A-K输油管道位于哈萨克斯坦南TLG盆地,将ALS油田经处理后的含蜡原油输送至KMKL热泵站。由于ALS油田原油产量下降,该管道的输量远小于设计输量,目前采用正反输送的方式运行,运行时常出现首站输量下降、压力上升的现象。为保障管道能够持续安全平稳运行,有必要研究管道的蜡沉积情况,分析管道的输送现状,确定经济合理的工艺改造方案,并完成相关工艺设计。采用含蜡原油管道普适性蜡沉积模型,根据管道运行参数,模拟管道目前的结蜡情况,研究管道各项运行参数及结蜡对管道工作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管道目前结蜡严重,对管道的工艺改造方案应从防止结蜡或及时清蜡出发。提出提高出站油温、增设保温层、增设中间加热站等工艺改造方案,针对这些改造方案研究管道蜡沉积情况和管道的运行状况,结果表明,在37.5 km处增设加热站可以解决管道结蜡的问题。考虑到管道连续输送的需要,提出添加防蜡剂的改造方案,以CN1-6H、SHX-2/3、KD-1作为待筛选防蜡剂,通过实验对降粘率、防蜡率、降凝幅度等指标进行分析,研究不同防蜡剂的降凝稳定性、溶蜡能力和溶蜡效果,结果表明,添加50 ppm KD-1可以较好地解决管道的结蜡问题。为尽快缓解A-K输油管道输送困难的问题,保证管道持续安全运行,工艺改造方案宜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为添加50 ppm KD-1防蜡剂,春夏季时以64 t/h减输量间歇输送,每次输送40 h45 h后停输40 h;二期工程为在距首站37.5 km处增设中间加热站,出站温度为60℃,春夏季时输量可降至64 t/h。
王鸿博[9](2017)在《鄯善—兰州原油管道多种运行方式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鄯善-兰州原油管道具有多分输、多注入、输送原油油品种类多以及常温输送和首战一站式加热输送的特点。因此,该管道存在多种运行方式。本论文针对该管道的多种运行方式进行优化研究。论文设计按中间分输站做节点分段将其存在的34种运行方式归纳为4类运行方式,利用SPS软件根据实际工况进行建模,选用压力控制与流量控制相结合的混合控制方法做模型的边界条件来进行准确的稳态计算。应对不同的运行方式调整设备及管道系统,对鄯善-兰州原油管道分别在冬季、夏季输送混油及吐哈原油来进行稳态计算分析,得到该运行方式下正常工况的管道运行参数。将所有运行方式经过稳态计算,得到正常工况的工作压力范围,制定各站压力控制参数。基于各个运行方式的稳态模型,进行瞬态计算及分析,即分析各个事故工况发生后的压力变化和泄压情况。由于正常工况的运行方式有多种,因此将多套保护程序按照发生事故的位置进行合并。针对不同事故工况编写水击超前保护程序和采取不同的压力保护等措施。结论为优先选用水击超前保护来应对各个工况的发生。论文成果为适用于鄯兰原油管道运行的水击超前保护程序。以上结论为今后该方面设计条款的起草和管道平稳运行提供了一定借鉴和参考。
牟鲜[10](2016)在《新建东辛输油管道优化运行研究》文中指出新建东辛输油管道于2015年4月建成投产,主要承担胜利油田高硫高酸原油外销齐鲁石化的任务,是胜利集输总厂管理的最重要的一条原油长输管道。由于新管道输量和原油组成都与老管线存在较大差异,且沿线多个接入点使得管道所输送的油品性质不固定,为了能够有效的降低运行成本,减少能耗、提高效益,需要对新建的东辛输油管道的运行优化问题开展必要的研究。本文以管道运行费用最低为目标,围绕新建东辛输油管道开展运行方案的优化研究,为降低输油成本、提高管道运行安全、降低管输损耗、提高经济效益的管理目标提供可靠依据。本文根据新东辛线工艺特点,针对这条输油管道沿途存在多个接入点,且在各个节点处管输原油的物性不同、输量不同的输油特性,以700×104t/a、800×104t/a、1000×104t/a三种不同的输量要求为例,对不同组成原油进行试验检测和分析,掌握不同原油的物性和流变性,确定原油反常点。将新东辛输油管道单位时间内全线总能耗费用作为目标函数,建立管道运行优化模型(即建立新东辛线的两级递阶优化模型)并初步设定管道运行的约束条件。将动态规划算法、枚举法和模式搜索法用于优化模型的求解过程,利用Visual Basic 6.0程序语言自行编制了新建东辛线优化运行软件,通过输入给定的条件参数和约束参数,可以针对不不同输量条件时,确定沿线各站的开泵、点炉方案,包括全线各站的进出站压力、温度、泵和加热炉的优化运行组合等。根据软件方案输出结果,分别对700×104t/a、800×104t/a、1000×104t/a三种输量条件下方案进行分析。以700×104t/a条件为例,先将方案的理论能耗与软件结果对照验证,再以全年地温最低的2月份和最高的8月份为例,筛选月中符合方案记录,对比校验优化运行软件结果,费用最低日与软件方案一致。通过对实际费用发生的统计分析,确认软件给出方案准确可行。在不同的输量,不同的原油品质和温度影响下,实际发生费用值略有不同。
二、长吉输油管道进站压力的自动调节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吉输油管道进站压力的自动调节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阿独乌鄯系统密闭输送运行风险分析及PID参数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运行风险分析 |
1.1 管道概况 |
1.2 运行风险及防范对策 |
2 PID参数整定及影响因素 |
2.1 PID控制原理 |
2.2 乌鲁木齐进站调节阀PID参数整定及效果 |
2.3 PID控制的影响因素 |
3 结论 |
(2)中哈原油管道系统节能优化运行与水击超前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落差管段不满流现象研究现状 |
1.2.2 泵特性及节能评价研究现状 |
1.2.3 管道优化运行方法研究现状 |
1.2.4 水击基本理论及保护策略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输油管道系统运行特性及不满流应对控制 |
2.1 管道基本运行情况 |
2.2 原油物性测定及分析 |
2.2.1 测定方法 |
2.2.2 结果分析 |
2.3 管道热力分析理论模型与修正 |
2.3.1 热力分析理论模型 |
2.3.2 热力分析模型修正 |
2.4 管道水力分析理论模型与修正 |
2.4.1 水力分析理论模型 |
2.4.2 水力分析模型修正 |
2.5 不满流工况分析与应对控制 |
2.5.1 翻越点位置确定 |
2.5.2 不满流临界压力控制法 |
2.5.3 不满流控制智能集成系统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输油管道系统能效评价及节能技术应用 |
3.1 管道系统节能重点单元识别 |
3.2 输油泵特性曲线 |
3.2.1 泵扬程与效率特性方程 |
3.2.2 数据来源及筛选 |
3.2.3 泵出厂特性曲线回归 |
3.2.4 泵实际特性曲线校正 |
3.3 输油泵机组能耗监测 |
3.3.1 能耗指标计算方法 |
3.3.2 节能监测实例分析 |
3.4 输油泵机组多指标综合用能评价 |
3.4.1 熵权与灰色关联分析评价方法 |
3.4.2 熵权-灰色关联法综合评价模型 |
3.4.3 实例分析 |
3.5 输油泵机组节能技术措施 |
3.5.1 存在问题 |
3.5.2 节能措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输油管道系统优化运行模型求解与应用 |
4.1 最优化算法 |
4.1.1 动态规划算法 |
4.1.2 动态规划模型 |
4.2 最优化数学模型建立及求解 |
4.2.1 最优化数学模型建立 |
4.2.2 最优化数学模型求解 |
4.3 中哈原油管道优化运行软件 |
4.3.1 软件编制环境与主界面 |
4.3.2 管道基础数据信息模块 |
4.3.3 中哈管道稳态运行优化模块 |
4.4 中哈原油管道优化运行方案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输油管道系统水击工况分析与超前保护策略 |
5.1 水击工况产生原因及过程描述 |
5.2 水击工况压力与波速计算公式 |
5.3 水击工况模拟及超前保护策略制定 |
5.3.1 管道系统仿真计算模型 |
5.3.2 管道水击工况分析选取 |
5.3.3 事故工况模拟及超前保护策略 |
5.4 再启动工况模拟及超前保护策略制定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后继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长输重质原油管道SCADA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目的及背景 |
1.2 长输管道行业控制系统应用现状 |
1.3 长输管道监控系统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长输管道监控系统现状及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重质液体化工原料管道的运行特性 |
2.1 长输重质液体化工原料管道概念 |
2.2 典型站场的工艺设备介绍 |
2.3 长输重质液体化工原料管道操作和控制原理 |
2.4 长输重质液体化工原料管道水力系统特性 |
2.5 输油泵站的入口压力、出站压力的协调控制 |
2.6 站场的工艺及安全设计 |
2.6.1 工艺设备连锁保护和控制常用方案 |
2.6.2 水击保护及实现方法 |
2.7 SCADA系统整体架构和网络拓扑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长输管道SCADA系统的软硬件配置 |
3.1 系统硬件配置 |
3.1.1 控制器选择 |
3.1.2 中心控制系统服务器配置 |
3.1.3 场站硬件配置 |
3.2 系统软件配置 |
3.2.1 SCADA系统所需软件 |
3.2.2 数据传输方式 |
3.2.3 顺序功能图 |
3.3 SCADA系统应用界面设计 |
3.3.1 人机接口设计要求 |
3.4 系统I/O分配表 |
3.5 安全系统设计 |
3.5.1 紧急停车主要逻辑设计 |
3.5.2 系统冗余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方案设计仿真及算法研究 |
4.1 典型回路和顺序控制设计及其实现 |
4.1.1 过程数据组态的单体启动、组启动、站启动的逻辑设计 |
4.2 常规控制算法应用改进 |
4.2.1 压力流量的协调控制 |
4.2.2 压力流量异常变化的预警及控制 |
4.3 智能控制算法的介绍和选取 |
4.3.1 模糊预测控制的选取条件 |
4.4 控制器的设计 |
4.4.1 控制器结构的确定 |
4.4.2 模糊知识的获取和规则表示 |
4.4.3 模糊规则表的建立 |
4.4.4 模糊化和解模糊策略的设计 |
4.4.5 预测控制部分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附录A 部分代码 |
(5)智慧型输油管道架构在水击保护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SCADA系统及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1 SCADA系统的发展现状 |
1.2.2 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 管道水击保护的发展现状 |
1.4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智慧型输油管道的相关技术 |
2.1 物联网技术 |
2.1.1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
2.1.2 物联网的特征 |
2.2 云计算技术 |
2.2.1 云计算的特征 |
2.2.2 云计算的服务层次 |
2.2.3 云计算服务分类 |
2.3 大数据技术 |
2.3.1 大数据的特征和意义 |
2.3.2 大数据方法简介 |
2.4 相关技术给SCADA系统带来的新挑战 |
第三章 智慧型输油管道架构的设计 |
3.1 物联网系统架构 |
3.1.1 感知层 |
3.1.2 网络层 |
3.1.3 应用层 |
3.2 云计算系统架构 |
3.2.1 访问接口层 |
3.2.2 云计算基础设施层 |
3.2.3 云计算平台层 |
3.2.4 应用层 |
3.2.5 服务管理层 |
3.3 大数据系统架构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数据预处理 |
3.3.3 数据的存储和计算 |
3.3.4 数据的分析挖掘 |
3.3.5 数据应用 |
3.4 智慧型输油管道架构 |
3.4.1 架构目标设计 |
3.4.2 架构功能设计 |
3.4.3 架构对输油管道SCADA系统的提升 |
第四章 架构在管道水击保护中的应用 |
4.1 虚拟平台的搭建 |
4.2 虚拟平台的应用 |
4.3 管道水击保护方案的提出 |
4.3.1 管道水击保护自动防护措施 |
4.3.2 管道增强保护 |
4.3.3 建立安全体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6)兰成原油管道水击模拟分析与控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管道水击分析方法 |
1.2.2 管道水击控制方法 |
1.2.3 管道仿真数学模型 |
1.2.4 管道控制参数优化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兰成原油管道概况及仿真模型的建立 |
2.1 兰成原油管道概况 |
2.1.1 线路简介 |
2.1.2 站场简介 |
2.1.3 工艺介绍 |
2.1.4 水击控制与调节方法 |
2.1.5 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2 兰成管道仿真模型的建立 |
2.2.1 仿真模拟参数的确定 |
2.2.2 水击保护系统的建立 |
2.2.3 仿真模型的建立 |
2.2.4 模型验证 |
第3章 兰成原油管道运行控制研究 |
3.1 长输管道控制特点 |
3.2 长输管道管道系统的控制要求 |
3.3 兰成原油管道动态特性研究 |
3.3.1 压力波的衰减 |
3.3.2 各站响应时间 |
第4章 兰成原油管道水击事故研究 |
4.1 水击现象 |
4.1.1 水击原因 |
4.1.2 水击理论 |
4.2 水击风险源分析 |
4.3 事故工况模拟及影响程度分析 |
4.3.1 中间泵站意外停电事故 |
4.3.2 ESD阀意外关断事故 |
4.3.3 中间线路阀室意外关断事故 |
4.4 当前水击超前保护程序分析 |
第5章 水击超前保护方案优选 |
5.1 事故后最大流量影响因素 |
5.2 计算最大流量 |
5.2.1 初始流量调节 |
5.2.2 水击超前保护方案比选 |
5.2.3 确定最优方案 |
5.3 水击超前保护程序优化 |
5.3.1 水击超前保护程序原理 |
5.3.2 水击超前保护程序优化原则 |
5.3.3 水击超前保护程序优化结果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水击保护工况统计表 |
致谢 |
(7)长输成品油管道PID控制工程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成品油管道发展概况 |
1.2.1 国内成品油管道发展概况 |
1.2.2 国外成品油管道发展概况 |
1.3 液体管道仿真技术和过程控制技术发展 |
1.3.1 仿真技术发展 |
1.3.2 过程控制技术发展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主要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PID控制应用分析 |
2.1 SPS仿真软件中的PID控制 |
2.1.1 SPS中建立水力系统 |
2.1.2 SPS中的逻辑控制 |
2.1.3 SPS中实现PID控制 |
2.2 长输管道PID控制应用分析 |
2.2.1 控制系统概述 |
2.2.2 PID功能实现 |
2.2.3 PID控制存在的问题 |
2.3 成品油管道PID技术发展方向 |
2.3.1 模糊PID控制 |
2.3.2 三项低选控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PID控制手/自动无扰切换 |
3.1 PID手/自动切换概述 |
3.1.1 无扰切换的目的及意义 |
3.1.2 实际案例分析 |
3.2 仿真模型建立 |
3.3 逻辑编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利用PID控制实现无扰切泵 |
4.1 无扰切泵的意义 |
4.2 仿真模型建立 |
4.3 逻辑编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A-K输油管道工艺改造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管道蜡沉积研究 |
1.2.2 低输量管道工艺改造方法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管道基本参数与蜡沉积预测模型 |
2.1 基础资料 |
2.1.1 管道参数 |
2.1.2 原油物性参数 |
2.1.3 沿线环境温度参数 |
2.1.4 管道地形参数 |
2.2 工艺计算模型 |
2.2.1 工艺参数计算 |
2.2.2 蜡沉积分布计算模型 |
2.3 蜡沉积预测软件编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蜡层厚度分布及其对管道工作特性的影响 |
3.1 管道沿线结蜡情况预测 |
3.1.1 春夏季沿线结蜡预测 |
3.1.2 秋冬季沿线结蜡预测 |
3.1.3 运行一年后的蜡沉积预测 |
3.2 管道运行工况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管道运行改造方案研究 |
4.1 提高沿线油温 |
4.1.1 提高出站油温 |
4.1.2 增设保温层 |
4.1.3 设置中间加热站 |
4.2 定期清管 |
4.3 高输量热油正反输 |
4.4 添加防蜡剂 |
4.4.1 降粘率评价 |
4.4.2 降凝幅度及稳定性 |
4.4.3 溶蜡能力和效果分析 |
4.4.4 重复加热试验 |
4.4.5 结蜡和挂壁情况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造方案比选与工艺设计 |
5.1 方案比选 |
5.2 中间加热站站场工艺设计 |
5.2.1 加热炉系统设计 |
5.2.2 燃料油供应系统设计 |
5.2.3 站场平面布置 |
5.3 加剂后运行工艺分析 |
5.3.1 加剂后输油工艺 |
5.3.2 停输温降与启动压力 |
5.4 工艺改造方案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鄯善—兰州原油管道多种运行方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管道仿真运行研究现状 |
1.2.2 管道系统控制方式现状 |
1.2.3 水击保护应用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原油管道仿真技术原理 |
2.1 静态仿真和动态仿真 |
2.2 稳态流动过程描述 |
2.3 瞬变流动过程的数学模型 |
2.3.1 瞬变流动过程的数学模型 |
2.3.2 水力模型的求解方法 |
2.3.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2.4 水击原理及影响性理论分析 |
2.4.1 水击产生的原因 |
2.4.2 分析水击的目的 |
2.4.3 水击影响性分析 |
2.4.4 水击过程控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鄯善-兰州原油管道运行方式及仿真模型建立 |
3.1 鄯兰管道系统概况 |
3.1.1 原油管道主干线线路概况 |
3.1.2 原油管道支线及原油储备库概况分析 |
3.1.3 站场及阀室概况 |
3.2 工艺运行方式 |
3.3 仿真模型参数确定 |
3.3.1 管道沿线地温分析 |
3.3.2 油品物性分析 |
3.3.3 温度参数控制范围 |
3.3.4 土壤参数 |
3.3.5 管道输量 |
3.3.6 管壁粗糙度 |
3.3.7 站控方式 |
3.4 仿真模型的建立 |
3.4.1 建立计算模型应用软件 |
3.4.2 建立管道计算模型 |
第4章 鄯善-兰州原油管道各运行方式的稳态分析 |
4.1 鄯善-兰州原油管道全线运行稳态水力计算 |
4.1.1 全线输送混油无分输运行 |
4.1.2 全线输送混油存在玉门分输运行 |
4.2 鄯善-玉门段管道运行的稳态水力计算 |
4.2.1 混油(塔里木原油-哈国原油-吐哈原油) |
4.2.2 吐哈原油(空白油) |
4.3 鄯善-秦川库段管道运行的稳态水力计算 |
4.4 秦川库-兰州段管道稳态计算结果 |
4.5 鄯善-玉门、玉门-兰州运行,玉门站全分输、全注入状态下的稳态水力计算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鄯善-兰州原油管道瞬态分析 |
5.1 瞬态水力分析基础 |
5.2 瞬态分析事故工况保护措施 |
5.3 瞬态水力分析工况 |
5.3.1 瞬态工况计算方案 |
5.3.2 案例分析 |
5.4 瞬态分析结论 |
5.4.1 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 |
5.4.2 采取保护措施 |
5.4.3 线路泄漏事故处理 |
5.4.4 通信系统故障处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鄯兰原油管线工艺站场及阀室设置表 |
附录 B 输油泵机组技术参数 |
附录 C 鄯兰原油管道存在的34种运行方式 |
附录 D 鄯兰原油管道各站压力开关设定值参数 |
附录 E 鄯兰原油管道各站泄压阀设定值参数 |
附录 F 事故瞬态工况计算结果 |
致谢 |
(10)新建东辛输油管道优化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热油管道输送的优化形势 |
1.2.4 热油管道输送的优化方法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新建东辛输油管道概况 |
2.1 原东辛线概况 |
2.2 新建东辛输油管道概况 |
2.2.1 管道线路走向 |
2.2.2 站场及工艺流程 |
2.3 基础数据 |
2.3.1 管道基本参数 |
2.3.2 环境参数 |
2.4 主要用能设备 |
2.5 输油工艺特点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原油物性及流变性分析 |
3.1 输送原油组成 |
3.2 原油物性 |
3.2.1 单独油品的原油物性 |
3.2.2 混合原油物性 |
3.3 原油流变性 |
3.3.1 凝点 |
3.3.2 原油粘温曲线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输油管道优化运行数学模型与软件 |
4.1 新建东辛输油管道优化运行数学模型的建立 |
4.1.1 目标函数与最优准则 |
4.1.2 约束条件 |
4.1.3 数学模型 |
4.2 新建东辛输油管道优化运行数学模型的求解 |
4.2.1 输油温度及热负荷分配 |
4.2.2 站间压头最优分配的动态规划算法 |
4.3 新建东辛输油管道优化运行软件 |
4.3.1 软件功能 |
4.3.2 计算流程 |
4.3.3 参数录入界面 |
4.3.4 结果输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优化运行方案分析 |
5.1 优化方案 |
5.2 软件输出方案验证 |
5.2.1 冬季方案验证 |
5.2.2 夏季方案验证 |
5.2.3 实际应用效果检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长吉输油管道进站压力的自动调节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阿独乌鄯系统密闭输送运行风险分析及PID参数整定[J]. 林永刚,邓忠华,薛延军,王迪. 油气储运, 2021(10)
- [2]中哈原油管道系统节能优化运行与水击超前保护策略研究[D]. 杨金威. 东北石油大学, 2021(02)
- [3]输油管道PID控制的原理及应用浅析[J]. 杨楠. 石化技术, 2020(12)
- [4]长输重质原油管道SCADA系统设计与研究[D]. 王雪园. 青岛理工大学, 2018(02)
- [5]智慧型输油管道架构在水击保护中的研究[D]. 王昆. 西安石油大学, 2018(09)
- [6]兰成原油管道水击模拟分析与控制优化研究[D]. 吴鑫鑫.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7]长输成品油管道PID控制工程实践[D]. 郝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8]A-K输油管道工艺改造方案研究[D]. 程福松.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9]鄯善—兰州原油管道多种运行方式优化研究[D]. 王鸿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10]新建东辛输油管道优化运行研究[D]. 牟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