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快速离析干燥木材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章国强[1](2020)在《人工林柚木过热蒸汽干燥水热迁移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过热蒸汽干燥可用于木材领域易干材的全程干燥和难干材后半程干燥,可显着提升木材干燥效率,降低干燥能耗,减少尾气废气排放;同时也可优化干燥后木材部分物理力学性能。本文则是以人工林柚木中小径级的间伐材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全含水率域快速干燥方法,探明其干燥过程中水分与热量迁移机制,解构其水热耦合规律,量化温度及水分对过热蒸汽干燥影响规律,获得过热蒸汽干燥木材水热迁移数学模型,为优化过热蒸汽干燥工艺提供理论基础。基于以上的研究内容,本文得出以下几方面结论:(1)系统对比了中小径级柚木与成熟柚木区别:宏观结构上幼龄材文理美观性较成熟材差、颜色浅、年轮宽、油脂不丰富;物理力学方面,全干密度较成熟材下降25.3%,全干材体积干缩率较成熟材增加22.8%,顺纹抗压强度较成熟材下降19.5%,抗弯强度降低20.5%,抗弯弹性模量降低15.2%;在微观构造上中小径级间伐材柚木在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长宽比、纤维双壁厚、纤维壁腔较成熟材柚木分别减小了6.0%、4.9%、6.0%、3.6%及10.3%;在化学组分上,中小径级间伐材柚木的纤维素较成熟材降低8.1%,木质素增加4.1%,半纤维素增加4.6%,苯乙醇、1%Nao H及冷水抽提物分别增加11.5%、5.4%及10.1%;在干燥特性方面,中小径级间伐材柚木属于较难干材树种。(2)利用X剖面密度仪获得了过热蒸汽干燥的纵向、径向及弦向三个方向的水分迁移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常规干燥在含水率30%时进入减速干燥阶段,而过热蒸汽干燥三个不同方向试件进入减速干燥阶段含水率转换点分别为15%、20%及25%,干燥效率较常规干燥高50-70%;30mm厚径切板和弦切板含水率呈驼峰式分布,初含水率30%弦切板含水率最大差异可达72.01%,径切板最大差异可达70.61%,对干燥影响较大;采用等效扩散系数表征自由水渗流与吸着水扩散,基于遗传算法结合实验数据反算柚木三个方向上等效扩散系数,其中纵向等效扩散系数为:D7)=9.68×10-9(24-2.25×10-9(23+3.46×10-11(22-1.00×10-8(2+9.81×10-9,径向等效扩散系数为:D7)=9.79×10-10(24-6.49×10-11(23+1.84×10-10(22-9.97×10-10(2+4.73×10-10;弦向等效扩散系数为:D7)=1.00×10-9(24-2.63×10-13(23+2.36×10-10(22-1.00×10-9(2+5.24×10-10。(3)利用智能数字压机及温度在线采集系统研究第一边界条件下不同初含水率的柚木升温曲线,其升温过程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即快速线性升温阶段与减速非线性升温阶段,快速线性升温阶段升温速率是减速非线性升温阶段5-8倍;木材内部温度呈现u型深沟式分布,在120℃情况下,加热初期其内部温差可达70℃,巨大的温差会导致木材产生较大热应力,随着加热时间增加,试件整体温差减小,深沟逐渐消失。利用过热蒸汽干燥时前期升温速率不可太大,要缓慢升温降低木材表层及内部温度梯度,让木材均匀热透,以免产生不必要干燥缺陷;利用乘幂函数来表征含水率及温度对柚木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结合遗传算法推导了木材等效导热系数,结果表明:木材等效导热随着含水率含水率增加逐渐降低,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其函数形式为=(-2.591×10-8W2+2.648×10-8W+3.249×10-9)(0.546W2-0.834W+3.760)。(4)从数学角度上出发简化水分迁移控制方程,并结合第三章及第四章的推导的水分等效扩散系数及热量等效导热系数,构建了了带有移动界面的木材过热蒸汽干燥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采用过热蒸汽干燥柚木时,建议前期预热至85℃以上,后采用110-140℃梯度升温进行干燥,当木材平均含水率达到19%左右时降低过热蒸汽温度,利用湿热耦合效应释放柚木干燥应力,后期提升过热蒸汽温度加快干燥速度,模型预测的温度及平均含水率曲线与实验数据拟合较好;所构建界面蒸发率与体积蒸发率模型可以定量表征移动的水分蒸发界面,预测木材干燥过程中任意位置的温度、含水率、界面蒸发率、体积蒸发率、水蒸气密度及相对湿度的动态变化规律,定量表征木材过热蒸汽过程中最大应力临界含水率,为优化不同树种过热蒸汽干燥工艺提供理论基础。
石传喜[2](2020)在《人工林杨木解剖特征和物理性质变异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我国新近培育的早期抗虫性好、成活率高、干型好的十个速生杨树无性系为对象,在其生长量、抗病性能、制浆性能基础上,通过对无性系杨树解剖特征和物理性质的分析,比较不同无性系之间木材解剖性状的差异,比较不同无性系及不同部位的密度及气干和全干状态下的径向干缩率、弦向干缩率、体积干缩率等性能进行分析,探寻木材解剖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径向变异规律,从而提高杨树木材品质,为选育更为优良的无性系杨树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解剖和物理材性指标对比分析发现,十个杨树无性系中,南杨、丹红杨、中林46杨、50号杨、N179杨无性系材性较好,适合作为优良无性系进行推广。具体实验结果如下:(1)十个无性系杨树纤维长度、导管长度、导管宽度、纤维比量、木射线比量和导管比量均值范围在975.61-1152.94μm、200-600μm、57.24-95.54μm、59.4-67.7%、10.2-15.9%、21.4-29.9%之间,弦向纤维宽度、胞腔径、双壁厚、长宽比、壁腔比、腔径比均值范围在15.38-19.84μm、11.22-15.90μm、3.14-4.36μm、59.22-81.00、0.23-0.41、0.72-0.82之间;径向纤维宽度、胞腔径、双壁厚、长宽比、壁腔比、腔径比均值范围在15.35-21.17μm、11.57-18.02μm、3.01-4.28μm、53.28-80.01、0.18-0.36、0.74-0.85之间。十个无性系杨树解剖性能径向上,纤维长度、导管长度、纤维宽度、长宽比沿髓心向外,随着树龄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加的变异趋势,弦向和径向状态下胞腔径、双壁厚、壁腔比、腔径比沿髓心向外呈现两种径向变异趋势,一是沿髓心向外呈现先增加后降低后趋于稳定的变异趋势,另一种是先略微减小后逐渐增加的变异趋势,总体变化波动不大。对十个无性系杨树纤维长度、纤维宽度、导管长度、导管宽度、胞腔径、双壁厚、长宽比、壁腔比、腔径比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无性系、树种和年轮单因素影响下差异均在0.01水平上显着;在不同无性系和不同树种、不同树种和不同年轮、不同无性系和不同年轮两两之间双因素影响下差异均在0.01水平上显着;在无性系、树种和年轮三因素共同影响下差异在0.01水平上显着。(2)十个无性系杨树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全干密度均值范围在0.29-0.43 g·cm-3、0.35-0.51 g·cm-3、0.33-0.49 g·cm-3之间,气干状态下弦向干缩率、径向干缩率、体积干缩率均值范围在4.60%-6.27%、1.44%-2.38%、6.17%-8.98%之间,全干状态下弦向干缩率、径向干缩率、体积干缩率均值范围在7.27%-8.80%、2.59%-4.01%、10.12%-12.90%之间;气干干缩差异和全干干缩差异均值范围在2.25-3.44、2.03-2.95之间;微纤丝角均值范围在在16.35°-25.21°之间;十个无性系杨树物理在径向方向上,不同的杨树无性系呈现不同的变异趋势,总体树木的生长呈现波动状态,随着树龄的增长,越靠近树皮方向的的微纤丝角、密度及干缩性能更加优良。根据方差分析,在单因素无性系、树种和位置的影响下差异在0.01水平上显着,微纤丝角在年轮因素影响差异不显着,在双因素交互影响下,差异极显着,在无性系、树种、位置三因素共同作用下差异在0.01水平上显着。
朱玉慧[3](2020)在《杨木应拉木细胞壁结构和微观力学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杨树作为我国常用的速生材树种之一,在生长过程中易受到环境和重力的影响,产生应拉木。与正常材相比,应拉木在结构和性能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且在加工利用中存在起毛、夹锯、开裂等一系列问题。系统性地研究杨木应拉木的细胞壁壁层结构、化学组成和微观力学,有利于深入理解杨木应拉木细胞壁的结构特点以及应拉木和正常材之间差异,并为人工林杨木高效利用及定向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本文以无性系杨木应拉木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采用光学显微镜(OM)和纤维离析的方法对杨木应拉区和对应区木材的组织形态进行了观测;利用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观测了杨木应拉区和对应区木材细胞壁的超微构造;采用美国可再生实验室方法(NREL)、傅立叶红外(FTIR)和显微拉曼光谱仪对杨木应拉木化学成分和木质素的微区分布状态进行了测定;利用纳米压痕仪对杨木应拉木细胞壁的微观力学进行了测定。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杨木应拉区木材的木纤维组织比量(69.50%)比对应区(61.09%)高,导管组织比量(21.73%)比对应区(30.35%)低,木射线无较大差异。应拉区中胶质木纤维组织比量平均值为48.66%,沿髓心到树皮方向,第七生长轮木纤维全为胶质木纤维。杨木应拉区和对应区离析木纤维均属于中长纤维,长度分别为1158.31μm和1106.67μm。两者长宽比则分别为55.24和44.18,因而,应拉区木材的木纤维更适用于制浆造纸。(2)杨木应拉区木材胶质木纤维的壁层结构为P+S1+S2+G结构,对应区木材木纤维的壁层结构为典型的P+S1+S2+S3结构。应拉区胶质木纤维的S1层、S2层和G层的平均厚度分别为0.61μm、1.22μm和2.53μm,其中G层占纤维比例最高;对应区木材木纤维的S1层、S2层和S3层的平均厚度分别为0.33μm、2.28μm和0.14μm,S2层为最厚壁层。(3)杨木应拉区木材S2层和G层的平均微纤丝角分别为16.89°和5.69°,杨木对应区木材S2层的平均微纤丝角为17.27°。杨木应拉区木材沿髓心向树皮的方向,木材S2层微纤丝角呈现减小的趋势,G层微纤丝角则无显着差异。杨木对应区木材S2层微纤丝角呈现出与应拉区木材S2层微纤丝角相同的趋势。(4)杨木应拉木应拉区木材的结晶度平均值为48.31%,对应区木材的结晶度平均值为44.03%,且位于对应生长轮位置的应拉区木材结晶度均比对应区木材高。(5)杨木应拉区木材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分别为58.91%、12.01%和21.99%;对应区木材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则分别为41.53%、17.08%和28.1%。应拉区木材在1730cm-1、1594cm-1和1509cm-1附近三处特征峰强度均明显低于对应区木材,且特征峰比值的结果也表明,应拉区木材的纤维素含量比对应区木材高,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比对应区低。(6)杨木应拉区和对应区木材的木质素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在CC和CML处沉积了大量木质素,其中CC处的木质素含量最高,在次生壁S中的木质素含量相对较低,且应拉区细胞壁中的木质素的相对含量要明显低于对应区的细胞壁木质素的相对含量。(7)杨木应拉区中G层的平均纵向弹性模量最高,其次为S2层,S1层细胞壁最低,对应区木纤维各壁层中则S2层最高。在细胞壁的硬度方面,应拉区和对应区木纤维中最高的分别为G层和S2层。在木材细胞壁刚度方面,杨木应拉区和对应区的木纤维都产生了与纵向弹性模量相同的结果。此外,应拉区木纤维细胞壁中的平均纵向弹性模量、刚度和硬度与对应区细胞壁均有显着性的差异,应拉区木纤维的平均纵向弹性模量(12.64GPa)和硬度(0.38GPa)均比对应区木纤维高(9.71GPa;0.26GPa)。
周雯雯[4](2020)在《氰及氰化氢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及对松材线虫毒杀活性研究》文中提出熏蒸剂是利用挥发时所产生的蒸气毒杀有害生物的一类药剂。氰(C2N2)是由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组织(CSIRO)与堪培拉大学联合开发的新型薰蒸剂,于1995年获“薰蒸剂C2N2及其使用方法”国际应用专利。该薰蒸剂对木材和土壤害虫及土壤病菌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具有替代危险薰蒸剂溴甲烷用于土壤薰蒸作用的潜力。为了对C2N2在用于土壤薰蒸的目的作出评价,本论文对C2N2及其降解产物氰化氢(HCN)在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吸附与解吸附、残留动态、生物活性及毒理进行了研究。(1)本文建立了以溶剂顶空法萃取方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测定八种不同土壤中C2N2和HCN残留量的分析方法。通过响应面分析优选得到溶剂顶空法提取HCN和C2N2的最佳方法为:在萃取温度为60℃、溶剂体积为35 m L(30%H2SO4,相对于20g土壤样品)、萃取时间为0.7h的条件下,HCN和C2N2的提取率分别为(92.50±0.63)%和(89.22±0.65)%。此方法测得C2N2和HCN检出限量分别为0.0012 mg·kg-1和0.001mg·kg-1;C2N2和HCN定量限分别为0.004 mg·kg-1和0.003 mg·kg-1。方法精密度高,操作简便,在八种土壤中C2N2和HCN的回收率分别为84.7%-102.9%和80.18%-95.34%,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小于1.2%和2.1%,符合规定的范围。同时在溶剂顶空法中,还讨论了在不同提取基质与温度条件下对C2N2和HCN在密闭系统顶空的分配与稳定性,以及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等进行了探讨。(2)对C2N2和HCN在土壤中吸附、解吸附与残留规律研究的结果表明,C2N2和HCN在八种土壤(河北褐土、黑龙江黑土、四川紫土、浙江水稻土、江西红壤、湖北黄壤土、山东棕壤土、海南砖红壤)顶空衰减比PH3快。土壤对C2N2和HCN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对C2N2的吸附在薰蒸后的前24 h略低于HCN,在薰蒸后24~48h高于HCN。水分对C2N2和HCN吸附有一定影响,土壤中的水分有利于HCN的吸附但对C2N2影响较小,同时水分可加速HCN转化为C2N2以及C2N2降解为HCN。在密闭系统中C2N2和HCN在土壤中衰减较慢,未灭菌土壤对C2N2和HCN吸附略高于灭菌土壤,在薰蒸后的前4 h,未灭菌土壤将HCN转化为C2N2的速度快于灭菌土壤,而将C2N2转化为HCN的速度相近。C2N2和HCN在灭菌土壤和未灭菌土壤中的衰减规律相同,但HCN在未灭菌土壤中衰减要略快于灭菌土壤,C2N2在两种处理土壤中的衰减水平接近,表明C2N2和HCN的在土壤中的降解以非生物降解为主。(3)在八种不同土壤中C2N2降解产生的HCN处于急剧增长而后逐渐下降的趋势,在黑龙江黑土中最初2 h呈迅速增长后开始缓慢下降,而四川紫土在2 h内缓慢增长后逐渐下降。与PH3比较,HCN在土壤中具有较高的残留水平,用50 mg·L-1HCN熏蒸96h后的河北褐土、黑龙江黑土、四川紫土、浙江水稻土、江西红壤、湖北黄壤土、山东棕壤土和海南砖红壤在通风后16 d仍分别达0.158、0.335、0.212、0.321、0.251、0.381、0.198和0.165 mg·kg-1;半衰期分别为26.353、45.793、35.863、48.707、37.293、36.243、34.883和27.422 h。C2N2在土壤中易发生降解,在八种土壤中的残留水平较低。C2N2的降解产物HCN在土壤中解吸附缓慢和残留水平较高,其衰减规律与直接用HCN薰蒸的结果相一致。(4)淋溶实验表明C2N2和HCN在土壤中主要向下扩散,并在土壤中几乎没有残留。注入100 mg·L-1 C2N2或HCN后,在黑龙江黑土距顶部15cm范围内发现较高的C2N2、HCN、NH4+和NO3-浓度。其值分别为30、20、19.21和10.48 mg·kg-1。与实验室相比,进一步研究C2N2和HCN在复杂田间环境中的使用方法和最小剂量,可用于阻隔危险并有效控制害虫和提高作物产量。(5)本实验测定了C2N2、HCN、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和灭多威四种药剂对松材线虫的毒杀活性,发现四种药剂随着浓度逐渐升高,松材线虫的校正死亡率也逐渐升高。浓度为10 mg·L-1的C2N2和HCN在处理48 h后松材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8.23%、98.10%;甲维盐和灭多威在5 mg·L-1的浓度下,处理48 h后松材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9.00%、88.04%。其中,甲维盐对松材线虫的杀线活性最强,48 h的LC50、LC90分别为0.20、1.03 mg·L-1,灭多威次之,48 h的LC50、LC90分别为0.34、3.57 mg·L-1。C2N2和HCN也表现出一定的杀线活性,但与甲维盐和灭多威对比表现较弱,48 h的LC50分别为0.58、0.57 mg·L-1,LC90分别为5.41、3.96 mg·L-1。
邓鹏鹄[5](2020)在《基于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理论的棕榈叶鞘纤维弹性力学行为研究》文中提出棕榈叶鞘纤维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的天然材料,同时也是具有明显多尺度结构的生物复合材料,由于其绿色环保和可持续性特征,其力学性能吸引了众多科学家的关注。本文以棕榈叶鞘纤维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解析模型与有限元模型,研究棕榈叶鞘纤维弹性力学特征。棕榈叶鞘纤维可以看作是以具有空腔的细长单纤维作为增强相,单纤维间的胞间物质为基体的复合材料。本文测量了棕榈叶鞘纤维不同尺度的性能特征,包括棕榈叶鞘纤维、单纤维、单纤维细胞壁,运用解析模型与有限元模型模拟棕榈叶鞘纤维和毛竹维管束在弹性应变下的应力应变弹性行为特征,并探讨各组成单元的作用以及对其性能的贡献。由于毛竹维管束与棕榈纤维鞘具有相似结构,且关于其结构及不同层次的力学性能已有较为丰富的研究基础,本文引用其他研究者的成果中的毛竹性能参数,建立模型,与棕榈叶鞘纤维进行对比研究,以便更深入研究具有这种结构的材料的弹性力学行为。得出以下的主要结论:(1)对棕榈叶鞘纤维进行拉伸测试,结果显示,其模量在1.1-1.7GPa之间,拉伸断裂强度在130-160MPa之间,表现出明显弹塑性特征,且屈服较早。XRD测试分析获得棕榈叶鞘纤维结晶度为34.13%。结合30%过氧化氢+冰醋酸离析液、机械分离与超声波,采用不同方式分离出棕榈单纤维,并进行拉伸测试。棕榈单纤维细胞壁侧面观察到与毛竹单纤维相似的不均匀分布的圆形纹孔,单纤维平均长度为761.38μm,平均直径为6.57μm。对比不同单纤维分离条件对单纤维机械性能的影响,离析液处理6h+机械分离的方法对单纤维损伤最小,该方法所得单纤维模量范围为970-1900MPa,平均模量为1.43GPa,强度范围为170-510MPa,平均强度为337MPa。使用原子力显微镜Paek Force QNM模式测量了棕榈单纤维细胞壁模量,原子力显微镜测量所得棕榈细胞壁平均模量为6058MPa。(2)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棕榈叶鞘纤维与毛竹维管束弹性形变下的应力分布情况。建立的有限元代表体元模型为六棱柱状,相对于四棱柱能增加了单纤维体积含量的上限。棕榈叶鞘纤维与毛竹维管束实心模型的预测结果较为接近实验测试结果,其值分别为1198.94MPa与23222.88MPa,预测值相对于测试结果误差仅为2.4%与4.4%。当棕榈叶鞘纤维与毛竹维管束单纤维的缺陷参数分别为0.571和0.904时,空心模型预测模量与实验测试结果相等,说明单纤维缺陷对复合材料的模量有一定影响,且对棕榈叶鞘纤维的影响较毛竹维管束更大。由于毛竹维管束单纤维细胞壁较厚,其模型的细胞壁上能清晰地观察到细胞壁上横向应力分布规律,即越靠近细胞壁边缘,应力越大。单纤维细胞壁模量对基体应力分布有一定影响,模量越大,基体应力在单纤维头端处越集中。但纤维主体沿纵向方向整体分布均匀,头端处应力是否集中与单纤维整体模量有关。在有限元模型中引入界面相,结果表明,界面对材料模量的影响仍符合混合律。(3)结合基于二维复合材料结构的BOWYER-BADER方程,建立基于三维结构的复合材料解析模型,以预测棕榈叶鞘纤维与毛竹维管束的弹性模量,结果显示,二维模型对中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模量的预测结果并不理想,改进后的三维实心模型预测模量较测试结果误差分别为9.3%与5.89%,而当η值分别为0.556与0.860时,三维空心解析模型预测模量值与实验值相等,单纤维缺陷对复合材料的模量有一定影响,且对棕榈叶鞘纤维的影响较大。(4)利用有限元模型与解析模型分析了单纤维模量,细胞壁模量,细胞壁厚度,单纤维长度等对棕榈叶鞘纤维与毛竹维管束预测模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棕榈叶鞘纤维与毛竹维管束的实心与空心模型预测模量分别随着单纤维模量,单纤维细胞壁模量增长;三维空心模型预测模量随着细胞壁厚度增大,空腔比例减少,预测模量增大,且增长率逐渐变小;预测模量与单纤维体积含量的关系与单纤维整体模量大小密切相关,当单纤维整体模量大于基体,则预测模量随单纤维体积含量增大而增大;解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当单纤维长径比大于20时,解析模型预测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小。
罗俊吉[6](2020)在《竹材导管细胞壁纹孔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竹类植物茎秆节间细胞均呈纵向排列,细胞壁纹孔是细胞间承担物质横向运输和扩散的重要结构。本文以竹材的重要输导组织导管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导管、导管壁纹孔和穿孔,对细胞间物质运输及扩散的深入诠释、竹类植物间亲缘关系的联系及竹种间的微观特征识别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目前,竹材导管细胞及其壁上纹孔的相关研究较少,仅有毛竹导管细胞壁上的纹孔基本特征做了较系统、较全面的研究工作。但是竹类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不仅要揭示单一竹种的导管细胞壁纹孔特征,而且要比较分析不同竹种之间的差别,才具有代表性及普遍性。本文以12种不同地下茎类型的竹种茎秆中段中部为研究对象,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ESEM)为主要研究手段,结合植物离析、冷冻干燥、硅胶铸型等植物解剖研究方法,对导管细胞形态、细胞壁上纹孔、端部穿孔板及细胞壁螺纹加厚等进行形态特征观察、参数测定、定量分析。重点讨论了不同竹种导管细胞的形态及长宽数值,穿孔板的类型、倾斜角度及横隔数,导管细胞壁纹孔的类型、形态大小、排列分布、纹孔口数值等相关的导管细胞微观特征。研究结果为认识不同竹种导管细胞微观结构与其功能间的联系奠定了理论基础,填补了不同竹种导管细胞微观构造研究空白。主要结论如下:(1)竹材导管细胞形态特征单一,多呈规则的圆柱形,仅有部分具有侧壁穿孔板和梯状-网状混合穿孔板的导管细胞呈圆锥形。不同竹种间导管细胞形态特征差异不明显,未见竹种间具有唯一性和特殊性的导管微观识别特征,竹种识别不能单一依靠导管细胞形态特征进行区分。不同类型地下茎竹种中,丛生竹导管细胞的平均长度与平均直径均为最高,分别为809.1±306.6μm和178.9±48.0μm,混生竹导管细胞平均直径比散生竹的大,分别为141.5±29.2μm和138.3±21.1μm,而散生竹导管细胞的平均长度却比混生竹的长,分别为760.5±192.9μm和741.4±205.1μm。(2)竹材原生木质部位于整个维管束中心,不同竹种的原生木质部导管细胞均存在环纹和螺纹两种较为原始的次生壁增厚类型,而在慈竹的原生木质部中甚至存在环纹增厚和螺纹增厚并存的导管细胞。在竹类植物单个维管束中,可同时含有两个至多个大小不同的原生木质部导管细胞。(3)后生木质部导管均为孔纹增厚,细胞壁纹孔均为具缘纹孔,纹孔呈选择性分布,靠近薄壁细胞一侧的管壁上密布纹孔,而靠近纤维细胞一侧的导管细胞壁上几乎没有或很少出现纹孔。多个具缘纹孔联合形成复合纹孔及沟槽状纹孔,且仅有部分竹种存在这两种特殊状纹孔类型。纹孔形状在竹种中差异较大,丛生竹纹孔多为小椭圆形纹孔,纹孔口平均尺寸最小,纹孔呈互列排列;混生竹纹孔多为狭长型纹孔,纹孔口平均尺寸最大,呈对列至梯列排列;散生竹纹孔兼有卵圆与裂隙状纹孔,纹孔口平均尺寸居中,呈互列-对列混合排列。木质部小导管细胞存在于12个竹种中,小导管细胞间通过具缘纹孔对相互连接,壁上纹孔形状多样,淡竹与巴山木竹中存在着侧壁复纹孔这一特殊纹孔类型,侧壁复纹孔常单独存在于小导管中部或端部,与相邻细胞间可能以半具缘纹孔对连接。(4)穿孔板位于导管细胞端部,上下相邻导管细胞通过穿孔板连接,形成植物中上下连通的核心管状运输通道。竹材导管细胞具有端壁穿孔板和侧壁穿孔板两种不同类型的穿孔板。端壁穿孔板以单穿孔为主,也有少部分梯状-网状混合穿孔板存在。端壁穿孔板的倾斜角范围在0°-83°之间,但是平均倾斜角偏小,且单穿孔板倾斜角多集中在0°-60°之间,而梯状-网状混合穿孔板的倾斜角则在60°-90°之间。梯状-网状混合穿孔板仅存在于慈竹、绵竹、孝顺竹、硬头黄竹、刺黑竹和红哺鸡竹这6个竹种中,且在具有狭长开口的穿孔上发现了纹孔膜的残留现象。12个竹种都具有大量特殊的侧壁穿孔板,其形态与长度不一,常见梯状-网状,梯状-孔纹状穿孔混合形成的侧壁穿孔板。2-3个导管细胞都可通过不同类型的侧壁穿孔板互相连接形成一定长度的导管。侧壁穿孔板都具有穿孔间隔较小、横隔(Bar)数多、倾斜角度大的共同特征。
连彩萍[7](2020)在《毛竹材薄壁细胞超微构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竹类植物是陆地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薄壁细胞、纤维细胞和导管构成。其中薄壁组织占竹材组织总量的52%以上,是构成竹材的海绵组织和缓冲组织,在生长过程中具有贮藏作用、传递作用、光合作用及各类代谢作用,对竹材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发挥重要贡献。细胞壁是构成植物细胞的承载骨架,其结构、成分和形状与细胞的生长发育、生理功能及力学性能等紧密相关,细胞壁上的纹孔是细胞壁的重要结构,是细胞间水分、养分等物质运输的主要路径,研究植物细胞的微观构造,必须重点解析细胞壁特征。深入研究竹材薄壁细胞超微构造,不仅对认识竹子的生长发育、生理功能、机械性能、结构特性具有重要作用,填补竹材薄壁细胞解剖构造存在的理论空缺,而且对于竹材吸湿解吸模型构建、竹材优良柔韧性探究、薄壁组织高附加值利用以及仿生材料设计等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四年生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的基本组织薄壁细胞和维管束薄壁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显微技术和树脂铸型技术,借助光学显微镜(LM)、场发射扫描电镜(EF-ESEM)、透射电镜(TEM)以及激光共聚焦纤维镜(CLSM)对竹薄壁细胞的细胞形态、细胞壁结构以及纹孔结构进行了研究。还利用Image J和Origin软件对图片及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结合结构形态、结构参数以及三维构图软件,构建了细胞的三维结构。主要结论如下:(1)薄壁细胞形态多样及定量特征。基本组织薄壁细胞主要分为长细胞和短细胞,细胞壁只有初生壁加厚和次生壁加厚,而细胞壁纹孔包括单纹孔和初生纹孔场两类;维管束薄壁细胞则主要分为两端水平的TT-type细胞、一端尖削一端水平的OT-type细胞以及两端尖削的TO-细胞,而次生壁有网状加厚和均匀加厚,纹孔的排列方式为对列-互列、对列或互列及星散状。长(短)细胞的长度125.75(24.57)μm、宽度53.44(44.93)μm、腔径43.76(38.33)μm、双壁厚9.67(6.56)μm、面积1360.92cm2以及单位数量533000(58524.78)cells/cm2;维管束薄壁细胞的长152.91μm、宽度(直径)17.04μm、腔径9.82μm、双壁厚7.22μm、面积51.10μm2以及单位数量692382 cells/cm2。另外,淀粉除了充满长细胞外,还少量存在于短细胞内,且淀粉粒形态多样,2~5个淀粉粒聚成淀粉群。(2)薄壁细胞的多壁层结构及定量特征。薄壁细胞的次生壁亚层一般为奇数层,且为松-紧交替出现。四年生毛竹的基本组织薄壁细胞次生壁最多层数有11层,大部分细胞为7层;维管束薄壁细胞则最多为9层,大部分细胞为5层或7层。基本组织薄壁细胞的亚层平均厚度为0.32-0.41μm,而维管束薄壁细胞的亚层平均厚度为0.26-0.32μm。另外,相邻层次生壁的微纤丝排列方向相反,相邻侧面的微纤丝排列相同。基本组织薄壁细胞次生壁的平均微纤丝角为60°(-65°),维管束薄壁细胞的则为54°(-52°)。(3)薄壁细胞纹孔的形态及定量特征。薄壁细胞的纹孔主要为单纹孔,偶见具缘纹孔,故而存在单纹孔对、半具缘纹孔对和具缘纹孔对;存在初生纹孔场。纹孔口形态多样,椭圆、圆形或透镜形,附有原生质体或颗粒状物质等;纹孔腔分为柱状和分枝两类,纹孔道一般不通值,孔道内壁呈环状隆起;纹孔膜也分为正常纹孔膜和初生纹孔场纹孔膜,一般为非均质的,常附有结壳物质。基本组织薄壁细胞的纹孔膜见较多微孔,而维管束薄壁细胞则有胞间连丝通过。基本组织薄壁细胞壁纹孔口面积0.57μm2、内口长轴长1.16μm、短轴长0.66μm、纹孔道长4.34μm、纹孔膜直径(外口直径)1.67μm、纹孔膜厚度0.54μm;而维管束薄壁细胞壁纹孔的结构参数值为纹孔口面积1.56μm2、内口长轴长1.73μm、短轴长1.19μm、纹孔道长2.56μm、纹孔膜直径(外口直径)2.25μm、纹孔膜厚度0.36μm;单位面积内长、短细胞的纹孔数量分别为0.026 pits/μm2、0.062 pits/μm2。(4)薄壁细胞分枝纹孔的结构及定量特征。分枝纹孔为单纹孔的一种,薄壁细胞的分枝纹孔按照分枝程度和数量,划分为一次分枝type I和二次分枝type II。因分枝纹孔类型多样,故分枝纹孔对也存在多种。基本组织薄壁细胞的分枝纹孔主要分布在细胞角隅处,而维管束薄壁细胞上分枝纹孔的分布随机的,前者分枝纹孔为1.5 pits/cell wall,后者为4~6pits/cell wall。对于基本组织薄壁细胞的分枝纹孔,其主纹孔的纹孔口面积1.9μm2、长轴长2.5μm、短轴长1.0μm,以及纹孔道长2.5μm,两个分枝小纹孔结构参数值分别为纹孔口面积0.3μm2、长轴长0.9μm、短轴长0.5μm、纹孔道长1.9μm,以及纹孔口面积0.4μm2、长轴长1.0μm、短轴长0.6μm、纹孔道长2.0μm;而对于维管束薄壁细胞的分枝纹孔,其主纹孔的纹孔口面积4.4μm2、长轴长3.0μm、短轴长1.9μm以及纹孔道长1.8μm,两分枝小纹孔的结构参数值分别为纹孔口面积1.0μm2、长轴长1.5μm、短轴长0.9μm、纹孔道长1.4μm,以及纹孔口面积1.5μm2、长轴长1.7μm、短轴长1.1μm纹孔道长1.6μm;两类细胞的分枝纹孔夹角相近,前者为32.0°,后者为29.5°。(5)通过以上细胞的形态、细胞壁结构参数、纹孔结构参数解析,比较研究了基本组织薄壁细胞和维管束薄壁细胞微观构造的差异性和功能;重构了基本组织薄壁细胞的三维结构,创新了竹材细胞壁模型。
李冰[8](2020)在《毛果杨PtrFLA31/34基因的功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FLAs(Fasciclin-like arabinogalactan proteins)是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Arabinogal-actan proteins,AGPs)中的一个亚家族,其基因家族成员数量不等。根据本实验室前期的研究发现毛果杨FLA家族有46个成员,筛选出两个在木质部高丰度、特异地表达的成员(PtrFLA31和PtrFLA34),构建了PtrFLA31/34基因CAS9/gRNA双突变载体,并且推测该组基因参与杨树次生生长。因此,为了探究毛果杨PtrFLA31/34基因的功能,我们对ptrfla31/34突变体幼树进行了一系列验证性试验,结果显示该组基因对茎的木质部发育确实存在一定的调控作用,这为PtrFLA31和PtrFLA34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植物中其它FLA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依据。获得的研究结果如下:表型观察发现,与野生型植株相比,ptrfla31/34突变体幼树株高增加13%、茎节长度和宽度也较有增加、叶长增加8%,由此说明该组基因可能影响了毛果杨的营养生长。对ptrfla31/34突变体幼树和野生型毛果杨的茎进行横切染色观察,结果发现同一茎节ptrfla31/34突变体植株木质部区域的细胞比野生型大,且木质部细胞层数更多。通过离析法测量纤维、导管细胞大小,结果证明ptrfla31/34突变体幼树高度和茎直径的变化是由于木质部纤维和导管细胞大小增加所导致的。说明,将PtrFLA31和PtrFLA34敲除后造成木质部细胞膨胀,对茎的木质部发育确实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ptrfla31/34突变体幼树茎部扫描电镜结果与切片染色结果一致,与野生型相比,同一茎节中突变体植株木质部细胞层数更多,并且转基因株系中次生细胞壁的厚度无明显增厚或变薄。次生木质部化学组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以野生型为对照,ptrfla31/34突变体木质素含量增加8%、纤维素含量降低7%,说明该基因可能在木质素、纤维素合成中发挥作用。进一步证明PtrFLA31/34可能影响了毛果杨茎的木质部发育。在ptrfla3 1/34突变体幼树对应拉力响应分析中发现,相比野生型,ptrfla31/34突变体反应木和应拉木的木质部细胞没有明显的改变,说明PtrFLA31/34可能不响应应拉木的形成。
张亮[9](2019)在《谷子茎秆与纤维拉伸力学特性测试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针对茎秆作物的力学特性问题,将从力学机理上研究谷子茎秆生物力学性质,分别以晋谷21和沁州黄两个品种为试验对象,运用物理机械方法,对不同组织部位、不同节间高度的谷子弹性模量、应力、应变、抗拉强度、伸长率等生物力学性质指标做测定,研究在同一生长期内力学特性沿节间的变化规律,宏观力学与微观力学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取得主要结论如下:(1)探究出谷子茎秆单纤维力学性质研究试验方法,并针对谷子的纤维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试验步骤和试验细节。(2)谷子茎秆单纤维是一种刚性很好,有较为显着的脆性断裂特性,其实验的最大抗拉强度和最大弹性模量在根上一节为2422.72MPa、24.92 GPa,最小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在穗下一节为422.10 MPa、3.11 GPa,不同部位茎秆单纤维力学性质呈现较大差异。(3)晋谷21和沁州黄两种谷子的主要承受载荷的部位均为韧皮部,且韧皮部的抗拉力学性质明显大于木质部。晋谷21的抗拉强度变化趋势基本为随着谷子节间的增高而降低,在根上七节以下变化不明显,最大值为111.40MPa,最小值为83.10 MPa。沁州黄的抗拉强度变化趋势为随节间的增高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为104.60 MPa,最小值为75.67 MPa。造成两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两种谷子品种不同的原因,但两者的弹性模量的变化趋势相同,随着节间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
允帅[10](2019)在《柚木弯曲工艺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柚木是一种国际公认的珍贵材种,其材质优良,常应用于高档木制品制造业,但价格昂贵,且天然资源急剧缩减。我国无柚木天然林分布,人工林种植范围较广,但存在材质良莠不齐,木材利用不规范,因此分析人工林柚木材性,制定相关生产工艺很有必要。课题以人工林柚木为研究对象,首先系统分析了其宏观力学性能和微观构造与天然柚木材的区别;其次采用饱和蒸汽软化处理柚木,基于单因素实验分析了汽蒸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及木材厚度对柚木材弯曲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响应面实验获得了柚木软化的最优工艺;然后,以过热蒸汽为干燥介质,探究介质温度对柚木弯曲件干燥质量及吸湿回弹性的影响规律,获得柚木弯曲构件干燥定型工艺;最后,基于柚木材软化工艺参数,系统研究汽蒸处理温度与时间对木材化学组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的影响规律,并初步探讨了木材经处理后材色的变化规律。具体得出以下结论:1)人工林柚木材材色较浅,晚材率较低;木材纤维素含量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高;木材密度相对较小,强度小于天然林,木材尺寸稳定性稍差。2)采用实验方法利用饱和蒸汽软化处理柚木,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柚木弯曲性能随软化时间或温度的增加而提高,且试件厚度越小,木材弯曲性能越好,得出最佳优化区间为汽蒸温度100~140℃,时间120~240min,木材厚度15~21mm;在此基础上结合响应面实验获得了柚木软化的最优工艺,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柚木弯曲软化工艺最优条件为:加热温度119℃,试件厚度15mm,软化时间166.67min。3)以过热蒸汽为干燥介质处理柚木弯曲件,实验结果表明:当介质温度小于140℃时,随着干燥介质温度的升高,试件干燥效果较好,无较大开裂和变形现象;弯曲件回弹率随干燥介质温度的上升逐渐减小。4)系统研究汽蒸处理温度与时间对木材化学组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柚木汽蒸处理后,纤维素含量略有增加,酸不溶木质素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处理时间对两者的影响作用更为显着;同时,汽蒸处理后木材颜色明显加深。
二、快速离析干燥木材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快速离析干燥木材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林柚木过热蒸汽干燥水热迁移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过热蒸汽干燥设备 |
1.2.2 过热蒸汽干燥方法 |
1.2.3 过热蒸汽干燥理论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文创新点 |
2 人工林柚木间伐材理化性能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实验设备 |
2.1.3 测试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柚木物理性质 |
2.2.2 柚木构造 |
2.2.3 柚木化学性质 |
2.2.4 柚木干燥基准的制定 |
2.3 本章小结 |
3 柚木过热蒸汽干燥水分迁移机理研究 |
3.1 柚木过热蒸汽干燥水分迁移本构方程构建 |
3.2 柚木过热蒸汽干燥等效扩散系数遗传算法构建 |
3.2.1 扩散反问题计算算法的问题描述 |
3.2.2 遗传算法设计与实现 |
3.3 柚木过热蒸汽水分迁移实验研究 |
3.3.1 材料与设备 |
3.3.2 实验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柚木水分纵向扩散规律 |
3.4.2 柚木水分径向扩散规律 |
3.4.3 柚木水分弦向扩散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4 柚木过热蒸汽干燥热量迁移机理研究 |
4.1 柚木过热蒸汽干燥等效导热系数遗传算法构建 |
4.1.1 导热反问题计算算法的问题描述 |
4.1.2 遗传算法设计与实现 |
4.2 柚木过热蒸汽热量迁移实验研究 |
4.2.1 材料与设备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含水率对传热的影响规律 |
4.3.2 含水率及温度对等效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5 过热蒸汽水热迁移模型构建 |
5.1 连续介质理论 |
5.1.1 理论概述 |
5.1.2 物性参数 |
5.2 柚木过热蒸汽干燥的水热迁移物理模型构建 |
5.2.1 干燥介质及设备 |
5.2.2 传热与传质过程 |
5.2.3 物理假设 |
5.3 柚木过热蒸汽干燥的水热迁移数学模型构建 |
5.3.1 液相水控制方程 |
5.3.2 体积蒸发率mv·的控制方程 |
5.3.3 温度的控制方程 |
5.3.4 水蒸气ρv控制方程 |
5.3.5 控制方程的边界条件 |
5.4 本章小结 |
6 柚木过热蒸汽干燥模型数值模拟 |
6.1 差分方程 |
6.1.1 含水率有限差分方程 |
6.1.2 温度有限差分方程 |
6.1.3 表面蒸发率、界面蒸发率与体积蒸发率有限差分方程 |
6.2 模型验证与结果讨论 |
6.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2.2 结果与讨论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主要符号表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2)人工林杨木解剖特征和物理性质变异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人工林木材解剖性质研究现状 |
1.2.2 人工林木材物理性质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实验研究内容 |
1.3.3 实验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4 论文整体框架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试材采集 |
2.1.2 实验材料的干燥与解锯 |
2.2 实验方法 |
2.2.1 解剖特征 |
2.2.2 物理性质 |
2.3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十个无性系杨树解剖性质研究 |
3.1.1 年轮宽度和纤维长度分析 |
3.1.2 纤维宽度分析 |
3.1.3 胞腔径分析 |
3.1.4 双壁厚分析 |
3.1.5 长宽比分析 |
3.1.6 壁腔比分析 |
3.1.7 腔径比分析 |
3.1.8 导管长度分析 |
3.1.9 导管宽度分析 |
3.1.10 导管频率分析 |
3.1.11 解剖指标相关性分析 |
3.2 十个无性系杨树物理性质研究 |
3.2.1 基本密度分析 |
3.2.2 气干密度分析 |
3.2.3 全干密度分析 |
3.2.4 气干干缩率分析 |
3.2.5 全干干缩率分析 |
3.2.6 干缩差异分析 |
3.2.7 微纤丝角分析 |
3.2.8 物理指标相关性研究分析 |
4 结论 |
4.1 木材解剖性质 |
4.2 木材物理性质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杨木应拉木细胞壁结构和微观力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木材细胞壁的壁层构造 |
1.3 木材细胞壁的化学组成 |
1.4 木材细胞壁的微观力学性能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主要内容及其创新点 |
1.6.1 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6.2 创新点 |
第二章 杨木应拉木组织比量及纤维形态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2.1 光学显微镜观察 |
2.2.2.2 组织比量的测定 |
2.2.2.3 纤维形态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杨木应拉木解剖构造特征分析 |
2.3.2 杨木应拉木组织比量及其径向变异分析 |
2.3.3 杨木应拉木离析纤维形态参数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杨木应拉木超微构造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TEM样品制备 |
3.2.2.2 微纤丝角的测定 |
3.2.2.3 结晶度和结晶尺寸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木纤维细胞壁壁层结构及壁层厚度分析 |
3.3.2 微纤丝角分析 |
3.3.3 结晶度和晶区尺寸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杨木应拉木化学组成和木素微区分布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2.1 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测定 |
4.2.2.2 红外光谱测定方法 |
4.2.2.3 TEM样品制备 |
4.2.2.4 荧光显微镜观察 |
4.2.2.5 显微拉曼光谱测定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主要化学成分相对含量的测定 |
4.3.2 红外光谱分析 |
4.3.3 木质素微区分布的可视化 |
4.3.3.1 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木质素的相对浓度 |
4.3.3.2 利用TEM观察木质素的分布 |
4.3.3.3 利用CRM分析木质素的分布 |
4.4 小结 |
第五章 杨木应拉木细胞壁微观力学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2.2.1 纳米压痕测试原理 |
5.2.2.2 纳米压痕样品制备 |
5.2.2.3 mapping模式测试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4)氰及氰化氢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及对松材线虫毒杀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薰蒸剂及其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1.1 薰蒸剂研究应用进展 |
1.1.2 薰蒸剂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1.2.1 薰蒸剂离析和浓缩技术 |
1.1.2.2 土壤样品前处理技术 |
1.1.2.2 多残留分析的专门技术 |
1.1.2.3 掺加标样研究 |
1.2 C_2N_2和HCN残留分析与降解研究进展 |
1.2.1 C_2N_2和HCN的理化性质 |
1.2.1.1 物理性质 |
1.2.1.2 化学性质 |
1.2.2 C_2N_2与HCN的用途 |
1.2.3 C_2N_2与HCN的毒性 |
1.2.4 C_2N_2和HCN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2.5 C_2N_2与HCN的在土壤中的代谢与降解研究进展 |
1.3 松材线虫的研究现状 |
1.3.1 松材线虫的概述 |
1.3.2 松材线虫的防治措施 |
1.4 论文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1.4.1.1 C_2N_2和HCN在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 |
1.4.1.2 C_2N_2和HCN在土壤中的吸附、穿透、挥发与淋溶行为研究 |
1.4.1.3 C_2N_2和HCN在土壤中的残留分布与降解动力学研究 |
1.4.1.4 C_2N_2和HCN在土壤中的转化机理研究 |
1.4.1.5 C_2N_2和HCN对松材线虫的毒杀活性测定 |
1.4.2 论文研究路线 |
1.4.3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C_2N_2和HCN在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材料 |
2.2.2 供试仪器 |
2.2.3 试验方法 |
2.2.3.1 C_2N_2和HCN标准气体 |
2.2.3.2 气相色谱法质谱仪测定条件优化 |
2.2.3.3 线性关系、检出限和定量限 |
2.2.3.4 土壤中C_2N_2和HCN残留量的测定 |
2.2.3.5 C_2N_2和HCN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分析 |
2.2.3.6 精确度、准确度和回收率的实验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C_2N_2和HCN气相色谱检测的结果与分析 |
2.3.1.1 不同毛细管柱的色谱图 |
2.3.2 C_2N_2和HCN质谱参数优化的结果与分析 |
2.3.2.1 质谱模式的选择 |
2.3.3 工作曲线与最低检出限 |
2.3.4 溶剂顶空法分析土壤中的残留量 |
2.3.4.1 C_2N_2和HCN在溶剂顶空的分配及其在密闭系统中的稳定性 |
2.3.4.2 C_2N_2和HCN在掺加标样样品中的稳定性 |
2.3.4.3 C_2N_2和HCN的提取时间 |
2.3.4.4 C_2N_2和HCN的提取溶剂用量 |
2.3.4.5 响应面分析结果 |
2.3.5 验证实验 |
2.3.6 准确度、精确度和回收率实验结果 |
2.4 小结 |
3 C_2N_2和HCN在土壤中的吸附与残留动态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材料 |
3.2.2 供试仪器 |
3.2.3 试验方法 |
3.2.3.1 C_2N_2和HCN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3.2.3.2 土壤吸附、解吸附与残留动态试验 |
3.2.3.3 土壤吸附和残留动态试验 |
3.2.3.4 模型分析及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C_2N_2和HCN在土壤中的吸附动态 |
3.3.1.1 不同类型的土壤对C_2N_2和HCN吸附的影响 |
3.3.1.2 不同含水率的土壤对C_2N_2和HCN吸附的影响 |
3.3.1.3 灭菌土壤对C_2N_2和HCN吸附的影响 |
3.3.1.4 吸附动力学模型 |
3.3.2 C_2N_2和HCN在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
3.3.2.1 水分对C_2N_2和HCN在密闭系统中的残留量的影响 |
3.3.2.2 灭菌对C_2N_2和HCN在密闭系统中的残留量的影响 |
3.3.2.3 不同土壤类型对C_2N_2和HCN在密闭系统中的残留量的影响 |
3.3.2.4 C_2N_2和HCN在不同土壤中的衰减模型 |
3.4 小结 |
4 C_2N_2和HCN在土壤中的淋溶和降解归趋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材料 |
4.2.2 供试仪器 |
4.2.3 试验方法 |
4.2.3.1 C_2N_2和HCN气体在丙酮及缓冲液体中的分析 |
4.2.3.2 C_2N_2在不同缓冲溶液中的稳定性试验 |
4.2.3.3 C_2N_2和HCN的室内淋溶试验 |
4.2.3.4 样本中C_2N_2和HCN的测定 |
4.2.3.5 样本中氨、硝基和亚硝基的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C_2N_2在缓冲溶液中的稳定性及降解 |
4.3.1.1 C_2N_2在密闭系统中缓冲溶液顶空分配及稳定性 |
4.3.1.2 C_2N_2在pH4和pH8缓冲溶液顶空的稳定性与降解 |
4.3.1.3 C_2N_2和HCN在缓冲溶液中的降解成分分析 |
4.3.2 C_2N_2和HCN在土壤中的降解归趋 |
4.3.3 C_2N_2和HCN在不同土壤中的降解归趋 |
4.3.3.1 C_2N_2和HCN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 |
4.3.3.2 C_2N_2和HCN在不同土壤中的降解转化结果 |
4.4 小结 |
5 C_2N_2和HCN对松材线虫的毒杀活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仪器及药品 |
5.2.1 供试材料 |
5.2.2 供试仪器 |
5.2.3 实验方法 |
5.2.3.1 松材线虫的培育和分离 |
5.2.3.2 线虫临时玻片的制备及其形态的观察、测量及鉴定 |
5.2.3.3 药剂对松材线虫的毒力测定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松材线虫的形态 |
5.3.2 C_2N_2和HCN毒杀松材线虫的活性测定 |
5.4 小结 |
6 讨论、结论与创新点 |
6.1 讨论 |
6.1.1 C_2N_2和HCN在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
6.1.2 C_2N_2和HCN在土壤中的吸附与残留动态研究 |
6.1.3 C_2N_2和HCN在土壤中的降解归趋 |
6.1.4 C_2N_2和HCN对松材线虫的毒力测定 |
6.2 结论 |
6.3 创新点 |
6.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基于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理论的棕榈叶鞘纤维弹性力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棕榈叶鞘纤维 |
1.1.1 棕榈叶鞘纤维 |
1.1.2 毛竹维管束 |
1.2 棕榈叶鞘纤维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2.1 单纤维分离方法 |
1.2.2 单纤维拉伸技术 |
1.2.3 细胞壁模量测试方法 |
1.3 中空纤维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棕榈叶鞘纤维及其单纤维形貌结构及力学特征 |
2.1 棕榈叶鞘纤维拉伸性能及其结构特征分析 |
2.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1.2 测试方法 |
2.1.3 结果分析 |
2.2 棕榈叶鞘纤维单纤维分离及性能研究 |
2.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单纤维分离与测试方法 |
2.2.4 结果分析 |
2.3 棕榈叶鞘纤维单纤维细胞壁模量测试 |
2.3.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2.3.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3 原子力显微镜测试条件 |
2.3.4 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有限元模型预测棕榈叶鞘纤维弹性性能 |
3.1 复合材料均匀化理论 |
3.2 模型建立 |
3.2.1 三维建模 |
3.2.2 边界条件 |
3.2.3 网格划分 |
3.2.4 材料属性 |
3.3 结果分析 |
3.3.1 应力应变曲线与模量预测 |
3.3.2 应力分布 |
3.3.3 参数对弹性性能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解析模型预测棕榈叶鞘纤维弹性力学性能 |
4.1 模量的理论推导 |
4.1.1 材料属性 |
4.1.2 结果讨论 |
4.2 解析模型修正 |
4.2.1 结果讨论 |
4.3 参数对弹性性能影响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6)竹材导管细胞壁纹孔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导管细胞类型 |
1.2.1 原生木质部导管细胞 |
1.2.2 后生木质部导管细胞 |
1.2.3 小导管细胞 |
1.3 导管细胞壁纹孔 |
1.3.1 导管细胞壁纹孔研究现状 |
1.3.2 纹孔形成 |
1.3.3 纹孔构造 |
1.3.4 纹孔式 |
1.3.5 纹孔尺寸 |
1.4 导管细胞壁穿孔板 |
1.4.1 穿孔板的定义及形成 |
1.4.2 穿孔板类型 |
1.5 竹类植物地下茎的分类学意义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8 项目支持和经费来源 |
2 导管细胞形态特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样制取 |
2.2.3 离析 |
2.2.4 切片制取及观察 |
2.2.5 数据分析 |
2.3 导管细胞形态观察 |
2.3.1 丛生竹导管细胞 |
2.3.2 混生竹导管细胞 |
2.3.3 散生竹导管细胞 |
2.3.4 三种类型竹种导管细胞形态比较研究 |
2.4 导管细胞定量表征 |
2.4.1 丛生竹导管细胞定量表征 |
2.4.2 混生竹导管细胞定量表征 |
2.4.3 散生竹导管细胞定量表征 |
2.4.4 三种类型竹种导管细胞定量表征比较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导管细胞壁纹孔特征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自然样品SEM观察 |
3.2.3 硅胶RTV141 铸型样品SEM观察 |
3.2.4 数据统计及分析 |
3.3 原生木质部导管细胞壁纹孔 |
3.4 后生木质部导管细胞壁纹孔 |
3.4.1 纹孔分布 |
3.4.2 纹孔形态特征 |
3.4.3 复合纹孔及沟槽状纹孔 |
3.4.4 纹孔的定量表征 |
3.5 小导管细胞壁纹孔 |
3.5.1 小导管细胞分布 |
3.5.2 纹孔形态特征 |
3.5.3 纹孔对 |
3.6 本章小结 |
4 导管细胞穿孔板特征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离析及冷冻干燥 |
4.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4.3 导管细胞端壁穿孔板 |
4.3.1 单穿孔板 |
4.3.2 复穿孔板 |
4.3.3 端壁穿孔板连接方式 |
4.4 侧壁穿孔板 |
4.4.1 侧壁穿孔板形态特征 |
4.4.2 侧壁穿孔板连接方式 |
4.5 小导管细胞穿孔板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导管细胞形态特征 |
5.1.2 导管细胞壁纹孔特征 |
5.1.3 导管细胞壁穿孔板特征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7)毛竹材薄壁细胞超微构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1 关键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项目支持与经费来源 |
2 基本组织薄壁细胞的形态特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细胞形态及分类 |
2.3.2 细胞形态参数 |
2.3.3 后含物—淀粉 |
2.4 分析与讨论 |
2.4.1 细胞形态多样性 |
2.4.2 细胞形态与生理功能、机械性能的关系 |
2.4.3 淀粉的贮藏 |
2.5 小结 |
3 维管束薄壁细胞的形态特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维管束薄壁细胞的分类 |
3.3.2 维管束薄壁细胞参数的定量测定及分析 |
3.3.3 基本组织薄壁细胞与维管束薄壁细胞的结构特征差异 |
3.4 讨论与分析 |
3.4.1 维管束薄壁细胞形态与功能 |
3.4.2 特殊维管束薄壁细胞形态与功能 |
3.5 小结 |
4 薄壁细胞壁层的超微结构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3.1 细胞壁的壁层结构 |
4.3.2 细胞壁的微纤丝排列 |
4.4 讨论与分析 |
4.4.1 细胞壁层特征 |
4.4.2 微纤丝排列 |
4.5 小结 |
5 薄壁细胞纹孔的结构特征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 |
5.3.1 不同薄壁细胞上的纹孔 |
5.3.2 纹孔的结构特征 |
5.3.3 纹孔结构参数测定 |
5.3.4 纹孔三维结构构建 |
5.4 分析与讨论 |
5.4.1 不同薄壁细胞上的纹孔 |
5.4.2 纹孔结构与功能 |
5.4.3 纹孔膜 |
5.5 小结 |
6 分枝纹孔的超微结构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方法 |
6.3 实验结果 |
6.3.1 分枝纹孔的不同形态特征 |
6.3.2 不同薄壁细胞间分枝纹孔的分布 |
6.3.3 分枝纹孔对 |
6.3.4 分枝纹孔的结构参数测定 |
6.3.5 分枝纹孔的三维结构 |
6.3.6 薄壁细胞(壁)的三维结构重构 |
6.4 讨论与分析 |
6.4.1 分枝纹孔的不同形态与功能 |
6.4.2 分枝纹孔的分布 |
6.4.3 分枝纹孔的结构参数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基本组织薄壁细胞形态特征 |
7.2 维管束薄壁细胞形态特征 |
7.3 细胞壁的超微结构 |
7.4 纹孔的结构特征 |
7.5 分枝纹孔的超微结构 |
7.6 创新点 |
7.7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8)毛果杨PtrFLA31/34基因的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植物中FLA的概述 |
1.2.1 FLA的分类及结构 |
1.2.2 FLAs基因的表达模式 |
1.3 植物FLAs功能研究进展 |
1.3.1 FLAs基因与植物细胞形态建成 |
1.3.2 FLAs基因与植物次生生长 |
1.3.3 FLAs基因与应拉木的形成 |
1.3.4 FLAs基因与植物抗逆 |
1.3.5 FLAs基因与植物激素 |
1.3.6 FLAs基因的其他功能 |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植物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所需溶剂及其配制 |
2.4 实验方法 |
2.4.1 毛果杨表型观察 |
2.4.2 植物组织石蜡包埋及切片技术 |
2.4.3 离析法测量木材中纤维及导管细胞 |
2.4.4 细胞壁组织化学染色 |
2.4.5 光学显微镜观察 |
2.4.6 扫描电镜观察 |
2.4.7 细胞壁厚度测量 |
2.4.8 ABSL法测定木质素含量 |
2.4.9 蒽酮比色法测定纤维素含量 |
2.4.10 应拉木的诱导 |
2.4.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ptrfla31/34突变体幼树表型分析 |
3.2 ptrfla31/34突变体幼树茎组织特征分析 |
3.3 ptrfla31/34突变体幼树木材的纤维和导管形状测定 |
3.4 ptrfla31/34突变体幼树木材次生壁厚度分析 |
3.5 ptrfla31/34突变体幼树木材组分含量测定 |
3.6 ptrfla31/34突变体幼树对应拉力响应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谷子茎秆与纤维拉伸力学特性测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我国谷子资源与发展概述 |
1.3 谷子宏观力学特性 |
1.3.1 谷子的结构 |
1.3.2 谷子茎秆力学特性 |
1.3.3 谷子茎秆的组织结构力学特性 |
1.4 谷子宏观力学性能影响因素 |
1.5 微观谷子力学特性 |
1.6 单纤维拉伸技术研究进展 |
1.6.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7 微观力学性能测试影响因素 |
1.7.1 纤维本身的缺陷因数 |
1.7.2 化学成分的影响 |
1.7.3 含水率对力学性质的影响 |
1.8 茎秆单纤维力学研究意义 |
1.9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9.1 晋谷21 与沁州黄的宏观力学特性研究 |
1.9.2 晋谷21 单纤维拉伸试验探究 |
1.10 技术路线 |
1.11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谷子茎秆宏观力学特性研究 |
2.1 谷子茎秆宏观力学研究 |
2.2 材料与放法 |
2.2.1 试样准备 |
2.2.2 试验仪器 |
2.2.3 试验方法 |
2.3 试验结果处理 |
2.3.1 晋谷21 节间茎秆生物力学性质测试结果与分析 |
2.3.2 沁州黄节间茎秆生物力学性质变化 |
第三章 谷子微观力学测试与分析 |
3.1 测试仪器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样品制备 |
3.2.2 拉伸强度测试 |
3.3 谷子纤维力学测试结果与分析 |
总结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10)柚木弯曲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木材资源现状 |
1.1.2 木制品设计与制造 |
1.1.3 柚木应用价值与研究 |
1.2 实木弯曲工艺研究现状 |
1.2.1 软化工艺研究进展 |
1.2.2 木材弯曲研究进展 |
1.2.3 干燥定型工艺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创新点 |
2 柚木材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试验设备 |
2.1.3 柚木微观构造测定方法 |
2.1.4 导管形态、纤维形态测定方法 |
2.1.5 柚木化学成分测定方法 |
2.1.6 柚木物理力学性质测定方法 |
2.2 柚木构造 |
2.2.1 柚木宏观构造 |
2.2.2 柚木显微构造 |
2.2.3 柚木纤维形态及变化规律 |
2.3 柚木化学性质 |
2.4 柚木物理性质 |
2.4.1 柚木年轮宽度 |
2.4.2 柚木密度 |
2.4.3 柚木干缩性 |
2.4.4 柚木力学性质 |
2.5 人工林柚木材性与软化工艺的关系 |
2.6 本章小结 |
3 柚木软化弯曲工艺研究 |
3.1 试样加工与设备 |
3.1.1 试件选取与加工 |
3.1.2 实验仪器 |
3.2 试件软化 |
3.2.1 软化方法 |
3.2.2 软化效果评定 |
3.2.3 柚木软化参数条件选定依据 |
3.3 柚木软化弯曲结果与分析 |
3.3.1 蒸煮处理温度对软化效果的影响 |
3.3.2 蒸煮处理时间对软化效果的影响 |
3.3.3 试件厚度对软化效果的影响 |
3.4 柚木软化弯曲工艺优化 |
3.4.1 优化方案设计 |
3.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3 响应面优化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柚木弯曲件干燥定型工艺研究 |
4.1 材料、方法 |
4.1.1 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1.3 实验设备 |
4.2 过热蒸汽干燥对弯曲件干燥质量的影响 |
4.2.1 实验方案设计 |
4.2.2 实验步骤 |
4.2.3 结果与分析 |
4.3 过热蒸汽干燥对弯曲件回弹性的影响 |
4.3.1 实验步骤 |
4.3.2 实验方案设计 |
4.3.3 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汽蒸处理对柚木化学组分及材色的影响规律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处理工艺 |
5.1.3 木材化学组分测定方法 |
5.1.4 木材材色测定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木材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 |
5.2.2 处理温度和时间对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
5.2.3 处理温度和时间对木材材色的影响 |
5.2.4 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快速离析干燥木材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林柚木过热蒸汽干燥水热迁移机理研究[D]. 章国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
- [2]人工林杨木解剖特征和物理性质变异规律研究[D]. 石传喜.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3]杨木应拉木细胞壁结构和微观力学的研究[D]. 朱玉慧. 南京林业大学, 2020
- [4]氰及氰化氢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及对松材线虫毒杀活性研究[D]. 周雯雯.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5]基于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理论的棕榈叶鞘纤维弹性力学行为研究[D]. 邓鹏鹄. 西南大学, 2020(01)
- [6]竹材导管细胞壁纹孔的比较研究[D]. 罗俊吉.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7]毛竹材薄壁细胞超微构造研究[D]. 连彩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8]毛果杨PtrFLA31/34基因的功能分析[D]. 李冰.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9]谷子茎秆与纤维拉伸力学特性测试研究[D]. 张亮.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10]柚木弯曲工艺技术研究[D]. 允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