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用 X射线衍射技术判定 Si C单晶体的结构和极性(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刘云贵[1](2021)在《俯冲带Al2O3-SiO2-H2O体系中含水相的高温高压晶体化学研究》文中提出地球内部水的含量和分布是影响其演化及动力学过程的关键因素。赋存于含水矿物中的地表水可以通过板块俯冲作用迁移至地球深部,甚至核幔边界。俯冲板片表层的沉积物层和洋壳相对于岩石圈地幔更富硅元素和铝元素,在富水环境中以Al2O3-SiO2-H2O为端元的ASH体系中可形成一系列含水矿物。高温高压实验研究表明该体系中含水矿物的热稳定性通常高于含水镁硅酸盐,甚至能够沿正常地温线稳定存在。本文采用金刚石压腔技术(DAC)结合同步辐射单晶X射线衍射,开展了ASH体系中黄玉和Phase egg的热状态方程研究,获得其热弹性性质;采用DAC结合红外吸收光谱和激光拉曼光谱,开展了ASH体系中Phase egg、α-AlOOH和δ-AlOOH的振动光谱研究,讨论氢元素在地球深部的赋存状态。黄玉(Al2SiO4F1.64(OH)0.36)的高压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其化学成分中F/(F+OH)比值与体积模量呈正相关性;F替代OH会显着影响黄玉的轴压缩各向异性,随着F含量的降低,a轴线性弹性模量增大而c轴线性弹性模量减小。黄玉的P-V-T热状态方程参数为K0=166(1)GPa,K’=3.0(1),((?)K0/(?)T)P=-0.015(9)GPa/K,α0=3.9(5)×10-5 K-1。它在上地幔俯冲环境中的密度和体波速均高于初始参考地球模型(PREM),负浮力作用有利于其向深部俯冲。热膨胀系数是重要的热力学参数,但是样品的物理属性以及测试温压范围等因素均会影响其准确性,基于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单晶X射线衍射测试获得的热膨胀系数更适用于地球深部研究。Phase egg的高压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在~14 GPa时其晶体结构中的氢原子发生“跳跃”引起结构相变,氢键结构由O4-H···O3变为O4···H-O3,导致其体积模量增加以及b轴和c轴线性弹性模量的增加,轴压缩各向异性减弱。氢键结构变化会引起高压红外光谱中OH伸缩振动吸收峰由低频向高频跳变~20cm-1,引起高压拉曼光谱在~487 cm-1出现新的位移峰。其P-V-T热状态方程参数为K0=167(8)GPa,K’=5.5(10),((?)K0/(?)T)P=-0.023(5)GPa/K,α0=4.2(11)×10-5 K-1。温度效应会抑制或者掩盖氢键结构的变化,并消除氢键变化对于体积模量的影响。Phase egg在地幔过渡带深度范围内不同热结构的俯冲环境中的密度和体波速几乎均高于PREM模型,而密度与体波速的比值低于PREM模型,有助于探测地球内部Phase egg的存在,为地球物理观测的反演提供有效的约束。δ-AlOOH的高压红外吸收光谱显示其在~12 GPa时发生氢键对称化。高压下晶体结构中氢键作用增强或者氢键结构发生变化,会引起α-AlOOH、δ-AlOOH和Phase egg拉曼光谱位移峰的相对强度发生显着变化,关注含水矿物高压下拉曼位移峰的相对强度变化能够为探测氢元素在地球内部赋存状态提供新的认识。
潘晶晶[2](2021)在《基于多级组装法实现氮化硼气凝胶的可控制备及性能调节》文中指出气凝胶是一种骨架在纳米尺度的多孔材料,它可以作为宏观材料使用,又能在微结构上保持纳米尺度的特征,因而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气凝胶的性能受组分和结构两种因素共同影响,两者并非简单的叠加关系。多尺度的结构特征可以使某种特定组分的气凝胶呈现出特殊的性质。因此,便捷地实现气凝胶的结构设计和性能调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气凝胶领域的既成策略存在很多局限,许多类型的气凝胶在合成上面临挑战,当前亟需拓展相关的制备思路。本工作主要专注于氮化硼气凝胶的可控制备及性能调节。具体内容如下:(1)在深入分析了气凝胶领域现有制备路线优缺点的基础上,通过对超分子化学相关智慧的充分借鉴,本文首先建立了多级组装构想。该思路可以概括为:在初始阶段通过驾驭原料分子的组装过程使其形成具有不同花样的超分子组装体,最终由其转化得到的氮化硼气凝胶就可以拥有多样的微观结构,还能够原位地形成互联网络。之后,本文从不同层面验证了这一构想的可行性和灵活性。(2)本文展示了基于组元的设计策略。通过调节初始组元的类型和比例(即改变组装的“主体”)得到不同组装花样的超分子凝胶,最终制备出了具有多样超结构的氮化硼气凝胶。以上所得的氮化硼气凝胶均表现出了低热导的特点,其亲水性则随着微观形貌的变化呈现出了明显反差。(3)本文展示了基于溶剂的设计策略。改变超分子形成阶段的溶剂条件(即影响组装的“环境”)可以更精确地调节超分子的组装模式,进而影响氮化硼气凝胶的级次结构。级次结构的变化对氮化硼气凝胶的热导率无显着影响,却使其润湿性发生从疏水到亲水的反转,还使离子吸附性能出现数倍的变化。(4)无论是改变组装的主体还是改变组装的环境,均可归为热力学主导的调控策略。本工作继而从动力学层面入手,利用温度介导组装策略制备出了多级氮化硼纳米带网络。在超分子形成阶段设置不同的冷速可以影响氮化硼纳米带的宽度以及内部晶粒的堆叠方式。(5)除了上述针对初始组装环节进行的研究,本工作还探索了如何通过操纵高温转化过程达到性能调控的目的。在固定组装阶段所有因素的情况下,仅仅改动高温处理阶段所用的气氛就能够影响氮化硼气凝胶的相组成、微观结构、孔结构、润湿性以及力学性能。(6)在延伸探索部分,本工作尝试以改动组元的方式设计出了具有复杂结构的硼碳氮氧以及石墨型氮化碳材料。另外还进一步探索了离子吸附性能的提高空间,并尝试将性能优异的吸附剂用在吸附脱硫实验中。以上内容进一步证实了多级组装策略在材料制备和性能调控方面的灵活性和延展性。本工作实现了多样结构氮化硼气凝胶的设计,所述的方法有助于丰富气凝胶领域的工具库,也为其他材料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刘龙[3](2021)在《稀土基磁性多层膜中的磁相互作用和磁畴结构》文中研究表明以Nd2Fe14B为主相的稀土永磁材料具有优异的磁性能,现已广泛地应用在计算机、汽车、电器设备和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中,为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近些年,随着稀土永磁产业的蓬勃发展,对钕(Nd)和镨(Pr)元素的消耗也日益加重。而以La2Fe14B、Ce2Fe14B和Y2Fe14B为基体磁体的内禀磁性能较差,很难满足应用需求,造成了高丰度稀土元素镧、铈和钇(La、Ce和Y)的大量积压。为了平衡利用稀土资源和稀土永磁产业的长期发展,发展高丰度稀土永磁体具有重大经济效益。通过调控微结构可以改变磁性相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提高高丰度稀土永磁体的磁性能。稀土元素自身具有强自旋轨道耦合,而且改变温度或者成分可以调控稀土过渡金属亚铁磁体的磁性。这两个特点使稀土元素在自旋电子学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推广高丰度稀土永磁材料的应用,特别是拓展稀土元素在自旋电子学中的研究,例如在自旋轨道扭矩和手性畴壁运动等方面的研究,本论文包含以下两个部分内容:(1)在传统的Nd-Fe-B永磁材料体系中,本工作通过微结构设计提高了高丰度稀土永磁薄膜的矫顽力、矩形度和温度稳定性。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La,Nd,Dy)-Fe-Co-B单层膜以及含有钽(Ta)插层的复合多层膜。结合初始磁化曲线、磁力显微镜观察磁畴和微磁学理论分析方法,可以确定矫顽力机制是形核机制主导的混合型机制。Ta插层可以提供更多钉扎中心、减少形核中心、削弱Nd-Fe-B 晶粒间的交换耦合和增强不同 2:14:1 型晶粒间的长程静磁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多层膜的矫顽力。在具有垂直磁各向异性的La-Nd-Fe-B/Ta/Co多层膜和La-Nd-Fe-B(薄膜)/Ta/Co(点阵)的复合结构中,研究发现点阵结构样品具有更好的矩形度。采用一阶翻转曲线分析方法分析磁相互作用和磁化翻转过程,并结合磁力显微镜观察磁畴演变规律,可以确定新畴形核和扩展造成了不可逆磁化翻转,钴(Co)点阵自身的形状各向异性能够增强偶极相互作用,进而导致更强的层间相互作用有助于提高磁滞回线的矩形度。对比300 K和150 K两个温度下多层膜和点阵复合结构样品的矫顽力和剩余磁极化强度值后发现,点阵复合结构样品的矫顽力和剩余磁极化强度的变化均更小,进而判断La-Nd-Fe-B薄膜和Co点阵的复合结构具有更高的温度系数和稳定性。(2)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和微加工工艺,本工作制备了 Pt/Co/Ho(楔形)多层膜结构和GdCo/Ru/GdCo人工反铁磁异质结构,并系统地研究了其中的Dzyaloshinskii-Moriya 相互作用(Dzyaloshinskii-Moriya interaction,DMI)和自旋轨道扭矩(spin orbit torque,SOT)效应。采用电流诱导的反常霍尔回线偏移方法,研究发现,随着钬(Ho)厚度的增加,DMI交换系数和自旋扭矩效率总体趋势是逐渐减小,表明Ho和铂(Pt)的自旋霍尔角符号相同。在面内辅助场下,施加外加电流后,可以实现电流诱导的从一个磁化态到另一个磁化态的确定性磁化翻转。如果面内辅助场小于DMI等效场,可以观察到左手手性尼尔型畴壁的非对称运动。在GdCo/Ru/GdCo人工反铁磁结构中,改变中间钌(Ru)隔离层厚度可以改变两层GdCo之间的耦合方式。其中,两层GdCo之间的反铁磁耦合可以显着增强SOT效应。对于强铁磁和强反铁磁耦合的样品中,在层间交换耦合(interlayerexchange coupling,IEC)和SOT效应的共同协作下,可以实现在两个平行态和反平行态之间的磁化翻转。IEC随着Ru隔离层厚度超过0.57 nm而变弱,此时可以观察到电流诱导的多态磁化翻转过程。
田小松[4](2021)在《铁基改性生物质炭对水稻土砷镉活性的同步钝化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据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获悉,土壤镉(Cd)和砷(As)超标点位分列第一位和第三位。较之其他重金属元素,As和Cd更容易在大米累积。二者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在人体组织器官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为保障农产品安全和减缓人体暴露风险,有必要对As和Cd污染土壤进行修复。但因水稻土As和Cd的环境化学行为差异,采用单一的钝化材料很难实现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和安全利用。在环境修复领域,生物质炭已展示出较大的潜力。前期研究证实,生物质炭的原材料来源丰富,并对溶液As或Cd有较高的去除或吸附效率,这为其在As和Cd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和安全利用奠定了一定基础。为实现As和Cd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和安全利用的目标,本研究整合分析相关文献,定量评价了生物质炭对土壤As和Cd的有效性及植物As和Cd累积的抑制效应,从生物质炭、土壤、植物和试验类型多维度分析了影响抑制效应的关键因素,以为生物质炭的选择和改性提供参考;选择4种生物质炭(Biochar,BC)为基质材料,通过水铁矿(Ferrihydrite,Fh)、层状双氢氧化物(Layer double hydroxides,LDHs)和层状双氢氧化物掺杂硅(Layer double hydroxides doped silicon,LDHs-Si)3种合成方法制备改性生物质炭(Modified biochar,MBC),考察了MBC对As(III)和Cd(II)的同步吸附能力,借助于BET、SEM-EDS、FTIR、XRD和XPS等表征手段阐述其吸附机制;通过淹水培养试验、盆栽试验和田间原位试验系统地研究MBC对污染土壤中As和Cd的同步钝化效应及其机制,以期为As和Cd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参考和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整合分析生物质炭对As和Cd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的潜力。对1030个观察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结果显示:生物质炭可以显着地降低土壤Cd有效性,约50.12%[40.03%,58.45%];但略提高土壤As的有效性,约2.39%[-5.16%,10.57%]。在田间试验组,生物质炭显着降低了土壤As和Cd有效性,分别约23.28%和47.40%;在非田间试验组,生物质炭显着提高了土壤As有效性约10.17%,并大幅度地提高了间隙水As浓度约62.29%。总体来看,生物质炭显着地抑制了植物As和Cd的累积,分别为25.48%[22.06%,28.76%]和38.66%[33.18%,43.69%]。在非田间试验组,生物质炭显着抑制了植物对As和Cd的吸收,分别为27.33%和34.37%;在田间试验组,生物质炭显着抑制了植物对As和Cd的吸收,分别为18.09%和52.98%。生物质炭对植物累积As的抑制效应大小为根<茎<叶<籽粒;对植物累积Cd的抑制效应大小为根<叶<茎<籽粒,这表明它们能够抑制As和Cd向植物各部位转移,特别是向籽粒部分转移。从关键因素分析看,畜禽粪便类生物质炭、低温热解的生物质炭、低生物质炭施用量和高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更有利于降低植物As和Cd的积累。生物质炭实现了同步抑制植物As和Cd累积,但其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以确保作物的安全生产。2)改性生物质炭同步吸附混合溶液As(III)和Cd(II)的性能及其机制。以小麦秸秆生物质炭(WSBC)、玉米秸秆生物质炭(CSBC)、猪粪生物质炭(PMBC)和混合木质生物质炭(MWBC)作为基质材料,通过Fh、LHDs和LDHs-Si合成方法,改性获得了12种改性生物质炭(MBC)。吸附试验结果表明,MBC具备同时吸附去除As(III)和Cd(II)的能力。与BC相比,12种MBC均明显提高了同步吸附As(III)和Cd(II)的性能,理论吸附量分别为25.13~97.13 mg/g和23.95~77.29mg/g。在MBC中,Fh@PMBC和LDHs-Si@PMBC分别对As(III)和Cd(II)的理论吸附量最大,分别为97.13 mg/g和77.29 mg/g。MBC上成功负载上Fe及其化合物,负载量为39.67~108.79 mg/g。通过BET试验表明,改性过程提高了MBC的比表面积和孔隙体积,这为As(III)和Cd(II)的吸附提供了更多的接触点位。通过FTIR观测,MBC表面的-OH官能团吸收峰增强;通过XRD分析,MBC表面形成了铁(氢)氧化物或层状双氢氧化物的新物相;通过吸附等温、竞争离子、解吸试验、氧化还原试验和表征手段证明,MBC同步吸附As(III)和Cd(II)的过程可能涉及表面络合、内层络合、离子交换、氧化还原和静电吸附等机制。3)改性生物质炭同步钝化复合污染土壤As和Cd的可能性及潜在机制。选择12种MBC,通过淹水培养试验和材料稳定性试验探讨MBC对复合污染水稻土As和Cd的同步钝化效果及其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淹水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氧化还原电位降低,体系的还原性增强,间隙水As浓度呈先增加后趋于平稳的趋势。当pe+p H<5时,间隙水As的浓度急剧增加。间隙水Fe和As呈很好的线性关系,说明它们在土壤中的溶出具有同步性,与含As铁矿物的还原溶解有关。随着土壤还原性的增强,间隙水Cd浓度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Cd浓度拐点为pe+p H=5。当pe+p H<5时,间隙水Cd降低可能与更多的硫化物结合有关。在所有处理中,BC(除PMBC外)提高了间隙水As的浓度,降低了间隙水Cd的浓度;但MBC可以同步抑制水稻土As和Cd向间隙水的释放,这说明MBC中负载的Fe及其化合物对As的固定起着直接的作用。淹水培养后,BC(除了CSBC外)和MBC都能显着地提高土壤p H(P<0.05)。LDHs-Si@BC类MBC明显提高了约0.62~0.70个单位的土壤p H;在4种BC中,PMBC明显提高了约0.3个单位的土壤p H。作为富含碳材料,BC或MB也能提高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约1.15~5.48 g/kg。BCR结果显示,添加5‰的BC或MBC使弱酸提取态Cd向可氧化态Cd转化,说明有效态Cd与BC/MBC发生了结合。通过材料稳定性试验揭示,MBC影响土壤性质及间隙水As/Cd浓度的同时,其自身属性也发生了变化。MBC进入土壤后,其可溶性有机组分和负载的铁(氢)氧化物发生了变化。MBC提高了土壤溶液DOC浓度,并改变了土壤溶液DOM的结构和组成(如,富里酸比例的增加),进而影响水稻土As和Cd的有效性和活性;Fh@PMBC和Fh@WMBC上无定型铁(氢)氧化物转化为晶型的铁(氢)氧化物,这也为固定土壤As和Cd提供了界面;LDHs@BC和LDHs-Si@BC的层状结构破坏,说明层状结构并未对复合污染土壤As和Cd的同步钝化起作用。4)改性生物质炭对大米As和Cd累积的抑制效应。通过盆栽试验和田间原位试验,探究MBC对As和Cd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盆栽试验结果显示,4种Fh@BC处理减小了间隙水As的浓度峰值,由1032μg/L降至573~698μg/L;4种BC降低间隙水Cd的浓度峰值,由18.13μg/L降至15.33~17.13μg/L。从大米As累积来看,BC(CSBC除外)和MBC均能够减小大米As的含量,其中Fh@PMBC的对大米As的抑制效果最好,为27.63%。从大米无机砷(Inorganic arsenic,i As)累积来看,BC和MBC均显着(P<0.05)降低了大米i As含量,BC对大米i As累积的抑制效应更好。其中,PMBC、CSBC和LDHs-Si@MWBC处理的大米i As含量分别为0.19 mg/kg、0.19 mg/kg和0.15 mg/kg,且满足《GB 2762—2017》标准的要求。其他BC和MBC处理的大米i As浓度轻微地高于上述标准的要求。从大米Cd累积来看,BC和MBC处理均能显着降低大米Cd含量(P<0.05),且满足《GB 2762—2017》标准的要求。其中,LDHs-Si@MWBC、WSBC、PMBC和CSBC对大米Cd累积的抑制效果较好,约为60%。盆栽实验和田间原位试验共同证实,PMBC及其MBC均能有效地抑制大米i As和Cd的累积,说明PMBC及其MBC在As和Cd复合污染水稻田土壤的修复方面具一定的潜力。值得注意的是,LDHs-Si@BC对水稻的根、茎叶、籽粒及总生物量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层状结构对土壤As和Cd的同步钝化也未起到作用,不推荐作为As和Cd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材料。相比而言,Fh@BC对大米As、i As和Cd的累积都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加之其制备过程更为简易,具有作为As和Cd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材料的潜力。
张华新[5](2021)在《蛋白质与药物及硅基材料的相互作用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蛋白质是人体细胞和组织的重要组分,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血液中约一半的蛋白质是白蛋白,其与药物分子及各种生物医用材料的相互作用是生物物理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对于评价药物及材料的性能、生物相容性等至关重要。本论文通过系统研究血清白蛋白与药物分子及不同维度硅基材料(包括硅量子点、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棒、多级孔分子筛微球等)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蛋白质主-客体化学在药物设计、药物传递、蛋白质分离、酶固定化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论文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概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第2章,采用多重光谱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人血清白蛋白(HSA)对拉米夫定(3TC)、隐丹参酮(CTSO)、次黄嘌呤核苷(HXR)等3种不同类型药物的分子识别作用。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药物与HSA作用的平衡常数、热力学参数、结合位点数、相互作用力等;采用荧光探针技术确定了药物分子在HSA中的结合位点;利用同步发射和圆二色谱技术分析了药物对HSA二级结构造成的影响;通过分子对接模拟了药物-蛋白复合物的结构。第3章,由2-氨基苯并噻唑(ABT)制备了N-2-苯并噻唑基甲酰胺(MABT),并通过光谱、分子模拟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系统地研究和比较了ABT和MABT与蛋白的作用机理、作用热力学和几何特征。通过DFT计算初步解释了ABT和MABT与蛋白之间能量转移效率的差异。揭示了氨基甲酰化对苯并噻唑衍生物蛋白亲合性的影响,为2位N原子取代的苯并噻唑类药物及农药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第4章,在不添加还原剂或催化剂的条件下,通过水热法合成了氨基功能化的蓝光硅量子点(Si QDs)。通过XRD,TEM,XPS,IR,UV,TG,表面电位,荧光寿命,三维荧光、圆二色谱、分子表面模拟和细胞试验等讨论了其结构特征、光学性质、蛋白结合及细胞成像性质。结果表明Si QDs与HSA通过氢键结合,蛋白结合对Si QDs的荧光寿命没有明显影响;Si QDs细胞毒性小,可用于细胞荧光成像。第5章,将内源性蛋白HSA连接到两性离子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棒(MSNR)表面构建了p H敏感型药物传递系统,并测定了其在含蛋白的介质中的释放行为。两性离子有效改善了MSNR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并抑制了其对蛋白质的非特异性吸附,苯甲酰亚胺键实现了释放过程的p H响应。以3TC为模型药物,利用紫外光谱及同步荧光猝灭光谱,分别测定了其在不含蛋白和含有蛋白的模拟体液中的释放过程。结果表明,真实体液中的蛋白质会改变载体的药物释放行为,蛋白“门控”可以有效减少药物提前释放,并改善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第6章,研究了MWW纳米片层构建的多级孔分子筛微球(HSZ-Cal)及其功能化衍生物(HSZ-OH、HSZ-NH2和HSZ-CHO)与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由于纳米片表面独特的十二元杯状开口,纳米片层交错生长形成的高外比表面以及有利于大分子扩散的堆积介孔和大孔,HSZ材料比普通微孔沸石具有更高的BSA负载量,且其对BSA的组装和释放性质可通过表面官能团调节。从表面性质、作用力和热力学等角度分析了HSZ对蛋白的组装机理。最后,尝试了将HSZ-NH2应用于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固定化。第7章,结论与展望。
王怡,黄闻亮[6](2020)在《稀土金属的非传统氧化态化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按照传统观点,除了二价铕、镱、钐与四价铈之外,稀土金属(钪、钇和镧系元素)在化合物中主要呈正三价,这限制了稀土金属参与氧化还原过程的可能.因此,拓展稀土金属的氧化态、合成非传统氧化态的稀土金属配合物既是合成化学家一直以来追寻的目标,也是发展稀土金属介导的氧化还原化学的基础.近年来这一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与进展,除了放射性的钷,所有稀土金属的二价分子配合物都被成功制备,而铽和镨的四价分子配合物也首次被合成.合理的配体设计对于稳定稀土金属的非传统氧化态至关重要,而且对其电子结构与成键性质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配体场对于稀土金属的电子构型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本综述中,我们首先对稀土金属的电子构型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近年来稀土金属的非传统氧化态化学的主要进展.综述涵盖了气相、固相、溶液相与分子配合物等体系,侧重于非传统氧化态的稀土分子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在总结文献的基础上,我们阐述了这一领域的进展对于稀土基础理论与应用的重大意义,并对这一领域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孙莉楠[7](2020)在《基于MCM-41介孔分子筛抗氧化活性包装膜的制备及控释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脂肪氧化是影响食品品质和安全的重要问题。控释型抗氧化活性包装以其具有的活性物质释放速率的可控性和可预测性的优点逐渐替代传统抗氧化包装成为近年来食品包装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现有的控释包装技术大多存在选材受限及缓释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介孔分子筛材料因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容,以及尺寸可调节的孔道结构和可化学修饰的表面,在控释包装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但是,目前基于介孔载体控释技术开发的包装膜对活性物质的缓释效果欠佳,控释载体对薄膜的包装及控释性能影响尚不明确。本课题以MCM-41介孔分子筛为吸附控释载体,以天然抗氧化剂α-生育酚为活性物质,以低密度聚乙烯为聚合物基材,开发抗氧化活性包装膜材料。研究中,以活性物质负载率、控释组装体添加量、MCM-41孔径尺寸及表面基团为控释因子开发了一系列具有不同活性物质释放速率的活性薄膜。从薄膜微观形貌、结晶度、机械及物理性能等角度出发,研究并分析了α-生育酚/MCM-41控释组装体对薄膜包装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通过迁移试验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分别对α-生育酚的迁移和扩散行为进行研究,对MCM-41的控释机理进行探讨。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包括:(1)α-生育酚/MCM-41控释组装体及活性膜的制备及性能评价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组装体负载过程中的工艺条件对α-生育酚在控释组装体中负载率的影响,对负载前后MCM-41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挤出流延法将组装体与LDPE母料共混制膜,研究不同α-生育酚负载率对活性膜缓释性能的影响,并对薄膜的抗氧化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负载过程中α-生育酚在溶液中的浓度是影响其在介孔材料中负载率的最关键因素,二者呈正相关关系;热重、红外光谱及氮气吸附表征分析结果说明,α-生育酚被成功负载于MCM-41孔道中,同时,负载后,α-生育酚的热稳定性得到提高。负载后的介孔材料仍然保持着孔道结构的有序性。活性膜性能方面,相较于直接添加抗氧化剂,活性膜中α-生育酚向脂肪类食品模拟物中释放的扩散速率降低了62%,释放周期延长了57%,同时,薄膜的抗氧化性活性研究证明其具备抗氧化活性。(2)α-生育酚/MCM-41组装体添加量对活性膜性能的影响研究以α-生育酚/MCM-41组装体在制膜过程中的添加量为单一变量制备活性薄膜,对薄膜的微观形貌、结晶性、拉伸性能、透光性及阻隔性进行表征,研究不同组装体添加量对薄膜性能的影响。同时,进行迁移试验,研究不同组装体添加量对α-生育酚释放行为的影响。薄膜的微、宏观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组装体在聚合物基质中的分布均一性的变化导致了薄膜机械及物理性能的变化。随着添加量的提高,薄膜的结晶度、拉伸性能均下降,阻光性、透氧性和水蒸气透过性增强;而在缓释性能方面,MCM-41表现出由介孔孔道和纳米级颗粒尺寸而引起的双重控释效果。活性膜中,α-生育酚的释放行为不但受MCM-41孔径尺寸的限制,而且随着组装体添加量的提高,α-生育酚的扩散路径逐渐曲折化,从而引起α-生育酚的释放速率逐步放缓。(3)MCM-41孔径尺寸及表面基团对活性膜性能的影响研究制备具有不同孔径尺寸和表面基团的MCM-41分子筛,负载α-生育酚后制备活性薄膜,对负载前后的介孔分子筛进行微观形貌、孔结构、热重及红外光谱表征;对薄膜的微观形貌、结晶度、机械及物理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研究不同属性MCM-41对薄膜包装性能的影响;进行迁移试验,研究不同属性的MCM-41对活性膜缓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具有不同孔径尺寸及嫁接不同有机基团的MCM-41介孔分子筛,不同属性的MCM-41都成功实现了对α-生育酚的负载;活性膜性能方面,在添加不同孔径尺寸MCM-41制备的活性薄膜中,薄膜的结晶度受组装体的比表面积影响显着,拉伸性能则随着孔径尺寸的增大而增强,组装体中α-生育酚对薄膜有增塑效果;总体而言,活性膜中α-生育酚的释放速率与孔径尺寸呈正相关关系。有机基团的嫁接显着提高了组装体在聚合物基质中分布的均一性,聚合物的结晶度、拉伸性能及阻隔性能都得到了显着提高;缓释效果方面,烷基链长度增加,α-生育酚在活性膜中的释放速率减缓;嫁接氨丙基的MCM-41对α-生育酚的缓释效果最优,相较于直接添加α-生育酚,活性膜的扩散系数降幅达到87%。(4)α-生育酚扩散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构建不同孔径尺寸及表面基团的MCM-41与α-生育酚两相模型,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α-生育酚在不同属性MCM-41中的扩散行为及控释机理。结果表明,有机基团的嫁接改变了抗氧化剂分子在MCM-41孔道中的运动方式;随着MCM-41孔径尺寸的增加,α-生育酚在孔道中的活动能力不断增强;而在不同表面基团的介孔孔道中,α-生育酚的扩散行为则受到孔径尺寸及表面基团嫁接的双重影响;不同属性MCM-41孔道中,α-生育酚扩散速率的变化本质上是由活性物质与控释载体之间相互作用能的变化导致的;α-生育酚/MCM-41两相体系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能够有效对控释膜中活性物质的释放行为进行预测。
钏定泽[8](2020)在《羟基磷灰石晶须表面纳米磁体修饰的研究及其应用》文中提出本文采用三种不同的分步法将磁性纳米粒子(四氧化三铁,Fe3O4)负载到自制羟基磷灰石晶须(HAw)表面,成功制备出纳米磁体修饰的羟基磷灰石晶须,并借助磁场诱导注浆成型技术构建了类釉质有序结构羟基磷灰石晶须材料。借助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透射电子显微(TEM)、接触角测量仪、光电子能谱仪(XPS)、热重分析(TG)、磁力仪、纳米压痕仪、CCK-8实验等检测手段,系统的研究了HAw、纳米磁体修饰的羟基磷灰石晶须和类釉质有序结构羟基磷灰石晶须材料的理化性能、形成机理及短期毒性。结果表明,均相沉淀法制备的HAw为羟基磷灰石单晶。三种不同的分步法都可以成功的将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粒子负载到HAw表面,制备出纳米磁体修饰的羟基磷灰石晶须。不同分步法所制备的纳米磁体修饰的羟基磷灰石晶须在室温下都具备超顺磁性,且具有良好的磁响应特性。分步法二和分步法三所制备的纳米磁体修饰羟基磷灰石晶须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分步法一所制备纳米磁体修饰羟基磷灰石晶须容易发生氧化。采用分步法一和分步法二所制备的纳米磁体修饰的羟基磷灰石晶须,与HAw相比其在长度上明显减小,约为20~30μm,而分步法三所制备的磁化HAw的长度为50~60μm,与原始HAw相接近。采用纳米磁体修饰羟基磷灰石晶须作为基本单元用于类釉质有序结构的构建。CCK-8实验结果表明HAw和纳米磁体修饰的羟基磷灰石晶须不具有细胞毒性。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磁场诱导注浆成型技术是制备类釉质有序结构的一种可行方法。采用本文的磁场诱导注浆成型技术,可制备出具有类釉质有序结构的羟基磷灰石晶须材料。CCK-8实验结果表明类釉质有序结构材料不具有细胞毒性。
曹畅[9](2020)在《氮杂环卡宾配位的零价镍配合物与有机叠氮的反应》文中指出近年来,后过渡金属末端亚胺基配合物被发现在C-H键胺化和烯烃的氮杂环丙烷化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活性,因而引起了化学工作者研究兴趣。我们课题组前期通过三配位的零价铁、钴配合物与有机叠氮反应合成了一系列铁、钴末端亚胺基配合物。在此基础上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氮杂环卡宾配体稳定的零价镍配合物与有机叠氮化合物的反应。尝试利用它们来合成氮杂环卡宾稳定的镍亚胺基配合物。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通过氮杂环卡宾和烯烃配位的零价镍配合物[(IPr)Ni(η2-CH2CHSi Me3)2]与有机叠氮Dmp N3反应,得到痕量的两配位镍亚胺基配合物[(IPr)Ni=NDmp](1);该零价镍配合物与小位阻芳基叠氮Dipp N3反应时,产物为三氮烯化合物IPr NNNDipp(2);当其与带有吸电子取代基的芳基叠氮Ph C(CF3)2N3反应时,得到了氮杂环卡宾稳定的镍杂氮杂环丁烷配合物[(IPr)Ni(κ-C,N-N(C(CF3)2Ph)CH(Si Me3)CH2)](3)。配合物3在溶液中可逐渐转化为镍杂氮杂环丁烷配合物[(IPr)Ni(κ-C,N-N(C(CF3)2Ph)CH2CHSi Me3)](4)以及痕量的镍胺基烷基配合物[(IPr)Ni(NHC(CF3)2Ph)(CH2CHNC(CF3)2Ph)](5)。配合物3、4均经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核磁分析、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FT-IR等手段进行表征。配合物5的结构也经单晶-X射线衍射得到确认。2.通过氮杂环卡宾和甲苯配位的零价镍配合物[(IPr)Ni(η6-toluene)]与芳基叠氮Dmp N3反应,分离得到了两配位镍末端亚胺基配合[(IPr)Ni=NDmp](1);与小位阻芳基叠氮Dipp N3反应时,只在其1H NMR谱图上观察到游离卡宾IPr的信号峰;而与带有吸电子取代基的叠氮化合物3,5-(CF3)2C6H3N3反应时,得到了氮杂环卡宾稳定的桥连模式的双核镍亚胺基配合物[(IPr)Ni(μ2-NAr)2Ni(IPr)](Ar=3,5-(CF3)2C6H3)(6)。配合物1、6均经过单晶X-射线衍射、核磁分析、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FT-IR等手段进行表征。配合物1的溶液相磁矩为2.6(1)μB,表明其自旋态为S=1。
宋世湃[10](2020)在《高比能LiCoO2/LLTO复合电极及界面调控研究》文中认为为支撑微机电系统、微型医疗器械、无线通信、传感器及动力汽车等新兴领域的发展需求,锂离子电池亟待解决能量密度低、功率密度差等问题。提高锂电池能量密度最直接的方法是提高电极材料的比容量和电压平台。正极材料的比容量、氧化还原电位直接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其中电子/离子传导动力学直接影响着电池内部电阻,进而影响电池容量释放效率和倍率性能。本文以LiCoO2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Li0.35La0.56TiO3(LLTO)固态电解质薄膜改善锂离子在LiCoO2电极界面和LiCoO2薄膜体相的传输动力学。对于传统LiCoO2极片,沉积的LLTO固态电解质薄膜作为人造正极电解质界面(CEI)膜,它有效抑制了电极与电解液的界面副反应;降低了电极界面电荷转移阻抗,高离子传导特性又增强了电极界面离子传输;进而提升了LiCoO2电极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基于LiCoO2薄膜体相离子传导能力远低于电子传导能力的问题,创新性地通过LLTO电解质薄膜与LiCoO2薄膜的叠层镀膜设计,优化周期性叠层结构实现了LiCoO2离子传导性能的提升,降低电池内阻和缓减电池极化,最终实现了LiCoO2薄膜单位面积比容量和功率密度的大幅度提升。详情如下:(1)LLTO电解质薄膜的影响因素研究:氧分压和退火温度。首先,合理的氧分压直接决定了LLTO的成分比例和锂离子电导率大小。一定的氧分压可以补偿溅射过程中氧的损失,但过高的氧分压会造成散射效应,从而导致轻质锂的损失,使得锂离子电导率下降;过低的氧分压会导致氧缺陷增加,造成精细结构扭曲,抑制锂离子传导。优化研究后发现30%的氧分压可实现氧补偿和锂损失之间的最佳平衡。其次,合理的退火温度可促进Li+导电短程结构的形成,并维持LLTO薄膜的非晶态特征。300℃的退火温度可实现非晶态LLTO团簇最佳均匀化需求。耦合氧分压(30%)和退火温度(300℃)的优化工艺,可控制备综合性良好的非晶LLTO薄膜:室温离子电导率为5.32×10-5 S/cm,活化能为0.26 eV。(2)基于LLTO表面修饰的LiCoO2电极性能调控研究。磁控溅射沉积LLTO固态电解质薄膜表面修饰后,LiCoO2电极片中固有导电网络保持完好,且增强锂离子在正极和电解质界面的传输特性。此外,系统研究循环后LiCoO2电极的表面特征,非晶的LLTO电解质薄膜稳定存在于LiCoO2电极表面,且抑制了电极中Co的溶解,从而提高了其界面稳定性。通过优化沉积时间,经LLTO表面修饰的LiCoO2电极在0.2 C下的稳定可逆容量为150 mAh/g,与初始放电容量相比,其放电效率仍有76.2%。且在5 C的大倍率放电下,修饰后的LiCoO2电极的放电容量比未进行修饰的LiCoO2提升了84.6%。LLTO修饰的LiCoO2电极的锂离子扩散系数为7.52?10-12 cm2/s,远高于未修饰的LiCoO2电极(2.3?10-12 cm2/s)。(3)LiCoO2/LLTO叠层复合薄膜电极制备及性能调控研究。引入纳米尺度LLTO固态电解质薄膜,构建LiCoO2/LLTO叠层复合结构正极薄膜。高锂离子传导的非晶LLTO薄膜不存在晶格取向,从而降低LiCoO2晶体颗粒之间的界面传输阻抗,使得LiCoO2/LLTO叠层复合薄膜电极具有高的锂离子传输能力,最终实现高倍率特性和良好循环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500?C退火处理的LiCoO2/LLTO叠层复合薄膜(LCO-LLTO-500)的锂离子扩散系数为1.32?10-14 cm2/s,远高于500?C退火处理的LiCoO2薄膜(LCO-500)的锂离子扩散系数(1.01?10-15 cm2/s)。LCO-LLTO-500表现出最佳的倍率特性:6.4 C倍率高达74.8 mAh/g的放电容量。且兼顾良好循环性能,7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有率达到87.9%。叠层结构有助于抑制LiCoO2薄膜开裂现象,同时提高薄膜离子传输特性,从而提高薄膜电池的面容量密度。为高能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开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途径。
二、使用 X射线衍射技术判定 Si C单晶体的结构和极性(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使用 X射线衍射技术判定 Si C单晶体的结构和极性(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俯冲带Al2O3-SiO2-H2O体系中含水相的高温高压晶体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大洋俯冲板块 |
1.2 大洋俯冲带中的水 |
1.3 Al_2O_3-SiO_2-H_2O体系中的含水相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实验技术与方法 |
2.1 多面砧大压机 |
2.2 金刚石压腔 |
2.3 同步辐射技术 |
2.3.1 高压单晶X射线衍射 |
2.3.2 高压红外吸收光谱 |
2.4 高压拉曼光谱 |
第三章 黄玉的高温高压晶体化学特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样品及方法 |
3.2.1 实验样品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V状态方程与轴压缩性 |
3.3.2 P-V-T状态方程 |
3.3.3 含水矿物中的氟 |
3.4 指示意义 |
3.5 小结 |
第四章 Phase egg的高温高压晶体化学特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样品及方法 |
4.2.1 实验样品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V状态方程与轴压缩性 |
4.3.2 P-V-T状态方程 |
4.3.3 Phase egg晶体结构中的氢键 |
4.3.4 高压拉曼光谱 |
4.4 指示意义 |
4.5 小结 |
第五章 AlOOH的高压晶体化学特征 |
5.1 引言 |
5.2 实验样品及方法 |
5.2.1 实验样品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α-AlOOH的高压拉曼光谱 |
5.3.2 δ-AlOOH的高压红外光谱 |
5.3.3 δ-AlOOH的高压拉曼光谱 |
5.3.4 对于含水相中H键的指示意义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基于多级组装法实现氮化硼气凝胶的可控制备及性能调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气凝胶概述 |
1.2.1 气凝胶的历史沿革 |
1.2.2 气凝胶的制备 |
1.2.3 气凝胶的性能及应用 |
1.2.4 气凝胶与纳米材料的交汇点 |
1.3 氮化硼纳米材料的发展简况 |
1.3.1 氮化硼纳米结构 |
1.3.2 氮化硼气凝胶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多级组装思想的形成 |
2.1 引言 |
2.2 旧路线的新思考 |
2.2.1 既成路线的困局 |
2.2.2 集成优势的可能性 |
2.3 超分子化学的启示 |
2.3.1 超分子化学简介 |
2.3.2 现存路线的重新审视 |
2.4 多级组装法的整体构想 |
2.4.1 多级组装构想的含义 |
2.4.2 多级组装法的可行性 |
第3章 基于组装组元的设计策略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样品制备 |
3.2.2 测试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以三聚氰胺和硼酸作为初始组元的尝试 |
3.3.2 以三聚氰胺和甲代三聚氰胺作为初始组元的尝试 |
3.3.3 不同组装花样的形成机理 |
3.3.4 以三聚氰胺、甲代三聚氰胺和硼酸作为初始组元的尝试 |
3.4 性能初探 |
3.4.1 隔热效果的验证 |
3.4.2 润湿性的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溶剂环境的设计策略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样品制备 |
4.2.2 测试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溶剂调控的基本流程 |
4.3.2 样品的基础表征 |
4.4 性能研究 |
4.4.1 隔热效果的稳定性 |
4.4.2 润湿性的显着差异 |
4.4.3 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效果的反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基于组装阶段的温度介导策略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2.1 样品制备 |
5.2.2 表征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温度介导策略的整体流程 |
5.3.2 样品的基础表征 |
5.3.3 不同微观结构的形成原因 |
5.3.4 氮化硼纳米带网络的存在状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高温转化阶段的调控策略 |
6.1 引言 |
6.2 实验方法 |
6.2.1 样品制备 |
6.2.2 测试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气氛对样品晶相的影响 |
6.3.2 气氛对样品氮气吸附实验结果的影响 |
6.3.3 气氛对样品微结构的影响 |
6.3.4 气氛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6.3.5 气氛对样品润湿性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多级组装策略的延伸探索 |
7.1 引言 |
7.2 多级组装策略在设计制备层面的延伸 |
7.2.1 B-C-N-O复杂纳米结构的设计 |
7.2.2 g-C_3N_4的微结构设计 |
7.3 多级组装策略在性能调控层面的延伸 |
7.3.1 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
7.3.2 吸附脱硫实验初探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本工作所涉及的化学试剂详单 |
本工作所涉及的仪器设备详单 |
在读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稀土基磁性多层膜中的磁相互作用和磁畴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基本磁学知识介绍 |
1.2.1 磁性起源及磁性材料分类 |
1.2.2 磁相互作用 |
1.2.3 磁各向异性 |
1.2.4 磁畴 |
1.3 Nd-Fe-B稀土永磁材料 |
1.3.1 矫顽力机制 |
1.3.2 软磁硬磁纳米复合永磁体 |
1.3.3 一阶翻转曲线(FORC)分析方法 |
1.3.4 Nd-Fe-B稀土永磁材料面临的主要问题 |
1.4 自旋电子学研究进展 |
1.4.1 自旋霍尔效应和界面Rashba效应 |
1.4.2 自旋轨道扭矩 |
1.4.3 人工反铁磁自旋电子学 |
1.4.4 稀土与自旋电子学 |
1.5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样品制备 |
2.1.1 磁控溅射技术 |
2.1.2 紫外光刻技术 |
2.1.3 Ar离子刻蚀 |
2.1.4 电阻式热蒸发镀膜 |
2.2 样品表征 |
2.2.1 原子力显微镜 |
2.2.2 磁力显微镜 |
2.2.3 X-射线衍射(XRD) |
2.2.4 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 |
2.2.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2.6 磁光克尔显微镜 |
2.2.7 电输运性能测试 |
第3章 (La,Nd,Dy)-Fe-Co-B多层膜中通过Ta插层实现的矫顽力增强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单层膜和多层膜样品的磁性 |
3.3.2 初始磁化过程分析 |
3.3.3 矫顽力机制分析 |
3.3.4 多层膜样品的微结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各向异性La-Nd-Fe-B/Ta/Co多层膜和点阵中的磁相互作用及磁化翻转过程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薄膜样品的结构和磁性分析 |
4.3.2 磁化翻转过程分析 |
4.3.3 磁相互作用分析 |
4.3.4 温度稳定性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稀土金属Ho对界面Dzyaloshinskii-Moriya相互作用和自旋扭矩效率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磁性分析 |
5.3.2 DMI和自旋扭矩效率分析 |
5.3.3 电流诱导的磁化翻转 |
5.3.4 畴壁的非对称运动及手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GdCo/Ru/GdCo人工反铁磁结构中层间交换耦合调控的SOT效应和多态翻转 |
6.1 引言 |
6.2 实验方法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磁性分析 |
6.3.2 谐波法测试SOT效应 |
6.3.3 多态磁化翻转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结论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本论文中符号的名称、物理意义和单位 |
附录B 英文缩写的全拼及相对应的中文名称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 |
(4)铁基改性生物质炭对水稻土砷镉活性的同步钝化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土壤As和Cd的来源、污染现状及危害 |
1.1.1 土壤As的来源、污染现状及危害 |
1.1.2 土壤Cd的来源、污染现状及危害 |
1.1.3 土壤As和Cd复合污染概况 |
1.2 土壤As和Cd的环境行为及影响因素 |
1.2.1 土壤As和Cd的赋存形态 |
1.2.2 土壤As和Cd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
1.2.3 水稻土As和Cd的环境行为差异 |
1.3 水稻对As和Cd的吸收累积 |
1.3.1 土壤溶液As和Cd的赋存形态 |
1.3.2 水稻根表铁膜的作用机制 |
1.3.3 水稻As和Cd的吸收累积机制 |
1.3.4 大米As和Cd的富集差异 |
1.4 土壤As和Cd污染的修复策略 |
1.4.1 降低土壤As和Cd的有效性 |
1.4.2 抑制水稻对As和Cd的吸收和转运 |
1.5 钝化材料研究现状 |
1.5.1 铁锰矿物 |
1.5.2 磷基材料 |
1.5.3 硅基材料 |
1.5.4 黏土矿物 |
1.5.5 生物质炭 |
1.6 生物质炭对As和Cd污染土壤修复的效果 |
1.6.1 生物质炭的性质 |
1.6.2 生物质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6.3 生物质炭对水稻土As和Cd有效性的影响 |
1.6.4 生物质炭对水稻As和Cd吸收累积的影响 |
1.6.5 不确定性 |
1.7 本研究的背景、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背景意义 |
1.7.2 研究目标 |
1.7.3 研究内容 |
1.7.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生物质炭对As和Cd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的整合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数据来源与筛选 |
2.1.2 数据提取与分类 |
2.1.3 效应值计算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生物质炭对As和Cd的有效性和植物累积的总体效应 |
2.2.2 生物质炭对土壤As和Cd有效性的影响 |
2.2.3 生物质炭对作物As和Cd累积的影响 |
2.2.4 植物种类和组织部位间As和Cd累积的差异 |
2.2.5 不确定性分析及解决思路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改性生物质炭同步吸附溶液As(Ⅲ)和Cd(Ⅱ)性能及机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试剂 |
3.1.2 改性与合成 |
3.1.3 吸附特性试验 |
3.1.4 分析测试 |
3.1.5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改性生物质炭的筛选与表征 |
3.2.2 pH对吸附性能和材料稳定性的影响 |
3.2.3 吸附动力学特征 |
3.2.4 吸附等温特征 |
3.2.5 吸附机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改性生物质炭对水稻土As和Cd的同步钝化及机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分析测试 |
4.1.4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改性材料对土壤间隙水和上覆水As和Cd的影响 |
4.2.2 氧化还原条件对土壤Fe、As和 Cd溶出特征影响 |
4.2.3 改性材料对土壤性质及As和Cd形态的影响 |
4.2.4 改性材料的稳定性分析 |
4.2.5 改性材料对土壤溶液DOM组分的影响 |
4.2.6 潜在机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性生物质炭对大米As和Cd累积的抑制效应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分析测试 |
5.1.4 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改性材料对间隙水性质及As和Cd的影响 |
5.2.2 改性材料对成熟期土壤Fe、As和 Cd有效性的影响 |
5.2.3 改性材料对水稻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
5.2.4 改性材料对大米As和Cd累积的影响 |
5.2.5 土壤-植物特征与As和Cd累积相关性 |
5.2.6 田间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创新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
附录 |
(5)蛋白质与药物及硅基材料的相互作用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及应用 |
1.1.1 血清白蛋白(SA)的生理功能 |
1.1.2 人血清白蛋白(HSA) |
1.1.3 牛血清白蛋白(BSA) |
1.1.4 白蛋白的主要应用 |
1.2 硅基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
1.2.1 硅量子点(SiQDs) |
1.2.2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SNs) |
1.2.3 分子筛晶体材料 |
1.3 蛋白质与药物及硅基材料的相互作用 |
1.3.1 蛋白质与药物分子的作用 |
1.3.2 蛋白质与硅量子点的作用 |
1.3.3 蛋白质与介孔二氧化硅的作用 |
1.3.4 蛋白质与分子筛的作用及应用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本论文选题目的及意义 |
1.4.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血清蛋白与药物分子的结合作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内滤光的校正 |
2.2.4 荧光数据处理 |
2.2.5 圆二色谱数据的处理 |
2.2.6 分子对接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拉米夫定(3TC)与HSA的相互作用 |
2.3.2 隐丹参酮(CTSO)与HSA的相互作用 |
2.3.3 次黄嘌呤核苷(HXR)与HSA的相互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氨基甲酰化对2-氨基苯并噻唑蛋白结合性质的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MABT的合成与表征 |
3.2.3 实验方法 |
3.2.4 荧光数据处理 |
3.2.5 圆二色谱数据的处理 |
3.2.6 分子对接方法 |
3.2.7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荧光发射光谱 |
3.3.2 猝灭机理分析 |
3.3.3 结合平衡热力学 |
3.3.4 结合作用力分析 |
3.3.5 蛋白质构象的变化 |
3.3.6 结合部位研究 |
3.3.7 分子对接模拟 |
3.3.8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溶性氨基硅量子点的制备、蛋白结合及生物成像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和仪器 |
4.2.2 硅量子点的合成 |
4.2.3 样品制备 |
4.2.4 荧光数据处理 |
4.2.5 圆二色谱数据的处理 |
4.2.6 细胞毒性试验 |
4.2.7 分子模拟 |
4.2.8 细胞成像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硅量子点的合成与表征 |
4.3.2 硅量子点的光学性质 |
4.3.3 硅量子点的发光稳定性 |
4.3.4 硅量子点对HSA荧光的影响 |
4.3.5 硅量子点对HSA的猝灭机理 |
4.3.6 相互作用热力学 |
4.3.7 表面性质模拟 |
4.3.8 硅量子点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 |
4.3.9 硅量子点的细胞毒性 |
4.3.10 硅量子点的细胞成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白蛋白修饰的pH响应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棒载药系统的制备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和仪器 |
5.2.2 MSNR1 的合成 |
5.2.3 MSNR6 的合成 |
5.2.4 MSNR8 的合成 |
5.2.5 HSA溶液中的药物释放 |
5.2.6 细胞毒性试验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MSNR1 的合成与表征 |
5.3.2 MSNR2 的表面优化 |
5.3.3 MSNR载药系统的制备和表征 |
5.3.4 MSNR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
5.3.5 MSNR材料与HSA的作用 |
5.3.6 组装模型药物3TC |
5.3.7 MSNR的药物释放 |
5.3.8 MSNR材料的细胞毒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血清蛋白与多级孔分子筛微球的相互作用及应用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剂和仪器 |
6.2.2 分子筛母体的合成 |
6.2.3 HSZ-Cal的修饰 |
6.2.4 HSZ对 BSA的组装 |
6.2.5 BSA吸附等温线 |
6.2.6 BSA的释放 |
6.2.7 HSZ-NH_2对HRP的固定化 |
6.2.8 酶催化活性的测定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HSZ材料的表征 |
6.3.2 HSZ材料的形貌 |
6.3.3 BSA的组装 |
6.3.4 材料的质地评价 |
6.3.5 吸附等温线和热力学 |
6.3.6 BSA的释放 |
6.3.7 BSA构象的变化 |
6.3.8 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
6.3.9 HSZ固定化酶的应用探索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稀土金属的非传统氧化态化学(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稀土金属的电子构型与氧化态 |
3 高价稀土金属(除铈以外)化学 |
3.1 气相 |
3.2 固相 |
3.3 溶液相 |
3.4 分子配合物 |
4 低价稀土金属化学 |
4.1 气相 |
4.2 固相 |
4.3 溶液相 |
4.4 分子配合物 |
4.4.1 经典二价稀土金属(铕、镱、钐) |
4.4.2 非经典二价稀土金属(铥、镝、钕) |
4.4.3 三明治型零价稀土金属芳烃配合物 |
4.4.4 稀土金属氮气还原化学 |
4.4.5 非传统二价稀土金属 |
5 总结与展望 |
(7)基于MCM-41介孔分子筛抗氧化活性包装膜的制备及控释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控释型抗氧化活性食品包装膜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包装膜材料 |
1.2.2 抗氧化剂 |
1.2.3 活性包装控释技术 |
1.2.4 活性物质迁移行为的研究 |
1.2.5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案 |
第二章 α-生育酚/MCM-41组装体及活性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α-生育酚/MCM-41组装体中活性物质的负载率分析 |
2.3.2 MCM-41负载前后孔结构分析 |
2.3.3 MCM-41负载前后红外光谱分析 |
2.3.4 MCM-41负载前后的小角X射线衍射分析 |
2.3.5 α-生育酚/MCM-41/LDPE活性膜中α-生育酚迁移行为研究 |
2.3.6 α-生育酚/MCM-41/LDPE活性膜的抗氧化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α-生育酚/MCM-41组装体添加量对活性膜性能影响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负载前后MCM-41的热重及孔结构分析 |
3.3.2 薄膜的微观形貌分析 |
3.3.3 薄膜的红外分析 |
3.3.4 薄膜的X射线衍射分析 |
3.3.5 薄膜的差式扫描量热分析 |
3.3.6 薄膜的拉伸性能分析 |
3.3.7 薄膜的透光度、阻氧性及阻湿性分析 |
3.3.8 活性膜中α-生育酚迁移行为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CM-41孔径对活性膜性能影响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负载前后MCM-41的孔结构及热重分析 |
4.3.2 负载前后MCM-41的小角X射线衍射分析 |
4.3.3 MCM-41的微观形貌分析 |
4.3.4 薄膜的差式扫描量热分析 |
4.3.5 薄膜的拉伸性能及阻隔性能分析 |
4.3.6 薄膜的微观形貌分析 |
4.3.7 活性膜中α-生育酚迁移行为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MCM-41表面基团对活性膜性能影响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2.3 实验方法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表面基团MCM-41的红外光谱分析 |
5.3.2 不同表面基团MCM-41负载前后的孔结构及热重分析 |
5.3.3 不同表面基团MCM-41负载前后的小角X射线衍射分析 |
5.3.4 薄膜的微观形貌分析 |
5.3.5 薄膜的差式扫描量热分析 |
5.3.6 薄膜的拉伸性能及阻隔性能分析 |
5.3.7 活性膜中α-生育酚迁移行为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α-生育酚扩散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6.1 引言 |
6.2 α-生育酚扩散行为的分子动力学研究方法 |
6.2.1 力场选择 |
6.2.2 模型构建 |
6.2.3 α-生育酚扩散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6.2.4 α-生育酚扩散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 |
6.2.5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模型稳定性验证 |
6.3.2 α-生育酚在MCM-41孔道中的扩散 |
6.3.3 α-生育酚在MCM-41孔道中扩散的均方位移 |
6.3.4 α-生育酚在MCM-41孔道中的扩散系数 |
6.3.5 α-生育酚与MCM-41之间的相互作用 |
6.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羟基磷灰石晶须表面纳米磁体修饰的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牙修复材料 |
1.2.1 天然牙 |
1.2.2 牙修复材料的分类 |
1.3 受生物启发模拟合成生物矿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HAp仿生阵列的研究进展 |
1.3.2 三维尺度上(3D)仿生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 羟基磷灰石 |
1.4.1 羟基磷灰石简介 |
1.4.2 羟基磷灰石晶须 |
1.5 四氧化三铁的生物医学应用 |
1.6 磁化羟基磷灰石的研究进展 |
1.6.1 磁性羟基磷灰石 |
1.6.2 磁性羟基磷灰石在磁场中的定向排列 |
1.7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7.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羟基磷灰石晶须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实验试剂与原料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羟基磷灰石晶须的制备 |
2.2.4 样品的表征 |
2.2.5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羟基磷灰石晶须的形貌表征 |
2.3.2 物相和成分分析 |
2.3.3 羟基磷灰石晶须的晶体结构和择优生长 |
2.3.4 羟基磷灰石晶须的体外细胞毒性分析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纳米磁体修饰磷灰石晶须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实验试剂与原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样品的表征 |
3.2.4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
3.3 分步法一制备纳米磁体修饰羟基磷灰石晶须 |
3.3.1 纳米磁体修饰羟基磷灰石晶须的制备 |
3.3.2 结果与讨论 |
3.3.3 小结 |
3.4 分步法二制备纳米磁体修饰羟基磷灰石晶须 |
3.4.1 纳米磁体修饰羟基磷灰石晶须的制备 |
3.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3 小结 |
3.5 分步法三制备纳米磁体修饰羟基磷灰石晶须 |
3.5.1 纳米磁体修饰羟基磷灰石晶须的制备 |
3.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5.3 小结 |
3.6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磁场诱导注浆成型技术构建类釉质有序结构的基础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原料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牛牙牙釉质样品制备 |
4.2.4 采用磁场诱导注浆成型技术构建类釉质有序结构 |
4.2.5 样品的表征 |
4.2.6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牛牙牙釉质表征 |
4.3.2 类釉质有序结构的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专利 |
(9)氮杂环卡宾配位的零价镍配合物与有机叠氮的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金属亚胺基配合物简介 |
1.2 镍亚胺基配合物的研究概况 |
1.2.1 双膦配体配位的镍亚胺基配合物 |
1.2.2 β-二亚胺配体配位的镍亚胺基配合物 |
1.2.3 氮杂环卡宾配位的镍亚胺基配合物 |
1.2.4 双吡咯配位的镍亚胺基配合物 |
1.3 镍亚胺基配合物的反应性质研究 |
1.3.1 乃春转移反应 |
1.3.2 攫氢反应 |
1.3.3 插入反应 |
1.3.4 环加成反应 |
1.4 课题的提出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通则 |
2.1.1 实验所用主要仪器 |
2.1.2 实验所需主要原料 |
2.1.3 具体测试方法 |
2.2 [(IPr)Ni(η~2-CH_2CHSiMe_3)_2与有机叠氮的反应 |
2.2.1 实验所用已知物的合成 |
2.2.2 [(IPr)Ni(η~2-CH_2CHSiMe_3)_2]与DmpN_3的反应 |
2.2.3 [(IPr)Ni(η~2-CH_2CHSiMe_3)_2]与DippN_3的反应 |
2.2.4 [(IPr)Ni(η~2-CH_2CHSiMe_3)_2]与Ph(CF3)_2CN_3的反应 |
2.3 [(IPr)Ni(η~6-toluene)]与有机叠氮的反应 |
2.3.1 实验所用已知物的合成 |
2.3.2 [(IPr)Ni(η~6-toluene)]与DmpN_3的反应 |
2.3.3 [(IPr)Ni(η~6-toluene)]与3,5-(CF_3)_2C_6H_3N_3的反应 |
第三章 IPr配位的镍杂氮杂环丁烷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IPr配位的镍杂氮杂环丁烷配合物3的合成及表征 |
3.3 IPr配位的镍氮杂环丁烷配合物4的分离及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Pr配位的镍亚胺基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4.1 引言 |
4.2 IPr配位的两配位镍末端亚胺基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4.3 IPr配位的N桥连的双核镍亚胺基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附录 |
(10)高比能LiCoO2/LLTO复合电极及界面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先进储能技术发展趋势 |
1.2 锂离子电池 |
1.2.1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
1.2.2 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 |
1.2.3 高比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挑战 |
1.3 LiCoO_2电极传导动力学 |
1.3.1 LiCoO_2电极的电子传导及其改性研究 |
1.3.2 LiCoO_2电极的离子传导及其改性研究 |
1.3.3 LiCoO_2电极界面离子传导及其改性研究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
1.4.1 主要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离子在固体中的输运原理 |
2.1 引言 |
2.2 离子输运机制 |
2.2.1 间隙机制 |
2.2.2 空位机制 |
2.2.3 弗仑克尔机制 |
2.3 离子输运模型 |
2.4 影响离子输运的因素 |
2.5 离子输运测量方法 |
2.5.1 扩散系数测量 |
2.5.2 离子电导率测量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LTO薄膜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薄膜制备流程及工艺参数 |
3.2.4 LLTO薄膜表征及性能测试 |
3.3 溅射功率及工作气压对沉积速率的影响 |
3.4 氧分压对LLTO薄膜形貌、物相和电导率的影响 |
3.4.1 表面、截面形貌及元素分布 |
3.4.2 物相分析 |
3.4.3 离子电导率 |
3.5 退火温度对LLTO薄膜结构、形貌和电导率的影响 |
3.5.1 薄膜退火传质模型 |
3.5.2 结构分析 |
3.5.3 表面形貌 |
3.5.5 离子电导率 |
3.5.6 微观结构 |
3.5.7 XPS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LLTO表面修饰的LiCoO_2电极性能调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LiCoO_2电极制备 |
4.2.4 LLTO表面修饰LiCoO_2电极的制备 |
4.2.5 材料表征 |
4.2.6 电池组装及性能测试 |
4.3 LLTO修饰层厚度分析 |
4.4 LLTO表面修饰LiCoO_2电极形貌、成分及物相分析 |
4.4.1 表面形貌 |
4.4.2 元素分布 |
4.4.3 物相分析 |
4.5 LLTO表面修饰的LiCoO_2电极电化学性能研究 |
4.5.1 循环性能 |
4.5.2 倍率性能 |
4.5.3 循环伏安特性 |
4.5.4 交流阻抗谱 |
4.5.5 锂离子扩散系数 |
4.6 LLTO表面修饰的LiCoO_2电极性能优化机制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LiCoO_2/LLTO叠层复合薄膜电极制备及性能调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设备 |
5.2.3 LiCoO_2/LLTO薄膜制备流程及工艺参数 |
5.2.4 材料表征与电化学性能测试 |
5.3 LiCoO_2薄膜制备工艺优化 |
5.3.1 工作气压对LiCoO_2薄膜沉积速率的影响 |
5.3.2 沉积时间对LiCoO_2薄膜形貌的影响 |
5.4 LiCoO_2/LLTO叠层复合薄膜结构设计与实现 |
5.5 LiCoO_2/LLTO叠层复合正极薄膜结构、形貌及成分研究 |
5.5.1 物相分析 |
5.5.2 微观结构及成分分析 |
5.6 LiCoO_2/LLTO叠层复合薄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
5.6.1 倍率性能 |
5.6.2 循环性能 |
5.6.3 循环伏安特性 |
5.6.4 交流阻抗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本文存在的不足及后续改进思路 |
6.4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使用 X射线衍射技术判定 Si C单晶体的结构和极性(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俯冲带Al2O3-SiO2-H2O体系中含水相的高温高压晶体化学研究[D]. 刘云贵.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2]基于多级组装法实现氮化硼气凝胶的可控制备及性能调节[D]. 潘晶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3]稀土基磁性多层膜中的磁相互作用和磁畴结构[D]. 刘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4]铁基改性生物质炭对水稻土砷镉活性的同步钝化及机制研究[D]. 田小松. 西南大学, 2021(01)
- [5]蛋白质与药物及硅基材料的相互作用及应用研究[D]. 张华新. 湖北大学, 2021(01)
- [6]稀土金属的非传统氧化态化学[J]. 王怡,黄闻亮. 中国科学:化学, 2020(11)
- [7]基于MCM-41介孔分子筛抗氧化活性包装膜的制备及控释行为研究[D]. 孙莉楠. 江南大学, 2020(01)
- [8]羟基磷灰石晶须表面纳米磁体修饰的研究及其应用[D]. 钏定泽.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9]氮杂环卡宾配位的零价镍配合物与有机叠氮的反应[D]. 曹畅.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10]高比能LiCoO2/LLTO复合电极及界面调控研究[D]. 宋世湃.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