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猪肉猪肝中铅镉含量的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周广亚[1](2020)在《国内市售猪肉和食用植物油危害因素的风险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和食用植物油消费国。近年来,猪肉和食用植物油安全事件频发,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带来诸多不良影响。风险评估是国际公认的一种有效评估食品安全风险的方法,在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本文采用概率暴露评估、综合评价、数据挖掘等风险评估方法,构建了猪肉和食用植物油中相关危害因素的风险评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了猪肉和食用植物油安全风险评估系统,旨在为猪肉和食用植物油的安全监管提供支持,以降低猪肉和食用植物油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市售猪肉中化学性危害因素和致病微生物的风险评估(1)市售猪肉中化学性危害因素的风险评估:基于不同国家猪肉中兽药残留标准的差异,建立了进口猪肉中兽药残留的风险评估模型。结果表明,美国、巴西、泰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猪肉中兽药残留的潜在风险较低。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对2015-2019年中国发生的猪肉兽药残留安全事件的分布、聚类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猪肉中兽药残留安全事件在时空上呈聚集分布,且热点聚集区域多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通过构建暴露评估模型对国产猪肉中铅、砷、镉、汞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猪肉中的砷对2到4岁年龄段人群的致癌风险超出可接受水平。采用故障树分析法探究了猪肉供应链中导致化学性危害事件发生的薄弱环节,结果表明预防我国猪肉化学性危害事件发生的关键是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和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2)市售猪肉中致病微生物的风险评估:通过构建定量风险评估模型对进口猪肉传入非洲猪瘟病毒和猪水泡病病毒的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来自加拿大、美国、巴西、德国、西班牙的进口猪肉传入非洲猪瘟病毒和猪水泡病病毒的风险均较低。采用模块化过程风险模型法构建了国产猪肉中大肠杆菌的风险评估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国产猪肉中大肠杆菌风险的主要因素是售卖时猪肉中大肠杆菌的污染水平、购买后常温下的储存时间和储存温度。通过分析猪肉供应链中沙门氏菌浓度的变化,建立了猪肉中沙门氏菌的定量风险评估模型。结果表明,每1万人中约有51人因食用猪肉而罹患沙门氏菌病。2食用植物油中化学性危害因素的风险评估(1)食用植物油中苯并芘、黄曲霉毒素B1和重金属的风险评估:通过分析花生油、大豆油和菜籽油中苯并芘的污染情况,评估了3种食用植物油中苯并芘的致癌风险。结果表明,三种食用植物油中苯并芘的致癌风险均处于可接受水平。使用暴露限值法和数学模型法对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具有较高的健康风险。基于食用植物油中铅、砷、镉、铬的污染水平,构建了食用植物油中重金属的膳食暴露风险评估模型。结果表明,食用植物油中重金属铬的致癌风险超出最大可接受水平。(2)食用植物油中化学性危害因素的综合风险评估:建立了基于风险矩阵的食用植物油中化学性危害因素的风险等级评估模型。结果表明,2018年山东、黑龙江两省食用植物油的安全状况整体较好,但两省都需加强对食用植物油中苯并芘、黄曲霉毒素B1和特丁基对苯二酚的风险管理。进一步采用灰度关联法结合解释结构模型法(GRA-ISM)构建了食用植物油中化学性危害因素的风险等级评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食用植物油安全的主要化学性风险因素是苯并芘、砷、酸价和二丁基羟基甲苯。另外,使用熵权层次分析法集成BP神经网络算法构建了食用植物油化学性危害等级预测模型,模型的十折交叉验证及独立测试的决定系数R2分别达到0.994和0.992,预测模型拟合效果较好。3、猪肉和食用植物油安全风险评估系统的构建基于本文建立的猪肉和食用植物油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本研究采用MVC分层开发模式,设计并开发了一套猪肉和食用植物油安全风险评估系统(http://www.biotechshu.com:8080/porkandoil),该系统可以为食品安全从业人员和普通消费者进行猪肉和食用植物油的安全风险管理提供辅助。
杨丽,付鹏钰,李杉,袁蒲,张书芳[2](2019)在《河南省市售畜禽肉与水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文中提出目的了解河南省市售畜禽肉与水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状况。方法 2013—2014年在河南省18省辖市的商店(超市、便利店、专营店)、农贸市场和路边摊位等流通环节采集畜禽肉等6大类2 575份样品,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检测样品中铅、镉、总汞和总砷含量,按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统计超标情况;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污染物分担率评价污染程度。结果 2 575份样品中,铅、镉、总汞、总砷的超标率分别为1.37%(19/1 387)、0.86%(12/1 397)、0.35%(3/855)、0.35%(3/855),检测平均值分别为0.057 8、0.056 6、0.008 78、0.070 3mg/kg;单因子污染指数结果显示,铅在猪肉中的单因子污染指数最高,镉、总汞在牛肾中的单因子污染指数最高,总砷在海水鱼中的单因子污染指数最高;综合污染指数结果显示,海水鱼的重金属污染程度最高(PNemerow=0.810),其他类样品的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6。结论河南省市售畜禽肉与水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程度总体较轻,重点关注猪肉中铅污染、海水鱼类中砷污染。
魏军晓[3](2019)在《北京市售食品重金属含量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估》文中指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历来是国家政府部门关注的重点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为研究北京地区市售食品的重金属含量特征,对北京地区居民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采集了北京地区16个市辖区的13类市售食品(包括谷类、豆类、薯类和蛋类等)。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GF-AAS)、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F-AA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检测其中的Cd、Cr、Cu、Fe、Mn、Pb和Zn等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首次对北京地区市售食品重金属含量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采取“膳食消费量优先,兼顾样品重金属含量”的原则,选取大米、韭菜、苹果和绿豆进行重金属元素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同时,结合第五次中国总膳食研究的膳食结构数据,对北京地区市售食品中重金属进行了膳食暴露和安全风险评估。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除超标样品外,初加工样品的重金属含量要低于深加工样品的重金属含量;蔬菜类、水果类、饮料类、酒类、奶类等高水分样品的重金属含量明显低于谷类、豆类和调味品类的重金属含量。79小类样品中,巧克力、干辣椒和孜然处于警戒线等级,带鱼处于轻度污染等级,其余75类样品则处于安全等级;食品样的综合污染指数总平均值为0.118,表明当前北京地区市售食品重金属污染情况不明显,总体较为安全。(2)从地球化学角度来分析初级农产品(以大米为例)重金属的环境地球化学效应。通过对比元素在地壳(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被称为克拉克值)、土壤、大米和人体血液之间的关系可知,人与自然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3)北京地区居民通过膳食途径的Cd、Cr、Cu、Fe、Mn、Pb和Zn日均摄入量分别约为12.26μg/d、153.17μg/d、1.90 mg/d、20.19 mg/d、7.12 mg/d、25.16μg/d和12.69mg/d。除Cr外,谷类和豆类是其余6种重金属元素的主要膳食来源。(4)上述7种重金属元素可能造成的目标危害系数THQ分别为0.18、0.76、0.77、0.43、0.76、0.10和0.63,其总目标危害系数TTHQ=3.64<10;Pb的致癌风险效应TCR为3.23×10-6,在可接受范围内。因此,依照目前的膳食结构,北京地区市售食品重金属的THQ和TCR均在可接受范围内,长期食用这些食品不会对研究区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损伤。
王艳莉,郭宝福,祝白春,赵士权,姜云,金迪,李小成[4](2016)在《2011—2015年南京市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2011—2015年南京市市售食品中化学污染物总体污染状况,为保障食品安全、加强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2015年随机采集市售各类食品2 157份,按照《国家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工作手册》检测有害元素、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真菌毒素、禁用药物和非食用物质,依据各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判断。结果 2011—2015年样品总体超标率有统计学差异(χ2=10.706,P<0.05),2012年样品总体超标率最高,为12.6%,2015年食品中铅超标率高达6.1%,镉超标率高达5.8%,铅、镉超标食品主要集中于蔬菜、肉类、粮食、水产品,食品添加剂超标项目主要集中于亚硝酸钠及含铝添加剂,食品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检出率较高,为20%以上,监测到的超标农药主要是氧化乐果、对硫磷、磷胺、克百威等一些高毒类农药,肉制品与水产品中检出克伦特罗和硝基呋喃及其代谢物。结论南京市食品安全整体形势稳定,但仍然存在较多食品安全隐患,较为突出的问题是食品中铅、镉元素超标、部分蔬菜高毒类农药残留量超标及肉制品与水产品中检出禁用药物,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和宣传力度,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曹蕾,周国燕,李倩云[5](2016)在《市售猪肉、肝、肾中铅、镉含量的检测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了解上海市两城区猪肉、猪肝和猪肾样本中铅、镉污染水平,为评估猪肉、肝和肾中铅、镉暴露量提供数据。按区域和品牌进行抽样,采样地点包括两个城区的超市、菜场和农贸市场,涉及的样本品牌有猪肉14个,猪肝13个,猪肾12个,共计78个样本。用微波消解仪进行样本的前期消化处理,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进行铅、镉含量测定。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铅、镉的检出限分别是1.11μg/L、0.21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1-114.75%范围内,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三类样本的铅、镉的检出率分别大于等于92.86%、95.83%,超标率分别小于等于7.69%、0;同一城区中猪肉样本中铅含量明显大于镉,猪肾样本中镉含量明显大于铅,表明不同器官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不同;此外,不同器官中铅、镉含量之间的差异与城区和品牌无关;对比10年前重金属含量情况发现现在各类样本中铅、镉含量都有了明显的降低,说明近年来相关部门的监督很有成效。
聂晓玲,王敏娟,程国霞,郭蓉,杜可军[6](2016)在《2014年陕西省生鲜肉中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文中认为目的对陕西省生鲜肉中铅、镉、汞、砷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其污染状况做出综合评价。方法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铅、镉的含量,利用GB/T5009.11—2003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砷的含量,利用测汞仪直接测定汞的含量;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及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不同生鲜肉中铅、镉、汞、砷的污染状况做出评价。结果 11种生鲜肉中铅、镉、汞、砷含量均值最高的均为牛肾,鸭肉中检出铅的最大值2.13 mg/kg,超出国标限值10.6倍,铅、镉、汞、砷超标率最高的分别为鸡肉(6.41%)、牛肉(6.67%)、鸡肉(2.56%)和猪肾(1.41%)。当Ci采用含量P95时,鸡肉铅单项污染指数2.45,评价结果为中污染、受中度污染,鸡肉综合污染指数1.8,评价结果轻污染、开始受污染。结论陕西省生鲜肉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铅、镉、汞、砷的污染,鸡肉、鸭肉部分样品受污染较严重。
彭柟,李晓辉,王瑶,潘茜,刘艳[7](2014)在《成都市居民膳食中铅镉暴露水平评估》文中提出目的了解成都市居民膳食中铅、镉暴露的基础数据,评估成都市居民膳食铅、镉暴露风险。方法对成都市市售食品中铅、镉含量进行监测,参考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的成都市居民膳食摄入量,应用WHO推荐的食品中化学污染物膳食暴露评估方法,对成都市居民膳食中铅、镉暴露水平进行评估。结果成都市居民平均每周膳食中铅暴露量为0.006 9 mg/kg BW,占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的27.6%;镉暴露量为0.005 1 mg/kg BW,占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的72.86%。结论成都市居民膳食中镉暴露水平高于铅暴露水平,正常情况下均低于PTWI,但仍有进一步降低的必要。
陶柏秋,徐红颖[8](2014)在《可食用动物肝脏中重金属含量测定》文中研究表明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方法对呼和浩特10个市场在售的5种动物肝脏食品86个样品进行检测调查,探明了重金属在肝脏中的含量状况。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5个种类86个样品的肝脏中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可食用型动物肝脏中重金属铅的含量较高,猪、羊肝脏的样品中有超标现象,重金属镉、铬的含量较低,没有超标现象。不同种类动物的肝脏中重金属的含量各不相同,同一种类动物的肝脏不同购买地点的重金属含量也不相同。
范小飞,周云,虞建宏,茅力[9](2014)在《南京市售婴幼儿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状况的调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南京市市售婴幼儿食品中铅、镉、汞、砷的污染情况,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南京市大型超市所出售的婴幼儿食品,经微波消解处理,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和镉,原子荧光法测定汞和砷,并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GB1076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10767-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GB10769-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GB10770-2010)对检测结果进行卫生学评价。结果共监测62份婴幼儿食品,铅、镉、汞和砷总合格率为100%。但部分食品检出重金属,铅检出率32.3%,镉检出率21.0%,汞检出率1.6%,砷检出率12.9%。结论南京市售婴幼儿食品重金属污染总体水平较低,合格率100%,但部分食品仍检出微量重金属,应引起重视,采取针对性措施,完善相关标准,加强监管力度,确保婴幼儿食品的质量安全。
王宇[10](2014)在《2009-2013年宁德市食品污染物中铅、镉的监测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开展福建省宁德市食品污染物中有毒重金属(铅、镉)的监测,积累2009-2013年食品污染物监测有毒重金属数据,了解宁德市食品中主要污染物中铅、镉的污染水平和趋势,掌握和分析宁德市食品安全状况;确定有毒重金属的可能来源,及时发现各食品生产、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隐患;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食品安全标准制修订提供充分、可靠的数据支持;评价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污染控制水平与食品安全标准的执行情况和效力,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监管部门控制污染提供技术指导,为监管部门评价其所采取的控制食品污染的公共卫生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技术依据。2009-2013年对福建省宁德市9个市场(4个大超市以及5个主要农贸市场)的17类样品进行抽检,包括鱼类、甲壳类、软体类、蔬菜类、粮谷类、肉类、菌类、奶制品等。按照GB/T5009.12-2003,GB/T5009.15-2003要求的方法检测铅、镉的含量,了解食品中重金属(铅、镉)的污染状况,对数据结果做详细的研究与对比分析,并记录数据。2009年食品11类113份样品中,铅、镉超标率均为0%,平均值分别为0.159mg/kg和0.048mg/kg,各类食品中均无超标。2010年食品17类106份样品中,铅超标率5.7%,镉超标率2.8%,平均值分别为0.286mg/kg和0.101mg/kg。在2011年10类155份样品中,铅检出率为87.1%,镉检出率为47.7%,铅超标率12.3%,镉超标率6.5%,铅和镉的平均值分别为0.461mg/kg、0.055mg/kg。在2012年8类85份样品中,铅、镉超标率均为0%,平均值分别为0.031mg/kg、0.035mg/kg,各类食品中样品均无超标。在2013年第一季度2类33份样品中,铅、镉超标率0%,平均值0.075mg/kg和0.035mg/kg,各类食品样品均无超标。食品中铅、镉目前的污染水平尚不严重,但应考虑随着水体的污染加重,重金属的含量有升高的危险性。食品中软体类、藻类、禽肉下水(肝类)、粮食类、食用菌类等重金属含量超标,说明宁德市部分食品受到铅、镉轻度污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猪肉猪肝中铅镉含量的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猪肉猪肝中铅镉含量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市售猪肉和食用植物油危害因素的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猪肉和食用植物油安全问题的概述 |
1.1 猪肉安全问题的概述 |
1.2 食用植物油安全问题的概述 |
2 猪肉和食用植物油安全风险评估的现状 |
2.1 猪肉安全风险评估的现状 |
2.2 食用植物油安全风险评估的现状 |
2.3 猪肉和食用植物油安全风险评估的常用方法 |
3 风险评估系统开发涉及的计算机技术 |
3.1 Java EE技术 |
3.2 Java Web开发技术 |
3.3 MVC开发模式 |
4 本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市售猪肉中化学性危害因素和致病微生物的风险评估 |
1 数据与方法 |
1.1 数据准备 |
1.2 计算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市售猪肉中化学性危害因素的风险评估 |
2.1.1 进口猪肉中兽药残留的风险评估 |
2.1.2 国产猪肉中兽药残留的风险评估 |
2.1.3 国产猪肉中重金属的风险评估 |
2.1.4 基于故障树的国产猪肉中化学性危害因素的风险评估 |
2.2 市售猪肉中致病微生物的风险评估 |
2.2.1 进口猪肉传入非洲猪瘟病毒和猪水泡病病毒的风险评估 |
2.2.2 国产猪肉中大肠杆菌的风险评估 |
2.2.3 国产猪肉中沙门氏菌的风险评估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食用植物油中化学性危害因素的风险评估 |
1 数据与方法 |
1.1 数据准备 |
1.2 计算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食用植物油中苯并芘、黄曲霉毒素B1和重金属的风险评估 |
2.1.1 食用植物油中苯并芘的风险评估 |
2.1.2 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风险评估 |
2.1.3 食用植物油中重金属的风险评估 |
2.2 食用植物油中化学性危害因素的综合风险评估 |
2.2.1 基于风险矩阵的食用植物油中化学性危害因素的风险等级评估 |
2.2.2 基于GRA-ISM的食用植物油中化学性危害因素的风险等级评估 |
2.2.3 食用植物油中化学性危害等级的预测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猪肉和食用植物油安全风险评估系统的开发 |
1 材料与方法 |
1.1 风险评估系统的开发环境 |
1.2 风险评估系统的结构设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系统主界面模块的实现 |
2.2 参数输入和结果显示模块的实现 |
2.3 业务控制模块的实现 |
2.4 猪肉和食用植物油安全风险评估模块的实现 |
2.4.1 进口猪肉中兽药残留的风险评估模型的实现 |
2.4.2 猪肉中大肠杆菌的风险评估模型的实现 |
2.4.3 食用植物油中苯并芘的风险评估模型的实现 |
2.4.4 食用植物油中化学性危害等级预测模型的实现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2)河南省市售畜禽肉与水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采集 |
1.2 方法 |
1.2.1 检测方法 |
1.2.2 评价标准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畜禽肉与水产品中铅污染状况 |
2.2 畜禽肉与水产品中镉污染状况 |
2.3 畜禽肉与水产品中总汞污染状况 |
2.4 畜禽肉与水产品中总砷污染状况 |
2.5 畜禽肉与水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 |
3 讨论 |
(3)北京市售食品重金属含量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相关概念与定义 |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食品重金属含量检测 |
1.3.2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
1.4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 论文创新点 |
1.7 论文完成工作量 |
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2.1 采样地点 |
2.2 食物消费数据 |
2.3 样品分类 |
2.4 样品预处理与分析 |
2.4.1 试剂与仪器 |
2.4.1.1 试剂 |
2.4.1.2 仪器 |
2.4.2 试剂配制 |
2.4.2.1 2%HNO_3 的配制 |
2.4.2.2 基体改进剂的配制 |
2.4.2.3 Cd、Cr、Pb混合标准工作液的配制 |
2.4.2.4 Ni标准工作液的配制 |
2.4.2.5 Cu标准工作液的配制 |
2.4.2.6 Ca、K、Mg、Na混合标准工作液的配制 |
2.4.2.7 多元素混合标准工作液的配制 |
2.4.3 样品消化 |
2.4.4 仪器分析 |
2.4.4.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 |
2.4.4.2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GF-AAS) |
2.4.4.3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F-AAS) |
2.4.5 质量控制 |
2.4.5.1 膳食结构数据来源 |
2.4.5.2 实验用器皿 |
2.4.5.3 试样制备 |
2.4.5.4 质控方式 |
2.5 数据处理方法 |
2.6 食品中污染元素的选取依据及其评价方法 |
2.6.1 食品中重金属元素检测的选取依据 |
2.6.2 食品重金属含量及超标率的计算方法 |
2.6.3 食品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
2.7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
2.7.1 膳食暴露评估方法 |
2.7.2 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
2.7.2.1 非致癌风险暴露评估方法 |
2.7.2.2 致癌风险暴露评估方法 |
3 北京地区市售食品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 |
3.1 食品中重金属含量与超标情况 |
3.1.1 食品中重金属含量情况 |
3.1.2 食品中重金属含量超标情况 |
3.1.3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情况 |
3.2 食品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 |
3.2.1 谷类食品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 |
3.2.2 蔬菜类食品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 |
3.2.3 水果类食品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 |
3.2.4 豆类与干果类食品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 |
3.3 初级农产品重金属含量的环境地球化学分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北京市居民膳食结构变化浅析 |
4.1 1982 -2017 年中国居民膳食结构变化 |
4.2 2004 -2017 年北京地区居民膳食结构变化 |
5 北京市居民重金属膳食摄入风险评价 |
5.1 危害识别和危害特征描述 |
5.2 膳食暴露评估 |
5.3 安全风险评估 |
5.3.1 非致癌风险评估 |
5.3.2 致癌风险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7 存在问题与未来研究方向 |
8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2011—2015年南京市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监测项目 |
1.2.2监测方法 |
1.2.3 评价标准 |
1.2.4 质量控制 |
1.3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食品中各类化学污染物监测概况 |
2.2 食品中主要有害元素监测结果 |
2.3 食品中各类添加剂的监测结果 |
2.4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监测结果 |
2.5食品中真菌毒素的监测结果 |
2.6 食品中非食用物质和禁用药物的监测结果 |
3 讨论 |
3.2 农药残留监测情况 |
3.3含铝添加剂监测情况 |
3.4禁用药物检出情况 |
作者声明 |
(5)市售猪肉、肝、肾中铅、镉含量的检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仪器和主要试剂 |
1.2 试样处理 |
1.3 ICP-MS仪器参数及测量 |
1.4 评价依据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两城区猪肉中铅、镉含量检测结果分析 |
2.2 两城区猪肝中铅、镉含量检测结果分析 |
2.3 两城区猪肾中铅、镉含量检测结果分析 |
2.4 猪肉肝肾中铅、镉含量检测结果分析 |
2.5 线性范围、方法检出限、标准偏差及样品加标回收率 |
3 讨论 |
4 结论 |
(6)2014年陕西省生鲜肉中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 1 样品采集 |
1. 2 仪器与试剂 |
1. 3 测定方法 |
1. 4 评价标准 |
1.4.1单项污染指数法 |
1.4.2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
2 结果 |
2. 1 生鲜肉中铅、镉、汞、砷含量 |
2. 2 不同品种生鲜肉最大检出值和超标率 |
2. 3 生鲜肉中重金属污程度及评价 |
3 讨论 |
(7)成都市居民膳食中铅镉暴露水平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来源及采样方法 |
1.2 检测方法 |
1.3 居民膳食中铅、镉的暴露量评估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市售食品中铅含量 |
2.2 市售食品中镉含量 |
2.3 居民膳食中铅暴露量 |
2.4 居民膳食中镉暴露量 |
2.5 居民铅、镉膳食来源比较 |
3 讨论 |
3.1 成都市居民膳食中铅、镉暴露水平及来源 |
3.2 成都市居民膳食中铅、镉暴露水平与国内外比较 |
3.3 局限性 |
3.4 建议 |
(8)可食用动物肝脏中重金属含量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肝脏样品 |
1.2 主要仪器 |
1.3 主要试剂 |
1.4 样品的预处理及标准溶液的制备 |
1.5 国家标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标准曲线绘制 |
2.2 精密度 |
2.3 含量测定结果 |
2.4 不同动物肝脏重金属含量比较 |
3 结论 |
(9)南京市售婴幼儿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状况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方法 |
1.3.1 样品采集 |
1.3.2 样品处理 |
1.3.3 测定方法 |
1.3.4 评价标准 |
2 结果 |
2.1 前处理方法的选择 |
2.2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2.3 精密度试验 |
2.4 回收率试验 |
2.5 样品检测的结果 |
2.5.1 铅检测结果 |
2.5.2 镉检测结果 |
2.5.3 汞检测结果 |
2.5.4 砷检测结果 |
3 讨论 |
(10)2009-2013年宁德市食品污染物中铅、镉的监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食品污染物监测工作的意义 |
1.2 食品污染物监测工作的原则 |
1.3 铅、镉的理化性质 |
1.3.1 铅的理化性质 |
1.3.2 镉的理化性质 |
1.4 铅、镉的污染来源 |
1.4.1 铅的污染来源 |
1.4.2 镉的污染来源 |
1.5 铅、镉的危害 |
1.5.1 铅的危害 |
1.5.2 镉的危害 |
1.6 食品中铅、镉的限量标准 |
1.6.1 铅的限量标准 |
1.6.2 镉的限量标准 |
1.7 国内各地水产品中铅、镉含量监测比较 |
1.8 宁德市食品污染物中铅、镉监测的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l.1 主要实验材料 |
2.1.2 主要仪器 |
2.1.3 样品来源 |
2.2 实验方法 |
2.2.1 铅和镉试样的预处理 |
2.2.2 铅的测定 |
2.2.3 镉的测定 |
2.2.4 铅、镉检测结果的判断依据 |
2.2.5 铅、镉检测实验的质量控制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各类食品中铅的监测结果与分析 |
3.1.1 2009 年食品中铅的监测结果与分析 |
3.1.2 2010 年食品中铅的监测结果与分析 |
3.1.3 2011 年食品中铅的监测结果与分析 |
3.1.4 2012 年食品中铅的监测结果与分析 |
3.1.5 2013 年食品中铅的监测结果与分析 |
3.2 各类食品中镉的监测结果与分析 |
3.2.1 2009 年食品中镉的监测结果与分析 |
3.2.2 2010 年食品中镉的监测结果与分析 |
3.2.3 2011 年食品中镉的监测结果与分析 |
3.2.4 2012 年食品中镉的监测结果与分析 |
3.2.5 2013 年食品中镉的监测结果与分析 |
3.3 部分超标样品差异比对分析 |
3.3.1 猪肝中铅、镉含量差异比对分析 |
3.3.2 茶叶中铅、镉含量差异比对分析 |
3.3.3 食用菌中铅、镉含量差异比对分析 |
3.3.4 粮食中铅、镉含量差异比对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 |
四、猪肉猪肝中铅镉含量的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内市售猪肉和食用植物油危害因素的风险评估研究[D]. 周广亚. 上海大学, 2020(02)
- [2]河南省市售畜禽肉与水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J]. 杨丽,付鹏钰,李杉,袁蒲,张书芳. 中国卫生产业, 2019(32)
- [3]北京市售食品重金属含量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估[D]. 魏军晓.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4]2011—2015年南京市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分析[J]. 王艳莉,郭宝福,祝白春,赵士权,姜云,金迪,李小成. 职业与健康, 2016(23)
- [5]市售猪肉、肝、肾中铅、镉含量的检测与分析[J]. 曹蕾,周国燕,李倩云.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6(03)
- [6]2014年陕西省生鲜肉中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J]. 聂晓玲,王敏娟,程国霞,郭蓉,杜可军. 卫生研究, 2016(01)
- [7]成都市居民膳食中铅镉暴露水平评估[J]. 彭柟,李晓辉,王瑶,潘茜,刘艳.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4(11)
- [8]可食用动物肝脏中重金属含量测定[J]. 陶柏秋,徐红颖.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4(21)
- [9]南京市售婴幼儿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状况的调查分析[J]. 范小飞,周云,虞建宏,茅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4(18)
- [10]2009-2013年宁德市食品污染物中铅、镉的监测与分析[D]. 王宇. 集美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