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四”时期周作人的文学观

论“五四”时期周作人的文学观

一、论周作人“五四”时期的文学观(论文文献综述)

关琳琳[1](2020)在《论1920年代周作人对蔼理斯的接受与转化》文中研究说明蔼理斯在周作人的杂学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由于思想来源众多,以及涉及的中西语境混杂,周作人对蔼理斯思想的接受存在遮蔽与扭曲的现象。本文围绕1920年代周作人从蔼理斯方面获取的思想资源,梳理影响路径,廓清因果关系。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周作人与蔼理斯的关系进行深化,对尚未得到充分重视的地方进行补充和完善。全文分为上、下篇。上篇:遮蔽与选择——周作人的自我建构。第一章,主要关注周作人对蔼理斯接受存在的分期问题。自留日起至1922年为潜在的接受期,周作人对蔼理斯的接受一方面来自直接阅读,另一方面主要是通过白桦派的中介作用实现的。1922年以后,周作人大量研读、译介或抄录蔼理斯的着作,并利用蔼理斯的学说解决思想冲突和现实困境,对其接受进入了有意的选择期。第二章,揭示了周作人对蔼理斯性学知识的选择,一方面是出于“肉体崇拜的咏叹”,另一方面则本于为女性招魂的责任意识。反礼教的思想底色,使他主要利用蔼理斯的性心理学破除旧道德的撒提。第三章,周作人对蔼理斯思想“中庸”的命名,是融合儒家思想、民初调和论与梁漱溟调和说等多方资源,进行自我抽译的结果。“冲突之哲学”更接近蔼理斯思想的内核,其中对立、均衡与渐进的观念贯穿于周作人思想的诸多方面。下篇:融合与转化——中国的蔼理斯。蔼理斯对周作人而言,不仅是面临失落与孤独情绪的调和剂,而且对其价值立场与审美方式的选择产生了重大影响。周作人对蔼理斯的接受始终与其生存境遇、传统文化资源发生着密切的互动,由此具备了蔼理斯思想所不具备的新质。在对蔼理斯思想的接受中,周作人实现了自身思想的转变。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周作人借助蔼理斯的科学精神和道德观念,将科学上升为一种信仰与态度。认同科学与道德的共通性,推导出科学道德化的新启蒙路径;其次,蔼理斯对于创作个性和文学情感功能的重视,帮助周作人确定了文学的内在价值,纠正了轻视个人的思想倾向;最后,对于1920年代后期陷入苦闷与悲观的周作人而言,蔼理斯的“耽溺”与“净观”使他主动褪去启蒙者的身份,关注日常生活的建构,形成了新的主体存在方式。

崔京宪[2](2020)在《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周作人与李光洙作为中韩两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生活在几乎相同的时代,有很多相同相似的经历。中韩两国同属于东亚文化圈,自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经历了相似的社会变迁与转型的历程。另外,在东亚内部,中韩两国同时遭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影响,又遭受日本侵略,韩国还被日本强行吞并。在这样的东亚国际环境中,尽管周作人、李光洙所属国家不同,然而两人的文化心理却有许多相同感受,在个人经历和文学思想上也有相似之处。因此,将两位文学家的文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即可以从中看出两位文学家成长的国情背景,也可以比较出两位文学家文学思想上的相同与不同,探讨他们文学思想的价值维度。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展开讨论。第一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独特的人生经历,找到两人文学思想产生的根源。他们共同经历了传统社会的巨变,在西力东渐的时代背景,使他们的人生经历丰富而曲折,影响了他们文学道路的选择。周作人自小饱读中国传统诗书,受到了良好的中国国学等传统文化教育,他在江南水师学堂里还受到新式教育,接触过西方文学。其后又曾东渡日本留学,接触了大量日本文学以及西方文学,颇有心得收获。归国后成为五四时期新文学的代表人物,因其提倡“人的文学”以及发表大量优美的散文而成名。后服务于日伪政权,留下历史污点,晚景悲凉,在贫寒和凄苦中渡过余生。李光洙从小在家跟父亲学习古汉文,也在私塾堂学习相关内容。因他个人身体病弱、家境贫困及父母的早亡,使他较早懂得了人生贫苦重病及死亡的意义。他曾两次到日本留学,这为他奠定了作为一位作家的文化基础。“情的文学”成为其文学的基本思想,因发表大量启蒙性与大众性的文学作品而成名。后期他走向亲日附逆之路,给人生留下了历史污点。时代影响下形成的人生经历与文学思想是两位文学家之间的重要可比性之一,这些共同的可比性是我们研究比较两位文学家的重要前提之一。第二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在文学思想上的认识以及影响。两人分别都是本国现代文学思想的先驱之一。他们都很熟悉传统文化之中的古典文学,同时,他们又对传统文化之中的封建思想大加排斥,因此,在他们的文学思想中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思想。他们又都深受西方和日本的哲学家、文学家思想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他们自己的文学思想。值得一谈的是,他们在各自国家传播和介绍新文学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通过相关作品体会到他们文学思想上的闪光之处。“人的文学”是周作人文学思想的核心,在他文学里面充满了人道主义以及尊重“人”的“个性”的思想。“情的文学”是李光洙理想主义启蒙文学思想的重要构成内容,通过崇尚个性解放与独立人格的理想主义思想来体现真善美的文学价值主张。第三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的博爱与人道主义文学思想。他们都非常赞赏基督教的博爱、献身精神。尽管两人在具体内容的认知上略有差别,但在对基督教精神方面的认识大体相同。体现在以平等、博爱、人道主义等观念在文学思想上的运用。第四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的个人的文学与民族的文学思想。他们文学的不同特质表现在个人主义与民族主义文学思想上。周作人在自己园地里的文学,表现出明显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李光洙的民族园地以民族改造为标识的文学,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主义价值取向。为此采用对比式、反比式的研究方法来比较周作人的个人主义文学思想与李光洙的民族主义文学思想。第五部分,主要讨论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的价值维度。主要围绕着作者与时代、文学与时代维度,文学与社会维度,作家内在的艺术表现维度等方面进行讨论,并以此来展开其文学价值维度的发现与认识。巨变的时代催生出了新的文学命题,这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新的文学形式与新的文学思想。正是由于他们捷足先登,抓住时代主题,从而使他们在各自国家的新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及新文学的先驱者。他们都以不同的文学形式来表现文学内在的艺术价值。周作人的文学代表为散文,李光洙的文学代表为小说,都展现了文言一致,新文体,国语的民族式样,创作上的融合性与独创性。虽然在文学形式上风格不同,但是在文学思想上却有着相似的内在文学价值。以上所介绍的五大部分的内容,通过比较研究方法中之平行研究方法中的相同相异、互补互衬、相反相成等比较特点来展开讨论,站在更加广阔的东亚甚至全球的视野中去评价、论述作家与时代、文学与时代、文学与社会、作家与文学艺术内在表现等文学价值维度,解读两位卓越的文学家及其文学的价值。

赵国霞[3](2020)在《论周作人散文的内在张力》文中提出作为中国现代散文的重要开创者和倡导者,周作人以极富有特色的散文创作和独特的文学理论为中国现代文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周作人饱学古典文化,深谙东西方文学艺术,叛徒与隐士的双重人格常在内心对抗,因而他那平和冲淡、闲适苦涩的散文风格表面下隐藏着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出世与入世等多重异质因素的张力冲突和混合交融。本文旨在探寻张力在周作人散文中的存在形式与美学特征,文章将通过对周作人散文的细读,研究分析张力的主要表现,深入揭示“调和”在其散文张力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张力对散文审美价值的影响。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正文是主体部分,主要分为三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主要阐释周作人散文内在张力的主要表现。在周作人的思想意识和情感世界里,有诸多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的因素冲突抗衡,作为人格的外化,他的散文在思想观念、情感层次和艺术形式上充满了多层次的审美特征,在意义与形式之间形成了富有张力的审美个性,这种从深层态度到外在形式的张力结构使散文获得了巨大的阐释空间和审美空间。第二章旨在研究“调和”这一审美原则在周作人散文张力形成中的作用。中庸主义是周作人的理想和思维方式,调和是他追求中庸时常用的方式、手段与艺术手法。在散文创作中,周作人始终秉持中庸的理念,以人情物理弥补情感与理智之间的裂痕,以自由节制缓解激越漫溢的情感波涛,通过分析调和所起的作用为主线,可以窥见周作人散文含而不露的内在张力和温柔饱绽的美学气质。第三章主要探讨张力对周作人散文审美价值的影响。周作人的散文由于个人思想和人生道路选择上的张力冲突带有“苦”和“涩”,因对人情物理的独特关照和对现实人生张力冲突的规避而富有趣味,也因其鲜明的审美意识与张力的调和融通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在生命体性、自然与社会的交流互动中达到了统一,实现了自我生命张力与艺术作品内在张力的契合无间。他独特的审美要求使散文呈现出一定的艺术张力性和审美完整性,为中国现代散文树立了经典化的范式。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了概括总结,并简要表达了对周作人散文研究的一些展望。

魏丽,林会娟[4](2019)在《2001—2015年周作人与外国文化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1—2015年,周作人与外国文化研究稳步推进、全面展开,逐渐走向成熟。其中,以周作人与日本文化、古希腊文化的研究最为丰硕,蔚为大观。周作人与基督教文化、英国文化的研究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周作人与德国文化、印度文化、俄国文化、韩国文化的研究均有收获。周作人与东欧文化、北欧文化研究,周作人与日本浮世绘研究,周作人与外国文化的总体性研究,未来可期。一、周作人与日本文化关于周作人与日本文化的关系,研究者主要从日本文化对周作人

周晓梅[5](2019)在《从桐城古文到现代散文 ——以桐城派与周作人的古文渊源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在桐城派古文向现代散文的转化过程中,周作人与桐城派的关系尤为重要。考察周作人与桐城派的关系,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二者对于言志文学和载道文学的看法;二是二者之间的散文渊源;三是二者之间是如何过渡的。周作人与桐城派关于言志和载道的看法存在很大的分歧,桐城派主张的是“文以载道”,而周作人推崇言志的文学,这也是周作人批判桐城派的根本原因。但是在具体的创作和理论实践中,周作人的创作一直没有脱离载道文学,桐城派也不自觉地流露出言志的倾向。由于言志和载道关系的复杂性,所以不能将文学彻底区分为言志文学和载道文学,也不可能因此将周作人与桐城派截然对立。从周作人与桐城派的散文渊源来看,桐城派的古文立足于整个古代散文的传统,有着极深厚的古文根基。而不论在思想上,还是表达习惯上,周作人也都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正是在传统文化的“内应”的基础上,周作人才形成了自己的散文风格。因此周作人的散文在艺术追求上与桐城派古文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例如二者都崇尚简单、追求文章的韵味、力求达到平淡自然的散文境界。在文学形态从桐城派代表的古文向周作人代表的现代散文的转换过程中,除了五四运动文学革命带来的颠覆性的变换,桐城派本身也做出了努力:文章义理上的因时而变,在“道”中加入了“经济”和“西学”的内容;在教育上,桐城文人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在由古文向现代散文的转化过程中,有一些既不同于桐城派古文,也不同于现代白话散文,并且在二者之间形成过渡的文体也对整个转化过程发生了作用。具有代表性的有林纾和严复用古文来翻译西学形成的翻译文体,还有梁启超创造的“新文体”。总之,从桐城派古文向现代散文的转化是由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时代的需要、桐城派自身的努力,五四作家的变革等共同导致了散文由古文转向现代化。周作人的散文与桐城派的古文之间有共同的散文渊源,二者的散文观有不谋而合之处,创作出的作品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以周作人为代表的现代白话散文,并没有完全脱离传统古文的影响。

王姝[6](2018)在《徘徊在“人学”与“文学”之间——周作人文学观及其研究的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周作人的文学观充满复杂与矛盾之处,对周作人文学思想的研究,由于多囿于不同的学科立场与学术思路,造成了对其理解的片面性,亦有过于拔高之嫌。只有还原到多学科的语境,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发现周作人"人的文学"观念的实质。周作人以生物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等多学科视角构筑"人学",从"人学"的维度切入"文学",进而讨论"文学"的人道主义、个性主义、无功利性、起源发展、类型类别等诸多问题。然而,也正由于学科的驳杂、逻辑的混同以及价值观的偏离,周作人以"人学"奠基的"文学",充满着从"个体"到"人类"的跳跃、平民立场与贵族精神的矛盾、国民性批判与乡土趣味的矛盾,显示了其在"人学"与"文学"之间的徘徊与动摇。

杨书云[7](2016)在《2014年周作人研究述略》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的周作人研究主要集中在周作人思想观研究、文学观研究、周作人与其他作家的比较研究、周作人作品研究以及史料整理、翻译、批评、影响研究等几个角度。通过对2014年周作人研究的梳理与总结,可以宏观把握2014年周作人研究领域的方向与动态,从而深入且公正地了解周作人其人、其思想、其作品以及其思想史和文学史意义。

阮娟[8](2015)在《世界与现代:世界观念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生成》文中指出本文以“世界观念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生成”为关注对象,考察世界观念形成的内在理路,探讨中国语境下,主体的世界观念与现代性关系、世界观念参与及影响文学现代性的方式与可能。全文的思路与重点是将世界观念的形成放置到具体历史语境中,考察新的观念形态与现代性的内在关联以及与现代性启动之间的前提关系。关注主体接受与理解新世界观念的渐进层次与内涵侧重,探讨不同时期世界观念参与塑造新文学现代性的不同面向,以及带给现代性发展的多向可能。全文共分五个章节,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缘起、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论文的主要思路和内容。第一章主要探讨世界观念的形成以及它与现代启动之间的关系。以传统天下观为参照系,结合世界观念形成过程考察,确定世界观念的表达层次,以及它去中心化、等级化、思维上的横向性、状态上的流变性以及价值上的矛盾性等特征。以此结合对“世界”概念源流的相关考察,了解以“世界”指称新时空的内在性,也从侧面展现了世界与现代的关联。同时,从天下观到世界观,结构上的封闭到开放,思维上的单向辐射到横向平等交流,内在决定了新的世界观念与现代性的内在关联。第二章主要展开世界观念与现代性体验发生关系的探讨。现代性的发生不仅表现在外在的器物、制度的更新上,更在于主体感知现代的不同方式上,现代性体验也是文学现代性的重要部分。世界观念直接参与了体验的现代转化,新的地理时空带来的一系列感受体验,从新奇赞叹到迷茫、失落,是最早的现代性体验。黄遵宪诗歌中大量关于世界及相关感受的描写,细致描摹了世界观念与诗歌现代性体验的互动。第三章对世界观念催生文学现代身份的觉醒做了简单论述。中国现代文学既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对这两重身份的觉醒和认同本身就是文学现代化的重要部分。“世界”的语境是“中国文学”身份觉醒的重要背景,“中国文学”观念的发生与世界观念密不可分;同时,世界文学观念的发生,以整个社会世界意识和观念深化为背景。只有真正接受了现代世界观念,承认其他民族文学的同等地位,对于世界文学的理解和接受才成为可能。对于世界的认识也直接影响了我们对世界文学的想象和期待、理解及表达。下面两章是对世界观念参与影响现代文学观念的探讨。首先对不同时间段国人对世界的理解与侧重做了简单辨析。第四章主要关注“世界”与语言变革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世界意识是语言变革发生的动力和目标之一。与世界其他民族语言发展的比较以及对世界语言发展趋势的判断,是语言要求变革的驱动力之一,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语言变革的方向;其二对于世界的追求和判断引发了世界语的推广与宣传,使得现代语言变革呈现出激进色彩。第五章对世界观念与“人的文学”观确立与建构的关注。从个人成为关注重心,“人的文学”观的确立方面来说,世界意识的强化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以国家为代表的强势话语,使得个人得以摆脱束缚、得到成长。世界主义的氛围也有助于人道主义思想的传播,奠定“人的文学”理论基础;从代表性的周作人“人的文学”观的具体建构来看,其“人的文学”坚持个人本位,却一直有世界人类的立场与追求。正是这种世界和人类色彩使得“人的文学”具有了新理想主义特征,同时暗含着社会改造的诉求,从而内在影响着现代文学的面貌呈现和发展走向。最后余论部分承接着正文内容,简单论述了周作人对文学民间性、地方性的现代整合中世界视野的过滤作用,表明世界观念对现代性的发展、进一步整合的继续参与,以及相关研究的未完待续性。

雷淑艳[9](2014)在《“五四”前期周作人“未来国民”观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五四”前期周作人“未来国民”观念研究为主要内容进行阐释。周作人生活的年代是一个内忧外患的动荡年代。面对当时国家的不堪状况,周作人认为,欲兴国必先兴民,改造国民劣根性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国民自身的改良和进步也需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和配合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只有二者之间形成一种类似“人推动社会进步,社会促进人逐步完善”的良性循环、不断发展的关系,“未来国民”才可能变成现实。所以,周作人在观察研究中,结合先进的科学理论,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未来国民”的相关理论体系。在周作人关于“未来国民”的相关理论中,可以明显发现这一理论存在着致命的缺陷。也是这一缺陷的存在,导致了周作人的“未来国民”在“新村”运动落幕后也被迫宣告破产,随着“五四”热潮的消退也一并消退了。为方便论述,笔者将周作人的“未来国民”的观念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即儿童的培育——建构“未来国民”的基石、成人的觉醒——建构“未来国民”的中流砥柱和“新村”——“未来国民”的实现方式。论文由绪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言部分首先对周作人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逐步构建起自己心目中的未来国民进行简单的陈述。然后系统阐述新时期国内外对周作人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研究价值。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儿童的培育——建构“未来国民”的基石。因为周作人把儿童看作是未来的理想国民,所以重视理想国民储备阶段的儿童培养是塑造理想国民的基础所在。这一章中主要从论述周作人在国民改造方面对于儿童自身重视的背景、其理论的提出及作出的相关努力和重视儿童的原因这三个方面阐释周作人塑造理想国民的理论主张。第二章:成人的觉醒——建构“未来国民”的中流砥柱。本章依旧从周作人“未来国民”观点中“民”的角度进行论述,侧重点是其“成人国民”部分。通过对当时中国“人”缺失现象及危害的描述、周作人针对中国“人荒”现象提出的反抗封建专制思想统治的理论阐述和周作人国民自我觉醒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三个方面,解说了其“未来国民”理论中“人”的自主意识的关键作用。第三章:“新村”——“未来国民”的实现方式。本章重点讨论周作人理想中的有利于人与社会良性发展的社会模式——日本“新村”和其“未来国民”理论观念失败的原因。在社会模式方面,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是周作人在现实社会中对“新村”运行模式的苦苦寻觅以及周作人之所以赞成“新村”模式的原因。其次是对“新村”平和改良社会手段的介绍,并讨论了周作人选择“新村”为自己理想社会模式的原因。在失败原因方面,分别从经济落后和过分依赖人性中的善这两方面进行论述。结语部分梳理周作人“未来国民”观念主张,肯定其积极部分,指出其中欠妥的因素,为当下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一点借鉴。

郑萍[10](2013)在《论周作人的散文文体》文中认为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散文大家,其散文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现代意义。自五四以来,周作人的“美文”提出至今,已近百年,对周作人散文文体的学习研究,逐渐成为专门之学,周作人散文大家的地位也确立于此。可以说,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最具有现代意义的散文家之一,从文体角度展开研究可以更充分地认识其散文文体的独立性和内涵的丰富性。一,周作人阐释过多种散文文体,也创作过多种散文形式,美文、随笔、小品、杂文、笔记等文体都是他努力的对象。从文体概念角度对周作人所述的散文文体做辨析,有利于呈现其散文面貌,理清其散文观念,分析其散文特点。二,周作人的散文文体种类庞杂,形式多样,在创作中,周作人既坚持文体的独立性,使每一种文体形式有着自我的核心审美取向。但他在强调散文的独立性,净化散文文体的同时,又努力在散文文体中寻找突破的途径,使散文各体之间互相融合。三,周作人散文呈现出诗学特征。诗学特征是周作人是凭借语言符号所搭建的文体样式,周作人散文文体就是一个由“言”到“象”再到“意”的过程。当然这一过程并不是简单的由外而内,或者由内而外的过程,其文体的建构由语言经由意象到达意蕴,这是一个水乳交融的过程。四,周作人散文文体是其思想和心灵的折射。通过对周作人文体生成方式和表达方式的分析,诠释文体的信息系统,使周作人文学思想生成过程以不断自我辩证的方式进一步呈现出来,在动态的展示中,我们可透视周作人散文文体丰富性和统一性。总之,周作人一生钟情散文文体创作,却并不拘泥于某一种散文体式,他一生致力于散文创作,对现代散文的开拓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现代散文领域,他无疑是一位文体开拓者,他的作品具备了较稳定的个人创作特色与规范。而这种个人创作的特色和规范,扩大开来看,甚至形成了一个时代的风格。他在散文的写作中不断实践着创作与探索的道路。

二、论周作人“五四”时期的文学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周作人“五四”时期的文学观(论文提纲范文)

(1)论1920年代周作人对蔼理斯的接受与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背景及现状
    二 选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上篇:遮蔽与选择——周作人的自我建构
    一、周作人的蔼理斯阅读史略述
        (一)1906——1922年:潜在的接受期
        (二)1922年以后:有意的选择期
    二、为何是性?——冲破身心的双重撒提
        (一)反抗身体的道德化
        (二)唤起“为女”的自觉
    三、何以为杂?——调和思想的利器
        (一)名不副实的中庸
        (二)“冲突之哲学”
下篇:融合与转化——中国的蔼理斯
    一、“科学”与“道德”的纠缠
        (一)“没有上帝的基督教”:科学拥趸与国民再造
        (二)“克己复礼为仁”:科学道德化的启蒙路径
    二、“功用”与“艺术”的平衡
        (一)“情绪的体操”:文学情感本质的确认
        (二)从“人类性”到“人类之一”:个性的发现
    三、“革命”与“颓废”的调适
        (一)耽溺:主体存在方式的生成
        (二)净观:过渡时代保身的盾牌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2)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2.1 周作人文学思想研究现状
        1.2.2 李光洙文学思想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 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第2章 人生经历与文学道路
    2.1 不同国情背景与人生经历
        2.1.1 早年经历与文学萌芽
        2.1.2 留学经历与文学创作
    2.2 文学思想的取向与转折
        2.2.1 时代弄潮儿与落伍者
        2.2.2 命运安排与文学转折
    2.3 文学人生的非凡经历
        2.3.1 相似的文学人生
        2.3.2 相异的文学人生
第3章 人的文学与情的文学
    3.1 人道与启蒙的文学思想
        3.1.1 “人的文学”思想
        3.1.2 “情的文学”思想
        3.1.3 “人”与“情”文学的融通
    3.2 理想主义文学与新文明的憧憬
        3.2.1 理想主义文学的传播与介绍
        3.2.2 构建“人的生活”的理想文学
        3.2.3 向往“新文明生活”的文学表现
    3.3 人的文学与情的文学的异同与呼应
        3.3.1 东亚新文学上的互补互衬
        3.3.2 新文明理想的相同相异
第4章 博爱的文学与人道的文学
    4.1 “博爱”精神与人道思想的体认
        4.1.1 基督教的认识路径及体认
        4.1.2 寻找“自己信仰”的文学追求
    4.2 “博爱”精神与人道思想的文学表现
        4.2.1 文学与宗教的关联
        4.2.2 《圣经》文学的借鉴
    4.3 博爱与人道文学的相似与异同
        4.3.1 博爱与人道文学的相同相似
        4.3.2 博爱与人道文学的相背相异
第5章 个人文学与民族文学
    5.1 个人与民族相纠葛的文学
        5.1.1 “为个人”与“为民族”的文学
        5.1.2 “个人”与“民族”的文学表现
    5.2 “宽容”与“平常”的文学
        5.2.1 “个人自由”与“民族改造”
        5.2.2 超然性与平常性的文学表现
    5.3 文学个人取向与民族取向的对比
        5.3.1 个人文学与民族文学的相生相克
        5.3.2 宽容文学与平常文学的相反相成
第6章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的价值维度
    6.1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的时代维度
        6.1.1 时代催生新文学命题
        6.1.2 时代塑造新文学先驱
    6.2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的社会维度
        6.2.1 文学反映社会风貌
        6.2.2 文学担当社会启蒙功能
    6.3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的内在价值维度
        6.3.1 新文体与国语表达的民族式样
        6.3.2 文学艺术表现的融合性与独特性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论周作人散文的内在张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 关于周作人散文研究
        (二) 关于周作人散文内在张力的研究
第一章 周作人散文内在张力的主要表现
    第一节 意义张力
        一、历史理性与传统情结
        二、出世与入世
        三、平淡与深切
    第二节 形式张力
        一、语体: 语言的杂糅
        二、修辞: 幽默的反讽
        三、结构: 整饬的散漫
第二章 “调和”在周作人散文张力形成中的作用
    第一节 周作人的“调和论”
        一、调和目的——中庸理念
        二、中庸主义的革新与重构
    第二节 人情物理之于调和
        一、文学创作与人情物理
        二、人情物理在调和张力中的作用
    第三节 自由节制之于调和
        一、情感表现与自由节制
        二、自由节制在调和张力中的作用
第三章 张力对周作人散文审美价值的影响
    第一节 情感体验: 情理冲突中的苦涩
        一、苦涩的人生体验
        二、作为审美理想的苦涩
    第二节 审美追求: 俗世生活中的趣味
    第三节 审美体验: 内感外物的契合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2001—2015年周作人与外国文化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 周作人与日本文化
    1. 日本文化对周作人的影响
    2. 周作人的日本文化研究及其局限性
    3. 周作人与日本文学家、思想家
        (1) 周作人与柳田国男。
        (2) 周作人与竹内好。
        (3) 周作人与吉田兼好。
        (4) 周作人与厨川白村。
        (5) 周作人与永井荷风。
        (6) 周作人与夏目漱石。
    4. 周作人与日本文学
    5. 周作人的日语观
二、 周作人与古希腊文化
    1. 古希腊文化对周作人的影响
    2. 周作人与古希腊文学
三、 周作人与基督教文化
四、 周作人与英国文化
    1. 周作人与英国文学家、思想家
        (1) 周作人与蔼理斯。
        (2) 周作人与斯威夫特。
        (3) 周作人与雪莱。
    2. 英国文学对周作人的影响
五、 周作人与德国文化
六、 周作人与印度文化
七、 周作人与俄国文化
八、 周作人与韩国文化
九、 问题与建议

(5)从桐城古文到现代散文 ——以桐城派与周作人的古文渊源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意义
    研究现状
第一章 言志与载道
    第一节 周作人的“载道”文学
        一、1937 之前:俄国人道主义和英美自由主义
        二、1937 之后:对传统的回归
    第二节 桐城派的“言志”文学
        一、将古文视作一门独立的艺术
        二、立诚求真:强调作家的个性
        三、传志散文的创作
    第三节 “言志”与“载道”的关系之辨
第二章 周作人与桐城派的散文渊源
    第一节 对传统文学的溯源
        一、桐城派散文的来源
        二、周作人对晚明小品文与六朝文的推崇
    第二节 周作人散文的“内应”
        一、儒释道的杂糅与调和
        二、对文言的依赖
    第三节 周作人散文与桐城派古文的异曲同工
        一、尚简
        二、韵味
        三、平淡自然
第三章 从古文到现代散文的过渡
    第一节 桐城派因时而变
        一、“经济”与“西学”
        二、桐城后人在北大
    第二节 在古文与现代散文之间
        一、林纾与严复:以古文翻译西学
        二、梁启超与“新文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2014年周作人研究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周作人的思想观研究
二、周作人的文学观研究
三、有关周作人的比较研究
四、周作人作品及其批评理念研究
五、有关周作人的史料研究
六、周作人翻译与影响接受研究
七、周作人研究专着

(8)世界与现代:世界观念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缘起
    0.2 研究现状
    0.3 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
1. “世界”观念的形成与现代性的启动
    1.1 古典视阈中的“世界”与“天下”
        1.1.1 “世界”概念的缘起
        1.1.2 “世界”的内涵
        1.1.3 “天下”与“旧世界”
    1.2 “咄哉世界之外复有新世界”
        1.2.1 新世界的地理空间维度
        1.2.2 世界观的现实政治维度
        1.2.3 世界观的文化维度
    1.3 “开眼看世界”与现代的可能
2. 世界观念与现代性体验的生成
    2.1 “世界”与体验的现代转换
        2.1.1 现代体验之于现代文学
        2.1.2 世界观念与现代性体验
    2.2 黄遵宪诗歌中的“世界意识”与“现代体验”
        2.2.1 黄遵宪诗歌中的“新世界”
        2.2.2 黄遵宪诗歌中的“世界”与现代体验
3. 世界观念与文学现代身份的觉醒与确立
    3.1 现代身份的觉醒与现代性的发生
        3.1.1 “中国文学”身份的觉醒与现代性一个面向的开启
        3.1.2 “世界文学”身份确认与现代文学的发生
    3.2 世界观念与文学现代身份的确立
        3.2.1 “世界”语境与“中国文学”的发生与接受
        3.2.2 世界观念与中国世界文学观的发生与发展
4. “世界”与现代文学观念的发生与建构(上)
    4.1 “世界”的意义层次与知识分子对“世界”理解及侧重转变
    4.2 世界观念与现代语言观的变革
        4.2.1 “世界”与现代语言变革的发生
        4.2.2 “世界”与语言变革的动力及取向选择
        4.2.3 “世界”与语言变革的激进呈现
5. 世界观念与现代文学观念的发生与建构(下)
    5.1 世界观念与“人的文学”观的确立
        5.1.1 “世界”与“个人”话语的释放
        5.1.2 “世界”与人道主义思想的传播
    5.2 “世界”与周作人“人的文学”观之建构及影响
        5.2.1 周作人“人的文学”中的“人类”与“世界”
        5.2.2 “世界”、“人类”意识于“人的文学”之影响
结论:世界观念与五四文学现代性的多样整合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9)“五四”前期周作人“未来国民”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 周作人“未来国民”观念的简要阐述
    二、 新时期周作人“未来国民”观念研究概况
第一章 儿童的培育——建构“未来国民”的基石
    第一节 儿童的缺失与发现
        一、 “五四”对儿童缺失之反思
        二、 周作人对儿童缺失问题的态度
    第二节 “救救孩子”——周作人的儿童培育观
        一、 儿童是独立存在的“人”
        二、 儿童独具的发展特征
        三、 对儿童文学的要求
    第三节 社会根植于儿童
第二章 成人的觉醒——建构“未来国民”的中流砥柱
    第一节 “我”之被埋没
        一、 女性的缺失
        二、 男性的缺失
    第二节 “我是我自己”的呐喊
        一、 “人的文学”
        二、 “平民”之文学
    第三节 “人”之觉醒,社会之福音
第三章 “新村”——“未来国民”的实现方式
    第一节 现实中的理想寻觅——“新村”
        一、 “新村”中的劳动
        二、 “新村”个性自由的内在生活
    第二节 “新村”改造的和平手段
    第三节 理想模式之悖论
        一 匮乏的物质生活
        二 对人性善的过度依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论周作人的散文文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周作人散文文体研究
第一章 周作人散文文体概念辨析
    第一节 美文
        一、美文的界定
        二、美文和论文
    第二节 随笔
        一、随笔产生的背景和生成状况
        二、周作人随笔的类型
    第三节 小品文
        一、小品文的两个视角
        二、周作人小品散文类型
    第四节 读书录和笔记
    第五节 杂文
        一、早期的战斗杂文
        二、杂体文概念
第二章 周作人散文文体特点
    第一节 文体的辨体与破体:统一的驳杂
        一、文体的自觉与夹杂
        二、散文创作的融合
    第二节 文体内部的兼容并包:整饬的散漫
        一、语言组合、句子编排的杂糅化
        二、段落结构组合的随意性
        三、叙事方式的多样化
    第三节 文体的形态:有意味的形式
        一、议论体
        二、记叙、抒情体
        三、文抄体
第三章 周作人散文的诗学特征
    第一节 意象:文本的营构方式
    第二节 诗性:文本内在的生气
        一、日常生活中的诗韵
        二、追怀生命的哀感
        三、天地万物的谐和
    第三节 文气:文本的味外之旨
第四章 文体是其思想和心灵的折射
    第一节 散文的思想基础:人的文学
    第二节 散文的价值标准:人情物理
    第三节 散文的审美理想:中庸之美
    第四节 生命之喻:从思想到文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论周作人“五四”时期的文学观(论文参考文献)

  • [1]论1920年代周作人对蔼理斯的接受与转化[D]. 关琳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D]. 崔京宪. 辽宁大学, 2020(01)
  • [3]论周作人散文的内在张力[D]. 赵国霞.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4]2001—2015年周作人与外国文化研究综述[J]. 魏丽,林会娟. 上海鲁迅研究, 2019(03)
  • [5]从桐城古文到现代散文 ——以桐城派与周作人的古文渊源为中心[D]. 周晓梅. 河南大学, 2019(01)
  • [6]徘徊在“人学”与“文学”之间——周作人文学观及其研究的反思[J]. 王姝. 中国文学批评, 2018(04)
  • [7]2014年周作人研究述略[J]. 杨书云.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 [8]世界与现代:世界观念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生成[D]. 阮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9]“五四”前期周作人“未来国民”观念研究[D]. 雷淑艳. 河南大学, 2014(02)
  • [10]论周作人的散文文体[D]. 郑萍.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论“五四”时期周作人的文学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