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X比N还N”句式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温宝莹,张露雨[1](2019)在《“X比Y还W”句式两种功能的焦点表现》文中指出本文主要考察比字句中"X比Y还W"句式在表示比较和比拟时的重音和焦点表现,同时还考察了"X比N还N"这一特殊句式的焦点情况。通过语音实验,分别从音高、音长和音强等方面考察了三组句式的韵律分布模式,探求了其焦点和重音的不同表现。结果表明,此句式表比较时,比较项"X"和副词"还"都重读,是宽焦点,"还"是一般增量用法;此句式表比拟时,被比较项"Y"重读,是窄焦点,"还"是元语增量用法,不重读;特殊句式"X比N还N"中,"还"虽然是元语增量的用法,但是它仍然重读,是为了凸显第二个"N"是第一个"N"特点、细节的体现。
江艳艳[2](2020)在《“比N更N”构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该研究从认知构式语法的角度,对前人研究较少的"比N更N"结构进行了深入阐述,开创性地认为其具有独立的构式身份,并重点论述了"比N更N"构式的构式义、"N"的特征及构式的理据性,说明构式语法对于汉语新型构式的可操作性及解释力。
黎藜[3](2019)在《“X比N还N”构式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X比N还N”结构(如:“小王比木头还木头”)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偏离常规的“比”字句,同一个名词在“比”和“还”后重复出现,副词“还”修饰后“N”。通过对收集的语料进行整理研究后发现,“X比N还N”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语言现象。“X比N还N”结构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但是,目前尚未有学者从构式角度研究“X比N还N”的对外汉语教学。本文以前贤研究成果为基础,以构式等理论为指导,尝试从构式的角度分析“X比N还N”的构式义,并划分语块,组成语块链;归纳教学流程;提出具体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构式“X比N还N”的对外汉语教学有所帮助。论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1章是绪论。介绍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整合学界对“X比N还N”的研究成果及理论基础。并简述研究对象、方法及语料来源。第2章分析构式“X比N还N”,先判定构式,再分析构式义和内部语义配置,并划分语块,得出语块链。第3章是“X比N还N”的教学启示。先论述了有关“X比N还N”在教材编排、语法等级大纲,本体研究等方面对教学的启示,再归纳出教学流程。第4章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实践,得出有意义的教学反馈,最后是教师反思和教学建议。第5章是结语。总结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并提出不足,对将来进一步的研究进行展望。
田煜[4](2019)在《现代汉语比较句研究及其二语教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以现代汉语比较句为研究对象,以本体研究为主,附带考察比较句的对外汉语教学情况。全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总结比较句研究现状,分析归纳比较句现有研究成果和不足,明确本文的研究思路、语料来源及符号使用。第二章:明确比较句定义及其构成成分,并对构成成分进行探讨。比较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比较句只要句子表比较义即可;本文则从狭义角度来对比较句进行界定,认为比较句是指能够表明比较意义、由比较标记及其他比较参项构成的句子。比较句主要包括比较主体、比较基准、比较标记、比较点、比较结果五个构成成分,其中比较基准、比较标记和比较结果是比较句的基本构成成分。结合语料对构成成分的特征进行分析,明确各构成成分的特点。第三章:考察比较句的类型和句式的使用情况。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将比较分为“质”的比较和“度”的比较两种类型。由于“度”的比较较为常见,因此本章从意义角度和形式意义相结合的角度来重新对其分类。意义角度的分类除了传统的平比、差比、极比等类型以外,还增加了递比类型;同时根据比较是否实际进行将比较句分为据实比较和虚拟比较两种类型。形式和意义相结合角度的分类主要表现为对句式典型程度的分类。根据句式的典型程度的高低,我们将比较句分为核心句式和边缘句式两种类型。另外,对各句式在不同语体中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明确各句式的使用频率及分布特点并对各句式的用法进行总结。第四章:讨论比较句的肯定和否定形式。通过考察我们发现比较句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现象,否定句式的数量和句式的自身特点是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根据否定后句子意义是否需要其他成分补足将否定句式分为有标否定和无标否定两类。同时总结各构成成分在否定时的先后顺序,认为否定时大体遵循“比较结果>比较点>比较基准>比较主体”(“>”为“优先于”的意思)这一顺序。第五章:对“像……一样”句式进行个案考察。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文比较句的定义,提出了判定“像……一样”句式表比较的五个标准:相似度标准、比较基准是否特指、比较基准是否具有典型特征、“一样”后是否出现比较点和“一样”意义的虚实。对“像……一样”句式的两种具体形式“X像Y一样”和“像Y一样X”的特点进行探讨并进行对比考察,发现两种句式在形式、意义和功能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别。第六章:对“不比”句进行个案考察。“不比”在句中出现时,或以动词形式出现,或以短语形式出现。以动词形式出现时,“不比”主要表低于义和不同义;以短语形式出现时,“不比”本身并无意义,“不比”句可以表等同义、高于义或者极比义。“不比”句表不同义时,比较对象通常是两种具体行为且位置较为固定,比较点直接出现在句中的情况较为少见,通常需要根据语境中的客观描述性成分推知。第七章:对“一 X比一 X”句式进行个案考察。“一 X比一 X”结构在使用时既可以表周遍义,也可以表递比义,两种用法除了在时间范畴上有所不同以外,还可以通过比较是否客观存在以及形义角度来进行区分。“一 X比一 X”句式表递比义时具有较强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比较对象通常只有一个且比较结果难以明确。虽然“一X比一X”句式表比较时常常可以与“越来越X”句式互相替换,但在形式、意义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区别。第八章:对比较句的二语习得情况进行考察并提出教学建议。首先,我们从教材、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来对二语习得情况进行考察,教材考察主要表现为对《汉语教程》和《发展汉语》两套教材的分析;教师访谈主要围绕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学生习得情况调查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其次,在句式的本体使用情况、二语习得情况以及各类对外汉语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比较句式进行重新选取和分级。最后,对教材、教师和学习者提出建议,认为教材应更具科学性和趣味性,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学习者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第九章:本文结语。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进行总结并提出研究展望。
史欣艳[5](2019)在《韩汉语差比范畴对比研究》文中指出比较是人类的一种思维过程和方法,体现在语言中即表现为比较范畴。比较范畴中的差比范畴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同时差比句也是语言类型学家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考察前贤研究可知,韩汉语学界对差比范畴、差比句的研究呈现出不均衡的现象。有关汉语差比范畴、差比句的研究中,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取得了显着的成果,呈现出描写细致、解释深入、角度多样的研究趋势。相对来说,韩语差比句的研究则较为薄弱。关于韩汉语差比范畴、差比句的对比研究,学界学者们虽也有所涉及,但是大部分研究都集中于差比句肯定形式的对比研究,差比句否定形式的对比研究涉及较少,导致对比研究的内容不均衡。因此进行韩汉语对比研究,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起一个适用于韩汉语对比研究的框架。一般来说,从语义功能出发来界定一个范畴可以摆脱单纯从形式出发进行语言对比的局限性。以原型范畴为理论基础确立了韩汉语差比语义范畴,以期对韩汉语中差比语义的编码方式和语义特征进行全面细致的对比研究。本研究讨论涉及到的主要内容有韩汉语差比范畴中优比范畴和次比范畴的句法语义特征,韩汉语比较句的不对称现象,差比范畴比较标记和语序问题等。论文得出的结论主要如下:(1)韩汉差比范畴的语义基础为[+可比性][+同类比较][+差异性][+程度/数量变化],只有同时满足这四个语义条件的句式才能进入差比范畴。差比语义的编码方式有三种:句法型手段、词汇型手段和纯语序手段。汉语同时具备这三种差比语义的编码手段,但韩语中并不具备纯语序手段。在原型范畴理论的指导下将差比范畴划分为了优比范畴和次比范畴这两个下位次范畴。(2)韩汉语优比句都具有四个基本的类型参项即比较主体、比较基准、比较标记和比较结果。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汉语优比句的比较项既可以由体词性成分充当也可以由谓词性成分充当,而韩语优比句的比较项只能由体词性成分充当。比较项在语义方面都可以表示他比义和自比义、同一认知域义和不同认知域义,两者在语义方面存在着共性,这说明两个民族在对构成比较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认知上存在共性。(3)优比句最重要的语义特征是[+程度/数量变化],量变的语义特征主要是通过比较结果项来体现。在汉语中,动词性成分、形容词性成分可以充当比较结果,韩语中除了动词性成分、形容词性成分外,名词也可以充当比较结果。韩汉语优比句充当比较结果项的形容词前都可以出现表微量的程度副词和表高量的程度副词。韩语形容词比较结果项前的程度差异成分主要由具体的数值名词来充当,作句子的状语;汉语中主要由具体或模糊数值名词作程度差异成分,充当句子的补语。(4)韩汉语优比句中数量动词、心理动词和一般动词都可以充当比较结果,但会受到较多语义方面的限制。韩汉语优比句中数量动词都不能以光杆形式出现,要添加表示数量差异的表达。汉语中表达差异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在数量动词后加数词或数量短语;二是在数量动词后加时体动词“了”。韩语中主要是通过在数量动词前加数词、数量短语或副词来表达具体差异。汉语优比句中,副词“更/还”一般不能出现在数量动词前,而韩语优比句中“(?)”可以出现在数量动词前。当韩汉语心理动词充当比较结果时,其后必须加宾语,其前可以出现程度副词“更/还”或“(?)”汉语优比句中。一般动词若要充当比较结果,通常有四种实现途径,形容词+动词;助动词+动词;动词+非定量形容词;有+抽象名词;在韩语中主要有三种实现途径,副词+动词;动词+惯用型;抽象名词+(?)。(5)韩语优比句中满足一定语义特征的名词也可以充当比较结果。研究中总结了三类语义特征,分别是同时满足[+程度性]、[+方位]语义特征的方位名词;同时满足[+程度性]、[+人]、[+可测]的名词,如“(?)/(?)/(?)/(?)”等;同时满足[+程度性][+属性]的名词,主要是“抽象名词+(?)”的派生词。汉语中不存在由名词充当比较结果并表达差比语义的优比句。(6)韩汉语次比句在句法形式上存在的最为明显的差异为否定词附加在不同的成分上。在“没有”句中,谓语成分前后不能出现程度副词和程度差异成分,这主要是受语义对句法结构制约作用的影响。研究认为当比较结果项由形容词充当的“X(?)Y(?)Z(?)(?)”型次比句和汉语“X没有YZ”句可以形成对应关系,两者在语义上存在共性,都可以表达“不及”语义,并且两者的语用义都具有表达因没有达到某个基准的程度而感到惋惜可惜的感情色彩。(7)从比较结果项添加附属成分的不对称性、形容词比较结果语义倾向的不对称性、差比句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的形式语义不对称性三个方面进行了韩汉语比较句对比研究,发现两种语言在这些不对称性方面都体现出共性。(8)韩语差比句中基准短语的语序相对于汉语差比句来说较为自由。汉语差比句不能拿谓语或谓语的一部分作为比较主体与比较基准展开对比,但在韩语中,宾语成分可以充当比较主语与比较基准展开对比。
葛平平[6](2019)在《主观化与构式化的双向互动关系——以情态标记“还”的语义演变与构式发展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主观化在主观性维度上统摄语法化和构式化。汉语中情态范畴的主观性特征最为凸显,可表达说话者的主观认识或判断。情态量作为语言情态系统中九个次范畴之一,服务于陈述类成分,侧重凸显语用主观性。情态标记"还"从动作范畴历经语法化演变至情态范畴,表明情态系统次范畴之间和同一情态次范畴之内具有单向演变倾向。"还"的语义演变过程伴随着主观化,主观化反作用于其句法功能,产生反预期义"还N呢"和超预期义"X比N还N"两类构式,而构式化过程则进一步强化句法形式的主观性。因此,主观化和构式化是双向互动之关系,构式化是主观化的重要语法途径之一。
倪曙光[7](2017)在《“更”“还”“再”在比较句中的句法、语义、语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更”“还”“再”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三个副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使用时会出现多种句式和语义。本文通过考察大量的语料,发现“更”“还”“再”这三个副词在比较句中使用时,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性。本文利用北京大学汉语语料库、国家语委语料库和BCC语料库,采用定性与定量、个案与系统、统计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把它们分别放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上考察,来探讨它们在比较句中的用法。从句法平面看,“更”在比较句中主要有七种句法构型模式,“还”在比较句中主要有七种句法构型模式,“再”在比较句中主要有四种句法构型模式,分析了“更”“还”“再”都能进入的句式和某一个或者某两个副词单独进入的句式。从语义平面看,“更”字比较句主要有三种语义特征:程度加深义、语义预设义、比拟义;“还”字比较句主要有四种语义特征:程度加深义、比拟义、主观义、超出预期义;“再”字比较句主要有两种语义特征:程度加深义和假设义。它们共同具有的语义特征是“程度加深义”。从语用平面看,“更”“还”“再”在比较句中主要是对句类的选择和对重音的选择的不同,呈现不同的语用特征。当重音落在比较客体上,句子是将比较客体作为参照标准,说明比较主体的性状和属性,此时句子语义表达的更多是比拟义;当重音落在“更”“还”“再”上,句子是将比较主体与比较客体作比较,说明两者在性状和属性上的不同,此时句子语义表达的更多是比较义。
滕云[8](2017)在《“X比Y还W”句式研究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X比Y还W"句式是汉语学界长期关注的语法热点。本文从句法、语义、语用等角度梳理了学界相关研究成果,并指出了该句式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王伟[9](2016)在《X比N还N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浅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界对句式X比N还N的研究大部分从修辞角度。对比句式X比Y还W,运用变换分析和对比方法研究,X比N还N的肯定形式中,其表示比较、比拟、语用三方面的作用,词性发生变化,语句的重音落点不同,所使用的修饰词不同,一旦加入尾音"了",情感会发生变化。句式的否定形式只能用在话语结构中才能观察到其语用意义,并且一般用于假设句中。
王瑶[10](2015)在《浅析“X比N还N”句式的主观性》文中认为"X比N还N"句式具有极强的主观性。说话人使用"X比N还N"句式表述某一命题的同时,自己的认识、视角和情感也表现出来。本文运用语言的主观性理论,深入分析该句式的主观性。
二、“X比N还N”句式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X比N还N”句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比N更N”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何谓比N更N构式 |
二、“比N更N”构式义 |
三、“比N更N”构式中的N |
(1)具有典型属性特征的指人名词 |
(2)具有强式属性特征的指物名词 |
(3)具有典型属性的时间名词 |
四、构式“比N更N”的理据性 |
结语 |
(3)“X比N还N”构式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语料来源 |
2 “X比N还N”构式分析 |
2.1 “X比 N还 N”的构式判定 |
2.2 “X比 N还 N”的构式义分析 |
2.3 “X比 N还 N”的语义配置 |
2.4 “X比 N还 N”的语块划分、语块链组成 |
3 “X比N还N”对教学的启示 |
3.1 “比”字句教材编排对教学的启示 |
3.2 HSK语法等级大纲对教学的启示 |
3.3 本体研究对教学的启示 |
3.4 “构式-语块”教学法对教学的启示 |
3.5 “X比 N还 N”的教学流程 |
4 “X比N还N”的教学方案 |
4.1 教案设计 |
4.2“X比 N还 N”教学实验 |
4.3 教学反馈 |
4.4 教学反思与建议 |
5 结语 |
5.1 主要工作 |
5.2 创新之处 |
5.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问卷调查表 |
(4)现代汉语比较句研究及其二语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现状 |
1.2.1 本体研究成果概述 |
1.2.2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成果概述 |
1.3 研究思路 |
1.4 两点说明 |
第二章 比较句的界定及构成成分 |
2.1 比较句的界定 |
2.1.1 相关概念说明 |
2.1.2 比较句的定义 |
2.1.3 比较句式的确定 |
2.2 比较句的构成成分 |
2.2.1 构成成分的确定 |
2.2.2 比较对象 |
2.2.3 比较标记 |
2.2.4 比较点 |
2.2.5 比较结果 |
第三章 比较句的分类与使用情况 |
3.1 已有研究概述 |
3.2 意义角度的分类 |
3.2.1 传统角度分类 |
3.2.2 虚实角度分类 |
3.3 形式意义相结合角度的分类 |
3.4 使用情况和基本用法 |
3.4.1 比较句式的使用情况 |
3.4.2 比较句式的基本用法 |
第四章 比较句的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 |
4.1 比较句的肯定句式和否定句式 |
4.2 平比句的肯定否定形式考察 |
4.3 差比句的肯定否定形式考察 |
4.4 极比句的肯定否定形式考察 |
4.5 递比句的肯定否定形式考察 |
4.6 相关问题研究 |
4.6.1 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分析 |
4.6.2 否定形式的有标和无标问题 |
第五章 个案一:“像……一样”比较句式 |
5.1 已有研究概述 |
5.2 范围界定 |
5.2.1 句子本身不表比较义 |
5.2.2 句子用法存在争议 |
5.3 “像……一样”句式考察 |
5.3.1 “X像Y一样”句式 |
5.3.2 “像Y一样X”句式 |
5.3.3 “X像Y一样”句式和“像Y一样X”句式的关系 |
第六章 个案二:“不比”句 |
6.1 已有研究概述 |
6.2 “不比”句的表义情况 |
6.2.1 “不比”用法类型 |
6.2.2 “不比”以动词形式出现的表义情况 |
6.2.3 “不比”以短语形式出现的表义情况 |
6.3 表不同义的“不比”句 |
第七章 个案三:“一X比一X……”比较句式 |
7.1 已有研究概述 |
7.2 “一X比一X”句式表递比义和表周遍义的区分 |
7.3 “一X比一X”句式特征 |
7.4 “一X比一X”句式和“越来越X”句式比较 |
7.4.1 “一X比一X”句式和“越来越X”句式共同点 |
7.4.2 “一X比一X”句式和“越来越X”句式不同点 |
第八章 比较句的二语习得及教学建议 |
8.1 比较句二语习得情况考察 |
8.1.1 教材分析 |
8.1.2 教师访谈 |
8.1.3 学生习得情况 |
8.2 比较句式的选取和分级 |
8.2.1 比较句式的选取 |
8.2.2 比较句式的分级 |
8.3 比较句教学建议 |
8.3.1 教材要提升科学性和趣味性 |
8.3.2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 |
8.3.3 学习者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 |
第九章 结语 |
9.1 全文总结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韩汉语差比范畴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文献回顾 |
1.2.1 汉语差比范畴的研究现状 |
1.2.2 韩语差比范畴的研究现状 |
1.2.3 韩汉差比范畴对比研究现状 |
1.2.4 韩汉语差比范畴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理论基础 |
1.5.1 范畴化理论 |
1.5.2 象似性原则 |
1.6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差比范畴的界定及编码手段 |
2.1 差比关系的界定 |
2.1.1 传统语法的定义 |
2.1.2 语言类型学对差比关系的界定 |
2.2 差比范畴的语义基础 |
2.2.1 比较项可比性 |
2.2.2 同类比较 |
2.2.3 差异性 |
2.2.4 程度/数量变化义 |
2.3 差比语义的编码手段及典型句式 |
2.4 本文对差比范畴的界定及研究对象 |
第三章 韩汉语优比句的句法语义对比 |
3.1 优比句类型参项的表现形式及句法表现 |
3.2 韩汉语优比句比较项的句法特征对比 |
3.2.1 汉语优比句比较项的句法特征 |
3.2.2 韩语优比句比较项的句法特征 |
3.2.3 韩汉语优比句比较项句法特征对比 |
3.3 韩汉语优比句比较项的语义特征对比 |
3.3.1 自比义和他比义 |
3.3.2 同一认知域义和不同认知域义 |
3.4 韩汉语优比句比较结果句法特征对比 |
3.4.1 形容词充当比较结果 |
3.4.2 动词性成分充当比较结果 |
3.4.3 名词充当比较结果 |
3.5 韩汉语优比句比较结果的语义特征 |
3.5.1 一般比较义 |
3.5.2 强化比较义 |
第四章 韩汉语次比句的句法语义对比 |
4.1 汉语次比句的编码方式 |
4.1.1 “没有”句的句法形式 |
4.1.2 “没有”句的语义特征 |
4.2 韩语次比句的编码方式 |
4.2.1 “望”型次比句的句法语义 |
4.2.2 “-(?)-(?)”型次比句的句法语义 |
4.2.3 “-(?)-(?)”型次比句句法语义 |
4.3 韩汉语次比句对比研究 |
4.4 韩汉语比较句肯定否定形式不对称现象分析 |
4.4.1 比较结果项添加附属成分的不对称性 |
4.4.2 形容词比较结果语义倾向的不对称性 |
4.4.3 差比句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的形式语义不对称性 |
第五章 韩汉语差比标记及语序的类型学考察 |
5.1 韩汉语差比标记类型对比 |
5.1.1 汉语差比标记来源 |
5.1.2 韩语差比标记的来源 |
5.2 韩汉语差比句语序对比 |
5.3 韩汉语差比句的类型学特点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之处及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主观化与构式化的双向互动关系——以情态标记“还”的语义演变与构式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二、主观化、构式化与情态范畴 |
(一) 主观性与主观化 |
(二) 主观化与情态范畴 |
(三) 语法化、主观化与构式化 |
三、情态标记“还”的语法化和主观化 |
(一) 动作范畴 (返回义→交还义) |
(二) 情态范畴 |
1.情态量:频度 (高频性) →程度 (强程度) |
2.语气:赞叹、出乎意料 |
3.语气:质疑→否定 |
(三) 语义演变连续统与共变特征 |
1.语义演变连续统 |
2.共变特征 |
四、主观化与构式化的双向互动关系 |
(一) 基本句式 |
1.“还是N呢”句式 |
2.“X比Y还+P (呢) ”句式 |
(二) 构式化 |
1.反预期义:还N呢 |
2.超预期义:X比N还A/N |
(三) 语境构式与孤立构式 |
五、构成化过程动因分析 |
(一) 强主观性表达需要 |
(二) 语言的补偿机制作用 |
(三) 语言的工具性本质 |
六、结 论 |
(7)“更”“还”“再”在比较句中的句法、语义、语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选题缘由 |
0.2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0.2.1“更”“还”“再”的研究现状 |
0.2.2“更”“还”“再”的研究意义 |
0.3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0.3.1 研究方法 |
0.3.2 语料来源 |
0.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0.4.1 研究难点 |
0.4.2 创新点 |
第一章“更”“还”“再”在比较句中的句法研究 |
1.1“更”的句法研究 |
1.1.1“更”+形容词 |
1.1.2“更”+形容词/动词+数量短语 |
1.1.3“更”+形容词/动词+了 |
1.1.4“更”+不/没有+形容词/动词/名词 |
1.1.5“更”+动宾短语 |
1.1.6(再)没有比……“更”……了 |
1.1.7 动词+得+“更”+形容词(“更”+动/形+得+ |
1.2“还”的句法研究 |
1.2.1 名词+“还”+名词 |
1.2.2“还”+动词 |
1.2.3“还”+形容词 |
1.2.4“还”+动/形+数量短语 |
1.2.5“还”+不/没/不如 |
1.2.6“还”+要+ |
1.2.7“还”+动+得+形/动 |
1.3“再”的句法研究 |
1.3.1 没有比+……+“再”+形/副+了 |
1.3.2“再”+动/形+数量短语 |
1.3.3“再”+动词+ |
1.3.4“再”+形容词/副词+ |
1.4“更”“还”“再”句法的对比研究 |
1.4.1“更”“还”“再”都能进入的句式 |
1.4.2“更”“还”“再”单独进入的句式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更”“还”“再”在比较句中的语义研究 |
2.1“更”的语义研究 |
2.1.1 程度加深义 |
2.1.2 语义预设义 |
2.1.3 比拟义 |
2.2“还”的语义研究 |
2.2.1 程度加深义 |
2.2.2 比拟义 |
2.2.3 主观义 |
2.2.4 超出预期义 |
2.3“再”的语义研究 |
2.3.1 程度加深义 |
2.3.2 假设义 |
2.4“更”“还”“再”语义的对比研究 |
2.4.1“更”“还”“再”都能表达的语义上的共性 |
2.4.2“更”“还”“再”语义上的差异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更”“还”“再”在比较句中的语用研究 |
3.1“更”“还”“再”对句类的选择 |
3.1.1 对陈述句的选择 |
3.1.2 对反问句的选择 |
3.1.3 对感叹句的选择 |
3.2“更”“还”“再”对重音的选择 |
3.2.1 重音在“比较客体” |
3.2.2 重音在“更”“还”“再”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8)“X比Y还W”句式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句法方面 |
二、语义方面 |
三、语用方面 |
四、结语 |
(9)X比N还N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X比N还N的肯定形式 |
1. X比N还N表示比较 |
2. X比N还N表示比拟 |
3. 句末语气词“了”“呢” |
二、X比N还N的否定形式 |
1. X比Y还W的否定 |
2. X比N还N的否定 |
三、结语 |
(10)浅析“X比N还N”句式的主观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X 比 N 还 N”表达说话人的认识 |
二、“X 比 N 还 N”表达说话人的视角 |
三、“X 比 N 还 N”表达说话人的情感 |
四、“X比N还N”句式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X比Y还W”句式两种功能的焦点表现[J]. 温宝莹,张露雨. 南开语言学刊, 2019(01)
- [2]“比N更N”构式研究[J]. 江艳艳.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0(02)
- [3]“X比N还N”构式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 黎藜.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4)
- [4]现代汉语比较句研究及其二语教学[D]. 田煜.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5]韩汉语差比范畴对比研究[D]. 史欣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6]主观化与构式化的双向互动关系——以情态标记“还”的语义演变与构式发展为例[J]. 葛平平. 海外华文教育, 2019(03)
- [7]“更”“还”“再”在比较句中的句法、语义、语用研究[D]. 倪曙光. 南京林业大学, 2017(03)
- [8]“X比Y还W”句式研究述评[J]. 滕云. 北方文学, 2017(11)
- [9]X比N还N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浅析[J]. 王伟. 黑河学院学报, 2016(02)
- [10]浅析“X比N还N”句式的主观性[J]. 王瑶.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