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合碳纤维敷料的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袁志鹏[1](2020)在《静电纺纤维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静电纺丝是一种用于制备直径为微纳米级别的纤维材料的高度通用技术。静电纺纤维材料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孔隙互相连通的多孔结构和可调节的纤维形貌。这些特性使静电纺纤维材料具备了一系列理想性能,可以满足各种先进的生物医学应用需求。在本文中,我们构建了多种适用于血液净化、肿瘤治疗、伤口消毒和伤口渗出液管理等不同生物医学应用的静电纺纤维材料,主要内容如下:1、我们通过将静电纺丝与气体发泡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种三维纳米纤维海绵,并将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和氨基基团固定在纤维表面作为吸附胆红素的亲和基团用于血液中过量胆红素的快速高效吸附。由于纳米纤维海绵具有层状的三维结构,相比与二维的纤维膜有更高的孔隙率。特殊的三维结构使海绵与吸附液体的接触更加充分,有效减小了粘性基团与胆红素间的扩散距离,从而提高了海绵的吸附速度。固定了 BSA的纳米纤维海绵在水溶液和血浆中的最大吸附量能分别达到36.824 mg/g和25.291mg/g。并且可以在60分钟内达到吸附平衡,有较快的吸附速度。另外,纳米纤维海绵还表现出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是一种优异的血液灌流吸附剂。2、我们将“breath figure”机理与静电纺丝技术结合制备了单根纤维具有多孔结构的纤维膜。并通过在多孔纳米纤维中掺杂CuS纳米粒子并在孔隙中负载化疗药物得到了可控的局部药物递送系统。它可以实现黑色素瘤的药物-光热协同治疗。纤维表面的多孔结构可以显着提高其负载药物的能力。由于药物负载于纤维表面的孔隙中,因此在治疗期间可以更加彻底地释放药物。该复合膜在体外对黑素瘤细胞的杀伤效率能够达到76%。并在活体实验中有效抑制肿瘤生长。此外,纤维膜可以通过释放铜离子促进皮肤的血管化,进而促进皮肤伤口的愈合。因此,这项工作通过单一体系实现了皮肤肿瘤的治疗和正常皮肤组织的修复。3、我们首先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掺杂ZIF-8衍生碳纳米粒子的亲水性纳米纤维膜,再通过气体发泡技术使纤维膜膨胀得到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层状结构的纳米纤维海绵伤口敷料。该敷料可以通过化学-光热协同疗法有效地杀死细菌。在体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率分别能达到94.8%和97.4%。同时,亲水性的敷料可以迅速吸收伤口周围的渗出液,并通过自身特殊的层状结构和光热效果使液体挥发速度提高1 1倍以上,有效调节自身的湿度。该敷料在与3T3和JB6细胞共培养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除了提供物理支撑和结构信号外,敷料通过有效的感染控制和伤口渗出液管理也促进了复杂的伤口愈合过程。
黄煜[2](2020)在《纳米纤维增强海藻酸钠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藻酸钠来源广,安全无毒,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等,在生物医用领域有较好的应用,但其较差的力学性能限制了其发展。纳米纤维具有优越的机械性能如高强度、高模量等,作为增强材料在能源、服装、医疗、环保等诸多领域有较好的应用,但是纳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宏量化制备困难,且纳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增强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本文通过超声波辅助分散和冷冻干燥制得可长久保存的PVA-co-PE纳米纤维粉体,再与抗菌药物、海藻酸钠通过简单机械搅拌的方法得到混合液,最后制备了二维膜结构和三维多孔结构的PVA-co-PE纳米纤维增强基海藻酸钠复合材料。通过SEM、FTIR、TG等测试方法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基本物理化学结构;通过拉伸和压缩实验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最后,通过测定复合水凝胶的药物释放动力学、抗菌性能和细胞相容性,用以评价复合水凝胶在生物医用材料的领域的应用前景。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弹性和热稳定性皆展现出了其对纳米纤维浓度依赖的增强规律。PVA-co-PE纳米纤维在复合材料中分布较均匀,纳米纤维与海藻酸钠高分子链通过氢键作用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纳米纤维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具体影响如下:(1)对于二维膜结构:随纳米纤维浓度的提高,干态和湿态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先增加再减少,断裂伸长率先升高后降低。干态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最高为12.84 MPa,相对提高了9.83%;断裂伸长率最大为9.66%,相对提高了390.35%。湿态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最大为8.67 MPa,相对提高了36.53%;断裂伸长率最大为63.34%,相对提高了4.67%(2)对于三维多孔结构:随纳米纤维浓度的提高,复合水凝胶的拉伸强度先增加再减少,断裂伸长率先升高后保持不变。复合水凝胶的拉伸强度最高为0.76 MPa,相对提高了85.36%;断裂伸长率最大为108.26%,相对提高了56.62%。纳米纤维使复合水凝胶的弹性模量先减少再增加后减小。对复合水凝胶进行30%形变量压缩时,压缩应力随纳米纤维浓度的提高而逐渐增加,且其压缩应力-应变曲线符合大多数生物组织的“J曲线”规律。复合水凝胶的压缩强度最高为0.22 MPa,相对提高了144.44%。对复合多孔材料进行30%形变量压缩时,压缩应力随纳米纤维浓度的提高,呈现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S曲线规律。复合多孔材料的压缩强度最大为0.204 MPa,相对提高了64.51%。负载药物(如万古霉素、生长因子等)能够拓展材料的应用领域。本文以万古霉素为模型,研究了万古霉素的加入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等相关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万古霉素与海藻酸钠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对载药复合薄膜的热稳定性没有影响。万古霉素使载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略微降低。水凝胶在生物医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对复合水凝胶的生物学性能(如抗菌性能、细胞相容性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水凝胶的药物释放动力学行为符合基于Korsmeyer-Peppas机制的Fickian扩散。不同纳米纤维浓度的复合水凝胶的药物累积释放量均超过86%,并且药物持续释放时间达到5天。纳米纤维浓度的改变对复合水凝胶的药物释放行为无明显影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模型细菌,纳米纤维浓度对复合水凝胶的抑菌性无明显影响。不同纳米纤维浓度的复合水凝胶在2小时内均表现了90%以上的抑菌率,且能够持久抑菌10天。纳米纤维增强复合水凝胶也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在创面敷料等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谢亚杰[3](2020)在《生物大分子修饰细菌纤维素的多功能调控作用及医学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细菌纤维素(BC)是一种由细菌发酵产生的纳米级纤维材料,因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持水保水性、生物相容性以及无免疫源性等特点,受到广泛的关注,在人工血管、创面敷料、组织工程补片以及柔性器件等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而对BC进行功能化改性是BC研究领域的关键和热点,一般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对BC进行功能化改性。如何在改性过程中既赋予BC特殊的功能性,又能兼顾BC本身的柔性、持水性以及生物相容性等优点一直是BC功能化改性研究领域的重点和难点。基于上述问题,本文通过不同的生物大分子对BC进行物理、化学修饰,通过“共价-非共价”联合作用、三维空间原位锚定以及双功能基自交联等技术对BC进行功能化调控,构建具有“电子-离子”双导电特征的柔性BC/聚多巴胺复合材料、兼具长效抗菌和生物相容性的BC/PDA/Ag复合材料和双功能基改性BC原位自交联壳聚糖抗菌促愈合功能敷料,并对上述三种功能复合材料进行基本性能表征,研究其在不同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本研究基于BC的特殊三维网络和多羟基分子结构特点,通过对反应体系pH、温度、光照和反应程度等条件的优化,实现对多巴胺自聚合、聚多巴胺(PDA)“共价-非共价”联合作用的调控,使PDA在BC的纤维上形成均匀、连续的三维层结构,构建一种高柔性的“电子-离子”双导电复合材料体系。PDA的引入极大提高了 BC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提升2倍;对PDA与BC分子之间的“共价-非共价”联合作用和BC/PDA的“电子-离子”双导电机制进行研究;PDA分子中的大量氨基和亚氨基的存在赋予了 BC/PDA抗菌性;将BC/PDA作为电极用于监测心电信号,高PDA含量的BC/PDA电极测得的心电信号强度高、稳定性强、灵敏度高,完全达到商用电极的测试要求,并具有更加优秀的柔韧性和抗菌性。基于BC/PDA中聚多巴胺分子所特有的金属离子螯合还原反应,将银离子原位还原并锚定到BC/PDA的三维网络中,得到具有长效抗菌作用的BC基功能复合材料(BC/PDA/Ag)。设计了一种循环抗菌实验方法对BC/PDA/Ag的抗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C/PDA/Ag在PBS中浸泡7天后仍能保持循环6次的抗菌作用,而BC/Ag只有3次循环抗菌性;表面细菌形态观察结果显示BC/PDA/Ag能够“吸引”细菌在材料表面贴附,起到“主动”抗菌的作用;通过XPS测试银元素的结合能和价态,由于邻苯二酚结构的螯合作用,PDA还原的纳米银具有更高的结合能(374.5 eV),纳米银被锚定在三维PDA层上,防止出现银离子“暴释”,延长释放时间,12天释放量降低小于30%;细胞培养结果表明BC/PDA/Ag具有优于BC/Ag、与BC相当的生物相容性。基于BC的活性羟基和醚键,对其进行双功能基接枝改性,同时将羧酸基和醛基引入BC分子,实现壳聚糖分子在无化学交联剂存在下与BC自聚合,构建非释放型自交联BC基功能敷料(S-DCBC/CS)。醛基通过席夫碱反应与CS的氨基发生自交联,羧酸根通过质子转移作用增强氨基的正电性,强化与细菌的相互作用;XRD显示CS分子在三维网络中为无定型状态,分子链舒展,扩大了与细菌的接触作用;抗菌测试和细菌形态观察表明BC能够促进细菌贴附,增强S-DCBC/CS中CS与细菌细胞膜的电荷作用;通过细胞培养以及Ⅰ型胶原的表达对S-DCBC/CS的生物相容性进行测试,S-DCBC/CS能够促进细胞贴附增殖,并促进内皮细胞Ⅰ型胶原的表达;采用3D打印微流控芯片技术对内皮细胞在S-DCBC/CS上迁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内皮细胞在S-DCBC/CS上的3 h迁移速率达80%,是CS和BC的两倍;将S-DCBC/CS敷料用于治疗猪深Ⅱ度烫伤感染创面,S-DCBC/CS的抗菌促愈合作用优于CS敷料,尤其对新生表皮生长、真皮浅层胶原组织修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马宇[4](2019)在《石墨烯的机械剥离制备及其在功能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石墨烯的单原子层二维晶体结构赋予了其出色的机械、电学和功能特性,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石墨烯天然的广谱抗菌功能被进一步挖掘,这为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然而,目前普遍使用的石墨烯大多是由化学氧化法制备而成的,由于制备方法的局限性决定了该类石墨烯表面存在大量缺陷,晶体结构的完整性也被严重破坏,因而前述石墨烯的本征特性难以完美体现。同时,制备过程中采用的强酸和强氧化剂在石墨烯表面的残留进一步限制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此外,这种表面有较多含氧官能团的石墨烯会使人体细胞产生氧化应激反应而面临多种生物安全风险。因此,开展晶体结构完整和表面少缺陷的高品质石墨烯的制备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和挑战。在此基础上开展生物医用石墨烯-高分子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以及应用研究也是必要而迫切的。本论文以机械剥离法制备晶体结构完整石墨烯为基础,通过石墨烯与高分子基材的界面作用与相容性调控,设计了多种具有优异功能特性的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系统开展了高品质石墨烯的机械剥离制备机理和石墨烯-高分子功能复合材料的构筑与性能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采用天然高分子牛奶蛋白分子链辅助超声剥离鳞片石墨制备了高浓度的石墨烯分散液。其中分散的石墨烯具有较少的层数和完整的结构,同时表现出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冷冻干燥该分散液获得的石墨烯粉体因牛奶蛋白中β-酪蛋白和β-乳球蛋白的修饰与隔离,不会发生严重团聚,可在水中被快速简便地二次分散。在此基础上,通过浸渍涂覆方法制备了棉/石墨烯复合抗菌敷料。该敷料上负载的石墨烯的锋利边缘能够对细菌细胞膜产生机械损伤,因此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在表征了棉/石墨烯复合抗菌敷料的生物安全性基础之上,使用小鼠模型对比研究了棉/石墨烯复合抗菌敷料和普通医用敷料对小鼠大面积伤口愈合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棉/石墨烯复合抗菌敷料能够显着缩短小鼠伤口的愈合周期。第二,为进一步提高物理机械剥离法制备石墨烯的效率和样品品质,从“胶带法”制备石墨烯获得灵感,以天然蜂蜜作为粘性剥离介质在三辊研磨机上连续剥离鳞片石墨制备了高品质石墨烯。该制备方法的产率以及石墨烯的单层率均高于目前所报道的传统机械剥离方法。采用上述石墨烯,通过溶液复合和凝胶纺丝技术制备的聚乙烯醇(PVA)/石墨烯复合纤维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其拉伸强度接近纯PVA纤维的三倍。该石墨烯复合纤维还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抗紫外线辐射和可靠的生物安全性。分别采用PVA/石墨烯复合纤维和普通医用手术缝合线处理小鼠的感染伤口,对比两种手术缝合线对小鼠伤口愈合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以PVA/石墨烯复合纤维缝合的小鼠伤口愈合周期更短。这与PVA/石墨烯复合纤维能够为伤口处皮肤提供可靠的对合支撑以及其优异的抗菌性能有关。第三,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做为粘性剥离介质,在三辊研磨机上剥离鳞片石墨实现了“一步法”制备PDMS/石墨烯复合可穿戴和可植入的应变传感器。均匀分散在PDMS基体中的石墨烯不仅为传感器提供了导电网络通路,同时通过传递应力、改变裂纹生长方向以及尖端屏蔽效应等作用显着提升了PDMS的拉伸强度。这种通过简便方法制备的具有丰富导电通路的传感器不仅能够实现小于1%的应变检测,而且可以准确检测高达225%的应变。论文中将具有优异抗紫外线辐射功能和良好皮肤附着性的PDMS/石墨烯复合传感器用作“电子皮肤”,可以准确监测手指关节和膝关节的活动。此外,PDMS/石墨烯复合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可植入传感设备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董旭初[5](2018)在《基于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柔性功能化敷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功能化敷料(Functional Wound Dressing,FWD)与传统敷料的本质区别在于,敷料材质的设计不只是舒适的覆盖并保护创面,而是朝向功能化发展:快速帮助创面愈合及针对不同创面类型的特性化敷料等。其唯一目标是能有效缩短创面愈合进程及减轻患者伤痛,例如载药缓释敷料,可释放利于创面愈合的药物及生长因子;柔性力敏传感敷料将传感器元件与敷料相结合,在保护创面的同时将外界参数如物理形变、应力等参数转化为电信号,可贴附在创面代替受损皮肤的感知功能,避免创面二次损伤。但目前功能化敷料正处于发展初期,自身存在诸多关键性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例如目前以缓释敷料为代表的功能化敷料,药物缓释效果难以控制,缓释机理缺乏深入研究;具有压力检测功能的柔性力敏敷料,其研究尚处于理论研究层面,新材料的应用以及超微精细加工技术对其发展造成限制。因此,在功能应用上,制备药物可控缓释、具有力敏传感功能、低成本具有推广意义的功能化敷料仍面对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本论文主要围绕功能性敷料主要存在的问题:新型抑菌材料性能的研究、具有力敏传感功能的敷料材料与结构设计以及可控型缓释敷料的设计与应用几者的关系展开研究。采用“一锅法”,制备了聚多巴胺(PDA)改性氧化石墨烯(GO)复合材料p DA-r GO,削弱了GO片层之间较强的相互作用,促进体系的分散性,同时部分还原GO。p DA-r GO表面分布的正电荷与GO表面的负电荷不同,可促进其与微生物细胞膜表面的负电荷的接触提升抑菌性能。通过最小抑菌浓度MIC测试GO与p DA-r GO-1.5复合材料抑菌性能。结果发现,GO对于E.coli和S.aureus的MIC值为64μm/m L,p DA-r GO对于E.coli和S.aureus的MIC值为32μm/m L;经改性后的p DA-r GO复合材料相比于GO抑菌性能得到提升。对50μm/m L GO以及不同比例的p DA-r GO复合材料长效抑菌性能进行测试比较,结果显示p DA-r GO-1.5对于E.coli和S.aureus的抑菌性能均为最佳,且对于E.coli的抑菌效果优于S.aureus;抑菌圈测试结果显示,GO对于E.coli和S.aureus的直径大小分别为0.9 cm和0.7 cm小于p DA-r GO-1.5对于E.coli和S.aureus的直径大小1.4 cm和1.2 cm。抑菌动力学测试结果显示,当p DA-r GO-1.5与细菌作用140 min后,细菌菌落的存活率基本达到了较低的稳定状态,可选取140 min为p DA-r GO-1.5与细菌接触作用的有效抑菌时间。采用“浸涂-干燥”工艺制备了具有柔性力敏传感响应的柔性功能性敷料DGA-S。在生物基海绵基体表面构筑了Ag NWs与p DA-r GO导电网络结构。DGA-S力学稳定性以及柔韧性优异,经5000次形变量50%往复压缩循环后力学强度由59.3 k Pa下降到55.2 k Pa,力学强度整体损失值为6.91%。利用PDA对于界面优异的粘附性能在生物基海绵表面制备了Ag NWs与p DA-r GO导电网络结构,经过4次浸涂处理后体积电阻下降到8.1±0.3Ω·cm。制备的DGA-S可应用于力敏传感的功能化敷料,其具有稳定的灵敏度(GF=1.5),在0-60 k Pa压力作用范围内保持稳定,对于应力响应时间快(54 ms),使用稳定性优异(>7000次)。DGA-S力敏功能化敷料可用于承载较大应力作用的人体部位进行力敏性能检测,如慢性糖尿病足创面,可满足使用稳定性,即时反应足部受力及运动状态。通过“浸涂-干燥”工艺在生物基棉纤维基体上制备了可通过柔性低压驱动温控薄膜,并以薄膜为基底制备负载单宁酸药物的泊洛沙姆P407/188温敏缓释层,通过回形电路与聚酰亚胺薄膜封装,制备了可在低压驱动下可控缓释的柔性温敏缓释敷料。可实现在低压(1.0-3.0V)作用下,近体温(30.3-56.4℃)使用温度区间,调节温度控制缓释效果的目的。在生物基棉纤维基体上分别浸涂5次Ag NWs与p DA-r GO后,加载2.0 V电压可在80 s内达到38.2℃。采用温敏水凝胶泊洛沙姆P407/188,通过调控二者质量分数制得P407、P188质量分数分别为为22%、10%的温敏水凝胶相转变温度为35℃。采用单宁酸作为缓释药物,对柔性温敏缓释敷料的可控缓释效果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功能性敷料可在2.0 V电压的驱动下对敷料负载药物进行可控缓释,有望用于功能性缓释敷料的临床应用。
赵昱颉[6](2017)在《聚丙烯腈基碳纳米纤维的电纺丝法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静电纺丝法是目前制备得到连续碳纳米纤维的常用方法,碳纳米纤维材料具有结构稳定、成膜性好等优点。聚丙烯腈基碳纳米纤维在制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微孔。微孔结构缺陷是目前碳纳米纤维性能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因此现阶段常使用加入增韧剂的方法改善其力学性能。同时现如今,商用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活性炭由于其能量密度低、比电容低而无法满足未来的使用要求,因此研究具有丰富多级孔结构、高电化学活性、高导电性的碳纳米纤维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现有的生物医用外敷材料抑菌性差、易粘连、吸附性能差,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二次创伤及感染,因此研究吸附性能好、透气性好,不易粘连、飞扬的新型生物医用外敷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了石墨烯纳米带增韧碳纳米纤维,并用原位拉伸法研究了单根碳纳米纤维的力学性能。石墨烯纳米带可以作为成核剂促进碳纤维中石墨化结构的形成,同时减小碳纤维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改善碳纤维的机械性能。2wt%石墨烯纳米带增韧碳纳米纤维拉伸强度为3.52 GPa,弹性模量为70.04 GPa,其比表面积最小,孔容最小,石墨化程度最高。本论文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高电容性能的多孔掺氮碳纳米纤维网络无纺布。该多孔掺氮碳纳米纤维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多级孔结构、优良的导电性和较高的电化学活性。采用软模板和原位掺杂改善了碳纤维的孔径分布和电化学活性及导电性。当PVP:PAN=2:3(质量:质量)时,三电极体系中6M KOH为电解液,在电流密度为1 A g-1下,比电容为198 F g-1。同样的材料在两电极体系中,循环5000次后,电容保持率高达104%。本论文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法制备出了多孔状的石墨烯纳米片/碳纳米纤维复合膜材料。系统的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及对卵清蛋白的静态吸附性能。该复合材料结构稳定、透气性好、不易飞扬和粘连、抑菌性好,吸附性能优异。当石墨烯纳米片添加了为2wt%时,石墨烯纳米片/碳纳米纤维的电化学性能最为优异,在三电极体系下,6M KOH为电解液,1 A g-1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为142 F g-1。同时在15时,经过24h静态吸附作用,其对1mg mL-1的OVA溶液的吸附量为6.5 mg g-1。
苏玉天[7](2017)在《新型碳量子点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QDs)是指微观形状接近准球型,一般具有10 nm以下尺寸,具有优异荧光性能的碳纳米材料。相对于其他的碳纳米材料、有机染色剂以及半导体量子点,碳量子点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光稳定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细胞通透性,优异的水溶性,易于表面改性,激发波长依赖性和低毒性等特点,其研究涉及到细胞成像、生物传感、药物载体、光催化以及发光二极管等应用领域。目前,在国内外学者的不断钻研下,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逐步得到完善。然而,制备碳量子点的碳源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所得到碳量子点的表面官能团过于单一,不利于荧光性能的优化,而且,研究者在制备的过程中往往会引入钝化剂,这增加了碳量子点后续处理的难度。因此,寻找一种性能优异的碳源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腺苷酸二钠盐(AMP)是一种重要的核苷酸类产品,其基本组成元素包括C、N、O和P,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水溶性,可作为生产核苷酸类药物的中间体、食品添加剂及生化制品等。AMP含有丰富的碳源、氮源以及磷源,可以作为制备碳量子点的原材料。因此,本文选用了生物相容性以及水溶性良好的腺苷酸二钠盐作为碳源,在没有钝化剂的情况下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N、P共掺杂的碳量子点,并且实现了其在细胞多颜色成像方面的应用。为了进一步丰富碳量子点的功能,将AMP与具有良好抗菌性能的稀土镧元素进行配位,通过一步水热法首次合成了具有良好抗菌性能的碳量子点。最后,将所制备的两类碳量子点添加到聚乙烯醇(PVA)里面制备了 PVA/CQDs荧光复合薄膜,并评估复合薄膜的生物相容性以及细菌粘附的情况。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本论文选用生物相容性良好且含有N和P杂原子的腺苷酸二钠盐(AMP)作为分子前驱体,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出具有优异水溶性和强荧光性能的N、P共掺杂碳量子点(N-P-CQDs)。通过 TEM、FA、UV、XRD、FTIR、XPS 和EDS等现代分析手段对N-P-CQDs的结构性能以及荧光特点进行了表征。N-P-CQDs的直径为3.95 nm、荧光量子产率为26.48%,其荧光具有明显的激发波长依赖性,发射波长红移了 52nm。同时还研究了 N-P-CQDs的上转换发光性能,在长波长750~950 nm之间激发时,其可以在短波长430~517 nm之间发射。将N-P-CQDs加入不同的离子溶液中时,发现80%的荧光可以被Fe3+淬灭。溶血实验和细胞毒性实验证明N-P-CQD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与A549癌细胞共培养的过程中,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以清楚地看到N-P-CQDs在A549细胞内显示蓝光、绿光和红光多颜色荧光。因此,在未来细胞成像的应用中,可以通过调节不同的激发波长来实现对细胞的观察。(2)为了进一步制备出具有抗菌性能的碳量子点,拓展其功能性,将腺苷酸二钠盐(AMP)和氯化镧进行配位,通过一步水热法首次制备出具有优异水溶性和强荧光性能的掺镧元素碳量子点,拓展了碳量子点在抗菌方面的功能,通过TEM、FA、UV、XRD、FTIR、XPS和EDS等现代分析手段对掺镧元素的碳量子点结构性能以及荧光特点进行了表征,获得了直径为2.55 nm、荧光量子产率为 20.14%的 N-P-CQDs@La。相对于 N-P-CQDs,N-P-CQDs@La 的荧光具有更明显的激发波长依赖性,发射波长红移了69nm。同时还研究了N-P-CQDs@La的上转换发光性能,在长波长750~1000nm之间激发时,可以在短波长430~535 nm之间发射。溶血实验和细胞毒性实验证明N-P-CQDs@L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与A549癌细胞培养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以清楚的看到N-P-CQDs@La在A549细胞内显示蓝光、绿光和红光多颜色荧光。通过抑菌动力学、最小抑菌浓度以及菌落数实验对材料的抗菌性能进行了评估,证明了 N-P-CQDs@La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3)为了进一步探讨所制备的碳量子点在医用敷料领域的应用,将前文制备的两类碳量子点N-P-CQDs和N-P-CQDs@La分别溶于去离子水后,通过溶液共混方法与PVA反应,制备了 PVA/N-P-CQDs和PVA/N-P-CQDs@La纳米复合薄膜,改善了 PVA的亲水性以及生物相容性,拓展了 PVA的荧光性能。采用FA、TGA、SCA等现代分析仪器对PVA/N-P-CQDs和PVA/N-P-CQDs@La纳米复合薄膜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两类复合薄膜的吸水率、荧光性能以及细胞毒性。通过体外的释放实验获得了复合薄膜在PBS溶液中释放碳量子点的规律,最后通过细菌粘附实验对复合薄膜抗菌性能进行研究,以期制备出可以促进伤口愈合、防止创伤感染的新型荧光医用敷料。
柯泽豪,蔡宪民[8](2016)在《伤口敷料材料的现状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伤口敷料是用于伤口的覆盖物或称为保护层,在伤口愈合与治疗过程中可以替代受损皮肤得到暂时性的保护作用,避免或控制伤口感染,提供受创表面适合的愈合环境。早在公元前2100年,苏美尔文明便记载治疗伤口的3步骤:(1)以酒类及热水清洗伤口;(2)涂抹上以药草混合而成的膏状物;(3)包扎伤口。而在公元前1400年,古埃及文明亦记载以蜂蜜,油脂及软麻布覆盖伤口。19世纪时,战争中所造成的枪弹创伤采用
王喜梅,赵志鸿,张振,杨超[9](2014)在《2013年我国工程塑料应用进展》文中指出根据2013年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献,综述了我国工程塑料及改性塑料在机车车辆、薄膜、电子电器、建材、机械设备、医疗用品、环保及抗菌材料及其它领域的应用情况及研究进展,并介绍了以上领域内塑料新产品的开发、性能评价和使用效果。指出2013年我国工程塑料新产品的开发应用重点是机车车辆、薄膜、电子电器、建材等领域。
王滢[10](2014)在《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在压疮治疗中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在中国正在加速,长期卧床患者人数在不断增加,压疮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根据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老年人及下肢活动障碍患者成为压疮的高危人群。而这些患者大多数身体基础情况较差,并伴有贫血、营养不良等全身系统疾病,往往不能耐受手术,只能通过换药治疗压疮创面,以延缓病情发展,改善身体状况。在创面处覆盖生物敷料,是压疮非手术治疗中最常见的治疗手段。在伤口愈合的过程中,敷料可以起到暂时的屏障功能,防止伤口感染,为伤口愈合提供良好环境。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主要敷料有普通棉制纱布、棉垫、大网眼棉制纱布、凡士林纱布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敷料的单一性、局限性日益凸显。如对创面愈合无明显促进作用,没有对创面的保湿功能,肉芽组织容易长入纱网,诱导微生物粘附,浸润,以及敷料容易导致外源性感染等。这使研制一种可“一物多用”的新型敷料的需求迫在眉睫。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就是以活性炭纤维与纳米银为基质经改性后精制而成的新一代高科技医用复合敷料。顾名思义,它具备了纳米银和活性炭这两种敷料的特性。一方面,它可以发挥有效地吸收创面渗出液,杀死其中的细菌,防止体外微生物的入侵,降低感染的几率。另一方面,它可以适当的释放保湿成分,以其自身的清洁过滤器,从而大大减少了对创面愈合有益的蛋白质,激素,酶,维生素,电解质和其他物质不必要的损失,发挥其强大的抑菌作用,。同时由于无纺布不粘连创面,避免了创面换药时的二次伤害。在针对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的抑菌及抗感染实验研究,该成果已经得到收益。但该敷料对治疗慢性溃疡疾病的效果,还未有文献报道,故进行此次实验研究和探讨。研究目的利用SD大鼠建立压疮动物模型,通过体外抑菌实验、动物实验观察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在压疮治疗中的抗菌作用及愈合能力。研究方法1.体外抑菌实验:从孵育18~24h的血平板培养物中,挑取4~5个菌落,制成1×109~2×109cfu/ml的菌悬液。用棉拭子沾取菌悬液在M-H平板上依3个方向(转60°)涂划,以保证接种物均匀分布。接种菌液后,待琼脂表面水分稍干后,即按要求贴上直径10mm的四种敷料片,15min内放入35℃孵箱孵育18~24h,观察抑菌圈大小。2.动物实验:选取SD大鼠50只,雌雄随机,体重为230250g,将其分为A、B、C、D、E五组,每组各10只,单独饲养。A组为纳米银活性炭Ag/AFC敷料组,B组为纳米银敷料组,C组为活性炭敷料组,D组为洗必泰凡士林敷料组,E组为空白对照组。在大鼠背部皮肤上设计一个4cmx2cm长方形皮肤区,脱毛后清洗消毒。沿标记区近头侧的横向切口切开,层次位于深筋膜下方。用眼科剪于标记区皮下组织游离,形成类似“口袋”状切口。将高温灭菌后的铁片植入,铁片长4cm,宽2cm,厚0.3cm,最后用4-0丝线缝合全层切口。术后第2天,将一块4cmx2cm大小的永久性磁铁(1200高斯)吸附于实验大鼠背部铁片植入区,作用2小时,然后移开,使该区皮肤的血流再灌注30分钟,此为一周期。每一天都需要重复4个周期,持续5天。最后,皮肤黑,硬,不出血的溃疡作为判断标准。压疮的动物模型建立完毕后,将各组敷料分别置于本组大鼠的创面处,打包固定。在压疮后第3天,7天,9天,11天,14天,21天的时间内进行观察,从肉眼观察创面愈合率计算每个敷料,从肉眼大体观察计算出各组敷料的创面愈合率,再取创伤组织进行组织学角度分析各组敷料创面愈合的差异性。研究结果1.抑菌圈: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的抑菌圈均比纳米银敷料、活性炭敷料、洗必泰凡士林敷料这三组敷料明显(p<0.05)。说明了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的抑菌效果优于纳米银敷料及洗必泰凡士林敷料,而碳纤维敷料的抑菌作用不明显。2.愈合时间比:各组实验动物背部创面4周后均II期愈合。实验组大鼠愈合时间要比另外三组对照组更快,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创面愈合率:各组实验动物在压疮后用药第3天、7天的愈合率相比较,P值>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第14天、第21天,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由此证明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在压疮疮面的愈合率明显要高于其他四组。换而言之,相比较单一敷料,或其他复合敷料,其促愈合作用更好。4.根据各组组织病理评估的评分标准,利用均数和标准差(X±SD)表示,各组在压疮后第3天、7天、第14天均未见明显差异。到第三周时,A组和B、C、D、E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证明在压疮后第1421天时,A组实验组的愈合速率加快,效率提高,比另外4组促愈合能力强。从组织学角度说明了该敷料能促进创面愈合炎症期的反应,加快创面愈合速度。5. VEGF光密度值:实验组血管生成因子在压疮后714天之间达到峰值,在愈合时间段中,要比其他组更早进行组织修复,再一次证明了该敷料的促愈合能力。研究结论此次实验可以证明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能有效地促进压疮创面的愈合,在伤口愈合的时间修整,促进上皮细胞增殖和其他敷料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为其今后在临床上应用,提供了现实的依据。
二、复合碳纤维敷料的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合碳纤维敷料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静电纺纤维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清单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静电纺丝概述 |
2.1.1 静电纺丝影响因素 |
2.1.2 静电纺丝材料 |
2.2 静电纺纤维结构的设计与调控 |
2.2.1 单根静电纺纤维结构 |
2.2.2 定向排列和图案化静电纺纤维膜 |
2.2.3 静电纺纤维材料三维结构的构建 |
2.3 静电纺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
2.3.1 静电纺纤维在血液净化领域的应用 |
2.3.2 静电纺纤维在药物递送领域的应用 |
2.3.3 静电纺纤维在肿瘤研究领域的应用 |
2.3.4 静电纺纤维在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 |
2.4 本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3 三维纳米纤维海绵用于血液灌流中高效去除胆红素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内容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纳米纤维海绵膨胀高度、孔隙率及密度 |
3.3.2 纳米纤维海绵形貌 |
3.3.3 纤维改性过程表征 |
3.3.4 吸附等温线 |
3.3.5 吸附动力学 |
3.3.6 动态吸附 |
3.3.7 细胞毒性与血液相容性 |
3.4 小结 |
4 基于多孔纤维的可控药物释放体系用于黑色素瘤的治疗和皮肤修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内容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多孔纤维膜的制备 |
4.3.2 掺杂CuS的PFM的制备与表征 |
4.3.3 复合纤维膜药物负载与释放行为的表征 |
4.3.4 复合纤维膜光热转化性能的表征 |
4.3.5 抗肿瘤细胞实验 |
4.3.6 纤维膜抗肿瘤和皮肤愈合小鼠实验 |
4.3.7 细胞在纤维膜铺展与增殖实验 |
4.3.8 小鼠皮肤愈合实验 |
4.4 小结 |
5 湿度可调节多功能纳米纤维敷料用于伤口的快速杀菌和伤口渗出液的有效管理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步骤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ZnO-CNP的合成与表征 |
5.3.2 ZnO-NCP-NFS的制备与表征 |
5.3.3 ZnO-NCP-NFS的光热性能 |
5.3.4 ZnO-NCP-NFS吸收液体和调节自身湿度性能 |
5.3.5 ZnO-NCP-NFS的抗菌性能 |
5.3.6 ZnO-NCP-NFS细胞毒性测试 |
5.4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纳米纤维增强海藻酸钠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复合材料 |
1.1.1 复合材料的简介 |
1.1.2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增强机理 |
1.1.3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增强机理 |
1.2 纳米纤维 |
1.2.1 纳米纤维的简介 |
1.2.2 纳米纤维的制造方法 |
1.2.3 纳米纤维增强材料研究 |
1.3 海藻酸钠 |
1.3.1 海藻酸钠的简介 |
1.3.2 海藻酸钠的性质 |
1.3.3 海藻酸钠的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2 PVA-co-PE 纳米纤维增强海藻酸钠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药品 |
2.3 实验器材 |
2.4 实验方法 |
2.4.1 PVA-co-PE纳米纤维的制备 |
2.4.2 复合材料的制备 |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2.4.4 红外测试 |
2.4.5 热重分析测试 |
2.4.6 流变性能测试 |
2.4.7 力学性能测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PVA-co-PE纳米纤维的微观形貌 |
2.5.2 PVA-co-PE纳米纤维增强海藻酸钠基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
2.5.3 载药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
2.5.4 海藻酸钠基复合材料的红外分析 |
2.5.5 海藻酸钠基复合材料的热重分析 |
2.5.6 PVA-co-PE纳米纤维增强海藻酸钠基复合水凝胶的流变性能 |
2.5.7 PVA-co-PE纳米纤维增强海藻酸钠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2.5.8 载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2.6 本章小结 |
3 纳米纤维增强海藻酸钠基水凝胶的抗菌及细胞相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药品 |
3.3 实验器材 |
3.4 实验方法 |
3.4.1 纳米纤维增强海藻酸钠基复合水凝胶的药物释放动力学测试 |
3.4.2 纳米纤维增强海藻酸钠基复合水凝胶的抗菌性能测试 |
3.4.3 纳米纤维增强海藻酸钠基复合水凝胶的细胞相容性测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纳米纤维增强海藻酸钠基复合水凝胶的药物释放与抗菌能力 |
3.5.2 纳米纤维增强海藻酸钠基复合材料的细胞相容性 |
3.6 本章小结 |
4 实验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生物大分子修饰细菌纤维素的多功能调控作用及医学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细菌纤维素 |
2.1.1 细菌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质 |
2.1.2 细菌纤维素的改性 |
2.1.3 细菌纤维素的应用 |
2.2 抗菌材料 |
2.2.1 抗菌材料简介 |
2.2.2 抗菌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中的应用 |
2.2.3 抗菌剂的种类及选择 |
2.2.4 抗菌材料存在的问题 |
2.3 细菌纤维素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 |
2.3.1 在细菌纤维素中注入抗菌剂 |
2.3.2 细菌纤维素表面疏水化处理 |
2.3.3 细菌纤维素表面化学改性 |
2.4 多巴胺 |
2.4.1 多巴胺简介 |
2.4.2 多巴胺的粘附机制研究 |
2.4.3 聚多巴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2.5 课题的目的及研究内容 |
2.5.1 课题的目的 |
2.5.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3 聚多巴胺改性细菌纤维素双导电材料在ECG信号测试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细菌纤维素的预处理 |
3.3.2 细菌纤维素/聚多巴胺复合材料的制备 |
3.3.3 BC/PDA复合材料中聚多巴胺含量的测定 |
3.3.4 聚多巴胺聚合过程的化学结构变化测试 |
3.3.5 BC/PDA复合材料的红外光谱(FTIR)测试 |
3.3.6 BC/PDA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表征 |
3.3.7 BC/PDA复合材料的表面性质测试表征 |
3.3.8 BC/PD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
3.3.9 BC/PDA复合材料的电子导电能力测试 |
3.3.10 BC/PDA复合材料的离子导电能力测试 |
3.3.11 BC/PDA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研究 |
3.3.12 BC/PDA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
3.3.13 用于体表电信号测试用BC/PDA电极的制作 |
3.3.14 BC/PDA作为生理电极对人心电信号的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多巴胺自聚合过程中的化学结构变化 |
3.4.2 不同PDA含量对BC/PDA理化性能的影响 |
3.4.3 PDA对BC/PDA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4 BC/PDA对细菌和细胞的影响 |
3.4.5 BC/PDA的“电子-离子”双导电能力及机制 |
3.4.6 BC/PDA电极在ECG信号测试中的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4 聚多巴胺原位还原螯合纳米银/细菌纤维素的制备及抗菌性评价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细菌纤维素的预处理 |
4.3.2 聚多巴胺改性细菌纤维素复合膜的快速制备 |
4.3.3 BC/PDA/Ag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 |
4.3.4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FE-SEM) |
4.3.5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4.3.6 BC/PDA/Ag的拉曼光谱分析 |
4.3.7 X射线衍射测试(XRD) |
4.3.8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XPS) |
4.3.9 BC/PDA/Ag抗菌复合材料银离子释放速率测试 |
4.3.10 BC/PDA/Ag抗菌复合材料的长效抗菌性测试 |
4.3.11 材料表面不同细菌的扫描电镜观察 |
4.3.12 材料表面细菌的活死染色观察 |
4.3.13 成纤维细胞在BC/PDA/Ag复合材料表面的培养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BC/PDA/Ag复合材料的设计思路 |
4.4.2 BC/PDA/Ag的形貌、结构等基本理化性能表征 |
4.4.3 BC/PDA/Ag的长效抗菌性研究 |
4.4.4 BC/PDA/Ag复合材料表面细菌形态观察 |
4.4.5 BC/PDA/Ag中的Ag~+释放特点及机制 |
4.4.6 BC/PDA/Ag的生物相容性体外研究 |
4.4.7 BC/PDA/Ag兼顾长效抗菌性和生物相容性的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5 新型自交联细菌纤维素/壳聚糖抗菌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细菌纤维素的纯化处理 |
5.3.2 羧甲基化改性细菌纤维素的制备 |
5.3.3 羧甲基细菌纤维素的选择性氧化 |
5.3.4 自交联双功能基BC/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 |
5.3.5 S-DCBC/CS的红外光谱(FTIR)测试 |
5.3.6 S-DCBC/CS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
5.3.7 S-DCBC/CS的X射线衍射(XRD)测试 |
5.3.8 S-DCBC/CS的力学性能测试 |
5.3.9 S-DCBC/CS在不同温度下的持水性能 |
5.3.10 S-DCBC/CS的表面水接触角测试 |
5.3.11 大尺度下S-DCBC/CS表面三维形貌观察 |
5.3.12 S-DCBC/CS的原子力显微镜测试 |
5.3.13 S-DCBC/CS的抗菌性能研究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S-DCBC/CS的形貌、结构表征 |
5.4.2 化学改性对复合材料晶体结构变化的影响 |
5.4.3 S-DCBC/CS在不同温度下的持水性能 |
5.4.4 S-DCBC/CS的表面性能分析 |
5.4.5 S-DCBC/CS的抗菌性能分析 |
5.4.6 S-DCBC/CS复合材料的“主动”抗菌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6 自交联细菌纤维素/壳聚糖抗菌敷料在猪深Ⅱ度烫伤中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L929细胞在材料表面的培养 |
6.3.2 L929细胞的骨架和细胞核染色 |
6.3.3 内皮细胞的传代及培养 |
6.3.4 HUVEC细胞中Collagen-Ⅰ的表达 |
6.3.5 血管内皮细胞在复合材料表面的迁移性测试 |
6.3.6 深Ⅱ度烫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
6.3.7 动物实验分组设计 |
6.3.8 烫伤后创面处理 |
6.3.9 烫伤后创面大体观察 |
6.3.10 烫伤后不同时间点创面愈合率的计算 |
6.3.11 不同时间点创面细菌的培养及计数统计 |
6.3.12 组织切片 |
6.3.13 苏木素-伊红(HE)染色 |
6.3.14 Masson染色 |
6.3.15 统计学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S-DCBC/CS表面L929细胞的培养结果 |
6.4.2 S-DCBC/CS对内皮细胞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
6.4.3 血管内皮细胞在S-DCBC/CS表面的迁移 |
6.4.4 猪深Ⅱ度烫伤创面的大体观察结果 |
6.4.5 猪深Ⅱ度烫伤的创面愈合率 |
6.4.6 深Ⅱ度烫伤感染创面细菌培养统计结果 |
6.4.7 深Ⅱ度烫伤创面的组织切片HE染色 |
6.4.8 猪深Ⅱ度烫伤创面的组织切片Masson染色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本研究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石墨烯的机械剥离制备及其在功能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石墨烯概述 |
1.2.1 石墨烯的结构 |
1.2.2 石墨烯的性能 |
1.2.3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1.3 聚合物/石墨烯功能复合材料 |
1.3.1 聚合物/石墨烯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2 聚合物/石墨烯功能复合材料的性能 |
1.4 石墨烯及其功能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1.4.1 组织工程 |
1.4.2 抗菌材料 |
1.4.3 生化传感器 |
1.5 本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石墨烯的超声剥离制备以及棉/石墨烯复合抗菌敷料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2 石墨烯的制备 |
2.2.3 棉/石墨烯复合抗菌敷料的制备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超声剥离石墨烯的形貌表征 |
2.3.2 超声剥离石墨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表征 |
2.3.3 超声剥离石墨烯的分散机制 |
2.3.4 超声剥离石墨烯粉体的快速再分散性能 |
2.3.5 超声剥离石墨烯的细胞毒性 |
2.3.6 和其他超声剥离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对比 |
2.3.7 棉/石墨烯复合抗菌敷料的形貌表征 |
2.3.8 棉/石墨烯复合抗菌敷料的抗菌性能 |
2.3.9 棉/石墨烯复合抗菌敷料的细胞毒性 |
2.3.10 棉/石墨烯复合抗菌敷料的抗紫外线辐射性能 |
2.3.11 棉/石墨烯复合抗菌敷料在小鼠模型中的评估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石墨烯的三辊研磨剥离制备以及PVA/石墨烯复合纤维.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2 单层石墨烯的制备 |
3.2.3 层数可控石墨烯的制备 |
3.2.4 PVA/石墨烯复合纤维的制备 |
3.2.5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机械剥离石墨烯的形貌表征 |
3.3.2 机械剥离石墨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表征 |
3.3.3 剥离时间对机械剥离石墨烯厚度的影响 |
3.3.4 机械剥离石墨烯的剥离机理 |
3.3.5 与其他物理法制备石墨烯方法的对比 |
3.3.6 PVA/石墨烯复合纤维的形貌表征 |
3.3.7 PVA/石墨烯复合纤维力学性能的表征 |
3.3.8 PVA/石墨烯复合纤维的结构模型 |
3.3.9 PVA/石墨烯复合纤维的热稳定性 |
3.3.10 PVA/石墨烯复合纤维的抗紫外线辐射性能 |
3.3.11 PVA/石墨烯复合纤维的细胞毒性 |
3.3.12 PVA/石墨烯复合纤维的抗菌性能 |
3.3.13 PVA/石墨烯复合纤维在小鼠模型中的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原位制备PDMS/石墨烯复合可穿戴和可植入应变传感器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2 PDMS/石墨烯复合应变传感器的制备 |
4.2.3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PDMS/石墨烯复合应变传感器的形貌分析 |
4.3.2 PDMS/石墨烯复合应变传感器的机械性能 |
4.3.3 PDMS/石墨烯复合应变传感器的化学性质表征 |
4.3.4 PDMS/石墨烯复合应变传感器的力电传感性能 |
4.3.5 传感器微观结构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
4.3.6 PDMS/石墨烯复合应变传感器的热稳定性 |
4.3.7 PDMS/石墨烯复合应变传感器的抗紫外线辐射性能 |
4.3.8 PDMS/石墨烯复合应变传感器的细胞毒性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柔性功能化敷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功能化敷料概述 |
1.1.1 功能化敷料背景介绍 |
1.1.2 功能化敷料的分类及特点 |
1.2 柔性功能化敷料的结构设计 |
1.2.1 柔性高分子/生物基敷料 |
1.2.2 柔性力敏材料的结构设计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1.2.3 柔性温敏材料的结构设计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1.3 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1.3.1 石墨烯的性质及结构特征 |
1.3.2 氧化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1.4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本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
1.4.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3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多巴胺改性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抗菌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2.3 菌株 |
2.2.4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2.2.5 聚多巴胺改性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6 样品测试与表征 |
2.2.7 氧化石墨烯及聚多巴胺改性氧化石墨烯最小抑菌浓度测试 |
2.2.8 氧化石墨烯及聚多巴胺改性氧化石墨烯平板菌落法测试 |
2.2.9 氧化石墨烯及聚多巴胺改性氧化石墨烯琼脂扩散实验测试 |
2.2.10 氧化石墨烯及聚多巴胺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即时杀菌实验 |
2.2.11 氧化石墨烯及聚多巴胺改性氧化石墨烯的长效杀菌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多巴胺改性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 |
2.3.2 聚多巴胺还原氧化石墨烯机理 |
2.3.3 聚多巴胺改性氧化石墨烯的抗菌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巴胺改性氧化石墨烯-银纳米线功能化敷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2.3 多巴胺改性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4 银纳米线的合成制备 |
3.2.5 天然海绵表面多巴胺改性氧化石墨烯-银纳米线导电网路的构建 |
3.2.6 多巴胺改性氧化石墨烯-银纳米线功能化敷料的封装制备 |
3.2.7 样品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DGA-S功能化敷料的微观结构 |
3.3.2 DGA-S功能化敷料的力学性能 |
3.3.3 DGA-S功能化敷料表面导电网络的构建 |
3.3.4 DGA-S功能化敷料力敏传感性能及机理 |
3.3.5 DGA-S功能化敷料的力敏传感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柔性温敏缓释敷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pDA-rGO和AgNWs柔性温控薄膜的制备 |
4.2.4 近体温温敏水凝胶的调控制备 |
4.2.5 样品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低压驱动柔性温控薄膜的制备及电热升温性能 |
4.3.2 近体温温敏水凝胶相转变温度的调控 |
4.3.3 柔性温敏缓释敷料的缓释可控机理 |
4.3.4 柔性温敏缓释敷料的缓释可控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聚丙烯腈基碳纳米纤维的电纺丝法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静电纺丝法 |
1.2 高强碳纤维 |
1.3 超级电容器 |
1.4 医用外敷材料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5.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
1.5.2 本论文主要的内容 |
2 实验原料、仪器及方法 |
2.1 实验原料和化学试剂 |
2.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样品结构、组分表征方法 |
2.3.1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3.3 X射线衍射分析 |
2.3.4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2.3.6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 |
2.4 原位拉伸测试 |
2.5 电化学测试方法 |
2.5.1 电极制备与对称超级电容器组装 |
2.5.2 电化学测试方法 |
2.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 |
3 石墨烯纳米带增韧聚丙烯腈基碳纳米纤维及其机械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石墨烯纳米带增韧聚丙烯腈基碳纳米纤维的制备 |
3.2.2 样品表征 |
3.2.3 机械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电镜分析 |
3.3.2 X射线衍射分析 |
3.3.3 拉曼光谱分析 |
3.3.4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3.3.5 机械性能测试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多孔掺氮碳纳米纤维及其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多孔掺氮碳纳米纤维的制备 |
4.2.2 分析表征 |
4.2.3 电化学性能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电镜分析 |
4.3.2 X射线衍射分析 |
4.3.3 拉曼光谱分析 |
4.3.4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 |
4.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4.3.6 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分析(三电极) |
4.3.7 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分析(两电极) |
4.4 本章小结 |
5 多孔石墨烯纳米片/碳纳米纤维及超电容性能和吸附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多孔石墨烯纳米片/碳纳米纤维的制备 |
5.2.2 分析表征 |
5.2.3 超电容性能测试 |
5.2.4 吸附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电镜分析 |
5.3.2 X射线衍射分析 |
5.3.3 拉曼光谱分析 |
5.3.4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 |
5.3.5 超电容性能分析 |
5.3.6 吸附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明的专利 |
(7)新型碳量子点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碳量子点的合成方法 |
1.2.1 自上而下合成碳量子点 |
1.2.2 自下而上合成碳量子点 |
1.3 碳量子点的性能 |
1.3.1 激发波长依赖性 |
1.3.2 pH荧光依赖性 |
1.3.3 上转换发光 |
1.3.4 荧光稳定性和抗光漂白性 |
1.3.5 电化学发光 |
1.3.6 优异的生物相容性 |
1.4 碳量子点的纳米复合材料 |
1.4.1 碳量子点/金属复合材料 |
1.4.2 碳量子点/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 |
1.5 碳量子点的应用 |
1.5.1 生物成像技术 |
1.5.2 生物传感器 |
1.5.3 药物载体和诊断治疗 |
1.5.4 其他的应用 |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氮磷共掺杂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2.2 氮磷共掺杂碳量子点(N-P-CQDs)的合成 |
2.2.3 荧光光谱分析(FA) |
2.2.4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UV) |
2.2.5 透射电镜分析(TEM) |
2.2.6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2.7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2.8 Zeta电位分析 |
2.2.9 X射线能谱(EDS)分析 |
2.2.10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2.2.11 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LSCM) |
2.2.12 荧光寿命的测试 |
2.2.13 相对荧光量子产率的测试 |
2.2.14 血液相容性测试 |
2.2.15 细胞学实验 |
2.2.16 金属离子的荧光响应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光学性质的研究 |
2.3.2 N-P-CQDs的电位分析 |
2.3.3 TEM分析 |
2.3.4 XRD分析 |
2.3.5 FTIR分析 |
2.3.6 EDS分析 |
2.3.7 XPS分析 |
2.3.8 细胞毒性实验 |
2.3.9 溶血实验 |
2.3.10 细胞荧光成像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抗菌性能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3.2.2 掺镧碳量子点(N-P-CQDs@La)的合成 |
3.2.3 荧光光谱分析(FA) |
3.2.4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UV) |
3.2.5 透射电镜分析(TEM) |
3.2.6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2.7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3.2.8 Zeta电位分析 |
3.2.9 X射线能谱(EDS)分析 |
3.2.10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3.2.11 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LSCM) |
3.2.12 荧光寿命的测试 |
3.2.13 相对荧光量子产率的测试 |
3.2.14 血液相容性测试 |
3.2.15 细胞学实验 |
3.2.16 抑菌性能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光学性质的研究 |
3.3.2 TEM分析 |
3.3.3 XRD分析 |
3.3.4 FTIR分析 |
3.3.5 EDS分析 |
3.3.6 XPS分析 |
3.3.7 细胞毒性实验 |
3.3.8 溶血实验 |
3.3.9 细胞荧光成像 |
3.3.10 抑菌性能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聚乙烯醇/碳量子点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生物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4.2.2 聚乙烯醇/碳量子点复合薄膜的制备 |
4.2.3 荧光光谱分析(FA) |
4.2.4 热重分析(TGA) |
4.2.5 静态接触角测试(SCA) |
4.2.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4.2.7 PVA/CQDs复合薄膜的缓释实验 |
4.2.8 细胞毒性实验 |
4.2.9 细菌粘附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光学性质的研究 |
4.3.2 热重分析 |
4.3.3 水接触角分析 |
4.3.4 缓释实验 |
4.3.5 细胞毒性实验 |
4.3.6 细菌粘附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伤口敷料材料的现状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伤口敷料的趋势与市场 |
二、含银敷料的分类与发展 |
1. 碳材料类 |
2. 高分子类 |
3. 泡棉类 |
4. 藻酸盐类 |
5. 水胶类 |
三、结语 |
(9)2013年我国工程塑料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机车车辆 |
2 薄膜 |
3 电子电器 |
4 建材 |
5 机械设备 |
6 医疗用品 |
7 环保及抗菌材料 |
8 其它 |
(10)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在压疮治疗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一、 实验材料 |
(一) 主要设备和器械 |
(二) 主要试剂和材料 |
二、 实验方法 |
(一) 体外抑菌 |
(二) 动物实验 |
(三) 观察指标及方法 |
实验结果 |
一、 体外抑菌 |
二、 动物实验 |
(一) 一般情况观察 |
(二) 创面愈合情况观察 |
(三) 组织学分析 |
讨论 |
一、 压疮动物模型的选择 |
二、 创伤愈合 |
(一) 概述 |
(二) 病理生理过程 |
(三) 相关细胞因子 |
三、 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 |
(一) 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的构成 |
(二) 抑菌作用 |
(三) 止血作用 |
(四) 促愈合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复合碳纤维敷料的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静电纺纤维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D]. 袁志鹏.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2]纳米纤维增强海藻酸钠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黄煜.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2)
- [3]生物大分子修饰细菌纤维素的多功能调控作用及医学应用研究[D]. 谢亚杰.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4]石墨烯的机械剥离制备及其在功能复合材料中的应用[D]. 马宇. 兰州大学, 2019
- [5]基于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柔性功能化敷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董旭初.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6]聚丙烯腈基碳纳米纤维的电纺丝法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赵昱颉. 重庆大学, 2017(06)
- [7]新型碳量子点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苏玉天.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8]伤口敷料材料的现状与发展[J]. 柯泽豪,蔡宪民. 新材料产业, 2016(08)
- [9]2013年我国工程塑料应用进展[J]. 王喜梅,赵志鸿,张振,杨超. 工程塑料应用, 2014(06)
- [10]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在压疮治疗中的研究[D]. 王滢. 第二军医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