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后个性主义时代(上)(论文文献综述)
温霞[1](2021)在《中美高校美育在线课程内容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昌仪琳[2](2021)在《阳新布贴传统纹样在家居亲子装中的设计应用》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历来都十分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弘扬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在实践中取得显着成绩。但是,随着当前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战略倾向的明显加深,人类社会迅速发展和时代的快速变迁,导致了来自世界各国地区和全人类对于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中的自然生存、保护及其持续发展过程中都已经遇到了许多新的的情况和重大挑战,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形势。作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的阳新布贴,其传统手工艺也即将走向消亡,急需通过创新设计的媒介和载体进行传承。笔者为了进一步挖掘阳新布贴传统纹样的艺术特征,开发设计以阳新布贴传统纹样为载体,并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家居亲子装系列,寻求创新发展的新途径,促进阳新布贴家居亲子装系列的产业化融合。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对阳新布贴传统纹样在家居亲子装中的设计实践作出具体分析与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首先以阳新布贴的渊源发展、传统纹样解析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从艺术的角度进行调查和研究,整理阳新布贴的起源发展以及风土人情,着眼于阳新布贴传统纹样艺术特征的挖掘,主要从纹样题材、造型、色彩、肌理及传统工艺等方面对阳新布贴中的传统纹样进行分析。其次,重点探索阳新布贴传统纹样在家居亲子装中的设计应用,结合前人对于布贴类的运用以及国内外设计师作品中对于布贴艺术运用特点作为案例,根据国内外布贴类的案例归纳总结出布贴纹样在家居亲子装中的应用原则和方法,为后期笔者在制作阳新布贴传统纹样在家居亲子装中的设计实践中提供思路。最后,结合分析成果进行设计并创新实践,主要以阳新布贴传统纹样的历史文化内涵、工艺、肌理、造型、色彩等方面结合服装进行综合设计,具体通过家居亲子装系列动态展将传统与时尚两者融汇贯通,一方面满足现代人的个性风格审美,另一方面让阳新布贴焕发出更迷人的风采。
张婵娟[3](2020)在《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价值观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的根本使命在于立德树人。以塑造个体道德人格与推动社会德性发展为己任的学校德育,是践行立德树人使命的重要载体,亦是体现教育之道德本性的主要渠道。然而,当下学校德育变革成效不彰、实效不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委,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学校德育变革并未放眼于整个社会变革的进程与途径,尚未从社会价值观变迁的视域寻绎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病症所在,也未能从社会价值观视域寻求有效的变革之道。社会价值观是社会群体普遍持有的价值取向与价值判断标准,是制约并指导个体道德行为与社会道德发展的重要变量,也自然是规约学校德育变革之方向、效益的重要因素。由此,本文拟以学校德育变革为立足点,以社会价值观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为切入点,通过深入学校与家庭进行现场访谈,并结合典型案例对当前社会价值观的现实图景及其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基本状况,予以较为深入的理论阐述与基于现场访谈的深度分析,旨在推究社会价值观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状况,并循此构建学校德育变革主动获取社会价值观支持的可行性路径及建议。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研究的缘由、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研究方法予以简要阐述;第二部分较为详实地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价值观的现实图景,重点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西方社会价值观等层面分析影响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多元社会价值观图景;第三部分从学校、教师、社会、家庭四个维度分析了学校德育变革游离社会价值观影响的原因;第四部分以第三部分的原因分析为基点,从社会应构建并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学校应加强社会价值观的正面教育与引导、家庭应强化儿童对社会价值观的认知与理解、教师自身应成为优良社会价值观的弘扬者四个方面,具体阐论了学校德育变革主动寻求社会价值观支持的变革路径。
贾宇琪[4](2020)在《论新世纪小说中理想青年的主体性建构》文中研究表明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建构和实现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曲折的过程,在青年时期,人的主体性进入重要的生成、建构时期,由此青年也成为了文学作品里各类人物形象中最具活力,同时也最具矛盾性的一种。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充满了青年人的身影,构建了一条青年形象的长廊。新世纪文学已走过二十年的历程,其中青年文学中的世俗青年、失败青年、虚无青年过剩,而理想青年寥寥,本文结合社会学、心理学相关知识,着眼于新世纪以来青年文学中理想青年形象的主体性建构,共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部分阐明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及方法。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追溯了中国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青年”的发生,定义了“理想青年”的现代性内涵,总结了各个时期文学中青年形象的变迁,并概述了新世纪小说中青年形象的流变,总结了理想青年出现的主、客观原因;第二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通过对有代表性文本的重点细读,梳理出新世纪小说中理想青年主体性建构的三大维度:自我确认、事业追求和情感选择;第三章从叙事模式、叙事伦理、叙事手段、叙事手法几方面分析了理想青年的叙事呈现;最后一章首先总结了新世纪小说中理想青年主体性建构外在方式和内在过程的独特性,进而阐述了新世纪小说中理想青年的时代价值和文学史意义,以及对当下青年文学局限和突破点的个人反思。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概括综述。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一时代文学有一时代之青年形象,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下青年文学中青年形象的分析、解读,来透视当代青年对世界和自我的理解,进而从中探寻其内在的精神脉动。
俞晓倩[5](2020)在《基于汉字格律化设计下的服饰创新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汉字是多维形态构造下的民族符号,探寻其与格律化设计、现代服饰时尚之间的关系,既有利于追溯汉字文化的历史根源,又有利于格律化汉字在服饰中应用的发展。然而目前对汉字格律化设计在现代服饰中应用研究的内容还不够清晰,本课题受国内外设计界中相关学者们对“格律化设计”革新与实践内容的启示,笔者结合当下汉字元素在国内外服饰中的应用现状,将汉字元素拟定为系统、格式、规律及结构框架的共同设计目标,从发散性的“格物致知”思维出发,透过构造形式独特、表意功能丰富的汉仪甲骨文元素,不仅实现“悠游于混沌与秩序间”东方精髓文化的寻觅,还依据服饰整体设计的需要运用解构、拆分、变形等系列手法,突出现代服饰时尚中汉字元素由二维到三维的应用设计转型。本课题按照内容一共分为六个方面,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现状、方法等内容,并得出此课题是热点中的盲点这一状况;由第二部分到第四部分内容中通过文献资料分析法,分别阐述由汉字元素多作为装饰纹样转向当下汉字格律化设计应用于服饰中的发展轨迹、流行元素解读以及其未来发展的影响,笔者得出如下结论:第一,近几年在各大秀场中频繁涌现的相关汉字元素应用的服饰形象,其设计手法主要以直接运用汉字元素作为图案装饰、利用汉字寓意性突出服饰表征、以及运用汉字元素与其他图案组合的形式增加视觉冲击力,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同时不断为现代新型服饰领域注入理性的创意思维概念;第二,汉字元素与格律化设计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始于诗词歌赋的诞生与兴盛,据资料记载在诸多文学、历史考究、二维平面设计等领域均有相关涉及,但经具体权威性数据统计和当前服饰现象的研究分析表明,关于汉字格律化设计应用于现代服饰中的案例却少之又少,因此更加明确该选题研究的必要性;结合前面理论性的分析,笔者在汉字格律化设计应用于现代服饰的实践环节中,将汉字元素中极具民族特色的甲骨文字体践行于局部字符烘托、汉字元素装饰重塑、外轮廓造型中的汉字元素表达,最终结合上述内容完成服饰系列作品《E·G·O》的设计制作环节;综上,本课题致力于汉字格律化设计应用于服饰的变革进行系统分析、元素提取以及与现代化设计相结合的模式,为现代摩登时尚风的服饰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彭肖[6](2019)在《基于内容生产的自媒体网红传播策略研究 ——以咪蒙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互联网普及以来,借助网络走红就成为了无数草根得以成名的方式。从文字时代的网络写手,到图文时期的社区红人,最后到如今富媒体时代下的网红泛化,网红已经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而近年来各种自媒体平台的兴起,更是催生了一大批基于内容生产的自媒体“网络红人”。这些新兴的自媒体媒介平台,凭借其低门槛性、实时性、互动性,让一个草根自媒体人也有了一夜之间爆红于网络成为“网络红人”的可能性。自媒体的崛起,可以说真正让“网络红人”进入了批量生产的时代。如果说媒介技术的发展为网红的兴起提供了可能性,那么网络消费主义的兴起则使“网红”的飞速发展成为了必然。在注意力经济的驱使下,自媒体时代的网红市场早已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产业链条,各大自媒体“网红”们凭借着各种媒介平台、传播渠道、广告电商等多样化的传播策略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经济价值。与传统“网红”相比,自媒体时代的新一代“网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新媒体时代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自媒体时代的“网红”有着极其鲜明的社会文化特征,其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娱乐化的内容生产、产业化的商业模式、社交化的多元互动让“网红”现象久居社会热点,也让无数人看到了内容创业的另一种可能。基于上述现象,本文以从事专业内容生产的自媒体“网络红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大量的文献搜集分析的基础上,以传播学5W传播模式对基于内容生产的自媒体“网络红人”的传播策略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本文首先梳理了“网络红人”的发展历程,并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了自媒体时代“网红”兴起的必然性与可能性。在个案分析部分,本文选取了近年来自媒体圈的现象级网红“咪蒙”为研究对象,从爆火到被封禁,“咪蒙”可以说是新媒体时代自媒体“网络红人”的一个缩影,其所运用的传播策略对于其他自媒体“网络红人”既有借鉴意义,也有警示意义。具体来看,“咪蒙”作为自媒体“网络红人”的传播主体,其通过标签化的品牌形象构建塑造了一个爱憎分明、敢说敢做的公共主体形象圈粉无数;传播内容层面,其博人眼球的标题风格、“吐槽+自黑”的亚文化表述、暴戾煽情的话语表达特性更是让她一度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传播渠道层面,借助立体化的传播网络搭建,“咪蒙”在饱受争议的情况下在短时间内收获了上千万的粉丝。毫无疑问,“咪蒙”是自媒体内容创业的先行者,但是其贩卖焦虑、炮制虚假信息毒鸡汤的行为也最终让她自食其果遭到了各大媒体平台的封禁。个案分析之后,本文围绕自媒体“网红”从内容生产中突围、商业变现模式的探寻、粉丝社群的搭建等层面去对当下自媒体“网红”在流量变现模式上的积极探索进行了梳理,以反映自媒体网红在当前互联网时代精准营销、并将注意力转化为流量与购买力的能力。最后,自媒体“网络红人”由于本身文化水平的参差不齐,且在急于寻求快速变现的心理作用下也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即传递虚假信息、内容低俗化、同质化现象严重、过于依赖传播平台、广告植入过度等问题。因此,自媒体“网络红人”们要想能在内容创业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合理把握语言尺度、加强话题“议程设置”功能、创新内容表现形式、跨平台复合传播、重视双向互动并适当借鉴其他自媒体“网络红人”传播策略的成功案例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煜[7](2019)在《中国当代艺术的“面具”现象研究》文中认为晚近三十余年,中国当代艺术产生了一些颇具世界影响力的作品,其中尤其以架上绘画最为显着。就艺术本身论,我们甚至可以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在创构某种“艺术类型”甚至“艺术流派”。比如,以张晓刚、曾梵志、岳敏君、方力钧为代表的着名艺术家,他们都创作了“面具化”作品。画面中的肖像形象具有表情凝固、抽离了鲜活生命状态与不断复制等特征,符合汉斯·贝尔廷对肖像艺术中“面具”概念的定义。即使目前尚不能称他们的作品为“面具艺术流派”,但毫无疑问已形成了一种绘画现象,不妨称之为“面具”现象。将这种“面具”现象置于当下社会文化语境中来理解,则可以认为,它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现代性发生发展有着明显契合。这些“面具”艺术改变了古典艺术中对“优美”的追求,肖像中或傻笑或呆滞的表情无疑具有朴素写实的追求,蕴涵了现代性反思的文化精神。我们只有结合社会现实,才能透过面具本身理解这些表情下的震惊体验,实现艺术作品对现代人心理与精神世界的积极探索。论文以当代艺术的“面具”形态为切入点,结合丰富的作品实例与文献材料,运用图像学、美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当代艺术“面具”群像现象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阐述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语境与具体概念。首先界定“当代艺术”的概念,认为其是指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所出现的一批具有“观念”特征的先锋艺术。其次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别现代主义”多重维度着手,在中西方艺术视野的比较关系和中国当代不同艺术家的平行关系中建立观察中国“面具”化艺术的视角,确立中国当下文化与艺术的民族身份。第二章,从表情凝固、复制与面具表达的中国式呈现视角分析当代“面具”艺术的生成过程。主要运用汉斯·贝尔廷的“面具”理论,结合史上面具的流变发展过程对当代艺术中的“面具”形态下定义。并通过对本雅明、安迪·沃霍尔、当代艺术中的不同“复制”进行比较,总结出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艺术“异质同构”的特性。同时,揭示出“天价面具”现象背后存在的“双重矛盾”,即国际艺术市场对作品、艺术家的热捧和国内官方艺术平台对其的冷遇之间的矛盾,以及当代艺术发生之初的批判意识与市场经济环境下产生的作品符号化、自我重复的策略之间的矛盾。由此探讨当代艺术的先锋内涵与存在意义。第三章,围绕中国当代艺术中最为突出的“面具”艺术家的作品,考察当代艺术的多样性、丰富性、杂糅性特征。通过对张晓刚的“中国脸”面具、岳敏君的“傻笑人”面具、方力钧的“光头”面具与曾梵志“假面”面具的代表作品进行梳理,一方面归纳“面具”的合理性称谓,另一方面在确立不同艺术家面具审美风格的基础上,对“面具”作品的中国式真伪寓言及深层人文关怀进行揭示。第四章,从“面具”艺术作品中的戏仿、反讽、隐喻等手法入手,分析当代艺术中面具的功能效果及中国式审美意蕴。认为当代“面具”艺术对传统面具的遮蔽、遁形功能有所保留。其以当下的视野与观念,和有别于西方艺术的隐喻与寓言的方式,共同开启“面具”的内在记忆与暗示功能。旨在重塑过去,抵抗记忆的断裂与遗忘,实现自我救赎。同时以自嘲与解构的方式隐喻地表达了艺术家的内在情感,获得了当代艺术反思与批判的创意。第五章,从构成面具的外在艺术形态线条、色彩、构图等组成部分入手,深入分析西方艺术语言的中国式变革。认为以中国社会现实为基的“记忆”与“反记忆”才是构成“面具”的主体部分,并以此为脉络形成当代艺术的叙事逻辑和基本情感表达。由此可见,当代艺术是建立在深厚的中国哲学思想基础之上,与中国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而具有相对独立的绘画语汇、逻辑结构和空间意识的独立艺术。亦是对于文化蕴藉、审美蕴藉、政治蕴藉有着内在追求,带有反思批判性的先锋艺术。尽管这些“面具”作品吸收了西方艺术的手法,不免带有媚俗化、大众化、商业化印记,但作品呈现出的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以及中西方不同文化、艺术共同交织的不规则,不平衡性却也正是中国当代艺术独特的绵延生命力之所在。
宋嵩,刘大先,李丹[8](2018)在《关于“70后”“80后”文学的对话》文中研究指明宋嵩(中国现代文学馆助理研究员):很荣幸主持这场对话。我们都知道,今年中国文学界的一件大事,就是第八次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的召开。"70后"和"80后"作家、评论家成为这次青创会的主力。如今,就连最年轻的"80后"作家也已经年届而立,在这个年龄节点上,对于自己、对于同代人,以及对于社会、时代、历史,都理应形成明晰、坚定的立
赵兵[9](2018)在《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思想系谱(1895-1945)》文中指出本文在结构上分为四章,分别从不同时段、不同主体来分析近代中国思想史上“民族精神”论的复杂内涵。第一章所关注的问题是清末民初的“国魂”、“国性”论。清末民初是近代中国思想史的转型时代中具有转折性的时期。晚清以来新学与新政给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所带来的文化认同问题日趋严重。东渡日本的中国知识人从日语中发现了“民族”与“民族精神”这两个重要词汇,并将之传入国内思想界,极为深刻地影响了近代中国的民族观念与民族想象。民初以降,诸如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老新党”均开始讨论“国魂”与“立国精神”的问题,他们试图重建一个具有文化主体性与神圣性的“中国”。第二章着重论述1920年代醒狮派与学衡派的“国性”论。随着欧战中西方文明弊病的暴露以及战后世界性“东方文化热”的影响,中国知识人的民族与文化自信心逐渐凸显。盛极一时的东西文化论战,彰显了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思想界试图结合东西文明以创造世界新文明的野心。这一时期的“民族精神”论,多是对五四文化激进主义和世界主义思潮之反动。醒狮派在德国古典哲学与法国实证主义的双重影响下,以实证方法阐释了国性或民族性的产生与存在,并认为此等“灵魂”对民族、国家之演进,具有决定作用;与此同时,以文化保守主义姿态出现的“学衡派”也十分重视“国性”与“民族精神”。学衡派学人在揭櫫古希腊与先秦的理性主义传统的同时,试图在学术上确证中国民族与文化上的独立性、本源性、甚至是世界性。第三章尝试阐释1930年代以降中国思想界多元竞争的“民族精神”论。这一时期的民族精神话语呈现出多极并进的局面,本章试图以几种代表性的论述来进行阐发——张君劢、贺麟等人的“文化建国”论;常燕生对于中华民族种族主体性的重新想象;以及1930年代以降,风靡一时的法西斯主义思潮在建构中国“民族宗教”方面所具有的独特意义。第四章试图以中日战争为背景,从东亚现代性的视角呈现“天下”秩序崩解之后中日两国的“民族精神”论述对于各自文化主体性与超越性的思考——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官方民族主义秉持一种国家有机体论,“国魂”与“民族精神”成为了抗战时期国民党官方民族主义的主流词汇;中共开始注重“民族性”的立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建构出一种兼具主体性与普世性的“中华民族”理念;与此同时,敌伪地区的知识界也有着自己的民族主义话语,他们推崇类似于国家有机体论的“全体主义”(Universalismus),他们竖立起“民族精神”的大旗,宣扬“国性”、“国魂”与“东亚民族精神”。吊诡的是,敌对各方其实共享着类似的民族主义观念与“民族精神”话语,并围绕各自的立场与观念进行着“民族精神”的话语争夺战。
杨旭[10](2017)在《俄罗斯白银时代宗教文学批评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罗斯处在一段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其特殊性体现在政治、文化和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在政治方面,俄罗斯面临着沙皇统治的解体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剧烈的社会变革将俄罗斯原有的社会价值体系彻底颠覆;在文化方面,西方的思潮和理论早在沙皇彼得改革时就逐渐被引入俄罗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向西方学习的文化热潮再次席卷俄罗斯大地,许多知识分子在西化的过程中变得茫然,开始反思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在文学艺术方面,“白银时代”这一术语的诞生标志着该时期文学艺术的再次繁荣,与此同时,与文学艺术紧密联系的文学批评理论也变得格外活跃。在众多文学批评观点中,宗教文学批评思想因其与俄罗斯传统宗教信仰的紧密结合,而显得与众不同。目前,对于这一理论流派的系统研究在我国俄罗斯文论的研究领域中尚显不足,为此,本文将宗教文学批评观作为研究对象,力图在俄罗斯深厚的哲学和文化的背景上,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家和作品,发掘宗教文学批评思想的内涵和特点。论文包括八个部分,其各部分具体内容概括如下:导论部分主要论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本论文将宗教文学批评观作为研究对象,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该思想在当前的俄罗斯本国和西方世界都占据着重要的研究地位,它开辟了俄罗斯文学批评的新视野。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对这一批评思想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多数研究成果停留于表面的介绍和综述。之后,本论文进一步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并对相关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论文总体框架进行概要说明。第一章系统梳理了宗教文学批评产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本章首先对“白银时代”这一专门术语进行深入阐述,通过对其来源、时间范围和所涉及的领域等方面的研究,认为这一术语代表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文学艺术和批评理论达到了一个高峰。其次,这一时期剧烈变革的政治形态却与文学艺术领域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封建沙皇统治、西方资本主义和布尔什维克的社会主义成为此时相互角力的三方政治力量。受其影响,俄罗斯本国经历了多次政变、起义和血腥屠杀。政局的纷繁复杂,导致这一时期众多知识分子陷入深刻的精神危机,同时也促使他们寻找改革国家现状、改良民族精神文化的道路。再次,这一时期在精神文化领域开始出现全面的文化复兴,各种文学流派纷纷形成并壮大,并且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俄罗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正是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反叛中,宗教文学批评的理论形态初具规模。第二章着重论述了宗教文学批评产生的宗教和哲学渊源,并且分析了东正教影响下的宗教文学批评的基本特点。本章认为,宗教文学批评最为重要的两个理论来源就是东正教神学思想和传统宗教哲学理论。首先,东正教神学思想决定了宗教文学批评观的基本话语体系。东正教自从传入俄罗斯,就成为俄罗斯人民精神信仰的主要对象,并且已经形成一套带有俄罗斯民族特色的神学话语和理论,受其影响,宗教文学批评创新性地使用大量神学主题,例如神人论、聚合性、末世论、索菲亚学说等,将这些理论作为宗教文学批评对抗西方理性主义的工具,并进而形成带有宗教特色的文学批评理论。其次,代表俄罗斯传统哲学理论的宗教哲学为宗教文学批评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俄国哲学从18世纪产生,发展到19世纪的斯拉夫主义哲学思想,它在吸收西方哲学理论养料的同时,深受本国宗教传统的影响,最终在索洛维约夫的诠释下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宗教哲学理论。宗教文学批评中的众多代表人物基本都受到索洛维约夫哲学的启发和影响,由此,索洛维约夫也被宗教文学批评者奉为精神上的导师。第三章主要考察了宗教文学批评观的思想内涵,本章认为其思想内涵主要体现在对神人性学说的探索和阐述上。神与人的关系既是东正教神学的基本主题,同时也是宗教文学批评观的核心思想。这一学说的主要意义在于高度肯定人自身的精神价值,将神性赋予人性之上,宗教文学批评正是在此基础上开展对作家和作品的解读。首先,本章分析了神人关系在宗教、哲学和文学中的具体体现。一方面,阐述了白银时代对黄金时代文学传统的吸收与再评价,认为二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明显的差异,白银时代更加重视从宗教视野来解读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分析了俄罗斯文学中的神人理想,并以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例进行深入论述。其次,神人性学说在具体的宗教文学批评观中体现为对个性自由的重视。在这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别尔嘉耶夫、舍斯托夫和罗赞诺夫对神人性学说的不同理解。再次,宗教文学批评将带有神人特性的创造理论引入到具体的批评实践中,别尔嘉耶夫将创造看作是人摆脱客观奴役的唯一方法,舍斯托夫则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看到了从神人到地下室人的创造过程。第四章主要阐述了宗教文学批评独特的思维方式。聚合性既是东正教独特的神学主题,也是宗教文学批评观对待文学艺术和哲学理论的思维方式。首先,本章论述了这一思想产生的背景和基本内涵,它从宗教层面逐渐发展到哲学和美学层面,形成了以爱和自由为核心的基本内涵。其次,宗教文学批评将聚合性中多种因素有机统一的思维方式作为评价文学作品的认知模式。这一部分着重论述了布尔加科夫索菲亚崇拜、别尔嘉耶夫对美的认识和罗赞诺夫以“性”为聚合点的批评理论。再次,在聚合性思维的影响下,宗教文学批评形成了独特的文学批评标准,其中的代表性理论包括布尔加科夫的“宗教-美学文艺批评标准”和别尔嘉耶夫的“整体精神现象”批评理论。第五章主要围绕宗教文学批评所提出的“新宗教意识”进行相关论述,认为这一思想的提出标志着宗教文学批评观从文学建构向文化建构的进一步发展。首先,象征主义的批评理论本身就属于宗教文学批评的范畴,受到索洛维约夫哲学理论和象征主义文学的影响,宗教文学批评将外在现实与内在精神世界进行比较,认为优秀的文学创作就是在突破客观现实束缚的同时,展现出主体的精神世界和宗教信仰。其次,宗教文学批评对“新宗教意识”的探索建立在批判传统东正教会和确立“基督与反基督”命题的基础之上,其中罗赞诺夫作为“新宗教意识”的重要代表人物,认为新宗教既与东正教传统精神紧密相连,同时也要批判地继承这一宗教思想。梅列日科夫斯基是“新宗教意识”的主要倡导者,受到罗赞诺夫的影响,梅列日科夫斯基的“基督与反基督”的命题就代表着精神与肉体的对立与融合。再次,梅列日科夫斯基的象征主义文学建构正是在“新宗教意识”的引领下进行的,灵与肉的对立和融合成为其小说创作的基本主题。同时,梅列日科夫斯基的文学批评思想认为一切文学作品都具有象征的因素,并且将灵与肉的二元对立思想作为评价所有作品的出发点。在此基础上,梅列日科夫斯基将这种二元对立的思想与俄罗斯的民族本性相结合,使其文学评论带有更为明显的向文化评论发展的倾向。最后,宗教文学批评在文化建构上的认识通过别尔嘉耶夫的文化复兴思想得以最终完善。第六章从宏观视角阐述了对宗教文学批评的历史反思及其研究价值。受到宗教神秘主义的影响,该理论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建立了一种审视文学作品的新视角。同时,随着分析视角从外在转向内里的变化,其审美体验也发生了改变。布尔加科夫提出的“灵性之美”成为宗教文学批评审美体验的终极目标。不过,宗教文学批评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本文尽量从客观的视角,通过对批评内容、批评方法的论述指出该思想存在的主要问题。此外,本章还分析了宗教文学批评对我国文学批评的借鉴价值和重要意义。结语部分认为历史上宗教文学批评观早已离我们远去,但其理论生命却依然顽强,并且对于当代俄罗斯文学艺术和民族文化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白银时代的文学艺术及其宗教批评思想作为俄罗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依然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二、后个性主义时代(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后个性主义时代(上)(论文提纲范文)
(2)阳新布贴传统纹样在家居亲子装中的设计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背景及现状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国内外布贴类定义 |
1.4.2 国内家居服定义 |
1.4.3 国内亲子装定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课题的创新点 |
2 阳新布贴概述 |
2.1 阳新的地理环境 |
2.2 阳新布贴的历史文化 |
2.2.1 历史沿革 |
2.2.2 文化特征 |
2.3 阳新布贴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
2.3.1 阳新布贴发展现状 |
2.3.2 阳新布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阳新布贴传统纹样的艺术和工艺特征 |
3.1 阳新布贴传统纹样的艺术特征 |
3.1.1 纹样题材 |
3.1.2 纹样造型 |
3.1.3 纹样色彩 |
3.1.4 纹样肌理 |
3.2 阳新布贴传统纹样的工艺特征 |
3.2.1 工具材料 |
3.2.2 工序流程 |
3.2.3 贴布技艺 |
3.2.4 针法技艺 |
3.3 本章小结 |
4 阳新布贴传统纹样在家居亲子装中的应用设计分析于探讨 |
4.1 国内外布贴艺术在家居亲子装中的设计案例分析 |
4.1.1 国内布贴案例分析 |
4.1.2 国外布贴案例分析 |
4.2 阳新布贴传统纹样在家居亲子装中的设计探讨 |
4.2.1 设计目的 |
4.2.2 设计原则 |
4.2.3 设计方法 |
4.3 本章小结 |
5 阳新布贴传统纹样在家居亲子装中的设计应用 |
5.1 灵感构思 |
5.2 设计方案 |
5.2.1 造型设计 |
5.2.2 色彩设计 |
5.2.3 廓形设计 |
5.2.4 服装效果图 |
5.3 成衣制作 |
5.3.1 工序流程 |
5.3.2 纹样制作问题及解决方案 |
5.3.3 成衣展示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阳新布贴传承人访谈录 |
附录 Ⅱ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获奖及科研社会实践情况 |
致谢 |
(3)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价值观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缘由 |
1.社会价值观状况是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变量 |
2.提高学校德育变革的实效性需要社会价值观的正向引导 |
3.有关社会价值观之于学校德育变革影响的研究相对匮乏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德育变革 |
2.社会价值观 |
(四)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2.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研究的重点 |
2.研究的难点 |
3.研究的创新点 |
(六)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案例分析法 |
3.访谈法 |
一、我国社会价值观基本图景分析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主导地位 |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主导 |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维主导 |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主导 |
(二)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余绪未绝 |
1.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道德观:以德为先的价值追求 |
2.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生活观:以和为贵的交往之道 |
3.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实践观:剔除人欲的人格修炼 |
(三)西方社会价值观影响广泛 |
1.西方社会个性主义价值观的滥觞 |
2.西方社会利己主义价值观的流行 |
3.西方社会相对主义价值观的泛滥 |
(四)一元社会价值观主导与多元社会价值观并存 |
二、社会价值观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的基本状况分析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引领 |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校德育变革提供方向指导 |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学校德育目标的制定 |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校德育课程的变革 |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校德育变革提供文化养料 |
(二)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深刻影响 |
1.优良传统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促进 |
2.不良传统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阻碍 |
(三)西方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 |
1.西方优良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推动 |
2.西方不良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冲击 |
(四)社会价值观的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对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 |
三、学校德育变革游离社会价值观影响的原因分析 |
(一)学校德育汲取社会价值观教育作用的自觉性不强 |
1.学校发挥社会价值观教育的观念需要加强 |
2.学校开展社会价值观教育活动的效果不佳 |
3.校园文化建设未深入反映社会价值观的内容 |
(二)教师对学生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作用不够 |
1.教师课堂教学内容欠缺社会价值观教育的引导 |
2.教师课堂教学缺乏鲜活社会价值观案例的讨论 |
3.教师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社会价值观的客观评价 |
(三)社会与学校协同育人机制与途径不畅 |
(四)家庭对儿童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尚显薄弱 |
1.家长缺乏对社会价值观的辩证理解 |
2.家长忽视自身行为对儿童价值观的熏染 |
3.家长疏忽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价值观的引导 |
四、学校德育变革寻求社会价值观支持的路径分析 |
(一)社会应构建并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
1.净化社会价值观氛围,加强优良价值观的舆论引导 |
2.加强与学校的联动,构建并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
(二)学校应加强社会价值观的正面教育与引导 |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的价值观构建 |
2.改革学校德育课程,优化社会价值观的教育方式 |
3.优化德育评价方式,增强社会价值观的教育嵌入 |
(三)家庭应强化儿童对社会价值观的认知与理解 |
1.强化家长对社会价值观的理解,重视对儿童的价值观教育 |
2.不断提高家长自身素养,注重言传身教的影响 |
3.丰富家庭教育内容,增强社会价值观教育的成效 |
(四)教师自身应成为优良社会价值观的弘扬者 |
1.不断提升自身价值素养,履行优良价值观的导引职责 |
2.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方法,深化学生对社会价值观的理解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论新世纪小说中理想青年的主体性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1. 有关青年问题的社会学和文学讨论 |
2. 梳理现代文学以来的青年形象流变 |
3. 对比不同时代小说中的青年形象 |
4. 对新世纪青年文学中的具体青年形象的解读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青年”的发现与时代变革中的青年形象 |
(一) “青年”的发现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青年形象书写 |
1. “青年”的发现 |
2.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青年身影 |
(二) 理想青年的内涵与不同时期的理想青年形象 |
1. 现代性视阈下的“理想青年”内涵 |
2.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理想青年形象序列 |
(三) 新世纪小说中青年形象的变迁 |
1. 热衷于追名逐利的世俗青年 |
2. 挣扎于生活缝隙中的失败青年 |
3. 陷入无物之阵的虚无青年 |
4. 拒绝俗套的顽主与帮闲 |
(四) 新世纪小说中理想青年的出现 |
1. 理想青年生成的主、客观因素 |
2. 当下青年文学中的“同时代人” |
二、 新世纪小说中理想青年的主体性建构维度 |
(一) 青年的“角色化生成”与主体性建构 |
1. 青年的“角色化生成” |
2. 主体性的内涵及青年的主体性建构 |
(二) 理想青年的自我确认 |
1. 在“逃离/出走—回归”中找回自我 |
2. 在助人过程中确证自我 |
3. 在现实泥沼中保持精神洁净 |
(三) 理想青年的事业与人生追求 |
1. 在担当与实干中获得价值感 |
2. 不服从现存秩序重新定义规则 |
(四) 理想青年的情感选择 |
1. 追求情感中的精神共鸣与不可代替性 |
2. 在亲子关系中追求爱与尊重的情感价值 |
3. 寻找爱与温暖以对抗孤独 |
三、 新世纪小说中理想青年主体性建构的叙事呈现 |
(一) 新世纪理想青年主体性建构的情节模式与叙事伦理 |
1. 叙事情节模式:游离边缘—主体受挫—反思挣扎—主体成熟 |
2. 叙事伦理:自由伦理下的个体叙事 |
(二) 新世纪理想青年主体性建构的时空叙事 |
1. 时间叙事:“过去—现在”的双重时间维度 |
2. 空间叙事: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的结合、转化 |
(三) 叙事手法:对比与隐喻的运用 |
1. 对比:在比较中凸显主体之理想性 |
2. 隐喻:意象与情节的隐喻 |
四、 新世纪小说中理想青年主体性建构的独特性及价值 |
(一) 新世纪小说中理想青年主体性建构方式的转变 |
1. 由外部力量召唤变为主体能动生成 |
2. “青年-中/老年”的结构性对立被消解 |
(二) 新世纪小说中理想青年主体性建构的内在独特性 |
1. 理想青年主体性失落时的反思性 |
2. 理想青年社会化过程中的高参与度及强内控性 |
(三) 新世纪小说中理想青年形象所蕴含的价值及局限 |
1. 理想青年形象所蕴含的时代价值 |
2. 理想青年形象所显现出的文学史意义 |
3. 当下青年文学的局限与突破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后记 |
(5)基于汉字格律化设计下的服饰创新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数据库相关文献分析 |
1.2.2 国内外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方法 |
1.3.2 归纳总结法 |
1.3.3 比较分析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课题可行性分析 |
2 服饰设计中的汉字应用现状 |
2.1 服饰中汉字应用的演变形式 |
2.1.1 运用汉字诠释装饰图案 |
2.1.2 利用汉字寓意性突出服饰表征 |
2.1.3 汉字融合其他图案增加冲击力 |
2.2 服饰中汉字流行元素解读 |
2.2.1 日常服饰文化的追崇 |
2.2.2 民族精神风貌的提升 |
2.3 小结 |
3 汉字格律化与设计应用 |
3.1 格律化设计的发展轨迹 |
3.1.1 前期:概念思维 |
3.1.2 中期:超越设计 |
3.1.3 后期:整合性创造 |
3.2 视觉传达中格律化设计案例分析 |
3.2.1 数字化甲骨文设计 |
3.2.2 汉字的灵力运动 |
3.3 服饰中汉字格律化设计应用启示 |
3.3.1 服饰观念的转变 |
3.3.2 东方特色的形成 |
3.4 小结 |
4 服饰设计中汉字格律化应用方法 |
4.1 特征元素的提取与简化 |
4.1.1 直接运用:具象图纹 |
4.1.2 内涵提炼:传统文化 |
4.1.3 简化渗入:符号特征 |
4.2 服饰时尚观念的更迭 |
4.2.1 打破款式单一局面 |
4.2.2 加速了服饰现代化进程 |
4.3 小结 |
5 服饰中汉字格律化设计实践 |
5.1 实践一:局部字符元素烘托 |
5.1.1 元素的归纳与提取 |
5.1.2 设计构思与字符工艺 |
5.2 实践二:汉字装饰元素重塑 |
5.2.1 元素的提取与重构 |
5.2.2 字符工艺及文创应用 |
5.3 实践三:汉字廓形元素表达 |
5.3.1 元素的提取与再设计 |
5.3.2 设计构思及效果图展示 |
5.4 小结 |
6 汉字格律化下的毕业设计实践 |
6.1 主题灵感来源 |
6.2 色彩提案及面料选择 |
6.3 廓形款式设计及妆饰搭配 |
6.4 效果图展示及字符工艺实践 |
6.5 成衣制作过程 |
6.6 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Ⅱ: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专利及社会实践 |
致谢 |
(6)基于内容生产的自媒体网红传播策略研究 ——以咪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四、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章 网络红人的兴起与流变 |
第一节 网络技术更新与网络红人变迁 |
一、web1.0时代:文字时代的网络写手 |
二、web2.0时代:图文时代的社区红人 |
三、web3.0时代:富媒体时代下的网红泛化 |
第二节 自媒体时代网红兴起的必然性与可能性 |
一、必然性:网络消费主义的兴起 |
二、可能性:媒介技术的发展为网红量产提供可能 |
第三节 网络红人的分类与社会文化特征 |
一、五彩纷呈的网络红人 |
二、自媒体时代网红的社会文化特征 |
第二章 自媒体网红咪蒙传播策略的5W模式解读 |
第一节 自媒体网红咪蒙的发展历程 |
一、自媒体网红咪蒙的迅速崛起 |
二、从内容创业神话到跌落神坛 |
第二节 自媒体网红咪蒙传播主体的品牌形象构建 |
第三节 自媒体网红咪蒙传播内容的个性化 |
一、博人眼球的“标题党”,引导阅读 |
二、行文刻意制造冲突,营造“毒鸡汤”式的戏剧性效果 |
三、“吐槽+自黑”的亚文化表述,营造接地气的人物形象 |
四、暴戾煽情的话语表达特征,引发受众共鸣 |
第四节 自媒体网红咪蒙传播渠道的多样化 |
一、多平台联动的合作推广方式 |
二、从微信公众号到知识付费的跨界尝试 |
第五节 传播效果与受众定位 |
一、高阅读与高点赞数下的情感共鸣 |
二、“使用与满足”理论下的精准用户画像 |
第三章 基于内容生产的自媒体网红流量变现模式 |
第一节 从用户内容生产到专业内容生产 |
一、网络红人的IP化 |
二、内容生产的团队化与产业化 |
第二节 立体传播网络下“网红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
一、线上到线下的深度融合 |
二、“直播+电商”的合作推广方式 |
三、多样化的流量变现渠道 |
第三节 粉丝社群搭建与网红生态圈 |
一、去中心化、人格化的粉丝社群搭建 |
二、围绕新兴媒介建立“网红”生态圈 |
第四章 自媒体网红传播策略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建议 |
第一节 自媒体网红传播策略的不足之处 |
一、内容生产的娱乐化低俗化,消费大众情绪 |
二、难以持续产出高质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 |
三、内容呈现形式单一,过于依赖传播平台 |
四、忽视用户体验,广告植入过度 |
第二节 自媒体网红传播策略的优化建议 |
一、把握语言尺度,理性引导受众 |
二、打造标准化的内容产出模式,加强话题选择的“议程设置”功能 |
三、创新内容表现形式,跨平台复合传播 |
四、重视双向互动,创新广告植入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7)中国当代艺术的“面具”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中国当代艺术的定位 |
第一节 中国当代艺术的逻辑起点 |
一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现代性理论向度 |
二 中国当代艺术的现代与后现代及前现代之维 |
三 当代艺术之于“观念艺术” |
四 当代艺术中的别现代性思考 |
第二章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表情复制与面具表达 |
第一节 表情复制与面具表达 |
一 张晓刚作品中的表情“脸”形态 |
二 岳敏君作品中的表情“脸”形态 |
三 方力钧作品中的表情“脸”形态 |
四 曾梵志的“面具”表达 |
五 “面具”与“非面具” |
六 面具背后的天价神话 |
第二节 脸的角色与面具表达 |
一 面具 |
二 人脸 |
三 面具与人脸 |
第三节 从表情凝固、复制到面具表达 |
一 表情的凝固与面具生成 |
二 面具的隐藏与伪装 |
三 面具之后:遮蔽与彰显 |
四 从信仰崇拜到自我偶像 |
第四节 本雅明、安迪·沃霍尔与当代“面具” |
一 “灵韵”的消失与“面具”的返魅 |
二 重复的艺术与光晕的嬗变 |
三 由本雅明到当代艺术的技术嬗变与艺术革新 |
四 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异质同构 |
第三章 中国当代艺术中面具化的多样性面孔 |
第一节 冷漠与僵滞:张晓刚的“中国人”面具及其审美形态 |
一 千人一面的阿尼玛、阿尼姆斯与伪个性化 |
二 意识形态、集体无意识与“压抑”的潜文本 |
三 关于“沉默”的体验和“僵滞”的表达 |
四 “中国人”面孔 |
第二节 怪诞与可怖:岳敏君的“傻笑人”面具及其审美形态 |
一 玩世写实主义的灵魂狂欢 |
二 用偶像亵渎偶像的文化批判 |
三 可笑的理想主义与悲观的现实主义 |
第三节 泼皮与体道:方力钧的“光头”面具及其审美形态 |
一 入世的“光头”面具对崇高与英雄的消解 |
二 体道的“婴儿”与几道于水 |
三 天人合一的现世救赎 |
第四节 异化与空洞:曾梵志的“假面”面具及其审美形态 |
一 面具符号的标准化与非标准化 |
二 面具符号的寓言精神 |
三 空洞化了的世界和严重萎缩的利比多 |
第四章 当代艺术中的面具化手法、功能分析 |
第一节 戏仿(Parody):波普偶像与互文本 |
一 戏仿与“互文本” |
二 戏仿内在的“图底”机制 |
三 对戏仿与恶搞现象的反思 |
第二节 反讽(irony) :伪装与悖论 |
一 反讽概念的一般化 |
二 当代艺术中反讽的多重面孔 |
三 当代艺术中反讽之来路与归途 |
第三节 隐喻(metaphor):“面具”的本体、喻体与喻底 |
一 当代艺术的隐喻功能 |
二 隐喻:面具的表征策略 |
三 隐喻产生的现实基础 |
第四节 反思与批判 |
一 以“丑”的形态进行“面具”化自我表达 |
二 以“真”的思考介入社会现实 |
三 “面具”的所指:反思与批判 |
第五章 面具艺术:形式与记忆的中国表达 |
第一节 艺术形式的中国式改造 |
一 集中西方审美风格于一体的线条 |
二 具有中国审美意蕴的色彩 |
三 汲取中国古典美术风格的构图 |
四 “面具”艺术手法的中国化表达 |
第二节 拼凑:艺术手法的中国式创新 |
一 中国式“拼凑”产生的机制与内在结构 |
二 当代艺术中“拼凑”的特征与表达效果 |
三 “拼凑”背后:自由游戏与人文理想的丧失 |
第三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记忆与反记忆 |
一 记忆与技艺的渊源 |
二 有关“记忆”的本质问题 |
三 以视觉经验构筑记忆的想象和情感 |
四 “面具”的符号记忆 |
五 当代艺术馆、艺术展的视觉“集体记忆” |
第四节 当代艺术的中国哲学基础与中国观念表达 |
一 西方之哲学、美学与艺术的影响 |
二 中国传统儒、道、释思想合流的影响 |
三 中国当代艺术的本土资源 |
第五节 当代艺术的民族身份认同 |
一 从“去中国化”看中国当代艺术的西化本质 |
二 从“去中国化”到同质多样中的“中国性” |
三 建立当代艺术的人文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思想系谱(1895-1945)(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源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方法结构 |
第一章 “故国招魂”:清末民初中国民族精神论的发轫 |
一、亡天下:近代中国的“天下主义”遗产 |
(一)“天下”观与晚清思想界的普世性想象 |
(二)康有为与章太炎:近代中国的两种文化观点 |
二、东瀛之风:清季留日学界的“国魂”论 |
(一)“民族”、“民族精神”:东西洋之间的概念旅行 |
(二)“国魂”与“国学”:清季士人的文化主体性关怀 |
三、再魅化:辛亥前后的“国魂”与“国性” |
(一)“政教革命”:辛亥革命与神圣中国的瓦解 |
(二)“国魂”与“国性”:民初思想界重建超越性中国的思考 |
第二章 “再造文明”:五四前后的的世界主义与“民族精神” |
一、欧战与“新文明”意识 |
(一)“二十世纪”:文明断裂意识的形成 |
(二)欧战前后中国思想界的“新文明”论 |
二、1920年代:“世界主义”与“民族精神”之彷徨 |
(一)五四前后的世界主义激情 |
(二)“民族精神”的反弹:国家主义者的文化关怀 |
三、“欧化”与“国粹”:学衡派“民族精神”论的人文维度 |
(一)作为“宗教道德之本体”的人文主义 |
(二)对于中国文化的“中世纪”意识 |
(三)文化有机体与中国文化的“肉身” |
第三章 “主体之殇”:1930年代以降中国“民族精神”的激进化 |
一、文化主体性之焦虑:“中国本位”与“文化建国” |
(一)“没有了中国”:1930年代中国知识人的文化焦虑 |
(二)建构“文化民族”的尝试及其困境 |
(三)生命史观关照下的“民族精神” |
二、种族主体性之重构:常燕生对于中华民族的种族想象 |
(一)生物史观与中华民族的种族主体 |
(二)“蛮人的出现”:以夷变夏的种族重构 |
三、政治主体性之狂飙:1930年代中国的法西斯主义 |
(一)作为传统主义的“法西斯” |
(二)“绝对之体”:对于民族宗教的重新思考 |
第四章 “文化战争”:抗战时期各方的“民族精神”话语之争 |
一、所谓“大东亚战争”与“东亚民族精神” |
(一)“东亚民族精神”话语的诞生 |
(二)汪派知识分子对于东亚文化领导权的争夺 |
二、制造“正统”:蒋介石《中国之命运》及其论争 |
(一)蒋介石《中国之命运》的“民族精神”论述 |
(二)正统之争:关于《中国之命运》的争论 |
三、中共的“民族”理念及其对蒋介石民族观念的批判 |
(一)中共“民族”观念的主体性与普世性 |
(二)中共对于《中国之命运》的批判及其“新中国”理想 |
结语 |
一、“民族精神”与“世界精神”:近代中国的普世主义幽灵 |
二、“主体性”: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内在追求 |
三、“民族精神”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特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一览 |
(10)俄罗斯白银时代宗教文学批评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论文框架 |
第一章 白银时代宗教文学批评的历史文化语境 |
第一节 白银时代的历史语境 |
一、白银时代的概念界定 |
二、政治形态的剧烈变革 |
第二节 白银时代的文化语境 |
一、知识分子的精神探索 |
二、精神文化的全面复兴 |
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反叛 |
第二章 白银时代俄罗斯宗教文学批评的宗教哲学来源 |
第一节 东正教神学思想的影响 |
一、东正教在俄罗斯的传播与特点 |
二、东正教视阈下的宗教文学批评 |
第二节 宗教哲学思想的渊源 |
一、俄罗斯19世纪宗教哲学的缘起与发展 |
二、索洛维约夫的“完整知识理论” |
三、宗教哲学对白银时代宗教文学批评的影响 |
第三章 探索人的神性——白银时代宗教文学批评的思想内涵 |
第一节 宗教视野中的文学再审视 |
一、宗教哲学层面的神性与人性 |
二、白银时代与黄金时代文学传统的内在联系 |
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神人”理想 |
第二节 神人性与文学个体意识的自觉 |
一、神人性对个性自由的推动 |
二、神人性对个体价值的追问 |
三、神人性贴近个体生命意识的文学解读 |
第三节 神人性与文学创造的意义 |
一、创造是实现主体精神价值的唯一途径 |
二、从“神人”到“地下室人”的创造过程 |
第四章 完整的聚合性学说——白银时代宗教文学批评的思维方式 |
第一节 爱和自由的学说 |
一、聚合性产生的背景 |
二、聚合性学说的内涵 |
第二节 多中统一的聚合性思维 |
一、聚合神学与现实的批评观 |
二、聚合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美学观 |
三、寻找聚合性思维独特的着眼点 |
第三节 聚合性思维下的文学批评标准 |
一、宗教-美学文艺评价标准 |
二、整体精神现象批评 |
第五章 充满象征意味的“新宗教意识”——白银时代宗教文学批评的文化建构 |
第一节 作为批评思潮的新宗教文化运动 |
一、对“两个世界”的言说 |
二、对艺术与两个世界关系的界定 |
第二节 宗教文学批评对“新宗教意识”的探索 |
一、强烈批判传统东正教会 |
二、确立“基督与反基督”的命题 |
第三节“新宗教意识”从文学建构到文化建构 |
一、“新宗教意识”统摄下的象征主义文学建构 |
二、从文学批评向文化批评的进阶 |
三、别尔嘉耶夫对俄罗斯文化的精神复兴 |
第六章 白银时代宗教文学批评的历史反思和研究价值 |
第一节 宗教文学批评的历史反思 |
一、新宗教与旧宗教:确立分析的新视角 |
二、宗教救赎与现实徘徊:开启审美的新路径 |
三、宗教文学批评观的理论局限 |
第二节 宗教文学批评的研究价值 |
一、推动俄罗斯本国文化思想的再次复兴 |
二、重新审视俄罗斯文学的价值 |
三、深刻反思传统与现代的态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后个性主义时代(上)(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美高校美育在线课程内容比较研究[D]. 温霞. 西南大学, 2021
- [2]阳新布贴传统纹样在家居亲子装中的设计应用[D]. 昌仪琳. 武汉纺织大学, 2021(09)
- [3]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价值观基础研究[D]. 张婵娟.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论新世纪小说中理想青年的主体性建构[D]. 贾宇琪.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基于汉字格律化设计下的服饰创新应用研究[D]. 俞晓倩.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2)
- [6]基于内容生产的自媒体网红传播策略研究 ——以咪蒙为例[D]. 彭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7]中国当代艺术的“面具”现象研究[D]. 关煜.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8]关于“70后”“80后”文学的对话[J]. 宋嵩,刘大先,李丹. 名作欣赏, 2018(34)
- [9]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思想系谱(1895-1945)[D]. 赵兵.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10]俄罗斯白银时代宗教文学批评观研究[D]. 杨旭. 山东师范大学,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