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险投资:旁观者清(论文文献综述)
李星昊,李辉,张玲[1](2021)在《涉众型经济犯罪被害人经济卷入问题研究——基于前景理论的逻辑构建》文中提出被害人经济卷入的基本逻辑是解锁治理和防范涉众型经济犯罪的重要密码之一。基于被害人个体视角和前景理论从三个方面初步探讨被害人经济卷入的基本问题:第一,被害人个体视角下的经济卷入源自其事前事中博弈运筹过程中趋利避害的天然倾向。第二,前景理论的逻辑暗示了被害人经济卷入是由不法分子柔性主导的一套激励和抑制机制嵌入在内的自发运转循环逻辑。在此过程中,不法分子由台前隐盾至幕后,控制着被害人"自主地"徘徊往复于早已预设好的卷入机制之中。第三,统合被害人个体视角和前景理论逻辑的"被工具化的主观理性计算偏误"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被害人经济卷入的深层次原因。这意味着正是不法分子的工具化利用,才使得被害人的"人性弱点"与经济卷入的循环逻辑巧妙对接糅合,并将被害人进一步推入经济卷入的泥沼之中。为破解治理和防范被害人经济卷入的难题,需要多元治理主体同向发力。
徐甄宜[2](2021)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测算及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染效应》文中认为
于洪涛[3](2019)在《董事会特征、风险承担与公司绩效》文中研究说明风险承担最早可以追溯到企业家的冒险精神上,本文中风险承担指代企业的投资意愿,反映了企业对风险投资项目的选择。在完备市场条件下,如果将企业所面临的投资项目按预期净现值进行排列,企业会将临界选择放在预期净现值等于0处,即企业不会放弃任何盈利的项目。但在企业现实经营中,所有者与经营者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往往有着较为严重的代理问题,所有者与经营者目标收益函数的不一致往往使企业的投融资决策偏离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各企业治理水平也不同,企业间风险承担存在差异。风险承担对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影响,由于高风险项目往往比低风险项目有着更高的投资回报,有助于企业资本的积累,从而促进科技研发投入,有研究表明企业为追逐利益而承担风险是企业乃至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本文从风险承担的角度探讨不同董事会特征的治理效果及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尝试揭示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对企业投融资决策起到的积极影响,从而丰富董事会治理的相关研究。在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下,较为普遍的存在着所有者与经营者间的第一类代理问题。除此之外,由于我国独特的企业发展背景,大股东控股的情况并不少见,在小股东无法参加企业日常经营决策的情况下,基于信息不对称,大股东有动机侵占小股东的权益,因此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大股东与小股东间的第二类代理问题。两类代理问题的存在,容易使得企业的投融资决策偏离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董事会是缓解公司代理问题的重要制度安排,董事会发挥作用的前提在于其是否独立,因此关乎董事会独立性的董事会特征始终是该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议题,其中又以独立董事制度为核心。但以往研究中更倾向于研究独立董事的监督及资源获取职能,事实上独立董事具有的专业背景知识还具有咨询功能,为企业投融资决策建言献策,体现在企业风险承担上。因此本文首先检验了董事会特征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董事会治理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因此本文又详细分析了风险承担与企业经营绩效间的关系以及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进而,董事会特征有可能通过影响企业风险承担进而影响企业经营绩效,为此我们建立了以风险承担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模型以检验三者间的关系。为董事会在公司投融资决策中起到的积极作用提供了证据,丰富了相关研究。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企业发展,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根植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其中董事会制度以及独立董事制度都是在行政力量的驱使下自上而下形成的。2001年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开启了独立董事改革。200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中央企业建立和完善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工作的通知》则开启了央企董事会试点改革。我们分别以两次改革为外生事件,采用双重差分方法检验了独立董事制度以及董事会试点改革对企业风险承担及企业绩效的影响。检验结果一方面有利于澄清对两次改革效果的争议;另一方面则从事件研究的角度支持了本文的结论,使得结果更为稳健。本文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结论:(1)董事会特征与企业风险承担。1.董事会规模与风险承担不存在显着关系;2.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风险承担显着正相关;3.战略委员会的设立有利于提升企业的风险承担;4.董事长两职合一程度与风险承担显着负相关;5.独立董事功能与企业风险承担显着正相关。根据所有权性质将总样本区分为国企组和民企组两个子样本,分别回归。发现董事会规模在国企组显着为负,而在民企组则不显着。独立董事比例在国企组显着为正的,但在民企组则不显着。两职合一程度在国企组不显着,但在民企组显着为负。设置战略委员会无论在民企组还是在国企组,均显着为正。(2)企业风险承担与企业绩效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即当企业期初增加风险承担时会显着增加企业绩效,但当达到一定程度时,过多的风险承担反而会成为企业负担,降低企业绩效。进一步通过内部激励的模型分析,检验了所有权性质以及市场化程度是否对风险承担的作用产生不同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民企有更高的风险承担,相比于国企,民企较高的风险承担提升了企业绩效,表明经济发展需要投资风险性项目。但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绩效间的差别被减弱了。(3)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在直接检验两者间关系时发现只有独立董事功能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仍然与企业绩效显着正相关。考虑独立董事功能有可能通过提升风险承担进而提升企业绩效,为此我们建立了中介效应模型,结果表明独立董事功能通过提升企业风险承担进而提升了企业绩效。表明要想更好的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除了保证独立性之外还需要独立董事具备相应的能力。进一步地,按照最终控制人性质将总样本区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重新检验董事会特征的治理效果。发现在国企组独立董事比例显着影响企业绩效,且在相应中介效应模型中发现风险承担在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绩效间起到了中介效应。但在民企组独立董事比例对企业绩效并不存在显着影响。以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改革为外生事件,采用双重差分方法检验发现独立董事的引入有利于提升企业的风险承担。(4)董事会试点改革的政策效果。以董事会试点改革为外生事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别检验了董事会试点改革对企业风险承担及企业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董事会试点改革显着提升了试点企业的风险承担及经营绩效。表明董事会试点改革完善了公司治理,提高了企业的科学决策程度。且这种效果在大股东控股比例相对较低的企业中更明显。设置专门委员会是董事会试点改革的另一项重要内容,采用三重差分方法检验了战略委员会的作用,发现设置战略委员会促进了董事会试点改革对企业风险承担的提升。这些研究结果从另一方面表明董事会治理还具有显着的咨询功能,这可能是对已有研究的一个贡献。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以下几点:(1)丰富了风险承担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研究。以往对风险承担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研究多得出线性相关的结论,本文研究进一步考察了两者间的非线性关系,实证表明两者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并进一步通过内部激励机制模型,发现所有权性质及市场化程度对两者间关系存在显着影响。(2)揭示了“董事会特征——风险承担——企业绩效”的传导路径。本文的研究为董事会的咨询功能提供了支持。表明董事会对企业投融资决策具有积极影响。发现董事会特征通过影响企业的风险承担进而影响企业绩效,进一步揭示了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3)董事会试点改革的政策效果存在争议,我们采用事件研究的方法从风险承担的视角检验了董事会试点改革的政策效果。发现董事会试点改革显着提升了试点企业的战略决策水平,进而提升了企业绩效。研究结果有利于澄清相关争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田万培[4](2019)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传统研究范式以“理性经纪人”为假说来解释管理者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作用,然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表明,管理者在做出经营决策时会受到一系列非理性因素的干扰,尤其是管理者容易出现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于是从管理者自身特征的角度,考虑其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研究显得非常有必要。本文以2006年到2017年30家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首先,在前景理论、自我归因偏差理论和控制幻觉理论的分析基础上,总结出了影响机制。其次,在实证分析中,利用30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分析,考虑到股权性质的影响还将总样本分为国有和非国有两类,分别进行验证。在稳健性检验中利用替代被解释变量和剔除金融危机年份的方法检验了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最后本文研究发现:(1)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越高,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就越高;(2)其中非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者过度自信对银行风险承担水平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对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则不存在这种影响。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从商业银行治理和管理者自身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在银行治理方面,应该要通过确保独立董事权力行使、完善选拔机制、健全决策程序、设立首席风险官,以及完善薪酬机制等方法加强对管理者的监督,在管理者自身方面,管理者应该加强学习,认识自身的不足,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邢梦瑶[5](2014)在《社会距离及框架效应对安于现状偏差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安于现状偏差作为一种决策偏差,指的是决策者即使面临更好的选择依然会坚持以往选择的一种现象,它常常导致人们的决策偏离理性,为使人们采取有效措施达到合理决策,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十分必要。目前,国内对安于现状偏差的研究还很匮乏,并且以往研究几乎都是综述性研究,缺乏实证性研究。总结国外以往的文献资料发现,以往对安于现状偏差研究时所用的实验材料中的“现状选项”均是由实验材料所事先设置的,这说明被试维持的是他人之前的选择或者由外部环境造成的默认选项,考察的均属于外源的安于现状偏差。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常面临的是在个人决策时坚持自己之前的选择,为了使决策情境更贴近现实生活,在实验二中设计两次选择的决策情境,考察被试内源的安于现状偏差,从而拓展了以往安于现状偏差的研究领域。另外,之前的研究仅在自我决策的情况下得到了验证,没有研究涉及为他人决策的情境,且框架效应对安于现状偏差的影响有待研究,故本研究将“社会距离”和“框架效应”作为两个自变量引入本实验,以探讨它们对内源的安于现状和外源的安于现状偏差的影响。在实验一中,我们探讨了社会距离和框架效应对外源的安于现状偏差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自我决策时存在外源的安于现状偏差,而为他人决策时不存在明显的外源的安于现状偏差。社会距离对外源的安于现状有影响,具体表现为自我决策时比为他人决策时被试更倾向维持他人之前的选择或者由外部环境造成的默认选项。在实验二中,我们探讨了社会距离和框架效应对内源的安于现状偏差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损失框架下存在内源的安于现状偏差,而收益框架下不存在明显的内源的安于现状偏差。框架效应对内源的安于现状有影响,即损失框架下比收益框架下被试更倾向维持自己之前的选择。最后,本实验的结果为决策者采取更理性的决策行为提供了几个实质性的应对策略,例如,在决策时我们应该多听取他人的建议避免独自决策以减少安于现状偏差的发生,正如我们所说的“旁观者清”,倾听他人的意见有时的确能使决策变得更加理性。另外,悲观主义者更倾向坚持之前的选择而不愿意做出改变,因为它们的注意力经常集中在消极的事情上。同时,乐观主义者更可能积极的改变现状而做出更理性的决策。这提醒我们在决策时应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
姜健敏[6](2013)在《创始人和他的企业控制权》文中指出"还有别的更好选择吗?"优尼卡公司的创始人韩一东急速地用手指敲打着脑袋,试图想要得到一个答案。他很累,但他必须集中精神,这或许是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决定。半个小时前,德拉克莱的董事长兼创始人孟斌给他打了一个电话,问他是否愿意出售手中的股权。"我相信您也猜到了,我们希望有一个投资优尼卡公司的机会。下个礼拜我刚好要取道北京,到时候我们一起聊聊?"
曾华玲[7](2013)在《创业者个人素质与创业成功之间的关系 ——多案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日益全球化,中国开始加快了国际化进程,社会就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需求不断改变,创业活动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社会各界对其成长和发展开始广泛关注和研究。“创业”这个概念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中,开始成为一个热’]话题。然而,根据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人在各种资源中起着决定作用。在对创业成功有影响的所有多种因素中,创业者个人素质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有研究表明,创业者个人素质是成功创业重要的个性化特征,不具备一定的素质就盲目创业,往往可能会导致很高的失败率。本文从创业研究的关键要素着手,先综述创业者素质的概念,然后探讨创业者创业成功的必备素质,分析成功创业者所应具有的核心素质,并期望找到这些个人素质与创业者创业成功之间的关系。通过大量文献调研,并对相关创业企业家及曾经创业过的创业者进行了访谈,将访谈记录成案例,并对案例进行了分析,深入研究创业者个人素质与创业成功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实证成功创业者的个人素质是具有共性的,发现这些共性具有五个理论内涵,并以此提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方向。本文采用文献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成功创业者所应具有的核心素质进行了归纳。本文不仅对正在创业的创业者个人素质继续培养具有实践指导意义;而且对正在接受教育、特别是期望将来自主创业及正计划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发现创业潜能的理论依据;本文研究成果还能应用于企业家素质培训开发。本文的研究成果对风投(Venture Capital)应选择什么样的企业进行投资,对合理分配和利用有限社会资源也能提供参考依据。
刘奕洵[8](2011)在《风险投资的IPO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风险投资,进入90年代后,风险投资有了迅速的发展,在促进创新企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特别是以网络科技为代表的新经济,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风险投资需要制度基础作为保障,在中国与美国制度差距巨大的情况下,风险投资在中国的激励方式、行为基础、表现特征都发生了变化。近年来,学术界关于风险投资在各个层面作用的研究逐渐展开。相对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仍然非常缺乏。在中小板发展五年,创业板开板两年之后,本文利用这一契机,致力于研究风险投资背景的公司在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即首次公开发行)前后的作用,重点在反映风险投资效应。风险投资属于私募股权的一部分,一般没有公开的数据,IPO为风险投资数据的公开打开了一个窗口,通过IPO研究风险投资可以管中窥豹,对这一对象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为更好地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提供理论的依据。论文针对风险投资展开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通过模型分析说明效应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扩展研究研究对象;通过风险投资背景的公司在IPO前后的表现说明风险投资的效应;并就中小板、创业板和发展风险投资提出个人的几点建议。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分析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一些基本概念作了界定,并总结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系统分析了国内外理论界风险投资理论上和实证上的研究现状,完整把握了风险投资IPO效应的国内外前沿动态,为深入研究本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从财务理论、信息经济学、展望理论和博弈理论出发,建立了风险投资的效应模型,得出影响风险投资效应的关键因素,认为信息、风险和成本是风险投资效应的基础。第四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说明在这些因素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风险投资参与方的行为特征发生的变化,认为中国风险投资在投资机构上表现出了资金实力变弱,专业性变差,增值服务提供减少的特征,而受资机构表现出了向晚期推移,向传统行业扩散,在地域上分散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风险投资在中国由于存在空间压缩,盈利空间缩小,在IPO前、IPO时和IPO后未能表现出与非风险投资显着性差异的假设。第三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五章至第七章,这部分分别从IPO前的增值服务,IPO时的市场效应,IPO后的长期表现,通过将风险投资背景的IPO与非风险投资背景的IPO进行对比,说明风险投资背景对公司的效应。第四部分:基于前面几部分的研究基础,提出结论和发展风险投资的政策建议。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尝试建立全面反映影响风险投资效应因素的模型,与当今基于委托代理关系,重点研究风险投资参与者之间的博弈不同,本文提出的是风险投资的基础性模型,反映了风险投资效应的来源和基础。2、通过投中集团数据库将关于风险投资参与者行为特征通过数据表现出来,过往数据的缺乏,基于风险投资参与者都是基于理论的,而非实证。3、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全面、系统地用数据反映了风险投资的IPO效应。
马锦飞[9](2011)在《获得与损失情境下风险评估与问题卷入对控制幻觉的影响》文中提出控制幻觉是指个体由于错误地在自身行为与结果之间建立起因果关系,而在随机事件中觉得自己正在控制情境,并且高估自己决策的成功概率。以往研究者围绕控制幻觉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表明控制幻觉与个体想要达到某个目标的意图和可觉察到的个体行为和结果间的关联有关。遵循这一思路,本研究采用间接测量法,试图从风险决策的角度来探讨中国大学生在获得与损失情境下风险评估与问题卷入程度对其控制幻觉的影响。本研究包括一个情境问卷调查和两个实验研究,均以大学生为被试。首先以情境问卷的形式调查控制幻觉是否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之后以2(高风险评估与中等风险评估)×2(高问题卷入与低问题卷入)混合实验设计,分别在获得与损失情境下考察风险评估与问题卷入程度对控制幻觉的影响。结果发现:(1)选择权与选择偏好的交互作用显着(z=-3.453,p<0.01)。(2)获得情境中,评估中等风险时,高问题卷入组比低问题卷入组更多的以自选方式选牌(χ2(2,58)=11.737,p<0.01);在评估高风险时,高问题卷入组比低问题卷入组更加偏好确定性的收益(,(2,58)=7.299,p<0.05)。(3)损失情境中,评估中等风险时,不同问题卷入组大学生的选择偏好没有显着差异(,(1.58)=1.801,p>0.05);评估高风险时,高问题卷入组比低问题卷入组更多的以自选方式选牌(χ2(1.58)=8.718,p<0.01)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选择权能够诱发大学生控制幻觉的产生。即表现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现象。(2)自利意图对大学生的控制幻觉具有重要影响,他们容易被利益所迷惑。当需要大学生盈亏自负时,他们倾向于去主动控制随机事件;如果不需要大学生自负盈亏,他们能够保持理性,依靠概率大小进行决策,并不认为自己有控制随机事件的能力。这充分说明“急功近利”的心理会诱导大学生作出非理性决策。(3)在获得情境中,评估中等风险时,大学生通过主动控制随机事件的方式获得风险收益;评估高风险时,大学生通过保守策略获得确定性收益。(4)在损失情境中,评估中等风险时,大学生没有控制偏好,只是随意决策;评估高风险时,大学生通过主动控制随机事件的方式避免损失。
孙晖[10](2010)在《私募股权投资的非资本性增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私募股权投资已经成为国内金融界和实业界最热的话题之一。私募股权投资方式在国内企业的融资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创业板推出之后,具有私募背景获得快速成长的企业更是受到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尽管如此,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依然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从制度环境来看,私募的相关法律法规依然不够完善、对私募的监管也缺乏必要的主体。从私募自身来看,中国私募的组织形式依然纷繁,各种出资形式相对混乱,投资形式也多种多样。最为重要的是,许多企业在寻求私募投资时依然比较盲目,仅仅从资本价格角度考虑,而没有意识到私募对于企业还具有极为重要的“非资本性增值”影响。本文从私募的相关概念入手,在澄清国内外私募的异同、私募和风投的异同之后,对私募给企业带来的相关价值的文献进行了分类整理。本文结合了案例分析、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的形式,试图分类和解构私募增值作用,呈现出私募投资帮助企业增值的真实图景。本文通过走访业内人士,总结出私募非资本性增值的主要种类和形式,并以案例加以详细说明。本文特别强调了私募的社会资本价值,并认为私募的非资本性增值与其社会资本的合理运用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的目的不仅是为私募的自身发展出谋划策和为学术研究提供新的领域,也是为企业提供寻找合适的私募的线索。在深刻理解私募的非资本性增值作用的基础上,私募和企业可以更好地结合各自的优势,优化配置资源,促进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风险投资:旁观者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风险投资:旁观者清(论文提纲范文)
(1)涉众型经济犯罪被害人经济卷入问题研究——基于前景理论的逻辑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涉众型经济犯罪被害人经济卷入研究现状 |
(一)概念界定 |
1. 涉众型经济犯罪 |
2. 被害人卷入和被害人经济卷入 |
(二)涉众型经济犯罪被害人卷入机制的研究评述 |
三、被害人经济卷入循环机制的理论逻辑构建 |
(一)理论基础及其契合性 |
(二)模型构建 |
四、“胡萝卜加大棒”缘何施效:基于被害人经济卷入循环机制的逻辑分析 |
(一)作为“大棒”的抑制机制:基于沉没成本效应和避害心理的逻辑推演 |
1. 沉没成本效应 |
2. 避害心理 |
(二)作为“胡萝卜”的激励机制:基于客户回报计划和侥幸心理的逻辑推演 |
1. 客户回报计划 |
2. 侥幸心理 |
五、结论与讨论 |
(一)理论贡献 |
(二)实践启示 |
(三)研究展望 |
(3)董事会特征、风险承担与公司绩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董事会特征 |
1.2.2 独立董事制度改革 |
1.2.3 央企董事会试点改革 |
1.2.4 风险承担 |
1.2.5 企业绩效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梳理 |
2.1 相关理论 |
2.1.1 委托代理理论 |
2.1.2 资源依赖理论 |
2.2 文献梳理 |
2.2.1 董事会特征与企业风险承担 |
2.2.2 风险承担与公司绩效 |
2.2.3 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 |
3 制度背景分析 |
3.1 国企改革与董事会制度的建立 |
3.2 独立董事制度改革 |
3.3 央企董事会试点改革 |
4 董事会特征与企业风险承担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问题 |
4.2 研究设计 |
4.2.1 数据来源 |
4.2.2 研究模型与变量定义 |
4.2.3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检验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4 稳健性检验 |
4.5 进一步分析: 基于独立董事制度改革的视角 |
4.5.1 理论分析及研究问题 |
4.5.2 样本选择及模型设定 |
4.5.3 实证结果分析及稳健性检验 |
4.6 本章结论 |
5 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绩效: 基于风险承担为中介效应的视角 |
5.1 风险承担与企业绩效 |
5.1.1 理论分析与研究问题 |
5.1.2 研究设计 |
5.1.3 实证结果分析 |
5.1.4 稳健性检验 |
5.2 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绩效: 基于风险承担为中介效应的视角 |
5.2.1 理论分析与研究问题 |
5.2.2 研究设计 |
5.2.3 实证结果分析及内生性问题 |
5.2.4 稳健性检验 |
5.3 本章结论 |
6 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绩效: 基于董事会试点的检验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问题 |
6.2 研究设计 |
6.2.1 数据来源 |
6.2.2 研究模型及变量定义 |
6.2.3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结论 |
7 结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启示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银行风险承担 |
1.3.2 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 |
1.3.3 简要评价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银行风险承担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管理者 |
2.1.2 管理者过度自信 |
2.1.3 银行风险承担与风险 |
2.2 理论基础 |
2.2.1 前景理论 |
2.2.2 自我归因偏差 |
2.2.3 控制幻觉理论 |
2.3 影响机制分析 |
第3章 商业银行管理者过度自信与风险承担现状分析 |
3.1 我国商业银行业概况 |
3.2 我国商业银行管理者过度自信现状分析 |
3.2.1 基于银行家信心与银行业景气指数的分析 |
3.2.2 基于企业投资行为的分析 |
3.2.3 基于管理者的相对薪酬的分析 |
3.3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现状分析 |
3.3.1 基于风险加权资产比率的分析 |
3.3.2 基于拨备覆盖率的分析 |
3.3.3 基于Z-Score的分析 |
3.3.4 基于不良贷款率的分析 |
第4章 实证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假设 |
4.1.2 样本选择 |
4.1.3 变量选择 |
4.1.4 模型构建 |
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 相关性检验 |
4.5 回归分析与结果 |
4.5.1 总样本实证分析 |
4.5.2 子样本实证分析 |
4.6 稳健性检验 |
4.6.1 用拨备覆盖率衡量银行风险承担 |
4.6.2 剔除金融危机的影响 |
第5章 政策建议 |
5.1 提升商业银行治理水平 |
5.2 管理者自身应加强学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社会距离及框架效应对安于现状偏差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安于现状偏差 |
1.1.1 产生背景 |
1.1.2 定义 |
1.1.3 安于现状偏差的种类 |
1.1.4 安于现状偏差的研究现状 |
1.1.5 安于现状偏差的理论解释 |
1.2 解释水平理论下的社会距离 |
1.2.1 解释水平理论 |
1.2.2 社会距离 |
1.2.3 “自我-他人偏差”与决策 |
1.3 框架效应与决策 |
1.3.1 框架效应 |
1.3.2 框架效应与决策 |
1.4 框架效应与社会距离的交互影响 |
第二章 问题提出 |
2.1 已有研究的不足 |
2.2 研究问题 |
2.3 研究意义 |
2.3.1 理论意义 |
2.3.2 实践意义 |
2.4 研究假设 |
第三章 实验材料的筛选 |
第四章 实验设计 |
4.1 实验一社会距离及框架效应对外源的安于现状偏差的影响 |
4.1.1 实验目的 |
4.1.2 实验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1.4 讨论 |
4.2 实验二社会距离及框架效应对内源的安于现状偏差的影响 |
4.2.1 实验目的 |
4.2.2 实验方法 |
4.2.3 数据分析 |
4.2.4 讨论 |
第五章 总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
附录 B |
(6)创始人和他的企业控制权(论文提纲范文)
失去在董事会的控制权 |
第一大股东心结 |
战争与艺术 |
点评1 |
点评2 |
点评3 |
点评4 |
点评4 |
(7)创业者个人素质与创业成功之间的关系 ——多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3.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创业者个人素质 |
2.1.1 素质的定义 |
2.1.2 创业者概念 |
2.2 创业成功 |
2.2.1 创业成功的定义 |
2.2.2 创业者素质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预备调研 |
3.2 概述常用研究方法 |
3.2.1 文献研究法 |
3.2.2 访谈法 |
3.2.3 多案例研究法 |
3.2.4 定性研究法 |
3.2.5 经验总结法 |
3.2.6 描述性研究法 |
3.3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4 访谈程序和样本描述 |
3.4.1 访谈对象的确定 |
3.4.2 样本描述 |
3.4.3 数据收集方法 |
3.5 研究设计与执行 |
3.5.1 成功创业者个人素质共性量表 |
3.5.2 创业成功与创业失败的量表 |
第4章 案例分析 |
4.1 影响创业者创业成功的主要个人素质 |
4.2 案例分析中国成功创业者应具备的若干个人素质 |
4.2.1 对金钱对自我成就有强烈欲望 |
4.2.2 乐观自信 |
4.2.3 坚持与忍耐不确定性 |
4.2.4 敢于挑战风险 |
4.2.5 有意识地开拓眼界 |
4.2.6 对商机敏感 |
4.2.7 爱结交朋友拓展人脉 |
4.2.8 乐与他人分享 |
4.3 成功创业者个人素质共性定性测评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管理内涵 |
5.2.1 成功创业者个人素质共性应用于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 |
5.2.2 成功创业者个人素质共性应用于发现个人创业潜能 |
5.2.3 成功创业者个人素质共性应用于甄选风险投资对象 |
5.2.4 成功创业者个人素质共性应用于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
5.2.5 成功创业者个人素质共性应用于企业家素质培训开发 |
5.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成功创业者个人素质共性调研表 |
附录二 案例访谈目录 |
卷内备考表 |
(8)风险投资的IPO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 |
1.1.2 中国风险投资的复杂 |
1.1.3 对风险投资的误解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2.1 风险投资 |
1.2.2 风险投资的效应 |
1.2.3 IPO 的效应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重点研究的问题 |
1.3.3 研究的方法 |
1.3.4 研究的框架 |
1.3.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1.1 风险投资研究述评 |
2.1.2 风险投资IPO 效应研究述评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风险投资研究述评 |
2.2.2 风险投资IPO 效应研究述评 |
2.3 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本文的研究方向 |
2.3.1 现有研究不足 |
2.3.2 本文研究方向 |
第三章 风险投资效应原理 |
3.1 风险投资的产生 |
3.1.1 风险投资的起源 |
3.1.2 风险投资的背景 |
3.2 风险投资的特征 |
3.2.1 投资项目的特征 |
3.2.2 投资阶段和范围的变化 |
3.3 风险投资效应的原理模型 |
3.3.1 前提和假设 |
3.3.2 信息结构 |
3.3.3 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风险投资效应机制 |
4.1 影响风险投资效应的因素 |
4.1.1 弱制度因素 |
4.1.2 成本增加的因素 |
4.1.3 弱制度带来的成本增加影响 |
4.2 对受资机构的效应 |
4.2.1 数据来源 |
4.2.2 实证研究 |
4.2.3 总结 |
4.3 对投资机构的效应 |
4.3.1 数据来源 |
4.3.2 实证研究 |
4.3.3 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IPO 前效应 |
5.1 增值服务的内容和方式 |
5.1.1 增值服务的内容 |
5.1.2 增值服务的方式 |
5.1.3 增值服务的方式限制了增值服务的内容 |
5.2 数据的来源和问题 |
5.2.1 数据的来源 |
5.2.2 数据的问题 |
5.3 实证研究 |
5.3.1 上市公司对风险投资的认可程度 |
5.3.2 上市公司认可的增值服务 |
5.3.3 上市公司认可的增值服务阶段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IPO 时效应 |
6.1 理论模型 |
6.1.1 认证假说与逐名假说 |
6.1.2 两种假说发生的变化 |
6.1.3 显示假说模型 |
6.1.4 假设命题 |
6.2 数据和方法 |
6.2.1 数据来源的介绍 |
6.2.2 风险投资的确定 |
6.2.3 承销商等级划分 |
6.2.4 会计师等级划分 |
6.2.5 倾向性评分方法 |
6.3 实证研究 |
6.3.1 一般描述性统计 |
6.3.2 认证假说实证 |
6.3.3 逐名假说实证 |
6.3.4 显示假说实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IPO 后效应 |
7.1 股票长期表现 |
7.1.1 作用的原因 |
7.1.2 数据来源和方法 |
7.1.3 实证研究 |
7.2 IPO 前后业绩变化 |
7.2.1 作用的原因 |
7.2.2 数据来源和方法 |
7.2.3 实证研究 |
7.3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获得与损失情境下风险评估与问题卷入对控制幻觉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风险评估 |
1.1.1 风险评估的涵义 |
1.1.2 风险决策 |
1.1.3 风险评估的实验操控 |
1.2 问题卷入 |
1.2.1 问题卷入的涵义 |
1.2.2 问题卷入对决策的影响 |
1.2.3 问题卷入的实验操控 |
1.3 控制幻觉 |
1.3.1 控制幻觉的涵义 |
1.3.2 控制幻觉的测量方法 |
1.3.3 控制幻觉的影响因素 |
1.3.4 控制幻觉的理论解释 |
1.3.5 控制幻觉对人的影响 |
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设计 |
2.1 以往研究不足 |
2.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2.3 基本思路 |
2.4 研究假设 |
3 实证研究 |
3.1 对大学生群体控制幻觉存在情况的调查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方法 |
3.1.3 结果与分析 |
3.1.4 讨论 |
3.2 实验一 获得情境下风险评估与问题卷入对控制幻觉的影响 |
3.2.1 研究目的 |
3.2.2 研究方法 |
3.2.3 结果与分析 |
3.2.4 讨论 |
3.3 实验二 损失情境下风险评估与问题卷入对控制幻觉的影响 |
3.3.1 研究目的 |
3.3.2 研究方法 |
3.3.3 结果与分析 |
3.3.4 讨论 |
4 综合讨论 |
4.1 中国文化背景中自利意图对个人决策的影响效果 |
4.2 获得与损失情境中风险评估对大学生控制幻觉的影响 |
4.3 针对大学生控制幻觉产生特点的教育建议 |
4.4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5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自选-机选组问卷 |
附录B 他选-机选组问卷 |
致谢 |
(10)私募股权投资的非资本性增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论文结构和研究方法 |
1.4 可行性分析 |
第2章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研究概述 |
2.1 私募股权投资概念 |
2.1.1 国外对私募的定义 |
2.1.2 国内对私募的认识 |
2.2 国际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现状 |
2.2.1 美国的私募股权投资简史 |
2.2.2 其他发达国家的私募发展 |
2.3 私募投资在中国的发展 |
2.3.1 早期情况 |
2.3.2 外资私募进入中国 |
2.3.3 国内私募投资规模迅速扩大 |
2.3.4 私募基金募集规模有所提高 |
2.4 私募与风投的比较 |
2.5 私募在国内外投资风格的对比 |
2.6 私募股权基金的组织形式 |
2.7 私募股权投资的资本性价值的研究 |
2.8 私募股权投资的非资本性增值的研究 |
2.9 研究的空白之处 |
第3章 私募股权投资与企业社会资本 |
3.1 社会资本概念的发展过程 |
3.2 国内的社会资本研究 |
3.3 私募股权投资对企业社会资本的影响 |
3.4 一个新的视角——私募的社会资本价值 |
第4章 对私募增值作用的访谈 |
4.1 访谈对象和访谈过程 |
4.2 私募给企业带来国际并购和发展的机会 |
4.3 私募为企业寻觅优秀管理人才 |
4.4 私募改善公司的内部治理 |
4.5 私募能改良公司的财务制度 |
4.6 私募为公司扩展上下游关系 |
4.7 私募有助于公司和资本市场对接 |
4.8 小结:以社会资本为纽带的非资本性增值 |
第5章 典型案例分析 |
5.1 联想并购IBM 个人电脑业务 |
5.1.1 并购经过 |
5.1.2 交易结构 |
5.1.3 并购评价 |
5.2 联想并购案中私募的价值 |
5.2.1 私募社会网络带来交易机会 |
5.2.2 私募的国际尽职调查经验 |
5.2.3 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
5.2.4 全球招募管理精英 |
5.3 新桥投资控股深发展 |
5.3.1 交易背景 |
5.3.2 一波三折的收购过程 |
5.3.3 收购后的经营 |
5.3.4 对财务业绩的影响 |
5.3.5 对市场声誉和公司治理的影响 |
5.4 深发展案例中私募的价值 |
5.4.1 私募社会网络提供融资机会 |
5.4.2 一流的管理人才 |
5.4.3 先进的管理经验 |
第6章 我国经理人对私募作用认知程度的问卷调查 |
6.1 问卷设计思路与目的 |
6.1.1 问卷设计思路 |
6.1.2 问卷设计目的 |
6.2 问卷试填分析 |
6.2.1 效度分析 |
6.2.2 信度分析 |
6.3 数据分析和比较 |
6.3.1 问卷总体的描述性统计 |
6.3.2 经理人的主观打分 |
6.3.3 经理人的案例打分 |
6.3.4 对私募熟悉程度不同的经理人的认知程度对比分析 |
6.3.5 被调查者的其他不同特征对认知的影响 |
6.4 实证结论 |
6.5 讨论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经理人对私募增值作用认知情况的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风险投资:旁观者清(论文参考文献)
- [1]涉众型经济犯罪被害人经济卷入问题研究——基于前景理论的逻辑构建[J]. 李星昊,李辉,张玲.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5)
- [2]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测算及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染效应[D]. 徐甄宜. 四川大学, 2021
- [3]董事会特征、风险承担与公司绩效[D]. 于洪涛.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4]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D]. 田万培. 湖南大学, 2019(06)
- [5]社会距离及框架效应对安于现状偏差影响的实验研究[D]. 邢梦瑶. 济南大学, 2014(02)
- [6]创始人和他的企业控制权[J]. 姜健敏. 清华管理评论, 2013(05)
- [7]创业者个人素质与创业成功之间的关系 ——多案例研究[D]. 曾华玲. 华东理工大学, 2013(06)
- [8]风险投资的IPO效应研究[D]. 刘奕洵.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9]获得与损失情境下风险评估与问题卷入对控制幻觉的影响[D]. 马锦飞. 辽宁师范大学, 2011(05)
- [10]私募股权投资的非资本性增值研究[D]. 孙晖. 清华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