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金周杭州旅游客源社会经济结构分析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潘越[1](2021)在《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各自为政”和游客出行的“两极化”已成为制约区域旅游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结合理论研究的网络化转化和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实践需求,提出区域旅游吸引力空间网络结构及其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关系研究的构建思路和方法,以期为区域性旅游空间规划的编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应用流动空间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旅游空间结构理论、旅游供求均衡理论以及机器学习理论等理论,对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关系进行探究。遵循“研究框架-实证研究-优化提升”的逻辑思路,其中研究框架部分以“网络结构构建→结构特征提取→响应效果检验→响应系统模拟”的递进式思路成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构建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以特定区域为研究范围,以区域内城市为节点,融合网络、交通、气象以及统计年鉴等多源异构数据,对区域O-D旅游吸引力作用强度进行测算,进而构建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为下文网络结构特征分析奠定基础。第二,剖析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特征。围绕“空间差异-空间关联-空间集聚”构建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的特征提取框架,分别构造原值、二值、Top三种网络形式,综合运用GIS数据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等,互补揭示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演化特征及结构特征。第三,检验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关系。基于游客流动倾向视角,探讨旅游吸引力网络的空间效率。以“百度指数-网络关注度”为O-D游客流动倾向对流数据来源,构建区域游客流动倾向网络,在明晰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体系的交互响应机理的基础上,多维尺度探讨二者响应效果。第四,建立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系统预测模型。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筛选区域旅游吸引力影响核心指标;借助BP神经网络模型,模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系统运行机理。进而未来可通过设定不同情境,预测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关系,为对策建议的制定奠定理论基础。第五,开展实证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典型案例区,以“五一”小长假为研究时段,构建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多角度、全方位剖析区域网络结构特征,探究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效果,并根据测算结果,训练BP神经网络,为京津冀地区旅游一体化的理论构建与战略设计提供理论支撑。第六,提出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水平提升对策。根据理论研究与实证结果,结合现实政策确立,从统筹制定区域旅游业发展整体规划、合理优化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科学引导区域旅游者行为、加快推进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开展对策解析,力求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的最佳匹配。
陆利军[2](2020)在《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认为自改革开放至今,以国家森林公园为典型代表的森林公园大致实现了从以木材生产为主营目的的林木生产空间到包括旅游消费在内的消费空间的转变。2019年新修订的《森林法》规定,在符合公益林生态区位保护要求和不影响公益林生态功能的前提下,经科学论证,可以合理利用公益林林地资源和森林景观资源,适度开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森林旅游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契机。在林业产业规划发展政策的支持下,作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森林公园在旅游消费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森林旅游产业也逐渐成为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森林旅游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森林旅游研究工作。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及通信技术的不断更迭,网络信息流的集散对森林公园旅游目的地、运营企业,及旅游者的影响越发显着;而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理论与实践分析略显滞后,以点、线形态存在的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静态研究已很难满足当下的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基本需求,多源信息融合正在推动,或者说倒逼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新的数据类型和研究方法上的更新发展,促使学者们对森林旅游的关注从对森林旅游资源这一旅游活动中客体要素的单一关注转向对旅游活动中人(地)互动双方要素的系统考察。在当前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以静态研究为主、动态研究不足的背景下,论文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纳入“旅游流”研究范畴,以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网络信息流集散进行动态分析的方式,在“面”的层次上探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的时空特征、区域效应、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提出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的优化策略,拓展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论文严格按照“问题提出-理论探讨-实证分析-理论归纳-总结展望”的基本路径展开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研究,主要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如下:(1)借助pearson相关指数、年际变化强度指数、季节集中指数和周内分布偏度指数等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具有较明显的时间分布特征。其一,近年来,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呈现出持续迅速增长态势,且随着智能通信技术的更迭,旅游者获取森林公园网络信息的路径正在从“PC端”向“移动端”转变;其二,旅游者对森林公园的网络关注呈现出明显的“单峰”特征和不明显的“双峰”特征;其三,周内PC指数表现出明显的“工作日高,双休日低”的基本特征,而移动指数则呈现出“工作日低,双休日高”的特征。(2)借助季节性集中指数、变异系数(CV)、赫芬达尔系数(H)、首位度(P)和地理集中指数(G)等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具有比较显着的空间差异特征。其一,除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四个省区之外,中国大陆地区大部分省区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均呈现出较明显的季节性差异,而且省际差异比较稳定,波动甚微;其二,从季节性指数变化情况看,各区域的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均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差异,但是,这种季节性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较明显的波动下降趋势。(3)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整体网络结构较为松散,但省区间的溢出效应比较突出。首先,从整体层面看,网络信息流呈现出随机分布状态,没有形成明显的空间集聚或分散的分布特征;其次,从分省层面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南部省区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网络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核心省区出现了较明显的向南移动的发展趋势。其中,以湖北、江西和福建等省区为中心的东南部省区在网络中的重要程度要远高于西北部省区;诸如湖南、江西、河南和山东等省区异军突起,影响力逐年攀升。(4)借助OLS回归模型、空间引力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工具,研究发现,森林网络信息流集散的时间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气候舒适度、节假日安排和时空距离;空间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交通可达性水平、信息化建设水平、目的地接待能力、目的地吸引力、森林公园接待能力和森林公园资源禀赋等。其中,信息化建设水平、森林公园接待能力和交通可达性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集散起到主要作用;目的地接待能力、社会人口发展、森林公园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发展和目的地吸引力等因素起到次要作用。(5)借助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和耦合协调效率等计量模型,研究发现,其一,上一章节明确的各影响因素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理有所不同;其二,由社会人口发展等因素构成的环境影响体系与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耦合协调度较好,系统间的发展较为同步;其三,省区间的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与环境影响体系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差异较大,且呈现出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的空间布局特征;其四,各省区森林公园的环境影响体系建设均滞后于网络信息流的发展。提高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作用效率势在必行。(6)借助fs QCA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各省区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能够借助的基础条件千差万别,其中,社会人口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交通可达性水平和信息化建设水平是森林旅游资源禀赋以及森林旅游接待能力相对较弱省区网络信息流集散的关键影响因素;而森林旅游基础设施和森林旅游接待能力则是社会人口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较弱省区网络信息流集散的关键影响因素。论文还据此提出,各省需要认真审视自身已经具备的基础条件,并根据对这些基础条件的系统认知,采用差异化的因果组合策略,促成各省区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森林公园旅游发展能力的提高。总之,论文在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方式对“信息流”和“旅游流”相关理论建构与实践分析进行系统回顾的基础上,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研究纳入“流空间”理论分析框架,从“旅游流空间”分析视角出发进行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论文描述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动态格局与空间网络;探索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通过耦合协调度与耦合协调效率分析探析了各关键影响因素与网络信息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分别提出了促进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聚散和提高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能力地最佳因果组合策略。论文无论是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深度的延伸;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广度的拓展;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框架的完善;还是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方法的丰富等方面,均作出了有益且有效的尝试。
贺亚楠[3](2020)在《杭黄高铁对黄山市旅游流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旅游流是旅游地理学研究核心之一,旅游流空间结构研究是旅游流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安全、便捷和舒适的交通是旅游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高速铁路作为近年来我国交通技术领域的重大进步,正在对旅游者的出游方式、目的地选择、旅游消费行为等产生重要影响,并大幅促进了区域旅游发展和旅游空间格局演变,探索高速铁路建设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黄山市是中国着名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每年都有大量旅游者来此游玩,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旅游地空间结构。近年来,伴随着合福高铁、杭黄高铁等区域重大交通工程的建设,黄山市外部交通可达性进一步提升,并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于2018年12月25日开通的杭黄高铁,连接了杭州市与黄山市两个着名的旅游城市,使两市之间的旅行时间压缩至1.5h以内。同时,杭黄高铁还联通了世界文化遗产西湖、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黄山风景区、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等3个世界遗产地,西湖、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千岛湖、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绩溪龙川风景区等7个5A级旅游景区,以及50多个4A级旅游景区,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级黄金旅游线”。杭黄高铁的开通,有利于长三角城市群旅游一体化发展,共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有利于助推黄山市融入杭州都市圈,助推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以黄山市为案例地,研究杭黄高铁开通对黄山市旅游流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具有代表性,可以丰富高铁对区域旅游发展影响的研究,并为黄山市旅游发展提供一定新依据。基于此,本文以杭黄高铁开通为契机,以黄山市为案例地,在总结国内外旅游流研究、高铁对旅游影响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杭黄高铁开通前后的两次问卷调查,获得两个时段的黄山市旅游者的客源地、旅游者空间行为等实地调研数据,采用比较研究法、数量统计分析、GIS空间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综合运用Ucinet、Arc GIS、SPSS、Excel等软件,从黄山市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和市域旅游流空间结构三个方面,研究了杭黄高铁开通对黄山市旅游流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杭黄高铁开通前后,黄山市旅游者均以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以非旅行社组织的自助游方式为主,多选择高铁作为其进出黄山市的主要交通方式,且首次来黄山市游玩的旅游者比例较高,旅游花费集中在2000-3000元。杭黄高铁开通后,首次来黄山市游玩的旅游者比例下降,重游率上升,旅游者整体停留时间缩短,更倾向于周末、小长假等来黄山市游玩,乘坐高铁的旅游者比例提升。杭黄高铁开通前后,黄山市主要客源市场均集中在包括安徽省在内的长三角地区。杭黄高铁开通后,上海市和浙江省的旅游者占比大幅上升,其中上海市增幅高达两倍,进一步巩固提升了长三角地区作为黄山市主要客源市场的地位。杭黄高铁开通前,黄山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距离黄山市0-400km范围内,80%客源市场份额集中在距离黄山市0-1130km以内,杭黄高铁开通后,黄山市0-400km范围内的市场份额增加,80%客源市场份额集中在0-880km范围内,黄山市中近程客源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加。(2)杭黄高铁开通前后,黄山市区域旅游流网络均呈现明显网络分层,黄山市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均呈现以黄山市为“单核”的“单核—外围”结构。此外,还均呈现“长三角城市+黄山”的“板块式”特征。杭黄高铁开通后,黄山市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的“长三角城市+黄山”板块特征被强化。杭黄高铁开通前后,黄山市均是区域旅游流网络中唯一的旅游核心节点,次级旅游中心节点略有变化。杭黄高铁开通后,杭州市为网络中唯一的次级旅游核心与交通核心节点,合肥市和铜陵市仍为交通中转节点。(3)杭黄高铁开通前后,黄山市市域旅游流网络的核心区与边缘区密度差异均较大,网络明显分层,核心—边缘结构显着。宏村、黄山风景区、屯溪老街和西递等核心节点之间联系紧密,网络中较多的旅游节点需要通过核心节点产生联结,一般旅游节点和边缘旅游节点受与核心景区地理距离的影响较大,地理位置临近的旅游节点被一起游览的可能性更大。杭黄高铁开通前后,宏村、黄山风景区、屯溪老街和西递在网络中的地位均较高。杭黄高铁开通后,屯溪老街在网络中的地位提升,超过黄山风景区,西递在网络中的地位下降。翡翠谷、九龙瀑等景区节点的地位有所上升。
高宏[4](2020)在《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志广泛编纂,积累了丰富的编纂理论和经验,本文以省级旅游志为研究对象,从编纂的角度考察了旅游志编修源流、背景和体例,对旅游志的内容、特点、价值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旅游志内容梳理的基础上回顾了当代旅游的发展变迁。当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当代旅游业白手起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遇挫折但徘徊前行,拨乱反正之后,在改革开放之初,旅游业开始崭露头角,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被国家确定为支柱产业。为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不断调整管理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扩大旅游的空间和地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居民收入增加,旅游出行人数和旅游消费大幅度增长,旅游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旅游业资料的收集和汇编,总结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反映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已经成为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和部署下,各级政府开始编修旅游志。旅游类志书的编纂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地方志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旅游元素就是志书记述的一个重要方面。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类专志开始产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志书也愈来愈丰富,出现了包括山志、水志、寺庙志、湖泊志、名胜志等诸多的旅游类志书,民国时期,名胜、古迹被纳入志书定例,逐步奠定了当代旅游志的基础。当代志书编纂过程中,旅游起初是作为部分区域志的篇章之一,随着旅游发展,逐步单独成志,并成为省级志书中一个重要的分志。首轮省级旅游志各地启动时间不一,发展极不平衡,纂修部门多,既有旅游部门,也有外事部门,还有外事部门和旅游部门联动修志。20世纪90年代后期,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开始部署,省级旅游志的续修也开始启动,但由于首轮志书进展不一,故仅有7个省份完成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的编纂。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过程中呈现出工作体制的一致性、机构人员的趋同性、工作程序的相似性、志书编纂和旅游业发展不对称等特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根据各省旅游的实际情况和资料情况,按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拟定的相关规定,对志书结构进行设计和规划。篇目主要采用篇(编)、章、节三级,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经营与管理等篇章。两轮志书基本都采用了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设序言、凡例、概述、卷目等,为全书之纲。省级旅游志的文体,在遵循传统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志记述内容的情况,尤其景区景点景色的记述,略微有些创新和变通。两轮志书相比较,体例结构既有继承,也有变革和发展。篇章数量有所损益;篇目分类由“静”到“动”,与时俱进,更加科学;体裁运用更加丰富和合理;文风更加精炼、简洁和实用。省级旅游志主要记述了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线路与规划、旅游类型、旅游市场、旅游服务施设、旅游管理等事象。在这些记述的内容中,展现了当代旅游业的发展和变迁:旅游活动类型更加丰富、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后起勃发、消遣性旅游幅度增大、自费旅游和自助旅游增加;旅游的时空极大拓展,客源地和目的地全球化,旅游时间更加灵活;旅游业的属性从外事接待逐步向经营接待型转变,最终形成旅游产业;旅游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机构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旅游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得到极大的改善;旅游功能也更加多元。省级旅游志在多方面都具有价值,不仅是记录区域旅游发展的载体,也是经济和文化史料的重要来源;在旅游开发中,是旅游宣传的重要工具和信息来源,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重要参考,旅游商品开发的重要借鉴。对于旅游文化研究、旅游史研究、区域经济史研究意义重大。省级旅游志编纂成果丰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编纂组织时,存在组织机构的临设与调整、修志人员的不稳定性、内容不断调整和变化、编纂工作持续周期长等问题;在体例编排方面,篇目分类不够科学、篇目设置存在太“全”和太“简”等现象;在内容记述方面,存在遗漏、失真、地图运用不足、关联性不够等问题;在理论运用方面,对方志学理论和旅游学理论有待进一步融汇贯通。针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存在的问题,有待从资料收集、篇目设置、内容建构和理论创新四个方面进行着手,提高志书的编纂质量。在资料收集方面,加强微观资料、口述史料、网络资料和旧方志资料收集;在篇目的设置时,注意行业分工实际和发展、篇目标题客观简洁、篇目设置注意整体性和逻辑性;在内容建构上,凸显地域特色、彰显时代变化、突出专业性;在理论方面加强创新,尤其是加强对省级旅游志的续修理论的研究、正确处理旅游志和其他志之间的关系,力争早日构建形成旅游方志学。
袁娇[5](2020)在《基于网络游记的城市自助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研究 ——以长沙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旅游业呈现出一片朝阳之势,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以旅游客流为主的旅游流是旅游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领域,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旅游流进行网络结构研究更是旅游流的研究热点。随着城市旅游化的不断推进,对小尺度下的城市旅游流网络结构研究日益凸显。本文在阅读和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以中部城市长沙市为研究案例地,立足自助旅游这一旅游形式,在以自由行为代表的马蜂窝官方网站上收集了长沙市自助游客发表的有效网络游记917篇。通过提取网络游记中的信息,运用Arc GIS空间可视化对游客客源地的空间分布进行表述,并通过地理集中指数和客源吸引半径对客源地分布进行量化分析;运用UCINET软件对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进行探究,并从时间约束的角度进一步分析自助旅游流的网络结构特征差异,进而归纳总结出自助旅游流网络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旅游流网络结构优化的建议措施。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1)从月份来看,自助游客到访长沙最佳时间是4月和10月,从季节来看,则为秋季和春季;(2)广州、武汉、北京是自助游客到达长沙人数最多的三个城市,广东省、湖北省和浙江省等省份是长沙自助游客的主要来源省份,从地区来看,则是以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为主。大多数游客以高铁动车和火车为主要的交通方式到达长沙,不同省份间的自助游客到达长沙的交通方式有所区别;(3)长沙市自助游客的G值为12.46,客源吸引半径为779.34km,说明长沙市的自助游客客源地分布较为分散,客源市场较为稳定,且大部分客源省份位于客源吸引半径之中;(4)从节点网络结构特征来看,涉及的旅游节点在节点中心度和结构洞指标上有着显着的数值差异,存在明显的旅游节点等级划分,主要是以橘子洲、太平街、坡子街以及湖南省博物馆等为主要的核心节点,应不断提高这些核心节点对其他节点的带动作用;(5)从整体网络结构特征来看,长沙市自助旅游流的网络密度、中心势数值较低,网络结构松散,发展不平衡,旅游区分化现象明显;(6)立足于时间约束的角度,长沙市自助游客的平均停留时间较短,为2.96天,且在不同停留时间下的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尤其停留时间为1天、2-4天以及5天以上时的差异最为显着;(7)影响长沙市自助旅游流网络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有旅游地空间距离、内外部交通通达度水平、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景点知名度和宣传水平等,最后结合上述的分析以及长沙市旅游发展的现状,从5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促进长沙市自助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魏亚东[6](2019)在《高铁对甘肃省旅游发展的影响与调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同时也是旅游地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铁这一新型交通工具的飞速跨越发展,给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同时它也成为21世纪影响旅游业发展最显着因素之一。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一直以来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甘肃省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狭长的纺锤状地理空间,加之交通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整体空间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随着兰新高铁和宝兰高铁的通车运营,甘肃省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旅游业在高铁的影响下一定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研究甘肃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高铁对旅游产生的影响和效应,以期依托高铁这一极具优势的交通方式来优化甘肃省旅游空间布局从而促进甘肃省旅游业发展。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来进行研究:首先,对国内外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对相关概念做出明确界定,为本文的写作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在相关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对甘肃省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其次,重点分析高铁作用于旅游最直接的影响即对交通可达性的影响,对比分析了高铁开通前后2013年和2017年两个时间截面各个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后区域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的变化率和旅游优势潜力的变化率与高铁线路有着高度一致性,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的低值区和旅游优势潜力的高值区都主要分布在高铁线区域,空间分布呈现出一定的高铁指向性,高铁产生的“等时圈”也呈现出沿高铁线路延伸的空间特征。同时,分析高铁对旅游目的地、旅游流、旅游客源市场产生的具体影响,得出高铁提升了沿线旅游目的地的区位优势,催生了新的旅游增长极,引导旅游流的空间流向,等影响。另外,高铁影响下甘肃省旅游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分析结果显示,甘肃省旅游空间格局的演变具有两面性,高铁进一步强化了核心区域的极化作用,同时也增强了核心区域对于边缘区域的扩散效应,但极化作用居于主导地位。最后,从节点、轴线和域面三个方面对甘肃省旅游发展提出优化策略,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高铁区域旅游合作、优化高铁沿线产品供给、加大区域合作力度等几个方面提出甘肃旅游发展的保障措施。
肖洋[7](2019)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内旅游流网络结构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旅游业的快速增长,“互联网+旅游”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越来越多人选择利用网络来作为辅助出游的工具或者方式,因此留下了大量的检索痕迹,这些痕迹还为研究旅游相关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利用季节性强度指数、旅游流集聚和扩散指数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法,以长江中游城市群景区网络关注度数据为基础,对中三角城市旅游空间活动、网络结构、年际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发现:(1)武汉与长沙的旅游流引入输出数较大,是中三角的核心节点;内外交通便捷、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以及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旅游流引入输出量也会高,旅游目的地及旅游客源地的分布更为均衡;中三角大部分居民是在各自的城市圈内部开展旅行游览活动;各城市圈的旅游流引入和输出总量都发展较为均衡;中三角旅游流受季节气候影响,夏秋是居民出游旺季,春冬是居民出游淡季。(2)中三角的整体网络结构完整,旅游流联系普遍,但核心边缘效应显着;一个城市的社会经济、旅游资源禀赋、市场规模或者交通区位在中三角越具有优势,那么该城市的中心度就越高,结构洞就越好,在中三角旅游流的关联网络中就有越有影响力;夏秋季节城市间旅游交流紧密,旅游流的网络密度比较高,冬春季反之。(3)2017年中三角旅游流输出引入总量与2012年相比有所增加,城市间的旅游流流量发生了变化;从整体上看,在这几年中,虽然各城市旅游流的集聚扩散以及各城市在中三角旅游流网络中的作用都有一定的波动,但是整体上旅游朝向更均衡的方向发展,中三角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好。同时发现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旅游节点的资源禀赋和交通便利程度是中三角国内旅游流的重要影响因素。
阮文奇[8](2019)在《区域旅游信息流 ——空间网络、动力机制与溢出效应》文中提出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流”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流动空间将取代场所空间成为主导区域空间组织形式的决定性力量。当前,信息技术正在引发整个旅游业的变革,互联网成为最全面旅游信息源及中转站,潜在旅游者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旅游信息搜索,旅游信息得以流动与传递,互联网成为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旅游企业与游客、游客与游客之间旅游信息流动的桥梁和媒介。而手机等新兴传播媒介的出现进一步缩短了信息时空距离,加速了旅游信息流动及交换,互联网在旅游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旅游者的活动安排、行为决策与出游意愿,旅游信息流对客流的导引作用增强,旅游信息流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然而当前旅游信息流的相关研究较少,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如旅游信息流在区域间是如何运行和流动?旅游信息流是怎么形成的,受到哪些因素影响?旅游信息流又发挥何种作用?目前,这些问题学术界还很难回答,学者们较少对旅游信息流进行系统性研究。因此,本研究针对旅游信息流的理论内涵、动力机制与作用效应进行系统性分析与探讨。本文按照“问题提出-理论探讨-实证分析-总结展望”的研究思路开展相关研究。第一,本文遵循从理论构建到实证分析的研究范式,对区域旅游信息流进行理论剖析与探讨,为实证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二,进行区域旅游信息流的动态格局和空间网络分析,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案例地,通过百度指数衡量各个城市间旅游信息流动与联系,剖析旅游信息流的集聚与扩散格局,运用社会网络方法分析旅游信息流空间网络的结构特征及演化。第三,分析区域旅游信息流的影响因素与动力机制,构建“推-拉-阻”理论模型,运用QAP相关分析方法和地理探测器分析方法探讨旅游信息流集聚与扩散的影响因素。第四,探讨区域旅游信息流的影响作用及溢出效应,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旅游信息流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第五,最后运用fsQCA方法分析各个影响因素的因果组合配置,探讨因果组合配置策略,进而提出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与组合策略。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区域旅游信息流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与集散特征。从时间上来看,2011-2017年,长三角旅游信息流增长迅速,2017年长三角旅游信息流呈现双峰型变化特征,其中4月和8月是峰值。从空间上来看,长三角旅游信息流的空间分异明显,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旅游信息流出量呈现明显的空间自相关,空间集聚效应明显,而旅游信息流入量呈现随机分布。(2)区域旅游信息流网络具有明显的结构特征与效应。从整体网络来看,长三角旅游信息流呈现东部、中部网络相对密集,西南部、北部网络稀疏的空间结构,核心子群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强。从网络节点来看,长三角节点程度中心度明显提高,网络节点的集聚与辐射能力增强,同时节点的接近中心度快速增加,网络通达性明显提高。(3)旅游信息流演化主要受到推力、阻力及拉力的共同影响。从时间层面来看,休假制度对旅游信息流集聚与扩散有着显着的影响,而气候舒适度的影响并不明显。从空间层面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因素、交通便捷度、信息化程度、旅游吸引力、公共服务设施、距离因素与旅游信息流都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其中地区经济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对旅游信息流空间集聚的影响力极强,是其核心影响因素。而各个影响因子对旅游信息流空间扩散的影响强度均较低。并且研究发现旅游信息流推力系统的影响因素作用强度最大,在旅游信息流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而拉力系统的影响因素作用强度最小,也即目的地空间扩散在旅游信息流系统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体现为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不均衡。(4)旅游信息流对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明显影响及溢出效应。从短期溢出效应来看,旅游信息流对旅游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和正向溢出效应。旅游信息流对旅游经济发展的直接效应为0.123,间接效应为1.001,通过了显着性检验。这表明如果旅游信息流每提高1%,会直接促进本地区旅游经济增长0.123%;如果当地旅游信息流每提高1%,会通过空间相互作用间接地促进邻近地区旅游经济增长1.001%。也即旅游信息流不仅会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发展,还会推动邻近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从长期溢出效应来看,旅游信息流对旅游经济发展的直接溢出效应和间接溢出效应均不显着,也即旅游信息流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时效较短,不属于持续、长期的影响,呈现短期效果明显强于长期效果。(5)旅游信息空间与旅游经济空间耦合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各个探测因子均对耦合格局存在一定影响,其中旅游资源禀赋对耦合协调的影响最强,其次地区经济水平、城镇化水平、交通便捷度、信息化程度对耦合协调的影响作用较强,而人口规模和旅游服务水平的影响强度一般,产业结构对耦合协调度也存在一定影响,但影响强度较低。基于分析结果,本研究运用fsQCA分析方法探讨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组合配置策略,从而为旅游信息流空间结构优化、经济效用发挥及其旅游信息空间与旅游经济空间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建议与组合策略。研究贡献主要有以下方面:(1)本文填补了旅游信息流的研究不足,以“流”为突破口探讨了旅游信息问题,分析了区域旅游信息流的空间网络、动力机制与溢出效应,对旅游信息流的研究不足进行理论回应与补充,推进了旅游信息流的相关研究。(2)探讨了旅游信息流的“前因与后果”,从宏观尺度印证了“旅游信息流的导引作用”,拓展了旅游信息流的研究框架与纵深。本文结合推拉理论,对旅游信息流集聚与扩散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了旅游信息流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溢出效应,深化了旅游信息流的研究纵深。(3)从社会网络和流空间视角进行旅游信息流分析,跳出了旅游信息流研究的单一视角,将旅游信息流的网络空间与地理空间结合研究,为旅游信息流提供了绝佳的研究视角与方向。(4)将地理探测器、空间计量模型与fsQCA方法结合使用,能够得到常规多元回归分析难以捕捉的影响因素组合配置,可以识别多个解决方案,解决了因果分析中经常存在的“等终性”问题,有助于提出有效的组合策略。
陈燕[9](2019)在《浙江义乌佛堂古镇旅游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改革红利持续放大,居民年收入的日益增加,人均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公共假期的调整和人们对生活及自身所处环境日益关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周庄率先发展旅游业,让古镇旅游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古镇以其独特的建筑风貌、丰富的历史遗迹、古朴的环境氛围备受关注,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慢慢成为新的旅游市场,慢慢成为旅游市场发展的新方向。周庄古镇带火整个古镇旅游业开发与发展,作为旅游热点的古镇旅游,致力于实现环境友好型的旅游发展模式,将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发展,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各地古镇管理者为实现古镇资源多样化和财富最大化,提供同质旅游产品,雷同的旅游开发模式,忽视古镇景区因满负荷的承载量、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等相关问题,这些都是古镇旅游从发展期步入衰退期的警示。本文利用灰色理论,结合旅游市场学、统计学,制定相应的统计指标,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可靠资料,从而对浙江义乌佛堂古镇景区旅游客源市场的游客属性、时空结构以及市场拓展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2009-2018年浙江义乌佛堂古镇景区的旅游人数与旅游收入原始数据,预测2019-2023年古镇景区的旅游人数与旅游收入最后结合预测数据,分别从古镇旅游空间规划、项目配套和营销管理等方面来研究古镇旅游的发展策略。对于意见管理者而言,准确的预测可以基于访客规则的变化,旅游资源的合理调度和区域分配,减少旅游里面的很多的不必要的浪费,更重要的是还能提高由旅游业带来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声誉;其次,对于游客来说,可以根据未来的客流量进行计划,实现合理的交通分配和改善时间线上的旅行体验;第三,服务业处于全景区(酒店、宾馆等)来说,根据近几年的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可以提前估计未来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做出相关的行业调整,有助于资源的合理性应用。
李园园[10](2019)在《基于旅游流的黄山风景区和西递宏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山风景区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景区、世界地质公园,也是黄山市首家被评为5A级的风景名胜区,对黄山市周边景点的旅游发展起着引领和推动作用。西递、宏村是皖南古村落最为典型的徽州建筑群,紧随黄山风景区其旅游也得到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黄山市旅游发展的逐步推进,两大景区都在寻求各自的突破点。本文在对两大景区旅游资源、竞合条件和竞合现状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年际变动指数、季节性变动指数和地理集中指数等分析工具,对两大景区1998-2017年以来的旅游客流数据的年际、月度和“黄金周”客流量增长情况以及客源地空间结构进行分析,找出两大景区20年来客流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两者的客流都呈逐年上涨态势,但是季节性波动都较为明显,其中,黄山风景区更甚;两者的客流空间结构都以国内游客为主,境外游客为辅,且境外客流近年来有萎缩的趋势;黄山风景区与西递宏村的客流关系从辐射遮蔽过渡到单向发展再到双向影响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因素两个层面分析两大景区近年来客流变化的原因。根据分析结果可知,国家和地方良性政策的导向,市场经济的利好与否,与景区关联的重大事件的发生,景区气候的舒适与否都能直接关联两大景区客流量的大幅度升降,这四点因素与国家、地方的发展形式关联较大,景区管理者可操控性小。另外,景区交通设施、旅游产品结构、旅游基础设施服务、景区营销和旅游线路设计五大因素也对两大景区的客流量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五点因素与景区的管理者关系密切,可以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最后,对两大景区的发展路径提出参考性的建议,认为两大景区可以在政府的整体规划和协调下实现协同发展和联动经营,通过化解景区季节性客流差异、精准定位海内外客源市场和改善景区交通条件等路径,为两大景区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选择的依据。
二、黄金周杭州旅游客源社会经济结构分析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金周杭州旅游客源社会经济结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旅游吸引力 |
2.1.2 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 |
2.1.3 游客流动倾向 |
2.2 相关理论 |
2.2.1 流动空间理论 |
2.2.2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2.2.3 旅游空间结构理论 |
2.2.4 旅游供求均衡理论 |
2.2.5 机器学习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构建 |
3.1 总体思路 |
3.2 网络范围界定 |
3.3 网络节点提取 |
3.4 网络连线赋权 |
3.4.1 测度模型选取 |
3.4.2 目的地影响力测评 |
3.4.3 客源地出游力测评 |
3.4.4 目的地-客源地时间距离测评 |
3.5 网络拓扑结构绘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
4.1 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特征评价体系综合识别 |
4.2 基于原值网络的区域旅游吸引力空间差异特征认知 |
4.2.1 空间总体差异特征 |
4.2.2 空间相对差异特征 |
4.3 基于二值网络的区域旅游吸引力空间关联特征识别 |
4.3.1 数据处理 |
4.3.2 网络节点位置评价 |
4.3.3 整体网络结构评价 |
4.4 基于Top网络的区域旅游吸引力空间集聚特征判定 |
4.4.1 数据处理 |
4.4.2 网络集聚特征测度指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关系检验 |
5.1 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交互响应机理 |
5.1.1 旅游吸引力驱动下游客流动倾向响应机理 |
5.1.2 游客流动倾向驱动下旅游吸引力响应机理 |
5.2 区域游客流动倾向测评 |
5.2.1 游客流动倾向数据来源 |
5.2.2 游客流动倾向衡量方式 |
5.2.3 游客流动倾向特征分析 |
5.3 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效果检验 |
5.3.1 区域总体响应效果 |
5.3.2 城市局部响应效果 |
5.3.3 城市间路径响应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系统预测模型建立 |
6.1 指标来源与处理 |
6.1.1 旅游吸引力相关指标 |
6.1.2 游客流动倾向相关指标 |
6.1.3 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关系衡量指标 |
6.2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影响因素遴选 |
6.2.1 地理探测器作用原理 |
6.2.2 地理探测器适用条件 |
6.2.3 地理探测器模块划分 |
6.2.4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影响因素遴选的基本步骤 |
6.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构建 |
6.3.1 BP神经网络模型概述 |
6.3.2 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
6.3.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响应系统建模的基本步骤 |
6.3.4 对比模型构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实证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
7.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7.1.1 研究区域概况 |
7.1.2 研究时段截取 |
7.1.3 研究数据来源与处理 |
7.2 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构建 |
7.2.1 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各要素分析 |
7.2.2 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关系矩阵构建 |
7.3 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的空间维度特征分析 |
7.3.1 基于原值网络的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空间差异特征分析 |
7.3.2 基于二值网络的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空间关联特征分析 |
7.3.3 基于Top网络的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
7.4 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关系检验 |
7.4.1 京津冀区域游客流动倾向测评 |
7.4.2 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效果 |
7.5 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系统模拟预测 |
7.5.1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指标遴选 |
7.5.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响应系统模拟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水平提升对策 |
8.1 统筹制定区域旅游业发展整体规划 |
8.1.1 强化多中心一盘棋思想 |
8.1.2 培育层次合理等级体系 |
8.1.3 推进跨区域旅游合作网络 |
8.2 合理优化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 |
8.2.1 打造高效交通网络体系 |
8.2.2 注重跨城市旅游线路整合 |
8.2.3 健全全方位旅游服务 |
8.3 科学引导区域旅游者行为 |
8.3.1 创新区域旅游营销模式 |
8.3.2 调节区域旅游流流向 |
8.3.3 管控区域旅游流流量 |
8.4 加快推进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
8.4.1 积极推进智慧旅游建设 |
8.4.2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 |
8.4.3 创新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2)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路线导图 |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文献综述 |
2.3 研究述评 |
3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特征 |
3.1 数据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3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间特征 |
3.4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空间特征 |
3.5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空间自相关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空间结构与区域效应 |
4.1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整体网络结构 |
4.2 省区间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交互结构 |
4.3 省区间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有效关联 |
4.4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核心-边缘结构 |
4.5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区域溢出效应 |
4.6 本章小结 |
5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关键影响因素 |
5.1 地理探测器分析法 |
5.2 时间与气候因素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3 时间与空间距离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4 社会人口因素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5 经济发展水平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6 交通可达性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7 信息化建设水平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8 目的地接待能力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9 目的地吸引力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10 森林旅游接待能力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11 森林旅游资源禀赋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
5.12 本章小结 |
6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作用机理 |
6.1 研究方法 |
6.2 网络信息流与各影响因素间耦合协调度与协调效率分析 |
6.3 网络信息流与环境影响体系的耦合协调度协调效率分析 |
6.4 网络信息流与环境影响体系耦合协调效率识别及划分 |
6.5 本章小结 |
7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组合配置分析与优化策略 |
7.1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组合配置分析 |
7.2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优化策略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3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基础数据统计表 |
附录 (B)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校准后的模糊值 |
附录 (C)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能力校准后的模糊值 |
附录 (D)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3)杭黄高铁对黄山市旅游流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旅游流研究进展 |
2.1.2 高铁对旅游影响研究进展 |
2.1.3 简要评述与启示 |
2.2 理论基础 |
2.2.1 旅游系统理论 |
2.2.2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2.2.3 社会网络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黄山市概况 |
3.1.2 黄山市高铁发展情况 |
3.2 数据来源与样本说明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样本说明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杭黄高铁对黄山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的影响 |
4.1 杭黄高铁开通前后黄山市旅游者行为变化 |
4.2 杭黄高铁开通前后黄山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分布 |
4.3 旅游地空间使用曲线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杭黄高铁对黄山市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的影响 |
5.1 杭黄高铁开通前后黄山市区域旅游流网络节点及空间分布特征 |
5.2 杭黄高铁开通前后区域旅游流网络构建 |
5.3 杭黄高铁开通前后黄山市区域旅游流整体网络结构分析 |
5.3.1 评价指标 |
5.3.2 整体网络结构形态 |
5.3.3 网络核心—边缘结构分析 |
5.4 杭黄高铁开通前后黄山市区域旅游流网络节点结构特征分析 |
5.4.1 评价指标 |
5.4.2 网络节点中心度分析 |
5.4.3 网络节点结构洞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杭黄高铁对黄山市市域旅游流空间结构的影响 |
6.1 杭黄高铁开通前后黄山市市域旅游流网络节点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
6.2 杭黄高铁开通前后黄山市市域旅游流网络构建 |
6.3 杭黄高铁开通前后黄山市市域旅游流整体网络结构分析 |
6.3.1 整体网络结构形态 |
6.3.2 网络核心—边缘结构分析 |
6.4 杭黄高铁开通前后黄山市市域旅游流网络节点功能分析 |
6.4.1 网络节点中心度分析 |
6.4.2 网络节点结构洞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与讨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杭黄高铁开通前旅游者调查问卷 |
附录 Ⅱ:杭黄高铁开通后旅游者调查问卷 |
附录 Ⅲ:黄山市旅游者旅游流网络矩阵 |
致谢 |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情况一览表 |
(4)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架构 |
第一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背景 |
第一节 当代旅游业快速发展 |
第二节 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
第三节 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增长 |
小结 |
第二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概要 |
第一节 旅游志编纂溯源 |
第二节 首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
第三节 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省级旅游志体例安排 |
第一节 省级旅游志结构设计 |
第二节 省级旅游志的体裁 |
第三节 省级旅游志的文体 |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体例比较 |
小结 |
第四章 省级旅游志记述的事象 |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开发 |
第二节 旅游线路与规划 |
第三节 旅游类型 |
第四节 旅游市场 |
第五节 旅游服务设施 |
第六节 旅游管理 |
小结 |
第五章 旅游志中旅游业的发展变迁 |
第一节 旅游活动类型的变化 |
第二节 旅游时空的拓展 |
第三节 旅游业属性的变迁 |
第四节 旅游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 |
第五节 旅游设施的发展 |
第六节 旅游功能多元化 |
小结 |
第六章 省级旅游志的价值 |
第一节 资料价值 |
第二节 应用价值 |
第三节 研究价值 |
小结 |
第七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组织工作问题 |
第二节 体例编排问题 |
第三节 内容记述问题 |
第四节 理论应用问题 |
小结 |
第八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优化建议 |
第一节 资料收集 |
第二节 篇目设置 |
第三节 内容建构 |
第四节 理论创新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 |
二、地方志 |
三、资料汇编 |
四、着述 |
五、期刊论文 |
六、硕博论文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5)基于网络游记的城市自助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研究 ——以长沙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网络游记 |
2.1.2 自助旅游 |
2.1.3 旅游流 |
2.1.4 社会网络 |
2.2 旅游流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进展 |
2.3 旅游流网络结构研究进展 |
2.3.1 国外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研究进展 |
2.4 网络游记在旅游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2.4.1 国外研究进展 |
2.4.2 国内研究进展 |
2.5 研究综述与思考 |
2.6 相关理论基础 |
2.6.1 点-轴系统理论 |
2.6.2 核心-边缘理论 |
2.6.3 距离衰减理论 |
2.6.4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 |
第3章 长沙市自助旅游流客源市场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采集标准 |
3.2.3 数据处理 |
3.3 长沙市自助游客出游时间 |
3.4 长沙市自助旅游流客源市场分析 |
3.4.1 分析方法 |
3.4.2 长沙自助旅游流客源市场空间分布 |
3.4.3 长沙自助旅游流客源市场量化分析 |
3.4.4 自助旅游流客源市场至长沙交通方式分析 |
第4章 长沙市自助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
4.1 长沙市自助旅游流网络构建 |
4.1.1 自助旅游流网络构建 |
4.1.2 旅游流网络结构评价指标 |
4.2 长沙市自助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
4.2.1 节点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
4.2.2 整体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
4.3 时间约束下的长沙市自助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
4.3.1 自助游客逗留时间 |
4.3.2 时间约束下的个体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
4.3.3 时间约束下的整体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
第5章 长沙自助旅游流网络结构的影响因素与优化建议 |
5.1 自助旅游流网络结构的影响因素 |
5.1.1 旅游地空间距离 |
5.1.2 内外部交通通达度 |
5.1.3 旅游资源禀赋 |
5.1.4 旅游景点知名度 |
5.2 自助旅游流网络结构的优化建议 |
5.2.1 巩固核心景点,培育新型核心景点 |
5.2.2 发挥核心区带动作用,发展一般节点与边缘节点 |
5.2.3 密切整体网络联系,提升整体竞争力 |
5.2.4 推动区域旅游合作,规划特色旅游线路 |
5.2.5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优化旅游环境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高铁对甘肃省旅游发展的影响与调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旅游业发展的契机 |
1.1.2 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
1.1.3 我国高铁的飞速跨越发展 |
1.1.4 高铁为旅游发展注入新动力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数据来源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高铁 |
2.1.2 空间结构 |
2.1.3 旅游空间结构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达性理论 |
2.2.2 旅游区位论 |
2.2.3 “点一轴系统”理论 |
2.2.4 增长极理论 |
2.2.5 核心边缘理论 |
第3章 甘肃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3.1 甘肃省旅游资源状况 |
3.1.1 旅游资源概况 |
3.1.2 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 |
3.2 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状况 |
3.2.1 国内旅游 |
3.2.2 入境旅游 |
3.3 甘肃省旅游流分析 |
第4章 高铁对甘肃省旅游发展的影响分析 |
4.1 甘肃省高铁发展现状 |
4.2 高铁对甘肃省区域旅游可达性的影响 |
4.2.1 评价指标选取 |
4.2.2 高铁开通前后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
4.2.3 高铁开通前后区位旅游优势潜力变化特征分析 |
4.2.4 高铁开通前后甘肃省日常可达性分析 |
4.2.5 高铁影响下甘肃省区域旅游可达性变化特征 |
4.3 高铁对甘肃省旅游目的地的影响 |
4.3.1 提升了沿线旅游目的地区位优势 |
4.3.2 催生旅游目的地新的增长极 |
4.3.3 对部分城市产生明显过滤作用 |
4.4 高铁对甘肃省旅游客源市场的影响 |
4.4.1 改变甘肃省旅游客源市场格局 |
4.4.2 扩大旅游客源市场半径 |
4.5 高铁对甘肃省旅游流的影响 |
4.5.1 引导旅游流的空间流向 |
4.5.2 增加旅游流流量 |
4.6 高铁影响下甘肃省旅游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
4.6.1 评价指标选取 |
4.6.2 高铁影响下甘肃省旅游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
第5章 高铁时代背景下甘肃省旅游发展策略与措施 |
5.1 高铁背景下甘肃省旅游发展的优化思路 |
5.2 高铁背景下甘肃省旅游发展策略 |
5.2.1 节点优化——培育新的旅游增长极 |
5.2.2 轴线优化——发展重点轴线 |
5.2.3 域面优化——打造五大旅游区 |
5.3 高铁背景下甘肃省旅游发展的保障措施 |
5.3.1 优化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5.3.2 加强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
5.3.3 高铁与其他交通方式高效衔接 |
5.3.4 优化高铁沿线旅游产品供给 |
5.3.5 加大旅游市场宣传促销力度 |
5.3.6 加强高铁区域旅游合作,助推全域旅游发展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结论 |
6.2 论文创新之处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内旅游流网络结构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区域旅游合作交流日益密切 |
1.1.2 政府积极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旅游业发展 |
1.1.3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旅游流的空间关联结构 |
1.3.2 旅游者网络使用行为与旅游流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
2.1 概念界定 |
2.1.1 旅游流 |
2.1.2 网络关注度 |
2.2 研究方法 |
2.2.1 季节性强度指数 |
2.2.2 旅游流的集聚扩散指数 |
2.2.3 社会网络分析法 |
第3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内旅游流空间流动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数据来源 |
3.2 各城市国内旅游流空间特征分析 |
3.2.1 旅游流规模分析 |
3.2.2 旅游流季节变化分析 |
3.3 各城市国内旅游流集聚扩散分析 |
3.3.1 年度集聚扩散指数分析 |
3.3.2 四季集聚扩散指数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内旅游流网络结构现状分析 |
4.1 中三角旅游流网络的构建 |
4.2 个体网现状分析 |
4.3 整体网现状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内旅游流网络结构季节差异分析 |
5.1 个体网季节差异分析 |
5.2 整体网季节差异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内旅游流网络结构年际变化分析 |
6.1 旅游流总体规模年际变化分析 |
6.2 旅游流集聚转移能力年际变化分析 |
6.3 旅游流网络结构年际变化分析 |
6.4 小结 |
第7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内旅游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8)区域旅游信息流 ——空间网络、动力机制与溢出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概念内涵 |
2.1.1 信息流 |
2.1.2 旅游信息 |
2.1.3 旅游信息流 |
2.1.4 旅游信息流网络 |
2.1.5 溢出效应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信息流理论 |
2.2.2 推拉理论 |
2.2.3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2.2.4 社会网络理论 |
2.2.5 流空间理论 |
2.2.6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信息流的相关研究 |
2.3.2 旅游信息的相关研究 |
2.3.3 旅游信息流的相关研究 |
2.3.4 研究述评 |
2.4 本研究拟探索的方向 |
第3章 旅游信息流的理论构建 |
3.1 旅游信息流的理论内涵及衡量方式 |
3.2 旅游信息流动空间的形成背景与动因 |
3.2.1 信息技术进步与互联网发展 |
3.2.2 信息流动加快与流动空间形成 |
3.2.3 旅游者对旅游信息的依赖性增强 |
3.2.4 旅游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 |
3.2.5 网络基础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改善 |
3.2.6 城市群发展和区域间联系更加紧密 |
3.3 旅游信息流的内涵与形态特征 |
3.4 旅游信息流的流动模式与动态演化 |
3.4.1 旅游信息流的流动模式 |
3.4.2 旅游信息流的集聚与扩散特征 |
3.5 旅游信息流的影响因素与动力机制 |
3.5.1 旅游信息流形成的推拉理论模型 |
3.5.2 旅游信息流的影响因素 |
3.5.3 旅游信息流的动力机制 |
3.6 旅游信息流的作用机制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旅游信息流的空间网络 |
4.1 案例地选取与说明 |
4.2 研究方法 |
4.2.1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
4.2.2 地理空间分析方法 |
4.3 数据收集与矩阵构建 |
4.3.1 数据来源与收集 |
4.3.2 原始矩阵构建 |
4.4 旅游信息流的动态格局 |
4.4.1 旅游信息流的时间特征 |
4.4.2 旅游信息流的空间特征 |
4.5 旅游信息流的网络特征 |
4.5.1 二分矩阵确立及网络构建 |
4.5.2 旅游信息流联系强度 |
4.5.3 旅游信息流网络的空间结构 |
4.5.4 网络整体结构特征 |
4.5.5 网络节点结构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旅游信息流的动力机制 |
5.1 研究方法 |
5.2 指标选取 |
5.2.1 推力因素指标选取 |
5.2.2 拉力因素指标选取 |
5.2.3 阻力因素指标选取 |
5.2.4 数据来源与说明 |
5.3 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
5.3.1 指标测度 |
5.3.2 结果分析 |
5.4 空间影响因素分析 |
5.4.1 影响因素的QAP相关分析 |
5.4.2 客源地旅游信息流集聚的推力因素 |
5.4.3 目的地旅游信息流扩散的拉力因素 |
5.4.4 旅游信息流集聚与扩散的阻力因素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旅游信息流的溢出效应 |
6.1 旅游经济联系量测度 |
6.1.1 测评模型 |
6.1.2 数据说明 |
6.1.3 旅游经济联系强度 |
6.1.4 旅游经济联系的时空格局 |
6.2 旅游信息空间与旅游经济空间的关联性 |
6.3 旅游信息流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溢出效应 |
6.3.1 指标选取 |
6.3.2 空间依赖性检验与空间权重设定 |
6.3.3 模型设定与构建 |
6.3.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3.5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政策建议与组合策略 |
7.1 旅游信息流与旅游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的关键因素识别 |
7.1.1 耦合协调评价模型 |
7.1.2 耦合结果分析 |
7.1.3 耦合协调的驱动因素分析 |
7.2 旅游信息流发展及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
7.2.1 时间层面上的对策建议 |
7.2.2 空间层面上的对策建议 |
7.2.3 最佳因果组合配置策略 |
7.3 旅游信息流效用发挥的对策建议 |
7.3.1 旅游信息流的作用效应发挥 |
7.3.2 旅游信息流的溢出效应发挥 |
7.3.3 最佳因果组合配置策略分析 |
7.4 旅游信息空间与旅游经济空间的协调发展优化 |
7.4.1 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7.4.2 最佳因果组合配置策略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讨论 |
8.1.1 区域旅游信息流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与集散特征 |
8.1.2 区域旅游信息流网络具有明显的结构特征与效应 |
8.1.3 旅游信息流演化主要受到推力、阻力及拉力等多种要素的影响 |
8.1.4 旅游信息流对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及溢出效应 |
8.1.5 旅游信息空间与旅游经济空间耦合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
8.1.6 优化机制需要由多种因素组合共同作用形成 |
8.2 研究贡献与价值 |
8.2.1 理论贡献 |
8.2.2 实践价值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2011-2017年长三角旅游信息流矩阵数据(日平均流量) |
附录B 2017年1-12月长三角旅游信息流矩阵数据(日平均流量)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浙江义乌佛堂古镇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古镇旅游文献综述 |
1.3.2 旅游地生命周期文献综述 |
1.3.3 旅游地灰色理论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古镇的定义 |
2.1.2 古镇旅游的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2.2 消费者行为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古镇保护与开发理论 |
2.2.5 灰色理论 |
3 义乌市佛堂古镇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3.1 义乌市佛堂古镇概况 |
3.1.1 历史沿革 |
3.1.2 区位条件 |
3.1.3 自然条件 |
3.1.4 佛堂古镇旅游资源与评价 |
3.2 义乌市佛堂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
3.3 义乌市佛堂古镇景区所处发展阶段分析判断 |
3.3.1 佛堂古镇旅游发展变化 |
3.3.2 基于生命周期的佛堂古镇旅游地发展阶段 |
3.4 义乌市佛堂古镇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分析 |
3.4.1 旅游市场特征 |
3.4.2 游客旅游偏好分析 |
3.5 义乌市佛堂古镇旅行社 |
3.6 义乌市佛堂古镇旅游服务设施 |
3.6.1 住宿设施 |
3.6.2 交通设施 |
3.6.3 娱乐设施 |
4 义乌市佛堂古镇旅游市场灰度预测 |
4.1 模型构建原理 |
4.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4.2.1 数据收集 |
4.2.2 数据处理 |
4.3 模型构建 |
4.4 游客人数预测 |
4.4.1 模型建立和预测 |
4.4.2 模型精度检验 |
4.4.3 模型预测结果 |
4.5 旅游收入预测 |
4.5.1 模型建立与预测 |
4.5.2 模型精度检验 |
4.5.3 模型预测结果 |
5 义乌市佛堂古镇旅游发展对策与建议 |
5.1 佛堂古镇空间规划的建议 |
5.1.1 旅游空间布局建议 |
5.1.2 保护控制建议 |
5.2 佛堂古镇旅游营销的建议 |
5.2.1 塑造鲜明的旅游地形象 |
5.2.2 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
5.2.3 提升传统旅游要素行业 |
5.2.4 培育跨产业融合旅游项目 |
5.2.5 产业发展立足于传统生活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调查问卷 |
致谢 |
(10)基于旅游流的黄山风景区和西递宏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旅游流的时间分布研究 |
1.3.2 旅游流市场结构的空间分布研究 |
1.4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1.4.1 旅游流理论 |
1.4.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1.4.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黄山风景区概况 |
2.1.1 基本情况 |
2.1.2 旅游发展历程 |
2.1.3 旅游资源特点 |
2.1.4 旅游经营模式 |
2.2 西递、宏村概况 |
2.2.1 基本情况 |
2.2.2 旅游发展历程 |
2.2.3 旅游资源特点 |
2.2.4 旅游经营模式 |
2.3 景区差异性及竞合分析 |
2.3.1 差异性分析 |
2.3.2 竞合条件分析 |
2.3.3 竞合现状分析 |
第3章 黄山风景区和西递宏村旅游流的特点及规律 |
3.1 数据来源 |
3.2 旅游流年际变化规律分析 |
3.2.1 年际变化规律 |
3.2.2 年际变化指数分析 |
3.3 旅游流季节变化规律分析 |
3.3.1 季节变化规律 |
3.3.2 季节性变化指数分析 |
3.4 旅游流“黄金周”变化规律分析 |
3.4.1 旅游“黄金周”的起源与特点 |
3.4.2 旅游流“黄金周”变化规律 |
3.5 旅游流构成特点及规律 |
3.5.1 旅游流构成特点及变化规律 |
3.5.2 入境游客空间分布特点 |
3.5.3 国内游客空间分布特点 |
3.6 小结 |
第4章 黄山风景区和西递宏村景区旅游流变化的原因分析 |
4.1 宏观因素 |
4.1.1 政策环境因素影响 |
4.1.2 经济环境因素影响 |
4.1.3 社会因素影响 |
4.1.4 气候因素影响 |
4.2 微观因素 |
4.2.1 旅游交通设施的影响 |
4.2.2 旅游产品结构的影响 |
4.2.3 旅游基础设施服务因素的影响 |
4.2.4 景区营销因素的影响 |
4.2.5 旅游线路设计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5章 黄山风景区和西递宏村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探讨 |
5.1 合理化解景区季节性客流差异 |
5.1.1 丰富旅游产品 |
5.1.2 加强淡季的促销措施 |
5.2 精准定位海内外客源市场 |
5.1.1 国内市场重点发展中远程客源市场 |
5.1.2 加快海外市场向多元化市场转变 |
5.3 改善进入景区的交通条件 |
5.3.1 外围交通 |
5.3.2 通往景区的交通 |
5.4 实行协同发展,联动经营 |
5.4.1 实施政府主导战略,做好整体规划和协调 |
5.4.2 加强景区间合作,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黄金周杭州旅游客源社会经济结构分析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研究[D]. 潘越. 燕山大学, 2021(01)
- [2]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D]. 陆利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5)
- [3]杭黄高铁对黄山市旅游流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研究[D]. 贺亚楠.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4]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D]. 高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9)
- [5]基于网络游记的城市自助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研究 ——以长沙市为例[D]. 袁娇.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高铁对甘肃省旅游发展的影响与调试研究[D]. 魏亚东.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内旅游流网络结构变化研究[D]. 肖洋. 湘潭大学, 2019(02)
- [8]区域旅游信息流 ——空间网络、动力机制与溢出效应[D]. 阮文奇. 华侨大学, 2019(12)
- [9]浙江义乌佛堂古镇旅游发展研究[D]. 陈燕.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10]基于旅游流的黄山风景区和西递宏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研究[D]. 李园园.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