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80C198单片机的重心测试仪(论文文献综述)
张超[1](2017)在《太阳能微耕机动力特性及其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在小马力微耕机上越来越多的使用电动机作为动力源,且与电动微耕机配套的电动农具使用越来越广泛,如电动水泵,电动树枝修剪机等。但目前电动微耕机蓄电池的容量阻碍了电动微耕机的续航能力,如使用太阳能电动微耕机,则能解决能量源这一问题。而在我国鲜有见到关于太阳能微耕机方面的研究。因此,深入研究太阳能微耕机驱动系统设计理论及其光伏控制器设计、太阳能微耕机驱动特性和驱动系统控制策略,对太阳能微耕机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太阳能微耕机的工作和驱动特性要求,结合当前国内外在电动微耕机驱动系统方面的研究现状,设计并制造了适用于太阳能微耕机的轮边驱动系统,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种以毂电机为动力输入,锂电池组为主要能量源,光伏组件为辅助能量源的太阳能微耕机。所完成的工作和取得的结论归纳如下:1、太阳能微耕机驱动系统设计计算理论研究。根据太阳能微耕机的工作特性和作业特点,提出了一种轮边驱动太阳能微耕机驱动系统新方案,并给出了太阳能微耕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评价指标及计算公式,对太阳能微耕机驱动系统主要参数的设计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设计计算方法,建立了太阳能微耕机主要部件的理论模型。以研制的太阳能微耕机为设计实例,在晴朗天气下,分析了太阳能微耕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研究结果表明,太阳能微耕机在低速工作时能够提供犁耕作业所需的牵引力,微耕机可正常作业。微耕机在运输作业过程中能够保持较高的运输效率。当光伏组件水平放置时,太阳能微耕机通过光伏组件平均每天所能获得的能量最多的月份为六月份,最少为一月份。不同速度、质量、坡度下太阳能微耕机在水平运输、坡道运输、水平犁耕、坡道犁耕4种不同工况下,作业负荷越轻,全天累计作业时间越长;作业速度越快,全天累计作业时间越短;使用质量越大,全天累计作业时间越短;坡度越大,全天累计作业时间越短。2、太阳能微耕机动态特性仿真研究。运用多学科领域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SimulationX和MATLAB,对太阳能微耕机各部件分别进行建模和参数设置,开发了太阳能微耕机仿真系统,对太阳能微耕机光伏组件动态特性和微耕机动力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分别进行空载运输作业和犁耕作业仿真,同时设计了太阳能微耕机双轴优化控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太阳辐射强度和环境温度对太阳能微耕机光伏电池输出特性有一定影响;在相同时刻下会有一个倾斜角使太阳能微耕机接收太阳总辐射最大;在南京地区太阳能微耕机光伏组件全年各月对应的最佳倾角差异较大,太阳能微耕机光伏组件的倾斜角与方位角在不同地理位置对太阳能微耕机所能接收的太阳辐射强度有较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微耕机所能获得的能量;太阳能微耕机驱动扭矩仅随外部载荷的变化而变化。在匀速作业时,驱动扭矩恒定;当匀速犁耕作业时,不同的工作土壤条件下,太阳能微耕机各部件输出转矩有较大的差别,与太阳能微耕机进行空载运输作业时相比,各转矩均增大;太阳能微耕机总驱动力随着外载负荷的增大而增大,但在匀速行驶工作环境相同时,总驱动力恒定不变,而在加速或减速作业行驶时,总驱动力会有一定的波动;不同的负载和转速所对应的牵引效率有较大差别。3、提出太阳能微耕机光伏控制器的总体方案设计。包括控制器的硬件电路和软件控制算法两方面的设计,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包括主控芯片的选择、采样模块设计、驱动模块设计和供电模块设计等;同时对系统软件进行了分模块设计,提出双向扰动观察法,进行最大功率追踪仿真,系统能够快速跟踪到最大功率点并稳定工作,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4、开发了太阳能微耕机驱动系统试验台。根据太阳能微耕机试验要求,对试验台中的各个传感器进行了标定,对磁粉制动器的控制电压-转矩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根据太阳能微耕机试验台的需求开发了相应的测控系统。在模拟量控制模块中的电机模拟量控制采用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其中手动控制包括定值阶跃控制和固定步长微调控制,自动控制包括采用变步长算法和增量式PI控制算法两种方法。可以根据试验的需求对电机进行不同的控制。磁粉制动器模拟量控制采用采用定值加载、阶跃加载、斜坡加载和正弦加载四种加载方法,方便在太阳能微耕机试验时,对驱动轮加载,模拟太阳能微耕机不同的工作环境。5、太阳能微耕机动态特性试验研究。试验研究包括太阳能微耕机充电试验研究、双轴优化追踪试验研究、太阳能微耕机动力特性试验研究和太阳能微耕机模拟作业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天内太阳辐射强度变化成近似正态分布,当光伏控制器开启时,光伏控制器能够较好的实现光伏电池组件最大功率点追踪。在充电过程中,锂电池组端电压逐渐的增大,充电起始阶段锂电池组端电压增长较为明显,充电过程中,光伏组件输出电流与锂电池组充电电流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锂电池组的充电电流与光伏电池组件输出电流成正比关系。当太阳能微耕机作业时,姿态发生变化,双轴跟踪系统可迅速做出响应,计算出修正优化角,对双轴舵机进行调节,修正优化角与实际响应角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实际响应角要滞后0.1s,具有较好的跟随效果,使其时刻保持在最优角。左驱动轮和右驱动轮的行驶速度随着电油门踏板和加载转矩的变化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当驱动轮加载扭矩相同时,太阳能微耕机行驶速度随着电油门踏板开度增大而增大。当电油门踏板开度一定时,太阳能微耕机行驶速度随着驱动轮上负载的增加而降低。当电油门踏板开度不变时,驱动轮功率与负载转矩成正比关系,。当电油门踏板开度不变时,锂电池组电压与驱动轮负载扭矩成反比关系。当驱动轮负载扭矩不变时,锂电池组电压随着电油门踏板开度的增大成缓慢减小趋势。当电油门踏板开度不变时,电机电流与驱动轮负载扭矩成正比关系,电流随着驱动轮负载扭矩的增大而增大,且踏板开度越大,电流的增大越明显;在相同驱动轮转速和加载扭矩下,左驱动轮和右驱动轮牵引效率基本相同,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在牵引试验中,太阳能微耕机具有较好的牵引性能;在带负载启动试验中,在较大带载启动情况下,太阳能微耕机能够快速的启动,有较好的带负载启动能力。在突变载荷试验中,太阳能微耕机有较好的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6、开发了太阳能微耕机驱动控制策略并进行了台架及样机试验。以LabVIEW为研究平台,开发了太阳能微耕机驱动控制策略,划分了太阳能微耕机驱动模式,建立了驱动模式判别和切换控制策略模型。结合太阳能微耕机驱动系统试验平台,对太阳能微耕机驱动系统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台架试验结果表明,驱动系统在电油门踏板行程达到10%后,系统进入启动模式并对电油门踏板位置及变化率进行解析,驱动系统能够较好的解析驾驶员的启动意图,有较好的启动品质;田间作业模式下,驱动系统能够根据负载的变化调节驱动电机,驱动系统能够按照效率最佳曲线运行;运输作业模式下,驱动系统能够迅速做出响应并稳定在目标转速;能量限制模式下,驱动系统能够快速的做出响应并维持在额定功率的一半;在模式切换试验中,驱动系统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平顺的切换工作模式,具有较好的切换品质。样机试验结果表明,样机在田间作业模式下左右驱动轮转矩稳定在110N·m并有20N·m左右的波动,驱动轮实际转速根据目标转速变化进行相应调节,有较好的跟随效果;左右驱动系统在2s后将驱动系统效率控制在0.8左右。控制系统能够根据负载的变化自动调节驱动系统,使驱动系统能够适应负载的变化并在效率较高范围内稳定工作;样机在运输模式下驱动系统能够迅速做出相应并稳定在预设目标转速。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为太阳能微耕机驱动系统及控制系统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王琰[2](2016)在《并联机构运动平衡台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人体的平衡能力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的能力。平衡能力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如果身体平衡能力减弱或者丧失平衡能力,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会出现很大的影响。近年来,动态平衡仪是一项热门的话题,目前临床所采用的平衡康复训练方式,主要是依赖医师的人工康复治疗模式,人工治疗模式有好处也有不足之处,这种模式对于医师的依赖性太强,而医师数量的有限性也就成了这种治疗模式的一种瓶颈,因此医生需要一些康复设备来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目前国内的动态平衡仪正处于发展阶段,本文主要针对动态平衡仪机械本体设计,运动平衡台具有两个自由度,动平台可以向X轴和Y轴转动,起到扰动人体重心的作用。首先,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一种2自由度正交结构的并联平台进行了三维建模,对其进行了静平衡分析;根据平台的结构约束和给定的外载荷条件,进行了运动学和承载力分析,为零部件的设计和电动机的选型打下了理论基础。其次,对平台的标准零件和非标准零件进行设计,并根据理论分析结果,确定非标准零件的材料并绘制CAD图纸;通过承载力分析结果,计算所选电机转动惯量、额定扭矩范围,并最终通过电机选型手册确定伺服电机的型号。最后,设计倾角控制模块和重心检测模块,倾角测试模块主要是控制伺服电机达到控制倾角目的,重心检测模块主要是检测重心偏移位置,通过这两个模块和机械本体的配合可以达到人体平衡能力测试和训练的目的。运动平衡台可以进行简单的平衡测试和平衡康复训练,其机械本体的设计是研制平衡训练仪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日后平衡测试仪的设计和研发打下了基础。
张俊[3](2012)在《液压功率智能仪表性能及故障监测研究》文中指出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在国民经济与国防各部门的应用非常广泛,液压系统与设备在整个装备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液压系统的故障监测与诊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项目,而现在的液压技术一般监测系统中的压力、流量特征参数,结合温度、转速等其他参数进行综合诊断,其监测与诊断过程复杂并且难以布置,对故障监测和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开发了一种检测功率特征参数的智能仪表,并且进行了基于功率特征参数的液压故障监测实验研究。本文首先根据本实验室提出了异径管模型,基于MEMS技术制作出功率传感器,继而对功率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计算;同时根据功率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设计了功率智能仪表,并制作出功率智能仪表实物。然后基于本实验室的闭式功率回收液压系统,设计了一套可以进行单仪表故障监测和多仪表组合故障监测的液压故障监测系统,之后又将功率传感器、功率智能仪表安装在液压试验系统中,进行液压故障监测的实验研究。因此,本文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液压功率传感器的制作及性能研究。主要包括异径管和外管的制作、MEMS芯片再加工、传感器的接线与密封,按照GBT18459—2001标准中的最佳直线方法计算功率传感器的性能。(2)液压功率智能仪表的开发。根据流量和压力信号设计出电路原理图,焊接电路板,编制单片机程序进行电路调试,并增加了无线数据收发功能,并设计出PCB板,形成模块化的功率智能仪表。(3)液压故障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根据DY200011-00型闭式液压回收系统,分析出了3个最优的故障监测点,结合SQL Server2005数据库技术、MSComm控件,监测幅值、峰值指标、变化速度实现单功率仪表故障检测,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技术实现多功率仪表的组合故障监测。(4)基于功率特征参数的液压故障监测实验研究。根据监测系统的设计功能,实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试验:监测系统的总体运行;基于单功率仪表的故障检测实验;基于多功率仪表的故障监测实验。
崔宇宁[4](2008)在《基于MSP430的人体平衡能力检测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平衡功能是人体的一项重要功能,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作都依赖有效的平衡作保障。其中人体的平衡能力又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这套系统主要是研究人体的静态平衡。静态姿势(直立不动的姿势)是指人在站立时尽量保持不动,事实上人在静止站立时始终绕自己的平衡点不停的晃动,它是自我意识所无法控制的,称为生理性姿势动摇。本系统是一个以msp430单片机为核心,由测量、显示等部分结合组成的测试仪,对人体重心的稳定性进行测量。采用高精度传感器,将人体在静态姿势时重心的微小移动通过计算实时地采集并以图形的方式显示出来。它既适用于体育运动中的一些静力性运动项目的辅助训练,又适用于医疗中脑平衡能力及相关疾病的评价。因为人体重心的稳定性是评定人体平衡能力的重要指标,不同的运动项目及不同训练水平的运动员在人体压力中心稳定性,重心稳定性等指标上都存在着显着的差异,这些指标对射击、射箭等静力性运动项目则更为重要。本仪器可在现场监测运动员在完成整套技术动作过程中身体重心移动变化的情况,教练员可以根据测量得到的结果即时纠正每个技术动作,可大大提高训练质量。同时,在医学方面,对人体平衡性的测评也对检查人体前庭系统、视觉系统、本体感觉系统的功能,以及控制上述系统的小脑、脑干功能有重要的意义。
郭琳[5](2008)在《谷物流量传感器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人类全面进入信息电子化时代,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成为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随着人类探知领域和空间的拓展,使得人们需要获得的电子信息的种类日益增加,迫切要求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增强信息的处理能力。传感器作为人类探知自然界信息的触角,是采集对象与信息系统的接口,是系统感知、获取与检测信息的窗口。其中,谷物流量传感器在农业生产加工过程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相关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落后,应用还不普及。本文在分析研究谷物流量传感器原理基础上,针对散体谷物的特点,运用科氏力原理,设计了一种谷物流量测量装置,它可以将回转测轮轴的转矩信息转换成电压信号,对谷物流量进行测量和显示。通过分析比较确定了传感器测量机构方案,对各部件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并绘出了三维效果图。设计研究了传感器转矩测量装置和转速测量装置,在比较常见的几种转矩传感器之后,选择了电阻应变式转矩传感器并进行了设计计算;选择一种数字式的转速传感器,直接在测轮轴上可获得转速信号;结合传感器的结构,选择了合适的电机和信号引导装置集流环。对于信号接收系统的硬件部分,设计了以89C51型单片机核心的外围电路,包括配套的信号放大模块、A/D转换模块和LED显示模块,以及稳压电源、振荡电路和复位电路等;对于软件部分,在uVision3开发平台下用C语言编写了程序,并利用Proteus软件模拟仿真;最后分析了流量传感器的标定方法,并讨论了可能的误差来源。设计完成的谷物流量传感器,可以实现流量的高精度测量,并且是在线即时测量;在改变转速的情况下还可以调整测量范围,适应不同的测量需要。
杨之峰[6](2007)在《基于DSPs的数字安规仪的研究和开发》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中国大陆电气安全性能测试仪(简称安规仪)的技术水平与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国际的研究和发展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中国大陆许多电器生产商(如海尔、海信、上海大金、伊来克斯、美的、爱默生等)对安规仪又有巨大的需求,特别是对高精度、高速数字安规仪的需求更为突出,而国外和中国台湾产品的价格十分昂贵且售后服务又跟不上,供需矛盾突出。国内外安规仪技术水平的主要差距主要表现在;国内高压输出的分辨力、稳定度,以及测量准确度均比国际先进水平至少低一个等级。本课题的目的就是重点运用新型32位DSP-TMS320F2812的精细PWM功能和强大的数据运算能力改善数字安规仪的高压输出分辨力、输出稳定度和测量准确度,开发高档数字安规测试仪以填补国内空白,解决前文所述的供需矛盾;主要工作包括;(1)国内外数安规测试仪的研究现状分析;(2)研究以DSP为平台的高精度高速SPWM的实现算法,改善安规仪高压输出分辨力和稳定度;(3)研究以DSP为平台的高速高精度数字PID算法,改善安规仪高压输出稳定度;(4)整个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设计;(5)开发样机,符合性实验;(6)对研究内容进行总结,DSP技术在数字安规仪上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基于DSP开发数字多功能安规仪的研究课题,一方面可以验证用DSP的实现高速高精度SPWM算法和PID算法对改善安规仪性能的贡献,另一方面又可提升国内数字安规仪技术水平,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具有实际的社会和商业价值。
张翠平[7](2007)在《电控汽油机燃油喷射及点火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及各国对汽车尾气排放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电子控制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传统的燃油供给方式和点火系统发动机远不能满足汽车发动机在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性等方面的要求而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电子控制发动机。本文针对当前我国汽车发动机的现状及实现电控化和降低排放污染物的首要任务,通过对国内外汽油机电控系统研究发展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合我们的实际状况,以山西淮海机械厂生产的465Q电控汽油机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汽油机电子控制作为主攻方向,设计开发一套性价比较好的电控系统,实现对汽油机燃油喷射及点火系统的控制,为我国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控系统做出努力。同时针对传统的PID控制存在的自适应能力不强,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研究了智能控制如模糊控制及神经网络理论在汽油机怠速及点火喷油控制中的应用。本文首先分析了汽油机电控技术和465Q发动机喷油及点火系统的控制原理。465Q汽油机的电控系统采用美国德尔福(Delphi)所配套的发动机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分组同时多点燃油喷射及无分电器两缸同时点火方式,通过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MAP)、转速及曲轴位置传感器(CPS)、冷却液温度传感器(CTS)、进气温度传感器(IAT)、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PS)、氧传感器(O2)等元件,采集汽油机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状态参数,控制单元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筛选、处理,结合预先通过台架试验获得的基本控制MAP图,计算出可使汽油机运行于最佳状态的喷油脉宽和点火提前角,从而驱动执行机构,实现对汽油机空燃比、点火提前角的最优控制。针对发动机不同工况的特点,分析了汽油机对可燃混合气空然比的控制要求及点火系统的控制要素,建立了与各种工况相对应的燃油喷射和点火控制策略,其中包括起动工况、暖机工况、怠速工况、部分负荷工况、大负荷工况、加减速工况及断油工况等。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相关资料,确定所要使用的单片机型号,本课题采用Intel公司生产的16位80C196KB芯片进行设计研究,在尽量保持原传感器不变的前提下,设计出一套电控汽油机燃油喷射及点火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主要包括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的扩展电路、输入信号处理电路、燃油喷射和点火驱动电路等,由于控制信号的输出是通过80C196KB单片机的高速输出(HSO)系统来完成的,无需CPU干预,具有响应快速的特点。软件设计包括各工况喷油程序设计、点火程序以及信号采集、处理程序等,同时为保证ECU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系统的软、硬件分别进行了抗干扰设计。控制系统采用静态预定最优控制方式即依据预先对发动机控制参数进行离线优化而得的脉谱(MAP),实现对空燃比和点火提前角的控制。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由传感器检测发动机工况信息,查取脉谱中预定的控制量,通过执行机构得以实现。因此设计了电控汽油机脉谱测量试验系统,利用德尔福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PCHud测控软件,测取了汽油机喷油和点火控制的三维脉谱图,并为神经网络的训练提供样本。考虑到发动机怠速工作过程的非线性、时变性、不确定性及不易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特点,研究了模糊控制理论在发动机怠速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设计了一种汽油机怠速转速模糊控制系统,并利用MATLAB所提供的simulink仿真工具确定了控制系统的参数。利用神经网络对信息的处理具有自学习、自适应、分布记忆、自联想、容错性和高度非线性的这一优势,将BP神经网络应用于汽油机的控制中,探索对于发动机这种高度非线性系统进行喷油和点火控制的新策略。通过本课题的设计研究,基本实现了电控汽油机燃油喷射和点火系统的控制。可以进一步为实现汽油机管理系统的研究及国内电控汽油机的产业化提供参考,对推动我国电控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朱小进[8](2007)在《基于ARM处理器的喷油泵试验台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喷油泵是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中燃油的控制、供给单元,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柴油机的加速性能、油耗大小、尾气的排放质量等。准确测试喷油泵的各种技术参数对提高柴油机的各项技术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嵌入式系统技术己经成为了最热门的技术之一。基于ARM的嵌入式技术己经成为当前嵌入式领域研究的一个亮点。ARM公司的32位RISC处理器,以其高速度、低功耗、低成本、功能强等诸多优异性能,应用越来越广泛。uCLinux操作系统是从Linux衍生出来的一种操作系统,它是专为无MMU的微控制器开发的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它支持众多嵌入式处理器类型,具有完善的各类驱动支持。本文从喷油泵试验台控制系统总体结构入手,在详细分析了系统所要检测和控制的参数的基础上,设计出喷油泵试验台控制系统总体架构。喷油泵试验台控制系统由两个模块组成:以80C196KB单片机为中心的喷油泵控制及数据采集系统,以S3C44B0X为中心的上位机监控及管理系统。下位机通过RS232串口接收上位机的命令并执行喷油泵试验台的电机转速控制、燃油温度控制、喷油次数计数、提前角监控及燃油压力显示。上位机是整个试验台控制系统的管理者,主要完成给下位机发送特定的操作命令,完成实验数据的显示、收集和存储,它有友好的中文显示界面,可以完成简单的数据管理操作。文中详细阐述了上位机的操作系统uCLinux的特点和移植过程。同样对上位机的界面设计及运行环境MiniGUI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给出移植和界面编程方法。在文章的最后,对喷油泵控制系统采用模糊控制算法进行优化设计。详细描述了模糊控制器设计所包含的三个主要部分:清晰量的模糊化接口、模糊控制规则及算法及模糊量的清晰化接口。通过试验证实,本文设计的喷油泵试验台控制系统技术路线正确合理。相信该可靠实用的控制系统配合喷油泵试验台使用将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
戴月明[9](2006)在《机动车性能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提出作为一种新的计算机检测技术,机动车性能的计算机集散检测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有着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机动车性能的计算机集散检测技术理论上比较成熟,可以较好地应用到实际的性能检测中,这种检测系统主要用于各地由公安部门管理的机动车检测站,也适用于各机动车制造厂和大修厂的出厂检验,是车辆检测真正实现科学化、自动化的强有力工具。系统具有使用方便、结构紧凑、安全可靠、精度高、性能稳定、维修方便等优点,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介绍了机动车性能的计算机集散检测系统的组成部分。第二章分析了各种检测设备的特点,并提出了使用基于MOXA卡、串口的通讯技术,成功地将主控计算机与各种检测设备、大屏幕显示仪有效地保持联系的总体方案。第三章详细介绍了下位机的设计方案,及基于现场环境的抗干扰的各种措施。第四章详细阐述了各种检测仪的检测过程及主控计算机与他们进行通讯的具体过程。第五章介绍了主控计算机主控程序的控制算法与数据处理、保存、查询等情况。本文重点介绍了下位机的多种软硬件抗干扰措施和数字滤波算法,以保证检测数据的精确性,同时,上下位机之间,上位机与各检测仪器之间通讯时也采取了异或校验,端口巡检以及超时重新通讯等措施,使得通讯能正常进行。基于面向对象方式的主控程序的控制算法通过通讯及时刷新数据,使得整个检测能有条不紊地有序进行。
何毅[10](2006)在《基于BP神经网络电容法刨花含水率测试仪的研究与开发》文中认为在木材工业生产中,测量含水率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电导法、红外法、微波法、电容法等。电容传感器是由两极板组成,极板的形状有多种,两极板一般位于不同的空间平面;而同面散射场电容传感器的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位于同一平面,其电场呈散射状,电场的电力线近似半圆弧形或椭圆形,因而其测量穿透深度(高度)是有一定限制的,是相邻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中心距的2/3。当同面散射场电容传感器的测量介质的组成成分变化时,会引起总介电常数εx的变化,从而,测量电容Cx也随之变化。所以,同面散射场电容传感器能间接测量被测物中的特定成分。 本论文分别设计并自制了以调频法为原理、以刨花为测量介质,以同面散射场电容器为测量传感器的高频含水率测试仪和低频含水率测试仪。在刨花的有效铺装面积保持一定(即为电容传感器的有效平面感应区)的前提下,试验表明:当刨花的铺装高度和密度一定时,刨花的含水率5≤MC<25%,测试频率与刨花的含水率成指数关系:刨花的含水率25≤MC<45%时,测试频率与刨花的含水率成线性关系。当刨花的含水率和铺装密度一定时,测试频率与刨花的铺装高度成线性关系。当刨花的含水率和铺装高度一定时,测试频率与刨花的铺装密度无明显的函数关系。 试验数据分析表明:低频测试数据的逐步回归方程,其频率预测值和实际测试值的相对误差较小,并达到一定的精度。而高频测试数据的逐步回归方程,其预测值的相对误差较大;预测值的变化趋势与实际测试值和理论分析的变化趋势相矛盾。 神经网络被人们称为是第六代计算机,又是第二代人工智能,具有智力惊人的自适应自学习能力、理智敏捷的判断思维、高度分散的信息存储方式等特点。BP神经网络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有近90%的神经网络的应用是基于BP算法,它可以实现输入和输出间的任意非线性映射。实验表明,刨花的含水率(MC),与测量频率(f)、刨花的铺装高度(h)、密度(p)间的关系是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运用基于MATLAB的BP神经网络仿真测量刨花的含水率,测量效果好,精度高,完全满足含水率测量的要求。
二、基于80C198单片机的重心测试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80C198单片机的重心测试仪(论文提纲范文)
(1)太阳能微耕机动力特性及其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太阳能在农业工程应用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太阳能电动车辆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太阳能电动车研究现状 |
1.2.2 太阳能农用车辆研究现状 |
1.3 太阳能农用车电驱动系统论述 |
1.3.1 太阳能农用车电驱动结构形式 |
1.3.2 太阳能农用车辆驱动相关技术 |
1.4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太阳能微耕机驱动系统设计理论研究 |
2.1 太阳能微耕机驱动系统结构设计 |
2.2 太阳能微耕机性能评价指标 |
2.2.1 动力性能评价指标 |
2.2.2 经济性能评价指标 |
2.3 太阳能微耕机驱动系统理论模型 |
2.3.1 光伏电池模型 |
2.3.2 光伏电池工作温度模型 |
2.3.3 太阳总辐射逐时化模型 |
2.3.4 蓄电池模型 |
2.3.5 电机模型 |
2.3.6 驱动轮模型 |
2.4 太阳能微耕机驱动系统参数设计 |
2.4.1 轮毂电机额定功率 |
2.4.2 减速器传动比的确定 |
2.4.3 蓄电池参数的确定 |
2.4.4 光伏电池功率确定 |
2.5 太阳能微耕机实例设计 |
2.5.1 主要参数的设计 |
2.5.2 计算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太阳能微耕机动态特性仿真研究 |
3.1 太阳能动力车辆仿真技术 |
3.2 太阳能微耕机仿真模型的建立 |
3.2.1 太阳辐射强度逐时化仿真模型 |
3.2.2 光伏组件仿真模型 |
3.2.3 光伏组件双轴追踪优化仿真模型 |
3.2.4 轮毂电机仿真模型 |
3.2.5 行星减速器仿真模型 |
3.2.6 车轮仿真模型 |
3.2.7 整机仿真模型[34] |
3.3 太阳能微耕机光伏电池动态特性仿真研究 |
3.3.1 环境因素对光伏电池输出特性的影响 |
3.3.2 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因素 |
3.3.3 光伏组件全天发电量分析 |
3.3.4 双轴追踪优化分析 |
3.4 太阳能微耕机动力性能仿真研究 |
3.4.1 空载运输工况仿真 |
3.4.2 犁耕作业工况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太阳能微耕机光伏控制器设计 |
4.1 太阳能微耕机光伏控制器总体设计 |
4.2 太阳能微耕机光伏控制器硬件设计与实现 |
4.2.1 光伏控制器PIC模块 |
4.2.2 DC-DC模块 |
4.2.3 检测模块 |
4.3 光伏控制器软件设计与实现 |
4.3.1 软件开发环境 |
4.3.2 光伏控制器软件程序设计 |
4.3.3 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设计与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太阳能微耕机试验台及测控系统设计 |
5.1 试验台总体设计 |
5.1.1 试验要求 |
5.1.2 试验方法 |
5.1.3 试验台结构设计 |
5.1.4 试验台模块划分 |
5.2 光伏组件模块设计 |
5.2.1 太阳辐射强度传感器 |
5.2.2 便携式太阳能电池测试仪 |
5.2.3 太阳辐射强度传感器标定 |
5.3 电机及其控制器测试模块设计 |
5.3.1 电流电压传感器 |
5.3.2 电流电压传感器标定 |
5.4 负载模拟模块设计 |
5.4.1 磁粉制动器 |
5.4.2 转矩特性试验 |
5.4.4 磁粉制动器控制器 |
5.5 数据采集输出模块设计 |
5.5.1 试验台待测物理量 |
5.5.2 传感器的选择及标定 |
5.5.3 数据采集设备的选择 |
5.6 太阳能微耕机试验台测控系统开发设计 |
5.6.1 参数设置模块 |
5.6.2 采集输出模块 |
5.6.3 数据处理模块 |
5.6.4 模拟量控制模块 |
5.6.5 显示存储模块 |
5.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太阳能微耕机动态特性试验研究 |
6.1 太阳能微耕机充电试验研究 |
6.1.1 试验目的及设备 |
6.1.2 试验地情况 |
6.1.3 试验方案 |
6.1.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2 太阳能微耕机双轴追踪优化系统试验研究 |
6.2.1 试验目的及设备 |
6.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3 太阳能微耕机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
6.3.1 试验目的及设备 |
6.3.2 试验方案 |
6.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4 太阳能微耕机模拟作业试验研究 |
6.4.1 牵引性能模拟试验研究 |
6.4.2 带负载启动模拟试验研究 |
6.4.3 突加载荷模拟试验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太阳能微耕机驱动系统控制策略研究与试验 |
7.1 驱动模式识别及驱动切换策略 |
7.1.1 驱动模式识别 |
7.1.2 驱动模式切换策略 |
7.2 整机驱动控制策略设计 |
7.2.1 启动模式控制策略 |
7.2.2 田间作业模式控制策略 |
7.2.3 运输作业模式控制策略 |
7.2.4 能量限制模式控制策略 |
7.3 太阳能微耕机驱动系统控制策略台架试验与分析 |
7.3.1 试验目的与试验设备 |
7.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7.4 太阳能微耕机驱动系统控制策略样机试验与分析 |
7.4.1 样机试验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7.4.2 样机驱动系统控制策略试验研究 |
7.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内容 |
8.3 后续研究建议及展望 |
附录A 太阳能微耕机试验台与样机试验 |
附录B 双轴追踪优化Matlab GUI与m文件程序 |
附录C 光伏控制器部分程序代码 |
致谢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并联机构运动平衡台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2 人体平衡能力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康复工程发展现状 |
1.2.2 国外平衡仪的发展现状 |
1.2.3 国内平衡仪的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人体平衡能力检测基础 |
2.1 人体平衡的力学分析 |
2.2 影响人体平衡的元素 |
2.3 平衡能力测试方法 |
2.4 平衡康复训练 |
2.5 小结 |
第三章 运动平衡台的机械设计和力学分析 |
3.1 运动平衡台的模型设计 |
3.1.1 平衡台三维模型设计 |
3.1.2 平衡台静平衡分析 |
3.2 平衡台的运动学分析 |
3.3 平衡台的承载力分析 |
3.3.1 θ角的正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值计算 |
3.3.2 刚性连杆支撑力F_3的力臂计算 |
3.3.3 以虎克铰轴为转动轴的相关量的计算 |
3.3.4 以减速机轴为转动轴的相关量计算 |
3.4 小结 |
第四章 机械零件的设计 |
4.1 平衡台标准零件的设计 |
4.1.1 球头杆端关节轴承 |
4.1.2 虎克铰深沟轴承 |
4.1.3 紧固件的选择 |
4.2 非标准零件的设计 |
4.2.1 减速机连杆的材料参数计算 |
4.2.2 动平台材料参数计算 |
4.2.3 非标准件CAD图的制作 |
4.3 小结 |
第五章 电机、倾角控制模块和重心检测模块 |
5.1 伺服电机和减速机参数计算 |
5.1.1 伺服电机惯量匹配 |
5.1.2 伺服电机额定扭矩的计算 |
5.1.3 伺服电机驱动器的选择 |
5.2 伺服电机选型 |
5.3 倾角控制模块 |
5.3.1 倾角传感器 |
5.3.2 倾角控制模块整体设计 |
5.3.3 数据采集 |
5.3.4 倾角控制流程 |
5.4 重心检测模块设计 |
5.4.1 重心检测 |
5.4.2 平衡台转动对人体重心位置的偏移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液压功率智能仪表性能及故障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功率智能仪表研制意义 |
1.2 液压故障综合监测仪器 |
1.2.1 流量—压力—温度综合仪器 |
1.2.2 流量—压力—温度—转速综合仪表 |
1.2.3 带功率检测的综合仪表 |
第2章 液压功率传感器设计 |
2.1 流量传感器设计 |
2.1.1 异径管结构设计 |
2.1.2 MEMS差压芯片选型 |
2.1.3 MEMS芯片的处理 |
2.2 压力传感器选型 |
2.3 流量传感器的接线 |
2.4 功率传感器的组装 |
第3章 液压功率传感器的性能计算 |
3.1 传感器的性能指标 |
3.2 性能实验液压系统 |
3.3 传感器的静态校准规定 |
3.4 流量传感器的运行实验 |
3.5 流量传感器的校准实验 |
3.5.1 流量校准仪表 |
3.5.2 校准实验 |
3.6 流量传感器的性能计算 |
3.6.1 输出特性 |
3.6.2 最佳拟合直线方程 |
3.6.3 总不确定度 |
3.7 流量传感器的各分项性能指标和综合性能指标 |
3.7.1 最佳工作(特性)直线方程 |
3.7.2 最佳使用(特性)直线方程 |
3.7.3 线性度 |
3.7.4 回差 |
3.7.5 线性度加回差 |
3.7.6 重复性 |
3.7.7 线性度加回差加重复性(传感器的总不确定度) |
3.7.8 各性能指标误差曲线 |
第4章 液压功率智能仪表设计 |
4.1 硬件设计 |
4.1.1 接口模块 |
4.1.2 电压转换模块 |
4.1.3 信号转换与采集模块 |
4.1.4 A/D转换模块 |
4.1.5 微处理模块 |
4.1.6 无线收发模块 |
4.1.7 信号显示模块 |
4.1.8 PCB的制作 |
4.2 程序设计 |
4.2.1 硬件初始化 |
4.2.2 信号采集 |
4.2.3 功率计算 |
4.2.4 液晶显示模块 |
4.2.5 无线接收与发送数据 |
第5章 故障监测技术 |
5.1 信号采集与处理 |
5.2 单仪表监测故障 |
5.2.1 幅值 |
5.2.2 峰值指标 |
5.2.3 变化速度 |
5.3 多仪表监测故障 |
5.3.1 灰色关联度分析 |
5.3.2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故障监测中的应用 |
第6章 液压系统故障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
6.1 液压故障监测系统设计总体思路 |
6.2 最优故障监测点的选择 |
6.2.1 实验系统简化 |
6.2.2 系统元件故障分析 |
6.2.3 监测点的选择 |
6.3 功率检测仪表设计 |
6.4 数据中转站 |
6.4.1 循环接收传感器数据 |
6.4.2 串口上传数据 |
6.5 数据中转站与上位机通信 |
6.6 上位机程序设计 |
6.6.1 串口通信 |
6.6.2 数据库设计 |
6.6.3 监测系统图形化设计 |
6.6.4 单仪表故障监测系统设计 |
6.6.5 多仪表组合故障监测系统设计 |
第7章 液压系统故障监测实验研究 |
7.1 运行实验 |
7.2 故障模拟 |
7.3 单功率仪表故障监测实验 |
7.3.1 功率参数实时动态曲线 |
7.3.2 单功率仪表监测故障模拟实验 |
7.4 多功率仪表故障监测实验 |
7.4.1 状态参数采集 |
7.4.2 多功率仪表监测故障实验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4)基于MSP430的人体平衡能力检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平衡能力的概念及检测方法的发展 |
2. 对人体平衡能力检测的应用 |
3. 人体平衡能力检测系统发展状况 |
1 测力平台 |
1.1 电阻应变片力学传感器 |
1.2 测量电路 |
1.3 力学原理 |
1.4 检测方法及评价参数指标 |
2 系统构成 |
2.1 MSP430在系统中的应用 |
2.1.1 MSP430简介 |
2.1.2 开发环境 |
2.2 放大电路 |
2.2.1 放大电路基本工作原理 |
2.2.2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
2.2.3 电压放大电路 |
2.3 滤波器 |
2.3.1 滤波器的功能和类型 |
2.3.2 模拟滤波器的传递函数与频率特性 |
3 系统设计 |
3.1 系统硬件设计 |
3.1.1 总体设计 |
3.1.2 显示模块 |
3.1.3 信号处理模块 |
3.1.4 键控模块 |
3.2 系统软件设计 |
3.2.1 系统软件整体流程 |
3.2.2 A/D转换 |
3.2.3 图像显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谷物流量传感器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传感器概念及作用 |
1.2 传感器的发展概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
1.4.1 谷物流量传感器 |
1.4.2 转矩转速传感器 |
1.5 研究内容和主要任务 |
第二章传感器原理与总体设计 |
2.1 传感器原理 |
2.2 传感器结构设计 |
2.3 结构方案的选择 |
2.4 传感器主要机件的设计 |
2.4.1 轴的设计 |
2.4.2 测轮的设计 |
2.4.3 导流锥的设计 |
2.4.4 传感器机构的整体设计 |
2.5 小结 |
第三章 转矩传感器的设计 |
3.1 转矩传感器的设计方案 |
3.1.1 转矩的测量方法 |
3.1.2 几种常见转矩传感器 |
3.1.3 转矩测量方案的确定 |
3.2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设计 |
3.2.1 电阻丝应变片的结构和原理 |
3.2.2 电阻丝应变片的选择 |
3.2.2.1 蠕变自补偿及选用 |
3.2.2.2 弹性模量自补偿及选用 |
3.2.2.3 应变片的选择 |
3.2.3 电阻应变片的电桥电路 |
3.2.4 电阻应变片的布置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转速传感器的设计 |
4.1 转速传感器的种类 |
4.1.1 磁电式转速传感器 |
4.1.2 电涡流式转速传感器 |
4.1.3 霍尔转速传感器 |
4.1.4 电容式转速传感器 |
4.2 转速传感器的选择 |
第五章 其它配套器件的选择与应用 |
5.1 集流环的选择 |
5.2 电动机的选择 |
5.2.1 电动机输出功率的计算 |
5.2.2 电动机的选择 |
第六章 流量信号接收系统的设计 |
6.1 系统的总体结构 |
6.1.1 系统主控制器的选择 |
6.1.2 系统的组成 |
6.1.3 系统的功能特点 |
6.2 系统的硬件设计 |
6.2.1 单片机的选择 |
6.2.1.1 单片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
6.2.1.2 MCS-51 单片机系列 |
6.2.1.3 单片机AT89C51 模块 |
6.2.2 信号放大电路 |
6.2.3 A/D 转换电路 |
6.2.4 LED 显示 |
6.2.5 单片机和A/D 转换器的接口电路 |
6.2.6 稳压电源电路 |
6.2.7 振荡电路 |
6.2.8 复位电路 |
6.3 测试系统的软件开发 |
6.3.1 开发语言的选择 |
6.3.2 uVisi0113 开发平台 |
6.3.3 程序模块设计 |
6.4 Proteus 与单片机实时动态仿真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传感器的标定 |
7.1 传感器的理论计算 |
7.2 传感器的标定方法 |
7.3 操作误差分析 |
第八章 结论与改进方向 |
8.1 结论 |
8.2 改进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单片机系统电路图 |
附录2 程序编写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DSPs的数字安规仪的研究和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
引言 1.1 |
安规仪、DSPs简介及课题提出 1.2 |
国内外数字安规仪研制现状 1.3 |
研究与开发的意义 1.4 |
研究目标 1.5 |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
SPWM的基本理论和DSP上的算法实现 2.1 |
使用 |
SPWM的原因 2.2 |
SPWM的基本参数 2.3 |
SPWM的参数确定方法 2.4 |
SPWM在 |
DSP上的算法实现 第三章 |
PID的基本理论和DSP上的算法实现 3.1 |
安规仪使用 |
PID算法的原因 3.2 |
软件 |
PID的结构图 3.3 |
PID的基本参数及其确定方法 3.4 |
软件PID在DSP上的算法实现 第四章 |
安规仪硬件设计 4.1 |
系统的整体结构 4.2 |
电源模块 4.3 |
DSP模块 4.4 |
功率放大器模块 4.5 |
升压模块 4.6 |
测控模块 4.7 |
显示与按键模块 4.8 |
通讯打印接口模块 4.9 |
硬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4.10 |
硬件系统的人性化设计 第五章 |
安规仪的软件设计 5.1 |
软件的整体架构 5.2 |
前台实时性任务安排及流程 5.3 |
后台非实时性任务介绍 5.4 |
输出控制 5.5 |
计算与非线性修正 5.6 |
按键与显示处理 第六章 |
开发样机实验分析及总结 6.1 |
关键性能指标的测试 6.2 |
功能特点比对 6.3 |
特点分析 6.4 |
样机开发效果综合评价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电控汽油机燃油喷射及点火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车用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 |
1.2 电子控制点火系统的发展 |
1.3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优点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工作内容 |
第二章 465Q汽油机电控系统分析 |
2.1 465Q汽油机电控系统的控制功能及特点 |
2.2 燃油喷射方式 |
2.2.1 喷射位置 |
2.2.2 喷射次序 |
2.3 点火系统的结构特点 |
2.4 系统控制算法的设计 |
2.5 电控系统的组成 |
2.5.1 发动机控制单元(ECU) |
2.5.2 主要传感器 |
2.5.3 主要执行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空燃比的控制方法 |
3.1 空燃比的控制目标 |
3.2 燃油喷射控制方式 |
3.2.1 开环控制系统 |
3.2.2 闭环控制系统 |
3.3 喷油脉宽的确定 |
3.3.1 基本喷油脉宽的计算 |
3.3.2 进气温度的修正 |
3.3.3 实际喷油脉宽的确定 |
3.4 不同工况燃油喷射的控制策略 |
3.4.1 冷起动及冷起动后工况 |
3.4.2 过热起动工况 |
3.4.3 暖机工况 |
3.4.4 怠速工况 |
3.4.5 怠速后工况 |
3.4.6 经济运行工况 |
3.4.7 大负荷工况 |
3.4.8 加减速工况 |
3.4.9 断油控制 |
3.4.10 催化器保护模式 |
3.4.11 蓄电池电压修正 |
3.4.12 最小喷油脉宽校正 |
第四章 电控点火系统的控制方法 |
4.1 汽油机点火系统的控制要素 |
4.1.1 点火能量(点火闭合角)的控制 |
4.1.2 点火时刻的控制 |
4.2 点火提前角的控制方式 |
4.2.1 开环控制方式 |
4.2.2 闭环控制方式 |
4.3 不同工况点火提前角的确定与控制 |
4.3.1 起动工况模式 |
4.3.2 怠速工况模式 |
4.3.3 常用工况模式 |
4.3.4 闭环控制模式 |
4.3.5 最大和最小提前角的控制 |
4.4 点火闭合角的控制 |
4.5 点火控制信号的生成方式 |
4.5.1 计数器延时计数法 |
4.5.2 脉冲计数和延时计数综合法 |
4.5.3 1°曲轴转角计数法 |
4.6 汽油机点火控制信号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燃油喷射与点火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5.1 控制单元的设计 |
5.1.1 中央处理单元 |
5.1.2 主电路设计 |
5.1.3 存储器扩展电路设计 |
5.2 输入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
5.2.1 数字量输入通道 |
5.2.2 模拟量输入通道 |
5.3 执行机构驱动电路设计 |
5.3.1 喷油器驱动电路 |
5.3.2 点火驱动电路设计 |
5.3.3 电动汽油泵控制电路 |
5.4 系统的抗干扰性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电控系统软件设计 |
6.1 引言 |
6.2 主程序设计 |
6.3 各工况喷油子程序设计 |
6.3.1 起动模块 |
6.3.2 怠速模块 |
6.3.3 加减速模块 |
6.3.4 经济运行模块 |
6.4 点火子程序设计 |
6.5 信号采集及处理子程序设计 |
6.5.1 中断程序 |
6.5.2 查表插值子程序 |
6.6 系统软件抗干扰技术 |
6.6.1 应用数字滤波消除测量误差 |
6.6.2 利用RST指令设置软件陷阱 |
6.6.3 启动监视跟踪定时器(WDT)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燃油喷射及点火特性MAP图的实验测取 |
7.1 引言 |
7.2 实验装置及测量系统的设计 |
7.2.1 实验用发动机基本参数 |
7.2.2 实验用主要仪器及设备 |
7.2.3 燃油耗测量装置 |
7.2.4 电控单元开发装置 |
7.2.5 发动机性能测试仪 |
7.3 实验的控制目标 |
7.3.1 发动机动力经济性能与控制参数的关系 |
7.3.2 发动机的总体控制要求 |
7.3.3 不同工况的控制目标 |
7.4 燃油喷射脉宽实验方法分析 |
7.4.1 定功率调整法 |
7.4.2 定脉宽调整法 |
7.4.3 定油门调整法 |
7.5 喷油脉谱图的制取实验 |
7.5.1 起动脉宽调整实验 |
7.5.2 基本喷油量MAP图的制取 |
7.6 基本点火脉谱的制取实验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汽油机电控系统智能控制策略的研究 |
8.1 模糊控制算法在汽油机怠速控制中的应用 |
8.1.1 汽油机怠速控制的基本要求 |
8.1.2 怠速控制原理及控制内容 |
8.1.3 汽油机怠速控制策略的选择 |
8.1.4 怠速PID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8.1.5 PID型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8.1.6 模糊控制仿真实验 |
8.2 BP神经网络在汽油机喷油与点火控制中的应用 |
8.2.1 人工神经网络及其主要特征 |
8.2.2 BP神经网络计算模型及学习算法 |
8.2.3 输入输出模式样本集的获取 |
8.2.4 网络结构参数设计及学习结果 |
8.2.5 神经网电控系统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硬件电路图 |
(8)基于ARM处理器的喷油泵试验台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喷油泵试验台控制系统概述 |
1.2 喷油泵试验台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喷油泵试验台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
2.1 喷油泵试验台基本结构 |
2.2 喷油泵试验台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2.2.1 系统选型 |
2.2.2 喷油泵试验台控制系统的功能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喷油泵试验台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80C196KB 下位机控制仪硬件设计 |
3.1.1 80C196KB 单片机 |
3.1.2 电机调速电路 |
3.1.3 精密模拟放大电路 |
3.1.4 键盘控制及 LED 显示 |
3.1.5 80C196KB 高速输入输出口 |
3.2 S3C44B0X 上位机硬件设计 |
3.2.1 S3C44B0X 核心电路 |
3.2.2 SDRAM 电路 |
3.2.3 FLASH 存储电路 |
3.2.4 LCD 接口电路 |
3.2.5 异步串行通信接口电路 |
3.2.6 电源及复位电路 |
3.3 硬件电路抗干扰设计 |
3.3.1 电源线设计 |
3.3.2 地线的设计 |
3.3.3 去耦电容配置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喷油泵试验台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uCLinux 操作系统及移植 |
4.1.1 uCLinux 操作系统 |
4.1.2 Bootloader 及移植 |
4.1.3 uCLinux 内核移植 |
4.2 MiniGUI 及移植 |
4.2.1 MiniGUI 简介 |
4.2.2 MiniGUI 体系结构 |
4.2.3 MiniGUI 移植 |
4.3 上位机人机界面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喷油泵电机控制算法优化 |
5.1 模糊控制原理 |
5.1.1 模糊控制的基本思想 |
5.1.2 模糊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
5.2 喷油泵电机控制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5.2.1 清晰量的模糊化 |
5.2.2 模糊控制规则及算法 |
5.2.3 模糊量的清晰化 |
5.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 |
(9)机动车性能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机动车辆性能的计算机集散检测技术的优势 |
1.2 国内外机动车检测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
1.2.1 国外汽车检测技术发展状况 |
1.2.2 国内汽车检测技术发展状况 |
1.2.3 我国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技术的发展状况 |
1.3 机动车性能的计算机集散检测的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分析 |
1.4 本课题的任务 |
第二章 机动车性能检测的系统方案 |
2.1 机动车性能检测中的检测项目介绍 |
2.1.1 加速能力t(s)检测 |
2.1.2 喇叭声级检测 |
2.1.3 烟度声级检测 |
2.1.4 废气检测 |
2.1.5 前照灯光强检测 |
2.1.6 制动与侧滑性能检测 |
2.1.6.1 制动性能检测 |
2.1.6.2 侧滑性能检测 |
2.1.6.3 系统中的检测平台 |
2.2 机动车性能计算机集散检测系统的整体方案 |
2.2.1 整体方案 |
2.2.2 计算机集散检测系统的系统结构 |
2.2.3 与其他设计方案的比较 |
2.2.4 车速测试台及其工作原理 |
第三章 下位机的设计方案及抗干扰措施 |
3.1 硬件设计 |
3.2 软件设计 |
3.2.1 多中断处理 |
3.2.2 串行通讯设计 |
3.2.3 测速台夹紧装置的控制设计 |
3.2.4 速度检测 |
3.2.5 声级检测 |
3.3 抗干扰措施 |
3.4 软件滤波设计 |
3.4.1 开关量信号输入的软件滤波设计 |
3.4.2 模拟量信号输入的软件滤波设计 |
第四章 检测及通讯过程 |
4.1 检测流程 |
4.2 机动车性能检测 |
4.2.1 车速的检测及检测过程中上下位间的通讯 |
4.2.2 烟度/废气的检测 |
4.2.3 声级的检测 |
4.2.4 光强的检测 |
4.2.5 制动性能的检测 |
4.3 检测过程中上下位机之间的通讯 |
4.3.1 主控计算机与检测速度和声级的单片机之间的通讯 |
4.3.2 在检测区间的两端附近声级信号的非线性变换 |
4.3.3 MOXA卡介绍 |
4.3.4 主控计算机与大屏幕显示屏的通讯 |
4.3.5 主控计算机与烟度仪的通讯 |
4.3.6 主控计算机与废气仪的通讯 |
4.3.7 主控计算机与光强检测仪的通讯 |
4.4 制动性能的检测处理 |
第五章 主控程序的控制算法 |
5.1 主控程序的工作环境 |
5.2 主控程序的算法思想与实现步骤 |
5.2.1 主控程序的算法思想 |
5.2.2 与下位机的串行通讯中断服务程序MSComm1_OnComm()介绍 |
5.2.3 用于控制检测项目,使检测流程按检测项目顺序依此进行的#1 定时器中断服务程序 Time11_Timer() |
5.2.4 用于车速检测、声级检测中控制检测流程正常运转的#2 定时器中断服务程序 Time12_Timer() |
5.3 主控程序中的配套模块介绍 |
5.3.1 速度标定功能设计 |
5.3.2 声级标定功能设计 |
5.3.3 检测车辆基本信息登录与检测信息的查询设计 |
5.3.4 大屏幕显示专用的小字库设计 |
5.4 保证通讯正常的巡检功能及其它措施 |
5.5 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10)基于BP神经网络电容法刨花含水率测试仪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木材工业中含水率测量常用的几种方法 |
1.1.1 电导法测量含水率的原理 |
1.1.2 红外法测量含水率的原理 |
1.1.3 微波法测量含水率的原理 |
1.2 电容传感器 |
1.2.1 CAV424 |
1.2.2 AD7745 |
1.3 人工神经网络 |
1.4 研究的趋势 |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7 本章参考文献 |
2 人工神经网络 |
2.1 神经网络发展的概况 |
2.2 神经网络的应用及研究方向 |
2.3 人工神经元结构 |
2.3.1 神经细胞的结构 |
2.3.2 人工神经元的基本构成 |
2.3.3 激活函数 |
2.4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
2.5 人工神经网络的学习与训练 |
2.6 人工神经网络的仿真 |
2.7 线性神经网络的局限性 |
2.8 BP神经网络 |
2.9 本章小结 |
2.10 本章参考文献 |
3 电容传感器的原理和结构特征 |
3.1 电容器的原理和组成 |
3.1.1 电容器的定义 |
3.1.2 平板电容器的数学模型 |
3.1.3 电介质的性质 |
3.1.4 无极分子电介质的极化 |
3.1.5 有极分子电介质的极化 |
3.1.6 固态电介质的极化 |
3.1.7 极化的电介质产生的影响 |
3.1.8 相对电介常数 |
3.1.9 极化效应的应用 |
3.2 电容传感器的类型 |
3.2.1 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 |
3.2.2 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 |
3.2.3 变电介质常数型电容传感器 |
3.3 电容式传感器的特点 |
3.4 电容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
3.5 应用电容传感器应注意的问题 |
3.5.1 边缘效应 |
3.5.2 寄生电容 |
3.5.2.1 驱动电缆法 |
3.5.2.2 运算放大器法 |
3.5.2.3 整体屏蔽 |
3.6 电容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
3.6.1 调频电路 |
3.6.2 调幅电路 |
3.6.2.1 交流激励法 |
3.6.2.2 交流电桥法 |
3.6.3 脉冲型电路 |
3.6.3.1 双T型充放电电路 |
3.6.3.2 脉冲调宽型电路 |
3.7 本章小结 |
3.8 本章参考文献 |
4 平板电容器测试刨花含水率的研究 |
4.1 试验仪器、实验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仪器 |
4.1.2 试验材料 |
4.1.3 方法 |
4.1.3.1 试验方法 |
4.1.3.2 高频Q表使用的方法 |
4.1.3.3 使用高频Q时要注意的事项 |
4.2 测试数据 |
4.2.1 数据1 |
4.2.2 数据2 |
4.2.3 数据3 |
4.2.4 数据4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4.5 参考文献 |
5 同面散射场电容传感器的设计研究 |
5.1 同面散射场式电容传感器的结构 |
5.2 同面散射场电容传感器电容的近似计算方法 |
5.2.1 被测物为绝缘导体 |
5.2.2 被测物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 |
5.2.3 被测物为良导体 |
5.3 同面散射场电容传感器测量深度的确定 |
5.4 同面散射场电容传感器的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5.6 本章参考文献 |
6 电容式含水率测试仪的设计研究 |
6.1 低频含水率测试仪 |
6.1.1 电源电路 |
6.1.1.1 LM2575 |
6.1.1.2 ME2101A50P |
6.1.2 振荡电路 |
6.1.3 频率采样电路 |
6.1.3.1 STC89C516的特性 |
6.1.3.2 82C53/82C54 |
6.1.4 显示电路 |
6.1.5 通讯接口电路 |
6.1.5.1 USB接口 |
6.1.5.2 PDIUSBD12芯片特点 |
6.1.5.3 PDIUSBD12芯片内部结构 |
6.1.5.4 PDIUSBD12芯片的管脚定义 |
6.2 高频含水率测试仪 |
6.2.1 MAX038 |
6.2.1.1 MAX038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
6.2.1.2 MAX038芯片的管脚定义 |
6.2.1.3 MAX038的振荡频率及脉冲占空比的调节 |
6.2.2 MAX660 |
6.2.2.1 MAX660的主要特点 |
6.2.2.2 MAX660芯片的管脚定义 |
6.3 含水率测试仪的部分汇编语言程序 |
6.4 本章小结 |
6.5 本章参考文献 |
7 测试频率与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 |
7.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7.1.1 仪器 |
7.1.2 试验材料 |
7.1.3 试验方案 |
7.1.4 试验方法 |
7.2.单个因素变化与测量频率的数据分析 |
7.2.1 刨花的铺装高度和密度一定,含水率变化的试验 |
7.2.2 刨花的铺装高度和含水率一定,密度变化的试验 |
7.2.3 刨花的铺装密度和含水率一定,铺装高度变化的试验 |
7.3 正交试验数据逐步回归分析 |
7.3.1 具体试验数据 |
7.3.2 高频测试值与试验各因素的回归方程 |
7.3.2.1 逐步回归分析 |
7.3.2.2 方程验证 |
7.3.3 低频测试值与试验各因素的回归方程 |
7.3.3.1 逐步回归分析 |
7.3.3.2 方程验证 |
7.4 本章小结 |
7.5 本章参考文献 |
8 基于MATLAB的BP神经网络刨花含水率测试仿真 |
8.1 MATLAB的构成 |
8.1.1 MATLAB语言 |
8.1.2 MATLAB工作环境 |
8.1.3 MATLAB的工具箱 |
8.1.4 MATLAB的应用程序接口 |
8.1.5 MATLAB的特点 |
8.2 基于MATLAB的BP神经网络设计 |
8.2.1 BP神经网络的创建 |
8.2.2 BP神经网络的初始化 |
8.2.3 输入输出数据的预处理 |
8.2.3.1 归一化处理 |
8.2.3.2 分布的变换 |
8.2.4 BP神经网络的训练和仿真 |
8.2.5 在设计和训练网络时的注意点 |
8.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刨花含水率测试的仿真 |
8.4 本章小结 |
8.5 本章参考文献 |
9 总结 |
附件 |
详细摘要 |
四、基于80C198单片机的重心测试仪(论文参考文献)
- [1]太阳能微耕机动力特性及其控制系统研究[D]. 张超.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2]并联机构运动平衡台的设计[D]. 王琰. 河北大学, 2016(03)
- [3]液压功率智能仪表性能及故障监测研究[D]. 张俊. 大连海事大学, 2012(09)
- [4]基于MSP430的人体平衡能力检测系统设计[D]. 崔宇宁.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8)
- [5]谷物流量传感器的设计与研究[D]. 郭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01)
- [6]基于DSPs的数字安规仪的研究和开发[D]. 杨之峰. 山东大学, 2007(07)
- [7]电控汽油机燃油喷射及点火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验研究[D]. 张翠平. 太原理工大学, 2007(05)
- [8]基于ARM处理器的喷油泵试验台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D]. 朱小进. 武汉理工大学, 2007(05)
- [9]机动车性能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戴月明. 江南大学, 2006(02)
- [10]基于BP神经网络电容法刨花含水率测试仪的研究与开发[D]. 何毅. 南京林业大学,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