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左侧第二前肋疲劳性骨折1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玥[1](2021)在《中国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人类骨骼病理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满星妤[2](2020)在《山西襄汾陶寺北墓地出土人骨研究》文中认为陶寺北墓地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东北约7公里处,坐落在陶寺村北部。本文所研究的材料是春秋早期和少数春秋晚期墓葬里出土的人骨,运用了古人口学、古病理学、骨科学、口腔医学、颅骨形态测量学、古人种学等方法对陶寺北古代居民的人口状况、健康水平、颅骨形态和人种类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对陶寺北居民和周边古代居民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本文共分为7章,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对襄汾县的历史地理情况及陶寺北墓地的考古学背景资料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了阐述。第二章:陶寺北墓地人群的古人口学研究。本章包括陶寺北古代居民的性别比例、男女性死亡年龄统计与分析及与周边人群的对比,对陶寺北墓地居民的人口结构有了基本的了解。第三章:陶寺北墓地古代居民的古病理学研究。本章对陶寺北居民骨骼和牙齿上出现的疾病和异常进行了观察和分析,重点研究了椎骨和第一跖骨远端关节面的退行性病变,对牙齿的龋齿和牙结石等进行了分级分析,从而对陶寺北居民的健康状况有了较为完整的认识。第四章:陶寺北墓地古代居民的身高估算与分析。本章对保存较好的股骨进行了测量,利用多个公式对陶寺北居民的身高进行复原,并与周边人群的进行比较,从而对陶寺北居民的身高水平有所了解。第五章:陶寺北墓地古代居民颅骨形态特征及种族类型研究。本章通过对保存较完整的颅骨进行观察和测量,从而对陶寺北古代居民的非测量性状和测量性颅骨特征有所掌握,为进一步的人种类型研究做准备。第六章:陶寺北墓地古代居民种族类型的多元统计分析。本章将陶寺北居民同10个不同的古代组居民的19项颅面部测量值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对11组居民的亲疏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陶寺北居民的种系类型及人种成分。第七章:结语。本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对每一章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提炼。
阿娜尔[3](2018)在《内蒙古准格尔旗川掌遗址人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掌遗址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纳日松镇。从地理位置上看,该区地处鄂尔多斯高原,河套地区东部,黄河几字湾内,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相互交流、文化融合的重要核心区域。早在新石器时代开始就有中原民族溯黄河河谷迁徙拓荒与当地土着居民共存的痕迹;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日益突显优势,该区域成为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必争之地。这片区域的历史文化在整个中国历史的舞台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该区域考古遗址丰富,而且考古学文化较为错综复杂,人骨材料的研究相对薄弱。因此,对川掌遗址出土的人骨进行体质人类学研究既增添了该区域的人骨材料,也填补了这一时期人骨材料的空缺,并为探索该地区人群的体质特征、人种构成、生存情况、生业模式、人群迁徙等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本文主要从性别、年龄、身高、病理、颅骨形态特征等方面对川掌遗址古代居民进行较为全面的体质人类学研究。并依据研究结果,对河套地区不同时期的古代人群的人骨材料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种系源流,为全面了解河套地区的古代人种地理变迁提供新视角。全文共八章。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了川掌遗址的概况,自然地理位置以及历史背景,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以及相关问题。第2章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性别和年龄鉴定及人口学研究根据性别和年龄鉴定,对川掌遗址古代居民性别比例和死亡年龄分布进行比较分析,并对该居民的平均死亡年龄和平均预期寿命进行计算。第3章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肢骨研究通过对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肢骨各项测量数据及指数的比较分析,了解该组人骨在左右侧别、男女两性、上下肢骨的发育程度,结果显示除了下肢比上肢略粗壮外并无其他明显差异。并根据肢骨测量数据推算身高,男性平均身高略高于女性,在与北方地区各古代居民的对比中,两性均处于中等水平。第4章古病理学研究对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口腔健康情况、创伤状况、骨骼疾病情况等进行观察以及详尽的描述,并对常见的疾病进行了统计分析。第5章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颅骨非测量性状研究根据颅骨非测量性状的观察研究,可知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男女两性在非测量形态特征上较为一致,呈现出明显的蒙古人种特征。在对颅骨非连续性形态特征的研究中比较中,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的关系最为亲近。第6章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颅骨测量性状研究根据颅骨测量性形态特征的观察研究,男女两性呈现出较为一致的颅面部形态特征;从三个不同地点出土人骨以及男女两性的种系纯度检验结果来看,大体上属于同种系的古代居民,但也不可忽视个别异种系个体的存在;川掌组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东亚类型的形态学距离最近,与代表东亚蒙古人种的抚顺组、华北组在形态特征上较为一致,而与代表北亚蒙古人种的对比组在形态距离上较为疏远。第7章川掌遗址古代居民与相关人群之比较通过对川掌遗址古代居民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体质特征的古代对比组的比较研究,可知川掌组与“古华北类型”人群(朱开沟组)在体质特征上十分相似,可能为朱开沟组古代居民的后裔,但也与“古中原类型”的居民(店里组)在形态学距离上也较为相近;至于川掌组所代表的古代人群的流向,经研究认为其对后来的混合性状类人群,如纳林套海组、西黑岱组以及姑姑庵组提供了遗传学基础。第8章结语对各章节的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
周亚威[4](2014)在《北京延庆西屯墓地人骨研究》文中认为西屯墓地位于居庸关和八达岭长城以北,属于塞外。从地理位置上看,该地区是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的接壤地带,是中原农业文明与北方草原文明发生碰撞、融合的重要区域。按照中国古代文献的记载,燕山南麓冀北地区在夏商以来,便是古代北方各族栖息繁衍之地,西周初,周武王封召公于燕,汉武帝破匈奴后,将乌桓迁至塞外,北京地区在汉代已成为中原王朝的控制范围。受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汉人和汉文化的扩散,势必给当地土着人群和文化带来强烈冲击。西屯墓地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北方地区发现的数量最多、人骨保存情况最好的一批汉代墓葬群,因此,对西屯墓地出土人骨资料的体质人类学的研究,将为探讨汉代北京地区族群间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一份颇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本文分别从性别、年龄、身高、病理以及颅骨形态等方面对西屯墓地古代居民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体质人类学研究。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北京及周边地区古代居民人种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为全面的认识该地区的人种地理变迁提供了详实的参考数据。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绪论简要的介绍了西屯墓地的自然地理位置,概述了西屯墓地的考古学背景和历史背景,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相关问题。第二章古人口学研究通过性别和年龄鉴定,对西屯墓地汉代至明清性别比例构成和平均死亡年龄的分布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理清了西屯墓地古代居民口寿命的时代变化规律。第三章身高的研究依据西屯墓地古代居民的肢骨最大长,对其进行了身高的推算,发现西屯墓地汉代至明清居民的身高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没有明显的提升和下降。在与其他组对比研究中,可以看出西屯三个时代组男性组身高处于中等的位置,女性北朝组身高明显高于其他对比组和现代组。第四章古病理学研究对西屯墓地古代居民骨骼的创伤、疾病和口腔疾病进行了较为细致大观察和分析,并对龋齿和牙周病的发病率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第五章颅骨非测量性状的研究对颅骨连续性形态特征的观察与分析表明,西屯墓地汉代组古代居民和北朝组古代居民,在颅骨形态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一致性,颅骨形态特征显示出较为强烈的亚洲蒙古人种东亚类型特点;在对颅骨非连续性形态特征的研究中,选择较少受性别和年龄影响的性状与其他古代组和现代组进行了比较,西屯汉代组与姜家梁组、陶家寨组以及东亚现代组接近。第六章颅骨测量性状的研究种系纯度检验显示,西屯汉代组古代居民应该是属于一个同种系的群体,人种学研究显示,西屯汉代组古代居民与代表东亚蒙古人种的华北组和华南组关系最为密切,与代表东北亚蒙古人种的爱斯基摩人群存在一定相似性,与代表北亚蒙古人种的蒙古组和通古斯组的关系最为疏远;西屯北朝组古代居民与代表东亚蒙古人种的抚顺组以及代表东北亚类型的爱斯基摩组接近,与代表北亚类型的蒙古组及通古斯组关系疏远。第七章与相关人群之比较西屯汉代组古代居民体质特征与玉皇庙东周时期古代居民非常接近,同时也与关中地区周代居民、汉唐居民存在着较近的遗传学距离,表明西屯汉代居民一方面传承了本地东周时期戎狄族群的基因,另一方面,其体质特征也受到了来自陕西周人族群的影响,从而表现出二者混合的性状。通过对北京及周边地区先秦两汉时期人种地理分布的梳理,作者认为新石器时代至夏商时期,长城沿线冀北地区是“古华北类型”的核心分布区,晚商时期,“古东北类型”人群扩散至冀中地区,至东周时期,“古华北类型”和“古东北类型”开始大规模的交流与融合,秦汉以降,来自关中、晋中地区的“古中原类型”北上,加快了该地区的汉化进程,冀北地区原着民“古华北类型”族群基因,在汉代以后便逐渐沉淀在以“古中原类型”为主体的民族大融合中去了。西屯墓地汉代居民对现代汉民族人群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基因奠基者效应。第八章结语对前七章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
谭新颖[5](2014)在《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同种异体冻干骨修复比格犬半侧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由于外伤、肿瘤、先天性畸形、感染等原因造成的下颌骨缺损重建是临床上常见的问题。下颌骨上附着有大量的肌肉、韧带组织,是面部唯一能活动的骨骼,它的结构较为复杂,是面下1/3外形轮廓的主要组成部分,与说话、咀嚼、吞咽等口腔功能密切相关。下颌骨的缺损不仅影响患者的容貌外形,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大段下颌骨的缺损修复一直是口腔颌面外科医生所面临的一大难题。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较好,但是外形欠佳、骨量有限,无法满足较大缺损的修复,而且自体骨移植常常造成供区解剖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去寻求新的修复重建方法。近年来骨组织工程的发展为下颌骨缺损的修复重建提供另一方法,但目前骨组织工程所用支架强度难以达到临床要求,同时也较难恢复下颌骨形态。【目的】为了解决大段下颌骨缺损重建的修复难题,通过建立比格犬半侧下颌骨缺损的动物模型,运用组织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创新性的提出以同种异体冻干下颌骨为支架材料复合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大段下颌骨缺损的重建方案,探索大段下颌骨缺损修复的新方法,为临床大段下颌骨缺损修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切取比格犬右侧下颌骨,剥离附着的软组织,进行冲洗、脱脂、冷冻及冻干处理,经辐照灭菌后,常温保存。通过组织学、扫描电镜及生物力学弯曲及压缩试验进行检测;2.分离培养雄性比格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培养,向成骨、成脂方向诱导分化,并通过流式细胞仪对分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标志物进行鉴定。将冻干骨片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通过MTT绘制生长曲线,观察冻干骨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冻干骨表面的生长情况;3.手术拔除比格犬右侧下颌牙齿,2个月后从口外切口,进行半侧下颌骨切除,采用同种异体冻干骨和自体骨修复缺损,术后3个月通过CT扫描及大体观察进行评估,建立下颌骨缺损重建的动物模型;4.通过雄性犬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同种异体冻干骨移植到雌性比格犬体内异位移植,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示踪移植的干细胞在移植骨组织内的存活情况,探讨同种异体干细胞的作用机制;5.正常下颌骨与单纯同种异体下颌骨、冻干骨复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冻干骨复合同种异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比格犬半侧下颌骨缺损进行比较,术后1、3、6月通过CT扫描、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测、Micro-CT骨密度检测及外周血白介素2、4、6的水平,比较正常下颌骨与其他三组的修复效果及免疫学反应;6.自2008年1月~2014年1月,我们采用同种异体冻干下颌骨复合自体骨髓对25例大段下颌骨缺损的患者进行修复手术,术后随访最长6年,术后通过CT、全口曲面断层片、ECT骨三项、体格检查进行评估;7.构建了数字化外科平台,并对运用数字化外科平台对2005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颌面部缺损、畸形患者进行的颌骨缺损畸形整复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同种异体冻干骨内部无细胞成分,冻干法对骨组织结构没有明显破坏。弯曲实验的冻干骨的最大载荷486.67±134.12N、最大位移0.67±0.15mm和刚度1151.67±256.46N.mm-1。新鲜骨的最大载荷688.97±92.07N、最大位移1.05±0.11mm和刚度791.83±177.79N.mm-1。新鲜组的最大载荷和最大位移显着高于冻干组(P <0.01)而刚度显着低于冻干组(P <0.05)。压缩试验中,新鲜骨压缩实验的最大载荷5079.5±1014.98N、最大位移1.01±0.16mm和刚度9837.83±1580.63N.mm-1。冻干骨压缩实验的最大载荷5163.10±730.16N、最大位移0.78±0.19和刚度11069.17±1758.12N.mm-1。压缩实验的断裂部位在舌侧骨皮质相对薄弱处。压缩实验结果显示新鲜组与冻干骨的最大载荷、刚度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新鲜组的最大位移显着高于冻干组(P <0.05);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第1、3、6代细胞之间的细胞增殖无显着性差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表面标志物检测之后,CD90、CD105、CD73呈阳性,CD45、CD34、 CD31、 CD14和HLA-DR呈阴性,表现出间充质干细胞的特点。扫面电镜可见细胞贴敷于骨组织表面生长,细胞生长曲线显示同种异体冻干骨对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影响不大;3.通过CT扫描及大体观察,自体骨与同种异体冻干骨能够修复比格犬半侧下颌骨缺损,成功构建比格犬半侧下颌骨缺损的动物模型;4.术后3月在移植同种异体骨复合干细胞组中可以检测到Y染色体特异性的基因片段,而在对照组中没有显示。说明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组织中存活并参与了新骨的形成。5.术后1、3、6个月,对比格犬实施安乐死,每组处死3只,经大体观察及CT扫描显示单纯冻干骨,骨表面的孔未痕迹明显,成骨速度缓慢;而冻干骨与自体干细胞及同种异体干细胞组骨组织吸收明显,成骨速度较快,骨表面的孔已经愈合。组织学显示术后1、3、6月冻干骨复合自体及同种异体干细胞组的成骨速度、血管化成骨均优于单纯冻干骨组。术后6个月,4组之间微血管密度数据统计学结果:同种异体冻干骨组+自体干细胞及同种异体干细胞组微血管密度两者之间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但均比正常下颌骨组多(P<0.05),而单纯同种异体冻干骨组的微血管密度明显少于其他三组((P<0.05)。术后1、3、6月抽取4组比格犬外周血,检测白细胞介素2、4、6的水平,结果显示:4组1、3、6月白细胞介素2、4、6未见无显着性差异(P>0.05)。通过Micro-CT对术后6月4组骨组织进行骨密度检测,结果显示单纯的同种异体冻干骨的骨密度与其他三组相比显着降低(P<0.05)。同种异体冻干骨复合自体及同种异体干细胞组两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复合干细胞的2组与正常下颌骨组的骨密度相比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通过术前、术后下颌骨CT体积测量,比较分析4组下颌骨体积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单纯同种异体冻干骨、同种异体冻干骨复合自体及同种异体干细胞组体积均显着减少(P<0.05),单纯同种异体冻干骨、同种异体冻干骨复合自体及同种异体干细胞组三组之间体积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6.同种异体冻干骨复合自体骨髓修复25例患者大段下颌骨缺损,术后复查(最长观察6年),除1例患者由于口内黏膜破溃而发生感染,经处理后愈合,移植骨局部吸收,其他所有患者颌骨愈合良好,面容恢复良好,患者满意,未出现严重并发症。7.在个人计算机上将图像采集设备获得的数据通过多种软件与各种输出设备相结进行图像分割、定量测量、模拟手术、修复体制作、手术导航等,成功构建数字化外科平台;并运用数字化外科平台对2005年1月至2014年1月间12名患者进行颌骨缺损重建手术,术后患者的面型明显改善,伤口愈合良好,患者均满意。【结论】1.同种异体冻干骨经物理及化学方法处理后够清除骨组织内的细胞,且能够满足大段下颌骨缺损修复的生物力学要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体内组织工程支架材料;2.成功构建比格犬半侧下颌骨缺损的动物模型;3.通过Y染色体标记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同种异体冻干骨体内移植结果显示移植的干细胞参与新骨形成;4.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同种异体骨骨改建速度比没有加细胞的同种异体骨明显,愈合是从宿主骨向移植骨,从周围向中央,从哈佛管向四周逐渐进行爬行替代的过程。5.以同种异体冻干下颌骨为支架复合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加速移植骨的血管化,促进新骨生成;6.同种异体下颌骨移植修复大段下颌骨缺损经长期临床随访观察,无排异反应,面容恢复满意,逐渐成骨,愈合良好,可以作为临床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一种选择;7.数字化外科平台将不同数据影像经处理后相互整合,识别不同格式的数据,将不同软件和硬件的功能结合起来发挥作用,能够帮助术前诊断、制定治疗计划,辅助手术实施,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为医、教、研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郑博[6](2014)在《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牵引治疗的数学模型分析及10例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建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颌间牵引治疗的数学模型,使用MATLAB软件进行模型受力分析,对髁状突骨折颌间牵引治疗过程提供力学理论基础,并对10例该类病例进行疗效观察。方法:1、选取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收治的一名经过CBCT检查,确诊为髁状突骨折的患者并符合保守治疗标准,有后牙早接触、前牙开颌、偏颌等临床症状,需要行颌间牵引治疗。根据解析法中的空间力和力矩平衡,建立其牵引治疗时下颌骨受力方程,使用Simplant Pro软件对患者下颌骨CBCT资料进行数据测量,三维建模,使用MATLAB软件编辑程序语言转化成数学模型,进行力学分析。2、选取我院收治的十例进行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牵引治疗的临床病例,使用实验所得结果指导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通过CBCT与MATLAB软件的结合,分析得出颌间牵引治疗时:①牙合垫的位置越靠近后牙,髁状突处的作用力越大。②如保持牵引力大小不变时,牙合垫的高度对髁状突处的作用力无明显影响。③如牵引力大小随牙合垫高度改变,则牙合垫高度与髁状突处作用力成正比例关系。④牵引力位于切牙位置时,髁状突处受力最大,其变化规律与人体牙弓曲线的变化相符。⑤如果改变牵引力的方向,髁状突处会产生相反方向的分力,受下颌骨形状影响,二者并不成线性比例关系。⑥当有多个牵引力时,各力越向下颌骨中间集中,髁状突处所受合力越大。应用以上分析结果,指导治疗10例髁状突骨折并行颌间牵引的患者,均获得较满意治疗效果。结论:对于符合髁状突骨折保守治疗标准的患者,颌间牵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和手术并发症风险。建议在治疗过程中将牙合垫尽量靠后放置,并且牵引力量尽量位于前牙处,适当向前、内侧倾斜。
陈金水[7](2014)在《寰椎横韧带损伤机制及其断裂模型的有限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建立验证有效正常上颈椎(C0-3)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利用此模型探索暴力方向和头颈椎位置在不同类型的寰椎横韧带损伤机制中的作用;建立横韧带断裂的寰枢椎前脱位有限元模型,研究横韧带断裂后对寰枢椎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探讨有限元方法在寰枢横韧带损伤机制研究中的运用前景。研究方法选取无颈椎疾病史和外伤史的志愿者,薄层CT扫描颅底到第三颈椎的,从CT机上拷取上颈椎CT的原始数据。并导入医学有限元建模软件Simpleware3.0,转换成STL格式数据,通过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12.0)将修补好的网格图片。运用有限元软件对有限元实体模型进行网格划分、韧带连接、边界设定、材料属性的加载。并运用有限元计算分析软件Abaqus6.12计算分析,得到上颈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最后计算所得的活动度与尸体标本的活动度以及文献报道的有限元模型的活动度比较验证。在正常上颈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预载荷1.5N·m的力矩模拟受伤时头部处于中立位、屈曲位、伸位、侧屈位及旋转位,在各个位置上分别加载前方、后方、侧方及向下方向的冲击力,大小为8g的加速度。依据寰椎横韧带损伤Dickman分型,选取不同分型寰枢椎横韧带损伤部位的最大von Miss应力值,观察冲击时间段内(50ms)各类型横韧带损伤部位的应力值随冲击时间的变化情况,同时提取各个头颈椎位置受到不同方向冲击力下寰椎及横韧带的应力云图。综合分析探索头颈椎位置和暴力方向在不同类型寰椎横韧带损伤机制中的作用。在正常上颈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去除横韧带模拟横韧带断裂,通过更改载荷-变形曲线的理想化的状态来模拟关节囊韧带、前纵韧带、棘间韧带损伤,参考临床典型的横韧带断裂病例,构建横韧带断裂的寰枢椎前脱位有限元模型。并运用有限元计算分析软件Abaqus6.12计算,计算每个工况下的活动度,并与正常模型进行比较。结果1、本课题建立的上颈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包含颅底、C1-C3椎体、寰枕关节、寰枢椎关节、C2/3椎间盘以及上颈椎的所有韧带,共有206747单元,72500个节点。从外观看,本模型与正常上颈椎解剖结构相符,韧带连接一致,能很好的体现上颈椎的解剖特点。有限元计算结果与Panjabi等报道的尸体标本的结果以及Brolin等和张等分别报道的结果一致。2、在各个颈椎位置下向下方向冲击力产生的横韧带实质部(I型)产生的应力值较大,尤其是在旋转位时产生最大von Miss应力为5.55MPa,寰椎侧块(II型)在向下方向冲击力产生的应力值最大,则是在侧屈位时产生最大von Miss应力为11.21MPa。在受到前方冲击力时,各个颈椎位置中横韧带实质部(I型)和侧块(II型)所产生的应力都很小。3、建立寰椎横韧带断裂的寰枢椎前脱位三维有限元模型。符合横韧带断裂不伴有寰椎侧块和齿状突骨折的基本特征,几何相似性好。计算得到的寰枢椎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大,尤其是屈曲增加17.8°,伸增加13.7°。说明寰枢椎前脱位模型的稳定性较正常模型明显不稳。结论1、建立的上颈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经过验证有效,可以用于上颈椎的生物力学研究。2、向下方向的冲击力最容易导致寰椎横韧带的损伤,尤其在旋转位时容易导致横韧带实质部损伤(I型损伤),而在侧屈位时寰椎侧块损伤(II型损伤)。在受到前方冲击力时寰椎横韧带的损伤几率较小。3、横韧带断裂后,寰枢椎关节明显不稳定,尤其是在屈伸方向上,侧屈和旋转也有不同程度的不稳。参考临床典型脱位病例结合调整韧带属性的寰枢椎脱位有限元模型的建模方法可以用于一般寰枢椎脱位的建模。构建的横韧带断裂的寰枢椎前脱位有限元模型可以用于生物力学研究。
赵永生[8](2013)在《甘肃临潭磨沟墓地人骨研究》文中指出磨沟墓地位于甘南地区的洮河流域,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此地西通新疆,东连关中,北接大漠,是中原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交接地域,是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结合部。大量的考古和人类学的证据证明,在秦汉以前,新疆地区便生活有西方高加索人种的居民,其东界临的黄河流域自古即为蒙古人种居民繁衍生息之地。而且齐家文化时期是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考古学文化以及经济生产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样的地理位置、时间段以及周邻地区的古代种族环境,使得对磨沟墓地古代居民种族属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人口学、人种学、测量学、古病理学和营养学等多种科学方法及手段,对磨沟墓地古代居民的骨骼标本进行了综合性研究。结果表明,磨沟墓地中的齐家文化和寺洼文化居民在体质特征上一脉相承,共同组成了磨沟居民,其从颅骨形态上看属于亚洲蒙古人种范畴,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东亚类型十分接近。依托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手段并结合考古学上的发现,作者对磨沟组居民尤其是占主体的齐家文化居民的来源和流向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在“古西北类型”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承袭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体质特征,对后来的青铜时代文化居民尤其是寺洼文化、四坝文化和辛店文化居民体质特征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可能向东影响到关中地区、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和中原地区古代居民的体质特征。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甘青地区古代居民对以北方汉族为典型代表的现代华北居民的历史形成做出了重要的遗传学贡献。
张劲[9](2010)在《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研究背景东亚民族以女子的“瓜子脸形”或“鹅蛋脸形”为美,而面下1/3宽大,呈方形脸,甚至梯字形面型,这种男性化的面部轮廓与东南亚多数国家的人群推崇卵形脸的传统东方审美标准显然不符。下颌角是决定面下部宽度和形态的重要解剖结构,女性下颌角肥大使得外貌缺乏温柔、秀美、灵气等东方女子特有的柔美气质。下颌角肥大导致面部轮廓整形是近年来美容外科的热点。Baek等人于1989年提出下颌角肥大(Prominent mandibular angle)这一概念,其表现为颜面的方形或向外突出的外观,甚至使面部轮廓出现上小下大的形态。下颌角肥大畸形在东方人群中相对发生率较高,多数为双侧同时发生,也有仅单侧肥大者。其临床特征是下颌角较低垂,向后向下突出,下颌角角度变小,下颌角距耳垂之间的距离过大,甚至超过3cm。一般认为东方人群下颌角正常值为110-120度,女性较男性小。下颌角肥大的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嚼肌肥大者较为常见,也有颊脂垫肥大、面部皮下脂肪肥厚等因素造成的面下部过于宽大和臃肿。面部轮廓整形是应用颅颌面外科手术技术以达到美化面部轮廓目的美容外科手术。下颌角肥大主要运用外科治疗。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是面型轮廓重塑中最常见的一种手术。1947年,Gumey最先采用口外入路切除咬肌外层的矫治方法;1948年,Adams首先采用口外入路下颌角截骨和部分咬肌切除的方法矫正。1951年Converse首次报道采用口内入路直线截骨法治疗下颌角肥大以来,该截骨方式已被不断改进,如1995年Yang提出的“连续多次弧线截骨”,1997年归来提出的“一次性弧形截骨”,王侠提出下颌骨弧形整体截骨。目前下颌角截骨整形术主要以口内入路为主,传统手术方法是用摆动锯或来复锯进行截骨。由于口内入路空间小,手术暴露和用锯截骨时操作困难,锋利的锯片容易损伤血管和周围组织。因此柳大烈等提出应用钻凿法进行下颌角截骨,认为此法相比传统方法有更多优点,值得推广应用。钻凿法下颌角截骨整形术作为矫治下面部轮廓整形的重要术式受到很多研究者和临床医生的关注。钻凿法下颌角截骨术在临床实际工作应用中具有截骨线设计灵活,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种重要的术式。但在学习该术式时不少医师仍然担心在凿断下颌角部时的冲击力会有损伤下颌骨其他部分和颞下颌关节的可能,影响了该术式的推广应用。目前钻凿法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临床实际应用和相关研究中,我们面临的问题和难点主要有:①钻凿法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生物力学原理;②钻凿法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过程的生物力学状态;③钻凿法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的安全性及其提高措施。阐述钻凿法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方法的生物力学,对手术过程中下颌骨和颞下颌关节等重要解剖结构的应力分布和变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三维有限元仿真分析的方法能很好的达到这一目标。2.目的和意义通过本课题研究,探索研究下颌角生物力学原理的方法和手段,建立高度仿真的下颌骨和颞下颌关节的三维有限元力学模型;通过对钻凿法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的仿真模拟,了解和阐述其生物力学原理;通过钻凿法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仿真模型,提出和分析对其的改进和优化的方法。本课题不但实现了对钻凿法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的仿真模拟,同时阐述了其生物力学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和改进方法。3.方法3.1不同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建模方法的比较3.1.1 Mimics直接建模法建立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直接法为直接按照物体结构系统的几何外形建立节点和单元。基于女性青年志愿者头颅CT扫描图像,利用轮廓提取和阈值分割的方法提取下颌骨,删除附近其他骨骼和软组织。通过软件的三维重建和Remesh模块得到光滑连续的骨骼表面单元模型,导入Ansys软件中建立了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Mimics内部的FEA模块利用CT图像中骨组织内灰度信息,为每个体单元赋材料性质参数,模拟了骨组织材料性质非均匀的特性。建立了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1)。3.1.2 Solidworks司接建模法建立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间接建模法,需要建立物体的实体模型,再对实体模型进行自动网格划分,形成有限元模型。根据与上方法同源的原始CT图片,先在图像处理软件中进行图像分割把下颌骨分离出来,以点云形式输入到逆向工程软件Solidworks。软件对曲面域基于曲率划分,生成曲面修补,调整曲面修补的特征线消除扭曲曲面,导出曲面线框模型在Ansys软件中生成曲面,曲面围成的部分即自动生成所需的实体模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实体进行网格划分,生成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2)。骨组织的材料参数与Mimics模型取相同值。3.1.3直接建模法和间接建模法比较为对两种建模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对Mimics直接建模法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1)和Solidworks间接建模法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2)采用相同的边界约束条件,在颏联合水平加载同等大小前后向冲击载荷,在同一求解器进行计算。比较两模型的Von Mises分布,对应部位应力大小进行统计学分析。3.2钻凿法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的生物力学研究3.2.1带颞下颌关节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采用女性青年自愿者头颅CT扫描图像,间接法建立包括颅骨,上颌骨,颞下颌关节盘和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杆单元模拟咀嚼肌约束,设定下颌骨和颞下颌关节窝与关节盘为3D面-面接触关系,约束关节窝的前、后和上表面个节点和杆单元上端所有方向的位移。建立包括颞下颌关节和咀嚼肌及韧带在内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3)。3.2.2钻凿法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模型的建立和生物力学分析根据临床手术设计和操作方法,通过施加布尔运算,对模型3进行简化,钻孔切割等操作,模拟手术方案,建立钻凿法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模型(模型-4)。模拟手术操作在截骨线下缘施加载荷模拟截骨过程,根据失效准则判定失效载荷,观察分析截骨断裂过程中Von Mises应力的在分布下颌骨,颞下颌关节的分布。3.3钻凿法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的生物力学优化3.3.1非均匀钻孔手术设计根据截骨线局部解剖测量和失效载荷最小化的原则,在模型-4上进行布尔运算,设计了下颌骨截骨线两端钻孔加密的新截骨方式,边界条件同模型-4,建立非均匀截骨线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模型(模型-5)。载荷条件和观察指标同模型-4。并将计算结果与模型-4进行对比。3.3.2下颌角颊侧皮质骨去除手术设计根据截骨线局部解剖测量和失效载荷最小化的原则,结合手术实际操作过程,设计了将截骨线上内侧下颌骨外板皮质骨去除的手术方法,对均匀截骨法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模型(模型-4)和非均匀截骨法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模型(模型-5)进行优化。边界条件、载荷条件和失效准则同模型4生成去除下颌骨外板皮质骨均匀截骨手术模型(模型-6)和去除下颌骨外板皮质骨非均匀截骨手术模型(模型-7)。观察指标同模型-4,并将模型4、5、6、7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筛选出优化下颌角截骨手术的模型。3.3.3约束条件变化对下颌角截骨手术的影响在模型-7基础上模拟肌肉的杆单元上加载最大肌力的轴向预张力建立模型-8;约束手术侧截骨线上以上下颌支后缘部分节点建立模型-9;同时采用以上两种附加约束方法模型-10。并将模型7,8,9,10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4.结果4.1 Mimics直接建模法建立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了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1),包含皮质骨和松质骨,共214354个节点,147219个四面体单元。4.2 Solidworks间接建模法建立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了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2),包含皮质骨和松质骨,共79538个节点,73999个四面体单元。4.3 Mimics建模法和Solidworks建模法比较两模型在冲击载荷下的响应、应力传导和分布趋势是一致的;在局部的最大应力值有差异;模型-1和模型-2在冲击载荷峰值时体部、磨牙区、髁突颈采样节点von Mises应力值数据,通过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配对t检验结果,t分别为-1.496,0.450,-0.286;p分别为0.231,0.684,0.794;模型-1和模型-2之间的差异不显着(p>0.05)。4.4带颞下颌关节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建立了包括颞下颌关节,颞下颌关节盘、咀嚼肌和韧带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3),包含1895460个单元,2863257个节点,24个杆单元,4个接触单元对。4.5钻凿法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的生物力学研究建立了均匀钻孔钻凿法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4);计算结果显示,下颌角断裂失效载荷为2426N; von Mises应力主要分布在截骨线下半段,同时向颏联合部传导;骨折线下半段和颏联合部都有明显的应力集中。手术侧关节盘应力较非手术侧大,大部分区域的应力值在0.56-7.54MPa之间。4.6对钻凿法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的改进4.6.1建立了下颌角非均匀钻孔的钻凿法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5);计算结果,模型-5失效断裂载荷为2018N。下颌骨von Mises应力分布显示,应力集中于截骨线下端并向颏部传导,最大应力点位于颏部,颏部红色显示的应力区域明显小于模型-4。4.6.2建立去除下颌角颊侧皮质骨均匀钻孔的钻凿法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6)和去除下颌角颊侧皮质骨的非均匀钻孔的钻凿法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7);模型-6下颌角断裂失效载荷为1854N,模型-7为1447N; von Mises应力分布,模型-6和模型-7应力分布均较模型-4和模型-5明显集中,模型-7比模型-6应力分布更加集中,最大应力分布位于截骨线下半段,颏部无明显应力集中区域。4.6.3计算结果模型-8失效载荷1183N;模型-9失效载荷1028N;模型-10失效载荷876N;模型-8von Mises应力分布颏部的应力分布较模型-7明显减小;模型-9应力集中在截骨线及其上方区域内,而且较模型-7更加集中,方向与截骨线相同,下领骨其他部位应力明显减小;模型-10应力集中更加明显,应力分布范围较模型-9更小。模型-8关节盘von Mises应力大部分在0.04-0.95 MPa之间,手术侧稍大,少数区域为0.95-8.2MPa;模型-9关节盘von Mises应力手术侧较非手术侧明显增大,关节盘上面局部地方von Mises应力在32.6-45.1MPa之间,后外侧边缘甚至超过了45.1MPa;模型-10关节盘von Mises应力手术侧大于非手术侧,大部分区域为0.52-3.25MPa之间,最大不超过9.86MPa。在模型-8中肌肉韧带的拉应力最大,模型-9最小,模型-10居中但仍然小于模型-7。4.7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展望由于人体组织结构的不规则、材料的非线性,而且大部分受力为动态,特别是颌骨组织,这对计算机提出了高性能的计算和制图能力要求。到目前为止,大多颌骨有限元模拟都基于材料线弹性假设,且绝大多数为静态力的分析,其物理相似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建立具有非线性、各向异性、动态等生物力学特性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以真正向生物仿真方向发展。虽然有限元法能适应复杂几何结构及其边界条件,同时可以模拟各种外部载荷变化,但仅局限于特定个体的生物力学分析,不能代替描述力学形态的本构方程及研究对象的普遍力学规律,其进一步发展有赖于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学科的进一步发展。现阶段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的难点在于基于标本试验和生物组织材料力学理论的材料参数的客观性评价,重点在于根据现有技术,以认识规律、发现和解决问题为目的,而不宜苛求对生物力学的定量分析。目前有限元分析法现在在医学领域还只运用于单纯的生物力学研究,如果能将有限元分析法进行的力学研究与解剖学、组织病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等领域的研究相结合,那么有限元分析对于整个医学领域的帮助及影响将是无法估量的。5.结论根据生物力学原理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利用仿真力学实验方法,对模型进行实验条件的仿真手术,对模型在不同条件下的截骨线局部破坏极限进行分析,以失效断裂载荷最小化为标准,寻求优化的截骨方法。通过对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我们认为非均匀钻孔的方法优于均匀钻孔的方法,去除下颌角颊侧皮质骨的方法优于不去除下颌角颊侧皮质骨的方法;在非均匀钻孔的去下颌角颊侧皮质骨手术模型上,单独增加最大咬合力约束或下颌支后缘约束与同时增加最大咬合力和下颌支后缘约束都能明显减少失效载荷,但同时施加最大咬合力和下颌支后缘约束的方法更优。
杨凯,尤徐阳,陈林,孙宗琼,万卫星,吴捷[10](2007)在《DDR骨组织像与核素骨显像诊断肿瘤患者肋骨病变的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能量减影(DE)骨组织像与核素骨显像对肿瘤患者肋骨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8例核素骨显像检查发现肋骨病变的肿瘤患者,再行DE骨组织像判定其性质(转移性或非转移性)。结果:48例患者中,核素骨显像考虑转移性28例(54.2%),非转移性20例(45.8%)。DE骨组织像发现肋骨病变36例(75.0%),无肋骨病变12例(25.0%);有肋骨病变36例中,转移性26例(72.2%),非转移性10例(27.8%)。核素骨显像与DE骨组织像对肋骨病变的检出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DE骨组织像与核素骨显像对肋骨病变的真阳性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DE骨组织像与核素骨显像对肋骨病变的假阴性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肋骨病变DE骨组织像的真阳性率和假阴性率高于核素骨显像,而检出率核素骨显像高于DE骨组织像,核素骨显像对发现肋骨早期病变的价值明显。
二、左侧第二前肋疲劳性骨折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左侧第二前肋疲劳性骨折1例(论文提纲范文)
(2)山西襄汾陶寺北墓地出土人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襄汾县地理历史概况 |
1.2 襄汾陶寺北墓地概况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陶寺北墓地古代居民的古人口学研究 |
2.1 性别和死亡年龄的统计 |
2.2 死亡年龄段分析 |
2.3 与其他古代居民组的比较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陶寺北墓地古代居民的古病理学研究 |
3.1 先天疾病 |
3.2 创伤 |
3.3 关节疾病 |
3.4 传染性疾病 |
3.5 肿瘤性疾病 |
3.6 陶寺北居民的齿科疾病 |
3.7 小结 |
第4章 陶寺北墓地古代居民的身高估算与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与其他古代组的比较 |
4.3 小结 |
第5章 陶寺北墓地古代居民颅骨形态特征及种族类型研究 |
5.1 颅骨的非测量形态特征 |
5.2 颅骨测量性形态特征的观察 |
5.3 小结 |
第6章 陶寺北墓地古代居民种族类型的多元统计分析 |
6.1 与先秦时期古代人群的聚类分析 |
6.2 与先秦时期各古代人群的主成分分析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一 测量项目说明 |
附表二 陶寺北墓地个体测量表(男性) |
附表三 陶寺北墓地个体测量表(女性) |
附表四 陶寺北居民每节椎体骨赘统计 |
附图 |
致谢 |
(3)内蒙古准格尔旗川掌遗址人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川掌遗址概况 |
1.2 准格尔旗自然地理以及历史沿革 |
1.2.1 准格尔旗自然地理环境 |
1.2.2 准格尔旗历史沿革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以及相关说明 |
第2章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性别和年龄鉴定及人口学研究 |
2.1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性别和年龄鉴定情况 |
2.1.1 个体的性别鉴定 |
2.1.2 个体的年龄鉴定 |
2.2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死亡年龄阶段和性别分布的分析 |
2.3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人口平均死亡年龄和平均寿命研究 |
2.4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与其他古代居民的比较 |
2.4.1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各年龄段死亡率与各古代组的比较 |
2.4.2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两性各年龄段死亡率与各古代组的比较 |
2.4.3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性别构成及比较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肢骨研究 |
3.1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肢骨发育程度的研究 |
3.1.1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肢骨测量情况 |
3.1.2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肢骨发育情况与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其他古代居民的比较 |
3.2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身高研究 |
3.2.1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身高情况 |
3.2.2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身高与其他古代居民身高的比较 |
3.3 小结 |
第4章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古病理学研究 |
4.1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口腔健康研究 |
4.1.1 牙齿发育异常 |
4.1.2 口腔疾病 |
4.1.3 牙齿磨耗 |
4.2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骨骼创伤 |
4.2.1 颅骨创伤 |
4.2.2 其他骨骼创伤 |
4.2.3 创伤的综合研究 |
4.3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骨骼疾病 |
4.3.1 先天性疾病 |
4.3.2 骨肿瘤 |
4.3.3 骨性关节炎 |
4.3.4 强直性脊柱炎 |
4.3.5 其他骨骼疾病 |
4.4 小结 |
第5章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颅骨非测量性状研究 |
5.1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颅骨连续性形态特征研究 |
5.2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颅骨非连续性形态特征研究 |
5.2.1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颅骨非连续性性状情况 |
5.2.2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颅骨非连续性性状与其他对比组的比较 |
5.3 小结 |
第6章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颅骨测量性状研究 |
6.1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颅骨测量数据统计及形态特征分析 |
6.2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种系关系讨论和种系纯度检验 |
6.3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人群的内部构成 |
6.3.1 川掌遗址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颅骨的测量性形态特征的比较 |
6.3.2 川掌遗址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出土颅骨的种族相似性比较 |
6.4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种族类型的初步探讨 |
6.4.1 与现代主要人种支干的比较 |
6.4.2 与亚洲蒙古人种四个区域类型的比较 |
6.4.3 与亚洲蒙古人种各近代组的比较 |
6.5 小结 |
第7章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与相关人群之比较 |
7.1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与先秦时期各古代居民的比较 |
7.2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与历史时期各古代组的比较 |
7.3 从川掌组看河套地区古代居民先秦两汉时期的人种地理变迁 |
7.3.1 河套地区古代居民情况 |
7.3.2 川掌组与河套地区先秦至两汉时期各古代居民的比较 |
7.4 小结 |
第8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表 |
图版 |
(4)北京延庆西屯墓地人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西屯墓地自然地理概况 |
1.2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相关说明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相关说明 |
第2章 古人口学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性别构成与时代变异 |
2.2.1 方法 |
2.2.2 结果 |
2.3 年龄构成与时代变异 |
2.4 与华北地区古代组居民的比较 |
2.4.1 死亡年龄分布特点的比较 |
2.4.2 两性死亡年龄分布特点的比较分析 |
2.5 小结 |
注释 |
第3章 身高的研究 |
3.1 西屯墓地古代居民身高的推算 |
3.2 与其他汉以后古代组身高之比较 |
3.3 小结 |
注释 |
第4章 古病理学研究 |
4.1 骨骼的创伤 |
4.1.1 骨折 |
4.1.2 骨质砍创 |
4.2 骨骼的疾病 |
4.2.1 骨骼的非特异性感染 |
4.2.2 骨肿瘤 |
4.2.3 先天性关节病 |
4.2.4 营养及代谢性疾病 |
4.3 口腔疾病 |
4.3.1 龋病 |
4.3.2 牙周病 |
4.3.3 根尖脓肿 |
4.3.4 牙齿畸形 |
4.3.5 重度磨耗 |
4.4 小结 |
注释 |
第5章 颅骨的非测量性状研究 |
5.1 颅骨连续性形态特征的统计与分析 |
5.1.1 材料与方法 |
5.1.2 结果及分析 |
5.2 颅骨的非连续性形态特征研究 |
5.2.1 引言 |
5.2.2 材料与方法 |
5.2.3 观察项目 |
5.2.4 结果与分析 |
5.3 小结 |
注释 |
第6章 颅骨测量性状研究 |
6.1 颅骨测量数据及形态特征分析 |
6.2 种系关系讨论和种系纯度检验 |
6.3 种族类型的初步分析 |
6.3.1 与现代主要人种支干的比较 |
6.3.2 与亚洲蒙古人种及其区域类型的比较 |
6.3.3 与亚洲蒙古人种各近代组的比较 |
6.4 小结 |
注释 |
第7章 西屯居民与相关人群之比较 |
7.1 材料与方法 |
7.2 西屯居民与汉代及汉以后各古代组之比较 |
7.2.1 对比材料 |
7.2.2 比较与分析 |
7.3 与先秦时期各古代组之比较 |
7.3.1 对比材料 |
7.3.2 比较与分析 |
7.4 北京及周边地区先秦两汉人种地理变迁 |
7.4.1 引言 |
7.4.2 材料介绍 |
7.4.3 比较与分析 |
7.4.4 小结 |
注释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成果 |
后记 |
(5)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同种异体冻干骨修复比格犬半侧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同种异体冻干骨修复比格犬半侧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同种异体冻干骨的制备及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二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同种异体骨共培养的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三 比格犬半侧下颌骨缺损动物模型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四 Y 染色体标记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同种异体冻干骨体内异位成骨的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五 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同种异体冻干骨修复比格犬半侧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一部分小结 |
第二部分 同种异体冻干骨复合自体骨髓修复大段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
实验一 |
1 病例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小结 |
第三部分 数字化外科平台的构建及其在颌面缺损畸形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
实验一 数字化医学平台的构建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二 数字化外科平台在颌面缺损畸形中的临床应用 |
1 病例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小结 |
全文总结 |
综述一:下颌骨缺损修复研究进展 |
综述二:同种异体下颌骨移植研究进展 |
综述三:组织工程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颌骨缺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
综述四:3D 打印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博士期间参与科研课题 |
专利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的主要会议及大会发言情况 |
致谢 |
(6)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牵引治疗的数学模型分析及10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实验一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数学模型建立及力 |
1 主要实验材料 |
2 结果 |
实验二 10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临床病例观察。 |
1 材料 |
2 治疗方法 |
3 典型病例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寰椎横韧带损伤机制及其断裂模型的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上颈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寰椎横韧带损伤机制的有限元分析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寰椎横韧带断裂的寰枢椎前脱位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8)甘肃临潭磨沟墓地人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甘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
1.2 考古学背景 |
1.2.1 齐家文化及其在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序列中的位置 |
1.2.2 寺洼文化及其族属 |
1.2.3 磨沟遗址的考古学背景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相关说明 |
注释 |
第2章 性别和年龄鉴定及人口寿命研究 |
2.1 性别和死亡年龄的鉴定 |
2.1.1 个体性别的鉴定 |
2.1.2 个体年龄的鉴定 |
2.2 性别和死亡年龄的统计分析 |
2.2.1 性别和死亡年龄分布统计 |
2.2.2 性别分布和死亡年龄段分析 |
2.3 人口平均死亡年龄和平均寿命研究 |
2.4 与甘青地区其他古代居民的比较 |
2.5 小结 |
注释 |
第3章 身高的研究 |
3.1 材料及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与其他古代组的对比 |
3.4 小结 |
注释 |
第4章 古病理学研究 |
4.1 创伤 |
4.1.1 颅骨创伤 |
4.1.2 其余骨骼的创伤 |
4.1.3 磨沟墓地创伤统计 |
4.1.4 分析与讨论 |
4.2 骨骼的疾病 |
4.2.1 关节疾病 |
4.2.2 先天性疾病 |
4.2.3 营养及代谢性疾病 |
4.2.4 骨肿瘤 |
4.2.5 骨骼发育异常 |
4.3 口腔疾病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观察结果 |
4.3.3 比较与讨论 |
4.3.4 分析与总结 |
4.4 牙齿的磨耗情况研究 |
4.4.1 材料及方法 |
4.4.2 结果 |
4.4.3 讨论 |
4.5 小结 |
注释 |
第5章 牙齿非测量形态特征的观察与研究 |
5.1 引言 |
5.2 观察材料与研究方法 |
5.2.1 观察材料 |
5.2.2 牙齿非测量性状的观测方法 |
5.2.3 统计分析方法 |
5.2.4 相关问题说明 |
5.3 统计分析结果 |
5.3.1 磨沟组居民牙齿非测量形态特征的特点 |
5.3.2 MMD 系数 |
5.3.3 聚类分析 |
5.3.4 因子分析 |
5.4 磨沟组古代人群牙齿非测量形态特征的讨论 |
注释 |
第6章 颅骨的非测量性状研究 |
6.1 连续性形态特征的观察与分析 |
6.1.1 研究材料 |
6.1.2 观察项目及方法 |
6.1.3 结果及分析 |
6.2 非连续性形态特征的观察与研究 |
6.2.1 引言 |
6.2.2 材料与方法 |
6.2.3 结果与分析 |
6.3 小结 |
注释 |
第7章 颅骨测量性状的研究 |
7.1 颅骨测量数据统计及形态特征分析 |
7.2 种系关系讨论和种系纯度检验 |
7.2.1 颅长、颅宽和颅指数标准差变异度的估计 |
7.2.2 平均标准差百分比方法的估计 |
7.2.3 平均变异度系数方法的估计 |
7.2.4 小结 |
7.3 磨沟墓地人群内部的关系分析 |
7.3.1 齐家组和寺洼组居民颅骨形态学上的对比 |
7.3.2 种族相似系数 |
7.3.3 组间形态差异显着性测定 |
7.3.4 小结 |
7.4 种族类型的初步分析 |
7.4.1 与现代主要人种支干的比较 |
7.4.2 与亚洲蒙古人种及其区域类型的比较 |
7.4.3 与亚洲蒙古人种各近代组的比较 |
7.5 小结 |
注释 |
第8章 从磨沟组看甘青地区古代居民的地理分布及演变 |
8.1 甘青地区古代居民的介绍及对比 |
8.1.1 新石器——青铜时代颅骨组 |
8.1.2 秦代以后的颅骨组 |
8.1.3 甘青地区古代居民的对比 |
8.2 磨沟组与甘青地区古代组别的对比分析 |
8.2.1 研究方法 |
8.2.2 对比材料及项目 |
8.2.3 结果与分析 |
8.3 小结 |
第9章 磨沟组与先秦时期古代各组的对比 |
9.1 研究方法 |
9.2 对比材料及项目 |
9.3 结果与分析 |
9.3.1 磨沟组与其他对比组的组差均方根值和欧式距离系数 |
9.3.2 聚类分析 |
9.3.3 因子分析 |
9.4 小结 |
注释 |
第10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 磨沟墓地人骨性别和年龄鉴定表 |
附表二 个体测量项目代号说明 |
附表三 磨沟墓地齐家文化时期成年男性个体颅骨测量表 |
附表四 磨沟墓地齐家文化时期成年女性个体颅骨测量表 |
附表五 磨沟墓地寺洼文化时期成年个体颅骨测量表 |
图版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研究 |
第一节 Mimics建立下颌骨有限元模型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solidworks建立下颌骨有限元模型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节 两种建模方法的对比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下颌角肥大钻凿法截骨整形手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
第一节 包括颞下颌关节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1 颞下颌关节和咀嚼肌解剖及功能 |
2 材料 |
3 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第二节 钻凿法下颌骨截骨整形手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生物力学分析的下颌角钻凿法截骨手术的改进 |
第一节 非均匀钻孔设计的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模型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去除下颌角颊侧皮质骨模型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节 约束条件变化对下颌角截骨手术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文献综述 |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统计学审稿证明 |
四、左侧第二前肋疲劳性骨折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人类骨骼病理初步研究[D]. 张玥. 辽宁大学, 2021
- [2]山西襄汾陶寺北墓地出土人骨研究[D]. 满星妤. 吉林大学, 2020(08)
- [3]内蒙古准格尔旗川掌遗址人骨研究[D]. 阿娜尔. 吉林大学, 2018(04)
- [4]北京延庆西屯墓地人骨研究[D]. 周亚威. 吉林大学, 2014(09)
- [5]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同种异体冻干骨修复比格犬半侧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 谭新颖.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4(03)
- [6]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牵引治疗的数学模型分析及10例临床疗效观察[D]. 郑博. 遵义医学院, 2014(11)
- [7]寰椎横韧带损伤机制及其断裂模型的有限元分析[D]. 陈金水. 第二军医大学, 2014(04)
- [8]甘肃临潭磨沟墓地人骨研究[D]. 赵永生. 吉林大学, 2013(08)
- [9]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力学研究[D]. 张劲. 南方医科大学, 2010(12)
- [10]DDR骨组织像与核素骨显像诊断肿瘤患者肋骨病变的对照研究[J]. 杨凯,尤徐阳,陈林,孙宗琼,万卫星,吴捷.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07(01)
标签:疲劳寿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