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ARDENING WINDOWS NT/2000/XP INFORMATION SYSTEMS(论文文献综述)
王振中[1](2021)在《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在大数据时代下,不断更新的网络技术催生了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现有社会取得了新进步,数据也不断增长,庞大的数据也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但当人们意识到网络信息化的便利时,也应当关注到接踵而至的安全问题。安全问题所涉及的面非常广泛,涵盖了管理层面、技术层面与使用层面。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时代下的网络安全问题,对大数据时代下人们对网络安全是否有界定清晰的概念,将分析侧重点放在网络安全保障措施的实施上,目的是提高网络安全系数,营造安全绿色的网络环境。
刘银峰[2](2021)在《四川省电力公司基建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中信息的爆炸性发展与国网公司“十四五”规划关于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在互联网技术、智能电网、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对省级电网公司工程建设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适应国网总部对基建全过程管理效率的整体规划,提升国网公司信息化和智能化电网建设水平,实现电网基建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时效性、平稳性和规范性等要求,电网建设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对电网建设全过程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讨论了电网基建相关业务需求和实现技术,设计并开发了电网全过程基建管理的软件系统。在基建全过程管理中,从信息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详细分析了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电网工程建设的现状,开发研究了一套针对工程建设管理的信息系统。本文将针对其中的进度、安全、质量、技术等项目管理为重点,实现工程建设管理过程的规范、高效、便捷性能。有利于电网工程建设的顺利推动。通过学习国内外先进过程建设管理理念,大大开阔对工程建设方面的眼界,尤其是需要借鉴成功的工程建设管理经验,增加了对电网工程建设的信心。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一套具有先进工程管理理念的信息管理系统,满足国网公司电网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管理信息化需求。使得国网公司各层级的信息通信更便捷、更先进、更标准、更精细,确保公司各项资源安排和经营行为的合理提供有力支撑,大大的提升了电网公司工程建设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水平。
徐郊[3](2020)在《基于WebGIS的多规合一信息平台研究和应用》文中认为目前,我国的空间规划体系形成了国土、住建、林业、交通、水利等行业各自编制的空间规划体系。由于这些部门在行政职能、规划重点、空间划分标准、行政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差异,造成了各种规划成果的标准不一致、规划周期不统一、表现形式不统一,出现了不同规划成果之间的用地空间布局相互冲突等问题,导致了“多规”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严重影响了城市建设项目落地审批的效率,降低了城市管理决策和空间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有必要以WebGIS技术为核心支持,统一多规衔接的标准规范,建立业务协同和数据联动更新的工作机制,整合各类规划空间数据信息,建立集EA、SOA、MIS、GIS一体化的多规合一信息平台。本文对国内先进城市的多规合一工作开展情况、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WebGIS、SOA等关键技术。在深入理解和剖析多规合一信息平台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WebGIS的多规合一信息平台的设计方案。最后以昆明市为例,实现了多规合一信息平台的开发和建设。结果表明,基于WebGIS的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实现了多规成果信息统一、全面共享和共用,满足了用户灵活性需求。利用WebGIS技术,结合相应的空间数据库技术,开发集SOA、EA、MIS、GIS一体化的多规合一信息平台技术路线切实可行。基于WebGIS的昆明市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可为其它城市的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邵磊[4](2020)在《矿井综合信息化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炭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包括相关文件制度、现场管理、制定各种安全预案,监测监控、信息化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更需要将所有相关内容、方案和各个环节进行有机组合,建立安全生产管理联控联动体系,提高防范各类事故发生的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本课题根据五沟煤矿综合自动化网络控制系统研究需求,以重要车间、工作场所实现信息化控制为目标,对该矿的综合信息化系统进行了设计和研究。通讯网络是信息化系统的基础,本课题首先设计了综合信息网络平台。该设计的目标是建立运行可靠、储存量大、功能较多、方便员工自我维护、系统相对稳定的传输网络,以满足矿区重要场所、车间的各项控制、自动化、无人值守、数据传输、语音交换、员工生活等要求,为矿区的安全生产提供可靠有效的通信保证。然后对信息显示系统进行设计,包括实现调度所对井下各个生产环节、重要场所、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包括作业现场视频图像实时监控画面、管理信息实时数据、系统中历史数据、监控信号源数据和计算机信息等多种数据的显示,以及生产现场各种信号数据和计算机图文信号进行多屏互动显示和分析。可以为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实时和可靠的数据。最后,对通过集控的设计改造,实现压风机房热回收集控系统、井下运输皮带集控系统、井下大泵房集控系统及井下变电所电力监控系统的集控,地面调度所能够对井下运输皮带、排水设施、井下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和地面抽风机房、压风机房进行集中控制,井下各生产场所和系统可以实现减人撤人的目的,地面调度所监控中心可根据现场情况起停设备,实现全矿的管控一体化。该论文有图29幅,表11个,参考文献81篇。
丁冠芳[5](2020)在《列车偏载监测与告警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铁路运输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列车运行安全又是铁路运输的重中之重。列车偏载除了对列车轮轨造成严重的磨损外,还可能导致脱轨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而当前的列车偏载监测装置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枕轨间距不匹配导致检测准确性下降、检测平台安装及维修难度大、监测过程中对列车的速度有限制等。而智能化的列车偏载监测手段还是空白,因此非常有必要研究一个可对列车偏载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而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车载式传感器的列车偏载监测系统,可为列车的偏载监测提供一种远程、实时、准确的监测手段。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列车偏载因素分析及偏载指标筛选。首先从影响列车偏载的几点原因(如货物布放不合理、弯道超速、单侧路基沉降、侧风等)入手,对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由此确定系统需要采集的数据信息。(2)列车偏载监测方法研究。监测方法:比较几种传感器的安装使用方法及性能参数等,重点考虑适用条件及测量精度,分析选择出合适的传感器以确定系统的硬件组成;数据处理方法:传感器测量的数据需进行异常值剔除,文中采用一组数据中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求取平均值的方法来避免异常数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3)列车偏载监测系统方案设计。该系统利用各类传感器实现有效数据的测量:二维电子罗盘SEC225测量列车与水平面的夹角,GPS测量列车的运行速度及位置信息,温湿度记录仪TH20RS记录列车内的温湿度数据,风速传感器SM5386B检测环境风速等。再由嵌入式工控机IBOX-601 PLUS对数据进行采集,并对倾角原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将数据打包上传至监控中心计算机,实现传感器技术与无线数传技术的结合。(4)列车偏载监测与告警系统设计实现与实验测试。硬件部分根据各仪器所选择的通讯方式进行连线,通过串口调试助手或者通用的上位机进行调试,以保证硬件部分的连通。软件部分中监测界面的设计以及系统功能的实现皆通过Java语言编程实现。在阈值确定过程中加入自适应算法,根据列车运行的具体位置及环境参数进行阈值确定;在程序开发中选用TCP/IP通信协议实现C/S模式下的网络通信功能;选用SQL Server 2000进行数据库的创建,即列车运行线路上轨道参数部分的数据,方便进行数据的提取和管理。通过对系统进行硬件、软件测试,系统各方面性能也得到充分检测,可实现对列车的实时监测。
高川[6](2020)在《基于TCP/IP的轧机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钢厂原材料的产能主要依赖轧机设备,其产品精度可通过轧机轧制过程中的辊缝进行调节。由于轧制力的作用,在轧机设备中会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使产品精度需求与辊缝设定值存在偏差,影响产品精度甚至造成废品,降低成材率。因此,需借助轧机刚度进行偏差计算进而对轧辊辊缝进行修正。目前,钢厂内辊缝调节流程为人工采集刚度相关参数并依据压靠法、轧板法等方法手动合成压力曲线计算刚度值,随后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更改轧机刚度实现辊缝调节。而轧机轧制过程中设备状态变化如轧辊损耗等因素造成设备刚度值与理论值存在偏差,需在轧制过程中进行刚度值动态计算,频繁的刚度计算无疑增加了工人劳动强度,而刚度参数的动态获取使得工人束缚于参数数据所在环境,对工人的劳动环境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因此,本文将对轧机设备远程化监控进行研究,实现轧机参数,尤其是刚度相关参数的实时掌控,建立一套完整的轧机远程监控系统。本文首先结合钢厂生产环境,对轧机远程监控系统整体结构进行分析,并依据软件开发体系将系统拆分成C/S体系与B/S体系。针对各体系,对开发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制定应用方案。其次,在C/S体系中对数据通讯过程进行研究,分析数据包传输下产生粘包、拆包现象的原因,提出一种基于Nagle算法下TCP通讯的自处理机制解决方案并在PyQt环境下完成钢厂至数据服务器的界面化数据传输系统搭建。在数据存储系统中,对现有存储方式进行研究,确立系统存储方案,提出一种基于WScript的Windows文件并发读写方法。在B/S体系中对Web客户端系统进行需求分析,以Bootstrap、Vue-Cli、Node、Webpack、Git为前端技术链,Apache、PHP、Mysql为后端技术链进行B/S搭建,并对Web数据绘制功能进行研究,指出现有Web图形模块对于实时数据绘制的不足,建立一种基于Web的实时数据图形显示模块。最后,对整体系统安全性进行研究,并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预防方案制定与攻击实验验证,结果证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本文设计的轧机远程监控系统有效解放工人劳动环境局限性,具有工程实际意义与工业互联网的借鉴意义。
张君[7](2020)在《某单位公务用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在车辆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单位都配备了公务用车,随着公务用车数量的增多就需要专门对其实施管理,那么公务用车管理系统就成为了重要工具。在管理公务用车的这段时间内,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存在很多误区。截止到现在依然无法彻底实现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所采用的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沿袭的是交通并不完善时的制度。这种模式受到了计划经济的明显影响。受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交通设施越来越完善、体制改革、公务人员收入提升因素的影响,目前采用的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暴露出了很多缺陷。对于单位办公事务管理来说,车辆信息管理是非常关键的工作。在管理车辆信息的过程中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这样能够建立充分融合信息处理、业务流程、知识管理于一体的应用系统。通过运用这一系统,管理工作会更加精细和高效,单位用车管理也能够因此实现网络化、自动化和规范化发展。本次研究分析了公务用车管理系统的用例需求,对系统的功能需求,包括系统管理需求、车辆信息管理需求、出勤管理需求、调度管理需求、维修管理需求、费用管理需求及人脸识别需求进行研究,并且对系统的非功能需求进行分析,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设计,这一系统以B/S架构为基础,并且使用到了ASP.NET技术和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技术,集成了系统管理、出勤管理、车辆信息管理、维修管理、调度管理、费用管理和人脸识别等功能的公务用车管理系统。最后对设计完成的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最终获得了切实可行的公务用车管理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可以面向单位直接完成部署和使用,从而使得单位公务用车存在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针对公务用车建立相应的管理系统,普通员工可以利用该系统实现网络化车辆信息查询和申请等操作;领导可以利用该系统审批车辆相关申请;单位的员工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车辆基本信息和车辆维修信息的管理,以及完成派遣车辆等工作;司机利用该系统能够管理车辆使用和维修。此外,该系统能够管理车辆每一个方面的信息,协助管理部门方便快捷的统计车辆相关信息,这样单位能够从整体上准确把握车辆使用情况。同时本次研究设计的系统使用范围较为广泛,绝大多数类似事业单位的车辆管理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在实践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
俞铭涛[8](2020)在《基于ASP.NET的大学图书馆网站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大学图书馆作为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馆藏文献丰富,数据库种类繁多等特点,是学校的信息资源中心、学习交流中心和文化传播中心。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大学图书馆网站已不再满足学校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因此,设计新的实用性高、查询方便、安全级别高的大学图书馆网站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以学校发展为导向,同时结合图书馆的实际工作需求,注重创新性与实用性,不断转变现有资源配比,以适应学校的发展。本文以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图书馆网站改版为研究对象。在学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一套基于ASP.NET的大学图书馆网站的设计与实现的研究方案,设计并制作了网站。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首先阐述大学图书馆网站设计的背景,论述在学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图书馆网站必须紧跟学校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然后重点介绍网站相关技术的技术特点与优势,从而论证网站采用的开发技术。通过B/S和C/S两种模式的优劣,运用ASP.NET技术在.net Framework和IIS环境下搭建网站,使用SQL Server 2008作为数据库系统,利用Atom软件自身高效整洁的编写代码能力以及kindeditor便捷的后台编辑功能搭建网站。本文对大学图书馆网站的分析与设计进行了论述,通过对网站的需求在可行性、功能、性能和操作上进行分析,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网站进行总体设计、模块设计、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和安全设计,并设计出相关功能结构图。通过需求分析与设计,对网站的前端系统和后台系统进行详细的功能测试与实现。论文最后对大学图书馆网站实现过程中的研究与开发进行了总结,并阐述大学图书馆网站需要进一步完善的一些工作。
马玺瑞[9](2019)在《数字化医疗耗材管理系统设计与数据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科技不断进步,拥有一套数字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成为当下大型医院发展的必要基础,也是医院先进的手术方案能够开展,精准的诊疗技术得以应用的重要保障。本论文设计实现了一套基于PowerScript和Java的医疗耗材管理系统。通过采集历史数据、分析数据,解决了采购预算的准确性等问题。本论文通过分析、研究产品的物流状态和价值状态,确定物资管理的业务流程,设计开发了数字化医疗耗材管理系统。首先,系统设计的目标是提升物资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本文制定了整体设计方案,构建了系统框架,使用Java语言编辑系统Web端,使用PowerScript语言编辑工作平台,通过PowerBuilder11.5开发平台实现主体开发,后台使用Oracle数据库。其次,该系统主要面向的是产品供应商、医院设备处和临床科室。供应商业务人员通过登录供应商管理平台进行在线登记和执行采购单等操作;医院设备处在物资管理系统中进行采购流程管理,采购计划生成,高值耗材虚拟库存管理;医院临床科室通过手术划价系统进行耗材的扫码收费。最后,进行系统实现,主要实现了医疗耗材的供应商管理,采购流程管理,采购计划自动生成,高值耗材虚拟库存管理,手术划价管理等功能。本论文的创新点是提供了全面的高值耗材虚拟库存管理与数据分析方案。通过虚拟库存管理技术实现植入、介入器械零库存管理。通过采购计划对照,进行数据分析,制定合理采购预算方案,实现了自动生成采购计划,避免预算超支,解决了长久以来供应商货物积压,医院资金积压的难题。此外,系统采用PDA扫码技术实现手持终端移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对论文设计实现的系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达到预期目标,能够安全稳定地完成运转,基本实现医疗物资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显着改善了业务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医院的资金积压问题。
周怀哲[10](2019)在《面向云计算的虚拟化环境可信防护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得益于当前软硬件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云计算已经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信息基础设施,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将各种硬件资源整合和虚拟化,云计算为用户及其应用提供了一个灵活、高效的虚拟化存储和计算环境。然而,云计算中的虚拟化环境在给用户带来便捷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不同层面的安全威胁。与此同时,日益丰富的攻击手段和虚拟化导致的攻击面拓宽,给虚拟化环境的安全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为云计算构建安全、可信的虚拟化环境,缓解用户对云计算安全问题的担忧,已经成为云计算技术进一步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云计算中虚拟化环境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面临的安全风险和用户安全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将可信计算和虚拟化技术在云计算中相结合,从而为用户构建安全可信的虚拟化环境。针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可信验证机制灵活性差、效率低下,虚拟机安全监控手段限制用户的安全需求以及虚拟机安全监控不可靠等问题,本文分别从虚拟机环境的动态可信验证、用户可控的虚拟机安全监控以及安全监控的可靠性增强三个方面开展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1.提出一种灵活可靠的虚拟机动态可信验证技术。针对云计算环境中虚拟机所面临的安全威胁,本文从用户对云计算环境中虚拟机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需求出发,结合虚拟化环境自身特性,提出一种动态的虚拟机可信度量和远程证实方案。该方案采用虚拟机自省技术实现细粒度的域外完整性度量,为云服务提供商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可信验证需求提供支撑,并根据完整性破坏情况提供有效缓解机制。同时,考虑到传统证实机制应用于云环境的缺陷,本方案还设计了一种基于哈希签名技术的高效可靠的验证机制,有效提升对实际应用中用户虚拟机的保护能力。2.提出一种用户可控的虚拟机安全监控技术。通过分析已有云环境下客户虚拟机保护方案的缺陷,探索现实应用中用户安全需求的多样性,提出一种用户可控的虚拟机安全监控机制。在扩展虚拟机自省技术的基础上,所提出的监控机制能够使虚拟机用户以可靠的方式全面监控远程虚拟机系统的安全状态,进一步提高用户对虚拟机安全的信任程度。通过将虚拟机系统的安全分析和安全监控分离,监控机制赋予用户自主定制个性化安全功能的能力。此外,针对云计算中虚拟化环境的特点,监控机制进一步提供扩展的安全监控功能和用户隐私保护功能,从而实现高效可靠的安全和可信保障能力。3.提出一种虚拟机自省的可靠性增强技术。作为一项安全可靠的虚拟机监控技术,虚拟机自省能够为虚拟化环境的安全和可信防护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然而,虚拟机自省技术存在语义鸿沟问题,这极大的影响了其在应用中的可靠性。本文首先对解决虚拟机自省技术语义鸿沟问题的典型方案进行研究,分析这些方案在解决云环境中虚拟机安全问题时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硬件特性的虚拟机自省增强技术。该技术通过虚拟化的硬件支持,动态追踪虚拟机内的行为特征,进一步利用有监督机器学习方法准确识别针对虚拟机自省的规避或者攻击行为,从而避免虚拟机自省中语义解释的错误,有效地增强虚拟机自省技术在支持可信防护中的可靠性。以上研究成果针对云计算中虚拟化环境的安全需求,分别从云服务提供商、虚拟机用户以及安全支撑技术三个不同的维度提出了可信防护方案,为有效应对云计算中的虚拟化环境面临的各类安全威胁提供一套较为完备的保障机制。
二、HARDENING WINDOWS NT/2000/XP INFORMATION SYSTEM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ARDENING WINDOWS NT/2000/XP INFORMATION SYSTEMS(论文提纲范文)
(1)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信息安全控制的必要性 |
1.1 大数据网络攻击危害巨大 |
1.2 大数据的用户隐私易泄露 |
2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 |
2.1 日益严重的计算机病毒的形成 |
2.2 愈发严重的网络黑客攻击 |
3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成因分析 |
3.1 日益严重的计算机病毒 |
3.2 愈发增多的网络黑客攻击 |
4 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信息安全技术控制要素分析 |
4.1 防火墙技术 |
4.2 数据加密技术 |
4.3 互联网监控技术与入侵检测技术 |
5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信息安全控制策略 |
5.1 防止Administrator账号被破解 |
5.2“木马”防范措施 |
5.3 网页恶意代码及防范 |
5.4 黑客的防范策略 |
5.5 提升网络信息安全的技术层次 |
6 结语 |
(2)四川省电力公司基建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总体结构 |
第二章 基建管理系统软件系统开发技术 |
2.1 JAVA软件 |
2.2 MATLAB软件 |
2.3 JQUERY软件 |
2.4 JDBC软件 |
2.5 JAVAWEB服务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建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1.1 公用管理模块分析 |
3.1.2 质量管理模块分析 |
3.1.3 安全管理模块分析 |
3.1.4 进度管理模块分析 |
3.1.5 技术管理模块分析 |
3.2 系统构架分析 |
3.2.1 用户界面需求 |
3.2.2 软件需求 |
3.2.3 硬件需求 |
3.2.4 通信需求 |
3.3 安全性需求 |
3.4 故障排除 |
3.5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建管理系统设计 |
4.1 软件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
4.1.1 软件设计目标 |
4.1.2 系统设计原则 |
4.2 系统功能设计 |
4.2.1 总体架构设计 |
4.2.2 系统功能架构设计 |
4.2.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3 安全性设计 |
4.3.1 物理安全设计 |
4.3.2 网络安全设计 |
4.3.3 系统安全设计 |
4.3.4 应用安全设计 |
4.3.5 密码支持 |
4.3.6 操作安全 |
4.3.7 数据安全 |
4.4 系统应用平台设计 |
4.4.1 系统主要结构设计 |
4.4.2 平台公告管理设计 |
4.4.3 平台应用管理设计 |
4.4.4 平台流程设计 |
4.4.5 平台角色管理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建管理系统软件的实现 |
5.1 登录模块 |
5.1.1 登录主界面 |
5.1.2 系统登录的实现 |
5.2 软件功能模块的实现 |
5.2.1 公用管理模块的实现 |
5.2.2 质量管理模块 |
5.2.3 安全管理模块 |
5.2.4 进度管理模块 |
5.2.5 技术管理模块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测试目的 |
6.2 测试软件概述 |
6.3 整体及模块测试 |
6.3.1 测试的软硬件环境 |
6.3.2 测试内容 |
6.3.3 测试情况 |
6.4 系统性能测试 |
6.4.1 测试描述 |
6.4.2 测试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7.2 展望未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基于WebGIS的多规合一信息平台研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开展多规合一工作背景 |
1.1.2 昆明市开展多规合一工作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必要性 |
1.2.2 论文研究意义 |
1.2.3 研究目标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组织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2.1 “多规合一”的概念 |
2.1.1 “多规合一”的定义 |
2.1.2 “多规合一”的内涵理解 |
2.2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
2.2.1 地理信息系统概念 |
2.2.2 常用的空间分析 |
2.3 WebGIS技术 |
2.3.1 WebGIS概念 |
2.3.2 WebGIS的特点 |
2.3.3 WebGIS的原理 |
2.3.4 WebGIS的功能 |
2.3.5 WebGIS的实现 |
2.4 企业总体架构(EA) |
2.4.1 EA概念 |
2.4.2 EA架构 |
2.4.3 基于EA的平台构架 |
2.5 面向服务架构 |
2.5.1 SOA的组成 |
2.5.2 SOA架构的优势 |
2.6 Web Service |
2.6.1 Web Service定义 |
2.6.2 Web Service架构 |
2.7 基于SOA的 WebGIS系统开发框架 |
2.7.1 工作原理 |
2.7.2 基于SOA的 WebGIS开发框架 |
第三章 平台需求分析 |
3.1 业务需求分析 |
3.1.1 数据共享 |
3.1.2 规划协查 |
3.1.3 项目生成 |
3.1.4 联动更新 |
3.2 数据现状及需求分析 |
3.2.1 数据现状 |
3.2.2 统一数据标准 |
3.2.3 数据成果更新 |
3.3 平台性能需求 |
第四章 多规合一信息平台概要设计 |
4.1 平台总体框架设计 |
4.2 标准规范 |
4.2.1 多规汇集数据提交标准 |
4.2.2 多规合一成果库数据标准 |
4.3 数据库设计 |
4.3.1 数据库体系设计 |
4.3.2 数据库软件设计 |
4.3.3 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 |
4.3.4 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 |
4.3.5 数据库物理设计 |
4.3.6 数据更新业务流程设计 |
第五章 平台功能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配置环境 |
5.1.1 网络部署架构 |
5.1.2 硬件配置 |
5.1.3 软件环境 |
5.1.4 开发环境 |
5.2 平台主界面实现 |
5.3 平台应用系统实现 |
5.3.1 程序设计 |
5.3.2 界面设计与实现 |
5.3.2.1 一张蓝图 |
5.3.2.2 综合台账 |
5.3.2.3 项目审查 |
5.3.2.6 联动更新 |
5.4 规划矛盾识别与协调模块实现 |
5.4.1 程序设计 |
5.4.2 界面设计及实现 |
5.4.2.1 冲突规则管理 |
5.4.2.2 规划冲突检测 |
5.4.2.3 差异图斑协调 |
5.5 数据资源服务接口实现 |
5.5.1 切片地图服务 |
5.5.2 动态地图服务 |
5.6 平台测试 |
5.6.1 测试环境及辅助工具 |
5.6.2 测试范围及方法 |
5.6.3 测试结果 |
5.6.4 测试结论与分析 |
5.7 项目成果运行情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矿井综合信息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系统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 系统设计目标 |
2 设计规划 |
2.1 结合矿井自动化设计需求规划系统配置 |
2.2 系统设计范围 |
2.3 统一的软件集成平台设计 |
2.4 管控一体化中心机房装备及设计 |
3 网络传输平台及信息显示设计 |
3.1 概述 |
3.2 综合信息网络平台结构模式 |
3.3 矿井工业局域网络设计方案 |
3.4 大屏幕显示系统 |
3.5 工业电视系统 |
4 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设计 |
4.1 压风机房热回收集控系统 |
4.2 井下皮带集控系统 |
4.3 井下泵房集控系统 |
4.4 井下变电所电力监控系统 |
5 总结与发展策略 |
5.1 总结 |
5.2 发展策略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列车偏载监测与告警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偏载监测现状 |
1.2.1 国内发展概况 |
1.2.2 国外研究方向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列车产生偏载的原因分析 |
1.3.2 列车偏载监测方法研究 |
1.3.3 列车偏载监测与告警系统方案设计 |
1.3.4 列车偏载监测与告警系统设计实现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偏载监测系统的原理分析 |
2.1 系统设计要求 |
2.2 影响列车偏载的原因分析 |
2.2.1 货物布放不合理对偏载的影响 |
2.2.2 弯道超速对偏载的影响 |
2.2.3 侧风对偏载的影响 |
2.2.4 单侧路基沉降对偏载的影响 |
2.3 系统建模 |
2.3.1 自适应算法 |
2.4 系统设计方案 |
2.4.1 工控机选型 |
2.4.2 倾角传感器选型 |
2.4.3 GPS选型 |
2.4.4 温湿度传感器选型 |
2.4.5 风速传感器选型 |
2.5 系统结构框图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偏载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嵌入式工控机模块 |
3.1.1 通信方式的分类 |
3.1.2 通信接口的分类 |
3.2 倾角传感器模块 |
3.2.1 电子罗盘的校准 |
3.2.2 电子罗盘的安装 |
3.2.3 电源适配器 |
3.2.4 帝特USB2.0转RS-485接口转换器 |
3.3 GPS模块 |
3.4 温湿度记录仪模块 |
3.5 风速传感器模块 |
3.6 偏载监测与告警系统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偏载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界面的编程 |
4.1.1 Java的编程界面 |
4.1.2 LKJ系统 |
4.2 软件程序设计 |
4.2.1 数据处理 |
4.3 网络通信 |
4.3.1 C/S架构 |
4.3.2 通信协议TCP/IP |
4.3.3 程序实现 |
4.4 数据库的创建 |
4.4.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
4.4.2 数据库表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硬件测试 |
5.1.1 二维电子罗盘的测试 |
5.1.2 GPS的测试 |
5.2 软件测试 |
5.2.1 软件测试原则 |
5.2.2 告警功能测试 |
5.2.3 数据库的测试 |
5.2.4 网络通信的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基于TCP/IP的轧机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信息采集监控发展现状 |
1.2.2 监控远程化发展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框架 |
2.1 引言 |
2.2 轧机远程监控系统总架构 |
2.2.1 系统开发体系 |
2.2.2 系统组成结构 |
2.3 轧机远程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 |
2.3.1 互联网通信技术 |
2.3.2 动态网页开发技术 |
2.3.3 Web Service技术 |
2.3.4 操作系统接口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服务器搭建与通信研究 |
3.1 引言 |
3.2 服务器整体设计 |
3.2.1 数据接收系统设计与成果展示 |
3.2.2 数据存储系统设计 |
3.2.3 Web服务配置与逻辑处理设计 |
3.3 数据通信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轧机远程监控系统Web端研究 |
4.1 引言 |
4.2 轧机远程监控系统需求分析 |
4.3 基于Web的图形模块研究 |
4.3.1 网页图形显示原理与设计 |
4.3.2 图形区域组件化分割 |
4.3.3 响应式设计 |
4.3.4 实时数据波形显示设计 |
4.3.5 模块接口列表 |
4.3.6 返回对象解析 |
4.3.7 图形应用实验 |
4.4 Web端方案设计与实际应用展示 |
4.4.1 用户登录与管理设计 |
4.4.2 权限管理设计 |
4.4.3 设备资料管理设计 |
4.4.4 数据呈现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轧机远程监控系统安全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B/S体系安全性研究 |
5.2.1 HTTP协议风险与预防 |
5.2.2 CSRF风险与预防 |
5.2.3 CORS风险与预防 |
5.3 C/S体系安全性研究 |
5.4 网络攻击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7)某单位公务用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分析 |
2.1 B/S架构 |
2.2 MVC模式 |
2.3 UML建模技术 |
2.4 ASP.NET |
2.5 SQL Server2008 |
2.6 面向对象方法 |
2.7 Web Service |
2.8 人脸识别技术 |
2.9 人脸识别方法 |
2.9.1 基于特征脸的方法 |
2.9.2 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 |
2.9.3 基于几何特征匹配的方法 |
2.9.4 基于模板匹配的方法 |
2.10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2 系统用例需求分析 |
3.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3.1 系统管理需求 |
3.3.2 车辆信息管理需求 |
3.3.3 出勤管理需求 |
3.3.4 调度管理需求 |
3.3.5 维修管理需求 |
3.3.6 费用管理需求 |
3.3.7 人脸识别需求 |
3.4 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系统设计原则 |
4.2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
4.3 系统网络结构设计 |
4.4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4.1 系统管理模块 |
4.4.2 车辆信息管理模块 |
4.4.3 出勤管理模块 |
4.4.4 调度管理模块 |
4.4.5 维修管理模块 |
4.4.6 费用管理模块 |
4.4.7 人脸识别模块 |
4.5 数据库设计 |
4.5.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4.5.2 数据库E-R图设计 |
4.5.3 数据库结构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5.1 系统管理模块实现 |
5.2 车辆信息管理模块实现 |
5.3 出勤管理模块实现 |
5.4 调度管理模块实现 |
5.5 维修管理模块实现 |
5.6 费用管理模块实现 |
5.7 人脸识别功能实现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测试原则 |
6.2 测试环境 |
6.3 测试方法 |
6.4 系统测试目标 |
6.5 系统功能测试 |
6.6 系统性能测试 |
6.7 数据库连接测试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基于ASP.NET的大学图书馆网站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学图书馆网站相关技术 |
2.1 软件开发模式比较 |
2.2 动态网页技术的功能比较 |
2.3 其他相关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学图书馆网站的需求分析 |
3.1 可行性方面 |
3.2 功能需求 |
3.3 性能需求 |
3.4 操作需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学图书馆网站的具体设计 |
4.1 总体设计 |
4.2 模块设计 |
4.3 界面设计 |
4.4 数据库设计 |
4.5 安全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学图书馆网站的具体实现 |
5.1 前端系统 |
5.2 主页轮显图模块 |
5.3 馆藏系统模块 |
5.4 消息栏模块 |
5.5 特色活动模块 |
5.6 数据库模块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学图书馆网站的具体测试 |
6.1 前端系统 |
6.1.1 域名方面 |
6.1.2 功能方面 |
6.2 后台系统 |
6.2.1 登录功能 |
6.2.2 添加功能 |
6.2.3 删除功能 |
6.2.4 修改功能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数字化医疗耗材管理系统设计与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现状 |
1.1.3 研究意义 |
1.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科学问题 |
1.2.2 研究内容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相关技术 |
2.1 系统结构 |
2.2 ESIA分析法 |
2.3 Oracle数据库 |
2.4 PowerBuilder设计平台 |
2.5 Java语言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分析 |
3.1 设计目标 |
3.2 需求分析 |
3.2.1 供应商管理平台 |
3.2.2 物资管理系统 |
3.2.3 手术划价系统 |
3.3 流程分析 |
3.3.1 供应商管理 |
3.3.2 物资管理 |
3.3.3 手术划价管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设计 |
4.1 架构设计 |
4.1.1 系统框架 |
4.1.2 网络架构设计 |
4.2 数据库设计 |
4.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3.1 供应商管理平台 |
4.3.2 物资管理系统 |
4.3.3 手术划价系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
5.1 系统概况 |
5.2 系统主界面实现 |
5.3 数据库服务器配置 |
5.4 供应商管理平台 |
5.5 物资管理系统 |
5.5.1 采购流程管理 |
5.5.2 采购计划生成 |
5.5.3 数据分析 |
5.5.4 高值耗材虚拟库存管理 |
5.6 手术划价系统 |
5.7 系统测试 |
5.7.1 单元测试 |
5.7.2 集成测试 |
5.7.3 测试结果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面向云计算的虚拟化环境可信防护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云计算及其发展现状 |
1.2.2 云计算中虚拟化环境的安全威胁 |
1.2.3 虚拟化环境的可信防护与挑战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主要贡献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研究介绍 |
2.1 引言 |
2.2 云计算与虚拟化 |
2.3 云计算中的安全监控 |
2.3.1 虚拟机内部监控 |
2.3.2 虚拟机外部监控 |
2.4 云计算的可信防护 |
2.4.1 可信计算 |
2.4.2 虚拟化环境的完整性度量 |
2.5 机器学习与云计算安全 |
2.5.1 机器学习技术 |
2.5.2 基于机器学习的云安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云计算环境虚拟机动态可信验证技术 |
3.1 引言 |
3.2 研究背景 |
3.2.1 虚拟机可信度量 |
3.2.2 远程证实技术 |
3.2.3 基于哈希的签名技术 |
3.3 虚拟机动态可信验证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
3.3.1 威胁模型与假设 |
3.3.2 虚拟机动态可信验证方案概述 |
3.3.3 可信度量的缓解机制 |
3.3.4 远程证实协议 |
3.4 测试与分析 |
3.4.1 功能测试 |
3.4.2 性能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用户可控的虚拟机系统安全监控技术 |
4.1 引言 |
4.2 研究背景 |
4.3 用户可控的虚拟机安全监控方案设计 |
4.3.1 威胁模型 |
4.3.2 方案概述 |
4.3.3 用户可控的定制化安全服务支持 |
4.3.4 隐私保护与可信增强 |
4.3.5 安全功能增强设计 |
4.4 用户可控的安全监控原型系统的实现 |
4.4.1 针对安全服务的虚拟机监控 |
4.4.2 监控系统控制器的实现 |
4.4.3 用户监控后端的实现 |
4.5 测试与分析 |
4.5.1 功能测试 |
4.5.2 性能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硬件辅助的虚拟机自省增强技术 |
5.1 引言 |
5.2 相关工作 |
5.2.1 语义鸿沟 |
5.2.2 硬件辅助的安全防护 |
5.3 基于硬件辅助的虚拟机自省增强技术设计与实现 |
5.3.1 威胁模型 |
5.3.2 虚拟机自省技术的可靠性问题分析 |
5.3.3 虚拟机自省增强技术概述 |
5.3.4 硬件辅助的虚拟机动态追踪 |
5.3.5 基于学习的虚拟机行为分析 |
5.3.6 虚拟机自省增强技术的实现 |
5.4 测试与分析 |
5.4.1 功能测试 |
5.4.2 性能测试 |
5.4.3 可移植性分析 |
5.5 讨论与局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6.2.1 现有工作的整合与完善 |
6.2.2 虚拟化环境可信问题进一步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HARDENING WINDOWS NT/2000/XP INFORMATION SYSTEMS(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王振中. 软件, 2021(08)
- [2]四川省电力公司基建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银峰.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WebGIS的多规合一信息平台研究和应用[D]. 徐郊.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4]矿井综合信息化设计[D]. 邵磊.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5]列车偏载监测与告警系统设计[D]. 丁冠芳.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6]基于TCP/IP的轧机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D]. 高川. 燕山大学, 2020(01)
- [7]某单位公务用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张君.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8]基于ASP.NET的大学图书馆网站的设计与实现[D]. 俞铭涛.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9]数字化医疗耗材管理系统设计与数据分析[D]. 马玺瑞. 河北科技大学, 2019(07)
- [10]面向云计算的虚拟化环境可信防护关键技术研究[D]. 周怀哲.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