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叶女贞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和IL-2产生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璐[1](2021)在《绿原酸介导JAK-STAT1和NF-κB通路促进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向M1表型极化》文中指出目的: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GA)是一种天然生物活性多酚,具有抑菌、免疫调控、抑制自由基氧化反应、抵御肿瘤发生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活性,其存在于忍冬花等多种天然药用植物中。巨噬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关键环节,通过固定病原体,进行吞噬和消化作用,并向淋巴细胞传递信号从而对病原微生物作出应答。巨噬细胞存在两种不同功能的表型,分别是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M1巨噬细胞具有较强的抗病原体和抗肿瘤效应。而M2巨噬细胞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具有肿瘤相关的细胞特性。有研究表明绿原酸可调控巨噬细胞两种表型的极化作用,但其具体信号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在体外模型中,CGA对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s)向M1表型极化反应的机制,验证JAK-STAT1和NF-κB是否参与CGA诱导M1巨噬细胞的极化反应。方法:使用M-CSF诱导原代培养的BMDMs,LPS(15ng/m L)+IFN-γ(15ng/m L)诱导M1阳性组,IL-4(20ng/m L)诱导M2阳性组;CGA作为药物组。流式细胞术检测BMDMs表面F4/80、CD80、CD86和MHCⅡ、CCR7、CD206以及FITC-葡聚糖(Dextran)的比例;CCK-8法和LDH实验检测经CGA处理后BMDMs细胞活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MDMs中TNF-α、IL-6、IL-12和CD206、Chil3、Il-10、Arg1 m RNA的表达;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BMDMs中TNF-α、IL-6、IL-12的浓度;Griess法测定BMDMs中NO的含量;Western Blot分析BMDMs中i NOS、NF-κB蛋白表达以及JAK-STAT1磷酸化水平;计数LB琼脂平板经CGA处理的BMDMs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共孵育后的菌落总数。结果:经流式细胞仪测定BMDMs中F4/80纯度>90%,并且CGA显着促进BMDMs表面CD80、CD86和MCHⅡ分子的表达,上调M1巨噬细胞特征性因子CCR7(C-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7)的表达,降低M2巨噬细胞特征性因子CD206的水平(P<0.05);经CGA处理的BMDMs中TNF-α、IL-6、IL-12m RNA的表达相较于对照组增幅明显,而CD206、Chil3、IL-10以及Arg1 m 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ELISA结果显示BMDMs中TNF-α、IL-6、IL-12的浓度增幅显着(P<0.05);在体外细菌吞噬和杀伤实验中,CGA增加BMDMs对FITC-Dextran的摄取,降低Escherichia coli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细菌存活数量;此外,BMDMs中的i NOS、NF-κBp65和JAK-STAT1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这些数据显示CGA对于M1表型极化和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与NF-κBp65和JAK-STAT1的激活密切相关。结论:CGA诱导BMDMs向M1型巨噬细胞极化,抑制M2型巨噬细胞的发展趋势,是通过介导JAK-STAT1和NF-κB信号传导调控的。
陈蕊[2](2019)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用药特点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基于真实医疗环境,挖掘临床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药处方和《中国药典》收载相关中药制剂组方药味规律,探究中西医结合临床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治疗的用药情况,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合理用药、处方点评提供参考。同时从整体的循证医学评价中药在该病种治疗上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对药味频次、药物关联规则及核心药物组合进行挖掘,分析我院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处方用药,整理2015版《中国药典》中补血、清热、止血作用中成药的用药规律。并对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 Man5.3软件和Stata14.0软件进行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结果:本院临床中西药联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西药主要为环孢素,利可君片、十一酸睾酮等。使用的中药种类较西药多且丰富,涉及320味,常用中药饮片有牡丹皮、白术、白芍、菟丝子等,核心药味配伍组合为牡丹皮-生地黄-白芍,中药类别主要为清热类、补虚类和止血类,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清热药使用较多,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以补虚药为主。各证型进行药物关联规则挖掘,药味选择有一定差异,但药味组合均以补气药-补血药,清热凉血药-补气药-补血药为主。中药制剂主要包括茜蓟生血片、造血再生片、宁血络片等医院自制制剂和益血生胶囊等。63种药典收载的补血、清热、止血作用的中成药主要为补虚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与本院用药结果不同。截至2019年1月的文献Meta分析显示:中西药联用能提高治疗有效率(RR=1.31,95%CI[1.28,1.35],P<0.00001),且能降低患者肝功能异常(RR=0.35,95%CI[0.27,0.46],P<0.00001)、痤疮(RR=0.36,95%CI[0.26,0.50],P<0.00001)、多毛(RR=0.22,95%CI[0.13,0.38],P<0.00001)、声音嘶哑(RR=0.33,95%CI[0.14,0.79],P=0.01)、牙龈增生(RR=0.29,95%CI[0.17,0.49],P<0.0001)、手颤(RR=0.24,95%CI[0.14,0.41],P<0.00001)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临床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是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清热、补虚、止血作用的中药及制剂,“扶正袪邪”并施,体现“健脾补肾”、“清热凉血”的疗法。2015版《中国药典》收载的补血、清热、止血作用的中成药组方药味的功效类别与本院AA临床使用的中药功效类别不同。Meta分析显示,中药对AA的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对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姜晓娜[3](2019)在《梅花针叩刺联合白驳1号方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梅花针叩刺联合白驳1号方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试验,将60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0例共82块白斑,治疗组30例共80块白斑。对照组:给予白驳1号方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约煎药液300ml,分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外用复方卡力孜然酊,每日两次。治疗组:在口服白驳1号方基础上,联合采用梅花针叩刺治疗。隔2日1次,每次叩刺结束12小时后外用复方卡力孜然酊。4周为1疗程,共观察6个疗程。测量初诊时和每个疗程完成后复诊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白斑面积并做好记录,通过计算分析白斑复色率以评估两组疗效。结果:(1)治疗4周、8周、12周、16周、20周、24周后,治疗组白斑复色率平均水平分别为3.60%、6.44%、10.27%、17.31%、33.43%、50.73%,对照组分别为1.73%、4.13%、7.22%、11.01%、21.93%、32.64%。两组白斑复色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4周、8周、12周、16周、20周、2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1.25%、72.50%、82.50%、87.50%、87.50%、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9.51%、36.59%、56.10%、73.17%、82.93%、84.15%。治疗组愈显率分别为0%、1.25%、10%、32.5%、63.75%、67.5%,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0%、3.66%、7.32%、21.95%、21.95%、42.6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均高于对照组。(3)治疗组治疗24周后,面颈部总有效率、愈显率分别为92.31%、84.62%,躯干部总有效率、愈显率分别为97.14%、85.71%,四肢部总有效率、愈显率分别为63.16%、10.53%。不同部位之间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面颈部与躯干部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意义(P>0.05);面颈部与四肢部比较、躯干部与四肢部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面颈部与躯干部疗效相似,面颈部、躯干部疗效均高于四肢部。结论:梅花针叩刺联合白驳1号方治疗白癜风疗效确切,且明显优于对照组。
胡蓉,左红梅[4](2015)在《4种木犀科植物次生木质部导管比较研究——小叶女贞、女贞、迎春、桂花》文中指出采用导管分子离析技术,研究了小叶女贞、女贞、迎春、桂花次生木质部的导管类型、数量,导管分子的长度、口径、穿孔板类型及尾端特征.结果表明:4种植物的穿孔板均为单穿孔板,次生壁为孔纹加厚,还具明显螺纹状三生加厚.均具有两端具尾、一端具尾、两端无尾3种类型导管.导管分子长度、直径、尾端长度及端壁倾斜角存在差异.4种植物是进化程度较高的植物,同种植物导管分子性状的进化不是以相同的速度同步发生.4种植物次生木质部管状分子的个体发育重演了系统发育的历程.
周步高,刘端勇,左铮云[5](2015)在《二至丸防治肿瘤的免疫学视角分析》文中认为二至丸作为平补肝肾之阴的代表方剂之一,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然其作用机制不明。众多研究表明,二至丸可从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红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多个角度调节免疫状态防治肿瘤,为二至丸从调节肿瘤免疫逃逸和免疫编辑等角度防治肿瘤提供了理论依据。
于杜鹃,毛薇,马超凡,王亚茹,王占彬[6](2014)在《女贞子提取物对蛋鸡血液理化指标和脾脏组织结构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探讨饲粮中添加女贞子提取物对蛋鸡血液理化指标和脾脏组织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47周龄健康海兰褐蛋鸡180只,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基础日粮+0.05%女贞子提取物)、试验Ⅱ组(基础日粮+0.1%女贞子提取物)、试验Ⅲ组(基础日粮+0.15%女贞子提取物),试验期为30天。分别在试验第15、30天,每个重复随机选取3只鸡采血,测其血液理化指标。于试验第30天分别从每组随机抽取1只鸡屠宰,取其脾脏回实验室制作切片,观察其脾脏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的血细胞的含量均显着提高(P<0.05),但试验Ⅲ组蛋鸡血细胞的含量显着降低(P<0.05);试验期第30天时,试验Ⅱ、Ⅲ组的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的含量显着提高(P<0.05);三个试验组蛋鸡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增加,但差异不显着(P>0.05),在试验期第30天时,三个试验组蛋鸡的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显着提高(P<0.05);三个试验组蛋鸡机体胆红素的含量均提高,但天门冬氨酸转氨酶的含量无太大变化(P>0.05);试验Ⅲ组脾脏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成熟淋巴细胞数量显着增加(P<0.05)。由此可知:在日粮中添加女贞子提取物,可以提高蛋鸡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机体肝功能,调节其脂类的代谢。
杜祥月[7](2014)在《十大功劳和女贞子对肺气虚证小鼠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肺气虚证动物模型是肺系病试验研究的基础,本文选用小鼠为实验动物,对肺气虚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免疫功能变化以及中药十大功劳和女贞子等对肺气虚证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归纳如下:一、分别选用SO2法、SO2+寒冷因素刺激法、香烟烟熏法和香烟烟熏+寒冷因素刺激法重建肺气虚证Balb/c小鼠模型,选用香烟烟熏+寒冷因素刺激法重建肺气虚证昆明小鼠模型,两种品系小鼠分别设对照组。造模结束后分别检测其体重、免疫器官指数、肺脏剖检及病理组织变化等指标。结果提示香烟烟熏+寒冷因素刺激法优于其它方法,与昆明系小鼠相比,Balb/c小鼠是肺气虚证动物模型首选实验动物。二、采用香烟烟熏+寒冷因素刺激法建立肺气虚证Balb/c小鼠动物模型,分别检测其腹腔巨噬细胞活性、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体外B细胞抗体分泌能力、IL-2、IL-4、IL-6、IL-10、IFN-γ、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血清NO水平及肺匀浆sIgA和sIgM水平等指标。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肺气虚模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显着下降,差异极显着(p<0.01);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升高,差异显着(p<0.05);细胞因子IL-2升高,差异极显着(p<0.01); IFN-γ水平升高,差异显着(p<0.05); IL-6水平下降,差异极显着(p<0.01);IL-4水平升高,差异显着(p<0.05);血清NO水平下降,差异显着(p<0.05);sIgA、sIgM水平均升高,差异极显着(p<0.01)。提示肺气虚证小鼠免疫功能显着下降。三、分别用高、中、低浓度十大功劳水煎液和女贞子水煎液对小鼠灌胃或腹腔注射给药,3d后分别检测其腹腔巨噬细胞活性和血清溶血素水平。结果显示灌胃给药的方式优于腹腔注射给药;十大功劳水煎液和女贞子水煎液均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和血清溶血素水平,且其最佳免疫剂量均为中浓度水煎液,即20mg/g。四、采用香烟烟熏+寒冷因素刺激法建立肺气虚证Balb/c小鼠动物模型,造模结束后分别灌胃给药十大功劳水煎液、女贞子水煎液,7d后检测其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淋巴细胞增殖能力、IL-2、IL-4、IL-6、IFN-γ等细胞因子水平、血清NO水平以及肺匀浆sIgA、sIgM水平。统计学结果显示十大功劳及女贞子药物干预组能显着提高模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血清NO水平以及IL-6水平,并能显着降低模型组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血清IL-2、IL-4及IFN-γ水平以及肺匀浆sIgA、sIgM水平(P<0.05)。以上结果表明十大功劳和女贞子对肺气虚证小鼠免疫功能有显着的增强作用,且其剂量分别在十大功劳20mg/g小鼠体重,女贞子15mg/g小鼠体重时效果最好。
贾春红[8](2014)在《精元康胶囊对骨髓抑制小鼠FN和LN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精元康胶囊对骨髓抑制小鼠股骨细胞外基质纤维粘连蛋白(FN)和层粘连蛋白(LN)的影响,探讨精元康胶囊改善化疗药物致骨髓抑制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雄性昆明种小鼠56只,鼠龄为6~8周,体重18~22g,将小鼠称重后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贞芪扶正胶囊组、利可君片组、精元康胶囊低剂量组、精元康胶囊中剂量组、精元康胶囊高剂量组),每组8只。第1~3天每日上午,正常组腹腔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其余各用药组及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00mg/kg。第1~7天每日下午,正常组、模型组用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20ml/kg灌胃,贞芪扶正胶囊组(以下简称贞芪扶正组)用贞芪扶正胶囊混悬液3mg/20ml/kg灌胃,利可君片组(以下简称利可君组)用利可君片悬浮液32mg/20ml/kg灌胃,精元康胶囊低剂量组(以下简称精低组)用精元康胶囊混悬液2g/20ml/kg灌胃,精元康胶囊中剂量组(以下简称精中组)用精元康胶囊混悬液3g/20ml/kg灌胃,精元康胶囊高剂量组(以下简称精高组)用精元康胶囊混悬液4g/20ml/kg灌胃。在小鼠给药或生理盐水7d后24h(造模后第8天)进行取材。将各组小鼠脱颈处死,并取出左侧股骨,置于福尔马林中固定3d,经脱钙3w,然后按常规方法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3μm)。按免疫组化(SABC)法说明书操作,设立阴性对照,检测小鼠股骨LN和FN表达的变化;取出右侧股骨,在超净台下取出骨髓细胞,制备骨髓细胞悬液。取部分骨髓细胞悬液,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骨髓FNmRNADE和LNmRNA检测。结果1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各药物组均能明显的提高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的表达,其中精元康高胶囊组优于利可君片对照组、贞芪扶正对照组。2PCR法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均可上调FNmRNA和LNmRNA基因表达水平,其中精元康高、中剂量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组别。结论精元康胶囊可明显改善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微环境细胞形态学,可能滴通过增加骨髓细胞外基质FN和LN表达,促进骨髓抑制小鼠LNmRNA和FNmRNA基因表达,提升骨髓细胞外基质蛋白(层粘连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的活性,促进造血微环境的修复,从而达到恢复和重建造血功能之目的。
杨荣[9](2014)在《藏药绿萝花对小鼠免疫功能及体外抗肿瘤细胞生长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藏药绿萝花[Scindapsus aureus (Linden ex Andre) Engl]为天南星科喜林芋属植物绿萝花的干燥花蕾,产于西藏寒冷地带及喜马拉雅山脉区域,民间习用绿萝花晾干泡水饮用,作为预防和治疗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药物。本研究以绿萝花水煎干膏制剂为研究材料,对小鼠免疫功能和体外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为藏药绿萝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ConA诱导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试验(CCK-8法)、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及巨噬细胞吞噬试验并以黄芪多糖为阳性对照,研究绿萝花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选用五种不同组织器官来源的人体癌细胞: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人肝癌细胞株HepG2、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株MM-A375、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EP1,以MTT分析法测定绿萝花对各种癌细胞生长的抑制率,筛选出具有显着抑制效果的SGC7901细胞绘制生长曲线和细胞形态观察,并以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评估经绿萝花作用后的细胞增殖能力,以细胞凋亡检测探讨藏药绿萝花抑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低剂量绿萝花(以生药计算,口服1.08g/次/d,连续7d)能够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其吞噬指数(1.12)优于黄芪多糖(0.92);低、中剂量绿萝花(以生药计算,口服2.16g/次/d,连续7d)具有作进小鼠血清ND抗体产生的作用(平均抗体效价log2=7.36、log2=6.83)与黄芪多糖(平均抗体效价log2=7.08)相当;低、中剂量绿萝花组具有促进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平均值(1.49,1.41)与黄芪多糖(1.52)相当。绿萝花水提物对5种肿瘤细胞株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人胃癌细胞SGC7901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550.04ug/ml和467.39ug/ml;500ug/ml的绿萝花水提物能引起SGC7901细胞皱缩,细胞形态变圆,周围变亮,细胞克隆数减少,克隆体积变小,38.41%的细胞凋亡。综合以上实验研究结果:藏药绿萝花干膏制剂能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指数、促进小鼠血清新城疫抗体的产生和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而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绿萝花水煎干膏制剂在体外能通过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调亡而具有抗肿瘤作用。
宋志远[10](2013)在《小叶女贞果实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文中指出小叶女贞为木犀科女贞属植物,是一种重要的观赏性的园艺灌木,在全国各地都有广泛的分布,资源丰富。其根叶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治疗外伤、烫伤等症。目前国内外对小叶女贞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报道几乎没有。本论文对小叶女贞果实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综合运用多种分离手段,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分离纯化,共得到30个纯化合物,结合理化性质和高分辨液质、气质联用仪、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最终确定了其中22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16个化合物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首次在木犀科女贞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拓展了木犀科女贞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该属植物化学成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另外,采用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对小叶女贞果实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提取,运用气质联用仪对其中的成分进行了研究,鉴定出了其成分中的22个化合物。采用ABTS法和DPPH法对小叶女贞果实的粗浸膏进行了抗氧化活性测试,综合这两种方法得到了抗氧化活性的强弱的比较值,衡量了不同极性部分的抗氧化活性趋势。同时采用了MTT法,对所分离得到的部分物质进行了抗癌活性测试,其中发现了一种抗癌活性好于对照品顺铂的药物,丰富了抗肝癌的药物。
二、小叶女贞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和IL-2产生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叶女贞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和IL-2产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绿原酸介导JAK-STAT1和NF-κB通路促进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向M1表型极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免疫增强类天然药物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2)再生障碍性贫血用药特点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索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再生障碍性贫血用药特点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处方来源 |
1.2 中药名称规范及功效分类 |
1.3 处方录入与核对 |
1.4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疾病分类结果 |
2.2 总体用药结果 |
2.3 中医疾病统计结果 |
2.4 中医疾病各证型用药频次及功效分类结果 |
2.5 中医证候统计结果 |
2.6 虚劳病各证型用药频次及组方规律结果 |
2.7 髓劳病各证型用药频次及组方规律结果 |
3 讨论 |
3.1 常用药味分析 |
3.2 总体用药讨论 |
第二章 2015年版《中国药典》补血、清热、止血作用中成药组方用药分析 |
1 资料和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药味名称处理 |
1.3 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补血、清热、止血作用中成药的统计与类别 |
2.2 补血、清热、止血作用中成药药味频次 |
2.3 补血、清热、止血作用中成药关联规则 |
3 讨论 |
第三章 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文献检索策略 |
1.4 资料提取 |
1.5 文献质量评价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筛选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3 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
2.4 中医药治疗AA总有效率Meta分析结果 |
2.5 中医药改善AA患者不良反应Meta分析结果 |
3 讨论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论文发表情况 |
(3)梅花针叩刺联合白驳1号方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一)西医诊断标准 |
(二)白癜风分型标准 |
(三)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三、病例选取 |
(一)纳入标准 |
(二)排除标准 |
(三)终止、剔除标准 |
四、治疗 |
(一)药物和仪器 |
(二)治疗方法 |
(三)注意事项 |
五、观察指标 |
(一)疗效观察 |
(二)不良反应观察 |
(三)疗效判定标准 |
六、统计学处理 |
七、研究结果 |
(一)疗效比较 |
(二)不良反应统计 |
讨论 |
一、白癜风的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
(一)西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
(二)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
二、白癜风中医辨证分型 |
三、白驳1号方方药分析 |
(一)立方依据 |
(二)中药组方分析 |
(三)现代药理分析 |
四、梅花针叩刺治疗 |
(一)梅花针叩刺治疗白癜风概况 |
(二)梅花针叩刺的作用机制 |
五、研究结果分析 |
(一)病例情况分析 |
(二)疗效分析 |
(三)安全性分析 |
六、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白癜风内外联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4)4种木犀科植物次生木质部导管比较研究——小叶女贞、女贞、迎春、桂花(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导管分子的形态 |
2.2 导管分子长度、直径及长宽比 |
2.3 导管分子尾端长度和端壁倾斜角 |
3 讨论 |
3.1 导管分子长度和直径的演化趋势 |
3.2 导管分子尾部特征的演化趋势 |
3.3 导管分子端壁倾斜角的演化趋势 |
3.4 导管分子纹孔排列方式的演化趋势 |
3.5 导管分子结构对生境的适应 |
4 结论 |
(5)二至丸防治肿瘤的免疫学视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二至丸防治肿瘤的事实依据 |
二至丸防治肿瘤的免疫学视角证据 |
(7)十大功劳和女贞子对肺气虚证小鼠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附件 |
目录 |
摘要 |
符号及缩略语 |
文献综述 |
1 肺气虚证研究进展 |
1.1 肺气虚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研究进展 |
1.2 肺气虚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存在的问题 |
1.3 肺气虚证动物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 |
2 中药女贞子、十大功劳等对动物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 |
2.1 女贞子对动物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
2.2 十大功劳对动物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
引言 |
试验一 肺气虚证小鼠造模方法的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1.1.4 主要器材及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1.2.1 小鼠分组及模型的复制 |
1.2.2 指标检测 |
1.2.2.1 不同造模方法对体征的影响 |
1.2.2.2 不同造模方法对体重的影响 |
1.2.2.3 不同造模方法对肺脏剖检变化的影响 |
1.2.2.4 不同造模方法对器官指数的影响 |
1.2.2.5 不同造模方法对肺脏病理组织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造模方法对体征的影响 |
2.2 不同造模方法对体重的影响 |
2.3 不同造模方法对肺脏剖检变化的影响 |
2.4 不同造模方法对器官指数的影响 |
2.5 不同造模方法对肺脏病理组织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试验二 肺气虚小鼠部分免疫指标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器材及仪器设备 |
1.1.4 主要溶液配制 |
1.2 造模方法 |
1.3 免疫指标的检测 |
1.3.1 免疫器官指数检测 |
1.3.2 腹腔巨噬细胞活性检测 |
1.3.3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
1.3.4 体外 B 细胞抗体分泌能力检测 |
1.3.5 血清溶血素水平测定 |
1.3.6 细胞因子检测 |
1.3.7 血清 NO 水平测定 |
1.3.8 肺匀浆 sIgA、sIgM 水平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肺气虚模型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变化 |
2.2 肺气虚模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 |
2.3 肺气虚模型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
2.4 体外 B 细胞抗体分泌能力 |
2.5 肺气虚模型小鼠血清血溶素水平 |
2.6 肺气虚模型小鼠细胞因子水平 |
2.7 肺气虚模型小鼠血清 NO 水平的变化 |
2.8 肺气虚模型小鼠肺匀浆 sIgA、sIgM 水平的变化 |
3 讨论 |
3.1 肺气虚模型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变化 |
3.2 肺气虚模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 |
3.3 肺气虚模型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
3.4 肺气虚模型小鼠细胞因子水平 |
3.5 肺气虚模型小鼠血清 NO 水平的变化 |
3.6 肺气虚模型小鼠肺匀浆 sIgA、sIgM 水平的变化 |
试验三 十大功劳和女贞子水煎液的制备及剂量的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器材及仪器设备 |
1.1.4 主要试剂配制 |
1.2 方法 |
1.2.1 药物的制备 |
1.2.1.1 十大功劳水煎液的制备 |
1.2.1.2 女贞子水煎液的制备 |
1.2.2 小鼠分组及给药 |
1.2.3 指标的检测 |
1.2.3.1 腹腔巨噬细胞活性检测 |
1.2.3.2 血清血溶素水平测定 |
2 结果 |
2.1 腹腔巨噬细胞活性检测 |
2.2 血清溶血素水平测定 |
3 讨论 |
试验四 十大功劳和女贞子对肺气虚证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器材及仪器设备 |
1.1.4 主要溶液配制 |
1.2 方法 |
1.2.1 小鼠的分组及造模 |
1.2.2 小鼠给药 |
1.2.3 免疫指标的检测 |
1.2.3.1 腹腔巨噬细胞活性检测 |
1.2.3.2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
1.2.3.3 细胞因子检测 |
1.2.3.4 血清 NO 水平测定 |
1.2.3.5 肺匀浆 sIgA、sIgM 水平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 |
2.2 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
2.3 细胞因子水平 |
2.4 血清 NO 水平 |
2.5 肺匀浆 sIgA、sIgM 水平 |
3 讨论 |
3.1 十大功劳和女贞子对肺气虚小鼠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调节作用 |
3.2 十大功劳和女贞子对肺气虚小鼠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作用 |
3.3 十大功劳和女贞子对肺气虚小鼠黏膜免疫的调节作用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8)精元康胶囊对骨髓抑制小鼠FN和LN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实验一 精元康胶囊对骨髓抑制小鼠股骨 FN 和 LN 表达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结果 |
实验二 精元康胶囊对骨髓抑制小鼠 FNmRNA 和 LNmRNA 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结果 |
理论探讨 |
1 现代医学对化疗致骨髓抑制的认识 |
2 中医对化疗致骨髓抑制的认识 |
3 精元康胶囊组方分析 |
结论 |
致谢 |
文献参考 |
附录 1 FN、LN 免疫组化图组 |
附录 2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3 在校期间论文论着及科研情况 |
(9)藏药绿萝花对小鼠免疫功能及体外抗肿瘤细胞生长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中草药免疫调节研究概况 |
1.1.1 中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促进作用 |
1.1.2 中药的免疫抑制作用 |
1.1.3 中药免疫双向调节作用 |
1.2 中药抗肿瘤作用机理研究概况 |
1.2.1 中药抗肿瘤的免疫作用 |
1.2.2 中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分化 |
1.2.3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
1.2.4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
第2章 引言 |
2.1 藏药绿萝花的研究概况 |
2.2 本研究的目的及思路 |
第3章 藏药绿萝花水提物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
3.1 材料 |
3.1.1 试验动物 |
3.1.2 药材 |
3.1.3 试剂 |
3.1.4 主要仪器 |
3.2 方法 |
3.2.1 绿萝花水提干膏口服液的制备 |
3.2.2 试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
3.2.3 实验样品的制备 |
3.2.4 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
3.2.5 血清抗体滴度测定 |
3.2.6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测定 |
3.2.7 统计学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各组检测指标原始数据 |
3.3.2 绿萝花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
3.3.3 绿萝花对小鼠血清抗体滴度的影响 |
3.4 讨论与结论 |
3.4.1 绿萝花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水平的影响 |
3.4.2 绿萝花对小鼠体液免疫水平的影响 |
3.4.3 绿萝花对小鼠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 |
3.4.4 结论 |
第4章 藏药绿萝花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初步研究 |
4.1 材料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实验试剂 |
4.1.4 试剂配制 |
4.2 方法 |
4.2.1 细胞培养 |
4.2.2 MTT 实验方法 |
4.2.3 生长曲线测定 |
4.2.4 细胞形态观察 |
4.2.5 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 |
4.2.6 细胞凋亡检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绿萝花提取物对 5 种肿瘤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 |
4.3.2 绿萝花提取物对人胃癌细胞 SGC7901 生长的影响 |
4.3.3 绿萝花提取物对人胃癌细胞 SGC7901 形态结构的影响 |
4.3.4 绿萝花提取物对人胃癌细胞 SGC7901 克隆形成的影响 |
4.3.5 绿萝花提取物对人胃癌细胞 SGC7901 细胞凋亡的影响 |
4.4 讨论与结论 |
4.4.1 抗肿瘤细胞研究方法 |
4.4.2 绿萝花对体外肿瘤细胞生长试验 |
4.4.3 结论 |
第5章 结论、存在的问题、后续研究 |
5.1 结论及创新点 |
5.2 存在的问题及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缩略词表 |
附录 2 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小叶女贞果实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3 女贞子化学成分概论 |
1.3.1 三萜类化合物 |
1.3.2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 |
1.3.3 苯乙醇苷类化合物 |
1.3.4 黄酮类化合物 |
1.3.5 单萜类化合物 |
1.3.6 其他成分 |
1.4 生物活性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溶剂与填料 |
2.2 实验常用显色剂 |
2.3 实验仪器 |
2.4 分离与结构解析的一般方法 |
2.5 ABTS 法与 DPPH 法的原理 |
2.5.1 ABTS 法原理 |
2.5.2 DPPH 法原理 |
第3章 小叶女贞果实化学成分的鉴定 |
3.1 引言 |
3.2 小叶女贞果实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
3.3 化学成分核磁数据解析及其他鉴定方法 |
第4章 小叶女贞果实化学成分的提取和分离 |
4.1 引言 |
4.2 小叶女贞果实总浸膏的提取 |
4.3 干燥的小叶女贞果实分离的具体过程 |
4.3.1 石油醚段物质的分离 |
4.3.2 乙酸乙酯段物质的分离 |
4.3.3 丙酮段物质的分离 |
4.3.4 甲醇段物质的分离 |
4.4 小叶女贞果实挥发油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
4.4.1 仪器和材料 |
4.4.2 实验步骤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活性测试 |
5.1 ABTS 法自由基清除抗氧化实验 |
5.2 DPPH 法自由基清除抗氧化实验 |
5.3 MTT 法抗癌活性测试 |
5.4 结果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附图 |
四、小叶女贞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和IL-2产生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绿原酸介导JAK-STAT1和NF-κB通路促进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向M1表型极化[D]. 王璐.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
- [2]再生障碍性贫血用药特点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D]. 陈蕊.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3]梅花针叩刺联合白驳1号方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D]. 姜晓娜.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4]4种木犀科植物次生木质部导管比较研究——小叶女贞、女贞、迎春、桂花[J]. 胡蓉,左红梅.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5(12)
- [5]二至丸防治肿瘤的免疫学视角分析[J]. 周步高,刘端勇,左铮云.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05)
- [6]女贞子提取物对蛋鸡血液理化指标和脾脏组织结构的影响[A]. 于杜鹃,毛薇,马超凡,王亚茹,王占彬.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生态学分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4
- [7]十大功劳和女贞子对肺气虚证小鼠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试验研究[D]. 杜祥月. 河南农业大学, 2014(03)
- [8]精元康胶囊对骨髓抑制小鼠FN和LN的影响[D]. 贾春红. 河南中医学院, 2014(01)
- [9]藏药绿萝花对小鼠免疫功能及体外抗肿瘤细胞生长的初步研究[D]. 杨荣. 西南民族大学, 2014(01)
- [10]小叶女贞果实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D]. 宋志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