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第一颗空投原子弹爆炸始末(论文文献综述)
陈娇[1](2021)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毛泽东战备思想研究 ——以三线建设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王娜[2](2020)在《肯尼迪政府对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肯尼迪政府对华政策既对整个6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产生深远影响,又奠定了6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的总基调,所以研究肯尼迪政府对华政策可以了解整个60年代的美国对华政策。中美关系从50年代的对峙走向70年代的缓和并非一蹴而就,通过研究肯尼迪政府对华政策可以知晓中美关系从对峙走向缓和的原因。肯尼迪执政期间,美国面临新的国际形势: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第三世界的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新的国际形势要求肯尼迪政府适当调整对华政策,这为肯尼迪政府对华政策的变动提供了有利条件。肯尼迪政府对华政策具体表现为:通过“重要问题”案继续坚决阻止中国恢复联合国代表权、组织签订《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以阻止中国发展核武器、尝试与中国接触共同反对蒋介石发起第三次台海危机、为中国粮食短缺危机提供援助。论及肯尼迪政府对华政策在具体问题上的表现有所不同,从而体现出僵硬的遏制政策与适当的灵活政策并存的特点。在上述问题上,肯尼迪政府采取何种对华政策取决于美国的国家利益,当符合美国国家利益时,肯尼迪政府采取灵活的对华政策;当违背了美国的国家利益时,肯尼迪政府采取僵硬的遏制政策。然而,在冷战的国际大背景下,肯尼迪政府对华遏制政策的总基调不会改变。在美国国内政治因素和中国国内政治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因为不具备彻底改变对华政策的条件,所以肯尼迪政府不会在根本上改变对华政策。即便如此,肯尼迪政府的对华政策仍为70年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起到关键性的过渡作用,亦体现了研究肯尼迪政府对华政策的重要性。
查宇睿[3](2019)在《苏越同盟视角下苏联对于中越边境战争的应对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同盟”,在学术界对于它的定义是多样的,同盟协定和那些松散的合作协定不同,它的签订代表着两个及以上主权国家所共同制定的关于彼此之间互相进行军事援助的承诺,主权国家间一旦签订包含这类性质承诺的军事协定,国家便正式承诺和他国一起与共同的敌人战斗。这说明,在同盟的一方遭受来自同盟外的攻击时,同盟的另一方需出动军队与遭受攻击的同盟方一起,对发动攻击的外部势力进行反击。然而,对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越边境战争中的苏越同盟却并非如此。1975年出于扩大苏联影响力及实现对抗美国的战略意图,在越南顺利解放其南方后,苏联和东欧国家与越南的关系越走越近。1978年11月苏越两国签订了为期25年的“友好合作条约”,苏越同盟关系由此确立。然而,在1979年,苏联虽然在自卫反击战期间出于对亚太地区的战略考虑,也为了保证其在东南亚的地位,增加了对于越南经济和军事方面的援助,并推动其社会主义阵营内的东欧国家给越援助。虽然苏联在中越边境战争中对越南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其对于同盟义务的履行明显不太充分。在当时中苏关系颇为紧张的背景下,苏联的行为显得有些反常。本文基于对中越边境战争过程中苏联介入行为的分析,立足当时的国际局势从中、美、苏、越以及东盟的角度,探索苏联未能全面介入中越边境战争的原因。认为苏联未能更深入地介入中越边境战争,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中国的核威慑能力以及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主要因素,苏联与越南的不对称同盟关系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此外苏联的内部困难也影响了其在中越边境战争中对越南的支持程度。
王莉[4](2017)在《“两弹一星”工程实施的方法论原则及其启示》文中提出“两弹一星”工程是我国上世纪在资源、技术、人员等都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进行大科学工程研究的成功案例,对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为我国“大科学”的科学发展模式提供了重要的示范作用。不仅对当时我国科技水平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提高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我国科学技术今后的发展积累了十分丰富和宝贵的经验,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随着对相关文件的解密,探索关于“两弹一星”工程的文章目前有很多,但大部分都是从组织管理学、资源配置、工程精神和回忆报道的角度进行探讨研究。为了结合现代大科学的发展特点,深入理解“两弹一星”工程在方法论方面所蕴含的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启示,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两弹一星”工程的方法论原则及其意蕴,以期有所创新。本文从“两弹一星”工程的实施过程入手,系统梳理和介绍了工程的时代背景、决策过程、实施过程的基本概况。着重对“两弹一星”工程的方法论原则的概括,从其所包含的:集中全国的物质力量进行科学研究、自上而下的人员调配模式、重点突破、自主创新四个方面为切入点,对其方法论原则进行逐项的论述。深入挖掘“两弹一星”工程的方法论所包含的意蕴,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十六字方针,引导对我国现阶段科研工作中的资源配置、人才分布及培养,以及重点学科领域的规划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反思科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明其研究实施方法对现阶段我国科研工作的指导意义,同时结合我国现阶段科技发展实际状况,指导我国科技不断自主创新发展。
刘建[5](2017)在《俄罗斯核能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战略竞争力。作为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选项,核能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将会在当前和可预见未来的世界能源体系格局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俄罗斯作为世界核能大国,自1945年8月20日苏联核工业正式创建以来,历经70多年的发展,无论是在核武器研发,还是在和平利用核能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已成为世界核能发展的重要“一极”。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苏联便着手开展核物理方面的研究。1942年,苏联出台了本国历史上着名的“核计划”,而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标志着该计划的圆满完成,也成功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与核讹诈,催生了苏联的核工业。“冷战”期间,苏联核能发展的总基调是“以军为主”,即全力发展核军工,争取在美苏军备竞赛中的对美核均势和核优势。随着国际国内核能研究的逐步深入,以核电为代表的民用核能载体被广泛应用于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不仅重创了苏联国内的核能发展,而且对世界核能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就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余温尚未完全消散时,1991年苏联社会主义“大厦”轰然倒塌,新独立的俄罗斯核工业面临重大历史变革。在“休克疗法”的背景下,俄罗斯的核能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叶利钦时代结束后,俄罗斯进入普京时代。俄罗斯核能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为扭转俄罗斯核能发展颓势,普京在其前两个总统任期内,分别于2004年和2007年进行了两次核工业体制改革,形成了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历经近十年的发展,俄罗斯核能发展逐步走上正轨。尤其是在国际市场开发方面,俄罗斯在坚持巩固包括前苏联国家在内的传统核电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开拓包括亚太、拉美、中东及非洲新兴核电市场,取得了显着成绩,可谓“一枝独秀”。为应对当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安全和能源形势,2014年6月,俄罗斯颁布了《俄联邦“核工业综合体发展”国家纲要》。该纲要分别从国内、国际两个层面和民用、军用两个维度,勾划出俄罗斯2020年前核能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发力方向。本文首先全面梳理了苏联、俄罗斯核能发展历史脉络,研究了俄罗斯独立后的核能发展状况,并基于《俄联邦“核工业综合体发展”国家纲要》,厘清了俄罗斯核能发展战略实施的基本路径及保障措施,然后从世界核电博弈的视角,重点探究俄罗斯在核电海外开发中的竞争优势以及面临的地缘政治挑战,最后辩证分析了中俄(苏)核能合作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中俄核能合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前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关合作对策建议。核工业是战略性高科技行业,是体现大国地位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维护国家整体战略利益、推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70多年来,俄罗斯(苏联)先后通过出台一系列旨在指导核工业发展的战略规划、进行核行业体制改革、稳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步找到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核能发展之路。同时也应看到,俄罗斯的核能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历程。尤其是在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核电海外开发更是面临严峻的地缘政治挑战。另外,作为中俄经贸科技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中俄核能合作为丰富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内涵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两国关系的不断深化发展,中俄核能合作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期。不过,受“政热经冷”的大环境影响,中俄核能合作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中俄双方共同努力解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是中国核能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阶段,也是响应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时期。通过研究俄罗斯核能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误教训,可以对当前中国核工业发展规划深入实施、推进核工业体制改革、推动核电“走出去”、深化中俄核能合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谢嘉俊[6](2016)在《技术制胜视域下的美军三次“抵消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军事技术与军事战略如何更好地耦合始终是军事理论界关注的重点。美军最新提出的第三次“抵消战略”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部分原因在于历史上其提出的前两次“抵消战略”都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巩固了军事实力的优势。“抵消战略”利用军事技术优势来抵消对手或潜在对手的现有数量优势,主导军事变革的方向,将军事竞争引领向己方的优势领域,充分展现了军事技术的战略价值。美军三次施行“抵消战略”,折射出美国战略界多年存在的“技术制胜”思维惯性,其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从“技术制胜”视域下对美军三次“抵消战略”进行研究,能够拓展军事技术与军事战略的研究视野,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本文从国家安全视角研究美军三次“抵消战略”的技术、背景和目标,旨在揭示“抵消战略”背后潜藏着的当今军事战略思维中的“技术制胜”,探索今后中国进行军事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本文运用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分别在三次“抵消战略”中对其军事技术优势及军事战略目标进行剖析,总结出美军战略思维中惯有的“技术制胜”的影响与缺失,并提出相应的深入反思。通过总结美国在处理军事技术与军事战略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本文也对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希望通过制定合适的军事战略,发展面向未来的军事技术,在新军事变革的浪潮中实现弯道超车,抢占未来军事技术的制高点。
卢潇[7](2015)在《国际关系舞台上的东方蘑菇云(1949-1972年)》文中认为大体而言,人类国际关系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有更替、也有迭加的阶段:古代以自然关系为主的阶段,近代以经济关系为主的阶段和现代以技术关系为主的阶段。而技术作为人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物,表现的也是某种关系。如果说,民用技术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军事技术反映的则是人与人、集团与集团、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或者说,国际关系作为一种核心的外部要素对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国际关系影响着军事技术的科研立项,影响着军事技术的研发进度,影响着军事技术的装备规模,影响着军事技术的作战应用。本文以中国核武器项目在1972年前的研发部署为案例,结合大量权威的官方文献、学术文本、口述史、回忆录及来自美国FRUS档案库、国家安全档案馆解密的美国国务院、国家安全委员会、参谋长联席会议、国防部和中央情报局等有关单位的历史情报档案,对1949年到1972年间中国核武器项目的发展受国际关系的需求牵引的情况进行分析。全文内容分六章展开,其中第二章至第五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重点阐述了国际关系作为一种核心的外部要素对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一命题,对于深化技术社会学理论研究,进一步总结我国核武器项目的历史经验均有一定的创新意义。第二章聚焦于中国核武器项目的上马与国际政治的关系,阐述了中国为什么会在经济落后和工业基础薄弱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展核武器的原因。研究认为,核时代的出现改变了中国决策者战略视野,国际安全环境催生了中国发展核武器的政治需求,国家身份的建构强化了中国发展核武器的心理动机,而技术的国际交流增强了中国研发核武器的技术可能。第三章探讨当时的冷战形势对中国核武器研发进度的影响,分析了美国的要挟与威胁、中苏核合作的中断以及中苏关系的破裂与中国在核武器领域的反应。研究认为,在这一时期,国际关系作为一种自变量影响了中国研发核武器的进度,一方面,国际关系的类型影响了核技术向中国的转移,国家间关系的转变延缓了中国原子弹的初期研发;而另一方面,国际政治形态成为了中国核武器项目推进的动力和约束力。从核武器的反向互动力的层面来说,这一时期中国的核武器计划影响了美国和苏联对中国的政策,核武器也成为了平衡三国关系的一种工具。国际政治上的关键性决策和事件对技术发展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反作用于国际关系。第四章从这一时期中国的核武器的装备规模出发,探讨中国在当时的政治条件下选择发展“适度”、“足够”核武库的原因。本章首先从这一时期3次标志性的核试验出发来分析中国进行有限核试验原因,然后从这一时期中国核导弹力量发展的具体情况来分析中国相对均势的威慑战略,最后探讨了中国的核装备对国际形态的影响。研究认为中国核武器的生产规模、装备类型、部署方式以及他国对中国核武库的认知与判断都受到国际政治互动以及国际战略态势的影响,同样中国核武器本身也是影响国际体系的驱动力。第五章则着眼于中国核武器的作战原则也就是中国核战略问题,从历史、现实以及中国对世界和平的整体责任三方面阐述自卫防御策略的产生、应用及其影响。研究认为,中国核战略的制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民族的战略传统、对国际政治形态的认识、国家身份的定位、国家形象的追求以及对本国在世界政治体制中发挥的影响和作用的认识。中国的核战略以防御和自卫为根本特征,也使得中国成为了维护国际核和平的积极力量。当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从来不是单一的决定论。国际关系作为一种核心要素影响着军事技术的发展,而军事技术反过来也影响国际关系。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是动态发展的,也是相辅相成的。军事技术的立项、研发速度、装备规模以及作战应用都受到国际关系的影响,同时,这些军事技术也成为了影响国际政治体系变革的元素,影响了国家间的力量对比、安全态势和外交态度。正是在国际关系互动中升起的东方蘑菇云,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以一种不再沉睡的雄狮形象重新矗立在国际关系的舞台上。
王甘棠[8](2014)在《新中国核计划始末》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40年代和五六十年代,旧中国和新中国先后实施过核计划。前者流产,后者成功。不过,两者之间并无任何因果联系。而先后两次参加核计划的核科学家唯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朱光亚一人。蒋介石想造原子弹1945年,美国按照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研制出三颗原子弹。第一颗是钚弹,7月16日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沙漠试验场塔爆试验成功。第二颗是铀弹,代号"小男孩",8月6
史澎海[9](2012)在《美国心理战略委员会研究(1951-1953)》文中认为冷战肇始,杜鲁门政府积极寻求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来遏制苏联的扩张和渗透,心理战成为杜鲁门政府的一个重要战略。遏制苏联和所谓共产主义扩张和渗透、实现美国在全球的战略利益、维护美国的安全成为了杜鲁门政府心理战的基本目标。向“苏东”国家、西欧盟国、中立国和战败国民众宣传美国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和传统以及培养他们反共亲美心理倾向是杜鲁门政府心理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支持、经济与军事援助、文化与教育交流、信息宣传、隐蔽行动等手段在内的对外心理战略计划是杜鲁门政府开展对外心理战的主要方式。从二战结束到1950年,杜鲁门政府的心理战略初步形成。在这一时期,美国心理战机构经历了从式微到整合阶段。国务院、国防部、中央情报局等部门都积极参与到国家心理战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中。缺乏统一领导和协调的对外心理战表现出一种杂乱无章的特点,一些官僚部门的本位主义思想极大地影响了对外心理战计划和项目的实施和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杜鲁门政府成立了心理战略委员会来负责制定统一的心理战略计划,策划具体的对外心理战略计划,协调实施和评估这些心理战略计划。心理战略委员会从此担当起了国家对外心理战行动的中枢神经,为推动杜鲁门政府的“真理运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艾森豪威尔执政后,为了确保对外心理战行动的连续性,在对心理战略委员会进行调整的基础上保留了其建制,使其继续为“新面貌”战略下的美国对外心理战行动担当策划者和协调者的角色。但是,由于心理战略委员会始终无法解决内部个部门之间的权力纷争,加之冷战局势的发展,艾森豪威尔政府在评估的基础上撤消了心理战略委员会,成立了行动协调委员会。从此,美国对外心理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务院、国防部、中央情报局、杜鲁门图书馆等部门的档案资料为史料基础,以国内外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为参考,运用历史分析和辩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借鉴文献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探讨冷战初期美国心理战略委员会的创建、机构设置、职责权限、运作方式、功过得失以及最终被行动协调委员会取代的历史轨迹,以揭示心理战略委员会在对外心理战行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而管窥心理战服务于遏制战略的实质。全文共分为绪论、五个章节和结论。绪论介绍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冷战初期美国心理战行动与组织机构的研究现状以及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创新之处和不足。第一章论述了心理战略委员会成立的历史背景。二战后,美国民众对以宣传为主要手段的心理战日益反感,认为带有欺骗性的宣传有悖于基督教的教义,强烈要求撤消战时建立的宣传组织和机构,结果使美国心理战快速衰落。冷战爆发后,杜鲁门政府开始将心理战确定为遏制苏联共产主义的主要战略之一,国务院、国防部、中央情报局等部门积极参与到对外心理战中。但是,由于缺乏统一计划和协调,冷战初期的美国对外心理战呈现出一种杂乱无章的状态。第二章介绍了心理战略委员会创建的过程以及机构设置、职责权限、运作模式。为了解决对外心理战行动中存在的混乱现象,推动“真理运动”的全面展开,杜鲁门总统下令创建了心理战略委员会,并将其置于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领导之下以确保其权威性。心理战略委员会确立了主任领导下的部门负责制来策划、协调和评估国家对外心理战略行动,以确保这些对外心理战略行动能够有效推动美国对外政策目标的实现。第三章探讨了杜鲁门政府时期的心理战略委员会及其对外心理战略行动。心理战略委员会创建初期,在致力于整合国家心理战组织机构的同时,积极策划和协调政府各部门开展以对外心理战略计划为主要内容的心理战。第四章考察了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的心理战略委员会及其心理战行动。针对苏联新政府的和平攻势,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了“新面貌”战略,强调了心理战在实现以和平手段“演变“苏东”国家中的重要作用。为了确保对外心理战的连续性,艾森豪威尔政府在保留心理战略委员会的同时,对其进行了改革,同时加强了对其领导。但是,随着冷战局势的变化,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外心理战政策、实施手段、心理战组织机构等进行了必要的调整,撤消了心理战略委员会,代之以行动协调委员会,从此,美国心理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第五章评价了心理战略委员会的成就与缺失,分析了存在缺失的主要原因。心理战略委员会从创建之日起,就扮演了美国对外心理战的总指挥的角色,构建了美国对外心理战体系,建立了美国对外心理战武器库,从而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寻求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来赢得冷战的胜利。心理战略委员会尝试通过心理战略计划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信息等因素整合在一起来开展有助于国家对外政策目标实现的心理战行动,这是对心理战的一种发展,也是对冷战斗争手段的一种创新。但是,由于心理战略委员会理解国家心理战政策方面出现的偏差,杜鲁门政府在制定心理战政策方面的失误以及美国官僚体制固有的弊端,使得心理战略委员会的运作始终不够顺畅,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能,最终被艾森豪威尔政府撤消。结论总结了全文,得出了如下的结论:首先,心理战略委员会是美国第一个心理战专门组织机构;其次,心理战略委员会扮演了美国对外心理战总策划者的角色;第三,心理战略委员会策划的心理战略计划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明显的效果;最后,心理战略委员会被行动协调委员会取代是其自身缺失及冷战局势发展的需要。心理战略委员会虽只存在了两年多时间,但其制定的国家心理战计划以及策划和协调实施的一系列心理战计划和项目在遏制所谓的共产主义扩张和渗透、增强西方世界和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对美国的向心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其和[10](2012)在《大科学时代科技主体责任伦理研究》文中指出技术的发展历史和人类本身息息相关,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浩瀚长河中,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但早期的科学,则更多是来自于人们的思辨猜测和哲学分析,只是到了近代,科学与技术,才由古代的分离状态,渐渐融合、统一。而到了大科学时代,科学、技术进一步融合、统一,呈现出一体化、整体化和系统化的趋势。在大科学时代,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提高着人类的实践能力;但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对自然环境、人类社会以及人自身产生的负面影响所导致的责任伦理问题引起广泛的关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把科技主体的责任伦理问题放在研究的首位,使它能在现实的社会实践维度中发挥出价值导向作用。基于此考虑,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历史、逻辑、系统、价值分析等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梳理了责任及责任伦理思想的产生、发展和勃兴的过程,证实责任和科技伦理的结合是大科学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接着,以人的存在为基点,分析了大科学时代科技主体结构层次及科技主体责任伦理对象结构,提出科技主体责任伦理的相关理论及其调节系统,最后在实践层面进行了探索,试图分析了科技主体责任伦理的现实之维以及实现路径。从论文整体结构上看,可分为导论与正文两大部分。《导论》部分首先简略梳理了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脉理,分析了大科学产生的源头,界定了大科学与小科学的含义、特点;其次,理清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指出大科学时代科技伦理的焦点与实质科技主体责任伦理,最后阐释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意义、思路、方法与主要创新点。正文部分又分为五章。第一章《责任及责任伦理》部分首先梳理了责任的词源和理论的界定以及传统意义上的责任概念,并对责任的根据、原则、类型进行了概括总结;其次,对责任伦理的概念作了界定,并回顾了中西传统思想中的责任伦理;再次以当代西方思想中的责任伦理的发展和勃兴为理路,证实科技主体责任伦理不仅是科技发展的现实需要,更加是科技伦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具有深远的社会价值。第二章《科技主体责任伦理的理论建构》部分首先以现实人的存在为基点,分析了大科学时代科技主体结构层次及科技主体责任伦理对象结构;其次,提出科技主体的责任伦理需要构建好价值、组织、法律等三方面基础;再次,指出构建科技主体责任伦理必须坚持人本原则、生态原则、公平原则及功利原则,并简要论述了科技主体责任伦理构建的精神、导向、调节、激励等四个方面的功能。第三章《科技主体责任伦理的调节系统》部分首先分析了科学技术活动的三种调节类型,指出,伦理调节是对市场调节、政府调节的必要补充,目的在于对科学技术活动的伦理取向进行有效的诱导,调整或化解科学技术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其次,分析了科技主体责任伦理系统的地位和作用;最后,指出科技主体的责任伦理不仅需要发挥科技工作者作用,更加需要国家政府的引导作用以及科技共同体与企业的推动作用。第四章《科技主体责任伦理的现实之维》部分首先分析了大科学时代科技创新内涵、特征及其伦理意蕴,指出大科学时代科技主体责任伦理与科技创新是一对共构关系的矛盾;其次,梳理了大科学时代责任伦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了责任伦理对可持续发展的启示以及可持续发展对责任伦理构建的促进作用;最后,分析了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和科技主体责任伦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作为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重要理念——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共同建构了大科学时代的科技主体责任伦理的现实之维。科技创新是手段,可持续发展是目的,科技主体责任伦理则作为一种调节方式贯穿始末,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科技主体责任伦理的实践。第五章《科技主体责任伦理的实现路径》首先分析了大科学时代科技主体责任伦理的道德建设所面临的困境与误区以及其实现的现实可能性;其次,讨论了大科学时代科技主体责任伦理实践总的指导原则,分析了科技政策、科技规划、科技法律、科技教育等在内的科技体制问题;最后探讨了商谈法律、监管、公开、激励和诚信等五个方面的科技主体责任伦理的实现机制。
二、我国第一颗空投原子弹爆炸始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第一颗空投原子弹爆炸始末(论文提纲范文)
(2)肯尼迪政府对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肯尼迪政府对华政策形成的背景 |
第一节 杜鲁门、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华政策的影响 |
第二节 美国面临新的国际形势与挑战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
第二章 肯尼迪政府对华具体政策分析 |
第一节 肯尼迪政府对中国恢复联合国代表权的态度 |
第二节 肯尼迪政府对中国发展核武器的措施 |
第三节 肯尼迪政府对第三次台海危机的反应 |
第四节 肯尼迪政府对中国粮食短缺危机的政策 |
第三章 肯尼迪政府转变对华政策的制约因素 |
第一节 美国国内政治的掣肘 |
第二节 中国国内政治的阻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苏越同盟视角下苏联对于中越边境战争的应对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途径 |
第一章 苏联对于中越边境战争的介入 |
第一节 中越边境战争概况 |
第二节 苏联对于越南的经济援助 |
第三节 苏联对于中国的非正面军事干预 |
一、派遣军事顾问团指挥越南军队战斗 |
二、陈兵中蒙边境,大肆炫耀武力 |
三、出动太平洋舰队进入中国海域进行威慑 |
小结 |
第二章 苏越联盟内部原因 |
第一节 苏越统治集团相互不满 |
一、苏联对越南军事上无作为表示不满 |
二、越南对苏联的控制不满 |
第二节 苏越统治集团互相争夺柬埔寨和老挝 |
第三节 苏联自身因素的影响 |
第三章 联盟外中美两国因素的影响 |
第一节 中国的核威慑 |
第二节 美国对于苏联军事行动的遏制 |
第三节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
第四章 阿富汗及东盟的影响 |
第一节 阿富汗的影响 |
第二节 东盟因素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外文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4)“两弹一星”工程实施的方法论原则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动态及水平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两弹一星”工程的实施概况 |
2.1 核弹的研制过程 |
2.1.1 原子弹、氢弹研制的决策背景及决策过程 |
2.1.2 原子弹的研制过程 |
2.1.3 氢弹的研制过程 |
2.2 导弹的研制过程 |
2.2.1 导弹的决策背景及过程 |
2.2.2 导弹的研制过程 |
2.3 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过程 |
2.3.1 人造卫星研制的决策背景和过程 |
2.3.2 人造卫星研制的过程 |
第三章 “两弹一星”工程实施的方法论原则 |
3.1 集中全国的物质力量进行“两弹一星”工程的实施 |
3.1.1 资金投入 |
3.1.2 工程设备的配置 |
3.1.3 参与工程的科研人员的生活物资的配置 |
3.2 自上而下的人员调配方式 |
3.2.1 吸收海外人才回国 |
3.2.2 针对性的设置专门的科研院校对人才进行培养 |
3.2.3 派遣有一定专业基础或研究能力的人出国留学 |
3.2.4 直接从相关单位抽调技术人员或工人进行工作 |
3.3 重点突破 |
3.3.1 分解问题,将复杂的工程细化 |
3.3.2 多方探索,从不同的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
3.3.3 集体攻关,协同合作 |
3.4 自主创新 |
3.4.1 了解国外最新学术研究信息、动态 |
3.4.2 自由讨论,技术民主 |
3.4.3 从模仿开始,大胆创新,走自主研发之路 |
第四章 “两弹一星”工程实施的方法论对现阶段我国科技发展的启示 |
4.1 在国家投入方面的的经验启示 |
4.1.1 增加科技投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
4.1.2 加强科技平台建设,优化科技资源分配 |
4.1.3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国家扶植和干预程度 |
4.1.4 拓展科技投入渠道,科研带动产业,同时进行反向回馈 |
4.2 在人才配置和培养方面的经验启示 |
4.2.1 优化人才分布格局,处理好科研和管理之间存在的问题 |
4.2.2 加强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 |
4.2.3 加强科研人员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
4.2.4 改善人才的生活条件,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 |
4.3 在科研方面的启示 |
4.3.1 脚踏实地、严谨治学,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
4.3.2 重点领域、重大专项进行团队合作,集体攻关 |
4.3.3 前沿问题和基础科学的发展带动其他学科的共同进步 |
4.4 在自主创新方面的启示 |
4.4.1 加强与国外的学术交流、合作,了解最新的学术前沿动态 |
4.4.2 创造良好自主创新环境 |
4.4.3 加强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降低对外技术依存度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俄罗斯核能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选题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四、研究的创新点、重点和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六、论文框架 |
第一章 苏联核能发展历史 |
第一节 核工业初步创建:苏联“核计划” |
一、“核计划”的确定 |
二、“核计划”的实施 |
三、“核计划”的意义 |
第二节 核工业快速发展:“军为主、民为辅” |
一、核工业体系日臻完善 |
二、大力加强核武能力建设 |
三、和平利用核能异军突起 |
第三节 核工业遭受重创: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
一、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发生及后果 |
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的原因 |
三、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产生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罗斯独立后的核能发展状况 |
第一节 俄罗斯核工业发展的“深度停滞”期 |
一、苏联解体对俄罗斯核工业产生的影响 |
二、原有的核工业管理体制重新“洗牌” |
三、俄罗斯核工业的“休克疗法” |
第二节 俄罗斯核工业发展的“转型期” |
一、政府体制改革背景下的核工业转型 |
二、国家资本主义背景下的核工业转型 |
第三节 俄罗斯核工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
一、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的管理模式 |
二、俄罗斯核能发展成效显着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罗斯2020年前核能发展战略分析 |
第一节 出台《俄联邦“核工业综合体发展”国家纲要》,确定2020年前核能发展战略 |
一、纲要出台背景 |
二、纲要基本内容 |
三、纲要战略地位 |
第二节 核能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与效能分析 |
一、加强核安全能力建设 |
二、稳步发展国内核电 |
三、加强核能技术创新 |
四、助力北极地区开发 |
五、保障“核遏制”能力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世界核电博弈中的俄罗斯 |
第一节 世界核电发展现状及前景 |
一、世界能源发展形势 |
二、世界核电发展现状 |
三、核电在世界能源中的地位、作用及发展前景 |
第二节 俄罗斯核电海外开发情况 |
一、俄罗斯核电海外开发的主要背景 |
二、俄罗斯核电海外开发主要成果 |
第三节 俄罗斯核电海外开发竞争力分析 |
一、国家层面的政策及配套支持 |
二、企业层面的海外开发体系构建 |
三、核电博弈中面临的地缘政治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俄核能合作的历史、现状及前景 |
第一节 中苏核能合作历史回顾 |
一、苏联对华核援助的历史背景 |
二、苏联对华核援助的基本情况 |
三、苏联终止对华核援助的原因及影响 |
第二节 中俄核能合作的历史与现状 |
一、中俄核能合作的时代背景 |
二、中俄核能合作概况 |
第三节 中俄核能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
一、中俄核能合作存在的问题 |
二、中俄核能合作的前景展望 |
三、中俄核能合作相关对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
(6)技术制胜视域下的美军三次“抵消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第一次“抵消战略”:核优势下的大规模报复威慑战略 |
2.1 提出背景与战略目标 |
2.1.1 经济背景:由盛转衰带来的经济危机 |
2.1.2 军事背景:连场战争后的兵力危机 |
2.1.3 战略目标:兼顾国防与经济的双重安全 |
2.2 美军当时的技术优势 |
2.2.1 核裂变武器生产技术 |
2.2.2 核聚变武器生产技术 |
2.2.3 远程投送技术 |
2.3 战略成果与影响 |
2.3.1 国家安全:成功维系军事与经济的平衡 |
2.3.2 技术发展:竞争中造就的新技术优势 |
2.3.3 社会变革:投资教育与开设新科技部门 |
小结 |
第三章 第二次“抵消战略”:信息优势最大化 |
3.1 提出背景与战略目标 |
3.1.1 经济背景:日本带来的巨大挑战 |
3.1.2 军事背景:“越战后遗症”与苏联的迅猛赶超 |
3.1.3 战略目标:利用技术优势掌握战场主动权 |
3.2 美军当时的技术优势 |
3.2.1 通信技术 |
3.2.2 隐形技术 |
3.2.3 精确制导技术 |
3.3 战略成果与影响 |
3.3.1 海湾战争:信息技术战争的压倒性胜利 |
3.3.2 优势延续:战略成果陆续登上舞台 |
3.3.3 持续红利:军民一体化带来的深远影响 |
小结 |
第四章 第三次“抵消战略”:战略前沿技术的再次运用 |
4.1 提出背景与战略目标 |
4.1.1 经济背景:金融海啸过后的满目苍夷 |
4.1.2 军事背景:全球范围内的安全挑战 |
4.1.3 战略目标:利用力量投送新方式巩固常规威胁 |
4.2 战略前沿技术优势 |
4.2.1 无人作战技术 |
4.2.2 远程空中作战技术 |
4.2.3 隐形空中作战技术 |
4.2.4 水下战技术 |
4.2.5 复杂系统工程集成技术 |
4.3 战略效果评估 |
4.3.1 利用技术优势联合打造全球监视与打击网络 |
4.3.2 通过投资新技术优势强制让对手的过往投资失去价值 |
4.3.3 战略目标难以实现 |
小结 |
第五章 “技术制胜”:技术崇拜带来的困境及思考 |
5.1 “技术制胜”:美军百年战争实践的思维惯性 |
5.1.1 美军“技术制胜”的内涵与外延 |
5.1.2 美军“技术制胜”的由来与发展 |
5.1.3 “抵消战略”:美军“技术制胜”的彰显 |
5.2 “技术制胜”给美国带来的困境 |
5.2.1 孕育技术霸权主义 |
5.2.2 埋下技术风险隐患 |
5.2.3 加剧全球防务危机 |
5.3 认识与反思:军事技术和军事战略的有机融合 |
5.3.1 军事技术:军事战略制定的基础 |
5.3.2 军事战略:军事技术发展与运用的指导 |
5.3.3 军事技术与军事战略两者协同创新的重要原则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国际关系舞台上的东方蘑菇云(1949-1972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理论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理论视角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技术与国际关系相关问题的研究 |
1.2.2 关于 1949-1972 年中国核武器项目的历史与社会学研究 |
1.2.3 关于 1949-1972 年中国核武器项目与国际关系的研究 |
1.3 论文研究视角、研究资料和创新点 |
1.3.1 研究视角 |
1.3.2 研究资料 |
1.3.3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项目上马:大国地位的不懈追求 |
2.1 强国御敌的必然选择 |
2.1.1 国家身份建构激发强国诉求 |
2.1.2 国际政治形态拓展战略视野 |
2.1.3 国际安全环境催生政治需求 |
2.2 科技兴国的历史演进 |
2.2.1 科研实力的恢复与整合 |
2.2.2 核科学技术的发展 |
2.2.3 科学家推动核武器立项 |
2.3 苏联援助的有利时机 |
2.3.1 走向合作:中苏国家利益在核领域的展开 |
2.3.2 短暂蜜月:从和平利用到武器研发 |
2.3.3 中苏合作的初期成果 |
第三章 研发进度:外部压力的积极应对 |
3.1 中美敌对与美国的核威胁 |
3.1.1 第二次台海危机中美国对华核政策 |
3.1.2 阻止中国发展核武器的各种尝试 |
3.1.3 以核禁试为突破口瓦解中苏同盟 |
3.2 中苏关系的转变与中国原子弹的初期研发 |
3.2.1 596事件——中苏核合作开始破裂 |
3.2.2 苏联毁约的背后 |
3.2.3 中苏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
3.3 中国在核领域的反应 |
3.3.1 增强独立自主研发的决心 |
3.3.2 加快研发速度回应核威胁 |
3.3.3 调整装备类型应对多方挑战 |
第四章 装备规模:适度足够的威慑原则 |
4.1 冲破阻碍的有限核试验 |
4.1.1 第一颗原子弹试验 |
4.1.2 第一颗氢弹试验 |
4.1.3 第一次两弹结合的试验 |
4.2 规模适度的装备部署 |
4.2.1 东风2号中近程弹道导弹的数量评估差距 |
4.2.2 东风4号弹道导弹的推迟部署 |
4.2.3 东风5号洲际弹道导弹(CSS-X-4)发展的“延迟” |
4.3 中国核武库对国际形势的影响 |
4.3.1 化解中苏边界冲突背后的核武器因素 |
4.3.2 打破中美关系僵局背后的核武器因素 |
4.3.3 核武器及中国与其它国家与地区的关系 |
第五章 作战原则:自卫防御的战略方针 |
5.1 防御战略的民族传统 |
5.1.1 灵活防御的军事传统 |
5.1.2 反核威压军事战略 |
5.1.3 追求防御效益最大化 |
5.2 不首先使用的核政策 |
5.2.1 谋求最低限度核安全 |
5.2.2 核武器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力量 |
5.2.3 自卫防御的有效性 |
5.3 中国核战略的国际影响 |
5.3.1 美苏核战略与国际核安全规范的退化 |
5.3.2 中国核战略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 |
5.3.3 核武器仍是核心的国防力量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校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中国的核武器项目:情报收集和分析中的问题,1964-1972 |
附录B 1949-1972 年中国核武器项目大事记 |
(8)新中国核计划始末(论文提纲范文)
蒋介石想造原子弹 |
美国“送来”《史密斯报告》 |
赴美考察研习吃了闭门羹 |
成立原子能研究委员会 |
筹建核物理实验室 |
周恩来播下种子 |
毛泽东先当小学生 |
中苏核合作的破裂 |
研制第一颗原子弹 |
研制第一颗氢弹 |
研制第一艘核潜艇 |
(9)美国心理战略委员会研究(1951-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心理战略委员会成立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心理战在美国的发端与界定 |
一、心理战在美国的发端 |
二、美国国内对心理战的界定 |
第二节 冷战的爆发与美国心理战略的形成 |
一、二战后心理战在美国的式微 |
二、冷战爆发与杜鲁门政府心理战政策的制定 |
三、心理战组织机构整合及其存在的纷争 |
小结 |
第二章 心理战略委员会的创建 |
第一节 心理战略委员会的创建 |
一、“真理运动”与心理战领导权问题 |
二、心理战略委员会的创建 |
第二节 心理战略委员会的机构设置、职责权限及运作模式 |
一、心理战略委员会的机构设置 |
二、心理战略委员会的职责权限 |
三、心理战略委员会的运作模式 |
小结 |
第三章 杜鲁门政府时期的心理战略委员会 |
第一节 心理战略委员会的早期活动 |
一、心理战略委员会的全面启动 |
二、心理战略委员会的早期活动 |
三、格雷的心理战理念与心理战略委员会内部矛盾的显露 |
第二节 心理战略委员会对外心理战行动的全面展开 |
一、策划制定并协调实施对“苏东”国家的心理战计划 |
二、策划制定并协调实施对德国和法国的心理战略计划 |
三、策划制定对日本的心理战略计划 |
四、开展意识形态战与学说宣传战研究 |
五、策划制定对中东的心理战略计划 |
六、策划对泰国的心理战略计划 |
第三节 杜鲁门政府后期的心理战略委员会 |
一、为提升美国在全球的信誉而努力 |
二、共和党赢得大选后的心理战略委员会 |
小结 |
第四章 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的心理战略委员会 |
第一节 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 |
一、苏联发动“和平攻势” |
二、艾森豪威尔政府“新面貌”战略的出台 |
第二节 心理战略委员会的对外心理战略行动 |
一、协调实施对中东的心理战略计划 |
二、策划制定并协调实施对泰国的心理战略计划 |
三、评估对意大利的心理战略行动 |
四、策划制定对西欧的心理战略计划 |
五、策划制定并协调实施支持东正教会的计划 |
六、策划制定并协调实施对苏联卫星国的心理战计划 |
七、协调对“罗森堡事件”的心理战行动 |
第三节 艾森豪威尔政府心理战略的调整 |
一、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心理战略委员会的沿用与调整 |
二、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国家对外心理战行动的评估 |
三、心理战略委员会的撤消与行动协调委员会的建立 |
小结 |
第五章 对心理战略委员会的评价 |
第一节 心理战略委员会的主要成就 |
一、在与苏联争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二、扮演了美国对外心理战略行动的中枢神经 |
三、构建了庞大的对外心理战体系 |
四、建立了美国对外心理战武库 |
第二节 心理战略委员会的缺失及原因 |
一、心理战略委员会的缺失 |
二、心理战略委员会存在缺失的原因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大科学时代科技主体责任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大科学的发展与特点 |
(二) 大科学时代的科学与技术 |
(三) 大科学时代科技伦理的焦点和实质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责任及责任伦理 |
一、责任概说 |
(一) 责任概念界定 |
(二) 传统意义上的责任概念 |
(三) 责任的根据、原则、类型 |
二、责任伦理概说 |
(一) 责任伦理概念的界定 |
(二) 责任伦理的流变 |
三、责任伦理与大科学时代的科技主体 |
(一) 当代西方思想中的责任伦理 |
(二) 大科学时代责任伦理的特征 |
(三) 大科学时代责任伦理的社会价值 |
第二章 科技主体责任伦理的理论建构 |
一、科技主体的结构层次 |
(一) 近代科技主体的结构层次 |
(二) 大科学时代科技主体的结构层次 |
二、大科学时代科技主体责任伦理构建的基础 |
(一) 思想——价值基础 |
(二) 人才——组织基础 |
(三) 政治——法律基础 |
三、大科学时代科技主体责任伦理构建的原则与功能 |
(一) 大科学时代科技主体责任伦理构建的原则 |
(二) 大科学时代科技主体责任伦理的功能 |
第三章 科技主体责任伦理的调节系统 |
一、科技活动中的调节类型 |
(一) 市场调节 |
(二) 政府调节 |
(三) 伦理调节 |
二、科技主体责任伦理系统 |
(一) 地位和作用 |
(二) 内容与结构 |
三、科技主体活动的责任伦理调节 |
(一) 国家政府的引导作用 |
(二) 科学共同体与企业推动作用 |
第四章 科技主体责任伦理的现实之维 |
一、科技创新与责任伦理 |
(一) 内涵、特性及其伦理意蕴 |
(二) 科技创新与责任伦理的统一 |
二、可持续发展与责任伦理 |
(一) 可持续发展 |
(二) 可持续发展和责任伦理 |
三、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和科技主体责任伦理 |
(一) 科技创新是动力 |
(二) 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
(三) 科技主体责任伦理是调节方式 |
第五章 科技主体责任伦理的实现路径 |
一、加强科技主体责任伦理的道德建设 |
(一) 科技主体责任伦理道德建设所面临的困境 |
(二) 科技主体责任伦理道德建设的现实可能性 |
二、加强科技体制建设 |
(一) 指导原则 |
(二) 科技政策 |
(三) 科技规划 |
(四) 科技法律 |
(五) 科技教育 |
三、完善相关社会机制 |
(一) 商谈法律机制 |
(二) 监督机制 |
(三) 公开机制 |
(四) 激励机制 |
(五) 诚信机制 |
(六) 完善相关社会机制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一、学术着作 |
二、论文 |
三、学位论文 |
四、数据库 |
五、政府文件 |
后记 |
四、我国第一颗空投原子弹爆炸始末(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毛泽东战备思想研究 ——以三线建设为例[D]. 陈娇. 南昌大学, 2021
- [2]肯尼迪政府对华政策研究[D]. 王娜.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苏越同盟视角下苏联对于中越边境战争的应对政策研究[D]. 查宇睿.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3)
- [4]“两弹一星”工程实施的方法论原则及其启示[D]. 王莉. 江西农业大学, 2017(03)
- [5]俄罗斯核能发展战略研究[D]. 刘建.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6]技术制胜视域下的美军三次“抵消战略”研究[D]. 谢嘉俊.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6(02)
- [7]国际关系舞台上的东方蘑菇云(1949-1972年)[D]. 卢潇.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5(11)
- [8]新中国核计划始末[J]. 王甘棠. 百年潮, 2014(12)
- [9]美国心理战略委员会研究(1951-1953)[D]. 史澎海.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0)
- [10]大科学时代科技主体责任伦理研究[D]. 王其和. 南京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