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ffects of allelochemicals on activity of nitrate reductase(论文文献综述)
张树衡[1](2021)在《两种修复剂混配对再植花椒生长、生理及土壤酚酸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是芸香科(Rutaceae)花椒属(Zanthoxylum)的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具有收益早、用途广、价值高及适应性强等特点,是我国一些地区的主要经济树种、抗旱树种及水土保持树种。近年来,由于农林产业集约化和商业化的快速发展,使得花椒单一化种植的现象日趋广泛,导致土壤养分失衡、植物抗逆性下降、土壤化感自毒物质大量积累,也使土传病害严重发生,同时造成花椒产量、质量下降和成活率低等一系列连作问题,严重地制约了花椒产业的发展。因此,如何有效缓解连作障碍已成为花椒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研究以不同体积配比的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为修复剂,设置8个处理:T0(无施肥对照组)、T1(微生物菌肥)、T2(生物有机肥)、T3(V微生物菌肥∶V生物有机肥=1∶2)、T4(V微生物菌肥∶V生物有机肥=1∶4)、T5(V微生物菌肥∶V生物有机肥=1∶1)、T6(V微生物菌肥∶V生物有机肥=2∶1)、T7(V微生物菌肥∶V生物有机肥=4∶1),模拟田间连作,探究其对再植花椒幼苗生长、生理及土壤酚酸类物质的影响,以揭示二者混施对再植花椒的促生机制,旨在为花椒老椒园的施肥管理及缓解连作障碍提供参考借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两种修复剂处理后,再植花椒幼苗的株高、茎粗、生物量较对照T0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混施处理下T4、T5的茎粗、株高分别较对照增加最为显着,生物量则以T6处理增加最为明显,表明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混施时较高比例的微生物菌肥更能促进花椒伸长生长及生物量的累积。(2)两种修复剂混施处理后,再植花椒幼苗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潜在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 P)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较对照T0增加明显,胞间CO2浓度(Ci)、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降低显着,以T6处理下的植株生长及光合作用促进效果最为显着,有效提高了光合系统PSⅡ的光能利用率,幼苗生产力大大提高,加速了无机物的转换和有机物积累。(3)两种修复剂混施处理后,再植花椒幼苗体内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气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硝酸还原酶活性(NR)较对照T0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也有所提高;丙二醛(MDA)含量显着降低;叶绿素a、b含量及叶绿素总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总体看,T6处理下的植株代谢能力强,对肥料吸收效果好。(4)两种修复剂混施可有效降低没食子酸、咖啡酸和对羟基苯甲酸的含量,阿魏酸含量则呈上升趋势,但四种酚酸的总含量较对照T0呈不同程度地降低,以T4降低最为明显,且混施的作用效果明显高于单肥,显着降低了根际土壤中的化感物质。其中,阿魏酸和咖啡酸在土壤中的基数较大,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没食子酸和对羟基苯甲酸在土壤中相对稳定。(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咖啡酸的含量会影响花椒幼苗地下部分生物量的累积,不利于幼苗根部发育;没食子酸的含量对花椒幼苗叶片的SOD、CAT、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影响较大,可显着抑制其活性,其中,对叶绿素b的含量抑制最为显着。同时,咖啡酸对幼苗叶片的POD活性和叶绿素b的含量也有同样的影响。(6)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花椒幼苗的促生效果依次表现为:T6>T7>T5>T4>T2>T3>T1>T0。可见,微生物菌肥和生物有机肥混配对花椒再植障碍修复效果高于单施,两者交互性较好。其中,二者体积比为2∶1对再植花椒幼苗的正面效果最佳。二者通过降低土壤酚酸的含量,提高了土壤肥力水平,以促进幼苗生理代谢,提高幼苗生产力,从而缓解花椒再植问题。
周界[2](2021)在《田间混施竹炭与EM菌液对穿心莲连作障碍缓解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穿心莲药材为爵床科Acanthaceae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的干燥地上部分,为多种中药复方和中成药的原料药材,近年来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但连作障碍问题对穿心莲药材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为揭示穿心莲连作障碍成因及连作障碍缓解调控技术的应用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16S r 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对连作组(连作5年穿心莲的根际土壤)和对照组(连作5年穿心莲周边相同土质的未耕作自然土壤)样品进行测序分析,比较2组土壤细菌的丰富度、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研究穿心莲连作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种群结构的影响;采用穿心莲2年连作地进行田间试验,设置连作处理(不施用竹炭和EM菌)、单施竹炭、单施EM菌及混施竹炭与EM菌四个处理组,研究连作条件下混施竹炭和EM菌对穿心莲根际土壤微生态和土壤细菌种群结构,穿心莲农艺性状、叶片氮代谢酶活性、结实期种子质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探究田间混施竹炭和EM菌对穿心莲连作障碍的缓解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对照组相比,穿心莲5年连作后土壤细菌chao1指数和observed_species指数显着降低(P<0.05),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也均降低,但差异不显着。主坐标(PCo A)分析及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穿心莲5年连作显着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P<0.05)。在门水平上,连作组土壤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的相对丰度较对照组分别显着增加了21.97%和46.33%(P<0.05),而Patescibacteria较对照组显着减少了68.99%(P<0.05);在属水平上,连作组土壤中有益生防细菌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和Haliangium的相对丰度较对照组分别显着减少了78.40%和54.55%(P<0.05),而植物病原细菌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Caballeronia-Paraburkholderia的相对丰度较对照组显着增加了804.17%(P<0.05)。2、连作条件下竹炭、EM菌单施及两者混施处理较连作处理均显着促进了穿心莲地下部分干重、地上部分干重、根冠比、株高、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6种生长指标水平,其中竹炭与EM菌混施处理对株高和地上部干重的促进作用最明显,较连作处理分别增加了21.65%和47.03%(P<0.05)。竹炭、EM菌单施及两者混施处理在穿心莲不同生长时期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叶片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且从整体来看竹炭与EM菌混施处理较两者单施处理更有效地提高了叶片氮代谢酶活性,在穿心莲采收期氮代谢关键酶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竹炭与EM菌混施处理较连作处理分别提高了162.50%和37.94%(P<0.05)。竹炭与EM菌混施处理较两者单施处理更有效地提高了穿心莲结实期种子质量,其中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竹炭与EM菌混施处理较连作处理分别提高了4.37%、15.39%、55.37%和35.51%(P<0.05)。竹炭与EM菌混施处理则较竹炭与EM菌单施处理更有效地提高了采收期穿心莲地上部分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及两种内酯总含量,这三种指标较连作处理分别提高了73.35%、62.01%和69.75%(P<0.05)。3、竹炭与EM菌混施处理土壤p H值、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较连作处理分别提高了3.23%、67.77%和42.74%(P<0.05)。连作条件下在穿心莲采收期竹炭与EM菌混施处理对土壤细菌数量无显着性影响(P>0.05),而土壤真菌数量较连作处理减少了33.07%(P<0.05),土壤放线菌数量较连作处理增加了36.45%(P<0.05)。竹炭与EM菌混施处理总体上较竹炭与EM菌单施处理更有效地提高了土壤酶活性,在穿心莲采收期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较连作处理分别提高了12.98%、21.78%和39.60%(P<0.05)。竹炭与EM菌混施处理则较竹炭与EM菌单施处理更有效地降低了土壤复合态酚酸和水溶性酚酸的含量,这两类酚酸含量较连作处理分别降低了20.46%和77.98%(P<0.05)。4、连作条件下竹炭、EM菌单施及两者混施处理较连作处理均提高了ace指数、chao1指数、observed_otus指数和shannon指数,但没有显着性差异。在门水平上,与连作处理相比,竹炭、EM菌单施及两者混施处理均减少了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上相对丰度前20的细菌属中,与连作处理相比,单施竹炭处理增加了有益菌假节杆菌属Pseudarthrobacter的相对丰度,单施EM菌处理则增加了有益菌鞘脂菌属Sphingob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假节杆菌属的相对丰度。与连作处理相比,竹炭与EM菌混施处理虽然没有增加主要细菌门和属的相对丰度,但LEf Se分析表明,竹炭与EM菌混施处理富集了亚硝化单胞菌科Nitrosomonadaceae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等有益菌。综上所述,穿心莲连作使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水平降低,群落结构改变,打破了原有的微生态平衡,而施用竹炭和EM菌后则促进了“真菌型”土壤向“细菌型”土壤转变,提高了土壤酶活性,减少了土壤酚酸的积累,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增加了有益菌的数量,改善了土壤细菌种群结构,提高了穿心莲叶片氮代谢酶活性,提高了结实期种子质量,提高了穿心莲的产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穿心莲连作障碍。
吕剑[3](2020)在《外源硅缓解CA诱导的黄瓜自毒胁迫的生理与分子机制》文中研究指明自毒作用是设施黄瓜连作障碍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造成设施黄瓜的生长发育受阻、产量和品质下降。提高黄瓜对自毒胁迫的抵抗能力已受到广泛研究和关注。近年来,施用外源物质提高作物抗性已被大量报道。诸多研究表明,硅(Si)作为地壳中含量第二大元素,在植物抵抗逆境胁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增强作物抗自毒胁迫的机理尚未明晰。本试验以肉桂酸(CA)模拟黄瓜自毒胁迫,采用水培方式研究了中度CA胁迫下外源Si(Na Si O3·9H2O)对黄瓜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建成、碳氮代谢、As A-GSH循环、水分代谢、离子吸收以及转录组的影响,探讨了外源Si对CA胁迫下黄瓜幼苗的生理影响,并通过转录组测序初步分析了其分子机制,为克服设施黄瓜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CA(0.8 mM)胁迫能够显着抑制黄瓜幼苗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抑制株高、茎粗和叶面积的增长以及根的形态发育。1.0 m M的外源Si能够显着提高CA胁迫下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以及干鲜重,促进了幼苗根系的形态建成,显着增加了总根长、平均根系直径、总根体积、总根表面积、根尖数和分枝数,说明适宜浓度的外源Si能够缓解CA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2、外源Si显着提升了CA胁迫下叶片光合色素和淀粉含量及卡尔文循环中FBPase、FBA和TK等关键酶的活性;同时,通过Fv/Fm、Y(II)、q P和ETR的提高,增强了天线色素的捕光效率和光能转化效率,减轻了CA对光合系统的损害;显着提高了SPS、SS、AI和NI酶等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显着降低了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在黄瓜叶片和根系中的积累,维持了植株体内正常的碳代谢过程。此外,外源Si处理显着提升了CA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及根系中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 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和谷氨酸脱氢酶(GDH)的活性,增幅在20.78%~108.90%。3、外源Si显着抑制了CA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和根系中H2O2和O2·-的积累,增强了As A-GSH循环中APX、MDHAR、AAO、GR、DHAR和GST等关键酶活性(酶系统),提高了As A、GSH含量以及As A/DHA和GSH/GSSG(非酶系统),降低了DHA、GSSG的含量,增强了黄瓜植株的抗氧化能力,保持了细胞相对稳定的氧化还原环境,从而缓解了CA胁迫对黄瓜幼苗的氧化损伤。4、外源Si显着改善了黄瓜幼苗叶片的水分状况,提升了CA胁迫下黄瓜叶片相对含水量(RWC)、自由水含量(FWC)和叶水势;不同程度提高了矿质元素的吸收能力,增加了叶片和根系中大量(N、P、K)、中量(Ca、Mg)及微量元素(Fe、Mn、Zn)的积累。5、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黄瓜幼苗8h、10d的叶片和根系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黄瓜叶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差异基因数目增多,但从8h-10d CK与CA+Si间差异基因数目大幅降低,缓解作用明显。黄瓜根系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差异基因数目显着降低,且差异基因由下调为主转变为以上调为主。黄瓜叶片中共有差异表达基因6017个,根系中共有差异表达基因20195个;叶片中差异基因富集的GO项主要为“光合、光响应”、“代谢物前体和能量生成”、“跨膜转运”和“解毒”。基因富集的KEGG的项主要为“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苯丙素生物合成”、“吲哚生物碱生物合成”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根系中富集基因的GO项有“代谢过程”、“生长调节”、“跨膜转运”、“MAPK级联正调节”。基因富集的KEGG项主要为“谷胱甘肽代谢”、“过氧化物体酶”、“苯丙素生物合成”、“氨基酸代谢”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对GO项和KEGG项中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发现,外源硅可能通过调节生长素、ABC转运蛋白、过氧化物酶、氨基酸和离子转运蛋白等基因的表达来调控植株对肉桂酸自毒胁迫的抗性。
高静思[4](2019)在《白鹤芋根部水浸液对伪鱼腥藻的化感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伪鱼腥藻是水体中普遍存在的丝状蓝藻,易在南方湖库水体水华中成为优势种并释放典型嗅味物质2-甲基异莰醇(2-MIB),但目前针对其生长特性及有效控制方法尚缺乏深入研究。已有研究表明,植物化感抑藻方法效果好且环境友好,在课题组前期工作基础上,研究提出了采用白鹤芋根部水浸液(Spathiphyllum Kcochii Root Water Extract,SKRE)控制伪鱼腥藻的方法,深入探究了伪鱼腥藻的生长特性,SKRE化感作用特性及化感作用机制。依托南方梯级水库群,研究了伪鱼腥藻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伪鱼腥藻常年占据优势,4~8月尤为突出,藻细胞密度最高为4.69×107 cells/L,远超水华标准,伪鱼腥藻细胞密度沿梯级水库群水流方向逐级上升,水深方向无显着差异(p>0.05)。梯级水库群中伪鱼腥藻生物量与典型嗅味物质2-MIB的浓度显着相关(p<0.01),伪鱼腥藻可能是水库嗅味物质的重要来源,非常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其生长特性及有效控制手段。通过单因素模拟实验,研究了伪鱼腥藻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与其他藻种相比,伪鱼腥藻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更加宽泛,具有适温范围宽、耐低光照,耐磷匮乏、耐扰动的生长特性。伪鱼腥藻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具体为:水温为15~35℃,光照强度为9~216μmol/m2s,总氮浓度大于2.4 mg/L,总磷浓度大于0.04 mg/L,p H值为7~11,水体流速为0~0.10 m/s。南方调水型水库温度适宜、磷匮乏、光照垂向衰减、水力扰动大的典型环境特征有利于伪鱼腥藻成为主要优势种。通过水浸液投加量对比实验,研究了SKRE对伪鱼腥藻的化感作用特性。结果表明,SKRE能够有效控制伪鱼腥藻。达到相同抑制率所需投加量与伪鱼腥藻初始浓度有关,初始浓度越高,所需投加量越大。一次性投加比连续投加抑制效果更好。对于初始浓度分别为8.3×107、2.8×108和6.2×108 cells/L的伪鱼腥藻,达到90%以上抑制率的SKRE投加量(以白鹤芋根部干重计)分别为0.68、1.02和1.36 g/L。投加SKRE可同时降低伪鱼腥藻细胞内及水体中2-MIB的浓度,伪鱼腥藻初始浓度为2.8×108 cells/L,SKRE投加量为0.68 g/L时,2-MIB总浓度削减率达到81.5%。因此,采用SKRE能够有效控制伪鱼腥藻暴发风险。针对SKRE对伪鱼腥藻的作用机制,通过化感作用模拟实验,研究了SKRE对伪鱼腥藻光合作用和细胞膜脂的影响,采用代谢组学和蛋白组学手段,研究了SKRE对伪鱼腥藻代谢和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SKRE对伪鱼腥藻的主要作用机制为通过抑制光合色素合成和放氧复合体、ATP合成酶、NADP还原酶等关键蛋白活性降低伪鱼腥藻光合作用效率,通过抑制磷酸盐底物结合酶、透性酶及ATP结合酶活性阻碍P代谢;同时,在氮循环中,抑制四种硝酸盐跨膜转运酶、硝酸盐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使得胞内NH3-N产量下降,刺激谷氨酸脱氢酶、谷胱甘肽合成酶活性上升,细胞过氧化产物谷胱甘肽、异形胞产物谷氨酰胺含量显着增加,宏观表征着细胞膜结构的破坏、细胞死亡甚至细胞解体。对SKRE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醇类4种,酸类3种,酯类3种,醛类2种,酰胺类、醚类、唑啉各1种,具体包括(S)-哌啶-2-甲酰胺、2,6-二氨基已酸、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四氢唑啉、油酰甘油磷酸酯等。上述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南方调水型水库中伪鱼腥藻的生长预测提供依据,同时为伪鱼腥藻SKRE化感控制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隋宗明[5](2019)在《紫茎泽兰堆肥对土壤、种子萌发生长和葡萄产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对西南地区的农、林、牧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灾难。人工拔除、农药喷淋和生物防治等措施防效较差,探索防除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的方式正成为研究紫茎泽兰防治的重要内容。然而,已有的资源化利用尝试(如制作染料、杀虫剂和饲料等)多因生产成本较高或应用效果不理想而未能推广,故仍需继续探索经济、有效的资源化利用新方法。课题组将紫茎泽兰野外就地积制,利用微生物菌剂脱毒腐熟,制备得到紫茎泽兰堆肥。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易推广的优点。本研究采用室内培养试验和田间试验,验证该法制备的紫茎泽兰堆肥对土壤养分、微生物性状和三种蔬菜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及葡萄产质量的影响,以期客观评价紫茎泽兰堆肥品质和肥效,为紫茎泽兰的防除方法提供参考,同时服务于农业生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微生物菌剂野外就地腐熟的紫茎泽兰堆肥(M),除水分含量外,其他指标均符合NY525/2011国家标准,并显着优于自然堆肥。在120 d的土壤培养试验中,化肥处理(CF)降低了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对细菌数量无显着影响(第45 d);CF+M和M处理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CF处理中,培养前期的土壤碱解氮、脲酶和蔗糖酶活性高于不施肥处理(CK),培养后期二者无显着差异。在CF+M和M处理的土壤中,碱解氮变化平缓,但持续高于CK处理,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着高于CF和CK处理。2)采用发芽试验,比较不同浓度紫茎泽兰堆肥浸提液(EDE)和新鲜紫茎泽兰浸提液(EFE)对三种蔬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检测堆肥的腐熟效果。EDE提高了种子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而10.0 g·L-1 EFE处理的各蔬菜种子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着低于CK处理,不利于种子萌发。EDE能够促进幼苗生长,其中10.0 g·L-1 EDE处理的萝卜苗高、根长和生物量比CK处理分别增加了53.76%、51.49%和61.96%;三种蔬菜幼苗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根系活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低浓度EFE处理(0.100 g·L-1,1.00 g·L-1)对种子发芽无显着影响,但10.0 g·L-1 EFE处理的油菜、白菜和萝卜的发芽率比对照分别降低了13.51%、20.36%和30.37%,且幼苗叶片MDA含量较高,植株矮小、生长受到胁迫;EFE处理的化感敏感指数较高、化感作用强烈。3)田间试验表明,各处理葡萄产量之间无显着差异,但M75(25%化肥+75%紫茎泽兰堆肥)处理的葡萄果粒单果最重,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及糖酸比显着高于其它处理。同时,随堆肥用量的增加,葡萄果实VC含量升高、硝酸盐含量下降。M50(50%化肥+50%紫茎泽兰堆肥)和M75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含量相近,比单施化肥(CF)处理分别高23.2%?29.4%和17.5%?20.8%,葡萄转色期土壤可培养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显着高于或相似于CF处理。此外,施用紫茎泽兰堆肥减轻了土壤酸化程度。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随葡萄生育期不断变化,与葡萄各时期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相一致,紫茎泽兰堆肥与化肥适量配施提高了土壤酶活性。综上,采用野外就地积制、微生物菌剂腐熟法制备的紫茎泽兰堆肥,质量优、无毒性,且有利于作物提质、土壤培肥。故在紫茎泽兰泛滥的农业生产区,可以将其作为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源进行资源化利用。
王春子[6](2018)在《巨桉水溶酚类化感物质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文中提出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和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桉树人工林面积达450万hm2。桉树人工林在为人类提供林木产品、减缓大气CO2浓度等方面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带来了生物多样性下降、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降低等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化感作用备受争议。桉树人工林化感作用机制的研究对桉树人工林科学经营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往桉树化感作用主要关注对受体植物的生理作用研究,缺乏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桉树化感物质鉴定还不系统;同时以往研究多以某一年龄桉树为研究对象,这不利于全面揭示桉树化感作用机制。本研究以四川省丹棱县2年、4年、6年、8年、10年生巨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UPLC-MS鉴定巨桉人工林水溶性酚类物质(酚酸和黄酮),分析这些物质与随年龄增长的环境因子特征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外源添加酚类物质,研究其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以期为四川巨桉人工林的科学经营和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UPLC-MS在巨桉凋落物、根及根际土壤中鉴定得到17种水溶性酚类物质。其中,酚酸类物质7种:2-O-阿魏酸-羟基柠檬酸(2-O-Feruloyl hydroxycitric acid)、6-甲基水杨酸(6-Methylsalicylic acid)、没食子酸(Gallic acid)、水杨酸(Salicylic acid)、鞣花酸(Ellagic acid)、羟基苯基乳酸(Hydroxyphenyllactic acid)、4-羟基苯甲酸(4-Hydroxybenzoic acid)。10种黄酮类物质:白杨素(Chrysin)、表儿茶素(Epicatechin)、圣草苷(Eriodictin)、安哥拉素(Angoletin)、表没食子酸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苏木黄酮二甲醚(Sappanone A dimethyl ether)、大黄素(Emodin)、槲皮素(Quercetin)、Tetrangulol和二甲醚鹰嘴豆芽素(Biochanin A dimethyl ether)。多数水溶性酚类物质在凋落物和根中含量高于根际土壤。此外,多数酚类物质在根际土壤中含量不存在显着差异,但在6、8、10年生巨桉凋落物中含量较高,在2、4年生巨桉根中含量较高。(2)与弃耕土壤相比,土壤含水量在2-6年生巨桉林地内显着升高,土壤pH在4-8年生巨桉林地内显着降低;土壤养分(土壤全氮、可溶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氮、铵态氮、硝态氮及亚硝态氮)含量在2年、4年生巨桉土壤中较低,而在6-10年生巨桉土壤中显着升高,巨桉造林后土壤养分含量总体升高。与弃耕土壤相比,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在巨桉造林后显着升高,且在6年生巨桉林内达到最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在2年生巨桉土壤中显着升高,且随着林龄的增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显着降低。与弃耕土壤相比,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在不同林龄巨桉土壤中增强,土壤蔗糖酶活性在巨桉土壤中增强,而土壤脲酶、硝酸还原酶活性在2年生巨桉土壤中增强,土壤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在8-10年生巨桉土壤中显着降低。(3)土壤细菌总数在不同林龄巨桉土壤和弃耕土壤中不存在显着差异。4年生巨桉土壤细菌丰度和多样性指数显着升高,而在6-10年生巨桉土壤细菌丰度和多样性指数显着降低。2年和6年生巨桉土壤、4年生巨桉和弃耕土壤、8年和10年生巨桉土壤的细菌群落组成分别相近。各林龄巨桉土壤细菌的相对丰度在门、纲、属的分类水平上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Gemm-1、Gemmatimonadetes、Betaproteobacteria和[Pedosphaerae]为4年生巨桉土壤及弃耕土壤的主要菌群;Gammaproteobacteria、DA052、Ktedonobacteria、ABS-6为2年和6年生巨桉主要菌群;Alphaproteobacteria、Clostridia、TM1为8年和10年生巨桉土壤主要菌群。Betaproteobacteria、Gemmatimonadetes、[Pedosphaerae]和Gemm-1相对丰度与多数土壤养分及生物及生化(亚硝酸还原酶除外)特性负相关;Ktedonobacteria、ABS-6、DA052、Gamma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与土壤含水量、亚硝酸还原酶含量正相关,与土壤无机态氮含量呈负相关;而Alphaproteobacteria、TM1、Clostridia相对丰度与土壤无机态氮含量正相关,与土壤含水量、亚硝酸还原酶含量负相关。酚类化感物质含量和随林龄增长环境因子(土壤理化性质、生物及生化特性、细菌群落结构)动态变化间具有显着相关性。(4)水溶性酚类物质对土壤有机碳、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微生物呼吸速率及亚硝酸还原酶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土壤含水量、pH、全磷、可溶性有机碳、亚硝态氮、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蔗糖酶、硝酸还原酶具有一定促进作用。总体来看,酚酸类物质的化感作用普遍强于黄酮类物质;6-甲基水杨酸、没食子酸及表儿茶素对土壤理化性质、生物及生化特性化感作用较强,而羟基苯基乳酸对土壤理化性质、生物及生化特性化感作用较弱,其余酚类化感物质对土壤理化性质、生物及生化特性均存在一定化感作用但不强烈。(5)酚酸类物质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化感作用强于黄酮类物质。其中,6-甲基水杨酸和没食子酸对土壤细菌总数存在促进作用;6-甲基水杨酸C1浓度、没食子酸C4浓度、表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对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具有促进作用,而水杨酸、鞣花酸及大黄素C1浓度对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具有抑制作用。除4-羟基苯甲酸外,酚酸类物质处理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影响显着,而多数黄酮类物质(大黄素除外)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影响较小。没食子酸、水杨酸、鞣花酸对不同土壤细菌相对丰度影响较大,没食子酸对unidentifiedActinobacteria、Ktedonobacteria等相对丰度具有促进作用,对Subgroup2、unidentifiedAcidobacteria(C1浓度)和Alphaproteobacteria等相对丰度具有抑制作用;水杨酸对Betaproteobacteria(C1浓度)的相对丰度具有促进作用,对Subgroup2的相对丰度具有抑制作用;鞣花酸对unidentified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具有促进作用,对Subgroup2、unidentifiedAcidobacteria和Alphaproteobacteria等相对丰度在C1浓度处理中具有抑制作用。此外,多数酚类物质对Beta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具有一定促进作用,酚酸的促进作用强于黄酮类物质;多数酚类物质对Clostridia的相对丰度具有抑制作用。此外,Alpha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与土壤pH(没食子酸、鞣花酸、白杨素)、硝态氮含量(苏木黄酮二甲醚除外)正相关;在白杨素、苏木黄酮二甲醚处理中与蔗糖酶活性正相关,但在没食子酸、水杨酸、鞣花酸处理中与蔗糖酶活性负相关;其与Beta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负相关(大黄素除外)。Beta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与土壤pH在羟基苯基乳酸、没食子酸、白杨素、表没食子儿茶素处理中正相关,与硝态氮、铵态氮在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处理中含量负相关;Betaproteobacteria在多数酚酸(没食子酸、鞣花酸除外)、白杨素、苏木黄酮二甲醚和表儿茶素处理的土壤中相对丰度存在一定程度的升高。Clostridia的相对丰度与硝态氮(除水杨酸、白杨素处理外)、铵态氮(除羟基苯基乳酸、没食子酸、水杨酸、白杨素处理外)含量及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在4-羟基苯甲酸、6-甲基水杨酸、没食子酸、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处理中)正相关,与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在6-甲基水杨酸、鞣花酸、白杨素、大黄素、苏木黄酮二甲醚、表儿茶素处理中)、土壤含水量(在6-甲基水杨酸、没食子酸、鞣花酸、槲皮素、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处理中)负相关。综上,随着林龄增长巨桉水溶酚类化感物质含量在林内及土壤环境因子作用下显着变化;外源添加酚类化感物质显着影响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土壤理化和生物及生化特性,其中6-甲基水杨酸、没食子酸、水杨酸、鞣花酸、表儿茶素是巨桉人工林主要水溶酚类化感作用物质,为揭示巨桉人工林化感作用特征及巨桉人工林科学经营和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辉[7](2016)在《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对杨树光合作用及氮代谢的影响》文中认为连作杨树人工林地力衰退与土壤中累积的酚酸有密切的关系,氮素作为植物的生命元素,酚酸是否对杨树的氮代谢过程造成影响,而这种影响是否是引起杨树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不同浓度酚酸环境下,不同硝态氮和硝态氮配比(铵硝配比)对杨树的光合作用和氮代谢过程造成何种影响?能否通过调整铵硝配比来增强杨树抗酚酸胁迫能力?针对这些问题,先后以二代杨树人工林根际土壤中所含的5种酚酸类物质的含量值X(X=247mg·L–1对羟基苯甲酸+11mg·L–1香草醛+7mg·L–1阿魏酸+54mg·L–1苯甲酸+2mg·L–1肉桂酸)为参考,进行2014年和2015年2年的实验研究。2014年设置3种酚酸梯度(0X、0.5X、1.0X)和3种铵硝配比(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1:3、1:7、1:14)的二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0X*1:14、0.5X*1:14、1.0X*1:14、0X*1:7、0.5X*1:7、1.0X*1:7、0X*1:3、0.5X*1:3、1.0X*1:3)对欧美杨107(Populus×euramericana‘Neva’)进行蛭石盆栽。测定植株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植株根、茎、叶全氮含量和生物量,植株根、茎、叶硝酸还原酶(NR)活性、亚硝酸还原酶(Ni R)活性、谷氨酰氨合成酶(GS)活性、谷氨酸合酶(GOGAT)活性等指标。发现酚酸对杨树的光合作用过程和氮代谢过程都造成影响,因此为进一步明确酚酸对杨树氮代谢的哪一个过程造成影响,于2015年设置了6种酚酸梯度(0X、0.5X、1.0X、1.5X、2.0X、3.0X)对杨树进行沙培盆栽,并对供其生长所用的Hoagland营养液中铵态氮进行15N标记,测定植株根、茎、叶15N丰度,植株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植株根、茎、叶全氮含量和生物量,植株根、茎、叶硝酸还原酶(NR)活性、亚硝酸还原酶(Ni R)活性、谷氨酰氨合成酶(GS)活性、谷氨酸合酶(GOGAT)活性等指标。以期从机制上找出酚酸降低杨树生产力的原因和提高杨树生产力的方法。结果如下:1.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对杨树光合气体交换的影响在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交互形成的9种处理中,杨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随着光合有效辐射强度(PAR)的升高,在达到光饱和点之前都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而当达到饱和点之后,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在铵硝配比1:14的氮素水平上,0.5X和1.0X酚酸处理条件下,PN随PAR的升高有下降的变化趋势;而提高铵硝比后,即在铵硝配比1:7或1:3的氮素水平上,0.5X和1.0X酚酸处理条件下,PN随PAR的升高变化不大。光饱和点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PAR=1500μmol·m-2·s-1):杨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随酚酸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随铵硝比的升高而升高。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的交互效应对PN、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气孔限制值(Ls)、水分利用效率(WUE)有显着影响(P<0.05)。在铵硝比1:14氮素形态水平上,酚酸导致杨树PN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非气孔因素;在1:3的氮素水平上,酚酸导致杨树PN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孔因素。酚酸环境下,提高铵硝比后,杨树的PN的升高幅度大于其在无酚酸环境下。在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的交互作用下,铵硝比较高的处理PN一般较高,其中0X*1:3和0.5X*1:3的PN最高。因此在解决多代杨树人工林连作障碍问题时,建议增施铵态氮方面的肥料。2.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对杨树叶绿素荧光的影响随着酚酸浓度的升高Fm、Fv/Fm、ΦPSⅡ、qP降低,F0、NPQ升高,当提高酚酸处理中铵态氮的含量时,Fm、Fv/Fm、qP的降低幅度减少,且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的交互效应对Fm、Fv/Fm、qP有极显着的影响(P<0.01),同时,F0、ΦPSⅡ、NPQ也因处理中铵态氮含量的升高而向着有利于光化学反应的方向进行。3.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对杨树生物量的影响随着酚酸浓度的升高,杨树总生物量降低,根冠比升高;提高铵硝比后,总生物量升高,根冠比降低。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水平都影响着杨树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的分配格局,酚酸浓度越高,地下部分分配到的生物量越多,铵硝比越高地上部分分配到的生物量越多。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的交互效应对生物量和根冠比有极显着的影响(P<0.01)。酚酸环境下,提高铵硝配比后,生物量的降低幅度和根冠比的升高幅度都降低。4.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对杨树氮代谢的影响随酚酸浓度的升高,根、茎、叶全氮含量降低,随铵硝比的升高,根、茎、叶全氮含量升高。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的交互效应对根、茎、叶全氮含量产生显着影响,其中1.0X*1:3的根、茎、叶全氮含量最高,分别为0X*1:14(最低)的1.38、1.34、1.18倍。杨树是一种喜硝植物,所利用的氮90%左右是来自其所吸收的硝酸根离子,10%左右是来自其所吸收的铵根离子。杨树所吸收的总氮中,28%-36%分配到根,45%-54%左右分配到叶,17%-19%分配到茎;所吸收的铵态氮中,34%-45%分配到根,35%-50%分配到叶,15%-21%分配到茎;所吸收的硝态氮中,27%-35%分配到根,46%-55%分配到叶,16%-19%分配到茎。随着酚酸浓度的升高,分配到根的总氮、铵态氮、硝态氮百分量增加;分配到叶的总氮、铵态氮、硝态氮百分量减少;分配到茎的铵态氮百分量增加,总氮和硝态氮百分量变化不大。酚酸能同时降低杨树对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吸收总量,酚酸浓度越高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吸收总量越低。在酚酸区域0X-1.5X,铵态氮吸收总量的降低幅度最大;在酚酸区域1.0X-2.0X,硝态氮吸收总量降低幅度最大。杨树根和叶的NR、GS和GOGAT活性都随着酚酸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铵硝比的升高而升高。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的交互效应对杨树根和叶的NR、GS和GOGAT活性都产生极显着的影响(P<0.01)。酚酸环境下,提高铵硝比后,根和叶中NR、GS和GOGAT活性的升高幅度大于其在无酚酸环境下。杨树叶的NR、GS和GOGAT酶活性水平远高于根中这3种酶活性水平,因此杨树所吸收的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被同化的主要器官是叶。
伊文慧[8](2015)在《酚酸对连作杨树人工林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文中认为本研究以化感效应为切入点,以山东省宁阳县高桥林场连作杨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施肥与室内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施加15N标记的铵态氮肥后杨树人工林土壤硝化作用中氮素的迁移与转化进行定量研究,以阐明杨树人工林土壤氮素有效性的变化规律,揭示酚酸类化感物质对连作杨树人工林土壤氮素循环的中心环节——硝化作用的影响机制,以期进一步完善人工林连作障碍产生机制的理论体系。1野外定位连作杨树人工林试验林的研究结果表明:(1)杨树人工林土壤中酚酸总量呈现II代根际>I代根际>II代非根际>I代非根际。(2)在同一林地的根际土和非根际土中,根际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变化速率及硝化活性均显着大于非根际土;与氮素损失有关的羟胺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在根际与非根际土中没有显着差异,而硝酸还原酶活性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呈显着差异。(3)在不同林分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及其变化速率、土壤硝化活性的变化均表明连作人工林土壤酚酸的累积导致土壤中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的微生物活性下降,转化速率减小,导致转化量减少,杨树人工林连作对土壤硝化作用产生了抑制性。同时,在硝化过程中,连作对羟胺还原酶、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几乎没有影响,对氮损失也几乎没有影响,但是有加速氮损失的趋势。2向杨树人工林I代林非根际土添加梯度外源酚酸的室内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酚酸浓度的增加,硝态氮的累积渐近值和铵态氮的消耗渐近值逐渐减小,硝化微生物的硝化活性逐渐降低,对硝化作用产生抑制。同时随着酚酸浓度的提高,土壤中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加强,使土壤中的N素损失量增大。3通过对连作杨树人工林和梯度酚酸作用下硝化进程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酚酸一方面通过抑制硝化微生物的活性,影响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抑制硝化作用的进行;另一方面促进了与反硝化作用有关的硝酸还原酶活性,使氮素的气态损失增加,土壤中氮素“库”源含量下降,使杨树可吸收利用的氮素减少,林分生产力下降。
包妍妍[9](2013)在《西芹根物质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机理及田间化感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研究了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的蒸馏水、丙酮和乙醇浸提液在培养基条件下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及其机理;并在黄瓜第一真叶横宽5cm时,使用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的蒸馏水、丙酮和乙醇浸提液对黄瓜植株进行化感处理(灌根),研究了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机理;同时研究西芹根物质对黄瓜枯萎病菌的田间化感作用,结果如下:1.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的研究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生长具有化感抑制作用,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的菌落直径均低于各对照,并表现出极强的化感抑制效果,其中鲜根丙酮浸提液处理的菌落直径最小,化感效果最强,表现出极强的化感抑制作用。2.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黄瓜枯萎病菌经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后,其分泌的细胞壁降解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菌体中抗氧化物酶(SOD、POD和CAT)活性和镰刀菌酸含量均低于各对照,其中鲜根丙酮浸提液处理均最小,分别较丙酮对照下降43.87%、13.05、27.19%、49.85%、35.75%、42.74%、36.44%,且对于不同处理种类,丙酮浸提液处理的化感抑制效果最佳,西芹鲜根浸提液处理的化感抑制效果强于西芹根际区物处理。3.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植株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1)西芹根物质浸提液处理可以影响黄瓜叶片内氮代谢。经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可溶性蛋白、丝氨酸、精氨酸、脯氨酸、氨、硝酸还原酶含量均高于对照,与黄瓜枯萎病的发病率呈负相关,鲜根丙酮浸提液处理均最高,达到峰值时,分别较丙酮对照增加了10.58%、6.54%、3.10%、9.64%、18.30%和7.79%;甘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硝酸盐含量均低于对照,与黄瓜枯萎病的发病率呈正相关,甘氨酸、苯丙氨酸和硝酸盐含量最低处理为鲜根丙酮浸提液处理,含量最低时,分别较丙酮对照降低了3.41%、1.42%和7.52%,蛋氨酸含量最低处理为鲜根乙醇浸提液处理,含量最低时,较乙醇对照降低了21.65%。(2)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可以影响黄瓜叶片内酚类物质代谢。经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酚类物质含量和酚类物质代谢相关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各酚类物质代谢指标与黄瓜枯萎病的发病率呈负相关,其中鲜根丙酮浸提液处理均最高,达到峰值时,分别较丙酮对照升高了10.01%、7.24%、6.79%、20.45%、34.87%、15.72%。(3)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可以影响黄瓜叶片内抗氧化保护酶和细胞壁降解酶系统。经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SOD、POD、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均高于对照,且这些酶活性与黄瓜枯萎病发病率呈负相关,酶活性最高处理均为鲜根丙酮浸提液处理,酶活性达到峰值时,分别较丙酮对照提高了22.46%、31.44%、13.30%、31.50%;羧甲基纤维素酶、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均低于对照,与黄瓜枯萎病发病率呈正相关,酶活性最低处理均为鲜根丙酮浸提液处理,酶活性最低时,分别较丙酮对照降低了8.24%、6.74%。(4)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可以影响黄瓜叶片内糖含量。经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还原糖、总糖含量均高于对照,两种糖含量均同黄瓜枯萎病发病率呈负相关,其中含量最高的处理为鲜根丙酮浸提液处理,含量达到峰值时,分别较丙酮对照增加了22.86%和22.63%。(5)对于不同处理种类,丙酮浸提液处理变化最高,乙醇浸提液处理次之,蒸馏水浸提液处理变化最低;西芹鲜根浸提液处理的变化高于西芹根际区物处理。4.西芹对黄瓜枯萎病菌田间化感作用的研究(1)在无病土接种黄瓜枯萎病菌的条件下,使用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灌根、与西芹轮作、在培养土中施入西芹干根三种处理均可以显着降低黄瓜枯萎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并表现出极强的化感抑制效果,其中与西芹轮作处理的防病效果最佳,发病率为7.69%,病情指数为4.33%,化感抑制率为67.95%。(2)在黄瓜连作条件下,使用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灌根、与西芹轮作、在培养土中施入西芹干根三种处理均可以显着降低黄瓜枯萎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表现出极强的化感抑制效果,其中与西芹轮作处理的防病效果最佳,发病率为5.63%,病情指数为3.87%,化感抑制率高达71.63%。
李天伦[10](2013)在《酚酸类化感物质的土壤生物化学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物化感作用是指一种植物通过向环境释放化感物质而对另一种植物(包括微生物)所产生影响的化学生态学现象。当化感物质进入土壤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土壤酶等生物活性,进而影响到了土壤养分的循环,甚至是整个土壤生态环境。本文研究三种不同酚酸类化感物质对土壤生化活性的影响,通过非缓冲液室内模拟的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不同肥力土样中主要水解酶类(脲酶、FDA水解酶、磷酸酶、转化酶、芳基硫酸酯酶)活性和脱氢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种子发芽等,了解它们与酚酸类化感物质之间的关系,揭示利用土壤酶活性作为化感作用效应生物检测指标的可行性,为今后利用人为措施来调控土壤酚酸类物质的含量,使其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阿魏酸总体上激活了土样转化酶、芳基硫酸酯酶活性,抑制了脲酶、磷酸酶、FDA水解酶、脱氢酶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其中芳基硫酸酯酶和脱氢酶对阿魏酸更为敏感。阿魏酸抑制了土壤脱氢酶活性,采用线性回归方程拟合了土壤脱氢酶活性与阿魏酸含量之间的关系,方程在0.05显着水平下通过检验,供试土样脱氢酶活性的生态剂量ED10分别为164.77mgkg-1和144.50mgkg-1;阿魏酸则显着激活了土壤芳基硫酸酯酶活性,采用线性回归方程拟合了土壤芳基硫酸酯酶活性与阿魏酸含量之间的关系,方程在0.01显着水平下通过检验。(2)对羟基苯甲酸总体上抑制了土样脲酶、磷酸酶、芳基硫酸酯酶、FDA水解酶、过氧化氢酶以及脱氢酶活性,其中FDA水解酶和脱氢酶对对羟基苯甲酸较为敏感。采用线性回归方程拟合了土壤FDA水解酶、脱氢酶活性与对羟基苯甲酸含量之间的关系,方程在0.05或0.01显着水平下通过检验。供试土样脱氢酶活性的生态剂量ED10分别为102.24mgkg-1和212.73mgkg-1。(3)香豆素总体上抑制了土样脲酶、FDA水解酶、磷酸酶、芳基硫酸酯酶以及脱氢酶活性,其中脱氢酶对香豆素较为敏感。采用线性回归方程拟合了高肥土样脱氢酶活性与香豆素含量之间的关系,方程在0.01显着水平下通过检验。供试土样脱氢酶活性的生态剂量ED10为169.20mgkg-1。(4)三种酚酸类化感物质对小白菜种子萌发均表现出抑制作用。随着化感物质含量的逐渐升高,化感效应逐渐增强。综合考虑小白菜发芽及生长情况,通过对供试小白菜活力指数VI的分析发现,三种不同酚酸类化感物质对小白菜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化感效应强度存在明显差异。香豆素的化感抑制作用最强,其次为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强度最弱。综上所述,酚酸类化感物质对土壤酶活性及小白菜种子萌发均产生一定影响,但不同化感物质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与其他土壤酶相比,脱氢酶对化感物质较为敏感,供试高肥土壤三种酚酸类化感物质添加时的生态剂量ED10分别为:阿魏酸144.50mgkg-1,对羟基苯甲酸212.73mgkg-1,香豆素169.20mgkg-1;三种酚酸类化感物质对小白菜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化感效应表现为:香豆素最强,对羟基苯甲酸次之,阿魏酸较弱。在一定程度上二者可以作为生物检查指标,评价化感物质的作用效应。
二、Effects of allelochemicals on activity of nitrate reductas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ffects of allelochemicals on activity of nitrate reductase(论文提纲范文)
(1)两种修复剂混配对再植花椒生长、生理及土壤酚酸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连作障碍因子 |
1.1.1 土壤微生物区系失衡 |
1.1.2 土壤养分失衡 |
1.1.3 化感自毒作用 |
1.2 连作障碍修复 |
1.2.1 农业措施 |
1.2.2 物理措施 |
1.2.3 生物措施 |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创新点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两种修复剂混配对再植花椒生长特性的影响 |
2.1 材料及方法 |
2.1.1 研究区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两种修复剂混配对再植花椒株高、茎粗的影响 |
2.2.2 两种修复剂混配对再植花椒生物量的影响 |
第三章 两种修复剂混配对再植花椒光合特性的影响 |
3.1 材料及方法 |
3.1.1 研究区概况 |
3.1.2 试验材料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两种修复剂混配对再植花椒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3.2.2 两种修复剂混配对再植花椒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四章 两种修复剂混配对再植花椒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4.1 材料及方法 |
4.1.1 研究区概况 |
4.1.2 试验材料 |
4.1.3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两种修复剂混配对再植花椒防御系酶活性的影响 |
4.2.2 两种修复剂混配对再植花椒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4.2.3 两种修复剂混配对再植花椒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4 两种修复剂混配对再植花椒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第五章 两种修复剂混配对再植花椒土壤酚酸的影响 |
5.1 材料及方法 |
5.1.1 研究区概况 |
5.1.2 试验材料 |
5.1.3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两种修复剂混配对再植花椒土壤酚酸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
5.2.2 两种修复剂混配下再植花椒土壤酚酸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
5.2.3 两种修复剂混配下再植花椒土壤酚酸与生长特性的相关性 |
5.2.4 两种修复剂混配下再植花椒土壤酚酸与光合指标的相关性 |
5.2.5 主成分分析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1.1 两种修复剂混配对再植花椒生长特性的影响 |
6.1.2 两种修复剂混配对再植花椒生理特性的影响 |
6.1.3 两种修复剂混配对再植花椒土壤酚酸类物质的影响 |
6.2 结论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2)田间混施竹炭与EM菌液对穿心莲连作障碍缓解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连作障碍的成因 |
1.1.1 土壤理化性质恶化 |
1.1.2 化感自毒作用 |
1.1.3 土壤微生物区系失衡 |
1.2 连作障碍的缓解措施 |
1.2.1 合理施肥 |
1.2.2 合理轮作与间作 |
1.2.3 施用土壤改良剂 |
1.2.4 施用微生物菌剂 |
1.3 生物炭在缓解连作障碍中的应用概况 |
1.4 EM菌在缓解连作障碍中的应用概况 |
1.5 穿心莲连作障碍的研究概况 |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意义 |
1.7 本研究的创新性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穿心莲连作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1.2 仪器与试剂 |
2.1.3 细菌多样性测定 |
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穿心莲连作处理对土壤细菌α多样性的影响 |
2.2.2 穿心莲连作处理对土壤细菌β多样性的影响 |
2.2.3 穿心莲连作处理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丰度的影响 |
2.3 讨论与结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连作条件下田间混施竹炭与EM菌对穿心莲生长、氮代谢酶活性及种子质量的影响 |
3.1 试验设计、仪器材料与方法 |
3.1.1 前期筛选与试验设计 |
3.1.1.1 竹炭与EM菌最佳混施比例的筛选 |
3.1.1.2 试验设计 |
3.1.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1.3 试验方法 |
3.1.3.1 穿心莲农艺性状的测定 |
3.1.3.2 穿心莲叶片氮代谢酶活性的测定 |
3.1.3.3 穿心莲种子质量的测定 |
3.2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连作条件下不同处理对穿心莲农艺性状的影响 |
3.3.2 连作条件下不同处理对穿心莲叶片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谷氨酸合成酶及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3.3.3 连作条件下不同处理对穿心莲结实期种子质量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连作条件下田间混施竹炭与EM菌对穿心莲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
4.1 试验设计、仪器试剂和方法 |
4.1.1 试验设计 |
4.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
4.1.3 试验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方法学考察 |
4.2.1.1 专属性试验 |
4.2.1.2 线性关系考察 |
4.2.1.3 精密度试验 |
4.2.1.4 稳定性试验 |
4.2.1.5 重复性试验 |
4.2.1.6 加样回收率试验 |
4.2.2 连作条件下不同处理对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连作条件下田间混施竹炭与EM菌对穿心莲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
5.1 试验设计、仪器试剂与方法 |
5.1.1 试验设计 |
5.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
5.1.3 试验方法 |
5.1.3.1 土壤样品的采集 |
5.1.3.2 穿心莲根际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5.1.3.3 穿心莲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测定 |
5.1.3.4 穿心莲根际土壤酶活性测定 |
5.1.3.5 穿心莲根际土壤中酚酸含量的测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连作条件下不同处理对穿心莲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5.2.2 连作条件下不同处理对穿心莲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影响 |
5.2.3 连作条件下不同处理对穿心莲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2.4 连作条件下不同处理对穿心莲根际土壤酚酸含量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连作条件下田间混施竹炭与EM菌对穿心莲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
6.1 试验设计、仪器试剂与方法 |
6.1.1 试验设计 |
6.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6.1.3 试验方法 |
6.1.3.1 土壤样品的采集 |
6.1.3.2 DNA抽提和PCR扩增 |
6.1.3.3 Illumina Miseq测序 |
6.1.3.4 原始数据质控处理 |
6.1.3.5 项目分析 |
6.1.4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连作条件下不同处理对穿心莲根际土壤细菌α多样性的影响 |
6.2.2 连作条件下不同处理穿心莲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 |
6.2.3 连作条件下不同处理穿心莲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间差异分析 |
6.3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结论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外源硅缓解CA诱导的黄瓜自毒胁迫的生理与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自毒作用的概念与作用机理 |
1.1.1 自毒作用的概念 |
1.1.2 自毒作用的作用机理 |
1.2 自毒作用的缓解途径 |
1.2.1 外源物质对自毒作用的缓解 |
1.2.2 耕作制度及合理施肥对自毒作用的缓解 |
1.2.3 降解菌对自毒作用的缓解 |
1.3 硅及其生理作用 |
1.3.1 硅的存在形式及分布 |
1.3.2 硅的吸收和转运 |
1.3.3 硅缓解植物生物胁迫研究进展 |
1.3.4 硅缓解植物非生物胁迫研究进展 |
1.4 转录组测序在非生物胁迫作用中的应用分析 |
1.4.1 转录组学的概念和转录组测序的研究方法 |
1.4.2 转录组学在植物非生物胁迫响应中的应用 |
1.4.3 外源硅对植物逆境下转录组测序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外源硅对自毒胁迫下黄瓜幼苗形态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的培养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浓度CA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
2.2.2 不同浓度Si对CA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
2.2.3 Si对CA胁迫下黄瓜幼苗株高、茎粗和叶面积的影响 |
2.2.4 Si对CA胁迫下黄瓜幼苗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
2.2.5 Si对CA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形态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外源硅对自毒胁迫下黄瓜幼苗碳代谢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供试品种 |
3.1.2 材料处理及生长环境条件 |
3.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Si对CA胁迫下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2 Si对CA胁迫下黄瓜叶片光合作用关键酶的影响 |
3.2.3 Si对CA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2.4 Si对CA胁迫下黄瓜叶片果糖、葡萄糖、蔗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
3.2.5 Si对CA胁迫下黄瓜根系果糖、葡萄糖、蔗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
3.2.6 Si对 CA胁迫下黄瓜叶片和根系SPS和 SS活性的影响 |
3.2.7 Si对 CA胁迫下黄瓜叶片和根系AI和 NI活性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外源硅对自毒胁迫下黄瓜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供试品种 |
4.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4.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Si对 CA胁迫下黄瓜叶片和根系中O_2~(·-)及H_2O_2含量的影响 |
4.2.2 Si对 CA胁迫下黄瓜叶片和根系As A、DHA、GSH和 GSSG含量的影响 |
4.2.3 Si对 CA胁迫下黄瓜叶片和根系中As A/DHA和 GSH/GSSG的影响 |
4.2.4 Si对 CA胁迫下黄瓜叶片和根系APX、MDHAR和 AAO活性的影响 |
4.2.5 Si对 CA胁迫下黄瓜叶片和根系GR、DHAR和 GST活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外源硅对自毒胁迫下黄瓜幼苗氮代谢的影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供试品种 |
5.1.2 材料处理及生长环境条件 |
5.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Si对 CA胁迫下黄瓜叶片和根系NR活性的影响 |
5.2.2 Si对 CA胁迫下黄瓜叶片和根系NiR活性的影响 |
5.2.3 Si对 CA胁迫下黄瓜叶片和根系GS活性的影响 |
5.2.4 Si对 CA胁迫下黄瓜叶片和根系GOGAT活性的影响 |
5.2.5 Si对 CA胁迫下黄瓜叶片和根系GOGAT活性的影响 |
5.3 讨论 |
第六章 外源硅对自毒胁迫下黄瓜幼苗水分代谢和离子吸收的影响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供试品种 |
6.1.2 材料处理及生长环境条件 |
6.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6.1.4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Si对CA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水分状况的影响 |
6.2.2 Si对CA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水势的影响 |
6.2.3 Si对CA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汁液浓度的影响 |
6.2.4 Si对CA胁迫下黄瓜幼苗大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6.2.5 Si对CA胁迫下黄瓜幼苗中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6.2.6 Si对CA胁迫下黄瓜幼苗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6.3 讨论 |
第七章 外源硅对自毒胁迫黄瓜幼苗转录组的影响 |
7.1 材料和方法 |
7.1.1 供试品种 |
7.1.2 材料处理及生长环境条件 |
7.1.3 样品制备和测序 |
7.1.4 RNA提取和纯化 |
7.1.5 RNA样本的质量检测 |
7.1.6 cDNA文库建立和测序 |
7.1.7 测序数据处理 |
7.1.8 Gene Ontology(GO)功能显着性富集分析 |
7.1.9 差异基因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 |
7.1.10 差异基因表达的Heatmap图 |
7.1.11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黄瓜叶片测序质量 |
7.2.2 黄瓜叶片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 gene,DEG)的鉴定 |
7.2.3 差异表达基因GO的富集分析 |
7.2.4 差异表达基因KEGG分析 |
7.2.5 黄瓜叶片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注释 |
7.2.6 黄瓜叶片qRT-PCR验证RNA-seq结果 |
7.2.8 黄瓜根系测序质量 |
7.2.9 黄瓜根系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 gene,DEG)的鉴定 |
7.2.10 黄瓜根系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7.2.11 黄瓜根系差异表达基因KEGG分析 |
7.2.12 黄瓜根系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注释 |
7.2.13 黄瓜根系qRT-PCR验证RNA-seq结果 |
7.3 讨论 |
第八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4)白鹤芋根部水浸液对伪鱼腥藻的化感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伪鱼腥藻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
1.3.1 伪鱼腥藻的特性 |
1.3.2 伪鱼腥藻的分布 |
1.3.3 伪鱼腥藻的危害 |
1.3.4 伪鱼腥藻的控制 |
1.4 化感抑藻技术研究进展 |
1.4.1 化感抑藻技术概述 |
1.4.2 化感抑藻的作用方式 |
1.4.3 化感抑藻的作用机制 |
1.4.4 化感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1.3 伪鱼腥藻 |
2.1.4 白鹤芋根部水浸液(SKRE) |
2.2 实验方法 |
2.2.1 研究区域 |
2.2.2 伪鱼腥藻生长特性实验 |
2.2.3 SKRE化感作用实验 |
2.2.4 SKRE对水质的影响实验 |
2.2.5 SKRE对伪鱼腥藻代谢影响的验证方法 |
2.3 检测方法 |
2.3.1 常规指标 |
2.3.2 藻类光合作用指标 |
2.3.3 藻类细胞形态学参数及自发叶绿素荧光 |
2.3.4 伪鱼腥藻常规代谢物 |
2.3.5 伪鱼腥藻蛋白 |
2.3.6 SKRE成分分析 |
2.4 数据分析方法 |
2.4.1 藻类优势值 |
2.4.2 藻类比增长率 |
2.4.3 藻类生长抑制率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伪鱼腥藻分布规律及生长特性 |
3.1 引言 |
3.2 伪鱼腥藻分布规律 |
3.3 伪鱼腥藻占优势水体环境特征 |
3.4 伪鱼腥藻与2-MIB的相关关系 |
3.5 伪鱼腥藻生长特性 |
3.5.1 温度对伪鱼腥藻生长的影响 |
3.5.2 光照强度对伪鱼腥藻生长的影响 |
3.5.3 营养盐对伪鱼腥藻生长的影响 |
3.5.4 pH对伪鱼腥藻生长的影响 |
3.5.5 水力扰动对伪鱼腥藻生长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SKRE对伪鱼腥藻的化感作用特性 |
4.1 引言 |
4.2 SKRE作用下伪鱼腥藻生物量的变化 |
4.2.1 投加量的影响 |
4.2.2 投加方式的影响 |
4.2.3 伪鱼腥藻初始浓度的影响 |
4.3 SKRE作用下伪鱼腥藻叶绿素A的变化 |
4.4 SKRE作用下伪鱼腥藻细胞形态的变化 |
4.5 SKRE作用下伪鱼腥藻产嗅特性的变化 |
4.6 SKRE对水质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SKRE对伪鱼腥藻的化感作用机制 |
5.1 引言 |
5.2 SKRE对伪鱼腥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
5.2.1 光量子产量 |
5.2.2 快速光曲线初始斜率 |
5.2.3 电子传递速率 |
5.2.4 半饱和光强 |
5.2.5 藻类自发叶绿素荧光 |
5.3 SKRE对伪鱼腥藻细胞膜脂的影响 |
5.4 SKRE对伪鱼腥藻代谢的影响 |
5.4.1 伪鱼腥藻的代谢物鉴定 |
5.4.2 SKRE作用前后伪鱼腥藻代谢物的变化 |
5.4.3 SKRE对伪鱼腥藻代谢影响的验证 |
5.5 SKRE对伪鱼腥藻蛋白的影响 |
5.5.1 蛋白鉴定 |
5.5.2 差异蛋白数量 |
5.5.3 差异蛋白的功能分布 |
5.5.4 差异蛋白的代谢通路 |
5.5.5 差异蛋白定位 |
5.6 SKRE主要成分分析 |
5.7 SKRE抑制伪鱼腥藻的作用机制解析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图 |
附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紫茎泽兰堆肥对土壤、种子萌发生长和葡萄产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紫茎泽兰的危害及其化感作用 |
1.1.1 紫茎泽兰及其危害 |
1.1.2 紫茎泽兰的入侵机制与化感作用 |
1.2 紫茎泽兰的防除与资源化利用 |
1.2.1 紫茎泽兰的防除方法 |
1.2.2 紫茎泽兰的资源化利用方式 |
1.3 利用紫茎泽兰制作堆肥 |
1.3.1 紫茎泽兰的养分与重金属含量 |
1.3.2 紫茎泽兰的脱毒与腐熟 |
1.3.3 制作紫茎泽兰堆肥的意义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与方法 |
第3章 紫茎泽兰堆肥的质量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及研究方法 |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1.4 数据计算及统计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紫茎泽兰堆肥的感官评价及养分、重金属含量 |
3.2.2 土壤有机质和全量养分 |
3.2.3 土壤有效养分 |
3.2.4 土壤微生物 |
3.2.5 土壤酶活性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紫茎泽兰堆肥对蔬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及研究方法 |
4.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1.4 数据计算及统计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种子内含物 |
4.2.2 幼苗生长指标与化感敏感指数 |
4.2.3 幼苗生理指标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紫茎泽兰堆肥对葡萄产质量和土壤性状指标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地概况 |
5.1.3 试验设计及研究方法 |
5.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5.1.5 数据计算及统计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葡萄产量和品质 |
5.2.2 土壤微生物 |
5.2.3 土壤pH和养分 |
5.2.4 土壤酶活性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
(6)巨桉水溶酚类化感物质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表 |
1 前言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化感物质的种类 |
2.2 化感物质的释放 |
2.3 化感物质的活性影响因素 |
2.3.1 生物因子 |
2.3.2 非生物因子 |
2.3.3 生物体内部因素 |
2.4 水溶性酚类化感物质 |
2.5 水溶性酚类化感物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2.6 水溶性酚类化感物质对微生物的影响 |
2.7 桉树化感作用研究 |
3 研究方案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技术路线 |
3.4 研究区概况 |
3.5 研究方法 |
3.5.1 样地设置 |
3.5.2 样品采集 |
3.5.3 实验方法 |
3.5.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 结果 |
4.1 巨桉人工林水溶性酚类物质鉴定 |
4.2 巨桉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生物及生化特性 |
4.3 巨桉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
4.3.1 巨桉人工林土壤细菌数量及群落Alpha多样性 |
4.3.2 巨桉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特征 |
4.3.3 巨桉人工林环境因子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相关性 |
4.4 外源添加巨桉人工林水溶性酚类物质对土壤理化性质、生物及生化特性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4.4.1 外源添加巨桉人工林水溶性酚类物质对土壤理化性质、生物及生化特性特征的影响 |
4.4.2 外源添加巨桉人工林水溶性酚类物质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
4.4.3 外源添加巨桉人工林水溶性酚类物质作用下土壤理化性质、生物及生化特性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相关性 |
5 讨论 |
5.1 巨桉人工林水溶性酚类物质组成特征 |
5.2 巨桉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生物及生化特性特征 |
5.3 巨桉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
5.4 外源添加酚类物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5.5 外源添加酚类物质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6 结论 |
7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7)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对杨树光合作用及氮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杨树连作障碍发生的原因 |
1.2.1.1 连作杨树人工林地力衰退问题的研究 |
1.2.1.2 连作人工林土壤化感作用的研究 |
1.2.2 化感物质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1.2.3 氮代谢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材料培育 |
2.4 试验处理设计 |
2.4.1 酚酸浓度的确定 |
2.4.2 铵硝配比及试验处理的形成 |
2.5 试验测定方法 |
2.5.1 光合气体交换参数测定 |
2.5.2 光合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2.5.3 生物量测定 |
2.5.4 全氮含量与~(15)N丰度测定 |
2.5.5 氮代谢酶活性测定 |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对杨树光合气体交换的影响 |
3.1.1 不同的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下杨树的光合-光响应特性 |
3.1.1.1 不同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下杨树的光合-光响应过程 |
3.1.1.2 不同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下杨树光合-光响应特征参数 |
3.1.1.2.1 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对杨树表观光合量子效率(Φ)的影响 |
3.1.1.2.2 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对杨树最大净光合速率(P_(N max))的影响 |
3.1.1.2.3 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对杨树暗呼吸速率(R_d)的影响 |
3.1.1.2.4 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对杨树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的影响 |
3.1.2 不同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下杨树光合作用的气孔与非气孔限制 |
3.1.2.1 不同酚酸浓度下杨树光合作用的气孔与非气孔限制 |
3.1.2.2 不同铵硝配比下杨树光合作用的气孔与非气孔限制 |
3.1.2.3 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对杨树光合作用气孔与非气孔限制的交互作用 |
3.2 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对杨树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
3.2.1 酚酸浓度对杨树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
3.2.2 铵硝配比对杨树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
3.2.3 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对杨树叶绿素荧光的交互作用 |
3.3 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对杨树生物量的影响 |
3.3.1 酚酸浓度对杨树生物量的影响 |
3.3.2 铵硝配比对杨树生物量的影响 |
3.3.3 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对杨树生物量的交互作用 |
3.4 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对杨树氮代谢的影响 |
3.4.1 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对杨树全氮含量的影响 |
3.4.1.1 酚酸浓度对杨树全氮含量的影响 |
3.4.1.2 铵硝配比对杨树全氮含量的影响 |
3.4.1.3 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对杨树全氮含量的交互作用 |
3.4.2 酚酸对杨树氮素(硝态氮和铵态氮)吸收、分配、利用的影响 |
3.4.3 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对杨树氮代谢酶的影响 |
3.4.3.1 酚酸浓度对杨树氮代谢酶的影响 |
3.4.3.2 铵硝配比对杨树氮代谢酶的影响 |
3.4.3.3 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对杨树氮代谢酶的交互作用 |
4 讨论 |
4.1 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对杨树光合气体交换的影响 |
4.2 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对杨树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4.3 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对杨树生物量的影响 |
4.4 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对杨树氮代谢的影响 |
4.4.1 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对杨树全氮含量的影响 |
4.4.2 酚酸对杨树氮素(硝态氮和铵态氮)吸收、分配、利用的影响 |
4.4.3 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对杨氮代谢酶的影响 |
5 结论 |
5.1 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对杨树光合气体交换的影响 |
5.2 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对杨树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5.3 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对杨树生物量的影响 |
5.4 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对杨树氮代谢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酚酸对连作杨树人工林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人工林地力衰退的研究 |
1.2.1.1 地力衰退产生的原因 |
1.2.1.2 人工林地力衰退与化感效应 |
1.2.2 化感效应对氮素代谢的影响 |
1.2.2.1 硝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
1.2.2.2 硝化作用的研究方法及其动力学 |
1.2.2.3 化感物质对硝化作用影响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4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技术路线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4.2 技术路线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 试验地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土壤取样 |
2.2.2 样地处理 |
2.2.3 室内酚酸培养 |
2.2.4 试验内容及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2.4 主要实验仪器及辅助软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连作杨树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酚酸含量及硝化作用的差异 |
3.1.1 连作杨树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酚酸类物质含量的差异 |
3.1.2 连作林地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铵态氮含量及变化速率的差异 |
3.1.2.1 连作林地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铵态氮含量变化的差异 |
3.1.2.2 连作杨树人工林土壤铵态氮变化速率的差异 |
3.1.2.2.1 连作杨树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铵态氮净变化速率的差异 |
3.1.2.2.2 连作杨树人工林土壤铵态氮总变化速率的差异 |
3.1.3 连作杨树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及速率变化的差异 |
3.1.3.1 连作杨树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化的差异 |
3.1.3.2 连作杨树人工林土壤硝态氮变化速率的差异 |
3.1.3.2.1 连作杨树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硝态氮净变化速率的差异 |
3.1.3.2.2 连作杨树人工林土壤硝态氮总变化速率的差异 |
3.1.4 连作杨树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硝化活性的差异 |
3.1.5 连作杨树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硝化过程中pH的差异 |
3.1.6 连作杨树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硝化过程中氮素循环关键酶的差异 |
3.2 梯度酚酸作用下硝化作用的差异 |
3.2.1 梯度酚酸作用下NO3-N的变化规律 |
3.2.1.1 梯度酚酸作用下NO3-N的净变化规律 |
3.2.1.2 梯度酚酸作用下NO3-N的总变化速率 |
3.2.2 梯度酚酸作用下NH4-N的变化规律 |
3.2.2.1 梯度酚酸作用下NH4-N的净变化规律 |
3.2.2.2 梯度酚酸作用下NH4-N的总变化速率 |
3.2.3 梯度酚酸作用下硝化过程中pH及硝化回收率的变化规律 |
3.2.4 梯度酚酸作用下硝化活性的变化规律 |
3.2.5 梯度酚酸作用下土壤酶的变化规律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9)西芹根物质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机理及田间化感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黄瓜枯萎病研究现状 |
1.1.1 黄瓜枯萎病及其发生情况 |
1.1.2 黄瓜枯萎病的致病机理 |
1.1.3 黄瓜枯萎病防治技术研究动态 |
1.2 化感作用研究现状 |
1.2.1 化感作用的概念 |
1.2.2 化感物质的种类 |
1.2.3 化感物质的释放方式 |
1.2.4 化感作用机理 |
1.2.5 化感作用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
1.3 化感物质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概况 |
1.3.1 对次生代谢物质含量的影响 |
1.3.2 对病程相关蛋白活性的影响 |
1.4 田间化感作用研究现状 |
1.5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设计 |
2.2.1 菌落直径的测定 |
2.2.2 计算化感效果 |
2.3 数据处理 |
2.4 技术路线 |
2.5 结果分析 |
2.5.1 浸提液处理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 |
2.5.2 浸提液处理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效果 |
2.6 讨论 |
第三章 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机理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设计 |
3.2.1 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测定 |
3.2.2 抗氧化保护酶指标的测定 |
3.2.3 镰刀菌酸含量的测定 |
3.3 数据处理 |
3.4 技术路线 |
3.5 结果分析 |
3.5.1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分泌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变化 |
3.5.2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菌体中抗氧化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
3.5.3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分泌的镰刀菌酸含量的变化 |
3.6 讨论 |
3.6.1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分泌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变化 |
3.6.2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菌体中抗氧化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
3.6.3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分泌的镰刀菌酸含量的变化 |
第四章 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机理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设计 |
4.3 实验方法及测定指标 |
4.3.1 氮代谢指标的测定 |
4.3.2 酚类代谢指标的测定 |
4.3.3 抗氧化保护酶和细胞壁降解酶指标的测定 |
4.3.4 糖含量的测定 |
4.3.5 黄瓜枯萎病发病情况的调查 |
4.4 技术路线 |
4.5 结果分析 |
4.5.1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氮代谢的变化 |
4.5.2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酚类物质代谢的变化 |
4.5.3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抗氧化保护酶和细胞壁降解酶系统的变化 |
4.5.4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糖含量的变化 |
4.6 讨论 |
4.6.1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氮代谢的变化 |
4.6.2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酚类代谢的变化 |
4.6.3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抗氧化保护酶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变化 |
4.6.4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糖含量的变化 |
第五章 田间化感作用的研究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田间接种黄瓜枯萎病菌试验 |
5.2.2 黄瓜连作地自然发病试验 |
5.3 调查发病情况 |
5.4 数据分析 |
5.5 技术路线 |
5.6 结果分析 |
5.6.1 田间接种黄瓜枯萎病菌实验 |
5.6.2 黄瓜连作地自然发病试验 |
5.7 讨论 |
5.7.1 田间接种黄瓜枯萎病菌试验 |
5.7.2 黄瓜连作地自然发病试验 |
第六章 结论 |
6.1 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 |
6.1.1 浸提液处理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 |
6.1.2 浸提液处理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效果 |
6.2 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机理 |
6.2.1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分泌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变化 |
6.2.2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菌体中抗氧化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
6.2.3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分泌的镰刀菌酸含量的变化 |
6.3 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对黄瓜植株的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 |
6.3.1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氮代谢的变化 |
6.3.2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酚类物质代谢的变化 |
6.3.3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抗氧化保护酶和细胞壁降解酶系统的变化 |
6.3.4 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内糖含量的变化 |
6.4 田间化感作用的研究 |
6.4.1 田间接种黄瓜枯萎病菌试验 |
6.4.2 黄瓜连作地自然发病试验 |
第七章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酚酸类化感物质的土壤生物化学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酚酸类化感物质与土壤酶关系的研究现状 |
1.1 化感物质概述 |
1.1.1 化感作用的研究简史 |
1.1.2 化感作用的性质与分类 |
1.1.3 化感作用的性质与分类 |
1.1.4 化感作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1.2 土壤酶的研究进展 |
1.2.1 土壤酶的来源、分类及存在状态 |
1.2.2 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因素 |
1.3 化感作用对土壤酶的影响 |
1.4 研究展望 |
第二章 阿魏酸对土壤酶活性特征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土样 |
2.1.2 试剂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阿魏酸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2.2.2 阿魏酸对土壤 FDA 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
2.2.3 阿魏酸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2.2.4 阿魏酸对土壤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
2.2.5 阿魏酸对土壤芳基硫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
2.2.6 阿魏酸对土壤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2.2.7 阿魏酸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2.2.8 阿魏酸对土壤总体酶活性的影响 |
2.3 小结 |
第三章 对羟基苯甲酸对土壤酶活性特征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土样 |
3.1.2 试剂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对羟基苯甲酸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3.2.2 对羟基苯甲酸对土壤 FDA 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
3.2.3 对羟基苯甲酸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3.2.4 对羟基苯甲酸酸对土壤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5 对羟基苯甲酸对土壤芳基硫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
3.2.6 对羟基苯甲酸对土壤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3.2.7 对羟基苯甲酸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3.2.8 对羟基苯甲酸对土壤总体酶活性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香豆素对土壤酶活性特征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土样 |
4.1.2 试剂 |
4.1.3 试验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香豆素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4.2.2 香豆素对土壤 FDA 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
4.2.3 香豆素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4.2.4 香豆素对土壤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
4.2.5 香豆素对土壤芳基硫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
4.2.6 香豆素对土壤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4.2.7 香豆素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酚酸类物质对小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试剂 |
5.1.3 试验方法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酚酸类化感物质对小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
5.2.2 酚酸类物质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不同化感物质间的差异 |
5.3.2 不同指标的敏感性差异 |
5.3.3 不同供试植物选择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Effects of allelochemicals on activity of nitrate reductase(论文参考文献)
- [1]两种修复剂混配对再植花椒生长、生理及土壤酚酸的影响[D]. 张树衡.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2]田间混施竹炭与EM菌液对穿心莲连作障碍缓解作用的研究[D]. 周界. 广东药科大学, 2021(02)
- [3]外源硅缓解CA诱导的黄瓜自毒胁迫的生理与分子机制[D]. 吕剑.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4]白鹤芋根部水浸液对伪鱼腥藻的化感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D]. 高静思.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5]紫茎泽兰堆肥对土壤、种子萌发生长和葡萄产质量的影响[D]. 隋宗明. 西南大学, 2019(01)
- [6]巨桉水溶酚类化感物质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D]. 王春子.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3)
- [7]酚酸浓度和铵硝配比对杨树光合作用及氮代谢的影响[D]. 李辉. 山东农业大学, 2016(08)
- [8]酚酸对连作杨树人工林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D]. 伊文慧. 山东农业大学, 2015(04)
- [9]西芹根物质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机理及田间化感作用的研究[D]. 包妍妍.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10)
- [10]酚酸类化感物质的土壤生物化学效应研究[D]. 李天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