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颅咽管瘤的手术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杨凤玉,曹志刚,王晓玉,程德奎,李子吉,刘伟,李环廷,丰育功[1](2021)在《颅咽管瘤术前影像学特点在预后评估中的作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颅咽管瘤(CPs)术前影像学特点在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行开颅手术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颅咽管瘤术前影像学参数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颅咽管瘤影像学特点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质地、钙化程度及侵袭下丘脑程度与预后有显着关系(均P <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叶形肿瘤和实性肿瘤是影响颅咽管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895,P=0.005; OR=98.639,P=0.016);而肿瘤大小、钙化程度及侵袭下丘脑程度均不是颅咽管瘤手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颅咽管瘤术前影像学参数中的肿瘤形态、质地可作为手术患者预后评估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大小、钙化程度、侵袭下丘脑程度可作为预后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手术者须根据颅咽管瘤术前影像学特点,评估手术风险,制定合理的手术策略,以期改善患者的预后,为患者带来最大益处。
尚姗姗,齐林,魏静静[2](2021)在《循证护理对颅咽管瘤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颅咽管瘤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入组2012年1月至2020年6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经临床病理证实并行手术治疗的颅咽管瘤患儿67例,其中男43例、女24例,年龄2~16(8.22±4.45)岁,入组后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循证护理组(37例)和常规护理组(30例),常规护理组患儿常规接受手术治疗和常规护理措施,循证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处理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观察2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结果循证护理组患儿术后发生尿崩17例(45.95%)、垂体功能低下15例(40.54%)、电解质紊乱13例(35.14%)、脑脊液鼻漏5例(13.51%)、高热6例(16.22%)、癫痫5例(13.51%)、精神症状0例(0.00%),对照组分别为尿崩25例(83.33%)、垂体功能低下24例(80.00%)、电解质紊乱22例(73.33%)、脑脊液鼻漏14例(46.67%)、高热15例(50.00%)、癫痫6例(20.00%)、精神症状2例(6.67%),其中循证护理组术后尿崩、垂体功能低下、电解质紊乱、脑脊液鼻漏、高热发生率高于常规护理组,而2组癫痫、精神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901,P=0.002;χ2=10.604,P=0.001;χ2=9.689,P=0.002;χ2=8.963,P=0.003;χ2=8.787,P=0.003;χ2=0.508,P=0.476;χ2=2.543,P=0.111)。循证护理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91.89%(34/37),高于常规护理组的53.33%(1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08,P<0.001)。结论循证护理能够降低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李金格,曹伟伟,王秋丽[3](2021)在《延续性护理在颅咽管瘤手术导致身材矮小患儿生长激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颅咽管瘤手术导致身材矮小患儿生长激素治疗中对患儿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入组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郑州儿童医院收治的经临床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手术导致身材矮小患儿33例,其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3~15(8.54±3.86)岁,身高101~127(119.23±7.98)cm。所有患儿均符合矮小症的诊断标准,且证实属于生长激素缺乏导致的生长发育受限。入组后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延续性护理组(18例)和常规护理组(15例),常规护理组患儿接受常规的临床诊治和常规护理措施,延续性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处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观察2组患儿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延续性护理组患儿干预后HAMA评分为(6.34±2.19)分,低于常规护理组的(10.45±3.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04,P=0.001)。延续性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患儿干预后HAM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的(19.78±5.90)、(19.23±6.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67,P<0.001;t=11.610,P<0.001)。延续性护理组患儿干预后治疗依从性良好率为94.44%,高于常规护理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0,P=0.047)。延续性护理组患儿干预后护理满意度为88.89%,高于常规护理组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2,P=0.025)。结论延续性护理在颅咽管瘤手术导致身材矮小患儿生长激素治疗中能够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且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吕传祥[4](2021)在《颅咽管瘤治疗策略》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颅咽管瘤不同手术入路的特点,复发因素对于手术全切率的影响以及颅咽管瘤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中,笔者收集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肿瘤外科2016.01.01-2020.12.31进行手术治疗,并且术后病理结果为颅咽管瘤的144例患者的资料。根据临床分型及肿瘤的生长方式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手术入路进行手术治疗,对于手术中未能全切的患者,围手术期过后建议患者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伽马刀),并对以上资料进行整理。数据通过SPSS26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不同手术入路的特点、复发因素对于手术全切率的影响以及颅咽管瘤的最佳治疗方案。结果:本研究一共收集了144颅咽管瘤患者,所有患者中男性73例,女性例71例。发病年龄从3岁到84岁不等,平均发病年龄45.4岁。其中儿童患者12例,成人患者132例。原发性颅咽管瘤115例,复发性肿瘤29例。手术采用经蝶入路4例,翼点入路81例,额下入路9例,纵裂-终板入路38例,胼胝体-穹窿间入路12例。对主要采用的两种手术入路的全切率进行分析:81例翼点入路的患者肿瘤全切58人,全切率为71.6%。38例纵裂-终板入路的患者肿瘤全切25例,全切率为65.8%。比较两组全切率,统计分析显示(X2=0.415,P>0.05),两种手术入路全切率无明显差异。本研究中其中原发性颅咽管瘤115例,肿瘤全切79例,全切率达68.7%。复发性颅咽管瘤29例,肿瘤全切9例,全切率达31.0%。比较两组全切率,统计分析显示(X2=13.822,P<0.05),复发组肿瘤的全切率明显低于原发组。本研究对于未能全切的患者积极建议患者行伽马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肿瘤全切的患者不行放射治疗。将肿瘤全切组定义为A组,肿瘤次全切/大部切除术后辅以伽马刀放射治疗组这定义为B组,将肿瘤次全切/大部切除术后未辅以伽马刀放射治疗组定义为C组。对所有患者进行3-60个月不等的随访,一共有129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结果A组复发率为14.8%,B组复发率为27.6%,C组复发率为63.2%.通过统计分析(X2=19.438,P<0.05),即三组复发率存在差异。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A组与B组复发率(X2=2.341,P>0.05)两组不存在差异。A组和C组(X2=19.719,P<0.05),B组和C组(X2=5.976,P<0.05)之间复发率均存在差异。结论:(1)颅咽管瘤的治疗首选显微外科治疗,全切肿瘤可以降低复发率。但追求全切不应以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为代价。(2)翼点入路和额部-纵裂入路是进行颅咽管瘤手术治疗时使用频率较高的两种手术入路,两者的全切率无明显差异,都可实现对肿瘤的有效切除。(3)对于颅咽管瘤手术治疗未能做到全切者,为控制肿瘤的复发可采取伽马刀放射治疗,疗效显着。(4)复发颅咽管瘤相比于原发颅咽管瘤,手术全切率有所下降。
张康娜,黄娜,郭昱琪[5](2021)在《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在经蝶窦手术入路治疗颅咽管瘤中的应用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在经蝶窦手术入路治疗颅咽管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0例颅咽管瘤患者,均接受经蝶窦入路手术治疗。按抽签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采用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情绪、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后2周焦虑、抑郁评分(6.05 ± 1.24)、(5.78 ± 1.48)分,低于对照组的(9.95 ± 1.73)、(10.52 ± 1.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0.036、10.886,P<0.05)。观察组术后高热、电解质紊乱、尿崩、癫痫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5.49 ± 0.84)h、(5.46 ± 0.39)d、(1.03 ± 0.21)h、(6.24 ± 2.78)d、(12.51 ± 1.48)d,均短于对照组的(8.78 ± 1.05)h、(8.51 ± 0.47)d、(2.49 ± 0.35)h、(8.97 ± 2.80)d、(15.26 ± 1.5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093~29.545,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14%(6/35),低于对照组的37.14%(1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786,P=0.029)。结论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能够降低经蝶窦手术入路治疗颅咽管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取得显着的应用效果。
黄娜,范艳竹,陆朋玮[6](2020)在《基于医护合作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颅咽管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基于医护合作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颅咽管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颅咽管瘤术后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试验组(n=70)和对照组(n=7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医护合作平台的延续性护理。采用中国头颈部癌患者生命质量测量量表(QLICP-HN)、SAS、SDS评价干预的效果。结果最终对照组63例、试验组70例患者完成研究。出院后3个月试验组患者QLICP-HN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3个月试验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医护合作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可提高颅咽管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
赵蕊,李翠,高红伟,常卫红,刘一齐[7](2020)在《颅咽管瘤患者行内镜经鼻微创手术后的并发症护理》文中认为目的回顾总结行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切除颅咽管瘤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共46例经鼻微创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中枢性高热5例,尿崩症42例,电解质紊乱(低钠或高钠血症等)36例,甲状腺功能低下12例,肾上腺功能减退23例,颅内感染5例,脑脊液鼻漏5例。护理要点:严密观察全身情况,如体温调节异常、尿崩症、电解质紊乱、垂体功能低下等;重点观察、判断脑脊液鼻漏的情况和鼻部情况(鼻部分泌物、嗅觉变化、鼻腔填塞物等);观察腰椎穿刺置管脑脊液引流量和引流性状。结果 46例患者手术后经过临床观察与护理,均痊愈出院。随访2~14个月,无死亡患者,无肿瘤复发。结论内镜经鼻微创手术切除颅咽管瘤术后护理难点为:如何有效观察并鉴别脑脊液鼻漏、鼻腔分泌物及手术中积存在副鼻窦的冲洗液,以及对电解质紊乱、尿崩的早期干预。需要护士具备较强的临床相关专业知识,掌握观察护理要点、难点,有效落实各项护理措施,以促进手术成功和患者顺利康复。
陈冰心,陈超丽[8](2020)在《针对性护理在神经内镜经鼻入路切除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中的护理效果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究在神经内镜经鼻入路切除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护理中针对性护理方法所取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便利选取于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医院中进行神经内镜经鼻入路切除颅咽管瘤治疗的患者共104例,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视力视野下降、血管损伤事件、脑实质损伤、视神经损伤、头痛、短暂电解质紊乱)、术后随访结果(肿瘤全切率、视力视野好转率、永久性尿崩加重率、需干预脑脊液漏率、永久性垂体功能低下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13.46%,对照组为32.69%,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肿瘤全切率为82.69%、视力视野好转率为90.38%、永久性尿崩加重率为3.85%、需干预脑脊液漏率为7.69%、永久性垂体功能低下率为5.77%。对照组肿瘤全切率为63.46%、视力视野好转率为73.08%、永久性尿崩加重率为19.23%、需干预脑脊液漏率为25.00%、永久性垂体功能低下率为21.15%。肿瘤全切率、视力视野好转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永久性尿崩加重率、需干预脑脊液漏率、永久性垂体功能低下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80.77%,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镜经鼻入路切除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方法,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升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效果,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有着较高的满意度,应在术后护理中大力推广使用该种护理方法。
吴慧,王淼,李菲[9](2020)在《1例鼻内镜下经鼻-蝶窦径路鞍上肿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颅咽管瘤是发生于胚胎期残余组织的先天性肿瘤,起源于垂体柄结节部鳞状细胞层,也可以从垂体固有细胞和组织中变革而来,属胚胎残余组织肿瘤[1]。本病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肿瘤多发生于鞍上、鞍内,少数发生于脑室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痛、视力缺损和内分泌功能障碍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颅咽管瘤属于Ⅰ级良性肿瘤。颅咽管瘤手术后经常会发生下丘脑和脑垂体的功能失调,以及由此导致的水电解质紊乱和内分泌失调,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及
李芳芳[10](2019)在《小儿颅咽管瘤围手术期护理》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小儿颅咽管瘤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将我院2016年8月到2018年11月的24例手术治疗小儿颅咽管瘤患儿,所有患儿围手术期护理中开展整体化护理。分析手术实施的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手术治疗后脑水肿、尿崩症、癫痫发作等的发生率。结果经护理,24例小儿家长的满意度达到100%,手术实施的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手术治疗后脑水肿、尿崩症、癫痫发作等的发生率均比较低。手术实施的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分别是65.51±10.22分钟和6.77±2.21天。24例患儿当中,术后未出现脑水肿,有2例尿崩症,有1例癫痫发作,并发症总的发生率是12.5%。结论手术治疗小儿颅咽管瘤患儿实施整体化护理效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不良应激,加速患儿术后恢复。
二、颅咽管瘤的手术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颅咽管瘤的手术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颅咽管瘤术前影像学特点在预后评估中的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手术入路 |
1.2.2 影像学指标 |
1.2.3 术后随访及预后评价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本组患者的预后 |
2.2 各颅咽管瘤影像学指标与预后的关系 |
2.2.1 肿瘤大小 |
2.2.2肿瘤形态 |
2.2.3 肿瘤钙化程度 |
2.2.4 肿瘤质地 |
2.2.5 肿瘤侵袭下丘脑程度 |
2.3 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
3 讨论 |
(2)循证护理对颅咽管瘤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护理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2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
2.2 2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
(3)延续性护理在颅咽管瘤手术导致身材矮小患儿生长激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重组人生长激素给药方法 |
1.3 护理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4)颅咽管瘤治疗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
2.1 颅咽管瘤的发生学 |
2.1.1 先天剩余学说 |
2.1.2 鳞状上皮化生学说 |
2.2 颅咽管瘤的病理特点 |
2.2.1 造釉细胞型 |
2.2.2 乳头型 |
2.3 临床特点 |
2.3.1 颅咽管瘤的临床分型 |
2.3.2 颅咽管瘤的临床表现 |
2.3.3 颅咽管瘤的影像学检查 |
2.3.4 咽管瘤的实验室检查 |
2.4 颅咽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2.4.1 诊断 |
2.4.2 鉴别诊断 |
2.5 颅咽管瘤的治疗方式 |
2.5.1 颅咽管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
2.5.2 其他治疗方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临床资料和方法 |
3.1 研究资料 |
3.1.1 一般资料 |
3.1.2 临床症状及体征 |
3.1.3 病理学特征 |
3.1.4 内分泌学检查 |
3.1.5 影像学特征 |
3.2 研究方法 |
3.2.1 手术入路 |
3.2.2 手术操作要点 |
3.2.3 肿瘤切除程度的评估 |
3.2.4 术后处理 |
3.2.5 定期随访 |
3.2.6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144例颅咽管瘤患者所采用的手术入路的情况 |
4.2 术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
4.3 两种主要的手术入路全切率的比较 |
4.4 原发性肿瘤和复发性颅咽管瘤全切率的比较 |
4.5 肿瘤的切除程度及放射治疗对复发率的影响 |
第5章 讨论 |
5.1 颅咽管瘤的一般特点 |
5.2 颅咽管瘤的治疗 |
5.2.1 手术治疗 |
5.2.2 放射治疗 |
5.2.3 颅咽管瘤的化学治疗 |
5.3 原发性颅咽管瘤和复发性颅咽管瘤全切率差异的讨论 |
5.4 颅咽管瘤治疗方案的临床思维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颅咽管瘤患者行内镜经鼻微创手术后的并发症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治疗转归 |
2 术后护理 |
2.1 脑脊液鼻漏的观察与护理 |
2.1.1脑脊液鼻漏的床旁判断 |
2.1.2腰大池置管引流的床旁护理 |
2.2 鼻部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
2.3 体温调节异常的观察与护理 |
2.4 尿崩症的观察与护理 |
2.5 电解质紊乱的观察与护理 |
2.6 激素替代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
(8)针对性护理在神经内镜经鼻入路切除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中的护理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观察组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
2.2 术后随访结果对比 |
2.3 护理满意度对比 |
3 讨论 |
(9)1例鼻内镜下经鼻-蝶窦径路鞍上肿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护理 |
2.1 术后常规护理 |
2.2 术后合并尿崩症的观察及护理 |
2.2.1 病情观察 |
2.2.2 准确记录出入水量 |
2.2.3 皮肤护理 |
2.3 术后合并电解质紊乱的观察护理 |
2.3.1 病情观察 |
2.3.2 合理补液 |
2.3.3 高钠血症 |
2.3.4 低钠血症 |
2.4 术后合并脑脊液鼻漏的观察护理 |
2.4.1 体位要求 |
2.4.2 病情观察 |
2.4.3 预防感染 |
2.4.4 避免颅内压升高 |
2.4.5 饮食护理 |
2.4.6 人文关怀 |
3 小结 |
(10)小儿颅咽管瘤围手术期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资料 |
1.2 护理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颅咽管瘤的手术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颅咽管瘤术前影像学特点在预后评估中的作用分析[J]. 杨凤玉,曹志刚,王晓玉,程德奎,李子吉,刘伟,李环廷,丰育功.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06)
- [2]循证护理对颅咽管瘤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 尚姗姗,齐林,魏静静.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1(05)
- [3]延续性护理在颅咽管瘤手术导致身材矮小患儿生长激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 李金格,曹伟伟,王秋丽.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1(04)
- [4]颅咽管瘤治疗策略[D]. 吕传祥. 吉林大学, 2021(01)
- [5]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在经蝶窦手术入路治疗颅咽管瘤中的应用实践[J]. 张康娜,黄娜,郭昱琪.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15)
- [6]基于医护合作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颅咽管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黄娜,范艳竹,陆朋玮.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28)
- [7]颅咽管瘤患者行内镜经鼻微创手术后的并发症护理[J]. 赵蕊,李翠,高红伟,常卫红,刘一齐. 护理学报, 2020(15)
- [8]针对性护理在神经内镜经鼻入路切除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 陈冰心,陈超丽. 中外医疗, 2020(21)
- [9]1例鼻内镜下经鼻-蝶窦径路鞍上肿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J]. 吴慧,王淼,李菲.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03)
- [10]小儿颅咽管瘤围手术期护理[J]. 李芳芳.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