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许多创业者不知如何创业(论文文献综述)
董贺楠[1](2021)在《黑龙江省普通高校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创业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的趋势下,毕业于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而“创业代替就业”的提出则为体育专业毕业生缓解了调查和相关行业的现状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黑龙江省普通高校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大都倾向于自主创业,因此毕业生的创业率很高,但在创业毕业生中性别分配不均,男生明显多于女生;(2)创业者大多都在学习专业时萌发创业的想法,为更好地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创造丰厚的商业价值,能够灵活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从而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3)自我创业和团体创业是毕业生选择创业的主要形式,一般会选择自己擅长的专业方向,但这类形式单一,不利于说服投资方,起步基金无法到位;(4)毕业生在创业时作为新人,不了解市场的变化规律,人脉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即使拥有很强的专业知识也无法发挥其最大作用,并且大多创业者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强大的职业素养,很难承担各类项目进行所产生的风险。针对毕业生在创业时所遇到的难题,也为了切实提高黑龙江省普通高校跆拳道专项毕业生的创业能力,以适应社会对跆拳道毕业生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帮助高校丰富自身的创业经验,为提高高校和政府以后的决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毕业生创业者创造一定的机遇,本文提出了毕业生在创业时应做好以下几点:1)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正确的人生三观,为未来创业遇到的困难提供保障;2)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锻炼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3)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各种技能,建造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4)积极参加各种关于创业的讲座,增强自己的见识并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5)关注校企之间的各种活动,懂得把握良好的时机去展现自己等。这些对策的提出进一步帮助高校毕业生适应创业的大环境,能够创造适合自身的创业之路,为他们更好地走向社会提供坚实的保障,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田诗晴[2](2021)在《网络创业背景下成年视障者转化学习研究》文中认为视障者就业难是个现实问题。无论视障者个体还是社会都对视障者的职业发展存在较为严重的刻板印象。但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网络创业成为视障者就业的新机遇。本研究从成人教育学的视角分析视障网络创业者转化学习的发生机制,旨在理解视障者通过转化学习打破“盲人只能做按摩”的固有认知,自我突破成为网络创业者。研究以杰克·麦基罗(Jack Mezirow)的转化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了本文的分析框架,先后对6名视障网络创业者和15名视障普通从业者进行访谈,并重点对Z和M两名视障网络创业者进行深度访谈和叙事分析。研究发现网络创业背景下成年视障者转化学习的发生机制由以下部分组成:第一,触发事件基于自身经验强化与共情效应的联结。促使视障者想要网络创业的触发事件分别有体验式经验、待改进事件、榜样经验、危机事件、拓展性经验及共情效应。这些事件引发了视障者对自己能力和定位的新认识,从而促使他们想要网络创业。第二,核心动力是网络技术、创业知识及心理调适的互动。视障者学习和掌握网络技术、创业知识,进行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转变成为网络创业者。第三,关键推力是认知陷进与自我认知重构的博弈。视障者在网络创业过程中会经历被认知陷阱束缚、跨越认知陷阱、实现自我认知重构阶段。视障者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与其自我认知重构之间互相影响,促使他们最终成为网络创业者。第四,重要外力是政府、社会机构及他人的支持。政府与社会机构能为视障者提供实践机会;组织线下培训班;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同时,视障者还受到家人、健视朋友及合作伙伴的支持。针对视障网络创业者转化学习发生机制中的关键点,本文提出四方面改进触发事件、核心动力、关键推力、重要外力的策略:第一,增加自我经验获得,促使转化学习发生。首先为视障者提供多样的实践机会;其次为视障者定期开展分享交流会。第二,提高自身学习能力,激发转化学习活力。首先视障者应增强主动学习意识;其次视障者应采取多元学习方式;最后视障者应注重自我心理调适。第三,实现自我认知重构,推动转化学习开展。首先为视障者提供多元课程;其次营造包容性的社会环境。第四,发挥政府与家庭外力作用,保障转化学习运行。首先政府应建立支持体系;其次家庭应发扬关怀力量。
徐广平[3](2021)在《双元创业即兴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创新创业正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各地积极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为新创企业带来发展机遇与便利的同时,更是要求其自身能够以创新为驱动,在快速升级的市场需求和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高速成长。然而,并不是所有新创企业都能及时抓住机遇,迅速处置威胁。突如其来的技术革新与行业变化往往使“新生弱性”的新创企业不知所措。在新时期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新创企业试图利用信息不对称来制造竞争优势变得愈发困难,事先获取信息的可用性也在逐渐失效。新企业愈发难于维持传统战略逻辑下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取而代之的是以战略突变的形式,通过灵活快速地对所遭遇的突发事件进行战略响应,获取瞬时竞争优势来实现生存与高速成长。那么,新企业如何在频繁变化的竞争格局中实现“弯道超车”,探索新企业高速成长之谜已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议题。通过观察成功的创业案例发现,“即兴”是创业者在创建新事业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行为现象和决策方式。创业即兴能够弥补已有计划与突发情况之间的落差,创造性地将计划与执行相融合,更有效地应对突发机遇与威胁。新创企业成长的特殊性也要求创业者要打破传统组织管理“秩序”与“控制”的定式思维,通过即兴能力来提高团队的敏捷性,以抓住潜在机会获得卓越绩效。而目前关于即兴能否给组织带来积极的结果还存在争议,创业即兴与新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十分匮乏,这就引发了创业即兴自身该如何定义与管理,及其与企业绩效之间的黑箱应如何打开的疑问。在日益模糊与不确定的环境当中,需要组织保持一种平衡的管理文化,这种文化既要求保持已有战略的定力,同时要根据变化做出创新,避免陷入极端。基于组织双元理论,双元创业即兴一方面要对周边已有和闲置待用的资源进行即时性延伸与精炼,来缓解资源约束,推动机会开发。另一方面要快速搜寻潜在有用的新资源,创造全新的价值主张。即双元创业即兴是兼具开发式和探索式行为特征的战略性行为,要求创业者要处理好二者间的双元协同关系。事实上,双元创业即兴并非随意的“拍脑袋”决策,而是创业者在已有认知基础上,因形势变化而作出的有限理性决策,具有试探性特征,需要在执行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这就构成了创业过程中的关键学习事件,创业团队在即兴实践中获得知识。与此同时,双元创业即兴要求企业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对生产资源及其它组织要素的使用方式和效率上进行调整,促使企业战略柔性水平的提升。因此,双元创业即兴能力强的新创企业在创业学习和战略柔性上均具有较佳的表现。而创业团队处置突发状况时的集体效能感反映了团队成员通过相互了解且信任集体所擅长领域的信念,能够促进创业团队完成双元创业即兴带来的全新而复杂的任务要求,克服即兴造成的时间与任务压力,顺利地使创业团队开展创业学习,提升战略柔性,使双元协同中的创业即兴行为顺利完成绩效间的传递。因此,本研究以组织双元为切入点,构建了双元创业即兴的作用机制模型,引入创业学习和动态能力来解释双元创业即兴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并分析突发情境下的集体效能感对这一中介路径中的调节效应。具体来讲,本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双元创业即兴是否以及如何作用于新创企业绩效;第二,创业学习在双元创业即兴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发挥了何种作用;第三,战略柔性在双元创业即兴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与创业学习又存在哪些关联,这些关联怎样影响双元创业即兴到新创企业绩效的转化;第四,集体效能感对双元创业即兴与创业学习、战略柔性间的关系起到了何种作用,对创业学习、战略柔性中介效用的发挥起到了何种作用。为探索上述问题,本研究在多案例比较分析和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我国(东北地区和华南地区)的新创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并开展了两阶段问卷调查,以获取关键变量和控制变量的数据。采用多元回归以及Bootstrap分析等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获得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双元创业即兴对新创企业绩效具有积极影响;第二,创业学习和战略柔性在双元创业即兴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分别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第三,创业学习和战略柔性在双元创业即兴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产生完全中介作用和链式中介作用;第四,集体效能感及其三个维度均对双元创业即兴与创业学习间的关系具有积极的正向调节作用;第五,集体效能感对双元创业即兴与战略柔性间的关系具有积极的正向调节作用,其中,集体效能感及其领导能力信念和内部联合信念维度正向调节了双元创业即兴与战略柔性之间的关系,但外部资源信念的调节作用不显着;第六,集体效能感正向调节了双元创业即兴通过创业学习、战略柔性对新创企业绩效影响的间接作用。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双元视角来审视创业即兴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多案例比较的方式诠释了创业即兴的内涵特征和运作逻辑,强调创业即兴具有试探性和主观向好的积极属性,新创企业能够实现即兴行动悖论间的协同性,并采用定量方法检验了双元创业即兴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双元创业即兴作为整体构念的有效性,深化了以往对于“即兴本质上并无好坏”观点的理解,弥补了现有创业即兴在实证研究上的不足,为未来创业情境下的即兴研究提供了参考;第二,本研究证实了创业学习和战略柔性在双元创业即兴与新创企业绩效间的多重中介及链式中介作用,打开了双元创业即兴到新创企业绩效的过程“黑箱”,拓展了新创企业绩效提升的实现路径;第三,本研究没有将以往常使用的笼统而宽泛的外部环境特征作为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权变因素,而是选择从创业团队内部的集体效能感出发,揭示其在双元创业即兴与创业学习、战略柔性关系之间及创业学习、战略柔性中介作用的调节效应。本研究结论有助于创业领导者更好地应对和把握创业成长中不确定环境带来的突发事件,对提升创业活动质量,塑造新时期新创企业的创业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刘泓辰[4](2021)在《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孕育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与此同时当下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战略机遇期,但面临的环境动态性加大。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技创业是当下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标志,所以研究科技型初创企业问题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理论价值。科技型初创企业不同于其他初创企业,也不同于成熟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主要依赖核心创业者,甚至是创业者个人意志的表现,创业者特质、创业者先前经验和创业者网络等个体因素深刻影响科技创业活动。此外,科技型初创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风谲云诡,市场变化、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对创业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科技型初创企业的特点,笔者从创业者个体角度出发来探讨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是科技创业活动的开端,创业过程是通过创业机会来展开的。那为什么有些人能够识别出有价值的科技型创业机会?即不同创业者对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是有差异的。因此,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是学术界应该探索的重要课题。科技创业者如何进行机会识别?是什么因素影响了这一过程?影响机制是怎么样的?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因素和机制与其他初创企业有什么不同?这一系列问题成为理论界与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议题。而先前研究缺乏以整合的思路探索机会识别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模式,缺少创业认知机制的影响路径研究,也鲜有科技型创业的针对性研究。基于此笔者以创业机会识别为主线,以科技型初创企业的创业者(初创企业的创始人、联合创始人以及创业团队中核心成员)为研究对象,根据社会认知理论、创业过程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及有关研究的回顾,初步提出理论构想,并通过4位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者的探索性案例研究进行了梳理研究,推演出创业者个体因素、创业认知加工过程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初始命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问卷设计与实地调研,利用SPSS21.0、AMOS24.0等工具对实证数据进行了分析,验证了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前因变量及影响机制,并对科技型与非科技型创业样本进行对比,试图解释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者能够成功识别更具价值的科技型创业机会的独特因素和机制。具体来说,本研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文献回顾与理论发展。根据创业者个体因素、创业认知和创业机会识别等方面的文献回顾,找出现有研究的不足。确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和归纳了各个变量的定义和维度,为后文展开分析奠定了基础。第二,探索性案例研究与理论模型的提出。通过案例内分析和多案例间比较研究,初步构建了创业者个体因素通过自主创业学习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影响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理论模型,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创业者个体因素对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作用机制的模型构建与统计检验。对有关研究深入分析,提出“基于自主创业学习与创业自我效能感双中介及链式中介的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概念模型与对应的细化假设。通过多种统计工具对345份有效问卷进行定量研究,检验了相关假设,最终得出了结论。第四,环境动态性对创业者个体因素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关系的作用。引入环境动态性当作调节变量,进一步分析了环境动态性的调节和调节中介作用,最终利用问卷数据对调节效应模型进行了检验。第五,科技型与非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对比分析。为了探索科技型与非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影响因素与机制的异同,本研究进行了补充研究。通过调研问卷对350份非科技型样本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了科技创业者独特的认知加工过程。通过上述的研究,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创业者特质(成就需求、风险承担、内控制源),创业者先前经验(创业经验、职能经验)和创业者网络(网络强度)正向影响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创业者特质是科技型初创企业独特资源的来源。创业者先前经验的差异有助于理解创业者在类似背景下识别不同机会。创业者网络强度有助于市场信息的聚合和整合,消除“新生缺陷”,增加可信度,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识别科技型创业机会。创业者网络中的网络规模在单独对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回归分析是显着的,但在整合模型中,作用不显着。这一结果说明,创业者网络规模虽然很重要,但在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整体模型中,其作用效果是不突出的,创业者个体的其他因素比单纯的网络规模更为重要。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前因探索丰富了以创业者为中心的创业研究,突出了创业者对科技型初创企业成长的核心作用。第二,自主创业学习/创业自我效能感起到了双中介及链式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影响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创业认知过程路径有三条,自主创业学习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可以分别单独作用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自主创业学习还可以通过增强创业自我效能感进而影响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具体来说,创业者成就需求、内控制源、创业经验、职能经验和网络强度通过创业者个体的自主创业学习和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双中介作用,发挥了自身独特优势,有利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此外创业者成就需求、风险承担、内控制源、创业经验、职能经验和网络强度通过自主创业学习和创业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正向影响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自主创业学习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很好解释了基于创业过程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的创业者个体因素如何内化、作用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将零散的变量纳入到整合框架中,在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框架中起到了重要的连接作用。第三,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自主创业学习/创业自我效能感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关系,且环境动态性起到调节中介作用。当环境动态性水平较高,具有显着的技术进步或很大的客户偏好变化时,这种环境动荡激发了创业者自主创业学习和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作用。创业者只有坚定信心且不断学习,才有可能识别创业机会。此外,环境动态性还起到了调节中介的作用。当环境处于越动态情况下,创业者特质(成就需求、风险承担、内控制源)/创业者经验(创业经验、职能经验)/创业者网络(网络强度)通过自主创业学习/创业自我效能感作用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关系就越强烈。也就是说在瞬息万变环境下,更加凸显了本研究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模型的价值,尤其当下外部市场因贸易摩擦造成的动荡不息的现状下,本研究对创业者及政策制定者都有较强的指导价值。第四,对比非科技型和科技型创业机会识别,验证了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独特的特点和作用机制。具体来说,科技型创业者年青化特征比较突出,大多具有更高的受教育水平,且具有理工医学农背景的创业者更有助于识别出科技型创业机会。非科技创业者对个体因素的利用程度远不及科技创业者,非科技创业者的个体因素大多是依靠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影响创业机会识别。而科技创业者充分利用自主创业学习、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双中介渠道,充分将个体优势转化成创业机会优势。并且科技创业者更注重自主创业学习,而非科技创业者可能创业的领域大多不具有挑战性或者行业知识更新较慢,非科技创业者很少会进行自主创业学习。环境动态性在不同创业活动中起到了调节作用,但在非科技型创业中,只调节了自主创业学习的中介作用。这更加凸显了在科技创业活动中,面临的环境变化更大,更激发科技创业者不断加强学习,通过自主创业学习的力量将个体因素发挥到极致,进而促进创业机会识别。总之,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了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独特的作用机制,正是由于科技型创业的特点,对创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了自主创业学习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对于科技型创业的重要作用。这一对比为科技创业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发现。本研究的创新点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明确创业机会兼具“发现”与“建构”特性,必须发挥创业者主观能动性才能识别,明确了创业机会识别的定义和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整合模型,弥补了基于单一理论单一视角研究带来的偏差;第二,提出并验证了影响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个体前因,系统地探索了创业者特质、创业者先前经验和创业者网络对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共同作用,丰富了以创业者为中心的创业研究,突出了创业者对科技型初创企业成长的核心作用;第三,界定并验证了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者的自主创业学习和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双中介及链式中介作用机制,发现了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创业认知加工过程路径;第四,拓展了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权变因素研究,验证了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及其边界条件,强调了环境动态性对自主创业学习和创业自我效能感作用路径的正向调节作用;第五,对比验证了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独特的特点和作用机制,突出了自主创业学习对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价值。总之,科技型初创企业拥有巨大社会经济价值,本研究旨在为学者和创业者建立一个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整合模型。从政策制定者或创业者的角度来看,本研究的研究发现可以被视为包含了有价值的指导或参考,可用于他们未来的决策;从相关领域学者的角度来看,本研究增强了创业者个体对创业活动的解释力,验证了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因素和机制,试图解释了先前研究冲突的地方,丰富了创业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框架。
姜佳乐[5](2020)在《C市政府扶持返乡青年创业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与城镇之间具有互促互进与共生共存的关系,乡村振兴关系着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兴衰等重要问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返乡青年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以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返乡青年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开展创业活动不仅能够增加自身的收入,实现自身价值,同时能够带动故乡居民实现增收,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从政府公共服务的视角出发,探究在促进返乡青年创业过程中政府与返乡青年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政府扶持返乡青年创业活动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为以吉林省C市为例展开分析,肯定了C市政府有关部门在扶持返乡青年创业活动方面取得的成绩,例如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返乡青年创业的政策,建设了可以对返乡青年创业项目进行孵化的基地,组织了创业培训、创业创新大赛以及项目融资对接会等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但是,返乡青年创业扶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关部门在总结现状的基础上不断改进。C市对于返乡青年创业的扶持工作同样存在着联动机制落后、有关政策体系有待完善、扶持基金匮乏等问题。返乡创业青年自身存在着创业意识有待加强,创业资源整合不够,抵御创业风险的能力较低的问题。政府层面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角色定位不清晰,工作运行机制不健全,职能发挥不充分。返乡创业青年自身层面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缺少充分的学习与准备,缺少与相关部门积极沟通的意识,缺少社会资源的积累。鉴于返乡创业青年自身问题及原因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需要依靠返乡青年自身的努力来解决,因此本文主要从政府公共服务的角度提出了完善返乡青年创业服务运行机制,健全返乡青年创业政策支持体系,拓宽返乡青年创业资金融通渠道,优化返乡青年创业公共服务配套的对策建议,以促进C市返乡青年创业扶持工作的改进。
赵颐淇[6](2020)在《创业者创业动机演化路径与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创业动机是创业行为背后的驱动力,它促使具有创业能力和创业条件的个体进行创业。先前关于创业动机的文献都集中在财富、个人发展、满足感和幸福感等利己动机上。然而,一些人之所以选择创业,除了利己动机以外,也被利他动机所驱动,主要是因为他们对处于某些困境中的特定人群产生了强烈的同理心。但以往研究很少关注营利性企业创业者的利他动机。利他动机和利己动机不一定相互排斥或对立,而是相对独立的,甚至可以是积极相关的,创业者可能同时具有利己和利他动机。现有创业研究侧重于单一动机,但创业个体可能同时具有多种行动动机,探索创业者的动机是如何组合成不同特征,不同动机组合是如何影响创业过程的也很重要。以往创业动机的研究往往集中在企业发展过程的单个阶段,即初创期、成长期或退出。然而,创业者的动机可能会随着奋斗的不同阶段而改变。事实上,在对微软和巴塔哥尼亚两家企业的研究中发现,其创业者在创建和发展他们的组织的过程中经历了动机的重大转变。虽然基于不同阶段的研究解释了创业行为的独特方面,但专注于某一阶段的研究使该领域缺乏一个整体框架来理解各种动机如何影响创业过程。因此,把创业过程划分成连续的阶段,研究每一阶段创业者创业动机的作用机制,最终拼接成创业动机在整个创业过程中的影响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创业者创业动机发生重大转变的原因也值得我们关注。以领导者为对象的研究发现,一个领导者转变为负责任的领导需要经过触发事件的激发。触发事件通过重新排列领导者的个人价值观次序,引发了领导者道德价值观的巨大转变,将其价值观从自我提升转变为自我超越的价值观。那么,触发事件会不会也是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动机发生演化的原因呢?创业者道德价值观的塑造和提升,会使其更关注他人的福祉,从而参与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及公众对企业践行社会责任议题关注度的上升,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CSR并开始采取行动。但每年都有知名品牌被指控在CSR方面误导或欺瞒公众,比如,漂绿。企业的“漂绿”行为一旦曝光,将会降低消费者的信任和购买意愿,危及企业财务绩效。与有“漂绿”行为的企业相对应的是负责任企业。致良知四合院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研发了一系列课程,旨在帮助企业家把利益他人的心融入产品和服务,让企业家们甘愿承担自己的历史和社会责任。两类不同的企业,有“漂绿”行为的企业和参与致良知四合院学习的企业,其创业者最初的创业动机分别是什么,在创业过程中,创业动机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两类企业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和创业过程,以及其创业动机对企业伪善或负责任声誉的影响机制值得探讨。本文以登上《南方周末》“漂绿榜”的企业和参与致良知四合院学习的企业的创业者为研究对象,从企业发展过程中三个连续的阶段——初创期、瓶颈期和突破期,探析创业者创业动机的演化路径与影响机制,首先,通过借鉴扎根理论的多案例分析法,探明初创期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及其作用过程;其次,运用生命故事法,发掘瓶颈期创业者创业动机演化的路径,识别创业者创业动机演化的原因——触发事件;再次,运用借鉴扎根理论的多案例分析法,明晰突破期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及其作用机制,把三个阶段拼接成创业动机在整个创业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最后,根据突破期创业者创业动机的影响机制,构建创业者利他动机感知对企业伪善的影响模型,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检验创业者利他动机感知与企业伪善的关系,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宣传沟通和实施行为与前两者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驱动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多种利他动机对企业伪善发挥了实质性的作用,企业社会责任宣传沟通确实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前者对企业伪善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但后者不会直接对企业伪善产生显着影响。本文分为七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明确了研究目的,概括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并梳理了本文的研究内容,阐述了研究思路,确定了研究方法。第二章为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用citespace绘制了创业动机的知识图谱,其次对创业动机、创业动机演化路径、创业动机演化原因、CSR宣传沟通与CSR实施行为、企业伪善等核心概念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找到了文章的研究方向。第三章为初创期创业者创业动机的影响机制研究。采用借鉴扎根理论的多案例分析方法,将文本编码与理论框架相结合,提炼创业者创业动机的类别和维度,识别出初创期创业者的创业动机以及创业过程。第四章为瓶颈期创业者创业动机演化路径及原因研究。利他动机的分类——积极利他动机、中立利他动机和消极利他驱动,可以组合成8种不同的情形,通过文本挖掘等统计分析,识别创业者创业动机的演化路径,并统计每条路径出现的频次。通过生命故事法,识别创业者创业动机演化的原因——触发事件,界定和归纳了触发事件的概念和分类,明晰了触发事件的作用机制。第五章为突破期创业者创业动机的影响机制研究。以登上《南方周末》“漂绿榜”的企业和参与致良知四合院学习的两类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借鉴扎根理论的多案例分析,分别识别突破期两类企业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及其作用机制。第六章为突破期创业者创业动机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和结构方程相结合的方式,验证第五章构建的突破期创业者创业动机影响机制的概念模型,探析利他动机感知对企业伪善的影响。第七章为结论与展望。总结文章的主要结论,归纳理论启示和实践启示,并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和对未来的研究展望。本文主要创新点如下:第一,拓宽了整合理论和工具理论的研究边界。在中国情境下考察了持整合观(即积极利他动机)和持工具观(即中立和消极利他动机)的创业者,其创业动机对企业伪善的影响,并发现同一个创业者可以同时持有整合观和工具观。为创业动机的整合观和工具观在创业者个人层面的研究提供了实证支持。第二,扩展了创业动机影响机制研究的时间跨度。以往创业动机的研究往往集中在企业发展过程的单个阶段,本研究通过纵向研究,在三个连续的阶段——初创期、瓶颈期和突破期,持续探究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及其作用机制,以一个整体框架,更完整地描述了创业动机在整个创业过程中的影响机制。第三,丰富了触发事件的研究领域。发现了触发事件是中国创业者创业动机演化的驱动因素,触发事件对创业者创业动机演化原因的解释,为中国本土化的创业动机演化原因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四,拓展了企业伪善的研究领域。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沟通和实施行为角度,追溯了企业伪善背后的决定因素,即创业者的工具性利他动机,并从消费者感知和归因的角度评价了企业伪善,更准确地反映出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最终效果。第五,开发了CSR实施行为的测量量表。现有研究中,CSR实施行为的测量工具较为匮乏,本研究以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CSR行为的实施广度和实施强度两个维度来评价CSR实施行为,丰富了CSR实施行为的测量工具,为未来开展CSR实施行为相关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鄢格[7](2020)在《安徽省蚌埠市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支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开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推进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相结合,鼓励农民工等人员开展返乡创业活动。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技术以后,受到自身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选择回乡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和实现就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关政府部门出台了许多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从各个方面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必要的帮助,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以蚌埠市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支持为研究对象,由此背景出发,笔者通过发放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在安徽省蚌埠市马城镇、唐集镇、龙亢镇等地区收取调研数据。通过对蚌埠市农民工返乡创业背景、现状以及政策梳理,笔者发现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一群体的创业活动,但是也存在着农民工对政策了解和利用程度不高、政府政策落实效果差、政策实施环境不佳等方面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政策内容待完善、政府政策执行力度不够、农民工自身知识和素质欠佳以及市场环境发展较弱等原因,笔者针对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要完善政策内容、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提高农民工创业能力和完善政策运营环境的相关建议,希望能对蚌埠市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的完善有一定的贡献。
夏云霄[8](2020)在《盐城市返乡农民工创业中基层政府政策支持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盐城市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是农业大市,也是农业人口转移大市。近几年,随着“创业潮”的推动,返乡创业成为盐城市农民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生活品质、展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新型方式。返乡农民工的创业举动及其成果,究其根本,可以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文章从盐城市基层政府政策支持角度入手,通过访谈等方式了解返乡农民工创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在分析借鉴国内其他城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盐城市返乡农民工创业中基层政府政策支持的对策与建议。论文的总体思路是:理论铺垫——现状分析——问题归纳——应对策略。文章首先从学理角度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做了阐述,从农民工、创业和基层政府这些基本概念入手,了解要研究的对象与内容;通过无缝隙政府、新公共服务理论、推拉理论为分析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支撑;随后通过访谈了解盐城市返乡农民工基本情况,概括了他们的共性特征,包括男性占比高、平均年龄大、教育程度低和多数已婚等,总结了盐城市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现实背景:城市就业形势严峻、创业意愿强烈以及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盐城市基层政府关于返乡农民工创业现有政策及实施效果,涉及引导鼓励政策、创业孵化政策、技能培训政策,金融支持政策等,结合访谈实际情况以及查阅的相关理论材料,发现出现有政策的短板;为更好地解决盐城市返乡农民工创业遇到的问题,对他地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整理,包括安徽省秦栏镇、浙江省玉环县、四川省金堂县等城市的先进做法,总结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文章最终落脚在盐城市返乡农民工创业中基层政府政策支持优化问题上,提出了优化政策支持体系、建立双向政策监督机制、扩展政策推行平台等改进对策与建议。论文旨在通过基层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的提升和政策体系的完善,进一步改善农民工的创业环境,为农村振兴和农民富裕贡献力量。
刘洋[9](2020)在《吉林省大学生创业支持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最近几年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稳定发展以及国外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人口红利的优势不复存在,从而导致国内劳动力人口结构的转变,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逐渐变大,大学生毕业生以创业的方式应对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变成一种新的趋向,“大学生创业”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需要获得更多关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相继出台了各种有助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全国各地的高校和企业也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对大学生创业活动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可是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创业的人数和创业成功率并没有显着的增长。吉林省是我国东北三省之一,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处于国内平均水准。虽然在吉林省政府的主导下,近年来吉林省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于大学生创业支持的力度不断提升,但在提升和改进过程中,还是避免不了一些阶段性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采访等方式,作者总结出来一些吉林省大学生创业支持现状的问题,本文就吉林省大学生创业支持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分析这些在创业支持方向上的问题所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提出可以有效解决这些创业支持问题的对策和建议。通过研究现状、找出问题、分析问题成因的步骤,本文认为对于解决当前吉林省大学生创业支持存在的问题,应该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共同努力,同时还需要大学生积极配合。政府既要明确政府责任,加大宣传力度,优化相关政策,更要提升服务质量;企业需要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关注度及参与度;高校需要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在教学资源和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上予以一定的扶持。通过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吉林省大学生创业支持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吉林省大学生创业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王东明[10](2020)在《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创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方式。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引发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让大学生创业行为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然成为国家倡导的发展战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配套政策,一时间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创业热潮。然而,在利益多样、价值多元、矛盾多维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的问题逐渐突显,创业成功率极低,亟需对大学生创业实践作出有效的教育和价值引导。大学生创业教育着力于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有着独特的学科特点和内容架构,具有培育大学生创业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创业价值观、塑造健康人格品质等多重教育功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国家人力资源的优化分配与合理利用、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关系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好坏。开展具有一定实效的创业教育是引导大学生将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化过程,这既是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逻辑前提,也是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社会现实需求,更是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大力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创业教育课程、实践平台、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然而,由于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鼓励和支持创业的社会氛围还不浓厚等原因,在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中仍然存在教育实效性不强、协同保障机制不顺畅、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结构失衡、创业教育功能弱化等问题。现实中的这些问题映射出我国当前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尚未融入到高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仍然处于“国家主导、市场驱动、高校实施”的外延式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整体推进、协同联动、多维施策”的内涵式发展格局。面对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境,迫切需要创业教育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作出强有力的回应,积极探索符合时代发展特点的协同、系统、高效、开放的创业教育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应有价值。面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时代诉求和发展趋势,本文以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人的价值相关理论、习近平“立德树人”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通过质性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梳理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价值指向和目标原则,优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策略与方法,并对新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未来发展作出展望。全文共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是“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概述”。第三部分是“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第四部分是“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价值指向与目标原则”。第五部分是“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策略与方法”。第六部分是“新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展望”。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场和视角审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坚持全面地思考、系统地思考、联系地思考,结合实证调查分析,客观揭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基于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提出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策略:一是强化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社会支撑,二是构建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场域,三是筑牢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础,四是解决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关键,实现国家社会、高校、家庭、大学生各层面多维联动,综合施策、协同推进,有效形成育人合力。同时,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效性需要树立前瞻眼光和战略视野,自觉遵循创业型人才的成长规律、创业教育教学规律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迎合时代诉求,做到“因时而谋、因时而动、因时而进”,积极探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优化路径,以期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二、许多创业者不知如何创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许多创业者不知如何创业(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省普通高校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创业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就业现状 |
1.1.2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扶持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研究 |
2.2.1 关于大学生创业形势的研究 |
2.2.2 关于大学生创业现状的研究 |
2.2.3 关于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的研究 |
2.2.4 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 |
2.2.5 关于大学生创业素质的研究 |
2.3 国内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创业的研究 |
2.3.1 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创业现状研究 |
2.3.2 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创业能力培养及改革路径研究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专家访谈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创业率情况 |
4.2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跆拳道专项创业者现状 |
4.2.1 创业者的性别现状 |
4.2.2 创业的原因调查 |
4.2.3 创业者创业想法形成情况 |
4.2.4 创业者接受创业教育的现状 |
4.3 黑龙江省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创业现状调查 |
4.3.1 创业资金的现状 |
4.3.2 创业区域现状 |
4.3.3 毕业生自主创业者的创业形式现状 |
4.3.4 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创业行为调查与分析 |
4.4 跆拳道专项生创业影响因素研究 |
4.5 跆拳道专项毕业生自主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4.5.1 职业目标规划有偏差,缺乏创业规划能力 |
4.5.2 专业技能不熟练,理论基础不够扎实 |
4.5.3 自身的经验不足,与职场要求不适应 |
4.5.4 创业的队伍单薄,缺乏团队协作能力 |
4.5.5 创业资金筹集困难,风险承担能力弱 |
4.6 促进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创业的对策 |
4.6.1 毕业生自我完善 |
4.6.2 学校完善教育制度 |
4.6.3 发挥社会作用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个人简介 |
(2)网络创业背景下成年视障者转化学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残障者就业的研究 |
1.2.2 网络创业的研究 |
1.2.3 转化学习的研究 |
1.2.4 总体评价 |
1.3 概念界定 |
1.3.1 成年视障者 |
1.3.2 网络创业 |
1.3.3 转化学习 |
1.4 研究设计与过程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过程 |
1.5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1.5.1 理论基础 |
1.5.2 分析框架 |
第2章 网络创业背景下Z与M转化学习故事 |
2.1 Z的故事:破茧成蝶 |
2.1.1 Z的成长经历 |
2.1.2 Z转化学习的触发事件 |
2.1.3 Z在转化学习过程中的经历 |
2.1.4 Z意义观点的转化 |
2.2 M的故事:浴火重生 |
2.2.1 M的成长经历 |
2.2.2 M转化学习的触发事件 |
2.2.3 M在转化学习过程中的经历 |
2.2.4 M意义观点的转化 |
第3章 网络创业背景下成年视障者转化学习发生机制分析 |
3.1 触发事件:自身经验强化与共情效应联结 |
3.1.1 触发事件解析 |
3.1.2 触发事件关系 |
3.1.3 触发事件小结 |
3.2 核心动力:网络技术、创业知识及心理调适互动 |
3.2.1 网络技术 |
3.2.2 创业知识 |
3.2.3 心理调适 |
3.3 关键推力:认知陷阱与自我认知重构博弈 |
3.3.1 认知陷阱 |
3.3.2 自我认知重构 |
3.4 重要外力:政府、社会机构及他人支持 |
3.4.1 政府与社会机构支持 |
3.4.2 他人支持 |
第4章 网络创业背景下成年视障者转化学习支持策略 |
4.1 增加自我经验获得,促使转化学习发生 |
4.1.1 为视障者提供多样的实践机会 |
4.1.2 为视障者定期开展分享交流会 |
4.2 提高自身学习能力,激发转化学习活力 |
4.2.1 视障者应增强主动学习意识 |
4.2.2 视障者应采取多元学习方式 |
4.2.3 视障者应注重自我心理调适 |
4.3 实现自我认知重构,推动转化学习开展 |
4.3.1 为视障者提供多元课程 |
4.3.2 营造包容性的社会环境 |
4.4 发挥政府与家庭外力作用,保障转化学习运行 |
4.4.1 政府应建立支持体系 |
4.4.2 家庭应发扬关怀力量 |
第5章 研究反思与展望 |
5.1 研究反思 |
5.1.1 研究者个人因素反思 |
5.1.2 研究者与参与者关系反思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5.2.1 研究不足 |
5.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同意参加论文研究合作的声明 |
附录 B 成年视障网络创业者访谈提纲(正式) |
附录 C 普通成年视障者访谈提纲(正式)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双元创业即兴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的关键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组织双元理论 |
2.1.2 组织学习理论 |
2.1.3 动态能力理论 |
2.1.4 社会认知理论 |
2.2 创业即兴研究综述 |
2.2.1 创业即兴的内涵及核心要素 |
2.2.2 创业即兴的类别、维度与测量 |
2.2.3 创业即兴的相关研究进展 |
2.2.4 研究评述 |
2.3 创业学习研究综述 |
2.3.1 创业学习的内涵 |
2.3.2 创业学习的维度 |
2.3.3 创业学习的相关研究进展 |
2.3.4 研究评述 |
2.4 战略柔性研究综述 |
2.4.1 战略柔性的内涵 |
2.4.2 战略柔性的维度 |
2.4.3 战略柔性的相关研究进展 |
2.4.4 研究评述 |
2.5 集体效能感研究综述 |
2.5.1 集体效能感的内涵 |
2.5.2 集体效能感的维度与测量 |
2.5.3 集体效能感的相关研究进展 |
2.5.4 研究评述 |
2.6 新创企业绩效研究综述 |
2.6.1 新创企业绩效的内涵 |
2.6.2 新创企业绩效的维度与测量 |
2.6.3 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 |
2.6.4 研究评述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元创业即兴对新创企业绩效影响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
3.1 理论预设 |
3.2 案例研究设计 |
3.2.1 案例研究概述 |
3.2.2 案例研究步骤 |
3.3 案例研究方法 |
3.3.1 探索性案例研究选取 |
3.3.2 案例描述 |
3.3.3 数据收集及信效度保障 |
3.4 案例分析 |
3.4.1 突发事件的界定 |
3.4.2 数据编码与分析 |
3.4.3 案例内分析 |
3.5 跨案例结果讨论与初始假设命题提出 |
3.5.1 双元创业即兴、创业学习与新创企业绩效 |
3.5.2 双元创业即兴、战略柔性与新创企业绩效 |
3.5.3 创业学习、战略柔性与新创企业绩效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4.1 理论模型的提出 |
4.2 研究假设 |
4.2.1 双元创业即兴与新创企业绩效 |
4.2.2 创业学习的中介作用 |
4.2.3 战略柔性的中介作用 |
4.2.4 创业学习和战略柔性的链式中介作用 |
4.2.5 集体效能感的调节作用 |
4.2.6 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设计 |
5.1 研究设计路径选择 |
5.1.1 问卷调查方法设计的合理性 |
5.1.2 问卷设计过程 |
5.1.3 问卷设计的注意事项 |
5.2 变量测量 |
5.2.1 解释变量 |
5.2.2 中介变量 |
5.2.3 被解释变量 |
5.2.4 调节变量 |
5.2.5 控制变量 |
5.3 预调研及问卷修正 |
5.3.1 预调研数据收集 |
5.3.2 预调研问卷检验 |
5.3.3 问卷修正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6.1 正式调研样本与数据收集 |
6.1.1 调研对象的选择 |
6.1.2 调研地点的选择 |
6.1.3 问卷发放与收集 |
6.1.4 样本特征 |
6.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6.2.1 信度分析 |
6.2.2 效度分析 |
6.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6.4 数据汇聚性分析 |
6.5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
6.6 假设检验 |
6.6.1 双元创业即兴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检验 |
6.6.2 创业学习在双元创业即兴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
6.6.3 战略柔性在双元创业即兴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
6.6.4 多个并列中介效应和链式中介效应检验 |
6.6.5 集体效能感的调节效应检验 |
6.6.6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
6.7 稳健性检验 |
6.8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8.1 研究结果汇总 |
6.8.2 研究结果讨论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启示 |
7.2.1 理论贡献 |
7.2.2 管理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7.3.1 研究局限 |
7.3.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调查问卷A(用于创业领导者) |
附录3 调查问卷B(用于创业员工)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创业过程理论 |
2.1.2 资源基础理论 |
2.1.3 社会网络理论 |
2.1.4 社会认知理论 |
2.1.5 理论述评与整合 |
2.2 创业机会与创业机会识别 |
2.2.1 基本概念 |
2.2.2 创业机会识别的意义 |
2.2.3 小结 |
2.3 创业机会识别的前因研究 |
2.3.1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前因研究 |
2.3.2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前因研究 |
2.3.3 小结 |
2.4 创业机会识别的机制研究 |
2.4.1 不同视角的创业机会识别机制研究 |
2.4.2 创业学习 |
2.4.3 创业自我效能感 |
2.4.4 小结 |
2.5 以往研究总体评述 |
第3章 探索性案例研究 |
3.1 案例研究 |
3.1.1 概述和步骤 |
3.1.2 理论预设 |
3.1.3 案例选择 |
3.1.4 数据收集 |
3.1.5 数据分析方法 |
3.2 案例企业简介 |
3.2.1 BJXH有限公司 |
3.2.2 SZYJ有限公司 |
3.2.3 WHYH有限公司 |
3.2.4 SDEY有限公司 |
3.3 案例分析 |
3.3.1 创业者个体因素 |
3.3.2 自主创业学习 |
3.3.3 创业自我效能感 |
3.3.4 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 |
3.4 多案例间比较研究 |
3.4.1 创业者个体因素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 |
3.4.2 创业认知加工过程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 |
3.4.3 创业者个体因素与创业认知加工过程 |
第4章 创业者个体因素对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作用机制: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
4.1 创业者个体因素对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关系假设 |
4.1.1 创业者特质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 |
4.1.2 创业者先前经验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 |
4.1.3 创业者网络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 |
4.2 自主创业学习在创业者个体因素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之间的中介作用假设 |
4.2.1 创业者特质与自主创业学习 |
4.2.2 创业者先前经验与自主创业学习 |
4.2.3 创业者网络与自主创业学习 |
4.2.4 自主创业学习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 |
4.2.5 自主创业学习的中介作用 |
4.3 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者个体因素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之间的中介作用假设 |
4.3.1 创业者特质与创业自我效能感 |
4.3.2 创业者先前经验与创业自我效能感 |
4.3.3 创业者网络与创业自我效能感 |
4.3.4 创业自我效能感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 |
4.3.5 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
4.4 自主创业学习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者个体因素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假设 |
4.4.1 自主创业学习与创业自我效能感 |
4.4.2 自主创业学习和创业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
4.5 研究假设汇总及概念模型 |
第5章 实证研究设计 |
5.1 问卷设计 |
5.1.1 问卷设计思路 |
5.1.2 问卷设计过程 |
5.1.3 问卷的偏差控制 |
5.2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
5.2.1 抽样对象 |
5.2.2 抽样过程 |
5.2.3 问卷发放形式 |
5.3 数据清理 |
5.3.1 缺失项的处理 |
5.3.2 异常值的检验 |
5.4 变量测量 |
5.4.1 创业者特质的测度 |
5.4.2 创业者先前经验的测度 |
5.4.3 创业者网络的测度 |
5.4.4 自主创业学习的测度 |
5.4.5 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测度 |
5.4.6 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测度 |
5.5 预调研 |
5.5.1 创业者特质量表检验 |
5.5.2 创业者先前经验量表检验 |
5.5.3 创业者网络量表检验 |
5.5.4 自主创业学习量表检验 |
5.5.5 创业自我效能感量表检验 |
5.5.6 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量表检验 |
第6章 创业者个体因素对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 |
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1 创业者人口统计学特征 |
6.1.2 科技型初创企业特征 |
6.1.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6.2.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6.2.2 信度分析 |
6.2.3 效度分析 |
6.3 假设检验 |
6.3.1 相关分析 |
6.3.2 直接效应检验 |
6.3.3 单中介效应检验 |
6.3.4 并列中介效应检验 |
6.3.5 链式中介效应检验 |
第7章 环境动态性对创业者个体因素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关系影响研究 |
7.1 环境动态性的相关研究 |
7.1.1 环境动态性的概念及研究综述 |
7.1.2 环境动态性作为调节变量的引入 |
7.2 环境动态性对创业者个体因素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关系影响概念模型 |
7.2.1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
7.2.2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中介作用 |
7.3 环境动态性的测度与检验 |
7.3.1 环境动态性的测度 |
7.3.2 环境动态性量表检验 |
7.4 环境动态性对创业者个体因素与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关系影响实证研究 |
7.4.1 信度与效度分析 |
7.4.2 相关分析 |
7.4.3 回归分析 |
第8章 科技型与非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对比分析 |
8.1 非科技型创业样本分析 |
8.2 非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 |
8.2.1 直接效应检验 |
8.2.2 单中介效应检验 |
8.2.3 并列中介效应检验 |
8.2.4 链式中介效应检验 |
8.2.5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检验 |
第9章 研究结论、启示和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贡献 |
9.3 管理启示 |
9.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9.4.1 研究不足 |
9.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研究调研问卷 |
附录(三): 非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研究调研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参与项目与课题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C市政府扶持返乡青年创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1.选题缘起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既有研究评述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
1.研究框架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阐释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乡村振兴战略 |
2.返乡青年 |
3.返乡青年创业 |
(二)理论基础阐释 |
1.新公共服务理论 |
2.创业生态系统理论 |
二、C市政府扶持返乡青年创业的现状、问题及成因 |
(一)C市政府扶持返乡青年创业现状 |
1.出台各类扶持政策 |
2.推动建设孵化基地 |
3.针对开展系列活动 |
4.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
(二)C市政府扶持返乡青年创业存在的问题 |
1.政府扶持返乡青年创业的机制、政策及措施有待改进 |
2.返乡青年自身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不足 |
(三)C市政府扶持返乡青年创业存在问题的成因 |
1.政府在角色认知、工作机制及职能发挥方面存在不足 |
2.返乡青年在创业准备、沟通意识及社会资源积累方面有所欠缺 |
三、地方政府扶持返乡青年创业的国内经验借鉴 |
(一)江西省福安县扶持返乡青年创业的经验及借鉴 |
(二)四川省金堂县扶持返乡青年创业的经验及借鉴 |
(三)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扶持返乡青年创业的经验及借鉴 |
四、C市政府进一步扶持返乡青年创业的对策建议 |
(一)完善返乡青年创业服务运行机制 |
1.做好返乡青年创业扶持的顶层设计 |
2.政府发挥引领作用且做好监督工作 |
(二)健全返乡青年创业政策支持体系 |
1.提高扶持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
2.健全返乡青年创业扶持政策链条 |
(三)拓宽返乡青年创业资金融通渠道 |
(四)优化返乡青年创业公共服务配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C 市返乡青年创业问题调查问卷》 |
(6)创业者创业动机演化路径与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基于citespace的创业动机知识图谱 |
2.2 创业动机的研究综述 |
2.2.1 创业动机的概念和分类 |
2.2.2 利己动机 |
2.2.3 利他动机 |
2.2.4 利己与利他动机的共同作用的研究综述 |
2.3 创业动机演化原因的研究综述 |
2.4 企业生命周期与创业动机演化路径 |
2.5 CSR宣传沟通与CSR实施行为 |
2.6 企业伪善的研究综述 |
第3章 初创期创业者创业动机的影响机制研究 |
3.1 基于扎根理论的初创期创业者创业动机影响机制的研究设计 |
3.1.1 案例选取与案例简介 |
3.1.2 资料收集与数据分析 |
3.1.3 资料分析策略 |
3.2 基于扎根理论的初创期创业者创业动机的影响机制 |
3.2.1 单案例分析 |
3.2.2 主轴编码 |
3.2.3 选择性编码 |
3.2.4 多案例比较分析 |
3.2.5 模型阐释 |
本章小结 |
第4章 瓶颈期创业者创业动机演化诱因及路径研究 |
4.1 创业者创业动机的分类 |
4.2 创业者创业动机演化路径研究 |
4.3 创业动机与创业者生活背景的联系 |
4.4 创业者创业动机演化诱因研究 |
4.4.1 触发事件的概念与分类 |
4.4.2 触发事件的作用机制 |
4.5 讨论与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突破期创业者创业动机的影响机制研究 |
5.1 突破期“漂绿榜”企业创业者创业动机的影响机制 |
5.1.1 单案例分析 |
5.1.2 主轴编码 |
5.1.3 选择性编码 |
5.1.4 多案例比较分析 |
5.1.5 模型阐释 |
5.2 突破期“致良知四合院”企业创业者创业动机的影响机制 |
5.2.1 单案例分析 |
5.2.2 主轴编码 |
5.2.3 选择性编码 |
5.2.4 多案例比较分析 |
5.2.5 模型阐释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突破期创业者创业动机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 |
6.1 利他动机感知 |
6.2 企业CSR宣传沟通 |
6.3 企业CSR实施行为 |
6.4 企业伪善 |
6.5 研究方法 |
6.5.1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 QCA)与结构方程建模(SEM) |
6.5.2 数据来源与变量测量 |
6.6 结果 |
6.6.1 描述性统计 |
6.6.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6.6.3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 QCA)结果 |
6.6.4 结构方程建模(SEM)结果 |
6.7 讨论与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实践启示 |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CSR实施行为量表 |
附录2 CSR宣传沟通量表 |
附录3 初创期创业者创业动机影响机制的模型阐释 |
附录4 “漂绿榜”案例和“致良知四合院”案例创业动机演化过程总结 |
(7)安徽省蚌埠市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农民工 |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推拉理论 |
二、需求层次理论 |
三、创业动机理论 |
第二章 蚌埠市农民工返乡创业及政策概况 |
第一节 蚌埠市农民工返乡创业概况 |
一、蚌埠市农民工返乡创业背景 |
二、蚌埠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 |
第二节 蚌埠市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 |
一、创业资金优惠政策 |
二、创业税收优惠政策 |
三、创业用地优惠 |
四、帮扶女性农民工回乡创业 |
五、发放疫情补贴 |
第三节 蚌埠市农民工返乡创业实地调研分析 |
一、样本情况 |
二、返乡创业农民工个体特征 |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现状 |
第三章 蚌埠市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
一、返乡创业农民工对政策了解和利用不足 |
二、政府政策落实效果差 |
三、政策实施环境不佳 |
第二节 蚌埠市返乡创业政策出现问题的原因 |
一、政策内容待完善 |
二、政府政策执行不到位 |
三、农民工自身知识和素质欠佳 |
四、市场环境发展较弱 |
第四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内容 |
二、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与水平 |
三、提升农民工创业能力 |
四、完善政策运行环境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问卷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8)盐城市返乡农民工创业中基层政府政策支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一、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一)基本概念 |
1.农民工 |
2.创业 |
3.基层政府 |
4.政策 |
(二)基础理论 |
1.无缝隙政府理论 |
2.新公共服务理论 |
3.推拉理论 |
二、盐城市返乡农民工创业概况 |
(一)盐城市返乡农民工情况访谈 |
1.基于访谈的返乡农民工概况 |
2.返乡前农民工就业分析 |
(二)盐城市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社会背景 |
1.进城就业形势严峻 |
2.返乡创业意愿强烈 |
3.新农村建设前景广阔 |
(三)盐城市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主要途径 |
1.以自然资源为优势平台 |
2.致力二、三产业的兴办 |
3.依托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
4.发挥带头人的示范效应 |
(四)盐城市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总体特点 |
1.摸索前行 |
2.动因明确 |
3.个体经营为主 |
4.与打工经历密切相关 |
5.社会效果良好 |
(五)盐城市返乡农民工创业面临的困境 |
1.创业资金不足 |
2.项目选择困难 |
3.个人能力有限 |
4.政策环境不佳 |
三、盐城市返乡农民工创业中基层政府现有政策及存在问题 |
(一)现有政策 |
1.引导鼓励政策 |
2.创业孵化政策 |
3.技能培训政策 |
4.金融支持政策 |
(二)现有政策实施效果 |
1.政策引导方面 |
2.创业扶持方面 |
3.技能培训方面 |
4.金融优惠方面 |
(三)现有政策问题分析 |
1.财政政策力度不足 |
2.激励政策有待健全 |
3.培训政策不够精准 |
4.保障政策尚未贯通 |
5.政策落实监督不力 |
四、盐城市返乡农民工创业中基层政府政策支持改进对策 |
(一)优化政策支持体系 |
1.财政扶持政策 |
2.金融优惠政策 |
3.法律维护政策 |
4.创业培训政策 |
5.社会保障政策 |
(二)建立双向政策监督机制 |
1.加大政策监督力度,创新绩效考核方式 |
2.接受群众舆论监督,打通意见反馈平台 |
(二)扩展政策推行平台 |
1.组建农民工返乡创业协会 |
2.建立信息交流专门平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吉林省大学生创业支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意义和应用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创业和创业政策 |
2.1.2 大学生创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政府干预理论 |
2.2.2 创业供给和创业需求理论 |
2.2.3 三螺旋理论 |
第3章 吉林省大学生创业支持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与结果分析 |
3.1.1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
3.1.2 调查问卷的实施过程 |
3.1.3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
3.2 吉林省大学生创业支持现状 |
3.2.1 吉林省支持创新创业政策汇总 |
3.2.2 吉林省大学生创业高校支持现状 |
3.2.3 吉林省大学生创业企业支持现状 |
第4章 吉林省大学生创业支持存在的问题 |
4.1 吉林省大学生创业政策存在的相关问题 |
4.1.1 大学生创业政策宣传落实不到位 |
4.1.2 大学生创业税收优惠政策尚需完善 |
4.1.3 大学生创业融资政策相对薄弱 |
4.1.4 吉林省大学生创业服务有待加强 |
4.2 大学生创业教育不足,创业知识匮乏 |
4.2.1 专业教师配备不足 |
4.2.2 创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
4.2.3 创业教育形式单一 |
4.3 企业对大学生创业支持不足 |
4.3.1 企业参与数量少 |
4.3.2 企业参与程度低 |
第5章 吉林省大学生创业支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政府推进落实大学生创业政策形式传统 |
5.1.1 大学生创业政策宣传方式匮乏 |
5.1.2 大学生创业税收优惠政策缺乏实践研究 |
5.1.3 大学生创业融资政策缺乏体系 |
5.1.4 大学生创业政策实施责任不明且缺乏监督评估 |
5.2 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不够重视 |
5.2.1 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缺失 |
5.2.2 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 |
5.2.3 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资源匮乏 |
5.3 企业对大学生创业缺乏关注度 |
第6章 吉林省大学生创业支持的对策及建议 |
6.1 政府需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 |
6.1.1 开展多元化多角度的政策宣传方式 |
6.1.2 健全大学生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
6.1.3 完善大学生创业融资政策 |
6.1.4 改进政策执行监督机制 |
6.2 高校需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视 |
6.2.1 丰富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及教学资源 |
6.2.2 培养创业文化,塑造促进大学生创业的环境 |
6.2.3 建立科学有效的创业培训机制 |
6.3 企业需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 |
6.3.1 企业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间接扶持 |
6.3.2 企业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直接扶持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一: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概述 |
一、相关概念内涵阐释 |
(一)创业 |
(二)创业教育 |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 |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人的价值相关理论 |
(三)习近平“立德树人”思想的价值引领 |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借鉴 |
注释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进程与历史成就 |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进程 |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历史成就 |
二、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大学生创业认知能力不足 |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效不显着 |
(三)大学生创业价值观问题突显 |
(四)大学生创业教育缺乏有效支撑 |
三、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国家创业政策宣传不到位 |
(二)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支持不够 |
(三)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亟待转变 |
(四)家庭对大学生创业教育重视不足 |
(五)大学生创业认知水平存在差异 |
注释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价值指向与目标原则 |
一、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价值指向 |
(一)关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二)注重“知行合一” |
(三)凸显“个性化”教育 |
(四)强化大学生“核心素养” |
二、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 |
(一)创业精神的培育与塑造 |
(二)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
(三)创业价值的认知与认同 |
(四)创业文化的传承与创生 |
三、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原则 |
(一)面向全体与分类施教相结合 |
(二)创业教育与价值引领相结合 |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相结合 |
注释 |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策略与方法 |
一、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策略 |
(一)强化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支撑 |
(二)构建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场域 |
(三)筑牢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础 |
(四)解决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关键 |
二、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方法 |
(一)深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课程改革 |
(二)注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养成 |
(三)强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价值引领 |
(四)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文化熏陶 |
(五)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制度保障 |
(六)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舆论宣传 |
(七)突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典型示范 |
注释 |
第六章 新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展望 |
一、新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时代特征 |
(一)创新与发展同行 |
(二)转型与升级并存 |
(三)矛盾与冲突交织 |
二、新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来源 |
(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 |
(二)社会转型迭代升级——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外在动力 |
(三)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 |
三、新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未来展望 |
(一)规划展望——将短期规划与长期规划相结合 |
(二)实施展望——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实施体系 |
(三)文化展望——营造开放包容的创业文化氛围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许多创业者不知如何创业(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普通高校跆拳道专项毕业生创业现状的调查研究[D]. 董贺楠.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1(09)
- [2]网络创业背景下成年视障者转化学习研究[D]. 田诗晴.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双元创业即兴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D]. 徐广平. 吉林大学, 2021(01)
- [4]科技型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识别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D]. 刘泓辰. 山东大学, 2021(11)
- [5]C市政府扶持返乡青年创业问题研究[D]. 姜佳乐. 吉林大学, 2020(04)
- [6]创业者创业动机演化路径与影响机制研究[D]. 赵颐淇.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7]安徽省蚌埠市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支持研究[D]. 鄢格.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8]盐城市返乡农民工创业中基层政府政策支持问题研究[D]. 夏云霄. 长安大学, 2020(06)
- [9]吉林省大学生创业支持问题研究[D]. 刘洋. 长春工业大学, 2020(11)
- [10]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D]. 王东明.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