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居住区中交往空间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杨析墨[1](2020)在《基于BIB-LCJ法与SD法的重庆市区居住小区主入口景观评价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居住小区入口是分隔小区与城市环境的“界点”,也是联系内部小区与外部城市的过渡性空间。而主入口作为小区中承担最多人流量的节点,是该小区对外展示的重要“门面”担当,具有场所性、导向性、过渡性的特点。随着人们对住宅的需求从生存层面逐渐向精神层面的转化,使用者更加注重住宅所带来的美观感、体验感和归属感。因此主入口空间景观设计的好坏也成为了现代住房人群考量小区居住环境品质的重要标准之一。经调查发现近两年新建的小区的在建筑以及景观上的设计手法以及风格与之前的老旧小区有所脱节,在主入口景观的设计上,仍然存在诸如入口空间与小区内部建筑不协调、设计程式化、对成功案例盲目复制、过于强调外在形式而导致其功能缺失、景观元素搭配不协调、尺度不适宜等问题。因此提取出更受大众欢迎的居住小区主入口景观的特点,对未来的居住小区主入口空间景观的设计提出有效地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以近两年建成的高层住宅小区主入口景观为研究对象,以重庆市区为研究载体,选取范围内25个小区为研究样本进行实地调研,并采用BIB-LCJ法测定公众的审美偏好。再从中选取15个典型样本,从空间感受、建筑物及构筑物、道路、植物、景观小品与基础设施、以及入口功能性这五个方面进行对其进行第二轮SD法景观要素评价。结合因子分析法建立景观要素与美景度的相关模型。探索影响居住小区入口的景观质量的重要景观元素以及明确各景观要素在居住小区主入口景观中的影响程度,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在理论研究和调研的基础上,探究居住小区主入口的主要由门体空间、门前集散空间和门后过渡空间构成,其单元空间的连接方式有平接式、串联式、叠合式。主入口功能包括交通、安全防御、标识引导、景观的基本功能以及包括场所精神和邻里交往的衍生功能。居住小区主入口景观主要由建筑物及构筑物,景观小品等硬质要素和植物、水景、标识系统等软质要素构成。同时了解重庆市居住小区主入口景观环境特性及发展趋势。(2)在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对各样本的美景度评价结果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得出平面组织为内向型、门前集散空间为广场式、且主入口仅人行,绿化率较高的主入口美景度评价要高。而美景度评价较差样本最典型的特点为入口平面组织为平直型且临近城市主干道以及绿化率低。对景观元素进行分析得出优差样本在朴素度、景观风格、种植设计、门楼岗亭体量这四个因子上的差异较小,在整洁度、幽静度、便捷度、植物配置、植物色彩、植被覆盖率、景观小品以及标示性这八个因子差异上较大。通过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各因子对主入口景观质量的影响程度为:便捷度(0.323)>标识性(0.277)>植被覆盖度(0.244)>植物配置(0.205)>整洁度(0.185)>秩序感(0.181)>基础设施(0.177)>亲和度(0.175)>防御性(0.174)>植物色彩(0.167)>景观小品(0.153)>门楼岗亭色彩(0.132)>门楼建筑体量(0.112)>幽静度(0.103)>安全性(0.075)。其中logo标识性、道路便捷性、绿化覆盖率和植物配置是影响入口景观质量的重要因素。(3)依据理论研究和评价分析的所得出的重要景观因子以及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提出整体化、使用者需求以及功能复合化的设计原则,以及打造适宜尺度,合理规划空间;注重人性化设计,提高通行的舒适性;体现完善标识系统,增强小区标示性以及增加景观要素的趣味性和丰富植物配置,注重植物质感的搭配的设计建议。
郑璐阳[2](2019)在《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计策略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城市化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逐步进入了城市发展的成熟阶段。旧城更新作为优化城市资源、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手段,已成为目前学界普遍关注的研究领域。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为了应对城市同质化、文脉断层等问题,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将城市文化和社区文化作为促进城市转型的重要因素而日益重视。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物质和社会单元,社区,尤其是有着漫长演变历史的城市老旧社区,往往位于城市的中心区域,具有长期的人文沉淀,对城市整体风貌格局影响较大。由于老旧社区资源及人口结构老化,基础设施欠缺、公共空间不足等问题成为目前国内城市社区更新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活动需求,加强社区凝聚力和认同感,老旧社区的更新也开始重视社区文化的建设,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正成为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作为最基层的文化建筑,数量多,覆盖面广,其服务对象是全体社区居民,是最贴近居民日常生活的文化建筑,也是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的新的社区文化生活需求的体现。令人遗憾的是,笔者通过以上海为主体的调查研究,发现文化活动中心作为从社区中心衍生而出的社区文化设施,存在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功能配置不足、使用效率低下、与城市环境联系不够紧密等诸多使用问题,难以有效地开展、组织社区居民的文化活动。因此,为了提高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对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适应性与影响力、避免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在平面布局、形态肌理、功能空间等方面与城市和居民日常生活与文化需求脱节,本文尝试以城市更新为视角,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成果,在对上海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进行深入调研与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社区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设计策略。文章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了定义,明确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与社区中心的差异,整理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在国内外的发展和研究情况,并提出了与研究相关的理论依据,确定了研究方法和基本的研究框架;第二章根据城市更新的发展趋势、我国老旧社区的特点及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发展现状,总结出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发展趋势,为后文设计策略的提出打下基础;第三章对上海老旧社区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现场观察测绘以及对问卷访谈资料的量化分析,分析总结其特点与先进经验,发现现存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归纳出其建设难点,进而提出了用以指导我国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计的基本原则;第四章提出了城市更新视角下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设计策略:与城市更新同步进行、功能复合与弹性设计以及人性化关怀,并通过对实际案例上海北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分析研究,对前文提出的设计策略进行验证。第五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阐明了研究成果与收获,并明确了研究的不足之处,确立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杨琳静[3](2019)在《生态学视角下的EHC养老模式及其环境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压力与日俱增,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也不断凸显,这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如何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并缓解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压力,成为当前社会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受“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战略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影响,重新认识了人类发展与大自然的关系。首先,通过对生态健康学、医疗生态学等学科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等先进理论的综合研究,得到了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对青岛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养老院进行实地调研,对5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了本文研究的现实依据;结合上述理论及现实依据与通过国内外的优秀案例对比分析,最终找到了解决当前养老问题的可行性方案——打造一种既符合生态要求,又满足老年人需求,集高端医疗、健康科技、旅游度假、康体养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健康城模式,即“EHC”养老模式(全称Ecological Health City)。“EHC”养老模式通过打造“绿色生态、城景共融、循环发展、以人为本”的环境系统,为居住者提供安全健康、舒适轻松的宜居环境;通过配置足够的养老床位、完善的基础设施,来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通过提供国际高端医疗服务、CCRC社区模式养老方式(全称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即持续照料退休社区)、专业的康复疗养项目、多样化的活动项目以及全方位、全天候、智能化的健康管理系统,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养老需求。其次,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的基本要求,研究了“EHC”养老模式的发展原则及建设特色,在此基础上,探索出“EHC”养老模式能够正常运行的社会支撑体系以及空间要素配置体系。结合环境心理学要点,着重研究了空间要素配置体系中的环境系统,研究出“EHC”养老模式环境系统规划设计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又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研究出了“EHC”养老模式的环境系统规划设计方法。宏观层面上,研究出以“绿色生态、城景共融、循环发展、以人为本”为特点的环境系统可行性方案;中观层面上,分别从公共绿地、交往空间、活动空间、无障碍系统、环境舒适度等方面研究出了“以人为本”的适老化环境设计方法;微观层面上,从植被运用、水体设计、小品设计、标志系统设计、铺装设计等方面研究出了适老化景观要素的设计方法。最后,以上述“EHC”养老模式的环境系统规划设计方法为依据,利用崂山湾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整合其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对其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将其打造成一个现代化、人性化、生态化的生态健康城,使其成全国文明养老示范基地、高品质度假娱乐旅游景区以及国内领先的生命健康管理产业开发区。
陈璇[4](2019)在《居住区的人性化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区的要求从满足基本的生存条件提升到追求更舒适宜人的居住空间,居住区的建设和发展也着重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对人性的关怀。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适宜现代和未来社会的人性化居住空间,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条件已然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研究课题。但居住区人性化空间设计的概念和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和社会发展不断变化和调整,设计理念和形式客观的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发展状态和人的思维模式。在此背景下,笔者以我国现行建设的居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研究以及对部分居住区进行实地调研等方式对我国居住区的人性化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现代生活中人的实际需求进行探索和研究,同时针对居住区人性化空间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交通空间、绿化景观空间、休闲空间、交往空间及观赏空间等进行详细分析,进一步探讨我国居住区人性化空间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文章研究内容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详细的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范围、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对居住区、人性化理论及人性化空间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解析,并对我国居住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归纳总结,为整个论文的研究提供研究基础;第三章从人的角度出发,以人的基本尺度、行为特征及心理需求等多方面分析和探讨现代居民对居住区空间和环境的需求;第四章以居住区的现状和人的需求为理论基础,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适宜我国居住区人性化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并对居住区内部交通空间、绿化景观空间、休闲空间、交往空间、观赏空间等代表性空间的人性化空间的设计和营造进行探讨,提出了人性化空间具体的营造手法;第五章则是利用上述研究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方法对北京太阳园小区的空间设计进行实际分析和探讨,充分的将研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真正落实居住区人性化空间设计的方法和理念。文中最后一章则是根据前文的研究和探索,对我国居住区未来的发展模式和前景进行探索,包括对我国居住区人性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对我国推行的开放性街区的发展提出笔者的看法和见解。论文的研究内容强调将理论研究和实际建设相结合,力求全面的、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居住区人性化空间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以期增加人们对人性化居住区的了解,为我国人性化居住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杨轩[5](2019)在《长春阳光新城三期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中国寒地二线城市居住区快速扩张,随着建设量的增加由于气候、文化、经济等多方原因带来的景观问题也不断出现。比如:大面积草坪的运用使得次年“尘土飞扬”;大面积水体的运用在秋冬季节,使社区呈现出衰败的景象;对高端住宅景观的生搬硬套,盲目追求大轴线和大空间等等。另一方面,寒地区域低养护地被植物在居住区中的应用尚有限。为了更具针对性的解决好相关问题,本文选择长春阳光新城三期景观项目为实际案例,展开相关研究与论述。在基础研究部分,从气候适应性、环境心理学和生态经济性三个理论入手,并分别引深了寒地居住区景观、以老人儿童需为主的“按需设计”和生态经济型植物配置的相关理论。对三个典型案例的解析,分别从绿化配置、功能布局和美观性的角度入手总结各自的借鉴点,为后面的设计奠定了基础。在长春阳光新城三期景观的前期分析中,通过基地分析和市场定位,思考景观宜从经济性出发,考虑相关策略;通过站在不同立场对各自需的分析,对设计提出从宏观把控到设计细节,再到使用便捷性及效果呈现度控制的多维度设计要求;建筑规划分析及“私密型高绿化感受”景观理念的提出,分别阐述了设计条件和主要目标。在长春阳光新城三期景观的设计策略中:(1)针对硬质设计,首先从景观规划层面完成了总图的主要布置;其次从专项层面挑选了比较热门的中心水景、社区关注度最高的儿童活动区和使用频率最高的公共活动区三个典型区域,展示相关策略;最后从车位的处理和硬质材料的选择两个微观层面,进行了补充。(2)针对软质设计,进行了整体配置策略和低养护地被应用两部分研究。整体配置策略,为地被植物植物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框架;低养护地被应用研究,选择白三叶为对象,历经了三年的追踪和回访,肯定了其在居住区中推广的可行性。最后,论文从理论归纳和策略方法的提出两个方面,对研究进行了整体性总结。
崔溶芯[6](2017)在《居住小区户外活动空间儒家文化的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在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中,传统文化“根”的作用成就了我国现代文明的光辉耀眼。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滋润着国人的精神志趣和艺术审美,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情感、民族标识,是全民族奋发向上、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具有促进我国文明发展、提升综合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在众多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是其最闪耀的瑰宝,散发着无限的智慧和光芒,对儒家文化进行探究就是对民族根的追寻,在传统文化强势回归的当代社会,传承儒家文化对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儒家文化和文化的景观表达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相关文献的查阅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研读,对相关的理论概念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居住小区、户外活动空间、文化的景观表达等概念,之后对居住环境基础理论进行探析,总结了居住环境应满足的心理需求和我国居住环境景观设计的现状和问题。其次,对儒家文化和景观表达进行了研究,探究了儒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总结出适宜道德传承的儒家文化主要内容:仁、礼、中庸、八德,并通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归纳出文化景观表达的表达载体和表达方式。根据前文对文化景观表达的相关研究,具有针对性地对传统文化的景观表达进行了现状调研,梳理、总结出其现状问题,针对现状问题,分析其成因,由于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缺失、对景观设计责任感、创造力的缺失,使文化景观趋于形式化、符号化的表达,设计浮于表面,并没有形成深刻、人景互动式的文化景观氛围。依据现状问题的成因分析,总结出儒家文化景观表达的设计原则,注重文化表达的参与性、亲切性、道德性。最后,提出适宜道德传承的儒家文化在居住小区户外活动空间的表达策略,使各造园要素与景观表达方式进行融合,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创造出具有亲切性、互动性、参与性的儒家文化景观表达方法,期望通过对儒家文化的景观表达研究,可以为今后的相关类型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和现实意义。
张雪[7](2014)在《环境行为学视角下促进社区交往的环境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社区建设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也产生了严重的社区交往危机问题,进而出现了社区归属感丧失、活力减弱、安全系数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在于:1、强调在环境设计工作中充分尊重人的行为心理特点,以“人性化”作为设计准则;2、探索具体的社区交往环境设计的策略与方法。本文旨在以环境行为学为主要理论基础,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社会发展背景,通过文献研究和社会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多层面进行分析。本文的基本着手点是研究社区中人们的交往行为特点及交往心理特点,并在“空间环境”、“社区组织”两方面提出在我国社区建设中提升社区交往的设计策略与方法,并形成逻辑系统。文章的基本框架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第一章“提出问题”,指明我国社区交往问题的现状、原因和影响;第二章、第三章“分析问题”,分别从我国居民的交往特征和环境行为特点方面对交往问题进行分析,这也是研究的主要依据;第四章、第五章“解决问题”,分别从交往空间的物质环境营造和居民参与的社区组织体系来提出改善社区交往的方法与策略。文章的创新点在于:1、将“环境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发展延伸,使之适用于社区的交往问题上;2、由普遍到具体,针对我国的发展背景,提出适用于我国社区的设计策略;3、“交往”是主观行为,不仅从“环境空间”上,还要从“社区组织”和“居民参与”上共同提升社区交往力。
李姣[8](2014)在《基于交往心理的老年社区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老年产品更多的体现出人性化关怀的特点。养老社区承载了老年人大部分的晚年生活,其景观不仅是一个基础设施的投入,更需要的是应当具有良好软环境,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正面效果。人际交往不但能够作为老年人健康检验的标准,同样还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检测标准。营造基于老年人交往心理的景观环境能够在适应老年人身心变化的基础上,保证他们晚年生活的质量。该文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点出发,总结了当前老龄化趋势下老年社区景观的现状,同时结合老年人交往心理的特点、交往活动的类型和环境心理学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在与老年人的随机交流和对北京市三所老年社区的实际调研的基础上,作者对与老年人的交往心理相关的景观元素进行具体了解和分析,同时针对老年社区交往性空间的现状,整理了社区中主要交往空间的特点,调研的结论为下一步的具体设计手法提供了实践性的作用。在具体景观设计中通过景观设计原则、景观主题探讨、空间营造、种植设计、水体设计、色彩与材质设计、设施布置等多方面构建了一个丰富的,有可参照意义的户外交往场所,对老年人身心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宋奕孜[9](2012)在《福建客家土楼与公共居住区交往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公共居住区是现代城市居民生活的空间载体,而城市社区交往空间是社区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属于居住社区内部居民所共有的场所,是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空间载体。从我国居住状况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对邻里交往空间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梁思成先生说:“计划一个城市的建筑必须顾及到他所计划地区的历史传统和建设的传统,保留合理的、有历史价值的、由过去经验所称呼的特征的一切。”福建客家土楼不论在居住形式、居住规模上都与现代单元式居住小区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因此,我们以客家土楼的建筑类型及生活方式为研究对象,结合类型学的研究方法,试图从客家建筑中探寻一条能够适用于现代公共居住区人居环境建设的“纽带”,以弥补现代公共居住区设计中对环境心理设计的忽视。全文共分为三大部分,主要研究内容简述如下: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主要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提出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框架,简述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分析问题,从理论分析和实例调研两个方面对福建客家土楼的交往空间及其与现代公共居住区交往空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整合。第三部分解决问题,通过以上的调研和分析,针对现有状况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有助于解决现代城市住区交往空间问题的建议。
王垒垒[10](2011)在《城市住宅小区“中间领域”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的现代化推进,人们对居住的需求从生理需求的满足逐步向心理需求的层次推进,人们开始意识到居住区不仅仅是满足供人居住的需求,还应该是提供日常生活中思想与情感交流的重要场所,人们对居住的外部空间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住区中适于居民交往空间以及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居住空间回归成为当今住区景观设计的重中之重。当今的住宅小区普遍采取封闭式的管理模式。住区内部呈现结构单一化、住区景观空间孤立化以及交往活动稀少化的状态。住区外部与周围住区之间以围墙隔断,围墙不仅仅是隔断了住区之间的有机联系,还造成人们心理上的隔断。人在居住空间中生活应该是充满活力的、连续性以及多样化的。本文试引用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的共生思想中的中间领域概念为指导思想,以借鉴传统居住空间中的中间领域形态以及住区景观发展的现状为参照,在住区与住区之间恢复中间领域形态,打破这种简单划的物质空间,通过融合住区与城市、住区与住区,集中原本各自分散的景观空间为一个整体,使得它们之间产生复杂的内在紧密联系,实现资源的贡献以及促进不同住区间的居民交往的联系,创造出一种含混性的居住空间的,体现出富有生机活力的时代性景观以及具有归属感的地域性居住空间。
二、对居住区中交往空间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居住区中交往空间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BIB-LCJ法与SD法的重庆市区居住小区主入口景观评价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居住小区主入口景观基础研究 |
2.1 居住小区主入口相关学科理论 |
2.2 居住小区入口的类型 |
2.3 居住小区主入口的空间构成 |
2.4 居住小区主入口的功能属性 |
2.5 居住小区主入口景观要素的构成 |
2.6 本章小结 |
3 重庆市区居住小区主入口景观现状调研 |
3.1 重庆市主城区地貌空间格局 |
3.2 调研样本的选择 |
3.3 调研样本概况调查 |
3.5 重庆市区居住小区主入口整体环境特点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BIB法重庆市区居住小区主入口美景度评价 |
4.1 BIB_LCJF法的选择 |
4.2 样本的获取 |
4.3 评价者的选择 |
4.4 BIB-LCJ法的评价方法程序 |
4.5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SD法的重庆市区居住小区主入口景观要素评价 |
5.1 SD法的选择 |
5.2 样本的选取 |
5.3 形容词及评价尺度的选择 |
5.4 评价者与评判方式 |
5.5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相关分析、因子分析计算景观要素与景观质量评价的关系 |
6.1 景观要素和BIB-LCJ美景度值的相关分析 |
6.2 因子分析法提取主成分 |
6.3 回归分析建立主成分与美景度值的相关模型 |
6.4 结论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研究结果的主入口相关问题总结及设计建议 |
7.1 基于研究结果的居住小区主入口问题总结 |
7.2 居住小区主入口景观设计原则 |
7.3 居住小区主入口景观设计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8 设计实践与运用--重庆市渝北区某小区主入口概念方案设计 |
8.1 项目概况 |
8.2 设计理念 |
8.3 方案设计 |
8.4 专项设计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不足 |
9.3 研究展望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计策略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城市更新 |
1.2.2 社区与老旧社区 |
1.2.3 社区中心 |
1.2.4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
1.3 相关研究理论 |
1.3.1 有机更新理论 |
1.3.2 弹性设计理论 |
1.3.3 公众参与理论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1.5 研究范围、内容、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范围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5.4 研究框架 |
2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概述 |
2.1 城市更新的发展趋势 |
2.1.1 尊重城市历史文脉 |
2.1.2 保护旧城更新中的多样性 |
2.1.3 弹性、可持续性的有机更新 |
2.1.4 文化导向下的城市更新 |
2.2 我国老旧社区的特点 |
2.2.1 人口密度大,复合度高 |
2.2.2 老龄化严重 |
2.2.3 邻里关系密切,社会结构稳定 |
2.2.4 生活环境条件恶劣 |
2.2.5 归属感、文化认同感强烈 |
2.2.6 周边公共设施高度集中 |
2.3 我国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现状 |
2.4 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发展趋势 |
2.4.1 向复合多元化发展 |
2.4.2 注重人性化,关注老年人需求 |
2.4.3 重视邻里关系修复 |
2.4.4 与城市更新保护结合 |
2.4.5 重视社区特色文化建设 |
2.4.6 提高居民参与度 |
2.5 本章小结 |
3 上海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调研 |
3.1 调研设计 |
3.1.1 调研案例选择 |
3.1.2 调研人群选择 |
3.1.3 调研内容 |
3.1.4 调研方法 |
3.1.5 问卷设计 |
3.1.6 数据处理方法 |
3.2 上海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调研分析 |
3.2.1 临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
3.2.2 瑞金二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
3.2.3 斜土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
3.3 上海调研分析总结与现存问题 |
3.3.1 建筑实地调研现状分析总结 |
3.3.2 使用者观察与问卷调研分析总结 |
3.3.3 上海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现存问题 |
3.4 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难点 |
3.4.1 与周边城市的关系密切 |
3.4.2 用地紧张,资金短缺 |
3.4.3 社区居民需求的多样性 |
3.5 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设计原则 |
3.5.1 与城市空间、生活接轨 |
3.5.2 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
3.5.3 以人为本,修复邻里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4 城市更新下的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计策略 |
4.1 与城市更新同步进行 |
4.1.1 总平面与周边城市环境 |
4.1.2 延续城市空间肌理 |
4.1.3 与既有建筑的结合 |
4.2 功能的复合与弹性设计 |
4.2.1 功能的配置与有机复合 |
4.2.2 功能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
4.3 人性化关怀 |
4.3.1 邻里关系的修复 |
4.3.2 对老年群体的关怀 |
4.3.3 公众参与度与社区能力培养 |
4.4 实例研究——北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
4.4.1 项目背景 |
4.4.2 北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设计策略 |
4.4.3 使用者评价与问题反思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调查问卷 |
C.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各项指标评分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3)生态学视角下的EHC养老模式及其环境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养老研究动态 |
1.3.1 国内研究动态 |
1.3.2 国外研究动态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新型养老模式相关研究 |
2.1 相关理论研究 |
2.1.1 生态健康学 |
2.1.2 医疗生态学 |
2.1.3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
2.2 养老需求相关研究 |
2.2.1 调研对象 |
2.2.2 调研方法 |
2.2.3 调研内容及目的 |
2.2.4 调研分析 |
2.2.5 调研总结 |
2.3 国内外相关模式优秀案例研究 |
2.3.1 国外相关模式优秀案例 |
2.3.2 国内相关模式优秀案例 |
2.3.3 优秀案例启示 |
2.4 新型养老模式应具备的条件 |
2.4.1 居住环境方面 |
2.4.2 养老服务方面 |
2.4.3 安全保障方面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EHC”养老模式的研究 |
3.1 “EHC”养老模式的概念研究 |
3.1.1 “EHC”养老模式定义 |
3.1.2 “EHC”养老模式内涵 |
3.1.3 “EHC”养老模式服务人群 |
3.2 “EHC”养老模式的功能研究 |
3.2.1 文化体育教育功能 |
3.2.2 娱乐旅游购物功能 |
3.2.3 医疗康复养生功能 |
3.2.4 健康科研智慧养老功能 |
3.2.5 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功能 |
3.2.6 促进“三位一体”发展功能 |
3.3 “EHC”养老模式的发展原则与建设特色研究 |
3.3.1 “EHC”养老模式的发展原则 |
3.3.2 “EHC”养老模式的建设特色 |
3.4 “EHC”养老模式的社会支撑体系研究 |
3.4.1 社会保障体系 |
3.4.2 运营管理体系 |
3.5 “EHC”养老模式的空间要素配置体系研究 |
3.5.1 绿色高效的交通系统 |
3.5.2 环保安全的市政系统 |
3.5.3 完善便捷的公共配套系统 |
3.5.4 多样全时的休闲旅游系统 |
3.5.5 智慧专业的健康疗养系统 |
3.5.6 生态适老的环境系统 |
3.5.7 智能全面的安全保障系统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EHC”养老模式环境系统规划设计研究 |
4.1 “EHC”养老模式环境系统规划依据 |
4.2 “EHC”养老模式环境系统规划方法 |
4.2.1 “绿色生态”的自然环境系统规划 |
4.2.2 “城景共融”的景观环境系统规划 |
4.2.3 “循环发展”的海绵系统规划 |
4.2.4 “以人为本”的适老化环境系统规划 |
4.3 “EHC”养老模式下环境系统适老化设计方法 |
4.3.1 高密度公共绿地设计 |
4.3.2 多层次交往空间设计 |
4.3.3 多样化活动空间设计 |
4.3.4 无障碍系统设计 |
4.3.5 环境舒适度设计 |
4.4 “EHC”养老模式下景观要素适老化设计方法 |
4.4.1 健康的植被运用 |
4.4.2 生态自然的水体设计 |
4.4.3 独特的小品设计 |
4.4.4 规范简洁的标志系统设计 |
4.4.5 安全舒适的铺装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践案例——青岛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 |
5.1 青岛崂山湾概况 |
5.1.1 区域资源现状 |
5.1.2 绿化现状 |
5.1.3 建设生态健康城现状分析 |
5.2 青岛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环境系统规划方法 |
5.2.1 绿色生态的环境系统规划 |
5.2.2 城景共融的环境系统规划 |
5.2.3 循环发展的环境系统规划 |
5.3 青岛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环境系统适老化设计方法 |
5.3.1 高密度公共绿地设计 |
5.3.2 多层次功能分区设计 |
5.3.3 多样化活动空间设计 |
5.4 青岛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景观要素适老化设计方法 |
5.4.1 健康的植被运用 |
5.4.2 独特的小品设计 |
5.4.3 规范简洁的标识系统设计 |
5.4.4 舒适安全的铺装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老年人需求调查问卷 |
(4)居住区的人性化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居住区的人性化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及解析 |
2.1 居住区的基本概念及解析 |
2.1.1 居住区的基本概念 |
2.1.2 我国城市居住区发展脉络 |
2.1.3 当前居住区人性化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 |
2.2 人性化理论的概念及解析 |
2.2.1 人性化概念的理解 |
2.2.2 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基础和起源 |
2.2.3 人性化空间的含义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居住区的人性化空间与人的行为模式及心理需求探讨 |
3.1 人的基本尺度 |
3.1.1 人体基本尺度解读 |
3.1.2 居住区空间的尺度解读 |
3.2 人的行为模式 |
3.2.1 人的活动交往分类 |
3.2.2 居民的行为特点 |
3.2.3 人的行为习惯及活动规律 |
3.3 人的心理需求 |
3.3.1 不同群体的心理需求 |
3.3.2 人的感知特点与空间的关系 |
3.3.3 空间环境与人的行为心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居住区的人性化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塑造手法 |
4.1 居住区的人性化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 |
4.1.1 生理需求原则 |
4.1.2 安全性原则 |
4.1.3 休闲性原则 |
4.1.4 建筑美学原则 |
4.1.5 邻里关系和谐性原则 |
4.1.6 关怀性原则 |
4.1.7 可持续发展原则 |
4.2 人性化交通空间的塑造 |
4.2.1 居住区交通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4.2.2 人性化交通空间的设计 |
4.3 人性化绿化景观空间的塑造 |
4.3.1 居住区绿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4.3.2 人性化绿化空间的设计 |
4.3.3 人性化景观小品空间的设计 |
4.4 人性化休闲空间的塑造 |
4.4.1 居住区休闲空间的分类 |
4.4.2 人性化休闲空间的设计 |
4.5 人性化交往空间的塑造 |
4.5.1 居住区交往空间的分类 |
4.5.2 人性化交往空间的设计 |
4.6 人性化观赏空间的塑造 |
4.6.1 居住区观赏空间的分类 |
4.6.2 人性化观赏空间的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例例证——太阳园小区的人性化空间设计 |
5.1 项目概况 |
5.1.1 地域特征 |
5.1.2 区位概况 |
5.1.3 项目定位 |
5.1.4 设计理念 |
5.1.5 规划设计特色 |
5.2 太阳园小区的人性化空间设计分析 |
5.2.1 交通空间的设计分析 |
5.2.2 绿化景观空间的设计分析 |
5.2.3 休闲空间的设计分析 |
5.2.4 交往空间的设计分析 |
5.2.5 观赏空间的设计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2.1 对人性化居住区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展望 |
6.2.2 对国家开放性街区的思考和展望 |
6.3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图片来源 |
附录2 表格来源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长春阳光新城三期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寒地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
1.3.2 寒地低养护地被植物 |
1.3.3 文献综述简析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
2.1 中国寒地居住区的特殊性解析 |
2.1.1 气候 |
2.1.2 经济 |
2.1.3 风土人情 |
2.1.4 综合分析 |
2.2 相关设计理论阐释 |
2.2.1 气候适应性 |
2.2.2 环境心理学 |
2.2.3 生态经济性 |
2.3 典型案例解析 |
2.3.1 哈尔滨溪树庭院 |
2.3.2 长春绿地英湖印象 |
2.3.3 长春中海紫御华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长春阳光新城三期项目前期分析 |
3.1 基地分析与市场定位 |
3.1.1 建设背景 |
3.1.2 项目位置 |
3.1.3 周边环境 |
3.1.4 周边同类项目分析 |
3.1.5 项目情况综合分析与市场定位 |
3.2 使用主体需求分析 |
3.2.1 针对购买者 |
3.2.2 针对使用者 |
3.2.3 针对建设单位 |
3.2.4 针对物业管理部门 |
3.2.5 针对施工单位 |
3.2.6 需求小结 |
3.3 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理念延承 |
3.3.1 建筑格局分析 |
3.3.2 建筑风格分析 |
3.3.3 景观设计理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春阳光新城三期景观设计策略方法 |
4.1 总体设计 |
4.1.1 功能分区 |
4.1.2 交通设计 |
4.1.3 花园的划分 |
4.1.4 地形设计 |
4.2 分区设计 |
4.2.1 中心水景设计 |
4.2.2 儿童活动区设计 |
4.2.3 公共活动区设计 |
4.3 细节性设计 |
4.3.1 车位的景观处理 |
4.3.2 硬质材料的选择 |
4.4 低养护地被植物应用 |
4.4.1 整体配置策略 |
4.4.2 低养护地被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 长春阳光新城三期首开区上木苗木表 |
附表二 长春阳光新城三期首开区下木苗木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居住小区户外活动空间儒家文化的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居住区 |
2.1.2 居住小区 |
2.1.3 居住小区户外活动空间 |
2.1.4 儒家文化 |
2.1.5 文化的景观表达 |
2.2 居住环境基础理论概述 |
2.2.1 我国居住环境发展与演变 |
2.2.2 居住环境中应满足的心理需求 |
2.2.3 我国居住环境设计的现状与问题 |
2.3 相关理论 |
2.3.1 园林设计基础理论 |
2.3.2 环境心理学理论 |
2.3.3 需求层次理论 |
2.3.4 场所精神理论 |
2.3.5 符号学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儒家文化与景观表达的相关研究 |
3.1 儒家文化的提炼 |
3.1.1 儒家文化的起源 |
3.1.2 儒家文化的发展 |
3.1.3 适宜道德传承的儒家文化主要内容 |
3.2 表达载体 |
3.2.1 物质要素 |
3.2.2 非物质要素 |
3.3 表达方式 |
3.3.1 主题阐述 |
3.3.2 符号提炼 |
3.3.3 象征隐喻 |
3.3.4 场景演绎 |
3.3.5 人景交互 |
3.4 本章小结 |
4 传统文化的景观表达现状调研分析 |
4.1 调研角度和范围 |
4.1.1 调研角度 |
4.1.2 调研范围 |
4.2 传统文化的景观表达现状调研 |
4.2.1 传统文化景区现状调研 |
4.2.2 居住小区景观现状调研 |
4.3 传统文化的景观表达存在问题及分析 |
4.3.1 地形地貌 |
4.3.2 建筑小品 |
4.3.3 园林植物 |
4.3.4 道路铺装 |
4.4 现状问题成因分析 |
4.4.1 缺乏对传统文化认同感 |
4.4.2 缺乏对景观人性化的思考 |
4.4.3 缺乏对景观设计的责任感 |
4.4.4 缺乏对景观设计的创造力 |
4.5 本章小结 |
5 儒家文化在居住小区户外活动空间的表达 |
5.1 儒家文化景观表达的设计原则 |
5.1.1 提升道德修养原则 |
5.1.2 参与性原则 |
5.1.3 亲切性原则 |
5.1.4 可识别性原则 |
5.1.5 深入浅出原则 |
5.2 儒家文化适宜人群分析 |
5.2.1 仁爱中庸——老年、中青年 |
5.2.2 孝悌礼义——中青年、儿童 |
5.2.3 忠信廉耻——中青年 |
5.3 居住小区户外活动空间儒家文化的表达对策 |
5.3.1 地形地貌中儒家文化的表达 |
5.3.2 建筑小品中儒家文化的表达 |
5.3.3 园林植物中儒家文化的表达 |
5.3.4 道路铺装中儒家文化的表达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环境行为学视角下促进社区交往的环境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代社区过分追求形式而忽视人的需求 |
1.1.2 我国城市社区交往的现状 |
1.1.3 社区交往危机的影响 |
1.2 相关概念研究 |
1.2.1 环境行为学 |
1.2.2 社区与邻里 |
1.2.3 社区交往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关于“环境行为学”的研究 |
1.3.2 国内关于“环境行为学”的研究 |
1.3.3 国外关于“社区交往”的研究 |
1.3.4 国内关于“社区交往”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角度与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我国现代居住社区中的社区交往 |
2.1 我国居住社区的类型 |
2.2 传统社区交往特征——以上海传统弄堂为例 |
2.3 现代社区交往特征 |
2.4 我国社区交往的背景分析 |
2.4.1 社会背景 |
2.4.2 社区背景 |
2.4.3 家庭背景 |
第三章 社区交往的环境行为分析 |
3.1 行为与环境 |
3.1.1 人、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
3.1.2 人对其聚居地的基本需求 |
3.2 交往行为与环境 |
3.2.1 人的交往需求 |
3.2.2 交往行为的心理特征 |
3.2.3 交往行为的类型 |
3.2.4 交往心理在空间中的体现 |
3.3 领域性与交往行为 |
3.3.1 领域性的作用 |
3.3.2 领域行为的空间层次 |
3.4 微观空间与交往行为 |
3.4.1 个人空间 |
3.4.2 小群生态 |
3.5 中观空间与交往行为 |
3.5.1 家 |
3.5.2 邻里 |
3.6 宏观空间与交往行为 |
第四章 促进社区交往的环境设计 |
4.1 交往需求对社区环境的总要求 |
4.2 社区公共交往空间的营造 |
4.2.1 交往空间尺度 |
4.2.2“半私密半开放”的围合方式 |
4.2.3 空间功能复合化 |
4.2.4 交往场地的分散化 |
4.3“游”与社区交往 |
4.3.1 步行系统 |
4.3.2“人车共享”的道路系统 |
4.3.3 人文环境的“生活街道” |
4.4“憩”与社区交往 |
4.4.1 休憩设施位置 |
4.4.2 座椅形式与交往 |
4.5 充分尊重“领域性” |
第五章 居民参与和社区营造 |
5.1 居民参与社区设计过程 |
5.2“城市公众自助景观环境体系”与台湾“绿社区”运动 |
5.3 为居民留出自行设计的空间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
致谢 |
(8)基于交往心理的老年社区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相关概念和范围界定 |
1.3.1. 人口老龄化 |
1.3.2. 老年社区 |
1.3.3. 老年社区的户外环境 |
1.3.4. 老年人的交往心理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本章小结 |
2. 老年人的交往心理与交往行为 |
2.1. 研究主体——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行为分析 |
2.1.1.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
2.1.2. 老年人心理需求及特征 |
2.1.3. 老年人的户外行为特征 |
2.2. 交往的概念和特征 |
2.2.1. 交往的概念 |
2.2.2. 交往的分类 |
2.2.3. 交往的功能 |
2.2.4. 老年社区中人际交往的特征 |
2.3. 老年人交往的需求 |
2.3.1. 人的基本需求之一 |
2.3.2. 社会心理的需要 |
2.3.3. 老年人康健疗养的需要 |
2.4 老年人交往的行为 |
2.4.1. 交往行为的形式 |
2.4.2. 老年社区中交往行为的特点 |
2.5. 相关设计理论研究 |
2.5.1. 人本主义理论 |
2.5.2. 环境行为学 |
2.5.3. 包容性设计理论 |
本章小结 |
3. 老年社区景观设计与老年人交往需求的联系 |
3.1. 老年社区户外交往场所 |
3.1.1. 场所的概念 |
3.1.2. 老年社区交往空间的特征 |
3.2. 以交往需求为功能的老年社区景观设计 |
3.2.1. 中国老年人户外交往行为的驱动力 |
3.2.2. 景观对老人交往行为的引导作用 |
本章小结 |
4. 北京市养老社区基于交往心理的景观调研与评价 |
4.1. 调研形式 |
4.1.1. 调研养老社区的选取 |
4.1.2. 调研的方式和目的 |
4.1.3. 调研表的内容 |
4.1.4. 调研结果的统计和分析 |
4.2. 实例调研分析 |
4.2.1. 北京汇晨老年公寓 |
4.2.2. 北京曜阳国际老年公寓 |
4.2.3. 北京太阳城银龄公寓 |
4.3. 当前老年社区基于交往心理的景观的普遍问题 |
本章小结 |
5. 基于交往心理的老年社区景观设计 |
5.1. 规划设计总体原则 |
5.1.1. 借鉴传统增强归属感 |
5.1.2. 步行系统联系益达性 |
5.1.3. 空间形象体现可识别性 |
5.1.4. 交往场所功能多样性 |
5.2. 老年社区交往心理景观的主题探讨 |
5.2.1. 堪舆观兴主题(小环境营造) |
5.2.2. 和合颐寿(兼有康体疗养的交往功能) |
5.2.3. 亲子家园主题(兼有亲情互动的交往功能) |
5.2.4. 园艺展示主题(兼有老有所为的交往功能) |
5.3. 老年社区交往心理景观的空间营造 |
5.3.1. 广场空间 |
5.3.2. 庭院空间 |
5.3.3. 道路空间 |
5.3.4. 宅前空间 |
5.4. 老年社区交往心理景观的种植设计 |
5.5. 老年社区交往心理景观的水体设计 |
5.5.1. 水体在景观中的功能 |
5.5.2. 适合老年社区户外景观的水体形式 |
5.6. 老年社区交往心理景观的色彩和材质运用 |
5.6.1. 色彩设计 |
5.6.2. 材料运用 |
5.7. 老年社区交往心理景观的设施布置 |
5.7.1. 坐具设计 |
5.7.2. 园林小品健身设施 |
5.7.3. 景观照明 |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录一 |
(9)福建客家土楼与公共居住区交往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缘起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交往和交往空间 |
1.2.2 客家土楼 |
1.3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环境心理学 |
1.3.2 行为建筑学 |
1.3.3 交往空间理论 |
1.4 研究现状与相关文献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交往空间影响因素的特征与分析 |
2.1 交往空间概述 |
2.1.1 交往空间的构成 |
2.1.2 交往空间的特征 |
2.2 空间环境与交往行为 |
2.2.1 空间感与交往 |
2.2.2 空间距离与交往 |
2.2.3 空间尺度与交往 |
2.2.4 空间中的时间与交往 |
2.3 心理因素与交往行为 |
2.3.1 人对交往活动的心理需求 |
2.3.2 心理活动对交往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客家土楼的积极交往空间模式解析 |
3.1 客家土楼的交往空间 |
3.1.1 客家土楼交往空间的构成 |
3.1.2 客家土楼交往空间的特征 |
3.2 客家土楼交往空间形态形成的影响因素 |
3.2.1 客家土楼交往空间形态的自然因素 |
3.2.2 客家土楼交往空间形态的社会文化因素 |
3.3 客家土楼交往空间积极性因素分析 |
3.3.1 公共活动是实现交往的重要条件 |
3.3.2 居民近似的交往心理需求 |
3.3.3 居民交往活动的连锁反应 |
3.3.4 交往行为受物质环境影响的程度较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公共居住区交往空间模式解析 |
4.1 城市公共居住区交往空间的构成与特征 |
4.1.1 中心广场 |
4.1.2 道路空间 |
4.1.3 院落空间 |
4.1.4 垂直交通空间 |
4.2 城市公共居住区交往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
4.2.1 现代功能主义的影响 |
4.2.2 构成城市公共居住区交往空间形态的社会因素 |
4.2.3 构成城市公共居住区交往空间的精神文化因素 |
4.2.4 城市公共居住区居民交往空间活动调查 |
4.3 城市公共居住区交往空间的消极因素分析 |
4.3.1 缺乏主动交往的动机 |
4.3.2 异质性邻里结构关系 |
4.3.3 缺少必要性活动发生 |
4.3.4 物质环境对交往行为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交往空间秩序重构的设计探讨 |
5.1 客家土楼交往空间积极因素的借鉴 |
5.1.1 符合交往心理需求的空间序列关系 |
5.1.2 均衡的人口与交往空间比例 |
5.1.3 同质化的积极作用 |
5.1.4 交往空间的复合功能及适宜的尺度 |
5.1.5 较为完善的人性化交往关系 |
5.2 城市公共居住区交往空间秩序重构的设计探析 |
5.2.1 空间结构的合理性 |
5.2.2 交往空间功能的多元化 |
5.2.3 增强同质化心理和归属感 |
5.2.4 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 |
5.3 交往空间设计案例分析 |
5.3.1 交往空间设计案例——“万汇楼” |
5.3.2 工业大学宿舍区交往空间改造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成果 |
致谢 |
(10)城市住宅小区“中间领域”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 课题的研究框架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思路 |
第2章 住区中间领域历史的沿革与借鉴 |
2.1 传统居住空间形态发展简述 |
2.1.1 传统哲学与中间领域 |
2.1.2 传统居住空间形态概述 |
2.2 居住空间中间领域形态的演变 |
2.2.1 传统居住空间的中间领域形态 |
2.2.2 现代居住空间的中间领域形态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住宅小区中间领域的系统分析 |
3.1 城市住宅小区中间领域的概念以及特性 |
3.1.1 城市住宅小区中间领域的概念 |
3.1.2 城市住宅小区中间领域的特性 |
3.2 城市住宅小区中间领域的功能 |
3.2.1 整合城市规划及城市肌理 |
3.2.2 提高住区区域效益 |
3.2.3 缓解居民心理压力提供交往场所 |
3.2.4 体验地域性文化-情感回归 |
3.2.5 提高住区防灾减灾能力 |
3.3 城市住宅小区中间领域的理论基础 |
3.3.1 黑川纪章的中间领域理论 |
3.3.2 人的交往心理 |
3.3.3 行为学-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 |
3.3.4 领域空间与领域感理论 |
3.3.5 可防卫空间理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住宅小区中间领域景观设计分析 |
4.1 说明 |
4.2 实际调查分析 |
4.2.1 封闭住区中间领域不足现象分析-以成都群星花园及周边云庭院、数码村、交大东园现状为例 |
4.2.2 城市住区中间领域较成功案例-以成都九里南园和香木园为例 |
4.3 万科中山城市风景花园项目的探索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住宅小区中间领域的建构 |
5.2 城市住宅小区中间领域景观的设计原则 |
5.1.1 整体性原则 |
5.1.2 适度开放原则 |
5.1.3 住区中的景观空间的功能混合 |
5.1.4 共享原则 |
5.1.5 地域性设计原则 |
5.2 城市住宅小区中间领域景观的设计手法 |
5.2.1 城市住宅小区中间领域的类型 |
5.2.2 城市住宅小区中间领域景观要素的设计手法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住宅小区中间领域景观的未来探索 |
6.1 政府部门宏观调控 |
6.2 开发商、设计师的配合 |
6.3 居民的参与机制 |
6.4 居住空间地域特色空间文化的发掘 |
结语 走向中间领域的新住宅小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对居住区中交往空间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BIB-LCJ法与SD法的重庆市区居住小区主入口景观评价与设计[D]. 杨析墨. 西南大学, 2020(01)
- [2]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计策略研究 ——以上海为例[D]. 郑璐阳. 重庆大学, 2019(02)
- [3]生态学视角下的EHC养老模式及其环境规划设计研究[D]. 杨琳静.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1)
- [4]居住区的人性化空间设计研究[D]. 陈璇. 太原理工大学, 2019(08)
- [5]长春阳光新城三期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 杨轩.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6]居住小区户外活动空间儒家文化的表达研究[D]. 崔溶芯.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3)
- [7]环境行为学视角下促进社区交往的环境设计研究[D]. 张雪. 天津大学, 2014(03)
- [8]基于交往心理的老年社区景观设计研究[D]. 李姣.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2)
- [9]福建客家土楼与公共居住区交往空间设计研究[D]. 宋奕孜. 南京工业大学, 2012(05)
- [10]城市住宅小区“中间领域”景观设计研究[D]. 王垒垒.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