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孙思邈论治“无子”特色探微(论文文献综述)
张紫薇,陈慧娟,梁尚华[1](2018)在《《千金方》妇人卷学术特点浅析》文中研究表明《千金方》妇人卷涉及经、带、胎、产各类疾病,孙思邈认为:男女有别,倡导建立妇科;不孕之症,主张男女同治;妊娠期间,重视胎养胎教;临产必静,指导产后护理。孙氏用药灵活,善于化裁,善用矿石药、动物药及酒剂。孙氏月经病治法灵活,并首创不孕证序贯疗法,产后病注重散寒化瘀。
焦曌元[2](2016)在《《千金方》妇人方组方用药特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目的系统整理《千金方》七卷妇人方,探究其治疗妇科疾病的辨治与组方用药规律,补充其研究领域的空白,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其治疗妇人病的学术思想,为指导妇科临床辨治提供新的思路,为方剂学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有益借鉴。2方法综合利用查阅专着法、引文追溯法、检索工具法、Excel表格法等多种方法,借助于SPSS软件对所选定方剂中的药物功效、性味、归经以及方剂剂型、药味等进行频次统计。3结果⑴系统整理方剂612首,药物384味,建成《千金方》妇人方剂和药物数据库38个。⑵月经病篇用药特色:益气养血,重用归参;调肝理气,活血化瘀;药用苦温,攻补兼施;方剂特色:汤剂为主,散丸为辅;五味为主,药少味精;(3)带下病篇用药特色:主用苦寒,辅以甘温;方剂特色:丸剂为主,重补肝肾;药味不等,随症加减。(4)妊娠病篇用药特色:补虚为重,清热利湿;肺经为先,兼顾脾胃;四气五味,重用甘平;方剂特色:首重煎汤,次用散丸;擅用小方,方小药精。(5)产后病篇用药特色:补虚为主,清热为辅;首入肺肾,其次肝胃;甘温除热,益气养血;方剂特色:剂型丰富,汤剂为主;因证立方,大小并用。(6)妇人杂病篇用药特色:攻补相间,辨证用药;归经入肺,药性甘温;方剂特色:丸剂为主,汤散次之;四味居多,方小药精。4结论⑴《千金方》妇人病的病因病机为:虚为根本,瘀热寒湿。⑵《千金方》妇人方用药特色:补虚为主、首选肝经、喜用甘平。(3)《千金方》妇人方方剂特色为:大小兼用、剂型丰富。(4)《千金方》妇人方方药配伍特色:柔肝养血、养血温阳、气血并调。(5)孙思邈治疗妇人病的学术思想:医德高尚,仁者仁心;穷究医理,独创新见;崇尚经方,注重化裁;博采众长、不拘内外;发皇古义,注重传承。
洪国耿[3](2013)在《《千金要方》肺系病方药证治规律研究及临床运用》文中指出孙思邈是我国隋唐时期的着名医学家。《千金要方》是其重要着作,总结了唐以前中医临床各科诊治成就。《千金要方》有专门篇章记载治疗肺系疾病的理法方药的宝贵经验,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本论文主要运用数学统计学的方法对《千金要方》肺脏病方药证治特点进行研究,总结《千金要方》肺脏病方药的基本规律。并结合学习《千金方》治疗肺系疾病的经验和方法指导临床实践。论文分三个部分阐述:(一)孙思邈及其《千金方》学术思想研究概况:主要对近几十年来对孙思邈及《千金方》在临床各科领域方面的学术思想及成就研究进行了综述。(二)《千金要方》肺脏病方药证治规律研究及临床运用:将《千金要方》肺虚冷、肺实热、肺劳、气极、肺痿、肺痈、积气、咳嗽这八项肺脏病篇下所载方剂记录其方名、药物的数据录入Excel数据表中,并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分析《千金要方》肺脏病方药证治规律及用药特色。(三)《千金方》肺系病证治方药临床运用心得体会:主要结合学习《千金要方》记载的肺系疾病证治方药的方法和经验指导临床。论文列举了临床中治疗有特色的9个较典型的病案资料,包括咳嗽(风寒袭肺证)、咳嗽(风热犯肺证)、咳嗽(肺阴亏耗证)、咳嗽(痰湿蕴肺证)、鼻窒、鼻鼽、寒哮、热哮、寒包火哮等病症。运用《千金要方》治疗肺系的方药及指导思想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通过对《千金要方》中肺系疾病方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1、《千金要方》治疗肺脏病药物功效出现频率《千金要方》治疗肺脏病中,止咳平喘药、发散风寒药、补气药、温里药、温化寒痰药使用频率最高。2、《千金要方》治疗气极病症药物分析《千金方》治疗气极证用药功效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补气药、发散风寒药、温里药。药物出现频率排前五位的是附子,桂心,白术、大枣、干姜、桔梗。气极病分两大类,一类是气极虚寒,所用方剂有钟乳散,黄芪汤、露宿丸、硫磺丸。一类是气极虚热,所用方剂乃是大前胡汤和竹叶汤。3、《千金要方》治疗肺痈病症药物分析孙思邈治疗肺痈的方剂有《金匮要略》治疗肺痈的桔梗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外。还增加了治疗肺痈的名方《千金》苇茎汤。并且记载了运用合欢皮单药治疗肺痈的黄昏汤。“黄昏”即合欢皮,这是应用合欢皮治疗肺痈较早的记录。4、《千金要方》治疗肺虚冷症药物分析《千金方》治疗肺虚冷证用药功效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补气药、其次是止咳平喘药、发散风寒药。药物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大枣,其次是桂心、五味子、桑白皮。治疗肺虚冷记载了三首补肺汤治疗肺气不足,逆满上气,短气,寒从背起,口中如含霜雪,言语失声,甚者吐血唾血。所用药物以桂心,五味子,大枣,人参、黄芪、麦冬补气益阴为主配伍宣发肺气,止咳平喘之款冬花,桑白皮,麻黄、苏子等。既有温肺祛寒之药,如细辛、干姜、附子之类,也有去风之药如防风、独活等。还有两方,都以“酥”为主,配合杏仁、百部汁。对于肺之气津不足之症,揉食疗于治疗之中。5、《千金要方》治疗肺实热症药物分析《千金要方》治疗肺实热证用药功效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发散风寒药、其次是补气药、止咳平喘药、清热泻火药。药物出现频率在前五位的是杏仁、麻黄、石膏、橘皮、干姜、甘草。其病因在于肺热,故重在清泻肺热,所用药物多系地骨皮、石膏、麻黄、羚羊角、玄参等药。针对各类疾病,详审证因,对症出方。从其处方立法上看,不出于麻杏石甘汤之理法方药。6、《千金要方》治疗肺劳症药物分析《千金方》治疗肺劳证用药功效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发散风寒药、其次是补气药。药物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半夏,桂心、橘皮、生姜。说明肺劳有虚实之分,所列三方乃肺劳发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实热、虚寒、痰水盛滋之证治。“引气汤”治实热,半夏汤治虚寒正气不足。厚朴汤治痰水盛溢,并且首次使用大戟治痰水。7、《千金要方》治疗积气症药物分析《千金方》治疗积气证用药功效出现频率前五位的是补气药、发散风寒药、温里药、理气通阳药。治疗积气病症,药物出现频率前五位的是人参、桂心、甘草、半夏、干姜。《千金方》治疗“积气”病共计51方,其中复方有44方,用药82种及食品类牛乳、驴乳、人尿、羊肾、牛肾、猪脂、羊肝、大蒜、牛尿、白酒、油等10余种入药或单用,作为本病或其他病后形瘦虚赢之调补品。其方药配伍特点主要有二:(1)强调正气亏虚是积聚发病的重要因素,扶正是治疗积聚的一个重要原则,《千金要方》每方都有扶正温补之品,如人参、甘草、干姜、附子之类;(2)重视理气顺气:其攻邪所用药物不过是枳实、厚朴、陈皮、槟榔、桃仁、川芎之类理气者多,活血化瘀者较少。所用消痞化积药不过是阿魏、大黄之属,且所用次数甚少。8、《千金要方》治疗肺痿症药物分析《千金要方》治疗肺痿病症,药物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甘草,其次是生姜、干姜。因有干姜温中散寒和甘草调和诸药,故有温润作用,因而用于肺气虚冷之肺痿治疗。在生姜甘草汤及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方中,用人参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胃,皂荚涤痰开窍,用治肺有燥热之肺痿。9、《千金要方》治疗咳嗽症药物分析《千金要方》治疗咳嗽证用药功效出现频率前五位是补气药、发散风寒药、止咳平喘药、温里药、温化寒痰药。药物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细辛,其次是紫菀、干姜、甘草、五味子、杏仁、款冬花。从其方药具体的应用来看,《千金方》论治咳嗽之病因病机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咳嗽分为外感、内伤;(2)根据脏腑特点,审因论治。本论文首次对《千金方》治疗肺系疾病的理法方药规律及用药特色进行较全面的整理总结,为指导临床诊治肺系疾病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朱姝[4](2011)在《《千金方》补益方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全面整理《千金方》补益方药,探究药性规律、性效关系、量效关系和配伍规律,补充其研究领域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总结孙思邈补益学术思想,为补益方临床应用提供指导,为古代补益方药研究开阔思路。方法:文献学与统计学方法相结合。以中医文献学的方法梳理《千金方》补益方药,利用频数表的方法总结药性规律、常用药物和剂量,利用卡方检验的方法研究性效关系和量效关系,利用关联规则的方法挖掘常用药物组合,探究其配伍规律。结果:第一,全面梳理并建立了《千金方》补益方剂和药物数据库,包括方剂491首,中药名称476种,可归纳为352种中药,共出现5728味次。第二,中药药性总体规律为:温性出现最多,平性次之,寒性最少;甘味出现较多,辛、苦较少,酸、咸最少;以无毒之品为主,有毒之品较少,随毒性升高药物出现频次逐渐降低。第三,中药性效之间存在相关性,量效之间关联性不强。第四,挖掘并总结出常用药物组合;总结各类补益方以性效结合为主要配伍规律,随证用药为次要配伍规律。结论:第一,孙思邈补益学术思想系统全面,善用温性药物,慎用寒凉之品;组方配伍中重视药性,注重性效结合,且随证而用药。第二,孙思邈丰富的补益学术思想及补益方药堪为当今临床指导,提示临证用药须重视药性,性效结合,寒凉类补益药应审证用之。
孙淑惠[5](2007)在《晋唐时期妇科针灸治疗的文献研究》文中指出妇女在人类社会占总人口的一半,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妇科针灸治疗是中国医学针灸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妇科针灸理论基础、应用范围及治疗方法,因其有经、带、胎、产等特点,与其它针灸临床学科有显着不同;而针灸疗法的简、便,对妇女没有不良副作用,是妇科治疗之有效方法,对人类的繁衍发展及妇女健康有着极大贡献。综观古今中外文献,对于《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备急千金要方》以下简称《要方》,《千金翼方》以下简称《翼方》,两方以下简称《千金》)与《针灸甲乙经》(以下简称《甲乙经》)个别的研究虽然不少,却缺乏相关的系统归纳及深入探讨。本研究针对妇科针灸治疗,进行以晋唐时期《千金》为中心的妇科针灸治疗源流之探讨。首先探讨晋唐时期妇科针灸治疗之源流,了解妇科针灸治疗在晋唐之前的起源、演进,及晋唐之后的发展、影响。其次,探讨《千金》与《甲乙经》之源流、特点及对后世之影响。再者,探讨《千金》在妇女针灸与《甲乙经》之相关性,并进行两者在妇科针灸治疗之比较。皇甫谧根据《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参考《难经》有关文献,全面性有系统地总结晋以前的针灸理论和经验,编纂《甲乙经》,是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着。《甲乙经》叙述53种妇科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法,第一次使针灸妇科独立成篇,有关妇科病,针对女性经、带、胎产及妇科杂病方面详细归类,使妇科针灸治疗从此逐步向专科发展。《千金》中针灸学的内容占有相当比重(共5卷),对针灸腧穴理论和临床针灸治疗的论述,极为详尽。在学术上除继承《内经》之理论外,其腧穴部分多据甄权新编《明堂》而定,更有许多独创之处。孙思邈主张将妇、儿医学单独设科,将妇女的特殊疾病独立出来,写成“妇女方”七卷,对各种妇产科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大都做了详细叙述。孙氏从妇女的生理特点出发,提出妇人的病比男子十倍难疗,应当别有方,并把妇女方列在《千金要方》之首,以唤起人们注意;又认为疾病不是鬼神所决定。对前人的经验强调灵活运用,不泥古守旧,经过实验加以创新,值得医史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挖掘和评价。本研究针对《甲乙经》与《千金》中妇科疾病针灸治疗的比较发现一、《甲乙经》与《千金方》病证、循经选穴之相关性(一)针对痛经取穴部位大多在脐部四周。经脉以胃、脾、肾经与任脉为主。(二)闭经的形成与正气虚弱、血气失调有关;两医籍在治法上皆为针灸并施。(三)崩漏的发病机理主要是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共同穴位之选择,血海、照海分别是肝、肾经气汇聚之处,调理冲任;阴谷为足少阴肾经合穴,有理冲任、复冲任制约之能。《千金方》使用4个经外奇穴:交仪、营池四穴、漏阴、气门。(四)带下病主要由于湿邪影响任、带,以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所致。共同穴位之选择,次、中髎乃足太阳膀胱经之穴,具收摄止带之功;蠡沟属肝经,助肝主疏泄,协脾荡涤湿邪。(五)对于不孕症,《千金方》明示石门刺则终身绝嗣,《甲乙经》针灸并施。(六)《千金方》针对胞衣不下,取昆仑为足太阳膀胱经经穴;足厥阴肝经之章门为脾之募穴,八会穴之脏会,亦是肝经与胆经交会穴;以及1个经外奇穴:胞门(关元左两寸)(七)产后病的病因病机以“亡血伤津、痰血内阻、多虚多癖”为特点,期门在肝经,为肝募,寓补虚、祛疲为一体。中极、阴交调冲任,理虚实。盲门可通利三焦气机。石门通利三焦气机、补虚劳。诸穴于“乳余疾”虚实之证,可补可泻而为之。(八)阴挺的主要病机是气虚下陷与肾虚不固致胞络损伤,不能收摄子宫。上髎乃足太阳膀胱经之穴,具收摄止带之功。(九)疝瘕的形成多与正气虚弱、血气失调有关。常见以气滞血瘀、痰湿内阻等因素结聚而成。石门在任脉之上,系三焦募,通利三焦气机之外,又补虚劳。太冲为足厥阴肝经输穴,擅长行气泻实通癖。蠡沟属肝经,为络穴,助肝主疏泄,协脾荡涤湿邪。二、《甲乙经》与《千金》穴位选择之异同《甲乙经卷12·妇人杂病第10》列53种病症主治、与《要方·针灸下·妇女杂病第8》54种病症主治,有21种病症主治雷同,占39.6%。意谓在《要方》以《甲乙经》为参考主轴。三、《甲乙经》与《千金》病证针灸治法之运用(一)《甲乙经》大多数针法与灸法并施。(二)《千金》有关痛经与月经不利病证,大多数针法与灸法并施。(三)《千金》崩漏、阴挺、阴痛、阴冷治法,使用灸法多于针法。断产、滑胎、难产、胞衣不下、产后无乳、症瘕等,使用针法多灸法。(四)《千金》针灸在妇科疾病之运用,并未特别突显重灸轻针之观点。(五)《甲乙经》与《千金》在针灸治法之比较,《千金》更突显辨证施针或灸或针灸并施之特点。综上观之,《千金》在妇科针灸领域中不但吸取了《甲乙经》的重要内容,更使得针灸治疗妇科疾病更为多元。藉由本研究,发掘出《千金》对于妇科针灸治疗的内涵,或有助于临床针灸治疗妇科疾病疗效的提高,更可为妇科的治疗方法另辟快捷方式。
张晓峰[6](2000)在《孙思邈论治“无子”特色探微》文中研究表明 孙思邈是我国唐代着名的医药学家,所着《千金方》中妇产科部分是中医妇产科学发展史上承前启后、富有独创性的着作。关于孙氏对中医妇产科的贡献及其学术思想,中医妇科学界和医史学界早有公论;研究和探讨文献也甚丰,可谓赞誉有加,评价甚高。但这些评论基本上是就其整体和大略而言的,而对孙氏具体论治某种病证的较为深入细致的研讨则很少。在此,笔者仅就孙氏论治“无子”的特色试做探析,不免浅陋甚或谬误,敬请同道指正。
二、孙思邈论治“无子”特色探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孙思邈论治“无子”特色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1)《千金方》妇人卷学术特点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学术思想 |
1.1 男女有别, 倡导建立妇科 |
1.2 不孕之症, 主张男女同治 |
1.4 临产必静, 指导产后护理 |
2 用药特点 |
2.1 顾护脾胃, 饮食调养 |
2.2圆机活法, 尊古不泥 |
2.3善用矿石药, 常用动物药 |
2.4 多用酒剂, 提高疗效 |
3 证治特色 |
3.1 月经病治法灵活多变 |
3.2 带下病以收敛固涩为主 |
3.3 不孕证首创序贯疗法 |
3.4 产后病注重散寒化瘀 |
4 小结 |
(2)《千金方》妇人方组方用药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千金方》妇人方研究背景 |
1 研究价值 |
1.1 研究古代妇人方药的价值 |
1.2 研究《千金方》妇人方药的价值 |
2.历代医家治疗妇人病 |
2.1《黄帝内经》对妇人病的认识 |
2.2 张仲景对妇人病的认识 |
2.3 陈自明对妇人病的认识 |
2.4 张景岳对妇人病的认识 |
2.5 傅青主对妇人病的认识 |
3《千金方》妇人方主要内容 |
3.1 月经病篇 |
3.2 带下病篇 |
3.3 妊娠病篇 |
3.4 产后病篇 |
3.5 妇人杂病篇 |
4 《千金方》妇人方现代研究进展 |
4.1 组方用药研究 |
4.2 论治特色研究 |
4.3 妇人病学术思想研究 |
5 《千金方》妇人方现代研究存在问题 |
5.1 研究层次过于局限 |
5.2 缺少科学数据的佐证 |
5.3 缺少方药基础的支撑 |
5.4 缺少理论联系临床的疗效 |
第二部分《千金方》妇人方组方用药特点研究 |
1 研究目的与思路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思路 |
2 研究内容 |
2.1 研究对象 |
2.2 选方范围 |
3 研究方法 |
3.1 综合法 |
3.2 统计法 |
3.3 溯源法 |
3.4 资料处理 |
4 统计结果及分析 |
4.1 妇人方整体用药统计及分析 |
4.2 妇人方整体用药特色统计结果分析 |
4.3 妇人方整体方剂特色统计及分析 |
5.妇人方分篇方药特色统计及分析 |
5.1 月经病篇方药统计结果及分析 |
5.2 带下病方药统计结果及分析 |
5.3 妊娠病篇方药统计结果及分析 |
5.4 产后病篇方药统计结果及分析 |
5.5 妇人杂病篇方药统计结果及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妇人病的病因病机 |
1.1 虚为发病核心病机 |
1.2 热而致病 |
1.3 瘀而发病 |
1.4 寒而致病 |
1.5 湿而致病 |
2.妇人方用药特色探讨 |
2.1 补虚为主 |
2.2 首选肝经 |
2.3 喜用甘平 |
3.妇人方组方特色探讨 |
3.1 大小兼用 |
3.2 剂型丰富 |
4.妇人方方药配伍特色探讨 |
4.1 柔肝养血 |
4.2 养血温阳 |
4.3 气血并调 |
5.孙思邈治疗妇人病学术思想探讨 |
5.1 医德高尚,仁者仁心 |
5.2 穷究医理,独创新见 |
5.3 崇尚经方,注重化裁 |
5.4 博采众长,不拘内外 |
5.5 发皇古义,注重传承 |
第四部分 结语 |
1 本次研究创新点 |
2 本次研究主要结论 |
3 本次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3)《千金要方》肺系病方药证治规律研究及临床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孙思邈及其《千金方》学术思想研究概况 |
一、内科杂病 |
二、妇科学 |
三、儿科学 |
四、针灸推拿 |
五、方剂学 |
六、美容医学 |
七、养生保健 |
八、传染病学 |
九、五官科 |
十、皮肤科 |
十一、外科学 |
十二、药物学 |
十三、骨伤科 |
十四、男科学 |
十五、老年医学 |
十六、急救医学 |
十七、医学伦理学 |
第二部分 《千金要方》肺系疾病方药证治规律研究 |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三、统计分析 |
第二节 统计分析结果 |
一、基本情况分析 |
二、《千金要方》治肺脏病方剂分析 |
三、《千金要方》治疗肺系病药物分析 |
四、讨论 |
第三部分 《千金要方》肺系病证治方药临床运用心得体会 |
临床病例一 咳嗽(风寒袭肺证) |
临床病例二 咳嗽(风热犯肺证) |
临床病例三 咳嗽(肺阴亏耗证) |
临床病例四 咳嗽(痰湿蕴肺证) |
临床病例五 鼻窒 |
临床病例六 鼻鼽 |
临床病例七 寒哮 |
临床病例八 热哮 |
临床病例九 寒包火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主要参考书目 |
致谢 |
(4)《千金方》补益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千金方》补益方药研究背景 |
一、《千金方》基本概况 |
(一) 孙思邈和《千金方》 |
(二) 《千金方》的内容简介 |
二、《千金方》补益方药研究进展 |
(一) 对单个补益方剂的研究 |
(二) 对补益方药的分类研究 |
(三) 对补益方药的系统研究 |
三、《千金方》补益方药研究中存在问题 |
(一) 缺少全面的整理工作 |
(二) 缺少溯源的研究思路 |
(三) 缺少深层次规律的挖掘 |
(四) 对孙思邈补益学术思想的研究缺少方药基础的支撑 |
第二部分 《千金方》补益方药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一) 中医文献学的方法 |
(二) 频数的方法 |
(三) 关联规则的方法 |
(四) 卡方检验的方法 |
三、研究内容 |
(一) 版本的选择 |
(二) 补益方选择标准 |
(三) 补益方的分类 |
(四) 中药建库原则 |
第三部分 《千金方》补益方药研究 |
一、《千金方》补益方基本情况分析 |
(一) 补益方来源说明 |
(二) 补益方重复方分析 |
(三) 补益方分布情况分析 |
(四) 补益方剂型分析 |
(五) 补益方组成味数分析 |
(六) 补益方寒热证分析 |
二、《千金方》补益方中药名称分析 |
(一) 与《千金翼方》记载相符的中药名称 |
(二) 经查询或考证可以确定的中药名称 |
(三) 经查询或考证无法确定的中药名称 |
三、《千金方》补益方药性研究 |
(一) 中药四气研究 |
(二) 中药五味研究 |
(三) 中药毒性研究 |
四、《千金方》补益方性效关系研究 |
(一) 中药四气与疗效相关性研究 |
(二) 中药五味与疗效相关性研究 |
(三) 中药毒性与疗效相关性研究 |
五、《千金方》补益方常用中药剂量和量效关系研究 |
(一) 常用中药剂量分析 |
(二) 常用中药剂量与疗效相关性研究 |
六、《千金方》补益方常用药物及配伍规律研究 |
(一) 关于常用药物组合及配伍规律的研究说明 |
(二) 各类补益方常用药物分析 |
(三) 各类补益方配伍规律研究 |
第四部分 讨论 |
一、孙思邈补益学术思想的探讨 |
(一) 善用温药,慎用寒药 |
(二) 重视药性,有所偏重 |
(三) 性效结合,合理用药 |
(四) 偏用小方,药轻效佳 |
二、对临床补益方用药的指导 |
(一) 治病求本是指导思想 |
(二) 重视药性、性效结合是中心内容 |
(三) 慎用寒凉之品是注意要点 |
(四) 常用药对是宝贵借鉴 |
三、《千金方》中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
(一) 《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的比较 |
(二) 孙思邈对石类药物的态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详细摘要 |
(5)晋唐时期妇科针灸治疗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古代妇科病症针灸治疗史略 |
一、发展概况 |
(一)、先秦时期 |
(二)、两汉时期 |
(三)、晋隋唐时期 |
(四)、宋金元时期 |
(五)、明清时期 |
二、治疗病种 |
(一)、月经病 |
(二)、带下病 |
(三)、胎产病 |
(四)、杂病 |
三、刺灸方法 |
(一)、毫针刺法 |
(二)、艾灸 |
四、选穴原则 |
(一)、局部选穴 |
(二)、远道选穴 |
(三)、辨证取穴 |
(四)、补泻手法 |
五、常用经穴 |
(一)、足少阴经经穴 |
(二)、足厥阴经经穴 |
(三)、足太阴脾经经穴 |
(四)、奇经经穴 |
第二部分、晋唐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分析 |
一、基本内容 |
(一)、《甲乙经》对妇科针灸治疗的贡献 |
(二)、《千金方》对妇科针灸治疗的贡献 |
二、学术渊源 |
(一)、《甲乙经》《千金方》与《内经》之联系 |
(二)、《甲乙经》《千金方》与《金匮要略》之联系 |
(三)、《甲乙经》《千金方》与《脉经》之联系 |
(四)、《甲乙经》《千金方》与《诸病源候论》之联系 |
三、影响因素 |
(一)、晋唐时期妇科针灸发展之影响因素 |
(二)、《甲乙经》《千金方》对后世妇科针灸发展之影响 |
第三部分、《甲乙经》与《千金方》相关内容研究 |
一、病证选穴机理 |
二、用穴异同 |
三、针与灸之运用 |
第四部分、学术价值及后世影响 |
一、《甲乙经》的学术价值及对後世影响 |
二、《千金方》的学术价值及对後世影响 |
第五部分、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甲乙经》与《千金方》病证、循经选穴之相关性 |
二、《甲乙经》与《千金方》穴位选择之异同 |
三、《甲乙经》病证治法针灸之运用 |
四、《千金要方》病证治法针灸之运用 |
五、《千金翼方》病证治法针灸之运用 |
六、《甲乙经》《千金要方》之比较 |
致谢 |
(6)孙思邈论治“无子”特色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特色1. |
1.2 强调“无子”关乎男女双方。 |
1.3 提出“无子”两种类型。 |
1.4 首倡“子宫恶物冷血”导致“无子”之说。 |
2 治疗特色 |
2.1男女同治,详于女子。 |
2.2 除恶务尽。 |
2.3 序贯疗法。 |
2.4 多途径综合治疗。 |
3 处方用药特色 |
3.1 攻补兼施,寒热并用。 |
3.2 突出祛瘀活血。 |
3.3 常用药物,温通领先。 |
3.4 剂型多样,丸、散为主。 |
4 服药特色孙氏治疗“无子”,在服药这一环节也颇多讲究,值得一提。 |
4.1 酒服以助药力。 |
4.2 用药次数因情取宜。 |
4.3 渐增药量,以知为度。 |
四、孙思邈论治“无子”特色探微(论文参考文献)
- [1]《千金方》妇人卷学术特点浅析[J]. 张紫薇,陈慧娟,梁尚华.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8(02)
- [2]《千金方》妇人方组方用药特色研究[D]. 焦曌元.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6(03)
- [3]《千金要方》肺系病方药证治规律研究及临床运用[D]. 洪国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10)
- [4]《千金方》补益方药研究[D]. 朱姝.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01)
- [5]晋唐时期妇科针灸治疗的文献研究[D]. 孙淑惠.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9)
- [6]孙思邈论治“无子”特色探微[J]. 张晓峰. 陕西中医,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