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论文文献综述)
刘超,郑宁雨,韩敏[1](2021)在《数字经济效率测度及分位异质性分析——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引入外部环境变量、随机性因素、松弛变量和非参数的分位数回归模型,有效解决传统模型中的径向和角度问题,同时考虑非期望产出,得出"一带一路"51个沿线国家数字经济效率真实测度值,探究四个影响因素在不同分位点下的不同作用及影响。研究表明:第一,外部环境变量对数字经济效率存在一定影响;考虑松弛变量和非期望产出的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可以更加真实地测度实际数字经济效率值;剔除外部环境变量影响后,中国数字经济效率较高,优势明显。第二,四个因素对数字经济效率均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在不同分位点下均影响显着,而基础设施情况和对外开放度只在0.1和0.2分位点下影响显着。
黄晋生[2](2021)在《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发展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在我国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现阶段,扶贫工作的重点由消除收入贫困为核心的绝对贫困转向治理以多维贫困为特征的相对贫困问题。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在治理相对贫困的过程中具有长期性作用,党中央与国务院也多次下文对教育扶贫的积极意义做出肯定。进入后脱贫时代,科学评价过去一段时期教育扶贫的政策绩效对后续的政策调整意义重大,也是深度挖掘教育扶贫之功能价值的现实要求。本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经济学、管理学与教育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结合新疆特殊区情,从效果、效率、公平性与满意度四个方面对新疆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进行评价。基于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与脱贫攻坚的现实背景,本文提出了研究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价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阐明了主要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进一步对能力贫困理论、贫困代际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与“3E”绩效评价理论系统梳理,并对贫困、教育扶贫、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绩效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为研究框架的构建奠定理论基础。在研究内容的主体部分,首先对新疆教育扶贫政策的实施现状进行概述,系统阐释了新疆的基本发展概况与贫困特征、扶贫政策的演进历程;进一步通过对教育扶贫的价值、绩效评价原则与评价指标内在关联的辨析,确定研究内容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从家庭与县域层面对新疆深度贫困地区的多维贫困水平进行测度,从静态与动态双重视角呈现新疆深度贫困地区多维贫困的现实表征及区域差异。其次,基于“3E+S”绩效评价准则,围绕效果、效率、公平性与满意度四个方面对教育扶贫政策绩效综合评价,一是从人力资本的基本价值论断出发,基于资源投入视角,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系统GMM模型与分位数回归对教育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讨论政策效果的动态约束与边际收益特征,客观呈现教育扶贫政策对新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的影响效应。二是从资源稀缺性视角出发,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教育扶贫政策的效率问题,通过控制其他扶贫政策对地区脱贫的影响效应,实现对教育扶贫政策效率水平净值的测算,从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角度为政策效率变化寻求合理的解释机制。三是基于差异测度理念分析新疆教育扶贫政策的公平性问题,利用泰尔指数分析方法,构建以资源投入为基准,多维贫困水平为权重依据的测算公式,从南北疆及地州市层面讨论教育扶贫政策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公平性问题,根据县域资源供给规模与贫困水平的匹配程度,判断政策资源配置的公平与否,围绕政策目标的基本要义,对公平与效率的政策选择进行理论分析。四是从精准扶贫的基本内涵出发,构建包括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与精准考核四要素的教育扶贫政策满意度评价模型,基于新疆深度贫困地区11616户家庭调研数据,验证满意度评价模型的有效性,从多维贫困视角出发,分析不同贫困程度家庭对教育扶贫政策的满意度情况。最后,根据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论,提出政策优化建议与不足之处。通过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第一,新疆的温饱问题已经全面解决,但是多维贫困问题并未根除。第二,从多年以来教育投入与脱贫进度的动态关系来看,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脱贫成效显着,并且表现出稳定性与长期性、短期效益与动态约束并存的特征,在前期综合扶贫效果偏弱的情况下,当期的教育投入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扶贫效应,充分发挥了其在阻贫、抑贫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全疆层面的教育扶贫政策效果服从边际收益递减的经济规律,随着综合扶贫效果的提升,教育扶贫的积极作用呈现出先增后减趋势。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北疆的贫困县,而在经济基础条件较弱的南疆地区,教育扶贫政策不仅在静态层面显着促进了地方脱贫,还表现出明显的动态减贫效应,教育减贫的积极作用呈现出边际收益递增的特征。第三,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的政策效率呈现出减弱趋势与区域差异并存的特征。规模效率不足是导致总体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而高效的组织管理体制抑制了效率衰退,即意味着地方政府在扭转效率衰退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需要从更加长远的角度审视教育扶贫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人才供给及拔出穷根方面的积极作用。第四,新疆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政策实现了总体公平,存在明显的拐点特征,教育扶贫资源总体上在向多维贫困程度更深的地区倾斜。相对于全疆的贫困县而言,教育资源在区域内部的配置差异是导致扶贫政策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区域间差异的持续扩大也制约着政策公平性的提升;这一现象在南北疆与地州层面的表现形式具有相似性;相对于财力资源与物力资源,师资力量在贫困县及地区间的分配更加公平。第五,新疆深度贫困地区的居民对教育扶贫政策有着较高的满意度评价,这一现象在不同贫困程度的家庭中普遍存在,地区间及不同健康状态的群体对政策满意度评价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整体上来看,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推行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符合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宋彩红[3](2021)在《“谁”研究高等教育 ——基于《高等教育研究》(1980–2019年)作者群体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姬鸿宽[4](2020)在《我国区域间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率研究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基本形成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该体系对我国发展知识经济、促进技术进步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财政资金利用低效、产出导向不明、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不注重绩效管理等问题,制约了高等教育发挥其应有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指出要“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为关键点和突破口”,“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在高等教育领域推行效率评价、实施绩效管理,对我国高等学校主动改进办学质量、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有积极意义。基于以上背景和研究意义,本文首先以人力资本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为出发点,从理论上分析提升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率的意义;其次从我国高等教育区域间发展现状入手,对比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区域间财政投入的规模及结构、产出及效应,以此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在理论分析和现状分析基本完备的条件下,本文通过2015-2017年我国31个省市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相关指标,建立三阶段DEA模型,在剔除了环境变量和随机干扰因素的条件下,以学生发展、社会贡献、科研成果等为产出指标,对我国区域间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率进行测度,实证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但仍存在支出冗余,同时东、中、西部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率均受到环境因素较大影响,在剔除环境因素影响后,各地区的规模效率值和综合效率值出现下降。再次,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英国、美国及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模式及效率评价体系,从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支出结构、效率评价体系等角度为我国寻求借鉴参考。最后本文提出我国应合理确定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规模、优化支出结构、加强支出监管以及建立完善的效率评价体系,以提升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率、促进教育公平。
张丽杰[5](2020)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 ——基于CNKI和CSSCI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1998年开始大规模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规模发展向质量提升的转变。无论是从学校机构数还是在校生数来看,高等职业教育都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必须认真梳理、分析总结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历程,凝练不同时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果特点,这对引导、促进未来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价值和基础作用。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知识图谱分析,以CNKI和CSSCI数据库中收录的19982018年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38166篇期刊论文和11455篇被引文献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总体样本办法,根据研究文献的数量和相关重要政策文件,梳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历程,探索划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阶段。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查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发展阶段状况,总结凝练各阶段性特征和总体发展特点,提出相关的建议与展望。研究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可划分为如下三个发展阶段:19982005年是研究初步兴起时期;20062011年是研究迅猛发展时期;20122018年是研究质量提升时期。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特征,并总结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的五大总体特征:一是从载文量看进展,经历“增-减-稳”三阶段。二是从核心期刊的形成看进展,经历了从少到多的历程,期刊来源趋于稳定,主要集中于四种高职教育的核心期刊,但是其质量有待提高。三是从研究主体看进展,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核心发文作者群还未形成,但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核心发文机构群已经形成。研究主体之间的合作力度不大,主体之间联系较少,大多是独立研究,但主体合作有明显逐渐加强的趋势。四是从研究主题看进展,研究主题具有较强的连续性,从规模发展到质量提升。其中“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专业设置”“教学改革”等一直是研究的主题,彰显出人才培养一直是时代命题,校企合作研究逐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意识显着增强。五是从知识基础看进展,知识基础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参考,知识基础研究内容逐渐趋于具体化。通过系统梳理21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本文探索尝试将研究进程划分为初步兴起、迅猛发展和质量提升三个时期。同时,将知识图谱运用到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丰富和创新了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方法。本文受时间、篇幅等限制,只收集CNKI和CSSCI数据库数据,未来还需拓展到多种数据库,进一步丰富研究数据,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文献全面覆盖,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
龚美琼[6](2019)在《本科来华留学生的学习性投入对意义建构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招收留学生数量逐步扩大,而在留学生的教育质量上关注不足。目前,关注来华留学生学习性投入与留学生发展的相关研究还较少。研究以大学生发展的金字塔理论模型为理论基础,以我国的一所研究型高校S校的本科来华留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为主、质性为辅的混合研究方法开展调查,了解来华留学生的学习性投入与意义建构发展水平,并探究学习性投入对意义建构发展的影响。研究将学习性投入划分为个体努力和院校环境两部分进行测量,其中个体努力包括行为投入、高阶认知投入、情感投入三维度,院校环境包括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校园支持度三方面。依据金字塔理论模型,意义建构发展包括认识论维度、个人内在维度、人际间三个维度,需经历遵循外部程式、十字路口徘徊、自我主导三个发展阶段。最终研究对202名本科来华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参加了问卷调查的留学生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化访谈。研究发现:(1)本科留学生在个体努力三维度内部的投入水平存在差异;(2)院校环境的投入上,成效与问题同在;(3)除生生关系外,留学生学习性投入各维度间相互关联与影响;(4)来华留学生意义建构发展三维度间和三阶段间显着相关;(5)学习性投入各维度对意义建构整体发展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个体努力方面,情感投入维度对意义建构整体发展影响程度最高。院校环境方面,校园支持度对留学生意义建构整体发展影响程度最高。本研究从留学生个体与院校两个层面提出提升留学生的学习性投入以促进其意义建构发展的建议。留学生个体层面上:(1)树立正确的学习认知观,提升学习性投入的内驱力;(2)注重学习策略的运用,实现意义学习;(3)培养学习专注力,形成“人、心、脑”三维度投入的相互促进。高校层面上:(1)提倡良师益友型的师生关系,增进留学生与老师间的交流;(2)提供生生互动的机制与平台,打破留学生交流中的“隔离”现象;(3)构建友好服务型的留学生管理模式,提供更多学业上的支持。
沈佳坤[7](2019)在《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两阶段配置的效率评价与提升研究》文中提出研究型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的中坚力量,其内部财务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助于各项办学职能的充分发挥,从而对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研究型大学知识成果的阶段性产出规律,将财务资源配置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并选择以“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两阶段配置的效率评价与提升”为主题展开研究,旨在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财务资源配置管理提供参考。本文首先梳理了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界定了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的范畴和宏微观配置的内涵,论述了财务资源配置中的资源基础理论和知识流理论,阐述了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理论,并综述了相关的效率评价方法、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和效率提升方法的研究,进而提出了本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建立了本文的基本理论模型,通过分析研究型大学的特征,阐明了财务资源配置目标两个层次的内涵,据此构建了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两阶段理论模型,具体包含“无形资源积累”阶段和“职能成果产出”阶段,并建立了基于两阶段链式共享投入关联网络数据包络分析(DEA)的效率测算模型。第三,构建了配置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初始投入、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三类指标,进而实证评价了中国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配置总体和两个阶段的相对效率,并将网络DEA方法与传统DEA方法进行了对比。第四,探索了财务资源使用者在两阶段配置中的影响机制,联合分析了财务资源的配置过程和知识的创造与传播规律,建立了财务资源使用者对两个配置阶段财务资源利用率决定性影响的理论框架,进而利用Tobit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了研究型大学各类财务资源使用者决定性作用的实际发挥情况。最后,基于前述研究成果,探查了财务资源两阶段配置的效率提升路径,将研究型大学依据两个配置阶段效率的高低分为四种类型,据此建立了五条效率提升的理论路径,进而利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实证检验了理论路径的可行性,最终得出了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方法与对策建议。本文研究工作的主要创新点如下:第一,构建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两阶段理论模型与测算模型。针对现有研究仅从最终产出视角评价总体效率导致结果无法反映中间产出效率情况的不足,本文根据研究型大学知识成果的阶段性产出规律,以无形资源作为财务资源配置的中间产出,并明确财务资源配置目标的积累无形资源最大化与产出各项职能成果最大化两个层次的内涵,据此构建配置效率评价的两阶段理论模型,以及基于两阶段链式共享投入关联网络DEA的测算模型,进而通过评价实证研究反映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两个配置阶段的效率变化趋势,并通过与传统DEA方法的对比,验证基于网络DEA的效率测算模型的有效性与优越性,为探查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效率变化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算法支撑。第二,揭示财务资源使用者通过知识流过程对两个配置阶段各项财务资源利用率的影响机制。针对现有研究仅从现象层面分析零散的效率影响因素导致结果解释力度不足的缺憾,本文联合分析财务资源的配置过程与知识流过程,明确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使用者异质性特征的决定性作用,据此建立财务资源使用者影响两个配置阶段各项财务资源利用率的理论框架,以及基于三阶段DEA和Tobit回归的计量分析模型,并实证揭示各类财务资源使用者由于知识储量和知识流推动能力的内在差异及发挥程度不同,对财务资源利用率产生积极、消极和不显着影响的情况,从知识流理论视角提升了财务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研究的系统性与科学性。第三,验证基于研究型大学效率类型转变的财务资源配置效率理论提升路径的可行性。针对现有研究局限于规范性探讨效率提升方法导致得出的对策建议适用性不强的缺憾,本文根据两阶段配置效率评价结果的高低,划分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配置效率的类型,并考虑财务资源使用者的决定性影响,建立基于效率类型转变的理论提升路径,进而通过多案例研究实证检验理论路径的可行性,揭示职能成果产出阶段是无形资源积累阶段配置效率提升前提的规律,从加强财务资源使用者管理角度建立提升方法与对策建议,为研究型大学选择和制定财务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路径与方法提供了决策支持。
葛晶[8](2019)在《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二元经济转型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普遍需要面对的重要战略性问题。长期以来,中国都被视为是一个具有无限劳动力供给特征的典型二元经济结构国家。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使得这种要素禀赋得到充分发挥,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迁移到城市,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长率接近10%,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步入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发达国家及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人口转变所形成的具有生产性的人口结构可以为二元经济转型提供人口红利,促进二元经济转型。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均是人口转变先于二元经济转型,不同的是,日本人口转变与跨过商业化点同步,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人口转变则是发生在商业化点以后,人口转变形成的人口红利促进了二元经济转型的完成,使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实现了从低收入经济体到中等收入经济体再到发达经济体的跨越。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进入人口转变第三阶段,迅速发生和提前完成的人口转变使我国在短期内形成了巨大的人口红利,推进了劳动力市场跨过刘易斯转折点。目前,我国正处于二元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人口转变先于二元经济转型完成,现阶段人口红利的递减使我国面临着劳动力供给相对不足,抚养负担加重,投资、储蓄下降等困境。一旦人口红利转为人口负债,我国经济将面临下行压力,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就可能使二元经济转型陷于停滞,进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这也是二元经济转型中后期我国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国内外学者从人口转变影响劳动力供给,人口老龄化影响二元经济转型等方面对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转型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但是,缺少对人口转变影响二元经济转型的系统的、深入的理论分析。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物质资料再生产与人口再生产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虽然经济、社会发展决定于社会生产方式,但人口的增长及其演变对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或延缓的作用。本文依据这一基本原理,以人口转变理论和二元经济理论为基础,研究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作用机理;总结二元经济转型不同阶段的人口转变特征;考察中国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与现状,并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检验了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在借鉴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开发人口红利促进我国二元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从理论分析、中国的经验实证、境外经验借鉴和对策建议四个部分来分析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理论分析。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人口转变理论、二元经济理论及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梳理归纳出主要学术观点。以二元经济转型的内涵为切入点,概括出二元经济转型的核心内容和三个发展阶段,着重从影响劳动力供给、资本积累、技术创新三个方面探讨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作用机理,概括出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转型的互动关系。第二部分为中国的经验实证。通过对我国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统计描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人口转变影响二元经济转型进行计量检验。选取二元对比系数、人口抚养比、农业劳动力占比、投资率、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农用机械总动力增长率等经济变量,建立回归模型,采用1990—2017年数据,分析得出人口转变带来的人口抚养比下降形成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推进了我国二元经济转型。但是,持续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带来的少儿抚养比下降,老年抚养比上升,使我国二元经济转型面临劳动人口减少、养老负担加重、人口红利递减等困难,二元经济转型面临严峻挑战。第三部分为境外经验借鉴。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人口转变都先于二元经济转型,形成的人口红利促进了二元经济转型的完成。但由于转型速度的不同,人口转变的作用也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本文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二元经济转型与人口转变阶段入手,根据其阶段性发展特征,总结出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经验,即利用人口红利、提升人力资本、调整生育政策、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等,这些经验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第四部分为对策建议。目前,我国处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人口转变第三阶段,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少儿抚养比下降,而老年抚养比持续上升。面对人口红利的递减,要促进二元经济转型,就要协调好人口内部再生产的数量和结构关系,从深度挖掘潜在人口红利、积极开发人力资本红利、提升储备未来人口红利、开发利用老龄人口红利等方面入手,降低二元经济转型对廉价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克服日益提高的抚养比给经济转型带来的不利影响。
刘晓莉[9](2018)在《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就业质量作为就业的主要内容和更高要求,是反映国家综合发展水平和经济繁荣程度的重要指标。面临当前国内外的机遇与挑战,我国政府对就业质量给予了高度重视,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技能人才队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永续动力。然而,相关数据显示,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低、薪酬低、离职率高、就业满意度低等现象普遍存在,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企业和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高效运行。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将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作为研究主题,运用管理学相关理论围绕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及对策展开深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借鉴质量管理学中质量的概念,从需求角度重新解读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内涵,将其界定为企业和高职院校学生对就业的满足程度,具有全面性、动态性、经济性、适宜性四大特征。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的生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划分为毕业前的培养、毕业时的求职、毕业后的职业发展三个阶段,本研究以企业和学生利益需求为宗旨,以三阶段为主线构建分析框架,展开系统研究。第二,培养阶段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生成的基础阶段。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是决定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因此,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生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阶段。经分析发现,该阶段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服务供给与企业需求不对接以及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下高职院校的就业能力培养与学生需求不对接。通过构建高职院校服务动态能力以及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模型,使高职院校与企业和学生发生良好互动,弥补服务供给功能的缺失,供给契合产业动态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学生的就业能力需求。第三,求职阶段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生成的关键环节。用人单位专业技能信息甄别机制不完善以及学生专业技能信号弱,造成企业与学生之间存在严重的专业技能信息不对称,进而引发学生就业能力与薪酬匹配效率低,是该阶段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水平的主要原因。针对该原因,利用委托代理理论,从企业和学生两个角度出发,在劳动合同中分别设计信息甄别和信号发送两种薪酬机制。效用分析结果表明,在求职过程中,企业首先考虑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是否达到用人标准,再考量关键能力,通过在合同中设计不同薪酬方案,能够有效地规避专业技能信息不对称,筛选出具有不同就业能力的学生,实现就业能力与薪酬的高度匹配;信号发送机制印证了职业资格证书能够真正反映出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化程度以及其对知识和技术的实际应用水平,是高职院校学生彰显高技能水平并区别于其它层次教育人才的有效手段,在劳动力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能力信号作用。第四,职业发展阶段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生成的主要阶段。一方面,在后期职业发展中,高职院校学生隐性职业素养是除了显性就业能力之外的企业所关注的潜在人力资本,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职位晋升、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就业满意度等;另一方面,企业所提供的职业发展空间是高职院校学生实现更高需求的有力保障,是学生判断就业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但由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及企业所提供的职业发展空间均难以满足彼此需求,制约了就业质量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本研究明晰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三个关键要素为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精神,阐释了职业发展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即公平的晋升机制,定期的在职培训,正确的择业观念,完善的社会就业保障。针对以上分析和结论,本研究提出了实现高职院校学生高质量就业的行动路径。首先,高职院校要培育自身感知环境能力、柔性决策能力和重构资源能力契合企业服务动态需求,加强学生信息能力、跨界融合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绿色技能的培养,满足新时代学生就业需求。其次,企业要建立灵活的薪酬机制,政府要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并行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关键能力,提高市场人力资源匹配效率。再次,企业、高职院校和学生三方共同参与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并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举办多样化的职业培训形式,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健全社会就业保障制度,进一步拓宽学生职业发展空间。通过对生成过程中各阶段的管理与控制,满足企业和学生双方利益需求,提升、优化和保障就业质量,最终确保高职院校学生高质量就业的顺利实现。
刁瑜[10](2018)在《以简驭繁: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何优化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重大命题,亦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该核心问题产生的逻辑如下:课程是人才陪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专业课程设计简约化是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优化的核心。基于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困境的反思和国际高职课程设计简约化(VLIM)进程的探究,本研究选取高职专业课程设计比较研究这一主题,尝试为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这一研究领域做出一定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以“以简驭繁”(LIM)作为高职专业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构建基于专业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的课程设计完备形态,探讨课程设计外在形式简约化与内在实质简约化的融合,尝试借鉴比利时高职课程设计经验,探寻具有我国鲜明职教特色的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新路径。本研究在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两大研究问题:一是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形态是什么,是如何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此为对“应然”课程设计命题的追问;二是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经验及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经验借鉴与有益启示是什么?此为对“实然”课程设计命题的探究。在对相关文献的检索、梳理的基础上,本研究从以简驭繁、高职课程设计、高职课程设计的比较三个方面对国内外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呈现、解析。对比利时高职专业课程设计进行比较分析,聚焦于外在形式简约化和内在实质简约化的两个维度。其中,形式简约化主要关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制度结构;实质简约化则关注高职课程设计自身的优化发展。基于这样的分析逻辑,在第二章中构建了本研究的比较分析框架。首先,依据高职教育课程的发展模式和高职课程设计简约化模式的两条标准,选取了比利时作为本研究的比较对象;其次,根据贝雷迪(G.Z.Bereday,1964)比较教育研究四阶段模型,明确了本研究的两条研究主线:历史分析和切面分析;最后,根据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从结构和功能两大维度选取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模式三大基本要素以及高职课程设计简约化(VLIM),作为本研究比较分析的参照项,并最终构建了高职专业课程设计的比较分析框架。基于比较分析框架,本研究尝试构建一个高度抽象的高职专业课程设计分析模型。在分析模型中,外圈代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的外部环境,是指影响高职课程设计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如政府、雇主、专业组织、培训机构、教师/培训者、学习者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中圈代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是指整个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制度架构;内圈则代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核心圈,是指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三大基本要素。可以说,只有建立了这样一个高度抽象的分析模型,才能保证对比利时高职课程设计的探讨上升至系统层面,且保证其结论使用在同一话语平台,结论也就有了可通性,这样才能在我国高职专业课程设计模型构建这一层面提出有效结论。
二、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经济效率测度及分位异质性分析——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和文献综述 |
二、模型设定 |
(一)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 |
(二)分位数回归模型 |
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效率的实证分析 |
(一)数据说明 |
(二)实证结果 |
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效率影响因素 |
(一)数据说明 |
(二)实证结果 |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2)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贫困治理任务的调整 |
1.1.2 教育发展的脱贫动能 |
1.1.3 绩效评价的现实要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标、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贫困 |
2.1.2 教育扶贫 |
2.1.3 深度贫困地区 |
2.1.4 教育扶贫政策绩效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能力贫困理论 |
2.2.2 贫困代际理论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2.2.4 “3E”绩效评价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价内涵及贫困现状 |
3.1 新疆发展概况与贫困特征 |
3.1.1 新疆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况 |
3.1.2 新疆经济社会环境的基本概况 |
3.1.3 新疆人口文化环境的基本概况 |
3.1.4 新疆教育扶贫政策的基本概况 |
3.2 新疆扶贫开发的历史演进 |
3.2.1 计划经济模式下的救济扶贫阶段 |
3.2.2 改革开放体制变革下的开发扶贫 |
3.2.3 经济高速增长下的“八七”扶贫 |
3.2.4 新世纪扶贫开发纲要阶段 |
3.2.5 新时代精准扶贫开发阶段 |
3.3 绩效评价的理论内涵 |
3.3.1 教育扶贫的价值分析 |
3.3.2 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3.3.3 绩效评价指标的逻辑关系 |
3.4 新疆贫困问题现状调查分析 |
3.4.1 研究思路 |
3.4.2 家庭贫困现状调查分析 |
3.4.3 县域贫困现状调查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效果评价 |
4.1 研究假设 |
4.2 研究设计 |
4.2.1 研究思路 |
4.2.2 研究方法 |
4.2.3 变量及数据说明 |
4.3 实证分析过程 |
4.3.1 描述统计与平稳性检验 |
4.3.2 静态面板模型估计结果 |
4.3.3 动态面板模型估计结果 |
4.3.4 分位数回归估计结果 |
4.3.5 分地区回归估计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效率评价 |
5.1 研究设计 |
5.1.1 研究思路 |
5.1.2 研究方法 |
5.1.3 变量及数据说明 |
5.2 静态效率评价结果 |
5.2.1 静态效率的时序变化 |
5.2.2 静态效率的县域比较 |
5.2.3 规模报酬阶段的县域分布 |
5.3 动态效率评价结果 |
5.3.1 动态效率的时序变化 |
5.3.2 动态效率的县域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公平性评价 |
6.1 研究设计 |
6.1.1 研究思路 |
6.1.2 研究方法 |
6.1.3 指标选取 |
6.2 公平性测度结果 |
6.2.1 新疆教育扶贫政策总体差异及分解 |
6.2.2 县域教育扶贫资源供给类型分析 |
6.3 公平性演变特征及原因分析 |
6.4 公平与效率的政策选择辨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满意度评价 |
7.1 评价模型的理论分析 |
7.2 研究设计 |
7.2.1 研究步骤与方法 |
7.2.2 问卷信息及数据来源 |
7.3 信效度检验 |
7.3.1 探索性因素分析 |
7.3.2 验证性因素分析 |
7.3.3 模型恒等性检验 |
7.4 教育扶贫政策满意度测度结果 |
7.4.1 政策满意度评价的基本情况 |
7.4.2 不同贫困程度家庭的政策满意度 |
7.4.3 政策满意度评价的差异性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建议与不足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优化建议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3.1 研究不足 |
8.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4)我国区域间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率研究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率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
2.1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率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 |
2.1.2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率评价 |
2.2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率评价基础理论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3章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现状分析 |
3.1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
3.1.1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绝对规模 |
3.1.2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相对规模 |
3.2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
3.2.1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地区结构 |
3.2.2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层次结构 |
3.2.3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来源结构 |
3.3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产出状况 |
3.3.1 高等学校数量情况 |
3.3.2 高等学校人力资源情况 |
3.3.3 高等学校科研产出情况 |
第4章 我国区域间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率实证分析 |
4.1 效率评价方法及模型的原理 |
4.1.1 三阶段DEA模型概述 |
4.1.2 第一阶段DEA模型分析 |
4.1.3 第二阶段SFA模型分析 |
4.1.4 第三阶段DEA模型分析 |
4.2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4.2.1 投入产出指标及环境指标选择 |
4.2.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3 区域间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率的测算和解释 |
4.3.1 支出效率初始测度——第一阶段DEA分析 |
4.3.2 影响支出效率的环境因素分析——第二阶段SFA分析 |
4.3.3 调整投入值后的效率值分析——第三阶段DEA分析 |
第5章 国外高等教育支出及效率评价模式借鉴 |
5.1 美国高等教育支出及效率评价模式 |
5.1.1 美国高等教育支出 |
5.1.2 美国高等教育支出效率评价 |
5.2 英国高等教育支出及效率评价模式 |
5.2.1 英国高等教育支出 |
5.2.2 英国高等教育支出效率评价 |
5.3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支出及效率评价模式 |
5.3.1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支出 |
5.3.2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支出效率评价 |
5.4 对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支出效率的借鉴 |
5.4.1 增加财政投入,鼓励多元化的经费来源 |
5.4.2 改善支出结构,促进财政资金高效利用 |
5.4.3 完善评价体系,充分利用效率评价结论 |
第6章 提高区域间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率的政策建议 |
6.1 扩大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规模 |
6.1.1 增加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总量 |
6.1.2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高等教育 |
6.2 优化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结构 |
6.2.1 明确高等教育领域政府间权责划分 |
6.2.2 优化区域间支出结构 |
6.3 提升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率 |
6.3.1 树立正确的效率观念 |
6.3.2 制定清晰的绩效目标 |
6.3.3 实现绩效管理中的“双监控” |
6.3.4 建立科学的效率评价体系 |
6.3.5 加强效率评价的结果应用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5)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 ——基于CNKI和CSSCI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 |
1.1.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需要科学的回顾与反思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发展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关于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设计与方法 |
1.4.1 数据来源 |
1.4.2 研究工具 |
1.4.3 数据处理 |
1.4.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高等职业教育 |
2.1.2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
2.1.3 知识图谱 |
2.1.4 研究主体 |
2.1.5 研究主题 |
2.1.6 知识基础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元教育学 |
2.2.2 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
2.2.3 文献计量学 |
2.2.4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 |
2.2.5 信息可视化 |
第3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发展概况:1998~2018 |
3.1 文献时间分布特征 |
3.2 来源期刊分布 |
3.3 研究主体分析 |
3.3.1 研究作者分析 |
3.3.2 研究机构分析 |
3.4 研究主题分析 |
3.4.1 突出人才培养 |
3.4.2 关注专业、课程和教学改革 |
3.4.3 强调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
3.4.4 重视思政工作和文化建设 |
3.4.5 以学生为中心 |
3.5 知识基础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初步兴起:1998~2005 |
4.1 《教育与职业》载文量一枝独秀 |
4.2 研究主体数量较少,缺乏主体合作 |
4.2.1 研究作者分析 |
4.2.2 研究机构分析 |
4.3 研究主题分析 |
4.3.1 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热点 |
4.3.2 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4.3.3 开始探索校企合作理论和实践 |
4.3.4 重视毕业生就业 |
4.4 知识基础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迅猛发展:2006~2011 |
5.1 五大期刊载文量过千 |
5.2 研究主体数量增长明显,合作网络有所增大 |
5.2.1 研究作者分析 |
5.2.2 研究机构分析 |
5.3 研究主题分析 |
5.3.1 课程和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得到重视 |
5.3.2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多样化的育人途径 |
5.3.3 重视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 |
5.4 知识基础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质量提升:2012~2018 |
6.1 四大高等职教核心期刊形成 |
6.2 研究主体较为稳定,日益重视合作 |
6.2.1 研究作者分析 |
6.2.2 研究机构分析 |
6.3 研究主题分析 |
6.3.1 人才培养研究备受关注 |
6.3.2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
6.3.3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6.3.4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受到更多重视 |
6.4 知识基础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三阶段划分 |
7.1.2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阶段性特征 |
7.1.3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部分高职教育政策 |
附录2:科研成果 |
(6)本科来华留学生的学习性投入对意义建构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理论模型 |
1.4 概念界定 |
1.4.1 学习性投入 |
1.4.2 意义建构发展 |
1.4.3 来华留学生 |
1.5 研究问题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学习性投入 |
2.1.1 学习性投入的概念 |
2.1.2 学习性投入的测量工具 |
2.1.3 学习性投入的实证研究 |
2.1.4 学习性投入的文献述评 |
2.2 意义建构发展 |
2.2.1 自我主导理论的产生 |
2.2.2 自我主导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
2.2.3 评估意义建构发展水平的工具 |
2.2.4 意义建构发展的实证研究 |
2.2.5 意义建构发展的文献述评 |
2.3 来华留学生 |
2.3.1 留学生的学习性投入研究 |
2.3.2 来华留学生的相关研究 |
2.3.3 来华留学生研究的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对象 |
3.3 定量数据收集与分析 |
3.3.1 问卷设计 |
3.3.2 抽样及问卷回收情况 |
3.3.3 背景信息统计 |
3.3.4 定量数据分析思路 |
3.3.5 研究工具的信效度检验 |
3.4 质性数据收集与分析 |
3.4.1 访谈提纲 |
3.4.2 访谈对象信息统计 |
3.4.3 质性数据分析思路 |
3.5 研究有效性 |
3.6 研究伦理 |
3.7 研究的创新点 |
3.8 研究的难点 |
第四章 研究发现 |
4.1 本科来华留学生的学习性投入水平 |
4.1.1 学习性投入的总体概况 |
4.1.2 学习性投入各维度间的相关性 |
4.2 本科来华留学生的意义建构发展水平 |
4.2.1 意义建构发展水平总体描述 |
4.2.2 意义建构发展间的相关性 |
4.3 学习性投入对意义建构发展的影响探究 |
4.3.1 回归模型变量 |
4.3.2 个人背景信息对意义建构发展的影响 |
4.3.3 个体努力各维度对意义建构发展的影响 |
4.3.4 院校环境各维度对意义建构发展的影响 |
第五章 结果讨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个体努力的分布特征:三维度内差异分布 |
5.1.2 院校环境方面的投入特征:成效与问题同在 |
5.1.3 除生生关系外,留学生学习性投入各维度间相互关联与影响 |
5.1.4 来华留学生意义建构发展三维度间和三阶段间显着相关 |
5.1.5 学习性投入各维度对意义建构发展具有显着正向影响 |
5.2 研究建议 |
5.2.1 树立正确的学习认知观,提升学习性投入的内驱力 |
5.2.2 注重学习策略的运用,实现意义学习 |
5.2.3 培养学习专注力,形成“人、心、脑”三维度投入的相互促进 |
5.2.4 提倡良师益友型的师生关系,增进留学生与老师间的交流 |
5.2.5 提供生生互动的机制与平台,打破留学生交流中的“隔离”现象 |
5.2.6 构建友好服务型的留学生管理模式,提供更多学业上的支持 |
5.3 研究局限性及对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本科生的学习性投入与发展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中文) |
附录三 访谈提纲(英文) |
附录四 访谈邀请信(中文版) |
附录五 访谈邀请信(英文版) |
附录六 知情同意书(中文版) |
附录七 知情同意书(英文版)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7)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两阶段配置的效率评价与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规范研究 |
1.3.2 实证研究 |
1.3.3 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
1.4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配置内涵的界定 |
2.1.1 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的范畴 |
2.1.2 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的宏观配置 |
2.1.3 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的微观配置 |
2.2 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配置中成果产出的理论基础 |
2.2.1 资源基础理论 |
2.2.2 知识流理论 |
2.3 基于投入产出视角的高校财务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方法 |
2.3.1 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理论 |
2.3.2 基于生产前沿的配置效率衡量 |
2.3.3 SFA效率评价方法 |
2.3.4 传统DEA效率评价方法 |
2.3.5 网络DEA效率评价方法 |
2.3.6 三阶段DEA效率评价方法 |
2.4 高校财务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研究 |
2.4.1 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2.4.2 配置效率的提升方法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两阶段理论与测算模型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配置目标的确定 |
3.2.1 研究型大学的界定 |
3.2.2 研究型大学的特征 |
3.2.3 研究型大学的财务资源配置目标 |
3.3 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两阶段理论模型 |
3.3.1 财务资源配置过程的阶段划分 |
3.3.2 两阶段理论模型的构建 |
3.4 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两阶段测算模型 |
3.4.1 效率评价方法选择 |
3.4.2 基于网络DEA的财务资源配置效率两阶段测算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与实证分析 |
4.1 问题提出 |
4.2 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4.2.2 初始投入指标分析 |
4.2.3 中间产出指标分析 |
4.2.4 最终产出指标分析 |
4.3 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实证分析 |
4.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3.2 基于网络DEA的配置效率评价 |
4.3.3 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
4.3.4 网络DEA与传统DEA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5 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使用者在两阶段配置中的影响机制 |
5.1 问题提出 |
5.2 理论分析 |
5.2.1 财务资源配置与知识流过程的联合分析 |
5.2.2 财务资源使用者决定性影响的理论框架 |
5.2.3 财务资源使用者特征变量的建立 |
5.3 计量分析模型 |
5.3.1 模型设计 |
5.3.2 单项财务资源利用率的测算模型 |
5.3.3 财务资源使用者影响财务资源利用率的Tobit回归模型 |
5.4 实证分析与结果 |
5.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4.2 研究型大学两个配置阶段财务资源利用率的测算 |
5.4.3 财务资源使用者影响两个配置阶段财务资源利用率的回归结果 |
5.5 财务资源使用者影响作用的实证结果讨论 |
5.5.1 回归结果汇总 |
5.5.2 财务资源使用者影响教育经费利用率的结果讨论 |
5.5.3 财务资源使用者影响科技经费利用率的结果讨论 |
5.5.4 财务资源使用者影响房屋设施利用率的结果讨论 |
5.5.5 财务资源使用者影响仪器设备利用率的结果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6 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两阶段配置的效率提升路径与方法 |
6.1 问题提出 |
6.2 理论分析 |
6.2.1 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配置效率类型的划分 |
6.2.2 财务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理论分析 |
6.3 财务资源两阶段配置效率的理论提升路径构建 |
6.4 案例分析 |
6.4.1 案例选取原则与数据来源 |
6.4.2 案例简介 |
6.4.3 多案例综合分析 |
6.4.4 财务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路径的实证结果 |
6.5 财务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方法与对策建议 |
6.5.1 提升方法 |
6.5.2 对策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人口转变理论 |
2.1.2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 |
2.1.3 二元经典模型关于人口因素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探讨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对中国人口转变问题的研究 |
2.2.2 对中国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转型关系的研究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述评 |
第3章 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理论研究 |
3.1 二元经济转型的内涵 |
3.1.1 二元经济转型的核心 |
3.1.2 二元经济转型的阶段 |
3.2 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作用机理 |
3.2.1 通过劳动力供给影响二元经济转型 |
3.2.2 通过资本积累影响二元经济转型 |
3.2.3 通过技术创新影响二元经济转型 |
3.3 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转型的互动关系 |
第4章 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经验实证 |
4.1 中国人口转变及特征的统计描述 |
4.1.1 我国人口转变总体情况 |
4.1.2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 |
4.1.3 人口老龄化 |
4.1.4 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国际比较 |
4.2 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的统计描述 |
4.2.1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演变与现状分析 |
4.2.2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历史演变与现状分析 |
4.2.3 我国刘易斯转折点的判断 |
4.3 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计量检验 |
4.3.1 模型构建 |
4.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3 经济变量的多元回归 |
4.4 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计量结果分析 |
第5章 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经验借鉴 |
5.1 日本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 |
5.1.1 日本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演进 |
5.1.2 日本二元经济转型期间及以后的人口转变 |
5.2 韩国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 |
5.2.1 韩国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演进 |
5.2.2 韩国二元经济转型期间及以后的人口转变 |
5.3 中国台湾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 |
5.3.1 中国台湾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演进 |
5.3.2 中国台湾二元经济转型期间及以后的人口转变 |
5.4 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经验 |
5.4.1 利用人口红利,促进二元经济转型 |
5.4.2 增加教育投入,提升人力资本总量 |
5.4.3 调整生育政策,提高人口生育率水平 |
5.4.4 减轻养老负担,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 |
第6章 开发人口红利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 |
6.1 深度挖掘潜在人口红利 |
6.1.1 鼓励就业创业,挖掘未兑现人口红利 |
6.1.2 提高劳动参与率,拓展人口红利空间 |
6.1.3 促进劳动力转移,开发结构型人口红利 |
6.2 积极开发人力资本红利 |
6.2.1 重视教育,促进人力资本普遍提升 |
6.2.2 坚持技术创新,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优势 |
6.3 提升储备未来人口红利 |
6.3.1 适度扩大生育自主权 |
6.3.2 完善生育制度安排 |
6.4 开发利用老龄人口红利 |
6.4.1 提高劳动生产率 |
6.4.2 延长老龄人口红利 |
6.4.3 加速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
6.4.4 推动养老保障体系多层次发展 |
6.4.5 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9)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内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的内涵及研究框架 |
第一节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的内涵解析及特性 |
一、就业质量的内涵解析 |
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的内涵解析 |
三、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的特性 |
第二节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生成过程及研究框架 |
一、理论基础 |
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生成过程三阶段及其关系 |
三、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生成过程的关键要素及其关系 |
四、研究框架 |
第三章 培养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分析及能力构建 |
第一节 培养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问题表征 |
一、招生人数与就业人数增长不协调 |
二、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低 |
第二节 培养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问题成因分析 |
一、高职院校服务供给与企业动态需求不对接 |
二、高职院校就业能力培养与学生需求不对接 |
第三节 高职院校服务企业动态能力 |
一、动态能力理论 |
二、高职院校服务企业动态能力的内涵 |
三、动态能力在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中的重要性 |
四、产业结构升级下高职院校服务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 |
第四节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 |
一、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
二、就业能力在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中的重要性 |
三、技术进步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构建 |
第四章 求职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分析及机制设计 |
第一节 求职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问题表征 |
一、薪酬水平低 |
二、就业稳定性差 |
第二节 求职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问题成因分析 |
一、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技能信息不对称 |
二、专业技能信息不对称下就业能力与薪酬匹配效率低 |
三、企业专业技能甄别机制不完善 |
四、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技能信号弱 |
第三节 企业专业技能信息甄别机制设计与效用分析 |
一、信息甄别 |
二、企业专业技能信息甄别机制设计的必要性 |
三、企业专业技能信息甄别机制的设计 |
四、企业专业技能信息甄别机制的效用分析 |
第四节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资格证书信号发送机制设计与效用分析 |
一、信号发送 |
二、职业资格证书信号发送机制设计的必要性 |
三、职业资格证书信号发送机制的设计 |
四、职业资格证书信号发送机制的效用分析 |
第五章 职业发展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及内容分析 |
第一节 职业发展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问题表征 |
一、职业期待吻合度低 |
二、薪酬涨幅小 |
三、职业和行业转换率高 |
第二节 职业发展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问题成因分析 |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不符合企业需求 |
二、职业发展空间未满足高职院校学生需求 |
第三节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主要内容 |
一、职业道德 |
二、职业行为习惯 |
三、职业精神 |
第四节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保障体系 |
一、职业发展保障的概念及目的 |
二、职业发展保障在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中的重要性 |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
第六章 高职院校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实现路径 |
第一节 动态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育 |
一、高职院校服务企业动态能力的培育路径 |
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路径 |
第二节 薪酬机制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一、薪酬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
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三、积极开展就业指导 |
四、专业技能与关键能力并行培养 |
第三节 职业素养提升及职业发展保障 |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路径 |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保障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以简驭繁: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题目解读与核心概念界定 |
一、题目解读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以简驭繁(Less is More,LIM)”极简主义的研究 |
二、关于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研究 |
三、关于高职教育课程设计比较的研究 |
四、研究文献简评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理论依据 |
二、研究假设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框架 |
五、研究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必然取向:简约化 |
一、简约化与专业课程设计优化 |
二、高职课程设计的中心议题:专业课程的简约化 |
三、专业课程优化要求课程设计简约化 |
第二节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简约化的知识观照 |
一、课程设计简约化对实践知识的关注 |
二、课程设计简约化的新视角:LIM |
三、课程设计简约化的核心:VLIM |
第三节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分析框架的构建 |
一、比较对象的选择 |
二、分析框架的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梗概 |
第一节 比利时教育体系概览 |
一、比利时国家简介 |
二、比利时教育体系简况 |
三、比利时高等教育体系概况 |
第二节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概要 |
一、比利时高职教育的基本制度与政策框架 |
二、比利时高职教育的资助政策与经费来源 |
三、比利时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与质量监控 |
四、比利时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 |
第三节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主要特点 |
一、中职教育课程的延续 |
二、以劳动力市场为导向 |
三、分层级资格证书体系 |
四、开放的职后培训途径 |
五、以简驭繁的课程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概述 |
第一节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 |
一、萌芽自发阶段(1830独立前) |
二、制度规范阶段(1830~1914-1918) |
三、质量提升阶段(1945~1970) |
四、标准规范阶段(1960~1988) |
五、未来发展展望(1989~至今) |
第二节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 |
一、技术回归:方法论 |
二、目标驱动:以人为本 |
三、设计导向:以简驭繁 |
第三节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构成要素 |
一、高职课程设计中的注册制课程 |
二、高职课程设计中的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分类 |
第四节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实证研究 |
一、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专业标准 |
二、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
三、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质量保障 |
四、典型案例解析:三所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比较 |
一、高职课程设计比较分析框架的应用 |
二、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差异 |
三、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共性 |
第二节 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经验 |
一、协调各方利益相关者 |
二、构建制度化设计框架 |
三、关注课程设计简约化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借鉴 |
第一节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梗概 |
一、历史演变 |
二、设计模式 |
三、发展趋势 |
第二节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主要问题 |
一、课程目标的职业性不够 |
二、课程内容的操作性不强 |
三、课程模式的同质化严重 |
第三节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改进对策——基于LIM视角 |
一、建立“政府一市场”的课程管理机制 |
二、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 |
三、完善高等职业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标准 |
四、深化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
五、借鉴比利时经验中坚守中国文化自信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未来研究展望 |
缩略词列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APPENDIX) |
附录1 比利时高职院校专家访谈函 |
附录2 比利时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化学与纺织品模块课程计划课程 |
附录4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5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化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6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化妆品科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7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医疗保健)护理模式模块课程计划 |
附录8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医疗保健)老年保健模块课程表 |
附录9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工商管理高职模块化培训指南(适用至2017年8月31日) |
附录10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酒店与餐饮管理模块课程计划 |
附录11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旅游管理模块课程计划(适用至2017年8月31日) |
附录12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银行、证券金融模块课程计划 |
附录13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机电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14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电子模块课程表 |
附录15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工业IT模块课程表 |
附录16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冷却与加热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17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航空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18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机械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19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电信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20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骨科缓急药物模块课程表 |
附录21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图书馆与纪录片信息科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22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模块课程表 |
附录23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特殊教育模块课程表 |
附录24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人事管理模块课程表 |
附录25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高级咨询模块课程表 |
附录26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社会文化工作模块课程表 |
附录27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企业联合工作模块课程表 |
附录28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聋人口译员模块课程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学术活动 |
后记(EPILOGUE) |
致谢(ACKNOWLEDGEMENT) |
四、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经济效率测度及分位异质性分析——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究[J]. 刘超,郑宁雨,韩敏. 亚太经济, 2021(06)
- [2]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价研究[D]. 黄晋生. 石河子大学, 2021(01)
- [3]“谁”研究高等教育 ——基于《高等教育研究》(1980–2019年)作者群体的分析[D]. 宋彩红. 南昌大学, 2021
- [4]我国区域间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率研究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分析[D]. 姬鸿宽. 山西财经大学, 2020(04)
- [5]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 ——基于CNKI和CSSCI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分析[D]. 张丽杰.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0)
- [6]本科来华留学生的学习性投入对意义建构发展的影响研究[D]. 龚美琼.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1)
- [7]研究型大学财务资源两阶段配置的效率评价与提升研究[D]. 沈佳坤.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8]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研究[D]. 葛晶. 辽宁大学, 2019(09)
- [9]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及对策研究[D]. 刘晓莉. 天津大学, 2018(06)
- [10]以简驭繁: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 刁瑜. 厦门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