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塔里木盆地塔西南与库车坳陷形变特征的对比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璐霄[1](2022)在《基底构造对盐构造变形的影响分析 ——以库车褶皱冲断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库车坳陷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其盐构造普遍发育,变形十分复杂,在不同的构造带和同一构造带的不同位置均有较大差异。据前人总结导致盐构造变形因素很多,但对于先存基底构造对盐构造变形的影响缺少系统研究。本论文以油区构造解析理论为基础,以库车坳陷盐构造为对象,应用构造解析、平衡剖面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基底先存构造引发盐构造变形进行研究,得到以下主要认识:(1)基底无先存构造时盐构造在整个盆地内均发生变形构造,有先存基底构造时,先存构造所在部位决定了盐构造变形初始位置;(2)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盐构造在先存基底构造控制区域内形成盐背斜、盐丘、盐刺穿和盐墙等构造样式;(3)基底先存断裂和古隆起对盐构造影响基本相似,但根据其规模和产状不同,岩盐构造变形类别有所不同;(4)先存基底构造决定了盐构造变形位置和形态,同时也决定了油气运移通道、圈闭类型以及成藏模式。这些新的认识对于研究世界范围内含盐盆地盐构造变形有一定帮助,对盆地内不同基底构造如何影响盐岩层的变形有较好的启发作用。
王莉,吴珍云,尹宏伟,董少春,毕晨洁,杨秀磊,王福远,刘松[2](2021)在《含盐沉积盆地挤压盐构造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意义》文中提出挤压盐构造是在区域挤压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重要的盐构造类型,对沉积盆地内油气的生成、运移和圈闭成藏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过去几十年内,挤压盐构造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有效指导了挤压型含盐沉积盆地油气藏勘探。在综合分析盐岩物理特性、挤压盐构造变形演化,以及盐构造形成对油气成藏分布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挤压盐构造变形演化特征,分析了国内外典型含盐褶皱冲断带及其油气成藏特征;通过对比国内外含盐褶皱冲断带盐构造及典型油气藏,总结出国内外典型的含盐褶皱冲断带盐岩层均参与了构造变形,使得由造山带向盆地腹地,构造变形由强烈基底卷入逆冲推覆变形逐步过渡到薄皮滑脱褶皱变形,并影响褶皱冲断带内油气成藏的分布。最后,分析了目前我国含盐褶皱冲断带盐构造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盐构造研究方向。
韩强[3](2021)在《塔北隆起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控储、控藏作用研究》文中提出新和-三道桥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地区,雅克拉断凸和沙西凸起的结合部。雅克拉断凸目前表现为古生界隆起与中新生界前缘斜坡的叠加,其古生界是一个长期继承性的古隆起。该区已在前中生界潜山发现桥古1、桥古3及英买32等油气藏,是中石化西北油田增储上产的重点地区。目前该区勘探开发面临以下难题:(1)由于前中生界潜山历经多期构造活动,发育多套火成岩,残留地层时代古老且岩性复杂,致使我们对潜山地层格架和形成演化过程的认识不清;(2)研究区古潜山存在岩浆岩、变质岩及碳酸盐岩等多种类型储层,不同岩石类型储层的发育规律及优质储层的主控因素也不清楚;(3)研究区存在海相和陆相两种不同成因的油气来源,其油气运移路径、聚集成藏受潜山构造演化影响,存在显着差异,有必要理清构造演化对不同来源油气充注和分布的控制作用,明确油气成藏规律,以利于开展勘探开发目标评价。因此,本文以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利用U-Pb同位素年龄对前震旦系潜山地层进行时代限定,通过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查清古潜山地层分布规律;在地层格架建立和断裂研究的基础上,对潜山形成演化进行分析,并结合油气地球化学资料讨论了构造演化对油气充注及聚集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主要成果认识如下:(1)利用6口钻井7个岩芯样品进行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对该区前震旦系不同地层的时代进行限定,建立了前震旦系地层发育序列。研究区花岗岩形成于早元古代,在古元古代中晚期(1850~1791Ma)经历过变质作用,在新元古代早期(879±4Ma)经历了岩浆活动。桥古1井区碳酸盐岩地层是沉积在早元古代花岗岩的结晶之上,阿克苏群沉积之前的一套地层,3个碎屑锆石样品的最小谐和年龄为1522±16Ma,表明其沉积或成岩时代应不早于中元古代(1522±16Ma)。星火1井区的变质岩地层相当于阿克苏群,其沉积或成岩年龄不早于776Ma。(2)通过地层划分对比及三维地震综合解释,编制新和-三道桥地区前中生界潜山古地质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前中生界潜山是一个北东向抬升的不对称背斜,高部位为前震旦纪基底,向两侧地层依次变新,西南-东南方向震旦系-奥陶系环基底分布,北东方向主要残留震旦系-寒武系。西北部发育二叠系火成岩,星火3井霏细岩年龄为294±10Ma,代表该区二叠纪岩浆喷发的最晚年龄。(3)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经历了复杂的形成演化过程。震旦系-古生代碳酸盐岩沉积建造期为古潜山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加里东晚期至海西早期东南向西北方向的挤压隆升是潜山构造初始格局的形成阶段;海西晚期南北向冲断挤压隆起是潜山格局的主要要形成阶段;印支期-喜马拉雅期,研究区再次沉降接受中新生界沉积,即古潜山埋藏阶段。(4)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存在岩浆岩、变质岩及碳酸盐岩等多种类型储层。碳酸盐岩储层基质孔隙度、渗透率低,优质储层主要受控于后期的岩溶作用,以孔隙、裂缝、溶蚀孔洞为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浅变质火成岩裂缝发育,优质储层受古地貌和断裂控制。(5)新和-三道桥地区油气分布受构造演化和地质结构控制,以潜山断凸“屋脊”核部为界,南部为海相油气,断凸脊部及其以北为陆相油气。研究区海、陆相原油在原油物理性质及地球化学与海相原油差异明显。海相原油含蜡量相对较低,含硫量相对较高,Pr/Ph比值相对较低,C19-C21三环萜烷丰度相对较高,以C23为主峰,富含硫芴,Pr/nC17和Ph/nC18相关图反映其形成于还原环境;陆相原油地化指标则相反。(6)受多旋回构造演化控制,新和-三道桥地区地区具有多期充注和晚期成藏的特点,前中生界潜山顶面的成藏期古构造图显示了不同时期油气充注和运聚有利区。对比不同期的古构造形态可以发现古潜山经历过多期构造调整演化,形成了油气充注聚集-破坏调整-晚期定型聚集的复杂过程,潜山古构造的多期调整,既控制了不同类型储层的发育,也对油气运移聚集有着显着的影响。
汪文洋[4](2020)在《叠合盆地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孔渗演化及油藏赋存下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油气短缺促使油气勘探不断向深层拓展,塔里木每年90%以上新增储量来自平均埋深超6000 m深层,已经发现的油气藏平均深度超过6043 m,在深层碳酸盐岩地层钻探了中国最深探井和发现了埋深最深油藏,分别超过8882 m和8408 m。国内外学者对于碎屑岩油气赋存下限研究比较深入,碳酸盐岩油气藏赋存下限研究相对薄弱。塔里木深层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实践显示,即便大于8000 m的探井仍然见到有较好的储层和较好的液态烃油藏,当物性很低时又会全部钻遇干层。碳酸盐岩油藏是否存在赋存下限?假如存在,其临界条件是什么?如何表征?成因机理是什么?这些问题困扰着石油勘探家们。在我国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并不断向盆地深层拓展时,解决这些问题对于预测碳酸盐岩深层石油有利勘探领域,科学指引深层石油钻探具有重要意义。塔里木盆地是中国特征明显的叠合盆地,深层油气勘探走在世界前列,油气勘探主要为碳酸盐岩储层,因此,本文以塔里木盆地为例来展开深入研究。本文收集到了 IHS(IHS Markit,2020)数据库包括全球6373个碳酸盐岩储层、俄罗斯Volga-Urals盆地2778个碳酸盐岩储层、中国西部叠合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5708个深层碳酸盐岩储层钻探资料。选取355块碳酸盐岩储层岩心做了压汞实验、600份烃源岩样品做了岩石热解实验。综合采用地质分析、统计分析、实验分析以及数值模拟来研究塔里木盆地深层碳酸盐储层孔渗演化特征及其油藏赋存下限。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三方面的认识:第一,根据IHS(IHS Markit,2020)资料对比分析并总结了国内外碳酸盐岩储层孔渗特征。本文分析了世界碳酸盐岩盆地的储层孔渗资料,发现其具有如下特征:整体上,随着储层的埋藏深度加大,其孔隙度和渗透率值变小。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值(P90、P50、P10和Max)均表现出相似的随着埋深增大而减小的趋势,显示碳酸盐岩储层也存在油气赋存的下限。国内外碳酸盐岩储层对比结果显示,国外的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值比较大,高孔和高渗储层具有比较好对应关系,而中国叠合盆地碳酸盐岩储层整体致密,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值比较小,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表现出较差的相关性。第二,建立了针对中国叠合盆地碳酸盐岩储层特殊性的数值表征方法并提出了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油藏赋存下限临界条件。本文建立了碳酸盐岩储层物理特性随埋深变化的数学模型,并通过Matlab软件模拟了本论文的研究区塔中地区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和密度随埋深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度随埋深增大时其值变小,其密度随埋深增大时变大。数值模拟的结果与实际测量的储层孔隙度及密度资料比较吻合。碳酸盐岩储层物性地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储层埋深、储层温度、储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储层所经历的构造旋回次数以及均质性等五个。当储层埋深越大、经历的构造旋回次数越多、地层年代越老、所处含油气盆地的地温梯度越高、均质性越好,储层的孔隙度值越小。综合含油层比例法、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钻探结果判断法等,确定了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石油赋存下限临界条件:孔隙度为1.8%,渗透率为0.07 mD,孔喉半径为0.01 μm。第三,探讨了碳酸盐储层油藏赋存下限成因机理。碳酸盐储层油藏赋存下限成因机理主要有两方面:储层内外毛细管力差随埋深增大而减小导致石油成藏过程结束;储层之外油气来源随埋深增大而枯竭导致石油成藏过程结束,成藏过程的结束代表着油藏赋存下限的出现。据此,确定了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下奥陶统深层碳酸盐岩油藏赋存下限深度为9000 m~9200 m。油藏赋存下限临界孔隙度和深度下限具有相关性,与9000 m深度相对应。地质年代、构造旋回次数、地层温度以及均质性等四个地质因素影响盆地中油藏赋存下限深度的变化,当储层经历的构造旋回次数越多、年代越老、所处盆地地温梯度越高、储层均质性越好,油藏赋存下限深度越浅,反之越深。当前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最大埋深不超过8000 m,说明当前在这套地层中开展深层碳酸盐岩油藏勘探是可行的,也是有前景的。
杨培星[5](2020)在《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三叠系沉积相及岩性圈闭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以沉积地质学、测井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理论为指导,以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三叠系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钻井岩心、测井、地震及测试分析资料,在地层划分基础上,对顺北地区三叠系沉积相特征及演化进行深入研究,并分析了其岩性圈闭发育特征。取得了如下成果认识:在单井地层划分及特征研究基础上,开展了井震标定研究,地震界面与地层界面之间对应关系好,分别为:T50为三叠系底界,T47为柯吐尔组顶界,T48为阿克库勒组下段的顶界,T46a为阿克库勒组的顶界,T46为哈拉哈塘组的顶界。在单井地层划分及井震联合地层对比基础上,研究了三叠系各组段地层平面分布规律。通过钻井岩心观察、描述,结合室内测试分析,在顺北地区三叠系岩石颜色、岩性、沉积构造、测井相及地震相等沉积相识别标志分析的基础上,将顺北地区三叠系划分为三角洲和湖泊两类沉积相;研究区仅发育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可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坝、水下天然堤微相;滨浅湖亚相可划分为滨浅湖砂坝和滨浅湖泥微相。在上述沉积微相类型划分基础上,研究了各类沉积微相发育特征。在塔里木盆地三叠系区域沉积背景研究基础上,通过编制砂体、砂地比等值线图,结合单井优势相分析,系统研究了顺北地区三叠系不同时期的沉积相平面分布及演化规律。沉积相带展布受北部沙雅隆起物源控制,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方向为由北向南,垂向上经历了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的多期交替演化。同时受沙雅隆起物源供给强弱的影响,垂向上水下分流河道发育规模具有弱(柯吐尔组)-强(阿克库勒组)-弱(哈拉哈塘组)的演化特征。根据物源、沉积相展布及演化规律,建立了顺北地区三叠系三角洲-湖泊沉积模式。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现今构造特征、沉积微相类型、断裂及储盖组合关系分析,将顺北地区三叠系划分为沉积型、断控型和复合型三类岩性圈闭。各类岩性圈闭具有良好的储盖组合关系。受正断裂控制的滨浅湖砂坝岩性圈闭和上倾尖灭型岩性圈闭是顺北地区有利的勘探方向。
孙统[6](2020)在《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坳陷山前断裂带构造解析》文中认为“山前断裂带”指造山带隆起与盆地或平原之间的区域性断裂带,本论文中用以描述塔西南坳陷与南北两侧造山带隆起区之间的构造带,在特指这一构造带在盆山过渡带的地貌位置同时,还试图强调盆山构造演化上的内在联系。论文遵循构造解析原则,在对地面地质露头资料、地震勘探资料、重磁勘探资料等的地质解释基础上建立塔西南坳陷山前断裂带不同构造位置的构造几何学模型,通过平衡剖面约束分析构造几何学模型的构造演化过程,基于区域地质背景、盆山结构和演化过程的认识设计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探讨山前断裂带的形成机制,并在构造解析基础上分析山前带的油气成藏条件和油气圈闭分布规律。论文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地质认识:(1)基于区域地质背景、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综合解释成果,认为塔西南坳陷与南北两侧的西昆仑山、南天山之间盆山过渡带的构造变形是根植于山前断裂带的两个独立的冲断构造系统,具有垂向上的分层、横向的分带和沿走向的分段的特征。垂向上以中寒武统膏岩、古近系或中新统膏泥岩为滑脱层分隔成上、中、下3个构造变形层,表现出分层收缩、上下叠置的变形特征。横向上自造山带向盆地区可分为“根带”、“中带”和“前锋带”等3个变形带,“中带”和“前锋带”的低角度基底卷入构造和盖层滑脱冲断褶皱构造总体上与“根带”平行延伸,受“根带”基底卷入冲断性质和位移量及盖层能干性等因素影响表现为线性平行、斜列、弧形等不同型式的构造组合特征。走向上受山前断裂带走向变化及NW-SE、S-N向断裂(带)切割的影响表现出分段性,西昆仑山山前冲断构造系统自西向东可分为甫沙-柯东段、喀什-叶城段和乌泊尔段等3段;南天山山前冲断构造系统以NW-SE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为界沿走向可以划分为乌恰东和乌恰西2段。(2)依据构造不整合面、同构造期沉积地层分布以及地质平衡剖面恢复,认为塔西南坳陷及两侧山前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可以划分为古近纪盆山挠曲升降、中新世初始挤压、上新世强烈挤压和更新世以来前锋扩展等4个阶段。冲断构造系统是新生代区域挤压构造作用的产物,其变形过程具有阶段性、渐进性,形成演化表现出由盆山边界的深断裂向盆地内部“前展式”扩展。古近纪盆山挠曲升降奠定了山前冲断构造系统的基础,中新世以来在南北向区域挤压作用下西昆仑山、南天山西段的强烈收缩隆升和塔西南坳陷的压陷导致山前深断裂带复活形成南北对冲的两个冲断构造系统。中新世初始挤压阶段盆山边界的基底卷入冲断楔开始形成,并在上新世强烈挤压阶段向盆地方向渐进扩展发育多层次滑脱的盖层冲断-褶皱变形,直至形成现今的山前冲断构造系统。(3)综合分析山前冲断系统的构造组合、构造样式以及盆山地壳结构的差异性,认为塔西南坳陷南北两侧的山前冲断系统均符合“根带冲断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即晚新生代时期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南北向挤压背景下西昆仑山、南天山两个造山带的收缩隆升及沿着山前深断裂带向塔里木克拉通的仰冲或斜冲是山前冲断构造系统发育的动力原因。盆地边缘及内部的构造变形组合差异与山前深断裂的产状、位移以及盆地内充填同沉积地层的分布有关。(4)依据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认为在挤压作用下受力岩层的能干性、结构等在垂向上、横向上的差异变化对构造变形样式有重要影响,相对软弱的基底岩层更易发生韧性收缩,并且促使在不同厚度的软弱层条件下均能构成局部的滑脱面,形成分层滑脱、下上叠置的冲断褶皱构造组合。以此佐证,塔西南坳陷盖层内软弱层厚度较薄导致盖层冲断褶皱向盆地内的扩展宽度较少,且强变形带更靠近盆地边缘,造山带的韧性基底有利于根带冲断楔隆升以及向盆地方向发育更宽的盖层滑脱冲断褶皱构造。(5)综合分析区域石油地质条件及已探明油气藏地质特征,认为断层是控制山前冲断带油气成藏的关键要素。靠近根带的断层多为基底卷入或沿盆地基底面滑脱的逆冲断层、走滑逆冲断层,较易构成油源断层,冲断褶皱带油气成藏的关键在于主要逆冲断层的后期活动是否破坏了早期形成的圈闭;靠近前锋带的断层多为沿盖层软弱层滑脱的逆冲断层,深层滑脱、倾角较陡的逆冲断层和具有撕裂断层特征的横向断层有利于成为油源断层,具有连通深层烃源岩和浅层储层的运移能力。
张贺[7](2019)在《塔里木盆地东南坳陷下侏罗统生烃条件研究》文中认为塔里木盆地东南坳陷侏罗系分布于阿尔金山前断裂与塔南隆起之间的狭长地带内,勘探程度较低,地震资料品质较差,主力烃源岩的分布、生烃潜量认识不清,限制了油气的勘探,至今无工业油气突破。目前野外工作证实侏罗系杨叶组和康苏组具备一定的生烃潜力。论文选取成熟度相对较高的康苏组煤系烃源岩展开研究,通过野外地质考察、剖面测量、样品采集,结合若参1井、若参2井和且地1井等3口钻井资料、样品分析数据,利用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有机碳测井预测、单井生烃模拟等技术手段,开展了对塔东南下侏罗统康苏组烃源岩岩性、沉积环境、空间展布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潜量的研究,系统地评价了烃源岩,并与塔里木盆地周缘其它地区进行对比,为塔里木盆地东南坳陷侏罗系油气勘探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取得成果认识如下:康苏组沉积期整体处于温暖湿润型气候弱氧化-弱还原环境,瓦石峡凹陷沉积中心水深较浅,为淡水-微咸水。该气候条件有利于古植被的生长,对沉积物中的生烃母质具有一定的保存作用。康苏组沉积厚度一般在237.0855.6m,分布较广,有两个沉积中心,分别位于若参1井东南部深凹区和红柳沟老煤矿-其格勒克山前洼陷区。该组烃源岩主要为暗色泥岩和碳质泥岩,厚度约为60140m,占地层厚度的25%,若参1井和红柳沟老煤矿一带有机质丰度较高,暗色泥岩有机碳含量为1.24.4%、碳质泥岩为5.039.6%,干酪根为Ⅱ2-Ⅲ型,整体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与盆地周缘同时期沉积烃源岩相比,塔东南瓦石峡凹陷烃源岩生烃潜量相对低于塔北库车坳陷,而相对塔东北和塔西南等剖面略好。坳陷内康苏组烃源岩现今处于生烃高峰期,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和勘探前景。
曹命华[8](2019)在《阿满过渡带断裂特征及形成演化》文中指出阿满过渡带位于塔里木盆地腹部偏北,介于阿瓦提坳陷与满加尔坳陷之间,北为塔北隆起,东南以塔中低凸起为界。在南北方向上表现为凹陷,东西方向则为隆起,是一个特殊的“马鞍状”构造,受多期地壳运动影响,该区断裂复杂。本论文通过运用相干体技术对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解释,结合野外踏勘,从全新的角度对阿满过渡带的断裂特征、断裂体系及其形成演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阿满过渡带经历了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喜马拉雅等多期构造旋回,深部发育走滑断层、浅部发育正断层。其中走滑断裂在平面上集中表现为网状、平行式、雁列式、斜交式、马尾状几种,而且在平面上阿满过渡带走滑段层具有明显的分段性特征;剖面上以花状构造为主,可分为复杂花状构造、简单花状构造和简单走滑断层三大类。根据断裂规模、切穿层位及动力机制,将走滑断裂划分为四期:加里东早期、加里东中期Ⅲ幕、加里东晚期、海西晚期。其中加里东中期Ⅲ幕到海西晚期断裂活动强烈,走滑断裂特征较为明显,海西晚期研究区内走滑断裂基本定型。受盆地内多期差异应力影响,阿满过渡带走滑断裂形成和演化与整个塔里木盆地演化具有同步性,具体可划分为小规模雁列断层发育阶段(加里东早期)、扭动构造发育阶段(加里东中晚期)、继承性扭动构造发育阶段(海西晚期)、调整发育阶段(印支-燕山期)、继承性调整发育阶(喜马拉雅期),其中在加里东早期走滑断裂开始发育,海西晚期基本定型。
郭颖[9](2016)在《塔里木盆地和田古隆起构造演化及成因机制》文中研究指明和田古隆起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主要的接替区,论文通过野外露头、钻测井资料和地震剖面对和田古隆起及其邻区不整合结构样式和规模进行了分析;结合地层展布特征,利用旋回分析法研究了古隆起的隆升强度和迁移规律;借助古构造恢复技术,复原了古隆起发育区关键构造变革期古构造格局;并对和田古隆起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认为古生界不整合主要发育在塔西南坳陷,各不整合面具有叠合特征,自塔西南山前地区至巴楚隆起不整合发育强度减弱、叠合不整合程度逐渐减小,指示隆起区向坳陷区不整合样式的变化;中、新生界不整合主要发育在巴楚隆起及其周缘地区,巴楚隆起内部沿断裂构造带发育角度不整合,而巴楚隆起以南地区则以平行不整合、区域倾斜的低角度不整合为主,反映隆起构造的消亡。和田古隆起及其邻区寒武纪-奥陶纪剥蚀量呈逐渐增大特征,古隆起整体继承性发育,最大剥蚀区位于塔西南山前一带;志留-中泥盆世最大剥蚀区带位于塘古巴斯凹陷,古隆起范围向东迁移;晚泥盆世-二叠纪最大剥蚀位置迁移至巴楚隆起西段,指示和田古隆起开始塌陷;中-新生代剥蚀作用主要发育在巴楚隆起,与巴楚-麦盖提地区构造反转、和田古隆起彻底消亡有关。构造复原表明,和田古隆起是自前寒武纪基底就已存在的古隆起,可将其演化分为基底隆起阶段、早中寒武世同沉积隆起阶段、晚寒武世-奥陶纪继承发展阶段、志留-泥盆纪强烈隆升阶段、晚泥盆世-二叠纪初始消亡阶段、中-新生代消亡阶段;进一步研究显示加里东早、中期隆起高部位位于塔西南坳陷,为NW或NWW走向,海西早期鼻状凸起近EW走向,海西晚期和田古隆起开始埋藏消失,喜马拉雅期彻底消亡;大体上发育于早古生代的和田古隆起具有总体继承、挠曲迁移的特征,由早及晚隆起范围和隆起幅度逐渐增强。基底先存构造、盆地周缘构造事件、滑脱层和区域构造反转作用共同控制了和田古隆起的形成和演化。基底先存断裂控制古隆起发育在塔西南坳陷,呈NW或近EW向展布;昆仑洋和阿尔金洋洋盆闭合、板块碰撞和造山带隆升产生的挤压应力是古隆起形成的动力来源;中寒武统膏岩层系作为区域性滑脱层,调节了古隆起不同阶段的转向迁移和变形差异;区域构造反转作用以巴楚隆起南缘断裂为枢纽,促使古隆起在新生代埋藏消亡。
汤良杰,李萌,杨勇,陈刚,周鑫[10](2015)在《塔里木盆地主要前陆冲断带差异构造变形》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库车、塔西南和塔东南地区典型剖面等基础资料,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对比分析三大前陆冲断带构造变形特征,进一步探讨控制前陆冲断带差异变形特征的主要因素。塔里木盆地周缘前陆盆地构造变形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剖面上的分层差异性和平面上的分带、分段差异性。库车前陆冲断带发育4套滑脱层,剖面上深、中、浅层构造样式差异明显;塔西南前陆冲断带发育3套滑脱层,构造分层特征较为明显;塔东南前陆冲断带发育2套滑脱层,构造的分层性与库车、塔西南前陆冲断带比较则相对简单。区域构造应力场、盆地边界等则控制了前陆冲断带变形样式的分段、分带差异。库车前陆冲断带与天山构造带走向一致,具有明显的构造分带性,在局部应力调节处表现出一定的构造分段性差异;塔西南前陆冲断带与昆仑山挤压方向呈不同角度相交,沿走向上体现出明显的构造分段性,在各段存在分带差异;塔东南前陆冲断带构造分段性明显,分别与西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主控作用有关,向盆地方向分带特征不太明显。
二、塔里木盆地塔西南与库车坳陷形变特征的对比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塔里木盆地塔西南与库车坳陷形变特征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底构造对盐构造变形的影响分析 ——以库车褶皱冲断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来源 |
1.2 盐构造研究现状及库车坳陷地质特征 |
1.2.1 盐构造研究现状 |
1.2.2 库车坳陷地质特征 |
1.2.3 存在问题 |
1.3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工作量和创新性认识 |
1.5.1 主要工作量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库车坳陷地质特征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2.1 前古生代地层及其分布 |
2.2.2 中生代地层及其分布 |
2.2.3 新生代地层及其分布 |
2.3 构造单元划分及断裂系统 |
2.3.1 构造分带 |
2.3.1.1 北部单斜带 |
2.3.1.2 克拉苏-依奇克里克构造带 |
2.3.1.3 中轴凹陷带 |
2.3.1.4 秋里塔格构造带 |
2.3.1.5 南部斜坡带 |
2.3.2 库车坳陷断裂系统 |
2.4 库车坳陷地质演化 |
2.4.1 震旦纪-古生代区域构造演化 |
2.4.2 中、新生代区域构造演化 |
第三章 褶皱冲断带构造变形特征 |
3.1 构造样式分析 |
3.2 典型盐构造的变形特征 |
3.2.1 新生界构造层(盐上层)构造变形组合 |
3.2.2 中生界构造层(盐下层)构造变形组合 |
第四章 库车坳陷褶皱冲断带盐构造变形机制分析 |
4.1 盐构造的控制因素 |
4.1.1 基底断裂 |
4.1.2 古隆起 |
4.1.3 基底斜坡 |
4.2 先存构造对后期盐构造变形的控制作用 |
4.2.1 基底断裂对盐构造变形的控制 |
4.2.1.1 控制盐湖的沉积范围 |
4.2.1.2 控制背斜的发育位置 |
4.2.1.3 控制盐构造变形的样式 |
4.2.2 古隆起对构造变形的控制 |
4.2.2.1 限制盐构造的变形空间 |
4.2.2.2 诱发走滑转换带的发育 |
4.2.3 基底斜坡对构造变形的控制 |
4.3 研究区典型盐构造地质演化 |
4.3.1 克拉苏构造带构造演化 |
4.3.2 秋里塔格构造带构造演化 |
第五章 褶皱冲断带典型盐构造变形数值模拟 |
5.1 构造模拟实验的意义及数值模拟实验的优势 |
5.2 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及软件ZDEM简介 |
5.3 盐构造基础实验研究 |
5.3.1 单纯挤压底劈 |
5.3.1.1 单纯挤压环境盐构造模拟实验——实验1 |
5.3.1.2 先存断裂底劈的盐变形模拟实验——实验2 |
5.3.1.3 存在基底古隆起的盐变形模拟实验——实验3 |
5.3.1.4 分析及讨论 |
5.4 先存基底断裂盐构造变形模拟 |
5.5 先存基底古隆起盐构造变形模拟 |
5.6 盐构造与油气成藏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2)含盐沉积盆地挤压盐构造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盐岩特性与挤压盐构造变形 |
1.1 盐岩物理特性 |
1.2 挤压盐构造变形 |
1.3 影响挤压盐构造变形的关键因素 |
2 挤压盐构造与油气成藏 |
3 国内外典型含盐褶皱冲断带盐构造及油气藏 |
3.1 国外典型含盐褶皱冲断带及油气藏 |
3.2 国内典型含盐褶皱冲断带及油气成藏特征 |
3.2.1 厚盐岩层褶皱冲断带及其油气成藏特征 |
3.2.2 薄盐岩层褶皱冲断带及其油气成藏特征 |
3.2.3 薄盐岩夹层褶皱冲断带及其油气成藏特征 |
3.3 国内外含盐褶皱冲断带盐构造及典型油气藏对比分析 |
4 当前我国含盐褶皱冲断带盐构造研究存在的问题 |
5 结 语 |
(3)塔北隆起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控储、控藏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基础、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课题基础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古潜山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成果和工作量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成果 |
1.4.2 主要工作量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构造位置及勘探现状 |
2.2 区域构造背景和构造区划 |
2.2.1 南天山造山带 |
2.2.2 库车坳陷 |
2.2.3 沙雅隆起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3.1 前震旦系基底组成 |
2.3.2 沉积盖层地层特征 |
2.3.3 不整合与构造运动特征 |
2.4 烃源条件 |
2.4.1 库车陆相烃源岩 |
2.4.2 南部海相源岩烃源岩 |
第三章 潜山地层特征与划分对比 |
3.1 基底地层特征与时代限定 |
3.1.1 岩浆岩特征 |
3.1.2 沉积岩特征 |
3.1.3 变质岩特征 |
3.1.4 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
3.2 震旦系地层特征与对比 |
3.3 寒武系地层特征及对比 |
3.4 二叠纪火成岩特征与锆石年龄 |
3.5 前中生界潜山结构与地层展布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古潜山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 |
4.1 构造层划分及地质结构 |
4.2 断裂构造特征 |
4.2.1 断裂剖面组合样式 |
4.2.2 断裂平面展布 |
4.2.3 断裂级别与期次 |
4.2.4 断裂形成机制 |
4.3 古潜山形成演化过程 |
4.3.1 埋藏-沉降史分析 |
4.3.2 平衡剖面恢复 |
4.3.3 构造形成演化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潜山储层与盖层特征研究 |
5.1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
5.1.1 震旦系储层 |
5.1.2 下寒武统储层 |
5.1.3 上寒武统储层 |
5.1.4 碳酸盐岩优质储层主控因素 |
5.2 前震旦系岩浆岩储层特征 |
5.3 有利储层发育带 |
5.4 潜山盖层条件 |
5.4.1 盖层分布特征 |
5.4.2 盖层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潜山成藏特征与有利聚集区带 |
6.1 早期构造演化控制了潜山圈闭类型与分布 |
6.2 下构造层构造格架控制了油气藏类型 |
6.2.1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6.2.2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
6.2.3 海、陆相油气平面分布 |
6.3 构造幕式演化造成潜山多期油气充注与聚集 |
6.3.1 海相油气成藏期次 |
6.3.2 陆相油气成藏期次 |
6.3.3 潜山成藏期古构造分析与油气运聚有利区带 |
6.4 有利区评价与目标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4)叠合盆地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孔渗演化及油藏赋存下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1 研究现状 |
1.3.2 存在的科学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主要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
1.5.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1.5.2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
1.5.3 图件编制与文章发表 |
1.5.4 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 |
第2章 全球碳酸盐岩储层孔渗特征 |
2.1 全球碳酸盐岩储层孔渗随深度变化特征 |
2.1.1 孔隙度-深度 |
2.1.2 渗透率-深度 |
2.1.3 孔隙度-渗透率 |
2.2 俄罗斯Volga-Urals盆地碳酸盐岩储层孔渗随深度变化特征 |
2.2.1 孔隙度-深度 |
2.2.2 渗透率-深度 |
2.2.3 孔隙度-渗透率 |
2.3 中国四川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储层孔渗随深度变化特征 |
2.3.1 孔隙度-深度 |
2.3.2 渗透率-深度 |
2.3.3 孔隙度-渗透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塔里木盆地区域地质概况及深层碳酸盐岩油气地质特征 |
3.1 区域地质概况 |
3.1.1 区域地理位置 |
3.1.2 区域构造演化 |
3.1.3 区域地层特征 |
3.1.4 油气分布特征 |
3.2 塔里木盆地深层碳酸盐岩油气地质特征 |
3.2.1 盆地经历多旋回构造运动 |
3.2.2 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相对较高 |
3.2.3 储层类型多样且非均质性强 |
3.2.4 油气藏储层年代老且埋深大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塔里木盆地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孔渗演化及油藏赋存下限 |
4.1 塔中下奥陶统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物性随埋深变化特征 |
4.1.1 碳酸盐岩储层物性随埋深变化数值模拟模型 |
4.1.2 塔中下奥陶统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物性随埋深变化模拟 |
4.1.3 模拟结果验证 |
4.1.4 碳酸盐岩储层物性变化影响因素 |
4.2 塔中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控油特征及油藏赋存下限临界条件 |
4.2.1 塔中下奥陶统储层控油特征 |
4.2.2 塔中下奥陶统储层油藏赋存下限临界条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藏赋存下限成因机理及深度下限 |
5.1 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藏赋存下限成因机理 |
5.1.1 储层内外毛细管力差随埋深增大而减小 |
5.1.2 储层之外油气来源随埋深增大而枯竭 |
5.2 塔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油藏赋存下限临界条件与深度下限 |
5.2.1 油藏赋存下限临界条件与深度下限关系 |
5.2.2 塔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油藏赋存下限综合表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三叠系沉积相及岩性圈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选题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沉积相研究现状 |
1.2.2 岩性圈闭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构造演化阶段划分 |
2.2 沉积背景 |
第3章 地层特征 |
3.1 地层划分 |
3.2 井震标定 |
3.3 地层对比研究 |
3.4 地层平面分布研究 |
第4章 沉积相特征研究 |
4.1 沉积相识别标志 |
4.1.1 岩石颜色标志 |
4.1.2 岩性标志 |
4.1.3 沉积构造特征 |
4.1.4 粒度概率曲线标志 |
4.1.5 测井相标志 |
4.1.6 地震相标志 |
4.2 沉积相类型划分 |
4.3 各类沉积相特征研究 |
4.3.1 三角洲沉积 |
4.3.2 湖泊沉积 |
4.4 单井沉积相研究 |
4.4.1 顺8井三叠系单井沉积相特征 |
4.4.2 顺北鹰1井三叠系单井沉积相特征 |
4.4.3 顺北5-1井三叠系单井沉积相特征 |
4.5 井-震结合沉积相对比研究 |
第5章 顺北地区三叠系沉积相分布特征 |
5.1 编图方法 |
5.2 沉积背景分析 |
5.3 三叠系各组砂体平面分布特征 |
5.3.1 柯吐尔组砂体厚度平面分布 |
5.3.2 阿克库勒组下段砂体厚度平面分布 |
5.3.3 阿克库勒组上段砂体厚度平面分布 |
5.3.4 哈拉哈塘组砂体厚度平面分布 |
5.4 三叠系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 |
5.4.1 柯吐尔组沉积相平面分布 |
5.4.2 阿克库勒组下段沉积相平面分布 |
5.4.3 阿克库勒组上段沉积相平面分布 |
5.4.4 哈拉哈塘组沉积相平面分布 |
5.5 沉积相模式研究 |
第6章 顺北地区三叠系岩性圈闭划分及特征 |
6.1 顺北地区三叠系岩性圈闭类型划分 |
6.1.1 沉积相控型岩性圈闭 |
6.1.2 断控型岩性圈闭 |
6.1.3 复合型岩性圈闭 |
6.2 顺北地区三叠系岩性圈闭发育特征 |
6.2.1 岩性圈闭储盖发育条件及组合关系 |
6.2.2 各类岩性圈闭发育特征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坳陷山前断裂带构造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1 山前断裂带概念和主要类型 |
1.2.2 山前断裂带构造解析 |
1.2.3 山前带构造变形影响因素 |
1.2.4 塔西南山前断裂带研究现状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关键技术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
1.4.1 论文工作量 |
1.4.2 取得的主要认识与成果 |
第2章 塔西南坳陷山前带区域地质背景 |
2.1 塔西南坳陷周缘主要地质单元 |
2.1.1 构造单元 |
2.1.2 边界断裂 |
2.2 区域演化特征 |
2.3 区域地层特征 |
2.3.1 塔西南坳陷地层格架 |
2.3.2 不同构造单元地层对比 |
2.3.3 地层电阻率特征 |
第3章 塔西南山前断裂带构造解释模型 |
3.1 塔西南山前断裂带构造单元 |
3.2 西昆仑山前带构造特征 |
3.2.1 甫沙-柯东正向逆冲段 |
3.2.2 喀什-叶城走滑冲断构造段 |
3.2.3 乌泊尔弧形逆冲构造带 |
3.3 南天山山前带构造特征 |
3.3.1 乌恰西段 |
3.3.2 乌恰东段 |
3.4 塔西南山前断裂系统结构特征 |
3.4.1 塔西南山前断裂带构造样式 |
3.4.2 塔西南山前断裂系统分带特征 |
3.4.3 构造变形分段特征 |
3.5 小结 |
第4章 塔西南山前断裂带新生代构造演化 |
4.1 塔西南山前带新生代构造变形过程 |
4.1.1 西昆仑山前带构造演化特征 |
4.1.2 南天山山前带构造演化特征 |
4.1.3 塔西南山前断裂带运动学分析 |
4.2 西昆仑山-南天山对接演化 |
4.2.1 同沉积地层分布特征 |
4.2.2 帕米尔东缘中新世构造变形过程 |
4.2.3 南天山和西昆仑对接带过程 |
4.3 构造演化阶段 |
4.4 小结 |
第5章 塔西南山前带构造变形的形成机制 |
5.1 区域动力学机制 |
5.1.1 盆地内构造变形层次 |
5.1.2 区域内地壳结构 |
5.1.3 塔西南山前新生代构造形成机制 |
5.2 冲断系统分段变形的影响因素 |
5.2.1 根带断裂的控制作用 |
5.2.2 同沉积地层对塔西南山前带构造变形的影响 |
5.2.3 次要影响因素 |
5.3 塔西南山前带构造变形控制作用物理模拟研究 |
5.3.1 实验模型设计 |
5.3.2 实验结果 |
5.3.3 实验结果讨论 |
5.3.4 对塔西南山前带构造变形的指示 |
5.4 塔西南山前带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 |
5.4.1 石油地质特征 |
5.4.2 典型油气藏分析 |
5.4.3 潜在有利勘探目标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塔里木盆地东南坳陷下侏罗统生烃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1 研究现状 |
1.3.2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2 侏罗系区域地质概况 |
2.1 侏罗系主要地层 |
2.2 侏罗系区域分布范围 |
2.3 早侏罗世盆地发育特征 |
3 烃源岩宏观评价 |
3.1 烃源岩岩性特征 |
3.2 烃源岩发育环境 |
3.2.1 沉积相 |
3.2.2 沉积环境分析 |
3.3 烃源岩分布特征 |
3.3.1 烃源岩纵向发育特征 |
3.3.2 烃源岩横向展布规律 |
4 烃源岩地球化学评价 |
4.1 样品实验结果分析 |
4.1.1 有机质丰度 |
4.1.2 有机质类型 |
4.1.3 有机质成熟度 |
4.2 测井曲线预测 |
4.2.1 原理与方法 |
4.2.2 定量预测模型的建立 |
4.2.3 预测结果分析 |
4.3 综合评价 |
5 区域对比分析 |
5.1 下侏罗统发育特征对比 |
5.2 下侏罗统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
5.3 下侏罗统生烃潜量分析 |
5.3.1 盆地模拟原理和方法 |
5.3.2 盆地模拟基础参数 |
5.3.3 生烃模拟结果与分析 |
5.4 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阿满过渡带断裂特征及形成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构造样式与断裂体系研究现状 |
1.2.2 走滑断裂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2.4 研究区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1.1 塔里木运动 |
2.1.2 加里东运动 |
2.1.3 海西运动 |
2.1.4 印支-燕山运动 |
2.1.5 喜马拉雅运动期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第三章 断裂特征与分布规律 |
3.1 走滑断裂识别方法与标志 |
3.1.1 野外识别标志 |
3.1.2 地震剖面识别标志 |
3.1.3 地震平面识别标志 |
3.2 断裂分级描述 |
3.3 断裂平面组合样式 |
3.4 断裂剖面组合样式 |
3.4.1 南北向剖面 |
3.4.2 东西向剖面 |
第四章 断裂的分段特征 |
4.1 断裂的平面分段 |
4.1.1 顺北1 号断裂 |
4.1.2 顺北5 号断裂 |
4.2 断裂的纵向分层 |
第五章 构造演化与成因机理 |
5.1 地层接触关系 |
5.2 构造演化剖面 |
5.2.1 阿满过渡带基干剖面演化 |
5.2.2 阿满过渡带典型走滑断裂剖面演化 |
5.3 构造物理模拟 |
5.3.1 不同时期应力场分析 |
5.3.2 实验的设置及过程 |
5.3.3 实验结果及存在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塔里木盆地和田古隆起构造演化及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1 隆起构造研究进展 |
1.3.2 和田古隆起研究现状 |
1.3.3 不整合研究 |
1.3.4 剥蚀量估算 |
1.3.5 古构造恢复 |
1.3.6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主要构造特征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第3章 关键构造变革期不整合特征 |
3.1 关键构造变革期及主不整合级别 |
3.1.1 关键构造变革期厘定 |
3.1.2 主不整合级别划分 |
3.2 主不整合发育特征 |
3.2.1 主不整合结构样式及分布 |
3.2.2 叠合不整合分布特征 |
3.2.3 叠合不整合地质意义 |
第4章 和田古隆起隆升特征 |
4.1 主要研究方法 |
4.1.1 地层埋藏史分析法 |
4.1.2 地层旋回分析法 |
4.1.3 累积最小生长指数法 |
4.2 主不整合剥蚀厚度估算 |
4.2.1 剥蚀量计算方法选择依据 |
4.2.2 碳酸盐岩地层剥蚀量估算流程 |
4.2.3 碎屑岩地层剥蚀量估算流程 |
4.2.4 下奥陶统蓬莱坝组顶面剥蚀厚度 |
4.2.5 中奥陶统顶面剥蚀厚度 |
4.2.6 上奥陶统顶面剥蚀厚度 |
4.2.7 中泥盆统顶面剥蚀厚度 |
4.2.8 二叠系顶面剥蚀厚度 |
4.2.9 古近系顶面剥蚀厚度 |
4.3 古隆起隆升差异分析 |
第5章 和田古隆起构造变形特征与古构造恢复 |
5.1 主要断裂带变形特征 |
5.1.1 塘古巴斯凹陷西段玛东断裂带 |
5.1.2 巴楚隆起东段玛扎塔格断裂带 |
5.1.3 巴楚隆起西段色力布亚断裂带 |
5.1.4 麦盖提斜坡东段玉中断裂带 |
5.2 和田古隆起及邻区构造演化特征 |
5.2.1 NE-SW向构造演化特征 |
5.2.2 NW-SE向构造演化特征 |
5.3 和田古隆起古构造恢复 |
5.3.1 古构造恢复方法 |
5.3.2 中寒武统(相当与拉平T81界面)古构造特征 |
5.3.3 早奥陶世(相当于拉平T78界面)古构造特征 |
5.3.4 中奥陶世(相当于拉平T74界面)古构造特征 |
5.3.5 晚奥陶世(相当于拉平T70界面)古构造特征 |
5.3.6 中泥盆世(相当于拉平T60界面)古构造特征 |
5.3.7 晚二叠世(相当于拉平T50界面)古构造特征 |
5.3.8 古近纪(相当于拉平T22界面)古构造特征 |
第6章 和田古隆起形成过程与控制因素 |
6.1 和田古隆起构造原型 |
6.1.1 基底陆缘隆起演化阶段 |
6.1.2 早中寒武世同沉积隆起阶段 |
6.1.3 晚寒武世-奥陶纪继承性隆起阶段 |
6.1.4 志留纪-中泥盆世强烈隆起阶段 |
6.1.5 晚泥盆世-二叠纪隆起初始衰亡阶段 |
6.1.6 中-新生代隆起反转消亡阶段 |
6.2 和田古隆起控制因素 |
6.2.1 基底构造控制作用 |
6.2.2 周缘构造叠加作用 |
6.2.3 滑脱层调节作用 |
6.2.4 区域构造反转作用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塔里木盆地主要前陆冲断带差异构造变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构造-地层层序及对比分析 |
3 变形样式剖面组合特征差异性分析 |
4 变形样式平面组合特征差异性分析 |
5 差异构造变形机理分析 |
6 结 语 |
四、塔里木盆地塔西南与库车坳陷形变特征的对比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底构造对盐构造变形的影响分析 ——以库车褶皱冲断带为例[D]. 刘璐霄. 河北地质大学, 2022
- [2]含盐沉积盆地挤压盐构造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意义[J]. 王莉,吴珍云,尹宏伟,董少春,毕晨洁,杨秀磊,王福远,刘松. 地质科技通报, 2021(05)
- [3]塔北隆起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控储、控藏作用研究[D]. 韩强. 西北大学, 2021(10)
- [4]叠合盆地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孔渗演化及油藏赋存下限[D]. 汪文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5]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三叠系沉积相及岩性圈闭研究[D]. 杨培星.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6]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坳陷山前断裂带构造解析[D]. 孙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7]塔里木盆地东南坳陷下侏罗统生烃条件研究[D]. 张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8]阿满过渡带断裂特征及形成演化[D]. 曹命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9]塔里木盆地和田古隆起构造演化及成因机制[D]. 郭颖.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2)
- [10]塔里木盆地主要前陆冲断带差异构造变形[J]. 汤良杰,李萌,杨勇,陈刚,周鑫.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