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突发交换技术原理及其相关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刘旭洲[1](2020)在《基于SDN弹性卫星网络传输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面向未来卫星通信网络,研究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光突发交换等新兴技术,研究内容构成完整卫星通信流量工程解决方案。具体包含以下方面:SDN卫星网络组网架构设计、基于随机相位屏的大气信道建模仿真、ACM和多站点策略联合对抗信道衰减策略、多优先级业务均衡和节点流量均衡的双轮询策略。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了可以应用于卫星网络的SDN、NFV等新兴范例,然后提出了基于SDN的弹性卫星网络与地面网络融合的架构,并且给对架构可应用场景做了介绍。将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和网络虚拟化技术应用给宽带卫星网络带来了一些机遇。SDN和NFV是互补的解决方案,基于这两项技术的卫星网络可以促进卫星和地面网络融合,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业务种类和定制化服务。(2)采用随机相位屏模拟大气湍流,并用分步数值仿真方式研究星地激光链路模型。根据等Rytov间隔方法计算得出多种天顶角下相位屏分布数量及位置。仿真模型建立后,模拟了不同大气相干长度和7个天顶角角度下光束穿越大气湍流后光强起伏分布,并对结果进行分析。(3)本章节研究了如何抵御卫星遭遇严重信道衰减的问题,通过设计卫星信道自适应编码策略和多站点协作策略缓解信道严重衰减。在DVB-S2标准的28种MODCOD中选取合适的8种等Es/NO间隔调制编码方案作为ACM方案,缓解遭受衰减的信道。此外还通过SDN控制器协调多站点协作策略,将该链路剩余数据由其他站点协助转发,降低吞吐量损失。将ACM和多站点策略结合,满足链路误码率要求的情况下降低吞吐量损失。(4)为了解决卫星突发业务优先级和站点流量均衡问题,分析了卫星SDN技术和光突发技术相结合的可行性,提出了能够保证业务优先级和节点负载均衡的加权双轮询突发包组装调度策略。通过仿真,该策略能够根据边缘节点队列状况保障用户多种QoS需求的业务数据,同时还可以均衡突发包发送队列边缘节点负载、降低网络拥塞,能够适用于卫星网络交换场景。
韩科[2](2018)在《带宽可变量子交换节点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量子通信作为一种理论上的无条件安全和高效的通信方式,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安全性是由量子力学的海森堡不确定性和量子不可克隆性决定的。而量子密钥分配(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作为一种相对成熟的技术,近年来也开始走出实验室,向实用化迈出一大步,而在实用化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是多用户的组网。由于量子信号的特殊性,因而在实际组网中,对交换节点的要求和普通光网络中的是不同的。本文主要面向量子通信与经典通信融合网络这一场景,针对量子业务及经典业务动态的带宽需求,重点解决如何实现频谱灵活的信号交换这一问题,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充分考虑了量子信号在进行光传输与交换中具有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设计能同时支持量子信号与经典信号的带宽可变的光交换节点。在设计节点时主要应用了波长选择开关(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WSS)的动态选择特性,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物理层结构、管理服务器、通信信令、控制层软件以及节点路由选择策略等多方面进行了设计开发,搭建了一款满足上述要求的量子交换节点原型机,该原型机支持2X2的端口,波长范围从1528.733nm到1566.723nm,以12.5GHz为最小频率间隔。利用实验室已有的一对基于BB84协议的量子密钥分发(QKD)系统,实验研究了点对点密钥分发系统经过一个交换节点原型机后系统受到的影响,以此验证了该交换节点的可行性。最后探讨了在大规模多用户的网络环境下,利用此交换节点进行组网时应该考虑的问题。同时考虑了将本文设计的交换节点应用于可信任中继量子网络中,并利用一种首次命中的路由频谱分配策略,研究了多用户情况下的使用,说明了本文设计的交换节点在未来大规模量子通信与经典通信融合的网络中的应用前景。
陈拓[3](2009)在《光突发交换网络数据调度算法研究及NS仿真》文中指出光突发交换网络是目前广泛研究的三种光交换网络之一。它最重要的特点是控制分组与数据分组沿着不同的信道分离传输。这种传输机制不仅减少了通道建立的时延,而且回避了目前光学技术尚未突破的光缓存问题。因此,光突发交换网络已经成为光网络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以光突发交换网络中的数据调度算法为研究对象,以NS2软件仿真作为研究方法。首先,本文从整体出发,对OBS网络的分层结构、核心节点与边缘节点的结构与功能等内容进行了归纳(本文着重讨论边缘节点),详细介绍了光突发交换网络中两类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案:资源预约和突发竞争解决。在这两类关键技术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不可插空和可插空原理的两类基础数据调度算法(LAUC和LAUC-VF)。同时对可插空算法进行扩展,介绍了Min-SV算法与Best Fit算法,并利用几何原理和伪代码详细说明了上述两个算法的实现原理与全新的数据构架。通过详细介绍NS2的层次结构和组成部分,熟悉NS2的运行机制,了解NS2的缺陷:没有提供针对WDM的OBS网络仿真支持,如光交换节点、多波长链路、波长分配、波长占用时间以及新的数据调度模块与调度机制。因此需要针对NS2添加了全新的基于光突发交换原理的数据调度模块,实现突发数据调度机制,同时构建上述两类数据调度算法。通过在NS2中添加OBS调度模块,与其他OBS基本模块一起组成通用OBS仿真平台,为更加深入研究OBS网络性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通用OBS仿真平台的建立作为基础,调度模块为媒介,为新型数据调度算法提供了接口,并通过仿真来评估算法的性能。使用OBS通用仿真平台仿真得到两类算法的丢包率和调度时间等数据,仿真结果表明:由于采用全新的数据构架,在运算时间上:Min-SV算法比传统的LAUC-VF算法迅速,与LAUC算法近似;而在丢包率方面:Min-SV算法却远远低于LAUC算法,与LAUC-VF算法近似。表明传统的不可插空算法的调度时间表现相对优秀,但是却是以牺牲丢包率为代价。而不同的插空数据调度算法,在性能的表现方面,与算法的复杂度有密切的关系。Min-SV由于具有全新的数据构架和相对较小的复杂度,因此在性能上具有相对优秀的表现。同时通过在仿真平台中引入FDL来解决突发竞争问题,发现FDL能够降低突发丢失率,减小业务阻塞率,使系统性能提高。
王放[4](2007)在《光网络控制平面相关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研究了光网络的协议,主要是ASON网络和OBS网络的控制平面。第一章阐述光网络的发展现状以及应用前景,全光网络由于其巨大的带宽潜力将对通信的发展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第二章首先介绍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的出现、发展,然后系统地介绍了自动交换光网络的分层结构。本部分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控制平面,建立了控制平面的仿真模型。然后在仿真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ASON的拥塞,得到了呼损与2种网络负载的关系,并分析了呼损与连接建立时间的关系。第三章前一部分首先介绍了OBS网络的体系结构,然后详细描述了在NS2上OBS仿真平台的实现,包括业务产生模块、组装模块、调度模块和路由模块。后一部分是LOBS网络控制平面的实现。先简要介绍了整个LOBS技术和LOBS的测试平台,然后给出了LOBS网络控制平面上协议的具体实现。协议程序包括2个线程,主线程通过驱动读写FPGA,实现数据报的接收和发送,然后按照OSPF协议和RSVP协议的处理数据报。子线程通过消息队列和网管代理端程序通信,监听网管指令并执行相应的操作。最后讨论了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遇到的其他一些问题。第四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对未来的展望。
王晓冬[5](2006)在《通信系统中重排序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网络技术在全球范围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给传统电信网络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演进提供了新的机遇。从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潮流来看,建设高速大容量的宽带综合业务网己成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适应这种需求,通信的两大组成部分—传输与交换,都在不断地发展与变革。发展的触须接触到了两个方面,一者是电域的高速交换系统,一者是光交换系统。乱序重组的具体定义为将时间顺序被打乱的一系列信息通过缓存、比较和交换的方式恢复其应有顺序。乱序重组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交换系统中的乱序重组问题伴随着分组交换的概念出现而受到重视,在分组交换系统中,分组乱序几乎无处不在。研究者通过缓存,流控,确认和重传等等方法来解决乱序问题以及由乱序带来的种种派生问题。多平面交换和OBS光突发交换,分别作为两个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以作者在这两个领域的研究和工作为背景,阐述了乱序重组问题在两个领域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各自的产生和特点,并针对这两个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寄存器链表排序算法和预分配重组算法。前者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了其正确性和有效性,后者通过仿真证明了其优势。并且为两个领域中的乱序重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以文中所述简化板块为核心的OBS实验系统已经通过国家863项目验收,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戴睿[6](2005)在《光突发交换网边缘节点接收部分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数据业务量的爆炸性增长使得人们对网络带宽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传统的通信介质却无法满足高带宽网络传输的要求,这促使研究者们将目光转移到一种具有巨大潜在容量的传输介质——光纤的研究上来,于是就出现了IP over WDM 网络分层结构。这种结构省掉了传统的ATM 和SDH 两个中间层,降低了网络实现的复杂度,使网络传输效率有很大的提高。目前由于密集波分复用(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DWDM)技术的日趋成熟,Tbit/s 量级甚至更高的传输网络已初步形成。但网络交换的发展却远远滞后于网络传输,成为光纤宽带网络发展的最大瓶颈。光突发交换技术结合了传统光电路交换和光分组交换技术的优点又克服了二者的缺点,是下一代IP over WDM光网络采用的一种有效的光交换技术。本文主要介绍光突发交换网边缘节点接收部分的研究与硬件实现方案。文章首先介绍光突发交换网产生的背景,然后对光突发交换网的体系结构进行阐述,并详细介绍光突发交换体系中边缘节点的功能以及边缘节点接收部分的总体实现方案。接着讲解在本课题――光突发交换关键技术在本实验系统(国家863 计划重点资助项目)中实现边缘节点接收部分时的功能模块划分。此后,本文开始详细介绍边缘节点接收部分各模块的实现情况,包括突发数据的接收与解封装、接收调度和以太网封装与发送。其中接收调度是边缘节点接收部分的核心。在对该模块的介绍中,文章将对各种调度算法进行比较,并在这些调度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调度算法——VISP(Variable Input Serial Polling,变长串行输入轮循算法)。然后指出VISP 算法在实现上的缺陷,并给出高速(千兆,Gbit/s)环境下实现传统总线型交换的硬件实现细节。最后,本文将介绍边缘节点接收部分的电路板设计以及边缘节点接收和发送部分的联和调试方案。本文的创新点在于: (1)根据IP 数据分组变长调度的特点和ISP 调度算法的思想,提出了VISP调度算法;
吴强[7](2005)在《OBS核心节点交换调度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因特网的快速发展和DWDM 在传输领域不可替代的优势,使得下一代互联网必然具有光分组传输和交换的特点。而在已知的几种光分组交换技术中, 光突发交换(OBS)以其灵活性(与OCS 相比)和可实现性(与OPS 相比)等特点而备受瞩目,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为了攻克和掌握这一关键技术,很多政府和研究机构开展了与OBS 相关的研究工作,我国863 重大计划也设立了重大项目“光突发交换关键技术和实验系统”,本文的工作正是该项目中的关键部分——核心节点控制系统。本文首先对光突发交换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介绍了OBS 实验系统的结构与工作流程,然后对实验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节点的结构、功能等做出祥述。并结合设计指标对几个关键参数进行了分析。然后本文对核心节点控制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即控制主板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详尽的阐述,给出了设计原理图,并深入分析了各模块的功能和接口。最终采用多层PCB 和VHDL 编程实现了这部分功能。交换系统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交换调度算法,本文结合实际系统的光交换结构,分析了在控制主板中所采用的调度算法,对其进行了性能仿真,并对仿真结果作出了分析。最后,本文给出了利用该算法实现的核心节点交换调度器,分析并解决了硬件实现该调度算法的若干难点问题,如时标越界等。文中对核心调度器具体设计的描述,以各个子模块有限状态机的形式给出。本文设计在实验系统中得到验证,达到了系统设计指标要求。
张兴[8](2005)在《The Research for Optical Burst Switching Networks with Providing Service Differentiation》文中提出IP/WDM技术凭借其巨大的传输带宽和简洁高效的构架成为下一代光网络的基础。当光骨干网中采用WDM技术满足传输所需的带宽以后,目前在电域中交换数据的电子路由器就成为制约网络QoS保证的瓶颈。光突发交换(OBS)技术支持带宽统计复用,具有适中的光交换粒度,能够充分利用成熟的电域技术和先进的光域技术,称为目前可行的光交换方案。同时,随着基于互联网的业务类型的迅速扩展,为特殊业务提供较高的QoS保证,是运营商和研究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旨在研究OBS体系对网络QoS的支持,提出了能够提供服务区分的调度机制和算法。首先介绍和比较了两个保证QoS要求的服务模型:集成服务和区分服务。结果表明,区分服务模型扩展性较好,比集成服务能够提供更好的QoS,区分服务更易于在OBS网络体系中实现。通过将时延、时延抖动、带宽、阻塞率和误码率等更多的光层QoS参数考虑进来,建立了一个更加细化的区分服务映射模型,该模型可以针对各类业务的特点为其提供不同的服务,尤其对于一些特殊业务,对QoS的要求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该模型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其次在OBS网络的边缘路由器中,提出了提供时延区分的基于时间和长度的突发汇聚机制和基于载荷区分的提前预留资源(LD-ARR)机制,给出了具体的算法和流程,分析了这两种机制的优点,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突发汇聚机制可以实现不同业务的时延区分,对时延要求高的业务,突发汇聚时间和最大突发长度参数可以设置较小值;对时延要求低的业务突发汇聚时间和最大突发长度参数设置较大值。LD-ARR机制可以为不同业务提供时延区分,其在边缘路由器的总时延比采用传统的资源预留机制要小的多。最后在核心路由器中,本文提出了能够提供时延抖动区分的延时再调度(DSBD)算法模型,分析了该算法优点,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采用DSBD调度算法的高优先级业务的抖动比低优先级的业务的抖动要减少40%左右,确实能严格保证业务对时延抖动的要求,能够有效减小端到端时延的抖动,支持对不同业务的时延抖动区分。
李婷,涂晓东,李乐民[9](2004)在《基于SNMP的光突发交换网络管理方案》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光突发交换网的原理与体系结构,论述了基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光突发交换网络管理的实现,其中包括网络管理的模型与体系结构,管理端与嵌入式代理端开发工具的选择,光突发交换网的核心节点与边缘节点管理信息库的设计与扩展,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及故障管理三大网管功能的实现。
周纪[10](2005)在《OBS边缘节点突发包组装算法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今信息社会,因特网的规模迅速扩大,对网络带宽的需求不断上升。传统的分层结构已经不再适应网络的发展。IP over WDM 由于没有中间层,避免了中间层SONET/SDH 和ATM 层的功能冗余,被认为是下一代因特网最有前途的解决方案。光路由器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光技术,在交换容量方面比电路由器拥有更好的扩展性在光交换技术方面,目前主要有三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光电路交换、光分组交换和光突发交换。光突发交换指的是将具有相同目的地址和一些相同属性的IP 分组组装成一个突发包,作为网络的一个基本转发单元。与光电路交换和光分组交换相比,具有中间交换粒度,吸取了它们的优点,同时避免了它们的缺点,是目前最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本文介绍了光突发交换网络中边缘节点突发包组装算法的硬件实现方法。文中介绍的网络模型中,外部业务包括接口包括千兆以太网和SDH,其中SDH不需要经过组装。因此组装算法的实现针对千兆以太网。以太网数据进入边缘节点后,首先经过10B/8B解码、去除以太网帧头,然后加上标签并分类组装成突发包。采用的算法为最小长度最大组装时间算法,即当累积同类IP分组的长度超过预设的门限或组装时间超时,就形成突发包并发出发送请求。文中还给出了最后的实现和仿真结果,包括时钟频率和资源占用情况;介绍了用Xilinx ISE和ModelSim对边缘节点发送方设计实体进行联合仿真的方法,主要是数据源的产生及其与设计实体的连接方法。本文还介绍了边缘节点发送方的原理图设计和电路板的调试方法,确保实验能够安全、顺利地进行。本文的独创性包括: 1. 在组装算法中提出了一种动态分配缓存的思路。2. 最小长度最大组装时间算法的硬件实现。3. 突发包的组装与存储在同一个缓存中实现。4. 在边缘节点的调试中,采用了一种可以在示波器上观察丢包情况的办法
二、光突发交换技术原理及其相关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突发交换技术原理及其相关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DN弹性卫星网络传输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卫星SDN网络的组网架构技术 |
1.2.2 地星空间通信信道建模技术 |
1.2.3 星地融合网络流量工程和细粒度QoS相关研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基于SDN的弹性卫星网络架构研究 |
2.1 卫星网络架构 |
2.1.1 卫星网络特点 |
2.1.2 现有架构介绍及分析 |
2.2 卫星网络技术 |
2.2.1 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虚拟化(NFV) |
2.2.2 SDN弹性卫星网络 |
2.3 三层SDN弹性卫星网络架构 |
2.3.1 网络架构设计 |
2.3.2 架构中的管理、控制及转发平面 |
2.3.3 典型通信场景及流程 |
2.3.4 应用场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星地空间通信信道特性及建模研究 |
3.1 大气激光信道仿真基础 |
3.1.1 大气湍流特性及理论 |
3.1.2 大气湍流表征方式 |
3.1.3 激光穿越大气湍流受到的影响 |
3.2 基于随机相位屏卫星信道建模 |
3.2.1 随机相位屏生成方法 |
3.2.2 分步法仿真 |
3.2.3 随机相位屏布置方法 |
3.3 性能仿真分析 |
3.3.1 仿真程序设置及流程 |
3.3.2 相位屏布置方案 |
3.3.3 随机相位屏信道对光束中光强分布影响 |
3.3.4 天顶角及湍流强度变化对光束光强影响 |
3.3.5 湍流对相干光误码率的影响定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DN的卫星自适应多站点协作策略 |
4.1 SDN卫星网络转发控制 |
4.1.1 OpenFlow协议 |
4.1.2 OpenFlow帧格式和流表 |
4.1.3 控制器和交换机 |
4.1.4 报文匹配流程 |
4.1.5 卫星及地面网络管理架构 |
4.1.6 卫星及地面网络管理策略 |
4.2 卫星自适应调制解调方案 |
4.2.1 自适应策略ACM |
4.2.2 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案整体结构 |
4.2.3 MCS方案具体构成 |
4.3 基于SDN的卫星ACM站点切换策略 |
4.3.1 单站点和多站点策略 |
4.3.2 SDN网络架构优化多站点协作 |
4.3.3 基于SDN网络的N+P协作多站点切换方案 |
4.4 性能仿真及分析 |
4.4.1 仿真场景及模型 |
4.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星上光突发交换汇聚策略研究 |
5.1 光突发交换基本原理 |
5.1.1 基本原理 |
5.1.2 SDN卫星光突发交换网络架构 |
5.1.3 边缘节点突发包汇聚机制 |
5.2 光发交换网络汇聚策略 |
5.2.1 常见边缘节点汇聚策略 |
5.2.2 调度策略原理 |
5.2.3 双轮询调度策略 |
5.3 性能及仿真 |
5.3.1 仿真场景及参数设置 |
5.3.2 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带宽可变量子交换节点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量子通信简介 |
1.2 量子密钥分配发展现状 |
1.2.1 国外量子密钥分配发展历程 |
1.2.2 国内量子密钥分配发展历程 |
1.3 量子通信实验网络发展 |
1.3.1 国外量子通信网路研究现状 |
1.3.2 国内量子通信网路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内容以及创新点说明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量子通信的基本原理 |
2.1 量子密钥分配协议 |
2.1.1 BB84协议 |
2.1.2 B92协议 |
2.2 量子通信网中交换技术 |
2.2.1 量子空分交换 |
2.2.2 基于量子门的交换技术 |
2.2.3 量子波分交换 |
2.2.4 量子时分交换 |
2.3 量子通信网络体系架构 |
2.3.1 量子通信网络功能体系 |
2.3.2 量子通信网的拓扑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带宽可变量子交换节点结构设计与实现 |
3.1 典型的量子交换节点结构 |
3.2 带宽可变交换节点物理结构设计 |
3.2.1 带宽可变交换节点结构原理 |
3.3 核心器件介绍 |
3.3.1 波长选择开关功能及基本原理 |
3.3.2 波长选择开关实现技术 |
3.4 交换控制模块硬件设计 |
3.5 带宽可变量子交换节点软件设计 |
3.5.1 交换节点网络服务器 |
3.5.2 节点交互信令设计 |
3.5.3 交换节点控制软件设计 |
3.6 带宽可变交换节点路由转发规则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带宽可变量子交换节点的实验与仿真研究 |
4.1 实验平台介绍 |
4.2 系统误码率理论分析 |
4.3 实验过程 |
4.3.1 WSS引起的信号串扰 |
4.3.2 衰减特性 |
4.3.3 密钥分配过程 |
4.3.4 加密实验 |
4.3.5 节点基本交换功能验证 |
4.4 基于带宽可变交换节点的可信任网络分析 |
4.4.1 信道噪声干扰分析 |
4.4.2 可信任中继网络路由频谱分配探究 |
4.4.3 路由频谱算法描述 |
4.4.4 仿真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研究成果 |
(3)光突发交换网络数据调度算法研究及NS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引言 |
1.1.2 OBS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现状 |
1.2.1 数据调度算法及其研究目的 |
1.2.2 数据调度算法的研究现状 |
1.2.3 本文对数据调度算法研究的出发点及意义 |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OBS的结构与技术原理 |
2.1 光突发交换技术概述 |
2.1.1 三种光交换方式的比较 |
2.1.2 OBS原理 |
2.2 OBS的体系结构 |
2.2.1 OBS网络的分层模型 |
2.2.2 OBS核心节点的结构与功能 |
2.2.3 OBS边缘节点的基本结构 |
2.3 边缘节点的功能细化 |
2.4 本章小节 |
第3章 OBS的关键技术 |
3.1 资源预留协议 |
3.1.1 资源预留协议的介绍 |
3.1.2 JET协议 |
3.2 突发竞争产生与解决 |
3.2.1 光缓存(FDL) |
3.2.2 波长转换 |
3.2.3 偏射路由 |
3.2 本章小节 |
第4章 OBS的数据调度算法 |
4.1 LAUC算法 |
4.2 LAUC-VF算法 |
4.3 MIN-SV算法 |
4.4 BEST FIT算法 |
4.5 本章小节 |
第5章 NS2中的OBS调度模块扩展设计与仿真 |
5.1 NS2介绍 |
5.1.1 NS2的层次结构 |
5.1.2 NS2的组成部分 |
5.1.3 NS2工作机制 |
5.2 NS2的调度模块设计 |
5.2.1 网络体系结构 |
5.2.2 OBS中的边缘节点 |
5.2.3 OBS核心节点 |
5.2.4 链路扩展(调度机制的实现) |
5.2.5 光纤延迟线(FDL) |
5.3 仿真和数值分析 |
5.3.1 调度算法 |
5.3.2 FDL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节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4)光网络控制平面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光网络概述 |
1.1. 前言 |
1.2. 光传送网(OTN) |
1.3.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 |
1.4. 光突发交换网络(OBS) |
1.5.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的仿真和拥塞分析 |
2.1. ASON的体系结构 |
2.1.1 ASON的协议体系 |
2.1.2 AsoN的分层结构 |
2.2. 控制平面的仿真实现 |
2.2.1 呼叫和连接控制 |
2.2.2 路由控制 |
2.2.3 链路资源管理 |
2.3. 拥塞控制研究 |
第三章 突发交换网络仿真与协议设计 |
3.1. OBS的体系结构 |
3.2. OBS网络协议的仿真 |
3.2.1 仿真模型的组成和部件 |
3.2.2 业务产生 |
3.2.3 组装 |
3.2.4 调度 |
3.2.5 路由 |
3.2.6 仿真结果 |
3.3. LOBS网络控制平面方案设计 |
3.3.1 LOBS简介 |
3.3.2 LOBS Testbed简介 |
3.3.3 信令协议的实现 |
第四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通信系统中重排序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电域高速交换 |
1.1.2 光交换系统 |
1.1.3 乱序重组问题 |
1.2 本文主要内容及安排 |
第二章 OBS 实验系统中的重排序问题 |
2.1 OBS 技术背景 |
2.1.1 OBS 技术产生背景 |
2.1.2 OBS 的基本原理 |
2.1.3 OBS 技术的优点 |
2.1.4 OBS 研究动态 |
2.2 OBS 实验系统 |
2.2.1 OBS 实验系统框图与说明 |
2.2.2 OBS 实验系统工作流程 |
2.2.3 光交换矩阵简介 |
2.2.4 命令解析器 |
2.3 OBS 中乱序问题的成因,特点 |
2.3.1 OBS 核心结点中乱序问题的成因 |
2.3.2 OBS 核心结点中乱序问题的特点 |
2.4 针对乱序问题提出的几种解决方案 |
2.4.1 缓存池方式 |
2.4.2 顺序存储命令队列 |
2.4.3 简单指针链表 |
2.4.4 在系统中实际使用的解决方案,寄存器链表 |
2.5 OBS 实验系统命令解析单元硬件实现 |
2.5.2 命令解析模块的硬件实现 |
2.5.3 接收单元 |
2.5.4 核心处理单元 |
2.5.5 命令缓存空间 |
2.5.6 其他部分 |
2.6 仿真结果和在实验系统中的测试 |
2.6.2 新入命令进入空队列 |
2.6.3 新入命令配置时间晚于链表表头项 |
2.6.4 新入命令配置时间早与链表表头项 |
2.6.5 光交换矩阵配置 |
2.6.6 在实际系统中的性能 |
2.7 在硬件实现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 |
2.7.1 状态机-数据稳定后操作 |
2.7.2 资源占用问题 |
2.8 关于OBS 中乱序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平面交换系统中的乱序问题 |
3.1 多平面交换技术概述 |
3.1.1 多平面交换的研究背景和发展历史 |
3.1.1.2 基于OQ 的PPS 交换结构 |
3.1.1.3 带少量缓存的PPS 交换结构 |
3.1.1.4 支持组播的PPS 交换结构 |
3.1.1.5 PPS 交换结构稳定性分析 |
3.1.2 实验模型交换体系 |
3.1.3 虚输出队列(Virtual Output Queue,VOQ) |
3.1.4 iSLIP 调度算法 |
3.2 乱序产生机制 |
3.2.1 信元切割 |
3.2.2 乱序的产生 |
3.2.3 乱序分析 |
3.3 重排序策略 |
3.3.1 预分配重组算法 |
3.3.1.1 简单重组算法 |
3.3.1.2 链表式结构重组算法 |
3.3.1.3 预分配重组算法(Preemptive Allocation Reordering, PAR) |
3.3.2 算法仿真与分析 |
3.3.2.1 缓存占用量 |
3.3.2.2 端到端延迟性能比较 |
3.3.2.3 算法累积运行时间比较 |
3.3.2.4 对于Daverage 的测定 |
3.3.2.5 两种提前重组策略与不使用提前重组策略的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6)光突发交换网边缘节点接收部分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简略字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光网络的发展 |
1.2 光交换技术 |
1.2.1 光电路交换(OCS) |
1.2.2 光分组交换(OPS) |
1.2.3 光突发交换(OBS) |
1.2.3.1 OBS 网络的结构 |
1.2.3.2 三种交换机制的比较 |
1.3 本文概述 |
第二章 光突发交换边缘节点的结构及接收部分的实现方案 |
2.1 边缘节点的结构 |
2.1.1 边缘节点发送部分 |
2.1.2 边缘节点接收部分 |
2.2 接收部分的总体实现方案 |
2.2.1 突发包的接收与解封装 |
2.2.2 接收调度策略 |
2.2.3 以太帧的的封装及发送 |
第三章 突发数据的接收与解封装 |
3.1 千兆突发数据的接收 |
3.1.1 8B/10B 编码 |
3.1.2 突发接收的相关原理 |
3.1.3 PMC8354 数据收发器 |
3.2 突发包解封装模块 |
3.2.1 快速输入寄存器模块 |
3.2.2 8bit 到 16bit 转换模块 |
3.2.2.1 转换控制模块 |
3.2.2.2 异步fifo |
3.2.3 突发包拆包模块 |
3.2.4 仿真结果 |
第四章 边缘节点接收调度的研究与实现 |
4.1 交换单元的基本结构和排队机制 |
4.1.1 交换单元的基本结构 |
4.1.2 交换中的排队机制 |
4.1.3 VOQ 机制 |
4.2 基于VOQ 的调度算法 |
4.2.1 PIM 算法 |
4.2.2 iSLIP 算法 |
4.2.3 ISP 算法 |
4.3 针对变长交换的ISP 算法——VISP |
4.4 VISP的设计实现 |
4.4.1 时序发生器 |
4.4.2 RR 指针产生器 |
4.4.3 当前请求产生器 |
4.4.4 微仲裁器 |
4.4.4.1 温度计编码 |
4.4.4.2 温度计编码型PPE |
4.4.5 输出端口状态控制器 |
4.4.6 仿真结果 |
4.5 总线型交换 |
4.5.1 VISP 的缺陷 |
4.5.2 总线型交换的设计实现 |
4.5.2.1 16bit 到 64bit 转换模块(tb_eb) |
4.5.2.2 输入端口模块(port_in) |
4.5.2.3 调度模块(arbitrator) |
4.5.2.4 数据缓存(buf) |
4.5.2.5 输出端口(port_out) |
4.5.2.6 64bit 到16bit 转换模块(eb_tb) |
4.5.3 仿真结果 |
4.5.4 VISP交换单元与总线型交换单元的比较 |
第五章 以太网封装及发送模块 |
5.1 以太网的MAC层封装 |
5.1.1 千兆以太网MAC帧格式 |
5.1.2 以太网封装模块的设计实现 |
5.1.2.1 封装缓存模块(ether_in) |
5.1.2.2 封装控制模块(assemble) |
5.1.2.3 CRC校验模块(CRC) |
5.1.3 仿真结果 |
5.2 以太帧的发送 |
第六章 边缘节点接收部分电路板的设计 |
6.1 边缘节点接收部分电路板的设计 |
6.1.1 边缘节点接收部分总框架 |
6.1.2 供电模块 |
6.1.3 光电转换模块 |
6.1.4 加载芯片电路 |
6.1.5 网管接口电路 |
6.2 边缘节点发送和接收部分的联合调试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边缘节点接收部分电路板PCB 图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经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OBS核心节点交换调度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OBS 技术的产生背景 |
1.2 OBS 技术简述 |
1.2.1 OBS 的基本原理 |
1.2.2 OBS 技术的优点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OBS 资源预约方案和信令 |
1.3.2 OBS 的冲突处理机制(contention resolution) |
1.3.2.1 光缓存 |
1.3.2.2 波长变换 |
1.3.2.3 偏射路由 |
1.3.2.4 突发数据分割(Burst segmentation) |
1.4 主要研究工作和论文安排 |
1.4.1 主要研究工作 |
1.4.2 论文安排 |
第二章 OBS 核心节点结构分析 |
2.1 OBS 实验系统 |
2.1.1 OBS 实验系统框图与说明 |
2.1.2 OBS 实验系统工作流程 |
2.2 核心节点系统的实现 |
2.2.1 核心节点实现框图与说明 |
2.3 核心节点关键参数分析 |
2.3.1 控制通道速率分析 |
2.3.2 处理延时(基于顺序调度策略)分析 |
2.3.3 关于突发交换丢失率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核心节点核心控制主板的硬件实现 |
3.1 核心节点控制主板框图与说明 |
3.2 FPGA 的选型和配置电路 |
3.3 外围电路与接口设计 |
3.3.1 与MCU 网管处理子卡的接口设计 |
3.3.2 与高速接口板的接口设计 |
3.3.3 与DSP 协处理子卡的接口设计 |
3.3.4 与光交换结构的接口及其外围电路 |
3.3.5 与远端命令解析器的接口及其外围电路 |
3.4 PCB 设计 |
3.4.1 电源管理 |
3.4.2 布局与布线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核心节点调度算法 |
4.1 调度算法分析 |
4.1.1 LAUC 算法简介 |
4.1.2 实验系统核心节点调度算法 |
4.1.2.1 实验系统交换结构及冲突资源分析 |
4.1.2.2 实验系统调度算法流程 |
4.2 调度算法参数说明 |
4.3 调度算法性能仿真 |
4.3.1 性能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OBS 核心节点交换调度器的 VHDL 实现 |
5.1 交换调度器模块框图 |
5.2 时标越界问题及解决 |
5.3 交换调度模块功能描述及状态机 |
5.3.1.2 资源表读取及BHP 类型散转模块 |
5.3.1.3 SDH 处理模块 |
5.3.1.4 Burst 处理模块 |
5.3.1.5 资源表管理模块 |
5.4 调度器VHDL 实现流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A 核心节点控制母板原理图 |
附录 B 核心节点控制主板PCB 布局图 |
附录 C 核心节点控制主板POS 总线接口标准 |
附录 D 顺序调度算法仿真波形 |
个人简历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8)The Research for Optical Burst Switching Networks with Providing Service Differentiation(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网络的发展和演进 |
1.1.1 IP over ATM over SDH/SONET over WDM网络模型 |
1.1.2 IP over WDM网络模型 |
1.2 几种光网络交换技术 |
1.2.1 光路交换技术(Optical Circuit Switching) |
1.2.2 光分组交换技术(Optical Packet Switching) |
1.2.3 光突发交换技术(Optical Burst Switching) |
1.2.3.1 OBS基本原理 |
1.2.3.2 OBS研究进展 |
1.2.4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和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MPLS) |
1.3 本文工作简介 |
1.3.1 OBS研究领域存在问题 |
1.3.2 本文研究意义 |
1.3.3 本文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IP/WDM光网络光层的业务服务 |
2.1 集成服务与区分服务 |
2.1.1 集成服务 |
2.1.2 区分服务 |
2.2 面向各类业务的光层QoS参数 |
2.2.1 光层QoS参数 |
2.2.2 业务分类 |
2.2.2.1 实时型应用 |
2.2.2.2 数据型应用 |
2.2.2.3 一般型应用 |
2.2.3 光层的业务服务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提供时延区分的 OBS网络边缘路由器模型 |
3.1 边缘路由器功能模块 |
3.2 提供时延区分的突发汇聚机制和提前预留资源机制 |
3.2.1 采用突发汇聚时间和突发长度混合基准的突发汇聚机制 |
3.2.2 基于载荷区分的提前预留资源(LD-ARR)机制 |
3.3 仿真结果和讨论 |
3.3.1 突发汇聚机制仿真性能分析 |
3.3.2 LD-ARR提前预留资源机制仿真性能分析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提供时延抖动区分的 OBS网络核心路由器模型 |
4.1 核心路由器功能模块 |
4.2 DSBD调度算法 |
4.2.1 DSBD调度算法原理 |
4.2.2 DSBD调度算法理论分析 |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3.1 DSBD调度算法性能分析 |
4.3.2 多阶FDLs对时延和时延抖动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9)基于SNMP的光突发交换网络管理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 光突发交换的体系结构 |
2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
3 SNMP在光突发交换网中的网管方案 |
3.1 系统的选择 |
3.2 网络管理方案 |
4 结束语 |
(10)OBS边缘节点突发包组装算法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简略字表 |
物理量 |
第一章 引言 |
1.1 光网络的发展趋势 |
1.2 IP over WDM |
1.3 全光通信网 |
1.4 光交换技术 |
1.4.1 光路交换 |
1.4.2 光分组交换 |
1.4.3 光突发交换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光突发交换技术 |
2.1 OBS 网络结构 |
2.2 突发包和BHP 的格式 |
2.3 光核心路由器 |
2.4 边缘路由器 |
2.5 JET 协议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OBS 边缘节点发送方汇聚方案设计 |
3.1 IP 分组的排队 |
3.1.1 集中排队 |
3.1.2 独立排队 |
3.1.3 混合排队 |
3.1.4 共享缓存 |
3.2 组装算法 |
3.2.1 固定组装时间算法 |
3.2.2 自适应组装时间算法 |
3.2.3 最小长度最大组装时间算法 |
3.3 组装参数的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组装算法实现及边缘节点仿真调试 |
4.1 组装算法的实现 |
4.1.1 突发包净荷的组装 |
4.1.1.1 端口信号说明 |
4.1.1.2 参数选择 |
4.1.1.3 组装过程 |
4.1.2 突发包头的组装 |
4.1.3 请求FIFO |
4.1.4 实现结果 |
4.1.5 仿真结果 |
4.2 边缘节点发送方的联合仿真模型 |
4.3 边缘节点发送方的调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边缘节点发送方电路板的设计与调试 |
5.1 电路板的设计 |
5.1.1 边缘节点发送方总框架 |
5.1.2 数据及BHP 接口电路 |
5.1.3 配置电路 |
5.1.4 网管接口电路 |
5.1.5 电源与时钟 |
5.2 电路板的调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XC2VP50 引脚分布 |
附录B RocketIO 功能结构个人简历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论文 |
四、光突发交换技术原理及其相关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DN弹性卫星网络传输技术研究[D]. 刘旭洲.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2]带宽可变量子交换节点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D]. 韩科. 北京邮电大学, 2018(11)
- [3]光突发交换网络数据调度算法研究及NS仿真[D]. 陈拓. 浙江工业大学, 2009(06)
- [4]光网络控制平面相关技术研究[D]. 王放. 北京邮电大学, 2007(05)
- [5]通信系统中重排序问题研究[D]. 王晓冬. 电子科技大学, 2006(12)
- [6]光突发交换网边缘节点接收部分的研究与实现[D]. 戴睿. 电子科技大学, 2005(07)
- [7]OBS核心节点交换调度技术的研究[D]. 吴强. 电子科技大学, 2005(07)
- [8]The Research for Optical Burst Switching Networks with Providing Service Differentiation[D]. 张兴. 东南大学, 2005(04)
- [9]基于SNMP的光突发交换网络管理方案[J]. 李婷,涂晓东,李乐民.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4(06)
- [10]OBS边缘节点突发包组装算法实现[D]. 周纪. 电子科技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