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硒互作对水稻硒吸收积累的影响

磷硒互作对水稻硒吸收积累的影响

一、磷硒交互作用对水稻硒吸收累积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彭琪[1](2021)在《紫花苜蓿磷硒高效利用的根际调控》文中研究说明磷(P)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磷酸盐在土壤溶液中溶解性差、扩散慢,以及土壤颗粒对其的高吸附性,土壤中有效P含量普遍较低。土壤缺P制约了大多数作物的生产。硒(Se)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缺Se会引发多种疾病。适量的Se能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通过土壤施Se,提高植物Se含量,进一步提高食物链Se水平,是人、畜补Se的重要途径。在土壤-植物系统中,P和Se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合理的P、Se配施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并改善作物品质。紫花苜蓿是一种多年生的豆科植物,其对土壤P供应变化敏感,对Se也有一定的积累能力。根际环境决定P和Se的形态和生物有效性,对提高作物的P、Se利用效率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开展温室盆栽试验,拟明确黄绵土中P、Se配施对紫花苜蓿生长和P、Se累积的影响,以紫花苜蓿根部生理生态变化调控P和Se吸收、累积、转运为主线,探究丛枝菌根真菌(AMF)-P-Se互作条件下P和Se高效利用的根际调控机理。主要进展有:(1)硒酸盐和亚硒酸盐对紫花苜蓿幼苗生长有不同的抑制浓度节点,且硒酸盐的生理毒性大于亚硒酸盐。施入不同浓度的硒酸盐和亚硒酸盐对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率无显着影响,七天后均能正常发芽,但随Se添加量增加会抑制幼苗生长。与不加Se的对照相比,当硒酸盐添加量达到2 mg·kg-1,亚硒酸盐添加量达到4 mg·kg-1,幼苗各项生长指标均显着下降。发芽试验表明,在黄绵土中种植紫花苜蓿,适宜的硒酸盐和亚硒酸盐添加量范围分别为0–2 mg·kg-1和0–4mg·kg-1。(2)磷酸盐和亚硒酸盐配施对植物吸收P、Se的影响存在浓度效应。适量的磷酸盐和亚硒酸盐配施可以促进紫花苜蓿生长和P、Se累积,过量施入会产生抑制作用。在黄绵土中种植紫花苜蓿,磷酸盐和亚硒酸盐最佳施用量分别为5 mg P kg-1和1–2 mg Se kg-1,在此条件下可以达到最大的P肥利用率和苜蓿P、Se累积量。随施P量增加,土壤中交换态Se(EX-Se)和有机质结合态Se(OR-Se)含量分别降低了12%–23%和23%–47%;而可溶态Se(SOL-Se)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Se(Fe-Se)含量分别增加了23%–81%和8%–40%。结果表明在低P环境下,土壤对磷酸盐的吸附量大于亚硒酸盐,导致土壤溶液中可利用态Se(SOL-Se)含量增加,促进植物对Se的吸收。过量施入P导致土壤p H值下降了0.23–0.75个单位。p H降低促使可利用态Se转化为稳定态Se(Fe-Se),抑制苜蓿对Se的吸收。施Se促进土壤中较稳定态P向有效P转化,从而提高P肥利用率。随施Se量增加,Ca8-P和Fe-P含量分别下降了7%–26%和10%–50%,Ca2-P含量增加了7.4%–41%。在磷酸盐和亚硒酸盐配施条件下,土壤无机P组分和Se组分发生变化,适量的磷酸盐和亚硒酸盐配施比例对促进苜蓿对P和Se的吸收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根际羧酸盐分泌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是影响紫花苜蓿吸收利用P和Se的重要因素。接种AMF和施P促进了苜蓿生长,对苜蓿P和Se累积均有积极作用。P0+AMF处理下的根际羧酸盐数量和根际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根际土壤EX-Se含量与羧酸盐数量呈显着正相关,羧酸盐释放促进其他形态的Se向有效态Se转化。接种AMF和低P环境促进紫花苜蓿根系分泌羧酸盐,尤其是柠檬酸,并提高根际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该过程是提高土壤P、Se生物有效性的关键过程。(4)局部施用P肥会通过促进紫花苜蓿根系释放羧酸盐,尤其是酒石酸,并削弱根系与微生物之间的养分竞争来提高P的生物有效性。分根试验结果表明局部施P刺激了根系生长并诱导根际酸化。相较于均质土壤养分环境,当养分在土壤中呈斑块状分布时,微生物和根系之间的竞争作用弱化,进一步促进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在分根系统中,Se从地上部到根A(不加P、Se或单独加P的根室)的转运系数为0.6–0.95,且相较于均质PSe处理,异质PSe处理下Se转运能力更强,局部施Se更有利于苜蓿对P的吸收。Se在苜蓿体内较高的转运能力提高了P肥利用率。

行文静[2](2021)在《接种AM真菌与根瘤菌对大豆硒吸收积累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硒(Se)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缺硒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引发多种疾病。我国是缺硒大国,缺硒人口占世界总缺硒人口的1/10,除恩施、紫阳等高硒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居民膳食硒摄入量低于正常生理需求量(40μg·d-1)。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对硒具有较强的生物富集能力,可作为食物链中补硒的载体。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与根瘤菌(Rhizobium)广泛存在于土壤,两者均可以与大豆形成共生体,进而促进大豆生长及矿质营养的吸收。截止目前,双接AMF和根瘤菌对大豆硒吸收的效应及影响机制尚不清楚。本文首先通过盆栽试验,探究分别施加亚硒酸盐(Se(IV))、硒酸盐(Se(VI))和硒代蛋氨酸(Se Met)条件下,接种AMF(摩西管柄囊霉Fm;地表球囊霉Gv)对苗期大豆硒吸收、积累及转运的影响;其次,通过全生育期试验深入探讨双接AMF与根瘤菌对大豆硒吸收、活化及亚细胞分布的影响,为AMF与根瘤菌在农业上的应用及缺硒地区大豆硒富集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初步得出如下结果:(1)无论添加Se(IV)、Se(VI)或Se Met,接种AMF均显着(p<0.05)促进大豆地上部硒的吸收与积累,这与AMF改善大豆磷营养分、促进大豆生长密切相关。此外,在添加Se(IV)和Se(VI)条件下,接种Gv明显促进了大豆根系硒向地上部器官的转移,转移系数分别为0.028~0.072和0.087~0.157,分别是不接种处理的1.2~4.5和1.7~4.4倍;(2)大豆中硒含量与土壤中有效态硒(SOL-Se+EXC-Se)含量呈显着(p<0.01)正相关关系。外源添加1 mg·kg-1Se(Ⅳ)时,与不接种相比,接种AMF处理土壤有效态硒含量显着增加了6.4%~6.6%,这说明AMF通过影响土壤中硒形态进而影响大豆对硒的吸收;(3)AMF与根瘤菌对大豆硒吸收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双接种效果明显优于单接种,外源硒浓度为1.25 mg·kg-1时,双接AMF-R大豆籽粒中硒含量可达8.6 mg·kg-1,与单接根瘤菌和单接AMF相比分别增加了32.4%和14.3%。此外,与不接种(CK)或单接种相比,双接AMF和根瘤菌具有多重优势:双接AMF-R显着(p<0.05)提高了大豆根系侵染率(最高可达88.3%)、大豆中N、P含量及籽粒产量、根瘤鲜重及根瘤固氮酶活性,且延缓了大豆成熟期根瘤的衰老;(4)土壤添加高浓度亚硒酸盐(1.25 mg·kg-1)条件下,双接AMF-R一方面可以促进大豆营养器官中硒再活化,提高大豆硒的收获指数(Se HI);另一方面可以显着(p<0.05)增加大豆细胞壁及可溶性组分中硒含量,提高大豆对硒的耐受性,细胞壁的沉淀作用可能是提高大豆硒耐受性和硒积累能力的关键。此外,双接AMF-R显着增加了土壤中有效态硒含量,当外源添加硒为1.25 mg·kg-1时,双接AMF-R土壤中有效硒含量是单接种1.39倍。(5)不同生育期大豆对硒的吸收速率不同,总体呈慢-快-慢的趋势。花期-结荚期期间大豆对硒的吸收速率快(高达16.9μg·day-1)。此外,双接AMF-R显着(p<0.05)提高了播种-花期期间和花期-结荚期期间大豆对硒的吸收。综上所述,AMF与根瘤菌可以通过改善大豆的氮、磷养分,提高大豆生物量,促进大豆对硒的吸收。AMF与根瘤菌促进了硒再活化,增强了大豆对硒的积累、转运能力,效果优于单接种。

杨静[3](2021)在《施硒方式对水稻砷积累的影响效应与机理》文中研究说明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淹水土壤中,砷的有效性较高,稻米易积累砷,对人类健康存在潜在威胁。采取经济可行的措施降低水稻籽粒砷积累,对于保证粮食安全和人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硒作为人体和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与多种重金属有拮抗作用。并且我国的硒资源分布不均,大约有72%的国土面积存在缺硒问题。硒缺乏会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水稻根部和叶片都能吸收转运硒肥,但其对硒的吸收转运途径和机理却不相同。不同的施硒方式对水稻籽粒“降砷补硒”生物强化的影响以及哪一种途径效率更高尚不清楚。因此通过盆栽试验,全面研究不同施硒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以及硒砷吸收转运的影响,系统分析了水稻体内以及水稻根系硒-砷拮抗的机理,旨在通过合理施用外源硒来达到一个“降砷补硒”的作用,为有效降低稻米砷积累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本试验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明确外源硒对水稻生长、硒砷积累的影响和缓解砷毒性的机理,采用盆栽试验,在砷污染的土壤中,探究了土壤施用不同浓度(0~2.0 mg/kg)和不同形态的硒(Se(IV)和Se(VI))对水稻幼苗各部分硒砷含量以及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施用Se(IV)促进水稻幼苗生长、增加各部分硒含量和降低砷含量的能力均优于Se(VI)。水稻各组织鲜重与硒剂量有显着相关性,而与硒形态无显着相关性,而水稻各部分硒含量与外源硒剂量和硒形态都有显着相关性。低浓度的硒(0.5 mg/kg)能促进根系吸收砷,当硒浓度大于1.0 mg/kg时抑制水稻吸收砷。Se(IV)减少的水稻幼苗根和地上部砷量分别是Se(VI)的4.3和3.5倍。水稻幼苗根部砷含量与硒剂量和硒形态都有显着相关性,而地上部砷含量只与外源硒剂量有显着相关性。硒通过增加水稻幼苗抗氧化能力,来缓解砷毒性。Se(IV)降低POD、CAT、SOD酶活性和MDA量以及提升GSH量的能力均优于Se(VI)。水稻幼苗叶片POD、CAT和SOD酶活性以及GSH含量与外源硒剂量和硒形态都有显着相关性,而MDA含量只与外源硒含量有显着相关性。综上,土壤中施用浓度高于1.0 mg/kg的四价硒肥能抑制水稻对砷的吸收,降低地上部砷含量,主要的缓解砷毒性的机制是增加了水稻幼苗的抗氧化能力。(2)为了比较不同施硒方式(叶面喷施和土施)、硒形态(Se(IV)和Se(VI))和剂量(0~4 mg/kg)对水稻籽粒砷积累的影响,在试验一的基础上,采用盆栽试验,在砷污染的土壤中,探究了在相同施硒量的条件下,不同的施硒方式、硒形态和浓度对水稻糙米砷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施硒和叶面喷施硒均能提高水稻各组织硒的积累。与叶面喷施相比,土壤施硒降低水稻各组织砷量的能力更强(根:10.8~62.7%,茎:19.7~63.7%,叶:20.1~60.2%和糙米:8.7~39.1%)。此外,随着土壤施硒量的增加砷在水稻根系中的分布也增加了。水稻各组织硒含量和砷含量,都只与硒肥剂量有显着相关性,与硒肥形态无显着相关性。但是整体来看,Se(IV)降低水稻糙米砷含量的能力优于Se(VI)。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稻体内硒-砷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土壤施硒相比,叶面施硒不能显着降低砷在水稻糙米中的积累,但是在相等施硒量的条件下(2.0 mg/kg和127μmol/L;4.0 mg/kg和254μmol/L),叶面喷施硒的砷从根向地上部的转运系数较土壤施硒的砷从根向地上部的转运系数降低了12.7~37.3%,叶面施硒降低砷从根向地上部转运的能力优于土壤施硒。总之,在相同施硒量的情况下,土壤施硒较叶面施硒可有效降低水稻根、茎、叶和糙米砷含量。(3)为了进一步研究如何通过叶面施硒的方式来有效降低多个水稻品种籽粒砷的积累,在试验二的基础上,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砷污染土壤上,水稻叶面分别喷施硅溶液、硒溶液和硅硒混合溶液对糙米砷含量相对较低的水稻品种旌1优华珍和C两优华占,以及对糙米砷含量相对较高的水稻品种丰优香占砷积累和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叶面喷施处理相比较而言,以叶面单独喷施水合粒径最小的硅降低水稻糙米砷含量效果最好,好于叶面单施硒和叶面喷施硅硒混合液处理。叶面单独喷施硅显着降低了糙米砷含量相对较低的两个水稻品种的糙米砷含量(旌1优华珍:26.4%,C两优华占:21.1%),但对糙米砷含量相对较高的水稻品种则没有显着影响。糙米砷含量相对较低的水稻品种更多比例的砷固定在茎中使其稻米砷积累量较低。三种叶面喷施处理与对照相比均提高了水稻光合参数(如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光合参数与水稻砷浓度呈负相关关系,叶面喷施硅或硒对水稻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差异可能是造成籽粒砷含量差异的重要原因,不同水稻品种叶片光合参数对外源硅或硒的敏感度或响应度不同,总之,每盆水稻叶面喷施1 L 1.5 mmol/L的硅溶液对降低糙米砷含量和改善水稻光合参数的效果最好,是减少水稻籽粒砷含量一项经济有效的措施,在生产应用实践中,要注意作物品种间的差异。(4)为了探究在土壤施硒和水分管理共同作用下,外源硒影响水稻砷吸收转运的效应与机理,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砷污染土壤上,土壤施用不同浓度的硒(0、0.5和1.0 mg/kg)联合水分管理(淹水、干湿交替和好氧)对水稻糙米砷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处理,土壤施硒联合干湿交替降低水稻籽粒砷量的效果最好,糙米中的砷含量低于0.2 mg/kg。好氧处理的根际土壤p H和Eh最高,根际土壤溶液和DCB溶液中总砷量最低,最低可达1.3201μg/L和18.8162 mg/kg,干湿交替处理与好氧处理相似,淹水处理的根际土壤p H和Eh最低,根际土壤溶液和DCB溶液中总砷量最高,最高可达52.5074μg/L和89.0138mg/kg。p H和Eh与根际土壤砷的有效性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因此可以通过人为适当增加土壤p H和Eh来降低水稻籽粒砷的积累量。并且DCB溶液总砷含量与水稻各部分砷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表明铁膜可能成为水稻根系吸收砷的砷源。外源硒还能降低水稻砷从根向地上部的转运系数。综上,干湿交替水分管理通过降低土壤溶液砷的有效性以及铁膜中的砷量来抑制水稻根系对砷的吸收,而硒肥通过降低砷从水稻根向地上部转运来降低水稻籽粒砷含量。总之,土壤施硒联合干湿交替是一种降低水稻籽粒砷量较好的生产措施。综上所述,本研究主要从土壤施硒和叶面喷施硒两个方面,探究了不同的施硒方式对水稻砷吸收转运的影响与机理。首先,明确了外源硒缓解砷毒性的机理,外源硒主要通过降低水稻各部分砷含量以及增加抗氧化性和光合速率来缓解砷毒性。其次,比较了土壤施硒和叶面喷施硒对水稻砷积累的影响,明确了土壤施硒降低稻米砷含量的能力优于叶面喷施硒。砷的生物有效性与土壤Eh和p H密切相关,最后,探究了土壤施硒和水分管理对稻米砷含量的影响,明确了土壤施硒联合干湿交替能使糙米中的砷含量低于0.2 mg/kg。因此,在生产应用实践中,推荐土壤施硒联合干湿交替水分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富硒降砷”策略。

王瑞昕[4](2021)在《磷素营养和水分管理对水稻吸收积累硒的影响》文中指出硒是人体和动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而人体缺乏硒元素会产生一系列的疾病,如克山病、大骨节病、肝炎、艾滋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硒的国家之一,在我国境内存在一条从东北到西南分布的“低硒带”,在该地区生活的人们因长期食用缺硒食物而使自身健康受到影响,所以硒“隐形饥饿”问题较为严重。水稻是我国居民主要的主食之一,通过明确制约提高稻米中硒含量的关键因素或过程,是从源头上减少、预防和缓解人体硒缺乏的有效手段,对缺硒的地区居民(特别是山区居民)显得尤为重要。农业措施中影响硒生物强化的两个因素可能是磷素营养和水分管理方式,因为磷与硒的化学形态和离子半径相似,所以磷素营养可能会影响水稻对硒的吸收和转运过程,而水分管理显着影响了土壤p 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Eh,从而对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造成显着影响。因此,本文的目标是阐明磷素营养和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硒吸收、转运和积累的影响效应和初步机理,为土壤-水稻系统硒营养调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水稻全生育期磷素营养对硒吸收积累的影响,采用水培试验研究磷素营养影响水稻硒吸收动力学参数特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土壤-水稻系统硒生物有效性的调控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明确磷素营养对稻田土壤硒形态转化和水稻硒积累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施硒水平、施硒形态以及磷水平*硒形态作用对土壤各形态的硒含硒均产生极显着影响(P<0.001),亚硒酸盐施用时,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有效态硒含量降低。在全生育期试验中,水稻各部位硒含量大小依次为根、叶、籽粒、茎。不同磷、硒水平处理下,硒酸盐施用后的水稻硒吸收、转移和表观积累系数显着高于亚硒酸盐施用。随着磷水平的增加,亚硒酸盐施用后水稻各器官硒积累量以及AC、TC系数表现为低磷(0-100 mg·kg-1)促进、高磷(100-300 mg·kg-1)抑制现象,在施硒量为2.0 mg·kg-1、施磷量达到100mg·kg-1时水稻籽粒硒含量最高(3.85 mg·kg-1)。硒酸盐施用后水稻各器官硒含量以及AC、TC系数随磷水平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稳定的趋势,在施硒酸盐2.0mg·kg-1、施磷量达到100 mg·kg-1时水稻籽粒硒含量最高(4.87 mg·kg-1)。水稻根系对土壤硒的吸收量以及各器官的硒积累量在孕穗期达到最大值。(2)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在不同磷、硒处理下,水稻幼苗对亚硒酸盐、硒酸盐吸收转运的影响。时间吸收动力学结果显示,营养液中的硒浓度在试验开始后5 h内幼苗的吸收速率较快,而后逐渐趋于平稳。在相同磷浓度(10mg·L-1)处理下,水稻幼苗对于硒酸盐的吸收以及转运能力显着高于亚硒酸盐。通过计算不同处理下水稻幼苗吸收动力学参数,亚硒酸盐处理下的Km,Imax值分别显着高出硒酸盐处理68.10%,87.63%,硒酸盐处理下Cmin值显着低于亚硒酸盐处理89.28%(P<0.05),因此水稻幼苗对营养液中硒酸盐的亲和力和吸收能力较强,对亚硒酸盐的吸收潜力大于硒酸盐。浓度吸收动力学结果显示,随着溶液中磷水平的增加,水稻幼苗亚硒酸盐的转运系数显着降低,而对硒酸盐的转运系数影响不明显;随着溶液中硒水平的增加,水稻幼苗亚硒酸盐的转运系数显着降低,硒酸盐的转运系数随之升高,这是由于Se(Ⅳ)更易固定在水稻根中不利于硒向地上部的转移。(3)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根际土壤硒组分、籽粒硒积累以及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在水稻的各生育期,好氧和干湿交替较淹水灌溉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p H和氧化还原电位(Eh),土壤可溶性和可交换态硒含量增加,促进了根际铁膜的形成,提高了土壤硒的有效性。水稻成熟后,不同部位的含硒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根(1.38-2.22 mg·L-1)、叶(0.55-0.85mg·L-1)、茎(0.53-0.61 mg·L-1)和籽粒(0.15-0.53 mg·L-1)。水稻籽粒含硒量以干湿交替灌溉最高,淹水灌溉最低,二者含硒量差异达显着水平。干湿交替灌溉的水稻产量显着高于常规淹水灌溉,且较淹水灌溉提高了7.83%,较好氧灌溉提高13.51%。水稻根际土壤优势菌为变形菌门、绿弯菌门、拟杆菌门、酸杆菌门、Patescibacteria和芽单胞菌门,变形菌门是不同水分管理方式下水稻根际土壤中丰度最高的细菌,水分管理措施显着影响其丰富度,干湿交替和好氧灌溉中变形菌门的丰富度明显高于淹水灌溉。从纲水平看,Gammaproteobacteria的丰度与土壤有效硒含量呈正相关。综上所述,本研究以水稻为试验对象,设置了全生育期和水稻苗期的盆栽试验和水培试验,明确了低浓度磷肥与亚硒酸盐混施促进而高磷抑制水稻籽粒硒积累的现象,同时孕穗期施硒效果最佳,硒酸盐相对于亚硒酸盐更有利于水稻幼苗对硒的吸收转运。吸收动力学试验证实水稻幼苗对硒酸盐的吸收潜力和效率高于亚硒酸盐,且亚硒酸盐易被固定在根中使得转移系数较低。在生产实践上,干湿交替灌溉不仅能提高水稻产量和籽粒硒含量,也能维持健康的土壤微生态环境,是值得推荐的水稻管理方法。

祝姣姣,聂兆君,赵鹏,李金峰,秦世玉,李畅,刘红恩,李永革[5](2020)在《磷硒配施对郑麦9023硒吸收及土壤硒形态转化的影响》文中认为为给通过合理施用磷肥来提高冬小麦籽粒硒含量提供参考依据,以冬小麦品种郑麦9023为供试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3个磷水平(0、80、160mg·kg-1,分别表示为P0、P80和P160)和2个硒水平(0和1mg·kg-1,分别表示为Se0和Se1),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在Se0水平下,籽粒产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而在Se1水平下,籽粒产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P80处理下籽粒产量最高。在Se1水平下,施磷显着增加了小麦各器官以及整株硒累积量,但是施磷降低了硒从颖壳向籽粒中的迁移系数,显着降低了各器官的硒含量。施硒可提高土壤各形态硒的含量,提高水溶态和可交换态硒的比例。在Se0水平下施磷可以提高土壤水溶态硒、可交换态硒、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所占总硒的比例;而在Se1水平下,施磷增加了土壤水溶态硒、有机物硫化物结合态硒、残渣态硒的含量及比例,但是降低了可交换态硒、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的含量及比例。因此,适宜的磷硒配施可通过影响土壤中各种形态硒的转化过程,促进土壤硒向水溶态硒的转化,提高土壤硒的有效性,进而促进郑麦9023对土壤硒的吸收累积,达到增产的效果。

安军妹[6](2020)在《不同形态磷肥对小麦根系生长及硒吸收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或过量都会引起人和动物患病。虽然新疆许多地区的土壤全硒含量较高,但土壤硒的有效性较低。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与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探究施用四种不同形态磷肥对土壤有效硒含量、小麦根系生长及植株硒吸收的影响,为生产富硒农产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包括:(1)小麦盆栽试验:包含磷肥一个因素,磷肥设5个处理,分别为:不施磷肥(CK),磷酸(H3PO4,AP)、多聚磷酸(H6P4O13,PPA)、磷酸一铵(NH4H2PO4,MAP)和磷酸二铵((NH4)2HPO4,DAP),施用量(P2O5)为0.5 g?kg-1。硒肥选用分析纯亚硒酸钠(Na2SeO3),施用量为2 mg?kg-1,试验共5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6次。(2)小麦田间小区试验:包含硒肥和磷肥两个因素,施硒量(Se)设两个水平,分别为:不施硒肥(0 kg?hm-2,SE0)、施硒肥(7.2 kg?hm-2,SE),硒肥选用分析纯亚硒酸钠。各硒肥处理下设5个磷肥处理,分别为:不施磷肥(CK)、施用磷酸、聚磷酸铵((NH4PO3)n,APP)、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施用量(P2O5)为180 kg?hm-2,试验共10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主要结果】(1)施磷肥显着降低土壤有效硒含量,土壤水溶态硒、可交换态硒、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和有机态硒均显着降低。不施硒肥条件下,较不施磷肥处理,聚磷酸铵处理土壤有效硒含量降低52.91%;施硒肥条件下,较不施磷肥处理,磷酸一铵处理土壤有效硒含量降低10.86%。(2)施磷肥促进小麦地上部和根系生长,不施硒肥条件下,聚磷酸铵处理的0-60 cm土层总根重较不施磷肥处理增加81.15%;施硒肥条件下,磷酸一铵处理的0-60 cm土层总根重较不施磷肥处理增加50.89%。不施硒肥条件下,聚磷酸铵处理的0-60 cm土层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和总根体积分别较不施磷肥处理增加76.62%、42.35%和107.22%;施硒肥条件下,磷酸一铵处理的0-60 cm土层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和总根体积分别较不施磷肥处理增加121.33%、66.36%和37.83%。(3)不施硒肥条件下,不同形态磷肥均能促进小麦硒吸收,但小麦籽粒硒含量范围为0.001-0.002mg?kg-1,均未达到富硒稻谷国家标准(0.04-0.30 mg?kg-1)。施硒肥条件下,小麦籽粒硒含量增加明显并达到富硒水平,在0.185-0.311 mg?kg-1之间。其中,磷酸一铵处理小麦籽粒硒含量较不施磷肥处理增加68.11%。(4)施磷肥显着提高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施硒肥条件下,磷酸一铵处理较不施磷肥处理增产56.70%,磷酸一铵处理的小麦植株硒含量、磷肥利用率和产量均高于其他磷肥处理。【结论】施磷肥降低土壤有效硒含量,促进小麦地上部和根系生长,提高植株硒含量。不施硒肥条件下,聚磷酸铵处理小麦植株硒含量和产量最高,但籽粒硒含量未达到富硒稻谷国家标准。施硒肥条件下,小麦籽粒硒含量提高程度明显并达到富硒水平。磷酸一铵处理的小麦植株硒含量、磷肥利用率和产量均高于其他磷肥处理。因此,硒肥配合施用磷酸一铵能促进小麦硒吸收,增加籽粒硒含量,提高磷肥利用率和产量。

戴志华[7](2020)在《水稻对硒的吸收转化及调控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补充人体所需各种营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硒(Selenium,Se)是动物和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也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益的元素。世界大部分土壤属于低硒土壤,在这些土壤上生产的低硒农产品导致人体硒摄入量不足,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生产富硒农产品是人体补硒的重要途经。然而,人体硒摄入的安全阈值比较窄(60-400μg/day),如何调控农产品硒含量在科学合理的区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研究以富硒水稻硒含量调控为切入点,明确水稻对硒的吸收分配和转化规律,采用不同调控剂对水稻硒吸收转化进行调控,深入揭示不同调控剂对水稻硒吸收分配和转化的作用机制,为生产安全富硒稻米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方法。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采用土壤盆栽试验研究了添加不同量外源硒条件下,水稻不同生育期和幼穗分化期对硒的吸收、分配及形态变化动态。结果表明,有机形态的Se Cys和Se Met是水稻体内存在的主要硒形态,在0.5-20 mg/kg硒处理条件下,幼穗(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中Se Cys和Se Met分别占比9.0%-22.1%和71.3%-77.8%,糙米中Se Cys和Se Met分别占比61.4%-75.6%和9.9%-18.4%,其相对含量随着硒处理水平增加而降低。在10-20 mg/kg高硒处理条件下,糙米中出现了无机硒,主要为Se(IV)(13.7%-17.9%)和Se(VI)(6.4%-10.3%),预示高硒处理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根据本研究结果,低于2.5 mg/kg土壤硒添加量可作为富硒水稻生产的安全剂量。2. 研究了土壤添加外源硒(0.5-20 mg/kg)对水稻的养分吸收、抗氧化酶活性、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硒处理(≤5 mg/kg)促进水稻生长,水稻株高较对照增加6.0%-19.9%,水稻产量较对照增加6.1%-30.4%。适宜浓度的外源硒处理(1.25-5 mg/kg)水稻中CAT和GSH-Px活性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04%-151%和104%-121%,同时还促进水稻茎叶对铁、锌、铜和钼的吸收累积。3. 分析了添加外源硒对土壤硒形态转化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比例随着施硒浓度增加而降低,而有机物-硫化物结合态及元素态硒比例随着施硒浓度增加而增加。适宜浓度的硒处理(1.25-5 mg/kg)能够增加水稻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多样性,且水稻根际微生物主要以变形菌门(41.21%-43.29%)、绿弯菌门(13.43%-13.96%)、拟杆菌门(8.98%-9.89%)、酸杆菌门(6.67%-9.23%)、厚壁菌门(3.85%-4.80%)、放线菌门(3.67%-4.11%)和蓝细菌门(1.91%-3.09%)存在。4.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NO对水稻抗硒胁迫的作用和机制。结果表明,NO能够增加水稻幼苗的抗硒胁迫能力,减轻高硒毒害,水稻根系硒含量比高硒处理降低10%,根系Os PT2、Os SAMS1、Os SBP1和地上部Os PT2、Os CS、Os SBP1基因表达下调,而株高和根长分别增加6.0%和20.9%,净光合作用速率增加138.0%,SOD、POD和CAT分别增加292.0%、36.5%和207.3%。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叶面喷施亚硒酸钠配合不同养分元素对水稻硒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硒配施铵盐类肥料能够增加水稻株高并有利产量提高,其中以Se+(NH4)2SO4和Se+NH4NO3处理效果最好,其株高分别较单施硒处理增加13.2%和7.1%,产量分别增加18.9%和2.6%。所有大量元素肥料配施均不同程度增加糙米中硒含量,其中以Se+NH4NO3处理的效果最佳,其糙米硒含量较单施硒处理增加4.7倍。亚硒酸钠配合中微量元素肥料均能增加水稻糙米中硒含量,其中以Se+螯合铁的效果最好,其糙米硒含量较单施硒处理增加5.4倍。6.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几种植物激素调控水稻硒吸收的效果。结果表明,所有激素(IAA、GA3、ETH、ABA、BL、SA)均不同程度降低高硒胁迫条件下水稻幼苗根部和地上部硒含量。在促进水稻生长的前提下,以IAA(1μM)、GA3(0.1-1.0μM)、ETH(0.1-0.5 mg/L)、ABA(0.1 mg/L)处理效果较好,其根部硒含量分别降低4.0%、3.0%-8.1%、1.3%-6.7%、19.0%,地上部硒含量分别降低13.4%、16.8%-30.4%、17.0%-30.1%、42.4%。7. 研究了水培条件下添加Me JA对水稻抗硒胁迫的影响和机制。结果表明,较低浓度Me JA处理(0.1-1.0μM)能够增加水稻幼苗抗硒胁迫能力,其叶片中SOD、POD和CAT活性较单施硒处理分别增加38.6%-48.7%、34.1%-40.1%和251.0%-268.6%,MDA和H2O2含量分别降低14.3%-25.7%和15.2%-16.7%,同时还下调根部Os PT2、Os NIP2;1基因和地上部Os PT2、Os NIP2;1、Os SBP1、Os CS基因的表达,降低水稻对硒的吸收积累。

杨贝贝[8](2020)在《地质高背景区硒、镉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及人体健康风险研究》文中认为地质高背景区微量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健康效应是目前环境健康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分析了地质高背景区硒、镉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富集特征和迁移规律,结合PBET(Physiologically Based Extraction Test)体外模拟实验研究了生米、熟米和冷冻干燥熟米中硒、镉的生物可给性,并对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估。通过人群调查分析了尿液中β2-微球蛋白(β2-MG)的含量,以及头发和尿液中硒、镉含量的变化,从而对地质高背景区人群健康的现实风险进行评估。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土壤总硒含量平均值为1.42 mg·kg-1,2.86%的土壤样品硒过剩,有潜在的硒中毒风险。土壤总镉含量在0.90~2.05 mg·kg-1之间,所有样品的含量均超过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0.3 mg·kg-1)。精米硒含量未超过富硒稻米上限,镉超标率达71.43%,污染较严重,土壤镉来源为内源。土壤硒和水稻各器官中的硒含量之间呈显着正相关(p<0.01)。水稻各器官镉含量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土壤中的镉易被水稻根系吸收,但只有6%的镉从水稻根系转移到籽粒中。土壤-水稻系统中各部分硒、镉含量无显着相关性,表明硒对水稻的镉积累无明显的拮抗作用,这与国内外大量盆栽实验的结果有所不同,可能与自然环境中硒、镉的浓度、形态与受控实验相差较大有关。2、三种前处理中稻米硒在胃部的生物可给性均低于肠道,其中生米中硒的生物可给性最高,胃肠部分别为88%和92%;硒在消化道中的生物可给性与稻米中硒的含量呈显着正相关。蒸煮降低了稻米中硒的生物可给性。肠道中稻米镉的生物可给性低于胃部,这可能跟肠道pH值的升高及肠液中有机成分的增加有关。蒸煮显着降低了稻米镉在胃部的生物可给性,相反在肠道则增加了镉的生物可给性。在肠部,熟米镉的生物可给性最高,均值为44%。3、成人对硒的每日摄入剂量ADDba为1.21μg·kg-1bw·d-1(bw,体重),儿童为1.57μg·kg-1bw·d-1。成人对镉的ADDba均值为0.68μg·kg-1bw·d-1,儿童为0.88μg·kg-1bw·d-1,儿童对镉的ADDba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卫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FAO/WHO,JECFA)制定的每日耐受摄入量标准(PTDI<0.83μg·kg-1bw·d-1),成人未达到此标准。成人和儿童对硒、镉的非致癌风险值HQba均小于1,潜在的非致癌健康风险较小。4、研究区男性尿液中β2微球蛋白含量(Uβ2-MG)和尿镉含量(U-Cd)的平均值分别是女性的1.13和3.38倍,尿硒含量(U-Se)则是女性较高(44.13μg·g-1 cr)。男性Uβ2-MG的超标率为2.86%,女性无超标,人群U-Cd无超标。发硒(H-Se)和发镉(H-Cd)含量均是女性水平(0.63 mg·kg-1,0.17 mg·kg-1)高于男性水平(0.46mg·kg-1,0.13 mg·kg-1),表明研究区女性比男性更易在体内富集硒、镉,但均未达到患病的阈值。人群U-Cd分别与Uβ2-MG(r=0.40)和年龄(r=0.35)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U-Se水平则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r=-0.39,p<0.01),硒可能会激活抗氧化酶系统以抵抗镉引起的毒性,增加膳食硒的摄入,可以缓解镉诱发的不良反应。但随着年龄的增加,镉积累量上升而硒积累量下降,可能会导致人体健康风险升高。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镉污染严重,精米镉的超标率为71.43%,土壤硒对水稻镉积累没有明显的拮抗作用;三种前处理水稻硒的生物可给性胃部均低于肠部,镉的生物可给性则是胃部高于肠部,成人和儿童镉的非致癌风险值均小于1,当地居民潜在的健康风险较小;居民U-Cd和H-Cd水平均在安全阈值内,没有明显的肾功能障碍,女性比男性更易在体内富集硒。

聂兆君,李金峰,赵鹏,刘世亮,方先芝,刘红恩[9](2019)在《磷硒配施对冬小麦幼苗磷硒吸收和转运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磷硒配施对冬小麦幼苗生物量以及磷、硒吸收和转运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霍格兰营养液培养的方式,分别设置3个磷水平(0. 31,3. 1,31 mg/L)和3个硒水平(0,0. 1,1 mg/L),共9个处理。【结果】中磷(P3. 1)和高磷(P31)处理增加小麦幼苗地上部生物量,降低小麦幼苗根冠比; 2个施硒处理(Se0. 1和Se1)则降低小麦幼苗地上部生物量,增加小麦幼苗根冠比,磷硒配施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施硒(Se0. 1和Se1)抑制冬小麦磷向地上部的转运和累积,却在高磷(P31)水平下促进根系对磷的吸收。在缺硒(Se0)条件下,施磷(P3. 1和P31)处理显着提高冬小麦地上部和根系硒含量、累积量以及硒的迁移系数;在低硒(Se0. 1)和高硒(Se1)条件下,施磷(P3. 1和P31)显着降低小麦幼苗硒含量、累积量和迁移系数,存在显着的拮抗作用。【结论】对于冬小麦幼苗磷、硒的吸收和转运,磷、硒之间存在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拮抗的效应,这种效应与磷、硒的施用水平有一定关系。

刘锦嫦,熊双莲,马烁,高菲,涂书新[10](2018)在《硒砷交互作用对水稻幼苗生理特性及砷硒累积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四价硒(010μmol·L-1)与三价砷(025μmol·L-1)单独及联合处理对水稻幼苗鲜重、抗氧化系统及砷和硒含量的影响,旨在为水稻的降砷、富硒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低砷(5μmol·L-1As)和低硒处理(≤5μmol·L-1Se)对水稻生长有协同促进作用;高硒(10μmol·L-1Se)处理可以显着拮抗高砷胁迫(25μmol·L-1As)对水稻生长的抑制作用。硒砷交互对水稻幼苗砷和硒向地上部转运及累积产生了拮抗作用;然而与地上部不同,低浓度砷处理促进了水稻根部硒的累积。高浓度砷处理显着增加了水稻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谷胱甘肽(GSH)、非蛋白巯基物质(NPT)和植物络合素(PCs)含量,其丙二醛(MDA)含量约是对照处理的1.711.87倍。硒和砷交互作用对水稻幼苗叶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有协同促进作用。高砷条件下,高硒处理不仅显着提高了GPx活性,还显着增加了根中NPT和PCs含量,进一步缓解砷的毒害作用。总之,适量硒可以促进砷污染水稻的生长,并达到降砷、富硒的效果。

二、磷硒交互作用对水稻硒吸收累积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磷硒交互作用对水稻硒吸收累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紫花苜蓿磷硒高效利用的根际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物磷吸收的根际调控
        1.2.2 植物对硒的吸收与转运机制
        1.2.3 丛枝菌根与磷硒互作的研究进展
        1.2.4 土壤中硒的形态及其转化过程
        1.2.5 土壤中磷和硒的相互作用及机制
        1.2.6 小结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硒酸盐和亚硒酸盐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案
        2.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硒对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
        2.2.2 硒对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
        2.2.3 硒对苜蓿幼苗根系形态的影响
        2.2.4 硒对苜蓿根系不同径级根长分布的影响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磷酸盐和亚硒酸盐配施对紫花苜蓿生长及磷硒累积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案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磷硒配施对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3.2.2 磷硒配施对植物磷硒累积量的影响
        3.2.3 磷硒配施对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3.2.4 磷硒配施对土壤硒形态的影响
        3.2.5 磷硒配施对土壤p H的影响
        3.2.6 磷硒配施对磷/硒肥利用率和磷/硒利用效率的影响
        3.2.7 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3.3.1 磷硒配施对紫花苜蓿生长和磷硒累积的影响
        3.3.2 磷硒配施对土壤无机磷形态和硒形态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丛枝菌根真菌和磷互作对紫花苜蓿硒累积和土壤硒形态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案
        4.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丛枝菌根真菌和磷互作对菌根侵染率和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4.2.2 丛枝菌根真菌和磷互作对植物磷硒累积量的影响
        4.2.3 丛枝菌根真菌和磷互作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和有效磷的影响
        4.2.4 丛枝菌根真菌和磷互作对根际p H值和根际羧酸盐的影响
        4.2.5 丛枝菌根真菌和磷互作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4.2.6 丛枝菌根真菌和磷互作对土壤硒形态的影响
        4.2.7 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偏最小二乘路径分析
    4.3 讨论
        4.3.1 丛枝菌根真菌和磷互作对植物生物量和磷硒累积的影响
        4.3.2 丛枝菌根真菌和磷互作对植物根际环境的影响
        4.3.3 丛枝菌根真菌和磷互作对土壤硒形态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磷硒空间分布格局对紫花苜蓿根系吸收磷硒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案
        5.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5.1.4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分根模式下不同施肥方式对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5.2.2 分根模式下不同施肥方式对植物根系形态的影响
        5.2.3 分根模式下不同施肥方式对根际羧酸盐和p H值的影响
        5.2.4 分根模式下不同施肥方式对植物磷硒累积量的影响
        5.2.5 分根模式下不同施肥方式对磷/硒肥利用率、磷利用效率和硒转运系数的影响
        5.2.6 分根模式下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磷的影响
    5.3 讨论
        5.3.1 不同施肥方式对植物根系生长和磷硒累积的影响
        5.3.2 局部施肥提高磷的生物有效性
        5.3.3 局部施肥促进植物体内硒转运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接种AM真菌与根瘤菌对大豆硒吸收积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硒与人体健康
        1.2.2 土壤硒的来源及分布
        1.2.3 土壤硒形态
        1.2.4 植物中硒的生理功能
        1.2.5 AM真菌在农业上的应用
        1.2.6 AM真菌对作物硒吸收的影响
        1.2.7 根瘤菌在农业上的应用
        1.2.8 根瘤菌的有效性
        1.2.9 双接AM真菌与根瘤菌在农业上的应用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外源不同形态硒条件下接种AM真菌对大豆硒吸收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仪器试剂
        2.2.3 盆栽试验
        2.2.4 大豆根系侵染率测定
        2.2.5 植物及土壤硒浓度测定
        2.2.6 土壤不同硒形态测定
        2.2.7 其他指标
        2.2.8 质量控制
        2.2.9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外源添加不同形态硒条件下,AMF对大豆侵染率、生物量及磷吸收的影响
        2.3.2 外源添加不同形态硒条件下AMF对大豆硒吸收的影响
        2.3.3 外源添加不同形态硒条件下AMF对土壤中硒形态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接AM真菌与根瘤菌对不同生育期大豆硒吸收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仪器试剂
        3.2.3 全生育期盆栽试验
        3.2.4 大豆根系侵染率测定
        3.2.5 大豆及土壤硒含量的测定
        3.2.6 土壤中不同形态硒的测定
        3.2.7 根瘤固氮酶活性测定
        3.2.8 结荚期大豆中硒的亚细胞分布
        3.2.9 数据分析及计算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接种AMF与根瘤菌对大豆根系侵染率及根瘤生长的影响
        3.3.2 接种AMF与根瘤菌对大豆N、P养分吸收及生物量的影响
        3.3.3 接种AMF与根瘤菌对大豆硒吸收和积累的影响
        3.3.4 接种AMF与根瘤菌对大豆中硒再活化的影响
        3.3.5 接种AMF与根瘤菌对结荚期大豆亚细胞硒分布的影响
        3.3.6 双接AMF与根瘤菌对土壤硒形态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施硒方式对水稻砷积累的影响效应与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土壤砷污染概述
    1.2 我国稻米砷污染概述
    1.3 砷对植物的作用
    1.4 水稻砷的吸收、转运和分布
        1.4.1 水稻根系对砷的吸收和转运
        1.4.2 砷在水稻体内的分布规律
    1.5 我国土壤硒分布特点和健康效应
    1.6 硒对植物的作用
    1.7 植物硒的吸收、转运和分布
        1.7.1 植物根系对硒的吸收和转运
        1.7.2 植物叶片对硒的吸收
        1.7.3 硒在植物中的分布规律
    1.8 硒砷交互作用对植物砷积累的影响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2.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1.2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第3章 土壤施硒对轻度砷污染土壤水稻幼苗抗氧化系统和砷积累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方法
        3.2.1 土壤处理
        3.2.2 试验设计
        3.2.3 样品收集和测定
        3.2.4 抗氧化系统的测定
        3.2.5 数据分析
    3.3 试验结果
        3.3.1 水稻幼苗生长情况
        3.3.2 水稻幼苗硒、砷含量以及转移系数
        3.3.3 水稻幼苗抗氧化系统
    3.4 讨论
        3.4.1 不同硒形态和浓度对水稻幼苗生长、硒砷含量和转移系数的影响
        3.4.2 不同硒形态和浓度对水稻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3.5 小结
第4章 不同施硒方式对水稻吸收积累砷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方法
        4.2.1 土壤处理
        4.2.2 试验设计
        4.2.3 样品的收集和处理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分析
        4.3.1 水稻各组织硒的含量
        4.3.2 土壤施用硒时水稻各部分砷含量
        4.3.3 叶面喷施硒时水稻各部分砷含量
        4.3.4 硒-砷在水稻体内的相关性
    4.4 讨论
        4.4.1 硒的施用方式对水稻硒含量的影响
        4.4.2 硒的施用方式、剂量和形态对水稻砷积累的影响
    4.5 小结
第5章 叶面喷施硒和硅对不同品种水稻籽粒砷积累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方法
        5.2.1 土壤处理
        5.2.2 试验设计
        5.2.3 光合参数的测定
        5.2.4 样品的收集和处理
        5.2.5 数据分析
    5.3 结果分析
        5.3.1 水稻各组织砷的含量
        5.3.2 水稻生物量、砷转运系数和生物富集系数
        5.3.3 水稻叶片的光合参数
        5.3.4 水稻砷含量与光合参数的关系
    5.4 讨论
        5.4.1 叶面喷施硅和硒对不同品种水稻砷积累的影响
        5.4.2 叶面喷施硅和硒对不同品种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
    5.5 小结
第6章 土壤施硒和水分管理对水稻砷积累的影响
    6.1 前言
    6.2 材料方法
        6.2.1 土壤前处理
        6.2.2 试验设计
        6.2.3 样品采集和测定
        6.2.4 数据分析
    6.3 结果分析
        6.3.1 水稻生长情况
        6.3.2 水稻根际土壤pH、Eh和可溶性砷量的变化
        6.3.3 水稻各组织硒的含量
        6.3.4 水稻各组织砷的含量以及砷的转移系数
        6.3.5 DCB溶液总砷含量与水稻各组织砷含量的关系
    6.4 讨论
        6.4.1 土壤施硒和水分管理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6.4.2 土壤施硒和水分管理对根际土壤pH、Eh和可溶性砷量的影响
        6.4.3 土壤施硒和水分管理对水稻各组织硒和砷含量的影响
    6.5 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磷素营养和水分管理对水稻吸收积累硒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硒与人体健康
    1.2 土壤中的硒
        1.2.1 土壤中硒的形态与分布
        1.2.2 施磷对土壤硒含量的影响
    1.3 植物对硒的吸收、转化和积累过程
        1.3.1 植物对硒的吸收、转运
        1.3.2 硒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态和分布情况
    1.4 矿质元素对植物吸收转运和积累硒的影响
        1.4.1 磷素对植物硒含量的影响
        1.4.2 其他矿质元素对植物硒含量的影响
    1.5 水分管理对水稻硒营养的影响
        1.5.1 水分管理对土壤硒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1.5.2 水分管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1.6 研究背景
    1.7 研究内容
    1.8 预期目标
    1.9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磷素营养对土壤硒组分及水稻籽粒硒积累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2.3 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分析
        2.3.1 不同磷、硒处理对土壤硒组分的影响
        2.3.2 不同磷、硒处理对水稻各器官硒含量的影响
        2.3.3 不同磷、硒处理下水稻表观积累系数的变化
        2.3.4 不同磷、硒处理下水稻硒转移系数的差异
        2.3.5 不同生育时期水稻各器官硒含量的变化情况
    2.4 讨论
        2.4.1 磷素营养对土壤硒组分转化的影响
        2.4.2 磷素营养对水稻吸收、转运硒的影响
        2.4.3 磷素营养对不同生育期水稻各器官硒含量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磷素营养对水稻苗期硒吸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材料
        3.2.2 试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3.2.3 样品分析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磷水平对水稻幼苗吸收亚硒酸盐、硒酸盐的时间吸收动力学影响
        3.3.2 不同磷水平对水稻幼苗转运亚硒酸盐、硒酸盐的影响
    3.4 讨论
        3.4.1 不同磷水平对水稻幼苗吸收亚硒酸盐、硒酸盐的影响
        3.4.2 不同磷水平对水稻幼苗转运亚硒酸盐、硒酸盐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水分管理对水稻籽粒硒积累及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材料
        4.2.2 试验设计
        4.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4.2.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水分管理对土壤p H和Eh的影响
        4.3.2 不同水分管理条件对根际土壤总硒含量变化的影响
        4.3.3 水分管理对土壤硒组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4.3.4 水分管理对水稻各器官硒含量变化的影响
        4.3.5 水分管理对水稻各器官硒转移系数的影响
        4.3.6 水分管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4.3.7 水分管理对水稻根际土壤细菌α多样性的影响
        4.3.8 水分管理对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4.4 讨论
        4.4.1 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根际土壤硒含量和籽粒硒积累的影响
        4.4.2 不同水分管理方式下水稻根际土壤细菌区系和活性与水稻硒吸收的关系
    4.5 小结
第五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
    5.1 全文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磷硒配施对郑麦9023硒吸收及土壤硒形态转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1.3.1 小麦各部位硒含量测定
        1.3.2 土壤总硒含量测定
        1.3.3 土壤硒形态含量测定
    1.4 数据计算、统计与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磷硒配施对郑麦9023植株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2.2 磷硒配施对郑麦9023植株各部位硒含量及硒迁移系数的影响
    2.3 磷硒配施对郑麦9023植株各部位硒累积量的影响
    2.4 磷硒配施对土壤不同形态硒含量及比例的影响
    2.5 籽粒硒含量、籽粒硒累积量以及整株硒累积量与土壤不同形态硒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3.1 磷硒配施可促进郑麦9023吸收土壤硒,但抑制硒向地上部的分配以及向籽粒的迁移和分配
    3.2 磷硒配施可影响土壤不同硒形态之间的转化进而影响硒的有效性

(6)不同形态磷肥对小麦根系生长及硒吸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1.2.1 土壤中硒的含量和形态
        1.2.2 土壤硒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
        1.2.3 磷对植物根系生长的影响
        1.2.4 磷对植物硒吸收的影响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3 测试指标与方法
    2.4 数据分析
        2.4.1 数据处理
        2.4.2 计算公式
第三章 不同形态磷肥对土壤硒含量和小麦硒吸收的影响
    3.1 土壤硒含量
        3.1.1 全硒
        3.1.2 有效硒
    3.2 小麦植株全硒含量和硒累积量
    3.3 小麦植株硒转运系数和富集系数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施硒及不同形态磷肥对土壤硒含量及形态的影响
    4.1 土壤硒含量
        4.1.1 全硒
        4.1.2 有效硒
    4.2 土壤硒形态
    4.3 土壤磷含量
        4.3.1 全磷
        4.3.2 有效磷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施硒及不同形态磷肥对小麦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5.1 小麦干物质重
        5.1.1 地上部生物量
        5.1.2 根重
    5.2 小麦根系形态及分布
        5.2.1 根长
        5.2.2 根表面积
        5.2.3 根体积
    5.3 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施硒及不同形态磷肥对小麦硒吸收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6.1 小麦植株全硒含量和硒累积量
    6.2 小麦植株硒富集系数
    6.3 小麦植株磷吸收和磷肥利用率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7)水稻对硒的吸收转化及调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1 文献综述
    1.1 硒的发现过程
    1.2 硒与人体健康
        1.2.1 人体内硒的生理功能
        1.2.2 硒与长寿
        1.2.3 硒与大骨节病、克山病
        1.2.4 硒与癌症
        1.2.5 硒与心血管疾病
        1.2.6 硒与糖尿病
        1.2.7 硒与生殖健康
    1.3 人体硒营养现状
    1.4 人体硒补充途径
    1.5 土壤中硒的分布
        1.5.1 世界土壤总硒分布情况
        1.5.2 中国土壤硒总体分布情况
    1.6 富硒农产品生产
        1.6.1 富硒农产品标准概况
        1.6.2 农产品富硒技术措施
    1.7 硒在植物中的生理功能
        1.7.1 提升种子发芽率
        1.7.2 促进植物生长
        1.7.3 增加植物产量
        1.7.4 提高植物抗氧化能力
        1.7.5 增强植物光合作用
        1.7.6 降低有害重金属毒害
    1.8 植物中硒的吸收转运
        1.8.1 植物对硒酸盐的吸收转运
        1.8.2 植物对亚硒酸盐的吸收转运
        1.8.3 植物对有机硒的吸收转运
        1.8.4 高硒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自身解硒毒机制
    1.9 植物硒吸收调控研究概况
        1.9.1 不同植物种类对硒的吸收差异
        1.9.2 不同硒肥种类对植物硒吸收的影响
        1.9.3 不同硒肥施用方式对硒吸收的影响
        1.9.4 不同硒肥施用时期对硒吸收的影响
        1.9.5 不同调控剂对植物硒吸收的影响
2 研究的背景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水稻对外源硒的吸收、转化及胁迫反应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设计
        3.2.3 样品采集
        3.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3.2.5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硒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3.3.2 不同硒水平处理对水稻硒含量的影响
        3.3.3 外源硒对水稻硒形态的影响
        3.3.4 外源硒对水稻抗氧化酶和非抗氧化酶的影响
        3.3.5 外源硒对水稻微量元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3.4 讨论
        3.4.1 不同硒处理水平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3.4.2 不同硒处理水平对水稻硒形态的影响
        3.4.3 不同硒处理水平对水稻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3.4.4 不同硒处理对水稻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
    3.5 结论
4 外源硒对水稻土壤硒形态转化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设计
        4.2.3 样品采集
        4.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4.2.5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添加外源硒对土壤硒形态的影响
        4.3.2 外源硒对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的影响
        4.3.3 外源硒对水稻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3.4 添加外源硒对土壤pH的影响
    4.4 讨论
        4.4.1 外源硒对水稻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多样性的影响
        4.4.2 不同硒处理对水稻土壤硒形态的影响
    4.5 结论
5 硝普钠对水稻硒吸收转化的调控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5.2.2 光合作用参数及生长指标测定
        5.2.3 硒含量、硒形态和NO含量测定
        5.2.4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5.2.5 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含量的测定
        5.2.6 过氧化氢、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测定
        5.2.7 RNA提取及q RT-PCR分析
        5.2.8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NO缓解高Se处理诱导的水稻生长抑制
        5.3.2 外源一氧化氮对水稻幼苗硒吸收和形态的影响
        5.3.3 NO增加水稻抗氧化能力对抗氧化应激
        5.3.4 NO和硒处理调控Se相关基因的表达
        5.3.5 NO促进硒胁迫下水稻光合作用
    5.4 讨论
    5.5 结论
6 硒与营养元素配施对水稻硒吸收的调控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材料
        6.2.2 试验设计与实施
        6.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6.2.4 数据统计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对糙米中硒含量的影响
        6.3.2 对糙米氮磷钾元素含量的影响
        6.3.3 对糙米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6.3.4 对水稻生长及产量指标的影响
        6.3.5 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
    6.4 讨论
    6.5 结论
7 植物激素和调节剂对水稻生长及硒吸收的影响研究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材料
        7.2.2 试验设计与实施
        7.2.3 测定指标和方法
        7.2.4 数据分析
    7.3 结果与分析
        7.3.1 不同激素处理对水稻硒含量的影响
        7.3.2 不同激素及用量对水稻生长指标的影响
    7.4 讨论
        7.4.1 添加外源硒条件下激素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7.4.2 激素对水稻硒含量积累的影响
    7.5 结论
8 茉莉酸甲酯对水稻硒吸收转化的调控研究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试验材料
        8.2.2 试验设计与实施
        8.2.3 分析方法
        8.2.4 数据分析
    8.3 结果与分析
        8.3.1 MeJA处理对水稻硒含量及硒形态的影响
        8.3.2 Me JA处理对水稻抗氧化酶活性及MDA、H2O2 含量的影响
        8.3.3 MeJA处理对光合作用及生长的影响
        8.3.4 MeJA处理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8.4 讨论
        8.4.1 MeJA对水稻硒吸收及转化的影响
        8.4.2 MeJA对水稻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8.4.3 MeJA调节水稻抗氧化系统缓解高硒毒害
    8.5 结论
9 全文总结、创新点及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一)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情况
    (二)其它论文发表情况
    (三)专着
致谢

(8)地质高背景区硒、镉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及人体健康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硒在自然界的分布与迁移、转化
        1.2 膳食硒与人体健康
        1.3 土壤镉污染及其危害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硒和重金属元素间的相互作用
        2.2 硒、镉的生物可给性研究
        2.3 人体硒、镉生物标志物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意义
    4 研究内容
    5 技术路线
第2章 硒、镉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规律
    1 土壤与水稻样品采集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方法
        2.2 质量控制
        2.3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土壤硒、镉含量及影响因素
        3.2 硒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规律
        3.3 镉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规律
    4 小结
第3章 硒镉的生物可给性及健康风险研究
    1 样品采集
    2 研究方法
        2.1 水稻样品预处理
        2.2 统计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淘洗、蒸煮对稻米中硒、镉含量的影响
        3.2 水稻中硒的生物可给性
        3.3 水稻中镉的生物可给性
        3.4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4 小结
第4章 人体暴露及生物标志物
    1 研究方法
        1.1 人体健康调查
        1.2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地质高背景区人群尿样硒、镉暴露水平
        2.2 地质高背景区人群发样硒、镉暴露水平
        2.3 男性体内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
        2.4 女性体内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
        2.5 人群体内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
    3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科研论文情况

(9)磷硒配施对冬小麦幼苗磷硒吸收和转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供试小麦
        1.1.2 供试营养液
    1.2 试验处理
    1.3 试验方法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磷硒配施对小麦幼苗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2.2 磷硒互作对小麦幼苗磷含量及磷累积量的影响
    2.3 磷硒互作对小麦幼苗硒含量及硒累积量的影响
    2.4 磷硒互作对小麦幼苗磷、硒迁移系数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10)硒砷交互作用对水稻幼苗生理特性及砷硒累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及幼苗培养
    1.2 试验方法
    1.3 测定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硒砷交互作用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2.2 硒砷交互作用对水稻幼苗砷和硒吸收累积的影响
    2.3 硒砷交互作用对水稻幼苗抗氧化系统及巯基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四、磷硒交互作用对水稻硒吸收累积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紫花苜蓿磷硒高效利用的根际调控[D]. 彭琪.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1
  • [2]接种AM真菌与根瘤菌对大豆硒吸收积累的影响[D]. 行文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施硒方式对水稻砷积累的影响效应与机理[D]. 杨静. 西南大学, 2021(01)
  • [4]磷素营养和水分管理对水稻吸收积累硒的影响[D]. 王瑞昕. 西南大学, 2021(01)
  • [5]磷硒配施对郑麦9023硒吸收及土壤硒形态转化的影响[J]. 祝姣姣,聂兆君,赵鹏,李金峰,秦世玉,李畅,刘红恩,李永革. 麦类作物学报, 2020(06)
  • [6]不同形态磷肥对小麦根系生长及硒吸收的影响[D]. 安军妹.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7]水稻对硒的吸收转化及调控机理研究[D]. 戴志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8]地质高背景区硒、镉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及人体健康风险研究[D]. 杨贝贝.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9]磷硒配施对冬小麦幼苗磷硒吸收和转运的影响[J]. 聂兆君,李金峰,赵鹏,刘世亮,方先芝,刘红恩. 西南农业学报, 2019(01)
  • [10]硒砷交互作用对水稻幼苗生理特性及砷硒累积的影响[J]. 刘锦嫦,熊双莲,马烁,高菲,涂书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8(03)

标签:;  ;  ;  ;  ;  

磷硒互作对水稻硒吸收积累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