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C-MS法在黔产宽叶缬草质控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振成[1](2020)在《生态因子对朝鲜淫羊藿生长发育及其药材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 Nakai)为小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以干燥叶入药,是传统中药淫羊藿的重要基原。近年来,随着朝鲜淫羊藿被大量使用及经济林地的开发,其野生种群和群落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种群恢复与更新速度缓慢。目前,朝鲜淫羊藿的人工栽培尚未形成规模,野生资源仍是市场供应主体,朝鲜淫羊藿的各分布区环境条件迥异,药材质量差异较大。因此,开展生态因子对朝鲜淫羊藿生长发育及药材质量的影响研究,探寻主导生态因子,对促进朝鲜淫羊藿野生抚育及人工栽培技术提升,保护野生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吉林省通化、集安、白山、抚松、临江、敦化等县市的野生朝鲜淫羊藿为研究对象,采集当地朝鲜淫羊藿植株和土壤样品,观测相关生态环境指标,结合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开展了不同生境、不同月份朝鲜淫羊藿生长及药材质量的比较分析,深入探讨了生态因子对朝鲜淫羊藿生长发育及药材质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同一地区不同生境的朝鲜淫羊藿生长状况优劣存在:次生杂木林>蒙古栎林>松树林,透光率对朝鲜淫羊藿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不同地区间朝鲜淫羊藿生长状况总体呈现通化、集安地区最好。不同月份的朝鲜淫羊藿株高、茎粗及茎、叶生物量总体呈现5-6月增加缓慢,6-8月增长较快,8-9月趋于平稳;朝鲜淫羊藿根生物量5-7月增加较为平缓,7-9月显着增加。2、不同生境朝鲜淫羊藿淫羊藿苷、总黄酮含量高低存在:次生杂木林>蒙古栎林>松树林。同一生境朝鲜淫羊藿不同部位的淫羊藿苷、总黄酮含量高低存在:叶>根茎>茎;根茎中朝藿定C含量较高。淫羊藿苷含量存在5月和8月两个相对高峰阶段。3、偏最小二乘法分析气候因子与朝鲜淫羊藿化学成分的回归系数和VIP权重值结果表明,5月份朝鲜淫羊藿生长发育初期化学成分与日照时数呈显着相关;6-8月淫羊藿苷与温度呈显着相关,总黄酮与日照时数呈显着相关;9月朝鲜淫羊藿化学成分与降水量呈显着相关。适度荫蔽、温暖湿润环境中有利于朝鲜淫羊藿化学成分合成与积累。4、二项式多元回归分析土壤因素与朝鲜淫羊藿化学成分之间相关性结果表明,朝鲜淫羊藿适宜生长在弱酸性土壤中,有机质对朝藿定A、B有显着促进作用,土壤中铁、锰元素对朝藿定C有促进作用,无机元素铜、锌、锰、钙对淫羊藿苷有促进作用,土壤中钾含量对总黄酮含量积累有促进作用,其它土壤元素通过各因子间交互作用对朝鲜淫羊藿化学成分产生作用,土壤生态因素较为复杂,需要通过控制性试验研究更深入阐释土壤元素对朝鲜淫羊藿化学成分的影响。5、基于MaxEnt模型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朝鲜淫羊藿潜在地理分布研究表明:朝鲜淫羊藿高适宜生长区域主要集中在吉林省南部的通化、集安等地区,该结果与不同地区化学成分差异比较的研究结果一致,证明通化、集安地区药材质量较好。影响朝鲜淫羊藿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为降水量和温度,未来气候变化对朝鲜淫羊藿分布影响较小。
范民霞[2](2020)在《两种药用植物苦苏和印楝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古以来,天然产物在保障人类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人类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天然药物被应用于疾病的治疗中。非洲药用植物种类丰富独特,应用广泛且生物活性显着,具有极大研究开发空间。本论文依据民间用药以及文献记载选择了两种典型的多用途植物-苦苏(Hagenia abyssinica(Bruce)J.F.Gmel)和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Juss)进行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的研究,旨在通过本研究发掘出具有显着生物活性且结构新颖的化学成分,为两种药用植物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苦苏是蔷薇科哈根属的单种属植物,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北部至津巴布韦南部一带,是非洲民间常用药物,主要用来治疗腹泻,舌头感染和溃疡等疾病。在埃塞俄比亚地区有利用苦苏根进行癌症治疗的传统用法。但当前对苦苏的抗肿瘤、抗氧化以及抗菌活性研究甚少,且发挥药效的化学成分也不明确。因此,我们对其化学成分及相关活性进行研究。首先对苦苏根皮乙醇提取物和四个萃取部位(正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及水相)进行体外抗氧化、抗增殖和抗菌活性筛选,确定了苦苏的活性部位(乙酸乙酯)。后采用多种现代分离纯化技术如薄层色谱、凝胶和硅胶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从苦苏的活性部位中分离得到53个单体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NMR)及质谱(MS)等多种波谱技术鉴定出38个单体化合物,其中包括1个新化合物(1)和37个已知化合物。它们分别鉴定为:Methylsulfonyldehydrodicatechin A(1)、去氢双儿茶素A(2)、二氢槲皮素(3)、儿茶素(4)、短叶松素(5)、金合欢素(6)、槲皮素(7)、异槲皮素(8)、5,7-二羟基-3,4’,6-三甲氢基黄酮(9)、胡萝卜苷(10)、β-谷甾醇(11)、Glyyunnansapogenin B(12)、阿江榄仁亭(13)、野蔷薇苷(14)、熊果酸(15)、O2-没食子酰基-α-D-吡喃葡萄糖(16)、3-O-绿原酸(17)、4-O-绿原酸(18)、豆腐果苷(19)、原儿茶酸(20)、2-甲氧基对苯二甲酸(21)、异香草醛(22)、香草酸(23)、没食子酸(24)、苔黑酚(25)、对羟基苯甲酸(26)、鞣花酸(27)、反式阿魏酸(28)、咖啡酸(29)、油酸酰胺(30)、(2E,4E)-8-hydroxy-2,7-dimethyldeca-2,4-dienedioic acid(31)、2-Methyl-4-(2-oxo-2H-chromen-7-yloxy)-butyric acid(32)、7-羟基香豆素(33)、松脂素(34)、(+)-1-Hydroxy-pinoresinol(35)、赤乌愈创甘油-8’-香草酸酯(36)、Questinol(37)、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38)。其中33个化合物(1-6,8-19,21-22,24-25,28-38)为首次从哈根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随后对分离得到的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了抗肿瘤、抗氧化活性的体外筛选。其中,咖啡酸(29)表现出潜在抗氧化活性(DPPH,IC50:0.393±0.11μg/m L;Vc,IC50:0.414±0.10μg/m L)。槲皮素(7)(50μg/m L)对HT-29细胞的抗增殖活性相对较好。印楝是楝科印楝属的热带-亚热带多用途药用植物,在非洲主要分布于加纳、埃塞俄比亚,苏丹,肯尼亚和尼日利亚等地区。印楝在当地的传统用法主要有抗癌、抗氧化、抗菌和抗病毒等。作为多药用部位植物,当前其叶子、花和种子的抗癌、抗氧化和抗菌活性研究较多,但其根皮部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我们对印楝根进行相关活性的研究,并进一步明确其物质基础。对印楝根部乙醇提取物及四个萃取部位(正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及水相)体外抗氧化、抗增殖和抗菌活性进行测定,确定了其活性部位(乙酸乙酯)。运用现代分离技术从印楝根皮活性部位中分离到36个化合物,利用NMR等波谱技术共鉴定了其中的25个化合物,分别为:儿茶素(4)、β-谷甾醇(11)、Nimbin(39)、(+)-南烛木树脂酚(40)、没食子儿茶素(41)、(-)-表没食子儿茶素(42)、(-)-表儿茶素(43)、3,5-Dihydroxy-3,4’,5’,8-tetramethoxy-6,7-methylenedioxyflavone(44)、3,5,7-Trihydroxy-8-methoxyflavone(45)、山柰酚(46)、芦丁(47)、杨梅苷(48)、3-甲氧基苯酚(49)、原儿茶酸甲酯(50)、没食子酸乙酯(51)、3-Guaiacylpropanol(52)、Gigantol(53)、丁二酸(54)、4-羟基丁酸(55)、棕榈酸(56)、月桂酸(57)、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8)、5,7-二羟基香豆素(59)、东莨菪亭(60)、东莨菪苷(61)。其中13个单体化合物(40,44-45,48-55,59和61)为首次从印楝中分离获得。综合上述,本研究从两种药用植物中共分离鉴定化合物63个。其中新化合物1个,属首分33个,种首分13个。同时发现苦苏中咖啡酸表现出潜在抗氧化活性,槲皮素(50μg/m L)对HT-29细胞具相对较高的增殖抑制率。本论文的开展不仅丰富了苦苏和印楝的化合物库,还为两种药用植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依据。
吴德东[3](2020)在《烟草和北乌头杀虫活性物质作用机制及微胶囊制剂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化学农药在森林有害生物防治中占有主导地位,其长期大量使川会引起森林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为此,开发新型生物农药来代替化学农药成为农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自然界中杀虫植物资源丰富,为植物源农药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来源,植物源农药中杀虫活性成分因具有自然降解、无残留、低毒等优势,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本论文通过北方特有有毒植物的提取物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筛选出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chb.)2 种杀虫活性显着植物;对植物活性物质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分析了 2种植物提取物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了 2种植物提取物对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体内酶活的作用机制,并测定主要活性成分对舞毒蛾及落叶松毛虫(Dendrloimus sperans Butler)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对2种植物提取物微胶囊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并评价了 2种提取物及微胶囊剂的生物安全性。本研究可为烟草、北乌头在植物源农药及制剂开发,及其在森林虫害防治应用上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供试杀虫植物提取物最优提取方法为超声波提取法,甲醇为最优提取溶剂;烟草及北乌头提取物杀虫活性显着优于其它14种植物;烟草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51.13℃、液料比32.25:1、40.19 min,提取率为39.36%;北乌头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52.16℃、液料比31.15:1、40.72 min,提取率为23.85%。(2)烟草、北乌头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舞毒蛾3龄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8.62%、48.28%,杀虫活性与其它萃取物相比差异极显着;烟草提取物LC-MS分析得出,烟碱、槲皮素、香豆素为主要杀虫活性成分,烟草提取物GC-MS分析得出,丁酸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4-羟基-β-二氢大马酮为主要杀虫活性成分;北乌头提取物LC-MS分析得出,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为主要杀虫活性成分,北乌头提取物GC-MS分析得出,十五烷酸、邻苯二甲酸正辛酯、己二酸二辛酯为主要杀虫活性成分。(3)烟草及北乌头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舞毒蛾幼虫具有神经毒性;烟碱、乌头类生物碱等杀虫活性物质通过抑制羧酸酯酶活性,降低舞毒蛾机体解毒功能;2种药剂通过抑制舞毒蛾表皮超氧化物歧化酶、脂肪体过氧化氢酶活性,使其机体保护功能降低;2种药剂通过抑制舞毒蛾脂肪体中脂肪酶及淀粉酶活性,降低机体提供营养物质能力,抑制舞毒蛾生长发育。2种药剂可作为昆虫神经毒剂、消化酶抑制剂应用。(4)烟碱处理落叶松毛虫4龄幼虫,肠道中肠球菌属丰度显着下降,降低了机体免疫力,抑制其生长发育直至死亡。烟碱处理舞毒蛾4龄幼虫,肠道中65.85%OTU与对照菌群差异显着(P<0.05),影响舞毒蛾肠道微生物辅酶运输及次生产物分解功能,抑制了解毒酶的产生及代谢毒物能力,从而对舞毒蛾机体产生毒害。烟碱处理落叶松毛虫4龄幼虫,肠道中43.24%OTU与对照菌群差异显着(P<0.05),影响了落叶松毛虫肠道微生物细胞结构功能,使细胞储能能力降低,抑制落叶松毛虫生长。乌头碱处理舞毒蛾4龄幼虫,肠道中73.17%OTU与对照菌群差异显着(P<0.05),肠道中魏斯氏菌属丰度显着降低,影响了舞毒蛾肠道微生物的核苷酸运输功能,抑制了机体蜕皮激素合成,降低了机体蛋白产生,从而影响舞毒蛾生长。乌头碱处理落叶松毛虫4龄幼虫,肠道中24.32%OTU与对照菌群差异显着(P<0.05),肠道中沃尔巴克氏菌属丰度显着降低,影响落叶松毛虫肠道微生物的脂质运输功能,抑制了机体ATP合成功能,使机体能量供应受阻,从而抑制落叶松毛虫生长发育。(5)烟草提取物微胶囊制备最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质量分数0.31%、芯壁比1:1.04、复凝聚时间48.10 min;北乌头提取物微胶囊制备最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质量分数0.30%、芯壁比1:1.06、复凝聚时间48.20 min;在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包埋率实测值分别为:45.98%和42.89%,与预测值相对误差均小于1%,工艺优化合理;烟草、北乌头提取物微胶囊失重显着温度分别为129.96℃、148.20 ℃,室温贮存稳定,囊芯较提取物释放延长6 d,微胶囊缓释性能显着提高;2种微胶囊对舞毒蛾LC90分别为18.363 mg/mL、35.831 mg/mL,较其提取物显着降低,微胶囊化提高了杀虫药效。(6)烟草、北乌头提取物对小鼠体重增长、肝脏蛋白含量具有抑制作用;对小鼠肝脏CarE及GSTs活性的可恢复性均优于DDVP;对昆明小鼠的LD50分别为2269 mg·kg-1、3268 mg·kg-1,属低毒,对人、畜安全;烟草、北乌头提取物及相应微胶囊剂对锦鲤的LC50均大于10.0 mg/L,4种药剂均属于低毒农药,2种微胶囊剂较其提取物对鱼类更具安全性。
梅全喜,曾聪彦,田素英,赵志敏,杨得坡[4](2019)在《陈皮、广陈皮、新会陈皮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全面查阅和梳理有关陈皮、广陈皮、新会陈皮炮制的古今医药文献,厘清陈皮、广陈皮、新会陈皮的炮制历史沿革,分析其现代研究状况,总结其炮制工艺、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等,并对其今后的炮制研究工作提出建议,以期为筛选陈皮优势饮片品种、规范特色饮片炮制工艺、深入研究新会陈皮炮制等提供参考。
李薇茹[5](2019)在《芹菜粉的制备和多酚的纯化及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芹菜(Apium grauveolens L.)是我国日常食用的蔬菜种类之一,主要分为水芹和旱芹,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芹菜不仅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脂类以及矿物质钙、铁、磷等,还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芹菜素及其糖苷、芦丁及其糖苷、槲皮素及其糖苷、山奈酚、水蓼素、木犀草素等黄酮类化合物以及咖啡酸、绿原酸、鞣质、黄烷醇及其衍生物等多酚类化合物。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芹菜具有抗癌、增强免疫力、抑菌、杀虫、抑制酶活、抗氧化、抗凝血、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清热解毒、抗心律失常、抗肝炎、抗过敏等功效。目前,芹菜一般以直接鲜食为主,加工利用率较低。由于芹菜的含水量高达90%以上,采摘后常温下的保藏期只有12天,5°C冷藏条件下仅能储藏3天左右,极易腐烂变质,不利于长期保存和食品工业化生产。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尽可能多地保持芹菜原有的色、香、味、营养成分和功能特性,便于长期保存、运输以及作为功能性食品配料进行应用,本文通过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芹菜品质的影响,应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芹菜粉,探究芹菜粉的益菌活性及増菌机理,并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分离纯化芹菜多酚,探讨芹菜多酚清除亚硝酸钠的效果及作用机理,对提高芹菜深加工技术水平和资源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1.为探讨不同干燥方式对水芹品质的影响,优选水芹干燥模式,应用喷雾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热风干燥对鲜水芹进行处理,研究三种干燥方式对水芹粉营养成分和物理特性的影响以及干燥过程能量消耗的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下水芹粉的水分、灰分、蛋白质、还原糖等基本成分的含量差异显着,喷雾干燥的水芹粉中黄酮和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为(9.91±0.24)mg/g、(20.68±0.48)mg/g,显着高于其他两种干燥方式;真空冷冻干燥水芹粉的复水比大于喷雾干燥、热风干燥的水芹粉,但喷雾干燥水芹粉的溶解度更大;水芹粉在三种干燥过程能耗的大小顺序依次是:热风干燥<喷雾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综合比较,确定喷雾干燥作为水芹粉的加工方式。2.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对鲜水芹、喷雾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热风干燥的水芹粉进行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分别鉴定出50、41、51和40种挥发性成分,且均以萜烯类化合物为主。其中,鲜水芹的特征风味物质为右旋萜二烯、萜品烯和β-蒎烯,喷雾干燥水芹粉的特征风味物质为1-石竹烯、δ-杜松烯和α-香柠檬烯,真空冷冻干燥水芹粉的特征风味物质为右旋萜二烯、萜品烯和环氧石竹烯,热风干燥水芹粉的特征风味物质为1-石竹烯、δ-杜松烯和环氧石竹烯。3.对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乳双歧杆菌应用厌氧培养法,以2%接种量分别在添加水芹粉的乳酸菌培养基中培养48 h,研究喷雾干燥的水芹粉对四种乳酸菌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水芹粉的MRS培养基相比,将四种乳酸菌分别接入添加三种干燥方式水芹粉的MRS培养基中,48 h后,pH值均降低。与未添加水芹粉的MRS培养基相比,添加不同干燥方式水芹粉的MRS培养基对四种乳酸菌均具有显着的增殖效果;与添加真空冷冻干燥水芹粉的MRS培养基相比,添加喷雾干燥水芹粉的MRS培养基的增殖差异不显着;与添加热风干燥水芹粉的MRS培养基相比,添加喷雾干燥水芹粉的MRS培养基对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的增殖差异不显着,但对乳双歧杆菌的增殖差异显着。因此,喷雾干燥的水芹粉对四种乳酸菌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增殖数分别为2.79、1.63、2.11、2.15(lg CFU/mL),其中对植物乳杆菌的增殖效果最好,为乳酸菌增菌因子和功能性食品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4.以植物乳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植物乳杆菌培养液中还原糖残留量、乳酸生成量以及乳酸脱氢酶、丙酮酸脱氢酶活性的变化,探讨喷雾干燥的水芹粉对植物乳杆菌的増菌机理。结果显示,与未添加水芹粉的MRS培养基相比,添加水芹粉的MRS培养基中还原糖含量明显减少,乳酸含量明显增加;另外,水芹粉可以增加植物乳杆菌培养过程中乳酸脱氢酶和丙酮酸脱氢酶的活性,分别提高了1.41倍和1.66倍。表明水芹粉对植物乳杆菌的增殖作用一方面是增加了其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另一方面提高了乳酸菌能量代谢过程中关键酶的活性。水芹粉可以提高植物乳杆菌对碳源的利用率,增强植物乳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所需的能源。5.为了进一步获得芹菜多酚的纯化物,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对芹菜中的多酚类粗提物进行了提取纯化研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吸附时间和芹菜多酚浓度对大孔树脂吸附量的影响,探讨HPD-600大孔树脂对芹菜多酚的静态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热力学,得出该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该吸附属于单分子层吸附。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鉴定出芹菜多酚的主要组分为葡萄糖基芹菜素和刺槐素-7-O-芦丁糖苷。6.通过在体外模拟胃液条件下,研究芹菜多酚纯化物的添加量对亚硝酸钠的清除作用,获得0.1400 g芹菜多酚对亚硝酸钠的清除率达80.85%,清除效果较好;对芹菜多酚清除亚硝酸钠的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芹菜多酚与亚硝酸钠的清除作用规律符合零级反应模型;采用HPLC-MS法对芹菜多酚清除亚硝酸钠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表明芹菜多酚与亚硝酸钠的反应机理可能与多酚上的酚羟基结构被亚硝基取代有关。
李雄[6](2017)在《黔产宽叶缬草挥发油提取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败酱科缬草属(Valeriana)植物全世界约250余种,大部分分布于温带地区,我国有缬草属植物28种2变种,主产于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现代药理和临床实验表明缬草具有抗抑郁、镇静催眠、抗菌、抗病毒、保护心脏、抗癌等作用,缬草挥发油为其最重要的有效活性成分。本文对贵州广泛分布的宽叶缬草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研究缬草挥发油的提取工艺。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缬草挥发油,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考察提取时间、液料比、浸泡时间及粉碎度等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选宽叶缬草根挥发油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泡时间2.3 h,粉碎度45目,加水量10.3倍,在此条件下缬草挥发油的得率达1.59%。采用分子蒸馏法对缬草挥发油进一步纯化。用气相色谱法测量用分子蒸馏精制的缬草挥发油,以缬草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乙酸龙脑酯的质量分数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分子蒸馏技术纯化缬草挥发油所需温度、进料速度、刮膜转速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进料速度为82 mL/h,蒸馏温度68℃,刮膜转速188 r/min,乙酸龙脑酯的质量分数为77.46%。建立缬草挥发油质量控制方法。测定缬草挥发油密度和折光率;采用气相色谱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13批不同来源的缬草挥发油,建立缬草挥发油指纹图谱,拟定缬草挥发油的质量标准草案。结果:挥发油的GC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学考察结果良好。11批挥发油的指纹图谱与共有模式之间的相似度在0.95之上,11批挥发油特征图谱及共有模式中的特征峰峰面积占总峰面积的0.9以上,平均百分比为91.36%。通过GC-MS对缬草挥发油进行分析,从中鉴定出27种化合物,主要是倍半萜烯类和单萜烯类,分别含有烯、醇、酮、酯、醚类化合物,其中乙酸龙脑酯和坎烯占主导地位,其相对质量分数分别为50.69%,22.93%。
申伟培[7](2017)在《广西产竹柏叶质量分析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广西产竹柏叶药材的水分、灰分、浸出物;挥发油化学成分;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进行实验研究,结合竹柏叶的文献研究,初步建立竹柏叶的质量标准。方法:(1)药材水分测定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四部0832通则第一法,烘干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四部2302通则灰分测定法分别测定药材的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测定按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四部2201通则)项下的热浸法测定。(2)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四部2204通则方法提取竹柏挥发油,利用气相-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化学成分研究。(3)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四部0512通则方法,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穗花杉双黄酮含量的方法,测定广西产10批竹柏叶药材的含量。(4)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处理图谱数据,建立竹柏叶药材的指纹图谱。结果:(1)竹柏叶的水分含量在5.599.83%之间。总灰分含量在5.138.73%之间,酸不溶性灰分在0.190.51%之间。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冷浸法在2.623.74%,热浸法在5.077.58%。(2)竹柏的挥发油得率为0.70m L/kg,主要成分为萜烯类,其中含量最高的为γ-榄香烯(41.1%),余下含量较高的有石竹烯(14.6%),α-石竹烯(11.7%),吉马烯(D9.1%),β-匙叶桉油烯醇(5.3%)。(3)超高液相色谱法测定穗花杉双黄酮的含量,经方法学验证,线性关系(y=7×106x-7936.8,r=0.9997)、精密度(RSD=0.57%)、重复性(RSD=0.33%)、稳定性(RSD=0.55%),准确度(平均加样回收率100.31%,RSD=0.75%)均符合法规要求。药材中穗花杉双黄酮的含量在0.080.13%之间。(4)竹柏叶的超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分析条件经方法学验证,精密度(相对峰面积RSD均小于3.36%,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0.52%)、重复性(主要色谱峰与参照峰(峰S)相对峰面积的RSD均小于2.31,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0.78%)、稳定性(相对峰面积的RSD均小于4.01%,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0.49%)均符合法规要求。以穗花杉双黄酮为参照物,生成的对照指纹图谱与10批竹柏叶药材色谱图相似度均大于0.9。标定共有峰10个,共有峰相对峰面积、相对保留时间均符合指纹图谱检测要求。结论:初步拟定,广西产竹柏叶药材中水分含量不高于12.0%,药材总灰分不高于10.0%,酸不溶性灰分不高于0.6%,热醇溶性浸出物不低于4.7%,穗花杉双黄酮含量不少于0.06%,竹柏叶挥发油中含有丰富的榄香烯资源。所建立的竹柏叶含量测定方法、指纹图谱专属性强、方法快速、简便、可靠,可用于竹柏药材的质量控制及综合评价。
龙海珊[8](2017)在《岗藿抗感颗粒医院制剂的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岗藿抗感颗粒是在临床治疗流感的经验方“岗藿抗感方”的基础上,加以组方而自制的中药医疗机构制剂,是目前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前期研究表明岗藿抗感汤能明显改善流行性感冒的主要症状,缩短退热时间,但流感流行高峰期,流感病例大大增加,而医院人力资源有限,以汤剂入药,多有不便,会延误病人的治疗时间,使病情加重。因此本课题组将其汤剂开发成岗藿抗感颗粒医院制剂,既方便又可有效、及时地满足临床对患者的用药需求。而医院制剂申报时,需要提交配制工艺的研究资料和制剂质量标准研究的相关资料,因此本文重点对岗藿抗感颗粒的提取工艺进行筛选并优化,建立岗藿抗感颗粒的质量标准。包括水提取工艺研究,制剂的薄层鉴别(TLC)、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指纹图谱研究。方法:1.岗藿抗感颗粒原料药的水提取工艺: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设计法,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三个因素对处方中连翘苷总量、浸膏得率两个指标的影响,确定较优的提取工艺参数;再考察原料药的浸泡时间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并进行工艺验证。2.本文利用薄层鉴别法,建立了岗藿抗感颗粒中岗梅、羌活、防风、苍术的薄层鉴别方法,并确定色谱条件与其供试品的处理方法。3.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岗藿抗感颗粒中升麻素苷和连翘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优化了供试品的制备方法(提取方法、提取溶媒、提取时间)与色谱条件(流动相、柱温、流速、检测波长),并进行了系统适应性与方法学的考察。4.本文参照《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的要求,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岗藿抗感颗粒的指纹图谱进行研究,包括供试品的制备方法(提取方法、提取溶媒、提取时间)与指纹图谱色谱条件(流动相、柱温、流速、检测波长)的筛选;参照物的选择与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的建立;对十批岗藿抗感颗粒样品的指纹图谱进行了相似度评价。结果:1.最终确定较优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2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提取1.5h,第二次加6倍量水,提取1h,提取前无需浸泡。2.薄层鉴别结果表明,岗梅、羌活、防风、苍术供试品色谱上,与相应的对照品和对照药材色谱对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或荧光斑点,阴性对照均无干扰,专属性强,重现性良好。3.建立了岗藿抗感颗粒HPLC的含量测定方法,暂定本品中升麻素苷的含量不得少于1.62mg/袋;连翘苷的含量不得少于3.06mg/袋。4.本文建立了岗藿抗感颗粒HPLC指纹图谱的方法,样品的相似度评价结果显示,十批岗藿抗感颗粒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0以上。拟合的共有指纹图谱可代表岗藿抗感颗粒样品的共有特征。结论:本实验优选出的提取工艺条件操作简单、可行、省时,适用于工艺大生产;建立了中药岗藿抗感颗粒医院制剂的质量标准,为本制剂的质量控制与标准的建立提供了科学可行的依据。
钱志瑶[9](2016)在《黔产宽叶缬草遗传关系的分析及挥发油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贵州省宽叶缬草在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关系;并对宽叶缬草挥发油进行质量评价研究。方法:(1)通过优化PCR扩增体系中Mix、DNA模版、引物的浓度,建立宽叶缬草RAPD及ISSR扩增反应体系。(2)利用最佳反应体系,筛选RAPD、ISSR随机引物以及ISSR有效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3)运用RAPD、ISSR两种方法分别对贵州省20个居群的宽叶缬草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利用NTSYS 2.1e软件进行UPGMA聚类分析。(4)运用SPSS 17.0软件对RAPD与ISSR的遗传相似性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5)基于叶绿体DNA片段,利用trn L-F、mat K序列对宽叶缬草进行序列分析,运用Bioedit、MEGA 5.0软件计算贵州省宽叶缬草居群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建立系统发育树。(6)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收藏的方法对宽叶缬草挥发油进行理化性质的测定。(7)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对宽叶缬草挥发油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鉴别。(8)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宽叶缬草挥发油中乙酸龙脑酯的含量进行测定。(9)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宽叶缬草挥发油中乙酸龙脑酯的含量与海拔高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建立了适合宽叶缬草RAPD扩增的反应体系:总体积25μL,包含2×Taq PCR Master Mix 16μL,DNA模板100 ng,引物0.60μmol/L,dd H2O补齐。(2)建立了适合宽叶缬草ISSR扩增的反应体系:总体积25μL,包含2×Taq PCR Master Mix 14μL,DNA模板60 ng,引物0.70μmol/L,dd H2O补齐。(3)从59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了17条有效RAPD引物,17条引物20份不同居群宽叶缬草共扩增出197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58条,多态性比率80.20%,遗传相似性系数0.40100.9391。(4)从5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了17条有效ISSR引物,并确定了各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17条引物20份不同居群宽叶缬草共扩增出224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94条,多态性比率86.61%,遗传相似性系数0.47320.8929。(5)通过UPGMA聚类分析,RAPD、ISSR两种方法共同体现出4号居群样品(剑河县敏洞上坝;2014)单独聚为一组,其余19份居群样品聚为一组;不同宽叶缬草居群总体呈现剑河地区的聚为一组,江口地区的聚为另一组;2013年份的聚为一组,2015年份的聚为另一组。(6)RAPD与ISSR的相关性分析系数为0.875,在0.01水平呈显着正相关。(7)23份不同居群宽叶缬草trn L-F序列测序显示,trn L-F序列长度947985 bp,GC%含量为35.9236.55%,排位后的长度为930 bp,其中差异位点8个,变异位点5个,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为0.00000.0054,居群总体遗传距离为0.0005,ML、NJ、ME、UPGMA四种聚类构树结果显示15(江口县官和乡泗渡村寨上组)、18(江口县凯德镇育苗基地)号样品明显地与大部分的宽叶缬草样品区分出来。(8)23份不同居群宽叶缬草mat K序列测序显示,mat K序列长度10801088 bp,GC%含量为35.1936.64%,排位后长度为1055 bp,差异位点2个,变异位点1个,简约信息位点1个,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为0.00000.0009,居群总体遗传距离为0.0003,ML、NJ、ME、UPGMA四种聚类构树结果显示2(剑河县太拥乡太平村)、5(剑河县岑松镇稿旁村)、6(剑河县关么乡苗岭村)、20(江口县闵孝镇渔凉溪村)号样品聚为一类,其余19份聚为一类。(9)宽叶缬草挥发油为外观显淡黄色的澄清液体,具有缬草挥发油固有的臭气,味微苦,其酸值为2.894.11 mg/g、皂化值为171.08183.00 mg/g、折光率为1.47281.4796、比旋度为39.2158.66°。(10)建立了宽叶缬草挥发油薄层鉴别条件:环己烷-乙酸乙酯-冰醋酸(6:0.2:0.03)作为展开剂,硅胶G板饱和15 min,5%香草醛硫酸溶液显色,得到813个丰富、可辨斑点。(11)经气相色谱法考察,宽叶缬草挥发油中乙酸龙脑酯在1.00258.0200 mg/m L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1,平均回收率98.45%,宽叶缬草挥发油中乙酸龙脑酯的含量为29.6459.65%。(12)生长于不同海拔高度的宽叶缬草挥发油中乙酸龙脑酯的含量随海拔的增高而呈现增高趋势,到一定海拔高度,呈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宽叶缬草挥发油中乙酸龙脑酯的含量与海拔高度相关性不显着。结论:(1)贵州省不同居群宽叶缬草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所得RAPD、ISSR分子标记可用于宽叶缬草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为今后开发宽叶缬草的选种与育种奠定了基础。(2)贵州省宽叶缬草居群内trn L-F、mat K序列具有高度保守性。(3)宽叶缬草挥发油质量控制的评价研究,为今后合理开发宽叶缬草挥发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程寿峰,张明时[10](2012)在《填充柱气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牙痛酊中甲醇含量》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建立填充柱气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牙痛酊中甲醇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PQ柱(2m×3mm;60~80m,Porakpak填料),以正丙醇为内标,进样口温度:240℃,柱温:140℃,检测器:250℃,进样量2μL。结果:甲醇在0.008~0.8μL.ml-1浓度范围内相应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3.3%,RSD=1.92%。稳定性RSD=3.45%。结论:方法操作简单,可准确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二、GC-MS法在黔产宽叶缬草质控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C-MS法在黔产宽叶缬草质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因子对朝鲜淫羊藿生长发育及其药材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朝鲜淫羊藿研究概况 |
1.1 朝鲜淫羊藿资源概况 |
1.2 化学成分及其作用 |
1.3 资源应用及利用现状 |
第二章 药用植物品质与生态因子关系的研究进展 |
2.1 地理因子 |
2.2 气候因子 |
2.3 土壤因子 |
第三章 Max Ent模型概述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不同生境朝鲜淫羊藿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3 讨论 |
第二章不同生境朝鲜淫羊藿质量差异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朝鲜淫羊藿化学成分与气象、海拔因子的关系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土壤因子对朝鲜淫羊藿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基于Max Ent模型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朝鲜淫羊藿潜在地理分布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两种药用植物苦苏和印楝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苦苏和印楝的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苦苏的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1 苦苏的简介 |
1.1.2 苦苏的传统药用价值及其他应用 |
1.1.3 苦苏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
1.1.4 苦苏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
1.2 印楝的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
1.2.1 印楝的简介 |
1.2.2 印楝的传统药用价值及其他应用 |
1.2.3 印楝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
1.2.4 印楝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
1.3 小结 |
第二章 苦苏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 |
2.1 苦苏体外抗氧化实验(初筛) |
2.1.1 仪器及试剂 |
2.1.2 实验材料 |
2.1.3 试验方法 |
2.1.4 统计分析 |
2.1.5 结果与讨论 |
2.2 苦苏总黄酮总多酚含量的研究 |
2.2.1 仪器及试剂 |
2.2.2 试验方法 |
2.2.3 结果与讨论 |
2.3 苦苏体外抗增殖活性实验 |
2.3.1 材料及试剂 |
2.3.2 实验方法 |
2.3.3 结果与讨论 |
2.4 苦苏体外抑菌实验 |
2.4.1 材料及试剂 |
2.4.2 实验方法 |
2.4.3 结果及讨论 |
2.5 苦苏根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分析 |
2.5.1 仪器及试剂 |
2.5.2 实验材料 |
2.5.3 提取分离 |
2.5.4 结构鉴定与讨论 |
2.6 药理活性筛选 |
2.6.1 抗氧化筛选 |
2.6.2 抗增殖筛选 |
2.7 小结 |
第三章 印楝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 |
3.1 印楝体外抗氧化实验(初筛) |
3.1.1 试剂及方法 |
3.1.2 实验材料 |
3.1.3 结果与讨论 |
3.2 印楝总黄酮总多酚含量的研究 |
3.2.1 材料及方法 |
3.2.2 结果与讨论 |
3.3 印楝体外抗增殖实验(初筛) |
3.3.1 材料及试剂 |
3.3.2 实验方法 |
3.3.3 结果与讨论 |
3.4 印楝体外抑菌实验 |
3.4.1 材料及方法 |
3.4.2 结果与讨论 |
3.5 印楝根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分析 |
3.5.1 仪器及试剂 |
3.5.2 分离提取 |
3.5.3 结果鉴定与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烟草和北乌头杀虫活性物质作用机制及微胶囊制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有毒植物资源的研究进展 |
1.2.1 有毒植物的种类 |
1.2.2 有毒植物的分布 |
1.2.3 有毒植物的应用 |
1.3 有毒植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
1.3.1 植物活性物质的分离提取 |
1.3.2 植物活性物质的成分分析 |
1.3.3 植物活性物质的杀虫作用机理 |
1.4 植物源农药的研究进展 |
1.4.1 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 |
1.4.2 植物源杀菌剂的研究 |
1.4.3 植物源除草剂的研究 |
1.5 农药微胶囊的制备与应用 |
1.5.1 农药微胶囊的制备 |
1.5.2 农药微胶囊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2 有毒植物杀虫活性物质提取方法筛选及工艺优化 |
2.1 供试材料与仪器 |
2.1.1 供试植物 |
2.1.2 供试昆虫 |
2.1.3 供试试剂 |
2.1.4 主要实验仪器 |
2.2 研究方法 |
2.2.1 植物活性物质的提取 |
2.2.2 16种植物提取物杀虫活性比较 |
2.2.3 烟草、北乌头提取物提取工艺优化 |
2.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方法提取试验结果 |
2.3.2 不同提取溶剂对提取率的影响 |
2.3.3 16种植物提取物杀虫活性分析 |
2.3.4 烟草提取物提取工艺优化 |
2.3.5 北乌头提取物提取工艺优化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烟草、北乌头提取物杀虫活性成分分析 |
3.1 供试材料与仪器 |
3.1.1 供试植物 |
3.1.2 供试昆虫 |
3.1.3 供试药品及试剂 |
3.1.4 主要实验仪器 |
3.2 研究方法 |
3.2.1 2种植物的活性物质提取及分离 |
3.2.2 毒力测定 |
3.2.3 2种提取物的LC-MS分析 |
3.2.4 2种提取物的GC-MS分析 |
3.2.5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2种植物不同萃取物含量分析 |
3.3.2 毒力测定结果 |
3.3.3 LC-MS结果分析 |
3.3.4 GC-MS结果分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烟草及北乌头提取物对舞毒蛾酶活的作用机制 |
4.1 供试材料与仪器 |
4.1.1 供试植物 |
4.1.2 供试昆虫 |
4.1.3 供试试剂 |
4.1.4 主要实验仪器 |
4.2 研究方法 |
4.2.1 毒力测定 |
4.2.2 舞毒蛾6种酶活力的测定 |
4.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胃毒毒力 |
4.3.2 2种药剂对舞毒蛾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
4.3.3 2种药剂对舞毒蛾乙酰胆碱酯活性的影响 |
4.3.4 2种药剂对舞毒蛾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3.5 2种药剂对舞毒蛾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4.3.6 2种药剂对舞毒蛾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
4.3.7 2种药剂对舞毒蛾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烟碱、乌头碱对2种鳞翅目害虫肠道菌群的影响 |
5.1 供试材料与仪器 |
5.1.1 供试昆虫 |
5.1.2 供试试剂 |
5.1.3 主要实验仪器 |
5.2 研究方法 |
5.2.1 毒力测定 |
5.2.2 肠道微生物16S rDNA测序 |
5.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毒力测定结果 |
5.3.2 数据充分性分析 |
5.3.3 肠道微生物种类分析 |
5.3.4 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 |
5.3.5 肠道微生物菌群相对丰度与烟碱、乌头碱的相关性 |
5.3.6 肠道微生物群落功能预测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烟草、北乌头提取物微胶囊制备工艺及性能分析 |
6.1 供试材料与仪器 |
6.1.1 供试植物 |
6.1.2 供试昆虫 |
6.1.3 供试试剂 |
6.1.4 主要实验仪器 |
6.2 研究方法 |
6.2.1 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 |
6.2.2 微胶囊表征及性能测定 |
6.2.3 2种提取物及微胶囊的毒力测定 |
6.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北乌头提取物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分析 |
6.3.2 烟草提取物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分析 |
6.3.3 2种微胶囊形貌及粒径分析 |
6.3.4 2种提取物及微胶囊红外分析 |
6.3.5 2种提取物及微胶囊热稳定性分析 |
6.3.6 2种提取物及微胶囊缓释性分析 |
6.3.7 毒力测定结果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烟草、北乌头提取物及微胶囊生物安全性评价 |
7.1 供试材料与仪器 |
7.1.1 供试动物 |
7.1.2 供试试剂 |
7.1.3 供试药液 |
7.1.4 主要实验仪器 |
7.2 研究方法 |
7.2.1 小鼠的急性毒性测定 |
7.2.2 小鼠体重及脏器指数测定 |
7.2.3 小鼠肝脏解毒酶活测定 |
7.2.4 锦鲤的急性毒性测定 |
7.2.5 数据处理及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
7.3.2 2种提取物对小鼠体重及脏器的影响 |
7.3.3 2种提取物对小鼠肝脏蛋白含量的影响 |
7.3.4 2种提取物对小鼠肝脏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
7.3.5 锦鲤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陈皮、广陈皮、新会陈皮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炮制历史沿革 |
1.1 陈皮炮制历史沿革 |
1.2 广陈皮炮制历史沿革 |
1.3 新会陈皮炮制历史沿革 |
2 现代炮制规范 |
3 现代炮制研究 |
3.1 炮制工艺研究 |
3.2 炮制品的化学成分研究 |
4 讨论 |
(5)芹菜粉的制备和多酚的纯化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芹菜的研究进展 |
1.1.1 芹菜简介 |
1.1.2 芹菜的营养成分及其生理功能 |
1.1.3 芹菜深加工和产品开发现状 |
1.2 植物多酚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植物多酚的功能研究现状 |
1.2.2 植物多酚的提取方法 |
1.2.3 植物多酚的分离纯化方法 |
1.3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本文技术路线 |
第2章 干燥方式对水芹粉品质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水芹粉的制备工艺流程 |
2.2.2 水芹粉基本成分的测定 |
2.2.3 水芹粉中黄酮、多酚含量的测定 |
2.2.4 水芹粉物理特性的测定 |
2.2.5 干燥总能耗的计算 |
2.2.6 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分析 |
2.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干燥方式水芹粉中基本成分含量的测定 |
2.3.2 不同干燥方式水芹粉中黄酮和多酚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
2.3.3 不同干燥方式水芹粉物理特性的研究 |
2.3.4 不同干燥方式的能耗比较 |
2.3.5 不同干燥方式水芹粉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芹粉对乳酸菌生长效果及增殖机理的探讨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培养基的制备 |
3.2.2 供试菌种的活化 |
3.2.3 水芹粉对乳酸菌增殖效果的研究 |
3.2.4 水芹粉对乳酸菌增殖作用的机理研究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水芹粉对乳酸菌增殖效果的探讨 |
3.3.2 水芹粉对乳酸菌增殖机理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孔树脂纯化芹菜多酚及其组成分析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芹菜多酚的提取纯化 |
4.2.2 大孔树脂纯化芹菜多酚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
4.2.3 芹菜多酚的组成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HPD-600 大孔树脂对芹菜多酚的纯化效果 |
4.3.2 HPD-600 大孔树脂纯化芹菜多酚的吸附动力学分析 |
4.3.3 芹菜多酚结构的鉴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芹菜多酚对亚硝酸钠清除作用的研究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仪器与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芹菜多酚对亚硝酸钠清除率的测定 |
5.2.2 芹菜多酚清除亚硝酸钠的动力学研究 |
5.2.3 芹菜多酚与亚硝酸钠反应机理的探究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亚硝酸钠标准曲线的建立 |
5.3.2 芹菜多酚对亚硝酸钠清除作用的效果 |
5.3.3 芹菜多酚清除亚硝酸钠的动力学研究 |
5.3.4 芹菜多酚与亚硝酸钠的反应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黔产宽叶缬草挥发油提取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 缬草属植物的研究概况 |
1.1.1 宽叶缬草的化学成分 |
1.1.1.1 挥发油类 |
1.1.1.2 环烯醚萜类 |
1.1.1.3 生物碱类 |
1.1.1.4 黄酮及其他成分 |
1.2 缬草的药理作用 |
1.2.1 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
1.2.1.1 对心血管的作用 |
1.2.1.2 抗心律失常 |
1.2.1.3 其他作用 |
1.2.2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
1.2.2.1 改善睡眠作用 |
1.2.2.2 抗抑郁作用 |
1.2.2.3 抗癫痈作用 |
1.2.2.4 解痉作用 |
1.2.3 对内脏的作用 |
1.2.4 抗肿瘤作用 |
1.3 挥发油的提取方法 |
1.3.1 水蒸气蒸馏法 |
1.3.2 溶剂提取法 |
1.3.3 双水相萃取法 |
1.3.4 超临界萃取法 |
1.3.5 吸收法 |
1.4 分子蒸馏技术在天然产物分离中的应用 |
1.4.1 分子蒸馏简介 |
1.4.2 分子蒸馏的原理及特点 |
1.4.3 分子蒸馏设备 |
1.4.4 分子蒸馏在天然产物分离中的应用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缬草挥发油提取工艺的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主要试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缬草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
2.2.1.1 缬草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流程 |
2.2.1.2 缬草的处理 |
2.2.1.3 提取时间对缬草精油提取的影响 |
2.2.1.4 破碎度对对缬草精油提取的影响 |
2.2.1.5 加水量对缬草精油提取的影响 |
2.2.1.6 浸泡时间对缬草精油提取的影响 |
2.2.2 响应面设计优化缬草挥发油的提取条件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提取时间对缬草精油提取的影响 |
2.3.2 破碎度对对缬草精油提取的影响 |
2.3.3 加水量对缬草精油提取的影响 |
2.3.4 浸泡时间对缬草精油提取的影响 |
2.3.5 响应面实验设计结果 |
2.3.6 响应面方差分析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子蒸馏法纯化宽叶缬草挥发油中的乙酸龙脑酯 |
3.1 材料与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分子蒸馏纯化缬草挥发油 |
3.2.2 乙酸龙脑酯的GC法测定 |
3.2.2.1 色谱条件 |
3.2.2.2 内标溶液的制备 |
3.2.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3.2.2.4 供试品溶液 |
3.2.2.5 样品测定 |
3.2.3 内标法计算 |
3.2.4 分子蒸馏法纯化缬草挥发油的单因素试验 |
3.2.4.1 蒸馏温度对乙酸龙脑酯含量的影响 |
3.2.4.2 进料速度对乙酸龙脑酯含量的影响 |
3.2.4.3 刮膜转速对乙酸龙脑酯含量的影响 |
3.2.4.4 真空度对乙酸龙脑酯含量的影响 |
3.2.5 响应面设计优化缬草挥发油的纯化条件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标法测量挥发油中的乙酸龙脑酯 |
3.3.2 单因素实验及分析 |
3.3.2.1 蒸馏温度对乙酸龙脑酯含量的影响 |
3.3.2.2 进料速度对乙酸龙脑酯含量的影响 |
3.3.2.3 刮膜转速对乙酸龙脑酯含量的影响 |
3.3.2.4 真空度对乙酸龙脑酯含量的影响 |
3.3.3 响应面实验设计结果 |
3.3.4 响应面方差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宽叶缬草挥发油的质量标准研究 |
4.1 仪器与材料 |
4.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1.2 实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挥发油的提取 |
4.2.2 色谱条件 |
4.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4.3 方法学研究 |
4.3.1 缬草挥发油的相对密度测定 |
4.3.2 缬草挥发油的折光率测定 |
4.3.3 精密度考察 |
4.3.4 重复性考察 |
4.3.5 稳定性考察 |
4.3.6 加样回收率实验 |
4.4 缬草挥发油指纹图谱的确定 |
4.4.1 样品的含量测定 |
4.4.2 不同产地缬草挥发油的指纹图谱聚类分析 |
4.4.3 指纹图谱的相似性评价 |
4.5 GC-MS法测量缬草挥发油的成分 |
4.5.1 色谱条件 |
4.5.2 实验结果 |
4.6 缬草挥发油质量标准草案的拟定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广西产竹柏叶质量分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竹柏叶药材水分、灰分及浸出物的测定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竹柏叶药材水分测定 |
2.1 水分测定方法 |
2.2 水分测定结果 |
3 竹柏叶药材灰分测定 |
3.1 灰分测定方法 |
3.1.1 总灰分测定法 |
3.1.2 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 |
3.2 竹柏叶药材灰分测定结果 |
4 竹柏叶药材浸出物测定 |
4.1 浸出物测定方法 |
4.1.1 冷浸法 |
4.1.2 热浸法 |
4.2 竹柏叶药材浸出物测定结果 |
5 小结与讨论 |
第二部分 竹柏叶挥发油的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方法 |
2.1 挥发油提取 |
2.2 挥发油供试品准备 |
2.3 气质联用色谱分析条件 |
3 结果 |
3.1 挥发油得率 |
3.2 化学成分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部分 超高效液相测定竹柏叶中穗花杉双黄酮的含量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方法 |
2.1 对照品溶液配制 |
2.2 检测波长的选择 |
2.3 供试品提取方法考察 |
2.4 色谱条件与适应性考察 |
2.4.1 摸索提取方法时的色谱条件 |
2.4.2 含量测定色谱条件 |
2.5 色谱方法学验证 |
2.5.1 线性关系考察 |
2.5.2 精密度试验 |
2.5.3 稳定性实验 |
2.5.4 重复性试验 |
2.5.5 检测限及定量限实验 |
2.5.6 准确度试验 |
2.6 样品的测定 |
3 结果 |
3.1 检测波长的选择 |
3.2 提取方法的选择 |
3.3 色谱条件与适应性考察结果 |
3.4 色谱方法学验证结果 |
3.4.1 线性关系考察 |
3.4.2 精密度试验 |
3.4.3 稳定性实验 |
3.4.4 重复性试验 |
3.4.5 检测限及定量限结果 |
3.4.6 准确度试验结果 |
3.5 样品检测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部分 竹柏叶超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方法 |
2.1 参照物溶液的配制 |
2.2 供试品提取方法的考察 |
2.3 色谱条件 |
2.3.1 摸索提取方法的色谱条件 |
2.3.2 指纹图谱研究的色谱条件 |
2.4 色谱方法学考察 |
2.4.1 精密度试验 |
2.4.2 重复性试验 |
2.4.3 稳定性试验 |
2.5 各批次药材指纹图谱采集 |
2.6 指纹图谱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供试品提取方法的选择 |
3.2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 |
3.3 色谱方法学考察结果 |
3.3.1 精密度试验结果 |
3.3.2 重复性试验结果 |
3.3.3 稳定性试验结果 |
3.4 竹柏叶药材指纹图谱测定结果 |
3.5 竹柏叶共有指纹图谱数据处理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部分 竹柏叶质量标准草案 |
第六部分 结论与展望 |
1 全文结论 |
2 讨论与展望 |
2.1 样本量问题 |
2.2 对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
2.3 对双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研究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8)岗藿抗感颗粒医院制剂的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一、流行性感冒的概述 |
(一) 简介及其传播 |
(二) 发病机制 |
(三) 流行性感冒的危害 |
(四) 治疗方法 |
二、抗流感病毒中医药的研究概况 |
三、岗藿抗感颗粒的研究现状 |
(一) 岗藿抗感颗粒的处方组成及功效 |
(二) 岗藿抗感颗粒的药效研究 |
(三) 岗藿抗感颗粒处方药的研究概况 |
四、医疗机构制剂的概述 |
五、中药提取工艺的研究 |
(一) 溶剂提取法 |
(二) 超声提取法 |
(三) 水蒸汽蒸馏法 |
(四)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五) 其他 |
六、中药质量标准控制分析技术 |
(一) 性状鉴定法 |
(二) 显微鉴定法 |
(三) 理化鉴定法 |
(四) 光谱法 |
(五) 色谱法 |
七、小结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一节 正交试验筛选岗藿抗感颗粒的水提工艺 |
一、水提取工艺色谱条件的考察 |
二、正交实验水提工艺的优化及验证 |
(一) 正交试验设计 |
(二) 验证试验 |
(三) 提取次数对连翘苷含量的影响 |
(四) 浸泡时间对连翘苷含量的影响 |
三、小结 |
第二节 岗藿抗感颗粒的质量标准 |
一、岗藿抗感颗粒的薄层鉴别 |
二、岗藿抗感颗粒的含量测定 |
(一) 实验器材 |
(二) 方法的建立 |
(三) 方法学考察 |
(四) 样品测定 |
(五) 含量限度 |
三、岗藿抗感颗粒的指纹图谱研究 |
(一) 实验器材 |
(二) 方法的建立 |
(三) 方法学考察 |
(四) 岗藿抗感颗粒HPLC指纹图谱及技术参数 |
四、小结 |
结语 |
一、讨论 |
(一) 提取工艺 |
(二) 质量标准 |
二、结论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9)黔产宽叶缬草遗传关系的分析及挥发油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宽叶缬草遗传关系的研究 |
第一节 宽叶缬草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基因组DNA的质量检测 |
2.2 RAPD反应体系的确定 |
2.3 RAPD引物筛选 |
2.4 RAPD多态性分析 |
2.5 基于RAPD的聚类分析 |
3 讨论 |
3.1 宽叶缬草DNA提取方法的选择 |
3.2 宽叶缬草DNA提取方法的优化 |
3.3 RAPD体系优化因素的选择 |
3.4 宽叶缬草RAPD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二节 宽叶缬草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基因组DNA的质量检测 |
2.2 ISSR反应体系的确定 |
2.3 ISSR引物及退火温度的筛选 |
2.4 ISSR多态性分析 |
2.5 基于ISSR的聚类分析 |
2.6 基于RAPD与ISSR标记的相关分析 |
3 讨论 |
3.1 ISSR体系优化方法选择 |
3.2 ISSR引物退火温度的筛选 |
3.3 宽叶缬草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
3.4 RAPD与ISSR的比较分析 |
第三节 宽叶缬草叶绿体trn L-F序列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基因组DNA的质量检测 |
2.2 trn L-F序列扩增结果 |
2.3 trn L-F序列测序结果 |
3 讨论 |
3.1 宽叶缬草trn L-F序列选择 |
3.2 trn L-F序列扩增程序与体系的确定 |
3.3 宽叶缬草trn L-F序列遗传变异情况 |
第四节 宽叶缬草叶绿体mat K序列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基因组DNA的质量检测 |
2.2 mat K序列扩增结果 |
2.3 mat K序列测序结果 |
3 讨论 |
3.1 mat K序列的选择 |
3.2 mat K序列引物设计 |
3.3 宽叶缬草mat K序列遗传变异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宽叶缬草挥发油质量评价研究 |
第一节 宽叶缬草挥发油理化性质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感官性状 |
2.2 理化性质 |
3 讨论 |
第二节 挥发油薄层色谱鉴别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展开剂确立 |
2.2 展开剂比例的确立 |
2.3 预饱和时间的确立 |
2.4 弱酸加入量的确立 |
2.5 显色剂的确立 |
2.6 挥发油样品薄层鉴别 |
3 讨论 |
第三节 挥发油中乙酸龙脑酯的含量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方法学考察 |
2.2 宽叶缬草挥发油乙酸龙脑酯含量的测定 |
2.3 海拔高度与宽叶缬草挥发油乙酸龙脑酯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结论 |
1 宽叶缬草遗传多样性研究 |
2 序列分析 |
3 挥发油质量评价研究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GC-MS法在黔产宽叶缬草质控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因子对朝鲜淫羊藿生长发育及其药材质量的影响[D]. 刘振成. 吉林农业大学, 2020
- [2]两种药用植物苦苏和印楝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D]. 范民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020(01)
- [3]烟草和北乌头杀虫活性物质作用机制及微胶囊制剂的研究[D]. 吴德东.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4]陈皮、广陈皮、新会陈皮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J]. 梅全喜,曾聪彦,田素英,赵志敏,杨得坡. 中药材, 2019(12)
- [5]芹菜粉的制备和多酚的纯化及活性研究[D]. 李薇茹. 吉林大学, 2019(12)
- [6]黔产宽叶缬草挥发油提取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D]. 李雄. 贵州大学, 2017(05)
- [7]广西产竹柏叶质量分析的研究[D]. 申伟培.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7(07)
- [8]岗藿抗感颗粒医院制剂的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D]. 龙海珊.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5)
- [9]黔产宽叶缬草遗传关系的分析及挥发油质量评价研究[D]. 钱志瑶. 贵州医科大学, 2016(02)
- [10]填充柱气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牙痛酊中甲醇含量[J]. 程寿峰,张明时.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