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在集装箱航运企业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春宇[1](2019)在《多维视角下重庆市货物航运企业成本管控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如何提质降本增效,是货物航运企业一项长盛不衰的研究课题。作为重资产企业,科学地控制成本,是研究课题的重中之重。长江内河航运的一大优势是成本低廉。在新形势下研究如何强化这一优势,对长江货物航运企业及综合运输至关重要。航运企业成本控制的难点在于:一是资本密集,资本占很大的比重。企业在确保船舶处于适航状态的同时,还需要不少的流动资金进行利息支付、保险支付、造船修船进度款支付等。二是成本结构复杂,受各维度各因素影响很大,各因素变化也很大。三是管控较难,无论是货成本还是船成本都受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四是经营场所不固定。五是投资风险高,企业对未来投资的决策有可能会因船舶建造周期长而错失良机,引起资金链断裂。货物航运企业要继续保持自身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自身低成本、高安全、大运量的优势必须在创新的前提下全力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从政策上推动航运业加速发展,支持绿色航运,鼓励多式联运,扶持5G技术应用到航运业,加大港口、航道基建,推行新船型……从根本上说,都是在尽最大努力降低航运企业成本、社会成本、生态治理成本。总之,就是在各维度上为航运企业控制运营成本提供支持。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首先,分析经济环境对货物航运经济的影响,具体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等宏观环境,以及国际国内的航运市场等微观环境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其次,以各要素对货物航运企业成本的影响作为切入点进行成本分析,主要从国家政策、重庆市政策、信息化建设、空间、基建、船型、货物这七个维度进行研究。然后,以S公司为例,对各维度涉及的要素项目和数据范围进行精简,从航运成本构成和企业成本构成两个视角,分别对业务项目、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分支项目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管控方案进行寻优。接着,利用软件工具和GA-BP优化算法对成本进行预测,通过对比拟合结果的质量合理降维,并通过实例予以验证。最后,对成本要素管控进行策略分析,从对内对外两个视角,为政策、信息、业务、资金策划出“两个方向、两个统一、四个集中”的管控策略。
曹译文[2](2019)在《我国综合运输立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借鉴国内外文献对于综合运输(integrated transport,comprehensive transport)和综合交通运输概念的阐述,本文将综合运输定义为包含水路、公路、铁路、航空和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和运输港站,并与土地和其他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总体规划等因素有机协调的运输体系。综合运输已成为我国当代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完善的综合运输不但最大程度地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客货运输服务,同时与土地和其他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相衔接,推动和保障国家整体经济与社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亦是促进和保障我国综合运输发展的有力手段。本文研究的综合运输法律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综合运输活动中产生的纵向抑或具有公法性质的特定社会关系,即综合运输经营者、综合运输服务消费者、政府综合运输管理部门之间在综合运输活动中产生的纵向抑或具有公法性质的的特定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各种必要的制度,促进和保障综合运输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高效和安全的运输服务,以及综合运输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服务于国家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目前我国综合运输发展和调整综合运输关系的法律尚处于初级阶段,综合运输法律主要表现为调整政府代表国家管理各种单一运输方式和运输港站的法律和少量设及综合运输的法律规定。现行法律调整模式和调整程度难以满足现阶段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综合运输综合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发展的需要,不能为我国综合运输建设、运行和发展提供完善的法律依据,不利于综合运输乃至我国整体经济和社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我国综合运输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综合运输中各种运输方式和运输港站布局合理、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及综合运输与土地和其他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的外部关系,在深入剖析我国调整各种运输方式和运输港站的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得出我国现阶段综合运输法律不能满足综合运输发展需要的结论。同时,运用法理学、立法学、经济法学和系统学的理论,以现行我国调整各种运输方式和运输港站的法律为基础,科学地借鉴国外先进的综合运输立法经验,论述综合运输立法的基础理论,包括综合运输法律的调整对象、目的、价值、基本原则和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并论证我国将来制定《综合运输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制度体系和各项制度的主要内容,以及我国将来制定《综合运输法》应采用的立法模式和主要内容的建议,为进一步开展综合运输法的理论研究和我国将来制定《综合运输法》提供理论参考。除引言与结论外,本文包括五章。引言部分阐述选题背景、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第一章“我国综合运输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中我国综合运输立法的必要性体现在:我国综合运输发展迅速,但我国现行综合运输法律存在缺失,在法律体系、制度体系和制度内容上均存在很大不足,不能反映综合运输的综合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不能满足综合运输快速发展的要求,因而有必要制定《综合运输法》,构建我国综合运输法律制度体系;我国综合运输立法的可行性体现在:现行调整各种运输方式和运输港站的公法关系的法律已初步奠定了制定《综合运输法》的基础,国家重视完善综合运输法律、构建制度体系的政策导向,国外综合运输立法经验可供借鉴,以及立法部门对综合运输立法的关注度。第二章“我国综合运输立法基础理论”,运用经济法基础理论,论述综合运输法律的定义和调整对象;运用法理学、经济法和法哲学的理论,论述综合运输法律的价值;从建立和维护综合运输经济秩序,构建满足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需要的综合运输体系,实现政府对综合运输经济的宏观调控,以及保障综合运输业可持续发展角度,论述综合运输立法的目的;运用立法学和经济法的理论,考察综合运输立法的特殊性,论述综合运输立法的一般原则和特殊原则;从综合运输法律的核心制度和保障性制度两个层面,论述我国综合运输法律制度架构;结合立法模式的理论,论述我国将来制定的《综合运输法》应采用纲领性立法模式,并与调整单一运输方式和运输港站的法律相衔接。第三章“我国综合运输法律的核心制度”,提出我国综合运输法律的核心制度包括综合运输管理制度、综合运输规划制度和综合运输市场规范制度,并对每一制度加以分析和论证。对于综合运输管理制度,一是结合综合运输管理体制的含义,从加强政府对综合运输行政管理、保障政府对综合运输依法和科学管理、满足综合运输对政府管理高要求的需要等角度,分析综合运输管理制度的意义;二是运用管理学、系统学和比较学的研究方法,从综合运输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职能的角度,提出完善我国综合运输管理制度之要点构想。对于综合运输规划制度,一是结合规划与综合运输规划的含义,从综合运输经济发展、综合运输规划制度完善的需要等角度,分析综合运输规划制度的意义;二是运用比较法的研究方法,从综合运输规划的编制与审批、规划实施评估、公众参与等角度,提出完善我国综合运输规划制度之具体构想。对于综合运输市场规范制度,一是结合综合运输市场规范制度的含义,从综合运输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秩序规制、市场宏观调控规则等角度,分析综合运输市场规范制度的意义;二是从运用经济学和比较法学的研究方法,从综合运输市场主体、市场秩序和市场宏观调控的法律规制的角度,提出完善我国综合运输市场规范制度之要点构想。第四章“我国综合运输法律的保障性制度”,提出我国综合运输法律的保障性制度包括综合运输资金支持制度、综合运输普遍服务制度、综合运输安全保障制度、综合运输信息共享制度和综合运输绿色环保制度,并对每一制度加以分析和论证。对于综合运输资金支持制度,一是结合资金和综合运输资金的含义,从综合运输建设与发展之需要,综合运输资金保障和合理配置之需要,法律规范与保障资金的供给、分配和使用之需要等角度,分析综合运输资金支持制度的意义;二是从资金提供主体、融资渠道和融资鼓励政策等角度,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综合运输资金支持制度之要点构想。对于综合运输普遍服务制度,一是结合综合运输普遍服务制度的含义,从惠及社会公众利益之需要、法律保障之需要等角度,分析综合运输普遍服务制度的意义;二是运用比较法的研究方法,从综合运输普遍服务实施主体、监管主体和监管内容等角度,提出建立我国综合运输普遍服务制度之要点构想。对于综合运输安全保障制度,一是结合综合运输安全保障制度的含义,从综合运输服务供给的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等角度,分析综合运输安全保障制度的意义;二是从综合运输服务供给稳定和使用安全等角度,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综合运输安全保障制度之要点构想。对于综合运输信息共享制度,一是结合综合运输信息共享制度的含义,从综合运输经济发展的作用、保障综合运输经营主体和消费者权益以及政府部门管理要求等角度,分析综合运输信息共享制度的意义;二是从综合运输信息共享的原则、方式、具体要求和救济机制等角度,提出建立和完善综合运输信息共享制度之要点构想。对于综合运输绿色环保制度,一是结合综合运输绿色环保制度的含义,从保障绿色交通发展的需要、安全普惠原则的要求等角度,分析综合运输绿色环保制度的意义;二是运用环境法和绿色发展理论,从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等角度,提出建立和完善综合运输绿色环保制度之要点构想。第五章“制定我国《综合运输法》的建议”,论述我国将来制定的《综合运输法》应采用纲领化模式,提出《综合运输法》主要内容的具体建议,并从立法位阶、立法内容和文本结构角度,论述《综合运输法》与现行调整单一运输方式和运输港站等立法的衔接。其中,《综合运输法》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总则、综合运输行政管理体制、综合运输规划、综合运输市场管理、综合运输资金支持、综合运输普遍服务、综合运输安全保障、综合运输信息共享、综合运输绿色环保、法律责任和附则。结论部分归纳本文的主要结论性观点。
邵帅[3](2019)在《船员权益的软法保障研究》文中指出船员行业的健康发展对国家利益至关重要,是当前国家正实施海洋强国、航运强国等战略中的重要保证。近年来船员权益保障问题也逐渐受到理论界关注,但由于船员权益涉及跨多个法律部门,环节多,情况特殊复杂,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劳动法项下或涉及《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所列之权益,并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理论和认知体系,碎片化的研究对改善船员权益现状作用有限。当前国家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社会治理正处于转型期,与硬法具有的“国家强制力保障”特征不同,软法着眼于社会实效,与法社会学对法的认识一脉相承。由于与当前社会发展理念内涵高度契合,其兴起在当今中国倡导法律多元主义背景下有一定必然性。软法理论具有较大拓展性,将软法与船员权益保障相结合,推动船员行业的良性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文章在船员权益保障领域,结合公权力的运行,通过层层推导辩证地将国内软法和国际软法在多维度展开论述和剖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探索建立完善船员权益保障综合制度框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方案。除引言和结论外,本文包括6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首先对于涉及到的船员、权益等概念根据本文研究需要界定了范围。之后通过综合各方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当前实际仍从事船员职业的人数已经处在下降拐点,群体质量也不容乐观,船员群体已经开始衰落,对其权益保障具有紧迫性。实践中硬法在保障船员权益方面存在不足,对船员权益保障不力也导致了船员社会评价不断降低,同时也加剧了船员衰落趋势。而软法理论为解决船员权益保障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第2章主要对文章涉及的理论进行全面系统论述,包括软法、弱势群体和公权力等法理。软法与法社会学一脉相承,是船员社会治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对船员权益的保障离不开公权力,克服公权力异化缺陷需要对权力进行制衡,国家公权力由于具有先天优势而成为制衡的主要对象,解决途径除了对国家公权力分权形成内部制约,以及培养其他公权力形成一定程度外部制衡外,通过软法模式改善公权力的运行也是一种有效途径。合法性分析方面,本章从人权理论延伸到其下位的弱势群体理论,通过比对和价值梳理,最终得出中国船员的弱势群体属性定位,对其权益予以特殊保障具备法律正当性和必要性。第3章进一步对软法在保障船员权益方面的优势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软法不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硬法保障不足,其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法概念的重构使当前尚运行于法律之外的部分公权力纳入法范畴并受其规制成为可能,对船员领域的法治化具有重要意义。随后,通过对船员权益保障较好的典型国家的作法和制度进行分析归纳,这些国家在保障船员权益方面不但采取积极的硬法保障手段,而且更重视政策、行政协议、指导手册等软法手段的保障,取得显着成效。第4章将视野投放于国际法,国际法语境下软法构成也颇为丰富,包括不具有强制性义务内容的国际条约,非政府组织参与制定的跨国协议,以及国际公约中的软法条款。在海事领域,国际海事公约中的软法部分对缔约国履行条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国际海事组织强制审核制度及港口国监督制度的实施,国际海事公约约束力呈加强趋势,而且由于这些公约普遍规定了不给予非成员国更优惠待遇条款,海事公约中的公权力效力已不限于成员国范围,其中软法作用也愈加突显。履行国际海事公约对船员权益保障具有重要影响,本章系统论述了国际软法在《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三大主要涉船员海事公约中的具体表现和发展脉络。最后对港口国备忘录这种特殊的国际软法形式进行了专门研究,以期通过借鉴国际法中的成功经验提高我国履行国际海事公约、保障船员权益的水平。第5章从国家和社会的国内软法角度对涉及船员权益保障领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涉及的具体领域问题包括:由于部门职责划分缺位交叉造成的公权力本身对船员权益损害;船员社会组织的孱弱导致船员自治程度低下并在法律和政策制定中缺少话语权;船员市场的有序和自律需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等。通过对相关领域问题中所涉及的软法有针对性地分析研究,突显了软法在解决船员权益问题中的价值。在所涉及的问题中,一些是源于公权力自身缺陷导致的对船员权益的损害,另外则涉及公权力对由其他原因造成船员权益损害时的保障不力。同时分析了我国在履行公约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和不足。第6章一方面主张应加强软法的应用和理论研究,提出以软法和硬法为表、公权力为里的社会治理理论架构。强调通过与硬法的协调配合,逐步建构起符合我国船员权益保障需要的国际、国家及社会软法体系;另一方面从实现路径方面,结合前文提及的船员权益保障相关问题,提出各公权力主体通过分工协作不断推进船员权益保障,开创船员领域软法与硬法共治的新局面。同时在一些具体领域如完善部门协作机制、完善标准体系、加强与国际船员工会组织合作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万淑贞[4](2019)在《港口建设费征收对航运市场的影响路径与效应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和建设交通强国目标的实现,力求减轻小微企业压力,降低交通行业费率。并且,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电子商务业的快速发展,航运需求迅速增加,我国航运业在国际物流运输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航运发展过程中,航运基础设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征收的港口建设费全部用于航运基础设施的建设,会提高航运服务水平,有利于航运市场稳定发展,使航运企业获得更大效益。但同时,向经过对外开放港口的货物征收港口建设费又会给货主或承运人(对内河航运而言)增加成本负担。在航运市场经济持续下行的大环境下,这一矛盾引起了各方很大的争议,分析港口建设费征收对航运市场的影响,明确港口建设费是否应该征收,应该如何征收,对于下一步港口建设费征管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展开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阐述了目前港口建设费的征收状况和航运市场的发展水平,定性分析了航运市场的影响因素以及港口建设费征收与航运市场发展之间的影响关系。其次,根据港口建设费征收与航运市场发展之间的影响关系建立了影响路径概念模型,设置了模型的变量指标。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目的设置调查问卷,收集样本数据。并运用SPSS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正态性、信度和效度检验,判断样本数据是否满足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参数估计的要求。利用AMOS软件建立初始假设结构方程模型,导入样本数据估计各潜在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以及各观测变量与潜在变量之间的因子荷载,分析港口建设费征收对航运市场的影响路径以及影响程度,并对模型进行评价修正。最后,在影响路径的基础上,利用VENSIM软件建立港口建设费与航运市场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因果关系和动态变化行为,分析港口建设费征收对航运市场的影响效应,预测航运市场的发展趋势。并试验不同的港口建设费征收方案,观测不同方案下航运市场效益的变化情况,对港口建设费征收优化改革和航运市场发展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研究表明,港口建设费的征收会受到港口建设费征收效率、港口建设费征收政策、缴费人满意度的影响,港口建设费的征收费率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航运市场的发展。根据研究结果,本文从港口建设费征收费率、征收政策、征收方式、航运市场供需关系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来优化港口建设费征收系统,使港口建设费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降低企业成本,提高航运竞争力,推动航运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侯园园[5](2017)在《中远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问题探讨》文中指出随着企业集团的发展壮大,资金往来核算业务也变得越来越频繁。为了满足大型的企业集团管理的需求,资金集中管理理念应运而生,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的大型企业中。财务部门是企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资金集中管理的理念经过实践的应用,逐渐地趋于成熟化。20世纪初,我国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的企业集团引进资金的集中管理理念。虽然,我国在资金管理方面,起步相对比较晚,但是,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资金集中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地发展。目前,资金集中管理在我国大型企业集团中得到了高效地使用。我国的大型企业集团正在逐渐向跨国型集团方向进行转变。这类企业下属单位多,业务往来频繁,业务类型和业务范围遍布全球。资金的分散化使得资金的管理难度很大。资金的管理风险也随着集团企业的自身特点相对较高。对于大型企业集团,尤其是跨国集团来说,对集团的资金进行相对集中化的管理,是一项挑战。资金集中管理满足了大型集团的管理需求,为企业集团的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优势。资金集中管理可以使得散落在各个下属单位企业的资金,根据集团总部的需要,合理地进行归集,再根据集团的战略发展方向,将归集的资金进行合理的使用。企业集团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降低融资的成本,并且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另外,如果将集团内的资金进行集中化地管理,可以促使集团内部模拟一种内部的市场,并在这个市场相对自由化的基础上,进行投资和融资,这样就可以发挥集团的规模效应,提升企业集团的整体优势。与其他企业相比,航运企业拥有属于该行业的特性。比如,航运企业的业务范围很广泛、组织结构层次较多,有的跨国性集团甚至在全球多个国家内都有自己的业务。本文从航运集团的自身特点出发,根据每个企业集团的特点,来创建属于每个不同的集团的有自己特色的资金管理的模式和方法。一方面,本文虽然是以案例分析为主,但是希望通过对中远集团进行深入的分析后,能够对我国大型企业集团在资金管理方面的理论延伸有所贡献。另一方面,本文详细地研究了中远集团集中资金管理的历程,并结合中远的现状,寻找在进行资金集中管理时,所面临的难题以及原因。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中远的资金集中管理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本文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案例优化探讨法、规范理论研究法等等。首先,对中远集团的资金的集中管理进行深入地了解,包括中远集团的发展历程、现有规模、企业性质、组织结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等等,在此基础上,结合中远的战略发展目标和阻碍其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分析中远集团在进行资金集中管理时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其次,本文从中远集团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针对国内外学者对相关理论的研究过程和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结合中远集团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介绍了本文进行学术探讨的目的和作用。第二部分,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理论概述。具体地描述了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概念、特点、原则、目标、内容、模式、理论基础等。第三部分,中远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案例介绍。一方面,描述了中远集团的基本情况,并简要介绍了中远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特点和现有模式。另一方面,介绍了中远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产生过程,其中包括:资金集中管理制度的建设、现有平台的构建和具体的运作流程。第四部分,中远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首先探讨总结出中远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改善中远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措施。本文共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优化策略:明确集团与下属单位的管理权限;建立健全的全面预算控制机制;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优化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潘宁[6](2017)在《精细化管理在航运企业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航运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高,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航运市场的不断开放以及金融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航运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由于国际贸易额的大幅降低,货源锐减,出现了船多货少的尴尬局面。因此,及时反思航运企业管理工作,特别是对其内部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强化精细管理,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帮助企业渡过寒冬,实现我国航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共分七章,主要通过对航运市场的现状描述引出航运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背景和意义,对精细化管理的理论和内涵进行详细描述,并结合航运企业的特点,从成本控制、风险管控、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几个关键环节入手,通过分析其自身存在的问题,探寻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从自身挖掘潜力,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去探究航运企业内部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以期使我国航运企业在需求放缓、运力过剩、成本上涨、运价下降的严峻形势下,通过这种自我提升的方式,努力向管理要效益,从而达到降本增效,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低谷崛起的目标。
许健[7](2014)在《远洋船员薪酬管理研究与实践 ——以中远集运为例》文中提出本文对中远集运公司远洋船员的薪酬管理模式进行剖析,并对国内外其他航运企业远洋船员薪酬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在不同环境下的薪酬管理思路、方法和效果,探究其内在的共性点,旨在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远洋船员薪酬管理模式。本文以艾尔.巴比的《社会研究方法》为指导,分析和探索船员薪酬管理问题。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非介入性研究方法,即对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又对船员薪酬管理的历史发展加以比较。在抽样过程中采用的是目标式或判断式抽样方法。在分析船员薪酬管理资料的过程中,本文以指标及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同时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对其内在的意义做了大量的描述,揭示内在规律性的东西。本文的研究证明,无论何种类型的航运企业,采用的远洋船员薪酬管理模式必须适应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由于每个企业的发展阶段各不相同,以及企业所处的环境不同,因此并没有统一不变的、适合所有企业的远洋船员薪酬管理模式。根据目前我国的国情,大型国有航运企业的船员薪酬方案应该向市场方向靠拢,以采用以岗位职务工资为主体的岗位工资制为宜,附以一定的考绩工资,在船员的薪酬制度中应该有其增长或浮动机制。但远洋船员的薪酬管理方案还必须根据社会环境、市场变化、公司发展需要等等情况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李杰[8](2013)在《新华国际海铁联运业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自从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后,中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从目前国内经济和贸易情况来看,国内GDP和外贸进出总额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将对我国集装箱运输产生更大的需求。集装箱运输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方向。而铁路具有全天候、运量大、运距长、运价低、安全环保等优势,作为物流链的重要环节,作用是不可替代。长盐铁路公司是典型的铁路集装箱运输企业,在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机遇和挑战的情况下,率先改革,进行物流化尝试。尤其在海铁联运方而,新华国际集装箱码头公司(下文简称新华国际)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资源整合,利用自有疏港铁路长盐铁路通过京广、京九铁路与全国铁路网络融合,将货源腹地扩展至中西部内陆地区,逐步将长盐铁路公司打造成为以铁路集装箱运输为核心优势的现代化物流企业。本文主要以企业战略理论为基础,系统分析了国内外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状况,中国港口海铁联运市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明确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物流化的发展目标,并指出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薄弱环节。运用波特的产业竞争战略分析工具对新华国际的铁路集装箱运输市场的竞争状态、供需状况、成长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借助SWOT模型分析新华国际发展铁路集装箱运输的自身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的机遇和挑战,设计一整套操作性强,并能为新华国际发展海铁联运带来实际变革的铁路集装箱运输物流化的发展方案,同时对同类企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毕振克[9](2012)在《SITC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SITC企业集团于2000年建立结算中心,十年中资金管理模式逐渐完善,结算中心的管理模式提高了SITC资金使用效率,而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业务的不断拓展,其资金管理模式仍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本文首先针对目前SITC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SITC目前的资金管理仅仅实现资金的归集对于资金的管理较少,并且随着企业集团业务的拓展,结算中心已不能满足企业集团的需求。本文针对目前SITC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现阶段企业资金管理需求提出了资金管理优化策略。资金管理模式优化后,集团的资金管理建立在统一、综合的信息平台上,资金预算系统、资金结算系统、资金监控系统、风险管理系统与账务系统有机结合,并与业务系统和网上银行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在此基础上,企业通过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实现有效控制资金,并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反馈考核评价各个环节与其他系统有机结合,实现对预算的动态跟踪;在资金运作中,在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同时充分利用专业机构服务,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程序与方法,制定有效的资金运作风险预警机制,从而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以保证资金安全。通过这三方面的管理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资金管理模式以提升集团整体的资金配置效率。
殷恩杰[10](2010)在《我国大型国有航运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质量和价格上的差异化和竞争空间已越来越小,因此便利的结算方式便逐渐成为吸引客户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武器之一。面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我国多数大型国有航运企业为了增加揽货量,最大限度实现收益最大化,在经营过程中广泛采用了赊销形式。但由于债务人往往不能按期或全额支付运费,导致企业大量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产生巨额呆账、坏账,营运资金被大量占用,从而影响并制约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也失去了大型国有航运企业特有的资源整合优势和管理协同效应。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特征已越来越明显,航运业受世界经济的冲击和影响更是首当其冲,从计划经济体制刚刚转型的大型国有航运企业,在应收账款的内部风险管理和监控方面,与发达国家顶级航运企业相比还有很多欠缺和薄弱环节,如何成功控制并管理风险已成为其健康发展的一个巨大挑战。另外,当前我国熟悉并重视风险管理的企业很少,能够建立并执行规范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体系的大型国有航运企业更是风毛麟角,同时国家也尚未制定相关的风险管理准则为企业提供合理的参考。因此,针对航运业中大型国有企业的固有特征,探究切实可行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模式和体系,改进并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对我国大型国有航运企业改善经营状况、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站在理论结合实际的角度,以中国海运集团为例,通过其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经验及教训的总结,结合我国大型国有航运企业现有的实际运作情况,运用风险管理基础理论,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同时,对中海集团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体系及其具体运作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希望以此对我国大型国有航运企业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由于笔者知识存量和实践经验的匮乏,难免有疏漏、谬误和偏差之处,但仍不失为一次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希望能提供一些启发。
二、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在集装箱航运企业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在集装箱航运企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多维视角下重庆市货物航运企业成本管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2.1 主要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经济环境对货物航运经济的影响 |
2.1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
2.2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
2.3 国际航运市场情况 |
2.3.1 总体情况 |
2.3.2 集装箱班轮情况 |
2.3.3 滚装船运输情况 |
2.3.4 散货船航运情况 |
2.4 国内航运市场情况 |
2.4.1 国内水路货运情况 |
2.4.2 国内水路港口情况 |
2.4.3 国内运输船队情况 |
2.4.4 国内航运企业情况 |
2.4.5 重庆市航运市场情况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货物航运企业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
3.1 国家政策维度 |
3.2 重庆市政策维度 |
3.3 信息化建设维度 |
3.3.1 网络资费成本要素 |
3.3.2 5G技术对航运各要素的影响 |
3.4 空间维度 |
3.5 基础建设维度 |
3.6 船型维度 |
3.7 货物维度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货物航运企业成本要素构成及其精简 |
4.1 S公司情况简介 |
4.2 成本要素结构分析 |
4.2.1 固定成本 |
4.2.2 经营成本 |
4.2.3 采购成本 |
4.2.4 航次成本 |
4.2.5 业务项目维度及其要素选择 |
4.2.6 成本科目维度及其要素选择 |
4.3 成本要素项目精简 |
4.3.1 与成本有关的业务项目要素 |
4.3.2 固定成本项目要素 |
4.3.3 变动成本项目要素 |
4.3.4 成本要素精简方法 |
4.4 成本要素数据采集规则 |
4.4.1 业务项目要素采集规则 |
4.4.2 固定成本项目要素采集规则 |
4.4.3 变动成本项目要素采集规则 |
4.4.4 使用软件辅助采集各成本要素 |
4.5 成本数据采集范围精简及其标准化 |
4.5.1 选择主力船型 |
4.5.2 选择主力航线 |
4.5.3 对主力船型和主力航线进行成本要素采集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GA-BP优化算法的成本预测 |
5.1 使用GA-BP进行预测的意义 |
5.2 原理简释 |
5.2.1 神经网络算法原理简释 |
5.2.2 遗传算法优化原理简释 |
5.2.3 算法实现流程详细说明 |
5.3 使用GA-BP算法拟合 |
5.3.1 网络训练参数确定 |
5.3.2 遗传算法参数确定 |
5.3.3 程序源代码 |
5.3.4 拟合方案选择 |
5.3.5 拟合结果 |
5.4 再次精简输入要素 |
5.5 再次拟合 |
5.6 成本预测 |
5.6.1 应用实例一 |
5.6.2 应用实例二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成本管控策略 |
6.1 难点表现 |
6.2 解决方案 |
6.2.1 内部管控策略 |
6.2.2 对外部策略 |
6.3 对S公司的管控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Python梯度下降法训练代码 |
附录2 Matlab的 BP神经网络主要代码 |
附录3 Matlab的 GA-BP神经网络主程序代码(子函数代码略) |
附录4 货物航运企业成本要素构成及其精简逻辑 |
(2)我国综合运输立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我国综合运输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一节 我国综合运输立法的必要性 |
一、综合运输迅速发展需要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
二、我国现行综合运输法律完善之需要 |
第二节 我国综合运输立法的可行性 |
一、国家重视综合运输发展的有利政策导向 |
二、现行综合运输法律的基础支持 |
三、国外综合运输立法经验可供借鉴 |
四、国家对综合运输立法的关注度提升 |
第二章 我国综合运输立法基础理论 |
第一节 综合运输法的定义和调整对象 |
一、综合运输法的定义 |
二、综合运输法的调整对象 |
第二节 综合运输法律的价值 |
一、法的价值与经济法的价值 |
二、综合运输法律的社会公平正义价值 |
三、综合运输法律的秩序价值 |
四、综合运输法律的效率价值 |
五、综合运输法律价值冲突的解决 |
第三节 综合运输立法的目的 |
一、确立综合运输立法目的的依据 |
二、综合运输立法的具体目的 |
第四节 综合运输立法的基本原则 |
一、基本原则确立的依据 |
二、制定《综合运输法》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
三、《综合运输法》应遵循的特殊原则 |
第五节 综合运输法律制度架构 |
一、综合运输法律制度确立的依据 |
二、综合运输法律制度体系 |
第三章 我国综合运输法律的核心制度 |
第一节 综合运输管理制度 |
一、综合运输管理制度的含义和意义 |
二、综合运输管理制度的要点构想 |
第二节 综合运输规划制度 |
一、综合运输规划制度的含义和意义 |
二、综合运输规划制度的要点构想 |
第三节 综合运输市场规范制度 |
一、综合运输市场规范制度的含义和意义 |
二、综合运输市场规范制度的要点构想 |
第四章 我国综合运输法律的保障性制度 |
第一节 综合运输资金支持制度 |
一、综合运输资金支持制度的含义和意义 |
二、综合运输资金支持制度要点构想 |
第二节 综合运输普遍服务制度 |
一、综合运输普遍服务制度的含义和意义 |
二、综合运输普遍服务制度的要点构想 |
第三节 综合运输安全保障制度 |
一、综合运输安全保障制度的含义和意义 |
二、综合运输安全保障制度的要点构想 |
第四节 综合运输信息共享制度 |
一、综合运输信息共享制度的含义和意义 |
二、综合运输信息共享制度要点构想 |
第五节 综合运输绿色环保制度 |
一、综合运输绿色环保制度的含义和意义 |
二、综合运输绿色环保制度要点构想 |
第五章 制定我国《综合运输法》的建议 |
第一节 《综合运输法》的立法模式和与现行立法的衔接 |
一、《综合运输法》的立法模式 |
二、《综合运输法》与现行立法的衔接 |
第二节 《综合运输法》的主要内容建议 |
一、总则 |
二、综合运输行政管理体制 |
三、综合运输规划 |
四、综合运输市场管理 |
五、综合运输资金支持 |
六、综合运输普遍服务 |
七、综合运输安全保障 |
八、综合运输信息共享 |
九、综合运输绿色环保 |
十、法律责任 |
十一、附则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表1-1 1978-2018年全国交通运输指标对比情况 |
表1-2 全社会客货运量和周转量变化 |
表1-3 各运输方式客货运量和周转量变化 |
表1-4 世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10位港口 |
表1-5 2018年全国铁路运输量与其他交通运输业比较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船员权益的软法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我国船员群体困境及船员权益硬法保障之不足 |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及检视 |
一、船员与海员概念界定 |
二、船员权益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我国船员群体特点及发展现状 |
一、我国船员群体特点分析 |
二、我国船员发展面临瓶颈 |
三、我国船员队伍发展困境成因 |
第三节 船员权益硬法保障的不足 |
一、船员领域硬法建设现状 |
二、船员权益硬法保障方面不足的具体表现 |
第二章 船员权益软法保障相关概念及法理分析 |
第一节 软法的本体理论 |
一、软法概念、特征和基本构成 |
二、软法的分类 |
三、软法是改善公权力服务社会个体的有效模式 |
第二节 软法与硬法的界分及相互关系 |
一、软法与硬法的界分标准 |
二、硬法与软法相互关系 |
第三节 实施船员权益特别保障的法理与实证分析 |
一、社会弱势群体理论 |
二、对船员权益特别保障具备法理正当性 |
三、加强船员权益保障的实证分析 |
第三章 软法保障船员权益的优势分析及国外经验启示 |
第一节 船员权益软法保障的优势 |
一、符合船员治理的时代需要 |
二、弥补硬法保障船员权益不足 |
三、有利于船员领域实现法治化 |
第二节 国外船员权益软法保障的启示 |
一、部分国家船员发展与保障情况 |
二、国外船员权益保障经验归纳和启示 |
第四章 国际软法对船员权益的保障 |
第一节 船员领域国际软法价值和发展趋势 |
一、海事公约中软法作用和价值 |
二、海事公约中软法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与船员有关的主要海事公约中之软法表现 |
一、海事劳工公约中之软法表现 |
二、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中之软法表现 |
三、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公约中之软法表现 |
四、与船员有关主要海事公约中软法的发展脉络 |
第三节 港口国监督备忘录——特殊的国际软法存在 |
第五章 国内软法对船员权益的保障 |
第一节 国家软法对船员权益的保障 |
一、组织类软法对船员权益的保障 |
二、公共政策对船员权益的保障 |
三、规制行政裁量权对船员权益的保障 |
第二节 社会软法对船员权益的保障 |
一、信用制度对船员权益的保障 |
二、标准化体系制度对船员权益的保障 |
第三节 我国在履行船员海事公约方面存在不足 |
一、宏观层面的不足 |
二、实践层面的不足 |
第六章 船员权益的软法保障模式建构及相关建议 |
第一节 构建船员权益保障的软法模式架构 |
一、规制与船员相关的国家软法 |
二、培育与船员相关的社会软法 |
三、吸收国际软法经验 |
四、重构与软法相协调的船员硬法 |
第二节 船员权益双轨保障模式下软法与硬法的协调与衔接 |
一、双轨保障模式下软法与硬法的协调 |
二、实现双轨保障模式下软法与硬法的有效衔接 |
第三节 实现船员权益保障软法与硬法共治路径 |
一、国家应建立便捷高效的权责体系 |
二、国家和社会需共同推进船员信用和标准等领域建设 |
三、推动各主体在船员领域国际合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港口建设费征收对航运市场的影响路径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港口建设费征收研究现状 |
1.2.2 航运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港口建设费征收状况 |
2.1 港口建设费发展历程 |
2.2 港口建设费政策变化 |
2.3 港口建设费资金流向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航运市场发展影响分析 |
3.1 航运市场发展概况 |
3.2 航运市场影响因素 |
3.3 港口建设费征收对航运市场的影响 |
3.3.1 港口建设费征收对航运市场的正向影响 |
3.3.2 港口建设费征收对航运市场的负向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港口建设费征收对航运市场的影响路径研究 |
4.1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
4.1.1 结构方程模型相关概念 |
4.1.2 结构方程模型的适用性 |
4.1.3 结构方程模型建模步骤 |
4.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4.2.1 指标设定 |
4.2.2 问卷设计 |
4.2.3 样本特征分析 |
4.2.4 信度与效度检验 |
4.3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港口建设费征收对航运市场影响路径分析 |
4.3.1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4.3.2 结构方程模型识别 |
4.3.3 结构方程模型评价 |
4.3.4 结构方程模型修正 |
4.3.5 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港口建设费征收对航运市场的影响效应分析 |
5.1 系统动力学概述 |
5.1.1 系统动力学相关概念 |
5.1.2 系统动力学的适用性 |
5.1.3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5.2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5.2.1 建模目的和假设 |
5.2.2 系统边界划分 |
5.2.3 系统因果关系分析 |
5.2.4 系统流图构建 |
5.2.5 参数及方程式确定 |
5.3 模型检验 |
5.3.1 模型有效性检验 |
5.3.2 模型灵敏度检验 |
5.3.3 模型稳定性检验 |
5.4 政策仿真与分析 |
5.5 对策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系统动力学模型变量方程式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中远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研究 |
1.2.2 关于资金集中管理实施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本文的框架 |
2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理论概述 |
2.1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概念、特点、原则及目标 |
2.1.1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2.1.2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原则和目标 |
2.2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内容 |
2.2.1 资金的筹集管理 |
2.2.2 资金的投放管理 |
2.2.3 资金的日常管理 |
2.2.4 资金的风险管理 |
2.3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 |
2.3.1 统收统支模式 |
2.3.2 内部银行模式 |
2.3.3 资金结算中心模式 |
2.3.4 财务公司模式 |
2.3.5 现金池模式 |
2.4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理论基础 |
2.4.1 集权分权理论 |
2.4.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4.3 委托代理理论 |
2.4.4 内部资本市场理论 |
2.4.5 产融结合理论 |
3 中远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案例介绍 |
3.1 中远集团概况 |
3.1.1 中远集团的基本情况 |
3.1.2 中远集团的资金管理的特点和模式 |
3.2 中远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现状 |
3.2.1 资金集中管理制度的建设 |
3.2.2 资金集中管理平台的构建 |
3.2.3 资金集中管理的具体流程 |
4 中远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资金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1 资金调转及利用效率不高 |
4.1.2 资金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
4.1.3 财务公司的金融服务能力不强 |
4.1.4 资金集中管理信息平台系统功能滞后 |
4.1.5 资金运营风险较大 |
4.2 资金集中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集团资金管理权限不明确 |
4.2.2 资金全面预算体制不完善 |
4.2.3 金融市场不完备和金融政策的限制 |
4.2.4 缺乏高端的信息网络的支持 |
4.2.5 资金的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
5 改善中远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措施 |
5.1 明确集团与下属单位的管理权限 |
5.1.1 制定资金管理授权制度 |
5.1.2 制定相关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 |
5.2 建立健全的全面预算控制机制 |
5.2.1 建立全面的资金预算管理体制 |
5.2.2 制定精细的资金全面预算控制流程 |
5.3 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
5.3.1 建立“现金池”以增强产融结合能力 |
5.3.2 开拓中远财务公司业务功能 |
5.4 优化资金管理信息系统 |
5.4.1 优化集团资金网络控制系统 |
5.4.2 建设安全的信息防护体系 |
5.5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
5.5.1 树立全面风险控制理念 |
5.5.2 建立资金管理风险识别和预警体系 |
5.5.3 改善金融业务风险管理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精细化管理在航运企业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精细化管理在航运企业中提出的背景 |
1.1.1 从BDI指数看航运市场现状 |
1.1.2 新造船舶及二手船舶市场现状 |
1.2 精细化管理在航运企业应用的目的和意义 |
1.3 精细化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精细化管理相关理论与来源 |
2.1 精细化管理理论 |
2.2 精细化管理的理论来源 |
第3章 航运企业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 |
3.1 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
3.2 航运企业成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
3.3 精细化航运成本控制的具体内容 |
3.3.1 航线设计 |
3.3.2 采购供应成本管理 |
3.3.3 营运生产成本管理 |
第4章 航运企业风险控制管理精细化 |
4.1 航运企业的业务特点与风险分析 |
4.2 航运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 |
4.3 航运企业风险控制管理与控制策略 |
4.4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与内控一体化 |
4.4.1 运用六西格玛理念和工具提升企业管理 |
4.4.2 运用SWOT分析法进行系统分析 |
4.4.3 全面风险管理与内控一体化 |
第5章 航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精细化 |
5.1 航运企业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5.2 航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
5.3 航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解决的对策 |
第6章 航运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精细化 |
6.1 航运信息化发展趋势 |
6.2 航运企业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
6.3 我国航运企业实施精细化的信息化建设策略 |
6.3.1 我国航运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般策略 |
6.3.2 我国航运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思考 |
6.4 船舶信息化与优化管理 |
6.4.1 船舶信息化管理 |
6.4.2 信息管理系统模块 |
6.4.3 优化航次效益分析 |
第7章 总结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远洋船员薪酬管理研究与实践 ——以中远集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范围及重点 |
第2章 理论研究综述 |
2.1 理论背景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 研究方法及工具 |
第3章 远洋船员薪酬管理方案分析 |
3.1 国内外远洋船员薪酬管理模式分析 |
3.1.1 ITF组织薪酬管理分析 |
3.1.2 马士基船公司薪酬管理分析 |
3.1.3 香港航运企业薪酬管理情况分析 |
3.1.4 台湾航运企业薪酬管理情况分析 |
3.1.5 国内其他大型航运企业薪酬管理情况分析 |
3.2 国外企业薪酬管理的优劣分析 |
3.3 国内企业薪酬管理的优劣分析 |
3.4 各种薪酬管理方法的深层比较和研究 |
3.4.1 政府对企业的宏观管理 |
3.4.2 从远洋船员的薪酬结构 |
3.4.3 远洋船员薪酬相对水平 |
3.5 国有航运企业船员薪酬管理的思考 |
3.5.1 企业宏观薪酬政策 |
3.5.2 企业微观薪酬政策 |
第4章 中远集运船员薪酬管理现状分析 |
4.1 公司薪酬管理概况 |
4.2 公司薪酬管理方法 |
4.3 远洋船员薪酬结构分析 |
4.4 远洋船员薪酬水平分析 |
4.5 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
4.6 目前存在的问题 |
4.7 薪酬管理的完善 |
第5章 远洋船员薪酬管理的优化及实施方案 |
5.1 远洋船员薪酬管理优化方案 |
5.2 对策与措施及实施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新华国际海铁联运业务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写作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战略理论基础 |
2.1.1 早期战略思想阶段 |
2.1.2 古典战略理论阶段 |
2.1.3 竞争战略理论阶段 |
2.2 多式联运发展综述 |
2.2.1 国外多式联运发展研究现状 |
2.2.2 国内多式联运发展研究现状 |
第三章 新华国际内部环境分析 |
3.1 新华国际集装箱码头现状 |
3.1.1 新华国际使命及愿景 |
3.1.2 新华国际集装箱吞吐量现状 |
3.1.3 新华国际集装箱运输现状 |
3.1.4 新华国际临港仓储现状 |
3.1.5 新华国际疏港通道建设现状 |
3.1.6 新华国际集装箱码头服务现状 |
3.2 长盐铁路概况 |
3.2.1 长盐铁路吞吐量现状 |
3.2.2 长盐铁路集装箱运输腹地范围 |
3.2.3 长盐铁路集装箱服务现状 |
3.2.4 长盐铁路集装箱运输特点 |
3.2.5 长盐铁路集装箱运输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新华国际外部环境分析 |
4.1 中国海铁联运状况及发展趋势 |
4.1.1 新经济形势对海铁联运的影响 |
4.1.2 中国集装箱海铁联运的需求状况 |
4.1.3 国内主要港口海铁联运的发展现状 |
4.1.4 国内海铁联运的业务特点 |
4.1.5 国内海铁联运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
4.1.6 中国海铁联运的未来发展趋势 |
4.2 铁路改革对新华国际发展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影响 |
4.2.1 铁路体制改革现状及存在问题 |
4.2.2 铁路体制改革模式 |
4.2.3 铁路集装箱运输管理体制 |
4.2.4 铁路改革对新华国际发展铁路集装箱的影响 |
4.2.5 铁路集装箱运输规划 |
4.2.6 铁路集装箱运输规划对新华国际发展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影响 |
4.3 新华国际铁路集装箱需求生成量预测 |
4.3.1 总体预测思路及步骤 |
4.3.2 六省一市外贸集装箱生成量预测 |
4.3.3 影响铁路集装箱运输的主要因素 |
4.3.4 新华国际铁路集装箱需求生成量预测 |
4.3.5 新华国际铁路集装箱可能办理量预测 |
4.4 竞争环境分析 |
4.4.1 潜在进入者竞争 |
4.4.2 替代产品竞争 |
4.4.3 行业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4.4.4 货主的议价能力 |
4.4.5 对新华国际港竞争能力的评价 |
第五章 新华国际海铁联运发展战略选择 |
5.1 SWOT分析 |
5.1.1 竞争优势(Strengths) |
5.1.2 竞争劣势(Weaknesses) |
5.1.3 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
5.1.4 威胁分析(Threats) |
5.2 新华国际海铁联运发展战略定位 |
5.3 新华国际海铁联运发展战略目标 |
5.4 新华国际海铁联运发展战略选择 |
5.4.1 优势与机会战略 |
5.4.2 劣势与机会战略 |
5.4.3 优势与威胁战略 |
5.4.4 劣势与威胁战略 |
第六章 新华国际海铁联运发展战略实施的策略和建议 |
6.1 新华国际发展铁路物流业的策略 |
6.2 口岸集装箱海铁联运综合试点建议 |
6.2.1 集装箱海铁联运综合试点的必要性 |
6.2.2 集装箱海铁联运综合试点的可能性 |
6.2.3 集装箱海铁联运综合试点的设想 |
6.2.4 对集装箱海铁联运综合试点的政策建议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SITC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2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理论基础 |
2.2.1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与产权理论 |
2.2.2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与内部资本市场理论 |
2.2.3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国内资金管理研究现状 |
2.3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基本模式 |
2.3.1 统收统支模式 |
2.3.2 拨付备用金模式 |
2.3.3 结算中心模式 |
2.3.4 内部银行模式 |
2.3.5 财务公司模式 |
2.3.6 现金池模式 |
2.3.7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
3 SITC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现状 |
3.1 SITC企业集团经营范围及商业模式 |
3.2 SITC企业集团组织结构 |
3.3 SITC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发展历程 |
3.3.1 拨付备用金模式 |
3.3.2 结算中心模式 |
3.4 SITC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
3.4.1 SITC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特点分析 |
3.4.2 SITC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现状 |
3.5 SITC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
3.5.1 SITC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
3.5.2 SITC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4 SITC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优化研究 |
4.1 SITC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优化目标及效果 |
4.1.1 采用综合、全面的信息系统平台 |
4.1.2 资金结算与资金监控动态要结合,实现资金有效控制 |
4.1.3 要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系统,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
4.1.4 培养专业人才,从根本上提高资金管理水平 |
4.2 SITC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优化分析 |
4.2.1 SITC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优化需要考虑的因素 |
4.2.2 SITC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优化框架 |
4.2.3 SITC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优化方法 |
4.3 SITC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优化的组织与制度支撑 |
4.3.1 健全企业组织架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4.3.2 建立“总体集权,适度分权”的资金管理体制 |
4.3.3 准确定位集团资金管理机构职能 |
4.3.4 完善资金管理制度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我国大型国有航运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内容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及论述框架 |
1.5 本文可能的成果及不足 |
第2章 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概述 |
2.1 应收账款成因剖析 |
2.1.1 企业内部原因 |
2.1.2 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原因 |
2.1.3 我国大型国有航运企业应收账款现状 |
2.2 风险管理 |
2.2.1 风险的概念及分类 |
2.2.2 风险管理的含义 |
2.2.3 风险管理的发展阶段 |
2.3 应收账款风险管理 |
2.3.1 应收账款风险识别 |
2.3.2 应收账款风险分析 |
2.3.3 应收账款风险防范与应对方法 |
2.3.4 完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 |
第3章 中国海运集团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 中国海运集团介绍 |
3.1.1 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介绍 |
3.1.2 中海集团下属主要公司介绍 |
3.2 中国海运集团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现状及案例 |
3.2.1 中海釜山"资金门"事件始末 |
3.2.2 由釜山"资金门"事件分析中海集团应收账款现状 |
3.3 中国海运集团应收账款风险的成因探究 |
3.4 中国海运集团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及具体管理建议 |
第4章 大型国有航运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对策 |
4.1 我国大型国有航运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 |
4.1.1 航运企业的主要特征 |
4.1.2 我国大型国有航运企业的生存环境 |
4.2 我国大型国有航运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建议策略 |
4.2.1 应收账款事前严格控制 |
4.2.2 应收账款事中有效管理 |
4.2.3 应收账款事后及时处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在集装箱航运企业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多维视角下重庆市货物航运企业成本管控策略研究[D]. 杨春宇.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5)
- [2]我国综合运输立法问题研究[D]. 曹译文.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3]船员权益的软法保障研究[D]. 邵帅.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4]港口建设费征收对航运市场的影响路径与效应研究[D]. 万淑贞.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5]中远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问题探讨[D]. 侯园园. 江西财经大学, 2017(03)
- [6]精细化管理在航运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 潘宁. 天津大学, 2017(06)
- [7]远洋船员薪酬管理研究与实践 ——以中远集运为例[D]. 许健. 大连海事大学, 2014(04)
- [8]新华国际海铁联运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 李杰. 山东大学, 2013(05)
- [9]SITC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优化研究[D]. 毕振克.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8)
- [10]我国大型国有航运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研究[D]. 殷恩杰. 西南交通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