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秀:源自城南西秀山(论文文献综述)
张素,杨扬[1](2020)在《西秀区食用菌产业裂变发展的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为推进安顺市西秀区食用菌产业裂变式发展提供参考,介绍了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从资金支持、科技支撑、产业链构建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分析了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科学布局产业、发展林菌种植模式、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和专业人才队伍、加强品牌建设和产销对接等对策。
刘巍巍[2](2019)在《明清时期贵州风水塔的分布及其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塔这种建筑形式最早是作为佛教建筑的标志,由印度传入我国,故而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修建的塔都是佛塔或由埋葬舍利而延伸出去的墓塔。但在明清时期,出现一种按堪舆家根据风水学说确定位置所建筑的塔——风水塔,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大量的修建,这种塔的修筑多是受汉文化和风水文化的影响,培补风水,希望当地多出人才,兴文风,旺科举或是镇灾祈福。贵州有别于其他汉文化聚集区,是个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地区,但它却是修建风水塔数目最多的地区之一。然而当前,还未发现有公开出版发行的着作或刊物对贵州风水塔数量进行详细统计,该文运用文献分析法从各地的图书馆、档案局、文献资料库和网络方面进行资料的收集,以大量的目录书、地方志、学术文献资料为基础,并以田野调查法所获资料为补充,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分析和研究,使用计量法统计出明清时期贵州地区修筑的140座风水塔,并制成贵州地区风水塔分布表。再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运用综合分析法等对明清时期贵州地区风水塔的分布及其特征进行探讨研究。文章主要结构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对风水塔、贵州等进行概念界定,并介绍了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二部分介绍了贵州风水塔产生的背景,风水塔的产生最主要的背景就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影响,贵州风水塔的修建则主要受明清时期贵州大力开发后汉文化传入的影响;第三部分详细分析了贵州风水塔的分布,列出贵州风水塔分布表,整理明清贵州各州府风水塔的分布及贵州各时期风水塔;第四部分探讨了贵州风水塔分布的特征,包括时空分布特征,地理分布特征,风水塔形态特征以及风水塔修建的人文特征。最后结语总结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樊一铭[3](2019)在《安顺古城变迁及建筑空间研究》文中认为安顺地区位于贵州高原中部和黔中腹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素有“黔之腹,滇之喉,蜀粤之唇齿”之称。安顺作为具有价值的古城,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重要见证,其先后经历了元代军事寨堡阶段,明代军事防御阶段,清代商贸繁荣的高潮阶段等。朝代的更替使城市逐渐由军事重镇转型为商业都市,商路的畅通也离不开朱元璋“开一线以通云南”的举措,因此,安顺古城的研究与探讨非常值得学者探析。本文以安顺古城为研究对象,包含城市演变中的制度更替及古城范围内的历史建筑,采取多种研究方法对安顺古城特定历史背景的演变和特殊历史建筑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探究,从而明确其价值的内涵与外延。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通过对历史脉络的梳理,分时期论述安顺城市性质的转变以及由此带来的城市骨架、空间格局、功能属性等内容的变化,对其军事化防御和经济商业化功能的此消彼长进行理论化研究;其次,深度挖掘安顺古城几大重要的时代特征展开具体分析,一方面以军事防御要求论证宏观视角下的城池营建策略,另一方面以多元文化融合背景论证微观视角下的建筑形制空间特色,进一步掌握安顺历史变革的时代性、地域性特征;最后,基于上述内容,以当下建筑遗存现状和发展脉络为落脚点,得出古城历史遗存的保留价值及安顺古城的历史意义,从而为日后对城市整体开发及保护修缮提供更全面的参考依据。通过本研究的努力,也希望能举一反三,有针对性地评估同时期同类型的其他西南地区古城,提供具有普适的理论支持,从而有据可循地对古城进行保护与发展。
赵柳[4](2016)在《16-18世纪西方传教士的贵州地理认识》文中认为16-18世纪的西方中国认知是中西文化交流领域的重要课题,学界对此颇多关注,但针对贵州的研究有限。本文通过历史比较、跨文化研究方法,主要依据这一时期西方传教士所绘制的地图和相关文字记录对16-18世纪西方传教士眼中的贵州地理认识进行分析,对推进贵州历史地理及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研究具有一定意义。16-18世纪西方传教士对贵州的认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6世纪的模糊时期。此时西方仅认识到贵州在中国的大致位置,几个城市名,及数量不明的城镇、税户和军队。第二阶段,17世纪的全面认识阶段,包括三份地图集,首先是罗明坚《中国地图集》的简单描述;其次为卜弥格《中国地图册》的重视自然景观;最后是卫匡国的《中国新地图集》,较全面呈现了贵州行政区划、自然景观、风俗物产等。第三阶段,18世纪的科学认识,18世纪初传教士测绘出《皇舆全览图》,传至西方被西方人改绘并收入《中华帝国全志》,该志的地图部分表现了传教士了解的清初贵州行政建置及河流分布,但文字部分的风俗物产等内容仍延续了卫匡国的介绍。本文还对各地图集的中文文献来源及其对西方影响进行论证。
杨宁[5](2013)在《西南山地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西方世界价值观主导的经济与文化的全球化,作为物质文明载体的城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而地域与国际的冲突,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保护与更新的矛盾,所带来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建筑文化的国际化与城市空间的趋同化。在这个“环境、历史与文化赋权的时代”里,城市作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历史文化结晶,不仅要保护起来,更应将其环境和精神文化传承下去。199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大会正式提出了“文化景观遗产”的概念,从而将文化遗产关注的主视角由单纯的物质文物古迹或者精神文化传统转移到以“人的活动”为线索的物质与文化上来。在文化景观遗产概念适时诞生的时代背景下,对西南山地典型城镇文化景观的研究,已成为具有国家高度和重要学术价值的科研课题。本论文研究是从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西南山地城镇文化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纵观中国古代历史,王权的战争作为城市产生和发展史的最直接的推动力在城市的演进过程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介入触发了原始村落由自发分散和无组织状态到功能的聚拢。军事防御作为城镇诞生之初的基本功能,以此为研究对象可以更好地分析传统城镇文化景观的演进。通过对文章核心概念和研究范围的界定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文章进入主体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西南军事历史影响下的城镇发展。我国西南地区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城镇体系复杂,从而缔造了异质而多元的城镇文化景观,欲分析其复杂而曲折的演进过程就必须对区域历史背景有明确的认知。本章在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历史时期重要战争攻守路线的梳理,简要概括出因军事战争而兴起的城镇体系规律。而后又分别从地理环境、经济结构、交通格局、社会文化四个方面不同角度探讨西南地区从古至今军事城镇发展的地理文化背景,明确其兴起之因,发展之源。并于最后根据研究需要,筛选出10座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下文分析的典型个案。第二部分为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的系统构成。本章我们以明确研究对象为目标,从系统学角度对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整理,包括“物质”与“文化”两大系统,并以实体案例对各系统要素的内涵进行解析。最终通过系统与要素相互关系的论述,将本文的研究对象归纳为三个层级的物质载体,包括形态格局、特色场所与典型地标,然后通过军事城镇典型案例的例证,剖析各物质载体的“文化”与“景观”内涵。第三部分为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的演进研究,是本文的核心章节。本章将试图穿越历史时空的人物、事件与场所空间进行关联梳理,构建西南山地城镇文化景观演进过程中的历史图景,并进一步发掘其背后的动因逻辑。文章根据城镇发展的形态特征将演进过程划分为形成起源、发展渐进、完善成熟和衰败没落四个发展阶段。论文纵向上以各阶段城镇发展背景为基础,横向上从思想本源的背景分析到形态格局变迁的宏观解读、特色场所变化的中观描述、典型地标调整的微观记录详细的分析军事城镇文化景观演进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第四部分是对演进过程的解析以及研究的启示。在历史过程和演进特点已然清楚的基础上,尝试从演进规律和动力机制的角度分析其发展的本质原因,并提出文化作为主导推动力的演进机制,回答了城镇景观与文化发展的关系问题——只有把握文化演变的客观规律,才能针对性引导城镇文化景观的持续发展。而后针对当代文化景观保护与更新面临的问题,以数个名城保护规划为例分析传统保护方式与文化景观视角保护方式的差异,最后针对军事城镇提出适应性保护策略。
谭祺[6](2010)在《西南山地典型古城人居环境研究 ——贵州省镇远古城》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西南地区存在着大量的古代城池,这些城池开始甚早,经过时间的洗礼,留下来的不仅仅有着重要的历史考古研究价值,而且其中许多城池在选址、城市空间布局以及典型人居环境建设方面对今天的城市规划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上述为出发点,对“贵州省镇远古城”进行详细的典型人居环境方面的研究。镇远古城是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黔东名郡,地域范围随时代的更替大小不一。本论文研究范围是,时间上考虑整个镇远古城的历史演变过程,空间上主要着眼于现明清时期遗留下的古城遗址与遗存,具体内容上关注于镇远区域人居环境,镇远古城人居环境的聚居形态、簇群空间、建筑形态、人文历史节点四大方面的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七部分:第一部分为区域人居环境概述。在区域视野下,以黔东南州为研究范围,从历史演进、文化脉络、环境构成三个方面分别进行概述,从而重点探讨区域聚居与古城聚居的相互关系,并引出下面古城层面的人居环境研究。第二部分为古城人居环境之聚居形态研究。从宏观层面研究镇远古城的总体形态,主要包括静态构成、动态演进及风貌特色的分析,最后归纳镇远古城总体形态特征。第三部分为古城人居环境之簇群空间研究。从空间构成与发展机制进行分析,再分别对街巷群体、建筑组群及标志群三大组成部分进行详细解读,总结出镇远古城灵活有序、内向含蓄的簇群空间特色。第四部分为古城人居环境之建筑形态研究。以古城内传统建筑为研究对象,从影响因素、形态特色、建构特色、建构技术及装饰艺术等方面进行解读,旨在总结古城传统建筑的空间组合及高超的建构特色。第五部分为古城人居环境之人文历史节点研究。分物质与非物质两层面进行分析,旨在以人文历史节点折射出地域特色人文,并总结出古城人文历史的特色价值。第六部分为古城人居环境的独特性分析。通过对上述各部分的总结归纳,将其提炼为三大特性:“多族和融”的移民文化、“潕水九山”的山水城市、“三教合一”的宗教文明。这是镇远古城在西南山地中区别于其他典型古城的独特所在。第七部分为对古城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的思考。历年的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及其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路径都为镇远古城保护与发展提供了经验与教训。在以上基础上,对现状镇远古城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进行评价与思考,结合实际,总结经验,并研究探索对策,进而促进镇远古城的发展。
钟莉[7](2004)在《西秀:源自城南西秀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秀区地处贵州省中部偏西,为今安顺市政府所在地。明《通志》称其为"西南冲剧,夷汉襟喉。"由于其地利之便,自古即为黔中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因此开发极早,距今已有六百年历史。
二、西秀:源自城南西秀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秀:源自城南西秀山(论文提纲范文)
(1)西秀区食用菌产业裂变发展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西秀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
2 西秀区食用菌产业裂变发展存在的问题 |
2.1 资金需求过大,产业推进缓慢 |
2.2 科技支撑不足,缺乏人才技术 |
2.3 产业链存在短板,产品缺乏竞争力 |
2.4 基础设施薄弱,抵御风险能力差 |
2.5 其他外部因素 |
3 西秀区食用菌产业发展对策 |
3.1 科学产业布局,合理资源配置 |
3.2 开展林菌种植,推动绿色发展 |
3.3 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抓好技术培训 |
3.4 加强品牌树立,狠抓产销对接 |
4 小结 |
(2)明清时期贵州风水塔的分布及其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贵州风水塔产生的背景 |
(一)风水塔的产生 |
(二)贵州风水塔的产生 |
二、贵州风水塔的时空分布 |
(一)贵州风水塔分布统计 |
(二)贵州风水塔各州府分布情况 |
(三)贵州风水塔各时期分布情况 |
三、贵州风水塔的特征 |
(一)贵州风水塔分布的时空特征 |
(二)贵州风水塔分布的地理特征 |
(三)贵州风水塔分布的形态特征 |
(四)贵州风水塔分布的人文特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安顺古城变迁及建筑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阐述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相关概念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关于古城研究综述 |
1.3.2 国内关于西南地区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关于贵州地区研究综述 |
1.3.4 国内关于安顺地区研究综述 |
1.3.5 小结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安顺古城历史演变进程的相关研究 |
2.1 土司政权下安顺的早期发展(元代至明初) |
2.1.1 西南土司制度 |
2.1.2 安顺区划更替 |
2.1.3 土司制度与卫所制度“双轨”进行 |
2.2 军事卫所下的军事防御重镇(明中期) |
2.2.1 明代卫所制度与西南军事卫所防御体系 |
2.2.2 以普定卫城为中心的黔中地区防御体系 |
2.2.3 普定卫城城池防御体系 |
2.3 军事卫城向郡县的转变(明中后期到清初) |
2.3.1 一境之内两个军民府设立 |
2.3.2 安顺“州卫同城”策略 |
2.3.3 安顺卫所制度的变革 |
2.4 黔腹滇喉之区的商贸之都(清末到民国) |
2.4.1 改土归流的实施 |
2.4.2 以安顺府为中心商业化进程 |
2.4.3 移民思潮带来的城市商机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基于军事防御的安顺城池营建策略 |
3.1 整体防御体系 |
3.1.1 整体防御 |
3.1.2 城廓防御 |
3.1.3 防御策略 |
3.2 水路防御体系 |
3.2.1 路网防御系统 |
3.2.2 水网防御系统 |
3.3 军事防御下城市形态分析 |
3.3.1 建筑可达性分析 |
3.3.2 军事建筑分析 |
3.3.3 建筑空间分布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基于多元文化融合下的建筑特色探析 |
4.1 以文武庙表现中央官署建筑的同化 |
4.1.1 城市格局 |
4.1.2 空间秩序 |
4.1.3 院落关系 |
4.2 以信仰建筑表现地域文化交融 |
4.2.1 移民会馆 |
4.2.2 宗祠庙宇 |
4.2.3 宗教建筑 |
4.3 以住宅建筑变现江南民居特征 |
4.3.1 院落空间格局 |
4.3.2 民居尺度分析 |
4.3.3 结构材料多样化 |
4.3.4 地方性融合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保护原则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16-18世纪西方传教士的贵州地理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16-18世纪西方来华传教士对贵州的初步认识 |
第一节 16-18世纪西方传教士对中国的记述 |
第二节 明清贵州及其地理文献概述 |
第三节 西方传教士对贵州的初步认识 |
小结 |
第二章 贵州认识的全面化 |
第一节 罗明坚《中国地图集》 |
第二节 卜弥格《中国地图册》 |
第三节 卫匡国《中国新地图集》 |
第四节 其他文献中的贵州情况 |
小结 |
第三章 贵州认识的深入 |
第一节 康熙《皇舆全览图》 |
第二节 《雍正十排图》和《乾隆十三排图》 |
第三节 杜赫德《中华帝国全志》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历 |
(5)西南山地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解析与研究范围界定 |
1.2.1 “文化景观”及“演进”的内涵诠释 |
1.2.2 传统文化景观演进的时空界定 |
1.2.3 军事城镇的界定及案例的选取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文化景观”研究状况 |
1.3.2 西南山地地域文化研究状况 |
1.3.3 西南山地城市发展史研究状况 |
1.3.4 西南山地历史城镇保护研究状况 |
1.3.5 相关研究评价 |
1.4 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内容组织及框架 |
2 西南军事历史影响下的城镇发展 |
2.1 历史时期西南山地军事城镇发展格局概况 |
2.1.1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战争不断 |
2.1.2 隋唐至蒙元时期:周期混战 |
2.1.3 明清时期:相对安定 |
2.1.4 古代西南山地军事地理概述 |
2.2 传统军事城镇形成发展的背景 |
2.2.1 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 |
2.2.2 农耕为主的经济结构 |
2.2.3 水陆纵横的交通格局 |
2.2.4 多元发展的社会文化 |
2.3 传统军事城镇的案例选取、类型及发展趋势 |
2.3.1 传统军事城镇的典型案例选取 |
2.3.2 传统军事城镇的类型 |
2.3.3 传统军事城镇的演变趋势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南山地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的系统构成 |
3.1 西南山地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总体特征概述 |
3.1.1 军事特征 |
3.1.2 山水特征 |
3.1.3 移民特征 |
3.2 西南山地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的要素分析 |
3.2.1 物质系统构成要素 |
3.2.2 文化系统构成要素 |
3.2.3 物质系统与文化系统之间的关系 |
3.3 西南山地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的研究载体 |
3.3.1 形态格局 |
3.3.2 特色场所 |
3.3.3 典型地标 |
3.4 本章小结 |
4 西南山地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的演进 |
4.1 形成起源期:拼贴融合、雏形初现 |
4.1.1 朴素自守、专制主导的思想本源 |
4.1.2 辗转易址,据险围城的形态格局 |
4.1.3 城墙突出、军政氛围的特色场所 |
4.1.4 工事四起,府衙为重的典型地标 |
4.1.5 文化景观的阶段特点及影响因素 |
4.2 发展渐进期:自主多样、初具格局 |
4.2.1 谨遵传统、多元萌芽的思想本源 |
4.2.2 四塞为固,稳步盈城的形态格局 |
4.2.3 高墙深壕,以军兴商的特色场所 |
4.2.4 城楼据首,多核兴起的典型地标 |
4.2.5 文化景观的阶段特点及影响因素 |
4.3 完善成熟期:自由发展、渐臻完善 |
4.3.1 因势利导、自主活跃的思想本源 |
4.3.2 内城外廓,关厢越城的形态格局 |
4.3.3 据城开店,军商共荣的特色场所 |
4.3.4 寺苑会馆,多点核心的典型地标 |
4.3.5 文化景观的阶段特点及影响因素 |
4.4 衰败没落期:发展停滞、被迫转型 |
4.4.1 新旧嬗替、突破牢笼的文化本源 |
4.4.2 文化景观的阶段特点及影响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5 文化景观演进解析及对当代城市保护和更新的启示 |
5.1 文化景观演进解析 |
5.1.1 文化景观演进的一般规律 |
5.1.2 文化景观演进的影响因素 |
5.1.3 文化景观演进的动力机制 |
5.2 文化景观演进研究对当今城市发展的启示 |
5.2.1 当代文化景观保护与更新面临的问题 |
5.2.2 文化景观视角保护与传统保护方式的差异 |
5.2.3 文化景观视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论文总结 |
6.1.1 论文的创新点 |
6.1.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6.2 论文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西南山地典型古城人居环境研究 ——贵州省镇远古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 |
1.1.1 选题源起 |
1.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的范围与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2 区域人居环境概述 |
2.1 区域聚居的历史演进 |
2.1.1 黔东南聚落的形成原因及过程 |
2.1.2 镇远古城的历史沿革 |
2.2 区域聚居的文化脉络 |
2.2.1 文化的多元一体性 |
2.2.2 黔东南文化与地域聚居 |
2.3 区域聚居的环境构成 |
2.3.1 自然环境概貌 |
2.3.2 聚落环境构成 |
2.4 区域视野下的镇远古城人居环境 |
2.4.1 区域环境对镇远古城聚居文化的影响 |
2.4.2 镇远古城对区域聚居的影响 |
3 镇远古城人居环境之聚居形态 |
3.1 古城聚居形态的静态构成 |
3.1.1 聚居形态的构成要素 |
3.1.2 平面形态与空间构成 |
3.1.3 聚居形态的影响因素 |
3.2 古城聚居形态的动态演进 |
3.2.1 选址建城 |
3.2.2 山水格局的形成与演进 |
3.2.3 城市格局的形成与演进 |
3.3 古城聚居形态的风貌特色 |
3.3.1 城市肌理特色 |
3.3.2 景观格局特色 |
4 镇远古城人居环境之簇群空间 |
4.1 古城簇群空间的构成与类别 |
4.1.1 簇群空间的构成 |
4.1.2 簇群空间的类别 |
4.2 古城簇群空间的发展机制与特点 |
4.2.1 簇群空间的发展机制 |
4.2.2 簇群空间发展特点 |
4.3 古城簇群空间与街巷群体 |
4.3.1 街巷的平面结构构成 |
4.3.2 街巷的空间形态构成 |
4.3.3 典型街巷实例分析 |
4.4 古城簇群空间与建筑组群 |
4.4.1 建筑组群的构成 |
4.4.2 建筑组群实例分析 |
5 镇远古城人居环境之建筑形态 |
5.1 古城建筑形态的起源与发展 |
5.1.1 传统建筑产生的背景 |
5.1.2 传统建筑形态的演变 |
5.2 古城建筑形态的影响因素 |
5.2.1 气候条件对于建筑的影响 |
5.2.2 特殊的地形对于建筑的影响 |
5.2.3 宗教、文化对于建筑的影响 |
5.2.4 地方材料对于建筑的影响 |
5.3 古城建筑的形态特色 |
5.3.1 建筑总体布局的特色 |
5.3.2 建筑空间形态特色 |
5.3.3 建筑造型形态特色 |
5.4 古城建筑的建构特色 |
5.4.1 建构艺术 |
5.4.2 装饰艺术 |
5.5 古城建筑的建筑色彩 |
5.5.1 建筑色彩的影响因素 |
5.5.2 建筑色彩的具体分析 |
5.6 古城典型建筑类型实例分析 |
5.6.1 传统民居类 |
5.6.2 寺庙庵堂类 |
5.6.3 楼阁遗址类 |
6 镇远古城人居环境之人文历史节点 |
6.1 古城人文历史节点的存在形式 |
6.1.1 物质层面的文化 |
6.1.2 非物质层面 |
6.2 古城人文历史节点产生的背景 |
6.2.1 产生的时间维度 |
6.2.2 古城时代生产力特征 |
6.3 古城人文历史节点的特色价值 |
7 镇远古城人居环境的独特性分析 |
7.1 “多族和融”的移民文化 |
7.1.1 移民文化对于古城的影响 |
7.2 “潕水九山”的山水城市 |
7.2.1 古代山水城市营造思想的典型诠释 |
7.2.2 镇远古城的古代山水城市类别所属 |
7.3 “三教合一”的宗教文明 |
8 对镇远古城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
8.1 平遥古城保护与发展对于镇远古城保护与发展的启示 |
8.2 对于镇远古城保护现状的评价 |
8.2.1 镇远名城保护规划要点 |
8.2.2 目前保护规划的积极作用 |
8.2.3 目前保护规划误区与困惑 |
8.3 研究探索对策,促进自身发展 |
8.3.1 加强古城保护,整合优势资源 |
8.3.2 城市形象营销,发挥名城优势 |
8.3.3 构建管理体系,保障有效保护 |
8.3.4 顺应时代要求,协调保护与发展 |
9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西秀:源自城南西秀山(论文参考文献)
- [1]西秀区食用菌产业裂变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 张素,杨扬. 农技服务, 2020(05)
- [2]明清时期贵州风水塔的分布及其特征研究[D]. 刘巍巍.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
- [3]安顺古城变迁及建筑空间研究[D]. 樊一铭. 东南大学, 2019(05)
- [4]16-18世纪西方传教士的贵州地理认识[D]. 赵柳. 浙江大学, 2016(07)
- [5]西南山地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演进研究[D]. 杨宁. 重庆大学, 2013(04)
- [6]西南山地典型古城人居环境研究 ——贵州省镇远古城[D]. 谭祺. 重庆大学, 2010(03)
- [7]西秀:源自城南西秀山[J]. 钟莉. 当代贵州, 20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