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薄超强合成花岗岩系列装饰板材(论文文献综述)
赵芳金[1](2018)在《铁氧化物对尾矿微晶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文中认为目前,我国的尾矿难以得到综合利用,利用率仅有7%,其中的大量有用元素被浪费,难以得到有效循环使用。由于鞍山地区的尾矿中硅含量和铁含量比较高,利用铁尾矿制备尾矿微晶玻璃,不仅解决了尾矿堆积带来的问题,还充分的利用了尾矿中的铁氧化物,创造了经济价值。利用铁尾矿制备微晶玻璃,必须考虑Fe O和Fe2O3的存在,因为Fe2+和Fe3+单独或者共存时在玻璃结构网络中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本课题采用化学纯试剂模拟鞍山地区铁尾矿物相成分,设置不同Fe O和Fe2O3含量的微晶玻璃制备配方,采用烧结法制备尾矿微晶玻璃。实验过程中采用DSC、XRD、SEM等先进的检测手段,在对微晶玻璃进行析晶过程动力学研究的同时,对试样的微观结构和物相也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浸液法和比重瓶法对试样的密度、气孔、吸水率进行测量,以获取制备工艺的先进性和合理性,为鞍山地区铁尾矿更有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通过实验、测试及结果分析,本文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的结论:(1)当Fe2+、Fe3+分别单独存在时,Fe2+比Fe3+对于降低微晶玻璃的析晶活化能的作用更强;当Fe2+、Fe3+同时存在时,保持Fe3+百分含量不变,随Fe2+百分含量的升高,活化能呈升高的趋势。(2)由尾矿制备微晶玻璃通过析晶动力学分析得到:析晶动力学参数存在一个较合理的数值区间,晶体生长指数随着升温速率降低是逐渐增大的。(3)就本次实验而言,用化学纯试剂模拟鞍山地区尾矿微晶玻璃的制备过程中,铁离子的比例为Fe3+/Fe2+=2:4时能制取以尖晶石为主晶相的尾矿微晶玻璃。
赖秀群[2](2018)在《群石企业绿色生产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完备的石材工业体系;石材行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并且还在不断的提升完善中,我国已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材生产国、消费国和贸易国。但是,石材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我国石材行业要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的建立绿色生产模式。本文运用战略管理、运营管理相关知识对群石企业绿色生产模式进行研究。首先概述绿色生产相关理论;接着介绍群石企业基本情况、目前生产模式存在的问题及群石企业绿色生产的必要性;在概述当前石材企业绿色生产模式、群石企业绿色生产目标的基础上,从技术改造模式、精益生产模式、循环生产模式、数字化生产模式四个方面对群石企业绿色生产模式进行设计架构;最后,提出群石企业应从建立完善绿色生产的管理组织和管理模式、强化技术改造升级、控制成本消耗、推进ERP信息系统建设、强化绿色质量管理、形成良好的绿色生产氛围六个方面来保障绿色生产模式的实施。我国石材行业发展推广绿色生产,符合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的大势,也是建设绿色经济、实现环境保护和石材行业发展的双赢。本文以群石企业为例,对其石材绿色生产模式进行探索研究;期望对我国石材行业大规模应用绿色生产模式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闫冬梅[3](2016)在《矿渣废弃物制备建筑石材的成型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晶石材亦被称为玻璃陶瓷,综合了玻璃和陶瓷的优越性能,具有结构致密、机械强度高、耐磨、耐腐蚀等诸多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和其它工业领域。矿渣与微晶石材的主要成分相同,在环境日益恶化、天然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如果能把矿渣废弃物转变成有用的建筑石材将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论文通过对微晶石材成型机理的研究,制定了配方,并制备出微晶石材样品,对实验制成样品的显微结构、各项理化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成果如下:(1)在保证较高矿渣掺量情况下,制备性能优良的微晶建筑石材,确定熔体成分范围为:Si O2:48.054%;Al2O3:8.011.5%;Ca O:21.024.0%;Mg O:3.04.0%;Na2O:4.56.5%。(2)以赤泥和高炉渣为主要原料制备微晶石材,代表配方S24:赤泥:60%,矿渣30%,硅砂8%,氧化铬2%。最佳热处理制度为核化730℃,保温2h,晶化870℃,保温2h,主晶相为尖晶石,试样莫氏硬度为4级、弯曲强度达96.7MPa、耐碱性为0.03%、耐酸性为0.90%。(3)以氟硫化物为晶核剂制备微晶石材,代表配方S28:矿渣:65%,Si O2:20%,Na2SO4:5%,Na Si F6:5%,NH4H2PO4:3%,Zn O:2%。最佳热处理制度为核化750℃,保温2h,晶化950℃,保温2h,主晶相为钙长石,试样莫氏硬度为5级、弯曲强度达113.6 MPa、耐碱性为0.03%、耐酸性为0.30%。其中,随着熔制时间的延长,玻璃熔体中的氟硫含量逐渐降低,其中F含量变化较为明显,且受熔制气氛的影响较重。(4)以铬铁矿(FeO·Cr2O3)为晶核剂制备黑色微晶石材,代表配方S33:矿渣:66%,Si O2:15%,Na2CO3:4%,铬铁矿:3%,Ti O2:1%,Zn O:1%,热处理工艺为700℃/1.5h-0.5h-850℃/1h-0.5h-900℃/0.5h-1h,主晶相为钙铝黄长石,试样莫氏硬度为4级、弯曲强度达86.5MPa、耐碱性为0.03%、耐酸性为0.50%。
王振海[4](2015)在《优秀近现代建筑外立面石材清洗与养护技术评析》文中提出近现代建筑外立面石材的清洗是进行修缮维护的重要内容,它对于建筑整体风貌的保持以及建筑石质构件的保护等方面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石材清洗的目的是去除石质构件表面的病害,使石材构件表面及其本身得以恢复到健康的状态。然而能够左右工作人员对清洗方法的选择的,不仅仅是包括病害的成因以及石质构件自身的特性等决定性因素,季节气温的变化、清洗成本的控制、工期时间的要求、清洗养护过程对建筑物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等相关条件也是必须予以重视的影响因素。再加上清洗本身是不可逆的干预过程,每一个决定和具体操作都是整个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因此石材的清洗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必须特别慎重对待。然而,目前我国在近现代建筑的石材清洗和养护领域研究严重不足,缺乏对石材清洗和养护机理系统的分析和深入的研究,进而导致在清洗技术的选择上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和不适宜,有的清洗过程甚至对构件造成了伤害。因此,十分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介绍研究背景,明确国内外保护与修复现状,研究对象、意义及目标,明确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并列出整体研究框架。第二章近现代建筑石材病害机理分析。梳理北京及其周边地区近百所优秀近现代建筑(群)中石材的种类、产地、应用部位情况,结合相关学科知识,分析建筑石材的病变机理、原因和病变类型。第三章近现代建筑石材的清洗技术策略研究。概述清洗重要性和原则,综述建筑石材保护与清洗技术的现状和问题,详细介绍常用的清洗技术类型,明确清洗的效果与检测标准,总结针对不同石材的不同病害的适宜性清洗技术。第四章近现代建筑外墙石材养护技术策略研究。概述养护的重要性和原则,综述建筑石材养护技术的现状和现存问题,详细介绍各种养护剂类型及各自的特点,明确养护的效果与检测标准,评析不同的石材养护剂所适用的范围及特性,对历史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管理要求以及适宜性改造提出建议。第五章国内外清洗养护优秀工程案例分析。通过亲自调研和访谈获得的实际国内外工程案例,佐证论文提出的观点。第六章近现代建筑外墙石材清洗实验与评析。以自主完成的石材清洗小实验,进行佐证。最后是本文结论部分。总结全文研究内容并得出结论,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并说明尚待完善的内容。
李广有[5](2014)在《石材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应用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石材作为建设行业的重要材料,自古到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随着近代城镇化高速发展,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对石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2000~2010年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较大石材贸易国,不但大量进口石材,还大量出口国产优质石材,在世界石材市场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以此也促进了石材在园林材业的高速发展。石材是我国建设行业的重要基础材料,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实践应用中突显的石材技术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多。很多实际园林工程中,由于专业人员对石材的特性把握不足,导致很多的问题出现,使很多产品返工或被遗弃,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因此本文将从石材的特性和施工工艺出发,分析归纳出石材在园林景观应用中容易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及注意事项,总结介绍常规解决方法,以期能为景观行业者提供石材应用相关详细指导,避免出现一些常规性质量问题。文章主要从三大部分论述了石材在园林景观工程方面的应用技术问题:第一部分,分析了石材的大略发展现状和研究意义。综合论述了石材的各种分类,以及在园林景观方面石材的特殊分类和特点,并阐述了各种类型的石材在景观应用中的使用状况和特点,以指导从业者更深更好的了解石材基本分类情况和特性,更好的为工程实践服务。第二部分,主要从石材在园林景观工程中各个阶段的使用情况出发,分别论述了石材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后期养护管理阶段各种应用技术问题。首先描述了石材的命名、石材的饰面、石材的光泽度和颜色等等各方面基本特性,使石材使用者能更好的理解、方便查阅,设计出符合石材特性的优良作品。并从石材的色差、石材的砌筑、石材的空鼓、石材的平铺技术和泛碱等等方面论述了石材在施工阶段要注意的事项,使从业者能从石材的选购到石材的施工铺贴,全方面的把控石材。避免一些常见的技术性问题,使工程能更好更快的符合设计要求,从而减少一些没必要的返工,达到高效节约的目的。第三部分,最后展望了石材的发展趋势,阐明了未来各种新技术对石材造成的影响,并进行概况总结。
沈浩[6](2014)在《绿色建材在华北地区住宅围护结构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在全球生态危机、能源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在种种起因之中,人类的建造活动是毋庸置疑的首要原因,建筑及其相关产品的制造业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所带来的伤害不容小窥,尤其是我国近年来量大面广的住宅建设,更是在方方面面都脱不了干系。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建筑师,如何在发展建设与破坏环境之间寻找到一条平衡的道路、解决二者的矛盾共生关系是我们回避不了的问题,而且业已迫在眉睫。本文以中国华北地区住宅建筑为切入点,以绿色建材在其中的合理应用为研究对象,是努力探索上述解决之道的一次小小的尝试。本文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对华北地区住宅与绿色建筑材料进行分析,通过搜集文献与实际案例中的应用了解所需要的资料,明确了绿色建筑材料的理论定义与特点,分析了解位于华北地区中的住宅围护结构的发展历史、材料资源、风俗特点与特殊需要,点出绿色建材对于该地区的重要性,对比该地区的传统建筑材料与住宅围护结构中绿色建筑材料应用的实际情况,对住宅围护结构和绿色建筑材料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本文归纳总结了华北地区住宅的特征,从而有针对性的选取了一些绿色建筑材料及相关配套产品,并一一做了性能介绍、优劣剖析、营造探讨……最后对几个典型的综合改造实例做了相关研究。通过以上工作,力图对住宅项目的投资者、设计者、建造者、使用者、维护者等提供一些资料方面的备考,对将来绿色建材的进一步发展做出小小的贡献。但是由于本人专业角度的限制,对材料经济方面适时性的比较工作有所缺失,还望得到补充和完善。
王艳丽[7](2013)在《住宅室内设计中集成材料运用的环保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住宅室内设计中,集成材料运用的环保性是未来材料发展的趋势。现今,传统材料在室内设计中暴露了许多问题和矛盾。本文通过对传统材料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阐明集成材料运用的环保性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探讨了集成材料运用环保性在住宅室内设计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对集成材料的发展做出展望,力求将集成材料运用的环保性向社会大众普及且与同行从业者共勉。本文将从集成材料运用环保性的具体表现形式作为论文的主体内容,通过对住宅室内设计中集成材料的选用方法与环保性的阐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该课题的研究建立在住宅室内设计中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分析现有传统材料的特征及其发展现状与问题,探讨集成材料运用环保性在地面部分、墙面部分、顶面部分、水电部分、室内陈设部分的具体应用表现形式。在该过程中加以案例设计来补充说明集成材料运用的环保性是如何展现出来的,由理论上升为实践。论文的最后在室内住宅中集成材料运用的环保性的发展与趋势上,重点讲述了功能多样性和综合性、全寿命周期经济性、可循环再生利用性的集成材料发展方向。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要用自己锐利的审美眼光,紧跟材料与施工工艺的发展与变化,设计出符合世界潮流发展的设计作品。运用集成材料的属性,从室内住宅环保性的本质出发,营造出和谐美好的室内住宅空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我们需要营建一个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经济与社会复合起来的人工环境系统。而在这一体系中,营造舒适的人工环境是需要消耗大量自然资源以及排放大量废气污染物。但在21世纪的今天,传统材料在制作和使用过程中的这种消费方式即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生产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人们在室内设计中不断地提升对材料的关注,对居住环境品质的要求,因此表现出对材料环保性的需求,特别是集成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表现,这为室内设计中集成材料运用的环保性设计提供了广大的市场空间;而把具有节约资源、减低能耗、减少污染;省事、省力、省时、省财;更符合人们审美眼光、提高室内环境质量等性能的集成材料作为住宅室内设计中材料运用的新方向。
李灵军[8](2007)在《石材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天然石材是古老的建筑材料,具有强度高、装饰性好、耐久性高、来源广泛等特点。由于现代开采与加工技术的进步,使得石材在现代景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论是罗马时代庭院的石阶还是现代庭院中的石板广场,无论是东方日式庭院中的置石还是西方庭院中的喷水池,石材这一古老的建筑材料在人类园林史上一直占有一席之地,并且通过加工技术的进步而更具生命力。“每一种不同的材料要求不同的处理,每一种不同的处理以及材料本身都有特别适合每一种性质的使用可能。适宜于某种材料的设计将不完全适用其它的材料。”赖特这段话道出了材料、设计、环境、艺术之间的关系。运用石材一方面要充分表现石材本身的艺术特质,同时必须掌握石材物理性能、化学性能上的特点,才能巧妙科学的加以发挥和利用。本文从石材的分类研究入手,通过对石材的岩石组成和石材物理、化学、装饰性的研究和归纳总结,力求形成一个指导景观设计师识别、挑选和使用石材的完整体系。在此体系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石材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形式及施工工艺。
李运远[9](2006)在《试论园林材料的应用》文中认为园林材料作为表达设计概念的基本单元和主要的物质基础,与园林设计之间必然有相辅相成的关系。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国园林建设中园林材料的不断更新和扩充,极大地丰富了园林的形式和内容,也促进了园林设计理念的发展。通过园林材料合理的选择和应用,可以深化园林的设计概念,体现园林的地方特色,创造出真正体现人性化的园林环境空间。 论文结合影响园林设计与建设的其它因素,但侧重从材料在园林中应用这个层面出发,探求园林材料应用的方法、规律、原则、属性,使之为设计师带来积极有效的参考。 论文通过对园林材料基本性质的认识,园林材料历史沿革的了解,中西方园林材料系统的比较,以及现代园林材料使用情况的分析(以德国和日本现代园林材料应用为例),列举重要的园林材料的特征和应用手法,分析了园林要素与园林材料的主从性。深入了解材料与园林细部的关系,探讨材料对形式的表达,挖掘材料的自然属性、时间性、地域性等方面的特征,并对园林材料的实际应用和新材料进行了实践和探索,论证了材料对园林的影响以及对设计概念的反映与补充。 本文通过对园林材料应用的分析、归纳、总结,以及国内外新材料、新方法在园林中应用的借鉴,取得了一定价值的研究成果。 1.比较系统的归纳了园林材料的种类、应用方法,以及园林材料的历史沿革。 2.对材料与园林细部的关系比较深入的探讨。 3.对材料的自然属性、地域性、时间性作了进一步分析。 4.总结出园林材料运用的一般性原则。
梁月清[10](2006)在《让废弃石粉变为新型建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南安石材业及石粉污染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介绍国内外对石粉治污及开发石粉系列建材的做法,根据南安实际提出石粉治污及开发石粉系列产品的建议。
二、超薄超强合成花岗岩系列装饰板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薄超强合成花岗岩系列装饰板材(论文提纲范文)
(1)铁氧化物对尾矿微晶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微晶玻璃 |
1.1.1 微晶玻璃的概念 |
1.1.2 微晶玻璃的应用 |
1.1.3 微晶玻璃的制备工艺方法 |
1.2 微晶玻璃的析晶理论基础 |
1.2.1 微晶化机理 |
1.2.2 均匀成核 |
1.2.3 非均匀成核 |
1.2.4 分相机理 |
1.2.5 晶体的生长 |
1.3 铁尾矿 |
1.3.1 铁尾矿现状 |
1.3.2 铁尾矿的危害 |
1.3.3 铁尾矿综合利用现状 |
1.4 菱镁石尾矿 |
1.4.1 菱镁矿的简介 |
1.4.2 菱镁矿的应用 |
1.5 国内学者对微晶玻璃的研究情况 |
1.6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6.1 选题的目的 |
1.6.2 选题的意义 |
2.实验原理及方法 |
2.1 配方设计 |
2.2 微晶玻璃中的各组分所起到的作用 |
2.3 实验部分材料及设备仪器 |
2.4 制备工艺流程 |
2.5 基础玻璃的制备 |
2.6 微晶玻璃的制备 |
2.6.1 DSC曲线 |
2.6.2 升温制度 |
2.7 微晶玻璃中Fe~(2+)、Fe~(3+)的理论含量与实际含量 |
2.8 测试方法 |
3.微晶玻璃的微观结构和物相分析 |
3.1 SEM分析 |
3.1.1 试样1、2、3、4组SEM对比分析 |
3.1.2 试样4、5、6组SEM对比分析 |
3.2 XRD分析 |
3.2.1 试样1、2、3、4组XRD对比分析 |
3.2.2 试样4、5、6组XRD对比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微晶玻璃析晶动力学 |
4.1 基础玻璃DSC曲线的分析与处理 |
4.2 微晶玻璃析晶活化能的计算 |
4.3 基础玻璃晶体生长指数的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5.微晶玻璃的性能分析 |
5.1 样品的密度、气孔率与吸水率介绍 |
5.2 样品的体积密度、吸水率与显气孔率 |
5.3 样品的真密度 |
5.4 试样的真气孔率与闭气孔率 |
5.5 试样的分析 |
5.6 小结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群石企业绿色生产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创新点 |
第五节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绿色生产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绿色制造理论 |
一、绿色制造的涵义 |
二、绿色制造的内容 |
三、绿色制造的资源主线论 |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理论 |
第三节 循环经济理论 |
第四节 精益生产理论 |
第五节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三章 群石企业生产现状与绿色生产必要性 |
第一节 群石企业概况 |
一、企业简介 |
二、组织框架 |
三、群石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
四、发展愿景 |
第二节 群石企业石材目前生产模式存在的问题 |
一、生产运作中存在浪费现象 |
二、石材废料未合理利用 |
三、石材加工副产物污染环境 |
四、信息化水平低 |
五、技术能力低 |
第三节 群石企业绿色生产的必要性 |
一、绿色生产是大势所趋 |
二、群石企业当前生产模式污染环境严重 |
三、绿色生产降低企业成本 |
四、国家环保法制的完善 |
第四章 群石企业绿色生产模式设计 |
第一节 当前石材企业绿色生产模式概述 |
一、节约使用石材用料 |
二、综合利用石材废料 |
三、石材粉尘、废水的污染防治 |
四、石材企业与互联网结合 |
第二节 群石企业绿色生产目标 |
一、降低成本 |
二、良性循环发展 |
三、绿色发展 |
第三节 群石企业绿色生产模式设计 |
一、技术改造模式 |
二、精益生产模式 |
三、循环生产模式 |
四、数字化、网络化生产模式 |
第五章 群石企业绿色生产模式的保障措施 |
第一节 建立完善绿色生产的管理组织和管理模式 |
一、改善企业运行管理模式 |
二、工序承包制改为辅料承包制 |
三、石材企业统一采购加工辅料 |
四、建立绿色生产管理模式方案小组 |
第二节 强化技术改造升级 |
一、降噪技术改造 |
二、水污染技术改造 |
三、应用节能生产设备 |
四、对每道工序进行质量控制 |
第三节 控制成本消耗 |
第四节 推进ERP信息系统建设 |
第五节 强化绿色质量管理 |
第六节 形成良好的绿色生产文化氛围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矿渣废弃物制备建筑石材的成型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微晶石材概述 |
1.1 微晶石材的发展简史 |
1.2 微晶石材的基本定义 |
1.3 微晶石材的成分与类别 |
1.3.1 微晶石材的成分 |
1.3.2 微晶石材的分类 |
1.4 微晶石材的结构和性能 |
1.4.1 微晶石材的结构 |
1.4.2 微晶石材的性能 |
1.4.2.1 力学特性 |
1.4.2.2 热学特性 |
1.4.2.3 电学特性 |
1.4.2.4 铁电和铁磁特性 |
1.4.2.5 生物特性 |
1.5 微晶石材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6 微晶石材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
第二章 矿渣微晶石材的成型机理研究 |
2.1 微晶石材成型的基本原理 |
2.1.1 粘度对微晶石材成型的作用 |
2.1.1.1 微晶石材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
2.1.1.2 微晶石材粘度与组成的关系 |
2.1.2 表面张力对微晶石材成型的作用 |
2.2 微晶石材成型的动力学研究 |
2.2.1 微晶石材的温度热处理过程 |
2.2.2 微晶石材的析晶动力学方程 |
2.3 微晶石材成型的热力学研究 |
2.3.1 相图的表示方法 |
2.3.2 矿渣CaO- Al_2O_3- SiO_2系统相图 |
2.3.3 实验产品的冷却析晶过程解析 |
第三章 矿渣微晶石材的制备方法与生产工艺 |
3.1 矿渣微晶石材的制备方法 |
3.1.1 熔融法 |
3.1.1.1 压延法 |
3.1.1.2 浇铸法 |
3.1.2 烧结法 |
3.1.3 溶胶-凝胶法 |
3.1.4 浮法 |
3.2 矿渣微晶石材的生产工艺 |
3.2.1 生产装备 |
3.2.1.1 熔化与工作池窑 |
3.2.1.2 辊道窑 |
3.2.1.3 压延机 |
3.2.1.4 主控系统 |
3.2.1.5 其他设备 |
3.2.2 生产工艺 |
3.2.2.1 熔制工艺 |
3.2.2.2 压延工艺 |
3.2.2.3 热处理工艺 |
第四章 矿渣微晶石材的制备实验及测试 |
4.1 实验流程 |
4.2 实验所用原料及药品 |
4.3 实验所用的仪器和性能测试方法 |
4.3.1 X射线衍射分析测试 |
4.3.2 显微结构分析 |
4.3.3 弯曲强度测试 |
4.3.4 耐酸碱性测试 |
4.3.5 莫氏硬度测试 |
4.4 高炉矿渣原料制备微晶石材 |
4.5 矿渣微晶石材不同组分的配方设计与研究 |
4.5.1 矿渣微晶石材熔体成分范围的确定 |
4.5.2 矿渣-赤泥微晶石材的制备 |
4.5.3 以氟硫化物为晶核剂的制备矿渣微晶石材 |
4.5.4 以铬铁矿为晶核剂的制备黑色矿渣微晶石材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优秀近现代建筑外立面石材清洗与养护技术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近现代建筑的保护与清洗概况 |
1.1.2 石材在近现代建筑中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内石材清洗技术的现状概述 |
1.2.2 国外石材清洗技术的现状概述 |
1.2.3 国内外清洗技术研究现状对比 |
1.2.4 国内石材养护技术的现状概述 |
1.2.5 国外石材养护技术的现状概述 |
1.2.6 国内外养护技术研究现状对比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与特色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特色 |
1.4.4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近现代建筑石材病害机理分析 |
2.1 近现代建筑石材类型、特性及应用位置 |
2.1.1 近现代建筑中石材使用与发展概述 |
2.1.2 建筑常用石材选用类型及特性 |
2.1.3 石材在近现代建筑中的应用部位 |
2.1.4 华北地区主要出产石材类型 |
2.2 石材病害原因与主要影响 |
2.2.1 来自石材内部原因 |
2.2.2 来自石材外部原因 |
2.3 建筑石材需要清洗的病害类型 |
2.3.1 锈黄斑 |
2.3.2 油斑 |
2.3.3 有机色斑 |
2.3.4 水斑、水迹 |
2.3.5 失光、溶蚀 |
2.3.6 盐碱斑、白华 |
2.3.7 微生物锈斑 |
2.4 石材病害等级评估标准及普查 |
2.4.1 石材病害等级评估标准 |
2.4.2 近现代建筑石材的病害普查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近现代建筑石材的清洗技术策略研究 |
3.1 近现代建筑石材清洗原则 |
3.1.1 石材清洗的重要性 |
3.1.2 石材清洗原则概述 |
3.2 近现代建筑石材清洗技术现状及问题 |
3.2.1 石材清洗工作现状 |
3.2.2 石材清洗养护技术管理体系和评价标准不完善 |
3.3 近现代建筑石材的清洗技术类型 |
3.3.1 水(蒸汽)清洁法 |
3.3.2 化学溶剂清洗法 |
3.3.3 喷砂清洗法 |
3.3.4 新兴清洗法 |
3.4 近现代建筑外立面石材清洗检验技术分析 |
3.4.1 清洗效果评估 |
3.4.2 清洗效果评估与检测标准 |
3.5 近现代建筑石材清洗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
3.5.1 石材自身物理化学特性差异 |
3.5.2 石材病变的物理化学特性差异 |
3.5.3 清洗技术所需物理化学条件差异 |
3.5.4 自然环境因素 |
3.6 适宜性清洗技术评析与优化建议 |
3.6.1 石材适宜性清洗技术评析 |
3.6.2 石材优化清洗技术策略建议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现代建筑外墙石材养护技术策略研究 |
4.1 近现代建筑石材养护原则 |
4.1.1 石材养护的重要性 |
4.1.2 石材养护原则概述 |
4.1.3 养护材料的基本要求 |
4.2 近现代建筑石材养护技术的现状及问题 |
4.2.1 石材养护工作现状 |
4.2.2 石材养护技术管理体系和评价标准不完善 |
4.3 近现代建筑中石材养护技术的应用 |
4.3.1 天然石蜡 |
4.3.2 非渗透性涂料 |
4.3.3 渗透性有机硅养护剂 |
4.3.4 含氟渗透性养护剂 |
4.3.5 新兴石材养护材料 |
4.4 近现代建筑外立面石材养护检验技术分析 |
4.4.1 石材养护效果评估 |
4.4.2 石材养护效果评估与检测标准 |
4.5 适宜性养护技术评析 |
4.6 建筑适宜性改造、维护策略建议 |
4.6.1 加强管理 |
4.6.2 定期检测 |
4.6.3 改造排水系统 |
4.6.4 改造空调系统 |
4.6.5 完善构造 |
4.6.6 建立档案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内外清洗养护优秀工程案例分析 |
5.1 国内历史建筑石材清洗养护工程案例 |
5.1.1 北京西什库教堂清洗 |
5.1.2 北京王府井教堂清洗 |
5.1.3 天津原浙江兴业银行大楼清洗 |
5.1.4 广州圣心大教堂清洗 |
5.2 国外历史建筑石材清洗养护工程案例 |
5.2.1 意大利比萨大教堂清洗 |
5.2.2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清洗 |
5.2.3 法国亚眠大教堂清洗 |
5.2.4 德国埃森大教堂清洗 |
5.3 国内历史建筑石材清洗养护工程存在的问题 |
5.3.1 清洗、养护过程过于粗暴 |
5.3.2 重清洗、轻养护、轻检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北京近现代建筑外墙石材清洗实验与评析 |
6.1 实验目的及意义 |
6.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6.2.1 准备阶段 |
6.2.2 观察阶段 |
6.2.3 清洗阶段 |
6.2.4 养护阶段 |
6.2.5 检验阶段 |
6.3 实验方法及分析 |
6.3.1 准备阶段 |
6.3.2 观察阶段 |
6.3.3 清洗阶段 |
6.3.4 养护阶段 |
6.3.5 检验阶段 |
6.4 实验结论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研究结论 |
研究待完善部分说明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致谢 |
(5)石材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应用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园林景观石材概述 |
2.1 概念 |
2.2 石材的分类 |
2.2.1 岩石的分类 |
2.2.2 园林景观中的石材分类 |
2.3 典型园林石材 |
2.3.1 自然石材 |
2.3.2 加工石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设计阶段园林石材应用问题 |
3.1 石材饰面的应用问题 |
3.1.1 石材饰面设计用材的一般要求 |
3.1.2 石材饰面的分类 |
3.1.3 石材饰面的功能性要求 |
3.1.4 石材饰面的造价 |
3.2 石材颜色与质感的选用问题 |
3.3 石材厚度的使用问题 |
3.4 石材常用规格尺寸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施工阶段园林石材应用问题 |
4.1 石材的色差 |
4.1.1 石材色差的原因 |
4.1.2 石材色差的表现 |
4.1.3 石材色差的防治措施 |
4.2 园林景观中石材的砌筑与安装 |
4.2.1 天然石材的砌筑 |
4.2.2 混合材料砌筑 |
4.2.3 湿贴技术 |
4.2.4 干挂技术 |
4.2.5 石筐技术 |
4.2.6 后张承重技术 |
4.3 石材的拼贴 |
4.3.1 石材的乱形拼贴 |
4.3.2 石材的模数拼贴 |
4.3.3 石材的立面转角拼贴 |
4.4 石材泛碱 |
4.4.1 石材泛碱的表现 |
4.4.2 石材泛碱的原因 |
4.4.3 石材泛碱的预防措施 |
4.4.4 石材防护剂的分类和应用 |
4.4.5 石材泛碱防护剂的施工工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后期养护管理中园林石材应用问题 |
5.1 石材泛黄生锈现象 |
5.1.1 石材泛黄生锈的表现 |
5.1.2 石材泛黄生锈的原因 |
5.1.3 石材泛黄生锈的处理与预防措施 |
5.2 石材裂缝的修补 |
5.3 泛碱的清除 |
5.4 油脂油渍清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石材的发展趋势 |
6.1 我国石材行业的市场前景 |
6.2 天然石材的人工化趋势 |
6.2.1 人造石技术 |
6.2.2 人造石的特点 |
6.2.3 人造石的分类 |
6.3 现代建筑石材发展趋势 |
6.3.1 建筑石材的薄型化和数控技术趋势 |
6.3.2 数控技术在石材加工中的运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注释 |
附件 |
(6)绿色建材在华北地区住宅围护结构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绿色建筑材料概述 |
2.1 绿色建筑材料的定义 |
2.2 绿色建筑材料的特点 |
2.3 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 |
2.3.1 发展历史 |
2.3.2 发展目标 |
2.3.3 发展前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华北地区住宅概述 |
3.1 华北地区的范围 |
3.1.1 地理学角度的范围界定 |
3.1.2 行政区域角度的范围界定 |
3.1.3 基于气候角度本文所选范围界定 |
3.2 华北地区住宅发展沿革 |
3.2.1 穴居 |
3.2.2 底层院落住宅 |
3.2.3 多层集合住宅 |
3.2.4 高层住宅 |
3.3 华北地区住宅围护结构现状分析 |
3.3.1 墙体 |
3.3.2 门窗 |
3.3.3 屋面 |
3.3.4 地面 |
3.4 围护结构的改进措施 |
3.4.1 存在的问题 |
3.4.2 改进的措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绿色建材在围护结构中的应用 |
4.1 墙体材料 |
4.1.1 墙体砌块、砖类 |
4.1.2 墙体板材 |
4.1.3 现浇墙体 |
4.1.4 墙体材料选用原则 |
4.1.5 墙体材料推荐使用列表 |
4.2 防水材料 |
4.2.1 防水卷材 |
4.2.2 防水涂料 |
4.2.3 刚性防水 |
4.2.4 防水密封材料 |
4.2.5 防水材料选用原则 |
4.2.6 实际案例 |
4.2.7 防水材料推荐使用列表 |
4.3 建筑保温材料 |
4.3.1 有机保温材料 |
4.3.2 无机保温材料 |
4.3.3 保温材料选用原则 |
4.3.4 实际案例 |
4.3.5 保温材料推荐使用列表 |
4.4 建筑装饰材料 |
4.4.1 墙面装饰 |
4.4.2 顶棚装饰 |
4.4.3 地面装饰 |
4.4.4 装饰材料选用原则 |
4.4.5 饰面材料推荐使用列表 |
4.5 门窗材料 |
4.5.1 玻璃材料 |
4.5.2 窗框材料 |
4.5.3 门窗材料选用原则 |
4.6 综合实例分析 |
4.6.1 济南东方丽景大厦 |
4.6.2 天津河东区万新村 |
4.6.3 天津红桥区桃园南里 |
4.6.4 德国被动式独立小住宅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研究不足 |
5.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住宅室内设计中集成材料运用的环保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目的 |
1.2 课题研究动态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3.1 课题相关概念分析 |
1.3.2 课题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
1.3.3 课题的框架结构 |
第二章 住宅室内设计中材料分析 |
2.1 传统材料分析 |
2.1.1 传统材料与人居需求 |
2.1.2 传统材料与生态需求 |
2.2 集成材料分析 |
2.2.1 集成材料的特征 |
2.2.2 集成材料的优势 |
2.2.3 集成材料的技术性 |
2.2.4 集成材料的环保性 |
第三章 集成材料的选用方法与环保性 |
3.1 生产运输过程的优化 |
3.2 使用过程的优化 |
3.3 废弃过程的优化 |
3.4 建筑类别与装饰部位的定位 |
3.5 地域和气候的适应 |
3.6 场地与空间的划分 |
第四章 集成材料运用环保性的具体应用表现形式 |
4.1 地面部分 |
4.1.1 地面部分的功能与要求 |
4.1.2 地面部分案例分析 |
4.2 墙面部分 |
4.2.1 墙面部分的功能与要求 |
4.2.2 墙面部分案例设计 |
4.3 顶棚部分 |
4.3.1 顶棚部分施的功能与要求 |
4.3.2 顶棚部分案例分析 |
4.4 水电部分 |
4.4.1 水电部分的功能与要求 |
4.4.2 水电部分案例设计 |
4.5 室内陈设部分 |
4.5.1 化学性污染方面 |
4.5.2 物理性污染方面 |
4.5.3 生物性污染方面 |
第五章 集成材料运用环保性的发展趋势 |
5.1 向具有功能多样性和综合性的集成材料发展 |
5.2 向具有全寿命周期经济性的集成材料发展 |
5.3 向具有可循环再生利用性的集成材料发展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石材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石材在园林景观中应用的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
第3章 岩石与石材 |
3.1 岩石与石材的定义 |
3.1.1 岩石的定义 |
3.1.2 石材的定义 |
3.2 岩石的形成 |
3.3 岩石的分类 |
3.3.1 火成岩 |
3.3.2 沉积岩 |
3.3.3 变质岩 |
3.3.4 小结 |
3.4 石材的分类与命名 |
3.4.1 国内建筑行业对石材的分类和统一编号 |
3.4.2 针对园林行业石材应用特点对石材分类的讨论 |
第4章 影响园林设计的石材基本性质 |
4.1 石材的组成、结构与性质 |
4.1.1 石材组成 |
4.1.2 石材的结构 |
4.1.3 石材结构所决定的一些材料性质 |
4.1.4 石材中的孔隙与材料性质的关系 |
4.2 石材的力学性质 |
4.2.1 石材的强度 |
4.2.3 石材强度等级和标号 |
4.2.4 石材的硬度与耐磨性 |
4.3 石材与水有关的性质 |
4.3.1 石材的吸水性与吸水率 |
4.3.2 石材的吸湿性 |
4.3.3 石材的耐水性 |
4.3.4 石材的抗渗性 |
4.3.5 石材的抗冻性 |
4.4 石材的热物理性质 |
4.5 石材的耐久性质 |
4.5.1 石材的耐久性 |
4.5.2 影响石材的耐久性的主要因素 |
4.6 石材的装饰性质 |
第5章 花岗石 |
5.1 花岗石的定义 |
5.2 花岗石的岩石类型及其石材品种 |
5.2.1 橄榄岩类 |
5.2.2 辉长岩—玄武岩类 |
5.2.3 闪长岩—安山岩类 |
5.2.4 花岗闪长岩—英安岩类 |
5.2.5 花岗岩—流纹岩类 |
5.2.6 正长岩类 |
5.2.7 霞石岩类 |
5.2.8 变质岩类 |
5.3 花岗石颜色与矿物的关系及花色品种分类 |
5.3.1 花岗石颜色与矿物的关系 |
5.3.2 花岗石花色品种分类 |
5.4 花岗石的性质 |
5.4.1 花岗石的使用性能 |
5.4.2 花岗石的结构特性 |
5.4.3 花岗石的装饰性 |
第6章 大理石 |
6.1 大理石的定义 |
6.2 大理石的岩石类型及其石材品种 |
6.2.1 石灰岩类 |
6.2.2 灰云岩、云灰岩类 |
6.2.3 白云岩类 |
6.2.4 大理岩类 |
6.3 大理石按颜色分类 |
6.4 大理石的性质 |
6.4.1 大理石的使用性能 |
6.4.2 大理石的结构特性 |
6.4.3 大理石的装饰性 |
第7章 板石 |
7.1 板石的定义 |
7.2 板石的分类 |
7.2.1 板石按岩石类型分类 |
7.2.2 板石按化学成分分类 |
7.2.3 板石按颜色分分类 |
7.2.4 板石按产品厚度分分类 |
7.2.5 板石按板面形状分类 |
7.2.6 板石按板边形式分类 |
7.2.7 板石按板面上是否带孔分类 |
7.2.8 板石按切割或雕刻难易程度分类 |
7.2.9 板石按化学特性分类 |
7.2.10 板石按板面大小分类 |
7.2.11 板石按主要用途分类 |
7.2.12 板石理化性总结 |
7.3 板石的性质 |
7.3.1 板石的使用性能 |
7.3.2 板石的结构特性 |
7.3.3 板石的装饰性 |
7.3.4 板石的装饰形式 |
第8章 砂岩 |
8.1 砂岩的定义 |
8.2 砂岩的分类 |
8.3 砂岩的颜色 |
8.4 砂岩的性质 |
8.4.1 砂岩的结构特性 |
8.4.2 砂岩的装饰性 |
8.4.3 砂岩的环保性 |
8.4.4 砂岩的零放射性 |
第9章 碎石 |
9.1 碎石的定义 |
9.2 碎石的分类 |
9.2.1 碎石按颗粒大小分类 |
9.2.2 碎石按成因分类 |
第10章 石材在园林景观中运用 |
10.1 应用于园林景观中的石材分类 |
10.1.1 饰面石材 |
10.1.2 块石 |
10.2 地面铺装石材的分类和工艺 |
10.2.1 饰面板材铺装 |
10.2.2 拳石与小块石铺装 |
10.2.3 碎拼板材铺装 |
10.3 立面饰面石材的安装方法和问题 |
10.3.1 粘贴法及相关问题 |
10.3.2 干挂法及相关问题 |
10.4 石雕制品的分类 |
10.4.1 按用途不同分 |
10.4.2 按雕件形体不同分 |
10.4.3 按所用加工工具不同分 |
10.4.4 按传统的雕件表面造型方式不同分 |
10.5 石材质量的辨别 |
10.5.1 天然装饰石材的质量 |
10.5.2 成品饰面石材的质量鉴别方法 |
10.6 石材的规格 |
10.6.1 规格尺寸允许偏差 |
10.6.2 平面度允许极限公差 |
10.6.3 角度允许极限公差 |
10.7 石材的选用原则 |
10.7.1 成本的考量 |
10.7.2 美学的表达 |
10.7.3 石材品质的掌握 |
10.7.4 耐久性的考量 |
第11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主要研究课题一览表 |
(9)试论园林材料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2 释义 |
1.1.3 研究方法 |
1.1.4 研究预期结果和意义 |
2 园林材料的基本性质 |
2.1 园林材料的基本性质 |
2.1.1 材料组成结构与性质 |
2.1.2 材料结构状态的基本参数 |
2.1.3 材料的力学性质 |
2.1.4 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
2.1.5 材料的抗冻性 |
2.1.6 材料的热物理性质 |
2.1.7 材料的耐久性 |
2.1.8 材料的装饰性 |
2.2 本章小结 |
3 园林材料发展的历史沿革 |
3.1 园林材料发展的历史沿革 |
3.1.1 中国古典园林材料的应用 |
3.1.2 外国古典园林材料的应用 |
3.1.3 现代园林材料的应用(以德国和日本为例) |
3.2 本章小结 |
4 园林要素与园林材料应用的关系 |
4.1 园林要素与园林材料应用的关系 |
4.1.1 园林、园林要素、材料之间的关系 |
4.1.2 园林中的地形 |
4.1.3 园林中的水 |
4.1.4 园林中的植物 |
4.1.5 园林中的建筑小品 |
4.1.6 园林中的铺地 |
4.2 本章小结 |
5 重要的园林材料的应用 |
5.1 重要的园林材料的应用 |
5.1.1 石材在园林中的应用 |
5.1.2 砖在园林中的应用 |
5.1.3 木材在园林中的应用 |
5.1.4 金属在园林中的应用 |
5.1.5 玻璃和陶瓷园林中的应用 |
5.1.6 混凝土和建筑沙浆在园林中的应用 |
5.2 本章小结 |
6 材料在景观细部的应用 |
6.1 重要的景观细部 |
6.1.1 细部的定义及功能性细部 |
6.1.2 细部的产生的三类连接部位 |
6.1.3 细部设计的重点部位 |
6.1.4 细部设计的构思 |
6.1.5 细部构思的结构观念 |
6.2 本章小结 |
7 材料对形式的表达以及材料属性的讨论 |
7.1 材料对形式的表达以及材料属性的讨论 |
7.1.1 材料对形式的表达 |
7.1.2 材料的自然属性、地域性和时间性 |
7.2 本章小结 |
8 实践与探索 |
8.1.1 材料应用实践案例 |
8.1.2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探索 |
8.2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超薄超强合成花岗岩系列装饰板材(论文参考文献)
- [1]铁氧化物对尾矿微晶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D]. 赵芳金. 辽宁科技大学, 2018(01)
- [2]群石企业绿色生产模式研究[D]. 赖秀群. 厦门大学, 2018(07)
- [3]矿渣废弃物制备建筑石材的成型机理研究[D]. 闫冬梅. 青岛大学, 2016(02)
- [4]优秀近现代建筑外立面石材清洗与养护技术评析[D]. 王振海. 北京工业大学, 2015(03)
- [5]石材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应用方法研究[D]. 李广有.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6]绿色建材在华北地区住宅围护结构中的应用[D]. 沈浩. 河北工业大学, 2014(07)
- [7]住宅室内设计中集成材料运用的环保性研究[D]. 王艳丽. 湖北工业大学, 2013(S1)
- [8]石材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D]. 李灵军. 西南大学, 2007(04)
- [9]试论园林材料的应用[D]. 李运远. 东北林业大学, 2006(10)
- [10]让废弃石粉变为新型建材[J]. 梁月清. 福建建材,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