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分制环境下如何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闫佳伟[1](2021)在《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文中提出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意义在该意见中得到了明确规定,并将其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也是实现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21世纪以来,课程改革不断推动着教育体系的深化,使我国的教育既满足时代性又具有规律性。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有力推动着育人方式的不断变革,使我国在提高育人水平的同时也能提升国民素质,对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教育发展的前瞻性与人才培养时代性具有重大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中学阶段处于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在学校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因此中学的教育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旗帜,在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念上严格遵循党的教育大政方针,秉持学校的立校文化与育人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本研究充分认识到当前中学阶段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要性,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首先,本研究从正本清源的角度,对立德树人进行历史溯源与理论研究,基于传统文化及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立德树人的发展研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与育人导向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时代责任、具体内涵与价值意义。其次,基于现实审视的角度,对本研究中的个案F中学立德树人实践进行研究,并将实践工作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进行对标分析,从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个维度,将该校德育工作进行归类梳理。从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实践落地、管理效能三个角度对个案进行研究,总结该校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方面的有益经验与成功做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中的目标、内容和协同机制三方面,反思出当前该校主要面临的德育目标体系建构不清、大中小幼德育体系衔接不畅、德育课程体系建构不全、德育综合实践创新力度不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程度不高等亟需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在反思的基础上,从《指南》指要求的六个维度出发重构该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实施路径。最后,本研究继续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诸多要素中核心的三方面内容,即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以及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给出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完善建议。
李冠男[2](2020)在《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筑波大学是由日本政府于1973年创立的新型国立大学,它的前身是东京教育大学。筑波大学顺应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采用新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与科研并重、注重实践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开放式大学”着称于世。尤其是,筑波大学作为一所跨学科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跨学科教育、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在世界大学之林中独树一帜。筑波大学进行的各项体制创新,与日本近年大学改革的方针,具有很多相同之处。并且,筑波大学的“开放式大学”办学理念,在日本的大学也很普及。筑波大学创设时的“新构想理念”,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本研究针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这一核心问题,以筑波大学40多年的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为主线,以历史研究、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为研究思路,以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和科研组织形式、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制度为研究内容,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发展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分析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问题,总结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经验。自1973年创立以来,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挥作为日本政府制定大学改革政策的引领作用,筑波大学在学校自身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其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经历了“探索奠基”、“评估整改”和“深化改革”这三个历史时期。在探索奠基期(1973-1981年),筑波大学基于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确立了学群这一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相继设立了第一学群、第二学群、第三学群、体育专门学群、医学专门学群和艺术专门学群。同时,筑波大学将教学与科研组织相分离,建立了学系这一教师所属的新型科研组织,鼓励教师进行合作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并将跨学科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此外,筑波大学还设立了教学和研究中心,对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起到辅助作用。筑波大学重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在本科阶段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开设文理融合的综合课程,注重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跨学科应用能力,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开展跨学科的科学研究。筑波大学在人才培养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实施了三学期制、班级制和“学生担当教官制度”等。在评估整改期(1982-2003年),随着1981年第三学群的首批毕业生步入社会,各学群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均步入正轨,筑波大学对新构想理念下的组织运营、跨学科整合型的综合课程、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教育、教师教育意识与学生指导等涉及人才培养的各关键环节进行了自我评估。特别是筑波大学重点分析了学群制度,在肯定其在日本大学改革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了诸如教学组织内外部之间的协调性不强、教师对本科课程教学的投入度不高等问题,对学群学类的重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证。由于1991年日本重新修订了大学设置基准,筑波大学也朝着强化大学教育职能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着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这一时期,筑波大学主要对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施了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在深化改革期(2004年以来),由于2004年日本实行了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国立大学法人筑波大学成立,筑波大学由“新构想大学”时代迈进法人化大学时代。这一时期,筑波大学基于《筑波大学的将来设计》报告,对其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科研机构、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改革:重组学群、学系和教学研究中心,制定本科教育及通识教育标准,改革本科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在这些改革措施的驱动下,筑波大学以“未来构想大学”作为发展目标,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以及国际化大学的作用,培养能够解决全球性课题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筑波大学在40多年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中,始终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始终坚持组织建设与制度改革,始终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始终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形成了“理念领先”、“体制创新”、“通专融合”、“追求卓越”的特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发展实践,为我国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经验: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打造通专融合和跨界培养的育人模式,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坚持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何洋[3](2020)在《成都市普通高中走班制教学对策研究 ——以主城区3所高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走班制教学探索起步,形成了北京十一学校、北大附中、深圳中学和上海晋元高中等走班典型经验。2014年以来,国家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取消文理分科,选考科目由学生自主选择,要求高中采用走班教学落实改革任务。成都市多所中学开展走班教学实践取得较好成效,但总体仍然呈自发性、分散性,亟待进一步梳理提炼,为成都市乃至四川省迎接新高考改革提供借鉴经验。本文以成都市主城区3所中学为例,分四部分对高中走班制教学研究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与阐述。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缘由、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理论基础、研究方案等。第一部分为高中走班制教学实践方案,详细阐述了实施背景、3所中学的走班制实践方案,及其方案的比较。第二部分为高中走班制教学实践现状调查,对成都市主城区3所中学进行了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问卷调查,并对学校管理者、任课教师进行访谈,统计调查结果,分析高中走班制教学实践现状,为下文的问题分析以及原因查找奠定基础。第三部分对高中走班制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发现学生、教师对走班制认知不准确。学生对分层方式和教学进度认可度不高,认为课程资源丰富性、教学效果不够好,对选课体验和日常管理不满意。教师认为走班不利于掌握学情,学校课程开发支持力度不够,日常管理存在问题,对德育效果表示忧虑。高三学生、教师走班实践意愿均不足。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学生、教师“走班制”认知影响走班效果,分层的学科范围、依据、调整频率影响走班效果,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参与学生管理意愿和能力及对工作量和待遇的感受影响走班效果,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动机和需求及对学业负担感受影响走班效果,学校管理效率、保障力度及政策因素影响走班效果。第四部分根据问题归因,论述了提高高中走班制教学实践效果的有效策略:(一)更新师生观念,提高走班教学实践自主性;(二)优化走班模式,合理平衡选择权与限定性;(三)改进课堂教学方式,驱动学生个性化发展;(四)改进学校管理方式,破解流动性分散性难题;(五)提升保障水平,聚焦资源利用效益;(六)加强政策研究,引领走班实践方向。
聂志宇[4](2020)在《新时代学分制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新模式研究——以H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学分制改革在各高职院校的逐步施行,行政班级管理的各项问题随之产生,文章将从强化班级文化、建立虚拟班级空间、依托党团建设、转变管理模式四个方面探讨学分制背景下行政班级管理的新模式,力求让有力的班级管理服务于学院学分制改革,以达到学分制改革的最初目标。
唐刚[5](2019)在《小组工作方法介入高校班级凝聚力建设的研究 ——以H校Z班级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张燕[6](2019)在《德育学分制背景下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策略研究 ——以青岛市胶州Z中职学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德育学分制是目前许多学校采取的一种有效的学生德育评价机制。它能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比较客观、真实的评价,能够较好的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切实提高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本研究以胶州市Z中职学校教师、学生与家长为对象,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深入剖析德育学分制下德育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如:德育学分制万能的思想;过于注重结果评价,忽视过程管理;学校的学生管理组织和管理人员缺乏协调性等问题。立足于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揭示了德育学分制评价机制、德育学分制下管理队伍体系、德育学分制过程管理体系、校园软环境育人氛围等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德育学分制背景下中职学校德育管理效果的影响。同时,本研究就提升德育学分制背景下中职学校学生德育管理效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学校和主管部门要完善德育学分制评价机制;强化德育学分制下管理队伍建设;搭建德育学分制过程管理体系;建设校园文化,渗透德育学分制,形成育人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家校合作,形成支撑学生健康发展的家校合力;服务社会,打造“职教义工”志愿服务品牌。
宋潇雅[7](2019)在《N大学本科生班级导师制实施现状调查研究》文中指出实施本科生班级导师制对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推行过程中,本科生班级导师制已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但也涌现出了许多的问题。在此背景下,研究本科生班级导师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旨在调查我国本科生班级导师制的实际实施现状,发现我国本科生班级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问题背后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促进我国本科生班级导师制的长远发展。本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通过对本科生班级导师制的相关研究,确定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主要是在界定了“导师”、“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班级导师制”四个概念,梳理了本科生班级导师制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归纳出其意义。第三部分是现状调查。本部分主要选取N大学为个案,在分析N大学本科生班级导师制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以N大学本科生和班级导师为调查对象,通过访谈调查的方式,了解N大学本科生班级导师制的实施现状以及师生对该制度的评价。第四部分是问题分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本科生班级导师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班级导师职能定位不明确、育人功能发挥不足、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制度体系亟待健全等四个方面。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第五部分是国外经验借鉴。本部分通过探讨国外大学导师制实施的成功案例,总结其值得借鉴的经验,并基于我国本科生班级导师制的实施现状,提出对我国的启示。第六部分是对策思考。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本科生班级导师制的改进措施进行讨论:管理更加突出、功能更加多元、职能更加明确、模式更加多样、制度更加完善。
邱玥[8](2019)在《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要求,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建设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关系到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培养。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建设,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教育强国目标的必然要求。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发展迅速,社团类型丰富、活动多样,成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现阶段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高等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社团作用的认识不足;党团组织对社团的指导不够;社团的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社团组织结构松散,凝聚力不强;社团活动质量不高,良莠不齐等。高校大学生社团建设与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在党的领导下进一步完善。为了解决大学生社团建设中的问题,促进大学生社团健康发展,本文以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建设“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如何做”为研究思路,以“社团组织”“社团管理”“社团活动”为分析框架,对“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解析。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6章),重点探讨了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基本理论、时代要求、建设现状、建设原则和建设路径。第一部分(第1章、第2章),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建设基础理论,主要研究大学生社团“是什么”。阐释了本文研究的目的、现状、方法和创新点。考察并区分了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的相关概念、特点和类别。分析了中国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的功能,认为大学生社团是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平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力量。从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后和进入新时代以来四个阶段分析了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的发展历程,总结了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的发展经验。第二部分(第3章),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建设的理论依据和时代要求,主要分析为什么要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建设。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组织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接班人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多学科的理论来源是大学生社团建设的理论基础;大学生群体的社会性、自主性和高校学生管理的引导性是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的时代依据;应对新时代社会矛盾变化、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和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多样化需要是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建设的时代要求。第三部分(第4章),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建设现状,主要研究大学生社团建设“怎么样”。从“社团组织”“社团管理”“社团活动”三个维度分析了大学生社团的建设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在大学生社团组织建设方面,认为大学生社团组织建设具有种类和数量多、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同时,存在着社团组织结构松散、类别不清晰、社团参与人员缺乏凝聚力且流动性大等问题。在社团管理建设方面,认为大学生社团管理日益规范化和法治化,管理模式灵活多样,同时,存在社团管理制度不健全、社团管理者能力参差不齐、社团管理官僚化倾向等问题。在社团活动建设方面,认为大学生社团活动数量多,且类型丰富多样,但是也存在着社团活动层次较低、社团活动设计忽略内涵意义等问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高校社团管理体制和高校社团组织者能力等是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要因素。第四部分(第5章、第6章),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原则和路径,主要分析大学生社团建设应该“如何做”。在对大学生社团建设目标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大学生社团建设应该坚持正确的原则要求。在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领导方面,主张构建强有力的大学生社团领导机制。在社团组织建设方面,要规范划分学生社团类型,提升社团组织自治能力,培养社团组织创新意识,制定合理实际发展计划。在社团管理建设方面,要加强学生社团的政治引导和有效监管,建立学生社团职责分明的科学管理机制,推广实施社团活动学分化管理模式。在社团活动建设方面,要突出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社团活动融入大学生专业课学习,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升大学生社团活动质量。
吕毅[9](2019)在《高校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之列,并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新形势对高校党的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高校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不论是党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召开,习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了系列重要论述。此后,教育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制度和文件陆续推出:2017年2月出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2017年3月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2017年12月出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2018年5月发布《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2018年10月颁布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对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做出了系列规范。其中对于高校党支部的任务作出了明确要求,即“保证监督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证教学科研管理各项任务完成。”可见,从保证党对高校的领导角度,高校基层党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高校本科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发挥重要作用。本科学生党支部是以本科大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党支部,集中了高校优秀青年学生代表,有其鲜明的个性特点和时代特征。本科学生党支部对上是具有落实校、院党委关于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总体部署和要求的职责;对下则是围绕思想教育、宣传鼓舞、发动凝聚、团结帮扶、激励保障和约束规范等功能,培养、教育和管理支部所辖范围内的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并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带动、影响周围的广大青年学生。作为高校大学生中的基层党支部,本科学生党支部在对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价值引领教育、激励团结帮扶等方面有其天然的优势,是巩固高校意识形态的有效力量,是培养优秀青年党员的主要阵地,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研究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目的论、主体论、方法论、载体论等理论知识,结合高校党的建设理论,针对高校本科学生党支部的特点、职责和功能,以调查研究的方法了解本科学生党支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的优势和问题,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进而对高校本科学生党支部如何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论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阶段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进程的梳理,汲取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从而明确了当前本科学生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在新时代背景下,从当前本科学生的特点出发,归纳总结得出本科学生党支部具有流动性大、稳定性弱、规范性差、可塑性强、创新性好、实践性强的特点。依据《中国共产党党章》等各级党内法规条例,归纳出本科学生党支部的工作职责内涵表现在他们是高校优良班风学风的引领者、是合格学生党员的培育者、是团结青年学生的带动者、是围绕中心工作的保障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本科学生党支部发挥着政治引领、宣传教育、组织凝聚、服务保障、表彰激励和规范约束等功能。论文根据问题导向的原则,针对本科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和青年学生三个维度,运用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的方式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载体等方面,对本科学生党支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从中解了当前本科学生党支部的规模、设置、支部书记角色等基本情况,调研了支部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支部发展教育党员、考察培养积极分子、在青年学生中的存在感、影响力、服务力等本科学生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情况,并从中发现本科学生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党员的“思想入党”意识问题、对积极分子的“培养力”问题、对青年学生的“感召力”问题、支委“领头雁”作用发挥问题、激励保障机制问题等。通过从历史与现实、客观和主观、宏观与微观的角度,从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多元挑战、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真,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对应的原因分析。最后,从指导思想、丰富内容、创新方法、拓展载体、提升能力、协同机制几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对策。期望通过开展理论与实际工作相契合的研究,对今后更好的发挥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功能提供一点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参考。
夏盼盼[10](2019)在《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学生班级凝聚力的培育》文中认为高校班级建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居于重要地位。以高校学生班级凝聚力培育为例,探讨新媒体与高校班级凝聚力的概念,以及存在的高校学生班级凝聚力培育面临着集体意识薄弱、学生流动性强以及班级活动缺失等问题。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大学生特点的变化,从新媒体视角切入,提出开展学生典型教育以发挥示范效应,增设团体辅导课程以加强沟通交流,开通线上团日活动以提高活动吸引力,进而推动班级凝聚力的培育。
二、学分制环境下如何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分制环境下如何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以“立德树人”回应青少年成长时代挑战 |
(二)用“落实机制”破解立德树人关键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立德树人 |
(二)关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
(三)关于中学德育工作 |
(四)关于中学德育工作的国际比较 |
三、研究问题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立德树人 |
(二)落实机制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正本清源: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与发展探寻 |
一、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 |
二、党的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的发展探寻 |
(一)党的历史实践赋予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 |
(二)关于新时代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研究 |
第二章 现实审视: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实践梳理 |
一、个案F中学的基本情况 |
(一)F中学办学发展历程与区域影响 |
(二)F中学建校以来课程与教学改革历史梳理 |
二、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实践研究样例 |
(一)以“1247”工作模式为载体的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
(二)以贯通式架构为依托的思政一体化课程实施 |
(三)以在体验中提升为追求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
(四)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
(五)以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的家校合作工作 |
三、依据《指南》分类梳理F中学工作实践 |
(一)基于课程育人维度 |
(二)基于文化育人维度 |
(三)基于活动育人维度 |
(四)基于实践育人维度 |
(五)基于管理育人维度 |
(六)基于协同育人维度 |
第三章 积极支撑: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有益经验 |
一、基于顶层设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一)关注国家教育政策的解读 |
(二)坚持学校改革规划的设计 |
(三)统筹学校改革资源的协调 |
二、以管理效能服务立德树人工作实施 |
(一)强化制度建设 |
(二)强化师资培育 |
三、以实践落地保障立德树人工作效果 |
(一)以五育并举为导向的全学科融合 |
(二)家校社会的全过程协同 |
(三)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全方位评价 |
第四章 内视反听: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问题反思 |
一、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证分析 |
(一)教师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二)学生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三)面向师生家长及居民的访谈与分析 |
(四)基于实证研究的问题小结 |
二、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目标机制问题 |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实施有待加强 |
(二)应重视立德树人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 |
(三)需强化全面响应育人方式变革意识 |
三、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内容机制问题 |
(一)顶层设计与底层实施的双线融合契合度不够 |
(二)“五育并举”培养体系中德育路径创新还需拓宽 |
(三)需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程、活动的深度融合 |
(四)应更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宽视野 |
(五)需强化破“五唯”背景下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
四、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协同机制问题 |
(一)需加速提升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 |
(二)德育一体化纵向衔接与横向融合还需提升 |
(三)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与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
(四)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发展不均衡 |
第五章 完善之路: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新建构 |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指导与内在逻辑 |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
(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二、基于《指南》六个维度重构F中学立德树人实施路径 |
(一)课程育人:中小学一体化课程体系 |
(二)文化育人:学校德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
(三)活动育人:主体性德育活动体系 |
(四)实践育人:依托团·队学生工作体系开展综合实践 |
(五)管理育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
(六)协同育人:多要素协同育人体系 |
三、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构建议 |
(一)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 |
(二)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 |
(三)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F中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 |
二、F中学家校委员会工作制度 |
三、F中学教育综合改革自评报告 |
四、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调查问卷报告 |
五、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本科教育 |
(二)人才培养模式 |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 |
(一)历史分期依据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六、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探索奠基期(1973-1981 年) |
第一节 筑波大学探索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
一、世界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要求 |
二、欧美国家大学改革对日本教育改革的影响 |
三、日本科技强国建设对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
四、日本传统大学内部的学部讲座制的弊端 |
第二节 筑波大学教育理念及目标的提出 |
一、“新构想理念”的酝酿与形成 |
二、“开放式大学”办学理念的提出 |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革新 |
一、建设发挥学科综合优势的学科群 |
二、创建教师所属的新型科研组织 |
三、建立教学研究中心与特别课题组 |
第四节 筑波大学综合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
一、通专融合型教育的确立 |
二、特色公共课程群的建设 |
三、跨学科专业教育的实施 |
第五节 筑波大学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建设 |
一、推进开放性办学的“三学期制” |
二、促进师生互动交流的“班级制” |
三、强化指导的“学生担当教官制度” |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成效与问题 |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成效 |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问题 |
第二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评估整改期(1982-2003 年) |
第一节 筑波大学评估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
一、日本经济衰退和人口少子化 |
二、教育审议会主导的大学改革 |
三、筑波大学建校计划基本完成 |
第二节 筑波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自我评估 |
一、新构想理念下的组织运营 |
二、跨学科整合性的综合课程 |
三、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教育 |
四、教师教育意识与学生指导 |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发展充实 |
一、教学组织的新设与调整 |
二、科研组织的稳定与发展 |
三、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创设 |
第四节 筑波大学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的完善 |
一、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特色化推进 |
二、通识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改进 |
三、实践课程与毕业设计指导的重视 |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 |
第五节 筑波大学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举措 |
一、全面推行和完善教学助理制度 |
二、实施学生评教与教师听课项目 |
三、建立和健全校内就业指导体制 |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成效与问题 |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成效 |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问题 |
第三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深化改革期(2004 年以来) |
第一节 筑波大学改革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
一、世界全面进入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 |
二、日本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 |
三、本科教育向“学士课程教育”转变 |
第二节 筑波大学教育理念与教育方针的细化 |
一、“学群教育标准”的制定 |
二、课程大纲编写方针的确定 |
三、教师行为规范的颁布实施 |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全面性改革 |
一、兼顾跨学科和专业性的学群改组 |
二、作为教师新组织的“系”的建立 |
三、教学研究中心的改组与职能划分 |
第四节 筑波大学面向T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 |
一、依托“教育GP”的通识教育重构 |
二、多样化与整合式的综合课程改革 |
三、文科生科学教育的示范课程建设 |
四、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专业课程设置 |
第五节 筑波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改革 |
一、“两学期、六分段”的学期制改革 |
二、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绩点制的实施 |
三、促进全面发展的学生支援项目建设 |
四、PDCA循环在教育质量管理的运用 |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成效与问题 |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成效 |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问题 |
第四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发展的特点与经验 |
第一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 |
一、理念领先:始终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 |
二、体制创新:始终坚持组织建设与制度改革 |
三、通专融合:始终坚持通识与专业教育并举 |
四、追求卓越:始终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
第二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经验 |
一、改革与创新: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 |
二、通才与专才:打造通专融合和跨界培养的育人模式 |
三、分科与综合: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 |
四、特色与普适:坚持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成都市普通高中走班制教学对策研究 ——以主城区3所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方案 |
一、高中走班制教学实践方案 |
(一)实施背景 |
(二)3所学校实践方案 |
(三)方案比较 |
二、高中走班制教学实践现状调查 |
(一)调查方案 |
(二)调查结果 |
三、走班制教学存在问题及归因分析 |
(一)学生、教师对走班制教学实践总体评价较高 |
(二)学生、教师认为走班制教学实践存在一些问题 |
(三)归因分析 |
四、提高高中走班制教学实践有效性对策 |
(一)更新师生观念,提高走班教学实践自主性 |
(二)优化走班模式,合理平衡选择权与限定性 |
(三)改进课程教学,驱动学生个性化发展 |
(四)改进学生管理方式,破解流动性分散性难题 |
(五)提升保障水平,聚焦资源利用效益 |
(六)加强政策研究,引领走班实践方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新时代学分制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新模式研究——以H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H学院学分制试行过程中班级管理面临的挑战 |
1.1“班级”概念被虚化,缺乏集体凝聚力 |
1.2 学生干部队伍管理弱化,班级管理难度增加 |
1.3 学生自身定位不明确 |
2 新时期学分制试行下班级管理新模式探究 |
2.1 强化班级文化,形成一班一品文化氛围 |
2.2 构建虚拟社区,打造学生管理新平台 |
2.3 依托党团建设,化整为零细化管理模块 |
2.4 转变管理模式,发挥多方联动机制作用 |
3 新模式建设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
3.1 虚拟社区构建中,确保信息安全 |
3.2 加强学生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 |
4 结语 |
(6)德育学分制背景下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策略研究 ——以青岛市胶州Z中职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德育学分制 |
(二)学生管理 |
(三)德育管理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一)关于中职德育管理研究概况 |
(二)关于德育学分制的研究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Z中职学校德育学分制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Z中职学校实施德育学分制管理的背景 |
二、数据来源 |
三、Z中职学校实施德育学分制后德育管理的效果现状 |
四、德育学分制实施下学生德育管理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一)学校方面因素 |
(二)家庭方面因素 |
(三)社会方面因素 |
第三章 Z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思考建议及提升策略 |
一、完善德育学分制评价机制 |
(一)健全德育学分制管理组织机构 |
(二)完善德育学分制评定程序 |
(三)修订德育学分制相关量化管理细则 |
(四)完善德育学分制网络管理评价系统 |
二、强化德育学分制下学校管理队伍建设 |
(一)营造全员育人模式氛围 |
(二)增强教师的德育素质与能力 |
(三)强化班主任德育管理核心力量 |
(四)提高学校德育科研水平 |
(五)打造高素质学生会管理队伍 |
三、搭建德育学分制过程管理体系 |
(一)“三级监督管理机制”筑监察体系 |
(二)“双管齐下”促进学生发展 |
四、营造德育学分制下良好校园文化育人氛围 |
(一)加强团组织自身建设,增强凝聚力和吸引力 |
(二)以活动为引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
(三)营造良好校园文化育人氛围 |
五、加强德育学分制下的家校合作工作 |
(一)组建家长学校,完善家庭教育服务站 |
(二)加强班级家庭教育工作指导 |
六、打造德育学分制下社会志愿服务队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N大学本科生班级导师制实施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本科生班级导师制的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导师 |
2.1.2 导师制 |
2.1.3 本科生导师制 |
2.1.4 本科生班级导师制 |
2.2 本科生班级导师制的发展历程 |
2.2.1 国外发展历程 |
2.2.2 我国发展历程 |
2.3 本科生班级导师制的意义 |
2.3.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
2.3.2 发挥参谋作用,促进学分制的完善 |
2.3.3 增强师生联系,发挥育人育德作用 |
2.3.4 凝聚班集体,培养学生学习氛围 |
第3章 N大学本科生班级导师制的实施现状 |
3.1 N大学本科生班级导师制实施的基本情况 |
3.1.1 N大学本科生班级导师制的实施背景 |
3.1.2 N大学本科生班级导师制的实施目的 |
3.1.3 N大学本科生班级导师制的实施内容 |
3.1.4 N大学本科生班级导师制的实施方式 |
3.1.5 N大学本科生班级导师制的评价机制 |
3.2 N大学本科生班级导师制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 |
3.2.1 调查的目的 |
3.2.2 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
3.2.3 调查结果分析 |
3.3 N大学本科生班级导师制实施结果评价 |
3.3.1 本科生班级导师制的实施成效 |
3.3.2 本科生班级导师制的实施不足 |
第4章 本科生班级导师制实施存在的问题 |
4.1 班级导师的职能定位不明确 |
4.1.1 职能定位宽泛,缺乏针对性 |
4.1.2 班级导师职能定位与辅导员重叠 |
4.2 育人功能发挥不足 |
4.3 师生之间缺乏互动 |
4.3.1 学生主动性不足 |
4.3.2 班级导师的积极性不高 |
4.4 制度体系亟待健全 |
4.4.1 选拔与培训机制不够完善 |
4.4.2 评价与奖惩机制实施不力 |
第5章 国外导师制的经验借鉴 |
5.1 牛津大学导师制 |
5.1.1 强调个性化指导的导师课 |
5.1.2 启发式教学,强调师生互动 |
5.1.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
5.2 哈佛大学导师制 |
5.2.1 服务于通识教育,完善学分制 |
5.2.2 以住宿学院为依托,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
5.3 启示与借鉴 |
5.3.1 强调个别化指导,倡导启发式教学 |
5.3.2 提倡独立思考,培育创新能力 |
5.3.3 服务通识教育,进行全方位指导 |
第6章 本科生班级导师制的改进对策 |
6.1 加强院级管理,完善学院评价 |
6.2 立足教书育人,促进功能多元化发展 |
6.2.1 彰显集体作用,发挥班级管理功能 |
6.2.2 “导课”与“导化”并行,提升教学质量 |
6.3 明晰指导内容,契合学生需求 |
6.3.1 依据学生年级不同,明晰指导内容 |
6.3.2 依据学生特点不同,进行个性化指导 |
6.4 模式因需设置,建立专业导师团 |
6.4.1 科研导师 |
6.4.2 社团导师 |
6.4.3 企业导师 |
6.5 健全聘用制度,实现专业化发展 |
6.5.1 规范选聘机制,设立资格认证 |
6.5.2 完善培训机制,搭建交流平台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二 :班级导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访谈对象(学生)编码信息表 |
附录四 :访谈对象(班级导师)编码信息表 |
致谢 |
(8)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调查研究法 |
1.3.2 文献研究法 |
1.3.3 系统分析法 |
1.4 创新点 |
1.4.1 研究视角创新 |
1.4.2 研究方法创新 |
1.4.3 研究内容创新 |
第2章 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的内涵功能和建设经验 |
2.1 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的含义与特点 |
2.1.1 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的含义 |
2.1.2 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的类型 |
2.1.3 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的特点 |
2.2 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的功能定位 |
2.2.1 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 |
2.2.2 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 |
2.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
2.2.4 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力量 |
2.3 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建设历程及其经验 |
2.3.1 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建设历程 |
2.3.2 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建设经验 |
第3章 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建设的理论依据和时代要求 |
3.1 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建设的理论依据 |
3.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
3.1.2 马克思主义社会组织理论 |
3.1.3 马克思主义关于培养接班人理论 |
3.1.4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 |
3.1.5 多学科的理论来源 |
3.2 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建设的现实依据 |
3.2.1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要求 |
3.2.2 顺应大学生群体成长规律的现实要求 |
3.2.3 发挥高校学生管理的引导性的现实要求 |
3.3 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建设的时代要求 |
3.3.1 应对新时代社会矛盾变化的要求 |
3.3.2 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求 |
3.3.3 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多样化需要的要求 |
第4章 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建设的现状 |
4.1 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的组织建设 |
4.1.1 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的组织发展 |
4.1.2 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的问题 |
4.2 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的管理建设 |
4.2.1 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的管理经验 |
4.2.2 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管理建设的问题 |
4.3 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的活动建设 |
4.3.1 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的活动建设成效 |
4.3.2 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活动建设的问题 |
4.4 影响和制约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原因 |
4.4.1 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影响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建设 |
4.4.2 高校社团管理体制影响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建设 |
4.4.3 高校社团组织者能力影响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建设 |
第5章 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原则与要求 |
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发展方向 |
5.1.1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
5.1.2 以坚定“四个自信”为导向 |
5.1.3 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 |
5.2 依法依规是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基本准则 |
5.2.1 牢固树立法治理念 |
5.2.2 以法治理念深化学生社团管理 |
5.2.3 贯彻执行社会组织管理的法律法规 |
5.2.4 强化大学生依法维权意识 |
5.3 文化育人是大学生社团建设的目标 |
5.3.1 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
5.3.2 不断深化大学生文化自信 |
5.3.3 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 |
5.4 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是大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要方针 |
5.4.1 努力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 |
5.4.2 提升大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 |
5.4.3 充分发挥学生组织朋辈教育作用 |
第6章 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建设的体制机制和推进路径 |
6.1 全面坚持党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 |
6.1.1 党的领导是大学生社团建设的根本保证 |
6.1.2 构建强有力的大学生社团领导体制 |
6.2 积极推进大学生社团的组织建设 |
6.2.1 规范划分学生社团类型 |
6.2.2 提升社团组织自治能力 |
6.2.3 培养社团组织创新意识 |
6.2.4 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 |
6.3 大力加强大学生社团的管理建设 |
6.3.1 加强学生社团的政治引导和有效监管 |
6.3.2 建立职责明确的社团科学管理机制 |
6.3.3 推广实施社团活动学分制管理模式 |
6.4 努力提升大学生社团活动质量 |
6.4.1 突出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6.4.2 社团活动融入大学生专业课学习 |
6.4.3 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9)高校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程及当前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 |
一、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 |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初步建立 |
(二) 注重在青年学生中发展党员 |
(三) 重视青年学生的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 |
(四) “文革”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 |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七大期间 |
(一)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
(二) 党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不能动摇 |
(三) 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 |
(一) 理想信念教育是核心内容 |
(二) 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 |
(三) 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本要求 |
(四)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基本原则 |
四、当前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 |
(一) 以全面从严治党为前提 |
(二)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
(三)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
(四) 以学生为中心为价值导向 |
(五) 以艰苦奋斗精神为基本要求 |
第二章 本科学生党支部的特点、职责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作用 |
一、本科学生党支部的特点 |
(一) 本科学生党支部与其他党支部的区别与联系 |
(二) 本科学生党支部的特点 |
二、本科学生党支部的职责 |
(一) 学生党支部职责的基本遵循 |
(二) 学生党支部职责的制度依据 |
(三) 本科学生党支部职责的基本内涵 |
三、本科学生党支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一) 政治引领功能 |
(二) 宣传教育功能 |
(三) 组织凝聚功能 |
(四) 服务保障功能 |
(五) 表彰激励功能 |
(六) 规范约束功能 |
四、本科学生党支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
(一) 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阵地 |
(二) 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抓手 |
(三)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 |
第三章 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
一、现状调查 |
(一) 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 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
(三) 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
(四) 访谈设计与内容分析 |
二、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 |
(一) 组织优势较突出 |
(二) 实践活动较丰富 |
(三) 主题教育较扎实 |
三、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问题 |
(一) 学生党员的“思想入党”意识不足 |
(二) 积极分子的“培养力”较弱 |
(三) 青年学生的“感召力”不强 |
(四) 支委“领头雁”作用发挥不够 |
(五) 激励保障机制有待完善 |
第四章 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社会环境变化带来多重挑战 |
(一) 社会思潮多元化的挑战 |
(二) 互联网二重性的挑战 |
(三) 大学生价值观和入党动机变化的挑战 |
二、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够到位 |
(一) 理论引导不充分 |
(二) 实践锻炼不丰富 |
三、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入行”不够充分 |
(一) 教育内容单一 |
(二) 教育方法落后 |
(三) 教育载体单调 |
四、支部委员的核心作用发挥不够突出 |
(一) 队伍不够稳定 |
(二) 理论水平不够高 |
(三) 创新意识不够强 |
五、协同管理机制缺乏统筹 |
(一) 学校党委的顶层设计待提升 |
(二) 院系级的具体实施保障能力待加强 |
(三) 学生党支部的设置与学生管理体制不协调 |
第五章 优化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对策 |
一、坚定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
(一)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
(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 |
(三) 坚持知行合一的方法 |
二、丰富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一) 增强舆情分析能力是基础 |
(二) 筑牢理想信念教育是核心 |
(三) 规范“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是根本 |
三、创新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一) 团体辅导与个别谈心 |
(二) 表彰激励与批评指导 |
(三) 朋辈帮扶与网络引领 |
四、拓展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
(一) 活动载体 |
(二) 话语载体 |
(三) 文化载体 |
(四) 网络载体 |
五、完善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
(一) 建立校院系齐抓共管的协同机制 |
(二) 创新党-团-班-社团联动机制 |
(三) 完善有效的关爱帮扶机制 |
(四) 健全科学的质量评价机制 |
六、提升本科学生党支部委员和党员的能力水平 |
(一) 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 |
(二) 提高党员发展质量 |
(三) 加强分级分类培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校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学生班级凝聚力的培育(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念之探 |
1.1 新媒体 |
1.2 高校班级凝聚力 |
2 学生班级凝聚力培育之困 |
2.1 集体意识薄弱 |
2.2 学生流动性强 |
2.3 班级活动缺失 |
3 新媒体视角下班级凝聚力培育之策 |
3.1 开展学生典型教育 |
3.2 增设团体辅导课程 |
3.3 开通线上团日活动 |
4 结语 |
四、学分制环境下如何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D]. 闫佳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D]. 李冠男. 河北大学, 2020(08)
- [3]成都市普通高中走班制教学对策研究 ——以主城区3所高中为例[D]. 何洋. 西南大学, 2020(01)
- [4]新时代学分制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新模式研究——以H学院为例[J]. 聂志宇.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 [5]小组工作方法介入高校班级凝聚力建设的研究 ——以H校Z班级为例[D]. 唐刚.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 [6]德育学分制背景下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策略研究 ——以青岛市胶州Z中职学校为例[D]. 张燕. 青岛大学, 2019(02)
- [7]N大学本科生班级导师制实施现状调查研究[D]. 宋潇雅. 南昌大学, 2019(02)
- [8]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建设研究[D]. 邱玥. 辽宁大学, 2019(01)
- [9]高校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D]. 吕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4)
- [10]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学生班级凝聚力的培育[J]. 夏盼盼.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