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系统规划和管理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系统规划和管理

一、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系统规划和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梦梦[1](2020)在《社区居民视角下白马雪山野生动物保护及其对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示范区。多年来,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虽然开展了一些工作,但是因为保护的约束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更为强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居民收入水平不高。这不仅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进展。因此有必要对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逐步实现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双赢,切实推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本文选择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田野调查等社会学研究方法和描述统计分析、关联性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的数据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周边区域农业人口数占比高,对自然资源依赖性很强,产业结构过分依赖于农业,人口结构中少数民族人口众多,族类多样。旅游业是该地区支柱性产业,这也在一定程度反映了该地区发展对野生动物植物资源、自然保护区等具有较强的依赖性。2.社区居民的保护意愿和认知都很强,这对于白马雪山保护区开展野生动物工作具有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1)超过一半社区居民参与到野生动物巡护活动、宣传教育活动、野生动物保护规划等具体保护措施活动。(2)超过95%的社区居民了解本地保护物种,熟悉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等,这反映了白马雪山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具有很强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3)超过七成的居民认可白马雪山保护区采取的野生动物保护政策和当前的保护方式,而且愿意为保护野生动物而约束自己的生产生活活动及行为。3.关于白马雪山地区野生动物保护对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周边社区居民从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中获取的收益很少。这种相互影响是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推进保护工作面临的潜在风险。白马雪山野生动物保护主要影响社区居民农林业生产的投入,投入增加比例超过20%的占到44.13%,这表明基于保护的要求对农户农林业生产投入的影响比较大。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及自然保护区对周边社区因保护限制给予的补贴很少,仅有7.58%的社区居民反映收到少量补贴。另外,社区居民在野生动物利用及生态旅游方面参与度很低,不到10%,而且这些参与的社区居民的年均收益仅为 3912.5 元。4.基层管理者的调查显示,所在村庄对自然保护的依赖程度较高,依赖度超过30%的占比达到50%。与此同时,超过五成的基层管理者认为所在村庄为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投入了较大量的人力,但资金投入很少。为了保护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超过40%的基层管理者认为所在村农林业生产的成本投入增加在20%以上才能够满足保护区的需要,但所在村居民并未收到任何补贴。基层管理者目前的认知对于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未来持续有效发展具有较大影响。5.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当地的行业发展、野生动物资源利用和扶贫产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具体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影响因子主要有:(1)在积极影响方面,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公因子主要是周边居民宗教信仰、野生动物保护资源利用、周边居民政策认知、野生动物保护约束、野生动物保护普及、野生动物保护收入、周边居民性别等7个方面。(2)在负面影响方面,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公因子主要是周边居民满意度、野生动物保护规划、野生动物保护约束、周边居民受教育程度、野生动物资源利用、野生动物法律法规、周边居民职业性质等7个方面。6.通过模型分析表明,周边居民宗教信仰、野生动物保护资源利用、野生动物保护约束、野生动物保护普及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积极影响;周边居民宗教信仰、野生动物保护资源利用有一些积极影响。(2)周边居民满意度、野生动物保护约束、野生动物资源利用、野生动物法律法规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负面影响,野生动物保护规划、周边居民受教育程度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论文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今后改进相关管理手段与措施的建议,建议白马雪山全面参与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技术优势,采取有效政策与措施,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的融合发展。

孙雅妮[2](2020)在《中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不仅可以减少对自然保护地资源的破坏,还会提升群众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目前我国的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工作尚不完善,缺乏标准等规范性文件指导,其标准化作为生态文明领域的标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为了给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的发展提供质量控制标准和行业指导依据,促进自然保护地资源的保护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及系统分析法,对我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发展及标准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通过分类法、过程法和三维坐标法构建了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最终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我国的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存在一些如以科普解说、自然体验为主,教育手段较少,缺乏人才和资金保障,管理权责不清,工作流程不清晰等问题,机遇和挑战并存,急需加强环境教育标准化和管理工作。(2)直接对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做出规范的标准仅有14项,数量少,覆盖的范围和领域不够全面,自然保护地的环境教育缺乏法律法规和标准保障。(3)可编制进标准体系表的现行标准数量较少,可以援用的标准仅有3项,在补充修改后列入标准体系标的标准有16项,迫切地需要增加现行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相关标准。(4)我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框架应从标准化领域、层次、标准要素三个维度构建,并编制配套的标准体系表,标准体系表共有标准77项,其中需要补充修改的标准有16项,可直接援用的有7项,还需新增54项标准。文章结合研究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积极拓宽环境教育发展方式;加快国家及行业环境教育标准的制修订;建立配套的管理和评价反馈机制等建议。

陈真[3](2020)在《新保护地体系背景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9年《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建成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分类系统,推动保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对生态旅游的功能、角色、定位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目前我国大多数自然保护区正在开展的生态旅游,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已然对区内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大格局背景下,本文尝试梳理新保护地体系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提出的具体要求,构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作出有益探索。本文在系统总结生态旅游及其发展模式、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不同发展阶段特点,构建了生态旅游开发模式,采用德尔菲法(Delphi)构建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目标线性加权求和函数法建立指标评价评估模型,最后以江西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总结如下:(1)构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库即起步难的创建期——政府主导的生态教育型;发展慢的成长期——政府指导企业参与的适度游憩型;规范化的成熟期——政府指导市场主导的深度融合型。并分析提出当前最适宜的模式是政府主导的生态教育型。(2)建立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政府主导的生态教育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采用目标层—准则层—亚准则层—指标框架,准则层由制度、社会、环境和生态四个部分构成,评价指标共42个。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建立了指标评价评估模型,对指标体系进行了量化与标准化处理,建立了可持续发展评价标准。(3)对江西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实证研究该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得分是39.53分,处在可持续发展准备阶段。通过对评估结果的分析,该保护区可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生态旅游优化调整:树立生态伦理观,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管理体制;突出生态教育特质,开展深度生态旅游体验;建立高质量解说系统,完美实现寓教于游;实施最佳环境管理,定期开展可持续发展评估。

刘晓满[4](2019)在《生态旅游对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户生计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于自然地理环境比较特殊的自然保护区当地农户来说,要改变其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高度依赖性,发展生态旅游是一个最佳的途径和方式。自然保护区对于发展生态旅游具有天然的资源环境优势,旅游业的发展势必会对当地农户生计的变迁产生重要影响。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农户以单一的茶叶经济为主要的家庭收入来源,对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依赖性比较大,同时茶叶收入也受市场价格的波动影响比较大。为实证分析旅游经济对其他经济活动的影响,本研究选择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案例地,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等为理论基础,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实地调查和访谈,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阐析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当地农户生计状况,通过配对样本检验,分析生态旅游发展对当地农户传统生计影响,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农户选择旅游生计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促进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在农户生计资本状况方面,生态旅游发展前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当地农户五大生计资本的数量和结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金融资本和自然资本增长幅度较大。此外,通过对比发现,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当地农户生计资本的储量和结构具有差异性,且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外部农户生计资本储量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自然保护区内部农户生计资本增长幅度。(2)在农户生计策略方面,生态旅游发展后,以旅游主导生计类型的农户数量越来越多,而务工主导型农户数量逐渐减少,主要转移到农业主导型、旅游主导型和混合主导型的类型中;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四类生计类型除了旅游主导型农户的生计多样化指数出现下降的趋势,其他三类的农户生计多样化指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3)在农户生计结果方面,生态旅游开展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农户的收入结构逐渐均衡化;农户的家庭非农收入比重逐渐上升,主要体现在经商和旅游收入比重的增加,并且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区外农户非农收入比重高于区内农户,但是农业收入仍占据主导。在消费方面,农户的消费结构逐渐趋向生活化,食品、能源支出在家庭支出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医疗支出和农业支出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4)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家庭收入、家庭成员有无政府成员、对发展生态旅游的态度等对农户选择参与旅游的生计策略具有显着的影响;而受教育程度、参与社区组织、茶园指标等的影响效果相对较小。(5)生态旅游的参与往往需要得到茶叶经济带来资金的支持。对于其他普通农户来说,参与生态旅游经营除了资金限制之外,还有一些经营意识、语言能力、交流能力等条件限制,使得当前农户生态旅游参与程度较低。

姚新涛[5](2019)在《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家生态文明观的指引下,生态旅游在我国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规划实践中,由于缺乏理论指导,产生了概念泛化、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而生态旅游目的地,大多数位于我国自然环境较好,生态敏感性较强,且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等地。因此,在实践中更需要具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基于此,本文试图以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为例,构建基于环境、资源和景观等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为山地生态旅游规划实践,提供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理论框架,从而解决规划实践中可能产生的资源、环境和景观破坏等问题,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为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4个部分。基础和理论研究对应第1、2、3章,通过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方法,对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概念、系统和内容等进行研究,并将资源、环境和景观的量化评价作为构建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的基础,基本确定其概念体系、系统要素、研究方法和规划层次;实证研究对应第4、5章,通过AHP、PCA和SOM等量化评价方法,结合GIS技术,对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空间结构和环境适宜性进行系统评价,以确定宏观区域级别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时序、空间竞合策略和生态红线划定视野下的环境管控措施;应用研究对应第6、7章,运用RS、GIS等技术手段,结合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格局指数和文化生态学中的文化共生理论,从中观和微观的角度,对湘西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景观格局和景观视觉评价,以确定山地生态旅游的功能分区和旅游设施的空间选址规划,并以此作为山地生态旅游游览设施、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等物质性规划设计的理论指导,使其既包含感性的艺术创造,又具有理性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湘西地区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环境和景观的评价结果:生态旅游资源质量总体等级很高,但分布不均,集中在湘西南北两端,且交通连接度低;生态旅游的环境适宜性可分为高、中、低和不适宜4个类型;八大公山的景观格局中,斑块密度小、破碎度较高、廊道连接性差。根据以上评价结果及所提出的规划应对策略,可得到如下结论:宏观区域生态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应建立在资源、环境评价的基础之上,并根据评价结果,从开发时序、竞合策略和生态红线管控等方面提出空间响应策略;中观景区生态旅游的总体规划,需要以景观格局分析作为旅游功能分区的基础,并结合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综合确定各旅游设施的存量规划;微观景点生态旅游设施规划设计,需要结合山地景观视觉评价,综合确定设施的空间选址,并通过文化共生理论,构建反映本土文脉的设计策略。

王君[6](2018)在《生态旅游视域下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湿地、森林与海洋共同组成了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湿地生态系统作为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地球之肾”的美誉,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的生态功能,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威宁草海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为基础,运用系统论、博弈论、层次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从分析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耦合关系入手,深度解读了制约“草海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以及草海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难题,提出以生态为理念,旅游为载体来构建草海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系统,实现草海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研究内容共由七个章节内容构成,第一、二章节主要是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并对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节是对草海自然保护区的现状进行考察,剖析“草海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以及目前草海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第四章,通过对草海保护区系统特征及可持续发展要素的分析,建立生态旅游视域下草海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理论框架(TESEC发展模型),并从目标体系、利益主体协调性、运行机制三个方面对该系统进行了分析;第五章,依据第四章建立的TESEC发展模型,从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四个层面构造了生态旅游视域下草海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和结果分析;第六、七章主要是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并对全文研究进行总结,提出研究的局限性、创新点和前景展望。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生态旅游”模式与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耦合度较高,主要在目标、特征、机制和模式四个方面存在耦合性关系;(2)生态旅游视域下草海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系统是由环境资源、社会生活、社区经济、文化习俗和生态旅游五个方面发展要素组成,合理构建多方利益主体的协调机制是保障该系统健康发展的关键。(3)通过模型评价结果分析可知,草海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值为0.664,处于“一般可持续”等级,总体具备了生态旅游发展的潜力和基础条件。其中环境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值为0.672,判定为“一般可持续”等级;经济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值为0.632,判定为“弱可持续”等级;社会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值为0.666,判定为“一般可持续”等级;文化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值为0.652,判定为“一般可持续”等级。

吴鹏[7](2017)在《我国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5%左右,高于国际平均水平。我国自然保护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自然保护区文化是生态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大力加强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能够促进自然保护区发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对自然保护区有促进作用、导向作用、保障作用、激励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的特征、意义、作用和原则;二是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的内容;三是分析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本文对国家林业局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提供的不同省份51个自然保护区的总体规划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这些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中选取森林生态类型、野生动物类型、内陆湿地类型等三种类型自然保护区,分别对其文化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北京松山、四川卧龙、河北衡水湖三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个案分析。发现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重视程度不够,基本保障不足,基础设施和产品不全,建设形式不多,活动内容不丰富等。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我国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主要建议有:提升文化建设的地位,把文化建设作为提升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提高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突出文化建设的特点,与保护目的相一致、与保护对象相吻合、与保护区域相协调;丰富自然保护区在文化基础设施、品牌、管理办法和制度、文化活动等内容方面的建设;保障方面应制定专门的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建立有效的考评机制、增加专项的经费投入、成立高水平的专业队伍。

白玲[8](2017)在《农户对自然保护区旅游影响的认知与态度研究 ——以北京市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为例》文中提出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带给周边社区居民诸多的不便,而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在增加保护区及社区居民收入的同时,必然会带给当地社区居民更深层次的影响,社区居民是承受旅游活动带来的广泛影响的最主要利益相关者之一。了解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认知及态度是制定科学有效的自然保护政策的重要前提,是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旅游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社区居民认知的视角,以北京市6个自然保护区周边12个社区的农户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调研获得的一手数据运用均值和百分比统计方法研究社区农户对旅游影响的认知及态度;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及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研究不同社会人口统计特征以及与旅游关系的密切程度对社区农户旅游影响认知及态度的差异;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的方法,研究社区农户对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影响的认知、对保护区旅游活动发展的满意度、以及支持度之间的关系。通过以上研究,探索北京市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影响社区农户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活动发展态度的因素。最终得到以下结论:(1)农户对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带来的经济影响的认知、社会文化的影响认知、环境的影响认知总体上是积极肯定的,而且对旅游发展表示强烈的支持,对旅游发展的满意度具有比较广泛的态度。(2)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在本地居住的时间、家庭年收入、旅游经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本人或家人是否经营农家乐、家里是否有人在保护区工作以及是否受过保护区旅游相关培训等9个因素对旅游影响认知及态度有不同程度的显着差异。(3)农户对旅游的成本认知显着负向影响其旅游满意度及支持度,对旅游的获益认知显着正向影响其旅游满意度及支持度,且获益认知比成本认知对旅游满意度及支持度的影响效应更大;农户旅游满意度对其旅游支持度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最后针对性提出适合北京市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陈海鹰[9](2016)在《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运作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依托。如何围绕旅游开发的外部性问题而构建合理的旅游生态补偿机制,是保护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生态补偿研究的重要命题。本文以旅游背景下的自然保护区这类自然-社会-经济复合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有关实践做法并选取若干典型案例地,通过演绎归纳、实地调查、模型构建和比较分析等方法,主要进行以下研究:(1)探究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运作机理旅游背景下,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价值转化途径、生态服务功能维护要求、生态保护依托力量等均有变化;同时,旅游发展还将影响保护区生态经济利益格局。国内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存在资金来源不足、补偿主体狭隘、方式单一、补偿标准不科学及社区补偿考虑不足等问题。建立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对于拓展保护区生态补偿资金渠道、丰富补偿方式和内容、提高有关利益主体补偿参与度等均具良好适应性。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利益相关者可分为核心层、紧密层和外围层等层次。旅游生态补偿将促进不同主体尤其是核心层主体利益结构与内容的变化。以补偿实施对有关主体的利益影响为切入点,分析补偿过程中不同主体间的利益配置和影响关系,可构建各主体在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系统的利益关系结构模型。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是内外部驱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包括生态补偿研究与实践发展推进、旅游生态环境保护路径探索需求和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优化选择等;内部因素包括保护区旅游开发外部成本内部化要求,以及旅游生态保护行为外部效益内部化要求。现实中,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实施将面临体制、法制、理念和技术等多层面障碍因素。(2)构建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路径基本框架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实现路径是一个分析框架,可从运作机制、实施方式、实施标准和支撑体系等层面建构与阐释。补偿运作机制可分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和社会参与机制:政府主导机制包括旅游生态公共支付、设立旅游生态补偿基金等内容,市场运作机制包括直接市场交易补偿、收取旅游生态补偿税费、推行生态旅游标记等方面,社会参与机制包括社会公益组织补偿、社区居民参与补偿及社会资金参与旅游生态保护建设等。按补偿对象需求,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可分为针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直接和间接补偿方式、针对社区居民的“输血式”和“造血式”补偿及针对旅游生态保护者的物质、精神和制度层面补偿;按补偿实施载体划分,包括资金、实物、智力、政策和项目补偿等方式。根据内化旅游开发外部成本和旅游生态保护外部效益的要求,可分别从正、负外部性视角确立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标准核算内容。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支撑体系包括制度、管理和技术等层面支撑:制度支撑涵盖补偿法律制度和政策制度,管理支撑包括补偿组织管理体系、监督管理机制构建及合理宣传引导等,技术支撑涉及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科学研究、补偿绩效评估等内容。(3)分析国内外自然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路径特征国外许多自然保护地旅游发展过程常包含旅游生态补偿有关做法,其补偿路径一般有以下特征:按门票和特许经营收入一定比例返还的补偿资金通常作为保护地资源环境维护及社区发展重要资金来源,以及政府公共预算保护管理经费的补充渠道;补偿资金主要用于资源环境保护和设施维护;补偿资金多实行收支分离的垂直化管理模式等。国内一些自然保护地建立了以“资源有偿使用费”、“资源维护费”、“资源管理费”等为形式的旅游生态补偿相关政策制度,其补偿路径主要特征为:补偿主体多为旅游经营企业;补偿资金收取方式和标准多样,包括按营业收入比例收取、定额收取、按项目空间位置收取、按项目性质差别收取等;补偿对象多涵盖自然环境与社区居民;补偿资金一般纳入政府非税收入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针对国内外自然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路径选择的相关做法,可按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实现路径基本框架进行分析总结并获得路径启示。(4)解析典型案例地旅游生态补偿路径及其效应玉龙雪山、西双版纳两处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实践经验及问题均具一定典型性。其中,前者建立了索道环保基金等自然环境补偿资金渠道并按“三个一点”方式建立旅游反哺社区资金渠道,实施滚动式、差异化的社区旅游生态补偿模式;后者建立了“景区缴纳-财政返还-保护部门实施”的旅游生态补偿制度并针对不同旅游景区和项目情况制定差异化、动态化补偿标准。从当地居民视角调查分析玉龙雪山社区旅游生态补偿方式的贡献度及继续受偿意愿,发现居民对现行补偿方式的贡献度评价总体处于正向范围,但不同补偿方式对家庭生计或社区发展的贡献度有显着差异;多数补偿方式的继续受偿意愿与贡献度评价情况基本一致,而“旅游项目特许经营”、“生态保护教育”的意愿排序与贡献度评价存在明显差异。从维持社区旅游生态补偿长效性考虑,应加强具有社区发展机能培育意义的“造血式”补偿。针对西双版纳保护区的调查分析表明,尽管该地在旅游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及补偿标准制订等方面有不少经验借鉴,但由于政策理念、管理体制、技术方法等因素影响,其补偿路径仍存诸多问题,如补偿标准制订多体现为利益相关方围绕旅游利益分配的博弈过程;财政下拨的补偿资金与实际补偿需求常不对应;补偿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和效果评估不足等。(5)探寻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基本实现路径基于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目标和要求进行的补偿路径选择存在共性需求,包括补偿基本运行模式构建、补偿实施标准确立及补偿政策制度安排等。补偿运行模式构建方面,旅游开发和经营者、旅游者、地方政府和保护区管理部门应作为旅游生态补偿责任主体,补偿对象应涵盖自然生态系统、与保护区资源环境有长期共生关系的社区居民以及旅游生态环境维护者;补偿途径应以利用者付费的市场补偿为主、政府公共补偿和自愿性社会补偿为辅,同时应建立有效的补偿组织管理机构及补偿监管和效果评估机制。补偿标准确立包括建立针对保护区自然环境、旅游生态保护和建设者以及社区居民等对象的旅游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等。补偿制度和政策安排方面,可从补偿管理制度建立、执行和监管等环节入手,构建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多级管理制度体系;同时结合保护区旅游发展状况及相关主体的补偿能力、需求和意愿等,建立合理的补偿资金收取、使用和管理政策。本文研究创新主要体现为三点:一是基于旅游生态补偿对自然保护区的适应性分析,分别从补偿涉及利益关系特征、补偿动力机制和障碍因素等方面探寻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运作机理;二是构建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实现路径的基本框架并分别从补偿运作机制、实施方式、实施标准和支撑体系等方面进行路径解构和阐释;三是结合玉龙雪山有关实践,初步建立了社区旅游生态补偿实施路径的效应评估方法。

吴静[10](2015)在《秦岭生态旅游成本和效益研究》文中指出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这种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游客生态责任意识和社区参与,力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可持续旅游形式也是我国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但是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始终存在于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许多正成为生态旅游开发热门场所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由于其相对原始独特的物种和自然景观资源十分脆弱,在开发利用时不可避免地与生态环境产生矛盾。如何认识在生态旅游过程当中,开发者、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等利益相关者的收益及贡献,以及生态旅游中的主要成本,特别是资源与环境成本,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系统的分析生态旅游的效益和成本代价,不仅有利于生态旅游未来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谋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协调发展的旅游经济关系。基于以上背景,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生态旅游的成本和效益加以计量和分析,是目前生态旅游研究的难点和重点。本研究在借鉴和参考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以生态旅游的成本效益分析为主线的全新视角,结合经济学、生态学和地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首先对秦岭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现状进行了概述,针对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定性总结,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一手调研数据以及二手统计资料分别对秦岭生态旅游的主要效益和主要成本进行了计量。其次,本研究从收益是一种发展,成本是一种责任的视角,拓展相关成本效益研究的内涵,在研究内容中一方面结合收益分析将旅游开发带来的区域和社区的贡献进行分析用以反映生态旅游的效益问题;另一方面从生态成本的角度对游客碳排放的生态成本加以研究,从而系统的反映旅游地潜在的成本问题。最后在整体的效益和成本代价分析的基础上,对现行的生态旅游政策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本研究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秦岭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由旅游从业部门、当地社区、招商企业、游客和其他相关团体共同构成了一个综合系统;自然景观多样性与人文景观多样性的有机组合是秦岭生态旅游资源的突出特点;秦岭生态旅游主要的开发模式有政府主导的招商引资开发模式、社区参与模式、非政府组织和生态旅游区联盟模式。2.通过秦岭生态旅游主要效益分析发现:该地区的生态旅游主要效益为16.98亿元,总体表现为经济效益最多,其次是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最少。从社区居民生态旅游获益的视角来看:生态旅游作为一项生计策略已经产生了显着的生计结果,给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定的效益,但同时还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还存在社区参与对居民生态旅游效益提升的驱动力不足,社区参与程度限制生态旅游效益的获取,导致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另外,秦岭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发挥了显着的作用,生态旅游效益获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关联作用较强。3.对生态旅游主要成本的估算结果表明:秦岭生态旅游年投入的主要成本约合人民币2.52亿元;其中直接成本约为2.08亿元,约占总成本的82%,而社会和生态等间接成本的投入约为0.44亿元,仅占总成本的18%。在生态旅游的成本分析中,游客产生的碳排放问题也会越来越突出,调查区域生态旅游一年共产生了3.53×1010g的C02排放,其中旅游交通是生态旅游碳排放的最大“贡献者”;随着游客的增多导致碳排放量的加大,未来对保护区内的植被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破坏的生态成本也会进一步提升。4.从生态旅游效益和成本的关联分析可以看出,秦岭生态旅游整体的效益成本比约为6.56;其中不同层级政府的生态旅游收益成本比最大且净收益最多,是生态旅游最大的受益主体;其次是自然保护区与景区从业单位;而承担了较多的生态旅游成本的社区居民,却得到了非常少的生态旅游收益。从生态旅游产生的主要效益、成本的一般分析中可以发现,我国的生态旅游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生态旅游利益分配不均、生态旅游成本的承担不合理和景区环境保护投入不足这几个方面。5.本研究基于生态旅游成本效益分析和生态旅游相关政策的梳理,指出秦岭生态旅游总体的开发管理还有待完善、生态旅游效益和成本的分配不均导致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以及生态旅游潜在成本易被忽视等问题,最后,具体给出了生态旅游未来发展的针对性建议。可以说,本研究以一个典型区域生态旅游的成本效益系统分析,是对以往侧重某个方面,缺乏整体性研究的一个发展和创新。同时,将碳核算、可持续生计等方法引入研究,是一种新的尝试,较以往相关研究是一个较大拓展,也更符合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大背景下对生态旅游的更深层次的研究。

二、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系统规划和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系统规划和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社区居民视角下白马雪山野生动物保护及其对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社区参与式生态保护几个基本概念
        1.2.2 自然保护对当地社区影响研究现状
        1.2.3 社区参与保护的运行机制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文献评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内容构成
        1.3.2 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1.3.3 研究的意义
    1.4 技术路线及实施步骤
        1.4.1 技术路线
        1.4.2 实施步骤
    1.5 主要创新点
2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2.1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2.2 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
    2.3 保护区社区概况
        2.3.1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3.2 保护区及周边社区主要民族文化和宗教
    2.4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
        2.4.1 组织机构及人员
        2.4.2 主要管理措施
    2.5 本章小结
3 保护区所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分析
    3.1 保护区区域整体概况
    3.2 调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分析
        3.2.1 人口数量变化分析
        3.2.2 经济发展变化分析
    3.3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保护区保护活动可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社区居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意愿与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4.1 数据获取及研究方法
        4.1.1 数据收集
        4.1.2 研究方法
    4.2 样本的基本描述分析
        4.2.1 受访者基本信息分析
        4.2.2 受访者工作与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程度
    4.3 社区居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意愿与方式方法分析
        4.3.1 野生动物保护的参与意愿
        4.3.2 野生动物保护的参与方式
        4.3.3 野生动物保护活动开展的意愿征求
        4.3.4 野生动物保护活动开展的参与
        4.3.5 野生动物保护纳入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状况
        4.3.6 野生动物保护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影响体现程度
    4.4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与认知情况分析
        4.4.1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现状的了解
        4.4.2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了解
        4.4.3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政策的认可程度
        4.4.4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方式的满意程度
        4.4.5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方式的认知
        4.4.6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约束认知
    4.5 本章小结
5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举措对社区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分析
    5.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分析
        5.1.1 野生动物保护涉及的利益相关者
        5.1.2 野生动物保护的利益相关者的关联分析
    5.2 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5.2.1 利益相关者的调查内容和数据获取
        5.2.2 研究方法
    5.3 利益相关者的调查与基本数据描述分析
        5.3.1 农户基本现状分析
        5.3.2 被调查村的基本情况分析
    5.4 野生动物保护约束下对农户的影响调查分析
        5.4.1 对农户农林业生产活动投入的影响调查
        5.4.2 对农户的收益影响调查分析
    5.5 野生动物保护约束下对村集体的影响调查分析
        5.5.1 周边村对自然保护区依赖程度的调查分析
        5.5.2 为达到自然保护区要求村集体成本投入情况调查分析
        5.5.3 从自然保护区获取的收益分析
    5.6 利益相关方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5.6.1 获取相关产业收入的比较分析
        5.6.2 获取自然保护区补贴的比较分析
        5.6.3 自然保护区不同保护方式方法的比较分析
    5.7 不同利益相关者投入收益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5.7.1 农户参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投入收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5.7.2 村集体参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投入收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5.7.3 农户与村集体参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投入收益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5.8 本章小结
6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
    6.1 研究方法
    6.2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的调查分析
        6.2.1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影响的调查分析
        6.2.2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负面影响的调查分析
    6.3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影响的关联性分析
        6.3.1 野生动物保护对行业的影响与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性
        6.3.2 野生动物资源利用方式对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影响的关联性
        6.3.3 扶贫产业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积极影响的关联性分析
    6.4 野生动物保护对行业负面影响与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负面影响关联性分析
        6.4.1 野生动物资源利用与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负面影响的关联性分析
        6.4.2 扶贫产业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负面影响的关联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7.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7.2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7.3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分析
        7.3.1 积极影响因子提取
        7.3.2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影响的回归分析
    7.4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分析
        7.4.1 负面影响因子提取
        7.4.2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负面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
    7.5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因子及程度结果分析
        7.5.1 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分析
        7.5.2 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分析
    7.6 本章小结
8 社区居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与发展政策建议
    8.1 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激励社区居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
        8.1.1 自然保护区提供相关政策手段,促进野生动物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共赢
        8.1.2 建立居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激励机制
        8.1.3 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
        8.1.4 以资源开发模式带动脱贫致富,创造“双赢”局面
        8.1.5 发展多样化体验旅游带动形成当地支柱产业
    8.2 利用现行法规与制度解决周边居民的发展机制问题
    8.3 综合平衡各方利益,强化保障机制
    8.4 开展多样化多媒介的环境教育活动,打造保护区宣传教育平台
9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2)中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研究与发展现状
        2.1.1 国外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研究与发展现状
        2.1.2 国内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研究与发展现状
        2.1.3 我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
    2.2 国内外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研究与发展现状
        2.2.1 国际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现状
        2.2.2 国内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现状
    2.3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2.3.1 相关概念
        2.3.2 标准体系的基本理论
    2.4 标准体系构建的方法比较研究
        2.4.1 层次分析法
        2.4.2 过程法
        2.4.3 分类法
        2.4.4 三维坐标法
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3.1 资料来源
    3.2 研究方法
    3.3 技术路线
4 现行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分析
    4.1 我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分析
    4.2 我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4.3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需求分析
    4.4 国内外现行标准适用性分析
        4.4.1 国外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现行标准适用性分析
        4.4.2 国内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现行标准适用性分析
    4.5 小结
5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构建
    5.1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的法律和政策依据
    5.2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
    5.3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的依存主体
        5.3.1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要素的选择与确定
        5.3.2 研究方法
        5.3.3 问卷设计与回收
        5.3.4 结果分析
        5.3.5 标准体系要素分析
    5.4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框架
        5.4.1 标准领域
        5.4.2 标准要素
        5.4.3 层次
    5.5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表
    5.6 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
    5.7 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国自然保护地标准名录
附录B 中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相关标准名录
附录C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要素调查问卷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3)新保护地体系背景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顶层设计
        1.1.2 新保护地体系的核心理念
    1.2 问题的提出
        1.2.1 新保护地体系建设对生态旅游提出的新要求
        1.2.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旅游目的的价值和存在的问题
        1.2.3 小结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论文框架
2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生态旅游
        2.1.2 保护地体系
    2.2 研究综述
        2.2.1 保护地体系研究
        2.2.2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
        2.2.3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2.2.4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2.5 研究述评
    2.3 理论基础
        2.3.1 人与自然共生理论
        2.3.2 旅游生态经济学理论
        2.3.3 生态环境伦理学理论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构建
    3.1 时代大背景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现实判断
        3.1.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是特殊的准公共产品
        3.1.2 新时代背景下国家级保护区的功能和任务
    3.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关键问题
        3.2.1 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的误差
        3.2.2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选择的必要性
    3.3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的构建
        3.3.1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的内涵
        3.3.2 开发原则和战略部署
        3.3.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
    3.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现实选择——政府主导的生态教育型
4 政府主导的生态教育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4.1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模型
    4.2 指标选取的方法与原则
        4.2.1 评价指标选取的方法
        4.2.2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4.3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1 指标体系初选
        4.3.2 专家咨询
        4.3.3 构建指标评价方法
        4.3.4 指标说明与计算
    4.4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4.1 专家咨询
        4.4.2 数据分析
        4.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5 可持续发展评价评估模型
        4.5.1 评价指标的量化与标准化处理
        4.5.2 可持续发展评价评估模型
        4.5.3 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等级
5 阳际峰国际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5.1 案例地选择与概况
    5.2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5.3 评估结果分析
    5.4 保护区生态旅游优化调整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一: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意见征询表(第一轮)
附件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意见征询表(第二轮)
附件三: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意见征询表(第三轮)
附件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意见征询表(AHP)
致谢

(4)生态旅游对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户生计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3 研究方法
    4 技术路线
    5 研究内容
第一章 研究综述
    1.1 自然保护区农户生计研究
        1.1.1 资源环境保护与农户生计关系研究
        1.1.2 自然保护区农户生计资本研究
        1.1.3 自然保护区农户生计策略研究
        1.1.4 自然保护区农户生计结果研究
    1.2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1.2.1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1.2.2 生态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1.3 生态旅游发展对农户生计影响的研究
        1.3.1 对农户生计资本影响的研究
        1.3.2 对农户生计策略影响的研究
        1.3.3 生态旅游发展对农户生计结果影响的研究
    1.4 研究述评
        1.4.1 研究区的选择缺乏全面性
        1.4.2 自然保护区生计研究缺乏差异化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自然保护区
        2.1.2 生计
        2.1.3 可持续生计
        2.1.4 自然保护区当地农户
        2.1.5 生态旅游
    2.2 理论基础
        2.2.1 社区参与旅游理论
        2.2.2 可持续生计理论
        2.2.3 社会交换理论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自然地理环境
        3.1.3 社会经济条件
        3.1.4 旅游资源概况
        3.1.5 生态旅游发展概况
    3.2 数据来源
        3.2.1 政府部门相关报告及统计资料
        3.2.2 问卷调查及半结构访谈资料
第四章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户生计概况
    4.1 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
        4.1.1 生计资本指标的确定
        4.1.2 生计资本权重的确定
    4.2 农户生计资本概况
        4.2.1 人力资本
        4.2.2 自然资本
        4.2.3 物质资本
        4.2.4 金融资本
        4.2.5 社会资本
    4.3 农户生计策略概况
        4.3.1 农户的分类
        4.3.2 农户生计多样化
    4.4 农户生计结果概况
        4.4.1 家庭收入结构
        4.4.2 家庭消费结构
        4.4.3 生活满意度
第五章 生态旅游对农户生计的影响
    5.1 生态旅游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
        5.1.1 生态旅游对人力资本的影响
        5.1.2 生态旅游对自然资本的影响
        5.1.3 生态旅游对物质资本的影响
        5.1.4 生态旅游对金融资本的影响
        5.1.5 生态旅游对社会资本的影响
    5.2 生态旅游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
        5.2.1 生态旅游对农户生计活动类型的影响
        5.2.2 生态旅游对农户生计多样化的影响
        5.2.3 农户旅游生计策略影响因素的分析
    5.3 生态旅游对农户生计结果的影响
        5.3.1 生态旅游对农户收入结构的影响
        5.3.2 生态旅游对农户消费结构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可能创新点
    6.4 不足及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科研项目
论文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外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湘西地区
        1.2.2 山地生态旅游
        1.2.3 生态旅游规划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1.4.1.1 文献分析法
        1.4.1.2 演绎法
        1.4.1.3 层次分析法(AHP)和神经网络模型(SOM)
        1.4.1.4 问卷调查法
        1.4.1.5 基于ARCGIS10.2 软件平台的空间数据统计和分析
        1.4.1.6 基于RS技术遥感影像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1.4.2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2.1.1 国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2.1.1.1 生态旅游的概念及辨析
        2.1.1.2 生态旅游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2.1.1.3 生态旅游的研究成果进展
        2.1.2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2.1.2.1 国内生态旅游的发展阶段
        2.1.2.2 国内生态旅游的概念
        2.1.2.3 国内生态旅游的研究成果进展
        2.1.3 国内外生态旅游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2.1.3.1 国内外生态旅游相关研究的问题总结
        2.1.3.2 基于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发展趋势
    2.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概述
        2.2.1 国外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研究
        2.2.1.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和发展
        2.2.1.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进展
        2.2.1.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案例研究进展
        2.2.2 国内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研究
        2.2.2.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和发展
        2.2.2.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研究进展
        2.2.2.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实践研究进展
        2.2.3 国内外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2.2.3.1 国内外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相关研究的问题总结
        2.2.3.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发展趋势
    2.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1.1 景观生态学的原理
        2.3.1.2 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
        2.3.1.3 景观生态学对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2.3.2 文化生态学理论
        2.3.2.1 文化生态学的原理
        2.3.2.2 文化生态学对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3.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2.3.3.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2.3.3.3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2.3.4 资源环境科学理论
        2.3.4.1 资源环境学概念及起源
        2.3.4.2 资源环境学在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构建
    3.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体系研究
        3.1.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
        3.1.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体系的构架
    3.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关系
        3.2.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系统的组成
        3.2.1.1 客源系统中游客体验的相关概述
        3.2.1.2 支撑系统中的生态旅游策划
        3.2.1.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目的地系统和特殊系统
        3.2.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系统的结构
    3.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和特点
        3.3.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
        3.3.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特点
    3.4 基于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要素
        3.4.1 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
        3.4.1.1 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3.4.1.2 山地生态旅游资源量化评价的类型
        3.4.2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综合评价
        3.4.2.1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概念和组成
        3.4.2.2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适宜性评价及其主体功能区划
        3.4.2.3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测评
        3.4.3 基于景观格局及视觉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设施规划和设计
        3.4.3.1 山地生态旅游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3.4.3.2 景观格局及视觉评价在山地生态旅游设施规划选址的应用
        3.4.3.3 山地生态旅游设施的转型升级
    3.5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社区参与和环境解说规划
        3.5.1 社区参与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阶段
        3.5.2 社区参与到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保障性措施
        3.5.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环境解说规划
        3.5.3.1 环境解说规划的概念及必要性
        3.5.3.2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解说规划系统要素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和规划响应
    4.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4.1.1 湘西区位及资源统计
        4.1.1.1 湘西区位简介
        4.1.1.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统计
        4.1.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
        4.1.2.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的内容
        4.1.2.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4.1.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和特征
        4.1.3.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4.1.3.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
    4.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评价
        4.2.1 评价原则和评价内容
        4.2.1.1 评价原则
        4.2.1.2 评价内容
        4.2.2 评价方法
        4.2.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3.1 指标体系的建立
        4.2.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及评价标准
        4.2.3.3 评价指标权重的分析
        4.2.3.4 评价结果与分析
        4.2.4 本节小结
    4.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评价研究
        4.3.1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
        4.3.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4.3.2.1 数据来源
        4.3.2.2 研究方法
        4.3.3 结果分析
        4.3.3.1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类型特征
        4.3.3.2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均衡特征
        4.3.3.3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密度特征
        4.3.3.4 生态旅游资源交通结构特征
        4.3.4 相关结论
    4.4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规划响应和保护策略
        4.4.1 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4.4.1.1 生态旅游概念不清晰导致资源开发定位不准确
        4.4.1.2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互补性弱,开发同质性强
        4.4.1.3 无序无度盲目开发造成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
        4.4.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规划响应
        4.4.2.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及开发时序规划
        4.4.2.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竞合策略
        4.4.2.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之间的交通优化措施
        4.4.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协调机制
        4.4.3.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规划与政策协调
        4.4.3.2 制定严格明确的法律和管理体系
        4.4.3.3 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资源保护的成效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量化评价及保护规划研究
    5.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分类及现状
        5.1.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分类
        5.1.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内部环境现状
        5.1.2.1 湘西自然生态旅游环境
        5.1.2.2 湘西人文生态旅游环境
        5.1.2.3 湘西经济生态旅游环境
        5.1.2.4 湘西地区社会生态环境
        5.1.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环境现状
        5.1.3.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政治环境
        5.1.3.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经济环境
        5.1.3.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社会环境
    5.2 基于环境适宜性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及生态红线划定
        5.2.1 生态旅游环境适应性评价的概念和原则
        5.2.1.1 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的概念
        5.2.1.2 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的原则
        5.2.2 评价方法及数据来源
        5.2.2.1 评价方法
        5.2.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5.2.3 指标选取及量化统计
        5.2.3.1 指标选取
        5.2.3.2 指标量化统计
        5.2.4 数据分析
        5.2.4.1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安全评价
        5.2.4.2 山地生态旅游气候环境舒适性评价
        5.2.4.3 山地生态旅游NDVI分析
        5.2.5 评价结果
        5.2.5.1 不适宜区域
        5.2.5.2 低适宜区域
        5.2.5.3 中适宜区域
        5.2.5.4 高适宜区域
        5.2.6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及生态红线划定
        5.2.6.1 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和生态红线划定之间的关系
        5.2.6.2 湘西山地主体功能区及亚体旅游景观划分
        5.2.6.3 生态红线划定视角下的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保护
    5.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及调控策略研究
        5.3.1 区位简介及数据来源
        5.3.1.1 研究区域
        5.3.1.2 数据来源
        5.3.2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指标选取和评价方法
        5.3.2.1 评价指标选取
        5.3.2.2 评价方法
        5.3.3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容量测算结果与分析
        5.3.3.1 旅游空间容量
        5.3.3.2 旅游生态容量
        5.3.3.3 旅游心理容量
        5.3.3.4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测算结果
        5.3.4 基于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调控策略
        5.3.4.1 外部宏观调控
        5.3.4.2 内部管理调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设施的规划布局及具体设计研究
    6.1 景观格局评价视角下的山地生态旅游功能分区及景观规划
        6.1.1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6.1.1.1 社会经济环境
        6.1.1.2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6.1.1.3 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6.1.2 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6.1.2.1 景观生态学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运用
        6.1.2.2 研究方法及数据提取
        6.1.3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6.1.3.1 景观要素构成
        6.1.3.2 景观异质性特征
        6.1.3.3 景观多样性特征
        6.1.4 存在问题及调整优化
        6.1.4.1 存在问题
        6.1.4.2 调整优化
        6.1.5 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空间布局和功能划分
        6.1.5.1 生态旅游景观斑块布局
        6.1.5.2 生态旅游景观廊道布局
        6.1.5.3 生态旅游景观空间结构及功能划分
    6.2 基于景观视觉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游览设施规划设计
        6.2.1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6.2.2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空间选址研究
        6.2.2.1 游览设施空间选址的研究方法
        6.2.2.2 研究区域游览设施现状及备选样地的确定
        6.2.2.3 备选地址的景观视觉评价
        6.2.2.4 游览设施的空间布局规划
        6.2.3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材料选择
        6.2.4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外观设计
        6.2.4.1 游步道设计
        6.2.4.2 休息亭设计
        6.2.4.3 水榭设计
        6.2.4.4 观景台设计
    6.3 文化生态学语境下的保护区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6.3.1 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核心观点
        6.3.1.1 文化生态学的诞生及定义
        6.3.1.2 文化生态学的内在结构及表现形式
        6.3.2 本土文化景观要素的整理和分析
        6.3.2.1 文化生态景观要素整理
        6.3.2.2 聚落景观的空间分析
        6.3.3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旅游服务设施设计原则及方法
        6.3.3.1 设计原则
        6.3.3.2 设计方法
        6.3.4 保护区内部的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6.3.4.1 游客中心设计
        6.3.4.2 生态旅馆
        6.3.4.3 环保厕所
        6.3.4.4 餐饮设施规划
        6.3.4.5 购物设施
        6.3.4.6 景观标识设施
        6.3.5 保护区外部的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6.3.5.1 酉水简介
        6.3.5.2 演绎多元文化共生导向下的景观空间结构
        6.3.5.3 再现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景观节点
    6.4 八大公山保护区内部的基础设施规划
        6.4.1 生态旅游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6.4.2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基础设施规划的原则及现状
        6.4.2.1 八大公山基础设施现状
        6.4.3 八大公山交通设施规划
        6.4.3.1 八大公山外部交通规划
        6.4.3.2 八大公山景区内部交通规划
        6.4.3.3 景区内部交通设施设计
        6.4.4 八大公山给水排水规划
        6.4.4.1 八大公山给水预测及水源
        6.4.4.2 八大公山排水预测及处理方案
    6.5 保护区环境教育导向下的解说设施规划设计
        6.5.1 保护区生态旅游解说设施现状及问题
        6.5.2 基于SMRM模型的解说设施规划系统
        6.5.2.1. 基于环境教育功能的环境解说——“为什么解说”
        6.5.2.2 解说受众分析——“为谁解说”
        6.5.2.3 解说内容分析——“解说什么”
        6.5.2.4 解说设施的选择——“如何解说”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管理和评估
    7.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管理概述
        7.1.1 概念辨析
        7.1.1.1 生态旅游规划管理
        7.1.1.2 生态旅游管理规划
        7.1.1.3 生态旅游管理规划和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的关系
        7.1.2 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的内容
    7.2 生态旅游规划过程管理
        7.2.1 生态旅游规划编制管理
        7.2.1.1 规划编制组织
        7.2.1.2 规划编制程序
        7.2.1.3 规划评审
        7.2.2 生态旅游规划实施管理
        7.2.2.1 组织管理
        7.2.2.2 人才建设
        7.2.2.3 法律法规
        7.2.3 生态旅游规划监督管理
        7.2.3.1 制定全面严格的监督机制
    7.3 山地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以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
        7.3.1 生态旅游规划社区参与概述
        7.3.1.1 社区参与的缘起及概念
        7.3.1.2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意义
        7.3.1.3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及方式
        7.3.2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现状
        7.3.2.1 八大公山社区参与的问题
        7.3.2.2 八大公山居民社区参与的态度
        7.3.3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对策研究
        7.3.3.1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决策
        7.3.3.2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经营管理
        7.3.3.3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利益分配机制
        7.3.3.4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资源环境保护
        7.3.4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保障机制
        7.3.4.1 教育培训保障
        7.3.4.2 组织制度保障
        7.3.4.3 法律法规保障
    7.4 基于一致性和绩效相结合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评估策略研究
        7.4.1 传统旅游规划评估所存在的问题
        7.4.2 生态旅游规划的评估方法及数据来源
        7.4.3 基于一致性和绩效性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4.3.1 规划评估内容
        7.4.3.2 指标体系的确定及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的结果、结论和展望
    8.1 论文结果与结论
    8.2 局限性及展望
        8.2.1 研究局限性
        8.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生态旅游视域下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
        1.4.1 核心概念
        1.4.2 相关理论
    1.5 研究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诠释
    2.1 自然保护区概述
        2.1.1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划分
        2.1.2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方式
    2.2 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缘起
        2.2.1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起源
        2.2.2 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2.3 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常见模式
        2.3.1 “契约管理”发展模式
        2.3.2 “托管经营”发展模式
        2.3.3 “社区共管”发展模式
        2.3.4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2.4 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耦合关系
        2.4.1 目标耦合
        2.4.2 特征耦合
        2.4.3 机制耦合
        2.4.4 模式耦合
    2.5 本章小结
3 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考察
    3.1 草海自然保护区的环境辨识
        3.1.1 自然地理环境
        3.1.2 行政区域环境
        3.1.3 经济文化环境
    3.2 草海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解析
        3.2.1 自然生态资源
        3.2.2 人文生态资源
        3.2.3 生态资源的旅游价值
    3.3 一边环保一边温饱的“草海模式”解读
        3.3.1 “环保”与“温饱”的矛盾冲突
        3.3.2 “草海模式”发展理念的提出
        3.3.3 “草海模式”的四维效益分析
    3.4 “草海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3.4.1 外部依赖性比较强,项目推动成本过高
        3.4.2 权力制衡机制缺乏,社区精英为主导者
        3.4.3 成员意见难以统一,赋权效果不可预测
        3.4.4 本土化模式缺失,评价工具被过多关注
    3.5 草海保护区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3.5.1 社会经济发展滞后,保护与发展的矛盾较为突出
        3.5.2 居民环保意识较低,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依旧存在
        3.5.3 文化生活观念保守,保护区的管理工作推进困难
        3.5.4 社区参与缺乏动力,旅游市场开发经营较为混乱
    3.6 本章小结
4 生态旅游视域下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系统研究
    4.1 生态旅游视域下草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定义与特征
        4.1.1 系统的定义
        4.1.2 系统的特征
    4.2 生态旅游视域下草海可持续发展要素及系统框架
        4.2.1 可持续发展要素
        4.2.2 发展要素的内涵
        4.2.3 系统的构成框架
    4.3 生态旅游视域下草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目标体系
        4.3.1 持续性目标
        4.3.2 阶段性目标
        4.3.3 多主体目标
        4.3.4 公平性目标
    4.4 生态旅游视域下草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协调性分析
        4.4.1 相关利益主体的构成
        4.4.2 相关利益主体的需求
        4.4.3 政府与企业商户的博弈
        4.4.4 政府与社区居民的博弈
        4.4.5 企业商户与旅游者的博弈
        4.4.6 社区居民与旅游者的博弈
    4.5 生态旅游视域下草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行机制
        4.5.1 社区参与机制
        4.5.2 生态补偿机制
        4.5.3 信息传导机制
    4.6 本章小结
5 生态旅游视域下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5.1 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目标与方法
        5.1.1 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目标
        5.1.2 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方法
    5.2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构建
        5.2.1 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
        5.2.2 指标体系的设计框架
        5.2.3 指标的选取与界定
        5.2.4 指标权重的确立
        5.2.5 指标量化与数据的处理
    5.3 评判标准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
        5.3.1 评价判断标准
        5.3.2 各系统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5.3.3 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
    5.4 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5.4.1 环境子系统评价结果分析
        5.4.2 经济子系统评价结果分析
        5.4.3 社会子系统评价结果分析
        5.4.4 文化子系统评价结果分析
        5.4.5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生态旅游视域下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6.1 牢牢把握生态理念,做好“高原明珠”的守护者
    6.2 持续完善建章立制,保障管理工作规范有序推进
    6.3 抓住时代发展机遇,科学制定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6.4 创新社区参与模式,共享旅游经济发展中的红利
    6.5 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公众基础设施服务能力
    6.6 依据两大资源优势,打造草海生态旅游特色品牌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局限性及其展望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7)我国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的基础性研究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自然保护区文化
        2.1.2 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
    2.2 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的特性
        2.2.1 自然性
        2.2.2 时代性
        2.2.3 可持续性
        2.2.4 地域性
        2.2.5 群众性
    2.3 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的意义
        2.3.1 促进自然保护区发展
        2.3.2 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2.3.3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2.4 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的作用
        2.4.1 促进作用
        2.4.2 导向作用
        2.4.3 保障作用
        2.4.4 激励作用
    2.5 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的原则
        2.5.1 保护为主的原则
        2.5.2 协调发展的原则
        2.5.3 突出特色的原则
        2.5.4 改革创新的原则
第3章 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的内容和评价
    3.1 自然保护区物质文化
        3.1.1 文化基础设施
        3.1.2 物质文化产品
    3.2 自然保护区精神文化
        3.2.1 形象塑造
        3.2.2 文化品牌
        3.2.3 文化传播
    3.3 自然保护区制度文化
        3.3.1 法律法规
        3.3.2 管理办法
        3.3.3 管理制度
    3.4 自然保护区行为文化
        3.4.1 文化活动
        3.4.2 教育活动
        3.4.3 科普活动
    3.5 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的评价
        3.5.1 评价的目标和作用
        3.5.2 指标的构成和权重
        3.5.3 操作的依据和方法
第4章 我国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4.1 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4.1.1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4.1.2 管理办法制度建立
        4.1.3 文化传播和品牌建设
        4.1.4 文化活动开展
    4.2 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
        4.2.1 重视程度不够
        4.2.2 基本保障不足
        4.2.3 设施和产品不全
        4.2.4 建设形式不多
        4.2.5 活动内容不丰富
第5章 我国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个案分析
    5.1 北京松山(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
        5.1.1 基础设施的建设
        5.1.2 森林品牌的塑造
        5.1.3 文化活动的开展
        5.1.4 文化传播的进行
    5.2 四川卧龙(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5.2.1 品牌与保护区特点相吻合
        5.2.2 形成保护管理制度
        5.2.3 开展多种文化活动
        5.2.4 文化传播能力不够
    5.3 河北衡水湖(内陆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
        5.3.1 湿地特色较为突出
        5.3.2 制定管理办法和制度
        5.3.3 文化基础设施落后
        5.3.4 文化建设保障不足
第6章 我国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6.1 提升文化建设的地位
        6.1.1 把文化建设作为提升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6.1.2 提高对文化建设的重视
    6.2 突出文化建设的特点
        6.2.1 与保护目的相一致
        6.2.2 与保护类型相吻合
        6.2.3 与保护区域相协调
    6.3 丰富文化建设的内容
        6.3.1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和产品建设
        6.3.2 增强精神文化建设
        6.3.3 完善管理办法和制度
        6.3.4 创新文化活动
    6.4 完善文化建设的保障
        6.4.1 制定专门的发展规划
        6.4.2 建立有效的考评机制
        6.4.3 增加专项的经费投入
        6.4.4 建立过硬的专业队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调查问卷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8)农户对自然保护区旅游影响的认知与态度研究 ——以北京市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从社区居民视角研究有助于促进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发展
        1.2.2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急需实践指导
    1.3 相关概念
        1.3.1 自然保护区
        1.3.2 社区
        1.3.3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
        1.3.4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
        1.3.5 旅游影响
        1.3.6 认知与态度
    1.4 相关理论
        1.4.1 社会交换理论
        1.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3 利益相关者理论
        1.4.4 社区增权理论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国外研究综述
        1.5.2 国内研究综述
        1.5.3 研究述评
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1.1 理论研究内容
        2.1.2 实地调研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分析法
        2.2.2 问卷调查和关键人物访谈法
        2.2.2.1 问卷及访谈提纲设计
        2.2.2.2 调查和访谈方法
        2.2.3 统计分析法
    2.3 技术路线
3. 研究地点与调研对象
    3.1 研究地点选择
    3.2 研究区地点概况
4. 社区农户旅游影响认知及态度调查结果分析
    4.1 被调查农户的基本情况
    4.2 社区农户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活动影响的认知结果
        4.2.1 社区农户对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经济影响的认知
        4.2.2 社区农户对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环境影响的认知
        4.2.3 社区农户对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社会文化影响的认知
    4.3 社区农户对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的态度分析
    4.4 被调查农户的旅游影响认知及态度差异分析
        4.4.1 农户社会人口特征对旅游影响认知及态度的差异
        4.4.2 农户在旅游活动中参与程度对旅游影响认知及态度的差异
5. 农户对自然保护区旅游影响认知与态度之间关系研究
    5.1 假设提出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5.3 验证性因子分析
    5.4 模型拟合检验
    5.5 模型结果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本文创新点及不足与展望
    7.1 本文创新点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运作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生态补偿是国家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手段
        1.1.2 旅游背景下的自然保护区需探索新型生态补偿机制
        1.1.3 探寻合理旅游生态补偿路径是保护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
    1.2 研究进展与评析
        1.2.1 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概况
        1.2.2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研究现状
        1.2.3 旅游生态补偿研究现状
        1.2.4 综述结论
    1.3 研究基础与选点
        1.3.1 前期研究
        1.3.2 选点依据
        1.3.3 资料获取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4.2.1 理论意义
        1.4.2.2 现实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5.3 内容框架
第2章 旅游生态补偿及其对自然保护区的适应性分析
    2.1 旅游生态补偿的内涵解析
        2.1.1 生态补偿的基本内涵
        2.1.2 旅游生态补偿概念的提出
        2.1.3 旅游生态补偿的基本要素
        2.1.3.1 补偿客体
        2.1.3.2 补偿主体
        2.1.3.3 补偿对象
        2.1.3.4 补偿范围
        2.1.4 旅游生态补偿的内容实质
        2.1.4.1 对旅游开发利用负外部性行为的惩罚
        2.1.4.2 对旅游开发利用正外部性行为的激励
    2.2 旅游生态补偿的理论分析视角
        2.2.1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2.2.2 公共物品理论
        2.2.3 外部性理论
        2.2.4 环境正义理论
    2.3 旅游生态补偿对自然保护区的适应性分析
        2.3.1 旅游对自然保护区功能状态和利益格局的影响
        2.3.1.1 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及区域特性
        2.3.1.2 旅游对保护区功能状态的影响
        2.3.1.3 旅游对保护区利益格局的影响
        2.3.2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运作特征及其不足
        2.3.2.1 保护区现有生态补偿机制的运作特征
        2.3.2.2 保护区现有生态补偿机制不足及影响
        2.3.3 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的适应性
        2.3.3.1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优化构建的需求
        2.3.3.2 保护区旅游发展与生态补偿机制的互适性
第3章 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运作机理分析
    3.1 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的利益关系特征
        3.1.1 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利益关系主体分析
        3.1.1.1 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利益关系主体分析
        3.1.1.2 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利益相关者界定
        3.1.2 利益主体对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的相关认知
        3.1.3 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利益关系结构特征
        3.1.3.1 补偿利益关系主体的权-责-利分析
        3.1.3.2 补偿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结构模型
    3.2 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的动力机制
        3.2.1 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动力机制模型
        3.2.2 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外部驱动机制
        3.2.2.1 生态补偿研究与实践发展的推动
        3.2.2.2 旅游生态环境保护路径探索需求
        3.2.2.3 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优化的选择
        3.2.3 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内部驱动机制
        3.2.3.1 旅游活动外部成本内部化的要求
        3.2.3.2 生态保护外部效益内部化的要求
    3.3 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的障碍因素
        3.3.1 体制障碍:多头管理下分而治之的补偿政策格局
        3.3.2 法制障碍:相关法制建设滞后于补偿实践发展需求
        3.3.3 理念障碍:补偿意识不足或观念偏差问题普遍存在
        3.3.4 技术障碍:补偿理论研究不足与技术方法体系薄弱
第4章 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实现路径的理论依据与基本框架
    4.1 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路径选择的理论依据
        4.1.1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与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路径选择
        4.1.1.1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的基本要点
        4.1.1.2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对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路径的启示
        4.1.2 公共物品理论与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路径选择
        4.1.2.1 公共物品理论的基本要点
        4.1.2.2 公共物品理论对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路径的启示
        4.1.3 外部性理论与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路径选择
        4.1.3.1 外部性理论的基本要点
        4.1.3.2 外部性理论对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路径的启示
        4.1.4 环境正义理论与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路径选择
        4.1.4.1 环境正义理论的基本要点
        4.1.4.2 环境正义理论对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路径的启示
    4.2 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实现路径的框架构建
        4.2.1 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的基本目标定位
        4.2.1.1 对保护区自然环境的补偿目标
        4.2.1.2 对其他受偿者的补偿目标
        4.2.2 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实现路径的框架模型
    4.3 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实现路径的基本阐释
        4.3.1 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运作机制
        4.3.1.1 政府主导机制
        4.3.1.2 市场运作机制
        4.3.1.3 社会参与机制
        4.3.2 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实施方式
        4.3.2.1 基于受偿对象的补偿方式
        (1) 对自然生态的补偿方式
        (2) 对社区居民的补偿方式
        (3) 对生态保护和建设者的补偿方式
        4.3.2.2 基于实施载体的补偿方式
        (1) 资金补偿
        (2) 实物补偿
        (3) 智力补偿
        (4) 政策补偿
        (5) 项目补偿
        4.3.3 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实施标准
        4.3.3.1 旅游生态补偿标准的研究动态
        4.3.3.2 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标准核算内容
        (1) 正外部性视角的补偿标准
        (2) 负外部性视角的补偿标准
        4.3.4 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支撑体系
        4.3.4.1 制度性支撑
        (1) 法律制度
        (2) 政策制度
        4.3.4.2 管理性支撑
        (1) 组织管理
        (2) 监督管理
        (3) 宣传引导
        4.3.4.3 技术性支撑
        (1) 科学研究
        (2) 绩效评估
第5章 国内外自然保护区(地)旅游生态补偿路径选择
    5.1 国外自然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路径选择
        5.1.1 补偿资金来源:多来自门票和特许经营项目收入
        5.1.2 补偿资金使用:多用于资源环境维护和社区发展
        5.1.3 补偿资金管理:主要实行垂直化管理模式
    5.2 国内自然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路径选择
        5.2.1 补偿主体确立:多为旅游经营企业
        5.2.2 补偿资金收取:方式和标准较多样
        5.2.3 补偿实施对象:涵盖自然环境与社区居民
        5.2.4 补偿资金管理:一般纳入地方财政
    5.3 国内外自然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的路径启示
        5.3.1 补偿运作机制建立方面
        5.3.2 补偿实施方式选择方面
        5.3.3 补偿实施标准确立方面
        5.3.4 补偿支撑体系构建方面
第6章 典型案例地旅游生态补偿实施路径及评析
    6.1 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实施路径
        6.1.1 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状况
        6.1.1.1 保护区基本概况
        6.1.1.2 保护区旅游发展状况
        6.1.2 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路径
        6.1.2.1 对自然环境的补偿路径
        6.1.2.2 对社区居民的补偿路径
        6.1.3 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路径效应分析
        6.1.3.1 自然环境补偿路径效应评价
        6.1.3.2 社区旅游生态补偿路径效应评价
        6.1.3.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6.1.3.2.2 基本研究设计
        6.1.3.2.3 调查结果与分析
        6.1.3.2.4 研究结论与思考
    6.2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实施路径
        6.2.1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状况
        6.2.1.1 保护区基本情况
        6.2.1.2 保护区旅游经营与管理
        6.2.2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路径
        6.2.2.1 旅游生态补偿资金来源
        6.2.2.2 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补偿
        6.2.2.3 对社区居民的补偿
        6.2.3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路径效应调查
        6.2.3.1 对保护管理部门的调查
        6.2.3.2 对景区经营企业的调查
        6.2.3.3 对社区居民的调查
        6.2.3.4 对到访游客的调查
    6.3 案例地旅游生态补偿实践路径的对比评析
        6.3.1 补偿运作机制建立方面
        6.3.2 补偿实施方式选择方面
        6.3.3 补偿实施标准确立方面
        6.3.4 补偿支撑体系构建方面
第7章 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实现路径的基本选择
    7.1 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基本运行模式
        7.1.1 补偿主体和客体
        7.1.2 补偿范围和对象
        7.1.3 补偿途径和方式
        7.1.4 补偿组织与监管
    7.2 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
        7.2.1 对自然环境的补偿标准核算
        7.2.2 对人的补偿标准核算
        7.2.2.1 对生态保护者的补偿标准
        7.2.2.2 对社区居民的补偿标准
    7.3 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制度与政策建议
        7.3.1 建立补偿管理制度体系
        7.3.2 补偿资金管理政策建议
        7.3.2.1 补偿资金收取建议
        7.3.2.2 补偿资金使用建议
        7.3.2.3 补偿资金管理建议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旅游生态补偿具有作为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渠道的良好适应性
        8.1.2 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运作是利益主体间权-责-利匹配关系重构过程
        8.1.3 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实施受外部和内部驱动因素的共同影响
        8.1.4 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面临体制、法制、理念和技术等多种障碍因素
        8.1.5 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实现路径是一个多层面分析框架
        8.1.6 典型案例地补偿路径分析可为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路径探寻提供启示
        8.1.7 建立合理的补偿运行模式是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实现路径的重要选择
        8.1.8 确立针对性的补偿标准核算方法是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实现路径的基本要求
    8.2 主要创新
    8.3 研究展望
附录:玉龙雪山社区旅游生态补偿实施效应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秦岭生态旅游成本和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数据来源及研究区域
        1.5.1 数据来源
        1.5.2 研究区域
    1.6 可能的研究创新
2 研究基础与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分析
    2.1 概念界定
        2.1.1 生态旅游
        2.1.2 森林生态旅游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3 福利经济学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生态旅游对社区居民的影响研究
        2.3.2 生态旅游效益评价研究
        2.3.3 生态旅游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研究
        2.3.4 生态旅游开发管理问题研究
        2.3.5 研究评述
    2.4 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研究
        2.4.1 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及分类
        2.4.2 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追求与约束
        2.4.3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2.4.4 政府在生态旅游开发中的责任和义务
    2.5 本章小结
3 秦岭生态旅游现状及开发模式分析
    3.1 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发展情况
        3.1.1 世界生态旅游的发展情况
        3.1.2 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情况
    3.2 秦岭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3.2.1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3.2.2 生态旅游区周边社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3.3 秦岭生态旅游资源及特点
        3.3.1 生态旅游资源情况
        3.3.2 生态旅游资源特点
    3.4 秦岭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
        3.4.1 政府为主导的招商引资开发模式
        3.4.2 社区参与模式
        3.4.3 非政府组织和生态旅游区联盟的开发模式
    3.5 本章小结
4 秦岭生态旅游主要效益计量
    4.1 生态旅游主要效益的内涵
        4.1.1 生态旅游主要效益的概念界定
        4.1.2 生态旅游主要效益内涵分析
    4.2 生态旅游主要效益的基本构成
        4.2.1 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
        4.2.2 生态旅游的社会效益
        4.2.3 生态旅游的生态效益
        4.2.4 生态旅游不同效益的关联分析
    4.3 生态旅游主要效益计量的指标和方法选择
        4.3.1 指标体系构建的步骤与方法
        4.3.2 生态旅游主要效益计量方法及指标说明
    4.4 生态旅游主要效益计量
        4.4.1 生态旅游经济效益计量
        4.4.2 生态旅游社会效益计量
        4.4.3 生态旅游生态效益计量
    4.5 生态旅游主要效益计量结果分析
    4.6 秦岭生态旅游资源的游憩价值评估
        4.6.1 研究方法
        4.6.2 数据来源
        4.6.3 游憩价值估算
    4.7 本章小结
5 秦岭生态旅游对社区及地区经济发展贡献的效益分析
    5.1 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
        5.1.1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现状
        5.1.2 基于SEM的农家乐经营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5.2 生态旅游对社区居民生计的影响
        5.2.1 生计结果的指标体系构建
        5.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5.2.3 生计结果分析
    5.3 生态旅游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
        5.3.1 生态旅游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
        5.3.2 生态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灰色关联分析
    5.4 基于贡献的生态旅游效益问题
        5.4.1 社区参与对居民生态旅游效益提升的驱动力不足
        5.4.2 生态旅游效益获取与地区经济发展相互作用
    5.5 本章小结
6 秦岭生态旅游主要成本计量
    6.1 生态旅游成本内涵
        6.1.1 成本的定义
        6.1.2 生态旅游成本概念界定
    6.2 生态旅游主要成本的主要构成
    6.3 生态旅游成本计量的指标和方法选择
        6.3.1 成本计量的指标体系构建
        6.3.2 成本计量指标解释与计量方法说明
    6.4 生态旅游成本计量
        6.4.1 生态旅游经济成本计量
        6.4.2 生态旅游社会成本计量
        6.4.3 生态旅游生态成本计量
    6.5 成本计量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秦岭生态旅游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成本分析
    7.1 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构成因子分析
        7.1.1 旅游交通
        7.1.2 旅游住宿
        7.1.3 旅游餐饮
        7.1.4 旅游活动
    7.2 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评估方法
        7.2.1 “自下而上”法
        7.2.2 “自上而下”法
    7.3 秦岭生态旅游能源消耗和CO_2排放量初步估算
        7.3.1 研究框架
        7.3.2 方法选择及模型构建
        7.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7.3.4 秦岭生态旅游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估算结果分析
    7.4 主要研究结论
        7.4.1 主要结论
        7.4.2 生态成本启示
    7.5 本章小结
8 秦岭生态旅游成本和效益的关联分析
    8. 成本和效益比较分析
        8.1.1 计量结果分析
        8.1.2 计量结果的误差分析
    8.2 生态旅游经营的外部性分析
    8.3 收益与相关利益者关联分析
        8.3.1 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取向
        8.3.2 生态旅游受益者分析
    8.4 成本与相关责任主体分析
        8.4.1 成本承担者
        8.4.2 成本与成本承担者分析
    8.5 利益相关者效益和成本的对比分析
    8.6 基于成本和效益比较的生态旅游问题分析
        8.6.1 利益分配不均
        8.6.2 成本的承担不合理
        8.6.3 环境保护投入不足
    8.7 本章小结
9 生态旅游政策问题及政策优化
    9.1 现行生态旅游政策概述
        9.1.1 主要的资源保护政策
        9.1.2 主要的开发管理政策
        9.1.3 主要问题分析
    9.2 秦岭生态旅游发展的问题分析
        9.2.1 秦岭生态旅游总体的开发管理还有待完善
        9.2.2 生态旅游成本和效益的分配不均导致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
        9.2.3 生态旅游潜在成本易被忽视
    9.3 生态旅游发展的政策优化
        9.3.1 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管理的政策优化
        9.3.2 提升生态旅游效益的政策优化
        9.3.3 控制生态旅游成本的政策优化
    9.4 本章小结
10 研究结论和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成果目录清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录

四、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系统规划和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社区居民视角下白马雪山野生动物保护及其对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 梦梦.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2]中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研究[D]. 孙雅妮.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新保护地体系背景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D]. 陈真.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4]生态旅游对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户生计的影响研究[D]. 刘晓满.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D]. 姚新涛. 天津大学, 2019(06)
  • [6]生态旅游视域下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 王君. 贵州大学, 2018(05)
  • [7]我国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研究[D]. 吴鹏.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8]农户对自然保护区旅游影响的认知与态度研究 ——以北京市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为例[D]. 白玲.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9]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运作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D]. 陈海鹰. 云南大学, 2016(12)
  • [10]秦岭生态旅游成本和效益研究[D]. 吴静.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0)

标签:;  ;  ;  ;  ;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系统规划和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