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芬预防有组织犯罪研讨会在赫尔辛基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丁鹏[1](2020)在《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研究》文中指出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EaP)是欧盟针对东部邻国建立起来的一种区域性制度安排,实现了周边邻国政策在重点地区的差异化,是对欧盟睦邻政策的补充和完善,大幅增强了欧盟同东部伙伴关系国的联系和合作水平,使双方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东部伙伴关系”计划涉及到欧盟与邻国内政和外交层面上的紧密合作,范围广泛,是一种特殊的“伙伴关系”,区别于欧盟传统上的外交政策。本文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是: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本质是什么?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与欧盟扩大有何关系?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发展变迁的动力是什么?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在推进过程中产生了哪些影响、遇到了哪些困境以及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冷战结束后,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版图剧烈变动,美国利用辐射全球的强大军事实力,借助北约加强对原苏联加盟国进行大范围的政治和军事干预,遏制俄罗斯重新崛起,维护自己的单极霸权地位。欧盟则大力实施东进战略,推动欧洲一体化,扩大地缘战略空间,力图提高主导欧洲安全事务的能力。欧盟地理边界大幅拓展,同东部地区一些不稳定国家接壤,东部邻国的安全局势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欧盟自身的安全稳定,引起欧盟的极大重视,在欧盟外交政策与对外关系中的地位显着提升,“欧盟安全战略”强调周边地区是欧盟外交政策的重点。欧盟一方面通过扩大政策,向中东欧国家提供成员国资格,将其纳入内部;另一方面通过邻国政策,向东部地区原苏联国家提供援助,促使其改革转型。欧盟的东部邻国政策经历了主动有限接触、积极高调介入和全面深入参与三个阶段演变后,欧盟在东部地区的影响力得到较大提升。总的来看,在欧洲大陆地缘政治局势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向东扩展势力范围,增强与东部邻国的关系符合欧盟的发展战略,是欧盟的必然选择。俄格战争导致欧盟周边地缘政治形势发生新变化,出于地缘政治、安全、经济以及民主价值观等多重利益考量,2009年5月,欧盟推出针对乌克兰、摩尔多瓦、白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六个东部邻国的“东部伙伴关系”计划,作为欧盟睦邻政策(ENP)的组成部分,旨在将欧盟安全战略转化为具体行动,通过签订联系国协定(AA)、提供市场准入和实现签证便利化等措施,加速和深化欧盟与东部伙伴关系国之间的政治联系和经济一体化水平,力图从根源上解决导致极端主义、危机和冲突的问题,进而实现安全和稳定,最终将这些国家绑上西方的“战车”,成为防范和抵御俄罗斯的前沿阵地。东部伙伴关系国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以来是大国争夺的焦点,特别是乌克兰位于俄罗斯和西方之间的交通要道,加上历史的原因,对俄罗斯来说战略意义异常重要,是其再次实现大国复兴梦的关键合作伙伴。苏联解体后,北约和欧盟不顾俄罗斯的强烈反对,双双向东扩大,不断蚕食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导致俄罗斯战略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在美国和北约的强势介入下,“东部伙伴关系”计划这一带有地缘政治动机的外交政策不断触及俄罗斯的底线,西方与俄罗斯之间的矛盾一时难以调和,最终导致乌克兰危机的爆发,引发严重地缘政治危机,东部伙伴关系国深陷大国博弈的漩涡。东部地区严峻的地缘政治形势,使欧盟深感自身也越来越“不安全”,不仅要应对日益复杂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更要面对传统安全威胁回归的严峻现实。历史制度主义为我们深入理解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特别是综合考察其发展变迁的逻辑提供了理论视角,按照制度变迁的逻辑来审视,“东部伙伴关系”计划在发展变迁的历史过程中具有混合的特性,是路径依赖、关键节点和渐进转型等制度变迁模式的混合体。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属于欧盟睦邻政策的东部层面,在组织机构和人事安排、合作机制和政策工具以及地缘战略目标等方面都对扩大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俄格战争和乌克兰危机等地缘政治冲突事件,成为改变欧盟东部地区地缘政治局势的关键节点,推动欧盟在不破坏原有规则的前提下对“东部伙伴关系”计划进行了优化改造,逐渐调整原先以价值观为导向的思维,采取利益优先原则,不断寻求务实调整,完成了一系列制度突破,实现渐进转型。地缘政治博弈、安全局势复杂、经济利益诉求以及民主价值观输出等因素构成“东部伙伴关系”计划发展变迁的动力。欧盟在原苏联空间推进以“东部伙伴关系”计划为代表的周边外交战略,主要以自身作为世界上最大单一市场和欧元的世界第二大货币地位等雄厚的经济力量充当工具,通过一系列机制和手段,在安全、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不断蚕食俄罗斯势力范围,加剧了区域地缘政治竞争。乌克兰危机发生后,来自欧美的严厉制裁,促使俄罗斯加快推进“转向东方”战略,寻求与亚太地区国家的合作,为中俄合作的升级和深化提供了契机。欧盟在内外政策转型的背景下,一定程度上已经抛弃以价值观为主导的“排他性”传统周边政策理念,开始重视与第三方的合作,这与中国积极倡导和践行的多方合作共赢理念趋于一致,未来将更加有利于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与欧盟欧亚互联互通战略的对接合作。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地缘政治形势和国际格局出现深刻调整和重塑。面对大国博弈日益激烈、欧美分歧不断加大以及内部危机频发的现实,欧盟开始寻求“战略自主”,主张“欧洲主权”,努力打造成为有影响力的地缘政治行为体。“东部伙伴关系”计划作为欧盟周边治理政策,是带有地缘政治色彩的制度安排,追求地缘政治利益最大化是其发展变迁的主要动力。因此,本研究整体以历史制度主义为统领全文的视角和主线,重点结合地缘政治理论,在深入考察欧盟东部地缘政治演变以及东部邻国政策的历史演进的基础上,一方面,把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作为因变量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其发展变迁的模式和动力机制;另一方面,将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作为自变量,分析其发展变迁过程中达到的成效和带来的影响,对产生的作用进行审视反思,同时对其推进机制和手段、深层困境以及未来前景等方面进行系统论证。本文认为,欧盟扩大是成功的地缘政治战略,“东部伙伴关系”计划对扩大存在强劲的路径依赖,可以看作是扩大的变种,同样具有深刻的地缘政治属性。本质上看,“东部伙伴关系”计划是欧美用来制衡俄罗斯的工具,是欧盟推进扩大的一种“柔性”方式。本文力求能够在全方位分析论述“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基础上,重点解构欧盟外交的战略考量和利益诉求,剖析欧盟在大国博弈中的角色定位,继而更深入的认识欧盟内外政策转型调整的未来发展走向。
冯卓[2](2020)在《基于扎根理论的公安智库核心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公安智库作为一种建言资政,服务决策的智力机构,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为公安机关在打击违法犯罪,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传统的承担公安智库职能的机构由于存在组织规模小、人才资源匮乏、研究力量分散等问题,在犯罪手段日益智能化和复杂化、社会治理难度日益提高、公安改革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已然不能很好的满足现实要求。为应对新形势所带来的挑战,公安部提出了加强新型公安智库建设的要求,这不仅推动了公安智库的实际建设工作,同时促进了相关理论研究的迅速开展。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深入分析公安智库所应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并以核心竞争力为导向提出公安智库建设对策,以期促进公安智库的不断发展,实现公安机关综合实力的有效提高。为了研究公安智库核心竞争力,提出公安智库建设对策,首先,本文对公安智库、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精英理论、多元主义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同时概述公安智库的发展历史与现状,阐明了建设公安智库的现实基础;随后,本文以国外发达国家警务智库作为参照和借鉴对象,运用扎根理论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的方法,识别出公安智库所应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并分析核心竞争力各构成要素间的作用关系,阐明各要素的意义内涵;之后,为增强理论成果与当前我国公安智库建设工作的联系,本文通过构建公安智库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并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依据实证调查所得来的打分数据,分析出在当前的实践工作中公安智库所应着重提高的能力要素,明确公安智库建设工作的重点方面;最后,在前文的调查分析基础之上,以公安智库核心竞争力为导向,提出公安智库建设策略。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了公安智库核心竞争力的六大构成要素:科学研究能力、资源汲取利用能力、协同发展能力、联系公众能力、服务实战能力和产品传播能力,以及各构成要素所包含的二十八个次级范畴,同时通过实证调查分析,确定了当前公安智库应着重加强对产品传播能力、科学研究能力、资源汲取利用能力的提高,对其余能力要素则要适当兼顾。最后以公安智库核心竞争力为导向,分别从拓宽传播渠道、提高研究质量、明确研究方向、完善运营机制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以期能促进公安智库的发展和完善。
张维维[3](2016)在《欧安组织在中亚的活动与影响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欧安组织有57个成员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是唯一成员国涵盖欧洲、亚洲、北美洲的安全合作组织,致力于确保和平、民主与稳定。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于1992年加入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欧安组织前身)。为了将中亚纳入西方体系和进一步巩固作为欧洲安全外延的中亚地区的安全,欧安会吸纳中亚国家加入并逐步开展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在“9·11”事件之前,欧安组织的活动主要围绕推动中亚国家的政治和经济转型为主。“9.11”事件后,欧安组织以反恐为契机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合作。此后,欧安组织在中亚的活动以推动政治与经济转型和安全合作为主要内容。欧安组织在政治领域的活动主要是协助推进“民主化”改革;在经济领域表现为鼓励开展“自由化”和“私有化”改革;在社会领域,欧安组织注重推广西方“善治”理念与实践;在安全领域,中亚国家加强与欧安组织在安全领域的合作。技术援助是活动的主要内容、以价值观推广为“主线”、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及其主导的国际组织的活动进行高度配合是欧安组织在中亚活动表现出的特点。就欧安组织中亚活动的影响而言,欧安组织的合作与援助项目有利于中亚地区的安全稳定;增加了中亚国家对外合作的选择性,有利于中亚多边平衡外交形成。同时,欧安组织在民主化的目标指导下推行合作项目,客观上干扰了中亚国家自身发展道路的独立探索。由于俄罗斯与美国在中亚的地缘政治博弈,欧安组织成为两国地缘政治斗争的工具。协商一致决策原则在确保各成员国权利平等的同时,导致欧安组织决策机制效率低下。由于缺乏武装力量和活动资金不足,欧安组织在中亚的活动能力有限。中亚国家总体的政局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也限制欧安组织在中亚具体活动的实际效果。
李涛[4](2014)在《德国与欧盟安全防务一体化进程:角色及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欧盟安全防务一体化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欧盟国家通过建立超国家的安全防务机制、发展共同防务力量等措施,逐步实现防务领域的一体化,并最终实现共同防务的历史进程。欧盟安全防务一体化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国家间安全防务合作和军事联盟,它从起步阶段就注重超国家机制的建构,包含着大量的一体化基因,但在实践中主要是以欧盟国家间共同政策的方式实现的。欧盟在防务领域的共同政策是不断演进和深化的,其总框架是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是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而言,德国对欧盟安全防务一体化始终持支持态度,是重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德国(冷战时期的西德)从一开始就积极参与欧盟安全防务一体化,并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个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德国是欧盟安全防务一体化总体框架确立进程中的重要推动者和关键协调者,是欧盟安全防务领域共同政策机制不断演进和完善的重要推动者。第二,德国是欧盟安全防务一体化全面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德国领导并推动欧盟建立和完善了与防务一体化有关的机制、制度和机构,积极参与欧盟军事能力建设,是欧盟独立防务力量的主要贡献国之一。第三,德国是欧盟对外干预行动的重要参与者。德国几乎参与了欧盟所有重要的对外干预行动,在派兵数量和实际贡献上都是排在欧盟国家前列的。德国的对外干预明显地表现出了克制性、选择性、矜持性和工具性四大特征,具有显着的德国特色。纵观德国在欧盟安全防务一体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从冷战时期的弱势参与者到CFSP初创时期的关键协调者,再从ESDP进程中的积极推动者到CSDP进程中的弱势领导者,德国的角色一直处于变化之中,总体上看其重要性是不断上升的。但由于自身军事能力的缺陷以及欧盟内英法德三国间的权力竞争,德国在欧盟安全防务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也受到制约。
秦跃文[5](2014)在《中国参与周边区域警务合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上世纪90年代初期冷战宣告结束以及全球化的推进,非传统安全因素所带来的安全威胁日趋明显且越发为人们关注,一系列新型犯罪活动频频发生。面对类似日趋严重化的问题,世界上任一国家如果只是单打独斗,确实无法完成此类预防以及打击犯罪,于是才有了各国警务执法部门之间在相关领域密切合作。故此,区域警务合作已然成为各方常常采用的合作方式,且日趋受到人们关注。为了保证相关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加上共同打击“三股势力”的现实,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六国于2001年6月在上海成立了地区性的安全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1目前该组织框架下的区域警务合作机制已经发挥了其在相关地区不可或缺的独特作用。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起着联通中国与其下游五国的黄金水道,在该区域开展的合作中起着无法代替的作用。湄公河流域频繁发生的犯罪活动,特别是2011年在该流域发生的这一起惨案,无疑将中老缅泰四方联合执法摆上了区域性合作的日程。事件发生后,通过四国联合巡逻恢复了湄公河国际航运,但是相关机制的研究依然处于探索过程中。在非传统安全问题上,中国和东盟国家都面临着较高的共识,主要在对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等其他方面的问题,且仍有扩大和深入的趋向,对地区安全构成了严重挑战。当然,中国与东盟的共同利益同样广泛,因此双方需要不断加强这方面的合作,以期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前景。本文通过这三种典型的区域警务合作,试图提炼出我国在开展相关国际警务合作中的几种模式和特点,并且做一次尝试性的总结。在分析每一种警务合作模式时,详细分析了各自开展合作所处的环境、时代特点、现实状况以及面临困难,随之针对性的提出了部分解决方法,为今后我国参与国际区域性警务合作指出了方向。
朱耿华[6](2013)在《北约介入亚洲和联盟内外追随的限度》文中指出北约的历史表明,其成员国进行与联盟有关的各种行为并非是主流联盟理论所主张的对权力、威胁或利益的反应,而是为了获取安全。各成员国在采取某种行为前存在着成本与收益的比较,这种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较本文称之为收益估算。北约是否采取行动以及其他成员国与美国如何互动取决于双方收益估算的相互作用。推而广之,北约与其他国家是否合作以及它们之间如何互动也取决于收益估算的相互作用。收益估算的相互作用会使各国采取硬制衡、软制衡、地区制衡、追随、协作等行为模式。现有关于北约介入亚洲事务的研究集中于对北约阿富汗战略和北约在各个伙伴关系机制或亚洲各个区域中伙伴关系的研究。本文试图在北约行动范围全球化的背景下,从整体上探讨北约系统性介入亚洲事务的动因、进程和未来,以此来评估北约在亚洲的存在对北约转型的影响,预测北约全球化的未来。本文通过研究认为,北约介入亚洲事务事实上是一种联盟理论语境中的双重有限追随行为。一方面,欧洲国家(包括加拿大)与美国面临着共同的来自亚洲的威胁,欧洲国家愿意追随美国以北约的名义介入亚洲事务,但同时美欧对亚洲的威胁和应对手段又存在分歧,对美国的追随存在一定限度;另一方面,北约在亚洲地区的伙伴国需要借助北约来提升自身防务能力或制衡地区大国,但整体而言欧洲国家希望将与亚洲伙伴国的合作控制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之内,同时一些伙伴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与北约的合作中也有所保留,这导致了绝大数伙伴国对联盟的追随也存在一定限度。因此,北约在介入亚洲过程中存在着联盟内外的双重有限追随现象。北约介入亚洲是北约冷战后转型的必然结果,“9.11”事件加速了北约介入亚洲事务的进程。在安全全球化的时代,北约必然面临来自全球各个角落的安全威胁,北约的前摄性介入可有效降低联盟面临的安全挑战与风险。亚洲许多国家存在输入安全和防务能力提升的需求,同时引入区外安全行为体有助于平衡地区大国的安全影响。“9.11”事件使过去西方设想的安全威胁成为现实,联盟加快了迈向亚洲的步伐。“9.11”事件后,北约开始大规模系统性地介入亚洲安全事务。美国希望北约介入亚洲服务于其全球战略的需要,欧洲国家认为北约的首要使命是欧洲-大西洋地区的集体防御。北约在阿富汗的经验证明,北约在复杂的危机地区执行使命存在诸多能力短板。北约内部对于欧洲以外的大规模域外行动存在巨大分歧。北约亚洲伙伴关系网络的建立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亚洲伙伴国的防务能力和双方的安全合作水平。亚洲伙伴国也为北约参与亚洲事务提供了便利和协助,在阿富汗等行动中帮助北约分摊了风险和成本。但由于北约内部对伙伴关系的分歧与亚洲伙伴国各自不同的具体情况,双方的合作将长期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北约介入亚洲事务既为中国提供了机遇,也为中国带来了挑战。中国与北约在阿富汗问题、危机管理、海洋安全中的非传统安全领域面临着合作的可能性。与北约合作有利于促进中国的防务现代化和相关能力的提升。同时,北约参与亚洲事务也使中国在阿富汗问题、国际安全话语权和防务信息与技术保密等方面面临风险。尽管如此,只要中国能够合理应对,中国和北约间一定能够实现互利双赢的合作。北约介入亚洲事务对于北约全球化战略具有指标性意义。在安全全球化的时代,北约必然会实现其功能全球化。北约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战略行为体并不意味着北约会对域外的危机不加选择地进行干预,也不意味着北约会在全球招募成员国。所谓的北约全球化更可能的是对危机地区进行有选择有限度的干预,在发展伙伴关系时主要集中于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同时兼顾新的伙伴关系的发展。
吕瑞林[7](2012)在《苏联重新斯大林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64年10月,苏共中央以“违背列宁主义集体领导原则”和“没有能力纠正所犯下的错误”等为由迫使赫鲁晓夫辞职,选举勃列日涅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在他面前摆着两条道路,继续深化赫鲁晓夫的改革抑或重新回到斯大林体制。在勃列日涅夫身边改革势力和保守势力并存,他们都试图影响勃列日涅夫,作出有利于自己方面的政策选择。最终,勃列日涅夫走上了重新斯大林化的道路。在勃列日涅夫主持下,斯大林体制得以重新恢复并再度加强。在勃列日涅夫主政苏联18年的时间,“发达社会主义”理论统领一切,“改革”成为敏感词语,尽管各种阻碍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均已显现,但在“稳定”与“完善”的遮蔽下,一切都被人为掩盖。勃列日涅夫时期严重的不作为与“停滞”,为戈尔巴乔夫时期改革的积重难返埋下了伏笔。通过研究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重新斯大林化,进而揭示苏联解体的深刻原因教训也成为当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研究不可绕过的一个重要话题。本文力图通过对相关档案资料和着述的整理与分析,研究勃列日涅夫重新恢复斯大林体制的方法、过程、原因、教训等问题。全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正文共计六章。第一章,简要回顾了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斯大林逝世后,改革并不是赫鲁晓夫一个人的意见,而是包括马林科夫、贝利亚等人在内的整个领导集体的共识。赫鲁晓夫的“解冻”让多年受压抑的苏联人呼吸到了新鲜空气。赫鲁晓夫的改革对斯大林体制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最终并没有脱离斯大林体制的窠臼,这也是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一个原因。第二章,详细分析了勃列日涅夫时期重新斯大林化的过程。这其中包括停止平反工作,重新为斯大林恢复名誉;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严格控制各种新思想的发表;提出发达社会主义理论,阻碍改革理论探讨;镇压东欧国家改革,防止改革精神蔓延。第三章,总结了勃列日涅夫时期强化斯大林体制的具体措施。这其中包括加强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控制,打压持不同政见者;停止政治民主化进程,重新实行干部任期终身制度;终止新经济体制改革,使部门管理和中央集权再次强化。第四章,分析了勃列日涅夫重新斯大林化的特点。勃列日涅夫时期斯大林体制的重新恢复并加强,是一种悄悄地、渐进地向斯大林回归,而不是完全恢复到斯大林时代。与斯大林时代不同,勃列日涅夫时期无论是恢复斯大林体制的方法,还是强化斯大林体制的过程都没有使用流血清洗手段。第五章,总结了勃列日涅夫时期重新恢复斯大林体制带来的严重后果。这其中包括:政治上,个人崇拜再度泛滥,严重的老人政治使领导层毫无活力,特权阶层日益坐大,党群关系愈益分离;经济上,经济结构失衡难以调整,经济发展潜力消耗殆尽,国家综合实力增长缓慢,与世界一流国家的差距日益拉大;思想上,旧思想、旧观念居于全面统治地位,理论创新举步维艰,社会发展缺乏思想动力支持。一言以蔽之,勃列日涅夫时期斯大林体制的重新恢复并加强,使苏联社会危机重重,并难以自拔。第六章,分析了勃列日涅夫时期重新斯大林化的原因。勃列日涅夫时期斯大林体制的重新恢复并加强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这其中既有斯大林体制的根深蒂固性等客观原因,也有勃列日涅夫自身保守、不思进取的主观原因。人治大于法治,国家社会决策不是依赖于制度安排,而是取决于领导人个人好恶则是根本原因。
毕洪业,杨辉[8](2011)在《俄罗斯与欧盟安全对话及合作析论》文中研究表明在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格局转型中,无论对俄罗斯还是欧盟而言,安全领域的对话与合作都是极为复杂和敏感的问题,因为这不仅触及到未来欧洲大陆安全框架的主导权问题,而且还要考虑到通过北约介入欧洲安全事务的美国的利益和立场。随着北约前沿触及俄罗斯边境和美国加快推动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所带来的压力,莫斯科开始强调欧洲国家应该重新缔结安全条约并提出了条约范本。俄欧安全对话以伙伴关系与合作协定的相关规则和机制为基础,在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以及安全与防务政策的构架内进行,主要围绕双方所达成的"对外安全共同空间"和"自由、安全和司法共同空间"问题展开。
刘阳子[9](2011)在《“通往欧洲之路”—哈萨克斯坦与欧安组织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哈萨克斯坦在俄罗斯和周边世界之间扮演着地缘战略支轴的角色,是中亚的关键国家,更是亚欧大陆“跳动的心脏”。同时自独立以来20年的发展,哈萨克斯坦超越中亚其他四个国家,成为该地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领头羊”。内政外交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国际社会对哈萨克斯坦的重视,加之丰富的能源资源,世界大国也把争夺哈萨克斯坦作为了当前一个时期的重点。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之下,哈萨克斯坦所奉行的“平衡外交”也在调整重心谨慎应对。本文通过从哈萨克斯坦遇挫不挠的加入欧安组织到之后竞任组织轮值主席的一系列外交举措的分析研究,分析了哈萨克斯坦外交政策的近欧动向。哈萨克斯坦借助在主席国任期内活跃的开展各项工作,力促欧安组织峰会的召开,在借助欧安组织深化发展对欧关系的同时,提升了其外交战略中应对大国关系的地位。哈萨克斯坦以国内因素作为对外政策的制定依据,所以文章在第一章界定了哈萨克斯坦的国家定位,包括国家属性、国家利益和外交战略三个层面的界定。从而为分析外交政策走向奠定判断基础。第二章着重研究各大国与哈萨克斯坦双边关系的历史进程和现实状况,分析大国争夺哈萨克斯坦的利益内容,和在大国争夺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对维护利益的政策选择。研究发现哈萨克斯坦应对大国争夺所做的选择,是深化与欧洲的关系。第三章着重研究哈萨克斯坦发展对欧关系的办法,即借助欧安组织,实现与欧洲的平等交往,深化对欧关系。本章全面介绍了欧安组织的进程和法律框架。第四章着重研究哈萨克斯坦与欧安组织关系进程,研究了哈萨克斯坦竞任欧安组织的台前幕后。第五章研究的是哈萨克斯坦担任2010年欧安组织主席国之后,深度开展对欧外交的措施和效果,以及评价。
朱天祥[10](2011)在《冷战后欧盟对东亚的双层地区间外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区间主义是国际关系的一个新现象,也是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而欧盟则是地区问主义最早的倡导者、最广泛的实践者以及最积极的推动者。冷战结束以后,欧盟与东亚国家的地区间安排表现为亚欧会议与欧盟一东盟机制。由于亚欧会议是欧盟与包括东北亚和东南亚在内的东亚国家以首脑会晤为最高层级的对话论坛,而欧盟一东盟机制则体现为欧盟与东南亚国家在部长层级的对话与合作,因此,欧盟与东亚的地区间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双层特征。本文旨在通过构建欧盟地区间主义战略的选择性塑造路径,运用区间影响力和区内主导力的概念,探讨亚欧会议和欧盟一东盟机制这两项看似相互重叠的地区间安排是否以及如何贡献于欧盟在亚洲的地区战略及其在全球层面的外交目标,进而解释并理解欧盟对东亚的这种特有的双层地区间外交。本文认为,亚欧会议与欧盟-东盟机制的并存并非一种制度冗余。一方面,亚欧会议与欧盟-东盟机制具有各自独立存在的意义。对于欧盟来讲,亚欧会议在成员覆盖上的广度优势,既有利于欧盟最大范围地打开东亚市场,也有利于欧盟提升其在多边国际论坛中的对话份量。而欧盟一东盟机制对于双方在一体化领域共有价值的强调,尤其是欧盟对东盟一体化的援助与支持,则不仅有助于欧盟最大程度地进入东南亚市场,而且也有助于欧盟通过东盟维护其在东南亚次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收益,并经由东盟地区论坛实现欧盟在东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安全诉求。另一方面,亚欧会议与欧盟东盟机制还具备互为补充且相互促进的重要价值。这些价值可以从两个向度上进行理解:其一,就政治层级而言,亚欧会议为欧盟-东盟对话提供了最高层次的指导与动力,而欧盟-东盟机制则为亚欧会议落实其行动倡议提供了制度化的途径与方式。其二,从地理层面来讲,亚欧会议虽然满足了欧盟与东亚国家开展地区间交往的基本需求,但由于欧盟与作为一个整体的东亚之间实力相对接近,依赖相对均衡,因而欧盟对东亚的区间影响力面临重大挑战。这种对于欧盟的不利因素又随着亚欧会议的非正式性质而得以放大。在此背景下,欧盟-东盟机制的价值则在于,它能够为欧盟凭借力量优势发挥其区间影响力提供必要的基础。但更为重要的是,在东盟一体化加速发展以及东亚地区合作进程以东盟作为主导因素的现实面前,欧盟通过它与东盟之间的对话与合作机制既满足了东盟对欧洲一体化经验的需求,从而巩固了东盟在地区合作事务中的区内主导力,又便利了欧盟对东盟一体化进程的介入,从而增强了欧盟对东盟的区间影响力,同时还为利用东盟的区内主导力帮助欧盟在亚欧会议框架下间接地施加区间影响力提供了潜在的前景。而在此意义上,亚欧会议对欧盟一东盟机制的影响则在于,它通过将中日这两个大国嵌入到既有的东亚地区合作进程之中,并将美国这个超级大国排除在亚欧地区间对话之外,从而有助于同时巩固东盟的区内主导力和欧盟对东盟的区间影响力。本文进一步指出,亚欧会议与欧盟-东盟机制对欧盟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所具备的上述意义与价值均或明或暗地体现在欧盟的亚洲地区战略以及欧盟对亚欧会议进程与欧盟-东盟关系所制定的具体政策当中。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欧盟一开始就清晰而全面地发掘出所有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相反,欧盟对于上述两项地区间安排的认知是随着国际体系的变迁与地区形势的演进而逐步形成的。它本身体现为一种战略调整与政策调适的过程。然而,欧盟对东亚的双层地区间外交实践并未完全达到欧盟的战略预期。欧盟与东盟之间虽然互有所需,但东盟同样有着平衡欧盟影响力的诉求。而随着亚欧会议的不断扩大,东盟的主导力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从这个意义上讲,欧盟对东亚的双层地区间外交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加以考察。
二、中芬预防有组织犯罪研讨会在赫尔辛基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芬预防有组织犯罪研讨会在赫尔辛基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1)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和研究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五节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第一章 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历史制度主义的主要内容 |
一、历史制度主义的制度观 |
二、历史制度主义的历史观 |
第二节 历史制度主义在本研究中的适用性 |
一、欧洲具有悠久的地缘政治历史 |
二、欧盟建立了完善的制度体系 |
第三节 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分析框架的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冷战后欧盟东部邻国政策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欧盟东部的地缘政治环境 |
一、冷战后欧盟东部地缘政治的演变 |
二、东扩后欧盟东部边界的变化和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欧盟东部邻国政策的历史演进 |
一、主动有限接触阶段:1990年-2003年 |
二、积极高调介入阶段:2004年-2008年 |
三、全面深入参与阶段:2009年-至今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发展变迁的模式 |
第一节 路径依赖模式分析 |
一、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路径依赖 |
二、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路径依赖的机理 |
第二节 关键节点模式分析 |
一、关键节点一: 俄格战争 |
二、关键节点二: 乌克兰危机 |
第三节 渐进转型模式分析 |
一、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层叠”式渐进转型 |
二、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性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发展变迁的动力机制 |
第一节 安全稳定诉求是发展变迁的根本动力 |
一、欧盟安全战略的调整 |
二、维持周边安全是欧盟全球战略重点 |
三、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 |
第二节 地缘政治博弈是发展变迁的直接动力 |
一、扩大欧盟的战略缓冲空间 |
二、平衡成员国地缘偏好和利益目标 |
三、协同北约向原苏联空间扩张 |
第三节 民主价值观输出是发展变迁的内在动力 |
一、促使东部伙伴关系国的体制转型 |
二、围绕俄罗斯营造民主示范的包围圈 |
三、避免与东部伙伴关系国产生新分界线 |
第四节 经济利益需要是发展变迁的外在动力 |
一、实现欧盟能源供给渠道多元化 |
二、深化与东部伙伴关系国的自由贸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机制和手段 |
第一节 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推进机制 |
一、签订联系国协定是核心目标 |
二、建立深入全面的自由贸易区 |
三、完善内部市场准入机制 |
四、落实“更多换更多”的激励机制 |
第二节 欧盟推进“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手段 |
一、促进经济发展和提供市场机会 |
二、强化制度建设和保障善政 |
三、维护能源安全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
四、实施签证自由化和增强流动性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效能分析 |
第一节 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成效 |
一、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安全成效 |
二、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政治成效 |
三、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经济成效 |
四、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社会文化成效 |
第二节 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影响 |
一、加速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塑 |
二、促进东部伙伴关系国的社会化进程 |
三、促使俄罗斯加快推进“转向东方”战略 |
四、扩大中俄、中欧在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机遇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困境和趋势 |
第一节 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深层困境 |
一、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内在弱点 |
二、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外部风险 |
第二节 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发展趋势 |
一、“安全稳定”代替“模式转型”成为优先目标 |
二、坚持“差异化”原则和“量身定制”策略 |
三、推出更具包容性的“邻国的邻国”概念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英文首字母缩略词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基于扎根理论的公安智库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
1.3.1 可能的创新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1.4.3 研究述评 |
2 理论与实践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智库与公安智库 |
2.1.2 扎根理论 |
2.1.3 智库核心竞争力 |
2.2 智库研究的理论依据 |
2.2.1 精英理论 |
2.2.2 多元主义理论 |
2.2.3 情报分析理论 |
2.3 公安智库历史与现状 |
2.3.1 公安智库的发展历程 |
2.3.2 建设公安智库的现实基础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国外经验的公安智库核心竞争力识别 |
3.1 研究设计 |
3.1.1 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选择 |
3.1.2 样本选择 |
3.1.3 数据来源 |
3.1.4 分析策略 |
3.2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实施 |
3.2.1 开放性编码 |
3.2.2 主轴编码 |
3.2.3 选择性编码 |
3.3 核心竞争力各要素分析与阐释 |
3.3.1 科学研究能力 |
3.3.2 服务实战能力 |
3.3.3 联系公众能力 |
3.3.4 产品传播能力 |
3.3.5 协同发展能力 |
3.3.6 资源汲取利用能力 |
3.4 本章小结 |
4 面向实践需求的核心竞争力关键要素分析 |
4.1 确定核心竞争力指标分析方法 |
4.1.1 指标赋权方法的选择 |
4.1.2 网络层次分析法适用性分析 |
4.2 网络层次分析法使用步骤 |
4.2.1 构建指标间结构模型 |
4.2.2 建立判断矩阵 |
4.2.3 建立未加权超矩阵 |
4.2.4 建立加权超矩阵 |
4.3 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4.3.1 建立公安智库核心竞争力指标模型 |
4.3.2 计算各项指标权重 |
4.3.3 公安智库核心竞争力关键要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核心竞争力导向下的公安智库建设策略构建 |
5.1 增强“脚力”:建立多元传播渠道,提高公安智库传播效能 |
5.1.1 借力公安学报,加强业内传播 |
5.1.2 搭建网络平台,扩大对外影响 |
5.1.3 举办学术会议,强化对接实战 |
5.1.4 发行刊物着作,夯实传播资本 |
5.2 改善“脑力”:强化综合研究实力,提高公安智库研究质量 |
5.2.1 针对公安工作特点,培养智库研究文化 |
5.2.2 加强公安人才建设,筑牢智库科研根基 |
5.2.3 利用新兴智能技术,强化智库信息处理 |
5.3 提高“眼力”:找准公安重点问题,明确公安智库研究方向 |
5.3.1 关注警务发展,加强警务智能化研究 |
5.3.2 关注警务改革,加强警务正规化和专业化研究 |
5.3.3 关注民警个体,加强利益保障研究 |
5.3.4 关注群众诉求,加强警民关系研究 |
5.4 提升“体力”:完善运营管理机制,保障公安智库持续发展 |
5.4.1 强化物质资源获取机制 |
5.4.2 探索网络资源共享机制 |
5.4.3 构建外界合作交流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扎根理论编码表 |
附录B 公安智库核心竞争力指标权重专家意见表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3)欧安组织在中亚的活动与影响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和目的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难点及创新点 |
一、欧安组织吸纳中亚国家的背景 |
(一)后冷战时期欧安组织转型 |
(二)中亚国家加入欧安组织 |
(三)欧安组织的“热烈回应” |
二、欧安组织在中亚的活动 |
(一)欧安组织在中亚活动的主要历程 |
1、1992—2001年:“转型援助”为主 |
2、2001—2015年:“援助”与“合作”并重 |
(二)欧安组织在中亚活动的主要内容 |
1、政治领域:协助推进“民主化”改革 |
2、经济领域:鼓励开展“自由化”和“私有化”改革 |
3、社会领域:推广西方“善治”理念与实践 |
4、安全领域:持续加强安全合作 |
(三)欧安组织在中亚活动的特点 |
1、技术援助成为活动主要内容 |
2、价值观推广成为活动“主线” |
3、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机构活动高度配合 |
4、实现全领域覆盖 |
三、欧安组织在中亚活动的影响与前景 |
(一)欧安组织在中亚活动的影响 |
1、积极影响 |
2、消极影响 |
(二)欧安组织在中亚活动的前景 |
1、影响力较小的温和参与者 |
2、地区安全机制可选择的合作伙伴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4)德国与欧盟安全防务一体化进程:角色及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欧盟安全防务一体化:概念、机制与早期探索 |
第一节 欧盟安全防务一体化的概念 |
第二节 欧盟安全防务一体化的政策机制 |
第三节 欧共体时期的安全防务合作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德国促成欧盟安全防务一体化框架的初步确立 |
第一节 德国与 CFSP 机制的建立 |
第二节 德国推动 CFSP 机制的改革与完善 |
第三节 德国化解美国对 CFSP 的忧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德国推动欧盟安全防务一体化政策机制的演进 |
第一节 《圣马洛宣言》与德国的反应 |
第二节 德国与 ESDP 机制的建立 |
第三节 德国与 CSDP 机制的建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德国推动欧盟安全防务一体化制度和能力建设 |
第一节 德国推动欧盟安全防务一体化的制度建设 |
第二节 德国推动欧盟安全防务一体化的能力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德国参与欧盟的对外干预行动 |
第一节 德国适应欧盟对外干预行动的自我调整 |
第二节 欧盟干预性权力及对外干预行动的特征 |
第三节 德国参与欧盟对外干预行动的特点及案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欧盟安全防务一体化进程中德国的角色及成因 |
第一节 德国角色的变迁 |
第二节 德国角色的成因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5)中国参与周边区域警务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课题的提出与意义 |
二、研究状况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
第一章 区域警务合作概述 |
第一节 区域警务合作的概念 |
一、区域警务合作的性质 |
二、区域警务合作的特征 |
三、区域警务合作的功能 |
第二节 中国参与周边警务合作的必要性及现实状况 |
一、中国参与周边警务合作的必要性 |
二、当前开展区域警务合作的水平与现状 |
第二章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区域警务合作 |
第一节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区域警务合作的法律依据 |
一、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区域警务合作国内法律依据 |
二、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区域警务合作国际法依据 |
第二节 上海合作组织下区域警务合作的机制 |
一、上海合作组织下区域警务合作的制度建立 |
二、上海合作组织下区域警务合作的体制完善 |
第三节 上海合作组织下警务合作成果 |
一、制度的专业化 |
二、进程的多样化 |
三、发展的纵深化 |
第四节 上海合作组织下警务合作发展方向 |
一、增强互信,为培养良好警务合作打下基础 |
二、转变观念,为拓展合作领域更新合作手段谋方向 |
第三章 湄公河流域联合执法下的区域警务合作 |
第一节 湄公河流域联合执法的背景和发展过程 |
一、湄公河流域联合执法建立的背景 |
二、湄公河流域联合执法的成立和发展 |
第二节 湄公河流域联合执法的法律依据 |
第三节 湄公河流域联合执法的现状 |
一、国际上跨国界河流管理合作机制的概况 |
二、国际上跨国界河流管理合作的主要经验 |
三、湄公河流域联合执法的现实措施 |
第四节 湄公河流域联合执法下区域警务合作的机制建立 |
一、要以政治互信与经济合作为基础 |
二、要以法律保障加强执法的制度化与规范化 |
三、努力构建起双轨制模式 |
四、尽快设立各专门机构 |
五、建立起全方位交流的信息共享制度 |
第四章 中国—东盟(南海)区域警务合作 |
第一节 中国—东盟(南海)区域警务合作现状与法律依据 |
一、对于贩毒犯罪的打击 |
二、联合反恐的合作 |
三、打击其他各类犯罪活动 |
四、南海海上安全合作 |
第二节 中国—东盟区域警务合作的机制 |
一、信息共享 |
二、交流培训 |
三、执法合作 |
四、共同研究 |
第三节 中国—东盟区域警务合作的发展方向 |
第五章 对上述区域开展的警务合作的评析 |
第一节 上海合作组织下区域警务合作的成功模式 |
一、上合组织下区域警务合作的成功之处 |
二、上合组织框架内开展警务合作对中国的价值 |
第二节 湄公河流域开展区域警务合作的新模式 |
第三节 中国—东盟(南海)区域警务合作的优势 |
第四节 中国参与周边区域警务合作所面临的发展方向问题 |
一、上述区域开展警务合作各自面临的问题 |
二、中国参与周边区域警务合作面临的共同问题 |
第五节 区域警务合作的转变趋势与改善建议 |
一、上述三个区域警务合作模式的改善措施 |
二、中国参与国际性区域警务合作面临问题的对策 |
三、中国参与周边区域警务合作的转变趋势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北约介入亚洲和联盟内外追随的限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设想与研究方法 |
四、结构安排 |
注释 |
第一章 联盟理论与北约联盟行为分析 |
第一节 单极世界联盟理论与北约联盟行为分析 |
一、单极世界联盟理论的基本观点 |
二、单极世界联盟理论的理论特征 |
三、单极世界联盟理论对北约联盟行为分析的适用性缺陷 |
第二节 联盟内部关系理论的流派及其启示 |
一、公共产品论 |
二、联盟困境论 |
三、讨价还价论 |
四、联盟团结论 |
五、相互制约论 |
第三节 北约联盟行为的动力与机制 |
一、主要概念的提出与主变量的引入 |
二、北约联盟行为的核心机制 |
三、行为模式 |
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北约介入亚洲的背景:一致的收益估算 |
第一节 冷战后初期北约的转型:收益估算与联盟维系 |
一、重塑欧洲安全结构 |
二、应对新安全威胁 |
三、执行域外行动 |
四、建立北约与欧盟防务伙伴关系 |
第二节 北约介入亚洲的动能:联盟内外的一致收益估算 |
一、美国的动能 |
二、欧洲的动能 |
三、亚洲的伙伴 |
第三节 北约的转型与北约介入亚洲:总体追随与具体软制衡 |
一、北约战略思想转型与北约介入亚洲:总体战略思想追随 |
二、北约的战略行动转型与北约介入亚洲:总体战略行动追随 |
三、北约转型中的挫折:伊拉克战争引发的软制衡 |
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北约的阿富汗战略:总体性追随 |
第一节 北约阿富汗战略的进程:追随的逐渐弱化 |
一、阿富汗战略的起源 |
二、阿富汗战略的演进 |
三、阿富汗战略的延续 |
第二节 北约阿富汗战略的问题与挑战:域外干预成本的上升 |
一、北约阿富汗战略的问题 |
二、北约阿富汗战略的主要挑战 |
第三节 联盟内部对阿富汗战略的分歧:控制成本 |
一、任务的分歧 |
二、增兵的分歧 |
三、其他的分歧 |
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北约的亚洲伙伴关系:追随与地区制衡 |
第一节 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理事会机制下的亚洲伙伴 |
一、北约与俄罗斯的关系 |
二、北约与外高加索三国的关系 |
三、北约与中亚五国的关系 |
第二节 地中海对话机制下的亚洲伙伴 |
一、地中海对话机制的第一阶段 |
二、地中海对话机制的第二阶段 |
三、北约与以色列、约旦的关系 |
第三节 伊斯坦布尔合作倡议机制下的亚洲伙伴 |
一、合作的动因 |
二、合作的内容 |
三、合作的障碍 |
第四节 全球伙伴机制下的亚洲伙伴 |
一、北约与伊拉克的关系 |
二、北约与巴基斯坦的关系 |
三、北约与东亚三国的关系 |
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北约介入亚洲的评估与展望:有限追随及其延续 |
第一节 北约介入亚洲的评估:有限追随 |
一、北约阿富汗战略的评估:联盟内的有限追随 |
二、北约亚洲伙伴关系的评估:联盟外部伙伴的有限追随 |
第二节 北约介入亚洲与中国:面对一个谨慎的中立者? |
一、双方的互动 |
二、对中国的机遇 |
三、对中国的挑战 |
第三节 北约介入亚洲的展望:有限追随的延续 |
一、北约阿富汗战略的未来:联盟内有限追随的延续 |
二、北约亚洲伙伴关系展望:联盟外伙伴有限追随的延续 |
小结 |
注释 |
结论 |
一、内容综述和研究结论 |
二、北约全球化的未来 |
三、进一步的研究 |
四、思考中国的对策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苏联重新斯大林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主要观点、创新点与难点 |
四、 论文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赫鲁晓夫时期的去斯大林化 |
第一节 斯大林去世时严峻的社会现实:人心思变 |
一、 要求平反的呼声高涨 |
二、 民众对缺吃少穿的生活难以再容忍 |
三、 斯大林体制陷入危机 |
第二节 去斯大林化的初步实施 |
一、 平反与党政关系的初步调整 |
二、 改组内务部,健全法治 |
三、 “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被否定 |
四、 苏共二十大召开—重新评价斯大林的问题被提出 |
第三节 去斯大林化的继续深入 |
一、 思想界的活跃与新的理论探索 |
二、 农业体制改革与农业状况的改善 |
三、 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权力下放 |
四、 活跃苏维埃与吸引民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
五、 新党纲与新宪法草案的拟定 |
第四节 赫鲁晓夫去斯大林化的局限性 |
一、 平反工作不彻底直接影响去斯大林化进程 |
二、 未能突破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论与模式 |
三、 未能正确认识苏联的历史地位,仍幻想埋葬资本主义 |
第二章 勃列日涅夫的重新斯大林化进程 |
第一节 重新斯大林化的启动 |
一、 停止平反工作 |
二、 加强意识形态控制 |
三、 重新为斯大林恢复名誉 |
第二节 重新斯大林化步伐加快 |
一、 镇压“布拉格之春” |
二、 批判市场社会主义改革理论 |
三、 改组《新世界》杂志,驱逐索尔仁尼琴出境 |
第三节 重新斯大林化基本定型 |
一、 提出发达社会主义理论 |
二、 1977 年宪法的制定与通过 |
三、 出兵阿富汗 |
第三章 勃列日涅夫强化斯大林体制的重要措施 |
第一节 加强对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的控制 |
一、 加强新闻检查 |
二、 镇压持不同政见者 |
三、 加强宣传攻势 |
第二节 停止政治民主化进程 |
一、 重用亲信,维护个人权威 |
二、 取消干部更新制,实行干部终身制 |
三、 公民权利虚无化现象更加严重 |
第三节 终止经济体制改革加强中央集权 |
一、 “新经济体制”改革不了了之 |
二、 部门管理和中央集权再次强化 |
第四章 勃列日涅夫重新斯大林化的特点 |
第一节 统治方式的非暴力性 |
一、 对付领导层反对派以退休或外派方式 |
二、 对付大众反对派以判刑和精神疗法 |
第二节 实施过程的渐进性 |
一、 上台初期摇摆于左右之间 |
二、 权力稳固后走向倒退 |
第五章 勃列日涅夫重新斯大林化的严重后果 |
第一节 政治体制更加僵化 |
一、 个人崇拜再度泛滥 |
二、 出现严重的老人政治,领导层失去活力 |
三、 特权阶层固化,权力私有化问题严重 |
第二节 失衡的经济使苏联由盛转衰 |
一、 经济结构更加失衡 |
二、 靠出卖原材料维持虚假繁荣 |
三、 苏联由盛转衰 |
第三节 民众的失望与不满日益加剧 |
一、 双面人现象:苏联社会的一大景观 |
二、 群体性骚乱事件增多 |
三、 社会维权组织出现 |
四、 社会弥漫失望情绪 |
第六章 勃列日涅夫重新斯大林化的深层原因 |
第一节 勃列日涅夫个人的特殊作用 |
一、 勃列日涅夫乃平庸之辈 |
二、 勃列日涅夫重用的多是保守之徒 |
第二节 斯大林体制的根深蒂固性 |
一、 僵化的理论凝固了人们的思想 |
二、 庞大的行政机构追求自身的权益 |
三、 以军工综合体为代表的利益集团影响大 |
第三节 国家发展战略的制约 |
一、 取代资本主义的大目标导致苏联与外部世界的对抗 |
二、 军备优先的战略需要斯大林体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俄罗斯与欧盟安全对话及合作析论(论文提纲范文)
俄罗斯在欧洲安全问题上的基本立场 |
俄欧安全对话与合作实绩 |
俄欧安全对话与合作的影响因素 |
(9)“通往欧洲之路”—哈萨克斯坦与欧安组织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设计 |
第一章 哈萨克斯坦的内政外交 |
第一节 独立后哈萨克斯坦的国家定位 |
一、内政决定外交的理论基础 |
二、哈萨克斯坦的国家定位 |
第二节 哈萨克斯坦国家利益的形成和发展 |
一、国家利益的内涵和界定 |
二、国家利益的判断依据 |
三、哈萨克斯坦国家利益的层次 |
第三节 哈萨克斯坦外交政策的总体目标和框架 |
一、国家制定国际战略的理论依据 |
二、哈萨克斯坦外交政策总体思路 |
第二章 面对大国争夺的抉择:接近欧洲 |
第一节 大国争夺出现的机遇和挑战 |
一、美国对哈萨克斯坦很重要—美哈关系有进度缺深度 |
二、目前对欧关系的总体形势 |
三、俄罗斯保持对哈萨克斯坦传统影响 |
四、中国对哈政策是哈中关系的发展基础 |
第二节 平衡大国关系的战略思维 |
一、通过近交欧洲实现大国平衡 |
二、哈萨克斯坦平衡对各大组织之间的参与程度、避免不同组织因为差异性导致冲突 |
第三节 哈萨克斯坦的选择:重点走向发展对欧关系 |
一、哈欧关系中能源是重点 |
二、哈欧关系的实质进展 |
第三章 “通向欧洲之路”的桥梁: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 |
第一节 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从欧安会到欧安组织 |
一、欧安会的发展历程 |
二、欧安组织的建立 |
第二节 欧安组织的法律框架 |
一、当前欧安组织的主体和内容 |
二、欧安组织的机构及其功能 |
三、欧安组织的机制 |
第三节 欧安组织中的哈萨克斯坦 |
一、欧安组织与哈萨克斯坦的合作 |
二、欧安组织作用力弱化的表现和原因 |
第四章 哈萨克斯坦与欧安组织关系进程 |
第一节 哈萨克斯坦加入欧安组织的争议及解决 |
一、哈萨克斯坦加入欧安组织的障碍 |
二、哈萨克斯坦取得成员资格的原因 |
三、哈萨克斯坦作为成员国的积极表现 |
第二节 加入欧安组织对哈欧关系的影响 |
一、哈萨克斯坦与欧洲国家深化合作的主要领域 |
二、利用欧洲有益经验完善哈萨克斯坦法律制度 |
第三节 哈萨克斯坦竟任欧安组织主席国的台前幕后 |
一、哈萨克斯坦竟任欧安组织主席国的考虑 |
二、首次竞任受挫及其原因分析 |
三、哈萨克斯坦最终获任2010 年欧安组织主席国的前因后果 |
第五章 哈萨克斯坦欧安主席国外交 |
第一节 哈萨克斯坦担任欧安组织主席国首要任务 |
第二节 哈萨克斯坦任内开展的主要工作实践 |
一、应对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吉尔吉斯事件 |
二、欧安组织主席国长期项目管理 |
三、主席国任期工作总结及评价 |
第三节 哈萨克斯坦主席国外交的成效和作用评估 |
一、哈萨克斯坦作为欧安组织主席国的组织复兴作用 |
二、哈萨克斯坦的争取促成了欧安组织峰会在11 年后的召开 |
结论 |
一、哈萨克斯坦的欧安主席任期,对推动振兴欧安组织计划,提升组织效力起到切实的作用 |
二、哈萨克斯坦借助主席国外交,深化对欧关系,增加了大国平衡的“新支点” |
三、在哈萨克斯坦的外交战略中,大国关系提升到哈外交政策的首要地位 |
四、哈萨克斯坦外交政策“纳扎尔巴耶夫色彩浓厚”,但也是哈萨克斯坦所处环境的客观、适宜选择 |
参考文献 |
(10)冷战后欧盟对东亚的双层地区间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及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 |
四、论文结构与研究创新 |
注释 |
第一章 地区间主义理论与战略 |
第一节 地区间主义的界定 |
一、地区间主义的定义 |
二、地区间主义的表现形式 |
第二节 地区间主义的动力与功能 |
一、基于地区主义的内生性视角 |
二、趋向多边主义的扩展性视角 |
三、对地区间主义的反思 |
第三节 欧盟地区间主义战略的分析框架 |
一、相对收益与绝对收益 |
二、选择性塑造路径 |
三、区间影响力与区内主导力 |
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欧盟地区间主义战略与外交实践 |
第一节 地区间主义战略的意义与作用 |
一、地区间主义与欧盟的国际身份 |
二、地区间主义与欧盟的利益诉求 |
三、地区间主义与多边和双边途径 |
第二节 欧盟地区间外交的发展与演变 |
一、欧盟地区间外交的实践历程 |
二、欧盟新旧地区间外交的比较 |
三、欧盟地区间外交对象的多样性 |
第三节 欧盟对东亚地区间外交的基本逻辑 |
一、欧盟对外战略构想中的亚洲 |
二、欧盟地区间外交中的东亚 |
三、欧盟对东亚的选择性塑造路径 |
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冷战后欧盟与东亚地区间安排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冷战后初期欧盟对东亚地区间外交的考量 |
一、欧盟亚洲新战略的地区间向度 |
二、亚欧会议的创立与初步发展 |
三、欧盟-东盟关系的新动力 |
第二节 亚欧会议的政治经济效用 |
一、欧盟对亚欧会议进程的基本看法 |
二、基于非正式特征的政治对话 |
三、贸易便利与投资促进行动计划 |
第三节 欧盟-东盟对话与合作的潜力 |
一、欧盟与东盟的新伙伴关系 |
二、欧盟对东盟一体化的支持 |
三、欧盟-东盟关系中的缅甸问题 |
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欧盟对东亚地区间外交的双层效应 |
第一节 欧盟关于双层安排的战略与政策意图 |
一、地区战略框架下的互补性启示 |
二、亚欧会议进程中的次地区因素 |
三、欧盟-东盟对话的地区诉求 |
第二节 双层地区间对话与合作的实践 |
一、双层地区间安排与多边贸易自由化 |
二、亚欧会议扩大与欧盟双层外交思维 |
三、两次金融危机与双层安排的意义 |
第三节 欧盟双层地区间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里斯本条约与欧盟外交新进展 |
二、东亚域内合作的深化与扩展 |
三、美国重返亚洲的影响 |
小结 |
注释 |
结论 |
一、欧盟对东亚双层地区间外交的效果评估 |
二、欧盟双层地区间外交与其他双边机制的关系 |
三、欧盟双层地区间外交实践的理论意义 |
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中芬预防有组织犯罪研讨会在赫尔辛基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研究[D]. 丁鹏. 山东大学, 2020(02)
- [2]基于扎根理论的公安智库核心竞争力研究[D]. 冯卓.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3]欧安组织在中亚的活动与影响探析[D]. 张维维. 新疆大学, 2016(12)
- [4]德国与欧盟安全防务一体化进程:角色及作用[D]. 李涛. 外交学院, 2014(02)
- [5]中国参与周边区域警务合作研究[D]. 秦跃文. 复旦大学, 2014(04)
- [6]北约介入亚洲和联盟内外追随的限度[D]. 朱耿华. 复旦大学, 2013(03)
- [7]苏联重新斯大林化问题研究[D]. 吕瑞林. 中共中央党校, 2012(01)
- [8]俄罗斯与欧盟安全对话及合作析论[J]. 毕洪业,杨辉.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1(05)
- [9]“通往欧洲之路”—哈萨克斯坦与欧安组织关系研究[D]. 刘阳子. 外交学院, 2011(05)
- [10]冷战后欧盟对东亚的双层地区间外交研究[D]. 朱天祥. 复旦大学, 2011(12)
标签: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论文; 北约成员国论文; 时政外交论文; 美国智库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