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添加拉莫三嗪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郜晓飞[1](2021)在《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分别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难治性癫痫患者脑电图频段功率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分别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难治性癫痫患者脑电图频段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左乙拉西坦组与拉莫三嗪组,各40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脑电图δ、θ、α、β各频段功率评估变化,比较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差异,分析治疗6个月内,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脑电图δ、θ、β各频段功率均较治疗前有显着下降(P<0.05),脑电图α频段功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脑电图频段功率评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内,拉莫三嗪组皮疹发生率明显高于左乙拉西坦组(P<0.05),且左乙拉西坦组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明显高于拉莫三嗪组(P<0.05),而两组间头晕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方案及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方案应用于难治性癫痫患者均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两种药物方案安全性均较好,可改善患者脑电图频段功率,对患者预后康复有利。
刘婉营[2](2021)在《柴贝止痫汤加味治疗难治性癫痫肝郁痰凝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癫痫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脑部疾病,以发生短暂的脑功能障碍为表现的一种神经元放电异常疾病,据近年来大数据分析,70%左右的癫痫患者在足量足疗程服用抗癫痫药物后,这部分患者仍然会发作,最终发展为难治性癫痫(Resistant Epilepsy,RE),据统计600万左右的癫痫患者中,大约25%为RE患者,RE患者中由病因发展的同将其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一部分癫痫患者用药后效果不佳或用药不遵循医生医嘱随时停药后发展成RE患者,另一类则为癫痫起病即为RE,也是我们所称的原发性RE。西医临床中抗癫痫药物的口服治疗比较普遍及重要,西医在RE的治疗上目前尝试在原有药物的基础上联合新型抗癫痫药物,但是RE患者中大部分治疗后发作频次仍控制不理想,虽然目前外科手术、物理疗法等新的手段证实对RE的治疗效果可观但是其昂贵的手术费用、手术难度及治疗后可能发生的副作用仍然让RE患者望而却步,目前,中医的参与联合西药协同治疗RE效果比单用西药治疗较好,大量的试验研究提示在西医的治疗上添加中药治疗对RE患者的治疗效果可观,但是其用药配方仍需要临床中医医生明确诊断辨证后用药,其次中医有别于西医治疗机制,就目前研究实验的大量数据可观在中医治疗的参与下RE的治愈率正在逐步提高,并且与单用西药相比其不良反应并无明显差异,耐药率有明显的下降,所以对于RE的治疗中医的参与也是未来新的突破口之一。想要在治疗上取得突破,分析弄清机制非常重要,RE的发病机制与多药物转运体中的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上调密切相关。本研究在研究柴贝止痫汤治疗RE的效果对比上,也会对P-gp治疗前后进行对比。癫痫频繁的发作会不同程度的造成患者大脑半球的损伤,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与脑损伤关系密切,大量实验研究提示IGF-1的表达与脑损伤程度成正比,因此患者脑损伤程度可以用IGF-1表达的多少来体现。目的:本篇探讨中药方柴贝止痫汤加味对难治性癫痫肝郁痰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对P-gp、IGF-1在血清内表达的影响以及对RE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62例难治性癫痫肝郁痰凝证的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均为31例。首先两组患者均保持既往对症抗癫痫类西药治疗,在其基础上观察组添加给予柴贝止痫汤治疗,对照组无添加药物,总疗程为3个月,检测两组治疗后患者的视频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情况并分别记录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癫痫发作频次、发作持续的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中P-gp、IGF-1表达水平、RE患者的生活量表一31(Quality,QOLIE-31)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发作频次、癫痫发作持续时间、QOLIE-31各项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发作频次=0.223,P(29)0.05;P发作持续时间=0.520,P(29)0.05;PQOLIE-31=0.461、0.964、0.462、0.964、0.604、0.792、0.269、0.798、0.085,P(29)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癫痫的发作频次、癫痫的发作持续时间均明显下降(P发作频次=0.0023、P发作持续时间=0.0001,P<0.01),QOLIE-31各项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016、0.0008、0.0016、0.0005.0.0013、0.0020、0.0014,P<0.01),血清中P-gp,IGF-1的测定水平明显降低(P-gp数值在前IGF-1数值在后,P观察组=0.000、0.0001,P<0.01;P对照组=0.0010、0.000,P<0.01);两组治疗后观察组癫痫发作频次较对照组减少明显(P=0.038,P<0.05),癫痫发作的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明显(P=0.0000,P<0.01);病样放电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QOLIE-31中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QOLIE-31中情绪状况及认知功能2项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情绪状况=0.006、P认知功能=0.007,P<0.01),QOLIE-31中其它各项评分较对照组上升(P=0.043、0.026、0.039、0.038、0.025,P(27)0.05);观察组的P-gp、IGF-1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降低(PP-gp=0.016、PIGF-1=0.028,P<0.05),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发生率为13.33%(4/3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5/30),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柴贝止痫汤对RE患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以减少患者发作频次,缩短RE患者发作持续时间,减少痫样放电,以及可影响P-gp、IGF-1在体内的表达水平,使得与RE发病机制明显相关的一些多药物转运体蛋白明显下调,提高抗癫痫药物的敏感性,并且保护脑内部组织,提高RE患者的生活质量。
董笑克[3](2021)在《柴贝止痫汤抗痫作用机制及其物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癫痫是第四大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我国约有900万以上癫痫患者,约30%的癫痫患者服用目前的抗痫西药无法有效的控制癫痫发作,被称之为难治性癫痫。难治性癫痫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神经炎症和肠道菌群均参与难治性癫痫的发病机制。柴贝止痫汤治疗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经验方,对难治性癫痫具有较好的疗效及较高的安全性,但目前对其抗痫机制研究尚不充分。研究发现柴贝止痫汤中柴胡、浙贝母、天麻、半夏、石菖蒲均有一定的抗炎、抑制神经胶质细胞增生的作用,因此推测柴贝止痫汤可能通过抑制神经炎症发挥抗癫痫作用。肠道菌群作为药物进入机体的第一道屏障,可以通过免疫途径调控神经中枢的炎症反应。肠道菌群是否参与柴贝止痫汤对神经炎症的调节作用目前尚无相关论述。中药复方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单一通路和靶点很难解释中药的药理作用。网络药理学是一种新兴的药理学研究方法,其综合了系统生物学和生物网络的方法,突破了传统的单一药物、单一靶点、单一疾病的研究模式。因此,借助网络药理学,对柴贝止痫汤入血成分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准确的挖掘其潜在的抗痫作用机制,为后续开展实验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也丰富了柴贝止痫汤的抗痫作用机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柴贝止痫汤的抗痫作用机制及其可能的物质基础。通过动物实验,探讨柴贝止痫汤对海人酸致痫大鼠肠道菌群及神经炎症的调控作用。其次,借助于高效液相色谱(UPLC)-串联质谱(MS/MS)技术以及气相色谱(GC)-MS/MS技术分析柴贝止痫汤可能存在的主要吸收入血成分。对柴贝止痫汤入血吸收成分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利用动物实验对该结果进行验证。方法:1、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造模组,造模组侧脑室注射海人酸诱导慢性自发性癫痫大鼠模型,筛选模型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假手术组大鼠侧脑室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中药组大鼠给予柴贝止痫汤配方颗粒水溶液灌胃,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大鼠给予等量饮用水灌胃,干预4周。留取大鼠新鲜粪便组织进行肠道菌群检测,新鲜海马组织进行细胞因子检测,灌注固定取大鼠脑组织,制作海马石蜡切片,进行尼氏染色、GFAP及Iba-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2、选取Wistar大鼠,予中药柴贝止痫汤灌胃,分别于灌胃前及灌胃后各时间点眶静脉取血,检测17种单体成分:贝母素甲、贝母素乙、贝母辛、柴胡皂苷A和D、柴胡皂苷C、对羟基苯甲醛、天麻苷元(对羟基苯甲醇)、天麻素、香草醛、原儿茶醛、胡芦巴碱、柠檬醛、茴香脑、α-细辛醚、β-细辛醚、细辛醛在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液中的浓度。3、通过检索相关数据库收集治疗癫痫的靶点以及柴贝止痫汤已鉴定的15个入血成分的作用靶点,构建柴贝止痫汤入血成分治疗癫痫的靶点网络图,并检索靶点间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使用Cytoscape构建网络图、分析网络。并将共有靶点使用clusterProfiler包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4、根据网络药理学结果预测柴贝止痫汤可能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erine threonine kinase,AKT)信号通路调节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及造模组,造模组大鼠侧脑室注射海人酸,筛选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中药组,假手术组侧脑室注射0.9%生理盐水。中药组给予柴贝止痫汤配方颗粒水溶液灌胃,其余两组给予等量饮用水灌胃。干预5周后检测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取大鼠海马组织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的表达,以及p-Tau及Tau蛋白表达。结果:1、与模型组大鼠相比,中药组大鼠海马组织Iba-1表达显着降低(P<0.01);大鼠海马组织细胞因子 G-CSF、GM-CSF、IFN-γ、IL-1α、IL-1β、IL-18、IL-6、M-CSF、MIP-3α、TNF-α 表达显着下调(P<0.05),IL-13、IL-4、IL-5 表达上调(P<0.05)。海人酸致痫大鼠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低于正常大鼠,在菌群组成上,中药组与假手术组肠道菌群组成和丰度较为接近,与模型组有较大差别。2、大鼠血浆中检测出15种单体成分,其含量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醛、胡芦巴碱、天麻苷元、原儿茶醛、柴胡皂苷A、香草醛、细辛醛、贝母素乙、α-细辛醚、茴香脑、β-细辛醚、柴胡皂苷C、贝母素甲、贝母辛。柠檬醛及柴胡皂苷D未检测出。3、柴贝止痫汤中的入血成分具有125个治疗癫痫的靶点,AKT是治疗癫痫的关键靶点之一。柴贝止痫汤可能机制在于调节神经元突触和神经元胞体,在氧化应激、神经细胞死亡、神经递质反应等中发挥治疗作用。4、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着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PI3K、AKT蛋白表达下降,p-Tau表达量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大鼠空间学习及记忆能力显着提高(P<0.01,P<0.05),海马组织相对完整,神经元缺失减少,PI3K、AKT蛋白表达增加,p-Tau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1、柴贝止痫汤可以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减轻神经炎症,从而减少神经元死亡,抑制癫痫发作。2、柴贝止痫汤还有助于恢复海人酸致痫大鼠紊乱的肠道菌群,其对癫痫治疗的贡献仍待进一步深入研究。3、柴贝止痫汤成分复杂,现已发现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醛、胡芦巴碱、天麻苷元、原儿茶醛、柴胡皂苷A、香草醛、细辛醛、贝母素乙、α-细辛醚、茴香脑、β-细辛醚、柴胡皂苷C、贝母素甲、贝母辛均可吸收入血。4、柴贝止痫汤还可以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下调p-Tau蛋白表达,改善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
解国圣,刘子宸,张娜,张艳玲,王芳,闫晓静[4](2021)在《拉莫三嗪治疗儿童癫痫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儿童癫痫为我国常见病、多发病,是指小儿脑部神经元同步化异常放电导致突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且该病反复发作,为患儿发作性意识丧失常见原因[1-3]。儿童癫痫发病率为成年人10~15倍,约有60%癫痫患者发病于儿童期[4-5]。有研究指出,目前临床治疗癫痫患儿多采取药物治疗,多数患儿需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疗效良好[6]。
宋成艳,李亚军[5](2021)在《肠道菌群与癫痫相关性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癫痫为高度异质性的慢性脑部疾病,长期反复发作可遗留严重的神经功能残障,给患者及其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自身免疫性癫痫是免疫介导的伴有不同发作形式的特殊类型癫痫,此类患者脑脊液/血液中可检测到特异性神经元抗体。限于癫痫发作复杂的病因学基础、发病及复发机制,癫痫的诊疗一直面临挑战。最近的研究表明,癫痫特别是自身免疫性癫痫患者肠道菌群存在异常改变,自身免疫性癫痫发作可能与肠道菌群改变及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有着因果关系。益生菌补充剂、粪便菌群移植等重建正常肠道菌群疗法能很大程度改善患者病情和预后,免疫联合微生物疗法可能是未来治疗自身免疫性癫痫的关键策略。
王娜,曹青青,杨青松[6](2020)在《丙戊酸镁联合拉莫三嗪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效果及对血清IL-1β及IL-6水平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丙戊酸镁联合拉莫三嗪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6月期间接受丙戊酸镁联合拉莫三嗪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患者30例(观察组),另选取2018年5~12月期间收治的接受丙戊酸镁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者30例(对照组),对比其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前列腺素-E2(PGE2)、IL-1β和血清IL-6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GE2、IL-6、IL-1β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丙戊酸镁与拉莫三嗪联合应用对难治性癫痫炎症因子有明显抑制作用。
玉倩[7](2020)在《柴胡疏肝汤加减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气滞血瘀型缺血性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此课题旨在观察柴胡疏肝汤加减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气滞血瘀型缺血性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该病的选方用药提供新思路。方法:本课题收集2019年03月03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来自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门诊就诊及住院部的62例气滞血瘀型缺血性卒中后癫痫患者。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设计方案,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拟定患者分为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31例,对照组予口服丙戊酸钠片0.2g/次,ti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服用柴胡疏肝汤加减方,疗程为8w。评估拟定患者在治疗后的癫痫控制疗效,记录经治前后癫痫发作频数、发作持续时间、脑电图表现、中医证候疗效积分、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item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in Epilepsy,QLOIE-31)评分的改变情况,并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评估该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主要疗效指标-癫痫整体控制疗效比较:经治疗后,治疗组以90%的癫痫整体控制有效率优出有效率为83%的对照组(P<0.05);(2)主要疗效指标-癫痫发作频数比较:经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减少癫痫发作频数方面均有显着疗效(P<0.01),且治疗组此方面疗效更加优于对照组(P<0.01);(3)主要疗效指标-癫痫发作持续时间比较:经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方面均有显着疗效(P<0.01),且治疗组此方面疗效更加优于对照组(P<0.01);(4)次要疗效指标-中医证候疗效积分比较:经治疗后,治疗组以90%的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优出有效率为80%的对照组(P<0.05);(5)次要疗效指标-QLOIE-31量表比较:经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QLOIE-31量表方面均有显着疗效(P<0.01),且治疗组此方面疗效更加优于对照组(P<0.01);(6)临床安全性评估:治疗组以17%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低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的对照组(P>0.05),因此,两组不良反应的出现无明显差异,且柴胡疏肝汤加减并不增加丙戊酸钠片的不良反应。结论:柴胡疏肝汤加减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气滞血瘀型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可以减少患者的癫痫发作频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改善其中医证候疗效积分、脑电图表现和QOLIE-31评分等情况,在控制了癫痫发作频数、改善癫痫症状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可靠。
王志婕[8](2020)在《大椎穴埋线调控Egr1-T型Ca2+-Limk1-cofilin通路治疗癫痫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先经系统综述验证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癫痫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再以动物实验探究大椎穴埋线疗法调控Egrl-T型Ca2+-Limkl-cofilin通路对癫痫小鼠模型的可能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癫痫提供有效的方案以及有力的证据学依据。方法:系统综述部分应用meta分析评价关于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癫痫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方法学评价。经计算机检索与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检索方式,两名研究人员根据既定的纳入标准确定最终纳入的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以临床疗效为主要结局指标,癫痫相关评价为次要结局指标,结果分析应用RevMan5.3软件。动物实验部分从宏观到微观对大椎穴埋线调控Egrl-T型Ca2+-Limk1-cofilin通路治疗癫痫小鼠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究。先经腹腔注射不同剂量(8mg/kg、10mg/kg、12mg/kg)的海仁酸确定造模方案;之后将5周龄SPF级C57BL/6雄性小鼠150只适应性喂养7天后按照随机数字列表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埋线组、全剂量药物组、埋线+全剂量药物组和埋线+半剂量药物组6组,每组25只。空白组不做干预,每日只行抓取称重;模型组造模后不做治疗,每日只行抓取称重;埋线组造模后予大椎穴埋线治疗(将3mm长的可吸收外科手术缝合线埋入大椎穴),共埋线1次,7天后观察疗效;全剂量组予奥卡西平(30mg/kg)灌胃治疗,早7时和晚7时两次给药,连续灌胃7天;埋线+全剂量药物组在穴位埋线疗法的基础上予奥卡西平(30mg/kg)灌胃治疗,早7时和晚7时两次给药,连续灌胃7天;埋线+半剂量药物组在穴位埋线疗法的基础上予奥卡西平(15mg/kg)灌胃治疗,早7时和晚7时两次给药,连续灌胃7天。结局指标包括:小鼠体重、旷场实验、HE染色、尼氏染色、Fluoro-Jade B染色、PET/CT检测以及通路中相关蛋白(Egrl、CACNA1H、Limkl、cofilin 以及 p-cofilin)的表达量测定。以SPSS2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系统综述分析临床研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穴位埋线疗法结合抗癫痫药或中药方剂与抗癫痫药或中药方剂相比可显着提高临床有效率;穴位埋线疗法结合抗癫痫药与抗癫痫药相比可显着降低癫痫评分;单纯使用穴位埋线疗法的临床有效率(RR 1.03,95%CI[0.95,1.12])和癫痫评分(MD-2.26,95%CI[-5.08,0.56])与西药相比,不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穴位埋线疗法对降低癫痫发作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MD-0.46,95%CI[-1.48,0.56]);安全性方面,目前尚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癫痫时会造成严重的临床不良事件。2.造模注射剂量小鼠腹腔单次注射8mg/kg、10mg/kg以及12mg/kg海仁酸造模成功率分别为0%,71.4%和25%,3组间造模成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故予小鼠腹腔单次注射10mg/kg海仁酸可复制本研究实验周期内较成功的模型成功率,故将以此为复制癫痫小鼠模型的标准计量。3.大椎穴埋线疗法对癫痫小鼠行为学的影响与空白组相比,造模后癫痫小鼠体重减轻(P<0.05),经埋线、全剂量奥卡西平、埋线+半剂量奥卡西平、埋线+全剂量奥卡西平治疗后均能使小鼠体重增加(P<0.05);从治疗第2天,使用奥卡西平药物的3组小鼠体重开始增加;治疗第3天起,单纯埋线疗法组小鼠体重开始增加。海仁酸诱导的癫痫小鼠在旷场实验中爬壁次数、中央路程以及中央时间均减少,小鼠表现出焦虑情绪;埋线、全剂量奥卡西平、埋线+半剂量奥卡西平、埋线+全剂量奥卡西平疗法都能改善小鼠的焦虑情绪(P<0.01),治疗4组相比,埋线疗法较其他3组治疗效果最差(P<0.01),埋线+全剂量疗法较其他3组治疗效果最优(P<0.01),埋线+半剂量疗法和单纯全剂量疗法居中且两者治疗效果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4.大椎穴埋线疗法对癫痫小鼠海马病理学和脑内葡萄糖代谢的影响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的海马CA3区神经元细胞排列规整,细胞结构整齐,细胞器完整;模型组的CA3区神经元细胞大量凋亡,排列极其不规整,细胞丧失原本形态,细胞破裂不完整;经治疗后,细胞形态与模型组相比较有所改善,细胞的凋亡数目与模型组相比减少;治疗4组相比,埋线+全剂量药物组在改善神经细胞形态方面效果最优,细胞排列欠整齐,细胞欠完整,形态欠规则;其次为埋线+半剂量组和全剂量组,且二者的效果相近,细胞排列相对规整,细胞结构较完整,形状较规则;埋线组最差,细胞排列不整齐,细胞相对完整,形状相对规则。尼氏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经造模后的5组海马CA3区神经元细胞尼氏体数量显着缩减,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的CA3区神经元细胞尼氏体数目显着减少,与空白组相比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经4组治疗后,神经元细胞尼氏体数量显着增加,与模型组比较,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4组相比,埋线+全剂量组与其他3组相比,尼氏体数量最多,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埋线组与其他3组相比,尼氏体数量最少,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埋线+半剂量组与全剂量治疗组数目居中,且两组相比结果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FJB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组对比,经造模后的5组中海马CA3区FJB(+)细胞数目显着增加,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模型组CA3区神经元FJB(+)细胞数目显着增加,与空白组相比,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经4组治疗后,FJB(+)细胞数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4组中,埋线+全剂量组与其他3组比较,FJB(+)细胞数最少,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埋线组与其他3组比较,FJB(+)细胞数最多,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埋线+半剂量组与全剂量治疗组数目居中,且两组相比结果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空白组小鼠全脑处于18F-FDG高摄取灶,模型组小鼠为极低摄取灶,治疗4组介于二者之间。SUVmax结果经统计学检验显示:与空白组比较,经造模后的5组SUVmax值均降低,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4组治疗组SUVmax增加,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4组中,埋线+全剂量组SUVmax较其他3组高,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埋线组SUVmax较其他3组低,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埋线组+半剂量组与全剂量组介于二者之间,且两者比较结果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5.大椎穴埋线疗法对癫痫小鼠Egr1-T型Ca2+-Limk1-cofilin通路的影响通路中相关蛋白(Egrl、CACNA1H、Limkl、cofilin以及p-cofilin)在空白组海马组织中表达量极低,造模后其表达量均升高,与空白组相比,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经过治疗的4组蛋白表达量均降低,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4组中,埋线+全剂量组与其他3组相比,蛋白的表达量最低,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埋线组与其他3组相比,蛋白表达量最高,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埋线组+半剂量组与全剂量组相比表达量居中,且两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Meta分析结果可知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癫痫可以提高临床疗效,且不会引起严重的不良事件;2.腹腔单次注射10mg/kg海仁酸可以成功复制本实验期内稳定的小鼠癫痫模型;3.大椎穴埋线疗法可以改善癫痫小鼠的体重和癫痫共患之焦虑;4.大椎穴埋线疗法可能是通过降低Egrl-T型Ca2+-Limk1-cofilin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量,改善癫痫小鼠海马病理学变化以及脑组织葡萄糖代谢状态,从而控制癫痫发作;5.药物联合大椎穴埋线疗法时,可增强正常剂量抗癫痫药物(奥卡西平)的药物疗效;将奥卡西平的服用量减半时,仍能取得较满意的实验效果。
智勇刚[9](2019)在《拉莫三嗪血药浓度监测及药物治疗管理》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建立一种用高效液相(HPLC)测定人血浆拉莫三嗪浓度的方法,应用于癫痫患者的个体化治疗。2.建立癫痫患者药物治疗管理(MTM)的模式,并对进行拉莫三嗪血药浓度测定的癫痫患者开展MTM服务,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疗效,为开展癫痫药物咨询门诊做准备。3.系统评价拉莫三嗪添加治疗对丙戊酸钠治疗无效癫痫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使用Symmetry RP-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34:66,V/V),流速为1.5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308nm,进样量20μL。以氯硝西泮为内标,用乙腈萃取血清样品,流动相复溶后进样测定拉莫三嗪的浓度,并进行方法学验证。对2018年1月-2018年12月47例服用拉莫三嗪患者进行血药浓度测定,分析拉莫三嗪单用、联合酶抑制剂、联合酶诱导剂三组患者血药浓度差异,三组给药剂量与血药浓度关系,并观察三组患者疗效及安全性。2.临床药师按照“患者信息收集、药物治疗相关问题(MRPs)的分析评估、干预计划的制定、干预计划的执行、随访”五个步骤为这些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管理服务。3.以“丙戊酸”、“癫痫”、“拉莫三嗪”为主题词,检索Pub Med、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年限均从建库至2018年1月。获得拉莫三嗪添加治疗对丙戊酸钠治疗无效癫痫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为拉莫三嗪替换治疗,对疗效、安全性、血药浓度进行评价,采用改良后的Jadad量表评价文献的质量,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1.拉莫三嗪血药浓度在0.532.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提取回收率85.46%94.42%,方法回收率为94.96%104.04%,日内、日间RSD均<5.00%。47位患者共进行了61次有效的血药浓度测定,拉莫三嗪联合酶抑制剂组的血药浓度显着高于LTG单药组(p<0.05),拉莫三嗪联合酶诱导剂组的血药浓度显着低于LTG单药组(p<0.05)。三组给药剂量与血药浓度均呈线性相关。拉莫三嗪单药组血药浓度在有效浓度范围内的比例为45.71%,拉莫三嗪联合酶抑制剂组血药浓度在有效浓度范围内的比例为60%,拉莫三嗪联合酶诱导剂组血药浓度在有效浓度范围内的比例为16.67%。患者有效率为87.2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66%。2.47位患者共确认了81个药物治疗相关问题(MRPs),解决了58个MRPs,依从性差的患者比例由25.9%下降到4.25%。3.Meta分析共纳入9篇文献,全部为中文文献,742例患者。结果显示,拉莫三嗪添加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拉莫三嗪替换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皮肤附件、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化系统(P=0.02)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拉莫三嗪添加治疗过程中的拉莫三嗪血药浓度明显优于拉莫三嗪替换治疗(P<0.00001)。结论:1.本实验方法简单,重复性好,能快速精确测定人血浆拉莫三嗪浓度。LTG血药浓度受联合用药影响大,经验用药血药浓度达标率较低。2.在血药浓度监测指导下,可以准确评估给药剂量存在的问题,通过MTM可以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疗效。3.Meta分析结果显示拉莫三嗪添加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拉莫三嗪替换治疗,用药安全方面,拉莫三嗪添加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拉莫三嗪替换治疗较低。但由于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较低,该结论有待于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实验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王晓娟,黄庆,袁君,张梅,赵伍西[10](2019)在《拉莫三嗪治疗难治性癫痫的血药浓度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拉莫三嗪(LTG)治疗难治性癫痫时,血药浓度与疗效、剂量、合并用药、年龄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难治性癫痫患者119例,随机将其分为2组:LTG治疗组、LTG与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联合治疗组,再将每组按年龄分为18~40岁组、40岁以上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LTG浓度。结果:LTG联合VPA的疗效较LTG单用更显着,两组间总有效率、血药浓度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 <0. 05)。血药浓度与疗效呈正相关,LTG单用治疗组和联合VPA治疗组中不同年龄组间的LTG剂量浓度比无统计学差异(均P> 0. 05)。LTG治疗组的服药剂量与血药浓度呈线性相关(F=3. 436,P=0. 002,r=0. 227); LTG+VPA治疗组服药剂量与血药浓度无相关性(F=1. 803,P=0. 085)。结论:LTG治疗难治性癫痫应综合考虑患者病情、年龄、合并用药、剂量等因素,动态监测血药浓度,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将血药浓度控制在一个有效合理的范围内,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二、添加拉莫三嗪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添加拉莫三嗪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分别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难治性癫痫患者脑电图频段功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左乙拉西坦组: |
1.2.2 拉莫三嗪组: |
1.3 观察指标 |
1.4 疗效评估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
2.2 两组脑电图频段功率评估比较 |
2.3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3 讨论 |
(2)柴贝止痫汤加味治疗难治性癫痫肝郁痰凝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临床资料及研究方法 |
1.研究方案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终止试验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给药方法 |
2.2 测定方法 |
2.3 .观察指标及方法 |
2.4 不良反应评价 |
2.5 统计学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1.肝郁痰凝与RE |
2.P-gp与RE的关系 |
3.IGF-1 与RE的关系 |
4.QOLIE-31 量表评价癫痫患者的可行性 |
5.柴贝止痫汤加味方解 |
6.柴贝止痫汤加味治疗RE肝郁痰凝证的临床疗效的评价 |
7.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难治性癫痫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柴贝止痫汤抗痫作用机制及其物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中药联合抗癫痫西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柴贝止痫汤抗痫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1 柴贝止痫汤复方抗痫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2 柴贝止痫汤单药抗痫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神经炎症与难治性癫痫相关性研究进展 |
1 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 |
2 神经胶质诱发癫痫发作的机制 |
3 小胶质细胞的抗癫痫作用 |
4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四节: 基于肠道菌群治疗难治性癫痫的展望 |
1 肠道菌群与难治性癫痫的相关性 |
2 肠道菌群治疗癫痫的途径 |
3 中药调节肠道菌群治疗癫痫的潜在机制 |
4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前言 |
第一节: 基于肠道菌群及炎症因子探讨柴贝止痫汤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基于UPLC-MS/MS及GC-MS/MS技术分析柴贝止痫汤主要入血成分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挖掘柴贝止痫汤的入血成分的潜在抗痫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节: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柴贝止痫汤对癫痫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讨论 |
1 癫痫的中医认识及柴贝止痫汤方药解析 |
2 柴贝止痫汤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研究 |
3 海人酸诱导的癫痫模型特点 |
4 柴贝止痫汤对海人酸致痫大鼠神经炎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
5 柴贝止痫汤物质基础研究及其潜在药理机制 |
6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创新点 |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拉莫三嗪治疗儿童癫痫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儿童癫痫具体情况 |
2 儿童癫痫诊治情况 |
3 拉莫三嗪药物动力学性质与药效学特效 |
4 拉莫三嗪单药治疗儿童癫痫 |
5 拉莫三嗪联合用药治疗儿童癫痫 |
6 拉莫三嗪用药安全性评估 |
7 结语 |
(7)柴胡疏肝汤加减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气滞血瘀型缺血性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概述 |
1 西医文献概述 |
1.1 缺血性卒中后癫痫的相关述要 |
1.2 缺血性卒中后癫痫的相关危险因素 |
1.3 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机制 |
1.4 缺血性卒中后癫痫的脑电图表现 |
1.5 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的防治 |
2 中医文献概述 |
2.1 中医对卒中后癫痫的病名认识 |
2.2 痫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
2.3 中医对“气滞、瘀血致痫”理论认识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入组标准 |
1.1 临床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情况 |
2.2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1 一般基线资料 |
3.2 主要疗效指标 |
3.3 次要疗效指标 |
4 不良反应 |
5 统计学处理 |
6 结果 |
6.1 一般资料分析 |
6.2 主要疗效指标比较 |
6.3 次要疗效指标比较 |
6.4 临床安全性评价 |
7 讨论 |
7.1 导师对“气滞、瘀血致痫”理论和“理气化瘀”治则的认识 |
7.2 本研究选方用药的依据及组方分析 |
7.3 现代药理分析 |
7.4 柴胡疏肝汤加减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缺血性卒中后癫痫的疗效分析 |
7.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从肝论治癫痫治疗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8)大椎穴埋线调控Egr1-T型Ca2+-Limk1-cofilin通路治疗癫痫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癫痫的中医学相关认识 |
一、病名 |
二、病因病机 |
三、辨证分型 |
四、辨证论治 |
五、穴位埋线疗法的临床应用 |
六、大椎穴治疗癫痫的依据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癫痫病的认识 |
一、病因 |
二、诊断方法 |
三、分型 |
四、治疗 |
第三节 癫痫耐药的研究进展 |
一、耐药假说 |
二、耐药的相关危险因素 |
三、耐药的治疗 |
第四节 癫痫共患疾病的研究进展 |
一、焦虑和抑郁 |
二、偏头痛 |
三、心脏病 |
四、其他 |
第五节 癫痫相关的动物模型 |
一、遗传性癫痫模型 |
二、急性癫痫模型 |
三、慢性癫痫模型 |
第六节 Egr1-T型Ca~(2+)-Limk1-cofilin通路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 |
一、钙离子稳态失衡是癫痫发生的主要根源 |
二、Cav3.2表达上调导致Ca~(2+)大量内流是癫痫发作的关键 |
三、Egr1介导Cav3.2表达 |
四、Egr1调控T型Ca~(2+)通路异常可能是癫痫发作的重要路径 |
五、钙离子异常内流是导致Limk1/cofilin细胞凋亡通路开放的前提 |
六、葡萄糖代谢异常促进Ca~(2+)内流 |
七、埋线疗法可能干预Egr1-T型Ca~(2+)-Limk1-cofilin通路调控癫痫 |
第二章 Meta分析探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癫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
一、资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第三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癫痫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二节 大椎穴埋线疗法对癫痫小鼠体重及焦虑情绪的影响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三节 大椎穴埋线疗法对癫痫小鼠海马病理学和脑内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四节 大椎穴埋线对癫痫小鼠Egr1-T型Ca~(2+)-Limk1-cofilin通路的影响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五节 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9)拉莫三嗪血药浓度监测及药物治疗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主要符号表 |
前言 |
1 拉莫三嗪概述 |
1.1 LTG药代动力学特点 |
1.2 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
1.3 LTG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及血药浓度监测意义 |
2 治疗药物监测(TDM) |
2.1 TDM概述 |
2.2 我国医疗机构开展TDM的现状 |
2.3 开展TDM的必要性 |
3 药物治疗管理(MTM) |
4 循证药学 |
4.1 循证药学概述 |
4.2 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Meta分析研究现状 |
第一章 HPLC法测定拉莫三嗪血药浓度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结果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LTG血药浓度分析方法的建立 |
1.2 LTG血药测定的临床应用 |
2 结果 |
2.1 LTG血药浓度检测方法的验证 |
2.2 临床应用分析结果 |
3 讨论 |
3.1 实验方法的讨论 |
3.2 临床应用的讨论 |
第二章 拉莫三嗪血药浓度监测患者的药物治疗管理实践 |
1 临床药师开展MTM的工作流程 |
1.1 患者信息收集 |
1.2 药物治疗相关问题(MRPs)的分析评估 |
1.3 干预计划的制定 |
1.4 干预计划的执行 |
1.5 随访 |
1.6 临床药师开展MTM的工作流程图(见图2-1) |
2 MTM评价指标 |
2.1 MTM的过程结局 |
2.2 MTM的患者临床结局 |
3 MTM实施的效果 |
3.1 确认及解决MRPs的情况 |
3.2 疗效改善、不良反应评估及处理 |
4 讨论 |
第三章 拉莫三嗪添加治疗丙戊酸钠治疗无效癫痫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策略 |
1.2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
1.3 文献资料提取 |
1.4 文献的质量评价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 |
2.3 总有效率 |
2.4 总不良反应发生率 |
2.5 各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 |
2.6 拉莫三嗪血药浓度 |
2.7 发表偏倚 |
3 讨论 |
3.1 LTG添加治疗的有效性 |
3.2 LTG添加治疗的安全性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10)拉莫三嗪治疗难治性癫痫的血药浓度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治疗方法及采血时间 |
3血药浓度检测方法 |
4疗效评价 |
5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LTG血药浓度与疗效的关系 |
2血药浓度与剂量、年龄的关系 |
2.1 LTG有效血药浓度的范围 |
2.2 LTG血药浓度与剂量关系 |
讨论 |
四、添加拉莫三嗪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分别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难治性癫痫患者脑电图频段功率的影响[J]. 郜晓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11)
- [2]柴贝止痫汤加味治疗难治性癫痫肝郁痰凝证的临床研究[D]. 刘婉营.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柴贝止痫汤抗痫作用机制及其物质基础研究[D]. 董笑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拉莫三嗪治疗儿童癫痫研究进展[J]. 解国圣,刘子宸,张娜,张艳玲,王芳,闫晓静. 临床军医杂志, 2021(02)
- [5]肠道菌群与癫痫相关性研究进展[J]. 宋成艳,李亚军. 癫痫杂志, 2021(02)
- [6]丙戊酸镁联合拉莫三嗪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效果及对血清IL-1β及IL-6水平的影响[J]. 王娜,曹青青,杨青松.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0(04)
- [7]柴胡疏肝汤加减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气滞血瘀型缺血性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研究[D]. 玉倩.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大椎穴埋线调控Egr1-T型Ca2+-Limk1-cofilin通路治疗癫痫的机制研究[D]. 王志婕.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9]拉莫三嗪血药浓度监测及药物治疗管理[D]. 智勇刚. 石河子大学, 2019(05)
- [10]拉莫三嗪治疗难治性癫痫的血药浓度影响因素分析[J]. 王晓娟,黄庆,袁君,张梅,赵伍西. 中国新药杂志, 20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