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9中国电影备忘(论文文献综述)
谭政,张燕[1](2020)在《世界电影强国评价体系与中国电影的提升》文中认为将中国发展成电影强国的目标已提出多年,但如何评价何为电影强国一直未有清晰的衡量标尺。考察现有的世界电影产业格局以及科技强国等相关的评价体系,电影强国的评价体系应该包括国内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两个一级指标,产业基础、产业规模等六个二级指标,影院与银幕数、电影产量等二十个三级指标。在此评价体系的衡量下,当下只有美国是电影强国,中国和印度具备未来发展成电影强国的潜力。中国应该在加强青年电影扶持力度和质量、加大海外推广、成为非发达国家电影的主要目标市场等方面努力提升,以坚实地助力其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
曹媛[2](2020)在《内地与香港合拍片四十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影作为能够描摹社会现状、发扬民族精神以及传递艺术价值的重要媒介,是我国对外开放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传播形式与文化内容。内地在发展电影事业的进程中,也在不断尝试着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联系。自1979年文化部成立内地第一家管理中外合作拍摄事务的专门机构——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后,我国的电影产业便陆续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关联,并积极地投入到创作类型化、内容多样化、视野多元化的时代格局之中。其中,内地与香港合拍片同样应和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曾经徘徊、几度探索的状态中走向了如今的合流之势,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谋求了极具典型性的制片方式,勾勒出契合自身发展的创作之路。值得一提的是,在多方合力下,两地创作者协力创作出众多兼具艺术性与思辨性的影片,使华语电影市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本文从政策、类型和产业三个方面细致地阐述了内地与香港合拍片四十年间的发展历程及变化。绪论主要分为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四个部分。在对两地合拍片的概念和范围进行框定后,笔者梳理了相关的研究文献并厘清了具体的研究脉络与意义,以便于在后文中展开论述。本文第一章主要探讨了1979年至1989年的两地合拍片。尽管两地合拍片的表现形式在这一阶段显得较为单一,主流创作群体也尚未介入其中,但仍旧可以称得上是一次合作探索与破冰之行。可以说,两地合拍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落地生根。第二章分析了1990年至2003年的两地合拍片。由于好莱坞电影席卷全球、电视媒介的迅猛来袭等相关因素,两地电影在时代的浪潮下共临低谷、同面忧患,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中,两地合拍片携手打造了数部质量上乘的作品。第三章分析了新世纪初期的两地合拍片,指出该阶段的两地合拍片实际上已然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新航道。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两地合拍片的产量与质量齐头并进,不仅为两地电影市场注入了崭新的力量,也为华语电影的品牌建立与繁荣奠定了基础。第四章则对两地合拍片在新世纪后的第二个十年进行了总结。随着内地电影产业化的转型与《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等相关政策的出台,两地合拍片也借此华丽转身,不仅在类型上实现了融合与变装,更在观念上产生了碰撞与交融。两地合拍片不断扩充,阔步走向一个文化整合、内容共享、体系渐成的新时代。第五章瞩目了两地电影合作的发展未来。文章点明了两地合拍目前所面临的创作困境与现实问题,并在发展的前提下寻找解题之道,确定了两地合作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可以说,“华语电影”的概念也在内地与香港合拍的互渗互补中日益彰显它的魅力,从而建构出具有国际视野和区域文化特色的华语电影产业。因此,内地与香港合拍片在推动华语电影的兴盛方面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它不仅营造出华语电影的品牌,共建了华语电影的市场;更是服务了国家的文化战略,在文化自信与价值认同的基础上向世界传递出中国的声音。
丁亚平,姜庆丽[3](2019)在《论近年来中国电影研究的现状与走向》文中提出近年来中国电影发展成绩耀眼夺目,国产电影不仅在创作数量上激增,在票房收入上也频现佳绩。二〇一八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累计六百零九点八亿元,较二〇一七年的五百五十九点一一亿元,增长了约百分之九点一。回顾近几年的电影创作,商业电影、艺术电影、主旋律电影在国内市场上各领风骚,以《无名之辈》、《我不是药神》、《红海行动》、《我不是潘金莲》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影片显现出惊人的市场能量,
陈晓[4](2019)在《跨文化语境下的国产商业电影研究(2002-2017)》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将国产商业电影置于产业研究、文本研究、文化研究的交叉视野之中,在电影史、电影理论及电影批评的框架下,旨在厘清2002-2017年国产商业电影的纷繁面貌。首先,在时间上对其进行微观层面的断代划分,历时考察国产商业电影的生发环境及流变状况。第二,结合“本土性”表达及“国际化”表达两条共时线索,力图解释国产商业电影生成、变化、发展的主体因素,勾画出该领域范畴内丰富立体的文化图景。第三,综合实证研究方法,尝试以跨文化视角透视国产商业电影的输出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方法论延伸及讨论。基于此,本文将分作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绪论”部分界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对已有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述评,指出目前研究中缺乏对国产商业电影集中化、系统化、理论化的论述,并由此提出本文的主体研究架构。第一章“国产电影商业环境的生成”描述新世纪后的国产商业电影延续了中国早期电影的娱乐属性,生发于政策-经济生态圈、媒介生态圈以及跨域合作生态圈所构成的复杂语境当中。政策-经济生态圈以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通过股份制、院线制的建立,促成中国电影产业的体系化发展。媒介生态圈以内容生产领域的“IP转化”及内容流通领域的“互联网+电影”战略性格局,建立国产商业电影的跨媒体运营模式。跨域合作生态圈广泛利用资金与人才优势,以“合拍片”生产为基本路径,使国产商业电影迈入全球化商品行列。第二章“国产商业电影的意识形态表述”指出国产商业电影受到内在文化势力的深刻影响,官方、资本方、大众三股力量的互动,根本性地决定了国产商业电影的差异性面貌与本土性表达。官方以向大众输出主流意识形态为根本目的,通过与资本方的联姻,促成“主旋律”电影转向“主流商业片”。从对“主旋律”的商业化重述,到对“样板戏”的娱乐化改写,主流话语从显性在场转变为隐性在场。资本方以商业营利为根本目的,在实践层面搭建不同文化相互沟通的桥梁,生产出兼顾多方文化需求的电影产品。其中,商业电影的历史空间呈现出想象性叙述的特征、动作类型片自觉践行主流意识形态的“询唤”功能、贺岁片全面迎合流行文化与消费语境、文艺片流露出电影艺术的退守与反抗姿态。大众文化从“沉默者”转为一股显在力量,既处在官方与资本方的引导之下,又因其自反性而促使电影市场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电影“粉丝”通过协商性参与的方式,进入商业电影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以“青春片”为代表,大众群体自身的属性成为资本方的创作指南。“新主流”电影的出现,既表明“现象级”作品源自于大众文化“时代面向”的刺激和培育,也反映出多股文化力量共同促动了集体欲望的影像化宣泄。第三章“国产商业电影影像美学新质”指出国产商业电影受到外来文化引导,文本实践逐渐与世界商业电影范式达成共识,并自觉进行着影像美学现代性的重新建构。在影像符号层面,国产商业电影对异域景观实行“标签化”处理,在银幕上勾勒出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认知地图”。一方面,大量涌现的西方符号明示着西方文化的强力渗入;另一方面,在外来文化的映照下,跨文化个体同时流露出对本地文化强烈的复归心态。在镜头修辞层面,制造影像“吸引力”成为国产商业电影重塑“电影性”的重要目的与途径。对“蒙太奇”的活用展现出国产商业电影的速度“变奏”;“数字长镜头”标示出国产商业电影的数字技术转向。在故事题材层面,国产商业电影在类型化叙事的流变过程中,不断分化、变异、繁殖出多样式的类型片。“奇幻片”糅合西方元素与本土文化,成为国产商业电影类型融合的先驱范例;“一本多拍”作为新样态的跨国改编形式,彰显出类型深度融合的可能性。在母题内涵层面,情感母题、寻找母题及英雄母题均与世界电影的创作潮流构成互文关系,指向人类共通的价值选择。第四章“国产商业电影的海外之旅——以北美市场为参照系”将北美地区中国商业电影的市场接受作为切入口,论述国产商业电影所遭遇的真实文化壁垒。古装大片的热潮与失落印证着北美市场的“选择性阅读”模式,而“华狮”及“华语片”的推广开拓了各类型商业电影的发行路径。国产商业电影“输出”的基本困境在于面临着结构性的文化霸权,中国电影作为“外语片”,难以获得“准”商业片待遇,始终未能进入北美主流市场。国产商业电影遭受“冷遇”的另一重因素在于中美观众的文化认知差异,基于对中美在线影评网站的实证考察,美国观众重“形式”、重技术以及自觉的跨文化立场与中国观众形成鲜明对比。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指向中美不同的文化语境,即普遍意义上的高/低文化语境差异,以及不同的观影模式,即审美机制上的类型/故事传统差异。《英雄》与《长城》作为两部具备典型“访美”特质的作品,值得重点关注。《英雄》之于中国电影商业化、国际化取向的历史功绩应当予以重新追认;《长城》标志着中美合作的深度开展,而“杂交”文本的缺陷阻碍了其背后深刻世界性主题的有效传播。第五章“国际坐标内国产商业电影的精进路径”尝试以更高的标准要求当前历史语境中的国产商业电影。国产商业电影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时刻遭遇着本土文化裂变与外来文化冲击所带来的种种难题。面对如此纷杂的跨文化语境,国产商业电影的发展方向应当坐落于世界电影的版图之中,以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基础,回归具有主体性特质的中国电影范畴,扮演好国家电影、文化商品、图像档案等多重角色。
肖梓泉[5](2019)在《基于SCP分析框架下的湖北电影产业研究》文中提出湖北在建设文化强省的过程中,电影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题中应有之意。对湖北电影进行定量研究,经过统计分析来描述湖北电影的特征,不仅可为其他电影产业研究者提供详实的数据,也是认识湖北电影的现状、推动湖北电影未来发展的基础。引言部分陈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梳理了部分国内外电影产业研究的相关文献。正文第一章首先介绍了SCP理论的发展沿革,对哈佛学派产业组织理论、芝加哥学派和新奥地利学派产业组织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分别进行了分析。其次介绍了中国电影产业和湖北电影产业的现状,用数据及图表展示了中国电影产业、湖北电影产业的发展态势,同时也指出湖北电影产业发展虽然逐年加快,但产业化进程缓慢的问题。最后探讨了产业经济学中SCP研究框架适用于湖北电影产业研究的可行性。正文第二章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湖北电影产业。通过各产业链中各环节的市场集中度、产品产异化、市场壁垒的分析,得出湖北电影产业仍处于寡占型市场结构的结论;基于对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两方面的分析,推导出湖北电影产业市场行为较为混乱的看法;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方面讨论湖北电影产业的绩效,得到湖北电影产业发展水平偏低、市场绩效较弱的结论;最后,总结了湖北本土电影《青春派》、《人在囧途》的成功经验。正文第三章总结了湖北电影产业存在供给侧不足、产业基础差、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提出了湖北电影产业于困境中突破的对策,认为湖北电影产业化未来的发展,必须优化市场结构,突出主要企业的龙头作用,整合优势资源,打造本土品牌;必须规范市场行为,在竞争模式创新的同时维护市场秩序,成立专项基金,加强电影创作队伍建设;必须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从抓题材、重批评、强宣传等方面着手,提升市场绩效。
肖一啸[6](2019)在《合拍电影行政许可制度探析》文中提出“合拍电影”是中国电影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电影产业促进法》颁布并施行两年之久,与下位法仍衔接不顺畅,具体实施细则迟迟得不到出台,相关审查程序瑕疵和标准的模糊,为合拍电影产业发展带来重重阻碍。此外,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主体地位性质的模糊及“既管又营”的现状,也值得探讨。由于相关政策及法律的模糊性,给行政许可相对人和执法人员带来困扰。因此,本文从行政许可主体、程序、标准三方面入手,第一章厘清“合拍电影”不同法律渊源下的法律定义,回顾其行政许可制度建立完善的演变历程,第二章考察在行政许可视角下有关行政主体合作治理模式问题及中国合作电影制片公司的法律地位问题,并给出落实授权和适用回避的建议,第三章探讨现行合拍电影许可制度审查程序不透明、结构不合理及多轮审查是否必要的问题并提出“星型程序”、“选择加快程序”及完善听证制度建议,第四章探讨审查标准模糊随意及各方投资和主创比例过于生硬的问题,并给出明确制定标准主体之义务、合理构造标准行使方式及具体程度、完善监督体系及事后救济制度的建议,以期为其后相关细则的立法实践提供参考。
文娟[7](2019)在《一个理论生命体的进路——论“华莱坞电影”的生成与播撒》文中研究指明"华莱坞电影"是中国电影研究的最新理论命名。"华"和"莱坞"相互陪伴、加持,以"缠绕"为理念和方法,以"流动"为主体和历史观,生成为以"中华性"为精神认同的中国电影工业全球旅行的"莱坞"法则。这是邵培仁把脉中国电影生产的当下和过往以及预判未来之后作出的理性概括。这一命名不是"莱坞"中国化的"华夏中心主义"迷梦的再现,也不是中国电影"莱坞"化的自我殖民,而是中国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实践方略。在此命名导引下,不仅"华"和"莱坞"的丰富影像得到了真实还原,而且海内外中国电影研究者和作为研究对象的中国电影之主体性都有了呈现的可能和空间,从而使得重写中国电影史也具有了新的方向。概而言之,"华莱坞电影"是超越于"中国电影"研究和"华语电影"研究的学理性升级,是极富生命活力的理论命名。
王晓丽[8](2017)在《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中国电影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电影产量、票房数量、影院建设、从业队伍、观影人次等方面今非昔比,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盛世景观。但是与产业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影质量和口碑的持续走低,导致国产电影面临严重的信誉危机。因而总结电影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深入分析当前电影的创作症候对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具有切实且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在全面整理和把握新世纪中国电影资料的基础上,梳理出电影发展的主要脉络,运用消费文化、叙事学、类型学、意识形态批评、纪实美学等理论和方法,对新世纪中国电影的影像、叙事、美学、价值观以及与观众的关系等进行系统地研究。第一章揭示消费文化是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现实语境。论文首先辨析消费文化的含义,指出消费文化作为文化全球化的主力军已经成为新世纪中国社会的主导文化语境和主要价值观之一;剖析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即电影政策的实施推进了电影产业化进程,吸引多元资本投入到电影行业从而促进了电影的繁荣,同时受众主体的低幼化和消费文化语境直接影响了电影娱乐化、物欲化、怀旧性的审美转向;将新世纪电影的格局划分为商业电影、主旋律电影和艺术电影等,并简要分析其基本形态。第二章探讨商业电影中奇观化的国产大片。古装武侠大片开启了中国大片的探索之旅,以“武舞美学”为核心的动作奇观营造颇具东方文化色彩,但过于重视画面而陷入叙事和意义双重失落的泥沼,叫座不叫好。历史战争大片以战争场面奇观为视觉营造的重点,通过考察战争与人性的纠缠表达出对人性的质疑和历史的反思,但压抑的画面和人性表达的失衡造成了娱乐性的欠缺与审美的错位。奇幻大片以真爱、成长、自由为主题,运用电脑特技手段建构非真实的艺术空间,辅以爱情、动作、冒险等类型元素,以青年人为目标受众而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但技术进步的同时暴露出艺术的幼稚。第三章讨论商业电影中世俗化的类型片,选取喜剧片、小妞电影和青春片等中小成本类型片进行分析。喜剧片以其得天独厚的娱乐优势获得市场的青睐,小妞电影以引领时尚的消费品牌和女性青春靓丽的形象而赢得女性观众市场,青春片的盛行在于它契合了当下影院观影主体——20岁上下的青年人对青春、爱情、梦想的期待和想象。虽然这些类型片的娱乐性较强,但在消费文化的驱使下出现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不足,如喜剧片的低俗、小妞电影的拜金主义和青春片的幼稚等,同时还存在叙事模式化、手法雷同化、主题同质化、风格过度娱乐化等问题。第四章解读主旋律电影的交响与变奏。面对资金危机和接受焦虑,主旋律电影一方面通过国家形象的塑造、集体记忆的重构、当代英模的宣扬完成了意识形态的时代性重写;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市场化转型,向商业电影借鉴奇观化、明星化、类型化的叙事策略,以实现电影的社会效益与商业效益的双重诉求。论文最后指出了主旋律电影发展中出现的商业美学膨胀等问题,提出了主旋律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五分析艺术电影的坚守和探索。大众消费文化的普及与蔓延使原本小众化的艺术电影更加边缘化,艺术电影在坚守艺术独立性的同时也开始了类型化的探索,呈现出再现现实经验、描绘个体情感与沉溺类型越界等三种创作倾向。论文着重探讨其现实经验的关注与遮蔽,生命体验的开掘与简化,以及类型的融合与支离等美学症候。最后,在对新世纪中国电影重要文本的影像、叙事与文化的分析中得出结论:电影艺术的发展与时代、社会有着盘根错节的联系,新世纪中国电影的审美与文化、创作与市场(观众)、艺术与商业之间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因素的合力作用下,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十余年的飞速发展之后,未来中国电影将呈现出数量性增长减缓和质量性增长提高的发展趋势。所以对电影产业的繁荣应当肯定,对电影叙事和精神上的不足应予以正视和重视,而任何单一的肯定或否定评价都不可取。
王誉俊[9](2016)在《国际眼光:电影的内容分级之于华莱坞的可持续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在内容分级视角下,对华莱坞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研究。一个健全的、可持续发展体系的运营依托于资源、市场和文化等几大区块的协同合作;拥有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产业,不会以牺牲人类福祉为代价去挑战产业增长的极限。就电影产业而言,艺术发展、社会责任、价值观导向等与产业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时代中的商业发展、文化传播战略一样重要。从中国入世到华莱坞的产业化定性,崛起的华莱坞电影产业和充满生机与张力的华莱坞电影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电影舞台上的新聚点。目前国内外关于华莱坞电影产业的研究,主要是从对包括院线扩展、票房井喷等数字增长的畅想来抒发对华莱坞电影发展的期待,而相对较少的从这些正面的文本中分析其中可能存在不利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深层问题:电影内容分级制度的缺失对可持续化发展的影响。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从媒介生态学的视角分析华莱坞产业,从而论证电影的内容分级是提升电影产业竞争实力的必要条件。本文着眼于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化发展逻辑带出的四个方面影响进行分析:内容分级与电影的生产和资源配置、内容分级与电影的消费和使用、内容分级与消费市场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内容分级与电影产业的道德与政治职责。具体来说,本文围绕下述问题展开:为什么认为电影内容分级制度的施行才是华莱坞电影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的前提?华莱坞的内容分级之于华莱坞电影产业,可以通过人力资本(例如六代导演)、物质资本(例如市场规避风险的生产举措)和意识形态的表述(例如动画类别的细分)等来推动华莱坞电影的"走出去"战略,从而有助于华莱坞文化的可持续化发展,建设更好的华莱坞国际形象。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本文主要从对华莱坞和国际上的产业发展相关的文本进行分析,并讨论了可持续发展的操作模式。这项研究的贡献主要有两部分:第一,助力于华莱坞理论拼图的收集,理解当前电影产业环境对华莱坞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第二,本研究深度挖掘了内容分级与可持续发展电影产业之间的互利互惠表现及互相制约的因素,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部门的有关电影法律法规的决策制定提供参考性意见。
张绢[10](2016)在《“小镇青年”:矛盾的观影者 ——基于某小镇观众观影实践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电影市场的复苏,电影票房近年连创新高,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品质欠佳但仍然票房大卖的电影,例如《富春山居图》、《小时代》系列等。这两者叠加之下,越来越多的电影评论与报道中开始频繁出现“小镇青年”这一称呼,泛指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电影观众,他们对好莱坞大片没什么兴趣,偏爱国产片,特别是故事接地气、有大牌明星、在当地大力宣传的国产片,哪怕口碑差,也会毫不犹豫地去贡献票房。很显然,“小镇青年”是一个略带贬低与调侃的名称。“小镇”之称,更多像是一种城市差异下大城市优越感的表达;而用“青年”对电影观众进行年龄上的定位,这无疑是已有代际差异的一种放大,同时,这其中是否还隐含着一种对青年亚文化的不认同甚至排斥呢?除此之外,“小镇青年”的叙述之中,还指涉着消费文化的渗透以及电影的解码等领域,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和讨论。然而,我们只看到这些中小城市的观影者被媒体冠上“小镇青年”称号,并被刻板地描述成一群带有“钱多人傻”意味的电影品味低下者。真实的“小镇青年”怎样的,这正是本研究想要了解,并如实呈现的。本研究以湖北省宜昌市(三线城市)为例,考察长期在该市生活的20-30岁之间的青年去影院观看电影的具体情况,尝试还原真实的“小镇青年”,并展现他们透过看电影这一行为所传达出的代际差异和城市差异叠加下的生活状态,特别是他们对消费品味的追求,以及对主流文化的态度。通过对13位长期生活在宜昌的青年进行访谈研究,笔者发现,大部分受访者年均观影量在10部以上,习惯用第三方软件在线购票,他们拒绝一个人看电影,将看电影看作一种主要的聚会方式,他们看电影已经不再重视其审美意义,更多是一种纯粹的娱乐消费行为。在电影选择上,口碑、个人兴趣以及演员是比较主要的影响因素。好口碑电影和实力派演员是他们的主要选择,然而他们也不愿完全失去个性。他们表现出明显的对好莱坞大制作的偏爱,以及对国产电影的不认同,然而他们的国产电影观看量却并不少于好莱坞大片。在他们看来,生活和电影对于他们来说有着无比清晰的分界线,电影世界是虚假的精彩,而现实则是无聊的真实:他们既清楚地看到了电影的“假”,又对于虚假电影世界种种讲述的欣然接受,然后内化为自己的理解与感受;而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度并不太高,无聊是许多受访者的主要感受。笔者认为,这些“小镇青年”对电影的热情背后,是他们对于城市之间各方面的巨大差异的一种抗争:他们可以与全国各大城市的观众同时欣赏到最新的电影,这是其他的活动都无法带来的。透过看电影,小城市与大城市之间的差距似乎不复存在。而“小镇青年”在电影选择上表现出来的那些一致和矛盾,无不体现着他们文化上的游离状态,他们既想塑造出符合主流审美的有品味的理性观众形象,又不可避免地对主流文化有着本能反抗,在文化上他们有着无处安身的尴尬。这种尴尬也贯穿着他们的生活,他们既急不可耐地想证明自己已经足够成熟,是可以担当的成人,又还舍不得跟那个幼稚无虑的少年一刀两断。他们并不愿费劲去解读电影,甚至不求真正理解电影。这样的他们似乎是如此无知而愚蠢的观众,但这无知和愚蠢,或许是对他们仅作为“饭后娱乐”的电影的合适反应。
二、1999中国电影备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9中国电影备忘(论文提纲范文)
(1)世界电影强国评价体系与中国电影的提升(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上及当下的电影强国 |
二、世界电影强国评价指标体系 |
(一)国内影响力 |
(二)国际影响力 |
三、未来能有潜力与好莱坞抗衡的仅中国电影和印度电影 |
四、中国电影的提升 |
(一)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
(二)做大对外合拍的主战场,利用市场优势和好莱坞合作 |
(三)提升青年电影扶持力度和质量,加大海外推广力度 |
(四)扩大非发达国家电影在中国市场的容量 |
结语 |
(2)内地与香港合拍片四十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1979 年至1989 年:破冰重组·流于表层 |
第一节 交融对话与政策推动 |
第二节 题材的重构与类型化建构 |
第三节 产业的初建与港方的主控 |
第二章 1990 年至2003 年:同抗危机·深层合作 |
第一节 体制改革与政策减压 |
第二节 类型嬗变与文化对撞 |
第三节 共临危机与资本追逐 |
第三章 2003 年至2010 年:产业并铸·北上趋同 |
第一节 结构调整与政策扶持 |
第二节 全球化语境下的华语电影新形态 |
第三节 大片的运作与产业模式的重建 |
第四章 2010 年至2019 年:溯本“港味”·共拓主流 |
第一节 政策引导与产业升级 |
第二节 类型垦拓与结构拼盘 |
第三节 价值对接与“三性统一” |
第五章 瞩目未来:突破瓶颈·合作共赢 |
第一节 创作困境与现实问题 |
第二节 解题之道与展望共赢 |
第三节 发展潮流与合作趋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国电影政策文件汇编 |
附录二 内地与香港合拍片列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跨文化语境下的国产商业电影研究(2002-20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产业浪潮:“国产商业电影”作为研究对象 |
二、间性思维:“跨文化语境”作为研究视角 |
三、他山之石:西方理论视野与中国商业电影 |
四、激荡新世纪的国产商业电影 |
第一章 国产电影商业环境的生成 |
第一节 政治-经济生态圈:电影产业的体系化发展 |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开放形势 |
二、股份制:电影企业作为主体 |
三、院线制:全国放映网络的建立 |
第二节 媒介生态圈:国产商业电影的跨媒体运营 |
一、内容生产:从叙事文本到IP转化 |
二、内容流通:“互联网+电影”格局初显 |
第三节 跨域合作生态圈:商业电影作为全球化商品 |
一、资金与人才:“合拍片”的双翼 |
二、“铁三角”:地缘文化想象中的内地/香港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产商业电影的意识形态表述 |
第一节 国家形象:主流意识形态的宏观构建 |
一、从“主旋律”到“主流商业片” |
二、重大历史题材的商业化重述 |
三、“样板戏”的娱乐化改写 |
第二节 商业资本:体制与市场的博弈空间 |
一、历史空间的想象性叙述 |
二、动作类型片的“询唤”功能 |
三、贺岁片:消费时代的文化“共谋” |
四、文艺片:“艺术”的退守与抗争 |
第三节 大众选择:“沉默者”的广泛参与 |
一、超越“盗猎”:“粉丝”文化的协商性 |
二、青春片:定制“怀旧”与城市想象 |
三、“新主流电影”:集体欲望的影像化转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产商业电影影像美学新质 |
第一节 异域景观:符号与“文化认知地图” |
一、“标签式”的区域符号 |
二、普遍“在场”的西方符号 |
三、跨文化个体符号的复归 |
第二节 语言形式:镜头与“吸引力”修辞 |
一、分流与面向:重塑“电影性” |
二、蒙太奇:电影速度的“变奏” |
三、长镜头:数字“渐近线”的生成 |
第三节 故事题材:情节与类型化叙事 |
一、分化与异变:多元化的类型电影 |
二、类型融合:奇幻片的“皮”与“骨” |
三、“一本多拍”:新样态的跨国改编 |
第四节 母题内涵:普遍化的价值共鸣 |
一、“真情至上”:人际关系与情感母题 |
二、“在路上”:“漂泊/归乡”与寻找母题 |
三、“中心视点”:个体呈现与英雄母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产商业电影的海外之旅——以北美市场为参照系 |
第一节 “访美”之选:国产商业电影的北美发行现状 |
一、选择性阅读:古装大片在北美的热潮与失落 |
二、发行新势力:“华狮”与“华语片”的推广 |
三、期待错位:文化霸权下的“外语片” |
第二节 “他者”之镜:比较视野下的中美在线网站影评 |
一、非对称性:国产商业电影的正/负向传播 |
二、高/低语境之辩:“故事”传统与“类型”传统 |
第三节 《英雄》的全球视野与“东方主义”再考察 |
一、电影偏向力:基于商业与市场的试验 |
二、毁誉参半:差异性的文化分野 |
三、策略性本质主义:对“东方主义”的回应 |
第四节 “杂交”的《长城》:本地、国际与“墙” |
一、混搭的类型:奇幻、怪兽与西部片 |
二、黏合“分裂”:英雄与禁军的形象塑造 |
三、环球议题:“饕餮”危机与有“缝隙”的墙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际坐标内国产商业电影的精进路径 |
第一节 中国电影:主体性的再确认 |
第二节 资本并流:多样化的再生产 |
第三节 图像档案:人文价值的再书写 |
本章小结 |
结语:商业电影尚在进行时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02-2017年年度国产电影票房前十数据统计 |
附录B: 2002-2017年北美上映国产院线电影名录 |
博士期间发表成果 |
致谢 |
(5)基于SCP分析框架下的湖北电影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SCP理论范式的发展和湖北电影产业研究 |
第一节 SCP范式的发展 |
第二节 中国电影产业及湖北电影产业现状 |
第三节 SCP范式用于湖北电影产业研究的可行性探讨 |
第二章 湖北电影产业的SCP范式分析 |
第一节 湖北电影产业市场结构 |
第二节 湖北电影产业市场行为 |
第三节 湖北电影产业市场绩效 |
第三章 湖北电影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
第一节 湖北电影产业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湖北电影产业的突围与政策选择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湖北备案电影汇总(2011.1-2019.3) |
附录二 :湖北放映许可证发放情况(2015.1-2019.3) |
附录三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合拍电影行政许可制度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合拍电影行政许可制度概念及演变 |
第一节 不同位阶法渊源下的合拍电影含义 |
一、不同位阶法中的“合拍电影” |
二、“合拍电影”含义的厘清 |
第二节 合拍电影行政许可制度的演变 |
一、制度初建期(1981-1994) |
二、制度调整期(1994-2004) |
三、制度完善期(2004 至今) |
第二章 合拍电影行政许可制度中的主体问题分析 |
第一节 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的法律地位 |
一、行政“授权”地位的质疑 |
二、行政主体资格的界定 |
第二节 合拍电影合作治理模式问题分析 |
一、责任承担及合作限度 |
二、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既管又营” |
三、公司对申请材料的额外要求 |
第三节 针对主体问题的改善建议 |
一、落实法律法规相应“授权” |
二、“回避”的适用 |
第三章 合拍电影行政许可制度中的程序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合拍电影审查的程序瑕疵 |
一、下位法衔接的缺失 |
二、多轮审查有无必要性 |
二、电影审查结构不合理及程序不透明 |
第二节 针对程序问题的完善建议 |
一、“星型程序”与“选择加快程序”的引进 |
二、完善听证制度 |
第四章 合拍电影行政许可制度中的标准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合拍电影审查的标准不合理 |
一、审查标准的模糊性和随意性 |
二、中外各方投资比例和主创人员比例标准过于生硬 |
第二节 针对标准问题的完善建议 |
一、明确制定标准主体之义务 |
二、合理构造标准行使方式及具体程度 |
三、完善监督体系及事后救济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一个理论生命体的进路——论“华莱坞电影”的生成与播撒(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华”与“莱坞”缠绕下的身份认同与产业期许 |
二、历史回望中“华莱坞电影”的命名 |
三、流动的主体与重写中国电影史 |
(8)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消费文化: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现实语境 |
第一节 消费文化之定义 |
一、消费文化的内涵 |
二、消费文化的范畴 |
第二节 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 |
一、电影政策:产业进程的主动力 |
二、多元资本:产业繁荣的助推力 |
三、社会症候:娱乐至死和价值虚无 |
四、观众本位:产业发展的中心点 |
第三节 新世纪中国电影的格局与基本形态 |
一、商业电影:繁荣中的尴尬 |
二、主旋律电影:危机下的转型 |
三、艺术电影:困境中的坚守 |
第二章 商业电影(上):奇观化的中国大片 |
第一节 东方奇观背后的双重失落 |
一、华丽的东方奇观 |
二、叙事的断裂与拼贴 |
三、价值虚无与文化悖逆 |
第二节 战争奇观下的人性迷思 |
一、影像的真实美学风格 |
二、人性叙事的丰富与困境 |
三、文本意义的建构与缺憾 |
第三节 技术的进步与艺术的幼稚 |
一、数字技术与审美体验升级 |
二、类型杂糅与叙事混乱 |
三、想象力的匮乏 |
第三章 商业电影(下):世俗化的类型片 |
第一节 “笑”的盛宴 |
一、贺岁喜剧:小品化与游戏化 |
二、中小成本喜剧:巧合与戏仿 |
第二节 女性的童话 |
一、女性乌托邦的建构 |
二、凝视中的误认与想象 |
三、消费文化的意义旨归 |
第三节 青春怀旧风 |
一、青年群像与成长主题 |
二、怀旧消费与偶像崇拜 |
三、青春书写的陷落与超越 |
第四章 主旋律电影的交响与变奏 |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书写 |
一、国家形象的塑造 |
二、集体记忆的重构 |
三、当代英模的宣扬 |
第二节 商业化策略 |
一、视听的奇观化 |
二、人物的日常化 |
三、叙事的类型化 |
第三节 反思与展望 |
一、过度商业化与现实桎梏 |
二、主旋律电影的主流化走向 |
第五章 艺术电影的坚守与探索 |
第一节 现实经验的呈现与遮蔽 |
一、现实生活的再现 |
二、纪实风格的凸显 |
三、回避现实与无力超越 |
第二节 主观心理的表现与简化 |
一、人物心理的开掘 |
二、有意味的形式 |
三、戏剧性的妥协 |
第三节 类型越界的融合与支离 |
一、艺术性的追求 |
二、类型化的转向 |
三、难以弥合的裂缝 |
余论 |
一、中国电影史范畴中的新世纪电影 |
二、跨文化视野下的新世纪中国电影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世纪中国重要影片一览表 |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9)国际眼光:电影的内容分级之于华莱坞的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内容分级何以重要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1.4 主要研究思路、体系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华莱坞研究的现状 |
2.2 可持续发展概述 |
2.3 华莱坞电影产业研究的国际视野 |
2.4 可持续发展语境下的华莱坞电影生态 |
2.5 本章小结 |
3. 内容分级与电影的生产和资源配置 |
3.1 内容分级的形成与发展 |
3.2 内容分级影响电影生产的机制分析 |
3.3 电影的资源配置的作用路径 |
3.4 规避风险的生产和资源配置的文本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内容分级与电影的消费和使用 |
4.1 内容分级对电影消费和使用的影响 |
4.2 访谈:全球语境下的电影消费 |
4.3 内容分级与电影票房的文本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内容分级与消费市场的精神文明建设 |
5.1 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
5.2 电影可持续发展的主体:电影内容 |
5.3 多元内容的分级探讨的文本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内容分级与电影产业的道德与政治职责 |
6.1 内容分级与产业道德 |
6.2 内容分级与政治职责的关系 |
6.3 电影的道德与艺术创作的文本分析 |
6.4 电影的教育与警示意义的文本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 |
7.1 内容分级之于华莱坞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7.2 研究限制与后续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英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小镇青年”:矛盾的观影者 ——基于某小镇观众观影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文献回顾 |
1.1 “小镇青年”的双重指向:城际差异与代际差异 |
1.2 观影作为一种消费行为:消费、品味与区隔 |
1.3 观影作为一种文化实践:文化工业与文化研究 |
1.4 我国电影概况 |
第二章: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问题 |
2.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小镇青年”去电影院 |
3.1 “小镇青年”重度观影者们 |
3.2 看电影:一群人的吃喝玩乐 |
3.3 在朋友圈“看”电影 |
3.4 看电影:一种与全国同步的消费活动 |
第四章:“小镇青年”的电影品味 |
4.1 “众口易调”口碑大制作电影吃香 |
4.2 个性彰显:兴趣至关重要 |
4.3 电影主演:钟情演技派 |
4.4 国产电影VS好莱坞大片:追求时尚与品位 |
4.5 矛盾的“小镇青年” |
第五章:“小镇青年”解码电影 |
5.1 电影世界:虚假的精彩 |
5.2 现实世界:无聊的真实 |
第六章:小结与展望 |
6.1 研究小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1999中国电影备忘(论文参考文献)
- [1]世界电影强国评价体系与中国电影的提升[J]. 谭政,张燕. 当代电影, 2020(12)
- [2]内地与香港合拍片四十年研究[D]. 曹媛. 山东艺术学院, 2020(08)
- [3]论近年来中国电影研究的现状与走向[J]. 丁亚平,姜庆丽. 人文, 2019(01)
- [4]跨文化语境下的国产商业电影研究(2002-2017)[D]. 陈晓. 南京大学, 2019(06)
- [5]基于SCP分析框架下的湖北电影产业研究[D]. 肖梓泉. 三峡大学, 2019(06)
- [6]合拍电影行政许可制度探析[D]. 肖一啸.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7]一个理论生命体的进路——论“华莱坞电影”的生成与播撒[J]. 文娟. 文艺研究, 2019(02)
- [8]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D]. 王晓丽. 武汉大学, 2017(06)
- [9]国际眼光:电影的内容分级之于华莱坞的可持续发展[D]. 王誉俊. 浙江大学, 2016(01)
- [10]“小镇青年”:矛盾的观影者 ——基于某小镇观众观影实践研究[D]. 张绢. 南京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