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1](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 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 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 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 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蔡海荣[2](2021)在《疏肝温胆汤改善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疗效和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疏肝温胆汤改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临床疗效;明确疏肝温胆汤通过肝X受体α(liver X receptor α,LXRα)介导自噬/凋亡改善MS大鼠IR、糖脂代谢、氧化应激。方法:1.临床试验: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将84例气滞痰瘀证M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联合疏肝温胆汤服用,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压、血脂、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A1c(hemoglobin Alc,HbA1c)、血清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评价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2.1动物实验一: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联合高脂高糖高盐饲料喂养方法复制MS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代谢综合征模型组(MS组)、疏肝温胆汤高剂量组(SGWD-H组)、疏肝温胆汤中剂量组(SGWD-M组)、疏肝温胆汤低剂量组(SGWD-L组)、二甲双胍组(MF组)。SGWD-H组、SGWD-M 组、SGWD-L 组分别给予剂量为 23.58g/Kg/d、11.79g/Kg/d、5.90g/Kg/d 的疏肝温胆汤灌胃,MF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0.09g/Kg/d)灌胃,NC组和MS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药物干预时间为4周。干预结束后,测量大鼠体重、体长、血压,ELISA法检测HbAlc、FINS含量,生化分析仪检测FPG、TC、TG、LDL-C、HDL-C含量,并计算HOMA-IR,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肝脏和胸主动脉血管组织病理形态变化。2.2动物实验二:实验动物、分组及药物干预方法同动物实验一。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SOD、GSH-PX、MDA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LXRα、LC3、Beclin-1、Bax、Caspase-3、Bcl-2 蛋白表达,QPCR 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 LXRα、LC3、Beclin-1、Bax、Caspase-3、Bcl-2mRNA 表达。2.3动物实验三:NC组、MS组、SGWD-M组来自于实验一,另设疏肝温胆汤+LXRα抑制剂组[SGWD+LXRα(-)组]。NC组和MS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SGWD-M组给予疏肝温胆汤(11.79g/Kg/d)灌胃,SGWD+LXRα(-)组给予疏肝温胆汤(11.79g/Kg/d)灌胃+GSK2033(30mg/kg/d,ip,qd)腹腔注射,干预时间为4周。检测指标和方法同动物实验一、二。结果:1.临床试验:①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FPG、HbA1c、FINS、HOMA-IR、TC、TG、LDL-C、HOMA-IR、MDA 水平均降低(均P<0.05),HDL-C、SOD、GSH-PX 水平均升高(P<0.05);②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P<0.05),中医证候疗效提高(P<0.05)。2.1动物实验一:①与NC组比较,MS组和SGWD-L组大鼠FPG、HbA1c、FINS、HOMA-IR、TC、TG、LDL-C、HOMA-IR、体质量、Lee’s 指数、SBP、DBP 水平均升高(均P<0.05),HDL-C水平降低(P<0.05),HE染色示肝脏组织脂肪变性和空泡变性,HE染色示胸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②与MS组和SGWD-L组比较,SGWD-H组、SGWD-M组、MF组大鼠FPG、HbA1c、FINS、HOMA-IR、TC、TG、LDL-C、HOMA-IR、体质量、Lee’s 指数水平均降低(均P<0.05),HDL-C水平升高(P<0.05),HE染色示肝脏组织脂肪变性和空泡变性明显减轻,HE染色示胸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明显减轻。2.2动物实验二:①与NC组比较,MS组和SGWD-L组大鼠血清SOD、GSH-PX及肝脏组织LXRα、LC3、Beclin-1、Bcl-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均P<0.05),血清MDA及肝脏组织Bax、Caspase-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5);②与MS组和SGWD-L组比较,SGWD-H组、SGWD-M组、MF组大鼠大鼠血清SOD、GSH-PX及肝脏组织LXRα、LC3、Beclin-1、Bcl-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5),血清MDA及肝脏组织Bax、Caspase-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均P<0.05)。2.3 动物实验三:与 SGWD-M 组比较,SGWD+LXRα(-)组大鼠 FPG、FINS、HOMA-IR、TC、TG、LDL-C、HOMA-IR、MDA 及肝脏组织 Bax、Caspase-3 蛋白和 mRNA 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5),HDL-C、SOD、GSH-PX 及肝脏组织 LXRα、LC3、Beclin-1、Bcl-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均P<0.05)。结论:1.临床试验:疏肝温胆汤可以改善MS患者IR、糖脂代谢和氧化应激。2.动物实验:疏肝温胆汤可以通过LXRα介导自噬/凋亡改善MS大鼠IR、糖脂代谢、氧化应激,并减轻肝脏脂肪变性和胸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改变。
李晟[3](2021)在《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收集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的人口学、人体测量学信息及相关实验室数据,探讨上述临床指标与T2DM合并MS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为T2DM合并MS的中医辨证论治做出一定的贡献。方法:1.病例来源:采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病房的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相关信息,本研究西医诊断标准参考201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及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年代谢综合征全球共识制定;中医疾病诊断标准参考2011年《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中医诊疗标准》制定。2.资料整理:通过相应的纳排标准,筛选出符合本研究要求的患者资料,由专业人员对患者进行人体测量学数据采集,通过电子病历系统采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数据,构建数据库。通过中医四诊问卷,按照刻下患者的症状表现及舌脉情况进行辨证分型,辨证分型标准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及《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中医诊疗标准》并结合本病具体临床表现,将本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分为7个证型,具体包括:气阴两虚证、气滞湿阻证、脾肾气虚证、痰瘀互结证、脾虚痰浊证、肝胆湿热证、肝胃郁热证。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或者构成比表示,组间差异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首先进行Shapiro-Wilkins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s),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两两比较采用SNK-q法进行校正;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及四分位数间距(M(P25,P75))进行统计描述,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H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两两比较时采用Bonferroni法进行校正;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描述,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中医证候表现本病患者症状表现复杂,频数超过10的临床症状共36项,其中以消渴病症状表现最为常见,其他眼部、脑系、肢体神经血管病的症状表现均有出现。在舌象方面,以舌色偏红,舌苔偏腻为主要舌象特点,在脉象方面,以弦、细、滑为主要特点,兼有沉、数、弱的脉象表现。2证型分布情况本研究共纳入583名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结果:气阴两虚证146例,气滞湿阻证113例,脾肾气虚证103例,痰瘀互结证患者95例,脾虚痰浊证患者92例,肝胆湿热证患者23例,肝胃郁热证患者11例,由于肝胆湿热证与肝胃郁热证患者病例数较少,且与其他5个证型相比差距过大,为保证研究的完整性、科学性及严谨性,故对肝胆湿热证及肝胃郁热证患者的临床各指标只进行描述性统计,不纳入组间比较及相关性分析。3人口学及人体测量学性别:本病患者男性294例,女性289例,各证型间性别比较无明显差异性。年龄:本病患者年龄均值为59.286(岁),脾肾气虚证患者年龄显着高于气阴两虚证、气滞湿阻证、脾虚痰浊证患者;痰瘀互结证患者年龄显着高于气阴两虚证、气滞湿阻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DM病程:本病患者T2DM病程均值为11.586(年),气阴两虚证患者T2DM病程明显低于脾肾气虚证、痰瘀互结证患者;气滞湿阻证患者T2DM病程明显低于脾肾气虚证、痰瘀互结证、脾虚痰浊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病患者身高均值166.66(cm),体重均值78.509(kg),BMI均值28.176(kg/m2),腰围均值100.303(cm)。身高:各组间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重、BMI:气滞湿阻证患者体重、BMI指数均显着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腰围:气滞湿阻证患者腰围显着高于其他各证型;脾肾气虚证患者腰围显着高于气阴两虚证、痰瘀互结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临床指标血压:本病患者收缩压均值为145.913(mm Hg),舒张压均值为87.029(mm Hg)。各证型间患者收缩压无显着差异。气滞湿阻证患者舒张压显着高于脾肾气虚证、痰瘀互结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糖:本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均值为8.706(%),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值为10.259,各组间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脂:本病患者TC均值:4.905(mmol/L),TG均值:3.0409(mmol/L),HDL-C均值:0.928(mmol/L),LDL-C均值:2.9232(mmol/L)。各证型患者TC、HDL-C、LDL-C差距无统计学意义。气滞湿阻证患者TG水平显着高于脾肾气虚证、痰瘀互结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酸、血肌酐:本研究患者尿酸均值356.443(umol/L),血肌酐均值为70.1102(umol/L)。在尿酸方面,气滞湿阻证患者尿酸水平显着高于痰瘀互结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血肌酐方面,脾肾气虚证患者肌酐水平显着高于痰瘀互结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临床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综合考虑气滞湿阻证的症状表现及年龄、T2DM病程等因素,气滞湿阻证可能是T2DM合并MS的起始证型,故以气滞湿阻证作为参考证型,将BMI指数、T2DM病程、TG、尿酸、肌酐作为自变量构建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相对于气滞湿阻证而言,患者BMI水平越低(B<0,OR<1),则该患者属于气阴两虚证(OR=0.777,95%CI:0.721-0.838,P<0.001)、脾肾气虚证(OR=0.855,95%CI:0.973-0.922,P<0.001)、痰瘀互结证(OR=0.772,95%CI:0.708-0.842,P<0.001)、脾虚痰浊证(OR=0.802,95%CI:0.783-0.871,P<0.001)的概率越高;患者T2DM病程越长(B>0,OR>1),该患者属于脾肾气虚证(OR=1.083,95%CI:1.04-1.128,P<0.001)、痰瘀互结证(OR=1.094,95%CI:1.049-1.142,P<0.001)、脾虚痰浊证(OR=1.059,95%CI:1.015-1.105,P=0.008)的概率越高;患者TG水平越低(B<0,OR<1),则该患者属于脾肾气虚证的概率越高(OR=0.863,95%CI:0.757-0.984,P=0.028)。结论:1.本研究患者中医证候表现复杂,症状繁多,患者舌象以色偏红,苔偏腻为主,脉象以弦、细、滑为主要特点。T2DM合并MS的各证型在本研究中的例数为:气阴两虚证>气滞湿阻证>脾肾气虚证>痰瘀互结证>脾虚痰浊证>肝胆湿热证>肝胃郁热证。综合考虑年龄、病程等因素,气滞湿阻证可能为T2DM合并MS的初始证型。2.患者T2DM病程与T2DM合并MS的中医辨证分型存在相关性,以气滞湿阻证为参考证型,病程越长属于脾肾气虚证(OR=1.083)、痰瘀互结证(OR=1.094)、脾虚痰浊证(OR=1.059)的概率越高。3.患者的BMI水平与本病的辨证分型存在相关性,以气滞湿阻证为参考证型,BMI水平越低患者属于气阴两虚证(OR=0.777)、脾肾气虚证(OR=0.855)、痰瘀互结证(OR=0.772)、脾虚痰浊证(OR=0.802)的概率越高。4.患者的TG水平与本病的辨证分型存在相关性,以气滞湿阻证为参考证型,TG水平越低患者属于脾肾气虚证(OR=0.863)的概率越高。5.患者的年龄、腰围、舒张压均对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各证型间上述指标存在显着差异性。6.本研究表明,在不同的中医证型中,各临床指标的表现也大不相同,存在显着差异,临床中应注重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指标在T2DM合并MS的辨证论治中的指导作用。合并T2DM的MS患者与单纯MS患者相比,除了“痰湿”这一共同的病机表现外,“气虚、阴虚”的病机表现更为显着,故在临床治疗T2DM合并MS患者时要抓住这一差异,在祛痰化浊的同时注意益气养阴,尝试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此类患者。
王淑贤[4](2021)在《双相情感障碍住院患者代谢综合征、风险因素及干预现状调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双相情感障碍是指一种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慢性疾病,其特点是病因不明,易复发,致残率高等。代谢综合征也是一种慢性疾病,其特点是病因复杂,起病潜隐,难治愈等。双相情感障碍与代谢综合征共病使临床治疗难度更大,预后更差,自杀风险更高。近年来双相情感障碍共病代谢综合征的现象虽然一直备受精神医学领域的关注,但是代谢综合征在精神分裂症中研究较多,在双相情感障碍中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将主要探讨双相情感障碍共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风险因素及干预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目的探索双相情感障碍共患代谢综合征的情况及其风险因素,了解精神科医师对代谢综合征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对代谢异常情况的干预现状,为精神科医师早期筛选高危人群及制定早期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调查选取在2019年01月-2020年01月期间在郑州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并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双相情感障碍诊断标准和入组标准的患者共619例,并利用“住院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共患代谢综合征调查表”(详见附录A)收集患者基本资料、病程、使用药物、血糖、血脂等信息。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采用2017年中国糖尿病指南中的诊断标准,利用SPSS软件中卡方检验、t检验、曼-惠特尼秩和检验、logistic回归等方法统计分析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共患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风险因素及干预现状等。本调查选取郑州市精神卫生中心在2019年9月-2019年12月期间所有在职精神科医师,并利用“精神科医师对代谢综合征知晓率的调查问卷”(详见附录B)收集精神科医师对代谢综合征知识的了解现况,利用SPSS软件中描述统计的方法分析出精神科医师对代谢综合知识的知晓率。结果1本调查共收集患者619例:男性277例(44.7%),女性342例(55.3%);平均年龄:37.84±10.83岁;抑郁发作184例(29.7%),躁狂发作435例占(70.3%)。2患者在入院时、四周末、八周末代谢综合征总患病率分别为17.0%、36.2%、46.2%,且随着住院治疗时间的延长,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也随之明显提高,高于我国成人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腹型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60.4%、63.5%、66.2%;高血糖的患病率分别为8.1%、8.2%、8.6%;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22.3%、22.3%、25.6%;高空腹甘油三脂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13.9%、31.2%、35.0%;低空腹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20.8%、37.6%、46.2%。3入院时、四周末及八周末,抑郁发作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均低于躁狂发作患者(11.4%vs19.3%,Ρ<0.05;26.6%vs40.2%,Ρ<0.05;35.1%vs50.5%,Ρ<0.05);使用单一药物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其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出院时高于入院时(35.7%vs23.4%,Ρ>0.05),联合两种、联合三种及以上药物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其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均出院时明显高于入院时(42.8%vs17.5%,Ρ<0.01;41.8%vs15.0%,Ρ<0.01),其中以心境稳定剂联合抗精神病药、抗精神病药联合苯二氮?类药、心境稳定剂联合抗精神病药和苯二氮?类药的治疗方式最为显着(如:丙戊酸镁+奥氮平、奥氮平+劳拉西泮、丙戊酸镁+喹硫平+劳拉西泮)。住院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入院时的性别、BMI和年龄是共患代谢综合征的独立风险因素,四周末时性别、BMI、临床相和年龄是共患代谢综合征的独立风险因素,八周末时性别和BMI是共患代谢综合征的独立风险因素。4精神科医师对代谢综合征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64.2%。针对临界人群,入院及出院时,未接受干预的患者占比较高(74.5%vs75.8%);针对代谢综合征人群,入院及出院时,患者均接受干预,其中接受‘低脂低糖饮食+适量运动’干预的患者(48.6%vs50.2%)和接受‘低脂低糖饮食+适量运动+药物干预’干预的患者(51.4%vs49.8%)各占一半。对异常代谢指标的药物干预现状为:入院时、出院时降压药的使用率分别为11.1%vs20.5%(Ρ<0.01),降脂药的使用率分别为0.6%vs1.8%(Ρ>0.05),降糖药的使用率分别为7.3%vs8.7%(Ρ>0.05)。结论1双相情感障碍住院患者共患代谢综合征的总患病率较正常人群偏高。双相情感障碍住院患者共患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及代谢相关指标异常的患病率均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而升高。2双相情感障碍住院患者共患代谢综合征与治疗方式、年龄、性别、病程、BMI等因素相关;性别和BMI是住院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共患代谢综合征的独立风险因素。3精神科医师对代谢综合征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偏低,对属于临界人群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干预度欠佳,对降血脂的诊治经验较薄弱。医师需加强关于代谢综合征知识的学习来提高自身对代谢综合征知识的整体掌握程度,提高对临界人群的重视程度,并提倡预防为主的治疗理念。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5](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提出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6](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陈玉华[7](2021)在《代谢综合征中医分型及代谢性指标与血清25(OH)D3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25(OH)D3水平与中医分型的关系,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及代谢性指标与25(OH)D3水平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代谢综合征提供新思路。方法: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患者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共计180例。其中,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的患者152例,为观察组(MS组),非代谢综合征患者28例,为对照组(NMS组)。采用横断面研究,由调查者采用面对面询问的方式,收集患者病史及症状后客观填写病例观察表。其中,四诊信息由至少两位副主任及以上中医师诊断后填写。录入数据库,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MS患者中医证型挖掘使用因子分析,MS中医证型与25(OH)D3水平行相关性分析;MS组与NMS组临床资料进行一般性分析比较;将MS组25(OH)D3水平行三分位分组,代谢性指标行组间分析,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与25(OH)D3水平具有相关影响因素的指标。结果:(1)中医四诊信息:根据因子分析结果及专业中医师临床辨证,结合中医理论知识,对152例MS组病例进行辨证分析,最终得到四个中医证型。分别为:痰浊中阻证41例,占26.97%;气阴两虚证42例,占27.63%;痰瘀互结证37例,占24.34%;阴虚热盛证32例,占 21.05%。(2)代谢综合征中医分型与25(OH)D3水平的研究:发现痰浊中阻证患者25(OH)D3水平最高。中医证型与25(OH)D3水平的简单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皮尔逊相关值r值=-0.064,P值=0.432,两组间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3)MS组与NMS组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发现,体重指数、腰围、收缩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血清碳酸氢盐、脂蛋白(a)、糖化血清蛋白和血清一氧化氮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NMS组患者的25(OH)D3水平明显高于MS组。(4)MS组患者25(OH)D3水平行三分位分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年龄、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呈负相关,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MS组患者中,年龄、总胆固醇对25(OH)D3水平具有影响,年龄为危险因素(OR=1.060,P=0.000),总胆固醇亦为危险因素(OR=1.523,P=0.041)。结论:MS中医证型判别为:痰浊中阻证、气阴两虚证、痰瘀互结证、阴虚热盛证。不同中医分型与25(OH)D3水平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代谢综合征患者25(OH)D3水平低于非代谢综合征患者,年龄的增长和总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均是低25(OH)D3水平的危险因素。
杨硕[8](2021)在《基于IDEAL-IQ定量评估精神分裂症共病代谢综合征患者肝脏、胰腺脂肪异位沉积的可行性及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基于IDEAL-IQ评估感兴趣区大小在肝脏、胰腺脂肪定量研究中的影响背景一直以来,对肝脏和胰腺脂肪含量进行精确定量的金标准都是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但由于穿刺取样活检的风险较大,且存在取样误差,不能常规应用于临床。IDEAL-IQ采用三维快速多回波梯度成像序列,通过降低如T2衰减、脂肪的多谱峰分布等混杂因素的影响,最终可生成精确的定量图像脂肪比和R2*脂肪映射图,对脏器中的脂肪含量进行定量评估。测量时仅需在FF图上放置感兴趣区ROI(regions of interest,ROI)即可实现脂肪含量的精确定量测量,即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roton density fat fraction,PDFF)。ROI是对图像中研究范围的划定,因此勾画方式及面积大小直接决定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在对于不同组织进行脂肪测量时,ROI大小是否对最终结果产生影响,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也为进一步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肝、胰脂肪含量提供可靠的方法学基础。目的探讨不同大小的ROI在IDEAL-IQ定量肝脏、胰腺脂肪含量时的重复性。方法纳入80例志愿者行上腹部IDEAL-IQ扫描,由两位医师独立对肝右叶进行了三次不同ROI面积的测量(90~110mm2、190~210mm2、290~310mm2),对胰头、胰体及胰尾分别进行三次不同ROI面积下(70~90mm2、120~140mm2、170~190mm2)的测量;第一次测量结束后2周,在不参照之前测量结果的情况下再测量一次。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同一测量者在同一部位、不同ROI面积下测量得出的PDFF值的差异性;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来评价同一观察者间隔两周,在相同部位、相同ROI面积下测量得出的PDFF值的重复性;使用Bland-Altman方法评价两位观察者在相同部位、相同ROI面积下测量的PDFF值的一致性。结果1.测量肝脏时:两位医师各自测量肝脏时,选择不同ROI,即ROI面积为90~110mm2、190~210mm2和290~310mm2时测量的PDFF值两两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具有可重复性;两位医师间隔两周,在相同部位、相同ROI面积下的ICC较高,且一致性较好。2.测量胰腺时:两位医师各自测量胰体、胰尾,ROI面积为120~140mm2与170~190mm2、70~90mm2与170~190mm2下测得的PDFF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位医师间隔两周,在相同部位、相同ROI面积下的ICC较高;在ROI面积为70~90mm2、120~140mm2时测量胰腺及170~190mm2时测量胰头时一致性较好。结论1.ROI大小的选择对IDEAL-IQ肝脏脂肪定量的结果无明显影响。2.ROI大小的选择影响IDEAL-IQ对胰腺脂肪含量定量的结果:ROI面积为70~90mm2和120~140mm2时,可重复性较好。第二部分IDEAL-IQ对精神分裂症共病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肝脏、胰腺脂肪定量评估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背景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且复杂的重度精神障碍,在认知、行为及情感等方面均会出现异常,进而导致患者社会功能的减退甚至消失,加重家庭以及社会负担。相较于正常人群,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病症本身阴性症状带来的动力缺乏、情感淡漠以及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镇静作用均会导致患者运动量大大减少,进而出现肥胖的几率也随之增大。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罹患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风险远高于普通人群,从而也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成为了精神分裂症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精神分裂症共MS患者的早期识别、早期处理、定期监测以及防范病程进展的意义重大,这直接决定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既往研究表明,异位脂肪沉积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肝脏、胰腺等内脏的异位脂肪沉积相对于一般肥胖症,才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此,对肝脏、胰腺脂肪的精确量化对早期识别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代谢综合征风险,早期进行处理、检查,对于疾病的预后意义重大。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与代谢综合征共病患者的肝、胰脂肪含量的变化,研究肝、胰脂肪含量与其他相关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行腹部IDEAL-IQ扫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名,其中男性54名、女性46名,年龄2145岁。按照是否共病MS分组,观察组(合并MS)43人,对照组(不伴MS)57人。测量其肝脏及胰腺(取胰头、胰体、胰尾的平均值)的PDFF值。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两组肝脏、胰腺脂肪PDFF值、体重(Weight)、身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年龄(Age)及身高(Height)的差异;非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肝脏与胰腺脂肪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肝脏、胰腺脂肪含量分别与年龄?BMI?FPG、TG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1.对照组肝脏?胰腺脂肪的PDFF值分别为4.90(4.49,5.25)%?3.33(2.06,4.09)%,观察组肝脏?胰腺脂肪的PDFF值分别为15.74(11.78,16.71)%?10.01(8.17,11.11)%,观察组肝脏、胰腺脂肪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肝脏和胰腺的PDFF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肝脏与胰腺的PDFF值之间呈正相关(r=0.362,p=0.006);观察组肝脏与胰腺的PDFF值之间呈正相关(r=0.771,p=0.000)。3.对照组Weight、BMI、TG、FPG均小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及观察组Age、Height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观察组的肝脏脂肪含量与BMI(r=0.537,p=0.001)、TG(r=0.462,p=0.002),FPG(r=0.859,p=0.000)呈正相关;观察组的胰腺脂肪含量与BMI(r=0.409,p=0.001)、TG(r=0.307,p=0.045),FPG(r=0.794,p=0.000)呈正相关;对照组的胰腺脂肪含量与TG(r=0.708,p=0.000)呈正相关。结论1.精神分裂症共病MS时,肝脏、胰腺内的脂肪含量明显升高。2.观察组与对照组肝脏与胰腺的脂肪含量(PDFF)均为正相关关系,然而当精神分裂症共病MS时,其相关性更明显。3.精神分裂症共病MS时,肝脏、胰腺脂肪含量均与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和BMI呈正相关。
张燕[9](2021)在《特征选择与模型可解释性在代谢综合征风险预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数据挖掘技术在健康体检大数据研究中展现了出色的性能,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数据冗余及模型可解释性两大难题。研究以代谢综合征为切入点,分析与评价特征选择和模型可解释性方法在处理健康体检大数据冗余及预测模型难以解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乌鲁木齐市某健康体检机构近三年体检数据,进行删除、填补等预处理后剩余39134份。采用特征选择方法(RFE、m RMR、Lasso)进行特征筛选,基于特征子集构建代谢综合征风险预测模型(logistic回归、随机森林、XGBoost),利用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AUC值进行分类性能的评价,以选择最优的特征子集和预测模型。采用列线图、不依赖模型的事后可解释性方法(变量重要性、PDP、LIME)进行预测模型结果的解释。结果:(1)m RMR、RFE、Lasso分别筛选出23、18、23个体检指标,可有效解决体检数据冗余难题。(2)基于三种特征选择数据集构建的XGBoost模型分类性能均优于原始数据集;三种特征选择方法中,基于RFE特征选择子集构建的模型分类性能较优于m RMR和Lasso;在不同的数据集中均显示XGBoost模型的综合分类性能(AUC值)高于logistic回归、随机森林。(3)研究利用变量重要性、部分依赖图、LIME三种不依赖模型的事后可解释性方法对最优的代谢综合征风险预测模型进行全局和局部的解释,不同的可解释性方法对模型结果的解释有不同见解,与列线图相比,其在模型选择方面更具有灵活性,可形象直观的展示模型做出决策的过程及原因。结论:特征选择可有效解决体检数据冗余难题并提高模型的分类性能。模型可解释性方法应用于黑盒模型,不仅可实现模型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能弥补模型不可解释的缺陷。特征选择结合模型可解释性方法在健康体检大数据及疾病风险预测领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曹霞[10](2021)在《基于网络科学的膳食摄入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代谢综合征在全球的发病率日益上升,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几十年来,代谢综合征膳食影响因素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代谢综合征的膳食影响因素之间构成一个非线性的、自组织的、动态变化的复杂系统,传统方法很难分析出膳食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近年来网络科学理论融入生物医学的研究中,网络拓扑结构成为描述变量之间复杂关系的有效方法,但是基于人群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复杂网络模型及其研究鲜有报道。因此,是否可以通过网络科学方法,在众多膳食因素中有效的识别影响代谢综合征的主要膳食因素,并进一步验证该膳食因素的摄入水平与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的关联,找到流行病学证据,成为一个挑战性的课题。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探析代谢综合征膳食因素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知识结构和主题演化。再通过网络科学工具,识别影响代谢综合征的主要膳食因素。最后通过横断面研究,进一步分析膳食因素摄入水平与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之间的关联。为制定有效的预防与控制代谢综合征发生及发展的相应膳食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首先,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研究代谢综合征膳食影响因素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知识结构和主题演化。具体为: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代谢综合征的膳食影响因素相关的文献,通过BICOMB 2.0软件分别构建高频关键词-来源文献的二元词篇矩阵和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g CLUTO 1.0软件进行双聚类分析,通过可视化矩阵和山峰图来呈现聚类结果,获得代谢综合征膳食影响因素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Ucinet 6.186软件计算高频关键词节点的网络中心性指标,将代谢综合征膳食影响因素的知识结构进行可视化,筛选出关键膳食节点。运用Sci MAT 1.1.04软件,通过重叠图、战略图和演化图对代谢综合征膳食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主题演化分析,探析本领域具有强演化能力的动力主题及潜力主题。其次,基于“东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的区域民族队列的基线数据,根据修订版的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组第三次报告诊断标准(ATPⅢ)作为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将人群分为代谢综合征组和非代谢综合征组,在R 4.0.3中安装并调用minet 3.48.0程序包,读取两组人群的80种微量营养素摄入量数据,运用build.mim函数的Miller-Madow估计量来计算营养素节点之间的互信息,生成互信息矩阵。运用mrnet算法推断每对营养素的连边权值,通过norm函数将连边权值标准化,得到两组人群的标准化加权邻接矩阵。将两组人群的标准化加权邻接矩阵导入Gephi 0.9.2软件,分别绘制代谢综合征组和非代谢综合征组的营养素关系可视化网络图,对比代谢综合征组和非代谢综合征组网络结构指标(连边数量、平均度、网络直径、网络密度、平均聚类系数和平均路径长度)、最大连通子网络和节点重要性指标(聚类系数、加权点度中心度、介数、接近中心度和特征向量中心度)差异。识别影响代谢综合征的主要膳食营养素节点。最后,根据网络识别获得的影响代谢综合征的主要膳食营养素,采用横断面分析,研究该膳食营养素的摄入水平与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之间的关联。具体为:采用方差分析(连续性变量)和卡方检验(分类变量)来分析代谢综合征组和非代谢综合征组各项基线特征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探讨主要膳食营养素摄入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BMI、身体活动、家庭年收入和文化程度分级进行分层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亚组中主要膳食营养素摄入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联。结果:第一部分:代谢综合征膳食影响因素的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内容不断丰富,研究趋于稳定,具有较强的主题连续性。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维生素D、钙、果蔬、鱼油、脂肪酸、膳食纤维、咖啡、多酚类是代谢综合征膳食影响因素的研究热点。社会网络分析结果表明:脂肪酸、膳食纤维和多酚类在代谢综合征膳食影响因素知识结构中具有较高的中心性,是最活跃的膳食节点,对维护知识结构网络的稳定,提高各节点的信息互通及对网络资源的控制方起到重要的作用。主题演化分析结果表明:在2000-2009年的战略图中,脂肪酸是具有高度中心性,且对其他类团影响较大的动力主题。演化图中,脂肪酸进一步演化成钙和膳食纤维。钙和膳食纤维在后期演化为奶制品和全谷物。2010-2014年的动力主题是茶,2015-2020年的动力主题是维他命C和鱼油。铁、益生元和锌在2015-2020年独立出现,被识别它们可能是代谢综合征膳食影响因素的新兴主题。第二部分:本研究发现东北区域民族人群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32.32%。代谢综合征组网络的边的数量、平均度、网络密度和聚类系数均比非代谢综合征组小,但平均路径长度大于非代谢综合征组;提取两组的最大连通子网络,发现非代谢综合征人群营养素网络的营养素节点和连边均比代谢综合征人群的更加多,β-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烷醇组成的植物甾醇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只出现在代谢综合征组网络,而懈皮素、杨梅黄酮、玉米黄酮、坎二菲醇、芹菜配基、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芍药素和飞燕草素这些植物化学物以及单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只出现在非代谢综合征组网络中。两组网络中,钾元素在的加权点度中心度最高;镁元素同时具有最高的介数、接近中心度和特征向量中心度。两组网络营养素节点重要性指标差异结果显示,聚类系数差异最大的是白藜芦醇苷,其次是甘油磷酸胆碱、神经鞘磷脂、硫胺素(维生素B1)和饱和脂肪酸。加权点度中心度差异最大的是丙氨酸,其次是丝氨酸、苏氨酸、黄豆黄素和饱和脂肪酸。介数差异最大的是硫胺素(维生素B1),其次是铜、饱和脂肪酸、磷和α-胡萝卜素。接近中心度差异最大的是硫胺素(维生素B1),其次是饱和脂肪酸、α-胡萝卜素、铜和卵磷脂。特征向量中心度差异最大的是饱和脂肪酸,其次是α-胡萝卜素、卵磷脂、甘氨酸和丙氨酸。第三部分: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饱和脂肪酸摄入与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呈负相关。以饱和脂肪酸摄入水平的最低分位为对照,第二、三、四分位的OR(95%CI)分别为0.882(0.781,0.995),0.751(0.664,0.849),0.772(0.683,0.872)(趋势性P<0.0001),剂量反应关系结果显示饱和脂肪酸摄入水平每增加一个SD,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降低8.9%(4.8%,13%)。模型2调整了年龄、性别、种族、吸烟、饮酒、身体活动,饱和脂肪酸摄入与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呈负相关。以饱和脂肪酸摄入水平的最低分位为对照,第二、三、四分位的OR(95%CI)分别为0.873(0.772,0.987),0.746(0.657,0.846),0.800(0.703,0.910)(趋势性P=0.0002),剂量反应关系结果显示饱和脂肪酸摄入水平每增加一个SD,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降低7.1%(2.6%,11.5%)。模型3继续调整了总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总多不饱和脂肪酸、总单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和胆固醇,以饱和脂肪酸摄入水平的最低分位为对照,第二、三、四分位的OR(95%CI)分别为0.870(0.763,0.993),0.735(0.629,0.860),0.792(0.630,0.996)(趋势性P=0.0099),饱和脂肪酸对代谢综合征的保护作用仍然具有统计学意义。剂量反应关系结果显示饱和脂肪酸摄入水平每增加一个SD,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改变无统计学意义。按年龄分层,调整多种潜在混杂因素后,在40岁以下和50-59岁年龄段人群中,与Q1水平的饱和脂肪酸摄入人群相比,饱和脂肪酸摄入水平为Q3的40岁以下和50-59岁年龄段人群发生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降低,OR(95%CI)分别为0.505(0.296,0.866),0.744(0.580,0.953)。剂量反应关系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年龄段人群饱和脂肪酸摄入水平每增加一个SD,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降低29.4%(9.3%-45.3%)。按性别分层,调整多种潜在混杂因素后,在女性中,以饱和脂肪酸摄入水平的最低分位为对照,第二、三、四分位的OR(95%CI)分别为0.858(0.730,1.009),0.725(0.587,0.896),0.715(0.514,0.994)(趋势性P=0.016)。交互作用检验表明,饱和脂肪酸摄入对代谢综合征的作用受到性别的显着影响(P=0.005)。按BMI分层,调整多种潜在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在偏胖人群中,与Q1水平饱和脂肪酸摄入水平相比,饱和脂肪酸摄入水平为Q3的偏胖人群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降低,OR(95%CI)为0.761(0.626,0.926)。按身体活动分层,调整多种潜在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在轻度、中度和重度身体活动的人群中,与Q1水平的饱和脂肪酸摄入人群相比,饱和脂肪酸摄入水平为Q3的轻度、中度和重度身体活动的人群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会降低,OR(95%CI)分别为0.744(0.565,0.981),0.686(0.484,0.970)和0.660(0.475,0.916)。按家庭年收入分层,调整多种潜在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在低收入的人群中,与Q1水平的饱和脂肪酸摄入人群相比,饱和脂肪酸摄入水平为Q3的低收入人群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可降低36%,趋势性P=0.023。按文化程度分层,调整多种潜在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在小学及以下、初中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中,与Q1水平的饱和脂肪酸摄入相比,饱和脂肪酸摄入水平为Q3人群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降低,OR(95%CI)分别为0.574(0.347,0.947)、0.749(0.590,0.951)和0.649(0.451,0.938)。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饱和脂肪酸摄入对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未受到年龄、BMI、身体活动、家庭年收入和文化程度的显着影响(P>0.05)。结论:1.代谢综合征研究的热点膳食影响因素:维生素D、钙、果蔬、鱼油、脂肪酸、膳食纤维、咖啡、多酚类。且脂肪酸、膳食纤维和多酚类是代谢综合征膳食影响因素知识结构中的重要膳食节点。脂肪酸、茶、维生素C和鱼油是代谢综合征膳食影响因素研究领域各时期的动力主题,具有很强的演化能力。益生元是代谢综合征膳食影响因素研究的新生主题,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2.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在代谢综合征和非代谢综合征人群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饱和脂肪酸在两组网络结构及节点重要性评价指标中差异较大,饱和脂肪酸可能是影响代谢综合征的一个重要营养素。网络科学方法可以作为营养流行病学的研究一套互补的工具,为其提供额外的信息,值的进一步推广。3.东北区域民族人群饱和脂肪酸摄入增加与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降低有关。在女性人群中,饱和脂肪酸摄入增加与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呈负相关。提示东北区域民族成年女性适当增加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可能会降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
二、代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代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2)疏肝温胆汤改善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疗效和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代谢综合征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1.1 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
1.1.2 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征 |
1.1.3 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
1.1.4 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
1.1.5 代谢综合征的治疗 |
1.1.6 小结 |
1.2 代谢综合征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
1.2.1 祖国医学关于代谢综合征病名的认识 |
1.2.2 祖国医学关于代谢综合征病因认识 |
1.2.3 祖国医学关于代谢综合征病机的认识 |
1.2.4 代谢综合征的证候研究 |
1.2.5 代谢综合征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
1.2.6 代谢综合征的中医基础研究进展 |
1.2.7 陈伯钧教授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经验 |
1.2.8 小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方法和试验设计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设计 |
2.1.3 病例来源 |
2.1.4 病例选择 |
2.1.5 干预 |
2.1.6 评价指标 |
2.1.7 随机和盲法 |
2.1.8 样本量的估算 |
2.1.9 统计分析 |
2.1.10 数据收集和质量控制 |
2.1.11 伦理审查 |
2.2 结果 |
2.2.1 两组基线资料 |
2.2.2 两组糖代谢和IR指标 |
2.2.3 两组脂代谢指标 |
2.2.4 两组血压指标 |
2.2.5 两组形体学指标 |
2.2.6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 |
2.2.7 两组中医疗效的比较 |
2.2.8 两组患者安全性比较 |
2.3 讨论 |
2.3.1 防治MS的意义 |
2.3.2 疏肝温胆汤的理论基础 |
2.3.3 疏肝温胆汤对MS患者IR和糖代谢的影响 |
2.3.4 疏肝温胆汤对MS患者脂代谢的影响 |
2.3.5 疏肝温胆汤代谢综合征对血压和形态学的影响 |
2.3.6 疏肝温胆汤对MS患者中医疗效的影响 |
2.3.7 疏肝温胆汤对MS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 |
2.3.8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研究方向 |
2.4 小结 |
第三章 实验研究 |
3.1 疏肝温胆汤改善MS大鼠IR和糖脂代谢的作用 |
3.1.1 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结果 |
3.1.4 讨论 |
3.1.5 小结 |
3.2 疏肝温胆汤对MS大鼠LXRα及自噬/凋亡调控作用的机制研究 |
3.2.1 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3 结果 |
3.2.4 讨论 |
3.2.5 小结 |
3.3 疏肝温胆汤通过LXRα介导自噬/凋亡改善IR和氧化应激 |
3.3.1 材料 |
3.3.2 实验方法 |
3.3.3 结果 |
3.3.4 讨论 |
3.3.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附件 |
(3)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3 纳排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4 剔除标准 |
5 数据采集方法 |
5.1 资料采集 |
5.2 一般指标的测量方法 |
5.3 相关生化指标的测量方法 |
5.4 胰岛素抵抗、体重指数计算公式 |
5.5 统计学方法 |
研究结果 |
1 病例来源 |
2 583名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及证型分布 |
2.1 中医临床症状特点及分布 |
2.2 舌象的临床特点及分布 |
2.3 脉象的临床特点及分布 |
2.4 中医证型分布 |
3 人口学资料 |
3.1 性别 |
3.2 年龄、T2DM病程 |
4 人体测量学指标 |
4.1 身高、体重、BMI |
4.2 腰围 |
5 其他临床指标及实验室指标 |
5.1 血压相关 |
5.2 血糖相关 |
5.3 血脂相关 |
5.4 尿酸、肌酐 |
6 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1 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证候特点 |
1.1 症状分布 |
1.2 舌象表现 |
1.3 脉象表现 |
1.4 证型分布 |
2 人口学资料与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
2.1 性别 |
2.2 年龄 |
2.3 T2DM病程 |
3 人体测量学数据与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
3.1 身高、体重、BMI |
3.2 腰围 |
4 其他临床指标与2 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
4.1 血压 |
4.2 血糖 |
4.3 血脂 |
4.4 尿酸、血肌酐 |
5 代谢综合征与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差异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患者临床信息采集表 |
附录二 患者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 |
综述 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1 现代医学对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研究 |
1.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2 治疗作用 |
2 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研究 |
2.1 对病名的认识 |
2.2 对病因的认识 |
2.3 对病机的探讨 |
2.4 对证候的研究 |
2.5 治疗作用 |
3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双相情感障碍住院患者代谢综合征、风险因素及干预现状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代谢综合征风险评估及防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代谢综合征中医分型及代谢性指标与血清25(OH)D3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
1. 现代医学中代谢综合征与维生素D的研究进展 |
1.1 代谢综合征与维生素D定义及研究进展 |
1.2 维生素D生物学特征 |
1.3 代谢综合征组分与维生素D研究 |
2. 中医学中代谢综合征辨证研究进展 |
2.1 病因病机 |
2.2 辨证分型 |
2.3 临床研究 |
3. 现代医学研究 |
3.1 单味中药 |
3.2 中药复方 |
3.3 针灸疗法 |
4. 总结与展望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3. 临床资料采集 |
3.1 一般资料 |
3.2 个人生活史 |
3.3 既往史及家族史 |
3.4 实验室检验指标 |
3.5 四诊信息 |
3.6 质量控制 |
3.7 调查方法 |
4. 统计分析 |
4.1 数据录入 |
4.2 统计学方法 |
5. 结果 |
5.1 一般资料比较 |
5.2 中医四诊信息 |
5.3 中医证型与25(OH)D3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
5.4 MS组与NMS组临床资料比较 |
5.5 代谢性指标与25(OH)D3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
6. 讨论 |
6.1 临床资料分析 |
6.2 中医四诊信息分析 |
6.3 中医证型与25(OH)D3水平分析 |
6.4 MS组与NMS组间比较 |
6.5 25(OH)D3与年龄、TC关系 |
7. 结论 |
8.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写表 |
病例观察表 |
检验检查指标 |
主要观察证候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基于IDEAL-IQ定量评估精神分裂症共病代谢综合征患者肝脏、胰腺脂肪异位沉积的可行性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abbreviation)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基于IDEAL-IQ评估感兴趣区大小在肝脏、胰腺脂肪定量研究中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IDEAL-IQ对精神分裂症共病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肝脏、胰腺脂肪定量评估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引言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精神分裂症与代谢综合征共病现象相关因素分析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9)特征选择与模型可解释性在代谢综合征风险预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数据来源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方法 |
3.1 数据预处理 |
3.2 特征选择 |
3.2.1 最大相关最小冗余 |
3.2.2 递归特征消除 |
3.2.3 Lasso |
3.3 数据挖掘预测模型 |
3.3.1 logistic回归 |
3.3.2 随机森林 |
3.3.3 极端梯度提升 |
3.3.4 模型分类性能评价 |
3.4 不依赖模型的事后可解释性方法 |
3.4.1 变量重要性 |
3.4.2 部分依赖图 |
3.4.3 局部可理解的与模型无关的解释 |
3.5 统计学处理 |
4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 体检数据基本信息 |
1.1 体检数据预处理结果 |
1.2 体检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1.3 体检人群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检出率情况 |
2 特征选择 |
3 构建代谢综合征风险预测模型 |
3.1 基于原始数据集 |
3.2 基于特征选择数据集 |
3.3 不同数据集间模型性能比较 |
4 风险预测模型可解释性研究 |
4.1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可解释研究 |
4.1.1 logistic回归模型的模型展示 |
4.1.2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可视化展示—列线图 |
4.2 基于XGBoost模型的可解释性研究 |
4.2.1 变量重要性 |
4.2.2 LIME |
4.2.3 PDP |
讨论 |
1 特征选择方法的应用价值 |
2 风险预测模型的应用价值 |
3 可解释性方法的应用价值 |
4 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的影响因素 |
5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特征选择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10)基于网络科学的膳食摄入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代谢综合征膳食影响因素的知识图谱和主题演化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数据来源和检索策略 |
2.2 数据提取和矩阵构建 |
2.3 双聚类分析 |
2.4 社会网络分析 |
2.5 主题演化分析 |
3 结果 |
3.1 文献增长情况 |
3.2 代谢综合征膳食影响因素的热点研究 |
3.3 代谢综合征膳食影响因素的知识结构 |
3.4 代谢综合征膳食影响因素的主题演化 |
3.4.1 代谢综合征膳食影响因素的主题重叠图 |
3.4.2 代谢综合征膳食影响因素的战略图 |
3.4.3 代谢综合征膳食影响因素的主题演化图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网络科学工具识别影响代谢综合征的膳食因素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数据来源及研究对象 |
2.1.1 对象 |
2.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调查方法 |
2.2.2 资料的整理 |
2.2.3 质量控制 |
2.2.4 统计分析 |
2.2.5 网络构建及节点重要性指标计算 |
3 结果 |
3.1 基本情况 |
3.2 营养素加权邻接矩阵 |
3.3 营养素关系网络可视化 |
3.4 营养素节点重要性指标评价结果及差异比较 |
3.4.1 营养素节点重要性评价结果 |
3.4.2 营养素节点重要性指标差异比较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饱和脂肪酸摄入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数据来源及研究对象 |
2.1.1 对象 |
2.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调查方法 |
2.2.2 资料的整理 |
2.2.3 统计分析 |
2.2.4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一般人口学特征 |
3.2 体格检查及血液生化指标情况 |
3.3 研究对象每日膳食和营养素摄入状况 |
3.4 饱和脂肪酸摄入与代谢综合征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3.5 按年龄分层饱和脂肪酸摄入与代谢综合征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6 按性别分层饱和脂肪酸摄入与代谢综合征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7 按BMI分层饱和脂肪酸摄入与代谢综合征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8 按身体活动分层饱和脂肪酸摄入与代谢综合征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9 按家庭年收入分层饱和脂肪酸摄入与代谢综合征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10 按文化程度分层饱和脂肪酸摄入与代谢综合征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代谢综合征的膳食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代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5)
- [2]疏肝温胆汤改善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疗效和作用机制研究[D]. 蔡海荣.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研究[D]. 李晟.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双相情感障碍住院患者代谢综合征、风险因素及干预现状调查分析[D]. 王淑贤.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5]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04)
- [6]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4)
- [7]代谢综合征中医分型及代谢性指标与血清25(OH)D3的相关性研究[D]. 陈玉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基于IDEAL-IQ定量评估精神分裂症共病代谢综合征患者肝脏、胰腺脂肪异位沉积的可行性及价值[D]. 杨硕.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9]特征选择与模型可解释性在代谢综合征风险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 张燕.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10]基于网络科学的膳食摄入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D]. 曹霞.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