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京剧》月刊面世 欢迎订阅 欢迎投稿(论文文献综述)
黎景[1](2021)在《民国后期越剧发展的纸媒呈现 ——以《半月戏剧》为研究视角》文中研究指明
王学振,李云[2](2020)在《陶雄在新中国建立前的文学活动》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建立之后,陶雄主要从事戏曲方面的工作。他先后担任华东文化部戏改处研究室主任、华东戏曲研究院编审室主任、上海京剧院副院长等职务,出版《三世仇》《伏虎冈》等京剧剧本和《红氍毹上》《黄花集》等戏曲评论集,作为编委参与《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等大型辞书的编写,主编《中国戏曲曲艺辞典》《中国京剧史》等戏曲理论着作,他还是影
胡安娜[3](2020)在《1935年“始政四十周年纪念”台湾博览会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1935年“始政四十周年纪念”台湾博览会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博览会举办缘起及基本概况、日本殖民下台湾“现代性”之呈现、日本帝国及其殖民性的呈现、“中国”的反响这四个方面叙述。首先,借助报刊、书籍、文献等对博览会的背景分析,并对日本在台举办的历次博览会及此次博览会的一般概况进行了简要梳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载体和事件分析日本帝国在此次博览会举办前后体现的殖民性。台湾社会对“帝国”“殖民”也存在不同反应。殖民性之外,博览会的展示和设施也透露了日本带来的“现代性”。但通过其它资料的共同佐证,日本的“现代性”并不单纯。此外,被暂时分割的台湾和“中国”仍保持密切联系,不同的“中国”民众——从政府到民间,对此次博览会反应不一,值得探讨。结语部分通过分析日本举办此次博览会的契机以及台湾、“中国”民众的观感可知,在恶意掠夺下、在民族情感下、在歧视和不公下,此次博览会的“现代性”需重新解读,综合看可谓作用有限。而日本仅仅以本国利益为唯一标准,殖民性是其最好解读。本次博览会举办了五十天,是日本在台湾举办的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博览会。本次博览会共分为五个部分,台北为主会场,其它地方设有分会场。以总督府为核心成立了台湾博览会、台湾博览会协赞会和南方大稻埕助成会三个主要机构。各个组织分工合理,进行宣传和捐款动员、展品挑选和会场布置等工作。日本希望通过博览会展示其“帝国实力”,这在各个会场的展览中可窥知一二。但在此过程中日本对于“南进”的望穿秋水,对于“理蕃政策”不变更基调的适时调整、对台湾人记忆的操纵和控制等均是其殖民性的典型表现。小部分民众对于博览会感到新奇,抱着看热闹的心情去参观。更有一部分台湾民众对于日方的作为并不买账,青年群体策划反日活动,知识分子撰文表达不满。会场的各馆等通过殖民当局有意安排的“今昔对比图”,刻意凸显台湾在日本统治下的“现代化”。台湾产业的发展、会场外交通的完善、卫生防疫体系的提高、公共设施的进步、人们的休闲娱乐的健全等。从展示来看,台湾确实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这种“现代化”是牺牲诸多、付出惨重代价换取的。日本对台湾的资源疯狂掠夺,以期换取最大经济效益;教育上开办了更多的学校,资源分配上却向着在台日人严重倾斜。日人还在“国语”教授上大下功夫,希望借此抹除台湾人的国语记忆,进一步“日本化”。日本在台举办博览会时,“中国”也派代表团参观交流,以福建省为代表。福建省政府为振兴经济特派人赴台,此前还举办了特产竞赛会遴选产品,可谓是做足了准备。博览会上该省产品也获得好评。一些社会团体和相关人士也赴台,有参观游览者,有赴台谋生者。对于台湾的局势和特别人物,如辜显荣等人,“中国”未赴台的部分人士也表达了其观点。总之,此次博览会牵涉的面相较多。日本在博览会上,其殖民性并未展示,所想要展示的“现代性”满是污点,经不起推敲。除了台湾上下层的反应外,“中国”的反响对于研究此次博览会来说同样重要。
金立叶[4](2019)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研究(1937-1945)》文中认为1938年3月27日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1939年1月14日,“文协”成都分会成立。“文协”的成立顺应了时代潮流,是在抗战大背景下诞生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艺界救亡团体。它是国共第二次合作的产物,亦是文艺在抗战时期发展的需要。“文协”成都分会作为“文协”最重要的分会之一,也是存在时间最长的分会之一,对抗战胜利及区域文艺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本文将通过四个方面展开:第一,主要对“文协”成都分会成立的背景、会刊《笔阵》以及《通俗文艺》、分会的经费和会址等三方面展开详细论述。“文协”成都分会成立过程经历了长时间的筹备,过程复杂,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时局的动荡与文艺界为了成立分会的迫切之情。第二,论述“文协”成都分会开展的活动,并总结活动的特点。在“文协”总会的领导下,成都分会在抗日宣传、文艺研究、纪念名人诞辰以及救济贫病作家活动中取得了突出成绩,有力地支援了革命。第三,通过介绍“文协”成都分会的主要人物和分会主要人物关系及分会与各党派的关系,说明“文协”成都分会在抗战时期得到了各党派的支持与援助。但是,在不同时段国共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分会的发展状况。第四,概括“文协”成都分会的产生的作用与影响。说明“文抗”成都分会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组成文艺界统一战线组织,承载着抗日救国的历史使命与历史责任,对文艺本身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通过对“文协”成都分会的研究,说明这一分会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文协”成都分会在各党派支持下组成文艺界统一战线组织,在“文协”总会的带领下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使得这一分会超越文学范畴,对抗战文艺的发展及抗战胜利起了积极作用。虽然分会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因为经费及分会人员流动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分会的很多活动无法开展,但是分会对抗战文学以及抗战胜利做了一定的贡献,并培养了大量文艺后备力量,这些人为西南地区的文化发展做了突出贡献。同时,“文协”成都分会在文艺上做了很多工作,对后来的文艺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韩丽梅[5](2019)在《《时代漫画》文学旨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上海1930年代相对自由、开放的文化背景下,大众文化刊物《时代漫画》由上海时代图书公司出版,1934年1月的创刊号,一增再增,累计印数一万本,在当时一般刊物两千本的发行量,可谓数量可观。本文以《时代漫画》为研究对象,研究视角定位于“文学旨趣研究”,在整理《时代漫画》漫画漫文的基础上,择取主题叙事、创作品格、精神诉求、文学论争、审美趣味等典型论题进行探讨,依次考察其在民族危机、西学东渐、现代市场化以及图像普及中的具象形式,透视1930年代文学思潮与政治动荡,凸显现代文化语境下的社会内容与情绪。第一部分关注《时代漫画》中漫画的主题叙事。1930年代中国文坛,尤其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宏大叙事的对比下,漫画漫文显得无聊与空虚,但当摒弃了那些浅薄的、肉欲的、追求简单视觉刺激的内容之后,《时代漫画》在政治文化视域下的时事纪实、大众媒介的社会批判、摩登都市的镜像传播与民生疾苦的勾勒窥探等方面建构了主题论域。《时代漫画》所表现的社会内容与情绪是1930年代所独有的,无论是政治讽刺还是社会讽刺,其背后无不隐含着一种强烈的精神,这种精神既包含了拯救现世的民族情绪,也包含了讽喻现实的市民情感,抵御外辱、内反独裁、讽喻现实是作家们无法回避的主体意识。第二部分着重考察《时代漫画》中漫文的创作品格。本章系统梳理刊物的创作实绩,侧重分析漫文文本的内容与风格。根据作家的文学主张以及创作情况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林语堂、邵洵美等论语派作家,包括姚颖、黄嘉音、徐訏、胡徇遒、海戈、曾迭、岂凡、钱仁康、何容等;二是《时代漫画》培育的“新”作家,有荆有麟、张文元、徐心芹、黄震遐、陈了平、洪鹄、江风侠等;三是以漫画家的身份广泛译介漫画理论、漫画作品,并创作漫文的作家,如王敦庆、陈静生、蓝蔚邦等。尽管他们对“幽默”的理解不尽相同,有的机智风趣(徐訏),有的尖锐犀利(荆有麟),有的批判鞭挞(黄嘉音),有的悲天悯人(张文元),有的轻松诙谐(王敦庆),但不失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新鲜质素。第三部分集中讨论《时代漫画》的创编思想与精神诉求。在前两章研究和阐述的基础上主要对幕后老板——邵洵美的寻美之路进行梳理,对其编辑理念与办刊实践进行探讨。邵洵美留学西方,受西方现代艺术气息的影响较重,在编辑画报时始终脱离不了唯美主义的理想化追求,开创了我国现代期刊出版发行的运行模式。邵洵美不仅在《时代漫画》创刊、资金投入、复刊发行中发挥巨大作用,并对其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因而,刊物高举幽默大旗,走在贴近大众、出版创新的道路上。第四部分关注《时代漫画》的文学理念与论争。《时代漫画》是邵洵美、林语堂等文人宣扬文学理念的重要舞台,通过梳理确认,邵洵美所发表的三篇文章与汪子美刊登的两幅漫画均与邵鲁之争有关,其对于考辨二者交恶的前因后果,全面展示这一公案的整体过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徐志摩与邵洵美等新月同人,矢志追随崇尚唯美主义的诗观,强调“为艺术而艺术”,这种源自欧美的文艺观念,附着有绅士气、贵族气,与当时“为人生”的主流文学思潮相去甚远,因而走向对立。第五部分评析《时代漫画》摄影插图的美学趣味。《时代漫画》体现了1930年代视觉艺术的发展历程,一方面吸收与发展了西方现代派艺术思想,表现出对现代艺术的宝贵探索,同时将先锋派艺术形式运用到本土化的表现实践中,呈现出对传统艺术观念的继承与超越。以张光宇和《时代漫画》为中心的漫画群体被称为“时代派”,其创作中的立体主义倾向体现了中国本土现代主义语言特点的共时性显现,与西方立体主义历史性发展形成了关于西方现代主义移植和借鉴的独特对话方式。1930年代正值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与中日战争爆发的前夕,《时代漫画》在思想生产上又受到上海摩登话语与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话语的双重影响,刊物以其绝对的杂志平台集结了当时一批上海有影响的画家与作家,实现了漫画与漫文的互动表达。尽管它的发展不能涵盖上海所有现代期刊的全貌,其讨论也不能替代其他文学期刊的探讨,但是海派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深化海派文化的研究就理应回到原初的场景中进行挖掘,否则,任何的定语都将是不确定的定语。
王婉如[6](2019)在《上海抗战时期戏曲活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解放历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也是中国近代史上自鸦片战争起,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抵御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面对日军的侵略和占领,上海各个阶层、各政治力量和各社会团体同仇敌忾、奋起御侮,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对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这一时期,上海的戏曲界将戏曲艺术作为斗争武器,发挥了抗日宣传、动员民众的积极作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1月12日,国军从上海撤退,上海进入“孤岛”时期。这一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京剧创作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欧阳予倩和周信芳分别带领中华剧团和移风社编演了多部历史剧,以古喻今,鼓舞市民加入抗日救亡的战斗。尽管遭到汪伪当局的禁演和威胁,戏曲艺人不退缩、不动摇、不妥协,表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越剧演出繁盛,成为戏曲舞台上的后起之秀。申曲蜕变成沪剧,电台播音、剧场演出,观众遍及上海滩,成为一个成熟的剧种。此时,昆曲演出虽然屡受挫折,但艺人们始终没有放弃任何演出机会,坚守在舞台上。1941年12月8日,日军占领租界,上海进入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日军的魔爪伸到了上海的每个方面,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加强了对上海的控制。一方面,汪伪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戏剧审查制度,以此来控制戏曲的演出市场,在思想上奴役上海市民。另一方面,汪伪政府用尽一切卑鄙的手段逼迫名角为其演出。一些剧种如粤剧、淮剧、扬剧等退出上海,回到了发源地。这一时期,京剧的演出虽然没有中断,但新编剧目很少,多以演出传统剧目为主。商业化的戏曲市场弊端显露,剧院方邀请名角演出,可以迅速获得经济回报。越剧和沪剧在此时蓬勃地发展起来,不仅频繁地推出新剧目,还对本剧种进行了成功的改革,受到上海广大市民的欢迎。越剧和沪剧之所以能在沦陷时期得以发展,主要是因为他们演出的剧目与当时市民的心态相吻合;通过改革,越剧和沪剧的艺术更为成熟。抗战时期,戏曲报刊与战前相比,在数量有所减少,但其价值并没有降低。京剧期刊依然深受读者的喜爱,张古愚创办的《十日戏剧》和郑子褒的《戏剧月刊》是这一时期最受读者欢迎的京剧刊物。评论家撰写的京剧评论内容精彩,观点客观。越剧和沪剧分别有了各自的专刊,发行量很大,评论界和剧界的互动平凡,共同推动戏曲的发展。在教育和传承方面,京剧艺人着眼培养新的接班人,为传承民族戏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39年11月8日,上海戏剧学校正式成立,这是一所京剧专科学校,以“提倡与整理传统戏曲,培养京剧人才”为目的,从该校毕业的“正”字辈艺人成为抗战胜利后上海京剧舞台的生力军。在越剧方面,越剧女班在上海兴起后,越剧男班逐渐衰落,其艺人纷纷缀演、转业,其中一部分进入女子越班中执教。整个抗战时期,越剧科班、艺训班在10家左右。沪剧依然以拜师授业为主,由于沪剧事业渐趋繁荣,剧团需要较多演员,文滨剧团曾经举办过训练班。在剧场的经营和剧团的管理方面,战争使得上海部分的剧场毁于战火之中,但是演出的繁荣使剧场得以继续经营下去。抗战时期,剧场和剧团之间的收益分配有包银制、拆账制和承租制三种。京剧剧团按照商业化模式操作,沪剧和越剧在剧团管理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寻找到一条适合本剧种的经营路线。战争对文化事业造成的损失是无法用数量去计算的。抗日战争期间,上海的戏曲演出之所以能够继续进行,原因在于:上海戏曲艺人响应抗战的号召,编排了大量带有爱国救亡题材的剧目;戏曲市场的成熟保证了戏曲演出能够顺利进行;观众对戏曲的关注和热爱为抗日战争时期的戏曲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上海戏曲界艺人们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这一时期的民族艺术增添了一抹亮色。
孙建杰[7](2018)在《晚清民国河南演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变革与演剧生态为考察对象,结合丰富的史料,探讨了1840—1949年间河南地方戏发展与蜕变的时代背景、剧坛概况、发展态势与总体走向,并对这一时期的河南地方戏的班社、艺人、剧场、作家(作品)等做了考察。晚清民国(1840—1949)是河南地方戏取得大发展与大繁荣的一个历史时期,也是河南地方戏发展史上的重要机遇期,更是河南地方戏自内而外,实现全面革新的一个历史时期。它既回荡着传统文化的流波,又在时代风气的渲染之下孕育着诸多新变。总的看来,这一百余年间河南地方戏的发展历程以1914年“时李之争”事件为分水岭,分为前后两期。1840—1914年间,河南地方戏发生、发展的主要地域是在乡间,与乡间生活、民俗文化结合极为紧密,是谓之河南地方戏的乡村时代;1914年之后,河南地方戏由农村逐步迁徙至城市,从只能游走于乡村陋野、搬演于庙会高台之上的杂伎游艺之作逐步演进为在商业化、专业剧场演出的独立的艺术样式。在城市之中发展、演进的河南地方戏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最高成就,是谓之河南地方戏的城市时代。自1840年以来社会形态、经济体制与时代思潮的变迁,构成了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发展与演进的时代背景,晚清以来的戏曲改良运动及在其影响下诞生的河南戏曲改良思潮与实践则成为河南地方戏发展的时代机遇。在新的时代语境中,戏曲被赋予启迪民智、救亡图存的时代使命,河南地方戏也由下里巴人一跃而为新时代文化的象征、救国治民的利器,得到河南社会各界的广泛推崇。自1907年以来出现的清末民初的戏曲改良思潮、冯玉祥主导下的戏曲改良运动、樊粹庭引领的河南梆子革新实践这三次大的戏曲变革实践,扭转了时人对河南地方戏的偏见,形成了以观剧为时尚的社会思潮,重塑了20世纪上半叶河南社会的戏曲观念,在剧目、舞台、声腔等方面对河南地方戏做出了根本性的革新,全面提升了河南地方戏的文化品格,并建立一种契合时代背景,符合城市民众审美需求的新的戏曲形式,为后世河南地方戏的发展与创新树立了典范。剧种的繁多与民俗演剧的兴盛则构成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剧坛的两大特点。基于河南悠久厚重的戏曲文化,地处天下之中、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和人情地理的丰富,这一时期在河南剧坛生存、繁衍了的各类剧种多达40余个,其中河南本土剧种30个,外来剧种至少有15个。它们在中州大地上争奇斗艳、碰撞融合、竞相斗胜,形成了河南剧坛诸腔杂陈、百花竞放的盛景。1949年前,河南居民十九业农,大多数地区仍笼罩于农耕文明的余晖之中,强大的农业基因、庞大的农村人口为晚清民国河南民俗演剧的兴盛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与充足的养分。确切地说,这一时期河南绝大多数演剧活动是发生在乡村之中的,而民俗演剧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演剧类型上看,都是这一时期演剧活动的绝对主体。一年四季,乡民或聚街头巷尾,或汇宗庙祠堂,或于场院村头,邀班做戏,吹拉弹唱,演唱歌舞和村坊小戏,娱神娱人兼而有之。春祈秋报、庙会演剧、节令演剧、崇圣演剧、集市演剧、行会演剧、喜丧演剧构成这一时期河南民俗演剧的主要内容。班社、剧场、艺人、作家(作品)作为河南地方戏的组成要素,是河南地方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组织单位,也是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演进与变革的主体与直接体现者。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班社在组织、运营上与全国其它地市、剧种的戏曲班社类似,大同小异,分科班(窝班)、江湖班、玩会班、龙虎班四种。20世纪20年代,冯玉祥两次督豫,在河南建立了由官方直接组织、管理的艺人培训机构,开启了河南官方培养戏曲艺人的先河。在它的影响下,一大批民间新式知识分子也积极投身于戏曲教育事业,出现一批以“学社”“剧社”“学校”“剧团”命名的新式戏曲人才培养机构。虽然这些机构未能完全抛弃旧式班社的陈规旧俗,但在培养模式、规章制度、训练方式等方面均有所变化,更加合理与科学,而且它们不拘泥于门户之见,积极吸纳京剧及其它兄弟剧种的艺术精髓,融汇于河南地方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良与革新之中,为这一时期的河南地方戏培养了大批人才。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剧场新旧兼收、中西并蓄,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类型极其丰富。既有经济便利,可就地搬演的临时性演剧场所,也有规模宏大、形制精美的专业剧场;既有模仿上海“新舞台”兴建的新式剧场,也有延续千年、遍布河南全境的古老戏楼。茶园剧场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三十余年间迎来了自己最后的辉煌,它见证了以河南梆子为代表的河南地方戏在城市的崛起。1909年落成的“丰乐园”剧场,标志着河南新式剧场的开端。1927年,冯玉祥主导兴建的“人民会场”,兼具政治与文化的双重含义,它催生了河南大规模修建剧场的浪潮。由永安、永乐、国民等七家剧院形成的“相国寺梆戏文化圈”第一次使梆戏剧场在河南剧坛站住了脚,并获得长久而稳固的发展,为河南地方戏的深度变革创造了条件。樊粹庭主导的“豫声剧院”则成为河南新式剧场的集大成者。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949年,河南各地共有新式剧场有225所、茶园剧场26所,遍及河南各地区的中心城市,在较为偏远的乡村,更存在数目众多、难以统计的简易戏院。艺人始终是河南地方戏最为活跃的要素,它既是河南地方戏的传承者与守护者,又是河南地方戏的创造者,在饱受社会歧视的环境中,他们不仅保存了河南地方戏生存与发展的火种,提升了河南地方戏的艺术水平,更创造了曲剧、四平调等新的剧种。晚清民国是河南地方戏艺人大量涌现、名家辈出的一个历史时代,以“开封五云”为代表的一批艺人吹响了河南地方戏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号角,并为它在城市中的革新与发展开辟了道路。而坤伶的复兴与崛起,则成为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发展史上最为值得关注的戏曲史现象之一,她们促进了河南地方戏唱腔风格的革新和审美范式的转变,加速了河南地方戏流派的融合,彻底改变了河南地方戏的行当体制。对河南地方戏作家(作品)研究,向来是河南地方戏研究的难点,在樊粹庭之外,少有河南地方戏作家被提及。宽泛地说,河南地方戏现存传统剧目,都经过民间艺人的加工与再创作,以此而论,它们都属于艺人创作的范围。在民间艺人之外,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批从事于河南地方戏创作的文人,由于时代的原因,他们或刻意隐藏行踪、或名声不显,所做剧本也大多散佚,极难对他们作出较为细致的描绘与综述。民国年间,又有樊粹庭、王镇南、蒋心惠等人相继投身于河南地方戏的创作,他们的作品代表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的最高成就,彰显了河南地方戏的高度与深度。本文挖掘、整理了晚清民国时期36位河南地方戏作家及其作品,并对其中19位有较为详细资料者做了简单的考证和阐述,以补今日研究的缺憾。
张钰承[8](2018)在《《内蒙古日报》(汉文版)音乐类文献的搜集与研究(1948-2008)》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日报》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机关报,汉文版于1948年创刊,在70余年的耕耘建设中见证了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与繁荣。其中,音乐艺术作为自治区文艺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创刊至今,《内蒙古日报》对内蒙古自治区的音乐文化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报道,为地方音乐文化事业的传承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通过对1948-2008年间《内蒙古日报》(汉文版)出版的21807期报纸以及3053篇音乐类文献的梳理与分析,反观内蒙古地区成立至今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状况。第一章阐述了《内蒙古日报》(汉文版)的发展概况和音乐类文献的排版特点;第二章对已搜集的音乐类文献从历时性角度进行分期,并对各时期文献特点加以分析;第三章主要就乐评、音乐家专题报道、学术文章等不同等类型文献进行分类研究;结语重点归纳了《内蒙古日报》(汉文版)的创刊历史及1948—2008年不同时期音乐文章在内容、类型、版面等特点,探讨《内蒙古日报》对内蒙古音乐文化的推广所做的贡献。
杨静静[9](2017)在《清末民初戏剧期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报刊是清末民初出现的一种最主要的新型传播媒介,也是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传播交流的最佳方式。对清末民国报刊的研究已成为近几年文学艺术界的一门“显学”。然而,戏剧期刊研究相对于其他文学类期刊的研究相对落后,至今还没有出现一部戏剧期刊研究的专着,而对清末民初戏剧期刊的研究更为鲜见。本文以“清末民初戏剧期刊”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涉及五点。其一,介绍了清末民初戏剧期刊诞生背景。总体上介绍了清末民初戏剧期刊。首先讲述了戏剧期刊诞生的前期准备;其次概述了清末民国戏剧期刊的发展史;最后从数量上对戏剧期刊做了分析和研究。其二,论述了第一份戏剧期刊《二十世纪大舞台》。首先叙述了《二十世纪大舞台》的创办者及其期刊特色,从而得出《二十世纪大舞台》的资产阶级革命性质和戏剧获得现代新闻传播功能的结论。同时,也发现了《二十世纪大舞台》一个不足:提出了“戏剧改良”口号,却没有实践,但是这并不影响其在戏剧期刊史上的意义;其次论述了《二十世纪大舞台》为中国近代戏剧期刊树立了最初的模范,主要体现在其刊载的内容、编排方式和出版形式;最后讲述了“反侵略反封建”舆论潮中的《二十世纪大舞台》,同时探讨了《二十世纪大舞台》的戏剧期刊战斗性传统的开创。其三,分析了戏剧期刊发展史上第一个“热潮”。首先介绍了“甲寅中兴”时期戏剧期刊同人性质的创办者及其特征,同时,亦分析了该时期出现戏剧期刊创办热潮的特点;其次讨论了该时期几种代表性期刊的个性特征,如《歌场新月》之“贾冯之争”、《剧场月报》之“独树春柳”、《新剧杂志》之“昌明新剧”、《戏剧丛报》之“重新剧并望旧剧之改良”,以及其前后承接的戏剧追求和艺术特色;最后讲述了戏剧期刊的价值和意义,如戏剧艺术自主性的回归、多种形式的留册方式、以及戏剧的三度创作方式等。其四,专章研究了《俳优杂志》与冯叔鸾。首先集中分析了现代戏剧思想萌芽之代表期刊《俳优杂志》的内容及其学理价值;其次分析了戏剧评论家冯叔鸾的《戏学讲义》之现代戏剧范畴学思维及体系建构;接着论述了冯叔鸾的《啸虹轩剧谈》之本体论戏剧研究方法和戏剧美学成就;最后总体分析论证了冯叔鸾的研究对中国现代戏剧学的建构意义。其五,研究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戏剧期刊。首先论述了本时期出现的戏剧期刊总体状况;其次重点研究《新青年》之“戏剧专号”,如《新青年》的办刊历史、胡适之“戏剧改良”理论方案、以及由其引起的“新旧论争”等;接着论述了《春柳》杂志原始资料保存意识及文献价值;最后具体论述了齐如山的戏剧理论价值及“梅兰芳”的艺术成长过程、艺术造诣和历史影响。总之,“戏剧改良”是贯穿清末民初戏剧期刊的总线索。《二十世纪大舞台》提出“戏剧改良”口号,虽然没有切实实施,但是却迈出了戏剧改良探索的第一步;经过《歌场新月》、《剧场月报》、《新剧杂志》、《戏剧丛报》,《俳优杂志》等一步步深入而专业的探讨与摸索,积累了雄厚的经验,做了足够的思想准备;直到《新青年》“戏剧专号”理论突破,明确了改良旧戏和创造白话剧的总目标;紧接着就有《春柳》的实践,探索出整理旧有资料和培养具有世界水准的戏剧新人才两道最佳路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戏剧期刊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为长达数十年的“戏剧改良”探索征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给戏剧的将来发展指明了道路。所以,笔者认为清末民初戏剧期刊为20世纪戏剧期刊及戏剧的繁荣奠定了实践基础和理论准备。至此,我们已经在理论上明确了中国戏剧的未来生态格局,即开始由戏曲一枝独秀变成戏曲和白话剧二元争艳并存的生态格局。
郭萌萌[10](2017)在《《娱闲录》中的戏曲资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民国初期文艺增刊《娱闲录》中的戏曲资料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新戏曲史料的发掘和整理。在着力勾画《娱闲录》的办刊始末和内容构成外,重点研究了其所反映的川省地区新旧剧发展、京川剧之争和士伶交往等焦点问题,并对所刊剧本做了整体性的解读,以考察清末民初成都地区的戏曲艺术观。为此,本文分前后五章,并附附录三种以为补充。第一章以樊孔周的生平事迹为切入点,着重介绍了由樊孔周牵头,在吴虞、胡鸿勋、方于彬、刘长述等人的支持配合下,四川公报增刊《娱闲录》的创刊始末。此外,此章还尝试分析了《娱闲录》办刊宗旨与内容特色。作为增刊单独发行的《娱闲录》共发行二卷二十七册,它坚持开门办报,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制作精良。在内容上集小说、戏曲、诗词于一体,注重平衡杂志的娱乐性与教育性,受到了读者的极大欢迎。第二章分类介绍《娱闲录》所刊戏曲资料。通过对《娱闲录》中的戏曲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将其大致分为四类:伶人小照(剧照)、小史类,剧本,剧评及其他戏曲相关资料,并对四种戏曲资料加以简要分析与初步研究。第三章考察研究民初蜀地戏曲批评实况。民初四川戏剧界,一方面沿袭儒家礼乐大道,关注戏曲的社会功用,强调戏曲对民众的启蒙效果,另一方面,又越发重视戏曲本身的审美性,追求戏曲活动的美学价值,在戏曲本体论和戏曲艺术改良方面发出了诸多声音。第四章对《娱闲录》中体现的士伶交往事实进行梳理,并探求其原因。清末民初,士伶交往频繁,究其原因有三:皇族热捧和启蒙思潮,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伶人地位;川省刀兵战祸、匪盗天灾加重了士人寻求理解和及时行乐的意愿;部分伶人重文好学、行侠尚义,其名士风度吸引文人引其为知己。第五章整体研究《娱闲录》所刊剧本,介绍了各剧本的刊行期号、作者译者、内容概要、本事来源等,并对此时剧本中的家国情怀加以分析,认为其中既有对传统戏曲"大旨谈情"、"扬忠刺奸"的眷恋与弘扬,又有对新的时代背景下新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二、《中国京剧》月刊面世 欢迎订阅 欢迎投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京剧》月刊面世 欢迎订阅 欢迎投稿(论文提纲范文)
(3)1935年“始政四十周年纪念”台湾博览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学术前史 |
(一) 日据时期台湾博览会研究概况 |
(二) 1935年台湾博览会具体角度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 分析与叙事相结合的方法 |
(二) 多领域交叉研究法 |
(三) 微观与宏观视角结合研究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论文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一) 论文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博览会举办缘起及基本概况 |
一、日殖下台湾博览会事业之沿革 |
二、博览会之缘起 |
三、博览会之组织动员 |
(一) 以台湾总督府为中心筹划动员 |
(二) 捐款动员 |
(三) 自发动员 |
四、博览会的经济效益分析 |
第二章 日本殖民下台湾“现代性”之呈现 |
一、会场布置及活动所呈现的台湾社会之发展进步 |
(一) 博览会会场布置 |
(二) 会场上展开的系列活动 |
二、博览会促进台湾社会发展进步的实际效用 |
(一) 交通运输网更为完备 |
(二) 公共卫生防疫的完善 |
(三) 公共设施的进步 |
(四) 民众休闲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
(五) 繁荣市面 |
第三章 日本帝国及其殖民性的呈现 |
一、“日本帝国”之呈现 |
(一) 日本元素的渗透 |
(二) 军国主义的彰显 |
二、日本殖民台湾的表现 |
(一) 南进政策的发展 |
(二) 理蕃政策的前后调整 |
(三) 日本对台湾产业的疯狂掠夺 |
三、“去中国”的教育殖民化 |
(一) 内台之间的差别对待 |
(二) 教授日语,传输日本文化观 |
四、台湾社会对“帝国”“殖民”的反应 |
第四章 “中国”的反响 |
一、“中国”对“日殖台湾”的复杂心态 |
二、福建省积极参与博览会 |
(一) 政府举办福建省特产竞赛会 |
(二) 政治观摩:陈仪、厦门市长王固磐等赴台参观 |
三、社会人士参观考察博览会 |
四、“辜显荣君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本文的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三、本文的史料来源、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协”成都分会的筹备 |
一、成立的背景 |
二、《笔阵》与《通俗文艺》 |
三、经费和会址 |
第三章 “文协”成都分会人物关系及其与各党派的联系 |
一、主要人员 |
二、主要人物关系 |
三、与各党派的联系 |
第四章 “文协”成都分会开展的活动及特点 |
一、抗战宣传活动 |
二、文艺研究活动 |
三、纪念名人诞辰活动 |
四、救济贫病作家的活动 |
五、“文协”成都分会活动的特点 |
第五章 “文协”成都分会的作用及影响 |
一、对文艺创作的影响 |
二、巩固文化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三、团结群众与加强抗战动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时代漫画》文学旨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 |
1.2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1.3 基本概念和需要说明的问题 |
1.3.1 《时代漫画》文学旨趣研究 |
1.3.2 《时代漫画》与《论语》之关联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时代漫画》中漫画的主题叙事 |
2.1 政治文化视域下的时事纪实 |
2.1.1 绥蒙战事内的觉醒 |
2.1.2 民族危机中的抗争 |
2.2 大众媒介的社会批判 |
2.2.1 痛陈社会时弊 |
2.2.2 审视洋场新弊 |
2.3 摩登都市的镜像传播 |
2.3.1 “现代都市生活美丽的图谱”——郭建英、张英超 |
2.3.2 “残忍性的诱惑”——鲁少飞、陶谋基等 |
2.4 民生疾苦的勾勒窥探 |
2.4.1 阶级压迫下的下层市民 |
2.4.2 自然灾害中的乡下难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时代漫画》中漫文的创作品格 |
3.1 论语派作家在《时代漫画》的文学姿态 |
3.1.1 清新的幽默与思辨——徐訏 |
3.1.2 都市生活的鞭挞与批判——黄嘉音 |
3.2 《时代漫画》新作家的言说特质 |
3.2.1 嬉笑怒骂皆讽刺——荆有麟 |
3.2.2 悲天悯人,图文互证——张文元 |
3.3 漫画理论家在《时代漫画》的文学呈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时代漫画》的创编思想与精神诉求 |
4.1 邵洵美的寻美之路 |
4.2 邵洵美的创编思想与《时代漫画》的刊物实践 |
4.2.1 贴近大众,文化普及 |
4.2.2 提倡装饰,出版创新 |
4.2.3 回应质疑,提倡幽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时代漫画》的文学理念与论争 |
5.1 邵洵美的春秋战术 |
5.2 汪子美的讽喻错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时代漫画》摄影插图的美学趣味 |
6.1 摄影艺术的认知与演进 |
6.2 插图《民间情歌》的艺术之缘 |
6.2.1 文本的选择与释义 |
6.2.2 民族性的艺术趣味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发展的表象与夹缝中生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上海抗战时期戏曲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提出缘由和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概述 |
三 难点和创新点 |
四 研究方法与思路框架 |
第一章 抗战前的上海社会与戏曲演出 |
第一节 抗战爆发前的上海社会 |
一 民国初期的上海社会与文化的发展 |
二 上海社会对日本侵华的态度 |
第二节 抗战爆发前的上海戏曲发展状况 |
一 上海戏曲演出环境优越 |
二 戏曲改良背景下的上海京剧演出 |
三 地方戏在上海的发展 |
第二章 “孤岛”时期的戏曲发展 |
第一节 “孤岛”时期的社会状况 |
一 战时上海 |
二 “孤岛”的形成与局势 |
三 “孤岛”时期的文化活动 |
第二节 抗战全面爆发后的上海文艺界 |
一 1937 年,中共上海地下组织的恢复 |
二 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的演出活动 |
三 上海伶界联合会组织募捐筹款演出 |
第三节 “孤岛”时期京剧的创作与演出 |
一 欧阳予倩与中华剧团 |
二 周信芳和移风社:海派京剧的一面旗帜 |
三 留沪京剧艺人的贡献和成就 |
第四节 “孤岛”时期其他剧种的演出情况 |
一 越剧——契机与创新 |
二 沪剧——成长与蜕变 |
三 昆剧——挫折与坚守 |
第三章 沦陷时期的戏曲发展 |
第一节 沦陷时期的上海社会 |
一 亲历者回忆:上海沦陷之惨状 |
二 日军对上海的掠夺和控制 |
三 上海各界人士反抗汪伪,坚守阵地 |
第二节 上海汪伪政府对戏曲事业的摧残 |
一 汪伪政府对戏曲的控制和利用 |
二 汪伪政府对戏曲艺人的威胁与迫害 |
第三节 中共地下党对戏曲的支持及艺人们的斗争 |
一 中共地下党对戏曲界的扶持与鼓励 |
二 上海戏曲艺人的反抗斗争 |
第四节 沦陷时期的戏曲演出 |
一 京剧——在低谷中传承 |
二 越剧——因改革而兴盛 |
三 沪剧——转益多师,发展迅速 |
四 滑稽戏——迎来剧种转折点 |
五 其他剧种在上海的衰落及原因 |
第四章 抗战时期上海戏曲报刊及评论 |
第一节 抗战时期上海各剧种的戏曲报刊 |
一 京剧期刊种类多,剧评受追捧 |
二 地方戏专刊推动戏曲发展 |
第二节 抗战时期上海戏曲报刊的特点 |
一 报刊编辑即戏迷 |
二 演剧与剧评良性互动 |
第五章 抗战时期上海戏曲传承与教育 |
第一节 抗战时期上海戏曲的教育方式 |
一 传统的戏曲教育:师徒制及科班教学 |
二 专业戏校的综合培训模式 |
第二节 戏曲票房——抗战时期上海戏曲传承的重要阵地 |
一 京剧票房活动频繁 |
二 1939 年“业余社”申曲票房的成立始末 |
三 越剧的票房活动情况 |
第六章 抗战时期上海戏曲剧场的转型和经营 |
第一节 剧场的转型:以卡尔登剧场为例 |
第二节 越剧、沪剧剧场的经营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晚清民国河南演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课题研究缘起与现状 |
二、本课题的意义与价值 |
三、本课题的目标与方法 |
第一章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曲概述 |
第一节 河南戏曲发展的历史脉络 |
第二节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的分期 |
一、乡村时代:1840—1914 |
二、城市时代:1914—149 |
第三节 河南戏曲改良运动的发展与实践 |
一、清末民初的戏曲改良思潮 |
二、冯玉祥主导下的戏曲改良运动 |
三、河南梆子的革新实践 |
第四节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剧种考论 |
一、地方史志所载剧种考 |
二、报纸刊物所载剧种考 |
三、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曲剧种的数量 |
第二章 晚清民国河南民俗演剧 |
第一节 民俗演剧的类型与名目 |
第二节 酬神演剧 |
一、春祈秋报 |
二、庙会演剧 |
三、节令演剧 |
四、崇圣演剧 |
第三节 日常事务演剧 |
一、集市演剧 |
二、行会演剧 |
三、喜丧演剧 |
第三章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班社 |
第一节 地方戏班社的历史与演进 |
一、河南地方戏班社的发展历程 |
二、民国以来河南地方戏班社的演变 |
第二节 班社的类型 |
一、科班 |
二、江湖班 |
三、玩会班 |
四、龙虎班 |
第三节 班社的成员与分工 |
第四节 班社的经济 |
一、戏班的经济收入 |
二、戏班的分配方式 |
第四章 晚清民国河南乡村剧场 |
第一节 画地做场 |
一、画地做场的历史与现状 |
二、画地做场与河南地方戏的关系 |
第二节 高台剧场 |
一、高台剧场的历史与发展 |
二、高台剧场对河南地方戏的影响 |
第三节 戏楼 |
一、河南戏楼的历史与类型 |
二、戏楼的变迁与发展 |
第五章 晚清民国河南城市剧场 |
第一节 河南地方戏与城市剧场 |
第二节 茶园剧场:清乾隆年间——1927 |
一、传统茶园剧场:清乾隆年间——1914年 |
二、席棚茶园:1914——1927 |
三、河南茶园剧场的特点与影响 |
第三节 新式剧场:1927——1949 |
一、“丰乐园”:新式剧场的发端 |
二、“相国寺梆戏文化圈”与河南新式剧场的发展 |
第四节 二十世纪上半叶河南其它地区的城市剧场 |
第五节 官方意志与民间诉求:河南新式剧场兴盛之原因 |
第六章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艺人 |
第一节 艺人与河南地方戏 |
一、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艺人数量蠡测 |
二、名伶涌现的河南地方戏 |
三、河南地方戏艺人的历史贡献 |
第二节 “开封五云”与河南地方戏的演进 |
一、“开封五云”辨析 |
二、河南地方戏城市化的先驱 |
第三节 坤伶与河南地方戏的新发展 |
一、坤伶的复兴 |
二、民国时期坤伶的崛起与发展 |
三、坤伶对河南地方戏的影响 |
第七章 河南地方戏作家、作品钩沉 |
第一节 民间艺人作家及其作品 |
第二节 传统文人作家及其作品 |
第三节 新式知识分子作家及其作品 |
第四节 河南地方戏存目作家、作品简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附录一 晚清民国时期河南本土剧种表 |
附录二 晚清民国时期流入河南剧种表 |
附录三 晚清民国河南民间常见演剧名目表 |
附录四 晚清民国时期河南戏曲班社统计表 |
附录五 晚清民国时期河南科班(窝班)统计表 |
附录六 晚清民国河南新式剧场数量简论 |
附录七 19 世纪末——1949 年河南剧场一览表 |
(8)《内蒙古日报》(汉文版)音乐类文献的搜集与研究(1948-200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主要研究内容与意义 |
二、主要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三、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一章 《内蒙古日报》(汉文版)音乐类版面概况 |
1.1 《内蒙古日报》(汉文版)办刊概况 |
1.1.1 《内蒙古日报》的由来 |
1.1.2 《内蒙古日报》(汉文版)创刊历史 |
1.2 《内蒙古日报》音乐类版面概况 |
1.2.1 “有闻必录”的文艺方针 |
1.2.2 《内蒙古日报》汉文版音乐类版面 |
第二章 《内蒙古日报》(汉文版)不同时期音乐类文献梳理 |
2.1 创刊初期的报道与文献(1948年-1953年) |
2.1.1 创刊初期的基本情况 |
2.1.2 革命群众歌曲的创作及演出报道 |
2.2 繁荣的戏剧艺术(1954年-1966年) |
2.2.1 《内蒙古日报》(汉文版)(1954-1966)剧场剧目演出概况 |
2.2.2 五大剧场演出特点 |
2.3 革命样板戏演出与评论(1967年-1977年) |
2.4 “百花齐放”的音乐文献盛宴(1978年-2008) |
2.4.1 传统音乐相关内容的缩减 |
2.4.2 不可阻挡的流行音乐大潮 |
第三章 《内蒙古日报》(汉文版)音乐类文献的分类 |
3.1 音乐评论 |
3.2 音乐家专题报道 |
3.3 学术文章 |
结语 |
一.不同时期《内蒙古日报》(汉文版)音乐类文献的特点 |
二.《内蒙古日报》(汉文版)音乐类文献的分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清末民初戏剧期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来源、意义和研究现状 |
一、论题来源 |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三、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四、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内容及结构 |
第二章 清末民初戏剧期刊总览 |
第一节 戏剧期刊诞生的前期准备 |
一、戏剧获得现代传播价值 |
二、新的戏剧演出形式出现——时装新戏 |
三、清末民初报刊创办主体 |
第二节 清末民国戏剧期刊的发展概述 |
一、史实数据的梳理 |
二、清末民国戏剧期刊的发展 |
第三节 清末民初戏剧期刊创刊数量研究 |
一、总体性比较研究 |
二、阶段性比较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第一份戏剧期刊诞生——《二十世纪大舞台》 |
第一节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创办戏剧期刊 |
一、《二十世纪大舞台》及其创办者 |
二、戏剧获得现代新闻传播功能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戏剧期刊最初范式 |
一、《二十世纪大舞台》内容及其特色 |
二、《二十世纪大舞台》依附性出版方式 |
第三节 “反侵略反封建”舆论潮中的《二十世纪大舞台》 |
一、《二十世纪大舞台》诞生的舆论潮 |
二、《二十世纪大舞台》开创戏剧期刊战斗性传统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甲寅中兴”时期的戏剧期刊 ——戏剧期刊史上第一个“热潮” |
第一节 各界同人联袂创办戏剧期刊 |
一、商业化同人戏剧期刊 |
二、同人戏剧期刊的经营者及期刊特色 |
第二节 “热潮”中的戏剧期刊 |
一、数量攀升 |
二、本土化 |
三、专业性 |
第三节 戏剧艺术追求的继承与发展 ——从“冯贾之争”到“独树春柳” |
一、“冯贾之争”穿越梨园内外——《歌场新月》 |
二、唯爱“春柳”一枝独秀——《剧场月报》 |
三、戏剧艺术纯粹化 |
第四节 戏剧艺术旨趣的趋同与扩展 ——从“昌明新剧”到“偏新亦重旧” |
一、新剧公会的期许——《新剧杂志》 |
二、“重新剧并望旧剧之改良”——《戏剧丛报》 |
三、未来中国戏剧蓝图的建构 |
第五节 戏剧期刊与戏剧发展 |
一、戏剧艺术回归自主 |
二、戏剧期刊突破了戏剧以往留存史册的形式 |
三、戏剧三度创作形式的开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甲寅中兴”之阆苑仙葩 ——《俳优杂志》与冯叔鸾 |
第一节 《俳优杂志》研究 |
一、个人创办戏剧期刊 |
二、《俳优杂志》之现代学术气息 |
第二节 《戏学讲义》研究 |
一、综合性文艺期刊连载戏剧文章——《游戏杂志》 |
二、现代戏剧范畴体系的建构 |
三、践行“论从史出”的研究思维 |
第三节 《啸虹轩剧谈》的开创意义 |
一、开创本体论意义上的戏剧研究方法论 |
二、戏剧美学意义上的理论突破 |
第四节 冯叔鸾戏剧研究的历史价值——现代戏剧学萌芽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戏剧期刊 ——戏剧观大讨论及其历史性转变 |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舆论潮中的《新青年》“戏剧专号” |
一、白话剧理念的诞生 |
二、“新文化运动”时期戏剧期刊的面世 |
第二节 《新青年》之“戏剧专号”研究 |
一、胡适之“戏剧改良”理论 |
二、《新青年》之新旧戏剧论争 |
三、“戏剧改良”观——创作白话剧与改良戏曲 |
第三节 《春柳》的国际性视野 |
一、《春柳》杂志的诞生 |
二、梳理保存原始材料 |
三、培养具有国际水准的戏剧人才——梅兰芳横空出世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清末民国各大城市出刊戏剧期刊数量汇集表 |
附录二:冯叔鸾着:《戏学讲义·目录》 |
附录三: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10)《娱闲录》中的戏曲资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娱闲录》概述 |
第一节 樊孔周与《娱闲录》创刊 |
第二节 《娱闲录》办刊宗旨 |
第三节 《娱闲录》内容特色 |
第二章 《娱闲录》中的戏曲资料初探 |
第一节 刊发伶人小照(剧照)、小史 |
第二节 刊载剧本 |
第三节 发表剧评 |
第四节 收录其他戏曲相关资料 |
第三章 《娱闲录》中的戏曲批评研究 |
第一节 戏曲艺术本体论 |
第二节 戏曲艺术改良论 |
第三节 京川优劣之论争 |
第四章 《娱闲录》中的士伶交往研究 |
第一节 《娱闲录》中的士伶交往概貌 |
第二节 士伶交往的原因探析 |
第五章 《娱闲录》中的剧本研究 |
第一节 《娱闲录》所刊剧本的内容概貌 |
第二节 《娱闲录》所刊剧本的家国情怀 |
结语 |
附录 |
一 《 娱闲录》供稿群考 |
二 《娱闲录》所刊剧本十种 |
三 《娱闲录》所刊戏曲资料篇目一览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中国京剧》月刊面世 欢迎订阅 欢迎投稿(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后期越剧发展的纸媒呈现 ——以《半月戏剧》为研究视角[D]. 黎景.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陶雄在新中国建立前的文学活动[J]. 王学振,李云. 新文学史料, 2020(03)
- [3]1935年“始政四十周年纪念”台湾博览会研究[D]. 胡安娜.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研究(1937-1945)[D]. 金立叶.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5]《时代漫画》文学旨趣研究[D]. 韩丽梅. 河北大学, 2019(08)
- [6]上海抗战时期戏曲活动研究[D]. 王婉如.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7]晚清民国河南演剧研究[D]. 孙建杰. 河南大学, 2018(12)
- [8]《内蒙古日报》(汉文版)音乐类文献的搜集与研究(1948-2008)[D]. 张钰承. 内蒙古大学, 2018(12)
- [9]清末民初戏剧期刊研究[D]. 杨静静. 上海戏剧学院, 2017(03)
- [10]《娱闲录》中的戏曲资料研究[D]. 郭萌萌.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