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的住房信贷运行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杜海龙[1](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孟宪春[2](2020)在《中国房价变动与经济波动关联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7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众多经济体宏观经济造成重创,这一典型经济事实使得房地产相关问题成为了宏观经济学领域的热点议题,房价变动与经济波动关联机制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经济学家的关注与重视。就中国而言,自1998年城镇化和住房商品化改革全面推行以来,房地产业经历了20余年的快速发展,由于其关联行业众多,一度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不仅导致房地产市场与宏观经济被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也造成住房价格一路飙升、房地产经济过热等问题。近些年,中国经济出现了房价上涨与“居民消费疲软”、经济“脱实向虚”、“杠杆率高企”和“土地金融”并存现象,因此有必要对中国房价变动与经济波动的内在关联机制展开系统且深入的研究,此项工作不仅对理解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机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对提高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同样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基于此,本文充分立足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现实特征以及房价波动产生的宏观经济效应,采用实证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范式,按照“发现问题→实证检验→理论证明”的严谨逻辑,从居民消费、实体投资、信贷供给和土地金融四个主要渠道对中国房价与宏观经济的联动机制展开系统且深入研究。论文第1章介绍了中国房价变动与经济波动关联机制研究的现实和理论背景,并系统地梳理了动态一般均衡框架下经济周期理论发展脉络和有关房价变动与经济波动关联机制研究的经典文献,在此基础上搭建起本文研究框架。第2章进一步梳理了推动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安排,并基于中国现实宏观经济数据对住房价格的波动特征及其与居民消费、实体投资、信贷规模、土地价格和地方政府债务等核心经济变量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识别,进而获得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典型性事实:房价上涨与居民消费、实体投资增长呈反向联动关系,与总信贷、居民部门信贷增长呈同向联动关系,但与企业部门信贷增长呈反向联动关系,与土地价格和政府债务增长呈同向联动关系。第3章研究了中国房价变动如何通过影响居民消费引起宏观经济波动。针对中国房价上涨挤出居民消费的典型事实,首先对其传导机制做出实证检验,发现家庭对住房的强劲需求以及在住房需求上存在的流动性约束异质性是影响房价与消费联动关系的关键因素,然后构建了包含异质性家庭的NK-DSGE模型对房价与居民消费联动关系和形成机制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对于具有流动性约束家庭而言,住房需求增加对预算约束的收紧作用远大于房价上涨对抵押约束的放松作用,只会导致此类家庭增加举债规模而减少消费支出;对于不具有流动性约束家庭而言,尽管房价上涨会提升其财富收入,但由于此类家庭边际消费倾向较低,消费支出增加幅度相对较小,因而对总消费的拉动作用相对较小;家庭住房抵押约束机制是传播和扩散外部冲击引起房价与宏观经济联动的核心机制,家庭杠杆越高,形成的住房抵押约束效应越强,对住房贷款扩张冲击驱动的房价波动和经济波动的放大作用越明显,而对住房需求冲击驱动的房价波动和经济波动平抑作用越显着。第4章分析了中国房价变动如何通过影响企业生产性投资引起宏观经济波动。针对中国房价上涨挤出企业实体投资的现象,构建了包含企业房产抵押约束机制的NK-DSGE模型,刻画了企业房产和生产性资本投资无套利关系,进而对中国房价驱动的实体投资渠道展开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企业高度依赖信贷融资的经济体而言,房产是企业外部融资重要抵押资产,房价上涨导致房产抵押品属性凸显,引起家庭与企业对房产的竞争性需求,抵押约束机制对房价产生动态乘数效应,扩大房价涨幅;房价大幅上涨提高了房地产的流动性溢价,使得房产投资回报率快速上涨并超出生产性投资回报率,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家理性地增加房产投资,相应地减少传统生产性投资,从而导致信贷资源在进入实体经济过程中被过度配置到房地产市场,经济出现“脱实向虚”现象;此时实施向实体部门倾斜的信贷政策能够通过提升生产资本融资能力提高实体投资回报率,吸引资本回归实体经济的生产活动。第5章探索了中国房价变动如何通过影响商业银行信贷供给引起宏观经济波动。针对中国房价与居民信贷、企业信贷和总信贷间联动关系,基于信贷供给视角检验了房价与总产出的联动机制,发现房价变动不仅影响商业银行信贷供给总量还会影响信贷在家庭和企业部门间的配置,进而影响经济波动,基于此进一步构建包含具有资本约束商业银行的RBC-DSGE模型分析了房价波动如何通过信贷供给渠道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研究发现:对于房产抵押品属性凸显的经济体而言,信贷供给渠道是传导房价波动的重要渠道,增强了房价与宏观经济的内在关联性;特别地,信贷驱动型房价上涨激励具有资本充足率约束的商业银行将更多信贷资源配置到家庭部门,进而挤占企业部门资金源,使得房价变动引起的信贷供给结构效应强于总量效应,由于家庭部门不具有生产力,将导致经济体信贷总规模未形成与之相匹配的产出水平,造成信贷资源错配,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第6章探究了中国房价变动如何通过影响地方政府土地金融行为引起宏观经济波动。针对中国房价、地价和政府债务间的实际联动关系,进一步实证检验了房价变动影响宏观经济的土地金融渠道,据此构建了包含地方政府土地金融行为的NK-DSGE模型,基于土地金融渠道全面揭示了中国房价与宏观经济的内在关联机制。研究发现:房价上涨促进房地产开发商增加住房供给和土地需求,进而抬高土地价格,在土地金融渠道传导下,土地价格上涨使得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和债务规模增加,刺激地方政府扩大基础建设投资,进一步激发家庭的住房需求,推动房价上涨,形成“房价上涨→土地金融→房价上涨”正向闭环反馈机制,驱动房价和土地价格同向联动,成为勾连经济系统中各部门经济行为的关键变量,使得房地产与宏观经济紧紧联系在一起,在金融市场加速器作用下,进一步放大房价和经济波动幅度。总体而言,本文首先基于宏观经济数据提取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典型性事实,而后对其内在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构建融入中国元素的CDSGE模型,以动态一般均衡的视角从理论上刻画了房价波动的微观基础和传导机制,进而对中国房价与宏观经济的联动关系及形成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概言之,本研究从理论上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宏观理论模型做了大量创新性的探索工作。
张燕燕[3](2020)在《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特征及对居民居住选择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自上世纪90年代住房制度改革之后,我国的住房价格水平不断攀升,而城镇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也在不断优化。随着住房商品化和私有化进程的推进,住房价格的上涨幅度甚至高于收入增长的水平,而不同收入人群的住房支付能力也存在明显差异,住房价格和住房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与此同时,我国居民的住房融资渠道较少,商业住房抵押贷款存在严格限制,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贷款需求。在这个时期,以1991年在上海试点并逐步发展到全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我国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代表的建立和发展,补充和支持了我国的住房融资市场,尤其是满足了我国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购买需求。中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在住房制度改革之初,住房市场从福利分配制向住房市场的商品化和货币化转型之时产生的。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产生的初期,其作用主要是缓解和减轻当时住房供给所带来的财政压力为主要目的。而在住房制度改革的后期,住房分配制度由实物转向货币分配的过渡阶段时,住房公积金政策目的逐步转变为职工家庭提供了直接的资金积累用于住房消费。住房公积金的建立对中国的住房建设和支持居民的长期住房储蓄习惯和住房消费起到了支撑和保障作用。当前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在经历了近30年左右的发展,已经具有了相当充足的体量和规模,住房公积金不仅是中国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的中流砥柱,也成为居民购房时的重要选择和考虑因素之一。因此,探讨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城镇居民的住房保障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理论价值上,住房公积金作为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在居民的居住选择行为上影响研究尚不丰富。研究其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城镇居民的住房居住选择影响变化,丰富和发展了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的微观机理。在现实意义上来说,首先,发展住房公积金无论从国家层面,职工个人层面和行业发展层面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从住房公积金的一般原理出发,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方法,对住房公积金的运行特征和对居民的居住选择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定量的分析研究。在对住房公积金的内涵、特征及其经济功能定位的基础上,主要使用了住建部公开数据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从住房公积金运行的有效性、住房公积金对居民的租买选择、住房居住区位选择、租房选择、多套房行为选择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首先就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成立的制度背景和功能定位做了简要的阐释,说明了论文撰写的理由。接着从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两方面论证了研究的必要性,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基本结构和主要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其次,本文对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模式和运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模式和运行特征进行了评述。在对住房公积金总体的运行特征和评价的基础上,从实证分析入手,侧重研究了在住房公积金对于居民的住房选择,尤其是在居民购房时公积金对居民的居住区位选择影响效应。本文进一步讨论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家庭的多套房行为和租房行为的影响效应。本文对相关文献作出了如下的创新和贡献:首先,本文创新性的分析了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政策性金融制度对居民购房时居住区位选择的分析。城市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研究在资源稀缺背景下家庭对于住房选择的最优化决策。而住房公积金对于居民住房选择的研究,多聚焦于居民的住房的购租选择。目前尚未有文献探讨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特别是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居民在购房时住房区位选择的影响效应。而住房公积金作为住房金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会在居民购房的选择中影响到居民的居住区位的选择。本章首次实证检验了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于城镇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作用,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解决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内生性问题,采用了联立方程模型来建立距离和面积的内生模型。研究结果发现,对于既定预算约束的家庭来说,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会改变家庭的预算约束,进而促使家庭选择距离市中心较近的住房。但选择优质区位的住房会牺牲一定的住房面积,即家庭会选择距离市中心较近但居住面积相对较小的房屋。对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城镇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异质性分析发现,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于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效应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更加显着。本文进一步发现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于低收入家庭,普通雇员和中青年人群购房时居住区位的影响更加显着。其次,本文首次从中介调节效应角度分析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城镇居民租买选择的影响效应。本文研究表明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会显着促进城镇居民的租买选择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于中低收入、普通雇员、老年家庭和本地居民的租买选择的影响更加显着。扩展研究首次通过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分析发现,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会通过中介变量持久收入影响城镇居民的租买选择,而教育程度和住房价格水平会调节公积金制度对于城镇居民租买选择的中介效应。再次,本文创新性的研究了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城镇居民租房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会促进城镇居民的租房消费。研究发现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会促进居民在租房时选择较高的房租。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能够改善居民的租房状况。本文同样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消除了自选择偏误,并对住房公积金对城镇居民的租房消费的异质性进行了分析。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于高收入、普通雇员、老年家庭和本地居民的租房消费的影响效应更加显着。本文同时讨论了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居民租金收入比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会显着降低居民的租金收入比,提高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最后,本文在讨论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于多套房选择的影响效应中,首次对改善型和投资型多套房购买进行了区分,并发现住房公积金促进了城镇居民的改善型多套房选择。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于购买多套房的意愿不断加强,住房公积金作为政策性金融制度,在政策导向上倾向于阻碍居民购买多套房。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住房公积金缴存额即公积金约束对多套房决策有促进作用。通过异质性分析,本文发现住房公积金对多套房决策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低收入、有职位和中青年家庭的多套房决策上。这体现了住房公积金向购房能力较弱的家庭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力度。通过对不同住房的差异性分析,本文发现住房公积金对多套房家庭的支持多为支持其改善型需求而非投资性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住房公积金对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的政策导向作用。由于住房公积金正式在全国实施是在1999年全国住房制度改革之后,而很多家庭多以从单位低价购买房改公房作为首套房的获得方式,本文因此区分了首套房是房改房和首套房非房改房的家庭,结果发现对于首套房非房改房的家庭,住房公积金对其多套房决策有显着地正向影响,而对于首套房是房改房的家庭,住房公积金对其多套房决策影响不显着。最后本文发现,有住房公积金账户能够显着提高有房家庭购置多套住宅的购房意愿。在以上研究发现的基础上,就住房公积金如何积极保障和引导住房,使住房公积金作为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能够在保障城镇居民“住有所居”,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首先,继续扩大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和覆盖面,放宽住房公积金提取条件,合理使用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其次,发挥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应有之意,将其服务对象侧重于中低收入群体,实行差异化缴存和“高存低贷”的利率政策。最后,逐步建立完善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体系,推进现有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逐步转型,建立以住房公积金为中心的政策性住房银行。
贺琪[4](2020)在《特殊目的载体的功能及其实现》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结构化金融创新模式,资产证券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发展和应用,而特殊目的载体正处于这一“金融炼金术”的核心。长期以来,关于特殊目的载体的研究文献资料不胜枚举。在我国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步“试水”资产证券化开始以来,对于资产证券化的介绍及其交易机制的法律研究日渐增多,而且关于资产证券化及特殊目的载体的研究已横跨法学、经济学、银行学等多个学科范畴。同时,伴随着资产证券化监管规则的持续完善,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也是一日千里,尤其是2014年以来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增量和存量规模均创下新的记录。近两年多时间里,随着存量资产支持证券偿付逐步到期,市场中相继出现各类资产证券化项目的评级下调事件,甚至多个项目出现违约偿付,基础资产现金流发生严重困难。面对这样的情形,抛开整体经济周期性以及监管体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我们应当聚焦于资产证券化本身的交易机理,分析并探究这一项金融交易创新机制的内核所在。通过分析发现,在整个资产证券化交易过程和整体架构当中,无论是基础资产的独立及现金流的保障,还是资产支持证券存续期间的偿付安排,亦或是各中介管理服务机构之间的配合与道德风险防控,均与特殊目的载体存在关联。那么,特殊目的载体在资产证券化交易机制应当如何进行定位,其功能应当如何界定,该功能又应当如何通过资产证券化的交易机制和特殊目的载体自身的必要配备来实现,成为一个具有研究必要和研究价值的问题。本文研究的总体思路为:从当前资产证券化实践问题出发,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着重探究特殊目的载体功能缺失对资产证券化问题的不利影响(第一章);接下来,将聚焦在特殊目的载体功能的整体研究上,归纳总结出特殊目的载体所应当具有的核心功能及两大制度功能(第二章);在明确特殊目的载体功能之后,遵循主体和行为的基本逻辑,从功能实现的组织基础和行为基础出发,分别研究分析特殊目的载体功能实现的具体方式和路径(第三至第五章)。在组织基础部分,明确特殊目的载体应当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商事主体而存在;在行为基础部分,引入行为范式理论,并形成特殊目的载体应当具有的行为范式及其实施路径。除导言与结语外,全文主体部分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问题与成因。当前我国资产证券化领域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总结下来,主要表现为: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仍然未脱离对主体信用的依赖、发起人经营状况与基础资产质量的关联程度过高、缺乏对基础资产甄别与筛选的严格把控以及现金流归集管控存在漏洞等。从特殊目的载体的研究角度出发,深究前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对特殊目的载体的理论探索和认知不足、特殊目的载体规则与中国法律制度环境融合过程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或冲突、资本市场监管格局与部门权力的分割和制衡以及资产证券化发展迅猛与制度供给滞后性之间存在矛盾。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特殊目的载体功能缺失对当前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难以发挥以基础资产为支撑的资产证券化信用机制效能、难以保障资产证券化结构性交易体系的稳固与平衡、难以保障现金流归集管控的安全到位。由此,我国当前资产证券化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特殊目的载体的功能缺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对特殊目的载体功能进行科学定位并完善保障其功能实现的制度举措和机制,将有利于缓解和解决资产证券化的现存问题。第二章,特殊目的载体的功能。从基本原理、交易环节以及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多重立足点出发,结合对当前问题及产生原因的分析,归纳总结出特殊目的载体功能:“一个核心功能”和“两大制度功能”。“一个核心功能”即保护投资者利益,其具体表现为“两大制度功能”,即保障基础资产独立和塑造结构化融资交易法律关系。保障基础资产独立是特殊目的载体的首要制度功能,基础资产的独立也是资产证券化金融创新机制的根本所在。缺少了基础资产的独立,资产证券化所独有的资产信用支撑机制将无法发挥作用。特殊目的载体通过三个方面来保障基础资产的独立:首先,创设基础资产独立的承载主体。基础资产在实现与发起人(原始权益人)真实销售之后,呈现出了资产人格化的趋势,即基础资产本身具有取得独立法律主体资格的倾向,由此作为基础资产承接平台的特殊目的载体应当首先构造出持有并管理基础资产的主体;其次,特殊目的载体将基础资产与发起人(原始权益人)之间实现真实销售与破产隔离。这是一项严格意义上的法律过程,特殊目的载体需要将基础资产的权益和风险与发起人(原始权益人)实现彻底分割,并且需要防范来自特殊目的载体自身和发起人(原始权益人)两个破产风险的影响。同时,在资产支持证券存续期间,特殊目的载体还应当保障基础资产的产权安全和稳定存续,消解对基础资产及其产生的现金流权属争议或者被侵占、混同、挪用的风险,以及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等。在塑造结构化融资交易法律关系功能当中,特殊目的载体缔造出了资产证券化相比于股权、债权融资的制度优势,实现了融资信用机制转变和风险再分配,创设出新型的财产权关系和对于融资者的控制关系,并实现现金流和交易信息的统合与均衡配置。特殊目的载体功能的确定,是其发挥制度价值的关键所在。第三章,特殊目的载体功能实现的组织基础。从法律属性的视角审视,特殊目的载体是一种契约集合还是特定的法律主体,两大法系之间存在认知的差异。在英美法系当中,契约精神历史悠久并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强大的法律穿透力。合同解释或契约视角,为客观认识法律组织体特别是商事主体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视角。但是,将特殊目的载体视为一个契约集合体,难以解释特殊目的载体的法律主体本质,二者在构建原理、运作方式和责任机制方面均存在不同。通过对美国特殊目的载体组织形态的考察,认知到特殊目的载体组织形式在美国法律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与之相对应的大陆法系,则更加关注法律主体的独立性和财产权的具体归属问题,并形成了严密的财产权制度体系。因此,运用大陆法系的思维来分析资产证券化中的财产权关系和特殊目的载体的组织属性,则会更加强调和突出特殊目的载体作为法律组织体的特性。同时,特殊目的载体与财团法人、中介组织以及信托之间具有明显的区分,这也突出了特殊目的载体在目的、形态和存续方面存在的特性。从实现特殊目的载体功能的角度来看,有必要赋予特殊目的载体独立的法律主体地位,并将其纳入特殊商事主体类型的范畴。第四章,特殊目的载体功能实现的行为基础:行为范式理论的引入。欲保证特殊目的载体功能的实现,除了具备必要的组织基础之外,特殊目的载体实施特定行为也是基础性条件之一。从特殊目的载体的设立目的来看,其本身的行为能力和行为范围确系有限。但是,如果将特殊目的载体完全界定为被动不作为的“通道”,则资产证券基本原理所赋予的制度功能将难以实现。在严格意义上来说,被动不作为的“通道”特殊目的载体,仅仅是作为承接基础资产,并与发起人(原始权益人)在风险和权益上相隔离的法律载体,尚无法发挥保障基础资产独立和安全以及其他投资者权益保护功能。与普通商事主体的行为不同,特殊目的载体基于特定目的,在设立之初就已经划定了行为范围和行为方式。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借鉴了科技哲学领域的范式理论,并将其运用到特殊目的载体功能实现的行为研究之中。范式理论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代表了一种探索与认知世界的方法论和世界观,行为范式则是范式理论逻辑上的种概念。行为范式可以理解为某一个行业或行为主体应当具有的稳定成熟的、合乎常规或法理的行为模式。而特殊目的载体的行为范式,具有标准化、不可通约性、层次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的特点。这个五个方面的特征,可据此来解剖并深入分析特殊目的载体功能实现的行为。同时,特殊目的载体的行为范式还应当遵守统合性、合法合规性和谦抑性三原则。特殊目的载体行为范式的引入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其能够系统化解构特殊目的载体的行为构成、合理界分特殊目的载体的行为范围、为特殊目的载体行为提供模式遵循以及防范特殊目的载体的越权及其他风险行为。这些价值,为特殊目的载体功能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行为保障。第五章,特殊目的载体功能实现的行为基础:行为范式的实施。在行为范式理论的指引下,特殊目的载体通过具象化的行为才能达到功能实现的目的。在“保障基础资产独立”功能实现的行为范式之中,包含了避免特殊目的载体破产风险和限定特殊目的载体对外经营范围两个主要部分。特殊目的载体具备破产隔离的能力是所有资产证券化的基石,美国资产证券化中避免特殊目的载体自愿破产,主要通过设定特殊目的载体章程、发起人协议或者其他组织性文件等,对申请自愿破产的情形加以限制来实现的;日本资产证券化避免特殊目的载体自愿破产则更加注重事前的预防和规制。这两部分的行为范式,是保障基础资产独立、价值和安全重要路径。“重塑结构化融资交易法律关系”功能实现的行为范式之中,以行为对象为标准,将行为范式划分为针对发起人、投资者和管理人及中介服务机构三大类。在与发起人的行为范式中,特殊目的载体需要承接基础资产的真实销售,并抵御可能的实体合并风险。真实销售需要遵循法律意义上的严格标准,而避免实体合并除了具备真实销售标准外,还需要关于控制关系是否存在的判断规则;在与投资者的行为范式中,既需要强化资产支持证券的信息披露,又需要确保现金流的依法归集和分配,还应当理性运用信用增级措施,实现投资者权益保障的全流程化;在与管理人及中介服务机构的行为范式中,特殊目的载体应当发挥作为委托方的监督职责,明确管理人及中介服务机构职责边界,并防范交易过程中的道德风险。最后结语部分,通过上述五个章节的阐述,总结本文对特殊目的载体的定位:特殊目的载体基于特定目的,拥有特定的功能,并需要特定法律组织形态和特定行为范式来实现该项功能。如此,方能充分发挥出资产证券化金融创新和投资者权益保障的制度效用,保障资产证券化事业稳步发展。
李涛[5](2019)在《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路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我国住房公积金的基本属性出发,理论联系实践,定性与定量研究,对我国住房公积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提出了改革路径。首先,本文就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认为从基金理论来看,基金理论是住房公积金管理运作的基础,《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管理原则和基金管理模式基本一致,现有住房公积金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开放式、契约型基金;从互助理论来看,通过住房公积金缴存人之间的互助提高缴存人购房能力;从强制储蓄理论来看,通过强制缴存实现缴存人之间的互助,单一的强制储蓄政策导致不能与参与主体的收入水平进行挂钩,受损严重的群体无法得到更高的损失补偿;从委托代理理论来看,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中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住房公积金缴存者委托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来支配管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又作为委托人将部分住房公积金资金业务委托给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与委托人之间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从公平效率理论来看,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公平因素缺乏,低收入群体基本住房得不到保障,中高收入群体则通过多缴的方式来避税,而且长期以来基金投资渠道狭窄;从公共决策理论来看,住房公积金的目标是降低缴存者的购房压力,缩小收入差距导致的购买力差距;从新公共管理理论来看,要将市场激励模式和企业化管理运用到公共部门和公共服务当中。因此,需要对现有住房公积金制度进行骨子上的改革,我国在探索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改革路径时应当从分权和权力下放、公共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以及引入现代化管理技术等角度入手。第二章梳理了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历史沿革以及现状,就该制度的作用进行分析。认为伴随着我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以及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也得到了建立和推广。经过20多年的完善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逐步演变为解决城市居民住房问题的基本制度安排。它在促进住房建设和消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加快机构职能调整,深化体制改革,是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的应有之义。近三十年来,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住房制度改革浪潮而不断推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深入而逐步展开,通过自下而上的探索和自上而下的改进紧密结合,逐步调整制度本身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部分,渐趋完善和成熟,然而,制度运行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作用主要在于推动住房从福利分配向货币分配的转变,推进住房制度市场化改革,促进房地产金融体系发展,发挥住房保障功能,促进住房保障和社会公平,促进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第三章基于北京市新市民住房问题的调研结果,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将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具有代表性和实际意义的住房公积金制度问题分析的研究假设,为研究住房公积金制度问题建立了分析模型。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住房公积金运作流程存在如下漏洞,即事业单位承担不必要的责任风险,增值收益使用途径存在法律质疑,低存低贷的利率规定致使效率低下;住房公积金决策和管理机构定位不清、性质不当,法定职能不能有效履行,即住房公积金决策机构定位不清,导致其权责失衡、职能虚化,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性质不当,导致其功能错位、效率低下;住房公积金监督体系主体难以很好履行监督职责,难以形成有效合力,包括住房公积金监督体系的主体受其部门职能的限制,难以很好承担监督责任,住房公积金的多头监督体制使得监督力量分散,协调配合不足;住房公积金资金配置效率低下,抗系统风险能力差,包括不同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差异较大,统一协调困难,资金配置效率低下,住房公积金以城市为单位,系统风险抵抗能力弱;住房公积金覆盖面较窄,限制其住房保障功能的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率低下,投资渠道较少,资金闲置严重,住房公积金管理方式及其增值利益分配方式不合理,损害制度的公平性。第四章结合英国建房合作社制度、德国住房储蓄银行制度、日本住房金融公库与住宅金融支援机构、美国一级二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新加坡公积金制度等发达国家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以及巴西、墨西哥、马来西亚、印度、韩国等发展中国家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厘清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的实践以及各国住房政策。本文认为,各国住房发展政策普遍致力于满足中低收入家庭合理的住房需求,通过各种政策干预手段,使得中低收入家庭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来实现住房需要。政策性住房金融政策和机构的发展,与住房市场和商业住房金融的发展相耦合,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阶段呈现不同的政策特点。在商业住房金融欠发达时期,住房金融政策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推进住房金融市场的发展,以使得居民住房融资的可得性能够得到提高。在发展中国家,政府通常选择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直接介入住房贷款市场;在传统发达国家,政府主要通过税收优惠或补贴促进住房合同储蓄、建房合作社等互助金融机构的发展,如德国的住房储蓄银行和英国的建房合作社。在商业住房金融发达的阶段,商业机构能够满足部分居民的住房融资需求,但是对于中低收入人群来说,只有商业机构融资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很难或难以承担商业机构的融资支持,因此对住房发展政策以及政策性金融机构提出新的要求,即其干预方式需要从直接提供贷款,转变为综合使用政策性保险、利率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降低中低收入人群融资成本。第五章总结了我国住房公积金的性质和定位存在工资说、社会福利说、员工福利说等,从实然的角度来看,我国现有住房公积金应该属于员工福利,但从应然的角度其应该定位为住房保障措施。否定目前存在的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公积金合并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改革方案后,按照渐进式改革原则列举了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可选择模式,并对于新时代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环境展开分析,总结并得出适合当下的最优模式。本文认为,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模式,可以选择组建法定机构、筹建信托机构和组建国家住房发展银行。本文认为应当建立更加规范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具有适应新机制的金融职能,搭建组织架构。以更加规范的金融管理体系来管理住房公积金,加快完善金融监管机制,也将有助于增强资金的安全性。随后综合考虑了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对机构改革的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路径展开研究分析,研究讨论总体路径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基本内容以及基本步骤,并就如何完善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提出建议。本文认为如成立法定机构模式,但需要政府大规模集中的财政拨款,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较大的权力之下所要求的监督与问责机制也要相应完善,因此需要较长时期的逐步变革过程。又如筹建信托机构模式,不仅使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职责更加全面,而且对其防范风险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对银行与信托机构仍采取的是“分业管理”的方法,虽然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在不断增强,但能否维持和保障这一相对较为复杂的信托管理体系长期平稳和高效的运行,仍然需要进一步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考虑到住房公积金保留强制性储蓄特点,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保留行政职能的需要,要求地方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直接转变成国家住房银行不具有可行性。因此,在综合考虑时间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实施可行性的基础上,赋予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金融职能,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转变为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成为当前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最优路径和模式。
申博[6](2018)在《房地产行业对我国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维护金融稳定是当前我国须高度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特别是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后,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而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金融产品创新的进程不断加快、种类不断增多,一、二线城市房地产价格高企,而三、四线城市房地产的库存又非常突出,这些情况表明我国出现金融不稳定的潜在危险性日趋明显。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如何牢牢坚守住不发生金融危机这条底线,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现实课题。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2017年度央行工作会议在确定全年十项主要任务时,特别强调要大力防范金融风险,明确提出金融市场发展总的原则是平稳健康发展。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影响区域性金融稳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近几年以来,我国金融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我国金融发展转型过程中,影响区域金融稳定的因素更加复杂化、多样化,如股市、汇市等领域的风险问题、影子银行、地方债务风险、违法犯罪风险、流动性风险不断涌现等。区域金融不稳定对系统金融风险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随着区域金融风险诱发、积累、扩散,很容易造成全国性的系统金融风险。造成区域金融不稳定的因素中最具有现实性的一个因素就是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而房地产市场问题中,最为紧迫的是房地产价格问题和库存问题。2015年国家明确提出去库存政策,说明房地产库.存积累已经触及了金融稳定的底线,而各地区实行去库存化政策之后,房地产价格问题又凸显出来,其中较不发达地区和三四线城市的价格飙升问题,对当地金融稳定亦造成不良影响。我们不禁提出这样的问题:房地产库存问题和价格问题是否对不同区域金融稳定造成了不同的影响?房地产库存和价格之间是否存在相互联系性,而这种联系性在发达城市和不发达城市之中是否有区别?本文正是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探究房地产市场变化对区域性金融稳定的影响,并从去库存和抑制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角度,提出维护区域性金融稳定的一些对策。为实现上述研究任务,本文分为如下6章进行阐述:第1章:导论。这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有关区域金融稳定方面的研究背景、理论价值、现实作用等,对国内外关于金融稳定、区域金融稳定、房地产行业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等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和评价,然后给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并配合框图对各章内容进行了概述,最后总结了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2章:区域金融稳定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第一节首先对金融风险的一般性理论进行阐释,界定了区域金融稳定的内涵,阐述了区域金融风险的特点,论述了我国区域性金融稳定存在的隐患、影响因素以及危害性;第二节主要结合上述分析和中国国情对当前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方面提及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概括,将影响区域金融稳定的因素划分为外生因素和内生因素,并考察了其代表性指标,旨在为第4章的实证研究的指标选取提供依据;第三节对本文关于区域金融稳定的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本文拟以金融地理学理论为依托,强调区域金融稳定的区域联系,同时以空间计量经济学做为研究区域金融稳定的主要模型方法,并结合引力模型突出区域金融稳定的区域联系性,本文第4章、第5章的实证分析正是以此为方法论基础;最后的第四节对本文关于区域金融稳定问题的分析框架进行了图示和简要说明。第3章:房地产行业的区域差异性分析。第一节对我国的区域划分及城市等级划分进行界定,分析了 2009年以来各个地区房地产行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的变化趋势和差异性,进而论述了房地产行业总体发展状况对于金融稳定的影响作用;第二节主要分析了2009年以来各个地区房地产价格和金融体系数据,并通过图表直观显示了东中西部地区和代表性城市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趋势和差异性,及其对当地金融体系的影响,发现较为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房地产价格趋势和当地金融稳定的关系有所不同:相对于不发达地区,较为发达地区的房价和金融稳定相关指标的联系性偏弱。这不禁让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房价飙升对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效应是否因各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程度不同而不同?第三节主要阐述了本文对于房地产库存的定义,并分析了 2009年以来各个地区房,地产库存量和金融体系数据的联系性和差异性,与上节类似,结合图表发现,相对于较发达地区和城市,较为落后地区和城市的房地产库存对于当地房地产价格、金融的影响更为明显。同时发现,相对于不同省区之间,不同城市之间的房地产行业差异更为明显。由此,我们进而提出了另一个问题:经济、金融发展程度不同的区域,其房地产库存对于当地金融稳定的影响是否不同?房地产库存对于房价的影响在发达城市和不发达城市是否有所差异?接下来的第4章、第5章的实证工作,正是围绕这些问题而展开的。第4章:房地产行业对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本章第一节利用第2章提出的指标对各省区的金融稳定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发现传统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和新兴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地区(如江苏、浙江等)在区域金融稳定综合评价当中位于前列;第二节对空间面板模型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引入引力矩阵做为空间权重矩阵以更好地体现区域金融的联系性,同时,对各个地区的金融吸引力进行了排名,发现传统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和新兴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地区对于其他地区的金融吸引力较强;第三节将第一节得到的区域金融稳定综合得分做为被解释变量,同时将第3章分析的房地产价格指标、库存指标,以及房地产行业发展指标做为解释变量,然后将本章第二节的引力矩阵引入模型进行空间面板建模,结果发现对于不发达地区,房地产价格因素、房地产库存因素当中的人均积压库存、人均一般库存对于当地区域金融稳定的负面影响更大。第5章:房地产行业对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基于城市面板数据。考虑到第3章的描述分析表明,房地产行业在城市之间的差异远大于在省区之间的差异,分析城市数据更具有现实意义,但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较难在整体上对各城市的金融稳定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建模,同时第4章分析结果表明,较为不发达地区的房地产价格、库存对于对区域金融稳定具有显着影响,而库存指标-待售面积在城市数据中具有可获得性,故本章重点研究了各个城市的房地产库存和价格的关系,以期在第4章结论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城市房地产库存和价格的关系,进而推论城市房地产库存是否通过影响房地产价格来影响城市的金融稳定。结果发现:金融稳定受到房地产库存和价格的共同影响,参与建模的较为不发达城市的房地产库存增长与房地产价格关系更紧密,而较为发达城市的房地产库存和价格的关系却不是很明显。所以,结合第4章的结论,我们推断较不发达城市房地产库存的增加,其对金融稳定造成了不良影响。这说明,相对于发达城市,不发达城市应该更加谨慎的对待去库存政策。第6章:结论及政策建议。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本文最终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房地产价格上升,对不同地区和城市的金融稳定均带来不良影响,这种影响对于不发达地区而言更为严重。(2)房地产库存对于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就省区金融而言,较为发达的省区房地产库存保持适当存量有利于地区金融稳定,而落后省区房地产库存对区域金融稳定具有负面影响;就城市金融而言,房地产库存对于不发达城市的金融稳定同样具有不良影响。最后,本章结合区域金融稳定和房地产库存、价格的关系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薛春龙[7](2013)在《美国住房金融及其风险防范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住房金融对一国房地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美国是世界上住房金融最发达的国家,也是深受住房金融危机(次贷危机)冲击的国家,美国的住房金融及其风险防范机制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在研究美国住房金融的发展历程、构成体系、运行机制、影响因素和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美国住房金融风险的产生原因、传导机制、监管体系以及防范机制等问题,最后探讨了中国住房金融风险并给出防范住房金融风险的对策措施。本文主要观点包括:(1)住房金融是发展房地产业的重要工具,但过度发展存在潜在风险,对其进行有效监管非常重要;(2)美国住房金融二级市场一方面转移和分散了一级市场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创造和产生了更深层次的风险,住房金融风险越来越转向系统风险;(3)美国住房金融政策是美国庞大而系统的住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一部分,住房金融发展离不开美国住房产业和金融产业的健康发展;(4)过度的金融创新和金融投机偏离了住房金融的本质,不断扩散和放大了住房金融风险,而房地产泡沫破裂直接暴露了这些风险;(5)次贷危机验证了美国住房金融风险的真实存在和破坏作用,但并没有否定美国住房金融体系存在的合理性,合理有效和风险可控的住房金融体系仍然发挥巨大的正面作用;(6)次贷危机暴露了美国住房金融市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危机后金融监管种种改革措施,一方面有利于减少危机的负面影响,抑制或释放住房金融中潜在的危机,另一方面过度干预对私人部门参与二级市场产生挤出效应;(7)中国住房金融体系仍不完善,房地产泡沫是中国住房金融首要风险,不能因为风险而停止中国住房金融体系建设。本文的主要创新在于对住房金融风险理论做出系统概括,总结出美国住房金融和风险防范机制的一般经验,提出我国防范住房金融风险和完善住房金融体系的对策建议。
赵秀池[8](2013)在《我国住房信贷保险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我国居民购房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住房信贷的发放一方面加速了房改进程,促进了商品房销售;另一方面也加快了商品房建设,搞活了房地产市场;同时也引导了居民消费,使居民的住房水平大大提高;对经济增长也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与之配套的住房信贷保险体系却一直没有建立起来,目前的住房信贷保险状况与住房信贷的发展极不适应,没有起到应有的保驾护航作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日本各“住专”的不良债权率达70%-85%。自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以来,美国大量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次贷的违约而倒闭,住房信贷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风险隐患是巨大的。因此,如何针对我国目前国情设计出与之相适应的住房信贷保险体系,以分散、化解住房信贷风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论述了建立与完善我国住房信贷体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疏理了国内外关于住房信贷保险体系的相关文献,阐述了与住房信贷风险和保险相关的理论基础,分析了目前我国住房信贷市场及其担保的现状,接着对我国住房信贷保险市场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借鉴海外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住房信贷保险体系的模式框架与政策建议。全文的主要观点有: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我国城镇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在城市化完成之前,我国居民的住房供求矛盾仍然很大。因此对住房信贷的需求仍然会非常旺盛。为住房信贷保驾护航的住房信贷保险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必须建立起完善的住房信贷保险体系才能有效的分散、转移住房信贷风险。我国住房信贷保险体系应该由商业性住房信贷保险与政策性住房信贷保险体系构成。为此,亟需建立政策性住房信贷保险机构。我国住房信贷保险市场发育不良的原因很多,有居民的保险意识较差、各城市住房置业担保公司的冲击等原因,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更重要的是保险公司的产品、服务没有做到位,为此,保险公司应该加大力度开发适合居民购房需求的信贷保险。只要从消费者、银行、保险公司三方共赢的角度去设计住房信贷品种,住房信贷保险市场就一定能够做起来,并持续下去。由于各城市置业担保公司的存在,我国的住房信贷保险必须与其实现错位发展。尤其要在产品创新上下功夫,做到人无我有才能在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建议保险公司设计一些能让购房者增加贷款额度的保险品种,尝试适合老年人的反抵押贷款保险等。我国的住房信贷保险体系建设还任重而道远。需要建立与健全与住房信贷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公众参与住房信贷保险的意识;外树形象、内练硬功;创新保险营销模式;不断聚集人才,提高保险从业人员素质等。
张利[9](2013)在《美国资产证券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金融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世界经济的白热化竞争和对金融创新的强烈需求,使得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而同时也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和巨大挑战。其中,作为金融创新领域的重要手段之一的资产证券化,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并成为当代国际金融、资本市场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是指针对流动性较差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设计、信用增级、信用评级等手段转换为可以自由买卖的证券的过程,使之具有流动性。资产证券化作为近年来出现的金融创新思想和方法,为各国有效管理经济和金融风险,发挥金融市场投融资功能并促进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资产证券化产品是成熟资本市场的重要品种,无论是从政府的管理视角和金融创新规律来看,还是从银行、企业和广大社会投资者的不断变化和增加的需求来看,资产证券化理论研究及其创新应用的构筑等都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金融管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资产证券化起源于美国,美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资产证券化市场,因此,美国在金融工具的创新与应用方面的经验均受到各国的关注,美国是助推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之一。尽管在2007年爆发了以资产证券化为罪魁祸首的美国次贷危机,但是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却未因此而消失,而是通过迅速的政策调整使得资产证券化向着更良性化的方向发展。根据美国证券业和金融市场协会统计,2011年美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规模为1.79万亿美元,2012年全美发行2.26万亿美元资产证券化产品,仅次于美国国债的2.31万亿美元的发行量。相比之下,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实践应用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自2005年起试点运行到2008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停滞不前,此间共发行了约为667.85亿元人民币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之后,逐渐摆脱金融危机影响,又开始加大对资产证券化的关注与实践,2012年9月7日,国开行发行了101.66亿元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央行、银监会等也宣布要进一步扩大资产证券化试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进程在重启后开始出现继续加速前行的可喜局面。那么,为什么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规模会快速增长并最终高居美国债市榜首,甚至一度超过美国国债规模?美国政府为何如此重视这一金融创新工具?美国次贷危机究竟体现了资产证券化运作过程中的哪些问题,美国又是如何进行的监管调整与制度改革?与资产证券化经验丰富的美国相比,我国资产证券化路在何方?特别是在次贷危机过后的新的经济形式下,如何借鉴美国经验把握我国资产证券化实践,以金融创新与稳定为出发点,营造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的繁荣局面,充分发挥其最大效用?上述问题均是本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针对美国资产证券化的起源、演进、构建、特点、运作、监管等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地探讨与研究,以次贷危机为时间点对其进行纵向剖析,再依据我国实际情况与美国进行横向比较,以最终寻求指导我国资产证券化运作的合理化方案。本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⑴对国内外资产证券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全面掌握资产证券化在世界各国的广泛应用与研究,指出了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研究与发展方向,并最终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美国资产证券化的研究视角。⑵在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类别的基础上,阐述了信息不对称、制度经济学等原理,提出在资产证券化的研究与实践中引入这些原理的重要意义。⑶对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地剖析。从美国资产证券化的起源开始分析,注重论述了其历史发展进程及其每一阶段的发展特征,并对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动因进行了分析,以从历史背景的角度明晰资产证券化产生及发展的缘由。⑷结合演进的历史特征,对美国资产证券化运作机制及特点进行了全面地阐述,主要从美国独特的资产池构造机制、破产隔离机制、信用增级与评级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次贷危机后资产证券化运作机制方面的调整进行了分析。⑸次贷危机凸显了美国金融监管和资产证券化相关法律制度的缺陷。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本文对保障资产证券化良好运作的监管模式及法律制度安排进行阐述,着重分析美国资产证券化监管体系、危机后监管模式的变革及相关制度的安排。⑹通过深入研究美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评价其改进的措施及实施效果的基础上,在我国新一轮资产证券化重启之际,本文对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主要方向、发展思路等进行研究,并给出有关实施措施与建议。在论文最后,总结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主要贡献。同时也指出了进一步需要开展的研究工作。
杨洁涵[10](2011)在《美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功能研究资产证券化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金融领域中出现的最重要、影响力最大的金融创新之一。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热议,不断的被研究、深化、实践以及再创新,取得的成果也是颇为显着的。资产证券化的发源地是美国,在美国金融机构中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并很快地得到了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地研究与逐步实践。毋庸置疑,资产证券化之所以受到如此青睐,正是源于其本身具有的功能和优势。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中重要的金融机构,在资产证券化的交易流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资产证券化的功能可以满足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一些内在的需要,主要包括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需要、增强融资能力的需要、转移信用风险的需要以及监管资本套利的需要,这些内在的需要成为美国商业银行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内在动因,也进一步推动了资产证券化的不断创新和深化,使其功能作用得到更好的展现。商业银行的经营项目集中反应在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的各个项目中,在经营过程中通过管理资产负债,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资产证券化通过把资产负债表中流动性较差的资产作为基础资产经过复杂的结构设计之后到二级市场上交易,增强银行的流动性,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抵押贷款证券是典型的以不动产作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通过对它的运行机制分析,理解其管理资产负债的运作机理,以及与传统的管理方法比较,其优势在于更好的解决了期限错配问题、有效地防范了流动性风险、提高了资本的质量并扩充了资本的规模。因此可以说抵押贷款证券是管理资产负债手段有益的补充,但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要将证券化成为商业银行超越自身能力扩大抵押贷款规模的动机,不惜代价的吸收不良贷款,这样反而会增加风险,同时要更加谨慎的对待二级市场中证券化的流通,加强监管,防范风险。资产证券化是一种高效的融资手段,是美国商业银行中应用广泛的融资工具,对混业经营下的美国商业银行增强融资能力、降低融资成本、提高竞争实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资产证券化是一种能够被不断创新的金融工具,通过设计安排出的多种层次的产品可以满足市场中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多样化需求。本文通过对典型融资工具ABCP和SIV具体运行机制的剖析,研究资产证券化融资功能的实现。通过对比传统融资方法,资产证券化在渠道、成本、规模以及灵活程度上都有比较优势。可以说资产证券化是商业银行增强融资能力的有效策略。商业银行被很多国家定位为“风险机器”,尤其是经历了频繁爆发的经济危机,如何分散转移风险,对商业银行稳定经营意义重大。资产证券化通过创设SPV,发起人将待售资产转入到SPV当中,并通过发行债券或者票据的形式使风险和收益在更广泛的机构和交易对手中进行重新分配,表面上是为了解决与投资者风险偏好相匹配的问题,而实际上完成的却是实实在在的金融风险的转移。商业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能够实现转移风险但不能真正的消灭风险,风险最终将被实体经济吸收,风险转移的过程亦是财富转移的过程。个体风险的转移实则增加了系统的风险,风险若不能被及时吸收不断聚集,终将会释放导致危机爆发。在美国金融监管当局以及新巴塞尔协议的规定下,为了防范风险,商业银行经营需要满足资本监管的要求,资产证券化甚至成为美国十大银行中应用的主要动机。通过对传统型资产证券化和合成型资产证券化的监管资本套利的运行机制分析,以及与传统的方法比较,得出资产证券化是在美国商业银行中应用广泛的一种监管资本套利的重要途径,有着更强的释放监管资本以及提高资本充足率的能力。但是在应用资产证券化这一创新工具时,要注意影响其效果发挥的因素,同时要防止过度的使用可能带来不同规模银行间不平等的竞争、银行资产质量的下降等问题。资产证券化在美国商业银行中得到了长足的应用和发展,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注重基础资产质量、防范房地产业与金融业联姻产生的风险、防范道德风险以及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和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刚刚起步,在金融创新的大趋势下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率先进行金融创新责无旁贷,同时从自身的发展需要来看也需要利用资产证券化这一创新工具解决内在的问题以增强竞争实力。通过对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分析和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资产证券化的路径。
二、美国的住房信贷运行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的住房信贷运行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2)中国房价变动与经济波动关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基于动态均衡分析框架的经济周期理论发展脉络 |
1.3 房价变动与经济波动关联机制研究的文献述评 |
1.4 拟解决问题、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
1.5 论文结构安排与内容介绍 |
第2章 中国房价波动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的典型性事实 |
2.1 推动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相关制度与政策安排 |
2.2 中国房价波动的周期特征 |
2.3 中国房价与宏观经济联动关系的典型性事实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居民消费渠道的房价变动与经济波动关联机制研究 |
3.1 房价驱动居民消费传导渠道的实证检验:来自BVAR经验证据 |
3.2 包含异质性家庭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构建 |
3.3 模型求解与结构参数校准 |
3.4 基于居民消费渠道的房价与宏观经济联动效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实体投资渠道的房价变动与经济波动关联机制研究 |
4.1 中国经济“脱实向虚”问题的现实背景分析 |
4.2 包含经济“脱实向虚”内在特征的DSGE模型构建 |
4.3 参数校准与估计 |
4.4 金融摩擦视角下房价上涨挤出实体投资的形成机制分析 |
4.5 房价上涨挤出实体经济的外部力量识别与金融改革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信贷供给渠道的房价变动与经济波动关联机制研究 |
5.1 房价驱动信贷供给渠道的实证检验:来自BVAR经验证据 |
5.2 包含商业银行资本约束机制的DSGE模型构建 |
5.3 模型结构参数校准 |
5.4 房价与信贷供给联动效应的理论阐释 |
5.5 基于信贷供给渠道的房价变动与经济波动关联机制模拟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土地金融”渠道的房价变动与经济波动关联机制研究 |
6.1 地方政府土地金融行为的形成机理及与房地产市场关联机制 |
6.2 房价驱动的土地金融渠道的实证检验:来自BVAR经验证据 |
6.3 包含地方政府土地金融行为的DSGE模型构建 |
6.4 模型参数校准估计与方差分解分析 |
6.5 土地金融对房价变动与经济波动关联机制的影响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技术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特征及对居民居住选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技术路线、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技术路线 |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三节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可能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住房金融与住房公积金相关理论 |
一、住房金融相关理论 |
二、住房公积金相关理论 |
三、居住选择相关理论 |
四、政策性金融制度对住房消费的影响的相关理论回顾 |
第二节 相关文献回顾 |
一、住房公积金的一般性文献 |
二、居住选择的一般性文献 |
第三节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制度背景与特征事实 |
第一节 制度背景 |
一、试点阶段(1991年-1994年) |
二、推广阶段(1994年-1998年) |
三、制度确立阶段(1998年-2002年) |
四、制度完善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 |
第二节 住房公积金的宏观运行特征概况 |
一、历年来住房公积金缴存及增速 |
二、历年住房公积金提取状况 |
三、历年住房公积金贷款状况 |
四、住房公积金机构管理概况和业务运行情况 |
五、住房公积金的收益分析 |
第三节 住房公积金运行的基本分析 |
一、住房公积金缴存的特征分析 |
二、住房公积金提取的差异 |
三、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影响因素 |
第四节 住房公积金运行特征评价 |
一、住房公积金运行特征总体评价 |
二、住房公积金制度出现的问题 |
第四章 住房公积金对居民租买选择的影响效应 |
第一节 住房公积金对居民租买选择影响的特征事实 |
一、城镇居民住房公积金影响住房所有率的特征事实 |
二、城镇居民参与住房公积金的收入差异 |
三、城镇居民住房公积金影响的房价水平 |
四、城镇居民住房公积金影响的年龄差异 |
五、住房公积金影响城镇居民的教育程度和职位身份差异 |
第二节 研究假说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描述与变量选择 |
二、计量模型设定 |
三、工具变量选择 |
第四节 基准结果与讨论 |
一、持久收入模型估计 |
二、住房公积金对城镇居民租买选择影响的基本模型估计 |
三、住房公积金对家庭租买选择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第六节 住房公积金对城镇居民租买选择的调节和中介效应 |
一、教育程度对城镇居民租买选择影响机制的探讨 |
二、住房价格水平对城镇居民租买选择影响机制的探讨 |
三、收入水平对城镇居民租买选择影响机制的探讨 |
第七节 本章结论与总结 |
第五章 住房公积金对住房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城镇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特征事实 |
一、中国城镇居民居住区位的历史变迁 |
二、参与住房公积金和非参与住房公积金的住房特征 |
三、影响居民居住区位的收入特征 |
四、影响居民居住区位的年龄差异 |
五、影响给居民居住区位的职位身份差异 |
第二节 研究假说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 |
二、变量选择 |
三、计量模型构建 |
第四节 、基准结果与讨论 |
一、基本回归结果分析 |
二、住房公积金对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PSM方法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与扩展 |
一、稳健性检验 |
二、异质性分析 |
三、住房公积金影响城镇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扩展分析 |
第六节 本章结论与总结 |
第六章 住房公积金对居民租房消费的影响研究 |
第一节 住房公积金对城镇居民租房消费的特征事实 |
一、商品性住房租赁市场的现状 |
二、是否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城镇居民的租房状况的差异 |
三、不同收入家庭是否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租房消费差异 |
四、不同年龄家庭是否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租房消费差异 |
五、不同就业身份家庭是否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租房消费差异 |
第二节 研究假说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 |
二、变量选择 |
三、计量模型构建 |
第四节 基准结果与讨论 |
一、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
二、住房公积金对租房消费的影响:PSM方法 |
三、异质性分析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与扩展 |
一、稳健性检验 |
二、住房公积金影响城镇居民租房消费选择的扩展分析 |
第六节 研究结论 |
第七章 住房公积金对居民多套房选择的影响研究 |
第一节 城镇居民拥有多套住房的事实特征 |
一、住房制度改革后居民多套房的发展 |
二、城镇居民拥有多套房所有率的特征事实 |
三、住房改革制度前后家庭拥有多套房状况 |
四、城镇居民拥有多套房的收入差异 |
五、城镇居民拥有多套房的年龄和职位身份差异 |
第二节 研究假说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描述与变量选择 |
二、计量模型设定 |
三、工具变量选择 |
第四节 基准结果与讨论 |
一、住房公积金对多套房选择影响的基本模型估计 |
二、住房公积金对家庭多套房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三、不同类型住房下住房公积金对多套房决策的影响。 |
第五节 稳健检验与扩展 |
一、稳健性检验 |
二、住房公积金对多套房购房意愿的影响 |
第六节 本章结论与总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研究结果和基本结论 |
一、住房公积金对城镇居民的居住选择有积极影响 |
二、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其居民的居住选择的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第二节、政策建议 |
一、扩大住房公积金缴存,放宽公积金提取,合理使用公积金增值收益 |
二、发挥政策性住房金融应有之意,将其服务对象侧重于中低收入群体,实行差异缴存,实行“高存低贷”的利率政策 |
三、建立完善地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体系,对现有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逐步转型,建立以住房公积金为中心的政策性住房银行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特殊目的载体的功能及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的意义价值 |
二、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标、思路方法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四、文章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特殊目的载体现状:问题与成因 |
第一节 我国资产证券化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
一、资产证券化及特殊目的载体现状 |
二、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基于风险事件与涉诉案例的展开 |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问题成因的基本分析 |
一、理论认知:对特殊目的载体的理论探索不足 |
二、法域融合:特殊目的载体规则与中国法律环境的融合与冲突 |
三、监管体制:资本市场监管格局与部门权力的分割和制衡 |
四、法律供给:资产证券化发展迅猛与制度供给滞后性的矛盾 |
第三节 特殊目的载体功能缺失对资产证券化的不利影响 |
一、难以发挥以基础资产为支撑的资产证券化信用机制效能 |
二、难以保障资产证券化结构性交易体系的稳固与平衡 |
三、难以保障现金流归集管控的安全到位 |
第二章 特殊目的载体的功能 |
第一节 核心功能:保护投资者利益 |
一、资产证券化制度构建的重要使命在于保护投资者利益 |
二、保护投资者利益系资产证券化赋予特殊目的载体的核心功能 |
三、特殊目的载体核心功能具体表现为两大制度功能 |
第二节 制度功能一:保障基础资产独立 |
一、基础资产独立的必要性 |
二、成为基础资产独立的承载主体 |
三、实现基础资产的真实销售与破产隔离 |
四、保障基础资产的产权安全和稳定存续 |
第三节 制度功能二:塑造结构化融资交易法律关系 |
一、缔造出资产证券化相比于股权、债权融资的制度优势 |
二、实现融资信用机制转变和风险再分配 |
三、支撑资产证券化特殊交易架构 |
四、创设新型的财产权关系和对于融资者的控制关系 |
五、实现现金流和交易信息的统合与均衡配置 |
第三章 特殊目的载体功能实现的组织基础 |
第一节 契约集合还是法律主体?两大法系认知路径差异 |
一、英美法系:契约精神所具有的法律穿透力 |
二、大陆法系:对于法律主体与产权关系的严谨界分 |
三、基于法系基因对比:对特殊目的载体的应有认知 |
第二节 特殊目的载体法律定性之掣肘——基于财产权关系审视 |
一、特殊目的载体法律定性的争议与实质 |
二、特殊目的载体的特性及其与近似概念的辨析 |
三、基于财产权关系的审视 |
第三节 特殊目的载体组织属性的法律回应 |
一、特殊目的载体系独立法律主体 |
二、特殊目的载体系商事主体范畴 |
三、特殊目的载体系特殊类型商事主体 |
第四章 特殊目的载体功能实现的行为基础一:行为范式理论的引入 |
第一节 作为还是不作为?资产证券化原理项下的再确认 |
一、单纯不作为“通道”特殊目的载体的功能弊端 |
二、实施特定行为系特殊目的载体的制度要求 |
第二节 如何作为?特殊目的载体行为范式的建构 |
一、行为范式的科学内涵 |
二、特殊目的载体行为范式的基本特性 |
三、特殊目的载体行为范式的基本原则 |
第三节 特殊目的载体行为范式的价值 |
一、系统化解构特殊目的载体的行为构成 |
二、合理界分特殊目的载体的行为范围 |
三、为特殊目的载体行为提供模式遵循 |
四、防范特殊目的载体的越权及其他风险行为 |
第五章 特殊目的载体功能实现的行为基础二:行为范式的实施 |
第一节 “保障基础资产独立”功能实现的行为范式 |
一、避免特殊目的载体破产风险 |
二、限定特殊目的载体对外经营范围 |
第二节 “塑造结构化融资交易法律关系”功能实现的行为范式 |
一、行为范式对象一:发起人 |
二、行为范式对象二:投资者 |
三、行为范式对象三:管理人及中介服务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5)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相关术语界定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目标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六节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理论研究总结 |
第二章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一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现状 |
第三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作用 |
第三章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基于北京市新市民住房问题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调研设计与实施 |
第二节 研究的基本数据统计 |
第三节 当前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问题 |
第四章 典型国家的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改革实践研究 |
第一节 发达国家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沿革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改革实践 |
第三节 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实践研究总结 |
第五章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模式选择 |
第一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的性质和定位 |
第二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可选择模式 |
第三节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改革路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房地产行业对我国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本文的理论价值 |
1.2.2 本文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状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结构安排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6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6.1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1.6.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区域金融稳定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 |
2.1 区域金融稳定理论简介 |
2.1.1 区域金融稳定的内涵 |
2.1.2 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特点 |
2.1.3 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危害性 |
2.1.4 金融风险评估系统及其在区域性金融稳定研究中的适用性 |
2.2 区域性金融风险的一般影响因素 |
2.2.1 区域性金融风险的一般影响因素 |
2.2.2 设置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时对相关因素的取舍 |
2.3 区域金融稳定研究的理论依托及分析框架 |
2.3.1 区域金融稳定的区域联系理论指导:金融地理学 |
2.3.2 区域金融稳定的区域联系技术指导:空间计量经济学 |
2.3.3 区域金融稳定的区域联系新领域:引力模型 |
2.4 区域金融稳定的研究框架 |
第3章 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
3.1 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
3.1.1 关于区域划分及城市等级划分 |
3.1.2 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区域差异性分析 |
3.1.3 房地产行业发展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分析 |
3.2 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
3.2.1 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
3.2.2 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对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分析 |
3.3 我国房地产库存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
3.3.1 房地产库存相关指标的界定 |
3.3.2 我国房地产库存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
3.3.3 房地产高库存对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房地产行业对省区金融稳定的影响 |
4.1 区域金融稳定综合评价 |
4.1.1 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计算方法与数据说明 |
4.1.2 基于因子分析的区域金融稳定综合指数的计算 |
4.2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简介及空间权重的设定 |
4.2.1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简介 |
4.2.2 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 |
4.3 房地产行业对各省区金融稳定影响的实证检验 |
4.3.1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4.3.2 空间相关性检验及模型选择 |
4.3.3 模型结果 |
4.3.4 基本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房地产行业对城市金融稳定的影响 |
5.1 房地产行业对城市金融稳定的影响路径 |
5.2 城市房地产价格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区域非均衡性 |
5.3 房地产库存对城市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
5.3.1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
5.3.2 空间相关性检验及模型选择 |
5.3.3 模型估计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房地产去库存视角下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的基本对策 |
6.2.2 抑制房地产价格暴涨视域下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的现实性对策 |
6.2.3 兼顾去杠杆与去库存,因地制宜制定有针对性的房地产政策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美国住房金融及其风险防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住房金融的理论研究 |
1.2.2 关于住房金融风险的研究 |
1.2.3 关于住房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的研究 |
1.3 论文结构及主要论点 |
1.3.1 论文结构 |
1.3.2 主要论点 |
1.4 主要创新 |
1.4.1 对住房金融风险理论做出新概括 |
1.4.2 总结美国发展住房金融和对其进行风险防范的一般措施 |
1.4.3 提出完善住房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的建议和健全住房金融体系的途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住房金融风险的理论分析 |
2.1 住房金融体系 |
2.1.1 住房金融概念 |
2.1.2 住房金融相关概念辨析 |
2.1.3 住房金融体系构成 |
2.1.4 住房金融工具 |
2.1.5 住房金融市场 |
2.2 住房金融风险的概述 |
2.2.1 住房金融风险的概念 |
2.2.2 住房金融风险的种类 |
2.3 住房金融风险形成机制的理论解释 |
2.3.1 资产价格波动理论的解释 |
2.3.2 金融不稳定假说的解释 |
2.3.3 信息经济学的解释 |
2.3.4 货币主义的解释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住房金融的发展 |
3.1 美国住房金融的发展历程 |
3.1.1 探索阶段(20 世纪 30 年代之前) |
3.1.2 制度化阶段(20 世纪 30 年代至 60 年代) |
3.1.3 证券化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至 90 年代) |
3.1.4 深化完善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至今) |
3.2 美国住房金融的变革与创新 |
3.2.1 传统存贷结构的双重风险 |
3.2.2 二级市场的兴起 |
3.2.3 抵押贷款证券化 |
3.2.4 联邦监管机构改革 |
3.3 美国住房金融政策 |
3.3.1 住房保障政策 |
3.3.2 公共住房政策 |
3.3.3 税收减免政策 |
3.3.4 抵押贷款政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住房金融风险研究 |
4.1 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 |
4.2 美国住房金融市场的新变化 |
4.2.1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利率不断下降 |
4.2.2 美国颁布一系列住房金融政策应对危机 |
4.2.3 美国住房金融管理机构 |
4.2.4 美国住房金融机构 |
4.2.5 美国住房金融工具 |
4.3 美国住房金融市场的运行 |
4.3.1 美国住房金融体系 |
4.3.2 美国住房金融体系的运行机制 |
4.3.3 美国住房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
4.4 美国住房金融风险及其成因分析 |
4.4.1 美国住房金融风险分析 |
4.4.2 美国住房金融风险成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住房金融风险案例:次贷危机 |
5.1 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运行机制 |
5.1.1 美国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业务 |
5.1.2 抵押贷款的担保与保险体系 |
5.1.3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
5.2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 |
5.2.1 美国住房金融监管缺失是根本原因 |
5.2.2 利率上升和房地产泡沫破裂是直接原因 |
5.2.3 金融机构违规操作是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
5.2.4 资产证券化传递和放大了次贷危机 |
5.3 美国次贷危机的应对措施 |
5.3.1 住房政策方面的应对措施 |
5.3.2 货币政策方面的应对措施 |
5.3.3 财政政策方面的应对措施 |
5.3.4 通过接管进行直接干预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住房金融风险防范机制 |
6.1 美国住房金融风险防范机制框架 |
6.1.1 一级市场 |
6.1.2 二级市场 |
6.2 美国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防范机制框架 |
6.2.1 政府机构保障框架 |
6.2.2 风险防范框架 |
6.3 2007 年危机前后暴露的监管问题 |
6.3.1 多头监管的低效与真空 |
6.3.2 对贷款机构的流动性和资本充足率监管不充分 |
6.3.3 对银行和评级机构的监管放松 |
6.4 次贷危机后的监管体制改革(2008-2010 年) |
6.5 监管体制改革后的住房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
6.6 美国住房金融市场进一步的改革 |
6.6.1 2011 年 FHFA 在国会听证会上的报告 |
6.6.2 2011 年政府发起企业改革立法提案 |
6.6.3 改革的主要方向和趋势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住房金融风险与防范机制 |
7.1 中国住房金融发展的历史 |
7.1.1 中国住房金融的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 年) |
7.1.2 中国住房金融的准备时期(1978-1988 年) |
7.1.3 中国住房金融的起步时期(1988-1994 年) |
7.1.4 中国住房金融的规范发展时期(1994-2003 年) |
7.2 中国住房金融发展现状 |
7.2.1 中国住房金融规模不断扩大 |
7.2.2 商业银行贷款为主要发展模式 |
7.2.3 房地产开发贷款投向结构不合理 |
7.3 中国住房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
7.4 中国住房金融存在的主要风险 |
7.4.1 房地产泡沫是住房金融首要风险 |
7.4.2 金融机构自身存在经营风险 |
7.4.3 中国住房金融缺少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机制 |
7.5 中国住房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
7.5.1 完善住房金融的一级市场 |
7.5.2 培育住房金融的二级市场 |
7.5.3 提升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 |
7.5.4 丰富住房信贷资金来源渠道 |
7.5.5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
7.5.6 完善住房金融法规,优化外部制度环境 |
7.5.7 加强住房金融市场的监管 |
7.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8)我国住房信贷保险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国外房地产保险 |
1.2.2 关于国外住房抵押贷款制度 |
1.2.3 关于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保险现状及其问题 |
1.2.4 关于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
1.2.5 关于国内外住房信贷保险研究文献的综述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2. 住房信贷保险与风险的相关理论 |
2.1 住房信贷保险的界定及其作用 |
2.1.1 住房信贷保险的界定 |
2.1.2 住房信贷保险的作用 |
2.2 保险经营原则 |
2.2.1 最大诚信原则 |
2.2.2 可保利益原则 |
2.2.3 近因原则 |
2.2.4 损失赔偿原则 |
2.2.5 大数原则 |
2.3 银行经营原则与住房信贷风险 |
2.3.1 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原则 |
2.3.2 住房信贷风险 |
2.3.3 住房信贷风险的成因 |
2.4 住房信贷风险管理理论 |
2.4.1 《新巴塞尔协议》中信贷风险的规定与管理 |
2.4.2 我国关于信贷风险的规定与管理 |
2.4.3 美国贷款风险的分类 |
2.4.4 住房信贷风险的管理手段 |
2.5 制度变迁与市场失灵 |
2.5.1 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 |
2.5.2 不对称信息、委托代理问题与市场失灵理论 |
3. 我国住房信贷市场与担保发展现状 |
3.1 我国住房信贷的种类与特点 |
3.1.1 我国住房信贷的种类 |
3.1.2 发展住房信贷的意义 |
3.1.3 我国住房信贷的特点 |
3.2 我国住房信贷的发展 |
3.2.1 个人住房贷款规模不断增加,在房地产贷款中的占比不断加大 |
3.2.2 个人住房贷款政策不断调整,潜在风险因素在增加 |
3.3 目前我国住房信贷的担保现状 |
3.3.1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担保业务 |
3.3.2 个人住房商业贷款担保服务 |
3.4 目前我国住房信贷担保存在的问题 |
3.4.1 住房担保缺乏规范的制度性安排 |
3.4.2 住房担保公司资本金不足,抗风险能力低下 |
3.4.3 住房担保公司缺少风险分散机制 |
3.4.4 抵押物处置较难,增加了担保公司的风险 |
4. 我国住房信贷保险市场的现状与问题 |
4.1 住房信贷保险相关的品种 |
4.1.1 个人住房抵押房屋保险 |
4.1.2 个人贷款抵押房屋综合保险 |
4.1.3 住宅质量保证保险 |
4.1.4 家庭财产保险 |
4.1.5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保险 |
4.2 我国住房信贷保险市场的发展与现状 |
4.3 我国住房信贷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 |
4.3.1 面临着住房置业担保公司的强烈竞争 |
4.3.2 保险合同在签署中银行和保险公司处于强势 |
4.3.3 保险费率偏高,保险金额计算不合理 |
4.3.4 保险金额确定和保费缴费方式欠合理 |
4.3.5 保险品种单一,消费者缺乏选择权 |
4.3.6 保险公司专业人员缺乏,服务水平不尽如人意 |
4.3.7 公众缺乏保险意识,对保险业的认可度较差 |
4.3.8 法规不健全,缺乏政策性金融机构及相应政策支持 |
5. 海外住房信贷保险制度的经验与借鉴 |
5.1 政府保险与私人保险相结合的北美模式 |
5.1.1 美国 |
5.1.2 加拿大 |
5.1.3 香港 |
5.2 抵押贷款与人寿保险相结合的西欧模式 |
5.2.1 法国 |
5.2.2 荷兰 |
5.2.3 英国 |
5.3 单一私人保险的澳大利亚模式 |
5.3.1 以住房贷款保险公司为主的住房信贷保险主体 |
5.3.2 全额保险为主的住房信贷保险品种 |
5.4 海外住房信贷保险制度的启示 |
5.4.1 国家政策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与参与 |
5.4.2 保险产品的设计要实现多方共赢,保险市场才有生存的空间 |
5.4.3 保险品种灵活多样,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权 |
5.4.4 各国住房信贷保险制度各具特色 |
6. 我国住房信贷保险体系的设计 |
6.1 构建科学的住房信贷保险体系的意义 |
6.1.1 是保民生、促增长的需要 |
6.1.2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
6.1.3 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 |
6.1.4 是保险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6.2 我国住房信贷保险体系的基本框架 |
6.2.1 住房信贷保险调控体系 |
6.2.2 住房信贷保险运行体系 |
6.2.3 我国住房信贷保险体系的模式构想 |
7. 建议与结论 |
7.1 完善我国住房信贷保险体系的对策建议 |
7.1.1 建立和健全与住房信贷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 |
7.1.2 建立政策性住房信贷保险机构 |
7.1.3 与置业担保公司错位发展,适时开展抵押贷款与反抵押保险业务 |
7.1.4 创新险种,增强投保人的选择权 |
7.1.5 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参加住房信贷保险的意识 |
7.1.6 创新保险营销方式,大力发展网络保险营销 |
7.1.7 不断聚集人才,提高保险从业人员的素质 |
7.1.8 树立行业形象,取得公众认可 |
7.1.9 建立住房信贷的二级市场 |
7.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9)美国资产证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客观地认识美国资产证券化 |
1.2.2 系统研究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动态变化 |
1.2.3 探讨理性发展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相关问题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外主要研究视角分析 |
1.3.3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4 国内外研究状况评析 |
1.4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资产证券化及其相关理论 |
2.1 资产证券化的一般分析 |
2.1.1 资产证券化的含义及特征 |
2.1.2 资产证券化的分类 |
2.1.3 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 |
2.1.4 资产证券化的一般运作流程 |
2.1.5 资产证券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意义 |
2.2 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理论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制度经济学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产生与发展 |
3.1 美国资产证券化产生的背景及动因 |
3.1.1 产生背景 |
3.1.2 动因分析 |
3.2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
3.2.1 萌芽阶段 |
3.2.2 形成与发展阶段 |
3.2.3 创新与全面发展阶段 |
3.2.4 稳定发展阶段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机制及其特点 |
4.1 美国独特的资产池构造机制 |
4.1.1 基础资产选择多元化 |
4.1.2 次级基础资产备受青睐 |
4.1.3 结构创新不断 |
4.2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隔离机制 |
4.2.1 资产转移的真实销售 |
4.2.2 SPV 的破产隔离 |
4.2.3 隔离制度评析 |
4.3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信用增级机制 |
4.3.1 信用增级的意义 |
4.3.2 信用增级的一般做法 |
4.3.3 次贷危机后信用增级 |
4.4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信用评级机制 |
4.4.1 信用评级机制的内容及意义 |
4.4.2 信用评级机制存在的问题 |
4.4.3 次贷危机前后的信用评级机制 |
4.5 美国政府的担保机制及新型信用风险管理工具 |
4.5.1 政府的担保机制 |
4.5.2 新型信用风险管理工具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监管模式及制度安排 |
5.1 美国相关法律和监管体系对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影响 |
5.1.1 美国法律制度体系促进证券化创新 |
5.1.2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对证券化风险的控制 |
5.2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监管模式 |
5.2.1 资产证券化监管的原则与内容 |
5.2.2 IMF 金融稳定相关监管建议 |
5.2.3 新巴塞尔协议资产证券化监管框架 |
5.2.4 次贷危机以前美国资产证券化监管评析 |
5.2.5 次贷危机以后美国资产证券化监管改革 |
5.2.6 美国资产证券化监管新框架 |
5.3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相关制度安排 |
5.3.1 美国资产证券化制度演变分析 |
5.3.2 法律制度 |
5.3.3 会计制度 |
5.3.4 税收制度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评析 |
6.1 美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程度的评析 |
6.1.1 资产证券化将呈现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
6.1.2 适时调整结构和运行方式 |
6.1.3 管理机构职能较为全面 |
6.2 次贷危机前美国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
6.2.1 资产证券化链条复杂 |
6.2.2 资产证券化涉及主体过多 |
6.2.3 监管不完全到位 |
6.3 次贷危机后美国资产证券化的改进及其效果分析 |
6.3.1 对美联储改进措施的效果分析 |
6.3.2 对金融市场及金融体系变化的分析 |
6.4 美国资产证券化经验的总结 |
第7章 美国资产证券化对我国的启示 |
7.1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7.1.1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变化及其特点 |
7.1.2 我国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 |
7.2 中美资产证券化的比较分析 |
7.2.1 资产证券化程度的比较 |
7.2.2 证券化资产种类及运行机制的比较 |
7.3 美国资产证券化对我国的启示 |
7.3.1 推进 MBS 及扩展基础资产范围 |
7.3.2 实现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 |
7.3.3 完善监管框架和制度安排 |
7.3.4 谨慎推行结构创新及加强资产表外化处理 |
7.3.5 注重本土化市场培育 |
7.3.6 加强风险评估与防范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美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对象、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图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的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的研究综述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资产证券化相关概念与理论透视 |
2.1 资产证券化相关概念与界定 |
2.1.1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
2.1.2 资产证券化的研究口径 |
2.1.3 资产证券化的本质 |
2.2 资产证券化结构和交易流程 |
2.3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产品结构 |
2.4 资产理论透视 |
2.4.1 资产的选择和价值分析 |
2.4.2 资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2.5 技术理论透视 |
2.5.1 资产重组原理 |
2.5.2 风险隔离原理 |
2.5.3 信用增级原理 |
第3章 美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动因分析 |
3.1 美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外在动因 |
3.1.1 国际经济形势的力量作用 |
3.1.2 金融创新繁荣发展的推动 |
3.1.3 美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作用 |
3.1.4 美国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 |
3.1.5 美国金融监管的间接引导 |
3.1.6 高科技进步提供技术条件 |
3.2 美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内在动因 |
3.2.1 商业银行管理资产负债的需要 |
3.2.2 商业银行增强融资能力的需要 |
3.2.3 商业银行转移金融风险的需要 |
3.2.4 商业银行释放监管资本的需要 |
3.3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回顾 |
小结 |
第4章 美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管理资产负债的功能分析 |
4.1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概述 |
4.1.1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概念和目标 |
4.1.2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
4.2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管理资产负债的运行机制 |
4.2.1 资产证券化管理资产负债的运行机制概述 |
4.2.2 抵押转手证券管理资产负债的运行机制 |
4.2.3 抵押担保债券管理资产负债的运行机制 |
4.3 与传统的资产负债管理方式比较 |
4.3.1 传统的资产负债管理方式 |
4.3.2 资产证券化管理资产负债的优势 |
4.4 评价和启示 |
4.4.1 抵押贷款证券化是资产负债管理的有益补充 |
4.4.2 证券化不应成为银行扩大抵押贷款规模的动机 |
4.4.3 抵押贷款证券的二级流通应该更加谨慎 |
小结 |
第5章 美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融资功能分析 |
5.1 资产证券化融资功能概述 |
5.1.1 美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历程 |
5.1.2 美国商业银行运用资产证券化融资的意义 |
5.2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融资功能的运行机制 |
5.2.1 资产证券化融资功能的运行机制概述 |
5.2.2 ABCP 的融资功能分析 |
5.2.3 SIV 的融资功能分析 |
5.3 与传统融资方式的比较 |
5.3.1 传统的融资方式 |
5.3.2 资产证券化融资的优势 |
5.4 评价和启示 |
5.4.1 资产证券化是商业银行融资的有效策略 |
5.4.2 资产证券化的融资的制约因素分析 |
小结 |
第6章 美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转移信用风险的功能分析 |
6.1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概述及其管理 |
6.1.1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
6.1.2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及其意义 |
6.2 资产证券化转移信用风险的运行机制 |
6.2.1 资产证券化转移信用风险的运行机制概述 |
6.2.2 CDO 的风险转移机制 |
6.2.3 CDS 的风险转移机制 |
6.3 与传统信用风险管理的比较 |
6.3.1 传统信贷风险管理方法的回顾 |
6.3.2 资产证券化转移信用风险的优势 |
6.4 评价与启示 |
6.4.1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只能转移而不能消灭风险 |
6.4.2 风险通过资产证券化转移终将被实体经济吸收 |
6.4.3 资产证券化转移信用风险的本质在于财富转移 |
小结 |
第7章 美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监管资本套利的功能分析 |
7.1 商业银行监管资本套利概述 |
7.1.1 商业银行监管资本套利的内涵 |
7.1.2 商业银行进行监管资本套利的意义 |
7.2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监管资本套利功能的运行机制 |
7.2.1 资产证券化进行监管资本套利的运行机制概述 |
7.2.2 传统型资产证券化的监管资本套利 |
7.2.3 合成型资产证券化的监管资本套利 |
7.3 与传统监管资本套利方式的比较 |
7.3.1 传统监管资本套利方式 |
7.3.2 资产证券化监管资本套利的优势 |
7.4 评价与启示 |
7.4.1 资产证券化是银行监管套利的重要途径 |
7.4.2 银行应当防止使用过度以致负面效应 |
7.4.3 影响资产证券化监管资本套利的因素 |
小结 |
第8章 美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8.1 美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建议 |
8.1.1 美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 |
8.1.2 美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调整建议 |
8.2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资产证券化的现状 |
8.2.1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 |
8.2.2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简述 |
8.2.3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 |
8.3 美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给我国的启示 |
8.3.1 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开展资产证券化 |
8.3.2 继续保持基础资产的质量是风险防范的起点 |
8.3.3 完善资本市场丰富参与主体 |
8.3.4 政府要支持和参与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推行和发展 |
8.3.5 制定相关法律,为资产证券化提供法律保障 |
8.3.6 资产证券化的流程和产品形态上,既要借鉴又要创新 |
8.3.7 选择资产证券化的模式要注重本土化 |
8.3.8 增强银行内在动力并加大人、财、物的投入 |
8.3.9 加强监管力度重视风险的防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美国的住房信贷运行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2]中国房价变动与经济波动关联机制研究[D]. 孟宪春. 吉林大学, 2020(08)
- [3]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特征及对居民居住选择的影响研究[D]. 张燕燕.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4]特殊目的载体的功能及其实现[D]. 贺琪.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5]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路径研究[D]. 李涛.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房地产行业对我国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申博. 天津财经大学, 2018(05)
- [7]美国住房金融及其风险防范机制研究[D]. 薛春龙. 吉林大学, 2013(04)
- [8]我国住房信贷保险体系研究[D]. 赵秀池.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10)
- [9]美国资产证券化研究[D]. 张利. 吉林大学, 2013(08)
- [10]美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功能研究[D]. 杨洁涵. 吉林大学,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