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双相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一、双相气道正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喜立[1](2019)在《探究双相气道正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双相气道正压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双相气道正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症状改善时间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相气道正压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效果显着,值得进一步推广。

冯丽伟[2](2019)在《机械通气患者二次插管影响因素分析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研究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的二次插管的影响因素,确定二次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独立危险因素中各项指标对机械通气患者二次插管的预测价值。2.研究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拔管前白蛋白、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关性。探究机械通气患者膈肌能否做为白蛋白与脱机结果的中介作用。方法1.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使用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衰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脱机结果分为一次成功脱机组与二次插管组,收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和血化验指标,包括:性别、年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肌力、拔管前白蛋白、拔管前血红蛋白、拔管前肌酐值、拔管时激素使用情况、咳痰能力、痰液的量、营养状态、BNP值、APACHEⅡ评分、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机械通气时间、住ICU的时间,所得数据基本资料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二次插管的影响因素;再以二次插管为因变量,将P<0.05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中进行分析,探讨二次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项指标的预测价值。2.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6月-2018年3月收治的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准备脱机时行自主呼吸试验(SBT)约1小时,期间为患者行胸部超声检查,测定患者的膈肌移动度。当SBT顺利结束时,取血送检血气分析以及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根据患者脱机结果,分为一次成功脱机组和二次插管组,分别记录患者胸部超声测得的膈肌移动度和拔管前的血清白蛋白。采用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首先采用K-S检验,分析患者拔管前白蛋白与膈肌移动度的正态分布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方法,分析拔管前白蛋白与膈肌移动度的相关性;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拔管前白蛋白与二次插管的相关性,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关性。采用中介作用方法,根据变量类型,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拔管前白蛋白与膈肌移动度的作用关系;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探讨白蛋白对脱机结果的作用,膈肌移动度对脱机结果的作用;再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白蛋白和膈肌共同对脱机结果的作用,进一步采用Sobel检验,探究膈肌移动度能否作为白蛋白和脱机结果的中介作用。结果1.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的二次插管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通过一次成功脱机组与二次插管组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拔管前白蛋白、拔管前血红蛋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PACHEⅡ评分、咳痰能力、痰液的量、营养状态评估、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的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拔管前白蛋白、拔管前血红蛋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营养状态、APACHEⅡ评分、咳痰能力、机械通气时间、痰液的量、住ICU时间是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二次插管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拔管前白蛋白、拔管前血红蛋白是机械通气患者二次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ROC曲线分析拔管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两组连续变量得出如下结果:拔管前白蛋白预测二次插管的最佳临界值为30.4g/L,敏感度为:65.4%,特异度为:77.8%,曲线下面积(AUC)为:0.731(0.616,0.846),阳性预测值为:86.56%(74.35,94.37),阴性预测值为:50.72%(36.07,65.28)。拔管前血红蛋白预测二次插管的的最佳临界值为111.5g/L,敏感度为:37.3%,特异度为:94.4%,曲线下面积为:0.671(0.550,0.792),阳性预测值为:92.73%(75.88,99.14),阴性预测值为:44.01%(32.56,55.95)。2.机械通气患者拔管前白蛋白、膈肌移动度和二次插管的相关性分析,膈肌移动度作为白蛋白和脱机结果的中介作用的分析结果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首先进行K-S检验,结果显示患者的拔管前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为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方法,结果显示拔管前白蛋白与膈肌移动度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脱机结果是否进行二次插管为二分类变量,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拔管前白蛋白与二次插管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中介作用方法,根据变量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白蛋白对膈肌移动度的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白蛋白对脱机结果的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膈肌移动度对脱机结果的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然而,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共同作用于脱机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采用Sobel检验方法,结果显示膈肌移动度作为白蛋白和脱机结果的中介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膈肌不能作为白蛋白和脱机结果的中介作用。结论1.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衰的患者,拔管前白蛋白、拔管前血红蛋白,是影响患者二次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2.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拔管前白蛋白与膈肌移动度具有相关性,拔管前白蛋白与二次插管具有相关性,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具有相关性。膈肌移动度不能作为白蛋白和脱机结果的中介作用。

韩静[3](2019)在《AVAPS、BiPAP和CPAP三种无创正压通气方式对OSAHS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应用持续正压通气(CPAP)、双水平正压通气(Bi PAP)、平均容量保证压力支持(AVAPS)三种无创正压通气方式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比较三种通气方式的效果差别,为OSAHS患者选择无创通气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于我院诊断为OSAHS患者95名,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应用凯迪泰呼吸机CPAP模式(CPAP组)、Bi PAP模式(Bi PAP组)以及平均容量保证压力支持模式(AVAPS组)给予无创通气治疗。记录患者无创通气干预前基线资料,治疗后24小时及1周后的AHI、微觉醒指数、平均SPO2、最低SPO2、ODI、平均动脉压、睡醒即刻PCO2以及ESS评分、潮气量等值。治疗1周后对三组患者临床症状、夜间睡眠质量、日间活动是否改善、AHI降低幅度等指标进行记录,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及比较。采用Excel 2013建立数据库,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描述,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计量资料的服从正态分布的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不服从正态分布的使用Kruskal-Wallis法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干预前后的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者配对秩和检验。以P<0.05(双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患者经三种模式通气干预24h及一周后,均能显着降低患者AHI、微觉醒指数、ODI、平均动脉压(MAP)以及ESS评分(P值均<0.05);同时能升高平均SPO2水平、最低SPO2水平以及潮气量(P值均<0.05)。CPAP模式治疗24h及1周后均可显着降低PCO2(P值均<0.05),但治疗1周后及治疗24小时后P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经AVAPS模式与Bi PAP模式治疗,患者PCO2水平显着降低(P值均<0.05),治疗1周后较治疗24小时后患者PCO2水平降低显着(P值均<0.05)。2治疗24小时后三组间比较及多重比较。对比MAP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对比AHI、微觉醒指数、平均SPO2、最低SPO2、ODI、PCO2以及潮气量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比24h AHI数值,AVAPS组低于CPAP组(P值<0.05);对比24h微觉醒指数,AVAPS组与Bi PAP组均低于CPAP组(P值<0.05);对比24h ODI,AVAPS组低于CPAP组(P值<0.05);对比24h最低SPO2,AVAPS组高于CPAP组(P值<0.05);对比24h平均SPO2,AVAPS组与Bi PAP组均高于CPAP组(P值<0.05);对比24h PCO2,Bi PAP组及AVAPS组PCO2明显低于CPAP组(P值<0.05),而且AVAPS组PCO2明显低于Bi PAP组(P值<0.05);对比24h潮气量,Bi PAP组及AVAPS组潮气量明显高于CPAP组(P值<0.05),而AVAPS组潮气量明显高于Bi PAP组(P值<0.05)。3治疗1周后三组间比较及多重比较。对比MAP、ODI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对比AHI、微觉醒指数、平均SPO2、最低SPO2、PCO2与潮气量水平、E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三组数据进行两两多重比较,对比AHI数值,AVAPS组低于CPAP组(P值<0.05);对比微觉醒指数,Bi PAP组及AVAPS组明显低于CPAP组(P值<0.05),而且AVAPS组明显低于Bi PAP组(P值<0.05);对比平均SPO2,Bi PAP组及AVAPS组明显高于CPAP组(P值<0.05);对比最低SPO2,AVAPS组明显高于CPAP组(P值<0.05);对比PCO2,Bi PAP组及AVAPS组均明显低于CPAP组(P值<0.05);对比潮气量,Bi PAP组及AVAPS组潮气量明显高于CPAP组(P值<0.05),而AVAPS组潮气量明显高于Bi PAP组(P值<0.05)。对比ESS评分,Bi PAP组及AVAPS组均明显低于CPAP组(P值<0.05);4三组临床疗效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AVAPS组临床有效率(100%,显效28例,有效2例,无效0例)高于Bi PAP组(93.94%,显效24例,有效7例,无效2例)高于CPAP组(87.5%,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4例)。结论1三种无创通气治疗OSAHS病人均有效,均能改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改善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AVAPS效果最好。2三组病人治疗1周后较治疗24小时后指标进一步改善,OSAHS病人坚持长期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效果更明显。3应用Bi PAP、AVAPS模式治疗相对于CPAP模式更进一步降低PCO2分压,更适用于合并高碳酸血症的OSAHS病人。4 AVAPS模式较Bi PAP模式能在短时间内降低PCO2,适用于合并高碳酸血症的急重症OSAHS患者。5 AVAPS模式及Bi PAP模式较CPAP模式改善低氧效果更明显,对于合并低氧血症应用CPAP效果不佳的OSAHS病人,可选用AVAPS及Bi PAP模式。图3幅;表12个;参123篇。

郑宇红[4](2016)在《清金化浊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清炎性标志物的影响》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不仅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也是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最主要因素。目前对于AECOPD的治疗,现代医学占主导地位,然而从临床疗效分析的文献报道看,仍有约30%的急性加重患者疗效不佳。因此,寻求新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迫在眉睫。导师高峰在中医药治疗AECOPD的实践中,通过对AECOPD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证候研究,总结提出了清金化浊的中医治法。清金化浊法临床应用于AECOPD病程早期,显示出较好的疗效,有助于缓解症状、控制感染、缩短病程,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目前西医治疗方案的疗效,值得进一步验证和研究。研究目的和意义本课题对AECOPD (II级)证属痰热蕴肺证的住院患者予清金化浊法联合西医治疗,并与单纯西医治疗方案进行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通过对血清炎性标志物(白细胞计数(WBC)、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02)、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中医证候评分(咳嗽、咯痰、喘息、胸闷、发热、意识障碍等)、呼吸困难分级(mMRC评分)等指标的对照比较,探讨清金化浊法对血清炎性标志物、PaO2、PaCO2、中医证候评分、呼吸困难分级的影响,评价清金化浊法治疗AECOPD的临床疗效,为该方药的临床使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以急性加重病程≤1周的AECOPD(Ⅱ级)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OPD组“COPD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及AECOPD诊治专家组“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4年修订版)”的标准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控制性氧疗、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抗菌素、机械通气等治疗措施;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清金化浊方水煎剂口服或鼻饲,疗程10天。研究期内两组患者均禁用治疗本病的其他中药(含中成药、中药注射液等)。对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炎性标志物、PaO2、PaCO2、中医证候评分、呼吸困难分级的变化进行观察研究,所得结果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研究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COPD病程、急性加重时间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其中最小年龄56岁,最大年龄80岁,其中60-80岁患者占92.06%,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2:1,说明本课题收录的AECOPD患者老年人居多,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2)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炎性标志物(血白细胞计数(WBC)、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有显着性差异(P<0.01),试验组WBC、CRP、PCT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清金化浊法可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蕴肺证患者的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3)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有显着性差异(P<0.01),试验组PaO2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清金化浊法可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蕴肺证患者的PaO2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4)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喘息胸闷症状计分有显着性差异(P<0.01),试验组喘息胸闷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清金化浊法可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蕴肺证患者的喘息胸闷临床症状。(5)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前后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谷丙转氨酶(ALT)、血肌酐(CRE)等安全性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且用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说明该组方用药安全性好,无明显毒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研究结论及意义通过研究证明,清金化浊法联合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可有效改善AECOPD患者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动脉血气分析水平,中医证候评分,呼吸困难分级,具有临床可行性。本研究过程中患者安全性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无不良反应发生。可认为清金化浊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安全可行,无明显毒副作用。

李军利,常双喜,卢春玲,禹彩霞,王锦涛[5](2012)在《双相气道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双相气道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撤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COPD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4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与对照组20例。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时治疗组拔除气管内导管,应用BiPAP通气方式行无创通气,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逐步撤机。主要观测指标为: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撤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和院内病死率。结果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时两组资料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拔管时与应用双相气道正压通气2 h相比,心率、呼吸、动脉血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的有创通气时间较对照组缩短[(6.9±3.0)d与(13.1±4.3)d t=5.38,P<0.01];VAP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48%(1/21)与40%(8/20)],χ2=5.51,P=0.02],撤机成功率较对照组提高[95%(20/21)与65%(13/20),χ2=4.19,P=0.04]。但两组机械通气总时间、院内病死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当COPD上机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时,应用双相气道正压通气方式撤机可缩短有创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提高撤机成功率。

侯小华[6](2012)在《NIPPV治疗AECOPD呼吸衰竭并意识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presure ventilation NIPPV)指通过面罩、鼻面罩或其他连接装置进行的正压通气。因其可以不通过气管内插管给予患者通气支持治疗,大大减少了有创通气的气管插管时间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受到患者和临床医生的青睐。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发现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ng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病人显示出良好临床效果,而对AECOPD乎吸衰竭合并意识障碍的患者能否用NIPPV治疗的研究不多。本研究将NIPPV用于治疗AECOPD呼吸衰竭并意识障碍患者,观察其意识改变、气体交换、气管插管率、住院死亡率、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影响,治疗前后痰液与血液中IL-8水平。初步探讨NIPPV在AECOPD呼吸衰竭并意识障碍患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12月-2012年3月收治的因AECOPD呼吸衰竭并意识障碍住院患者63例,男46例,女17例,年龄48-85岁,平均67.02±13.71岁,病程6-32年。均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甚至出现昏迷。均符合COPD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GCS)。格拉斯哥评分在6-12分之间(10.12±1.38)。63例AECOPD并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配到NIPPV治疗组(A组n=32)和标准治疗组(B组n=31)。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炎、解痉、平喘、止咳、祛痰、吸氧等治疗。B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A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立即应用面罩给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BIPAP)行NIPPV,S/T模式。首次NIPPV持续时间需在2h以上,NIPPV至少持续3天。观察两组患者入选后0h、2h、24h和72h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气体交换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率、住院病死率、平均住院口和平均住院费用,治疗前后痰液与血液中IL-8水平。结果:两组0h的一般情况、HR、RR、GCS、PaO2、PaCO2、PH值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与0h比较A组患者2hHR、RR、GCS、PaCO2均明显降低,PH、PaO2升高(P<0.05)。24h及72h上述指标持续改善。B组患者与0h比较2h后HR、RR、GCS、PaO2、PaCO2、PH有所改善,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24h后HR、RR、GCS、PaO2、PaCO2、PH明显改善(P<0.05),其原因部分病人已行气管插管。RR改变不明显(P>0.05)。A组有3例患者在住院2小时至72小时后因病人不能耐受或症状无明显缓解而行气管插管,两例好转出院,1例死亡。B组有15例患者行气管插管,其中有10例患者在住院24h以内因症状无缓解或加重而行气管插管,给予有创通气,其余5例在24h后因病人症状无明显缓解或症状进一步加重而行气管插管。A组气管插管率9.4%明显低于B组的48.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在住院期间死亡1例,死亡原因多器官功能衰竭。B组在住院期间死亡5例,死亡原因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性休克或多器官功能衰竭。A组的住院死亡率3.1%明显低于B组的16.1%,但经过统计学处理A组B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住院日为113±6天,B组平均住院日为23±8天,二者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住院费用为11145±2389元,B组平均住院费用为17128±5379元,二者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初期不适感发生率为43.6%,经心理疏导,高速鼻面罩位置、松紧度及呼吸机参数等措施,患者多可耐受,且.治疗时间愈长,人机配合愈好。局部皮肤压迫好充血糜烂2例,予局部处理,保持局部干燥后,均痊愈。3例腹胀,指导病人将张口呼吸改为鼻式呼吸或安置胃管而症状缓解。4例有紧张、恐惧感,经宣传、解释,症状均减轻或消失。B组无特殊不适。A组治疗72小时后痰液、血液中IL-8水平明显低于B组治疗72小时后痰液、血液中IL-8水平,差异有显着性(P<0.01);A组治疗后痰液、血液中IL-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着性(p<0.01)。B组治疗后痰液、血液中IL-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AECOPD呼吸衰竭并意识障碍疗效确切,能迅速改善AECOPD的气体交换,减少气管插管率和住院病死率,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节约医疗资源。本研究证明BIPAP在治疗AECOPD呼吸衰竭并意识障碍患者2小时后可见各项指标明显改变,治疗72小时后全身及气道炎症水平明显改善,而标准治疗组则无明显改变。

黎莉[7](2002)在《双气道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概况》文中认为

王蕾,邱宇,王娟,杨谨羽,吴小玲[8](2022)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在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研究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炎性指标及痰液性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的100例中-重度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组和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组,每组50例。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2 h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经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WBC)水平,透射比浊法检测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两组WBC、CRP、PCT等炎症指标;痰液量、性状及颜色改变。结果治疗后,NHFOV组PCT、CRP值明显低于BiPAP组(P<0.05);两组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HFOV组痰液性状改变时间、平均24 h排痰量较BiPAP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中-重度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NHFOV较常规BiPAP更能减轻炎性反应,减少痰液量,改善患者症状。

陈照家[9](2021)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和无创正压通气在AECOPD Ⅱ型呼吸衰竭合并呼吸肌疲劳患者中的疗效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和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治疗AECOPDⅡ型呼吸衰竭合并呼吸肌疲劳患者中的疗效。方法:收集AECOPDⅡ型呼吸衰竭住院患者90例,按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法分为轻度呼吸肌疲劳组(46例)和重度呼吸肌疲劳组(44例)。两组再随机分为HFNC治疗组(轻度呼吸肌疲劳组24例、重度呼吸肌疲劳组22例),NPPV治疗组(轻度呼吸肌疲劳组19例、重度呼吸肌疲劳组25例)。比较四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h后、48h后PO2、PCO2、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治疗前、治疗48h后膈肌移动度;四组气管插管率及换组率的差异。结果:治疗24h后、48h后PO2、PCO2以及治疗48h后膈肌移动度四组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同时间点轻度呼吸肌疲劳两组间比较无差异;重度呼吸肌疲劳的两组间,NPPV组较HFNC组好转明显(P<0.05)。治疗24h后、48h后轻度呼吸肌疲劳的两组与HFNC重度呼吸肌疲劳组的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NPPV重度呼吸肌疲劳组较治疗前好转(P<0.05),治疗24h后,重度呼吸肌疲劳的两组间,NPPV组较HFNC组好转明显(P<0.05)。重度呼吸肌疲劳的两组间气管插管率比较有差异(P<0.05)。四组换组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HFNC同NPPV在治疗AECOPDⅡ型呼吸衰竭合并轻度呼吸肌疲劳患者时疗效相似;在治疗合并重度呼吸肌疲劳患者时,NPPV疗效优于HFNC。

孙倩倩[10](2021)在《右美托咪定对AECOPD患者无创正压通气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旨在探索右美托咪定对AECOPD患者行无创正压通气下,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观察:预后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明确右美托咪定是否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起到降低炎性因子、改善血气指标等作用,为AECOPD患者无创正压通气的镇静治疗提供安全有效的方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2019年11月-2021年1月因AECOPD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呼吸内科行住院治疗的患者40例,以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右美托咪定组,每组各2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指南推荐方案,右美托咪定组在其基础上辅用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浓度为4μg/ml,以0.5μg/kg静脉泵注10 min,随后以0.2μg/(kg·h)持续输注,持续用药24 h后停药。)。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采集患者动静脉血,测定相关炎症指标及动脉血气。记录IL-6、TNF-α、IL-10、WBC、NEU%、LYM%、PCT、CRP、hs-CRP、Pa O?、PaCO?水平;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是否出现血流动力学紊乱、呼吸抑制及谵妄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性别比例、年龄、BMI、APACHE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IL-6、TNF-α、IL-10)及其他炎症指标(WBC、NEU%、LYM%、PCT、CRP、hs-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右美托咪定组患者血清中IL-6水平降低(P<0.01),TNF-α水平显着降低(P<0.001),IL-10水平显着升高(P<0.001),WBC、hs-CRP水平显着降低(P<0.001),NEU水平降低(P<0.0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LYM、PCT、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Pa O?及PaCO?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PaC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右美托咪定组Pa O?明显升高(P<0.01)。4.两组患者插管率及30天内再入院率均为零;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右美托咪定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0.05)。5.两组患者在呼吸抑制、谵妄、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发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行无创正压通气的AECOPD患者治疗过程中,泵注右美托咪定镇静可显着降低该类患者血清中IL-6、TNF-α等促炎因子水平,升高IL-10等抑炎因子水平;2.在行无创正压通气的AECOPD患者治疗过程中,右美托咪定可改善该类患者氧合水平,但对PaCO2的降低并无作用;3.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小剂量泵注右美托咪定安全性较强,且有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出院的益处。

二、双相气道正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相气道正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探究双相气道正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2)机械通气患者二次插管影响因素分析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二次插管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纳入标准
        1.1.3 排除标准
        1.1.4 样本量估计
        1.1.5 伦理原则
        1.1.6 评估工具
        1.1.7 研究方法
        1.1.8 统计学分析
        1.1.9 质量控制
        1.1.10 研究技术路线
    1.2 结果
        1.2.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1.2.2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1.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1.2.4 预测二次插管的结果
    1.3 讨论
        1.3.1 拔管前白蛋白对二次插管的影响
        1.3.2 拔管前血红蛋白对二次插管的影响
        1.3.3 咳痰能力对二次插管的影响
    1.4 小结
二、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关系
    2.1 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样本量估计
        2.1.5 伦理原则
        2.1.6 研究方法
        2.1.7 统计学分析
        2.1.8 质量控制
        2.1.9 研究技术路线
    2.2 结果
        2.2.1 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
        2.2.2 一次成功脱机组与二次插管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比较
        2.2.3 血清白蛋白与膈肌移动度之间的相关性
        2.2.4 白蛋白与二次插管的相关性,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关性
        2.2.5 膈肌作为白蛋白和脱机结果的中介作用
    2.3 讨论
        2.3.1 膈肌在呼吸运动中的重要性
        2.3.2 白蛋白、膈肌移动度和脱机的关系
        2.3.3 膈肌作为白蛋白与脱机结果之间的中介作用
    2.4 小结
结论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AVAPS、BiPAP和CPAP三种无创正压通气方式对OSAHS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1.3 研究方法
        1.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1.1.5 可能出现的偏倚及解决方法
    1.2 结果
        1.2.1 三组患者治疗前基线资料比较
        1.2.2 三组患者无创通气治疗前后组内资料比较
    1.3 讨论
        1.3.1 OSAHS的疾病概念及诊断
        1.3.2 夜间间歇性缺氧及高碳酸血症对人体造成全身多系统损害
        1.3.3 OSAHS的病情程度评价指标
        1.3.4 OSAHS的治疗
        1.3.5 三种无创通气方式的效果评价
        1.3.6 问题及展望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睡眠呼吸疾病进展
    2.1 无创通气的常用工作模式及适应症
        2.1.1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
        2.1.2 自动正压通气(auto-titrating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APAP)
        2.1.3 双水平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
        2.1.4 适应性伺服式通气(adaptive servo ventilation,ASV)
        2.1.5 平均容量保证压力支持(average volume assured pressure support,AVAPS)
        2.1.6 自动三水平呼吸模式(auto-trilevel PAP)
    2.2 常见睡眠呼吸疾病的无创通气治疗方式选择
        2.2.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2.2.2 肥胖低通气综合征(obesity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OHS)
        2.2.3 神经肌肉疾病
        2.2.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OSA(重叠综合征OS)
        2.2.5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entral sleep apnea syndrome,CSAS)
    2.3 无创通气的管理
        2.3.1 无创通气的随访
        2.3.2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A 调查表
附录 B 患者知情同意书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清金化浊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清炎性标志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综述
    综述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医治疗进展
        1 AECOPD的中医渊源
        2 AECOPD中医病因病机
        3 AECOPD的辨证治疗
        4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西医诊治进展
        1 AECOPD的社会背景
        2 AECOPD的西医诊治
        3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病例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和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和检测方法
        2.4 疗效评价标准
        2.5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基线比较
        3.2 临床疗效指标分析
        3.3 安全性指标检测
        3.4 结论
    4 讨论
        4.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危害
        4.2 肺胀痰热蕴肺证的中医认识
        4.3 本研究结果及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基本情况
    主要学习经历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NIPPV治疗AECOPD呼吸衰竭并意识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COPD患者的全身及局部气道炎症研究
    1.1 实验与方法
        1.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1.1.2 研究对象
        1.1.3 实验方法
        1.1.4 资料分析方法
        1.1.5 偏倚控制
    1.2 结果
        1.2.1 痰液绣导
        1.2.2 诱导痰与自发痰之间的比较
        1.2.3 不同痰菌类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检测指标比较
        1.2.4 血液中各项指标的检测
        1.2.5 痰液与血液中IL-8水平比较
        1.2.6 各项检测指标间的相关分析
    1.3 讨论
        1.3.1 诱导痰技术
        1.3.2 自发痰和诱导痰获得样本量的差异
        1.3.3 诱导痰的安全性
        1.3.4 诱导痰和自发痰一些检测指标的比较
        1.3.5 诱导痰涂片查痰菌类型的意义及痰菌类型对PBMC中胞核NF-κB活化水平和痰液及血液中IL-8的影响
        1.3.6 COPD患者中性粒细胞、IL-8间的关系
        1.3.7 NF-κB与COPD
        1.3.8 展望
    1.4 小结
二、NIPPV治疗AECOPD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2.1. 对象与方法
        2.1.1 病例入选标准
        2.1.2 病例排除标准
        2.1.3 分组及治疗
        2.1.4 气管插管的标准
        2.1.5 观察指标
        2.1.6 痰液引流
        2.1.7 临床痊愈、好转及出院标准
        2.1.8 血液、疲液中ELISA法IL-8的测
        2.1.9 统计学处理
    2.2 结果
        2.2.1 患者入选时的基本情况
        2.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生理指标的比较
        2.2.3 两组治疗转归的比较
        2.2.4 气管插管率以及住院病死率
        2.2.5 NIPPV的不良反应
        2.2.6 治疗前后痰液及血液中IL-8水平的比较
        2.2.7 IL-8与动脉血气中PaO2、PaCO2的对照观察
    2.3 讨论
        2.3.1 有创通气与无创通气应用现状
        2.3.2 AECOPD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的发病机理
        2.3.3 NIPPV治疗AECOPD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价值
        2.3.4 NIPPV治疗有价值的炎性标志物的研究
    2.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无创机械通气在COPD中的临床应用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7)双气道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BIPAP对肺心病及其循环系统的影响
2 BIPAP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膈肌的影响
3 BIPAP在机械通气撤机前应用及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
4 BIPAP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

(8)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在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3.1 COPD评估
        1.3.2 静脉血检测指标
        1.3.3 痰液情况分析
        1.3.4 不适感发生率及胃肠胀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2.2 两组炎症指标比较
    2.3 两组痰液情况比较
    2.4 两组不适感及胃肠胀气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9)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和无创正压通气在AECOPD Ⅱ型呼吸衰竭合并呼吸肌疲劳患者中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2.2 血气分析比较
    2.3 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比较
    2.4 膈肌移动度比较
    2.5 插管率与换组率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
致谢
个人简介

(10)右美托咪定对AECOPD患者无创正压通气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临床研究
    1.1 资料与方法
    1.2 观察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1.4 结果
2.讨论
3.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右美托咪定肺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四、双相气道正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探究双相气道正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J]. 王喜立. 中国社区医师, 2019(29)
  • [2]机械通气患者二次插管影响因素分析的临床研究[D]. 冯丽伟.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3]AVAPS、BiPAP和CPAP三种无创正压通气方式对OSAHS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D]. 韩静.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4]清金化浊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清炎性标志物的影响[D]. 郑宇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5]双相气道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应用[J]. 李军利,常双喜,卢春玲,禹彩霞,王锦涛. 中国综合临床, 2012(07)
  • [6]NIPPV治疗AECOPD呼吸衰竭并意识障碍的临床研究[D]. 侯小华. 天津医科大学, 2012(01)
  • [7]双气道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概况[J]. 黎莉. 广西医学, 2002(05)
  • [8]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在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 王蕾,邱宇,王娟,杨谨羽,吴小玲.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2(01)
  • [9]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和无创正压通气在AECOPD Ⅱ型呼吸衰竭合并呼吸肌疲劳患者中的疗效比较[D]. 陈照家.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10]右美托咪定对AECOPD患者无创正压通气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D]. 孙倩倩. 延安大学, 2021(11)

标签:;  ;  ;  ;  ;  

双相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